女性外阴及阴道护理

2025-01-10

女性外阴及阴道护理(通用4篇)

女性外阴及阴道护理 篇1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VVC) 是一种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 多见与妊娠期妇女, 该病的主要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妊娠末期, 约有30%左右的孕妇阴道分泌物中存在白假丝酵母菌, 有报道指出孕妇患此病的几率为非孕妇的2倍以上[1~3]。该病可引起外阴部瘙痒不适, 对工作、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然而由于妊娠期用药的限制, 该病的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引起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生, 甚至可能引发胎儿早产、新生儿鹅口疮、绒毛膜炎及皮肤真菌感染等[2]。我院2010年9月~2013年7月收治妊娠期VVC患者122例, 经过临床治疗、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指导, 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2例妊娠期VVC患者, 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基础上, 经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1例。观察组中, 年龄21~34 (26.9±4.8) 岁;孕18~35 (26.8±10.7) w;病程3~6 (4.6±0.7) w;均为首次怀孕。对照组中, 年龄22~36 (27.2±4.3) 岁;孕18~36 (27.1±11.2) w;病程3~6 (4.5±0.9) w;均为首次怀孕。两组病例在年龄、孕周、病程及孕育情况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

中晚期妊娠孕妇; (2) 出现外阴瘙痒、尿道刺激症状、灼痛及白带增多等临床症状; (3) 阴道分泌物检查发现芽孢或者菌丝; (4) 除外糖尿病和前置胎盘。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留取阴道分泌物做镜检, 无菌棉球蘸取0.9%氯化钠注射液擦拭外阴及阴道取出分泌物后清洗外阴, 将克拉霉素阴道片 (500mg, 拜耳制药, 生产批号:H20100503) 放置阴道深部, 1片/d;同时口服乳杆菌活菌胶囊 (0.25g, 天津力生制药, 生产批号:20100301) , 1次/d;以上治疗7d为1个疗程, 共2个疗程。治疗期间禁止房事, 不接收其他抗生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门诊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 记录复发的情况。

1.4 疗效评定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阴道分泌物检查未发现真菌;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阴道分泌物检查未发现真菌;好转:临床症状稍有好转, 阴道分泌物检查发现真菌;无效:临床症状未见好转, 阴道分泌物检查发现真菌。有效率= (治愈人数+显效人数) /总人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研究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采用均数±标准差 (±s) , 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例7、14d时治疗情况对比

观察组治疗7d时, 有效率为78.7%, 与对照组的7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14d时, 观察组有效率为93.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 且与组内治疗7d时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X2=3.75, 5.91,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字2=3.75, P<0.05;与7d时比较, b字2=5.91, P<0.05

2.2 两组病例复发情况对比

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 观察组中复发4例, 复发率为6.6%, 对照组中复发12例, 复发率为19.7%, 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4.60, P<0.05) 。见表2。

3 讨论

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阴道炎症, 病原体以假丝酵母菌为主, 占到85%~90%[4~6]。假丝酵母菌是阴道内存在的正常菌群之一, 属于条件致病菌, 通常情况下与周围其他菌群在阴道内的酸性环境下达到平衡状态, 并不致病。但当机体处于妊娠状态、糖尿病等情况下时, 阴道的防御能力降低, 导致阴道菌群失调、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 通过出芽或产生菌丝等方式侵入阴道上皮细胞, 即形成了假丝酵母菌病。阴道内的免疫功能与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 有很大关系, 妊娠期妇女的分泌量明显降低, 因而导致局部抗御机制收到破坏。两组病例对比, 观察组治疗7d时, 有效率为78.7%, 与对照组的7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14d时, 观察组有效率为93.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 且与组内治疗7d时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X2=3.75, 5.91, P<0.05) 。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 观察组中复发4例, 复发率为6.6%, 对照组中复发12例, 复发率为19.7%, 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4.60, P<0.05) 。

综上所述, 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复发率。

摘要:选择2010年9月2013年7月收治的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VVC) 患者122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 对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7d时, 有效率为78.7%与对照组的7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0.05, P>0.05) ;治疗14d时, 观察组有效率为93.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 且与组内治疗7d时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字2=3.75, 5.91, P<0.05) 。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妊娠期,护理干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陆梅然.碘附治疗HIV阳性妊娠期真菌性阴道炎25例疗效观察及护理[J].广西医学, 2011, 33 (4) :496.

