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性教学

2024-07-24

设计性教学(共11篇)

设计性教学 篇1

摘要:<正>本课在“主导-主体”教学理论指导下,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教师引导、类比归纳、任务驱动等方法,重在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环境中,带着任务通过协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完成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教师将自己的活动容入到整个教学中,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学习目标】认识名词性从句,并能顺利完成相关练习【学习重点、难点】宾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

本课在“主导-主体”教学理论指导下,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教师引导、类比归纳、任务驱动等方法,重在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环境中,带着任务通过协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完成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教师将自己的活动容入到整个教学中,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认识名词性从句,并能顺利完成相关练习

【学习重点、难点】宾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

【学法指导】1.积极思考,即学即练。2.总结经验和方法。

【学习过程】

(一)基础感知

读并分析出下面句子成分,请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什么从句,划出句子的成分,再标出是什么从句,加油!

1.We heard the news that our team had won.

2.The question is whether we can get in touch with her.

3.What he wants to tell us is not clear.

4.Who will win the match is still unknown.

5.I want to know what he has told you.

6.The fact is that we have lost the game.

7.I had no idea that you were here.

8.I think that English grammar is not that boring.(二)合作探究

大家一起来总结:

什么是名词性从句?

(三)达标测评

请判断下列句子是什么从句,并且划出引导连词。

1.Whether he can come to the party on time depends on the traffic.

2.I am thinking about whether I should quit my present job.

3.Whether there is life on the moon is an interesting question.

4.Everything depends on whether we have enough money.

5.I know(that)he studied English last term.

6.I have no idea when he will come back home

7.What he wants to tell us is not clear.

8.We heard the news that our team had won.

9.The news that our team has won the match is true.

The news that he was married is not true.

(四)合作探究

(1)名词性从句的引导词有哪些?(2)引导词在从句中做什么成分?

1.注意:

一、观察与思考:that与what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1.What you need is more practice.

2.That he needed a lot of money made us surprised.

3.Energy is what makes things work.

4.China is no longer what it used to be.

5.What impressed me most was that he was always patient with children.

7.Word came that our team won the game.

2.归纳:

1.that和what都可以引导名词性从句。

2.w h a t是连接代词,引导名词性从句,在从句中有____,必须担任____,不能_________.

3.that是连接词,本身无______,仅起_____作用,不在从句中担任______;引导宾语从句时可以省略,但引导多个宾语从句时,只有第___个that可以省略。在引导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时that一般__________。

二、观察、体会与总结:if和whether用法

1.Whether we’ll go camping tomorrow depends on the weather.

2.Her ability has never been in doubt—the question is whether he is prepared to work hard.

3.It depends on whether we will have enough money.

(五)小结:

名词性从句只用whether的几种情况:1.主语从句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2.引导________从句时,不用if.3.做______的宾语从句时.4.与______和______连用时.

【巩固检测】

1. _____we need more practice is quite clear.

A.When B.What C.That D./

2. _____I accept the gift or refuse it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

A.If B.Whether C.Even if D.No matter when

3. _____knows the truth about it will tell you.

A.Who that B.That C.Whoever D.That who

4. _____he is doing seems quite difficult.

A.How B.That C.Which D.What

A.That’s B.This is C.It’s D.What’s

设计性教学 篇2

知识:1.领会伴性遗传的特点。 2.理解人类红绿色盲症。

能力:1.通过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情感:通过学习,树立优生、关爱生命、关爱遗传病患者的意识。

学习重点:1.伴性遗传的特点。 2.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学习难点:1.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2.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我的课堂:

自学等级

一.情境导入:

二.课前预学:

1.发现色盲症的第一人是 ,被发现是色盲症的第一人是 ,《论色盲》是 写的。

2.基因由 携带着从亲代传给下一代。即基因在 上, 和 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萨顿)

3.摩尔根在研究果蝇时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排列。

4.染色体可分为 和 两种。

5.伴性遗传是指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 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 相关联。

6.色盲基因只位于 上,为 基因,可表示为 。

7.请填出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表现型

三.合作探究:

1.分析下面几组人类红绿色盲症家族系谱图:

第一组: 第二组:

P 正常女性×色盲男性 P 色盲女性×正常男性

↓ ↓

子代 男女正常 子代 正常女性 色盲男性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可得出什么结论?

由第一组可得出:色盲基因为 基因。为什么? 。

由第二组可得出:色盲的遗传方式为 。为什么? 。

综合一、二可得:色盲的遗传方式为 。

2.分析红绿色盲的两种交配方式:(即P35—图2—12和图2—13)

得出:红绿色盲具有 (或 )的特点。

3.阅读教材P36,学生分组完成图2—14和图2—15的遗传图解。

得出:男性患者 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 是患者。

四.我的疑问:

五.自我检测:1.伴性遗传是指 ( )

A.性染色体控制的遗传方式 B.X染色体所表现的遗传方式

C.Y染色体所表现的遗传方式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相联系的一种遗传方式

2.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多数雌雄异体的动物有性染色体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腺细胞中

C.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没有性染色体 D.植物的性染色体类型都是XY型

3.某男性色盲,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可能存在 ( )

A.两个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B.一个X染色体,一个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C.两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D.一个X染色体,一个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

4.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下列哪种基因的传递是不可能发生的 ( )

A.外祖父→母亲→女儿 B.祖母→父亲→儿子

C.祖母→父亲→女儿 D.外祖母→母亲→儿子

5.某女同学在体检时发现是色盲,该同学的父母的色盲情况是 ( )

A.父色盲,母正常 B.父正常,母携带者 C.父正常,母色盲 D.父色盲,母携带者

6.(08广东)右图为色盲患者的遗传系谱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II-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

B.II-3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C.II-4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

D.II-4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7.某种雌雄异株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窄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

(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窄叶个体各半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4)若后代性比为1:1,宽叶个体站3/4,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8.现有一母子去医院看病,医生发现其母亲患有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h表示其致病基因),儿子有色盲,随即医生在其儿子的病历上写上血友病,为什么?试写出儿子的基因型。

9.已知猫的性别为XY型,__为雌性、XY为雄性。有一对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猫的毛色,B为黑色、b为黄色,B和b同时存在为黄底黑斑。请回答(只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即可)

(1)黄底黑斑猫和黄色猫交配,子代性 (2)黑色猫和黄色猫交配,子代性别和毛

别和毛色表现如何? 色表现如何?

