蛲虫感染

2024-09-20

蛲虫感染(共6篇)

蛲虫感染 篇1

蛲虫病是儿童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 分布广泛。城市高于农村, 以儿童感染为主[1]。为了解山西10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及卫生宣教在预防蛲虫感染中的作用, 笔者于2002-2005年在晋南的河津、晋中的寿阳和灵石、晋北的朔州和应县等地对1 237名儿童进行了蛲虫感染情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由南到北依次选了晋南的河津、晋中的寿阳和灵石、晋北的朔州应县, 在这4个地区随机抽取学龄前儿童748名, 上学儿童489名, 共1 237名, 年龄均在10岁以下, 男童659名, 女童578名, 其中来自乡村的有585人, 城镇的652人。

1.2 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由两人共同完成, 在清晨解便前由一人抱孩子取俯卧位, 然后使其充分暴露肛门, 另一人用 (1.8×5.2) cm大小的透明胶纸在肛周粘贴1次, 然后将透明胶纸平整地固定在载玻片上, 编号标注。等所有的检查都进行完后, 将所得样品带回实验室, 用光镜观察, 能查到蛲虫卵即为阳性。

1.3 统计学分析

用卡方检验进行各组间差异的显著性比较 (α=0.05) 。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的感染情况

调查总人数1 237人, 蛲虫总感染率为9.46%, 男、女蛲虫感染率分别为9.56%、9.34%, 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生活环境与感染率

生活在农村与城区的儿童, 感染率分别为6.75%、12.48%, 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862, P<0.05) , 生活在城区的儿童蛲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农村的, 见表1。

2.3 年龄与感染率

4岁以下儿童421名, 4~7岁儿童400名, 7~10岁儿童416名, 感染率分别为4.51%、9.25%、14.66%, 见表1, 年龄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25.204, P<0.05) 。

3 讨论

蛲虫病是以儿童感染为主的肠道寄生虫病, 呈世界性分布, 我国12岁以下儿童平均感染率10.28%[2]。本次调查儿童蛲虫感染率为9.46%, 高于南宁市5~7岁儿童感染率5.72%[3]和杭州市3~6岁蛲虫感染率为4.35%[4]。

本次调查7~10岁儿童蛲虫感染率最高 (14.66%) , 而4岁以下蛲虫感染率最低 (4.51%) , 这与各年龄组饮食卫生习惯和生活环境、方式都有很大关系。4岁以下儿童大多受父母照顾, 尚未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 与外界直接接触少, 各种生活习惯都依赖于父母, 自主行为少, 与同龄儿童接触少, 交叉感染的机会少, 自身反复感染更少见。而年龄较大的儿童自我意识强, 自主行为多, 接触环境的机会多, 在校时间长, 但他们尚未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自体重复感染和相互间交叉感染机会多, 所以更可能发生蛲虫感染。

故蛲虫防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小学集体生活场所, 首先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注意个人卫生及周围环境卫生。应在小学开展防治蛲虫感染的知识教育, 促使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还要对家长, 老师进行防治知识宣传, 使儿童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勤换内裤, 纠正儿童吮吸手指的不良习惯, 提倡早穿连档裤, 切断肛门—手—口传播途径, 同时对儿童活动场所进行环境卫生治理、监督, 对玩具及其他用品需进行清毒处理, 以杀灭虫卵;其次, 要进行普查普治, 进行集体服药, 对感染者进行驱虫治疗, 并进行卫生宣教, 对蛲虫感染较重的地区应进行有计划地普治措施, 使每个人都意识到蛲虫病的严重性, 积极参与蛲虫防治, 对自己和身边的环境进行治理, 同时对不知情的人进行宣教, 再配合药物治疗, 以达到有效普治蛲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殷国荣.医学寄生虫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20.

[2]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办公室.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杂志, 2005, 23 (5) :S332-340.

[3]梁裕芬, 周德喜, 陈海英.南宁市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学生蛲虫感染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1) :73.