[2]马元兰, 巩瑜.伊曲康唑联合制霉菌素局部放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 2012, 23 (9) :38-39

[3]柴丽萍, 戴文晖.克霉唑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 2006, 1 (4) :245-247.

[4]徐俊, 席爱凤, 刘秀荣, 等.纠正菌群失调在治疗孕妇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价值[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3, 17 (6) :462-463.

[5]周菲, 蒋志琴, 冯涓.门诊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 (2) :99-101.

[6]胡梅, 韩静, 马冬媛, 等.重症监护病房院内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9, 13 (9) :1282-1283.

女性外阴及阴道护理 篇2

l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抽签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的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为(44.32±5.65)岁,糖尿病病程在1~15年,平均病程为(4.67±1.26)年。对照组患者的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为(44.32±5.65)岁,糖尿病病程在1~15年,平均病程为(4.53±1.32)年。经确认,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法: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用药或为患者进行药物注射,对患者的体征情况进行密切地监测;做好常规护理,定时对病房环境进行打扫和消毒,确保室内的温度及湿度处于最佳的状态,最大程度低减少交叉感染地发生。

1.2.2实验组给予全面护理: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护理,并定时召开会议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不断完善和改进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对经不同护理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进行观察,疾病不确定感评分越低,代表患者的护理效果越好。

1.4数据处理:

对经不同护理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使用计量资料表示,采用t检验,若两组数据间的P<0.05,代表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1所示。

注:与对照组相较,*P<0.053讨论

3讨论

临床资料表明[2],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发生率在46%左右,且血糖水平越高,发生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概率越大。在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临床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的护理模式具有机械性和被动性的特点,不能很好地把握护理要点及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局限性[3]。本研究中,40例给予全面护理的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在把握护理要点、给予患者全面护理的前提下,实验组的疾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4,5]:(1)心理护理:为患者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告知患者疾病的注意事项,以减少疾病的诱发机制;为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2)用药护理:告知患者坚持长期服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使用阴道栓剂,提醒患者要将栓剂放置在阴道深处,并选择在睡前使用,以确保栓剂可正常吸收。(3)健康教育:加大健康宣教力度,告知患者在治疗期间尽量减少性生活,以防止复发;嘱咐患者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并保持外阴干燥,定时用开水烫洗内裤,贴身衣物应选用棉质、透气性好、吸水性强的衣料。

综上所述,给予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患者全面有效的临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临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抽签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全面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43.67±5.34)分,对照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78.09±10.38)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患者全面有效的临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护理

参考文献

[1]何君丽,林海鹰.58例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临床干预与护理[J].医药前沿,2012,2(3):299-300.

[2]韩静艳.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临床干预与护理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12(8):188-188.

[3]张秀杰.探析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12(4):184-184.

[4]谷杰.综合治疗及护理霉菌性阴道炎360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1):105-106.

女性外阴及阴道护理 篇3

关键词: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生活习惯,中药治疗,健康教育

婴幼儿就诊妇科最常见的原因是外阴阴道炎, 其中主要为非特异性炎性反应[1], 因幼女外阴发育差, 不能遮盖尿道口及阴道前庭, 细菌易侵入[2]。感染途径有很多, 病原体常通过患病母亲、保育员或幼儿园儿童的手、衣物、毛巾、浴盆等间接传播[3]。也可因婴幼儿卫生习惯不良、外阴不洁、大便污染、外阴损伤或蛲虫感染引起, 重者诱发习惯性摩擦外阴动作, 危及婴幼儿成年后的身心健康。2008年2月-2011年12月我院诊治外阴阴道炎患儿198例, 取得较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患儿198例, 年龄4个月~10岁, 中位年龄5.4岁。农村152例 (76.77%) 、城镇46例 (23.23%) 。其中4个月~1岁17例 (8.59%) ;2~5岁165例 (83.33%) ;5~10岁16例 (8.08%) 。妇检发现外阴、阴蒂红肿, 表面可有破溃处, 尿道口及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糜烂, 阴道口分泌物增多, 有稀薄或脓性分泌物流出, 有臭味。

1.2 检查方法

患儿排尿后, 在其监护人陪同下将其置于检查台上, 取截石位, 或于其监护人怀中取截石位, 充分暴露外阴, 用细的灭菌棉试子取阴道分泌物, 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 针对镜检及细菌培养结果, 找出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的发病原因。

1.3 治疗方法

1.3.1 消除诱因:

每天清洗外阴, 更换内裤, 用过的内裤、毛巾及盆用开水烫洗,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减少摩擦。对患有阴道炎的密切接触者要积极治疗, 定期复查以减少婴幼儿的患病率。

1.3.2 局部治疗:

所有患儿均给予乐亭县中医院自制药品黄柏汤洗剂:其成分为黄柏, 白鲜皮、百部、川椒、地肤子各15g, 土茯苓、蛇床子、苦参各30g, 连翘、金银花各20g加冷水至1000ml~1500ml浸泡15min后上武火煎, 煎沸后改文火继续煎15min, 去渣, 药液在热时先熏, 变温后洗、坐浴20min, 每天2次, 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随访2周。

1.3.3 全身治疗:

针对病原体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 并税极治疗合并症, 如湿疹、股癣。 (1) 细菌性外阴阴道炎:选用抗厌氧菌药物, 体质量>6kg患儿, 奥硝唑分散片每12小时10mg/kg, 口服, 共7d, 或克林霉素口服, 每天2次, 连用7d。2周随访。 (2) 滴虫性外阴阴道炎:体质量>6kg患儿奥硝唑分散片每12小时10mg/kg, 口服, 连服5~7d。 (3) 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克霉唑片20~60mg/kg, 分3次服用, 连服3~5d。 (4) 淋菌性外阴阴道: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克肟颗粒, 剂量按年龄大小而定。 (5) 衣原体外阴阴道炎: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1.0g口服, 每天1次, 连用10~14d。 (6) 另有5例患儿因阴道异物诱发阴道炎, 异物取出后给予药物治疗, 症状消失。

1.4 日常生活卫生教育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每天洗澡, 勤换衣裤, 用尿布或纸尿裤保护会阴皮肤清洁, 避免泌尿系感染[4]。会走路的婴幼儿尽早穿连裆裤。每天用温流动水清洗外阴, 不宜用凉水或过热的水;洗外阴的顺序是, 先内后外, 从前向后。动作要轻柔、仔细。大便后应从前往后擦, 避免粪便污染阴道及尿道口。毛巾、盆等用具应专用, 勿与洗脸盆、洗脚盆混用。公共浴所洗浴或游泳时, 应自带浴巾、泳衣, 尽量淋浴, 而勿盆池浴, 防止间接感染。

2结果

2.1 高危因素

本组患儿年龄4个月~10岁, 以2~5岁最多165例 (83.33%) 。 (1) 其中4个月~1岁17例 (8.59%) , 家长诉患儿外阴分泌物异常, 外阴发红、潮湿。 (2) 2~5岁包括自述外阴无不适感、内裤有黄色分泌物附着74例 (37.37%) ;外阴不适、痛痒49例 (24.75%) ;伴外阴红肿23例 (11.62%) ;合并尿频、排尿时烧灼感8例 (4.04%) ;母亲为淋病、真菌感染患者, 主动要求对孩子健康检查6例 (3.03%) ;患儿经肛腹诊和超声检查发现阴道异物5例 (2.53%) , 其中①经肛诊推移法取出为衣物上小钻片3例 (1.52%) , ②怀疑为阴道肿瘤转上级医院2例 (1.01%) , 宫腔镜检查后取出异物, 为塑料带钻发卡; (3) 5~10岁16例 (8.08%) , 病史询问其中母亲近期有妇科病9例 (4.55%) , 否认7例 (3.54%) 。妇检发现分泌物增多、有异味或脓性161例 (81.31%) , 外阴及阴道黏膜充血、水肿或伴糜烂113例 (57.07%) 。该组患儿均无全身性疾病或受性侵犯史, 有外阴不洁、大便污染、外阴损伤等不良生活卫生习惯者152例 (76.77%) 。

2.2 病原学检查结果

病原菌检出率为73.23% (145/198) , 其中以细菌引起的非特异性感染为首占58.08% (115/198) ;其次是非感染因素占26.77% (53/118) , 滴虫、假丝酵母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特异性感染患病几率不高。见表1。

2.3 防治结果

198例患儿中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予以全身用药配以局部中药黄柏汤洗剂对症治疗效果良好。未检出病原体者, 用中药黄柏汤洗剂清热解毒, 祛风利湿, 杀虫止痒, 熏、洗、坐浴效果好, 无需应用抗生素。配合针对性的预防保健教育, 随访2周均痊愈。

