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改革分析

2024-11-07

体制改革分析(精选12篇)

体制改革分析 篇1

一、我国钢铁企业现状

近几年, 我国钢铁行业既面临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 又面临资源价格高涨、需求增速趋缓、环境压力增大的严峻挑战, 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 生产成本压力增大, 总体上呈低增速、低盈利运行态势。自2010年一季度以来, 中国经济增速持续回落, 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下游行业增速放缓, 房地产调控严厉, 出口环境恶化, 对钢铁行业的不利影响越发明显, 加上钢铁行业规模大、集中度低、议价能力弱, 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扣除自有矿山和投资收益, 钢铁行业整体亏损。未来两年, 世界经济将陷入低增长甚至衰退, 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 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由于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 特别是产能严重过剩、成本上升的矛盾不断积累, 效益大幅下降, 2012年钢铁企业继续整体亏损。而这一情况更深层次原因在于, 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体制机制等问题, 仍有几百家钢铁企业进行同质化竞争, 近年来呈现反复淘汰落后产能、反复扩大产能的现象, 呈现“高产能、高成本、低效益”的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 首先是钢铁业, 要通过扩大内需化解一批, “走出去”转移一批, 联合重组融合一批, 根据质量和环保要求淘汰一批。如果钢铁企业长期经营不善, 必然面临被淘汰的危险。面对严峻的内外形势, 钢铁企业的体制改革和战略转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钢铁企业自身问题

钢铁行业的持续低迷受外部环境影响, 同时也与钢铁企业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密不可分。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 钢铁行业整体效益下降, 部分新建钢厂项目投产运营还处于过渡阶段, 折旧和财务费用较高, 高新技术设备还没有充分发挥效益, 大批量稳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不够, 加上自身管理、生产工艺波动等问题, 造成部分企业亏损严重。

(二) 按照转型发展的要求, 体制机制、资源整合利用能力和管理水平还不适应。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生产成本、管理体系上与先进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三) 目前不少钢铁企业实现利润大部分来自矿产资源业, 以及股权运作和对外投资收益, 各产业协同发展的综合支撑能力不强。

三、加快企业体制改革和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针对钢铁企业自身的种种问题, 如何加快完善企业体制改革和促进企业转型发展成为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 管理转型, 创新集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深化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集团化管理体制。按照“服从整体战略、实现系统优化、体现协同效应、发挥整体优势”的指导方针, 企业各部门要在初步改革的基础上, 理顺管理流程, 明确分工职责, 提高工作效率, 健全完善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管理制度, 构建科学的权责体系、严谨的流程体系、高效的组织体系、系统的制度体系。钢铁业按照“集中整体、分层能级、分类管理”和“系统协同、多地制造”的要求, 推进整体化管理, 统一调控战略资源、资金和技术研发力量, 增强协同能力,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加大工程技术、高端材料等产业的整合力度, 形成综合配套、系统集成能力, 促进由工厂式管理向“集团化、产业化”管理转变。

实施差异化战略, 强化以生产现场为重点、以稳定提高和精细化为特征的支撑体系, 走低成本高端高效路线。要注意发挥各钢铁企业优势、克服劣势, 系统提高各钢铁企业的竞争能力。要对标先进企业, 系统分析在各方面竞争力上的差距。各企业情况不一, 如有的综合成本高、有的部分成本高;有的属于管理问题, 有的属于技术改造问题;有的属于系统优化问题, 有的属于局部优化问题;有的属于优势没有得到发挥, 受到劣势制约的问题。各钢铁企业都要围绕提高竞争能力, 系统分析、分步骤、有计划地采取有效措施, 从各方面挖掘潜力。从产品研发、大宗物料采购供应, 技术改造和技术支持等多方面, 加快各企业的转型发展。

(二) 企业资源要素的转型

通过开展国际化经营, 获得更多境外资本运作和资源开发的空间, 把内外资源优化配置结合起来, 创新体制机制, 打造系统能力, 增强综合实力。通过一系列投资收购、合资合作, 获得更多的国内外矿产资源, 关注其长远的战略价值和升值空间。

加强资本运作,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盈利和融资能力。加强对金融类项目的投资回报管理, 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以首钢为例, 在2011年, 首钢发行中期票据融资140亿元, 对外投资收益7.5亿元。通过积极开展股权投资运作, “北京服务·新首钢”股权投资基金一期承诺到位资金10亿元, 已投资2.4亿元用于产业发展, 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通过开展闲置资产处置工作, 预计盘活4.1亿元。

加强资金管理。进一步强化资金管控、风险防范, 增强资金成本意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要坚持集中统一管理, 做好统筹平衡, 按生产经营和开发、建设项目的轻重缓急安排资金。二要加强对大宗原燃料、备品备件、产成品、半成品等各类资金占用的控制, 合理降低库存, 加速资金周转, 降低各项费用支出。三要加强筹融资管理, 保证简单再生产和重点项目资金需求, 调整贷款结构, 降低财务费用。四要加强动态管理, 细化完善资金结算流程, 缩短资金流转时间。

(三) 企业结构转型, 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转型等

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 一业为主, 发展多元化产业, 加大推进品牌战略力度。一是以战略产品为突破口, 形成产品品牌集群。产品质量标准要从国标体系向以用户需求为标准转移, 提升全流程的工艺、质量、消耗指标控制的稳定性, 建立涵盖从用户需求到质量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整合协同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二是延伸产业链, 与用户共同打造深度融合的战略合作关系, 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三是构建非钢产业优势品牌, 例如, 矿产资源业、海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都要明确品牌目标、落实具体措施、塑造品牌形象。非钢产业要形成综合配套、系统集成的产业集群, 提升集团综合竞争力。

产品结构的转型, 钢铁和非钢产品都要继续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 包括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技术转型,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

把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与实施结构调整结合起, 实现企业真正转型发展。

四、总结

我国经济增长正在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 主要靠政府投资拉动不可能长期持续。发达国家用几十年时间完成钢铁产业整合, 我国调整经济结构也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我们面临的机遇, 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 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一系列战略部署, 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也为钢铁工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因此, 钢铁企业要作好长期准备,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综合竞争力, 要在困难中激发前进的动力, 在应对挑战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训毅.中国的钢铁.冶金工业出版社

[2]郑洁曾巧巧.论道攻坚克难.中国钢铁新闻网.2012.03.15

[3]中国首钢集团网站www.shougang.com.cn

体制改革分析 篇2

摘 要:现阶段,流域综合治理是河道管理的先进方法,并成为基层河道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思想。本文从基层河道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入手,分析提高河道管理能力的几点措施。旨在提高河道综合控制能力,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关键词:基层河道管理;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51010

河道管理主要工作范围是河道内部资源,如砂石、泥土等,水资源除外。在河道建设、防洪防汛中河道的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政府职能转换,各级河道管理单位都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但从整个改革过程来看,依然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基层河道管理体制中的常见问题

现阶段,国家通过“统一与分级”相统一的管理方式,实现对河道的综合治理。在我国《水法》、《河道管理条例》的指导下,基层河道管理工作取得突出成就,但依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 重建设、轻管理

我国基层河道管理单位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单位与建设项目法人之间责任模糊,双方未对河道管理达成一致,管理、建设、维护等职能未得到统一安排,河道建设与河道管理之间的功能划分不清晰。例如,我国长江流域河道治理资金主要来自中央,但建设决策主要由省级单位负责。整个过程中,中央只是单方面下拨资金,简单规划河道建设管理情况;而地方政府在建设过程中,受市场价格、人工费用、物资管理等费用影响,在建工程会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地方政府不愿向河道建设中投入更多资金,导致河道整体施工建设质量下降,为后期管理带来困难。

1.2 定性不明

基层河道管理单位的工作重点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然而部分地方出现“搭便车”的情况,公共服务的实际服务过程难以达到既定效果。对于河道管理工作而言,其工作主要分为管理、建设等方面,管理过程为有效分析管理与建设的统一性,就会出现定性不明的情况。

例如,河道养护是管理的重点内容,是一种需要消耗人力、物力的建设性活动,相关部门是该项活动的组织者,但市场影响该项活动运行效率[1]。这种差异反映到河道管理中,会使得管理部门成为主要资金投入者,根本无法有效控制整个施工过程,导致其建设管理不能正确发挥自身职能。提高基层河道管理能力的几点措施

对河道管理部门而言,河道管理工作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丰富其管理职能,才能实现管理能力的突破与提高。

2.1 改革管理方式,实现“管养分离”式管理

对河道管理部门而言,可通过联合运行市场、政府两种要素实现管理资源有效配置,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对各项管理行为进行“管养分离”式管理。

2.1.1 建立高效管理体系

通过划分不同管理职能,对各项管理岗位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定义,保证各项工作能落实到个人责任到人

要站在本单位河道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与养护的岗位职责,落实专业养护队伍(对内承包或对外发包项目),落实养护资金渠道,合理控制各项河道管理资金,保证各项资金用途清晰、准确。

2.1.2 以市场运行为媒介,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河道维护保养体系

总体而言,新型河道维护保养体系必须要对河道维修成本进行分析,合理预判整个河道管理养护施工过程所需要的总成本支出;发挥社会在河道养护中的作用,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将河道施工(维修)工作按照程序通过公开招标、邀标竞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选择承包给有专业强、信誉高收费合理的专业维修资公司或个人,在提高施工(维修)效率的同时,减少成本投入。

2.1.3 合理安排分流人员

应依据“以人为本”的思想,妥善安排分流人员,并适当照顾弱势群体,鼓励分流人员自主创业;落实末位淘汰制度,通过竞争保证自身队伍的活力。

2.2 合理定性管理职能

根据基层河道管理的实际要求,在合理定性管理职能的同时,必须要做到“分离式”管理与服务功能分化管理,由分解目标入手,判断管理岗位与人员任职的实际要求;根据《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方案》,对基层河道管理进行系统化指导[2]。对每个科室的岗位职能进行职权限定,根据管理岗位性质,制定不同的绩效管理目标。

