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性教学

2024-08-27

事件性教学(共8篇)

事件性教学 篇1

自从走进了小学课堂,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和一双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 而这些笑脸和眼睛背后, 我们还能看到小学生们好玩好动, 自控力差, 个性张扬的天性。因此, 课堂上, 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意外事故”总是防不胜防地发生着。然而, 作为英语课堂引导者的老师, 如果对这些“意外事故”处理不当, 不仅会影响师生关系、损坏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而且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这样, 就与《英语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了。鉴于《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我在我的英语课堂上特别注意运用师生地位平等的原则方法来处理这些意外事故。下面, 我就谈谈发生在我的课堂上的两件“突发事件”及我采取的方式方法。

一、“突发事件”

事故情节: 在一次英语课上, 我在教“Look at me, thisis my head, this is my ear…”时, 由于录音中语速太快, 学生跟不上来, 我便放慢语速, 并且用纯正的美式英语让学生跟读, 但几遍下来, 有些同学的语速还是有些绕不过来, 便产生了畏惧情绪、不愿再读了, 当我再次让他们模仿跟读时, 有位同学竟然干脆说:“我是读不来的。”就不愿再跟读了。有些学会了的同学就骄傲起来了, 他们在别人朗读时不认真听, 随意插嘴或嘲笑别人, 有位同学甚至说:“我学会了还要重复读, 真没劲!”, 当时的我真是左右为难, 于是我灵机一动, 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来竞赛, 看哪两个小组读得既清晰准确又响亮整齐, 就给他们每组各加一颗“红五角星”, 结果这一招还真灵验, 每个小组都干劲十足了, 都读出了自己的最好水平, 我给两个较好的小组加了星星后, 问另外两个小组的同学要不要再比试一轮, 他们齐声说“要!”于是我让他们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 待同学们基本上都读得很好了时, 我看教育的时机已到, 于是我说:“老师开始学英语时有很多句子也不会读的, 但我坚持一遍又一遍地跟读, 直到第十遍才终于学会。”接下来, 我叫了刚才说“我读不来的”的同学, 请他读出“Look at me, this ismy head, this is my ear……”等句子, 在我的鼓励下, 他终于拾起了自信, 鼓起勇气大声读出来了, 虽然读得不太好, 但我还是给予他“Excellent!”的最高表扬, 并对其他同学说“Clap your hands!”在小朋友们的掌声中, 我较为轻松地纠正了他的发音, 并对其他同学说:“这位同学说自己读不来, 你们说他读得来吗?”同学们齐声说“读得来!”我又说:“其实我们每个同学都能读得好的, 关键看你有没有自信去读好, 这位同学首先不够自信, 但后来他不再畏缩, 而是勇敢地读出来了, 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 单凭这股勇气就值得我们学习!”那位同学在我和其他同学的掌声中满意地坐下去了。接下来我叫了那位说“我会读了还要重复读, 真没劲!”的同学, 跟他玩一个“Simon says”的游戏, 我很快说出“Open your book, Close your pencil-case, Open yourmouth, Close your eyes……”等较难的指令, 他开始摸不着北了, 结果他那骄傲的情绪大打折扣了, 开始有了自知之明。于是我不加评定地让他坐下了。接下来的课堂上, 他再也不随意插嘴和嘲笑别人了, 而是很专心地听别人读和说。

现象分析:这是一个英语课堂中反复操练的环节, 对于没接触过英语音标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 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却也是非常枯燥的。无论我们怎么优化这一过程, 把他变成一场游戏或一场竞赛, 仍避免不了反复地读、说与纠音。教学中, 存在着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是很正常的, 但我决不能让学生存在不想学的心理。在我的课堂中, 我把枯燥的操练变成一场场竞赛, 不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熟练掌握了语言, 而且培养了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二、思考与探究

1.《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兴趣看作小学英语教学的第一要务。培养兴趣可以借助玩玩唱唱, 但不等于玩玩唱唱。游戏等直观活动只能激发学生一时的外部兴趣, 这种兴趣是短暂易逝的。而要培养学生持久的内部兴趣, 主要靠学有所得而产生的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最好通过比较和竞赛的形式体现出来, 学生才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2.我在处理这一事故时, 虽然已经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教育目的, 但花费时间较多, 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同时, 教育言语要用大量的中文讲才能让学生听明白, 大有变英语课为思想品德课之嫌。有损英语语言气氛的营造和让学生进行英语交流的自主习惯。而如果让这两种极端的学生进行课后教育的话, 又不能起到这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总结

英语课堂上的纪律问题是我们小学英语老师普遍头痛的问题, 英语老师不能像语文、数学老师那样只任教一个或两个班级, 我们任教班级多, 面对的学生也多, 不可能像语文、数学老师那样了解学生, 也不可能像班主任那样与某个班级的学生朝夕相处, 因此, 如何确保英语课堂上的良好纪律是我最想知道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给自己不断充电, 发挥自己最好的教学技能, 使每一堂英语课都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 使学生对你的课产生兴趣, 同时以地位平等的心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做到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师生关系更是朋友关系, 这是我最有体会的一点;当然确保英语课堂上的良好纪律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和班主任老师的配合。

