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研究

2024-12-08

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研究(共12篇)

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研究 篇1

引言

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运用一套完整的理论、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程序, 对于预设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劣进行论证的过程。决策方法作为一种工具, 在投资决策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运用不恰当的决策方法, 会给企业的投资项目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投资活动对企业长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企业在运用决策方法上应谨慎。随着理论和科技的进步, 决策方法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 如静态现金流量分析法、现金流量贴现法、期权评价法、EVA价值评价法等, 这些方法的诞生, 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是革命性的, 企业在运用以上的决策分析方法时, 一定要充分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只有这样, 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规划。

一、投资决策分析的辅助工作

1.财务信息的支撑。任何的投资决策分析方法都是基于财务信息, 特别是财务数据, 投资的决策分析需要对大量的财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例如, 要采用净现值法, 需要有完善的收入、支出数据。财务信息的制作是企业的基础财务工作, 因此, 要做好决策分析工作, 需要保证财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 确保财务信息准确、完整。

2.配备具备胜任能力的财务人员。投资决策分析工作的具体执行人员就是财务人员, 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决策分析结果的质量, 特别是, 采用复杂的决策分析方法, 这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企业在人员配备方面要给予大力支持。

二、投资决策分析的方法

(一) 静态分析法

目前比较常用的静态现金流量分析法有回收期法和会计收益率法, 这两种方法原理简单, 但是也存在很多缺陷。回收期法是指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累计到与投资支出相等所需的时间。它反映了投资的风险问题, 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随着时间逐渐增强, 所以, 回收期越长, 项目的风险越大, 反之, 风险越小。这种方法计算简便, 工作量小, 只需估测未来项目持续期间的现金量即可, 同时给人的印象非常直观。但是, 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 回收期法最大的不足就是没有考虑时间价值, 在财务管理中, 时间价值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 明天的一元钱和今天的一元钱是不等值的, 所以, 将不同时期的现金流量加总并不合适, 违背了经济原则。第二, 在回收期法的指引下, 投资者只关注回收期内的现金流量, 造成投资者“鼠目寸光”, 忽略了回收期后的价值, 容易使投资者放弃期间长、价值大的项目。会计收益率法体现了收益和成本的配比思想, 它的计算公式是年均净利润/原始投资额, 年均净利润是会计利润, 这种方法理解起来非常容易, 就是投入的一元钱所带来的未来回报, 比较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 计算简洁, 哪个项目的收益率高, 选择哪个项目。这种方法的缺点主要在于:第一, 会计收益率看似是收益和成本的配比, 其实并不是, 和回收期法一样, 未来期间的会计利润的时间价值和原始投资的是不同的, 所以, 这种配比是假象。第二, 会计利润是会计核算的结果, 受到会计政策的影响, 如果会计政策不符合实际情况, 那么评价结果是不科学的。

以上的两种方法, 计算简单, 容易理解, 在过去受到中国企业的一致好评, 因为, 在计划经济时代, 市场要素单一, 企业经营风险非常小。但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日益激烈的竞争, 使企业不得不转变观念。从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 这两种方法缺陷太多, 不太适合目前的市场环境, 但是可以作为一项辅助决策。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和投资小、风险小的项目, 这两种方法还是有一定的适用性。

(二) 现金流量折现法

现金流量折现法是目前大、中型企业运用最广泛的方法, 对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种方法在科学性和严谨性等方面都远优越于静态现金流量法。它最大的进步就是引入的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 将不同期间的现金流量折现为投资初期的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主要包括净现值法、现值系数法、内在回报率法。净现值法是指投资引起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折现值和流出量的折现值的差额, 对于单一项目, 净现值大于零, 项目可行;对于互斥项目, 净现值大的方案优于净现值小的方案。这种方法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并且, 因为考虑整个期间的现金流量, 一改回收期法的短期效用的缺点, 使用现金流量而非会计利润, 摆脱了会计政策的干扰。它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 折现率的确定困难, 也带有主观性。第二, 因为净现值法得出的结果是总量, 不具有可比性, 所以对于不同投资额、不同期限的项目时有问题的。现值系数法很好地解决了不同投资额的项目的评价难题。现值系数法本质上和净现值法是等同的, 现值系数是指现金流入量的折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的折现值的比值, 比值大于1, 项目可行, 比值越大, 项目越符合要求。遗憾的是, 现值系数还是没有解决不同期限的项目评价问题。内在回报率法与这两种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 内在回报率不需要事先确定折现率, 内在回报率是指使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 当内在回报率大于投资者要求的投资回报率时, 才能为投资者创造财富, 反之, 项目不可行, 内在回报率和投资回报率的思想相似, 所以易于被投资者所接受。不难看出, 内部回报率不受项目投资额和期限的限制, 但是结算过程比较繁琐。

现金流量折现法在大型企业里运用广泛, 这是因为, 虽然它科学性强, 但是, 使用成本也是非常大的, 所使用的数据需要严格处理, 同时对执行者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非常高, 因此需要付出较高的数据成本和人力成本, 这都是中小企业无法承担的。

(三) 期权评价法

传统的评价方法存在以下假设:第一, 对于未来的现金流量的预测是完全正确的, 即, 未来的现金流量完全按照预测实现, 不会发生变动。第二, 项目的投资只能发生在特定的时间段, 不能推迟。第三, 项目必须按照预先的设定持续到期限终止, 不能提起退出。根据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 以上的假设只是一个理想状态, 市场有风险, 现金流量会发生波动, 项目是否推迟或提前终止, 投资者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策的。正是由于以上的种种弊端, 期权评价应允而生。

实物期权是指隐含在项目投资当中的具有期权性质的权利,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了实物期权是由价值的。按照实物期权的思想, 未来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结果可能为好, 也可能为差, 投资者的投资时间并不一定是确定的, 如果好结果的概率较大, 那么未来收益实现的概率就非常大, 这样的等待是有价值的, 反之, 如果坏结果的概率大, 投资者可以及时放弃, 避免过多的损失。常见的实物期权有扩张期权、时机选择期权、放弃期权。我们以扩张期权为例, 扩张期权是指如果项目在未来有进一步扩张的机会, 投资者在现阶段投资, 该投资相当于购买了扩张期权。当未来效益良好时, 可以行使权利, 获得收益, 未来效益较差时, 可以放弃该权利。扩张期权和股票期权十分相似, 未来扩张的价值可视为股票的未来价格, 进一步扩张需要的投资可视为股票的执行价格。对于扩张期权的估测, 可借助于布莱克-休斯模型来解决。

实物期权评价法的运用是有一定难度的, 其本身的分析相对复杂, 并且评价过程含有许多主管判断, 只有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才能驾驭。在发达国家, 期权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 但是, 在中国运用并不广泛,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 是个努力方向。

(四) EVA价值评价法

经济增加值 (EVA) 是指从税后经营业利润中扣除债务和股权的资本成本后的剩余利润。它是一种评价盈利能力和业绩的方法。经济增加值与传统的会计利润有很大的区别, 传统的会计利润只是时候经营利润扣除债务的资本成本的结果, 只要会计利润大于零, 那么企业的收入就能覆盖所有资金的使用成本, 就会给投资者带来价值。但是, 这是个假象, 人们都忽略了股权资金的成本, 股权资本并不是免费的, 也需要得到补偿, 只有股权资本得到补偿后的剩余收益, 才是股东真正的收益, 否则的话, 经营者就会不重视投资资本的使用, 造成投资的浪费, 损害投资者的利益。EVA价值评价法正是纠正了传统的会计利润对股东收益的歪解。从这个角度来说, EVA价值评价法是科学的。

EVA价值法的运用并不困难, 只是需要对传统的报表做一下调整, 在国外广受欢迎, 像西门子、索尼、可口可乐等世界知名公司都在使用EVA价值评价法, 可见其的作用巨大。EVA引入中国后, 在中国也引起了反响, 可见, 对于中国企业, EVA价值评价法还是非常适用的。

结束语

对于投资决策, 对于每一个投资者和经营者都是非常重要, “一着不慎, 全盘皆输”的悲剧也有发生。因此选择正确的决策方法对于投资者是一个安全的保障。目前, 投资决策方法的种类有许多, 有传统的, 有现代的, 有国外的。静态分析法是传统的分析方法, 最大的有点就是简单, 但是简单的背后隐藏着缺陷, 随着市场经济的法杖, 这种传统的静态分析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 但是仍然可以作为辅助的分析方法。现金流量折现法、期权评价法、EVA价值评级法这三种方法较传统的方法都是巨大的进步, 也已经成为了主流。中国企业运用现金流量折现法的较大, 这种方法在科学性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但是局限性也有很多。期权价值评级法和EVA价值评价法的理念非常先进, 在国外非常流行, 中国企业应该朝这方面努力。

参考文献

[1]邹绍辉, 张金锁, 王涛.多维嵌套期权的煤炭资源开发投资决策模型[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2, (1) .

[2]刘之路.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环节——投资决策[J].现代企业教育, 2011, (8) .

