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问题(精选12篇)
留守问题 篇1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流动人口开始大规模出现以来, 留守儿童就产生了。但作为一个面临突出问题而引起社会关注的群体, 留守儿童在2002年以后特别是在2004年以后才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在有关留守儿童概念界定的三个基本要素方面, 能够基本达成共识的是“父母双方或者单方外出”的孩子为留守儿童。而关于儿童的年龄界定和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 则基本没有达成共识。
1. 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表现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内容:
1.1 安全问题
就留守儿童的安全而言, 研究结果基本上都显示, 父母的外出给孩子的安全带来了更大的威胁。由于亲子分离, 留守儿童不能得到应有的照顾, 使其安全问题受到挑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容易受到他人的人身侵害。二是留守儿童自己行为失控导致的安全问题。三是留守儿童存在由于监护权的缺失、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原因而产生的安全问题。
1.2 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失调, 二是学校教育乏力。许多农村学校教师由于教学负担较重, 无暇关心留守儿童, 对他们采取一种“只要不出事, 遵守学校的纪律, 你想怎么便怎么”的管理策略, 更放纵了这些学生的行为。
1.3 心理健康问题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人格与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已经存在个性发展问题, 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为攻击型, 体现为动辄吵闹打架, 情绪自控力差, 好冲动。第二类为畏缩型, 表现为情绪冷漠、畏惧、自卑。
1.4 品行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 其品行发展处于他律阶段, 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 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 出现品行问题, 如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上学经常迟到、早退、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 严重者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2. 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
2.1 直接原因
2.1.1 家庭教育的缺陷
家庭结构不健全妨碍儿童的社会化, 再加上家长片面认识家庭教育, 最终导致亲情缺失。而且对于大部分留守儿童而言, 家庭结构不健全、亲情缺失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影响。如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长时间缺少交流与沟通, 留守儿童与其父母感情逐渐疏远等。
2.1.2 学校教育问题
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存在诸多缺陷, 如教育管理方式简单化, 缺乏积极有效的制度性安排;教育评价机制不合理, 这些都对留守儿童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2.1.3 农村社区问题
农村基层组织功能缺失和农村社区不良风气造成了对留守儿童在校外社会生活的教育与监护实际上处于一种“空白”状态, 这就为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2.2 根本原因
社会大环境对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发挥关键的作用, 包括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与户籍政策、社会文化、“三农”问题及其衍生物———农民工问题在内的诸多因素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根本的深层次的原因。
2.2.1“三农”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其衍生的相应隔离制度的限制, 农民工无力承受让子女进城生活、接受教育的负担, 只好让子女在远离自己打工所在城市的农村家乡“留守”, 这就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
2.2.2 农民工问题
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 农民工面对自己的子女的教育问题却束手无策, 根本原因是他们本身也面临着种种自己难以解决的生存问题。
3. 对策
3.1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对策
如前所述,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三农”问题的衍生部分, 也是农民工问题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说, 它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二元户籍制度的产物。这是中国特定时期的历史造成的, 是社会转型中的成本和代价, 这个成本和代价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共同承担, 尤其是政府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应提前发现问题并制定前瞻性的政策, 做好应对的具体措施。因此, 必须首先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民工问题, 彻底改革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二元经济体制与户籍制度。
3.2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阶段性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治本的难度非常大, 短期内不可能全部解决。治标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是可以阶段性地、逐步地、理性地、根据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实现最终目标。因此,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要标本兼治。治标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配合与努力。
3.2.1 发挥家庭的功能
切实加强家庭的监护与教育, 如尽量加强在外务工父母与子女的交流, 鼓励留守儿童自强不息。
3.2.2 发挥学校的功能
完善学校的教育管理, 如建立留守儿童卡片, 有事多和父母联系;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培训;转变教育理念, 保证对农村儿童的教育质量;学校应当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 要因材施教。
3.2.3 发挥社会的功能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如政府应加大投资, 兴建务工子校;发展农村寄宿学校;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的优势缓解留守儿童面临的社会压力。
4. 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权益受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 受照顾权受到损害, 他们生活的质量下降, 劳动负担加重;其次, 生命健康权受到威胁, 农村医疗缺乏保障, 他们患病时无人照料, 易受到人身伤害;第三, 受教育权难以保障, 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并不稳定, 学习成绩下降, 辍学率增长;第四, 发展权受到威胁, 他们的心理、性格容易产生障碍、引起道德失范;最后, 参与权遭到忽视, 他们人微言轻, 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意见常被漠视。
可以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方面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权利。立法保护包括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体系、制定完备的《留守儿童监护条例》, 规定委托监护制度、监护人监督制度和国家监护制度;执法保护包括逐步改革户籍制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成立“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 建立动态保护网络、加强政法部门执法力度;司法保护包括建立留守儿童代表人制度和适用特别的少年司法制度。
摘要:文章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背景、概念界定进行了阐述,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 最后提出了治标和治本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孙玉娜, 孙玉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7) :2084-2086.
[2]姚金龙.农村“留守少年”犯罪问题探析[J].法制与建设, 2010.
[3]秦巧玲.农村留守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D].长沙:湖南大学, 2008:1-60.