七大意外败性事件 篇2

1.激情时喊出前男(女)友名字。布罗塔博士表示,性幻想是满意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进入亢奋高潮时,突然叫出前男(女)友或秘密情人的名字,另一方无疑会顿觉晴天霹雳,满腔热情和勃勃激情立即被炸得粉碎。布罗塔博士建议,练习瑜伽、冥想呼吸、积极健身以及努力工作都是转移视线和摆脱过度性幻想的最好方式。

2.想小便。性爱过程中突然想小便(特别是女方)堪称最常见败性事件。科萨里博士表示,性爱刺激神经紧连膀胱神经,有些夫妻性爱中甚至会出现尿失禁。他建议,为了避免性爱中想小便的尴尬,准备性爱之前,最好去趟卫生间。

3.放屁。人人都会放屁,但在夫妻激情过程中,突如其来的臭气会导致偃旗息鼓。科萨里博士建议,为了避免性爱中放屁,必须确保消化正常。避免土豆、蚕豆和豌豆等豆类和各种烘烤食品等胀气食物。另外,适当吃点健胃消食片或者饭后快走,让食物完全消化。

4.指甲抓痕。如果指甲留得太长,性爱时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抓伤伴侣,造成疼痛不适。虽然有些人喜欢这种床上野性,但是大多数人却可能会因为疼痛而停止性爱。专家表示,定期修剪指甲,可避免性爱中抓伤伴侣。

5.自我刺激。科萨里博士表示,性爱过程中,女方自我刺激容易分散男方的注意力,甚至会导致男方的挫败感。他建议,尽量避免在性爱中反复触摸或揉擦自己的身体器官,应该让伴侣通过抚摸你的性感地带,进而激发性唤起。性爱前务必将全身清洗干净。

6.安静无声。性爱过程中既不吐出一个字也不发出一点声,容易给伴侣造成“敷衍了事”和“例行任务”的感觉,时间一长容易导致性趣锐减。而性爱过程中的呻吟、尖叫,甚至发出“销魂之声”,都会让伴侣受到鼓舞。布罗塔博士表示,性爱过程中,相互交流感觉和喜好对提高性爱质量极其重要。

事件性构筑——源计划的建筑笔记 篇3

过去几年中发生的大事件实在太多,以致令人对宏大事件产生麻木。于是我们试图从平凡细微的事件中,从所处的大时代背景的相反方向开始我们的建筑叙述。

1.一本书

隈研吾的《负建筑》中文版便是这种逆向观念的典型:纯白色封面上三个清晰的宋体标题字是对信息过剩和混乱现实的冷静应对。日文“负”的意义和中文略有差异,有“失败”、“失意”之意。文本开始于建筑产生的问题,建筑给人们造成的不安,不同于西方中心主义语境之下把建筑作为成功和英雄主义象征。我们不断地建造着具有强烈“象征意义”和“视觉需要”的建筑。但现实情况是,建筑屡屡给人们以巨大的挫折感,与最初建造的愿望背道而驰。于是隈研吾提出应该建造“负”建筑、“适宜的建筑”,而非强调建筑本身的建筑。以此为论调,他以新的视角为读者呈现了一部更鲜活的现代建筑史。“负建筑”的提出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的种种症状—建筑完全脱离生活而存在,蜕变成纯粹的制造业商品,不断地以喧闹的场景和视觉形象充斥于市场,建筑早已非建筑—尤为合时。对我们而言,这本书仿佛耳畔不断回响的声音,提醒我们冷静审视自身和所面对的现实。

2.一个工作坊

另一个对我们产生影响的事件是今年3月在重庆参加的、由英国文化协会主办的公共空间改造论坛和工作坊,这次体验令我实实在在地重新理解了公共空间的定义,而且在方法和手段上超越了原本作为建筑师所熟知的范畴。论坛展示了重庆在成为直辖市迅速发展扩张而引发的公共空间议题,实质上这些议题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中具有普遍性。几十位来自中、英两国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分别从设计、艺术、政治经济角度切入议题,探讨重庆公共空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解放碑是重庆最繁华的地段,在这里一切都是混杂的,公共、非公共,商业、非商业,高密度的人群,高密度的建筑,这就是浓缩的中国城市!无论空间形态如何,它们都将被活动所淹没。于是,我们尝试以单个事件去改造空间,以临时性来营造场所,试图重新引起人们对公共空间的认知。这不是传统建筑学中所教授的方法。我们的成果是在一个特定的节日采取“反节日”的方式营造寂静、虚空甚至荒诞。在如此特定的场所,只有通过“反”或者“负”的方式才能重新唤醒真正属于所有人的公共空间!