[4]叶小君, 叶环, 张仁, 等.杭州市区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医学版) , 2007, 27 (1) :27-29.

某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调查 篇2

关键词:学前儿童,蛲虫,感染

蛲虫呈世界性分布,国内各地的感染均较普遍,是儿童常见寄生虫病之一,严重危害着少年儿童健康。医学院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寄生虫学兴趣小组于2011年4~6月抽检了开封市市区和郊区各一所幼儿园共180名儿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开封市市区一所幼儿园抽取的大、中、小各一个班的儿童,共计89人,其中男46人,女43人;开封市郊区一所幼儿园抽取的大、中、小各一个班的儿童,共计91人,其中男54人,女37人。年龄3~6岁。问卷调查市区89名儿童的家长及郊区幼儿园老师。

1.2 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肛周粘贴法于上午8:00~9:00检查,镜检虫卵并记录,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幼儿家长、老师对蛲虫知识的了解和对幼儿的管理及儿童个人的卫生习惯。并对结果做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蛲虫感染率

学龄前儿童总计180人,检出蛲虫卵者4人,感染率为2.22%。该调查显示,女童感染率为1.30%(1/80),男童感染率为3.00%(3/100),男女童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8;P>0.05)。

2.2 市区郊区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对比

市区儿童未查出阳性结果(0/89),郊区儿童感染率为4.40%(4/91),市区和郊区儿童感染率虽有差别,但无显著性意义(χ2=2.234;P>0.05)。

2.3 郊区不同年级儿童蛲虫感染情况

郊区,小班(3~4岁)30人,中班(4~5岁)31人,大班(5~6岁)30人,小班和中班未检出阳性,大班的感染率为14.81%(4/3 0),大班与小班,中班的感染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χ2=8.507;P<0.05)。

2.4 问卷调查结果

家长和老师对蛲虫知识的知晓率,无论是知道感染途径以及危害程度郊区均明显高于市区,结果见表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儿童卫生习惯调查见表2。郊区市区儿童饭前便后不洗手的分别占8.79%、0,不勤剪指甲的分别占7.69%、3.37%,不勤晒被褥的分别占2.20%、1.12%,不常洗澡的分别占6.59%、0,不烫洗内衣裤的分别占,39.56%,37.08%,儿童不良的卫生习惯仍占有较大的比率。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开封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率为2.22%,较王国英等人1995~2000年调查的总感染率31.21%[1],有显著降低(χ2=66.773;P<0.01),这与十几年来开封市居民包括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卫生条件,经济条件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改善有较大的关系。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儿童之间感染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蛲虫感染与性别无关,与感染机会有关,这与张珂[2]等的调查结果一致。由调查结果可知,查出的阳性结果都是同一个班的,他们的生活习惯相近,存在交叉感染,所以预防蛲虫感染群体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学龄前儿童大班感染率较小班和中班的高,即儿童年龄越大感染机会越大,这与席晖[3]的调查结果相近。可能是小班和中班由于年龄偏小,活动范围较小,活动能力,集体生活能力都比大班儿童差,反叛心理较弱,容易听老师和家长的话,勤于洗手等原因。也与他们入园时间短、集体生活时间短有一定的关系。