3讨论

3.1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高危因素

(1) 婴幼儿 (尤其是2~5岁) 因外阴缺少脂肪垫和阴毛, 外阴阴道上皮组织薄, 易被损伤和受外界各种病原体或化学物质刺激, 阴唇小而薄, 对前庭保护小, 处女膜开口小不利于引流; (2) 卵巢功能不健全, 雌激素水平低, 阴道pH 6.10~8.10, 乳酸杆菌为非优势菌; (3) 肛门与阴道距离近, 尿液和粪便易污染局部, 易受其他病原菌感染。鉴于婴幼儿外阴阴道特殊的解剖特点及生理环境导致容易发生感染。该组外阴阴道炎不良生活卫生习惯者农村152例 (76.77%) , 主要症状为外阴阴道分泌物增多并刺激外阴、阴道引起痛痒、红肿, 重者排尿困难, 由于尿液刺激引起局部瘙痒, 抓破外阴皮肤产生疼痛, 妇检时患儿哭闹不安、用手搔抓局部, 尿道口及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糜烂, 阴道口分泌物增多, 有稀薄或脓性分泌物流出, 有臭味。因此会阴部检查时动作应格外轻柔, 门诊态度要亲切, 仔细观察会阴部, 仅限肛腹诊, 慎用窥器;阴道分泌物病原菌检查以细菌引起的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为主, 主要与密切接触者及患儿不良生活卫生习惯有关;特异性外阴阴道炎中滴虫、假丝酵母菌感染率低分析有以下原因:婴幼儿阴道糖原很少, 而滴虫以糖原为食物, 故不适宜滴虫生长, 阴道pH呈碱性, 故不适宜假丝酵母菌繁殖;由于婴幼儿好奇, 在阴道内误放置异物也造成继发感染。

3.2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防治

防治关键为改变不良生活卫生习惯,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隔离并同时治疗间接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外阴阴道炎针对病原体选用敏感抗生素加局部中药黄柏汤洗剂对症治疗, 病原体均转阴。故中西药针对病因治疗效果肯定。未检出病原菌者, 用中药黄柏汤洗剂熏、洗、坐浴效果好, 不必用抗生素。因多数外用药物不适合婴幼儿应用, 所以中药熏、洗、坐浴更适合婴幼儿。中药熏、洗、坐浴药液可直接接触病灶进行治疗, 快速缓解外阴不适, 且湿热的药液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疏经通络, 调和气血, 使新陈代谢旺盛, 加强药物吸收, 能明显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和身体功能, 加强炎性反应的吸收、消散。其毒副反应小, 简单易行, 疗效显著, 患儿无恐惧、抵触心理, 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特别适用于基层及家庭治疗。另外, 不提倡使用预防性的外阴坐浴, 且有些外用洗剂可损伤幼女的外阴皮肤和阴道黏膜, 引起损伤性外阴炎阴道炎。值得提出的是治疗的同时应特别关注卫生习惯是否正确, 要非常明确的告诉家长或保育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卫生习惯, 以改善外阴局部卫生和患儿个人的整体卫生;嘱家长注意患儿阴部的清洁卫生, 做到勤洗会阴部, 勤换内裤, 尤其注意肥胖儿易复发, 应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爽;每天用专用澡盆洗澡, 洗头与洗澡的水应分开使用, 且应避免使用沐浴露或强碱性肥皂;洗澡后用干净的毛巾吸干外阴周围的水渍, 更换内衣;要给婴幼儿穿棉制内裤, 不要穿尼龙或化纤内裤, 棉布内裤透气性能好, 尼龙、化纤内裤紧密度高, 不利于会阴部透气。不宜穿着过紧的裤子, 大小便后揩抹的方向应该是由前向后揩抹干净为止, 避免粪便污染外阴或进入阴道;纠正吃手习惯, 常剪指甲, 不穿带钻片等饰品多的衣服, 注意幼女的活动和游戏内容、场所的安全, 避免伤及阴部;发现外阴红或分泌物增多及时就诊, 以防发生小阴唇粘连。此外, 给婴幼儿早穿连裆裤、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可减少感染机会, 也有助于预防外阴炎阴道炎。

综上所述,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在临床上很常见, 应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婴幼儿时期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减少摩擦、防止外阴损伤、大便污染等不良卫生习惯尤为重要;要提高感染病原体的检测和治疗手段, 治疗中要高度重视, 合理治疗, 要完全彻底治愈, 防止复发;要做好卫生健康教育, 消除家长焦虑自责心理, 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刘虹, 袁青, 谢彬.门诊妇科阴道炎护理健康教育干预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28) :137-138.

