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投资决策

2024-10-05

短期投资决策(精选6篇)

短期投资决策 篇1

1 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原则

企业实行责任会计及分权管理, 这种分权管理可能付出最大的代价是决策机能失调。各责任中心可能只围绕对自己有利的方式来决策, 会出现一个责任中心的效益大过其他责任单位支付的代价或失去的效益的决策。因缺失公平竞争的环境, 影响各责任中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消除上述因素, 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1) 内部虚拟市场交易原则。企业无论是成本中心还是利润和投资中心, 在企业内部产品的互相转移上均作为买卖关系, 各责任中心均为公平交易的主体。在企业内部创造一个与外部同样环境的竞争机制, 形成一个与外部市场同等机能的虚拟市场, 促进相互的竞争, 提升各自的效能, 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

(2) 参与外部市场循环原则。在企业内部形成内部市场, 但不能防止企业内部垄断。要消除内部垄断, 必须使各责任中心参与企业外部市场循环竞争, 促使他们加强生产经营管理, 提高效益。因此, 在企业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 要为这一原则实施提供保证, 创造条件, 以便使企业依据内部转移价格做出各自的科学的、符合企业总目标的决策。

(3) 目标一致原则。内部转移价格是调节企业内部各单位经济利益的杠杆。它影响着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影响着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决策。每一责任中心、责任部门根据制订的内部转移价格进行决策时, 所做出的决策总是与企业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或者企业的总产出最大化, 而不需要管理层的行政性约束来实现。

(4) 激励原则。激励是达到目标和目标一致的一种动力。缺少这种动力或动力不强就会使企业的总目标难以完成, 企业内部各责任部门难以协调。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 要考虑到对各责任中心都有强有力的激励作用, 而且激励的客观程度应是相同的。否则, 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的矛盾会增加, 挫伤某一部分经理及员工的热情和积极性;而另一些部门却减少了激励的动力, 最终目的难以达到。

(5) 公平、可比性原则。除遵守上述原则之外, 在制定转移价格时还必须考虑公平、可比性这一原则, 即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与考核能建立在客观、公平、可比的基础上, 对各责任中心的奖惩应反映其客观的努力程度, 以起到激励作用。

2 以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分析

为了让各中心能自由地参与企业内外市场的竞争, 应最大限度地以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即内部单位的任何交易都可以按市场价格来记帐。如果一个责任部门或单位没有能力用市场价格在市场上购买它所需要的东西, 它就不应该得到保护, 也就不应该用比市价低的价格在企业内部购买。如果一个责任部门能按市场价格在市场上销售它的产品, 就不应该按低于市场价格的内部价格来对内销售。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来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 为实现公允、合理、公平竞争的原则, 必须遵守以下三项规则: (1) 如果内部责任部门的卖方愿意对内销售, 且产品的质量合格、售价与市价相符时, 买方有购买的义务, 不得拒绝。 (2) 若内部责任单位卖方售价高于市价, 则买方有改向外界市场购入的自由。 (3) 若卖方宁可对外界销售自己的产品, 则应有不对内销售的权利。

以上规则并不是限制而是保护内部各单位参与对内、外部市场的竞争。第一规则中买方是愿意购买的, 可以维护“目标一致”原则;第二规则可以保护买方, 而制约卖方的不规则行为。符合“公平竞争”原则;第三规则符合“公允合理”原则。在遵守以上三规则的基础上以市场价格为基础来制定内部转移价格, 可以使企业内部各责任部门在内外市场能自由竞争, 促使他们改善自身的工作, 提高其竞争力。

同时在以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时, 内部结转价格在市价基础上必须做适当调整, 才能符合“公允合理”原则, 价格调低部分应反映销售部门由于在企业内部供应它的产品可以多得到的利益, 这样结转价格才能比较正确地反映企业内部的供求状况。这种方法可称为协商价格, 通过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协商制定出来的以市价为基础的公允市价。但这种公允的市价由于销售部门的固定成本被看作买方部门的变动成本, 在这点上限制了内部单位用结转价格进行短期决策的行为, 这是协商定价的缺陷。

3 内部转移价格对短期决策的影响

责任中心之间以产品成本作为结转价格的制定基础, 但是对产品成本具有不同的理解, 各种不同的成本观点对存货估计、决策、业绩评价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采用哪一种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正是我们要研究的。现行会计准则规定, 以制造成本计算产品成本 (或称为完全成本) ,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和固定性制造费用。这种成本资料主要是依据财务报告的要求及成本财务制度的统一规定所产生的。用制造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不需要为制定结转价格增加任何费用。而且这种方法在产品估价上与现行会计制度是一致的。

但是以制造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一:销售部门可以不考虑他们的成本管理与规划, 来努力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 把工作成就的好坏直接带给购买单位, 不符合上述制定的转移价格的原则;其二:企业内部责任中心据此进行短期决策时, 对本部门来说是最佳决策方案, 而对企业全局不是最优的方案, 不符合目标一致原则。因为销售部门的固定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 在购入部门被当作是变动成本。企业最终产品在对外出售之前, 中间产品要在企业内好几个部门之间转移, 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例如:某企业有四个部门, 每个部门用制造成本法结转它们的中间产品, 资料如下:

单位:元

假定部门丁需要进行短期决策, 而丁部门的所有变动成本都是与决策有关的成本, 但变动成本究竟是多少?从丁部门来看, 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113元 (86+6+6+15) , 但是, 整个企业所属的变动成本为89元, 等于四个部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之和, 但是在丁部门进行决策时, 往往可能是只考虑本部门的自身利益, 而不是从企业的整体角度来考虑变动成本。

从上面的分析看, 用变动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时, 可以使内部各责任部门做出既符合全局又兼顾自身利益的结论。但是它不适应于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结转价格。因为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卖方均无利可得。为弥补这一缺陷, 可以采用双重内部转移价格, 即他们的买方按变动成本计价, 而卖方则按市价 (或按设定价格) 计价。这样各部门在短期决策时采用变动成本来决策, 可使企业目标一致, 而在考核业绩时卖方则可按市价计算内部收益。当然, 这时企业的总收益并非各责任部门利益之和, 而要进行调整, 企业的存货价值在会计报表中也要进行调整。例如:某公司下设A、B两个分部, 有关资料如下:

单位:元

A分部固定性制造费用400000元, 预计年产量100000件, 每件“制造成本”为10元, 其中变动成本6元, 固定成本4元 (400000/100000) , A、B分部现有剩余生产能力, B分部正考虑是否向A分部购买部件10000件继续加工, 然后以17元的价格出售。

上例中, 企业如以A分部的制造成本10元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来计价, 那么B分部的加工费和销售费用为8元, B分部的的变动成本为18元, 无任何边际贡献, 对外单价比变动成本还低1元, 故B分部在决策时就不会购买A分部的部件继续加工。但这一决策对企业全局利益不利。因为从全局角度看, A、B两分部均有剩余生产能力, 故在继续加工10000件时, A、B分部都不需要增加固定成本, 而变动成本为14元 (两分部的变动成本之和) , 进一步加工出售可得到3元的边际贡献, 整个企业可增加收益10000×3=30000元。因此, 应以变动成本6元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这样, B分部的决策符合目标一致原则。但以6元来计量A分部的业绩, 就对A分部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因为会损失 (15-6) ×10000=90000元的内部利润, 显然A分部是不乐意的。为此, A分部应以15元来作为业绩计量。即A分部内部价格为15元, 而B分部的购价为6元的双重内部转移价格。但企业在汇总利润时, 应将虚设的利润扣除, 企业实际增加的利润为30000元, 而从企业角度看, B分部继续加工的产品的存货价格按制造成本法计算的制造成本应为 (14+1) 15元。这样调整以后企业汇总的结果才正确。

在无任何市场价格的参考下可采用成本加成法制定内部转移价格, 在标准成本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定的合理利润率作为计价的基础。它的优点是能分清卖方单位和买方单位的经济责任。另外, 如果是跨国企业, 在国外有分公司或分部, 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还要考虑不同国家的税制进行国际避税, 以及汇率的变动风险等因素, 以使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

摘要: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关系到责任会计的实施, 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 如何制定企业的内部转移价格, 如何利用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对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进行业绩考核和评价以及如何利用企业内部转移价格进行企业短期决策是探讨的中心课题。

关键词:内部转移价格,责任中心,决策

参考文献

[1]蒋训练.企业内部价格与短期投资[J].当代经济, 2004, (4) .

[2]宋微.企业内部转移价格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 2005, (3) .

国美电器短期融资决策分析 篇2

国美电器 (简称国美) 成立于1987年1月1日, 成立之初, 只是一家经营各类家用电器的小店。从1993年始, 国美开始了统一的正规化经营, 逐步建立起低成本、可复制的发展模式。如今, 国美门店总数超过了1000家, 覆盖全国256个城市, 已经成为中国家电零售产业的领军企业。分析国美的经营策略,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国美通过与上游进货商的谈判, 降低进货成本。由于国美在我国家电零售产业处于领军地位, 其议价能力相比于其他对手有明显优势, 可以不断压低进货成本。

2. 家电零售商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价格的竞争, 价格低廉是国美吸引顾客的主要手段, 将进货价格优势转化为销售价格优势。

3. 国美在与进货商的谈判中处于主导地位, 因此, 其可以利用缓期付账的方式占用供货商货款进行短期融资, 即“类金融”运作方式, 此方式下占用货款时间最长可达半年。

4. 运用占用的大量现金流来投资扩张。扩张后进一步提高国美在家电零售业的占有率, 议价能力也随之增强, 于是可以继续压低上游进货的价格, 并以此构成一个循环经营的家电零售新模式。

国美是我国第一个在家电零售行业采用上述经营模式的企业, 在大获成功后, 这种模式特别是第三条经营策略也被苏宁等家电巨头效仿, 但同时, 这种短期融资方式也埋下了很大隐患。