本次调查郊区与市区儿童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这与各版教科书上说的感染率一般城市高于农村不同;也与郊区感染率显著高于市区的报道有不同[4,5,6,7],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市区卫生条件、经济条件比郊区好,但家长老师对蛲虫知识的了解率较低;市区儿童吮吸手指的达21.35%,吃凉拌蔬菜的达26.97%,均显著高于郊区;郊区儿童饭前便后不洗手的达8.79%,不常洗澡的达6.59%,均显著高于市区。说明进行蛲虫知识普及时,郊区和市区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都需要全面提高。通过对近十年来多个文献资料的对比分析,如南充市、开平市、烟台市等地区,发现近些年来,农村感染率高于或明显高于城市这一结果占了很大比重,由此可得出:卫生条件,经济条件,环境条件对蛲虫感染率的影响已经逐渐超过集体生活这一影响因素,并且越居首位,这不是靠每年定期吃驱虫药所能解决的,这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调查问卷显示开封市市民对蛲虫知识的认识率与王国英等所做的调查相比已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市区的家长对蛲虫的感染、危害程度缺乏了解,其了解程度明显低于郊区。这次问卷调查,郊区由幼儿园老师填写,市区由儿童家长填写,这可能是引起郊区蛲虫知识了解率比市区高的原因之一,但仍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调查问卷显示儿童个人卫生习惯较差,用脏手揉眼睛的儿童达37.78%,吮吸手指的达13.33%,不烫洗内衣内裤的儿童高达38.33%,这些都需要老师家长的进一步教育与帮助。此外,家长老师虽然对蛲虫的感染途径和危害程度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如何具体预防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因此,控制蛲虫感染任重道远,还需要加大对蛲虫基本知识的普及。

参考文献

[1]王国英,崔红艳.开封市城乡学前儿童蛲虫感染调查[J].河南大学学报,2003,3(1):28-29.

[2]张珂,张亚敏,齐利豪,等.洛阳市儿童蛲虫感染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1,(3):335-337.

[3]席晖,区柏新,何伟清.中山市托幼机构儿童蛲虫感染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3):143-144.

[4]李富冉.2011年濮阳市城区、郊区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1,17(6):532.

[5]王国栋,邓萌,吴家亮,等.南充市市区及城郊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现状调查[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4):349-351

[6]吴松润,司徒荣阮.开平市2~12儿童蛲虫感染的调查[J].热带医学杂志,2006,6(2):212-213.

江门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江门市城镇和郊区学龄前儿童1 285名, 其中男童623人, 女童662人。城镇组917人, 男童432人, 女童485人;郊区组368人, 男童191人, 女童177人。

1.2 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 于清晨起床未排便前检查。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调查学龄前儿童1 285名, 虫卵阳性者83人, 感染率为6.46%。被调查的9所幼儿园中, 感染率最低为0.43%, 最高为24.03%。

2.2 不同性别儿童感染情况比较

男童阳性41人, 感染率为6.58%;女童阳性42人, 感染率为6.34%, 男童与女童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 P>0.05) 。

2.3 不同年龄儿童感染情况比较

各年龄组均检出蛲虫感染, 其中5~6岁组儿童感染率最高为9.03%, 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 297.27, P<0.01) 。见表1。

2.4 城镇与郊区儿童感染情况比较

城镇幼儿检出虫卵阳性者21人, 感染率为2.29%;郊区幼儿虫卵阳性者62人, 感染率为16.85%, 郊区幼儿感染率显著高于城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2.11, P<0.01) 。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 江门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率为6.46%, 与周悦亮等[2]2001年调查江门市儿童蛲虫的感染率 (39.15%) 相比有明显的回落, 与其他地区相比较也处于较低水平[3,4];郊区儿童感染率高于城镇, 与殷文华等[5]报道一致。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卫生条件的改善及教育程度的提高, 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预防知识也不断增长, 故蛲虫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

不同性别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儿童群体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儿童感染率具有显著差异, 其中5~6岁组儿童感染率最高, 这可能与该年龄组儿童活泼好动、在户外玩耍的机会和时间较其他年龄组儿童多有关, 且他们的年龄仍较小, 未形成良好的卫生意识。另外, 郊区幼儿感染率明显高于城镇,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 郊区幼儿园卫生状况较城镇相对稍差, 儿童的卫生意识不强且生活自理能力较弱, 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极易造成蛲虫感染;其二, 郊区部分幼儿园尚未实施定期查治, 而蛲虫病重复感染机会较多, 使蛲虫病感染一直未能得以控制, 感染率明显高于城镇组。因此, 控制蛲虫病感染除了要抓好个人生活卫生外, 还必须加强对各级幼儿园环境卫生治理, 定期查治, 减少儿童交叉感染的机会, 以便降低蛲虫的感染率。

参考文献

[1]白呼群.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6:46-48.