留守问题 篇2
漳州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日益增多,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由于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在农村家庭中出现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以及留守丈夫,这些家庭的不完整,隐藏着不稳定的因素,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我们在“平安家庭”创建工作中,关注这群特殊群体,通过了解掌握留守家庭的生活情况和迫切需求,解决家庭矛盾的苗头性问题,从生活、工作、精神等各方面进行关怀和帮助,努力防控和杜绝不安全、不稳定、不和谐的各种隐患,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取得一定成效。
一、加强领导,建立留守家庭长效管理机制。2005年以来,漳州市 “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一直把“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纳入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范畴,摆上平安建设的重要日程,与综合治理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2008年,漳州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黄双庆亲自带队在全市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重点对留守家庭进行调研。2009年,组织留守妇女个案调研,深入漳浦县沙西镇、杜浔镇等地发放调查问卷3000份,从留守妇女的人口学特征、家庭经济与决策、家庭关系与社会网络、留守妇女的心理感受、1
休闲娱乐等纬度进行考察,撰写《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的个案分析与对策研究》。针对留守家庭日益凸显情况,及时召开工作会,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开展“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在“平安家庭”创建工作中,设立“留守流动妇女之家”及“留守流动儿童之家”,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建全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及其家庭台帐,解决留守流动家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的针对性,推动“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加大宣传,强化留守家庭平安理念。留守家庭文化生活单调乏味,文明、健康、科学的文化生活较缺乏。宣传上,除了经常性的宣传“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意义、目标、任务,把宣传重点放在强化家庭平安理念、树立家庭平安意识,努力培育平安家庭文化上,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倡导和睦友受的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引导留守人群及其家庭树立新观念,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2009年,开展“创家庭平安 促社会和谐”为主题的“平安家庭”格言征集活动,要求80%的社区、村均有家庭参与投稿,通过格言征集活动,广泛动员城乡家庭进一步认知“平安家庭”创建的目的、意义,掌握创建“平安家庭”的基本常识,引导家庭成员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弘扬家庭美德,建立良好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自觉拒绝黄赌毒,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家庭的文明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形成人人参与平安建设、家家争创“平安家庭”的局面。活动征集格言八千多条。筛选出百题格言,经群众投票、专家评选出20条优秀格言,编印百题格言册,广为传播。今年,我们开展“平安廉洁知识进家庭”竞赛活动,分村、镇、县层层选拔竞赛,推进“五进家庭”,即:平安意识进家庭、普法宣传进家庭、廉洁文化进家庭、道德文明进家庭、安全知识进家庭。努力提高家庭成员的平安意识、法纪意识、廉洁意识、文明意识和安全意识,发挥家庭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营造家家参与、人人尽责、携手共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三、整合载体,提高留守家庭成员素质。农村留守妇女及其家庭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致富能力不足状况,为此我们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留守妇女及其家庭整体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2008年起,市委宣传部、市农办、市妇联、市农业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司法局、市科协、市计生协、市关工委联合开展“实施妇女素质工程开展入户培训项目”,利用各个部门的培训资源,整合“阳光工程”、“农民科技屋”、“一户一就业”、“五五普法”、“婚育新风进万家”、“新家庭文化屋”、“美德在农家”、“百万妇女学法律,家庭平安促和谐”普法读书活动等工作载体,以“巾帼文化中心户”、“平安家庭”示范户为依托,通过“一户带多户”的形式,聚集留守妇女群体开展教育、互助活动,在活动中,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时事,宣传开展“平安建设”、“五五普法”、优生优育、科学教子的理念和方法,推广农业“五新”工程、闽台农业项目,举办实用技术培训,就业指导等,逐步提高家庭的文明程度、遵纪守法意识,形
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家庭成员科技致富、自主发展的能力,增强妇女参与社会经济建设、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农户增收,推动家庭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市市级“平安家庭”示范户2000户、四级“巾帼文化中心户”1131户,开展1266期培训,培训妇女54885人(次),帮助留守妇女及其家庭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在“海西建设,漳州先行”建设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四、关注民生,努力为留守家庭办实事。引导平安家庭急难互助、关爱特殊群体,切实为留守、贫困家庭办实事,以小安促大安,维护社会稳定。
1、对问题家庭开展帮扶帮带。组建妇女维权接待队伍、治安调解队伍、刑释解教人员帮教队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困难群体帮扶队伍、卫生保洁队伍等6支“平安家庭”志愿服务队伍,通过“手拉手、户帮户,携手共建平安漳州”、“一扶持三对接”、启动“幸福工程”、“为贫困母亲捐献一日所得行动”、“亲情关爱留守儿童”、“爱心书屋”、“春蕾计划”等活动,对问题家庭一帮扶贫助困,二帮遵纪守法、三帮发展经济、四帮邻里和睦,全市有各级各类志愿者队伍2026支29660人,50419户平安家庭示范户参与“平安家庭”结对帮带活动,“巾帼文明岗”、机关妇委会、女企业家参与“一扶持三对接”,有1400多名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建立4个“爱心书屋”、3 4个留守流动妇女之家、11个妇女法制宣传教育示范点,帮助未达标家庭真正实现进步,早日步入平安家庭行列。
2、开展医疗救助活动。积极推进城乡低保妇女常见疾病免费检查,利用社会资源,成立“漳州女性健康关爱基金”,启动“三八健康大篷车”、“关注民生,万名困难妇女免费体检”、“百万医疗援助走进千家万户”、组织医疗小分队下乡巡回医疗等系列活动,对留守妇女开展健康知识宣传,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妇科全程名免费治疗救助,提高广大留守妇女卫生保健意识,对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深受留守妇女欢迎,赢得社会赞誉。
五、消除隐患,促进留守家庭和谐稳定。一是加强矛盾排查力度。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健全女性调解员队伍,积极开展家庭平安隐患排查行动,重点做好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司法部门就“留守妇女如何处理好婚姻家庭关系及留守妇女的权利义务”“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方面为留守妇女做讲解,详尽解答妇女群众关于婚姻家庭问题的咨询,同时充分发挥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的作用,不断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努力使大量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加大安全防范力度。公安部门发挥职能优势,加大对家庭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防范力度。公安部门在120个基层派出所设立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服务站”,在132个社区警务室设置了“社区妇女维权站”。民警经常从身边发生的具体事例教育留守妇女及其家庭如何防盗、防火、防拐卖、防欺诈等防范安全常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服务站与110指挥中心联通,24小时接受投诉和举报,使被侵害的妇女儿童在第一时间得到公安民警的救助。公安部门依法从快、从严查处各种家庭暴力违法犯罪行为,有力震慑家庭暴力和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法院部门的“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合议庭”、检察院的“巾帼维
权岗”、民政部门的“反家庭暴力妇女庇救中心”依法履职,有效维护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 篇3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定义 特征 意义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日益加速,中国出现了规模愈来愈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2009年10月1日零时,全国流动人口估算数为2.11亿人[1],“80后”正逐步成为主体。当前,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随着流动民工队伍的持续扩大,流动人口子女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流动人口子女群体中,有一些不能跟随父母进城,留守在家乡,和父母一方或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或独自生活的儿童,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他们的数量是巨大的,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2]。近些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引起政府、社会、学者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1. 留守儿童的定义
什么是儿童?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这是依据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儿童权利公约》由联合国1989年11月20日大会通过,是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认可的国际公约。《儿童权利公约》阐述了应赋予所有儿童的基本人权;生存的权利;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保护他们不受危害自身发展影响的权利;以及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
中国政府于1992年批准了《儿童权利公约》,并与各人民团体、国际组织、新闻媒体以及个人共同努力,把本公约规定的义务从单纯意向角度上的宣言转变成为改善所有中国儿童的生活的具体行动方案。《儿童权利公约》于1992年4月1日开始在我国正式生效。