反思与积累:

第3节 伴 性 遗 传( 第 二 课 时)

《老王》“非指示性”教学设计 篇3

本篇运用“非指示性”教学设计中“基于自主教学”的样式设计,该设计主要用于内容比较浅显、学生有较浓学习兴趣的文本。自主教学,笔者此处界定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变换角色,以“小老师”的身份,按照一定的准则,自主设计出教学方案,以“教”促“学”,“由基于教师教的学转变为基于学生教自己的学”(王尚文语)。该教学设计的标志性环节是“四介绍”:一是教师介绍设计的基本准则;二是设计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三是评价者介绍自己对他人方案的评价;四是反思者介绍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反思。

该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和步骤为:教师介绍学习方式;教师介绍教学设计的基本准则;设计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评价者介绍自己对他人方案的评价;反思者介绍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反思。

该设计的教学如果在网络教室里进行学习效果会更好,每人面前都有一台网络化的电脑,每人的教学设计可以即时上传,互动交流。

【设计展开】

一、教师介绍学习方式

今天我们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学习课文,变换一下角色,每人都来当“小老师”,设计出自己理想的教学方案,在设计中自我学习,用教的方式促进自己对课文的学习。同时按照你的设计方案组织同学学习,要学得有趣又有效。

二、教师介绍设计的基本准则

这个基本准则可以概括为“三个遵循”——

第一,遵循学科特点。语文姓“语”,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设计时要有“语言意识”,一要学习文中语言表达了什么(如表达了什么内容、情感),二要学习文中语言是怎样表达的(如运用了什么形式、技巧,有什么效果)。不能设计成没有语言学习只有思想教育的“泛语文课”甚至“非语文课”的方案。

第二,遵循课文特点。一是课文《老王》在散文文体方面的共性特点,二是课文《老王》在内容方面的个性特点。设计时要参考语文课程标准和这篇课文所在单元的“单元导语”及课后思考练习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提出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如下(用多媒体呈现):“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单元导语”和课后思考练习题请自己直接看教材。由于本教材“单元导语”不是对课程标准的细化,且有“泛语文”倾向,因此建议不照搬。

以上两个方面,在设计时基本可以通过“两特一先”的原则来简约体现:本文特有的、特别值得学习的、(其中有语言学习选项时)语言学习优先。

第三,遵循设计特点。教学设计要分出先后步骤,每个步骤标上序号,取出名称,写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并写出自己对该内容(问题)的基本理解(解答)。

请每位同学根据以上基本准则,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展开设计,争取设计得准、细、深、新。“准”是指方案设计准确体现学科特点和课文特点,符合“两特一先”的原则;“细”是指方案设计细致完整,体现设计的特点,有步骤,有名称,有内容,还有对各个内容(问题)的基本理解(解答);“深”是指方案设计的内容或自己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新”是指方案设计的形式和内容有新意,形式能突破俗旧套路并能学得有效,内容能突破既定结论并能自圆其说。教学环节原则上不少于三个环节,不多于五个环节。

每人独立设计,时间30分钟左右。(如果时间再充裕些,可以第一节课设计,第二节课交流。)

三、设计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先相互传看书面的教学设计稿,然后口头补充介绍。

之后每组选派一位设计得准、细、深、新的代表向全班介绍,该代表在介绍完自己的方案后,还要综合介绍本组的设计情况。

最后教师作为其中的一员,也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介绍的过程是继续深化和提升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一要介绍得慢,二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一起思考,一起探究。

教师介绍的是原创的“课文之最教学法”的设计,具体如下——

第一步:读了课文后,你最想说的一句初读感受是什么?

自己的基本准备:读了这篇课文,我最想说的一句初读感受是:老王的不幸人生让我伤感,而老王的高贵人格让我敬佩。

第二步:读了课文后,你对老王的为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什么?请从文中引过来,并用自己的一句话评价老王的为人。

自己的基本准备:我对老王的为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这句话体现了老王心地的善良和品性的纯朴,自己虽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但对落难的知识分子始终心怀同情和尊敬,不会有落井下石的势利之心,更不会有趁机敲诈的奸猾念头。

第三步:读了课文后,你认为老王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身上蕴含的民族精神特点中最突出的是什么?请你引用一句读过的古语来概括,并用自己的一句话对这句古语进行解释。

自己的基本准备:老王身上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特点中最突出的是“贫贱不能移”。就是说,即使自己生活贫困、地位卑贱,也要恪守做人的准则和道德的底线,坚守美好的节操。

第四步:读了课文后,你认为作者对老王的情感态度中最突出的一句话是什么?请你透过这句话,说说作者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员,有着怎样的传统美德?如果你还能想到古代知识分子关注下层百姓的相关话语,请引用一两句。

自己的基本准备:作者对老王的情感态度,最突出的一句话是:“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老王深深的歉疚和对自己深深的责悔。透过这句话,可以看到作者身上具有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善于反思,勇于自剖;同情弱者,心存悲悯,对下层百姓充满人文关怀。这个传统美德,屈原就有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则有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白居易也有诗句:“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宴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教师趁此介绍作者的有关资料:杨绛生平、轶事(略)。

教师继续总结作者特点:了解了杨绛平日的为人,再看她写的《老王》,就可以更清晰地知道,作者是一个富有爱心、品格高尚的知识分子。

第五步:读了课文后,你对作者描写老王肖像的语言,印象最深的一两句话是什么?请你说说这一两句话在表达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和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

自己的基本准备:我对病重不治的老王在去世前一天给杨绛家送来香油和鸡蛋时的肖像描写印象最深。此时的他“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句话运用想象、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老王行将就木时的僵硬举动,写法新奇独特,特别恐怖,但也特别有震撼力,读者读了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第六步:读了课文后,你认为作者写老王,最大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请你先用一句话概括,然后找出具体的例子来佐证阐释。

自己的基本准备:我认为作者写老王,最大的艺术特色是:信手拈来,一气呵成,没有雕琢之痕,但又是精心选材、巧妙布局。请看课文,先写老王在适应社会的能力上的“底层”——脑袋慢,晚了一步,没进集体合作社,成了一个失群落伍的单干户,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再写老王形象上的“底层”——两只眼睛,一只瞎的,另一只有病看不清,乘客不愿坐他的车;后写老王住所的“底层”——破破落落的大院里几间塌败的小屋;接着却写老王品德上的“高层”——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却相等;“文革”开始后送作者丈夫钱钟书到医院看病却不肯收钱,作者一定要给他,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久病不治的他在去世前一天拖着僵直的身子给作者送来香油和鸡蛋,表达自己的谢意……强烈的对比,让人为老王不幸的人生感到怜惜,对老王高尚的人格油然起敬。而这些,都归功于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有人评论说:“杨绛写人常通过一些小事的平静似水的叙说,描摹出一个人的最具风采的性格侧面,立起一个‘人的形象。”(钱理群、罗岗编:《野地里,听听那冷雨》,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七步:读了课文后,从学习语文的角度说说你得到的最大启示。

自己的基本准备:读了这篇课文,我得到的最大启示是:感人的文章,不在于用语的豪壮,而在于用心的真诚。同时,阅读写人的散文,不仅要细心赏析文中的人物,还要用心品析作者本人。