[2]周悦亮, 李凤玲, 区博文.江门市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分析.热带医学杂志, 2001, 5 (1) :92-93.

[3]李兆爱, 孔燕.邹城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调查.中国热带医学, 2007, 7 (2) :311.

[4]欧阳录明, 杨志英, 胡永轩, 等.郴州市区4所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状况调查.实用预防医学, 2007, 14 (6) :1837-1838.

赣州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赣州市区私立幼儿园2所 (312名) 和公立幼儿园2所 (380名) , 共调查儿童692名, 年龄2~6岁;男童362名, 女童330名。

1.2 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法[1], 在午睡醒后未起床前用长约6 cm、宽约2 cm的透明胶纸有胶面, 粘贴肛门周围的皮肤, 然后将有胶的一面平贴在玻片上, 做好标记。采集标本带回赣南医学院显微实验室, 用光学显微镜对所采集的标本进行检查, 查到蛲虫卵为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

对调查资料用SPSS 14.0进行处理, 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

2 结果

2.1 蛲虫感染率与性别的关系

692名学龄前儿童共检出蛲虫感染者54人, 感染率为7.80%, 其中男童感染率为8.29% (30/362) , 女童感染率为7.27% (24/330)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47, P=0.619) 。

2.2 蛲虫感染率与托管机构的关系

私立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0.26% (32/312) , 公立幼儿园为5.79% (22/38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752, P=0.029) , 公立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较低。

2.3 蛲虫感染率与年龄的关系

不同年龄组儿童蛲虫感染率不同, 各年龄组蛲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024, P=0.003) 。其中中班与大班儿童蛲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32, P=0.717) , 小小班与小班儿童蛲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429, P=0.064) , 小小班、小班与中班、大班儿童蛲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071, P=0.001) 。中班与大班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 见表1。

3 讨论

蛲虫呈世界性分布, 生活史简单, 不需要中间宿主, 虫卵发育迅速, 感染期虫卵抵抗力强, 因而蛲虫病流行广泛。我国12岁以下儿童蛲虫平均感染率为10.28%, 感染率一般是城市高于农村, 各年龄人群均可感染, 但以5~7岁幼童感染率较高[1]。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 当宿主睡眠、肛门括约肌松弛时, 雌虫向下移行至肛门外, 产卵于肛门周围和会阴皮肤皱褶处, 刺激局部皮肤, 引起肛门及周围皮肤瘙痒。当患儿用手搔痒时, 感染期虫卵污染手指, 经肛门-手-口方式形成自身感染;感染期虫卵也可散落在衣裤、被褥、玩具、食物上, 经口或空气吸入等方式使他人感染[5]。

本次调查中, 赣州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率为7.80%, 低于全国儿童平均感染水平, 可能与近年来赣州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居住条件改善及相关部门加大了幼儿园的生活卫生设施投入有关。私立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 公立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较低。分析原因:一是私立幼儿园居住条件、周围环境及管理较公立幼儿园差;二是私立幼儿园相当部分的幼儿家庭居住条件较差, 卫生意识薄弱, 卫生习惯较差。文献研究表明, 卫生条件和卫生习惯是影响蛲虫感染的重要因素, 家居缺少卫生设施的家庭其学龄前儿童的蛲虫感染率较其他家庭高2.02倍[6]。本次调查还发现, 不同年龄组儿童蛲虫感染率不同, 各年龄组蛲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024, P=0.003) , 且随年龄增长蛲虫感染率有增高趋势, 5~6岁组儿童蛲虫感染率较5岁以下组儿童蛲虫感染率高。这可能与年龄较大儿童的行为和交流更为活泼广泛、集体活动较多、相互接触和传播的机会较多, 因而蛲虫感染率较高, 应作为重点防护人群。

根据蛲虫病传播和流行的特点, 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以防止相互感染和自身重复感染:教育儿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不吸吮手指, 勤剪指甲[7,8];在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应搞好环境卫生及衣被、玩具、食具的消毒[9,10,11];对家庭和集体机构中的患者应同时接受治疗, 以免相互感染;对蛲虫病流行的地区, 应有计划地对儿童集居地成员进行普查普治, 以彻底消灭传染源[12]。

志谢 本实验承蒙赣南医学院预防医学系胡恭华副教授及2008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部分学生的参与, 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李雍龙.人体寄生虫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66-1682, 66.