3.一次展览

2008年底,源计划把广州市东区原广州化纤厂的冷冻机房改造为工作室。为此,我们在机房首层的封闭空间设置了源计划的第一次设计展览——《Made in 2-19》。展览的标题意在引发对“Made in China”现象的批判性思考,以此为视角引导观者读取展览传递的信息。18m见方的封闭结构是广州乃至珠三角作为世界制造工厂空间结构的物态存留。“Made in China”塑造了当前整个中国的社会意识和文化结构,捆绑这个结构以内的任何事物,建筑和建筑师也不例外。小马赛克饰面的外墙掩饰了结构物的实质机能,虚构了它的真实尺度,并曾经无情地编织了整个城市。

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我们伴随着珠三角作为制造业地理中心的都市扩张成长,得益于90年代初还未被“Made”的结构同化的高等教育,当有机会在远离这种无所不在的社会结构在欧洲大陆学习和游历时,我们开始反思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因此而形成的空间建构逻辑,并试图以创造性的工作方式在旧有的结构中书写。展览以堆砌的灰砖虚拟了大跃进式的中国城市,并以此为场景展示我们的建筑写作。展览选出了源计划在过去几年间的11个建筑作品来阐述工作室的独特理念和工作方式。建筑空间模型和影像漂浮于灰砖堆砌的场景之中,犹如“泛都市化”海洋中的乌托邦岛屿!

南华国际项目的设计周期贯穿了源计划成立到现在的全部时间,因而也印记了我们经历的所有建筑事件,同时也被这些事件所建构。

1.离析

当代中国城市建筑设计不可避免地面对城市空间质变后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人们赖以生存的城市空间被极度压缩,社会现状与传统之间出现巨大的断裂;与此同时,标榜商品和权力的超大尺度空间肆无忌惮地切割和拉伸着城市,旧有的空间价值随之瓦解。城市于是呈现出史无前例且无比粗糙的混杂面貌:传统城市肌理迅速消解,宽阔的道路和空洞的广场充斥,城市表象和内容分离。

建筑面临着自身的两难—既无法退回到原有的城市尺度逻辑,又难以逾越刻板和过分简单化的城市规划条文。这种状况将导致两类建筑结果:一类是彻底退化为纯粹的空间商品,只遵循商品逻辑的资本机器;另一类是“升级”为一个空间视觉的符号,而不关注建造本身的权力躯壳。建筑学需要如何走出现有的困境?建筑师在这两难的境地中可以采取何种设计策略以延续专业的价值?

在南华国际大厦项目的设计中我们尝试了“离析”的空间策略。物理和化学的“离析”法通常指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自身性质上的区别予以分离。“离析”不需要太多的外界干预,比如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几种成分比重的区别,静置即可使其分层离析。南华项目高层塔楼在垂直方向的空间分层正是这一现象的建筑借鉴。传统的高层建筑乐于将其中的混杂功能隐匿于一个完整的表皮之下,让人难以探究包裹于其中的内容,而南华项目的建筑设计却将混合的内容静置分离,使其呈现出本体的特质。

2.南华

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制糖企业,南华集团12年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变迁。与国内外很多成功的企业一样,他们选择以建筑作为延续其良好发展势头、展现独特企业文化的载体。歌颂功德的建筑类型在每个时代都比比皆是,从西方到东方,从古典到现代。在这个项目中,建筑师的研究从“如何才能让设计从传统高层设计中单纯的造型游戏中摆脱出来”这样一个问题出发,换句话说,就是要寻找一种包含当代中国城市空间精神实质的新方式,避免因建筑表现和内容再次分离而沦落为空洞的躯壳。

设计任务并不复杂,但具有与很多办公建筑要求类似的混杂性:主要建筑功能为办公,包括集团自用和出租两部分,要有各自独立的出入口和垂直交通;集团办公部分需配以适度的接待、展示和培训以及高层聚会设施。

3.建筑

建筑设计开始于极其简单的形体:36m×36m的正方形平面,楼高117m,这个15万m3的长方体包容了所有的建筑功能。原本相对混杂的功能在垂直方向进行“离析”,办公空间和公共(观景)空间被清晰分离,竖向生成两个纯办公楼层的方体和3个透明的公共楼层。两个办公方体被悬置于开放的透明楼层之间,3个公共楼层为环绕中央结构核心的全景空间,在建筑的不同高度上引入城市景观。3个楼层的内容自下而上分别为塔楼底部12m净高的入口大厅(包括北向出租办公入口和南向南华集团入口)、中部位于70m标高的南华集团接待和展示空间以及塔楼顶100m标高处的南华集团高层聚会的开放式花园空间。

为了获得真正的全景空间,塔楼进行了4次结构转换。中央的结构核心贯穿整个建筑高度,外圈结构柱在3个公共楼层向内收进6m,两个办公方体仿佛悬挂于结构核心上。开放楼层的外表皮是单层的高透超白全玻璃幕,消除一切对景观视野的阻隔,并强化办公方体的“悬浮”感。办公方体部分的表皮为双层幕墙,内层是与结构柱外皮持平的低辐射中空玻璃幕墙,外表皮是单元式铝合金遮阳隔栅网,两层幕墙之间是供清洁和维护用的工作马道。整个建筑外立面仅呈现两种建造材料——阳极氧化表面处理的铝合金和高透白玻璃,清晰地表达了垂直方向上的建筑逻辑。

铝合金幕墙单元的大小为1.5m×3.6m,其构造方式依然明晰地体现整体建筑的逻辑。10mm×60mm截面的实心铝合金型材十字相交,交点处由250mm×250mm的铝合金铸造的“十”字形构件扣紧而成为牢固的整体单元。幕墙单元在工厂加工完成后再运抵现场安装,以保证单元尺寸的精准。建筑的4个立面共由2 500个单元构成,14.25万个亮银色、具有传统花隔窗意味的铝质十字构件将把大楼塑裹成一个清透、简洁的铝质城市景观!