2.3 强化配套改革

基层河道管理改革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大环境下,河道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有了新的方向,然而在整个改革过程中,资金、技术、人员成为制约管理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做到“节资、节源”,通过落实行之有效的方案,提高各种资源使用效率,降低外部因素对改革影响。结束语

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提高基层河道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流域综合治理属于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因此必须要变革传统的管理方式。总体而言,河道治理是国家近几年大力推进的工程项目,各级单位必须抓好时机,通过合理定位岗位职能、优化配套方案,提高综合管理能力,保证本地区水土安全,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参考文献

体制改革分析 篇3

【关键词】国有煤矿企业;薪酬体系;改革措施

0.引言

目前大多数国有煤矿企业还是沿袭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在分配体体制上实行计件工资,辅助单位实行岗位技能工资。这种不合理的薪酬体系往往造成服务质量低,从而影响采掘单位的生产。如何对国有煤矿企业的薪酬体系进行改革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1.国有煤矿企业薪酬体系的现状分析

1.1对薪酬的认识不够全面

随着我国企业不断与世界接轨,我国多数企业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薪酬与工资已经演变成两个不同的概念。工资是对人力资源劳动的回报,而薪酬是人力资源作为人力资本享受的回报。目前人力资源界普遍把薪酬的内容分为三大块:基本工资、补充工资、福利工资。然而,国有煤矿企业由于观念与认识的不足,仍然把工资和薪酬混为一谈,仅仅把工资管理作为薪酬管理,而忽视了其他方面。

1.2薪酬管理体系不科学

基于认识上的不足,国有煤矿企业的薪酬管理缺乏系统性,出现政出多门的现象:有一些职工的工资和奖励由劳动工作部门管理,待遇却由组织人事部门管理,福利由后勤部门管理。这样一个复杂的工资管理体系,有时候员工的工资出了问题,自己都不知道去哪里查看,造成工资管理的低效率。

1.3薪酬管理体系存在不公平现象

国有煤矿企业的薪酬管理目前很少有能做到公开、公平的。更严重的还有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薪酬制度的公平性是其发挥激励作用的一个前提,在亚当斯密的公平理论中认为“公平感是员工对现有工作是否满意的一个中介因素,只有当员工认为薪酬是公平的,才会产生满意,激发动机。”所以薪酬管理做好公平性是至关重要的。

2.国有煤矿企业薪酬改革策略分析

2.1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

国有煤矿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提高认识,改变原有的工资观念。把真正的薪酬管理应用到企业管理中,薪酬体系不仅包括基本工资还包括补充工资、福利工资等。不仅要做好基本工资的管理,还要重视补充工资和福利工资。因为根据美国学者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理论来讲,这一部分属于激励因素,它具有内在激发力量,可以让员工产生满意,从而更积极地工作。

2.2健全薪酬管理体系

为了使薪酬管理体系良好运行,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企业的薪酬体系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密切相关,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把这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让员工的考核更加合理,从而促进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更好运行,此外,企业科学合理的薪酬预算制度,对健全薪酬管理体系也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2.3薪酬管理体系要注重公平性

如何做到薪酬管理体系的公平性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评估时要建立多层次考核目标,目标的设定应把握SMART原则,即“S”是明确的(Specific)、“M”是可衡量的(Measurable)、“A”是可操作的(Attainable)、“R”是相關的(Relevant)、“T”是有时限的(Time-defined)。第二,量化评估结果,评估目标的多层次性决定了评估结果的复杂性。所以必须有一套完善的量化机制,对各层次目标进行量化分析做好按轻重加权得该员工的综合绩效。这样能更合理地对员工进行评价,反应其价值,使其感到公平。

2.4薪酬目标要与企业和员工的发展方向相一致

为了保持企业对薪酬目标的清醒认识,国有煤矿企业的薪酬改革可以分阶段进行,在薪酬改革的初始阶段力度不能太大,要保持在员工承受的范围内,企业可以随着行情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逐步加大力度。并且,在薪酬体系改革的过程中要与员工及时沟通,进行必要的宣传和培训,让员工认识到薪酬体系改革是为员工着想,减少改革的阻力。这是因为员工的情绪与企业效率是密切相关的,必须时刻关注员工的想法,才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让员工更好地为企业贡献力量。

2.5领导实行年薪制

年薪制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由于领导承担的责任比一般的员工要大,由之而带来的风险也比较大,对领导实行年薪制可以避免其经营上的短期行为。年薪又可以分为两部分:基础年薪和浮动年薪。基本年薪根据领导岗位而定,浮动年薪可根据其预定业绩的完成情况以及领导方针而定。实行年薪制可以更好地体系领导的责、权、利的统一。

2.6薪酬改革加大绩效考核

工薪酬的职能有保障性职能和激励职能,对应的薪酬构成也有两部分: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薪酬与绩效挂钩,充分运用可用于激励的资源,加大对员工的激励。所以,薪酬体系中绩效工资所占比例应提高,就是要改变过去员工对一项工作做与不做、做的好与不好对工资不会产生影响的现象。加大绩效考核,就可以区分员工工作的不同和优劣,工作优秀的可以得到工资就高,从而就会有更大的热情,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企业最终要通过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的有机结合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相对于货币资本来讲人力资本更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活跃性。为了能使人力资本的这些特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管理人应该对员工实行有效的激励,加大其绩效工资的构成比例,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保证不降低原有工资水平的前提下,改变工资构成,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加大绩效考核也可以实现员工自我价值最大化。对管理者来说实行年薪制工资高了,普通员工自然会监督其行为和管理方法,如果没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就会被降级甚至淘汰,从而督促管理者更科学地实行管理,在管理岗位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对普通员工来说,业绩突出的可以让自己的薪酬提高,从而在压力和动力的作用下促使员工发挥其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3.结语

国有煤矿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应该及时认识到其薪酬体系的现状,采取必要措施,使其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改革薪酬体系,增强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胥旭.浅谈国有煤矿企业的薪酬体制[J].煤炭经济研究,2005,(5).

[2]王世进,周敏.岱河煤矿企业薪酬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矿业,2006,(12).

[3]邹淑娟.浅谈国有煤矿企业薪酬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煤炭,2008,(8).

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分析 篇4

一、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必要性

企业在档案管理上开展体制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有效手段,是企业谋求长远发展切实需求。现阶段,档案管理体制仍面临以下问题,迫切需要体制改革。

(一)管理效率低。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岗位增多,员工人数不断增长,档案管理作为无形资产,渐渐受到关注。但很多企业并没有做好体制改革准备,在档案管理中存在工作效率低这一严重问题,影响竞争力提高,阻碍企业发展。

(二)人员素质不高。

管理人员是档案管理主力军,需承担起改革重任,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但很多管理人员素质呈良莠不齐状态,缺乏先进理念及专业技能,无法满足改革需要;部分企业为节约资金,未设置专人负责工作,或由非专业人员负责管理,由于人员缺乏管理能力和经验,无法从根本上保证管理质量及效率,故企业无法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及优化。

(三)管理环境差。

与其他部门一样,只有保证管理环境有序、和谐,才能真正发挥管理的作用及效果。当前,很多企业在档案管理上环境较差,档案混杂、遗失或残缺等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加大管理难度,引起企业无形资产损失,影响企业员工福利保障,同时对企业未来发展有很大影响。

(四)体制不完善。

很多企业决策者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必要性及重要性,思想观念尚未转变,导致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疏于日常档案维护、整合及分类等工作,或者继续沿用传统的管理体制,影响工作开展。

二、如何加强档案管理体制改革

(一)依法治档。

管理部门应从各个角度出发,不断健全管理体制,实现依法治档。管理部门应将执法作用和指导作用之间关系明朗化,促使服务、法律和管理三元素有效统一,促进档案管理有序、稳定进行。需注意的是,在私营企业中,档案管理富有鲜明私有性,此时政府应有效起到执法管理和监督的作用,改变其无人管理状态,促使私企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优化利用新技术。

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企业也应加强社会市场导向,按时代发展客观规律,紧跟其步伐,进行自身转型,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更好谋生存,促发展。在体制改革中,应不断优化利用新技术,充分运用各种先进技术的优势,引入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实现信息联网和资源共享,促进科学决策。对管理流程及程序进行简化,减少工作量,提高信息整理及存档的效率和质量,以此保证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降低档案信息丢失率及不全率,避免无形资产损失,保证内部工作有序顺利进行。

(三)信息化管理。

企业在未来生存发展中,应按实际运营情况,建立起科学化信息化管理体系,制定信息一体化模式,对内部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筛选与整合,从而建立一体化信息中心,统一集中进行信息接收和应用等,促使管理工作更规范、更合理。对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无形资产的利用率,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形象,从而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创造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加强信息开发与利用。

企业在档案管理中,应加强信息收集和归类,并注重综合利用信息数据,从而开发信息。根据当前企业运营现状,收集各种与企业运营有关的信息数据等,保证各项活动顺利有序开展。运用网络技术,建立电子档案库,在规定范围内为各部门提供优质服务,使其能随时随地检索到信息,以此提高信息数据使用价值。此外,还可以建立同行网络信息数据库,通过与其他企业对比,不断对自身结构进行优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也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档案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能力及水平,继而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定期开展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重要性及必要性,全面掌握工作内容及方式,提高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在企业内部定期展开学术讨论会,邀请工作优秀个人现场介绍经验,提高全体人员水平。作为档案管理者,应时刻掌握企业经营内容、状态及发展方向,围绕企业科研活动及生产经营等,主动提供咨询服务,大大提高档案信息利用价值。

三、结束语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档案信息起到重要作用,只有适应时代发展,加强档案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档,推进信息化管理,加强信息开发与利用,才能使档案管理在企业运行中发挥有效作用,促进企业长久、稳定、可持续发展。

摘要: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重要部分,直接决定着经营者的科学决策及发展战略制定,对于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有重要意义。在企业不断发展中,档案管理体制改革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为必然趋势。此文简单对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做出分析。

关键词:档案管理,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陈惠,吴珊珊.现代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之探讨与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2(03):13-14.