[2]曾蕴渊.渭南市738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082, 9 (4) :372.

[3]严贵其.南京市沿江地区儿童蛲虫感染现状调查分析.江苏预防医学, 2007, 18 (3) :34-35.

[4]席晖, 区柏新, 何伟清.中山市托儿机构儿童蛲虫感染状况调查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 009, 16 (13) :143-144.

[5]邓仕标, 胡英辉, 王敏, 等.抚州市城乡幼儿蛲虫感染及影响因素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 005, 26 (12) :1057-1058.

[6]GIRAY H, KESKINOGLU P.The prevalence of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in schoolchildren and affecting factors.Turk Parazitol Derg, 2006, 30 (2) :99-102.

[7]池新安.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幼儿园幼儿蛲虫感染调查.青岛医药卫生2, 008, 40 (1) :35-36.

[8]刘向东, 张秀昌, 关晓珍, 等.张家口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调查与分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2, 4 (6) :45.

[9]张红, 吴建巧, 边风荣.济宁市开发区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状况调查.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051, 8 (4) :320.

[10]许礼发, 赵丹, 李朝品.安徽省36所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2, 6 (6) :420.

[11]欧阳录明, 杨志英, 胡永杆, 等.郴州市区4所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状况调查.实用预防医学, 20071, 4 (6) :1837-1838.

蛲虫感染 篇5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按照《广东省2010年重点寄生虫病感染状况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根据龙川县的自然环境及地理位置,将全县按东南西北中划分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分别随机抽取了赤光、龙母、田心、铁场、回龙等5个镇,每个镇随机抽取1所小学,各年级计划调查人数原则上均匀分布,每所小学调查12周岁以下的儿童约200人,共调查约1 000人。

1.2 调查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镜检结果采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感染情况。

2 结果

2.1 总感染情况

全县5所小学共检查1 078人,其中阳性人数280人,总感染率为25.97%。

2.2 蛲虫感染地区分布

5所小学中,蛲虫感染率最高的为赤光镇中心小学30.93%,最低为龙母镇耦塘小学14.09%。

2.3蛲虫感染年龄分布

感染率较高的为6~10岁年龄组平均感染率达29.21%,11~12岁年龄组段感染率较低,平均感染率只有13.51%,2个年龄组段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22.0380, P<0.01) 。 (表1)

2.4 蛲虫感染性别分布

调查的1 078人中,男性564人,感染143人,感染率为25.35%;女性514人,感染137人,感染率为26.65%;感染率男女性别比为1:1.05,经统计学检验,男女性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0.2360, P>0.05) 。

3 讨论

蛲虫病是少年儿童的一种常见多发的寄生虫病,在少年儿童集体生活的学校中,一旦有蛲虫传染源的存在,常可通过学习生活用品等途径造成交叉感染。从调查结果来看,龙川县小学生的蛲虫感染率较高,明显高于2009年广东省蛲虫平均感染率(15.6%)水平。农村地区小学生的蛲虫感染率仍然居高不下。由此看来,在小学中,要防止蛲虫病的传播及流行,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靠任何单一的防治方法都不能奏效。为此,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宣传蛲虫病的危害及传染途径,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政府部门还要采取一些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如开展改水、改厕及爱国卫生运动等工作。除此之外,小学生还要定期地进行驱虫治疗。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和控制小学生的蛲虫感染率,保护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摘要:目的 了解和掌握小学生蛲虫感染情况, 为制定综合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将龙川县划分为东南西北中5个片区, 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镇, 每个镇随机抽取1所小学, 每所小学抽取200名学生, 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 并对其结果用流行病学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所小学调查总人数1 078人, 感染人数280人, 总感染率为25.97%, 感染率最高的镇为30.93%, 最低为14.09%;男女性别比为1:1.05, 男女性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0.2360, P>0.05) ;感染率较高的为6~10岁年龄组段, (平均感染率达29.21%) 11~12岁年龄组段感染率较低 (平均感染率只有13.51%) 2个年龄组段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22.0380, P<0.01) 。结论 龙川县小学生蛲虫感染率仍较高, 明显高于2009年广东省的蛲虫平均感染率 (15.6%) 水平, 综合防治势在必行, 应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把小学生蛲虫感染率降到最低水平。