南华国际大厦Nanhua International Tower

项目基地位于南宁城市东南主轴线民族大道东段的城市门户位置。设计采取了竖向切片的建筑概念:3个特殊全景观的公共楼层—屋顶花园、集团展示空间和首层入口大厅被水平插进100m高的塔楼内,标准办公部分外维护构造为带外金属遮阳栅格网的双层幕墙。为了实现上述建筑概念,大楼的结构系统在竖向上进行了4次结构转换,以在建筑竖向创造3个环绕建筑、6m进深的全景空间。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南华国际大厦

项目业主:广西南华糖业集团

建造地点:广西省南宁市民族大道

项目功能:办公

占地面积:0.48hm2

建筑面积:40 447m2

项目周期:2007年~2010年

目前阶段:施工中

建筑设计:源计划(建筑)工作室

如何看校园性侵事件的分歧 篇4

目前对于教师对学生性侵现象并未有明确的处罚规定,更多时候问题被归结到师德范畴,而这正是处置分歧的根源所在。目前这种分歧还在延续, 各方正在探索解决办法。一些细节显示,对类似事件的处置有望从道德范畴转移到法律层面,在处置结果公布前,对于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各界就有所讨论。不少人期待完善机制,上月上旬,国内外高校教师、学者和学生发表两封公开信,提出两个诉求,一是彻查厦大性骚扰事件,二是建议以此事为契机,教育部制定《高等教育学校性骚扰防治管理办法》。不过,有评论者注意到,这种诉求的发出者并非是法律界人士,并指出这种诉求并不符合立法精神。原因在于,一方面此类事件夹杂了复杂的感情因素,一般难以查处,另外对于立法所能达到的效果,业内人士也表示怀疑。教师针对学生的性侵行为容易激发民众的怒火,具体到如何防范,仅仅寄希望于法律可能不切实际。外界过去看待师生关系时的确有简单化的倾向,以致纠纷出现时显得手足无措,性侵作为极端现象,放大了目前的纠纷,它也表明师生关系需要重新审视。

试谈非事件性新闻的深度挖掘 篇5

非事件性新闻是相对事件性新闻而言的, 是对一段时间或若干空间发生的新闻事实概貌性或阶段性的反映。非事件性新闻没有明确的时间性, 不像事件性新闻那样典型、突出, 时效性要求不是很强。

非事件新闻的报道始终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新闻报道工作之中。搞好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工作, 对于提高地方党报的报道质量非常重要。

搞好非事件性新闻报道要做到如下三点:

一是要善于捕捉生产生活的小事, 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小题材。新闻蕴藏于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之中, 我们的记者只有更多地走进基层、关注生活, 善于抓住生产生活中的热点, 才能更好地挖掘有价值的非事件性新闻。七台河日报社近几年相继开展了“百名记者三走进———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基层, 看发展”、“新春走基层”、“记者走基层”等大型采访活动, 刊发了数百篇以小见大、现场感强、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稿件, 拍摄了许多鲜活、生动的新闻图片, 较好地反映了基层的生产生活, 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称赞。今年年初, 我们的记者得知二四勘探队钻井工人短缺, 一些青年人不愿到野外吃苦的情况, 于是记者深入到野外钻机采访, 对一些青年钻工在钻机一线愉快工作、健康成长的事实进行了报道, 产生了较好的引导作用。通过“三走进”、“走基层”等有效形式, 促进了我们的报纸进一步实现了“三贴进”。我们认为, 这些形式是搞好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是要从大处着眼, 从小处着手, 善于通过小题材展现重大主题。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芒, 小题材也能反映大主题。无论新闻稿件还是新闻图片都是如此, 这是我们的共识。当年谢海龙的一幅特写摄影作品《大眼睛》, 掀起了一股关注贫困儿童、失学少年的热潮,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98年, 本报记者采访了一个村庄, 发现村中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 通过深入采访, 得知这个村免收所有学生的学费, 这在当时是件新鲜事, 于是采写了《百余村娃免费上学》, 这则新闻稿, 通过一个侧面, 反映了这个村党支部重视教育的重大主题。我们要善于在工作和生活中发现身边小事、小人物中蕴涵着的有价值的新闻, 善于捕捉大事件中的小人物, 小人物中的大背景。从小处着手, 不是无病呻吟, 而是要从大处着眼, 心中要掌握全局, 立足点要高, 要有的放矢, 要正确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 要手中有“长焦”, 心中有“广角”。只有这样, 才能通过小题材展现重大主题。

三是要通过外在的表象, 挖掘深层次的主题。要想挖掘深层次的主题, 就要做思辨型记者。思辨型非事件性新闻采访, 重在揭示事实内在因果关系与发展趋势, 让事实经过理性过滤, 加深报道的思辨色彩, 挖掘新闻的深层价值。俗话说, 新闻是用两条腿跑出来的, 但是我们的记者如果只会用两条腿和一双手, 而不会用大脑, 就不是一名好记者, 肯定不会采写或拍摄到好的新闻作品。七台河是煤炭工业城市, 煤矿安全事故多发, 因此报道煤矿安全工作成为我们的重要内容。2009年, 本报记者采写了《抗天灾必先治人祸》新闻稿件, 通过例举煤矿事故和各种人为的隐患, 深刻剖析了“人”在煤矿安全中的重要因素, 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获得了省新闻奖二等奖。非事件性新闻的采写也难也不难。说不难, 就是不求质量和效果, 如同写工作总结;说难, 就是要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基础上, 有所突破和创新。要搞好非事件性新闻的采写, 就要做思辨型的记者, 进行思辨型采访。