二、国美短期融资决策分析

零售产业的经营关键在于充裕的资金, 国美门店成本较高, 应付账款期限分散, 所以必须保证充足的现金流。一旦现金流断裂, 就可能陷入破产风险。

但国美在经营过程中并没有采用常规的筹资方式, 而是开创了一种“类金融”的实际运作方式。国美在中国内地电器零售商中的领军地位使得国美在与供货商的沟通中处于主动, 可以延期支付货款, 这就使国美可以占用大量资金并以滚动的方式长期使用, 这就是“类金融”的运行模式。

为了证明国美采用了这种方式, 可以参考国美的年报, 具体数据如表1:

单位:人民币千元

数据来源:国美电器年报 (2009—2013年)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 国美在融资过程中倾向于流动负债, 占融资总额比重达90%以上, 非流动负债占比较小。而流动负债中, 应付账款及票据占据主导地位, 占比一直在75%以上, 远远超过其计息银行借款等常规融资手段。以2013年为例, 国美的应付账款占国美总负债的75.3%, 占总资产的45.97%。国美的“类金融”经营方式除了应付账款数量庞大外,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账期较长, 2005—2010年间, 国美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高达130天, 远远超出主要竞争对手苏宁电器的85天。从图1可以看出, 国美账龄在3个月内的有65.88%, 3~6个月的有30.79%, 6个月以上的有3.33%, 说明有四成以上的货款并没有在60天内实现支付。这一数字在前些年甚至更高, 一度达到了50%以上。国美这种拖欠进货商货款的经营模式可以看作是国美向进货商获取的短期贷款, 这有利于国美巩固市场地位, 在与供货商的谈判中有更大的话语权, 可以进一步压低进货价格, 延长账期, 从而达到循环经营。

三、国美融资方式的潜在隐患

刘强东在评价国美、苏宁时说:“他们最大软肋是庞大的店面成本, 这一成本根本无法消化, 国美、苏宁的账上资金绝对不足够还供货商。”尽管这句话有贬低竞争对手之嫌, 但是确实提出了国美经营方式的潜在风险。一旦国美的现金流断裂, 那么占用进货商的货款就会将国美压垮, 国美又该如何抵御这种风险?

数据来源:国美电器年报2013

如前所述, 国美的经营方式使国美拥有强大的议价能力, 也使得国美电器能够通过占款的方式获得廉价的资金, 低成本的融资支持使得国美电器得以高速扩张, 而国美电器的高速扩张又使供应商愿意为国美电器提供超长的账期。但是这种类金融模式依赖于两大要素:1.供应商的配合;2.较高的销售周转率。下面具体分析“类金融”经营模式是否稳固。

首先, 在国美顺风顺水地开拓国内市场时, 相信没有供货商会质疑国美的偿付能力, 也愿意用延长账期的方式与其他供货商进行竞争来换取国美更大的进货量, 毕竟没有供货商会质疑国美在国内家电零售产业的领军地位, 但是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永远占据行业中主导地位, 近年来, 随着苏宁的强势崛起, 以及京东等电商的出现, 国美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具有竞争力, 这些因素都在削减国美的领导地位, 侵蚀国美的销售额, 这也会使国美的议价能力逐步降低, 同时也会缩短国美应付账款的账期, 也就是压缩国美一直赖以经营短期融资的规模, 正如网民所说:供应商货款就像国美的命门, 依靠它, 零售商才能保持竞争力, 继而占用更多的货款, 使“类金融”的经营模式维持下去, 反之, 现金流的断裂带来的负面连锁反应也就相应出现。

四、结语

国美“类金融”经营方式有其存在的优越性, 它是零售产业一次成功的尝试, 同时也将国美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同时, 也给国美的经营带来了一定的隐患:首先, 为了延长货款账期, 使国美时刻处于高负债经营, 抵御风险的能力相比于京东等竞争者处于明显劣势, 若发生亏损, 有可能无力维持正常的生产与经营;此外, 使用这种经营方式过于依赖供货商的配合, 市场上任何的经营主体均以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所以, 当国美发生战略失误或竞争对手的实力显著增强, 将使国美与供货源的议价能力大幅缩水, 而“类金融”经营模式将无以维系, 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国美的稳定经营。所以, 不能从一个角度来分析“类金融”经营方式是否值得效仿。高收益、高回报率永远伴随着高风险, 如何控制风险, 使国美既获得低廉价格的短期融资, 又避免高负债经营给公司带来的不稳定性将是国美的巨大挑战。

参考文献

[1]郎咸平.郎咸平解剖国美电器资本运作三部曲[EB/OL].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

[2]黄张凯.国美商业模式危机[J].证券市场周刊, 2012 (5) .