什么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被很多研究者称为留守学生、留守子女、留守孩等等,很多研究者对留守儿童有不同的理解。大部分研究者将留守儿童定义为: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祖辈、亲戚、老师或朋友等其他的监护人养育的儿童(周宗奎,2005;段成荣,2005等)。但是有些研究者没有将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儿童归为留守儿童,例如:留守儿童即是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独自留守在家的幼儿(林宏,2003 ;彭金兰,2Q04;王东宇,2005;王丽芬,2002 )。这部分儿童与单亲尤其是母亲共同留守也同样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对留守儿童的界定也是应该将这部分儿童加入其中的。另外,留守儿童年龄的界定不一。有人认为,留守孩是16周岁以下的儿童;也有人认为留守孩是14周岁以下的儿童;还有的界定为18岁(叶敬忠,2005);除了吳霓的课题组(2004)对留守孩的年龄的下限作了界定外(6一16岁)大多数研究者都没有对其进行说明。但是,留守现象并不仅是从6岁开始,研究和调查表明,许多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就开始了留守经历,而且儿童年龄愈小,留守经历对其的影响就愈大。所以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应该只关注6岁以上儿童,更应该关注6岁以下儿童甚至是幼儿的状况。
笔者查阅大量资料,遵照《儿童权利公约》,将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因务工原因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年龄18周岁以下所有儿童。
2. 留守儿童的特征
2.1留守儿童是一个未成年的社会群体,他们处在初级社会化进程中:他们不是成人,没有完全的行为能力。
2.2家庭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父母是最重要的教育者。
2.3留守儿童作为儿童,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儿童期的教育和环境决定他们的未来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秩序的构建。
3. 研究留守儿童问题的意义
3.1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儿童是早上8、9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是明天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然而,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不只是中国部分农民的家事,也实实在在是国家的大事。在这期间,要好好解决留守儿童身上的教育、心理、道德、安全等问题,否则会直接影响未来人口和劳动力素质,进而影响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2011年末人口乡村人口为65656万人[3],农村是留守儿童的聚居地。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社会安。可见,留守儿童是广大农民工父母的一块心病,如果解决了广大农民工父母的后顾之忧,那么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人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就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注入新的活力。
3.2构建和谐与稳定的社会
实现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然而,中国社会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分配不公等各种不和谐现象越来越突出,是当前留守儿童出现的一个重要诱因,是不和谐的因素重要体现。因此,关注留守儿童,能够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国家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文化建设开创出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等等。但是,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很多。因此,我们要高度的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就业,形成了一轮又一轮的民工潮。在劳动力大量的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体制等原因形成的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否解决好留守儿童在成长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影响着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3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解决了留守儿童问题,就是解决了新时期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党和国家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实际上也是“三农”问题的一个表现。其根源在于人地关系紧张的基本国情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这两个矛盾在相当长的时期是无法化解的。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什么时候“三农”问题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相对解决了。
总之,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未来,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希望,关系到众多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 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 [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206
[2] 新家园网.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R/OL],2012-06-01.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 篇4
农村留守妇女是指丈夫离开家在外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长达6个月以上, 本人留居在家, 年龄介于20~50岁之间的已婚女性。农村留守妇女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不同地区的形成原因也是不同的, 但综合来看, 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个是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结构, 另一个原因是传统的文化思想观念及妇女自身的性别特性的羁绊。
我国于195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这一条例的出台使我国的户口登记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至今为止依然在沿用。这一条例将户籍制度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这就使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客观上划分为两个阶层, 造成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结构, 城市经济主要以工业发展为主, 农村经济则以农业为主,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人口又远远超过城镇人口的比例, 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镇。然而由于户籍制度的原因, 迁移的费用十分昂贵, 这就使农村妇女不能跟随丈夫一起进城务工, 她们只好留在农村, 操持农业, 这样既能减少成本, 也能为将来生活提供保障, 进而可以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由于身份和地域的差异, 农民工的子女到城市接受教育费用偏高, 这会给农民工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 这也是农村妇女留守的重要原因。而且一旦农民工在城市里失业, 他们无法享受优惠的就业政策和失业保障。此外, 医疗, 养老等诸多因素对农民工来说也存在相当大的压力。因此, 面对这重重的困难, 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下, 在农村都是丈夫外出务工, 妻子留守在家, 这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定式。
在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 面对进城务工这一问题, 男权至上的思想迫使农村妇女不得不屈服, 不得不留守, 人们都认为, 留守妇女具有很大的劳动弹性, 她们既可以承担相应的耕种活动, 又可以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健康, 再加上她们的文化水平、体力等多方面的限制, 就注定了她们要留守家庭。因此,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农村妇女留守家庭成了一种定律。
二、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
丈夫在城市里打工, 家里的一切都由妻子来打点, 农村留守妇女不仅要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起居, 还要兼顾家里的农活, 这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让她们身心疲惫, 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方面来说, 对留守妇女的健康状况都是不利的。
每年的农忙季节, 农村留守妇女要用自己的肩膀扛起家中的一切, 从耕种到收获都是由她们独立完成的, 她们面临的劳动强度很大。这就使她们觉得耕种活动困难重重, 一方面是由于她们体力有限, 另一方面是因为她们懂得的技术少。忙碌一天回家还要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 每天都处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 她们没有闲暇时间, 几乎没有时间跟外人沟通, 这就加重了她们的精神压力, 这一系列的原因都将导致留守妇女的身体健康状况明显的低于同龄的非留守妇女。
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节奏压力大, 丈夫又长期在外, 因此她们被迫承担起家里的一切, 不论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 都要亲自处理, 自己拿主意, 长时间的劳动压力, 加上心灵空虚, 她们时常会感觉到孤独, 甚至对婚姻产生质疑。长时间的分开, 使得她们没办法跟丈夫正常的沟通, 会导致夫妻间的矛盾激化, 久而久之会走到离婚的边缘, 给婚姻的稳定蒙上了一层负面的面纱。种种的因素都给留守妇女的精神上带来巨大的压力, 导致她们对生活缺乏安全感, 对生活失去信心, 她们不但要承受巨大的劳动强度, 还要承受高度的精神压力, 这对留守妇女的生活是不利的。
三、应对措施
要改善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现状, 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完善户籍制度, 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之法。但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因此留守妇女这一庞大的群体在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 这就需要国家、政府及社会提供更多的支持, 帮助留守妇女。此外, 留守妇女也可以自己成立互助小组, 在农忙季节互相帮助, 在闲暇时间组织各种娱乐活动, 丰富自己的知识, 拓宽视野, 保证身心健康发展。
农村留守妇女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因此我们需要给予这个弱势群体更多的帮助、更多的支持、更多的关怀, 要帮助她们走出农村, 为她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不断提高她们的文化知识水平, 让她们更快地找到自己的方向, 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魏翠妮.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以苏皖地区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6.[1]魏翠妮.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以苏皖地区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6.