非事件性新闻的采访与写作如此, 非事件性新闻摄影也是如此。在非事件性新闻摄影方面, 更要注意把握新闻摄影的三个特征。

一是新闻性。新闻价值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价值取向。不具有新闻价值的图片就谈不上是新闻图片。摄影记者不但要有较高的摄影技术, 还要有一定的新闻功底和新闻敏感性, 只有这样, 才能拍摄到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新闻图片。有些年轻的摄影记者只“会”照相, 对新闻知识知之甚少, 有的连简单的图片说明都写不明白, 这样的摄影记者在非事件性新闻采访中必然手足无措。

二是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同样也是新闻图片的生命。摄影记者要做到所拍摄的图片是真人真事, 所拍摄的人物、事物、瞬间形象都应有其真实面貌和特点, 应尽可能地抓取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自然流露出的瞬间形象, 尽可能不要摆拍和电脑制作, 从而保证新闻形象的自然和真实。文字说明要准确, 不能含糊, 更不能随意编造。

三是形象性。新闻图片要用形象说话, 形象不鲜明、生动, 就失去了其作用。当今的媒介, 图片是主角, 所谓“读图时代”就是强调了图片的重要性。非事件性新闻的拍摄相对事件性新闻的拍摄更加难以把握, 如果不能表现新闻形象的典型瞬间, 其视觉冲击力就会大打折扣。

非事件性新闻蕴藏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 蕴藏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每时每刻。聚焦小题材, 挖掘大主题, 需要新闻人在不断的实践中创新和挖掘, 进而适应不断发展的党的新闻工作和宣传工作。■

论环境性群体事件的成因与对策 篇6

以前段时间启东市的王子造纸厂事件为例, 这就是起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王子造纸厂欲建一通海排污管道, 造纸的污染物排放量是相当大的, 若这一排污管道建成, 势必会对启东入海口以及其周边海域造成一定的污染, 启东市的渔业非常发达, 若是海域遭到污染, 对于其渔业必会造成重大影响。故而群众们自发地举行游行、冲击市政府, 迫使政府做出了让步, 暂停这一计划。这是一起典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

要解决环境群体性事件, 则必须先要了解其成因。

一、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一) 环境问题危及群众的切身利益, 这是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成因

我国的民众总体而言还是比较“温顺”的, 这得归功于我国的传统道德教育。礼让、宽容是我国所提倡的传统美德, 这亦决定了我国民众不会为了点小事而大动干戈。然而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则表明该环境问题已经超出了大部分民众的承受底线, 严重地威胁到了民众的生活, 这一矛盾的激化导致了此类事件的发生。

(二) 群众发现问题的时候往往是环境问题已经相当严重的时候

群众对污染企业的发现, 不是在引资、立项、征地、建厂、开工这个阶段, 而是在污染已使当地公众无法正常生存、疾病流行因而夺去许多人性命的时候。在这个阶段, 矛盾激化, 利益更难协调, “沉默的大多数”便很可能成为“爆发的集体”。这是由污染企业与民众缺乏互动、政府部门的信息披露不及时所导致的。“正是由于公众参与项目决策不足, 导致一些项目建成后的环境纠纷不断, 甚至引发环境群体性事件。”[3]

(三) 群众个体力量过于渺小, 无法凭借个人力量来维护自身权益

在与污染企业的博弈中, 群众个体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而对于环境保护富有热情的民间环保组织和公众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支持, 无法代表受害群众参与到博弈过程中去, 这就使得群众必须自发地抱成团, 集众人之力来实现自身维权的目的。

(四) “法不责众”的心理使得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群众没有后顾之忧

受法不责众思想的影响, 很多群众即使没有受到环境问题的影响也会参与到群体事件当中去, 从而导致群体性事件频发、群体事件的队伍不断壮大。这是比较危险的, 情绪激动的民众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 做出违法之事, 如冲击市政府、进行打砸抢烧等。

简单地分析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二、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刑法对策

(一) 将对于环境问题的处理由民事赔偿、行政处罚上升

到刑法的高度, 对于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应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现今我国对于环境问题的处罚方式比较单一, 力度也比较轻微, 这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频发的主要诱因之一。低廉的赔偿处罚成本换取高额的开发回报, 这么划算的买卖任何企业都会去做。如果能将对于环境问题的处罚划入刑法的范畴, 即对于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的主要负责人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处以刑事处罚, [4]这必将使得企业的领导人不得不仔细权衡下开发的利弊, 对于处理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慎重。长此以往, 企业必会在开发过程中将环境问题放在首位考虑, 妥善的处理好环境问题,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以往, 企业深谙处理好环境问题,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双赢的发展模式, 但是由于处罚力度的薄弱, 使得企业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而忽视环境问题, 导致环境问题频发, 进而使得环境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处理环境群体性事件要从两方面入手, 对于环境污染企业的处理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亦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必要环节之一。