四、评价者介绍自己对他人设计的评价

首先每人都当评价者,评价本组成员的设计;然后整个小组作为一个评价者,评价参与班级交流的其他小组的以及老师的设计。

评价语分两句话,第一句肯定优点,第二句指出不足。评价标准是四个字:准、细、深、新(见前面)。四个方面都达到的,教师给予特别的鼓励。

但如果设计方案在“细”字上不合格,只有笼统的步骤和环节的名称,没有自己具体的理解,则都评为不合格。因为只有在设计中写出自己的具体理解,才能达到以“教”促“学”的目的。

五、反思者介绍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反思

每人都当反思者,反思自己的设计跟同学的设计、老师的设计相比,有哪些优点值得肯定,有哪些不足需要调整。

教师最后也介绍自己的反思(只是基本预设,需根据课堂学习情况随机调整和生成):我的这个教学设计,就优点来说,努力体现文体特点和课文特点,在原创设计中体现了一定的深度,以“最”串起教学环节有一定的新意;就不足来说,每个环节设计得比较简单,环节名称有欠缺,环节内容还不够具体。

最后问问学生:用这种方式来学习,和原来听老师上课相比,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是更深更细了,还是跟原来差不多?为什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现场调查后,教师呼应开头,再说说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的用意:对这篇课文进行设计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对课文理解得更细,体验得更深。如果没有达到,那我们一起来调整对策,继续完善。

商业招贴设计教学的创意性 篇4

著名的美国教育家、广告设计家詹姆斯韦博杨提出:“招贴设计创意是一种意识合体, 把产品、消费者及人性事项组合在一起。”对于商业招贴设计再创作而言, 所谓的创意是指商业招贴表现主题的独我性意念或新颖的构想构思, 使广告达到预期的广告目的。值得一提的是, 招贴的创意与美术的创意有着根本的区别, 美术可以排除任何因素的束缚和制约, 以自身个人的情感宣泄和抒发为目的, 天马行空, 追求艺术创造者本体的艺术风格和绘画效果的无拘无束性, 以欣赏为根本功能和目标, 艺术形式为载体和中心;招贴设计则以广告终极效果为目的, 以目标消费群体为核心, 以商业市场为基础, 传达具有特殊化、典型化、个性化信息为基本功能, 会受到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因此要防止把招贴创作演变成现代绘画艺术的倾向, 会使招贴误入歧途, 导致产品诉求的过于“阳春白雪”而不知所云的广告失效。

招贴创意实质上不仅仅追求视觉直观形式的过程和结果, 而是有其独自的创意方法及创作形态。就商业招贴设计来说, 其是以广告目标及策略为根据, 针对商业产品、目标消费群、终极市场等情况来确定它的诉求创意想法与主题, 对三者再进行开放创造性的排列揉合, 运用自身特定表现方式, 通过客观切实可行的广告诉求、视觉表述和语言传达来引发目标消费群体的感情共鸣, 从而促成目标消费群体购买市场产品的行为并使商业招贴设计达到预想的广告目地和效应。

一、创意的策略重点

1. 不同的商业广告有其独特的创意方法和策略。

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 不同的时间范围内, 会产生不同的广告需求目标, 如在产品的前期导入期, 其目标是开拓市场, 打开自己的知名度, 因此相应的创意策略是认知品牌, 做出承诺, 着重介绍产品的功能和特定, 树立产品形象;当产品进入成长发展期和成熟收获期时, 侧重的目标追求应该是占有和巩固消费市场, 开拓新的潜在市场, 与之对应的创意策略是强化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特征, 突出与之不同的自我个性品牌特点, 强化自我优势并提供产品的多元化、个性化服务, 使目标消费者在同类型的产品购买中有所对照和选择, 从而达到最终的销售目的。

2. 重点突出, 目标集中。

商业招贴的目的是针对社会中特定的消费群体和消费层面, 目标对象是有限的, 不可能以每一个消费者为目标, 每个阶段的广告诉求活动只能集中突出一个广告目标, 要冷静客观的把产品目标定位在有限的范围内, 任何浮夸不实的目标产品和策略创意, 都可能导致目标消费者群体对商品失去亲和力和信任感。商业招贴设计的创意诉求是要求每一类产品的个性特征必须突出, 既要突出产品自身的品牌形象, 又要突出产品的独我名称, 使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注意它、记住它, 从而达到消费者凭借第一印象和感觉去购买该种品牌产品的消费目的。要防止产品创意诉求的本末倒置, 还要处理好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二者的关系, 防止信息密度过大和“喧宾夺主”的现象, 照成经济上的巨大消耗和浪费。

3. 着重竞争意识。

在进行招贴创意之前, 要对同类产品的竞争对手在各个阶段的广告创意与战略进入深入的研究, 排除与其相似的视觉形象, 运用特别的视觉传达形象语言, 突出该产品的品牌特点, 强化自身的优势和产品的差异性, 使之脱颖而出, 有利于拉开同类竞争者的距离, 使商业招贴设计在众多的同类产品中标新立异、鹤立鸡群。

4. 注重创意的整体性。

商业招贴创意策略要注意前后的呼应和照应, 要考虑到目标之间的衔接, 既要考虑当地当时的环境因素, 还要考虑与多媒介的整体广告活动相一致性, 使广告创意有进一步的拓展空间。

二、创意的方法和原则

1. 收集原始资料, 对资料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详细的对市场、消费群体、消费群体心理、广告文化特征、自然环境、广告环境的研究, 寻找出产品之间的连接点, 并研究它们相互之间的组合可能性和最终效果。

2. 酝酿消化阶段。

对形成的各类组合方案进行酝酿消化组合, 获得灵感, 调整思维, 使之更为活跃。

3. 创意的产生和完善。

经过前面的研究和整合, 创意会明朗化和清晰化, 再经过不断地加工和深化修改, 通过相关专业人士的审阅、客观的检验来弥补不足, 使创意进一步得到完善和发展。

三、结语

《伴性遗传》的教学设计方案 篇5

1.教学设计思想

此节课将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评价水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并使学生学会伴性遗传题的解题方法。

2.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伴性遗传的应用。

②概述伴性遗传。

(2)技能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②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遗传学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对自己色盲情况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②了解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尤其是,在优生优育方面增强学生提高人口素质的责任感。

3.重难点

(1)重点

伴性遗传的特点。

(2)难点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二、学生学情分析

在学习伴性遗传之前,学生已学过减数分裂和性别决定的知识,已经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活动及结合课堂的探究活动,对伴性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教材内容分析

“伴性遗传”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以人类的红绿色盲症为例,总结伴性遗传的特点和规律。

四、教法设计

1.利用课件,采用探究、讨论相结合的模式

利用教学课件,采用探究、讨论相结合模式;利用资料分析和遗传图谱,采用质疑、讨论问题、表达、交流的教学方法。

2.讲练结合

讲练相结合的方法对知识进行巩固。

五、教學过程

1.引入新课题

【教师活动】人们对遗传现象进行研究时发现,有些性状的遗传现象常常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就是伴性遗传。