[2]张宏宏.留守妇女形成的原因及其从业行为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社版) , 2002 (6) .[2]张宏宏.留守妇女形成的原因及其从业行为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社版) , 2002 (6) .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篇5
调查时间:2011年暑假 调查地点: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 调查人员:陈学虎
据统计:建始县外出务工农民9.65万人,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代管的“留守儿童”总数11596人,其中0—3岁的儿童1211人;4—6岁的儿童2420人;读小学、初中、高中的分别是3766人、3089人、1110人。留守儿童管理分为四种方式,其中隔代扶养4631人,亲属寄养3060人,学校寄养3100人,其它形式寄养的805人。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经济落后地区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务工,留守儿童因而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都亟需全社会给予重视和关爱。现将对此问题的调查和思考总结如下:
就城步而言,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总人口26.1万人,劳务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2.68万人,由此,全县有留守儿童12350人,其中10岁以下的7752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62.8%。从留守儿童管护的情况看,父母同时外出务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管护的,占总数的52.6%;由亲戚朋友托管的占6.5%;留守儿童自我管护的占17.3%;此外,留守儿童与留守在家的父亲或母亲一起生活的占23.6%。从留守儿童的监管人或监养人状况看,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其中只有小学文化的占60.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8.7%,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仅占1.3%,特别是还有9.5%的是文盲和半文盲。由于留守儿童的年龄偏小,自立自理能力缺乏,委托监管难以到位,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系列问题日趋显现。
(一)教育问题。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有的致使家务甚至是一些农活都在了留守儿童身上,严重地影响到孩子们的正常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大都由于委托监护人文化水平的限制,根本无法对孩子们进行学习辅导,有的由于对孩子们的学习督管不够或方法不当,使他们产生厌学、弃学现象。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不仅对学习不感兴趣还厌学,情绪消极,孤僻任性,自私冷漠,对生活缺乏热情。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分离造成家庭教育的弱化,由祖辈管护的大都因隔代教育,缺乏共同的语言,家庭教育难以到位,有的甚至由于祖辈们的溺爱致使留守儿童养成任性的性格。而外出务工的父母,只有在节假期间返乡,他们普遍存在“补偿”心理,带给孩子物质方面的多,精神方面的少。此外,由于他们长年在外务工,与学校联系少,无法与老师一起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因而,大都留守儿童学习成绩都不够理想。
(二)心理问题。
“缺失父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巨大困惑,情感孤寂成为留守儿童巨大的心理障碍。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照顾,委托监护的难以到位,使他们在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无论做什么事,做好无人鼓励,做错无人指教,与外界的接触沟通很少,容易造成他们心理孤独、离群和自我封闭,这对他们以后的人际交往、学业发展、心理性格等都将产生不良影响。高坪镇的妇联干部介绍,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外出务工父母的收入不高,居无定所,想把子女带到身边,又被高额的“择校费”挡住,把孩子留在家里是万不得已。留守儿童由老人抚养,他们自身都难保,祖辈隔代抚养偏于溺爱,承担不了品德培养和学习辅导之责,使家庭教育处于真空状态。而学校教育侧重在校时段教学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有的学校觉得“问题儿童”难管,便放任自流,一推了之。
(三)生活状况问题。
与其他的孩子相比,留守儿童由于大都跟年迈的祖辈们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悉心的照顾,常常只能是埋饱肚子就不错了,在营养状况和卫生健康方面难以得到完全保障,此外,由于缺乏正常的引导,一些孩子也容易出现诸如抽烟之类的不良生活习惯。据现代心理学研究资料显示,亲子抚养比隔代抚养和寄养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由于父母双方都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严重缺乏,这是留守儿童的焦虑、紧张和孤独感比其他儿童高而对父母的信任感比其他儿童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通过调查记者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
(四)道德行为问题。
一名老教师反映,留守儿童不仅行为习惯较差,还说谎打架,小偷小摸,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看录像、进网吧。
家住长梁乡洋扎营村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儿子、媳妇在外地工作很忙,小孙子从生下来就由她和老伴带。孩子的吃喝不成问题,但在学习上却不会辅导。所以小孩的学习成绩不好,性格孤僻,动不动就和人打架。有一次与班上同学动刀打架,将同学眼睛刺伤,仅医药费花去2000余元。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一般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特别是由于委托监管的不到位,父母的物质补偿心理,更易使孩子们形成重物质、讲享乐、不节俭等不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调查中发现,有的留过儿童养成了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有的认为父母没读什么书,同样能挣钱,产生读书无用的意识和厌学和情绪,学习不求上进,得过且过。
(五)安全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外出务工的父母对留守儿童最担心的问题之一是安全问题。他们提心孩子夏天到河里游泳,担心孩子打架斗殴,担心孩子触电等等。父母对留守儿童安全监护的缺失,使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更多的安全问题和潜心的安全隐患。
香树村8岁的小剑和7岁的小玉,由爷爷奶奶照顾。2005年8月,小剑放暑假随邻居小孩下河洗澡不慎溺水死亡,从外地打工赶回的父母悔恨不已哭着说:“打工挣钱今后供你读书,孩子连命都没得了,钱再多又有什么用。”使整个家庭陷入哀痛之中。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劳动力的区域性流动必将产生一代又一代的留守儿童,为使农村留守儿童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身心健康成长,必须构建一个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四位一体的良好教育管理格局。
(一)政府要高度重视。
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关心协作共同完成。一是要建立健全政策机制。要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流动少年儿童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政策的精神,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和结合当地实际,从入学教育、学校建设、户籍管理等方面,健全政策和制度,从根本上杜绝城市学校对流动儿童歧视性待遇,确保流动儿童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政策的落实,解决一些有条件携带子女到城市读书的农村流动父母的后顾之忧。同时,应大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寄宿条件,保证农村外出务工者子女“不但有学上,而且能够上好学”。二是要建立明确责任机制。要坚持政府积极主导、部门分工协作的原则,共同担负起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任。教育部门要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件大事大抓,认真抓好留守儿童的入校入园入托工作,将留守儿童中的贫困生纳入“两免一补”范畴,确保他们完成义务教育;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优势,把农村村部、党员活动室、远教站点等建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阳光驿站”;民政部门要认真做好困难留守儿童的社会救助工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纳入低保范围;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阳光驿站”和寄宿学校建设的资金投入;卫生部门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保健工作,确保他们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社会要热切关心。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较差的问题,应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应切实加强正确舆论导向和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真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要从严打击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积极为他们提供各种形式的援助;要大力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建设,突出整治好校园周边环境,重点加强网吧、电子游戏室等规范经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孩子们的精神污染。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的组织优势,广泛开展“手拉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小队”等关爱服务活动,让更多有社会爱心的人士积极投入到“阳光驿站”、“爱心之家”的建设服务中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农村留守儿童自理自护、自立自强,真正为农村留守儿童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学校要强化教育。
学校教育是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主渠道。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校外生活延伸,以弥补他们校外的生活真空。为此,学校应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学生档案,把学生父母是否在外务工、在什么地方务工以及父母的联系方式等作为重要内容增加到学生档案里。通过留守学生档案,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留守孩子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另一方面要有专门的教师负责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联系和沟通,帮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学校还应加强留守儿童生活技能的教育培养,包括相关的安全、生活常识、生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等知识,真正做到在抓好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密切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应增设心理教育教师,让他们和其他任课老师一起,共同对孩子们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健康、和谐发展。
