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性教学方法

2024-10-07

研习性教学方法(精选7篇)

研习性教学方法 篇1

《财务报表分析》作为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 只有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其教学内容的重构和改革才能落到实处。《财务报表分析》教学的目的, 不仅在于让学生熟练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知识、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技能, 更在于对学生综合运用财务相关知识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1 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讲授式教学, 首先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定学。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负责教, 学生只管学, 教学变成了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 对于求知的学生而言, 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 学生就无法学到知, 所以教师变成课堂的主宰者, 教学过程就变成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具体体现为教师先介绍各种财务指标, 然后侧重于财务指标的数学计算和生硬的数据分析。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 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 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是以“教材”为中心, 教路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上教师依教学进度把课本内容依序讲解给全班学生听, 忠实地执行教材, 教材上如何写, 教师就如何讲, 使教材变成禁锢学生自由创造、大胆创新的枷锁。众所周知, 每一本教材只代表教材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尤其是作为《财务报表分析》其本身就有许多分析指标是柔性的, 公式不具有唯一性, 如果以所授“教材”为中心, 则不免有失偏颇。

最后是以“课堂”为中心, 教学场所单一。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的“教”, 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 而不是师生互动。由于教学场所的单一和局限, 导致课堂教学变成典型的“填鸭式”教学。这种在课堂上以“传递-接受”为特征的教学方式导致传统教学上普遍重知识轻思维、重记忆轻运用。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的表现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很难有效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不能将知识进行有效的转化, 而仅仅停留在知识和记忆层面。

2 研习性教学方法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

研习性教学方法则不同, 它讲究从传授知识转移到以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上来, 采用现代教学方法, 使学生从单纯的知识和文化的接受者变成探索者。研习性学习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鼓励学生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考。显然, 研习性教学方法更适合于以应用特点见长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

首先, 研习性教学讲究以“学生”为中心。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 引导学生在理解财务报表分析基本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对某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由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的及时性、开放性及丰富性, 本课程要求学生分工协作, 自己上网搜集上市公司的背景资料、组织架构和最近五年的财务报告等资料, 然后进行会计分析、财务分析、行业分析及战略分析等。小组内同学通过自己主动搜集资料、对资料整理分析后最终提交财务分析报告, 完成小组作业。这样一来,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调动。

其次, 研习性教学以“空中课堂”为媒介, 打破了传统“课堂”时间的界限。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中, 我们以我院自主研发的“空中课堂”为媒介, 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间限制, 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学。教师通过“空中课堂”给学生提供传统课堂外的指导, 包括推荐至少10本以上的校内图书馆的馆藏书籍和诸多专业网站。学生通过大量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 对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企业盈利模式和经营策略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对评估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关键环节有了更多思路。

最后, 以“空中课堂”为媒介, 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空间界限。通过“空中课堂”, 还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空间限制, 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后教学和网络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实战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采用小组作业法。具体做法是:按班级人数进行分组, 每一组为5人左右, 每一组选择不同行业的某个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 然后要求学生自己上网搜集该上市公司最近5年的财务报告和相关资料, 根据所学的课程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 对该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分析研究, 探索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由于最后要求提交小组的财务分析报告, 因此学生就会通过课堂讨论和透过“空中课堂”进行课下网络交流, 把握相关行业的发展态势和公司经营战略。最后, 要求各学习小组将自己的小组作业以幻灯片的形式讲解给大家, 由老师和其他学生提出质疑和做出点评并总结。

3 研习性教学方法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的教学效果

通过研习性教学方法的应用,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结束后, 学生能够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整体质量进行系统化分析, 能够站在较高的角度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有益的建议, 真正参与到企业管理工作中来。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学生以下能力的锻炼和获取。

第一, 搜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研习性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会要求每组学生追踪和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某一个上市公司, 要求他们获取和搜集该上市公司的背景资料、最近连续五年的报表资料及附注, 公司最近的变化和股票变化及趋势。这就促使学生必须去图书馆借阅资料、尤其是要学会借助网络等各媒介获取其所需要的资料。阅读量一旦增加, 学生的知识面自然而然拓宽, 由此就训练了学生在网络等媒介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同时提高了其阅读的兴趣和动力。也将学生视角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传统的书本学习拓展到网络学习。

第二, 辨别信息、去伪存真的能力。由于网络中获取的信息非常纷繁杂乱, 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够在众多信息中辨别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必须学会对信息去伪存真和做出选择的能力, 以及透过数字看清本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最终提高学生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 团队协作、职业判断能力、提出建议和分析报告书写能力。为了完成小组作业, 每个团队的成员都要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该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 这就要求团队成员必须协调一致, 共同为同一目标做出努力和贡献, 无形中锻炼了学生与他人的团队协作能力。每个小组最后都要提交一份财务分析报告, 在报告中必须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应用职业判断提出可行的建议, 并对建议做可行性阐述。通过如此的训练, 学生提出建议的严谨性和财务报告的书写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也为学生从“核算型”会计人员走向“管理型”会计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充分体现了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邵争艳.《财务报表分析》课程3R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J].财会月刊, 2011 (4) .

[2]任慧, 蔡艳艳.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学教学方法探讨[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8) .

[3]王卫星, 韩玉启, 孙凌峰.高等院校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的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 2006 (05) .

研习代数式,感受数学思想及方法 篇2

1. 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

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是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基本特征,也是代数式产生的根本,它能将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简明地表示出来,而且能给运算带来方便.求代数式的值就是反过来把代数式中的字母用数替换,再按它的运算关系计算出结果,通过求代数式的值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课本中的文字表述题、实际应用题都体现了这种思想.

例1 (2014·四川乐山)苹果的单价为a元/千克,香蕉的单价为b元/千克,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共需_______元.

【考点】列代数式.

【分析】用单价乘数量得出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的总价,再相加即可.

解:单价为a元的苹果2千克用去2a元,单价为b元的香蕉3千克用去3b元,共用去:(2a+3b)元.

从特殊的、具体的、确定的数到一般的、抽象的字母或者含有字母的代数式,这是数学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用字母表示数掌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列代数式、代数式的运算、列方程解应用题等内容的学习.

2. 感受整体(换元)思想

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是从问题的某个局部入手,而是将问题看作一个完整的整体,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问题的整体结构上,通过研究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或整体处理,达到简洁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是整体思想.