阅读33页“人类红绿色盲症”的资料:道尔顿发现色盲症……

【学生活动】阅读。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起求知的欲望。

2.引导探究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亲身体验。

【教师活动】指出对红绿色盲的调查,据统计,我国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女性色盲的发病率为0.5%。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讲解

【教师活动】原来这种病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Y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而没有这种基因。因此红绿色盲属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盲基因是随着X染色体向后代传递的。

思考题:根据基因B和基因b的显隐性关系,说出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学生活动】写男、女相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设计意图】规范书写染色体的基因型,练习、巩固。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基因型及表现型。

4.引导探究

【教师活动】思考题:与上述基因型及表现型相关的婚配方式有几种?——六种。

问题:写出六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练习画遗传图解(分组,每组找一个人上黑板进行书写)。

【设计意图】理解新知识、巩固旧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5.强化学生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思考:对遗传图解进行分析色盲遗传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分析、归纳、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作答,正确的地方给予肯定,归纳不到位或有偏差的地方给予指正,并多媒体显示遗传特点。

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患者是男性多于女性?

【学生活动】思考作答。

【教师活动】修正并多媒体展示。

因为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女性只有XbXb才表现色盲,XBXb不表现色盲;而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带有色盲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所以男性色盲多。

【教师活动】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但有隐性基因,也有显性基因。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就是一种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的遗传病。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6页,了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了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特点。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

【设计意图】区别、比较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特点。

【教师活动】伴性遗传现象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除了人类的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人的血友病、外耳道多毛症、芦花鸡羽毛上的黑白横斑条纹、雌雄异株植物(如女娄菜)中某些性状都是伴性遗传。其中人的外耳道多毛症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那么该性状的遗传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思考并得出答案。

【教师活动】我们研究伴性遗传有什么意义呢?学生阅读课本37页,了解伴性遗传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了解伴性遗传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事例,进一步了解伴性遗传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并巩固、深化、理解。

6.强化训练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一些试题。

【学生活动】思考后作答。

【设计意图】巩固学到的新知识。

气体摩尔体积探究性教学设计 篇6

我校学生是五年制师范生,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理解能力有所欠缺,而本节理论性比较强,而且都很抽象。学生接受起来难度比较大。若是直接给学生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 22.4 L/mol 这个数值,学生只能会简单的计算,但涉及到一些非计算也就是理论应用的题目时,就会不知所措。比如,学生只知道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 L/mol ,却可能并不理解温度压强一定的情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一定值,所以,我觉得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因此本课设计从引导学生发现1 mol不同固体、液体、气体体积不同入手,从微观决定因素及宏观上的影响因素找原因,然后再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尊重学生的元认知体验。

根据现代知识观分类,气体摩尔体积属于陈述性知识,依据陈述性知识的特点,教学设计应:第一、确定教学目标应以学生回忆知识的能力为中心,要求学生口头或书面叙述学到的有关知识,以此检查它们是否具备了这种能力;第二、设计教学内容要注重确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准联系点;第三、确保用于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的巩固;第四、应着重考虑如何帮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可以考虑教材呈现方式与讲解,利用电教手段揭示事物发展的过程,通过关键点的提问引起学生的关注与思考,运用及时地反馈进行针对性的补救等。

2 教学背景分析

2.1 教材分析

物质的量是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前一节宏观的“桥头”是质量,这节课是气体体积,由于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所以学生会觉得理解困难。教材的电解水实验较形象地给出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计算表格可以真实地反映相同粒子数的不同物质的体积大小。对于微观理解,教材上是直接解释,课堂上通过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2.2 学情分析

在知识方面:摩尔质量的学习使得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有一定的体会和认识;学生能够用物质的质量、密度来计算物质的体积;对气体分子间距离大,能够压缩,而固、液体不能压缩有所了解。在能力方面:师范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小组交流合作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学生的不足:分析问题的习惯没有养成、方法比较单一、能力很有限;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已经学过的两个公式还不能灵活应用;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继续培养。

3 教学目标

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同时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设计符合自己学生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知道固、液、气态物质的一些特性,初步学会运用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从分析影响物质体积大小主要因素的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调动探究的主观欲望,体验归纳整理的过程,学习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影响物质体积大小因素和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学习。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的逻辑推理过程。

(2)教学难点:

物质体积的影响因素逻辑推理过程,即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在宏观和微观之间的思维转化。

5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方法:

问题导学 发现教学 情境教学 互动教学。

(2)手段:

实验、动画、多媒体等。

6 教学过程

6.1 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教学

6.1.1 复习导入

[复习]1 mol任何物质的粒子个数都相等,都约为6.02×1023个,1 mol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构成该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等)的式量。那么,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又该如何确定呢?

[讲]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物质的体积与微观粒子间是否存在着一些关系呢?也就是说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能否通过一个物理量建立起某种关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亲自动手寻找一下答案。

6.1.2 假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探索规律:

请同学们填写教材[1]P13上科学探究2。

[投影]科学探究

(1)实验探究

根据图1所示的电解水原理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时间试管内的气体的体积变化。生成的O2和H2的体积比约是多少?(2:1)。

(2)数据计算

假设电解了1.8g水,计算生成O2、H2的质量和物质的量填如下表1,并比较计算结果。

根据实验观察和推算能否初步得出下列结论:

①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O2和H2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②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1 mol O2和H2的体积相同。

情境1

数据计算:相同条件下1 mol物质的体积大小(课本[1]P14页)。

设置目的:通过学生对不同状态物质体积的计算,引导学生发现一些规律,为后续理解本节课的难点设置一个辅助性台阶。

表2列出了20 ℃时几种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请计算出1 mol这几种物质的体积

(3)引导学生分析计算结果,分析物质的存在状态跟体积的关系。从而得出1摩尔不同的固体和液体物质体积各不相同。

探寻原因:

情境2

问题情境:直接提问,撞击学生的思维。

对于1 mol不同的固体、液体所占的体积不同,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设置目的: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思考、探索讨论阶段,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1)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讨论: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有哪些?

教师通过举例子分析归纳得出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有:外因:①温度,②压强;

内因:①物质所含微粒数,②微粒本身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情境3

[教师引导,大胆假设]通过通俗的宏观实例:

①100个乒乓球与10个乒乓球紧密堆积在一起,哪个体积大?

②8个篮球与8个乒乓球紧密堆积在一起,哪个体积大?

③8个篮球和8个乒乓球分别在同一教室的8个角上,他们所占的体积如何?

提出假设:

①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的多少;②粒子本身的大小;③粒子间的平均距离。

设置目的:帮助学生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以便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设问:(2)为什么1 mol不同的固体和液体物质体积各不相同?

讲述: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1 mol不同的固体和液体物质所含微粒数都相同,构成固态或液态物质微粒间的距离一般都比微粒直径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固体和液体物质体积大小决定因素是微粒本身大小。由于构成不同固体和液体物质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的大小是不同的,所以它们的体积也就有所不同。

设问:(3)1 mol气体体积又如何呢?