(二) 公诉机构将重大环境问题的诉讼纳入其诉讼范畴

诉讼活动的进行,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群众个体力量的渺小导致其在环境问题的诉讼中的局面不利。普通群众个体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是无法与企业匹敌的。这就使得很多时候群众明明占据了理却无法获得预期的胜利。如果公诉机关能够强势介入, 则不存在力量悬殊导致诉讼不公局面的发生。若想得到一个公正的司法结果, 则必须有一个公正的司法前提, 若诉讼双方一开始就处在一个不对等的状态, 则实现司法公正就有可能沦为空谈。[5]的确, 这就好比是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 大人吃了小孩的糖, 小孩要去告大人, 可是不管是让小孩去承担诉讼费用, 还是让小孩去举证, 实际上都是在为难小孩子了, 可是大人却没有这方面的困扰, 这样一来, 官司还怎么打下去啊?而公诉机关的介入, 就好比小孩子的监护人来了, 这种大人与大人之间的较量才是一种对等的较量, 这种较量的结果往往也是比较公正的。

(三) 严格规范群体性事件的尺度, 区分群体性事件与违法行为的界限, 这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亦是保护群众的需要

对于群体性事件中的少数黑恶势力以及严重破坏公共秩序的个人, 应当通过刑罚手段增加其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成本, 并通过先例的树立与媒体的宣传, 发挥示范性与警示性作用, 使得群体性事件的潜在发动人群意识到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后果。法不责众并不是给了群体犯罪以免罚的借口, 相反, 这是一杆标尺, 群体性事件与群体犯罪有着本质的区别, 若是群体犯罪, 即使你的人数再怎么众多, 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严格规范群体性事件的尺度, 可以使群众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定性, 不至于被一些不法之徒所利用, 做出违背本意的违法之事。这不仅可以使群众放心去行使权力维护自身权益, 亦可以让那些不法分子无可乘之机, 从而实现维权活动的合法有序, 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实现社会的和谐。

(四) 严惩贪污腐败

“群体性事件的背后总是有着实质的利益冲突, 尤其是有权者和无权者的利益冲突。”[6]环境问题的矛盾主体不只是污染企业与群众, 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亦选择了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正是有了他们的包庇纵容, 才使得那些污染企业如此的肆无忌惮。继续以王子造纸厂事件为例, 事后南通市环保部门在3个月内有10多名官员受到调查。试想一下, 如果没有群众的游行, 政府会禁止王子造纸厂建设排污管道吗?在群众游行后一天之内政府部门就做出了正确而又理性的判断, 可是, 在决定建设排污管道之前的那么长的时间里面为什么就没能正确而又理性的判断呢?这样一来, 游行的群众冲击市政府也变得情有可原了。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EB/OL].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网, 2012-12-3.

[2]中国崛起需跨越环保这道门[EB/OL].大公网, 2012-12-3.

[3]首部环保公众参与办法出台, 加强决策民主化[DB/OL].环评吧, http://www.eia8.com/gzcy/law/200810/26-24.html, 2012-12-3.

[4]曾明生.刑法目的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9:41.

[5]白建军.公正底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28.

事件性网络流行语与新闻传播 篇7

一、网络成为事件性网络流行语的载体, 是人们发表意见表达民意的符号

现今更多的人在利用网络媒体获取信息。网络媒体对使用者的要求高于普通媒体, (要求使用者具备计算机操作和网络信息获取的基本技能) , 加之网络媒体使用者的年轻化、高学历化、思维敏捷化、追求时尚个性化的特点, 是网络流行语在互联网中的传播成燎原之势。这种表达方式符合现代人追求新、奇、快、变的需求, 节省了人们获得相关新闻事件的时间, 人们在利用网络媒体了解新闻的同时还可以发表个人观点。这些观点在网络虚拟空间里反映但是以现实社会的新闻事件为依据的真实事件, 事件性网络流行语的背后就是某个现实社会真实新闻事件的反映, 人们透过这些包含“有特定含义的”流行语引发思考, 传播观点, 这些在网络里流行的符号最终又将会影响到我们身处的现实社会。

二、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方式加速了事件性网络流行语的传播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机等媒体在处理信息内容上的数字化, 多媒体化及传播形式的多样化, 使事件性网络流行语得以在多种媒体之间相互传播, 这些语言除在网络间传播外, 在传统媒体上也广泛传播着网络信息, 媒体间相互借用内容和传播方式增强不同媒体之间的交融与互动, 让人们有更多选择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对于不上网的受众他们对网络流行语的熟知就得力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网络多媒体在呈现信息及内容表现方式上的优势比传统媒体更具备表现力, 即将传统媒体相互分离的各种信息内容 (如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影像等) 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传输和显示。在内容上, 人们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对不同形式的新闻进行解读, 无限的存储空间和全天候传播优势进而呈现出内容报道的连续、全面的、深层次性、分众化, 媒体的融合不仅在技术上支持着全媒体的融合 (不同类型的媒体接受相同的信息内容) , 而且真正实现了内容的融合 (人们在不同地域可获得各自所需的信息也可用一种媒体接受多种信息) 实现了实时动态的传播效果。这就改变了传统媒体中的报纸, 杂志它在呈现内容时要受到栏目版面、出版时间的限制;电视在传播信息内容时受时间段的限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网络环境中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 他们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参与到信息的制作与传播的过程中。甚至会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和发布造成影响而反射到现实社会中。如网络应用自身优势设置互动性栏目, 在线调查、网友评论、网友留言、参与报道等。既有传统媒体的栏目版块特色又突显网络传播的便捷性, 拉近了网民与网络之间的距离, 人人都可以利用它发表观点, 使事件性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另一原因, 满足了受众的不同需求。