例2 (1) 当代数式5a+3b的值为6时,求代数式2(a+b)+4(2a+b)+2的值.

(2) 已知t=-,求代数式2(t2-t-1)-(t2-t-1)+3(t2-t-1)的值.

【考点】代数式求值.

【分析】第(1)题将所求的代数式先去括号化简为2(5a+3b)+2,再将已知的值5a+3b作为一个整体代入. 第(2)题把(t2-t-1)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合并同类项,化简为4(t2-t-1),然后再代入求值显然简洁了许多.这两题都渗透了“整体”和“换元”的思想.

解:(1) 2(a+b)+4(2a+b)+2=2(5a+3b)+2,把5a+3b=6代入得:2(5a+3b)+2=2×6+2=14.

(2) 原式=4(t2-t-1).把t=-代入得:4(t2-t-1)=-1.

以上两小题均采用了整体代入的思想,作为整体思想,对于刚进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而言是一个新接触的内容,所以这里是个难点,平时要多练习、多思考、多总结.

3. 感受归纳思想

求代数式的值问题有些没有直接给出代数式,而是只给出一些有规律的数、式子或图形,让我们去求很大数值时的对应值,就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数、式或图归纳出它的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然后再归纳求值.

例3 (2014·湖南娄底)如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图案由4个▲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组成,第3个图案由10个▲组成,第4个图案由13个▲组成,…,则第2 015个图案由_______个▲组成.

【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代数式求值.

【分析】仔细观察图形,结合大三角形每条边上的三角形的个数与图形的序列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利用发现的规律求解即可.

解:观察发现:

第一个图形有3×2-3+1=4(个)三角形;

第二个图形有3×3-3+1=7(个)三角形;

第一个图形有3×4-3+1=10(个)三角形;

第n个图形有3(n+1)-3+1=3n+1(个)三角形;

所以第2 015个图形有3×2 015+1=6 046(个)三角形.

故答案为:6 046.

通过这一思维过程感受“从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的思想方法.利用归纳出的规律求出当n=2015时代数式3n+1的值.

4. 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形结合”是数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效思想,本章有很多内容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例4 (2014·贵州六盘水)如图是一个运算程序的示意图,若开始输入x的值为81,则第2 014次输出的结果为( ).

A. 1 B. 27C. 9 D. 1

【考点】代数式求值、图表型.

【分析】根据运算程序进行计算,然后得到规律.从第4次开始,偶数次运算输出的结果是1,奇数次运算输出的结果是3,然后解答即可.

解:第1次,×81=27,

第2次,×27=9,

第3次,×9=3,

第4次,×3=1,

第5次,1+2=3,

第6次,×3=1,…

依此类推,偶数次运算输出的结果是1,奇数次运算输出的结果是3,∵2014是偶数,∴第2014次输出的结果为1. 故选D.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题设条件求解目标,将抽象的数学语言和直观的图形联系起来,发挥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各自的优势,利用图形特点和数的转化去解决问题.它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本题程序问题体现了这种方法.

5. 感受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体现在数学学习的不同阶段,刚开始学习有理数和实数时就涉及分类讨论单位问题.在学习“代数式”中也涉及分类讨论.

例5 某地出租车司机收费标准如下:3公里以内(含3公里)收费10元,超过3公里的部分每公里收费2元(不足1公里以1公里计算).若乘坐n公里(n为整数),请用代数式表示应付多少车费?

【考点】列代数式.

【分析】根据题意当n小于或等于3时车费始终等于10元,当n大于3时车费为10+2(n-3),本题要进行分类讨论.

解:当0

当n>3时,车费=10+2(n-3)=(2n+4)(元).

以上是“代数式”这一章的内容中所涉及的部分数学思想,贯穿整章和整套教材的数学思想远不止这些,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善于思考,善于总结,为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论文研习”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篇3

一、学生撰写论文的积极性

“大学生论文研习会”是笔者执教单位推行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追求真知、刻苦钻研,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研习会”共分三个阶段,分别是论文评选、“研习”规训和“研习”开展阶段。研习形式主要是:先由评委所推出的优秀学生,结合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就论文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参考文献、观点与思路、价值与意义等问题进行阐述;然后,由在场师生就相关问题与作者自由讨论;最后,由指导老师做出点评和总结。

笔者所研究的这次论文研习会,时间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为期6个月。参赛对象为2005级(四年级)至2008级(一年级)全体学生。专业涉及历史教学和文化产业管理两个门类。在提交的172篇参赛论文中,2006级149篇,2007级23篇,2005级和2008级均无参赛论文。从专业方向看,文化产业管理共70篇,其中,2006级58篇,2007级12篇;历史教育共102篇,其中,2006级91篇,2007级11篇。

可以看出,不管历史教育专业,还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一与大四学生的参赛热情均不高。究其原因,大一学生可能因刚进人校园,对新的学习环境还不适应,一方面感觉论文写作离自己还很遥远,另一方面,对论文之选题、撰写等基础性知识还懵懂无知。至于毕业在即的大四学生,可能因即将面临的实习、学位论文、择业、考研、面试、复试等接踪而至的事情,没有时间和精力参赛。

相较而言,参赛积极性最高的是三年级学生,其次为二年级。三年级之所以积极性高,是因为此时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皆已进展过半,专业知识相对扎实。而且,经过大一、大二阶段学校强制性的“学年论文”写作规训,学生也初步具备了自以为可行的“问题意识”。这些因素,加以教师在课堂上对学术前沿的评介,点燃了参赛热情。二年级学生参赛积极性虽不比三年级高,却也显示出初涉专业课之后,部分学生有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参赛热情。显然,在此阶段,授课教师若结合自身研究领域,给学生介绍学术研究信息,定会起到正面引导作用。

二、论文选题及反映的问题

若将论文按研究方向进行统计,情况为:中国古代史43篇,中国近代史27篇,世界史14篇,历史类其他18篇;非物质文化遗产14篇,企业文化类7篇,出版影视传媒类11篇,旅游文化类22篇,文化产业理论类8篇,文管类其他8篇。这些选题与学生平时的阅读及上网所查阅的资料多寡有关,而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老师的引导,尤其那些将自身的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且讲课效果好的老师,对学生影响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被列入“历史类其他”的选题中,有些虽可列在“专门史”名目之下,但选择文化产业管理类选题的不乏其人。比如,《罗山县皮影戏的发展历程与保护》、《浅探赊旗山陕会馆所蕴涵的“诚信文化”》等选题,即是如此。而与此相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纯粹研习历史的学生几乎没有。可见,有些学生虽选了历史教育专业,但兴趣却不在历史,而对与历史学有联系的文化产业较感兴趣。