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研究 篇2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分析,必须针对本企业的特点,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既要避免决策分析成本过高,又要取得最佳的投资决策依据,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现金流量分析法和会计利润分析法的比较

一般情况下,现金净流量分析法比会计利润分析法对企业投资决策更能客观反映投资的收益,而且如果我们采用的是贴现分析技术时,大都也只能采用现金流量分析法。

但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投资未来现金净流量数据的采纳必须在全面详细的资料基础上才能测算,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有很多困难而且分析成本太高。而会计利润分析法的测算只需要根据企业的历史资料加上对未来该项目的趋势评估即可测算,这不仅成本低,而且也比较可靠。

另一方面,现金净流量分析法与会计利润分析法在数据上的主要差异是投资项目中的折旧费用,而中小企业的投资额相对来说比较小,摊到使用期的折旧费数额不大,因此现金净流量分析法与会计利润分析法在数额上的差别不会很大。

由此可见,与规模企业巨额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分析不同,中小企业在投资决策分析时充分运用完整而准确的会计核算资料采用会计利润分析法比较有利,

二、非现金流量贴现技术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分析中的应用

在非现金流量贴现技术中常用的有回收期法和会计收益率法。

回收期法,大致反映投资回收速度,计算简便。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忽视了回收期后的收益,容易诱导企业优先考虑急功近利的项目而放弃长期受益的项目。

会计收益率法是以会计收益率作为评价投资的参数,这种方法以事先确定的会计收益率进行测算。进行决策分析时,在多个互斥方案中则选用会计收益率最高者。这种方法的缺陷一是没有采用现金流量分析,二是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三、现金流量贴现技术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分析中的应用

中小企业通过长期的发展,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会逐步升级,当进入规模企业行列时,就应该可能地采用现金流量分析法相应的贴现分析技术进行分析决策。

现金流量贴现分析技术中常用的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三种。

采用净现值法时,当净现值大于零时,则说明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不低干预定的贴现率,方案可行;若净现值小于零,则说明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低于预定的指标,方案不可行。它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在几个独立方案之间评价优劣。

现值指数法是针对净现值法的缺点提出来的,它能够对独立方案的投资效率进行排序,但中小企业由于投资规模所限,一般很少采用。

可转债投资决策分析 篇3

摘要:由于受美国经济下滑及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我国股票市场出现了大幅震荡,此时债券市场成为投资者规避风险的有利场所,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一种混合型金融投资工具,即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固定收益,同时也提供了获得较高收益的机会。本文首先对目前可转债市场的投资决策进行了分析,进而以国电电力为例子,分析了其投资的收益和风险。

关键词: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收益;投资风险

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可转债,是指由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投资者在一定时期内有权按照一定条件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公司债券。从性质上看,可转债实际上是一个债券和一个股票看涨期权的混合体,因此它具有两个具体属性,级债权性和期权性。其具有独特的风险收益特征,使其表现除了在熊市时巨大的抗跌性及牛市中获得高额回报可能性的独特优势。所以其作为一种安全的投资品种,在为投资者规避风险获得收益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一、目前市场可转债的投资策略分析

影响可转债投资价值的因素有很多,在具体投资时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以下结合各方面因素与当前可转债市场状况分析了投资者如何对可转债进行投资选择。

1.不同市场状况下的投资选择

当股市处于低谷时,在一级市场上,是投资者大量购入可转债的好时机,以当时的股价为基础制定的转股价较低,日后随着股市行情的回暧,正股价不断上涨,可转债期权价值会上涨,在二级市场上,此时可转债股价低于转股价,可转债期权会上涨,难以转股,其债券特性表现较为明显,应选择到期收益率较高的可转债投资;当股市高涨时,一级市场上购入转债是不可取的,二级市场上由于相应基础股票的价格上扬,其股性表现较为明显,市场定价上由于相应基础股票的价格上扬,其股性表现较为明显,市场定价考虑股性更多,应选择对应股票上涨前景较好的可转债投资;当市场处于震荡调整,后市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时,是进行可转债投资的好时机,若大盘下跌,由于其债性特点可以保护资产不受较大损失,若大盘上涨,也可以保证获得与基础股票同步的高收益。

2.可转债所属行业的投资选择

处于不同行业的公司其业绩及资产价格状况会因所属行业因素的影响而表现不同,具体行业因素有生命周期,行业的景气变动,国家的政策法令影响,国外的经济政治因素,销售淡旺季,行业原材料成本变动等等,投资者在进行可转债投资时要综合以上各方面因素,选择具有行业优势的可转债进行投资。

3.不同公司业绩的可转债投资选择

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司的股票及相应可转债的价格变动,公司的经营业绩良好,将来会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预期股价也会有更大的上涨空间,从而可转债的投资价值也会大幅度上涨,因此投资者在进行可转债投资时重点选择业绩优良,基本面良好的公司投资,虽然目前上市交易的可转债大部分都是由中小型企业发行的,但也不乏有业绩良好,表现突出的公司,如大荒转债,赤化转债等。

4.不同正股股价的投资选择

当正股股价远远低于转股价格时,可转债内嵌的看涨期权处于虚值状态,可转债市价接近与纯债券价值,此时投资者可考虑到期收益率较高以及符合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的可转债,以获得较高的利息收益且把握可能的转股价格修正对期权价值的提升存在的机会:当正股股价在转股价附近波动时,利率变化与基础股价波动都会对可转债产生影响,投资者在关注利率走向时还应重点关注股票的未来走势,选择未来上升空间较大的可转债进行投资;当正股股价远高于转股价格时,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股价的走向,若持续高位运行上涨,应考虑将其转为股票或直接在二级市场卖出,以规避赎回风险,投资者可通过比较各只可转债的溢价率选择投资。

5.不同可转债设计条款下的投资选择

可转债设计条款但中的回售条款,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安全保障,其保障程度通过回售条件、回收期、回收价来体现,投资者可以选择回售条件优越,回收期较长,回售价较低的可转债进行投资,但通过比较可看,目前上市交易的可转债在回售条款设计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可择情选择投资,可转债条款中的赎回条款增加了投资者的被强制赎回风险,托自在应加以警惕,以防损失,关注向下修正条款,股价在向下徐子条款附近的可转债,在其纯债券价值的保护下,不仅可防止巨大损失,还可获得通过调整转股价增加的收益。

二、以国电电力为例分析转债投资收益风险分析

1.公司概况:高速行驶的发电业巨型航母

国电电力(600795)成立于1992年,于1997年3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经营范围涉及电力、热力生产、销售;新能源项目、高新技术、环保产业等多个领域。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截至2011年6月底,国电电力已经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拥有61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和21家参股企业。近年来,公司坚持走"基建与收购并举"的发展道路,一方面,通过收购中国国电优质资产使规模迅速扩张;另一方面,通过资本运作积极开拓新项目。截至2011年6月底,公司拥有控股装机容量已由上市之初的2.4万千瓦增长至3059.58万千瓦,是上市之初的1200多倍,实现了连续快速增长。不仅如此,公司还积极实施多元化战略,目前的业务涉及煤炭、煤化工、金融、高科技等多个领域,是一家以发电为主的全国大型综合电力上市公司。

公司于2002年底进入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成为中国国电旗下的核心发电资产。2010年4月,中国国电明确将公司作为中国国电火电及水电业务的整合平台,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通过资产购并、重组等方式,将中国国电的发电业务资产(不含中国国电除国电电力外其他直接控股上市公司的相关资产、业务及权益)注入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截至2010年12月底,中国国电可控装机容量9531万千瓦,风电装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控制煤炭资源量140亿吨,年煤炭产量4700万吨。

2.收益分析

转债条款设计合理,条件较为优厚。分析国电电力本次发行可转债的发行条款,总的来说,该转债条款较为优厚。首先,回售条款保护在第二个计息年度开始生效,回售价格较高,总体来看,有条件回售条款明显优于国投和川投两只电力可转债;其次,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为可转债提供无条件的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担保范围包括可转债的本金、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实现债权的费用等),担保方实力雄厚,违约风险极小,预计可转债二级市场流动性较好;再次,转债期限为6年,票息分别为0.5%、0.5%、1.0%、2.0%、2.0%、2.0%,到期赎回价为110元(含最后一年利息),面值对应的到期收益率为22.56%,转债票息后置明显且总体票息水平较高,从节约财务成本角度考虑,有助于激励发行人早日促进转股。

正股稀释压力中等,总利息现金收入在09年以来发行的转债中最高。国电转债全部转股对正股的稀释率为13.38%,处于中等水平,低于国投转债(23.38%),与川投转债(13.01%)相近;需要指出的是,国电电力可转债的累计现金为16元,总票面利息为8元,补偿利息为8元,总利息现金收入在09年以来发行的转债中最高。

预计该转债上市定位在106至110之间。使用考虑信用风险的二叉树模型(TF98),按2.05的正股股价值,给予其24%左右的隐含波动率,以此为中枢建立情景分析,最终得到国电电力转债的价值在106至110之间,考虑到正股当中已经包含了部分优先配售含权溢价,真实股价下预计定位在108元附近。该定位下,国电电力转债具有一定的配置价值,建议投资者积极把握上市初期逢低吸纳机会。

3.风险分析

(1)违约风险较小

国电转债信用评级为AAA,期限为六年,连带责任保证担保。转债信用评级较高。

(2)较低的票面利率

可转债的票面利率不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利息收益不仅较普通债券低,而且还不及将资金存放在银行所获得的利息。2011年发行的国投债券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的票面利率依次为0.5%,0.5%,1.0%,2.0%,2.0%和2.0%,平均1.33%,远低于现在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3.5%)。

(3)较高的市场溢价

可转债的市场价格应大于理论价值和转债价值,即可转债应该溢价交易,但溢价多少却视市场供求决定。通常情况下,当可转债溢价过高时,投资者将承担过高的溢价风险。国电电力上期的溢价率过高,投资者因此承担了溢价风险。

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决策的方法分析 篇4

一、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

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是决定其决策方法的根本因素之一, 而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主要源于技术创新本身、技术创新的主体及其内外部环境, 突出表现在技术和市场两方面。