(四)家庭要努力履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事关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渠道,因此,父母应努力履行起家庭教育的职责。外出务工的父母有条件的应尽量携带子女到务工地附件学校入学,没条件的应慎重稳妥地选好委托监护人,做到经常与委托监护人及留守孩子联系,多渠道多方式地对留守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状况加以关心和教育,最大程度地保证对孩子委托监护的到位。同时,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留守孩子学校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在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和表现,力求配合好学校教育。必要时应可能多地回家看望孩子,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外出务工的种种正面经历作为教育媒介,激励孩子要能吃苦耐劳、勤奋好学、拼搏向上,用学习和知识谋求人生发展,让他们的下一代结束留守生活。
留守儿童由于受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如何教育留守子女,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需各方共同呵护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村家庭问题和“三农”问题,而是一个急需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管理。一是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增强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各校在每学期开学前对本校“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摸底,填写“留守儿童信息卡”,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全面掌握其家庭、学习、生活及留守代管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学校实行寄宿管理制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关爱留守儿童很大程度在学校,关键又在班主任,班主任负有做好留守儿童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等职责。要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二是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
可在学校设立亲情室、内设电话或计算机和视频,确保每月让每位留守儿童与父母通一次电话或视频聊天一次,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随时与班主任沟通子女的学习、身体情况。
三是广泛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公益活动。
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教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心理交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如主题班会、联谊会、道德法制讲座等,引导学生互助互爱,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
四是建立家校互动制度
适时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培训,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教育功能,通过家校互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使学校管理责任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尽可能对“留守儿童”实行寄宿制管理。对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转入学校寄宿,由专门教师负责其饮食起居,对他们集中管理,不但容易唤起自信,激发学习热情,增强集体归属感。
院系: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09通信1班
留守问题 篇6
关键词: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村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39-01
一、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情况。
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巨大,增长迅速。农村留守儿童特别集中地分布在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等省。在重庆、四川、安徽和江西等地区,每10个农村儿童中就有4个是留守儿童。超过半数的农村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学龄前和义务教育后阶段留守儿童需要特别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机会基本能得到保障,接受初中教育的机会尚未得到完全保障。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照料有所保证,但其内心情感极易被忽视,家庭关爱的缺失使其情感需求难以满足,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留守女童承担着沉重的劳动负担和心理压力,更易成为留守儿童中的脆弱群体。外出父母在留守儿童成长中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农村社区中赌博、网吧、人情攀比等社会风气影响着留守儿童的成长,儿童非常单纯,容易上当受骗,缺乏抵抗力,,受社会文化的引导,留守儿童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容易产生偏差和会乱,需要及时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的重要环节,然而义务教育的体制壁垒又限制了其能动性的发挥。留守儿童所处教育环境中的种种弊病影响了其健康发展,对于农村儿童教育需要新的理念和新的方式。留守儿童群体在得到社会关注的同时有被标签化的趋势,留守儿童及其家庭陷入心理压力和不利的舆论氛围中。
(二)留守儿童发展特征。
1.社会发展方面:农村流动人口数量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也日益明显。留守儿童会越来越多。
2.家庭环境方面:低收入水平,家长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巨大落差,儿童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3.政策体制方面: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和二元户籍制度导致了农村入学费用昂贵,必须在原籍所在地升学等问题,使得留守儿童无法跟随父母去外地落户就读。
4.存在的持久性: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时间上的长期性以及地域上的广泛性等特点,决定了留守儿童存在的持久性。
(三)解决措施。
1.推进县内农民就近就地就业的举措。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招工用人机制。二是积极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三是全面加强县内职业教育培训工作。
2.加大对学校的扶持力度,就地吸纳流动儿童入学,使儿童能够跟随父母在外务工地区就地入学。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尽量减少流动儿童上学的经济负担。
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壁垒。使儿童能够随父母迁移,使流动人员及其子女与当地人享受平等的权利。
4.加强农村对留守儿童的管理。重视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多增加一些儿童之间娱乐和交流学习的设施,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和安全教育,加强乡村治安,保护留守儿童的安全。
二、留守老人的主要问题
(一)现状。绝大多数的留守老人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因子女外出务工而明显改善,生活只能维持温饱,贫困现象非常普遍。子女外出务工导致留守老人出现严重的生活照料特别是疾病照料的缺失,人身和财产安全存在很大隐患。子女赡养重物质而轻精神,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在家庭内外均很难得到满足。留守老人的看病就医问题依然严峻,应对疾病的脆弱性严重影响到了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心里状态。
(二)留守老人特征。1.家庭负担重。留守老人不仅需要在家做农活,在农田耕作,还需要照看农民工子女,生活负担很重。2.经济状况差。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不高,还要支付各种生活费用,能用于给老人养老的资金并不多,多数老人经济窘迫。3.疾病困扰多。老人长期劳累身体状况差,医治费用高导致久病不医,使得老人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4.权益受侵害。留守老人独自生活在农村,没有亲人保护,好多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生活处境艰难。
(三)应对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路。针对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本文从以下家庭、政府、社会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具体的解决措施。
1.家庭措施。a.外出子女应当尽可能为父母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保障父母的进本生活需求。b.外出子女应重视和关心父母的精神需求和代际间的情感交流。c.夫妇双方最好能留下一方抚养孩子、照料父母,尽量避免留守老人进行隔代监护和耕种大面积土地。
2. 政府措施。a.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改善小城镇的投资环境,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庭附近就业的机会,从而缩短其回家的周期,尽可能减少对留守老人造成的负面影响。b.政府应加快完善和健全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贫困留守老人的基本生活。C.通过财政扶持和政策支持,完善农村道路、饮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减少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困难。d.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扶持老人协会,推动农村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的文化活动,丰富留守老人的精神生活。
3. 社会措施。
a.农村金融机构降低对农村老年人的贷款门槛,使留守老人需要时能及时获得资金支持。b.通讯公司可免费或优惠为留守老人安装电话,降低通话资费,是留守老人能与外出子女保持经常性的联系。c.医疗机构可以在农村社区定期为留守老人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留守老人的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病。d.其他社会团体或个人可以通过捐助、慰问等方式加入到关爱留守老人的行动中来。
参考文献:
[1]叶敬忠:《留守中国》。
[2]张德乾、仰和芝:《亲情呵护缺失:聚焦农村留守儿童交往》,《中国统计》2007年第6期。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对策 篇7
据有关部门透露:中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 由此产生近2000万少年儿童留守家中。其中14周岁及以下占86.5%。按照全国3.6亿儿童来计算, 每18个孩子当中就有一人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一般情况下, 95%以上的孩子一年中只能见到父母两次, 他们或者在暑假或寒假的时候去父母打工的地方, 或者父母在农忙或春节的时候回老家几天。