参赛论文中,史学类存在的问题不少。主要有:(1)内容空泛。如《浅谈中国历代“和亲政策”》、《元朝知识分子的地位》等。(2)问题意识不明确。如《论盛唐时期文明交流与影响》、《浅谈儒家思想的影响》、《浅析李鸿章》等。(3)标题表述失当。如《浅论洛阳为丝绸之路起点的资格》、《探索明朝没有出现外戚专权的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当年背景、失败原因及影响探析》等。(4)文章不伦不类。如《中国第一位无冕女皇—吕后》、《林彪、江青集团在“文化大革命”第一年中的罪恶行为》等。虽然,将上述论文题目与笔者所指出的问题对号入座不一定合适,但这些现象的确存在。

不过,也有不少同学选择了极具研究价值且表述精准的题目,如《公共医疗与地方社会:豫南大同医院研究(1920—1949)》、《淮河水患与地方民生———以1931年蚌埠地区为例》、《论清末革命党人的暗杀活动》、《皇权交接中从公开立储到秘密建储的演变过程—以清朝康熙年间九子夺嫡为例》等等。但此类论文占参赛论文总数尚不到10%。

由于文化产业管理属于非师范专业,实用性较强。比如会展、茶文化、网络文化、卡通、吴桥杂技、广告、旅游商品开发、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都进入了选题范围。不仅如此,与区域经济结合紧密,紧随时代前沿,也是该专业的选题特点,如《浅析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保护与传承》、《浅析拓城大件民间舞蹈的现状及保护策略》、《集结号:中国热播的背后》、《从“百家讲坛”看讲坛类节目的制作》等既是如此。

不过,上述情况并不意味文管专业的培养模式没有问题。由论文选题,可判断学习兴趣所在,而选题涉猎广泛,却表明专业定位存在隐忧。从论文涉猎范围看,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文化类”、“出版影视传媒”、“旅游文化”、“文化产业理论”、“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显然,学生对文化产业管理的理解悬殊很大。有的侧重于“文化”,故论文略显空疏;有的侧重“产业”,故历史遗产、旅游、企业、网络、动漫等均在选题之列;有的侧重“管理”,故管理理论、企业经营等方面的论文亦复不少。因此,如何根据文化产业管理之专业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专业定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论文研习会之实践

在论文研习会进入规训阶段之前,由各教研室老师组成论文评审委员会,然后根据不同研究方向,对参赛论文进行分组评阅,成绩分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优秀五个等次。评阅结果是,获优秀等次22篇,占论文总数的13%;良好109篇,约占论文总数的63%;中等35篇,约占论文总数的20%;及格6篇,约占论文总数的不及4%,不及格的参赛论文0篇。虽然,评审过程中,难免受到评审老师的情感、喜好、审美及研究兴趣的影响,但从这些成绩基本可判断出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别。总体来看,取得良好以上的论文较多,表明参赛学生大多具备论文写作的潜质。

论文评审结束后,研习会进入规训阶段,即从22位获得优秀等次的学生中,遴选5~6位学生进行重点指导。其过程大致为,先将这些学生召集在一起,每人就自己的论文进行“自荐”,由评委老师根据他们的表现,比如讲述时是否有热情,是否思路清晰,是否内容娴熟,以及该生的课件制作、语言表述、心理素质等情况,酌情打分。然后,按分数高低选取前五位,由指定老师专门进行指导,主要是按照论文研习会的要求,针对研习的论文、课件、表述、礼仪及板书等进行规训。

规训完毕,便进入论文研习环节。论文研习会上除包括评委在内的所在院系全体师生参加外,还邀请了校内对论文选题有研究或感兴趣的专家到会。研习人员首先结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对论文的写作缘由、相关研究成果、资料来源、思路与框架,以及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等内容进行阐述,时间为10分钟。然后,进入互动环节,所有在场的师生都可以就各自关心的问题或进行咨询,或提出疑问,由研习人员即兴作答。最后,指导老师就其指导论文及学生现场表现等情况,从选题、选材、构架、思路、表达等各方面进行点评与总结,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修改议见。研习会上,师生争相提问,研习人员旁征博引、积极申辩,更有嘉宾老师与学生即兴互动,整个场面异常热烈。

四、结论

本研究表明,大二和大三阶段,应是鼓励学生了解学术前沿,锻炼撰写学术论文的关键时期。这不仅因为,我们通过学生所提交的论文,可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便准确把握专业的发展走势。更为重要的是,论文研习是一种可操作性极强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学术论文的研习、加工、讲授与反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扮演了两个角色:一是学生,从事自主的论文选题与写作,并从老师那里得到指点;二是教师,从事知识讲授活动,为在场师生提供与论文相关的资讯。与此相适应,教师也扮演了两个角色:一是听众,倾听学生的讲授内容,进行信息共享;二是导师,从事论文研习活动的全程指导。一般认为,实践教学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引导学习者的实践活动,传承实践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2]。就此而言,“论文研习会”应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学书,谢利民.英语探究式学习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07,(3):92-95.