[2]索建东.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6):8-9.

体制改革分析 篇5

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已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

1994年实施的财税体制改革,在新中国财政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通过改革,建立了分税制财政体制,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有了稳定的增长机制,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增强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可以说,分税制财政体制是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支撑框架,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一)财政实力逐年增强。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加强税收征管的基础上,全

国财政收入从1993 年的 434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 117254亿元。

(二)中央财政调控能力明显上升

1993年以来,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显著提高,从22%上升到48%,部分超过50%。财力的适度集中大大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财力基础。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断完善

一是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初步形成。分税制以来,我国改变了过去一省一率!实行上解或补助的方式,出台了主要参照客观因素进行公式化分配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形成了财力性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互为补充的转移支付体系。二是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不断创新。中央从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中集中的收入全部用于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形成了稳定增长机制及中央财政自我约束机制,对地方的补助力度明显增加。三是转移支付办法不断改进,透明度逐步提高。

(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实行分税制以来,各地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明确了省以下各级政府的财权和收入范围,基本形成了地方的纵向分税框架,省对下转移支付体系初步形成。

(五)强化了地方财政的预算约束,增强了地方加强收支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分税制财政体制建立和健全了分级预算制度,明确了各级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范围,强化了地方财政的预算约束,提高了地方坚持财政平衡、注重收支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财政资金筹集和分配比较规范。

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当前我国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事权和财权不匹配,地方政府行为失范。

一是事权划分不清晰,上下同构现象严重。(1)目前财政体制下明确应由中央政府承担的国防、国税、海关等属于中央政府的事务,地方财政也负担了部分支出责任。(2)属于地方的支出责任,中央也给予了补助。如一些地方文化!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中央通过大量专项转移支付进行了补助。(3)上级政府干涉下级政府的事务,存在着“中央点菜、地方买单”的现象。近几年,部分中央部门出台了涉及卫生、社保、公安等领域的一些支出达标政策,导致地方政府事权被扩充。

二是事权下放的情况比较突出,但却没有赋予地方政府相应的财力。在目前垂直集权的行政体制下,上级政府可以随意调整下级政府的支出责任。

三是财权划分不合理,不正当竞争现象严重。一些地方政府出现全局利益和环境资源,利用土地、税收优惠等政策招商引资,一味追求经济增长,从而对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带来消极影响。

2、预算制度完整性不够,财力比较分散。我国目前预算制度的完整性不够,公共预算收入以外的政府各类收入规模仍然较大,社会保障预算尚未建立,政府性基金收支单列,但管理还有待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刚刚开始试点,还不够完善。

3、转移支付制度不够完善,影响地方财力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一是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地方可调控财力减弱。现行体制下,中央从地方集中了大量财力,再以转移支付形式补助地方,特别是中央大量的专项拨款要求地方财政配套,导致地方可调控财力较少。

二是地区间财力差异仍然较大,不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转移支付制度不尽完善,客观上增加了地方财力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难度。由于在现行转移支付的框架下,地方总体财力和人均财力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地区之间不均等化的情况比较严重。

4、中央财政集中度未达到改革设定的目标,不利于增强中央调控能力。世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中央政府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来看,大部分国家都保持在60% 以上,我国如果将预算外、政府性基金、社保基金、土地出让收入等政府性资源计算在内,中央收入比重仅为 30%左右,明显低于其他国家水平。

5、省以下财政体制不尽完善,不利于基层政府有效行使职能。现行省以下财政体制虽然基本符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分税制改革的一般要求,但在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方面。

三、国外财政体制变革的经验借鉴

(一)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财税体制的基本特点

1.政府间财政关系

(1)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规范化与法制化。综观世界主要国家的政府间财政关系,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其法制化和制度化”多数国家均由宪法规定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分税制以及转移支付的基本格局。

(2)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格局。

——分税制与地方税收立法权。分税制可说是各国解决政府间财力分配问题的基

础。

——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的划分。各国的一般情形是,涉及宏观经济稳定!收入再分配、全国性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如国防、外交、全国性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职能,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而地方性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

2.预算制度

(1)预算涵盖所有的政府收支。所有政府收支都应纳入预算管理,即预算的“综合性”是现代预算制度最基本的原则。

(2)行政层面的“财政统一”与“财政问责和监督”。

(3)预算管理模式的多样化。现代国家政府职能的扩张,使政府肩负了越来越多的公共责任。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方式,也不限于传统意义上财政资金的收支。具有专款专用性质的政府性基金、使用者付费、政府贷款和担保、税式支出等方式,在履行公共职能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与之相适应的预算管理模式,也日趋多样化。

(二)从财税体制的国际经验中得到的启示

1.通过法制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

2.中央政府集中大部分财政收入。

3.事权与支出责任界定比较清晰。

4.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较高。

5.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四、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一)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针对当前我国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财政体制变革的重要经验,进一步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 在保持分税制财政体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按照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统筹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均衡地区间和各级政府间的财力差异,适度向上集中和适度向基层倾斜相结合,进一步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根据以上基本思路,进一步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分税制的基本方向不变。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成果应当在坚持的基础上去完善,而不是推倒重来”总体来看,现行财政体制仍有许多合理的内核,应进一步发扬光大。

2.财力分配适度向上集中、向财力薄弱地区倾斜。一方面在财权划分上要继续坚持适度向上集中的原则。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而且正面临着经济转轨阶段。从政治上看,在促进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保证国家安全等方面均需要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

3.省级财政保持一定的调节能力。省级政府是中央为管理地方政府事务而设置的中央政府下属权力机关。它是地方最高权力的执行机构,省级政府拥有对省域内行政事务、经济运行以及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的管理和调节职责“作为地方最高的行政机关,省级政府往往要把较多的资源投入到促进省域经济增长和促进省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差异较大,这一点也决定了省级政府在其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内行

使其经济和财政调控职能的特殊重要性。

4.构建地方政府推进科学发展的正向激励机制。正向激励是一种通过强化积极意义的动机而形成的激励”保持财政体制的正向激励效应,就是要调动从中央到地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其中,地方政府是关键“地方政府有发展的积极性,但在着重于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从区域范围和区域利益来看属于合理的抉择,可能不利于全国的整体利益。这就需要通过财政体制的完善来矫正!引导或减少不利于整体利益的地方积极性。

5.坚持渐进性改革原则。我国财政体制的变革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一样,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逐步取得改革共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任何一项改革都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需要和其他方面的改革相配合!相协调,难以单兵突进,只能采取渐进性改革路径。

(二)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建议

1.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是完善分税制体制的关键,必须上升到法律层面予以解决。只有按照法律规定、受益范围!成本效率!基层优先的原则,在合理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才能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政府间分配关系。

2.逐步建立统一完善的国家财政。建立法治、完整、透明的预算体系,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既是统筹安排财力的客观需要,也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途径。政府各类收支都应纳入预算管理,形成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完整的预算体系。

3.中央财政适度集中财力。财力的集中与分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矛盾,任何国家概莫能外。处理好这一矛盾,关键是把握好“度”。

4.着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在中央适当集中财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转移支付规模,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将均衡地区间财力差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的目标,更好地发挥转移支付对调节地区间财力差异!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

5.加快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是实现县级财政从过去的“两保”(保工资、保运转)向今后的“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迈进。

市管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篇6

【关键词】 市管县体制; 局限性; 改革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257-01

1 市管县体制的演变

所谓市管县体制,是指以中心地级市对其周围县实施领导的体制。它以经济发达的城市为核心,依据行政权力关系,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共同发展,形成城乡一体的区域整体。

1949年以来,我国先后出现了三次大规模实行市管县体制的高潮。第一次是在50年代。为了保证城市的蔬菜、副食品供应,我国在一些地方如旅大市、本溪市实行过“市管县”的管理体制。1959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可以领导县、自治县的决定》,“市管县”体制逐步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试行、推广。1960年底全国共有48个市管辖234个县、自治县。由于“市管县”当时主要被当作克服经济困难的临时措施,大多数地区在经济形势好转之后又逐渐废止了这一管理体制,至1965年底全国仅剩24个市管辖78个县、自治县。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又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市管县体制。198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形成各类经济中心,组织合理的经济网络”,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需要加速城市化进程,壮大经济规模,此时出现了地市合并所带来的第三轮实施市管县的热潮。到1996年底,除广西壮族自治区的4个地区与地级市同在一个城市外,全国其余地区都实行了地市合并。截止2001年底,全国共有地级行政建制332个,其中地级市265个,占地级行政建制的80%。地级市领导县的数量占全国总数的70%,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市管县”由此发展成为我国主导性的地区行政体制。

2 现阶段市管县体制的局限性及改革的必要性

隨着经济的转轨、社会的转型,市管县体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日趋凸显。市管县体制弊端主要表现如下:

2.1 层次过多,加大了行政管理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

实行市管县体制,省县之间的层次由虚变实,行政层次变成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组成。所以为了加强对县乡的管理,地级市就必须要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根据资料显示,以一个中等地级市的市级为例,一般地厅级干部20人,县处级干部200人,科级干部1000人,财政供养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一般在1万人以上,每年光工资就要财政支出2亿左右,再加上后勤、办公经费等,一年一个市本级的财政支出要在5亿左右,而全国共有270多个地级市,匡算下来,每年全国单地级市本级的财政支出就要在1300亿以上。