短期投资决策 篇3

关键词:短期营销决策,局部市场,实物期权,调研技术

一、引言

广义的市场调研致力于为某一特定的市场营销问题决策提供信息。它包含了市场营销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阶段。在现代市场营销中, 有一种全面的营销观认为, 全面的市场营销是“对价值探索、价值创造和价值交付过程进行整合。目的是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起令人满意的、长期互动关系”。这也应证了市场调研的介入几乎是伴随着整个品牌、产品生命周期的。只有不断搜集、记录、整理、分析市场的各种基本状况和影响, 才能不断维系软硬件服务和顾客忠诚。而市场调研则起到了反馈顾客满意度的功能, 为企业制定短期的营销策略和长期的营销战略提供数据支撑。

对于那些组织结构复杂、业务种类多元化、市场细分程度较高的市场而言, 如何及时地或实时地掌握局部的市场信息并针对性地制定局部营销战略则是一个新的问题。现今, 像麦当劳、星巴克这样的全球连锁企业已不像以往那样只注意产品的标准化。而是在大统一的同时还讲求小差异, 即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本土化营销。随着现代营销理论越来越重视探索顾客需求和维系顾客忠诚, 这种局部市场的信息掌控和策略制定的未来要求已不满足于一套静态评估体系了。它要求更先进、高效、廉价的调研技术让信息产出流的周期更短从而实现区域实施控制。

二、短周期调研设计技术探讨

(一) 主题设计

为短期营销提供决策的调研确定主题要遵循三个原则:实时性、指导性、可操作性。主题如果定义得太宽, 则无法为项目的后续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路线。反之, 如定义得太窄, 可能会掩盖有新意的行动路线, 会阻碍调研者对决策中的重要内容进行研究。

一般而言, 局部市场要素包括了:顾客对各种服务项目质量的态度;接受服务的顾客的人文特征 (年龄、性别、收入、工作性质等) ;顾客所能支付的费用范围;了解顾客对服务项目质量的改进意见。

(二) 调研价值评估

市场调研的前期工作中需要估计此次调研的成本与预期的收入。采用最小损失法和投资回收率法来综合评判该调研的潜在价值与可行性。

在一般价值评估中, 多用该公式来判断调研信息价值:

其中:

NV为调研信息的净价值;

V1为有调研帮助做出的决策方案的期望值;

V2为无调研帮助做出的决策方案的期望值;

C为调研的成本。

但在局部市场信息的提取与短期策略的使用中, 预期利益与短期营销策略的实现息息相关。同时, 短期营销策略的实施情况决定着下一步局部调研的展开。从而为企业经营进行多时空、全方位的优化。所以在调研价值评估时, 我们更倾向使用决策树法。这样, 便考虑到了实物期权的价值。

在鹏桑普公司一案中, 假设开展一次周期为一年大型调研的成本是5万元, 对应预期增加收益10万的概率为0.3, 预期增加收益6万元概率为0.5, 预期收益无增长的概率为0.2。那么预期增长收益期望为6万元, 净增长利润1万元。

但是, 如果鹏桑普公司使用10次局部市场调研来支持短期营销, 估计每次的调研成本降低至5千元左右, 按照之前的收益比例:对应预期增加收益1万的概率为0.3, 预期增加收益6千元概率为0.5, 预期收益无增长的概率为0.2, 预期增长收益期望为6千元, 净增长利润1千元。

虽然两种方案经简单加总后预期增加利润是相同的。但是在后一种方案中, 在每一次的局部调研之后, 决策者可以根据经营策略实施情况决定使用拓展期权或放弃期权, 甚至可以通过不断调整、优化短期营销策略来达到更高的高收益率概率, 从而通过多期短期决策中取得更大的效益。

(三) 态度测量技术

态度由消费者对某个产品或服务基本信息的了解, 偏爱程度与对其未来意向期望三个部分组成。消费者从听说一个品牌和与之相关的评论开始, 消费者的态度便以形成。随着消费者开始使用、反复购买直至抛弃, 他的态度也是不断变化的。根据F·海德 (1944) 提出的态度平衡理论, 一个认知主体收到两个态度对象的双重影响。假设一个消费者认为某公司提供的某项服务价格过高而拒绝购买该项服务, 但当他听说一个收入水平比自己低的人或消费群体给予该项服务的评价是“价格较低”、“经济实惠”时, 他的认知会发生失调, 随后他很可能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 (如购买该项服务) 来改变这种态度失衡的状态。

态度测量 (Attitude measurement) 则是调查人员根据被调查者的可能认识或认识态度, 就某一问题列出若干答案, 设计态度测量表, 再根据被调查者的选择来确定其认识或认识程度。在局部市场中, 标的客户总量相对较少, 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强度较大、同质性较强, 此时态度测量技术的恰当应用可以让调研人员迅速把握消费者态度动向, 并根据其制定相关的营销策略, 利用消费者的态度平衡来改善负面的态度, 加强正面的态度。

在鹏桑普公司一案的调查问卷中, 不仅使用了沙斯通量表, 在一些封闭式问题中还包含着一些隐蔽性的可测量态度选项。数据分析人员可以通过问卷的态度逻辑体系提取相应的选项变量。如问题“您估计您每次洗澡需要花费:1、两元以内;2、两至三元;3、三至四元;4、四元以上;5、没太注意”。该题在录入变量时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定距型数据变量 (Scale) , 该问题的第五个选项“没太注意”同时可以反映该样本对于该项服务的价格态度。这种隐蔽性较强的提问方式不仅可以防止问卷形式过于单一, 还可以节省问卷篇幅, 以减少被调查者的厌恶情绪。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最终到达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的目的。这也侧面反映出了短期市场调研探索的灵活机动性。