(一) 市场的不确定性

市场需求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 同时也是技术创新实现的保障。但是技术创新成果能否被市场接受以及取得多大的市场占有量等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潜在的需求信息是市场预测的主要依据, 但是由于信息的模糊性、不均衡占有性等特点, 以及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普遍具有易变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更增加了市场预测的难度, 从而使技术创新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 技术创新在得到商业化应用后, 会通过物化和非物化的方式产生不同程度的技术示范效应, 相关企业可以利用模仿或逆向工程等途径直接或间接地获取相关的技术, 进行能力和经验的积累。同时, 技术创新成果的出现必将打破原有市场的均衡, 加剧市场的竞争程度, 产生“鲶鱼效应”, 促使其他企业不断地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和采用新技术, 加快技术的革新。此外, 技术创新产品的出现还会呈现出一种良性的“马太效应”, 使得一部分生产效率低下、竞争力不强的企业被竞争所淘汰, 改变市场的格局, 从而导致技术创新成果相对竞争优势的不确定和生命周期的不确定。

(二) 技术的不确定性

技术创新的实现要经历技术预测、技术评价、技术选择、研究与开发、新产品的生产与营销等多个环节, 企业必须在正确把握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对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风险进行综合权衡后, 选择适合企业研发的技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 技术创新的难度也随之增大。有些技术的新构想看似可行, 但在实施中就会出现部分关键技术问题难以解决或者缺少相关的辅助技术支持等情况, 而有些技术本身就是不成熟的制造工艺, 量产后易出现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情况。此外, 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技术更新的日益频繁, 加快了创新中技术的贬值速度, 也增加了技术的不确定。

二、现金流法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决策

创新的预期净收益是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源动力。因此, 企业在选择技术创新投资机会时, 必须要对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现金流法是传统的技术创新投资决策模式, 其核心思想是,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价值可以用其在未来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的净现值来衡量。如果净现值大于零, 那么说明该项技术创新投资可行, 否则为不可行。如果多个投资机会的净现值都大于零, 就选择净现值最大的技术创新进行投资。因此, 现金流法使用比较方便, 但是它在现金流预测、技术创新风险确定以及管理灵活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现金流法的应用不仅要求企业对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 而且还需要事先选择预期现金流量的折现率, 折现率在计算期内被假定为是固定不变的, 但是技术创新所面临的环境是动态的、不确定的, 而且技术创新的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风险标准不是固定的, 因此折现率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另外, 现金流法重点考虑的是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 而忽略了其所具有的机会价值或战略价值, 这极易造成企业在技术创新投资方面的短视。现金流法的应用是假定企业只有事前一次投资决策机会, 中途不能变更, 这样的前提忽略了管理者的主动性和投资环境的动态变化性。因此, 现金流法更适用于技术创新周期短、不确定性较低的情况。

三、实物期权法在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间的各个阶段和环节都存在程度不同的不确定性因素, 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根据投资环境的变化灵活做出恰当的决策。因此可以说, 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过程具有期权的特性。实物期权是处理一些具有不确定投资结果的实物资产的一种投资决策工具, 它的本质就是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具有随时改变行为决策的权利。当投资环境趋向有利时, 管理者可以采取扩张的策略, 反之, 可以采取等待、收缩甚至放弃的策略。因此, 应用实物期权可以提高管理者的投资决策灵活性, 从而达到放大收益、控制或者缩小损失的目的。

在实物期权方法中, 权利和义务是不对称的。作为一种特殊的合约协议, 期权规定其持有者在给定日期或该日期之前的任何时间, 有权利以固定价格买进或卖出某种资产。期权中蕴含的这种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称减少了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 为投资者提供了获利的机会, 同时也控制了损失。管理者一般主要通过创造期权和保留期权来实现技术创新的价值, 因此, 在不确定性越高的环境下, 管理者在决策制定过程中拥有的权利越大, 期权的价值就越大。

四、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决策方法的选择

目前, 在我国投资决策方法的误用是导致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虽然现金流法与实物期权法目前都已成为技术创新投资决策的重要方法, 但各自都有应用条件。

当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较小, 不足以影响最终成果时, 运用现金流法进行投资决策更为合适。对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技术创新进行投资决策时, 实物期权方法将是一种十分有价值的思维方式和评价方法。因为实物期权法关注的不仅是技术创新未来预期的现金流, 而且也包括为企业带来的潜在价值和机会价值, 更重要的是, 实物期权法承认技术创新具有不可逆和推迟的特性, 企业可以根据投资环境发展的不确定性做出或有决策, 实现在提高未来收益的同时控制损失, 挽回一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投资机会。但由于实物期权具有隐蔽性、随机性、条件性、不可加等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困难, 它的顺利实施要求企业管理者具有战略眼光, 企业内具有健全的决策机制、完备的制度安排, 企业外具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成熟的金融市场环境等等, 因此实物期权方法在企业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

摘要:虽然现金流法与实物期权法目前都已成为技术创新投资决策的重要方法, 但当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较小, 不足以影响最终成果时, 运用现金流法进行投资决策更为合适。而对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技术创新进行投资决策时, 实物期权方法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决策方法。

关键词:实物期权,技术创新,决策

参考文献

[1]夏天, 郭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风险及其管理模式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 2005 (6) .

[2]陶福平, 向刚, 孙璐.企业持续创新项目的实物期权管理初探[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3) .

[3]李虹, 王大树, 韩广智.实物期权视角下的创新路径[J].经济科学, 2007 (2) .

[4][美]马莎·阿姆拉姆, 纳林.库拉蒂拉卡, 实物期权, 不确定性环境下的战略投资管理[M].张维, 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上市公司投资决策行为的实证分析 篇5

目前中国上市公司中经理人的自我约束机制并非普遍有效,高额的利润留存并没有获取高于股东的机会成本的价值,管理机会主义是公司谋求高利润留存的主要动机,而不是由于“融资约束”。

问题的提出

研究公司投资的融资约束问题是西方最近来的热门话题之一。由于新古典投资理论和托宾Q理论在测定相对持续的投资需求模型中,忽略了融资因素产生的影响,其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受到了怀疑。在宏观和微观两个需求层次的推动下,一些经济学家指出,由于不完全资本市场的存在,公司投资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会引起和放大经济波动。由于借款和贷款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问题,致使外部融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成本,这就会产生“融资约束”问题,企业外部融资信息成本的高低反映了受融资约束程度的高低,面临“融资约束”的企业可能会不得不放弃净现值为正的投资机会,从而导致投资不足。现代财务理论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不再是互相替代。不完全资本市场的存在使企业偏好内部融资。为证明融资约束的存在,Fazzari et at(1988)根据股息支付高低来估计企业“融资约束”的程度,实证检验了公司投资与内部现金流的关系。他们认为如果由于交易成本、信息成本使外部融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成本,那么对于一个具有好的投资机会的公司来说,支付大量股息是不符合价值最大化原则的;如果融资约束问题很重要,那么对一个具有相当好的投资机会的公司来说,投资对现金流将非常敏感。他的研究表明,低股息支付比率的公司,投资和现金流呈现很强的相关性。从此以后,大量的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用投资与现金流的敏感性来检验融资约束问题的存在。但是他们的结论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和反对。其中一点,依据低股息公司的投资与现金流敏感性并不能完全得出融资约束的结论。代理成本理论认为,由于监控成本的存在,使管理者具有将资源投入到非盈利最大化项目的能力。由于内部资金处于管理者控制之下,减少了外来融资带来的对管理者的关注和外部约束,管理者同样偏好内部融资,而增加内部资金的方法是减少股息发放。他们认为,管理机会主义会导致公司过度投资和公司价值低下。两种不同的解释,导致完全不同的政策含义。因此,对投资与现金流的敏感性作进一步的剖析就显得非常必要了。Vogit(1993)引进Q与现金流的相互影响变量后,实证结果支持管理机会主义假说Carpenter(1994)根据债券约束理论引进了负债变量后进行回归检验,结论表明大多数公司利用债券融资来增加投资,而不是作为监管经理人的手段。

在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日益深化,上市公司融资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把融资问题引进公司投资决策模型并未受到关注,冯巍曾用Fazzari的检验模型检验内部现金流与公司投资的关系来证明信息不对称假说,检验表明现金流对每股分红低于0.05元的公司、非国家重点企业和没有实行主办银行制度的公司的投资水平存在显著性影响,从而得出了存在融资约束的结论。该文是目前本人所见到的国内仅有的一篇专门讨论引进融资因素后公司投资决策的文章,因此具有一定的开创性。然而,这一研究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用股息支付的绝对值水平划分是否存在融资约束并不科学,并且在中国,股息水平的高低能否代表上市公司面临的信息成本高低?本文研究对此作了否定的回答;二是信息不对称理论和管理机会主义假说都认为低股息的上市公司的投资对现金流存在很强的依赖性,因此仅凭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就得出存在融资约束的结论有失偏颇。

研究方法与样本处理

一、研究方法

信息不对称理论和管理机会主义假说都认为公司具有内部融资偏好,公司将保留较多盈余来满足投资需求,只不过动机不同。因此,对于低股息支付的公司,我们预计公司的投资需求与内部现金流间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西方许多文献研究已证明了这一点。然而本文的目的并非只是证明两者之间的敏感性,而是追溯导致投资对现金流具有较强敏感性的背后原因。为此,本文首先要验证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是否像现代公司金融理论所预计及西方一些学者的验证结果一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次,若存在较高的敏感性,则进一步验证其背后的原因,验证信息不对称理论和管理机会主义谁能对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作出最强有力的解释。

据信息不完全理论,公司现金流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将集中于具有较高信息成本的公司,即具有融资约束的公司。由于股息支付的调节成本低于资本品的调节成本,对于一个具有较好投资机会的公司来说,支付大量股息并不符合价值最大化原则。对于一个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公司而言,较高的融资约束使投资对现金流变得非常敏感。Fazzari等人据据信息不对称理论,把低股息支付公司定义为融资约束公司。验证现金流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引进现金流后的投资决策模型如下:

I/k=C+CF/K+CFo/K+Q+S/K+μ (1)

其中,I为资本品投资,本文研究中定义为固定资产增加值。K为期初固定资产原值。CF为现金流量,CFo为时滞变量,Q为期初托宾Q值。在投资决策机会中引进托宾Q值,是为了控制公司潜在投资机会对公司投资需求的影响,理论上说应该是Q的`边际量,但是由于边际量很难确定,人们在研究中往往用Q的平均量代替。S为销售额,本文研究中用主营业务收入来表示,引进此变量的目的是控制当前投资机会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

前述理论介绍已阐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都认为现金流对公司投资决策具有影响力,对于低股息支付公司而言,投资与现金流的敏感性最强,而对于高股息支付公司而言,投资与现金流的联系较为微弱,因此,Fazzari等人仅以低股息支付公司的投资与现金流具有最强的敏感性,就得出公司存在融资约束的结论有失偏颇。信息不对称理论坚持了公司追求价值最大化假设,认为较高的“融资约束”会使公司投资不足。那些投资受现金流较强影响的公司将是一些具有较好投资机会和较高公司价值(托宾Q值)的公司。管理机会主义假说认为由于监控成本的存在,管理者具有追求私利而投资于一些净现值为负的项目的能力,过度投资的结果是导致公司价值下降,因此,那些投资受现金流较强影响的公司,它们的公司价值也就较低。根据这些理论推论,本文采用Vogit(1993)的研究方法,通过引进现金流与投资的相互影响变量Q・CF/K来检验投资对现金流敏感性的原因。

I/k=C+CF/K+CFo/K+Q+S/K+Q・CF/K+μ (2)

如果Q・CF/K变量的系数为正,表明当公司价值提高时,现金流对投资影响增强,这支持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融资约束”假说;若系数为负,表明当公司价值下降时,现金流对投资的影响增强,结论将支持管理机会主义假说。

二、样本的选择与处理。

本文以和为数据窗口,选择公布年度财务报告的沪市上市公司(A股)为研究样本,运用横截面数据分析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行为。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消除异常样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本文对样本作了如下处理:1.剔除20

00年刚上市公司。由于这些公司刚上市,用固定资产增加值来估计这些公司的年度资本支出具有较高的误差。2.剔除20大股东发生变更的公司。因为伴随重大资产重组购并行为否定了公司投资的持续性假说。第一大股东变更公司的数量,本文根据巨灵信息系统提供的19和2000年度第一大股东名单来确定。3.剔除了ST、PT公司。这些公司或者财务异常,或者已连续亏损两年以上,流动性约束将十分严重。4.剔除了金融业、房地产业公司,因为它们的资本性支出特点与其他公司相差很大。5.一家因总股本数据缺损而剔除。为消除极端值影响,剔除了投资变量值高于5的4家公司,最终得到397家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数据来源:除年末股价数据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年鉴外,其他数据都来自巨灵信息系统。

数据处理:I为固定资产增加值。现金流量(CF)为公司营业流动现金净流量。托宾Q,本文采用Smith和Watts(1992)方法,用公司权益市场价值与公司负债面值之和除以公司总资产账面价值。公司权益市场值用年末股价乘以流通股数量加上每股净资产乘以同年非流通股数量来计算。其他变量都可以直接从财务报表上得到。

结果分析

一、投资需求对现金流的依赖性。

总体样本分析表明,投资需求对现金流量具有很强的正向相关性,回归系数为0.13,并在95%的置信度下显著地不为零。Sale/K・Q的系数符号也符合投资加速原理、托宾Q的投资理论,并且在95%的置信度下显著不为零。总体回归结果表明,现金流对公司投资决策确实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不同的公司面临的信息成本并不相同,因此,他们对现金流的依赖性也不相同。为验证样本公司投资行为是否拒绝该假设,本文根据样本股息发放率的分布特点,用Spss软件将公司分为三类,0―0.16为低股息发放公司,0.17―0.30为中等股息发放公司,高于0.30为高股息发放公司,本文分别对它们进行回归估计。回归结果见表1。

回归结果表明,低股息、中等股息公司投资与当前现金流量具有很强正向相关关系,并在95%置信度下显著地不为零;与上一年度现金流存在显著的不相关性,低股息公司投资与投资机会无关,然而,高股息发放率的公司投资需求与当前现金流和上年度现金流量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它们的投资与当前投资机会和潜在投资机会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他们的符号也符合投资加速原理和托宾Q投资理论。这表明高股息发放率公司的投资需求更多地由投资机会决定。回归结果证实了不同公司间投资需求对现金流量依赖性并不相同的假设,并且股息发放率越低,对现金流量的依赖程度越高。这一结论与事前理论预计结果相一致。

二、动因检验

在本样本中,低股息公司投资需求对当前现金流的回归系数为1.227,大大高于中等股息发放率公司0.135的回归系数。这一结果与Fazzari等人(1988)的检验结果类似。但能否与Faz-zari等人一样立即可以得出存在“融资约束”的结论呢?本文认为对中国上市公司而言,这一结论至少存在两点怀疑:1.股息发放率的高低能否准确反映公司面临的信息成本的高低?2.公司价值最大化假设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是否普遍适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十分突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调查显示,有70.5%的股份公司经营者认为约束最主要体现在自我约束上,这与国有企业状况非常相近(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1997),那么,这些内部人自我约束是普遍有效,还是个别有效?如果简单地承认融资约束,这从一个侧面承认了公司追求价值最大化目标是一种普遍行为,证明了这种自我约束是普遍有效的,公司高额留利也是因为公司具有较高的投资机会,它的未来价值将高于股东自身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事实是否如此?本文利用Vogit(1993)的研究方法对本样本重新进行检验,回归结果表明,对总样本进行回归后,Q・CF/K的系数为负数,并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下显著不为零。这表明当公司价值(Q值)下降时,现金流量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力将增强,这一结果与管理机会主义预见的结果一样,与“融资约束”假说估计的结果正好相反。为进一步检验低股息公司、中等股息发放公司高额留利的背后动机,本文对这两个样本公司和它们的合并样本进行了分别回归。回归结果仍与管理机会主义假说估计结果一致,CF/K・Q回归系数为负,并且在95%置信度下显著不为零。

但是,不同的公司现金流对投资需求的影响并不相同,低股息公司的回归系数为-1.66,大大高于中等股息公司-0.694的回归系数。这更进一步证明了管理机会主义假说,低股息支付是为了保持较高的自由现金流量,而不是由于“融资约束”的存在,有效监控的缺乏为经理人谋求私利,过度投资于对公司来说净现值为负的项目提供了激励,过度投资导致公司价值低下。这一情况在低股息公司中表现更为严重。 结论 不完全资本市场理论和现代公司金融理论认为,公司现金流量将影响公司的投资需求,尤其是那些低股息支付率的公司。本文的实证检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检验现金流影响公司投资的真正动因。融资秩序论认为由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融资约束”会导致公司投资不足,而管理机会主义认为由于代理成本的存在,经理人具有投资于非盈利项目谋求私利的激励和能力,它的结果往往是导致过度投资。本文的检验结果证实了管理机会主义假说,证明目前中国上市公司中经理人的自我约束机制并非普遍有效,高额的利润留存并没有获取高于股东的机会成本的价值,管理机会主义是公司谋求高利润留存的主要动机,而不是由于“融资约束”。股息发放率高低是管理机会主义的结果,并不能代表公司面临的信息成本的高低,抑制上市公司投资决策行为中的管理机会主义应成为公司治理制度建设的重点。现代公司金融理论认为债务融资和现金股息发放是制约管理机会主义的有效机制,因为它们有助于减少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然而中国上市公司却缺乏这些制约机制。债务的硬约束也往往由于种种原因变成了软约束。

Williamson(1988)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债务和股权不仅仅应被看作不同的融资工具,而且还应该被看作不同的治理结构,哈特(1995)甚至认为,给予经营者的控制权或激励并不十分重要,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设计出合理的融资结构,限制经营者以投资者利益为代价追求他们自己目标的能力,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解决中国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问题,在完善的制度设计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引导股民回归理性投资,依法保护股东权益,发展债券市场,依法建立和维护债权的硬约束机制,树立融资结构也是一种治理结构的正确认识。

长期投资决策的研究 篇6

【摘要】本文分析了利用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进行林业投资决策的不足,根据伐木决策的特点,假设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方案以同规模在可预见的未来重复进行,推导出新的评价伐木决策的公式,该公式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为投资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评价。

一般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广泛应用净现值法(NPV)和内含报酬率法(IRR)进行评价,但他们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在评价时只考虑方案一个经营周期内的情况,而对于持续经营条件下不断进行投资的情况下,评价则束手无策。怎样站在战略高度对长期投资决策做出正确评价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以下通过林业投资的一个案例来说明如何调整思路进行长期投资决策。

林业投资不同于一般的经营投资,其投资金额较大,周期长,见效慢,所以投资于林业的风险比较大。一旦开始投资,经营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何时在成材树区域伐木,由于伐木的时间是互斥的选择,所以只有一个最佳伐木时间将使投资者的利益最大。

举例如下:某人承包荒山植树造林,于第一年年初一次性投资100,000元,有4个互斥方案可供选择,可以在3年末,4年末,6年末,8年末伐木取得现金收入,各方案的现金流量和各自的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计算如下表(假设现金流出量发生于年初,现金流入量发生于年末,资金的成本为5%)。

通过计算,在净现值法下,根据净现值判定法则,因为8年后伐木的净现值为116,588.60元,在各方案中最大,所以选择8年后伐木为最佳方案。内含报酬率法计算的结果是4年后伐木的报酬率最大,所以选择4年后伐木为最佳方案。笔者发现两种方法作出的决策是不同的。由于4个方案的寿命不同,所以无论作出哪种决策其说服力都不是很强。