蛲虫感染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于2009—2013年5 a内每年抽取宁海县5个镇乡( 街道) 的所有日托幼儿园,然后按照大中小班( 对应6,5,4岁组) 进行整群抽样,累计抽取61所幼儿园11 049名儿童进行蛲虫监测。其中男生6 056名,女生4 993名; 2009年3 554名,2010年2 703名,2011年1 622名,2012年1 997名,2013年1 173名。

1.2方法在进行调查前与每所幼儿园园长进行沟通,获得园长及家长的支持后,由园方叮嘱家长告知被检儿童清晨尽量不排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人员采用肛周粘贴透明胶纸法进行采样镜检,另有1名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质控检验。

1.3统计学处理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检验水准α = 0.05。采用SPSS 10.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男女儿童蛲虫感染情况11 049名儿童中,发现蛲虫阳性551名,总体感染率为4.99%( 551 /11 049) 。其中男童阳性309名,感染率为5.10%( 309 /6 056) ;女童阳性242名,感染率为4.85%( 242 /4 993) ,男、女童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0.377,P > 0.05) 。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感染率 /%。

2.2不同年龄儿童蛲虫感染情况本次共调查小班( 4岁组) 儿童3 111名,发现阳性86名,感染率为2.76%( 86 / 3 111) ; 中班( 5岁组) 儿童3 596名,阳性152名,感染率为4.23%( 152 / 3 596) ; 大班( 6岁组) 儿童4 342名,阳性313名,感染率为7. 21% ( 313 /4 3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82. 05,P < 0. 01 ) 。见表2。

注: ( ) 内数字为感染率 /%。

2.3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比较此次调查的61所幼儿园中,公办幼儿园28所,民办幼儿园33所。公办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为4. 12%( 308 /7 469) ,民办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为6.79%( 243 /3 5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36. 248,P <0.01) 。

2.4不同年度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宁海县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2009年为9. 85%,2010年为4. 07%,2011年为2.03%,2012年为1.60%,2013年为2.22%,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279.168,P<0.01) 。

3 讨论

此次调查显示,不同性别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顾敏霞等[4]、朱志航等[5]、张建安等[6]调查结果一致,与幼儿园儿童所处的环境相同有关。不同年龄儿童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原因为小班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尚薄弱,活动范围局限,活动形式单一,家长及幼师更注重对其健康管理与卫生清洗; 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活动形式不断增多,而自身的卫生意识未相应提高。民办幼儿园儿童蛲虫的感染率高于公办幼儿园,这与顾敏霞[4]的调查结果一致。可能原因为公办幼儿园相对环境优越,管理严格,注重对外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公办幼儿园的老师受教育程度高,责任心更强; 公办幼儿园入读的儿童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居住环境好,家长更注重对孩子的看护和卫生意识的培养。宁海县幼儿园儿童蛲虫5 a平均感染率为4.99%,低于全国第一次和第二次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全国儿童蛲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23.61% 和10.28%[7,8]; 而且感染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这可能与政府部门加强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关注,开展相关健康宣传,加强对环境的清洁管理,注重对幼儿园儿童卫生意识的培养,家长卫生意识的提高等有关。

上一篇:新生儿抚触护理下一篇:电子商务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