[2]丰有吉, 沈铿.妇产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75.

[3]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43.

女性外阴及阴道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2年2月至2012年6月间, 来我院就诊的患有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患者38例, 年龄在23~55岁, 平均年龄为 (34.2±2.5) 岁;全部已婚, 12例未育;病程最长的7年, 最短的2个月, 平均病程 (4.6±1.2) 年;16例为初次发作, 22例为多次发作;取阴道分泌物经实验室检查, 发现涂片均为念珠菌阳性, 可见细菌的菌丝和芽孢, 排除有其他菌感染者;临床有外阴瘙痒者33例, 白带异常增多, 形状改变, 有异味, 呈豆渣样或凝乳状者34例, 内窥镜下内诊检查, 有19例阴道壁不同程度水肿和充血, 含两种或以上表现者26例;本实验入选病例已排除对本实验用药过敏或不耐受者和妊娠、哺乳期女性;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发作次数、临床表现等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氟康唑治疗, 对照组口服特比萘芬治疗, 30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氟康唑片, 选自天津药业集团生产, 规格为每片50mg, 每天一次, 每次1~3片[2];特比萘芬片, 选自广州台城制药公司生产, 规格为50mg每片, 3~5片每次[3], 两组均连续治疗30d,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1.3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阴道分泌物性状正常, 症状消失, 实验室检查念珠菌培养转阴;有效:患者分泌物性状明显好转, 症状减轻, 实验室检查念珠菌培养转阴或弱阳性;无效:患者的分泌物性状和症状、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改变[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结果输入卡方11.0软件包, 如果检测值P<0.05, 说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11例, 有效7例, 总有效率为94.7%, 对照组显效8例, 有效5例, 总有效率为68.4%, 两组差异显著,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2例, 不良反应率为10.5%, 对照组不良反应6例, 不良反应率为31.6%, 两组差异显著,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致病原因很多, 内因是内分泌失调, 外因是外阴不洁, 滥用抗生素或性生活不检点, 治疗时一般用抗生素类。氟康唑是三唑类抗真菌药, 是亲水性比较强的抗生素[5], 经口服后, 与唾液及胃肠道的分泌物结合, 充分吸收, 血药浓度高, 进入病灶部位后, 血药浓度仍维持在治疗浓度, 所以治疗效果更好。一般连续应用7~10d, 通过药物抑制和干扰念珠菌的活性, 阻断念珠菌细胞膜上的麦固醇的合成, 达到消灭阴道和外阴致病菌作用, 并且, 治疗过程中, 不良反应少, 所以, 应用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效果可靠, 性能安全, 是值得信赖的药物。

参考文献[1]俞彩琴, 孙晓玲.氟康唑加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时

效性观察[J].吉林医学, 2011, 32 (11) :2167-2168.

[2]卢木荣.制霉菌素炉甘石洗剂联合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

头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7, 2 (6) :354-355.

[3]彭烨.氟康唑3日间隔疗法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疗效观察

[J].蛇志, 2009, 21 (3) :195-196.

[4]杜艳峰.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68例疗

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2007, 9 (6) :44.

[5]王建梅.特比萘芬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 22 (7) :421-422.

摘要:目的 讨论氟康唑在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患有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患者3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 治疗组口服氟康唑治疗, 对照组口服特比萘芬治疗, 30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显效11例, 有效7例, 总有效率为94.7%, 对照组显效8例, 有效5例, 总有效率为68.4%, 两组差异显著,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2例, 不良反应率为10.5%, 对照组不良反应6例, 不良反应率为31.6%, 两组差异显著,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效果可靠, 性能安全, 值得信赖。

关键词:氟康唑,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疗效,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俞彩琴, 孙晓玲.氟康唑加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时效性观察[J].吉林医学, 2011, 32 (11) :2167-2168.

[2]卢木荣.制霉菌素炉甘石洗剂联合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7, 2 (6) :354-355.

[3]彭烨.氟康唑3日间隔疗法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疗效观察[J].蛇志, 2009, 21 (3) :195-196.

[4]杜艳峰.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68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2007, 9 (6) :44.

上一篇:去白细胞血小板下一篇:经尿道疗效观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