在以上计算过程中,笔者观察到无论是净现值法还是内含报酬率法只考虑了各方案在一个周期内的效果,没有考虑伐木决策的重要含义是方案可以在可预见的未来重复进行。如果决定4年后伐木,那么就可以在相同的亩数上重新植树来重复该项目,然后再等待4年伐木。结果是4年后伐木的决策实际上变成了长期战略决策。所以在较长时期内持续经营的条件下,伐木决策在土地承包期内一般都可以重复进行再投资,因此完全可以假定方案重复进行(为便于计算,假设方案以同规模重复进行)。

为使各方案具有可比性,笔者用各方案的公倍数即24年为伐木决策总有效期,在这段时期内3年伐木方案共重复进行8次,以此类推其他方案分别重复6次、4次、3次。用净现值法计算24年内各方案的总现值如下:

3年末伐木方案:

上式含义为:8年为一周期的方案在24年内重复3次的总净现值是248910.93元。

虽然可以借助计算机,但上述计算过程仍很繁琐。如果比较多个方案,并且其周期各不相同,则必须以它们的公倍数作为计算、比较的基础年数,那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计算过程。由于伐木方案有可持续重复进行的特性,完全可以假定每个方案在可预见的未来以同样规模重复进行,使每个方案有相同(无穷大)的寿命,该假设也符合财务管理中持续经营前提假设。笔者之所以仍利用净现值法进行评价是因为决策方法要尽可能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相匹配。在方案持续重复进行假设下的伐木决策的总净现值公式推导如下:(设i是资金成本,n为方案周期,k为重复次数)

该公式是一个n年期方案按相同规模重复进行无穷大次数的净现值,可以用它来比较不同周期的可重复进行的方案。对于表1中各方案应用此公式进行计算如下:

通过计算比较可以看出,6年末伐木方案总净现值最大,所以选择该方案作为最后的决策。各方案比较结果如表2:

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研究 篇7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决策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 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就目前而言, 企业一般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作为固定资产项目管理的一部分, 并没有特别关注, 也使得其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缺陷, 影响了可行性分析的质量和效果。

1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是指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制定前, 需要首先针对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 从技术、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立足企业自身实际, 对可能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进行分析和对比, 预测固定资产项目建设完成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然后, 还应该以此为基础, 针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技术先进性、经济适用性、投资可行性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结合研究结果决定是否应该投资、如何进行投资, 从而为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制定和落实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简单来讲,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包括了技术层面的可行性论证以及经济层面的效益性论证。

可行性分析能够在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利用最小的成本投入, 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是保证固定资产投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建设可行的一种有效方法。需要注意的是, 在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进行制定时, 不仅需要考虑财务上的可行性, 还必须关注市场因素变化的影响, 明确投资风险[1]。

2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 许多企业并没有重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导致其中暴露出一些问题, 影响了分析研究的效果。

2.1 重视不足

许多单位针对固定资产开展的可行性分析都是一种表面形式, 主要是为了应付相关利益主体, 如股东、债权人等, 或者及时开展了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也仅仅注重技术层面的评价, 缺乏经济性评价, 也没有去考虑如果不可行可能引发的后果。尤其是在当前绿色生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 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还应该关注生态性评价, 考虑项目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 考虑投资单位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等, 而这些恰恰是容易被忽略的内容。

2.2 方法不当

现阶段, 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一般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模型以及数据分析方法, 针对投资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经济收益进行分析。不可否认,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 结合相对可靠。但是在实际应用中, 技术人员缺乏对于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 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一味追求评价方法的创新, 忽略了投资项目评价的现实需求, 导致评价结果无法真正发挥作用[2]。

2.3 内容不全

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而言, 不仅需要关注技术指标和财务指标, 还必须关注相应的环境评价、风险分析、社会评价等, 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价报告, 而不能将目光单纯的放在经济效益上, 忽视项目可能给社会及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 想要确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效果, 就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

2.4 报告残缺

可行性分析的结果最终会以评价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 分析是否有效, 能否发挥出预期的效果, 与研究报告的编制质量密切相关。如果报告内容残缺或者数据分析不当, 必然会对后续投资决策的制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在进行可行性报告的编制过程中, 应该选择具备良好专业素质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 保证数据资料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减少主观推断的内容, 以客观真实的数据作为支撑, 确保研究报告的质量。

3 提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质量的有效策略

3.1 提高重视程度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仅内容相对繁琐, 而且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 必须得到投资单位的高度重视。针对现阶段部分投资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中, 存在的敷衍和应付等问题, 相关部门应该构建和完善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监理制度, 由债权人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进行全程的监督和审核, 及时发现研究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有效的修正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制定完善的监理制度, 通过强制性措施和激励性措施, 确保投资单位能够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保证内容的可靠性和真实性[3]。

3.2 完善研究方法

研究报告的质量受研究方法以及评价指标的影响巨大, 因此, 对可行性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和完善非常必要, 是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人力物力资源, 提高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在可行性报告中, 应该尽量选择多个指标, 实现指标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以财务分析为例, 对于其中的盈利分析, 不仅需要关注投资回收期、资产净现值等指标, 还必须重视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利润的分析。对于有利于项目顺利实施的指标, 必须保证完整性和细致性, 对于可能影响项目实施的指标更是必须开展深入研究, 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防控。

3.3 重视调查研究

应该通过实际调查研究, 对数据资料进行收集, 保证其客观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这也是确保可行性分析合理性的重要前提。不同的投资项目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如果过度依赖模板等共性内容, 必然难以真正反映出项目的实际情况, 影响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因此, 应该通过实地调研, 获取关于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环境影响、社会评价、风险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做到求真务实, 为投资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3.4 充实报告内容

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 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讨论, 对报告的内容进行充实, 相关评价不仅应该体现出利益最大化原则, 还应该将评价系统置于技术生态系统的架构下, 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 做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相互统一, 提升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4]。

4 结语

总而言之, 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 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于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扩大固定资产来提升规模效益, 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有效手段。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能够为投资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规避投资风险, 进而推动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庆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工程与建设, 2013 (02) :276-277, 280.

[2]梁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决策研究[J].企业研究, 2012 (08) :104-105.

[3]周雁.刍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 2014 (24) :267.

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研究 篇8

一、价值工程与模糊评价方法简介

价值工程 (Value Engineering, 简称VE) , 是一种提高研究对象“价值”的科学方法和管理技术。价值工程中的“工程”的含义是指为实现提高价值的目标, 而对研究对象的功能和成本所进行的一系列分析研究活动。因此, 价值工程可定义为: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 可靠地实现研究对象的必要功能, 从而提高对象价值的有组织的活动。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 包括所有为获取功能而发生费用的事物, 如产品、工艺、服务等。模糊评价方法则是以现代模糊数学为基础, 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模糊事物的一种评价方法, 主要应用于将难以量化的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分析, 做出定性判断的评价活动。如公共福利实现程度的定性分析等。

二、价值工程与模糊评价方法相结合的主要特点

价值工程与模糊评价相结合是一项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功能进行分析, 从而提高对象价值, 然后进行效果评价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其特点体现了价值工程和模糊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着眼于提高项目价值。

价值工程与模糊评价相结合既不单纯追求降低成本, 也不片面追求提高功能, 而是以提高它们之间的比值——价值为目标, 研究多角度、多项目的最佳匹配, 然后进行评价。

2. 功能分析是研究的核心。

价值工程与模糊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着重对项目进行功能分析, 通过功能分析, 明确和保障项目的必要功能, 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其多余的不必要功能, 并补充不足功能, 使项目的功能结构更加合理, 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价值的目的。

3. 价值工程与模糊评价相结合是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 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

项目的价值涉及到投资、收益、管理、成本和政策等, 需要调动多方面共同协作, 寻找最佳方案。

三、价值工程与模糊评价方法相结合, 优化商业项目投资决策的步骤

在投资决策过程中, 不同方案间的比较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以往的一些评价方法主要侧重于经济指标的评价, 缺少对实际情况和项目功能的考察, 测算出的数据具有片面性, 不能全面反映商业项目的情况。利用价值工程与模糊评价相递进的方法, 可以比较准确地评估商业项目的价值功能, 测算出工程项目总体功能的优良程度, 是一种比较适宜的评价方式, 其操作步骤如下:

1. 确定各项功能指标及其权重。

对于拟建商业项目, 在方案比选时利用价值工程原理, 可以以方案比选过程作为价值工程的对象, 根据商业项目的不同用途和要求, 确定功能指标及其权重。现在假设有甲、乙、丙三种备选方案, 假定预期收益 (U1) 、市场占有率 (U2) 、期间费用 (U3) 、综合指数 (U4) 为功能评价指标。可以利用04打分法或层次分析法 (AHP) , 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现假定U1、U2、U3、U4的权重分别为A1 (0.38) 、A2 (0.25) 、A3 (0.16) 、A4 (0.21) 。

2. 求出各被选方案的功能系数Fi (i=甲, 乙, 丙) 。

由数位专家组成投资决策方案评审小组, 对各方案的功能满足程度分别用百分制评定打分, 将数位专家对于一项功能指标的打分加权, 算平均值;得出每个方案各项功能的得分后, 按照各项功能指标权重加权, 得到各方案的加权总分;然后计算各方案的功能系数F, 如表1所示。

3. 求出各方案的成本系数 (Ci) 和价值系数 (Vi) , 如表2所示:

从价值工程的角度分析, 虽然甲方案相对比较是最佳方案, 但三种方案的价值系数差别不大, 所得结论缺乏说服力, 此时价值工程评选结果失真。因此可以再次利用价值工程评选过程中的数据, 运用模糊分析方法, 测评出各备选方案的总体功能的优良程度, 然后做出选择。

4. 对各投资方案进行模糊分析。

首先, 建立因素集。令U={预期收益 (U1) , 市场占有率 (U2) , 期间费用 (U3) , 综合指数 (U4) }。然后建立U的诸因素评价集A, 各因素的权重为A (0.38) , A1 (0.25) , A2 (0.16) , A3 (0.21) , 权重集为 (A1, A2, A3, A4) , 即A= (0.38, 0.25, 0.16, 0.21) 。

5. 建立U的评语集, 进行比较分析。

评语集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评价结果所组成的集合。本评语集可以在数位专家对各个方案不同打分的基础上建立, 选取一定的规则, 针对U的每一个因素, 将不同的打分转换成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出现的概率, 总和等于1。这样不同的方案就会形成不同的模糊评价矩阵R, 对U进行评价, 就可以得到模糊综合评价Qi=ARi (i=甲, 乙, 丙)

例如:甲方案中预期收益 (U1) 的得分为80, 它是由100位专家打分的均值, 我们可以规定90分以上为优, 80分到90分为良, 70分到80分为合格, 70分以下为不合格, 这样就可以把得分转换成优、良、合格与不合格发生的概率。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将所有功能评价指标转换成概率形式, 这样就形成模糊评价矩阵R。如下 (数据假定)

因此, Q甲=AR甲= (0.51, 0.25, 0.15, 0.09) 。用此方法同样可以分析出Q乙、Q丙, 然后进行比较。

6. 对比模糊综合评价值, 确定备选方案。

比较各备选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价值, 着重考察各方案的优良实现程度, 优良实现程度最高的方案为最佳方案。

摘要:正确的商业项目投资行为来源于正确的投资决策分析, 商业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的正确与否, 关系到项目的成败。本文首先简单地介绍了价值工程与模糊评价方法, 同时分析了两种方法相结合的主要特点, 并且探讨了利用价值工程与模糊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完善商业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的具体步骤。

关键词:商业项目,投资决策分析,价值工程,模糊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武献华:工程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年3月

[2]吴全利:建筑工程经济.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

[3]曹雯雯陈海芬:价值工程在工程招标投标中的应用.工程造价管理, 2007年第2期

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研究 篇9

关键词:财务分析,财务评价,投资决策,作用研究

一、前言

项目投资决策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对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我国改革开发以来, 项目投资决策活动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发面拥有十分明显的表现。然而, 在项目投资决策的过程中, 其所具有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都将由财务的分析和评价所得出的结果进行评判, 财务的分析和评价将会直接影响到其最终的决策结果。下面笔者将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剖析和论述。

二、财务分析与评价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特点

(一) 财务分析主体具有单一性

财务分析分为内部财务分析与外部财务分析, 在项目投资决策中, 主要用到的是财务内部分析, 财务内部分析根据主体的不同, 分析目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于数据分析的侧重点也存在不同[1]。对于项目决策来说, 根据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 财务分析要根据项目企业的内部会计资料包括核算资料以及报表资料等, 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 对项目本身的盈利情况及风险评估做出合理的分析。为项目经营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准确、具体的数据, 财务分析通常是由投资企业单位或专业的财务分析机构完成的。财务分析的主体具有单一性, 在项目投资决策中, 财务分析是围绕这项目本身进行的, 和其他的如投资企业、经营企业本身的财务分析有着明显的区别。

(二) 财务分析资料具有保密性

项目的财务分析资料是判断和评价项目可行性, 盈利状况以及市场风险的重要依据, 不仅可以为投资经营企业的项目管理活动提供必要的数据, 还可以准确的分析市场构成, 对项目的投资估算以及风险防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 项目的财务分析属于商业机密, 是项目企业管理经营单位发展方向以及财务构成的重要数据, 因此, 财务分析资料的保密性是在项目投资决策中最为明显的特点之一, 财务资料的共享程度以及公开的范围, 同企业内部的财务分析资料一样, 也要根据项目管理的需求而制定相应的标准[2]。

(三) 分析评价内容具有广泛性

项目财务分析的内容要随着项目计划设计的改变而改变, 项目财务分析贯穿与项目整体规划实施中, 除了要对项目企业的盈利情况以及项目本身的市场风险等基本情况作出分析外, 还要在项目投资决策的重点部分予以具体分析, 如项目管理上的分析, 要对项目的管理内容及风险作出明确的要求, 保证项目的顺利及实施, 要对项目企业的结构效益作出分析, 基于对项目组织结构的调整而产生的部门之间工作内容上的变动, 以及职称职能上的改变, 对各项目部分效益差异性做出具体的分析[3]。另外, 虽然项目的财务分析主要是由项目企业、投资公司独立完成, 但是在具体的财务计算中, 也要遵照财会制度中的相关规定, 除了要确保财务分析主体对项目管理及运营上的需要, 还要多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 如统计法、趋势分析法等不断提升财务分析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地位。

三、财务分析与评价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内容

(一) 对项目市场的调查

对项目市场的调查是财务评价的首要内容, 在对项目进行投资活动前必须要对项目市场做出充分准确的调查, 投资的成效很大程度上与项目市场的调查分析有关, 对项目市场的前景做出合理化的分析, 对项目市场潜藏的风险要予以足够的警惕,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投资风险, 保证项目计划的可行性[4]。对项目市场的调查主要内容是根据项目市场的研究以及项目技术的研究, 对现行的国家政策以及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及走向、产品在未来市场上的发展等情况做出合理的调查与分析, 同时对投资成本、投资风险、税收基金等作出科学的预测。要明确投资项目的市场潜能, 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 对于项目本身的市场价值要科学分析, 财务评价首先要保证的是项目企业的盈利, 只有在盈利的基础上, 对于可能会对项目收益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排除与规避, 制定出针对可能潜藏的市场风险的应急措施, 还要对市场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调查, 要通过提升项目质量、项目知名度来扩大项目的市场价值, 创造更有利的市场优势, 使得项目规模逐渐扩大等, 但是这些都必须基于准确、全面、科学、有效的市场调查, 因此, 保证对项目市场的调查与分析是促进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5]。

(二) 编制基本财务报表

财务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根据市场的调查分析数据, 采用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 编制出基本财务报表, 反映出一段时期内该项目的盈利情况, 同时对项目本身的经营能力以及资产负债程度做出具体的说明, 还要对项目本身的所得税、现金流量、流动资产总额、资金运用情况等予以充分的说明[6]。基于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基本财务报表同企业内部管理所用到的财务报表除了编制方法相同外, 在编制数据的来源上存在很大的不同, 企业单位内部的基本财务报表编制的数据来源主要是企业内部的会计资料以及企业历史的报表数据, 而基于项目投资与决策的基本财务报表的数据来源主要是通过对项目市场的调查和分析。在基本财务报表的用途上企业内部与项目投资决策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企业内部的基本财务报表主要是用于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一段时期内的资产流向;而基于项目投资决策的基本财务报表主要反映项目本身的市场价值项目的盈利情况, 因此, 要想使基于项目投资决策的基本财务报表在实际的投资决策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就必须重视数据来源, 即项目市场数据的调查与分析, 将财务报表细化到借款成本、现金、存货量、流动资产总额等, 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程度的为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项目投资决策的正确性。

(三) 评价财务指标

根据上一步的基本财务报表的编制, 项目企业就必须要根据基本财务报表评价财务指标, 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 得出最为合理的评价[7]。财务评价指标通常有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之分, 动态指标主要是针对于项目的资金时间上的价值, 需要用到的基本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有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静态指标主要是考虑资本的回收及增值, 需要用到的基本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有资产负债率、投资利润率等。在评价财务指标中, 要注重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的相结合, 尽管动态指标比静态指标在项目投资决策中更为可靠, 但是静态指标著有简便易行的优势, 在较为大型的项目决策中, 科学合理的运用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才能得出最为可靠的数据评价, 才能为项目的投资与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四、财务分析与评价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一) 财务分析与评价是项目投资决策的前提

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 项目的可行性是项目投资决策的前提, 而只有在财务分析与评价中才能完整的体现出项目的可行性,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居于对市场环境的分析, 包括对项目市场的调查与项目企业自身实力的调查, 在项目市场的调查中, 要对市场环境、项目潜在的市场价值以及市场风险、社会评价做出具体的调查与分析, 对于项目企业自身实力的调查主要是针对于企业的资金实力、偿债能力以及企业品牌效应的调查与分析, 尽管在项目投资决策中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是基本的理论数据完全来自于项目的财务分析与评价, 其内容同时也是项目投资决策作用中最为明显的体现。如果在项目的投资决策中没有财务分析与评价环节, 就不能进行项目投资决策, 也就无从谈起项目的实施与规划。

(二) 财务分析与评价可以保证项目投资决策的正确性

财务分析与评价直接关系着项目投资决策结论, 只有保证了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准确性才能保证项目投资决策的正确性[8]。对于在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准确性要求上, 笔者认为, 更多的是对工作态度上的要求, 只有在基于项目投资决策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准备过程中, 不断的提高工作质量, 提高对于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 同时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对项目的市场外环境及内部管理因素做出准确科学的调查, 否则在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 容易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 导致项目产能供过于求, 增大项目市场风险。

(三) 财务分析与评价可以确定项目投资估算

财务分析与评价对于确定项目投资估算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为根据现代化企业投资的要求, 投资估算的误差不得超过百分之二十, 一旦项目进入了正式的实施阶段, 就必要要通过项目投资估算来进行融资方式的研究, 因此, 只有保证了财务分析与评价数据的真实有效, 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项目投资估算的误差, 才能使项目的可行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才能顺利的保证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在开展项目投资财务的分析与评价工作时, 必须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尤其是经济分析, 另外还需要综合资源、安全、环保等多方面因素, 才能保证结论更加具有准确性, 同时还要考虑到项目投资财务在社会中的影响, 以及需要投入的相关成本等。另外, 若要将财务分析与评价提升至更高的层次, 相关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来保证在项目的投资决策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振寰.浅谈财务报告分析在评价企业经营管理现状中的作用[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3, 05 (07) :128+130.