2.2 地级市下侵县级的各种权益,束缚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市管县体制的主要特点是以周边地区工业相对较发达的中心城市带领一些经济基础薄弱的县市发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许多地级市往往利用其行政强势地位不断截留上级下放的各种权力,下侵县级的各种权益,从而存在市吃县,市刮县的现象,县市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抑制。有资料提供,福建省南平市是规模较小的地级市,供养人口11295人,一年支配财力4亿元,除教育和离退休人员5470人的工资外,其它支付都是用于维持一个地级市的正常运转。有时公务员工资发放都困难。

2.3 经济实力弱的地级市在带动县的发展上显得力不从心

目前在我国的地级市中,中心城市的实力相对较弱,“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大量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中心城市实力确实不强,市域范围又较大,而市管辖县的数量又多,从而造成了一种“小城区、大农村”的现状,这种情形在我国中部地区最为典型,比如江西省的赣州市就管辖了18个县市。二是中心城市经济规模并不是很小,实力也不是很弱,但由于县域经济较强,所以相对来说,中心城市对县域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也就是所谓的弱市强县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我国东部沿海一带是比较突出的。比如在第3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评比中,浙江、江苏两省是拥有全国百强县最多的两个省,分别为27个及21个。从这两个省拥有百强县的地级市来看,除杭州、无锡等个别市区实力较强的地级市外,绝大部分地级城市规模偏小,辐射力不足,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在发展水平和运行质量上存在着落差,不能够很好地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2.4 管理上的非专业化,不利于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在管理学上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往往会采取专业化的管理方式。城市和农村是有着质的差异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域,在人口的结构、密度、产业集中程度、以及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管理结构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距。城市一般是以工业、商业、服务业为主,而农村则不一样,农村主要是农业、林业、渔业为主导产业.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两者的不同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在城市重点是要做好招商引资的工作,大力促进第二三业的发展.

总之,作为现代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市管县体制是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的,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随着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尤其是市与县经济差距的缩小,由于市管县体制缺乏系统配套的城市发展机制和人口政策的平台,该体制下的市县矛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城市群区行政区划管理中的最突出矛盾。尤其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市管县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

电力体制改革后电力市场分析 篇7

在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之前, 我国的国家电力总公司一直处于垄断地位, 对于除国家电力系统以外的一些非国家电网系统的电力发电企业非常的不利, 他们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处于较低的地位, 存在着有电送不出, 电价不合理的现象。但是在实行了电力体制改革之后, 我国的电力行业进行了资产重组, 为这些非国家电网系统的电力公司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垄断竞争势态, 提高了市场竞争的可能性。

1 对电力体制改革内容的具体分析

1.1 电力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分析

根据我国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十五大的精神, 我国积极的吸取国内外电力体制改革的教训, 总结相关经验, 并且结合我国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 遵照电力工业的发展定律, 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提高现代电力企业制度完善的速度, 对电力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改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电力市场机制提供了帮助。

对电力体制进行改革不仅必须要对电力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并且还要有助于供电安全可靠性的提高以及电力环境的改善, 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各界对于电力的需求。在进行电力制度改革的时候必须要遵守电力体制的相关原则, 加强领导能力, 进行有计划的组织, 对其进行有规律的分段完成。

1.2 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总体目标分析

从我国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打破我国电网系统的垄断制度, 将非国家电网的供电企业引进电力市场的竞争中来, 并且尽可能的降低供电的成本, 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电价制度, 让电力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有效的促进我国电力的发展, 使全国联网得到推进, 并且构建出一个能够进行公平竞争、有序开放以及科学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

1.3 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

对电力企业实行厂网分开制, 对电网企业和发电进行重组, 改变传统的竞价模式, 进而采取竞价上网模式, 结合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建立电力市场合理运行的规则以及政府监管体制, 建立初步竞争、开放的区域性电力市场, 将新的电价制度运用到电力市场中去, 为发电排放的环境折价制定出合理的标准, 推动且激励发展清洁电源新机制, 实行用电大户的试点工作, 使电网企业进行独家购买电力的现象得到改变, 对农村电力管理体制的改革要继续跟进。

2 电力体制改革后的电力市场

2.1 电力体制改革后为非国家电网带来的好处

在我国实行电力改革制度之前, 我国的电力市场一直都处于垄断的情形。除了国家电力系统以外的电力企业, 如:大唐电力、中国华电、中电投资等非国家电网系统的电力企业进电力在我国的电力市场竞争力一直处在劣势位置, 其具体的表现主要是电力公司有电但无法送进电力市场, 并且所给出的电价不够合理。不过这些问题在实行了新的电力体制后得到了改变, 根据新的电力体制我国的电力行业进行了资产的重组, 这一举动为我国非国家电网系统的电力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在将我国电力总公司进行拆分后, 我国其他几大发电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电力市场垄断的局面, 使电力市场形成了合理的竞争态势, 拓展了这几大电力公司自身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 以这几大电力公司为基础所建立的国务院授权经营的新的电力公司得以成立, 并且还将许多属于前国电总公司的发电资产收入囊中, 这几大电力公司的规模迅速扩大, 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实力也有所提升。由此可见, 这几大电力公司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将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2.2 地方性电力企业的状况

在电力体制改革之前我国地方性的发电企业呈现出分化加剧的现象。在实行了新的电力体制后, 对于那些拥有较多电力企业的地方来说产生了极为复杂的影响。首先, 从电力体制改革后地方性电力企业得到的好处来说, 新的电力体制使这些地方性的电力企业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得到了公平的待遇, 摆脱了垄断体制下不公平的待遇, 能够凭借自身的实力进入到电力市场的竞争力去。不仅如此, 新的电力体制使电力市场的竞争更加的科学合理、透明公开, 减少了一些不公平的特权保护, 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某些资产的质量, 如果地方性的规模较大的话, 那些电力企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以及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除此之外, 电力体制改革对地方性电力企业也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与国家授权的电力企业比起来, 那些地方性的电力企业在电力市场中将承受更多的压力, 并且这些地方性的电力企业无论是在技术还是人才, 又或者是市场开拓的能力方面都处于较弱的地位, 除了极少数的资产质量相对较好的电力企业之外, 其余的电力企业都只能接受被代管、兼并以及破产的命运。加之这些电力企业的资产规模小, 融资能力不强, 大多都依靠政府的扶持生存, 必定没有较强的抵抗竞争风险的能力。

2.3 实行厂网分开制与竞价上网制后的电力市场

实行了此制度之后, 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开始呈现出水电低成本竞争的现象。不仅如此, 水电的投资规模、发电量以及它们在电力结构里的比重也在不断的提高。据了解电力公司的发电方式主要分为水电与火电, 其中水电的建设成本比火电的建设成本高出百分之四十, 一千瓦水电的造价费大约为7000~10000元, 30~60万千瓦的国产火电机组一般为5400~6300元, 价格在7200~8200元的机组基本都是66万千瓦的进口机组。虽然水电的建设成本比火电的建设成本高, 但是我国水电企业的运行成本却比火电企业低。目前, 我国水电的平均运营成本是每千瓦0.10~0.15元, 因此水电建设受到了不好的影响, 并且随着近年来电力紧缺的现象, 我国的水电开发规模在不断的扩大。

从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 电力体制改革的正确途径应该是对其体制进行分步实施, 对电力市场进行合理的规划, 有效的促进电力市场全面发展。在吸取国内外电力体制改革的经验及教训后发现, 我国在进行电力体制改革的时候必须要将厂网分开制和竞价上网制继续实行下去。坚持厂网制具有两个很重要的含义:一是厂网切实分开, 不光要将原来的国家电网系统进行划分, 而且地、州或以下的厂网企业也应该被分开。二是对输和配实行进一步的改革, 因为只有这样做了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价才可能被实现, 并且配网与配网之间的市场竞争的可能性才会提高, 大发电企业和小发电企业之间的竞争才能公平。不仅如此, 这样做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电力企业资产的无偿划转, 使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护, 为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保驾护航, 并且满足负荷发展的大力需求。这对实现农村电气化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并且还能够有效的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对于非国家电网系统的发电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不仅为这些非国家电网系统的发电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还打破了我国电力市场长久以来的垄断形势, 使我国的电价更加的合理, 电力市场的市场份额划分更加的科学, 竞争制度也更加的公平。不仅如此, 电力体制改革还使我国的电力市场制度更加的完善, 为我国电力市场的科学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 社会各界对于电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因此, 为了响应社会各界的需求, 电力体制改革应运而生, 这一举动对于我国来说是个较大的系统工程。并且在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通过结合我国的电源结构、电网构架以及电力资源分布不均等一系列的实际情况, 为此, 针对于受电力体制改革后电力市场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且研究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

参考文献

[1]洪飞.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D].重庆:重庆大学, 2012.

[2]袁健.国外电力市场结构模式比较与借鉴[D].济南:山东大学, 2014.

[3]张午阳.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中输电市场的交易与管理模式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6.

[4]付强.制度、增长机制与电力产业竞争政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2.

[5]李宝辉.电力体制改革后电力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 (21) :5-6.