研习性教学方法 篇4

一、基于个人经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天火之谜》讲述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揭开雷暴的秘密, 不惜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冒着生命危险进行“风筝试验”的故事。课文虽然没有曲折的情节和华丽的辞藻, 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献身的事迹对喜欢新奇、冒险故事的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且课文叙述生动、语言准确, 很有研读价值。

基于个人经验,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了这样的教学内容:

在第一课时梳理课文的基础上, 第二课时先进入复习:围绕课题中的“天火”向学生提问, 并以“解开天火之谜的富兰克林是怎样一个人”这个问题。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一条主线, 探究实验, 品味词句, 感受人物品质。最后拓展延伸, 介绍人们对富兰克林的评价, 让学生谈谈自己想对富兰克林说什么, 升华人物形象。

从以上教学内容的确定看, 教师抓住两个重要段落的关键词句进行朗读、感悟。在目标设定中, 有“复述课文”这一要求, 但只是在作业设计中布置复述, 教学过程中没有具体的环节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因此复述这个教学目标虽有设定, 但显然形同虚设。

二、基于深入研读教材的教学内容确定

初次试教之后, 在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的基础上,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了两点新的想法:一是复述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可在课堂中加入训练内容;二是文章烘托手法的妙用也需要让学生加以深入体会。

二稿中, 教师意识到需要引导学生复述“风筝实验”的过程, 在教学完第四自然段以后, 加入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温这次实验。这个环节的设定旨在引导学生复述整个风筝实验的过程, 但是因为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缺乏有效的指导, 学生很茫然, 复述时显然很困难。可以说, 在二稿中, 复述的目标虽然设定好了, 也执行了, 但是学生却无法完成;另外, 虽然关注了课文中的烘托, 却没有在教学设计中得以落实。

三、基于先进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内容确定

小语会会长崔峦要求:“要由分析课文的教学, 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 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 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因此, 我们的教研团队认识到语文课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 让学生习得一种能力, 达到语言点和训练点的完美结合。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 要让学生获得的语文能力就是复述。因而, 此篇教学设计完全被颠覆, 教师从头再来, 对三稿的教学内容再次作了大调整。

复习导入板块:分成两步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先借助课后习题, 用合并段意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整体概括的基础上切入第二课时的教学, 比试教时对“天火”支离破碎的印象描述有效。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讲述了富兰克林做实验的原因, 试教中补充了富兰克林的有关材料, 引导学生去寻找推测的近义词, 并进行比较, 理解“难以置信”的意思, 想象“透过冷嘲热讽,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去感受富兰克林执着的追求, 花费的时间很长。三稿将这部分的内容做了缩减, 扣住“早就”体会严谨, 抓住“习惯”感受压力, 感悟“决定”, 品读执着, 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以便于将课堂教学重点倾斜到第四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风筝实验”是课文的重点, 教学内容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用复述来引领整个环节的设计, 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复述的要点, 训练了复述的能力。与此同时, 也发现两句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

复述分为三种:概要性复述、描述性复述、创造性复述。概要性复述是用最简洁的语言讲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描述性复述是以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故事;创造性复述是复述过程中加以想象、加工、进行再创作。在本课教学中, 给学生介绍了前两种复述, 让学生重点学习描述性复述。在第四自然段教学的开始, 教师直切主题, 亮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如何把这个实验讲给周围的人听。接着, 依据文本语言, 帮助学生提炼、总结复述的要点。复述的训练分成三个步骤:

1.梳理层次

教师用这样的语言引导:要讲清实验过程, 必须先理清实验步骤, 请同学们读读这一段, 风筝实验一共有几个步骤 (准备风筝——冒险捕捉天电——捉住了天电, 实验成功) 。再用一句话讲清了风筝实验的过程, 这就是一种复述, 叫概要性复述。同时板书, 让学生明白复述首先要做到条理清晰。

2.关注“风筝”

富兰克林用来做实验的风筝与我们平常看到的风筝有什么不同? (栓了细铁丝, 线是麻绳, 结上丝带, 系着铜钥匙)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风筝?结合课件, 出示4个零件, 想想分别起什么作用。

对这只风筝的具体描述,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这是一只与众不同、极其特殊的风筝。通过步步深入的引导, 学生凭借多媒体课件上的要点提示, 能够完整复述出风筝的特点。此环节, 学生对于描述性复述有了直观感知, 并初步习得复述的本领。

3.实验过程

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实验过程最重要, 让学生掌握复述的第二个要点 (重点突出) , 用“比较语段”的方法同时处理了“烘托”和“复述”两个重要任务。

出示的语段中去掉两句环境描写, 让学生了解捕捉天电的过程, 抓住“怒发冲冠、用手指靠近、啪、蓝色的火花、一阵发麻”等关键短语, 引导学生体会实验的危险。

再出示课文中的语段, 让学生比较这两段话有什么不同, 从这两句话中读出了什么。风筝的颠簸、摇晃以及雷雨交加的天气更凸显了环境的恶劣, 这种描述性的语言也更衬托出实验的危险和可怕, 感受富兰克林的献身精神, 引导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把捕捉“天火”的过程讲清楚。

这个环节最为复杂, 因而要抓住课文的语言, 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有更清晰的认识, 并根据总结出的复述要点, 明白具体生动的语言是描述性复述时需要关注的。同时让学生领会环境的烘托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应该说第三稿的教学内容简洁、高效, 充分显示了教材不过是个例子。在“用教材教”, 帮助学生习得第四自然段复述的方法后, 归纳课文三个小标题, 引导复述全文, 达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效果。

四、结语

研习性教学方法 篇5

“当人们逐渐熟识,彼此信任,建立一种友好的,深具分享精神的人际关系之后,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对话的主题。然而,不要奢望一开始人们就能形成这样的关系。”一个开放活跃,讨论积极的班级就是一个对话群体。它不同于公开课精心设计下的学生调动,需要长期的师生努力来共同建设。李镇西老师在担任校长的同时兼任班主任工作,这在全国是很少见的。也正是班主任工作让他能够更直接地走进学生,与之融合凝聚为一个整体。“我每接一个新班,第一节课并不讲学习要求或上新课内容,而是给学生讲师生共同参与语文教学过程的道理……”接下来便是与学生集体谈心,一起制定语文教学规矩,课堂上不断强化民主意识,强调参与对话的重要意义,并指导学生如何参与对话。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尊重。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教会学生尊重别人。”当我们能够真正尊重学生时,给与学生的是鼓励,是人的价值的认可。正是一贯的真正尊重和长期的培养训练,课堂才能呈现出良好的对话氛围。

李镇西老师尊重学生的教学,体现在坦诚地公开自己的备课资料和备课中出现的疑问,体现在以学生的原初理解作为教学的起点,体现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权和充足的交流时间;尊重还体现在教师的认真倾听,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急于给出简单的是非正误评判。他经常这样说“还有许多学生跃跃欲试想发言,我应该尊重学生。”“我现在不表态,保持中立,让你们把话说完。”正因为这样的尊重,课堂对话得以维持,对话群体能够形成并不断成长。对一个班级而言,积极发言,热烈讨论成为习惯,学生受益的不仅仅是高中三年的学习和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精神———对话的精神———思考、质疑、交流的精神。