[2]康新春.西方财务分析体系评价及我国财务分析体系的研究[J].商业会计, 2016, 06 (10) :40-41.

[3]王利.浅谈财务分析与评价对项目投资决策的决定性作用[J].经营管理者, 2015, 02 (26) :32.

[4]李梅英.浅谈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局限性及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10 (01) :79-82.

[5]朱新龙, 刘哲, 王虹.企业综合财务状况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与F计分模型[J].会计之友, 2012, 11 (33) :50-51.

[6]陈武.企业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综述——兼论四维决策框架体系[J].工业技术经济, 2011, (05) 01:150-156.

[7]王治.项目投资决策的实物期权方法及其应用评价[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2 (02) :23-27.

股份公司投资决策分析 篇10

一、实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 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管理和投资管理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 任何投资收益都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取得的, 在当前资金运用所处的市场环境下, 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资金运用的成败和效益, 因此, 加强资金运用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对资金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从2004年爆发的中航油事件来看, 中航油最大的失误就是涉足不熟悉的石油指数期货交易, 同时又没有严格的风险限额控制措施。如果中航油能够准确评估石油指数期货头寸的风险, 并将风险控制在与资本对应的最大风险限额内, 就不会造成5.54亿美元的巨额损失。中航油事件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从中也可以看出总风险限额控制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所以, 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就应将这些风险控制在总风险额度范围内, 从而达成风险控制的总体目标。要想有效地控制每一项投资中所蕴含的风险就应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 建设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风险预算管理、信用管理、内控管理和绩效评估五个部分组成的风险控制体系, 同时,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风险控制体系的作用, 还必须建立一个能够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组织架构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 才能及时、准确、有效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类风险, 将总风险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二、科学预测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在企业的投资决策尤其是长期投资决策中, 准确识别投资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大小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现金流量预测的准确度, 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量。但是, 与单独实施的新建项目不同的是, 公司投资的项目总是与本公司现有的经营业务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费用和效益往往不易直接确定, 这使得项目现金流量的识别工作变得非常困难。要想解决这一问题, 就应遵循实际现金流量原则和增量原则来识别公司投资项目的费用和效益, 正确区分沉没成本、机会成本;相关费用和非相关费用;正确处理折旧费、税金和融资成本;合理解决费用分摊等问题。对上述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后, 剩下的任务就是按照常规做法和税收的规定, 分别估算项目的增量年经营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 然后编制现金流量表。

三、合理进行税收筹划

企业在进行初始投资预测和决策时, 首先要考虑投资收益率。在企业的诸多竞争中, 尤以成本的竞争最为核心, 而所纳税额是企业的一大成本, 应缴税款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最终收益。所以, 投资者为降低税收成本, 获得预期的投资收益, 就有必要对其纳税事宜进行筹划。税收筹划也称节税, 是指纳税人在既定的税法和税制框架内, 从多种纳税方案中进行科学、合理的事前选择和规划, 是企业本身税负减轻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税收支出作为成本的组成部分, 是任何公司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如何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通过税收筹划, 有效地节约税收成本, 也是现代公司经营者增强企业活力、创造发展生机、实现理财目标的一大举措。投资时, 公司可选择企业组织形式、投资地点、投资行业、投资方式和投资结构等来进行纳税筹划。如选择税收优惠地区投资或与税收优惠地区的公司通过联营、信托等方式进行合作, 从而享受税收优惠, 投资者只要把握好筹划空间, 就可以避免缴纳或少缴纳所得税。另外, 还可以利用行业性税收优惠, 结合行业自身特点, 注意公司的综合税负水平。但是, 在投资税收筹划时要注意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也就是说, 税收筹划在可能给纳税人减轻税收负担、带来税收利益的同时, 也需要纳税人为之支付相关的费用。税收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的目标是由财务管理的目标决定的, 即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 在筹划纳税方案时, 不能只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 而忽视因该筹划方案的实施而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 必须综合考虑采取该税收筹划方案是否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除了要注意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外, 还要考虑税收筹划的风险。如对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和执行不到位的风险, 不依法纳税的风险, 在系统性税收筹划过程中对税收政策的整体性把握不够造成税收筹划失败的风险, 等等。此外, 税收筹划是一种事前行为, 具有长期性和预见性, 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 税收筹划和其他财务管理决策一样, 收益与风险并存。

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研究 篇11

摘 要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各项措施具体落实以及国家实行紧缩银根的贷币政策,房地产行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挑战与机遇同在,房地产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资金情况和所获取的土地使用权闲置情况,积极开发投资项目。本文以T公司新建阳光小区项目为案例,简要说明房地产投资项目的决策方案问题。

关键词 房地产 投资项目 筹资方案

一、影响房地产投资项目筹资的因素

1.五力分析法对经营决策的影响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指出,最直接地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是它的竞争环境,一个企业直接的竞争环境存在5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即:新进入者的威胁、行业中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这5种基本竞争力量的作用不同,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如何找到能较好的防御这5种竞争力的办法,甚至对这5种基本竞争力量施加影响,使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2.SWOT分析法对经营决策的影响

SWOT是英语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这四个词的第一个字母所构成的缩略语。SW表示在各项经营活动中具有自身的各种优势和劣势。OT则表示这些经营活动又面临的环境的各种机会和威胁。SWOT分析法的主要内容就是把这些企业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环境提供的机会和威胁综合分析,努力使企业优势与环境机会匹配组合,以找到一个或几个较为满意的战略方案。

SWOT分析图:

当企业的战略态势处于象限Ⅰ时,企业面临着众多的机会,并且拥有利用这些机会的强大的企业内部优势,这时企业宜采用发展型战略。当企业处于象限Ⅱ时,企业面临良好的外部环境,机会较多,却又受到企业内部劣势的制约,此时企业可采用先稳定后发展的战略。当企业处于象限Ⅲ时,企业处境不利,在相对较弱的地位上,又面临着越来越险恶的环境威胁,此时企业适采取紧缩的战略。

当企业处于象限Ⅳ时,企业拥有内部优势却面临着不利的环境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宜采取多元化经营战略,分散经营风险。

二、T公司新建阳光小区项目筹资方案分析

1.T公司简介

T公司为国有独资的房地产开发企业,20多年来开发了本市的大量项目,开设有多家直属企业,曾经是当地的一级资质开发企业、当地的纳税大户。但从1994年开始,贷款利率高至18%甚至更高,过高的贷款利息抽光了公司的流动资产。通过对T公司现实的状况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虽然其内部有劣势,但外部的机会也是存在的。而且,现在就有一个很好的可以抓住的能使企业摆脱困境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对地处城北区阳光小区项目的开发。

2.利用五力模型对拟决策方案进行分析

(1)新进入者的威胁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进入有一定的障碍,首先要有足够的注册资金、还要有足够的技术人员,才能够在限定的时间办理好资质证书。由于房地产行业属于高进入壁垒和高退出壁垒的高利润高风险的行业,有丰厚的利润空间,新进入者的威胁也很大。一个只有40万人口的小城市,注册了168家房地产开发公司。

(2)供应商议价的能力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供应商主要是土地、钢材、水泥等。土地具有有用性、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和社会的有效需求等特征,使得土地供应将出现核心区域地价上升和供应郊区化。钢材、水泥的价格,随着通货膨胀的不断加大,钢材、水泥的价格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只要有资金还是能保证供应。

(3)替代品的威胁

房地产企业受其替代产品的威胁很小。每个人都想有一个温暖舒适、功能齐全的家,虽然有人生活在房车里,或者有几个人生活在太空,但是目前在市场上还没有替代房子的更好的居住产品。在阳光小区附近,几个楼盘已销售完毕,2年内暂无其他新楼盘。替代品威胁小。

(4)购买者议价能力

房地产的价格购成决定了房屋的成本高低,随着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税收负担加大,房屋的成本也越来越高。购买者议价能力较差。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供应领域的逐步扩大,市场需求量还要增大,阳光小区项目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便利,有升值的潜力,购买者没有议价的空间。

(5)行业竞争者的威胁

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廉租房等项目的推出对其他的房地和开发商是一种威胁。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方式比较灵活,管理模式先进,囤积有大量成本低廉的土地资源,足够未来5-6年开发所需,房地产行业竞争者的威胁很大。

3.利用SWOT分析法对拟决策方案进行分析

(1)T公司的优势

第一,内部条件。T公司是有一个较好声誉的老品牌企业,开发的项目质量好,技术含量最高,可信度高;有一批工作熟炼、技术经验非常丰富的技术骨干;还有一批成本非常低廉的出租老房產,每年的租金收入250万元左右,为公司提供了一笔稳定的收入,如果公司急需流动资金,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出售一些小房产以满足资金的需求,大宗的房产也根据公司的资金需求情况进行处置。

第二,新项目地理位置条件优越。公司即将开发的阳光小区项目,紧临新火车站和汽车站,土地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周边地区的交通、环境等都很便利,随着将来火车站和汽车客运站这两个旱码头的启用,阳光小区的房地产价格一定会因商户争购而紧俏异常。