基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路径分析 篇8

随着农业结构及两级机构的改革, 我国兽医体制也出现了重大的变革。目前, 我国大部分省市已经完成了兽医体制的首轮改革, 兽医站已成为事业单位, 在兽医站就职的职工也成为了官方的兽医, 解决了兽医站中一直存在的编制问题, 同时兽医站职工的工资也由财政进行全额拨款。由此可见, 基层畜牧兽医站的职工在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等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提升。但是, 这并不是基层兽医体制改革的全部内容, 其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比如财政拨款的使用问题、员工工作积极性问题、职称评定问题等, 都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和落实。

2 基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

2.1 转变基层体制改革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指导思想, 所以在基层畜牧站体制改革中也需要先进行理念的改革。在宏观上, 需要明确基层畜牧站的改革目标及方向, 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从微观上, 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必须能够端正服务态度, 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 并在工作中形成主人翁意识, 提升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 为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1]。

2.2 建立与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基层管理机构

畜牧业的生产和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标志, 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近年来, 我国畜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而且在与之相配套的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建设和体制管理上也都做出了巨大的转变。但是, 还需要注重对基层畜牧兽医体制和制度的建设, 特别是资金的使用问题, 需要做到公平、公开、透明, 将上级拨款的使用明细向民众公开。同时, 基层畜牧兽医站不仅有疫病诊治、信息服务等功能, 同时还要负责对畜牧业的防疫检疫以及疫情监督和检测等公益服务功能[2]。但是, 在传统的基层畜牧兽医体制中, 由于管理缺乏有效的依据, 导致畜牧业的经营功能和公益功能没有进行明确的区分, 使公益功能无法凸显出来。随着基层管理机构的完善, 这些不良情况有所改善, 能够将基层畜牧兽医体制的经营性和公益性进行明确的分割, 并将经营性服务向市场推进, 将公益性服务纳入到体制建设中。

2.3 抓好基层畜牧兽医体制内人员队伍的建设

人员队伍是基层兽医体制中唯一的主观因素, 是基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的关键。但是, 在传统的基层畜牧兽医体制中, 人员因素一直未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使得兽医站的服务人员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高。因此, 在全新一轮的基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中, 需要将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高水平的服务队伍纳入到改革进程中。在职业道德培养方面, 需要使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认识到其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并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 用责任心、爱心和耐心去帮助有需要的养殖业主, 了解基层兽医工作的规章制度, 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全力做好各项工作事宜。在业务素养方面, 工作人员需要完全掌握基础知识, 包括疫苗的存放、使用及重大疫情的控制等, 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疫情作出判断,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完善基层兽医站的公益性工作。同时, 兽医站需要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业务交流, 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提升工作人员的实践水平。

3 结语

基层畜牧兽医站是畜牧业发展的保障之一, 完善基层畜牧兽医站体制是保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虽然在我国基层兽医站体制改革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因此, 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强对基层兽医站存在问题的研究, 从而发挥基层兽医站的作用。

摘要:农业结构及两级机构的双重改革和推进, 使得基层畜牧兽医体制也发生了转变。很多传统的基层兽医站被取消或者合并, 这虽然使兽医体制的结构不再臃肿, 但这种改革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给基层兽医工作带来了困扰。所以, 需要进一步认识到基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的意义,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基于此, 对基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的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路径

参考文献

[1]刘爱霞.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与对策[J].北京农业, 2014 (33) :159.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胜出的理性分析 篇9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与市场配合调节共容机制,多元化权力,问责制

党的十七报告强调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提出的重大改革战略决策。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上快车道, 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最终落实在转变政府职能, 优化机构设置, 健全部门职责, 完善监督制约、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机制上。目前,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过党的十七大推波助澜, 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 形成了重中之重的改革氛围, 进入到实施的工作日程。以往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虽历经艰辛, 但改革成效往往并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何在, 是什么弊端, 如何独辟蹊径向前拓展, 需要作理性分析。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第一, 体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中国体制改革总体布局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重要性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作了明确表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 形成全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畅通、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充分认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位, 深入分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内涵、特征及其准确定位的基础上, 提出要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党的十七大一项战略部署, 必须抓好贯彻落实的重要指示。根据胡锦涛同志的认识和分析, 透视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遵循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求, 优化权力结构、健全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分工、完善监控机制、强化服务体系, 提高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政务工作的管理水平, 严格政府各行政部门职责边界和经济职能部门的职责行为, 推动党政各机关、各部门工作沿着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方向发展, 具有极大的实效性。为此,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充分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集中体现, 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二, 体现了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目标的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增强发展协调性,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明建设, 提高全民族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 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必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这是在新的起点上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对经济建设目标、社会建设目标、政治建设目标 (含政府执政目标) 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目标进行新的综合和拓展;在更深的关联度上揭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目标之间的联系性。展现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途径, 构建经济建设驱动力、社会建设凝聚力、政治建设向心力激励机制而实现基本目标的必然性。从经济建设目标实践上看, 要解决政事、政资、政企不分的关系;延伸和整合现存的资产纽带, 平抑使用与储藏失衡的经济资源;打破行政垄断、地区封锁, 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改变以行政手段为主要的经济管理方式, 建设灵敏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和微观经济活力提升的长效机制, 只有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扫除障碍, 净化经济环境, 形成经济建设驱动力的激励机制, 才能实现经济建设目标。从社会建设目标实践上看, 要理顺庞杂错位的政府职能;改革不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废除政府执着追求高投资、高成本、不务实的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的政绩机制;制约重复建设、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的行政决策;完善素质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市场监督、金融服务的社会事业;构筑公平分配、利益协调、社会救助与社会矛盾调解、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事业行政管理机制, 只有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清除污垢, 净化社会环境, 形成社会建设凝聚力的激励机制, 才能实现社会建设目标。从政治建设目标 (政府执政目标) 实践上看,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决现实民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增强国际竞争力, 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只有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形成政府执政向心力的激励机制, 才能实现政治建设目标 (政府执政目标) 。总之, 强调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目标动力产生的激励机制以及由此体现基本目标实现所推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战略部署, 是全面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目标的根本途径。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症结

政府管理成败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息息相关。在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建设中, 一些地方的政府管理缺失与市场管理胜出是显而易见的。究其原因在改革决策上不是通过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使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在实践上是失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削弱了政府的管理能力。政府管理要以强劲实力和旺盛生命力活跃于市场经济舞台上, 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科学界定政府职能。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症结逐步凸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缺少刚性。

该症结体现在一些地方非正常化的党政关系改革中, 源于不规范的党政职能, 酿成政府弱化执政、权力倾斜, 党政关系结构性错位的后果。因此, 只有党政职能规范化的党政关系, 才拥有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客观环境, 同时二者也相辅相成。从历史上看, 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 作为人们期盼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正是由于缺少刚性, 不能坚决抵制来自不规范党政职能对自身改革的制约, 进而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一个合而分、分而合, 自我“逆向性回放”的党政关系改革漩涡中而被终止。党政关系改革从党政分开到党政合一, 不是纠右偏左, 就是纠左偏右。这种矫枉过正的左右偏差尽管我们不能说均由错位、缺位、越位不规范的党政职能所致, 但是在矫枉过正左右偏差形成过程中,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刚性不足扮演了极其重要角色是毫无疑问的。

2.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入低谷。

该症结体现在单边突进的行政机构该革中, 源于机构臃肿, 职能重叠, 职责复制, 改革整体配套非优化, 造成政府管理时滞、低效的后果。行政管理体制中的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以及经济管理体制, 是一个系统改革工程中的三个方面。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互影响, 机构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因, 最终要波及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但是, 机构改革要服从职能变动, 而职能变动必然驱使机构改革, 只有因职能变动发生的机构改革, 才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动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目前体现职能变动并影响经济体制而发生的机构改革已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焦点, 并且走过了一段艰辛的路程。1992年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 体制改革的互动性、互补性日益显现。以低成本、高效益、快发展为特征的经济体制改革, 催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要求尽快废除官多兵少、人浮于事、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的行政管理体制;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又敦促经济体制改革规范化、完善化, 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宽松的环境和空间。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 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造了高平台。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影响经济体制改革发展, 特别是行政管理体制本身存在的机构优化组合、体制创新、理论重塑等诸多的改革问题, 致使自身改革无论是全面推进, 还是从中间突破, 或者是从基层起动都步履艰难。然而, 国家试图从一步到位的改革目标出发, 采取单边突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模式, 即在行政系统内进行自上而下的机构改革。先去牵引牛鼻子精简国务院组成机构, 然后辐射到下属各行政部门, 逐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动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将国务院的50多个机构减少到26个, 省、市、县各级政府机构也作了相应的裁减。但单边突进的机构改革, 却忽视与其他行业和部门改革配套进行, 结果以滋生区位效益的微观业绩步入局部低效率误区。发达国家改革的经验表明, 任何一项体制改革都要涉及到其他体制、机构、机制、权力、利益等各方面相互关系的调整, 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果改革缺乏整体性战略决策, 免不了要遭遇低效率的重复折磨。根据系统理论分析, 整体组合非优化是局部低效驱使和支配的, 局部低效实质是结构和主体因素弊端诱发所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 各级政府只是相对地减少了组织机构, 缩短了政管环节, 有关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行政职能仍不能回归复位。伴随着部门之间改革非优化配套的诱因, 行政部门组织机构与其他行业组织机构固守重复, 党委、政府、有关部门职能职责错位、越位、缺位、混淆不清和责任制不健全等主体要素痼习的渗透与影响, 特别是组织机构压缩后的扩大化权力垄断一度再次登陆, 其结果既没有使已改革部门党务工作和政务工作转向各自的单行道, 又导致高度集中、事无巨细、样样都管的行政权力重蹈覆辙, 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堪重负, 步入低谷。所以, 单边突进的行政机构改革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整合改制。