二、尊重———需要不断反省的问题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来分析准备。通常情况下,学生想到什么说什么,教师也如此鼓励学生:不必顾虑自己的想法是否成熟。于是,可能出现戴维·勃姆所描绘的状态,“当大家谈到某一点时,你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深思熟虑———比如,你是否认同此观点,接受它或是排斥它等。假如你就某一观点进行思考,当你正在思考的时候,别人则继续进行他们的对话,当你想发言时,会发现话题已经转移了。”相信这样的状况会发生于绝大多数的课堂对话场景。李镇西老师《祝福》教学课堂也不例外。教学进程大致分四个环节:

(1) 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 学生谈论初读感受:

生1:结构特点———倒叙, 手法特点———蒙太奇。

生2:愤怒与同情。

生3:沉重,封建时代过去了,但封建思想依然占据人们的思想。

生4:悲哀,不仅是祥林嫂的悲哀,而且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生5:控诉,用一生的血泪写成的对冷漠社会的控诉。

生6:讽刺、揭示和抨击了那个社会,让人对那个时代不幸的人产生同情。她的不幸不是哪个人造成的,而是整个社会还有传统文化造成的。

生7:疑惑,文题与内容有何关联?为什么标题为“祝福”?

生8:有一些疑惑。柳妈是善女却又杀了祥林嫂?

生9:惆怅。人与人之间就没有同情吗?人们都用看电影一样的心态看她。

生10:读出了批判,就是鲁迅对那个社会的批判。由祥林嫂联想到鸣凤。

(2)由鸣凤的自杀,老师找到了引导的契机,顺势提出第一个预设问题——祥林嫂究竟是怎么死的?冻死饿死,还是自杀?

(3)经过争论,教师做总结并抛出第二个问题———有一点是没有争议的:祥林嫂是被逼死的。究竟哪些人把她逼死了?学生自由发言,积极讨论。

(4)教师总结:是人们头脑中的观念杀死了祥林嫂。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今天仍蔓延在我们周围的冷漠。鲁迅不但是中国的作家,还是世界的作家;不但反映了国民的劣根性,还反映了人类的弱点……

环节(1)践行了尊重原则,让学生广泛发言,不在乎是否完善,是否新颖,只强调心灵的真实体验。这一环节给予学生约十四分钟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民主与尊重的精神。虽然我们也发现,学生的表述不够清晰,多有重复,仅只是一种感受,缺少理性的分析和深入的论证,但已时时闪现思想的火花,甚至涉及教师总结升华的主题。发言可大致概括为两方面:其一,感受到人群的冷漠,社会的病态;其二,感受到祥林嫂的悲剧即社会的悲剧。从学生的表述可以看出,发言者已基本做到“走进作品,读出自己。”

环节(2)则背离了尊重原则。教师没有顺着学生的感受与思路,引导他们进一步研读课文,走进文本深处,与作者、与自我对话,转而让学生讨论预设的问题———祥林嫂是饥寒而死还是自杀?在学生讨论后,又否定了讨论的意义———怎么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被逼死,重要的是谁逼死了她。于是,学生再次讨论———谁是凶手?教师再次否定———凶手是人们头脑中的观念。两次讨论气氛非常热烈,发言的学生不少。但是,反省一下,作为学生,是忙于倾听,还是忙于阅读?如果抛开文本阅读,投入争论,讲述自己在文本中找到的一鳞半爪的证据,那么,还能走进文本深处,真正“读出自己,读出问题”吗?就此而言,教师并没有真正尊重学生,没有尊重人的思维规律。仅只是提供了让学生表述的机会,但紧接着又让对话者离开体验和思考,进入预设的程序,显然,这不是真正的尊重。

究其原因,是对话本身的困难,倾听的困难。教师应做的是放慢速度,别跑太快,整理学生的发言,尽可能让所有人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弄清了别人言语的内容,并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才谈得上分享与启迪,才谈得上完善与创造。由此,教师也能够顺着学生的感受与体悟,引导其深入文本、深入思考。

三、尊重———与引领相辅相成

(1)尊重与引领并非对立

尊重,是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主动地阅读文本,用心地感受思考;引领,是在现有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引导,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深入地思考,二者并非对立。这应是李镇西老师“尊重学生”的具体内涵。

在阅读教学对话中,基本的原则是“尊重学生的思想与情感”,是给予自由表述的权力与时间。在教学对话中,其目的有二:一是分享,让参与对话的所有人能分享彼此阅读的所感所思;二是启迪,在思想碰撞、情感融合的基础上互相启迪,使对话得以维系,并推向更高层次的思考和探究,整个程序应如同一条不间断的溪流。当学生畅所欲言时,别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就在于有效倾听、把握要点。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确定对话的主题和讨论的问题,让对话的溪流得以畅流。

(2)二者相辅相成

强调尊重,并非否定教师在课堂中的积极作用,也并非否定课堂预设的意义。在阅读教学对话中,教师的引领更多地体现在预设与评价上。有效的教学预设就是有效的对话引导。有效预设当以学情为起点,目的是创设情景和问题,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话,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李镇西老师《套中人》的教学预设,就体现了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当学生围绕对人物的感受,发表零散的、关联不大的言论时,教师提出预设问题———别里科夫只是一个普通教师,怎么可能辖制整个学校,乃至整个城市?这一问题探讨的是人物思想及其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经过一番谈论后,学生的认识仍然“朦朦胧胧”。于是,教师作为平等对话者发表自己的观点,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些更宽阔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选择。”这样的引导,并没有违背尊重原则,反而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体现出生命间的尊重,因为彼此间互相认同为可以交流和倾诉的对象。

研习性教学方法 篇6

一、“学情视角”课例分析的学理阐释

(一) 学情分析理论的提出

教育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培养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 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这是由人的价值和地位以及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的。[1]因此教育的目的是学习主体获得发展。就语文课程而言, 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会阅读基础上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具体而言, “阅读教学, 就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2]。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有两个学习任务:“第一, 丰富、扩展生活经验, 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第二, 丰富、扩展语文经验, 学习与课文理解和感受相呼应的阅读行为, 核心是阅读方法。”[3]在这两个学习任务中, 核心是阅读方法。相应于学生的学习任务, 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