讲述:由于气体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影响较大,我们一般选择0 ℃,1.01×105 Pa(即标准状况)来分析1摩尔气体体积。表3是1 mol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密度和体积数据[2]。引导学生计算分析:

多媒体展示计算结果总结:

(1) 1 mol 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的物质体积不同

(2) 在相同状态下,1 mol 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

(3) 同样是1 mol 物质,气体和固体或液态的体积相差很大。(1 mol H2O在液态时是18 mL,在100 ℃气态时约为3.06×104 mL ,相差约1700倍)。

情境4

多媒体动画展示:

多媒体展示总结 决定物质体积大小有三个因素:

①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多少;②微粒本身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固态、液态距离小,排列紧密,气态分子间排列疏松)

[讲]在我们计算中,物质的粒子数是相同的,都是1 mol,那么后两个因素对体积大小有什么影响呢?投影:

[小结]对于固体和液体来说,粒子间距离非常小,主要取决于粒子本身的大小,对于气态来说,粒子间大小相差无几,主要取决于粒子间的距离。

[总结]在固态和液态中,粒子本身的大小不同决定了其体积不同,而不同的气体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分子间的距离可看作近似相同,因此,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体积。

温故:什么叫摩尔质量?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探新:什么叫气体摩尔体积?

形成概念

6.2 气体摩尔体积 (molar volume of gas)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

[讲]气体摩尔体积即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2)符号:Vm

(3)定义式:Vm=Vn

(4)单位:国际:m3/mol;常用:L/mol

[讲]我们为了研究方便,通常将温度为0 ℃,压强101 kPa时的状况称为标准状态,根据大量实验事实证明,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 L。

(5)[板书]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摩尔体积约是22.4 L/mol。

[投影]注意:

①为了研究的方便,科学上把温度为0°C、压强为101 kPa规定为标准状态,用S·T·P表示。

②气体摩尔体积仅仅是针对气体而言。

③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只与气体的分子数目有关,而与气体分子的种类无关。

④Vm的数值与温度、压强有关。温度、压强不同Vm值也不同。

[点击试题]判断正误

①标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 L。

②1 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③标况下,1 mol O2和N2混合气(任意比)的体积约为22.4 L。

④22.4 L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大于11.2 L气体所含的分子数。

⑤任何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22.4 L。

⑥只有在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能是22.4 L。

[思考]同温同压下,如果气体的体积相同则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否也相同呢?所含的分子数呢?

多媒体展示:

[结论]因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随着温度、压强的变化而改变,各种气体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是相等的。所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所含的分子个数也相等。这一结论最早是由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发现的,并被许多的科学实验所证实,成为定律,叫阿伏加德罗定律。

6.3 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讲]对这一定律的理解一定要明确,适用范围为气体。

在定律中有四同:“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目”,三同就可定为一同。

[投影小结]

(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必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2)同T、P下,同分子数目的两种气体体积必然相同

(3)同温下,两种气体体积相同,分子数也相同,则压强必然相等。

[总结]我们首先研究了影响物质的体积的因素有多种,对于气体,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含有相同的体积,为此,引入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约为22.4 L/mol。只要同学们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涵义,很容易解决气体的物质的量和体积之间的相关计算。

7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教学,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与教学内容处理是比较符合学生学习与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导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符合本节知识的结构顺序。同时,通过学生对两张表格(表2、表3)的数据进行计算,让学生自主地探索规律,通过讨论、交流、探究出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三个因素。锻炼并培养了学生的归纳、分析、演绎的思维品质。

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发现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与需改正的地方。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高估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往往提出的问题,学生并不能往我预设方向思考,因此,实际的结论是在我不断提示,亦是由我总结归纳出的结论,这其实是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另外,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力不强,问题意识不强,往往是教师问学生答,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同时,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此内容理论性强,如果单纯以讲解、思考的学习方式,显得枯燥乏味,在最后总结出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时,我想到可以用同学熟悉的事情作比喻,如将8只乒乓球和8只篮球按不同方法放置后所占空间大小的比较。

当然,教学过程中应符合科学性,体现本节课以知识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为出发点,这也是我在教学中追求的效果和目的。

预设与生成

我的情境3设置是问题情境,在什么时机切入合适,我通过篮球、乒乓球的实例进行引导,若介入过早,学生的思维会受到局限,若介入过迟,课堂教学的时间会有影响。

归纳与总结

学生归纳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时,能否达到想要的答案上,语言的准确表达程度如何,需要教师的准确、到位的点评,这也是培养师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又一挈机。

摘要:学生习惯于从宏观现象去了解和认识事物。但许多知识必须从微观角度才能解释。如何使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即从直观到抽象,使学生的思维、认识都有一个适应的转化过程。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这节内容知识呈现的逻辑顺序,设计探究性学习模式,让学生有序地参与到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去,计算、自学、讨论、观察实验或媒体动画等,学生在观察、对比、判断、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激发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掌握新的知识。

关键词:设置情景,探索规律,形成概念

参考文献

[1]宋心琦.化学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3-14.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理论 篇7

一、探究性学习教学中应把握的原则

1.1学会学习原则

探究性教学的思路是把目标放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上,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 和想要自己探究获取知识的态度上,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已经有的知识基础, 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多向交流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个体探究能力的多元化。教师应该把学生的独立学习, 小组讨论, 和班级整体交流有机的整合起来, 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见解, 勇于与不同意见的同学交流。调动整个课堂, 使学习氛围更轻松和愉悦。

1.3情知统一原则

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基础为主要依据, 以学习的兴趣为动力开展教学活动, 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有利于学生主动投入这个环境中, 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学习有关键作用, 而且教师要注意在进行分组时, 注意小组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尽量平均分配, 因为教师只有全面的研究学生的个性, 特长, 才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个性, 更好的组织学生的探究。

1.4师生互动原则

教师带动学生探究, 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合探究的条件, 鼓励学生大胆的探究, 对于学生提出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应该耐心倾听, 对的给予支持和鼓励, 错的也应该先表扬其勇敢和独特的见解, 然后再指出应该怎么做, 哪里不足。虽然探究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 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是调节者和组织者, 只有教师和学生配合才能完成好一个探究课程。

二、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思路

2.1什么样的问题适合探究性教学。

探究性教学应选择的知识, 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而且是教材的核心和关键点, 使学生的记忆深刻, 有利于学习。还应该选择能够探究的知识, 除了要考虑这个知识值不值探究之外, 还要考虑这个知识能不能探究, 多方面因素影响, 如问题的难度, 探究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最后还要考虑探究的限度, 就是选择探究的知识到底应该探究到什么程度, 探究到什么程度要取决于课程的整体设计, 不能贸然提升知识的探究程度。