3.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本上扬。

该症结体现在多元化的行政权力改革中, 源于机构重置, 职能交叉, 权力共性化, 引发政府管理重叠, 政出多门, 干预叠加的后果。目前多元化行政权力运行存在只高不低的趋势, 对行政权力多元化趋势走高的遏制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 没有适应政府管理胜出的行政管理体制, 就没有行政权力规范有序化的可行性运行。在党政分开、党政合一, 单边突进的各种改革方案中, 都包含着不同程度地对多元化权力的遏制。由于改革的力度不够, 针对性的几率低下, 无论哪一种改革方案既没有使政府职能全面的回归本位, 也没有根除多元化权力的症结。在多元化权力运行的坐标系上, 有的陷入独断专行, 低效率重复的误区;有的强化了部门垄断地位, 达到管理事无巨细的地步, 扩大了市场化与行政化的内在冲突;特别是有关那些都要管、都又不管、又都管不好的行政部门的多头行政职权, 随着改革的推进在不断维系自身发展的同时, 却忽视自身改革, 严重影响下属单位的工作。所以, 多元化行政权力远离改革的自身失范演变为对事企业等单位工作的事事干预, 说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在有别于以往权力结构转型上, 形成具有独特的整体规划、理论创新、追踪溯源、新目标设置全方位的权力结构优化平台上进行。要分析国家权力体系结构中权力扭曲的原由, 弄清政府各部门中权力所处的等级、层次、位置、边际界限, 分析哪些权力是政府一个部门可为的权力;哪些权力是政府一个部门不可为的权力;哪些权力是政府一个部门边界的权力;哪些权力是政府一个部门临时性权限, 从而将各行政部门权力整合匹配与优化, 回归本位, 各负其责;而不是都介入, 又都不负责任, 主次不明, 边界不清的错位、越位、交叉、重叠, 或者唯我独有, 至高无上的无所不为, 使多元、无序、紊乱的行政权力转化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高额成本。

三、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之道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当前在经济主体、政府主导、行政运筹、企业参与、市场配置资源体系框架下, 转变政府职能、界定政府职责、重组政府机构、优化行政资源配置, 构建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相互配合调节的共容机制。所谓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相互配合调节的共容机制是指通过转变政府职能, 形成政府高效灵敏运转的管理机制, 将大部门体制下的行政权力、组织、机构、职责及其相互之间联系的形式、方法和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在政府和市场失灵时“两只手”能相互调控补缺, 实现社会和谐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构筑这一机制转变和创新政府职能是关键, 因为在行政管理体制中的职能、机构、职责、机制、权力、政治资源等诸要素中, 职能是最灵敏、最核心的主体要素。职能决定组织、机构, 界定权力、职责, 影响体制、机制, 优化资源分配, 强化管理的针对性, 最终显示政府行政管理效能的释放。所以, 体现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突出了政府机构布局优化, 权力职责规范, 管理体制创新, 以及公正性、服务性、实效性机制拓展的特征, 是政府廉洁高效、公开透明、责任回放、务实创新实现的基础, 这在改革的历史上是没有先例可循的。因此,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规范创新政府职能为核心, 遵照科学发展, 自我提高, 自主创新, 完善体制运作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思路来开展。

1. 着力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

此项改革是把政府职能转变和创新到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维护法规、依法执政、守望公正、服务经济全球化上来。按照社会、政治、经济功能划分的要求, 明确、具体、详实地规定政府各部门的行政职责, 实现政府管理模式创新与优化转型, 构建适应不同经济形势下的政府和市场相互配合调节的共容机制, 以解决机构重复、门类繁多、职责交叉、权力腐败等问题, 使其政治、经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 必须从转变和创新政府职能入手。鉴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我国改革发展过程的特殊性, 并体现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管理模式转型的渐进式特征, 政府职能转变和创新应先后依次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由计划经济政府职能向市场经济政府职能转变。这一阶段对于国家公职人员人来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通过转变政府职员的思想观念, 使他们接纳和承担经济职能, 快速跨入市场经济门槛, 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先行者。我国绝大多政府职员适应这种转变, 以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发展风采使陈旧的观念荡然无存, 把自己融入市场经济发展中。但是, 也有极少数政府职员, 由于接受新事物滞后, 对职能转换的前途看不透, 不能很快进入转变观念的角色, 特别是目前还有极少数从事行政工作的青年政府职员, 不了解改革前期社会状况, 无判断改革的正确标准, 对改革发展的前景缺乏信心, 他们对改革的误解无疑是制约自己实现职能转变的桎梏, 需要从思想观念上把他们的纯行政职能经济化, 提高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增强改革的信心和动力, 为市场经济建设注入活力。这一阶段对于政府来说是通过转变职能, 界定管理模式, 形成改革开放初始时期政府与市场互配互调的共容机制, 建立调节经济、监管市场、运转实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实现政府管理体制由全能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转变。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各级政府基本完成这一转变,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第二个阶段, 由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政府职能向规范化的市场经济政府职能转变, 这是一种常规性的转变。这一阶段是通过规范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管理模式, 构筑政府与市场失灵时“两只手”相互调控缺补的共容机制。但是, 这一阶段由于存在的制度不健全、法律不完善, 党政关系、权责关系、政资关系、政企关系, 分配关系理不顺等体制方面问题, 导致职能规范、管理模式转型、共容机制构建滞后, 跟不上形势发展, 这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体制障碍, 需要从健全机制、完善法制、理顺关系等体制层面上规范政府职能, 建设有限的政府, 形成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相互配合调节的共容机制。经过两届政府的努力逐步消除体制障碍对政府职能规范的困扰, 拓宽了政府与市场相互配合调节共容机制构建的空间, 初步形成了政府与市场失灵时二者相互调控补缺的共容机制, 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配套, 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的政府管理体制, 实了现政府管理模式由责任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第三个阶段, 由规范化的市场经济政府职能向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政府职能转变。这是一个深层次转变, 通过创新政府职能, 深化政府管理模式转型, 使政府管理适应经济全球化。这要从根本上消除权力高度集中, 以官为本位、妄自尊大、事无巨细、样样都管的全能政府管理体制, 建立各行政部门职能有机统一的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畅通、服务功能不断深化和拓展的适应经济全球化大部门体制的高效政府。目前真正要实现的这一改革目标还有很大的困难, 因为改革越接近目标, 问题越复杂, 越要付出代价支撑。自1982年以来政府职能转变和创新改革进行了5次, 但由于政府职能转变创新力度不够, 职能转换失范导致不规范的职能权力化, 遗留的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相辅相成, 不断释放负面效应。如历史形成的集权和经济垄断深层次化, 行业不正之风不断升级;政府向地方放权瞻前顾后, 导致地方相对独立行为的主体难以确立;向市场主体放权怕让位失利, 削弱了市场基础资源配置率;少数地方政府权力异化, 与经济利益攀亲接友, 默许自身单位及其下属滥用职权, 假公济私。尤其是政府调节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 企业依附政府的体制弊端, 像“马太效应”的震荡波一圈一圈地向外扩散, 滋生了钱权交易、官商勾结、寻租索贿的腐败, 严重削弱了执政的群众基础。显然, 在改革中政府自身职能转换失范的惯性痼疾构筑了改革难以逾越的“围墙”, 阻碍了职能转变和创新。为此, 当前应从全球视野角度出发, 在理顺政府、地方、市场、企业之间相互关系, 确立市场主体地位, 消除集权和垄断, 杜绝权力腐败, 应对世贸规则、规范制度、健全体制等深层次和各环节相互关联的系统工程中统筹政府职能转变创新, 深化资源配置机制, 构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政府与市场相互配合调节的共容机制, 确保政府管理在经济全球化中的运转渠道畅通, 使大部门体制的高效服务型政府走进国际化市场。

2. 聚焦阳光, 建立“职能追究问责制”政府。

“职能追究问责制”是清政廉洁、防腐拒变的阳光工程, 在开拓和构建上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首先, 建立工作业绩考核“职能追究问责制”。在实践中推行电子政务, 应用办公室自动化网络技术, 建立不同层次的公务员工作业绩档案库和考核机制, 对各类层次公务员的工作, 诸如项目审批、窗口服务、承诺代办、产权交易、工程招投标、土地买卖转让、大宗物资采购、专用资金调拨等事权、人权、财权、审批权运行目录和环节透明化。通过设置专职汇总、评审质询、追究问责的综合机构, 将电脑记载归类存档的各种“职能问责”资料, 按照考核要求, 分门别类地提供专职的绩效管理部门定性纠责, 克服权力运行的人为控制与影响。其次, 拓展横向监督机制, 健全和规范社会“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管职能, 开办社会窗口“职能追究问责制”。目前, 社会上的会计、审计、税务、法律等各类事务所的组织形式由初级走向高级, 社会监管职能也逐步提高与规范。它们是政府和市场两大板块结合处的粘合剂, 是国家社会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实现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社会“职能追究问责”。在实施中通过社会中介的公开公正监督评议职能, 将公职人员的工作业绩汇总上报有关领导部门, 作为工资晋级、职务升降的依据。这是发动社会力量推动政府走向“职能问责制”的道路, 确保政府职能在绩效评估中的社会问责, 体现对政府管理职能监督的社会主义民主化。再次, 重塑构建官民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走民众参与政权机构治吏的“职能问责制”道路。构建一个独立的包括电话举报、书信投诉、群众信访、民主评议、新闻曝光、人大质问、财务审计、定期检查、明察暗访等全方位、多样性、时尚化、公正透明的社会监督网络, 形成一个起点选举官, 过程监督官, 终点罢免或官吏继任的民众化的监官体制, 使行政权力运行公开、公正、透明。