(2)T公司的劣势

首先,缺乏人力资源管理:长期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计划经济成份沉淀,员工观念落后,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工作效率低下,企业吃大锅饭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总认为事业单位的工资是保底工资,公司必须为做了事的员工付加班工资或资金,公司上下不是比贡献而在比工资的高低。

其次,面临政策调控的威胁。近几年,我国房地产行业进入新一轮宏观调控,国家针对过热的房地产业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中央政府通过房地产开发政策调整、土地出让政策调控、外资购房政策严控、房地产金融适时紧缩和房地产税收的不断规范,对房地产业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经济适用房的推出对房地产业是一种威胁。民营企业的经营方式比较灵活,管理模式先进。所以说民营地产开发企业是T公司的威胁。

4.拟投资方案

T公司根据外部环境及自身的经济现实状况,为了减小资金的压力,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决定分两期开发,同时按所需筹集资金量的80%计算,仍需要资金3000万元。公司经营班子列出了A、B、C三套筹集工程款资金的方案:

A方案:与资金充裕的G药业公司合作开发,G公司是一大型的制药厂,拥有大量的闲置资金,G公司同意出资3000万元,交换的条件是T公司必须分给G公司100套,合计面积约12000平方米的房屋用于解决其职工的住宿问题,T公司一次性筹足第一期开发所需资金;B方案:由T公司公司处置部分旧房产,筹集约2000万元的资金,再由职工集资约1000万元,实现阳光小区开发资金的筹集;C方案:由T公司通过银行贷款取得资金,全额投入,完成工程建设资金的筹集。

三、各方案利弊分析及结论

新建项目旁的新火车站和汽车站已建成4年,如果永远都不启用的话,房价大幅提高的可能性小。通过以上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因素的矩阵分析与比较,T公司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企业处于象限Ⅱ,企业面临较好的外部环境,机会较多,却又受到企业内部劣势的制约,此时企业可采用先稳定后发展的战略。

1.对各筹资方案的利、弊进行分析比较

A方案:由G公司直接投入3000万元的工程资金,在工程完工后分给G公司100套房屋约12000平方米的房产用于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这样T公司只需投入很小的资金,阳光小区的第一期即可竣工交付,T公司付出小,似乎是坐收利润的感觉,公司节约向外筹资的费用,公司存量房产仍然可以继续出租,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以解决部份职工工资发放和日常费用开支的问题。但实际实现的利润也相对减少了很多,对于T公司来说这些房屋的销售收入远远大于原始投入的3000万元。按T公司预计的售价,总收入最码起3600万元,投资收益约为20%,远远高于同期的贷款利率。相当于T公司分了600万元的利润给G公司,还没有考虑车站启用房价是涨因素。A方案资金可以足额及时筹集到,但是项目的利润减少了很多。

B方案:由T公司处置部分旧产,筹集约2000万元的资金,再由职工集资约1000万元,实现阳光小区开发资金的筹集。公司还有一批成本非常低廉的用于出租的存量房产,每年的租金收入250万元左右,为公司提供了一笔稳定的收入,如果公司急需流动资金,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出售一些小房产以满足流动资金的需求,大宗的房产根据公司的资金需求情况进行处置。估计这2000万元资金,在4-5个月内就可以通过出售房产筹集到,可以减少旧房产的积压,盘活旧资产,让所有的资产都流动起来。另外如果实施此方案,T公司多年来经济效益不太好,职工集资部分的资金到位有一定的难度。毕竟这种筹不到资金的可能性不大但损失小,以较小的损失换取尽可能多的利益,应该是划算的。B方案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与矛盾,很具有实际操作的可能性。

C方案:直接向银行贷款3000万元。资金到位后,阳光小区第一期就可以顺利的竣工,全部房产都可以提供销售,不需要牺牲部分房产作为筹集资金的代价,除去贷款利息后,实际实现的利润比以上两种方案的利润都要多。只要贷款到位,其他筹資工作量比A、B两方案都要小,筹资的风险要小一些。这样公司存量房产仍然可以继续出租,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以解决部份职工工资发放和日常费用开支的问题。公司职工就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享受折扣的房屋,促进房产的销售。但是,因为T公司以前经营中累计所欠银行的贷款至今都没有还清,并且银行近期对房地产项目贷款的审批非常严格。T公司想在封顶后得到银行贷款是非常困难的,而想在开工前取得贷款方进行开发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总之,C方案操作起来也比前两个方案更困难,应当慎重。

四、结论

选择A方案,公司只需花费很少的筹资成本实现筹资目的,但开发完成以后,公司需要分房产给G公司,不能全部支配房产,万一房价大幅飚升,公司将蒙受很大的损失;选择B方案,所需资金筹集相对难些,但员工的满意度和可操作性较强;选择C方案,公司将独享工程完工后产生的全部经济效益,但该方案操作起来困难太大,实现筹资目标的可能性太小。通过对各个方案的细分项目进行打分,最终得出B方案为最优方案。

参考文献:

[1]L.J布儒佤 (美),艾林.M.杜海米.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第二版).中信出版社.

[2]肖元真.中国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市场效应和未来趋势.云南社会科学.2007.5.

基于前景理论的投资决策分析 篇12

长期以来,基于理性人假设的传统经济学一直占据着经济学界的大半壁江山,直到上世纪50年代,人们才开始了对行为经济学的零星研究。70年代开始,美国学者Daniel Kahneman和Amos Tversky通过实验研究将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对行为经济学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研究。行为经济学从实证出发,强调人们的行为不仅受到利益的驱使,而且受到心理特质和行为特征等非理性心理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Kahneman和Tversky提出了著名的前景理论(P r o s p e c t Theory),揭示了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机制,用心理学的方法指出人在做决策时的理性的有限性。Kahneman也因此而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前景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 (1) 在面临收益的时候,人们往往是风险规避的; (2) 在面临损失的时候,人们往往是风险偏好的; (3) 同样的损失和收益下,边际损失比边际收益更为敏感。

二、前景理论在证券市场投资决策中的运用

传统的金融理论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而有效市场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便是投资者理性假说,即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可以根据目前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对未来作出预期,并且投资者的决策不会因为问题的陈述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市场异象使得人们对传统的理性假说和效用函数理论产生了怀疑。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将眼光投入到行为经济学领域,用于描述实际行为的前景理论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对证券市场的研究。

孙培源、施东晖(2002)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发现,与欧美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证券市场上小资金的散户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牛市时的成交量平均高出熊市时的数倍,而散户的平均获利却远低于市场的表现。熊市时散户的平均亏损与市场的表现不相上下。这些说明散户过早卖掉了获利的股票,而在股票亏损时却持有不卖。

首先,与传统经济学的假设不同,前景理论认为投资者并不一直是风险规避的。当行动结果是受益即获利时, 投资者是较高程度的风险规避者;而当行动结果是损失时, 投资者是较高程度的风险偏好者,他们冒着继续亏损的巨大风险也不愿意将损失变现。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效用最大化”的问题。因为根据前景理论,人们的最终目标不是最大化财富,而是最大化幸福。Kahneman (1982) 指出, 在购买证券时,卖出一只已经获利的证券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成就感,但是如果卖出之后该证券价格继续上涨,则其成就感将逐渐下降,并且会产生自责——责怪自己卖得太早。因此,人们在股票投资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先卖出已经获利的股票,持有仍然被套的股票。

其次,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在决策时并不了解事件未来的发生概率,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将期望效用函数的概率转换成决策权重。对市场状况和股市不太熟悉的散户投资者往往在心理上增加股价上涨的决策权重,而那些经验比较丰富的投资者的决策权数更符合客观实际。

除了解释证券市场中散户常说的“套牢”以外,前景理论还可以用来解释证券市场中个人投资者的许多其它行为。对这些行为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投资者在决策时心理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因此要制定相应的交易规则来避免自己的非理性行为造成的损失。

三、对非理性投资的策略

我国证券市场属于新兴市场, 不同与欧美国家成熟的证券市场自然演进的发展过程,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在政府的推动下,通过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在数量上的扩张实现市场规模扩大的。从开户数量上来看,中小投资者占绝大部分, 其决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过度投机与波动, 很大程度上与缺乏一个理性投资者队伍有关。因此,我们应该开展针对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知识教育, 提高他们的投资决策能力和市场运作效率, 减少其非理性行为特征, 促进和规范资本市场的发展,具体来说主要有:

(一)设立止损点。

投资者在买入某种证券后,可能因为市场条件的变化导致证券价格不断下跌。当证券价格下跌到一定比例时,投资者必须坚决将所持的亏损股票卖出。设立止损点的目的在于避免因继续持有亏损股票而使损失进一步扩大的倾向, 设立计划止损点在本质上是将可能遭受的损失锁定。

(二) 长期价值投资。

在中国当前的投资环境下,机构投资者仍然占据着绝对多数的市场份额,中国的股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机构股市。投资股票本来就是一个零和博弈的过程,个人投资者相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由于信息上的不对称和资金实力上的不平衡,博弈的结果往往是机构获利。

摘要:从期望值理论, 到期望效用理论, 再到最新的前景理论, 风险理论的演变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前景理论的提出, 打破了传统经济学奉为圭臬的理性人假设, 将心理学和经济学融合起来, 研究了在有限理性前提下人们的决策行为, 开拓了经济学中的一个全新的领域。本文以前景理论为基础, 分析了证券市场中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动因及其后果, 并给出投资策略的建议。

关键词:前景理论,投资决策,非理性行为

参考文献

[1]、Daniel Kahneman,  Amos Tverskey (1979) .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s vol.47No.2, 263-291.

[2]、Jensen.M (1978) .Some anomalous evi-dence regarding markete fficiency.J 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6,  95-101

[3]、走进现实的经济学——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点评.北京青年报, 2002.10.12

上一篇:自主创新之都下一篇:应用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