留守儿童监护类型主要有四种:隔代监护、父亲或母亲单亲监护、亲戚监护、同辈监护和自我监护。其中以单亲监护为主, 占所有监护人的79.2%;其次是隔代监护, 占16.9%。隔代教育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最大瓶颈。隔代监护的监护人多数年老体衰, 本身文化程度低, 基本上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隔代监护, 对孩子监护的重点是养而不是教, 要么是溺爱、娇纵, 要么是粗暴、冷漠、放任自流。彼此间由于过大的年龄差距, 很难有真正的沟通, 因而阻碍了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 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父母不在身边, 缺少直接的关爱与监护, 很可能会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 易产生安全隐患。这种安全问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留守儿童中男性儿童多会成为人贩子注意的目标, 而女性儿童多受到人身的侵害。
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外出, 缺少关爱, 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 这种感情的欠缺影响了孩子对外界的认识, 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极易出现性格孤僻和无助、自卑、封闭、逆反的心理, 使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由于受到不良影响, 一些儿童会因心灵空虚转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寄托, 有的迷上电子游戏, 有的经常逃学打架, 有的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 这些都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孩子生性好动、自制力差, 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 由于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够, 使得这些孩子出现学习观念淡薄, 尤其是在学习上碰到困难后, 因为没人辅导, 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部分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 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斗殴、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电子游戏, 具有破坏性和煽动性, 会带坏其他同学。教师对他们在平时生活、交往、学习中所产生的问题, 应依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如果是心理健康问题, 更不能粗暴急躁, 不能过分地批评指责、讽刺打击, 要做到耐心启发、正确引导。应通过个别咨询, 对个体进行指导, 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
留守儿童的道德真空令人担忧, 道德情感缺失严重。绝大多数农民工之所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务工, 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 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读好书、日后有出息, 但往往事与愿违, 结果是“挣了票子误了儿子”。父母均外出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更加突出。
很多家长认为, 孩子交了学费, 教育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 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学生的品德不好或学习成绩不好, 那都是因为老师没有教育好。家长没有意识到教育好一个孩子, 不仅仅包括学校教育, 还包括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在外打工,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 很多家长就觉得对不起孩子, 于是就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 他们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家长只提供了物质上的享受, 却忽视了精神上的支持。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一种天然的和谐的亲子氛围。母爱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基础, 缺失母爱会使孩子心理缺乏稳定感, 将产生情绪和人格上的偏异或障碍;父亲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权威、崇拜、勇敢和坚强等, 缺失父爱的孩子比正常的孩子更易出现心理和行为上的适应不良。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是突出, 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有情绪问题、交往问题和自卑心理等。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了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从小的方面看, 关系到儿童个人的成长和家庭的稳定;从大的方面看, 直接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要创设关心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 应加大社会组织的作用, 通过各种社会团体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 引导留守儿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和发挥他们的个人兴趣和专长。应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 对不良社会现象进行综合治理, 对游戏室、网吧的营业活动进行整顿规范, 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健康的心理不是天生的, 而是在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和发展的。因此, 农村学校要创造条件, 开展丰富多彩并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 也会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并受到感染。农村中小学教师要对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关爱, 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 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 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 要记载好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地址及联系电话、家庭成员情况和学生临时监护人姓名及联系方法等;要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应主动电话联系留守学生父母, 让家长尽量做到定时与子女沟通感情、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学生在校情况, 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
“留守儿童”问题和工作探讨 篇8
一、“留守学生”的类型
从监护人情况划分, “留守学生”大致可分为隔代监护、寄养监护和无人监护等三种类型。
(1) 隔代监护型。即孩子的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替孩子的父母承担抚养、教育和监护责任的类型。在衡阳县中科实验学校, 这种类型是“留守学生”的主要监护方式。比如:该校214名“留守学生”中, 跟随祖辈生活的达197人, 占了总数的92.1%。
隔代监护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监护人与未成年人之间存在着隔代血缘关系, 且又多为独生子女, 这类孩子往往生活于溺爱和娇纵之中。由于监护人与被监护人年龄差距大多在40岁以上, 监护人大多年老体衰, 以文盲、半文盲居多, 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 难以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往往是重“养”而不重“教”, 放任孩子自由发展。
(2) 寄养监护型。即父母将孩子托付给叔婶姑舅等亲戚或邻居、朋友看管的类型。在衡阳县中科实验学校“留守学生”中, 属这种类型的共有15人, 占了总数的7%。
寄养监护类型有两个特点: (1) 是监护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以不出事为原则, 相对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 以便当委托人———孩子的父母亲回来时好交待, 但对孩子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却缺少关注。因为监护人往往担心如果对孩子管严了, 孩子会将自己的不愉快感受告诉其父母; (2) 是由于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缺乏或完全不具备血缘上的亲情关系, 因而监护人对孩子的感情难以代替亲生父母对子女的感情, 这种差别是任何一个孩子都能凭直觉切身感受到的。特别是当孩子拿监护人对自己亲生子女的态度与对自己的态度进行对比时, 感受尤为深刻。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 要么极易产生“寄人篱下”的自卑心理, 沉默孤独;要么因为心理自卫的因素, 产生强烈的敌对抵制情绪, 放纵暴戾。
(3) 无人监护型。即完全脱离父母长辈而独立生活的类型, 其中包括未成年人“以大带小”的情况。这种类型在全部“留守学生”中所占的比例极小, 在该校“留守学生”中只有2例, 但这种类型的“留守学生”却最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无人监护型孩子的特点表现为两个极端:对于自控能力较强的孩子而言, 由于生活的逼迫和锻炼, 相对于正常家庭的孩子, 往往会显得独立生活能力更强、更自信、更善于与人交往。他们中甚至有人会成为学校里的好学生、学生干部或“尖子学生”;但对于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来说, 这种类型的学生也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出现逃学、迷恋网吧、夜不归宿、早恋等现象, 严重者还可能小偷小摸, 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留守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多数“留守学生”因缺乏亲情、管教和自控能力, 在学习生活及其他方面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问题。从衡阳县中科实验学校的情况来看, 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较差、行为道德失范、心理畸形发展、容易遭受伤害及对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等五个方面。
(1) 学习成绩较差。“留守学生”学习由于缺少有效的督促和辅导, 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普遍居于中等及以下水平, 能够进入优等生行列的不多。我们对衡阳县中科实验学校214名“留守学生”进行了有关学习成绩的调查, 在将总成绩分为优、较好、中等偏下、差等四组的情况下, 发现214名“留守学生”在这四组中所占的比例依次为12%、18.6%、28.2%、40.2%, 也就是说有68.4%的“留守学生”学习成绩在全校属于中等以下水平。
(2) 行为道德失常。“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的主体缺位, 而绝大多数代理监管人 (包括隔代监护和寄养监护) 无力或不肯、不愿、不便对孩子履行到位的家庭监护和管教责任, 致使许多“留守学生”成了无拘无束的“野马”, 并由此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 如组织纪性差, 经常迟到、早退、旷课, 卫生习惯差, 生活习惯差, 不懂文明礼仪, 爱说脏话, 抽烟喝酒, 等等。其中更为严重的是许多“留守学生”身上沾染了许多社会不良习气, 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据衡阳县中科实验学校教导处统计, 本学期初二年级共有12人次严重违纪行为, 其中就有8人次系“留守学生”所为。由于缺乏家庭温暖, 而且相对于一般同学, “留守学生”可以自主支配的零花钱又要多一些, 所以, 沉溺于网吧是“留守学生”常见的一种生活方式。但作为民工子女的“留守学生”手里的钱又是非常有限的, 许多“留守学生”上了网瘾, 钱花完了就回家偷, 从而沾染上小偷小摸恶习。另外, “留守学生”早恋的比例也明显高于正常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 这些学生可以“自由”地接触一些淫秽印刷品或音像制品, 幼小的心灵无法抵御诱惑, 往往走上歧路, 致使其身心遭受严重伤害。