2.2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思维能力

探究性学习要从现实出发, 去了解学科的基本事实, 基本概念和规律, 是一种归纳的过程。因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和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能阅读课本或者是在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 能结合已有的知识基础或查阅资料后进行讨论探究。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2.3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设计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究的教学环境时, 应重视师生交往的情感因素。教师要以自己对学生的深厚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 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与学生之间愉快的合作关系构建和谐宽松的课堂为前提, 激发学生的乐趣。这样探究性学习的模式进行的教学活动, 探究性的目标就很容易实现的

三、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步骤

3.1形成问题, 提出假设

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 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探究, 所以应把问题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面临新问题时, 客观事实和他头脑中原有的认识相冲突, 相互不融合, 此时就会有问题产生。所以,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开端,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都是围绕问题来展开的。提出适合探究的问题, 引发学生的思考, 鼓励让学生结合以后的知识基础大胆的提出假设和猜想。教师应该认真设计问题, 问题的难度适中, 太难的问题没有探究的兴趣, 不知道怎么假设, 而过于简单的问题, 也没有探究的意义。

3.2收集数据, 整理分析

确定问题之后, 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在规定的时间内, 让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 讨论完后, 教师应该让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汇报他们的观点, 对于组与组观点不同时, 教师应该组织进行辩论。这种自主、合作的方式有利于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也能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3验证假设, 教师给出解释

探究学习中探究者在假设、探究之后, 要归纳整理。如果假设正确教师予以表扬, 如果假设不正确, 要求探究者需要思考假设的可能性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等, 但教师要给予鼓励并且给予正确的解释, 并让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最后教师针对探究的问题, 进行归纳总结。对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要进行补充说明。

中学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渠道, 探讨中学教学探究性学习的概念、教学设计原则、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

摘要: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能力, 探索学习。从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开始, 让学生是主体,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致和知识的渴望, 那么, 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设计上有所改变, 要重视探究性的教学设计理念。

关键词:教学设计,探究性,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65-168

[2]陈宝茹。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挑战[j]化学教学2004.11

[3]闫守发。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创新能力辽宁师范学报。

[4]靳玉乐探究教学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种群特征的探究性教学设计 篇8

“种群的特征”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稳态与环境》(人教版)第四章的重点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刚学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生物课程标准》中也明确“种群的特征”为重点考查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体会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和尝试转换图标信息的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种群的特征及年龄组成对未来种群密度的影响,加深学生对种群的理解。

[学习者分析]

高二学生的特点是具有相对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他们对文字、图表之间的转换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可通过思考、探究等,充分认识理解种群的基本特征。这样可以整合学生的知识体系,丰富其知识内容,培养他们的思维表达等各方面能力。

三维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辨别种群概念及实例判断,列举种群的特征。

(2)探究种群增长的规律,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在原因。

2.能力目标:

(1)能从图、表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并进行信息转换。

(2)设计并完成模拟实验,尝试用实验模型解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3)应用种群增长规律,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识研究种群动态的意义,形成辩证的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

(2)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理解其生态学依据。

(3)了解科学家的工作,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重点]

1.辨别种群概念及实例判断,列举种群的特征

2.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及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种群的基本特征。

2.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其预测功能。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法、汇报总结、师生讨论。

[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把”科学探究”作为基本理念的核心,提倡学生在“做中学”,需要学生通过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达到“学做统一”,使“活动教学”与“讲授教学”相互融合,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本节课就是以让学生亲历模拟实验及建立模型等探究活动来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为教学设计理念。

在引入课题中,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进行个体→种群这条主线的构建,从而引出种群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样方法和标志重补法,引出种群的基本特征的话题。在教学中,适当结合图片、事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加深对种群的了解。“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是课标中建议的一项活动,旨在使学生能从探究中了解种群的基本特征。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探究活动,不要把该探究活动上成一节验证或简单的重复实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时利用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讨论“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否是一个种群?”辨析种群的基本概念,通过个体和种群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白:种群不是个体的部分叠加,种群有它自身的特征。

通过问题探讨思考如何调查种群的个体数量,得出一般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1.1探究活动(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1)样方法是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要调查的生物群落中,确定一个或数个范围相对较大区域作为样地;再在样地中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然后计数各样方中的全部个体数量;最后,计算全部样方个体数量的平均数,通过数理统计,对种群总体数量进行估计。

(2)随机取样:在抽样时,如果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且每一个个体被选与其他个体间无任何牵连,这样就满足了随机性,叫做随机取样。随机取样不允许掺入任何主观性。

(3)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实施步骤

①确定调查对象→②选择调查地段→③确定样方(符合随机取样原则)→④设计计数记录表→⑤实地计数记录→⑥计算种群密度

1.1.2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是在一个有比较明确界限的区域内,捕捉一定量生物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经过一个适当时期(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重新充分混和分布后),再进行重捕。根据重捕样本中标记者的比例,估计该区域的种群总数。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和腹足类等动物种群数量的绝对估计。

假定在调查区域中,捕获M个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个体数为m,根据总数N中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相等的原则,即N:M=n:m,可得调查区域种群数量N=M×n/m。

1.2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1.3迁入率和迁出率

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immigration rate)或迁出率(emigration rate)。

[例题分析]

生物学家花了10年时间研究箱龟的一个种群。该种群数量开始时有15只,平均每年出生40个个体、死亡30个,迁入3个、迁出8个。则:

(1)该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是多少?

(2)种群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3)若该地区10年后有65只箱龟,而另一地区却有80只,你认为哪一地区箱龟更多?

1.4年龄组成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探究活动:构建年龄金字塔

创设情境:褐家鼠原产东南亚,是热带潮湿型鼠类,随着兰新铁路贯通,褐家鼠移入新疆。

新疆大学的艾尼瓦尔·吐米尔想知道它们将来是否会在当地造成危害。于是他在米泉地区进行了研究。他共捕到褐家鼠206只。

归纳年龄组成类型如下:

(1)增长型(图A):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多,老年个体较少,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

(2)稳定型(图B):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适中,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

(3)衰退型(图C):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少,老年个体很多。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小,但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原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1.5性别比例

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可能雌性多于雄性,也可能雄性多于雌性。引导学生举例性别比例的三种情况:

①雄性和雌性数量相当(人类);

②雄性多于雌性(社会性昆虫);

③雌性多于雄性(家养动物)。

一般来讲,人工控制的种群,雌性多于雄性。想想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性别比例研究在农业上的应用。

思考:以上这些都是种群数量上的特征,种群除了数量上的特征以外,是否还存在其他方面的一些特征?引出种群的空间特征。

1.6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的位置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片,和老师投影的几幅图片,说说这三个种群的空间特征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描述:①均匀分布②随机分布③集群分布

1.7组织学生总结种群的几个特征。并说明各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而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控制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影响种群密度的未来变化。

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那么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种群数量会怎样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下一节的内容。

[板书设计]

一、种群概念

二、种群的基本特征

三、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教学评价与教学设计反思]