三、局部市场信息的整理与分析技巧探讨

(一) 错误值的处理方法

对于缺失数据和无效回答, 录入人员通常采用中间值、估算值替代的方法或者直接删除个案。但由于局部市场的总体容量本身偏小, 此举虽旨在尽可能地减小误差, 但可能导致数据分析结果偏中性而无法为市场策略提供显著性较高的数据支撑。

营销永远跟着需求走, 调研也不例外。一份成功的调研设计必须能够挖掘顾客需求, 并让管理者很容易明白顾客需求与企业服务现存的矛盾和局限性, 并且告诉管理者这种基于备择假设的显著性检验使用的是多大倍数的放大镜发现的问题。

但在现实中, 一份完美的调研策划和合理的访问 (填写) 指导也不一定能够解决所有的无效问题和错误填写。毕竟问卷有效性还取决与被试者的理解能力和情绪波动等多个因素。这个时候, 能够根据调研目的和最终的营销策略需求来灵活地处理错误值无疑是一种智慧的事后控制。

如果在一道单选题中, 20%以上的被试者勾选了一个以上的选项, 那么数据录入人员有必要和数据分析人员商榷是否有必要将该题转换成多选题分析。如果有必要的话, 甚至可以将这个单选题看成是一个单选题、一个多选题、一个顾客需求单一程度的态度测量的集合。如此一来, 不仅有效减少了错误值, 还为后期的数据分析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在鹏桑普公司一案中, 调查中有一个半开放性的问题需要顾客填写三个时间段并给出了供应时间总长5小时, 用以征求顾客每天对热水供应的需求时间。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一来为消费者留出回答空间, 顾客可以填写任何自己有需求的时间区间;二来, 给出的三个时间区间填写段同时考虑了顾客的显著需求时间和公司自身的供应成本考虑 (每次启动机组都会产生额外的消耗) 。但是回收的问卷中20%的被访者填写了不到三个时间区间, 30%的被访者填写的时间段总和大于了限定的时间总和5小时。针对这一问题, 数据处理人员采取了如下措施:

首先对每个样本的时间需求赋权, 如果该样本填写了总共10个小时的区间, 那么单位时间的权值为0.5;相反如果该样本总共填写的时间区间仅为一个小时, 那么单位时间的权值为5。另外, 数据处理人员将一天24小时分解成单位长度为30分钟的48个变量, 如果该时间变量在客户需求的时间区间内, 则给变量赋值为1, 否则赋值为0。这种方法通过赋权和离散化, 更为客观地实现了记录和编码, 在相关类型的数据处理中值得我们借鉴。

(二) 推论统计的综合应用

1、卡方检验 (Chi square)

此检验适用于配合度检验, 是根据样本数据的实际频数推断总体分布于期望分布或理论分布是否有显著的差异 (余建英, 何旭宏, 2003) 。卡方检验适用于两个名词变量之间的关联比较。例如:探索是否给予价格优惠与顾客忠诚

问题1:如果你决定不使用或不再使用, 最可能的两个原因是______

选项A:价格偏高

问题2:以下哪些陈述是你认同的?

选项B:该项服务太贵, 如果时间宽裕, 我更愿意会去C场所购买该项服务

H0:预期的降价会维系顾客忠诚

在SPSS中运行, 结果见表一。

因为显著值为0.011, 小于0.05, 所以拒绝原假设, 即预期的降价与未来短时间内的顾客忠诚是有关联的。

2、地毯式两配对t检验 (carpet t-testing)

所谓配对样本可以是个案在“前”、“后”两种状态下某属性的两种不同特征, 也可以是对事物两个不同侧面的描述。而在调研对象的每份答卷中, 可以视任意两道问题变量为非相互独立变量。如“消费者在春季购买该项服务”与“消费者在夏季购买该项服务”则是两个相互关联的变量, 因为季节本身存在着时间联系性。再如被调研者的“该项服务存在较大便利”的态度与“服务供应时间不太妥当”的态度出自一个样本, 之间也存在着微妙的逻辑关系。

在周期较短的, 为短期营销策略作支撑的技术分析对数据的挖掘要求则会更高。除了显而易见的或之前人为设计的假设检验之外, 如果能够系统地对每份问卷的任一两个变量进行检验说不定会有意料之外的发现。例如:使用地毯式配对检验自动探索性别 (男、女) 、购买服务季节周期 (春、夏、秋冬) 、忠诚因素 (便利性) 、抛弃因素 (设备较差、供应时间不完全符合自身需求) 、时间变量 (T12区间、R2区间) 与态度 (V30、V33) 之间的联系。

在SPSS中运行, 结果见表二。

注:V30:该项服务太贵, 如果时间宽裕, 我更愿意会去C场所购买该项服务

V33:我不认同现行的热水供应时间

通过这种地毯式的尝试配对检验, 不难发现冬季与春秋季、T12与R2时间区间、便利态度三项的检验概率小于0.05, 说明这些隐性的因素之间存在关联。当然, 这些因素背后的逻辑层次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这里就不做深入讨论了。