但是如何在一节语文课堂教学中分析、把握学情, 目前学界还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研究者认为学情分析不应只指课前备学生一个独立任务, 而应把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情况结合起来, 贯穿到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的整个过程。这个观点是很有见地的, 因此从学情分析的视角来研究语文阅读教学, 对转变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 学情分析视角的课例分析框架

陈隆升博士的《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 是我国目前第一部从学情分析的视角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系统研究的论著。作者采用问卷调查、课例分析和行动研究等多种方法, 对学情进行了全面研究。作者提出“学情视角”概念, 并且建构了“学情视角”重构分析框架: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三个层面中面对的三种不同学情———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学习结果为基点, 以学习需要和学习经验为两个基本维度, 具体如表1[4]所示。

在课堂教学中, 这三种不同学情分析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 (1) 学习起点部分分析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 是通过对教学文本的分析确定内容的落点, 这需要分析。第二是对学生已有经验 (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 的分析, 两者的落点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 即一节阅读课教什么的问题, 这是基础性经验。 (2) 学习状态部分比较复杂, 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来完成, 需要考量三个维度的问题。一是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 即教学内容的落点。二是学生的动态学习过程。三是学习结果。且这三个维度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分析的维度:第一, 通过学习需要的满足来改善学习状态。教学内容的确定, 只教不懂的, 不教已懂的。教学路径的选择, 激发兴趣。第二, 课堂提问的策略, 依据学生的提问来改善课堂学习状态。第三, 满足需要的“关键事件”分析。 (3) 学习结果的分析。分析主要对象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朗读、背诵、回答问题以及课后作业。比较分析学习结果和学习需求的异同。

这个分析框架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经验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为我们在课堂上深入地观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在本文中, 我们尝试运用这个框架, 观察王崧舟老师的经典课堂实录《长相思》, 分析王崧舟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是怎样有效地关注、把握学情, 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语文经验的习得的目的, 达成阅读教学目标的。

二、学情分析视角的王崧舟《长相思》课例研讨

到目前为止, 有许多研究者和教师对王崧舟的《长相思》课例进行了评析, 但是主要集中在执教者教学艺术的赏析层面上。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之所以如此精彩, 除其精湛的教学技艺外, 很大程度与教师对学情的充分关注和把握有关。因此, 本文尝试运用“学情视角”分析框架, 分析在这堂课中, 王老师是如何有效地抓住学情展开教学的。

(一) 学习起点分析

学习起点分析主要包括学习需要的分析和基础性经验的探查。通过对这两方面的分析, 从而确定教什么。笔者根据王崧舟在《精神三变, 我的备课叙事研究》中的论述, 梳理出王崧舟老师对《长相思》学习起点的分析。

1. 对教学文本的分析

王崧舟老师从《长相思》的词牌、韵脚、意象、表现手法、意蕴以及纳兰性德的生平、诗词等方面进行了1493字的文本细读。但正是这种“骆驼态的接纳”, 让王崧舟老师什么都想教, 没有明确自己具体想教什么, 甚至在上课前都没有形成完整的教案。

2. 对学生的语文经验分析

在王崧舟老师的备课录中, 并没有直接表述, 但是能从其表述中间接地看出他对学生基础性经验的分析。“互文作为一种刚刚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古典修辞手法, 得让他们了解一下吧”, “虚与实、冷与暖、事与情、苦与乐, 这些林林总总的对比结构得让学生有个发现吧”, “诗人的身心矛盾、身心冲突得让学生去感悟吧”。[5]从这些叙述中可以看出, 王崧舟认为词中的“互文”这种古典的修辞手法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 词中的对比结构是学生发现不了的, 这些都高于学生的语文经验。而词人的身心矛盾、冲突是学生感受不到、欣赏不到的, 这高于五年级学生的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

通过对文本和学情的考量, 王崧舟老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内容。他主要遵循了确定教学内容的两个基础原则:就这篇课文, 最值得教的是什么?学生学习这篇课文, 最需要学的是什么?从而使自己什么都想教。但是在“狮子般的唯我独尊”中, 可以看到王崧舟老师有三个内容是明确想教的:一是诵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二是让学生通过直觉、想象体会词人身心分离的矛盾;三是拓展“故园”意象。这三个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着“乡愁”的理解、感受展开的。虽然王崧舟老师课前没有清晰的教学思路, 但是核心的教学内容却把握住了。

(二) 学习状态分析

1. 对学习需要满足的分析

阅读教学应当从“只教不懂的, 不教已懂的”和“通过学生所学的内容入手, 激发兴趣”两个方面予以确定。第一方面, “只教不懂的, 不教已懂的”。首先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 一是弄清楚哪些是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解决的;二是弄清楚学生的困难所在。[6]在课堂实录中, 王崧舟老师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注释、插图, 自己试着理解词意, 这是他认为学生能够解决的。在课堂上, 学生基本能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身在何处”“心在何方”, 这说明老师的判断是正确的。为了弄清第二个问题, 在第一环节, 经过反复诵读之后, 王崧舟老师问学生有什么印象、感觉, 两个学生的回答几乎都是“词人思念家乡”这种浅层次的理解, 这跟王崧舟在对学生基础性经验的分析是一致。于是, 教学流程的重点就集中在词人身心分离的矛盾、无奈的情感体验上。第二方面, 组织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学习活动, 激发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内容主要指:学生已经有所体验, 但是仍感到有疑难的;使学生感到意外, 引起他们好奇心的。在《长相思》课例中, 有一个教学片段, 王崧舟问学生“作者的身在哪里”, 有7名学生作出回答, 在每一名学生回答后, 教师并没有表示可否, 而是让学生都站着。在视频中, 站着的学生回答后, 教师继续问其他学生有没有不同的理解时, 这些学生的表情几乎都是疑惑的。这里虽然缺少课后调查的资料, 但是从课堂上学生疑惑的表情可以看出, 他们的疑问和求知欲被很好地激发出来了, 进入到积极思考的状态之中。