1.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课堂中通过问题设计来评价教学目标的实施效果,包括学生的口头报告和情感态度等。

对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状况及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均给予评价。

2.终端评价

设计达标训练,顾及教学目标的各个层次。

3.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老师只能是起一个“导演”作用,在学生漏掉某些重要的注意事项时把需要交代的问题交代清楚以确保活动的准确性,严谨性。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积极思考、提问、表达、动手,完成探究活动,给予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去思索、去分析、去探索,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留给他们的课后探究问题也将再一次激起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高中生物定义性概念及其教学设计 篇9

一、定义性概念的学习原理

1. 定义性概念的解释

有一些概念如细胞核、叶绿体以及染色体等是有着可被直接观察的外部特征的, 这类概念被称为具体概念。其本质特征是人们按生物学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 具有“原型模型”。另一些概念如“细胞分化”、“中心法则”及“反馈调节”等则是抽象的, 不能以被指认的方式来体现, 而要以定义的方式习得, 称为定义性概念, 其本质特征是人们按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属性形成的, 学生习得之后, 便能按定义对一些事物进行实际分类。高中生物学所涉及的多数属于定义性概念。

2. 定义性概念的特点

加涅认为, 就最简单的定义而言, 至少含一个以上的客体 (他称之为“事物概念”) 和一种关系 (他称之为“关系概念”) 。例如: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催化 (关系概念) 生物化学反应 (事物概念) 的一类特殊有机物 (事物概念) ”定义性概念中,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上述的基本成分。绝大多数的定义性概念还常需要对其中事物概念的特征增加另外的一些描述。如“种群”的定义, 最简单的可以是“生物 (事物概念) 繁殖 (关系概念) 的单位 (事物概念) ”, 若要增加这一定义的适当性, 还需增加另一些描述。

若要学习定义性概念, 其中所含的子概念必须已为学生先前获得。由于定义不可能处于一种永远的循环之中, 其中的某些子概念最初必然是在没有定义的情况下获得的, 即它们是作为具体概念而习得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 具体概念是定义性概念的前提。如“有氧呼吸”这一定义性概念的习得, 就必须是学生先前获得了线粒体这样的具体概念, 才能习得有氧呼吸的过程、实质和意义, 最终构建成有氧呼吸这一定义性概念。

二、定义性概念的学习条件

定义性概念通常是通过言语信息传递给学习者的, 这意味着要提示学生回忆新概念中所包含的事物概念和关系概念, 他们才能迅速“掌握”新概念的含义。如“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这一概念的言语表述就是学生获得这种新概念的适当方法, 该定义的表述中有早先习得的概念, 如“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等提供了一些记忆线索。如果不知道这些子概念的意义, 学生显然不能通过这些言语信息获得这一概念的定义。因此, 定义性概念的习得受相应条件的影响, 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1. 学生自身的内部条件

学生的记忆中应具有所学定义性概念所含有的子概念, 即事物概念和关系概念。如在学习“遗传学上把m 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这一定义性概念时, “m RNA”、“决定”、“氨基酸”、“碱基”等这些子概念是学生基本的必备的前提。当学习一些复杂的定义性概念时, 像形容词和副词这样的修饰词的含义也必须要被学生所了解, 如定义性概念“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叫做群落”中的“在同一时间内”、“相互之间”、“各种”等。

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句法规则, 以便能对定义性概念的言语信息作出反应。定义性概念既揭示某一概念包含于它的属概念, 又强调与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如“真核细胞”包含在“细胞”这一属概念下,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这两个种概念间的差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从而我们可概括出“真核细胞是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的细胞”这一定义性概念。当然这样的语言技能一般在早些时候就已学会, 但语言技能的这种运用意识仍需要一定程度的培养和训练。

2. 教师创设的外部条件

定义性概念的学习一般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呈现定义。这种言语命题的方式, 要求教师维持各子概念的适当次序, 促进学生回忆理解语言句法中的涵义。如学习“转录”这一定义性概念时, 教师应该把其中的“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这些子概念按一定的次序呈现, 引导学生回忆理解, 最终促使学生形成“转录”的定义及意象。

呈现定义性概念的同时, 还应呈现相应的正例和反例, 且正反例应尽量多变。当所举的正例与所学的定义性概念较为相似, 或反例是表现了关键差异时, 获得的学习效果是最佳的。如在学习“原生演替”概念时, 我们要列举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新岛、冰层融化后演替这样相似的正例, 更要举出过火后的林地、弃耕后的农田这样次生裸地上发生的与之有着关键性差异的演替, 如此, 学生对于两种演替特征回忆区分效果就会更好。

三、定义性概念的教学设计

定义性概念是反映事物内在且本质的某种属性或与其他事物间的某种关系。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的概念大多属于此类, 且常以陈述句给予表述。教学过程中, 以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优化认知结构为目标、以知识结构改造为核心,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生物学定义性概念, 弄清定义陈述的要点, 理解关键词, 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并通过正反例变式训练达到灵活运用。

1. 呈现定义, 理解陈述

定义性概念的呈现, 既可言语陈述直接告知, 也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呈现定义后, 要引导学生理解其关键要点, 厘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 学生就将定义纳入到了他们已有的认知, 并对接于原有知识, 获得意义。要让学生理解陈述,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新旧概念的相同之处, 如DNA的“复制”、“转录”与“翻译”, 三者相同之处是都以一种生物大分子为模板合成另一种生物大分子;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发现新旧概念的不同之处, 如DNA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DNA, 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而翻译则是以RNA为模板合成多肽。这样, 既将新旧概念做了有机联系, 又不致混淆。

2. 新旧联系, 同化概念

概念同化是概念学习的重要形式, 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内化新概念, 是将概括程度或包容水平低的概念, 归属到认知结构的相应概念之下, 从而获得新概念的意义。例如, 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是染色体的种概念, 也从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因此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存在一定的一致性, 同样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一对相对性状遗传3:1的分离比在伴性遗传中仍然出现, 但与性别相关。这样通过原有概念对新概念的同化, 学生可获得概念的深刻理解和记忆。那么, 在教授定义性概念前, 首先, 要引导学生回忆同化新概念的旧有认知;其次, 要保证学生头脑中具有同化和理解这一关键特征的子概念, 这些常常要以复习提问或是复习题例的形式进行。如基因的本质属性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其中涉及“遗传效应”、“DNA”两个子概念, 教师不仅要激起学生回忆上位概念“DNA”, 也要通过提问和复习让学生回忆起构成关键特征的“遗传效应”这一概念。

3. 归纳整理, 构建图式

通过概念同化可建立新旧概念间的上下位关系, 而有些概念间虽没有这种关系, 但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 (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两个概念都涉及到种群) , 如果构建成图式, 学生就能厘清相应的定义性概念。如基因的复制与表达涉及许多概念, 有的是并列关系, 有的是上下位关系, 要理清它们间的联系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基因的功能出发, 将基因的复制、转录、翻译相联系;从基因和性状的分类出发, 将显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基因、隐性性状等相联系, 及时用概念图式表征出来, 以精加工策略将新旧知识整合起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4. 变式练习, 提供反馈