三、事件性网络流行语背后的新闻事件, 折射出的是网络舆情

事件性网络流行语是以现实社会的大事件为背景。当“我爸是李刚”、“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等网络流行语大量涌现时, 我们必须知道流行语与相关事件的关联性如“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就是指2010年11月3日“QQ与360大战”中, 腾讯向8亿用户发布消息称:“亲爱的QQ用户, 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 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 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这一事件能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 是缘于“QQ与360大战”中“殃及”到的是众多QQ用户, 反映了公众对腾讯公司剥夺消费者选择权而感愤怒的情绪。在这场公司大战中, 众多QQ用户仅是这场争端中的观望者, 他们利用网络表达了对这一事件的观点, 都说消费者的利益至上, 但消费者的利益应该由谁来代表?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想牺牲用户的利益打败对方, 靠垄断和漏洞显然不行。“我爸是李刚”是社会对“富二代”、“官二代”们的怨声载道, “李刚”这个名字所影射的, 是有权有势官员们的形象, 有了当官的父亲, 是否就能压垮一切包括社会的正义和良知呢?流行语中反映的是人们内心深处对“权利的焦虑”对滥用公权的质疑和讽刺。表达了人们渴求了解公共利益的真相。事件性网络流行语的传播, 是网民参与社会活动的话语权、实现言论自由的体现。所反映的网络舆情是社会发展与网民群体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反映物价的网络流行语中“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姜你军”、“油你涨”、“苹什么”……, 就是对飞快上涨物价的质疑, 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 现在国家出台的调控抑制物价上涨的措施就是倾听民意、体察民情, 接受老百姓的监督, 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化解社会矛盾的最好体现。领导者在拥有权力的同时要取信于民、用权于民, 体现公仆的形象。事件性网路流行语加速了新闻事件的传播, 同时也使新旧媒体间的舆论监督形成合力。是网民表达对观点和宣泄情绪的符号。

四、网络流行语与现实语言在使用中相互交叉存在的问题

“网络流行语”虽然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传播, 但它源于现实生活又会影响现实语言的使用, 它的表达对加速新闻事件传播、提升社会关注度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流行语所用词语的短小, 有时候仅凭字面意思是难以明白词语的引申含义。其特殊的指向性会因使用语境的不同而导致沟通的不畅, 与此同时所用词汇的持久性和生命力会随着时间、事件的兴衰而起落;随事件的淡出而遗忘能够流传的属于精品。事件性网络流行语是时代的反映与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网络时代反映在语言上的就是一种力求新、求变的个性化心理。事件性网络流行语在记录现实的同时也记录着时代的深层心态。当新闻事件随网络流行语被快速复制, 飞速传播不断渗透到现实生活时, 它正在影响和干扰着我们的生活, 当我们不懂事件性流行语的含义时便不能进行顺畅的交流。我们不必刻意去推广它, 更不必去禁止。应该慎审的使用它, 用的得当不仅显得形象、生动、风趣时尚也能体现出传播效果。

网民是网络流行语的创造者在网络开放的平台上当享用言论自由权利的同时应该承担媒体的义务即为自己发布的信息负责, 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 名誉权、隐私权对社会负责, 不传谣、不侵犯他人权利, 只有遵循这些底线才能使网络流行语的生命力得以延伸和发展。

摘要:事件性网络流行语与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息息相关, 人们用这种方式揭露着生活百态, 并以简洁智慧的语言表达着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感受。其不乏幽默讽刺之感, 增加了读者对新闻事件的新奇感与关注度, 成为受众表达个人观点的新方式。

事件性教学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八步镇位于织金县北面, 距县城24 km, 辖21个行政村, 17所小学。该小学位于八步镇政府所在地, 共计学生2 032名, 其中一 ~ 六年级27个班1 782名学生 ( 男生988名, 女生794名) 参与营养早餐计划; 学前班3个班250名学生未参与营养早餐计划。

1. 2病例调查与诊断通过走访医疗单位和所有进食营养早餐者, 填写个案表, 参考《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和技术处理总则》 ( GB 14938 -94) [2]、《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 CCMD -3) [3]和《国际疾病分类标准》 ( ICD -10) [4]等标准, 严格区分自述“中毒”者是真正“食物中毒”还是“心因性反应”。人口学资料由卫生院及学校提供。