2. 学生提问角度的分析

“学生提问”是一种探查学习状态的方式, 它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疑惑之处。在《长相思》课堂实录中, 我们看到, 学生的提问是在王老师的引导、启发下提出来的。在完成“展开想象, 读出词情”之后, 王老师启发学生有什么想问纳兰性德。于是顺着学生的提问, 第三环节“互文印证, 读透词心”很自然地展开。在整个课堂中, 学生只在这一个环节主动提问, 而且是在王老师的引导下提出的, 只是通过学生的提问来展开相关内容的学习。这种提问方式很大程度上是跟王老师在备课时采用的“鉴赏者”阅读取向, 把课文当作“定篇”教有关。王荣生提出目前教材选文有五种功能: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和引子。“当‘定篇’教的课文, 是文学、文化的经典, 或素有定评的名家名篇, 比如鲁迅的作品, 语文教科书的古诗文。”“‘定篇’类型的教学, 往往要经历‘引学生欣赏’‘带学生欣赏’以及参读相关材料等过程。”[7]因此, 对于《长相思》这种经典名篇,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透彻地领会课文, 让学生明白它为何是经典。

3. 满足需要的“关键事件”分析

在《长相思》中, 没有看到“学的关键事件”。王崧舟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课堂呈现了一种神奇的状态:教学环节仿佛都像事先商定好一样, 一环接着一环, 流畅而富有诗意地伸展着、起伏着。”[8]在视频中, 王老师共提了9个问题, 学生举手都比较积极, 学生每次基本都在认真倾听。整节课, 全班44名学生, 共有30名学生回答问题, 占学生总数的68.18%。由此可以看出, 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比较积极的。一方面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来改善学习状态, 有效地引导学生;另一方面, 则是因为学习的内容是在师生互动中生成的。在课堂上, 王崧舟老师尽量让每个举手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 并给予了及时有效的反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应有的保护和尊重。

(三) 学习结果分析

通过教学视频进行分析, 我们发现, 王崧舟老师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读透“词心”, 即深刻理解和体验这首词传递出的丰富而又复杂的情感。围绕这一核心目标, 课堂教学分为三个环节: (1) 借助注释, 读懂词意。 (2) 展开想象, 读出词情。 (3) 互文印证, 读透词心。在教学中, 教师通过多次和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 包括安排两次想象和音乐渲染, 让学生转换角色与词人对话, 达到对作者身心分离无奈之情的理解。从学生开始的平淡朗读到后面深情款款的诵读的朗读变化, 可以看出, 学生感受、领悟到了这种情感。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来看, 学生最初只能理解词人思念家乡的浅层次的情感;教学结束后, 大部分学生理解并体验到了词人保家卫国的责任心和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深厚情感,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和相思之情。

三、课例研习的思考

通过从学情分析视角来分析王崧舟的《长相思》, 我们可以看出, 王崧舟老师在备课以及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聚焦学情,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 王老师对文本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并充分考虑课程目标及学生的心理特点, 努力撇除自身的偏好。在教学之初, 他指导学生说出对文本的理解, 目的是探查学情, 了解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程度。教学进入纵深阶段, 他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可以说, 贯彻以学情为中心的教学观, 是王崧舟教学成功的指导思想。因此对于一线教师来说, 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 力争把学情分析贯穿到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的整个过程。在课堂教学中, 始终关注和把握学情, 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及课后的学习状况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 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 从而真正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优秀教师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实践性知识, 精湛的教学艺术和课堂教学智慧。这跟语文名师依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因此, 观察分析优秀教师的课堂, 汲取教师学情把握和调整教学的经验, 有利于教师的学情分析能力和应对能力的提高。王崧舟老师《长相思》课例中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教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抽取出王老师课堂教学背后的学理依据, 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课堂行为, 而不是机械地模仿, 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与研究能力才会得到不断的提升。

语文教师学习名师课例不仅要改变教学观念, 更重要的是要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实践反思, 尤其是新任语文教师切不可机械地模仿名师的教学活动, 而应结合自己的课堂进行实践并不断反思。王崧舟是我国的特级教师之一, 其成功的道路是异常艰辛的, 不是一次公开课、几个经典课例就能完全揭示出来的。在日常的教学中, 王崧舟老师面对的学情肯定是不一样的, 但是他公开课教学的成功也是依赖于自身不断的实践、探索和反思。从王崧舟老师的课例来看, 语文教师除了在备课和教学中要树立“学情观念”外, 更为重要的是要善于在瞬息变化的课堂教学中把握学情, 提高学生的学习状态。《长相思》是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思路并不十分清晰的状态下上的, 但是课堂依旧如此精彩, 主要得益于他对学情的关注。在教学中, 王崧舟老师教学生不懂、欣赏不到的地方, 通过音乐渲染、想象、角色扮演、移情体验等活动,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尽管学习活动丰富多样, 但这些都是围绕着“乡愁”的深入理解、体验这一核心教学内容展开的。学生的“学”既相对丰富、多样, 又比较完整、有结构, 思维处于连贯的状态。因此, 语文教师不仅要树立“学情视角”语文教学观, 而且必须在课堂上不断训练自己把握和处理学情的能力。这样, 自己的教学能力才会提升, 学生的“学”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道俊, 郭文安.主体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35.

[2][3]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9-10, 80-81.

[4][6]陈隆升.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87, 155.

[5]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98.

研习性教学方法 篇7

其实,语文同样也是一门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在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部分中就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教育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可以说,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既是语文课程自身目标与任务之一,也是时代发展对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作为一项与时代同步的教学内容,阅读教学的具体实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根植传统,建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对不同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尊重与理解,是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任务。而这种理解的前提与基础,则是来自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接受。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璀璨夺目、源远流长的文明史,有着全人类唯一未曾中断、一脉相承的民族文化。可以说,中华文化已经如同血脉一般,深深滋养着每一个炎黄子孙,与黄皮肤、黑眼睛一样,是每一个华夏儿女最值得骄傲与自豪的印记。这样的文化同样也印刻在教材的每一篇课文之中。《三顾茅庐》中,刘备所代表的尊重贤才、求贤若渴的传统美德; 《公仪休拒收礼物》中,公仪休所彰显的一心为公、清正廉洁的高风亮节;《少年王冕》中,王冕所展示的以孝为先、甘于清贫的君子风范……无不体现了中华文化无穷的魅力。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渠道,同样也是学生学习、认识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滋养、浸润的主阵地。教学中,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中的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就能逐步建立起孩子对本民族文化深刻的认同感、自豪感。