通过前述三种方式学生只是做到了对概念的理解, 而学习的目的是在新的学习情境中如何运用概念, 而促进对概念应用的关键是变式练习。以技能的形式习得了定义性概念的标志就是学生在变式的情境下, 能够结合概念的关键特征对正反例作出恰当判断。变式练习设计时既要有变化, 又要保持关键特征不变, 也就是说通过变化无关特征, 就可形成变式。如呈现“翻译”定义后, 不仅要给学生呈现翻译的图解这样的正例, 还要呈现RNA复制这样的反例, 学生对于翻译概念的理解就可更深入更清晰。变式练习的设计与使用, 使学生对定义性概念内涵的理解与应用更加深刻。

以上只是依据加涅的定义性概念学习原理对生物学概念的学习所作的粗略的探讨, 该原理在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待我们进行更深入的实践研究和理性反思, 借鉴其他的学习原理并将它们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上将有利于我们为学生提供更优化的学习条件。

参考文献

[1][美]R·M·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课堂教学中驱动性问题设计初探 篇10

关键词:驱动性问题;课堂教学;问题意识

一、驱动性问题设计提出的背景

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前国际上共同关心的教育理论问题之一。当前,教师过分重视学生分数,过分重视对知识的传授,教学过程大多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不够重视学生探索问题及获得知识过程的展示,导致学生不会问、无问题可问,结果学生尽管掌握了不少的知识,却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反思,笔者认为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易于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并以此驱动教学过程的展示是教学能否取得最佳效果的关键。

二、驱动性问题的设计

1.驱动性问题设计难度要适当

驱动性问题的设计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为起点。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问题设计难度太大时,学生“够不着”,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当问题设计难度太小时,学生“已摘到”,也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当问题设计难度适当时,会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对铜与浓硝酸反应后溶液颜色成因的探究,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Cu2+浓度差异的结果,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绿色”是因为硝酸铜溶液中溶有NO2,蓝色的Cu(H2O)42+与棕黄色NO2混合色为绿色,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学生通过分析,认为铜片的质量相等,浓、稀硝酸均过量,Cu全部转化为Cu2+,在同体积的溶液中Cu2+浓度相等。从而排除可能是Cu2+浓度差异的结论。设计实验通过加热绿色溶液使NO2逸出或向绿色溶液中通入O2使溶液中的NO2变为HNO3,观察溶液的颜色是否由绿色变为蓝色。以上设计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机地衔接了起来,问题设计得精妙。

2.驱动性问题的设计要突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点

例如:对“浓硫酸使铁、铝发生了钝化”的探究,我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一小块铝片放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中,结果无明显现象。有同学提出该实验不能说明“浓硫酸使铁、铝发生了钝化”,也可能是“没有发生反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浓硫酸使铁、铝发生了钝化”。学生通过分析钝化的产物与没有反应的铝片的比较,设计出把铝片从浓硫酸中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后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若无明显现象,说明铝片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不能和硫酸铜反应,从而得出“浓硫酸使铁、铝发生钝化”的结论。以上设计的驱动性问题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问题设计,设计的问题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提高和发展。

3.驱动性问题的设计要以学习方法为亮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学生特有的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例如:对“氯水漂白原理”的探究,我们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分别把红布条:①放入干燥氯气中;②放入稀盐酸中;③放入新制氯水中。有什么现象出现?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通过实验发现:①和②红布条没有褪色;③中红布条褪色。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由于新制氯水中含有H+、Cl—、ClO—等离子和H2O、HClO、Cl2等分子,通过实验排除干燥氯气、H+、Cl—、H2O的漂白作用,从而得出结论新制氯水中含有漂白能力的粒子为HClO和ClO—的结论。

三、驱动性问题设计的注意事项

1.驱动性问题的设计要坚持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究性原则

驱动性问题应该是侧重思考型、启发型和探究性的问题。教师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设计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探究性教学过程不只是简单地由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能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揭示问题、产生新问题的思维活动过程。

2.驱动性问题设计要坚持预设性、生成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设计好问题,而且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预先准备好各种对策。因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会产生新的、可变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随时发现问题、捕捉问题,驾驭好课堂,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題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诱导学生解答,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给学生充足的探究和思考时间,更不要直接给出答案,哪怕很复杂的问题,也应该通过启发引导,让问题答案从学生口中讲出。

参考文献:

[1]乔军.“问题导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教育,2011(8).

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篇11

一、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 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 经过分组活动和探究, 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在学生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 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共同讨论来完成.它强调学生主动探索, 并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设计

设计“有意义”“适度”“恰时恰点”的问题串, 用“问题串”引导学习。以下就《对数函数的图像及其应用》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谈谈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探究并获取数学思想方法:

1、教学程序与环节设计:

2、教学过程与操作设计

问题1:画出对数函数的图像, 并根据图像说出对数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任务分配:学生独立思考, 分组讨论;教师组织展示成果, 补充完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由图像联想对数函数性质, 培养学生以形助数的思维品质。

问题2: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

任务分配:学生分组讨论, 展示成果;教师督促指导, 追问引领, 提升思维

设计意图:通过构造对数函数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 渗透函数方法和分类讨论思想。

问题3:解下列不等式:

任务分配:学生分组完成, 学生互评完善;教师揭示思想, 帮助形成方法。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化归意识、等价转化意识并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对数函数单调性解不等式

问题4:溶液的酸碱度是通过pH值来刻画的, pH值的计算公式为pH=-lg[H+], 其中[H+]表示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单位是mol/L.

(1) 根据对数函数性质及上述pH值的计算公式, 说明溶液的酸碱度与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之间的变化关系.

(2) 已知纯净水中氢离子的浓度为[H+]=10-7mol/L, 计算纯净水的pH值.

(3) 国家标准规定, 饮用纯净水的PH值应该在区间[5.0, 7.0) 内, 请你计算出饮用纯净水的氢离子浓度的范围是多少?

任务分配:学生阅读理解, 联想化归, 建模提升;教师点拨引导, 补充完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应用对数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问题5:这堂课我们探究了哪几个问题?收获了什么?

任务分配:学生小组讨论, 归纳整理;教师补充提高

设计意图:学生整理纳入认知系统——知识、方法、思想错误的原因, 辅导思维方法, 使思维形象化;拨正学生的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 从多种角度考虑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创性的组合, 总结规律, 比较异同点, 设法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 提高分析综合的抽象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的工作不仅是要教书, 而且是要育人。通过教书为手段, 达到育人的目的。注重了课堂教师教师行为和课堂辅导应该是“授人以渔”, 而不是“授人以鱼”。

三、注重教学反思, 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实战能力训练下一篇:中外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