1. 3营养早餐调查通过现场查看、询问发放营养早餐的教师及工勤人员, 调查3月26—29日以来食品保存、分发等情况。

1. 4实验室采样及检测采集病例粪便和呕吐物进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弯曲菌、致泻性大肠杆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肠黏附性大肠杆菌、志贺菌、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诺如病毒等病原体的检测; 采集金丝汉堡软面包1个 ( 约52 g) 、金丝汉堡软面包 ( 漏气) 1个 ( 约52 g) 、蒙牛酸酸乳饮料1盒 ( 250 mL) 及加工场所环境标本等, 按《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5]等国家标准进行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和鉴定, 按《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方法》[6]等国家标准进行黄曲霉素M1的鉴定。

1. 5数据分析应用EpiData 3. 01, Excel 2003和EpiInfo 3. 5. 1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

2 结果

2. 1流行病学调查该中心小学3月29日7: 30—8: 30为一 ~ 六年级学生营养早餐时间, 其中一 ~ 二年级学生早餐由班主任教师到仓库领取后进行发放; 三~ 六年级由班主任教师组织学生到仓库领取。首例患者为三年级1班某学生, 进食约5 min后, 出现腹泻 ( 2次) 、呕吐 ( 1次) 并伴轻微腹痛、头晕, 经班主任询问, 该班级有8人自诉轻微腹痛及上腹部不适, 班主任立即带他们到镇卫生院救治, 同时将情况报告校领导。校领导随即安排各班班主任排查各班情况, 要求有不适者到卫生院救治。家长间互相传播, 部分家长担心自己孩子, 立即赶到学校带孩子到卫生院检查。据统计, 至3月29日12:20就诊人数达145名;16:00就诊人数达402名; 18: 00就诊人数达902名。患者均为一 ~ 六年级学生, 多数自述为腹痛、恶心、头晕, 无发热、腹泻和呕吐。首例潜伏期约5 min, 末例潜伏期为170 min, 平均潜伏期为80 min。接诊医师对群众和学生开展心理疏导, 给病例予维生素、能量合剂等治疗, 至22:00, 病例均健康出院。

2. 2营养早餐调查该小学于2012年3月26日开始营养早餐计划, 由有资质 ( 证件齐全) 的山花牛奶公司提供蒙牛牌酸酸乳、金丝汉堡软面包、袋装卤鸡蛋、沙琪玛等, 周一送货, 供1周使用, 查验收货单时学校未核对检验报告单的合法性。29日营养早餐为蒙牛牌酸酸乳和金丝汉堡软面包。同时, 调查了解到片区其他小学使用同样产品, 无类似病例发生。

2. 3实验室检测病例标本未检出致病菌, 所采餐样检测结果大肠菌群计数 <0. 3 MPN/g, 未检出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蒙牛酸酸乳饮料中黄曲霉素M1 <0.09μg/kg。

3 讨论

综合上述调查结果排除食物中毒的可能性, 依据是: ( 1) 潜伏期很短, 微生物中毒可能性很小; ( 2) 临床表现没有毒素中毒或者化学物质中毒的特征; ( 3) 实验室检查结果均阴性。反观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 CCMD -3) 癔症的症状标准和病程标准, 且有明确的诱因 ( 新生事物“营养早餐”及校领导班主任宣传排查, 家长担心患儿) , 自述症状无客观体征支撑, 事态的发展与诱因有明确联系, 这些特征同样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 ( ICD -10) 有关标准。所以该事件可判断为一起因个别学生进食营养餐后胃肠不适、班主任及家长的推波助澜所引起的学生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事件。

个别学生出现胃肠不适等症状可能与进食酸酸乳引起的一过性胃肠道菌群变化或对蛋白过敏以及乳糖耐受不良有关。学校食品卫生工作是教育和卫生部门倍加关注的重大安全事项。本起事件调查了解到该中心小学购进营养早餐食品时未核对检验报告的合法性, 反映了学校卫生意识淡薄。建议学校对营养早餐食品应认真查看货物包装、效期及检验报告的合法性等, 卫生监督部门应切实履行监督职能, 确保学生食品的安全。

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多发生在小学[7,8]。集中疫苗预防接种引发癔症[9]、统一供应学生奶出现群体性癔病[10]等常有报道。结合本事件的经验教训, 建议在学校发生类似事件时, 一定要及时争取卫生部门的指导, 切忌过度宣传和全面发动, 防止引发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现场处置时, 要科学区分中毒和心因性反应, 有重点地救治中毒病人, 减少心因性反应的扩散; 要加强现场有序控制和管理, 对心因性反应者及时做好疏散和心理安抚工作; 及时开展风险沟通, 控制事态发展, 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水平。

关键词:癔症,群体感应,学生

参考文献

[1]王素琴, 李玉珍.学生群体性癔症处置的关键环节[J].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1) :5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和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94[S].1994-08-01.

[3]中华医学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4]董景立, 主译.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 (ICD10) :2卷[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GB4789[S].1994-04-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GB5009[S].2004-01-01.

[7]梅显刚.某小学发生群体性心因反应事件调查报告[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 (3) :287.

[8]林祥田, 苏长超, 宋堃, 等.某小学群体性心因性食物中毒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9, 21 (2) :52-53.

[9]施巍, 陈柱之.三起预防接种过程癔症发作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 1998, 19 (1) :67.

上一篇:老年慢性患者下一篇:浆砌石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