四、短期营销策略生成

(一) 服务改良的假设检验

对设备维护服务的升级固件, 改进功能, 软件优化等多项测试中, 可将皮尔森卡方检验概率视作改善服务优先级顺序的依据。在真实数据处理中, 能够通过得到显著地假设检验并非易事, 即使通过了检验也未必能够一次给出相应的有说服力的决策建议。当企业服务改良的项目较多时, 即便检验结果不显著, 但通过对比各项检验的检验概率, 可以粗略地比较各种服务改进措施的重要程度与近期效益。

(二) 价格假设检验与实证分析及策略研究

通过探讨现行价格改变对顾客两种情况 (忠诚行为, 抛弃行为) 之间的关系的探讨, 管理者可以认识到目前的标的价格的边际变动的理想趋势。在短期营销策略制定中, 永远都没有最好的价格, 只有最好的价格变动。利用局部市场的消费者价格态度分析, 使用适当的价格策略, 并让消费者能够感知到价格的变动。一方面利用价格需求弹性导致销售量的改变从而提升当期销售额。另外利用价格策略平衡消费者的认知, 当期的价格策略与销售情况同时也会为下一期的局部市场调研和短期营销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等.营销管理 (第十三版) [M].上海人民出版社.

[2]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 (第三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短期投资浅析 篇4

1 短期投资取得的核算

短期投资在取得时应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 即按取得投资的实际成本计价。

短期股票投资的实际成本由买价、佣金和印花税等组成;短期债券投资的实际成本由买价和佣金组成。企业为进行投资而将款项存入证券公司时, 借记“其他货币资金”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企业进行短期投资时, 借记“短期投资”账户;贷记“其他货币资金”账户。

(1) 如短期股票投资所支付的款项中, 包含已宣告而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从成本中予以扣除, 将其作为应收股利处理。为此, 购入的股票应以买价减去应收股利, 再加上购买股票时所发生的佣金和印花税人账。

例1华嘉化工国际贸易公司6月15日购入东风公司股票8000股, 每股面值1元。购入市价每股为6.50元, 价款52000元。另以交易金额的2‰支付佣金, 2‰支付印花税, 款项一并以证券公司存款付讫。东风公司已于6月10日公布分派现金股利, 每股0.20元, 定于6月20日起按6月19日的股东名册支付, 作分录如下:

借:短期投资一股票投资50608

借:应收股利——东风公司16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52208

俟收到东风公司分派现金股利时, 再借记“其他货币资金”账户;贷记“应收股利”账户。

“短期投资”是资产类账户, 用以核算企业购入时能随时变现并准备在短期内变现的有价证券。它包括各种股票和债券等。在取得各种有价证券时记入借方;处置各种有价证券时, 记入贷方;余额在借方, 表示企业可随时变现的各种有价证券的实有数额。

2 短期投资股利和利息的核算

短期股票投资在收到被投资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时, 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 届时借记“其他货币资金”账户;贷记“短期投资”账户。

例1华嘉化工国际贸易公司持有新亚公司股票10000股, 4月2日收到新亚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 每股现金股利0.15元。作分录如下: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500

贷:短期投资——股票投资1500

被投资公司宣告分派股票股利时, 投资企业不需作账务处理。俟被投资公司分派股票股利时, 投资企业应做好备查记录增加被投资公司股票的股数。

短期债券投资收到利息时, 除了转销取得时已记入“应收利息”账户的数额外其余部分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 冲减“短期投资”账户。

3 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

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是指期末短期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金额。

由短期投资而取得的股票和债券在取得时是按实际成本计价的, 然而在证券交易市场上股票和债券的价格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企业在期末应对短期投资进行全面检查, 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进行计价, 合理地预计各项短期投资可能发生的损失。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指在期末将短期投资的成本与市价进行比较, 选择低者作为短期投资的计价标准。市价是指在证券市场上挂牌的交易价格。在具体计算时, 应按期末证券市场上的收盘价作为市价。

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时, 通常按单项投资计算, 即采取按每一短期投资的成本与市价孰低计算提取跌价准备的方法。

倘若当期短期投资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大于“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 应按其差额提取跌价准备;倘若当期短期投资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小于“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 应按其差额冲减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倘若当期短期投资市价高于成本, 应在已计提的跌价准备的范围内冲回。

【例】开端服装进出口公司“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账户余额为零, 现持有飞龙公司股票15000股, 太阳神公司股票10000股, 每股账面价值分别为5.60元和6元。

(1) 2003年6月30日, 飞龙公司股票每股市价为5.50元, 太阳神公司股票每股市价为5.80元, 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作分录如下:

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3500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3500

(2) 2003年9月30日, 飞龙公司股票市价为5.65元, 太阳神公司股票市价为5.75元本公司持有的股票数量不变, 冲减已计提的跌价准备。作分录如下:

借:短期投资跌价准备1000

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1000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是资产类账户, 它是“短期投资”的抵减账户, 用以核算企业提取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提取时, 记入贷方;短期投资市价回升或出售时, 记入借方;余额在贷方, 表示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实有数额。