(3) 心理性格畸形发展。“留守学生”所受到的更深的伤害还在性格和心理方面。调查中发现, 许多“留守学生”的心理和性格呈现出了一些病态和畸形的趋向。普遍表现如下: (1) 自我封闭, 遇事不与人说。如一些“留守学生”在外面受了欺侮, 却从不告诉监护人和老师。该校实验五班有个叫张友福的学生, 原来是个很听话、花钱也很节约的孩子, 但有段时间, 几个社会青年在放学路上强逼张友权索要“保护费”, 张友权只好一次次硬着头皮向爷爷要, 直到爷爷产生怀疑, 跟踪他去学校, 这才发现了他要钱的目的; (2) 自卑感强, 总觉得低人一等。自闭的性格源自于内心的自卑。一位“留守学生”说, 他最怕学校开家长会, 最怕在外面碰见自己的同学和父母亲热地在一起。为了躲避这一切, 他从来不去有父母在家的同学家玩。; (3) 缺乏爱心, 有暴力倾向。在一些“留守学生”眼里, 同学分为两种:“惹得起的”和“惹不起的”。对“惹得起的”, 他们就欺负人;对“惹不起的”, 他们就人被欺负。由于缺乏爱, 他们往往显得对人生疏冷漠, 不肯融入集体生活, 不善于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4) 容易遭受伤害。“留守学生”作为社会上的一个弱势群体, 在失去父母保护的情况下往往最容易成为伤害和攻击的对象。该校就有一些“留守学生”假期在家缺乏父母的照管保护, 加之年幼不善于保护自己, 而遭受意外伤害。
(5) “留守学生”现象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从调查中发现“留守学生”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了。 (1) “贫困恶性循环”的承载者。如前所述, 在几乎所有地区的调查中, “留守学生”都是同龄人中相对弱势的一个群体, 这种弱势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上, 同时也体现在生理、心理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各个方面。“留守学生”缺乏理想, 将来不知道从事什么职业。虽然这些孩子对未来并没做好准备甚至根本就没进行过准备,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却无可选择地要踏进社会, 要自食其力。摆在“留守学生”前面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是步其父母的后尘, 进城打工, 充当城市的廉价劳动力;二是守着自家那极为有限的土地, 勉强维持生存。他们最终得到的是一个贫困代际相传、恶性循环的结果, 甚至成为社会的叛逆者; (2) “留守学生”由于有焦虑心理, 有抑郁症状, 易形成易怒性格, 以这样的心理基础, 在感到生活走投无路时, 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事实上, “留守学生”犯罪问题现在就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了。
三、“留守儿童”工作的现状
衡阳县中科实验学校自创办以来, 就坚持科学发展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和资助体系, 整合社会资源, 拓宽社会援助渠道, 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利益。优化留守儿童生存、发展和参与的社会环境, 营造了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该校办学的宗旨是:补偿缺失的家庭教育, 让留守儿童品尝愉快的“家庭式校园生活”, 使每一名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1. 对“留守学生”的管理措施
对“留守学生”的管理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2) 建立心理保健档案; (3) 建立结对帮扶体制; (4) 建立校外活动基地; (5) 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 百分之百给予法律援助; (6) 成立周末留守班, 精心呵护关爱周末无家可归的孩子。
2. 对“留守儿童”的培养实行三个优先
(1) 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上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 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 制订学习帮扶计划, 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立一名帮手, 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 建立每个“留守儿童”进步档案。
(2) 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 多问一声, 多帮一把, 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 有益学生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 要及时诊疗, 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 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 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 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 既使其愉悦身心, 又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学校围绕着“留守儿童”工作开展的活动主要有:新生入学军训、学生会竞职赛、“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各类演讲赛, “迎奥运”等各类征文赛, 手抄报和诗配画展览赛, 广播体操比赛, 班级拔河赛, 校级排球篮球等球类赛, 登山和野炊等户外活动, 中秋和元旦等节日晚会、学生家长教师联谊会, 集中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并评选观后感, 参观王船山和夏门翰故居进行情感教育, 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进行爱国教育, 等等。学校还成立了音乐、体育、美术、电脑课外兴趣活动小组, 每天的第八节课定期开展活动;成立了军乐队, 聘请专家定期指导;成立校学生会, 建立了“实验之声”广播站, 成为锻炼学生的平台。
三、加强“留守学生”管理的几点建议
通过调查和实践, 让人深深感到,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 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更要主动负起责任。
(1) “留守学生”问题是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社会问题。建议学校要向社会、家庭宣传“留守学生”的生存现状, 引起全社会、所有家长都来关注“留守学生”问题。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各级政府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关心重视“留守学生”问题, “留守学生”家长为社会经济、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大量的贡献, 作为一级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学生”学校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 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2) 建议学校把外出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纳入工作目标之中。特别重视关爱“留守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问题。教师不仅要负责他们的校内学习, 而且要主动加强与“留守学生”监护人的联系沟通, 传授基本的家教方法, 指导监护人对“留守学生”进行校外学业辅导, 促进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3) 要动员在职教师、离退休老教师同“留守学生”中的“问题学生”结成对子, 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 篇9
一、主要问题
1.家庭教育缺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重要影响。多数留守儿童父母自身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彼此之间的沟通少,致使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常被忽视。而隔代抚养、单亲抚养极易因文化背景、情感依托等方面的问题,产生心理摩擦与冲突。家庭教育缺失,容易使孩子的心理及性格出现偏差,在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十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学校教育问题
由于多数农村学校物质条件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很难有效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加上多数农村小学教师没有受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培训,心理知识水平和辅导能力低,只能靠摸索和经验积累来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容易使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出现偏差,综合素质的培养受阻。
3.社会环境问题
儿童的心理和生理都未成熟,对善恶没有较好的分辨能力,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一旦其行为和心理受到影响,出现偏差,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却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纠正,则可能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除学校和家庭外,社会也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为儿童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学习氛围浓厚的大环境。
4.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问题
从学习兴趣和学习认识上,儿童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部分留守儿童成绩下滑多是因为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学习的辅导和监督的缺失。我国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多数经济并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留守现象十分普遍,家长不能有效地起到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监督作用。另外,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间的师资水平差异较大,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缺乏骨干教师的引领,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应对策略
1.政府强化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学校的职能
政府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制定相关政策,实现教育公平。如提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建立随迁就学制度,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纳入当地发展规划与管理体系,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提供保障。明确农村留守儿童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鼓励留守儿童与父母生活,同时,密切家校联系,优化家庭教育模式。
2.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实现教育资源公平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说:“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两大战略重点。”部分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因此更应加大政府扶持的力度,努力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尽快完成学校各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加快信息化进程,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注重教育教学的质和量,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3.深入农村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与学生学,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逐步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及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基础,设定短期目标,与教师的教学计划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加强与代理监护人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篇10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亲情教育”被“隔代教育”或“朋友教育”所取代。这个问题, 直接关系到下一代人才的素质培养和农村未来的希望。