3. 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

本着减少行政成本, 优化机构整体布局, 营造职能职责康复健全的保障机制进行。目前, 因政资、政企、政事和党政不分的体制弊端, 所引发的国家党务部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协会、社会中介等部门之间职能职责交叉、错位、缺位、越位。需要以机构设置优异化, 行政层级科学化, 职能职责规范化, 部门分工合理化的原则, 改革行政管理机构, 最终形成适应社会广大民众要求的公共服务体系。第一, 完善政府机构, 理顺行政部门和归回微观经济主体的职能职责。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对那些从表面上看似乎都有存在必要但实际作用由其他机构可以替代的行政部门, 如各级领导联络处、接待室、信息中心等, 通过科学分析进行撤销锁定。特别是对直接从事和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社会群众性事务的政府机构应予取消, 以归还微观经济主体和基层社区应具备的工作职责, 恢复它们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要加强从事经济调节和社会管理机构设置, 确保政府各部门和行政事业机关社会管理职能、经济管理职能、行政管理职能回归本位, 健全与完善。第二, 以能定责, 改革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按照政事社会功能定位的要求, 体现政社、政资、政事、政企分开, 对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间中介等单位进行定责, 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组合, 正确分流与裁减。凡是涉及国家、社会、部门、单位有关建设、发展、需求等一系列服务性事情, 政府机关应拥有决策权、执行权;事业单位参与政府决策, 监督行政执行, 并兼行政事业经营业和公共服务职责;社会团体和中介对政府行政决策、行政执行、事业单位经营和公共服务进行评估。单位定责后, 对行政单位进行保留、撤销、兼并、回归事业编制的整改。对事业单位按照参政、监督、经营、服务四大职能, 分别采取保留、撤销、兼并、分流、归复政府、推向市场的改革方式纳入各自的领域。第三, 统筹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部门机构设置, 减控领导指数和职员编制, 规范和理顺各机构的工作职能。认真总结和接受过去直接“拆庙赶和尚”裁编减员指数不规范的经验教训, 按照精简机构, 减少行政层次, 降低行政成本, 解决政出多门, 规范议事调解机构的要求, 实现党政、权责、政事、政资、政企、政府与市场“六分开”的目标, 以优化行政权力配置和硬化财政约束的举措。要在明确分工分责的原则下, 组建临时协调机构, 开展合作办公, 一般不设实体性办事机构。第四, 减少纵向直线行政机构层级, 塑造行政权力短线快跑的运行机制。改革开放以来, 政府机构改革从横向上压缩了行政机构编制, 降低了重叠的幅度, 而在纵向上减幅降层没有实质性的松动。随着政府职能转变, 统一市场逐步推进, 世贸规则的贯彻实施, 市场垄断和地区封锁边界逐步崩溃与瓦解, 以及交通、通讯、网络电子政务等基础设施的显著改善, 行政机构层级减幅降层有了相当坚实的基础。为此, 当务之急, 是必须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 对行政纵向机构进行裁减并轨, 实现行政机构层级直线环节优化制。我国政府纵向管辖的行业部门庞大复杂, 要按照行政职责职能简化的原则逐级分层论证, 有的行业部门可设中央、省、市、县、乡、村一线六个环节行政层级;有的可设中央、省、市一线三个环节行政层级;有的可设中央、省一线两个环节行政层级;有的只设中央一线一个环节行政层级, 使行政权力运行尽可能一步到位。第五, 改革双重领导条块共管职能类同的行政管理体制。着力优化条块相宜的行政管理机构, 协调中央与地方社会经济事物管理权限配置。目前设置在地方直属于中央管辖的金融、财税、海关等垂直部门与地方相关单位存在着性质趋同、职能相同、分工重复、职责交叉的弊病。根据经济社会事物管理职能划分的原则, 为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劳资、质检、技监、社会保障等各行业之间的职能关系, 规范工商、金融、财税、海关等垂直部门与地方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和权力分配, 从领导体制上削减中央对地方和中央在地方单位的垂直管理权限, 直接赋予省及省以下地方部门和单位以及地方中直机构更多的权责, 以充分发挥他们优化配置地方资源的积极性和市场基础资源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胡锦涛.“6.25”讲话, 2007.6.25

[2].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 2007.10.15

[3].高战.当前政府改革面临的几大难题.中国改革, 2005 (8)

[4].汪玉凯.政府改革三大误.中国改革, 2005年 (4)

[5].宋涛.中国官员问责发展实证研究.中国行政管理, 2008 (1)

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分析与建议 篇10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分析

一、农村金融结构的现状及运作机制

目前, 构成我国农村金融结构的主体是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三大金融机构, 作为主要面向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 它们共同形成了一种政策金融、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格局。政府对农业的资金供给和信贷支持政策, 主要是通过这三个金融机构实施的。

1.农业银行。

是中国最大的涉农商业银行, 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信贷业务一直是农业银行的业务重点。但是从1996年开始, 农业银行走上商业化道路, “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相背;农业银行将农业资金从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业并举, 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 以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源及高额回报, 使得农村金融市场本来就很少的国有资本变得更为稀缺。

2.农业发展银行。

主要承担办理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资金来源除国家财政核拨注册资本金外, 主要靠向中央银行借款, 并发行一定数量的金融债券筹措信贷资金。农业发展银行承担政策性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工作, 90%以上的贷款是粮棉油等国家重要农副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等流动资金贷款, 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 实现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

3.农村信用合作社。

作为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机构, 它直接面对农户和农村各种不同的金融需求主体, 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现行农村金融结构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1.商业性金融不愿涉足农村建设。

近几年, 国有商业银行实施“抓大促重”战略, 逐步从欠发达县域退出。同时, 上收信贷管理权限, 除一些小额质押贷款外, 其他贷款权统一集中到省分行, 使基层机构的贷款不断萎缩。更为不利的是, 商业银行逐利性的秉性使其不愿将资金投入到期限长、见效慢、成本高、风险大的农业项目, 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对农村建设投入逐年减少。

2.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

支持新农村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政治任务。除需要大量财政资金的投入以外, 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发挥其特有的扶持功能。但目前我国惟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基本上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发放和管理, 仅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服务, 其他大量的政策性业务, 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并没有开展起来, 其支持农业发展职能名不副实, 极大制约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3.农村信用社支农乏力。

商业银行从县域经济逐步退出, 把农村信用社推到了支农的前沿。但土生土长的农信社具有先天缺陷, 如经济规模小, 不良资产占比高, 资金筹集难, 科技力量薄弱, 电子化程度低, 结算手段落后, 员工素质较差, 等等。这使农村信用社在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 加大了农村信用社资金供需矛盾, 农民贷款难问题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4.邮政储蓄分流, 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失衡。

国家虽然下调了邮政储蓄向中央银行转存款利率, 但邮政储蓄高速增长态势短期内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邮储总额还在继续上升。大量的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从农村流向城市, 减少了农村的金融资源, 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失衡。

三、全面改革农村金融体系的战略性建议

综上所述, 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中的突出问题, 不能局限于对现存农村金融体系的小修小补, 必须从整体着眼, 重新对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进行功能定位和战略性调整, 推行全面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一) 深化改革政策性金融组织, 重塑其政策性支农功能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银行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进一步明确其功能定位, 主要包括:

1. 宏观调控主体:即代行政府职能, 对农业产业进行支持与保护。政策性银行的作用领域就是那些商业银行不愿经营, 信用社难以经营, 而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又是至关重要的项目, 如农村基本建设、农业科技开发推广等项目;

2. 支持“大农业”, 即农林水牧渔各业的发展, 彻底打破现行体制下只支持行业的局限;

3. 农村资金投向的引导者和农村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 改革农发行的经营体制, 完善和发挥其政策性功能, 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 既能有效弥补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支农功能不足, 又能有力地支持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二) 大力发展各种商业性金融组织, 突出商业性金融的主导地位

农村经济不仅仅由农业和农户组成, 随着农村产业化的发展, 工商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 对资金的需求量也会成倍增长, 农村金融市场上原有的金融组织 (包括民间金融) , 很难提供充足的资金以满足需要, 这就为商业化的金融组织进入农村市场创造了条件。为此建议:

1、积极发展地方性中小银行。

比如可以通过改革现有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机构、农村信用社以及直接新建等方式, 组建地方性中小银行。

2、正确对待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政府应该承认非正规金融生存的合法地位, 依法保护借贷双方的正当权益, 并采取措施引导其健康发展, 以有效补充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要加以规范和严格监管, 促进其按照市场规则参与竞争, 实现健康发展。

3、积极探讨适合农村发展需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1) 消费信贷机构; (2) 保险公司, 包括寿险和财险; (3) 租赁公司, 主要经营一些大型的农业机械的融资性租赁业务; (4) 担保公司, 主要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各种信用担保业务; (5) 资产管理公司, 专门经营农村信用社和其它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

(三) 大力发展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 完善合作金融体系

体制改革分析 篇11

[关键词] 公立中医医院;体制改革;调查研究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71-02

随着公立中医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中医医院体制改革的研究成为了中医界普遍关注的课题,为了全面、系统的了解公立中医医院的院领导、专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对公立中医医院体制改革的认识、心态、期望以及对具体改革模式和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看法和意见,2012年6月——12月,我们对吉林省22所二、三级公立中医医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公立中医医院体制改革的方法和模式进行了分析,为促进吉林省公立中医医院改革提供重要参考。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了吉林省公立中医医院22所,其中:三级甲等医院4所,占18.1%;三级乙等医院1所,占4.5%;二级甲等医院17所,占77.3%。随机抽样调查医院员工440名,其中:院级领导成员85名,占19.3%;其他技术与管理骨干355名,占80.7%。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为72名,占20.3%;具有副高职称的为98名,占27.6%;具有中级职称的117名,占33%;其他职称的为68名,占19.2%。

通过选用以上的调查对象,基本能够反映吉林省具有代表性的医院,具有代表性的医院管理者,以及技术骨干的基本情况。

1.2 调查方法 我们从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发放调查表的方式进行调查,为了提高调查的真实性,可靠性,调查采取不记名的形式进行填写。调查问卷主要从了解医院员工对公立中医医院体制改革的认知、心态、期望模式以及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设计,对现场调查员进行了统一培训,实施调查问卷数据库录入,用Microsoft Excel以及SPSS10.0对资料进行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表明,公立中医医院的管理者、专科带头人和医疗技术骨干等重要人员对公立中医医院体制改革均持有积极态度,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公立中医医院体制改革的模式和方法以及政府应提供的政策支持等想法,与政府部门出台的指导意见相一致[1]。这说明,吉林省公立中医医院适时推进体制改革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1 对公立中医医院体制改革的认知度 本次调查发现,吉林省二、三级医院的经营者和主要员工对当前公立中医医院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均有了充分的认识。对于目前是否需要进行公立中医医院体制改革的问题,有87.8%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必要,有4.8%的调查者不置可否;认为不需要改革的仅占7.4%。对于所在单位是否需要进行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有80.6%的人赞同,持反对意见的仅占6.8%。