4 短期投资处置的核算

当股票和债券市价上扬时, 企业为获得收益, 或因现金不足, 可以通过出售短期投资收回现金。出售时, 可能因市价上涨而获利, 也可能因市价下跌而遭受损失。企业出售股票时, 也要按一定比例支付佣金和印花税, 出售债券时要按一定比例支付佣金, 从而发生出售费用。出售股票、债券的价格减去其出售费用是出售股票、债券的净收入。若出售股票、债券的净收入大于股票、债券的账面价值即为投资收益;反之, 若出售股票、债券的净收入小于股票、债券的账面价值, 则为投资损失。无论是投资收益, 还是投资损失, 均通过“投资收益”账户核算。

已提取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股票和债券, 在出售时, 按取得的出售净收入借记“其他货币资金”账户;按已提取的跌价准备借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账户;按其成本贷记“短期投资”账户;将短期投资出售净收入和计提的跌价准备之和与短期投资成本的差额记入“投资收益”账户。

“投资收益”是损益类账户, 用以核算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入或发生的损失。企业取得投资收益或将投资净损失结转“本年利润”账户时, 记入贷方;发生投资损失或将投资净收益结转“本年利润”账户时, 记入借方。

5 结论

外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暂时的闲置现金, 为了充分发挥现金的运用效率, 可以在证券交易市场上购买其他企业发行的股票、债券进行短期投资, 以得到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股利收入、利息收入或价差收入。由于股票、债券的流动性强, 一旦企业需要使用现金时, 可以随时将这些股票、债券在证券交易市场上出售, 收回现金。

因此短期投资具有投资收回快, 风险小, 变现能力强, 机动而灵活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宋献中, 熊楚熊.公司理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短期投资决策 篇5

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制造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多样化、小批量的客户要求以及信息化程度的显著提升使得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管理(ABC/ABM)在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具有意义。作业成本法主要用于精确地核算企业的成本,解决间接费用的分配问题。它以作业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精确核算,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成本法对间接费用分配不准确的问题,并且可以明确成本控制的责任承担方。随着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和实践深入发展,它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产决策、存货估价、产品定价决策、新产品开发、产品组合决策等诸多方面。其中,产品定价决策、新产品开发、产品组合决策等属于企业短期经营决策,本文主要分析基于ABC/ABM的资源耗用模型在短期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二、ABC/ABM原理简介

作业成本法是基于经济、技术和数理统计等其他方面的新型会计核算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核算和作业成本管理两个部分。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以作业成本核算为基础进行成本分析、成本控制以及经营决策的现代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的中心思想是作业,基本依据是成本动因理论。企业在分析成本动因基础上,确定企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作业(中心)、资源消耗以及价值链等,根据作业耗用资源的情况将资源耗费分配给作业,再依据成本对象消耗作业的情况,把作业分配给成本对象。这一过程就是企业为了改进并完善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而运用的一种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及作业成本管理在现代制造业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所以划分作业便是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关键和基础。服务或者产成品成本的总和即为所有的作业成本,是企业对资源成本真实消耗的体现。作业成本法自出现以来,在企业经营决策、产品组合决策、提供准确有用的信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业成本法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下间接费用分配标准,所以在作业成本法下也诞生了一系列新的名词,如资源、作业、作业链、价值链、成本库和成本动因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ABC/ABM的基本原理是:依据资源动因将成本分配到每个作业中心形成作业成本库,再依据作业动因把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摊到产品形成产品成本。在一系列的生产资源重新整合的过程中,对成本重新归集与分摊的过程其实就是价值转移的过程。

三、制造业企业应用ABC/ABM的优势

ABC/ABM作为一种新型成本核算及管理方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相比,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ABC/ABM在丰富成本核算内容的基础上,不仅可以使成本信息变得更加精确,而且还使得企业的管理制度得到完善。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运用作业成本法能够比较顺利地解决企业所遇到的一些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企业所消耗的间接费用与生产产品的多少是紧密相关的,所以企业在运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时往往过于关注企业的产品产量,将它作为间接费用分配的标准。采用这种核算方法造成的后果就是将间接费用平摊,均匀地分摊到每个产品成本中,由此会造成间接费用分配不公的结果,扭曲了成本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这种分摊方式其实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下,生产自动化的程度越高,成本信息的扭曲程度就会越大。若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则其制造费用也高,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下,企业中生产工序和流程简单的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与技术水平较高的高科技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相同,这样会使得产量大、生产工艺流程简单的产品成本大于其真实成本,而产量小、高科技的产品成本又小于其真实成本,从而会出现成本信息的错误和扭曲。

ABC/ABM作为一种新型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方法,从成本分摊的对象和资源耗费二者之间的关系着手,将作业这个桥梁作为两者之间的连接点,将资源由原先的一步式分摊巧妙地分解为两步式分摊。第一步,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按一定的标准分配给作业中心,形成作业成本库;第二步,作业成本库将归集的作业成本根据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中,由此便完成了成本的分摊和归集过程。这种追本溯源的核算方式使我们更了解资源是如何一步一步转换成价值的,多元化的分配标准使得成本核算与管理更加精细化,所以ABC/ABM改善了企业成本信息扭曲的状况,这对于企业后续的成本分析及成本管理有着重大的意义,并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作用。