以《黄鹤楼送别》一文为例。这是一篇洋溢着中国风的课文,散发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读后如同品茶,余香不绝。特别是课文中的“送别”文化,更是长久以来为文人墨客反复吟唱的经典内容。教学中,我紧扣“送别”,从知识普及,了解“离别”对古人生活的实际影响,到情感铺垫,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悉心品读,体会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深厚情谊,直到最后文化点题,补充不同诗人词家笔下的送别词句,掀起了教学的小高潮。学生对“送别”之于中国人而言的特殊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了解了古人于平常的“送别”中创造的灿烂文化,从而激发起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深深认同。

二、挖掘文本,认识异国文化的多样性

提及“国际理解教育”,提到学习他国文化,很多教师首先想到的就是怎样把丰富多彩的异国文化与阅读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似乎所谓“国际理解教育”与阅读教学是天然的两项内容。有些教师也比较注重异国文化的学习与认识,想方设法把这些文化元素“渗透”到教学之中:课堂上“旁征博引”,声光电影,样样登场,结果只是在课堂热闹一下,课后便抛之脑后。有没有更好方法呢?其实,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样,异国文化同样也是丰富多彩、灿烂辉煌。在语文课堂上要有效落实这项教学内容,我以为,与其绞尽脑汁“渗透”,不如用心解读教材,充分挖掘资源。因为在教材、文本中,散落着许多异国文化的点,只要我们用心解读,一定能挖掘出更加适切的异国文化教育的元素。

比如,在《沙漠中的绿洲》中,我们就能感受到阿联酋人民爱护花草、保护环境的意识;在《鞋匠的儿子》一文中,我们也能充分体会到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平等、自由;在《普罗米修斯盗火》中,我们同样可以学习多姿多彩、与众不同的古希腊神话。抓住这些文本中本来就有的文化元素展开教学,把阅读与国际理解教育,把文本理解、语言品悟与多样异国文化的学习结合起来,教学的效果就能大大提升。

在教学《船长》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展开了这样一次讨论。

师: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哈尔威船长却下令让妇女和儿童先走,这不是耽误救命的时间吗?用心品读课文中“自救”的内容,记下你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师:说说你们的理解。

生:哈尔威船长的做法并没有耽误时间,课文中说他们最后都上了救生艇。

生:我觉得船长的做法是对的。这个关键时刻,如果没有人为妇女和儿童说话,也许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生:我觉得越是在危难的时刻,妇女和儿童就越是要保护的对象,因为他们是弱小的,是比不过那些强壮的男人的。只有对妇女儿童的保护,才是对生命的真正的尊重。所以,我支持船长的做法!

师:看来你是哈尔威船长的知音。其实,对女性的尊重不仅体现在危难时刻,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平时是怎么做的,你知道吗?

生:我们平时常常说“女士优先”。

生:在英语演讲或致辞的开头总是先说“女士”,再说“先生”。

师:本来,对妇女的尊重只是西方骑士的风度标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做法得到了广泛认同,成为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语言本就是文化的载体,其中既包括中华文化,也包括西方文化,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元素可谓是俯拾即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要注意的就是要充分发掘、精心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文化内容,让异国文化的学习对小学生来说能像呼吸一样自然。

三、合作学习,培养国际文化的实践力

“理解、和平、合作、尊重”是国际理解教育的四大关键词。与“理解”“尊重”等素养不同,“合作”的品质指向的是群体,指向的是实际操作,因为只有在实实在在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培养起合作的能力。无独有偶,新课程改革中,也特别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也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阅读教学的合作学习,我们走过一些弯路,甚至有时会传来摈弃合作的声音。作为一项未来人才的重要能力,作为国际文化的主要内涵,同样也是传统文化相对薄弱的内容之一,一旦错过小学阶段的学习与训练,合作的能力与品质便难以提高。许多教学案例表明,只要组织得力、操作得法,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还有助于培养孩子学会合作、乐于分享的素养。我校一位教师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时,就通过合作,有效地组织了一段教学。

出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师:这句话中的“扶老携幼”这个词老师不理解,哪个小组能帮助教师,用你们的表演帮我来理解这个词。

(小组练习,再指小组表演)

师:你们是怎么分配的?

生:我们演的是中年人,他们两个分别演的是老年人和小孩子。

师:你们为什么要这么演?

生:“扶老携幼”就是扶着老人、带着小孩子。

师:没想到表演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语,学语文真有意思!

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帮”老师来理解词语。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强调由组长协调,安排本周的任务和角色,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挑战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对于合作、表演,教师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热闹、好玩的层面上,而是在学生表演后,巧妙地问“你们为什么要这么演”,以引导学生读懂词语。这样的学习,教的是语文,孩子习得的却远在语文之上,那便是合作的素养,是组织、领导、分享、交流的能力,是通向未来世界的一把金钥匙。

四、榜样引领,注入现代文化的正能量

谈“国际理解教育”,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和现实就是,在现代文化生活中,的确存在一些难以理解、无法沟通的问题。文化的命题是深刻的,文化的命题也是极其复杂的。不谈人类发展史上无数文化以胜利者的姿态去强占、侵蚀,甚至消灭另一种文化,就说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些政客为一己私利,无视历史,让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也难以理解与沟通。比如不得不提及的中日关系。本来,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同源,是最有可能互相理解与沟通的;然而,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两国民众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难。受到影视作品、新闻舆论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会有过激的言谈。“国际理解”与“民族主义”的相遇,为国际理解教育、也为阅读教学出了不小的难题。

教材的编者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特别在教材中加入了相应的文本。《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真切而又生动地记述了聂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将其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文中交待,聂将军在送回孤女的同时,还给日军官兵写了一封信:“中国人民决不与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可以说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教学中,我以这段文字为抓手,把阅读的触角伸及全文每一个细节。通过阅读,学生慢慢走进聂荣臻将军的内心,不仅读出了他那抗战到底、赢得最终胜利的决心,同时也品悟到了将军胸襟宽广、仁爱正义的品格。特别是“中国人民决不与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一句,深深打动了每一个孩子。于是,我趁热打铁,给学生推荐鲁迅的《藤野先生》进行课外阅读,让这些榜样人物为有着复杂心理的孩子注入现代文化的正能量,从而正确认识在全球化的今天,理解与尊重、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世界文化的主旋律。

上一篇:乳液性能下一篇: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