偏僻山村农民的经济收入较低, 又没有更好的增收项目, 只能远离家乡打工, 因此留守儿童较多。他们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生活上及道德意识上的关爱、呵护和引导, 逐渐形成情感冷漠、脾气暴躁、不辨是非、冲动易怒、爱打架斗殴等不良习惯, 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监护人以隔代监护为主, 很多是文盲, 辅导不了孩子的学习;监护意识很低, 认为自己只负责孩子的生活, 思想及学习等都不关他的事, 更没能经常与孩子谈心、沟通或与学校联系。有的监护人自己的生活条件更差, 特别到了农忙季节, 连吃饭都顾不上, 以致很多孩子上课常迟到、作业没空去做等。
外出务工的父母为了赚钱, 没日没夜地干活, 脑子里没有孩子的空间, 有时偶尔想起孩子, 往往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爱, 给孩子买游戏机、手机。这无形中带给孩子“金钱万能”的价值观, 加上爷爷奶奶过分溺爱孩子, 对于生活细节没有给予正确的指导, 对孩子的不良表现往往是包庇、怂恿, 啥都满足孩子。使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无礼的性格等;还有的家长又恰恰相反, 很少寄钱回家, 孩子的生活得不到保障, 营养严重不足, 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常年多病。安全方面更多隐患, 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 或被烫伤烧、溺水等。
还有一部分孩子是寄养在亲朋好友家中的, 而亲友根本管不住他们, 就只能放任自流了。这些孩子会逐渐变成令教师头痛的“学困生”。这些留守儿童多数缺乏自制力及道德礼貌教育, 从不跟教师打招呼;总想在同学中当“老大”, 作业丢给同学去做甚至干脆不交;放学后, 先去网吧玩够游戏才回“家”, 没钱玩游戏时, 甚至偷东西卖到废旧收购站……
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 对自己生活学习等方面面临许多问题和烦恼, 却没人倾诉, 更没人指导。父母极少有空给孩子打一个电话, 甚至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缺乏亲情的孩子, 往往是监护人都无能为力去管教, 只能顺其自然发展。从而, 产生很多不良的心理及不良的行为习惯。如不讲究卫生, 不洗脸不漱口, 不换洗衣服等等;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 不遵守校纪校规, 自由散漫, 顶撞祖辈, 逃避管理, 甚至恶作剧……
留守儿童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方面的问题, 它已成为农村社会长期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待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 协调合作。对此笔者建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必须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 树立“子不教, 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 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目前多数农民家长文化程度不高, 误以为自己只要给孩子足够钱物, 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 至于读书和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 出问题的话都是学校的问题, 该找学校算账……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父母的教育意识错误, 孩子会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以致一错再错。例如, 有个初中男生早恋, 教师告知其家长, 家长竟非常开心地问教师:“那女孩是哪个村的呀?漂亮不?他爸是谁?……”那急于找儿媳的神态无法形容。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 孩子素质不低才怪!
首先, 家长在外地打工更应主动与子女的班主任联系, 与子女联系, 与监护人联系。要经常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及各方面状况, 共同寻找教育孩子的方法, 并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再次, 要求“监护人”保证孩子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时间, 嘱咐其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要严格要求。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常与孩子沟通, 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 保证熟悉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等等;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
学校方面, 对留守儿童应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情况, 教师应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同时, 教育孩子提高对周边环境的认识, 尤其是网吧、游戏厅等的认识, 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应自觉远离这些不良环境, 不误入歧途。
留守儿童问题之哲学透视 篇11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人们看问题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必然有其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经济落后、耕地连年减少、农资价格和教育费用的上涨、人口多负担重等等,导致了大量已为人父母的农民丢下年幼的孩子,纷纷投奔城市打工挣钱,于是产生了今日之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要求我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要把它放在和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中认识,切忌孤立地认识事物。因此,我们在研究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时,既要看到农村经济的落后,农民生活的贫困,又要看到农民子女的教育、老人的赡养等现实问题。
政府部门制定的政策、方针必须做到统筹兼顾。在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发家致富的同时,要帮助他们处理好子女的监管、抚育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3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观点是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复杂事物内部往往包含许多矛盾,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和方向,主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决定次要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也会影响到主要矛盾的解决。主次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复杂事物时,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住重点,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次要矛盾的解决。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引导农民从事多种经营,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从而减少外出务工农民的数量;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让农民就近务工,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其次,动员全社会力量,多管齐下,救助留守儿童。政府部门出资,当地的民政部门、妇联组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青团,联合村委会、居委会以及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起为留守儿童建立“爱心之家”服务社,把他们管护起来,避免受到伤害。学校方面,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寄宿制学校,分派教师进行监管和亲情教育,或推行“代理家长制”。寄宿制学校还可以实行助学金与奖学金相结合的助学制度,既有利于帮助贫困留守儿童完成学业,又有利于激励留守儿童发奋学习,养成勤奋学习、努力向上的良好品质。
再次,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救助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留守儿童父母的监管意识,让他们真正承担起监护、教育子女的责任。有必要的话,可以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 篇12
一、情感出现空缺
这些孩子若有委屈, 他们多想给亲人, 特别是爸爸、妈妈倾诉;他们生病、吃穿, 多希望得到爸爸、妈妈的呵护, 但却都不能如愿以偿。对比伙伴, 他们有一种自卑感, 自觉不如他人, 尤其在看到其他的孩子得到父母的关心, 心中更有一种失落感。有这样一个孩子, 因放学回家迟了, 爷爷说了他两句就赌气外出, 又哭又闹, 又喊爹, 又叫娘, 以死相胁, 于是爷爷、奶奶惶恐不安, 从此以后, 孙子干什么, 爷爷、奶奶不敢干涉。
二、生活无人监管
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或出于其他原因, 对孩子的生活监管不力, 导致这些孩子逐渐学会了说谎、骗钱、大手大脚。今天在爷爷、奶奶处说学校收费买资料, 要10元到百十元不等, 明天又要给远方打工的爸爸、妈妈打电话要生活费、资料费, 而爸爸、妈妈出于对孩子的爱, 出于对孩子照顾不周的愧疚, 大多也不闻不问, 只是汇钱。孩子一旦钱到手, 又是过生日聚会、或唱歌、抽烟、上网……对学校的制度漠视起来, 对班主任、老师的管理逐渐冷淡, 头脑中享乐、玩耍、指责等, 不规范、不道德的因素开始滋生, 逐渐膨胀, 最终导致逃学、打架, 甚至犯罪。
三、教育出现真空
教育不到位, 将导致这些孩子缺乏最起码的“仁、义、礼、智、信”;如, 见了长辈不问好, 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在公众场合要么孤僻不合群, 要么出风头, 高声喧哗, 表现出极不合众的怪态;缺乏最起码的做人的教育。究其原因, 就是爸、妈不在身边, 靠自己性子成长;还有一个孩子, 从三岁半到六岁, 几年未见过爸、妈的面, 爷爷奶奶尽管疼爱, 但性格却越来越孤僻, 在人多处一言不发。
据调查, 目前留守儿童主题十分突出, 越是偏僻的农村, 问题越突出, 留守儿童普遍占入学儿童的70%以上。某一学校共57人, 其中留守儿童有48人。这是一个不小的群体, 他们渴望父爱、母爱, 渴望受到关注。有人感言:在某看管所里, 85%的是农民的孩子, 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究其原因, 就是教师农民的孩子在很多情况下失去了有效监管。
【留守问题】推荐阅读:
留守学生问题分析07-22
对农村留守老人问题07-08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问题09-19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05-19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05-28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09-13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11-06
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问卷样本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