2.2 对公立中医医院体制改革的预期目标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到许多调查者不单单只是考虑公立中医医院体制改革能够促进自己有更好的发展,而是更多的期望医院能通过改革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市场竞争力。由此发现,医院的员工已经对医院的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息息相关有了充分的认识。调查所示,有63.2%期望所在医院通过体制改革改变现行体制存在的不足和增加个人收入;55%期望自己的技术得到更好的發展空间,28%期望改变医院目前存在的滞后问题。47.2%期望改革能使医院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2.3 对公立中医医院体制改革模式和方法的选择

2.3.1 本次调查表明,对于当前公立中医医院体制改革实行管理体制选择,87%认为“管办分开”很有必要,这一点认识对建立统一、协调、高效的公立中医医院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政府部门既管理中医医院又开办中医医院,具体体现在对公立中医医院的人、财、物全面管理,包括医院领导班子的任命,医院的财务管理,以及大型医疗设备的购买、财政投入、固定资产的管理等。导致医院本身对自己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以及发展规划没有决定权,从而严重束缚了医院的发展。通过“管办分开”,可以理顺政府部门之间对公立中医医院的管理权责,提高决策和监管效能[3]。科学的界定公立中医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探索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公立中医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逐步完善院长选拔任用、激励约束措施,推进医院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实现政事分开。

2.3.2 调查发现,对于公立中医医院完善人员竞聘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实行岗位聘任制、用工合同制、绩效工资制。76%持赞同态度,11%无所谓,13%不同意。目前,公立中医医院人事管理制度根本不能够适应医院的发展,存在很多弊端,首先主要表现在人事管理仍沿袭计划经济的人事制度,职称评聘论资排辈现象比较严重,年轻的优秀人才无法脱颖而出,导致人才严重流失;其次奖金分配制度较为落后,很多公立中医医院仍然采取大锅饭的形式,平均主义思想泛滥,未能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如果实行岗位聘任制和用工合同制,可以大大提高医院分配和用人的自主权,在用人上允许编制外合同制用工、允许医院直接聘用高端专业技术人才。采取绩效工资制,医务人员的奖金与工作业绩、质量和考核紧密挂钩,向业绩优、贡献大、效率高、高风险和社会效益为主的岗位倾斜,在遏制利益导向机制的同时,有效的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用人方式逐步从编制管理向员额管理转变,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2.3.3 对于是否必要建立公立中医医院监督体系机制,85.2%认为非常必要。一是通过建立公立中医医院监督体系机制,实施公立中医医院医疗服务安全质量的监管,建立完善医疗质量安全控制评价体系和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评价组织,健全了质量监督管理机制[4]。二是通过建立公立中医医院监督体系机制,实施公立中医医院运行监管。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加强对公立中医医院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的监管,严格控制公立中医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三是通过建立公立中医医院监督体系机制,健全公立中医医院财务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并不断促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从而对医院运行情况进行科学的量化考核。

参考文献

[1] 易利华,杨亚萍,杨红,等.医院经营者和员工对公立医院体制改革态度的调查分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10):583-585.

[2] 易利华,杨亚萍,杨红,等.关于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5,15(5):63-64.

[3] 孙菊枝,郑燕娜,陈卫强,等.浙江省公立中医医院医疗费用分析与比较.中国卫生经济,2009,28(11):72-73.

体制改革分析 篇12

(1)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建立 “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高等学校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教育管理体制是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主要表现为增强高校的办学活力,以政事分开的方法,通过立法,明确规定高校的权利与义务,使得高等学校能向社会自主办学,对自身进行自我约束; 转变政府的职能,改善与加强中央政府对教育的宏观管理; 中央加强省级政府对高校教育的决策权与统筹权。

( 2)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对教育体制的改革主要包括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优化管理人员素质; 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 高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增强竞争力等,同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年) 》 与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发布的基础之上,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为: 通过对人员的分配制度,形成一定的管理体制; 破除职务的终身制度和单位的所有制度,改革为激励与竞争制度,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合理配置资源,使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由以上可知,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比较注重的是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因为它能直接对大部分的教职员工产生一定的影响。

2.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制约因素

目前,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实践上也不断地探索前进,然而改革的进度相对较缓慢,想要在新一轮的改革上有新的突破,就必须分析其制约的因素。

( 1) 高等教育系统受外部环境的制约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缺乏一定的压力,这是由于受到高等教育系统外在环境的相互制约。在高校里面,相当于在一个小型的社会里,从最平常的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都是由学校负责任的。 但是,在高校与社会二者相互制约时,就从客观上延迟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也限制着高校内部制度的改革。

处理好社会、政府与高校三者的关系,是办好高等教育的一个首要的条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如果高校没有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支持,是办不好的,其内部的机制也是不健全的。

( 2) 政府部门的管理模式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相适应

在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当中,政府部门的管理模式也有可能不适应其改革发展的需要。这一方面主要表现为:第一,教育行政部门有集权化的倾向,管理者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在作出决策和指示的时候,就要求必须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管理者目中无视高等教育的规律,滥用职权,随意干涉高校的办学,导致了行政权力的泛滥。第二,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教育单一化。由于高等教育的管理是一个与小学、初高中的管理不尽相同的专业管理领域,所以相应的管理者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才能行使其管理的职责。如果管理者整体上缺乏教育管理的专业背景,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校教育的质量。第三,教育行政部门有自我的倾向,管理者单纯为了管理而管理的想法随处可见。第四,教育行政部门将自身的行政职能扩大化了。

( 3)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内部管理不完善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内部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为高校目前都是自主办学,实行的是高校领导的管理模式,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没有得到一定的保障; 对民主管理与依法治校不重视,导致个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各个部门的任务分配不清晰,很多部门多方面管理混乱; 学校的决策透明度差; 学校领导经常变更,缺乏连任性和长远性等。

3.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在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当中,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但是实际上,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真正问题还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只有找到症结所在,才能解决问题。

( 1)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阻挡了人的积极性发挥

人在教育管理的活动中不仅具有自己的意志想法,还有自己的利益,更是价值观、道德观和教育精神的主体所在,而管理体制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的积极性发挥。再者,教育管理体制关系到了教师和管理队伍的建设,关系到了高校学科的建设,关系到了高校所有人员的素质与道德的提高,关系到了该如何制定政策和落实完善政策,它是教育成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但目前很多高校都缺乏自主性与独立性,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模仿了国家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学校的教育和学术的管理照搬了行政管理的模式,导致了高校里官场的气息掩盖了学术的氛围。导致这种现象的最大原因是教育者缺乏当代教育的精神和教育的理念。

( 2)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权力结构不平衡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权力更倾向于行政权力,反而忽视了学术的权力,从而导致了管理体制中的权力失去平衡。教授在有关学术发展的问题上仍是以行政领导的决策为主,没有发挥出其在学术中的领导决策作用,学术管理就被行政管理所取代了,从而产生偏差,严重的甚至造成决策性的失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要协调好高校党政与专家评委、以及学生组织等在管理学校事务的关系。应当进一步加强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科学地相结合起来。

( 3)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缺乏社会制度的配合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地改革,但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也直接影响高校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度。要使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就需要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完善的法律、政策等。社会应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高校教育内部管理体制相协调,相配合。

(4)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运行存在弊端

首先,教学科研失去了中心的地位。因为管理制度缺乏科学规范性,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直接影响了教学和科研的质量。其次,管理职能偏离了人才的培养与科学的研究。再者,管理机制在运行过程当中不具有淘汰性、流动性和竞争性,导致一些高校只知道从外引进人才,却忽视了当前人才的储备,造成现有人才资源的流失。最后,高校院、系领导的选拔缺乏民主选拔和监督,从而产生了一些不实的管理者。

4.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1)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全球化意识

教育是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就应树立与WTO相一致的教育理念,将国际的要求融入到我国的高校之中。我国的高校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对管理体制做出相应的调整,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加强教育管理,以便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使我国各个高校能适应全球化的环境。

(2)建立决策、执行与监督三者并行的教育管理体制

高校要充分发挥专家等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并完善决策体系,还要组建专家教育决策组,参与高校各事物的决策,才能保障高校制定的发展战略,并能合理有效配置资源。高校教育决策机构应该以服务基本宗旨,适当放权,依照教育法规执行教育管理,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高校还应组建一个民主督导团,参与学校重大事物的决策和监督,以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公正。

(3)高校教育干管理事实行职员制度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最大弊端是管理者的利益存在服务当中,管理者在决策时有可能有利己的倾向,致使决策的失败。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就要实行教育职员制度,也就是说教师在学校里就是教师,管理人员就是管理人员,不应同时扮演两种角色。如今我国已有五所高校正试行这个制度,效果显著。

(4)建立有效地激励、约束机制

有效地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能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的水平。高校要打破职员的终身制,管理人员要将自己的行为纳入发展的轨道,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执教,如此高校才能拥有一支精干、高效的教育管理队伍。

总而言之,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它依赖于政府,还要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应当把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不断推进其发展。对高校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有效的改革,才能使高校的教育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摘要:高校的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然而,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对于各高校自身的发展也起着重大的作用。就目前来说,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思考并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管理体制,分析

参考文献

[1]胡弼成.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症结[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2]张建林.高校去行政化需要找准平衡点[J].特别关注,2009,(11).

[3]崔欣伟.论高校内部管理的道德维度[J].江苏高教,2006,(3).

[4]廖少纲,许才明.大部制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9,(3).

[5]廖益,周家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高教探索,2006,(2).

[6]缪鑫平.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J].教育管理,2008,(6).

[7]杨德广.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戚业国,王徐波.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30年-历程、经验与发展趋势[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

上一篇:综合性公园下一篇:水泥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