四、ABC/ABM的资源耗用模型在短期经营决策的应用

(一)关于ABC/ABM资源耗用模型

一般情况下,资源耗用模型被定义为一种建立在作业成本管理基础上的短期经营决策模型,因而它是作业成本管理的一种延伸应用。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涉及的资源多种多样,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归类整理,基于ABC/ABM的资源耗用模型中,将作业所耗的资源分为三类:及时性资源、短期资源和长期资源。企业需根据经营活动所涉及的作业活动,划分哪些是相关活动,哪些是非相关活动,并依据资源供应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确定相关成本,最终做出经营决策。图2是基于ABC/ABM的资源耗用模型。

注:图中“Y”表示“是”。

(二)基于ABC/ABM的资源耗用模型在短期经营决策的应用案例

基于ABC/ABM的资源耗用模型在短期经营决策中有多种应用,如在一次性特殊订单决策中的应用、在零件自制还是外购选择中的应用以及在产品组合决策中的应用等。本文将针对企业是否接受一次性特殊订单的决策、企业零件自制和外购决策以及企业产品组合决策等方面,利用基于ABC/ABM的资源耗用模型分析其相关作业活动,判定相关成本,并做进一步的分析及经营决策。

案例一:企业是否接受一次性特殊订单的决策。

按照基于ABC/ABM的资源耗用模型,进行是否接受一次性特殊订单决策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企业经营者应当充分了解如果接受订单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是盈利还是亏损;然后沿着这个思路,追踪订单接受后作业会发生怎样的变动,引起哪些相关作业的发生,进而会带动哪些资源供应量的变动;最后,从作业活动的属性来确定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某家具公司受托加工一批家具2000套,价格为每套850元。该公司的生产结构资料如表1所示。

目前,企业还有闲置设备5500台,仓库闲置空地还有600平方米。按需取得资源的单位成本资料:密度板每平方米150元,电力每度3元。接受这批订单所需增加的材料或作业数量如表2所示。

对该家具公司的资源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成本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对表1、表2、表3进行分析,可得出:

接受订单增加的成本=1350000+4500+25000+30000+15000=1424500(元)

销售收入=2000×850=1700000(元)

销售利润=1700000-1424500=275500(元)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公司接受该订单增加的相关成本为1429500元,可以获得利润275500元,所以应当接受订单。

案例二:企业零件自制和外购决策。

企业在考虑某种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时,往往会涉及成本和收益问题。通常情况下,当外购零件的成本低于自制零件的成本时,企业经营者就会果断地选择成本低的方案。但是,如果企业经营者仅凭外购价格低于企业当前自制成本,就决定对外进行采购,那么很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没有达到真正降低成本的目的。企业对外采购零件看似在价格上占有优势,但是会造成企业成长期的作业能力剩余以及预先取得的长期资源的浪费,如此就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设备闲置能力需求。如果外购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小于机器设备闲置带来的成本增加,那么选择外购便是不明智的举措了。因此,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需要在决策过程中认真地分析成本的具体构成。

某公司主要生产印刷机零件,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甲、乙、丙三种零件,如果选择外购,每个零件含运费价格为150元,另外,需增加一名外购零件质检员,平均年薪3.4万元。经过生产部门对作业流程分析和分解,该公司最终按照同质作业集合的原则划分了材料采购、生产准备、机械加工、质量检验和管理五个作业中心。该公司每年需要甲零件800个,单位甲零件耗用直接材料成本70元/件,自制甲零件的其他成本资料见表4。

此外,该公司与所有员工签订了5年劳动合同,现在离合同到期尚有4年时间,不得无故辞退员工;现有生产能力完全能够满足自制甲零件的需求,而即使甲零件停产也不得转移现有的生产能力。根据上述条件可以计算得出甲零件相关作业及耗用资源的成本:

材料采购工资=35000/1750×500=10000(元)

生产准备物料消耗=9000/60×20=3000(元)

机械加工工资=200000/40000×8000=40000(元)

机械加工折旧=500000/40000×8000=100000(元)

机械加工燃料和动力=100000/40000×8000=20000(元)

机械加工物料=80000/40000×8000=16000(元)

质量检验工资=40000/2000×120=2400(元)

质量检验物料=3500/2000×120=210(元)

管理工资=30000/15000×8000=16000(元)

由此可得出表5。

根据分析计算,甲零件的相关成本为39210元(3000+20000+16000+210)。

据以上资料可以计算出:

甲零件的外购成本=外购材料成本+检验成本=800×150+34000=154000(元)

甲零件的自制成本=直接材料成本+作业成本=800×70+39210=95210(元)

单位:元

甲零件外购与自制成本分析如表6所示。

由于甲零件自制相关总成本95210元小于甲零件外购相关总成本154000元,所以应选择自制。

利用基于ABC/ABM的资源耗用模型,对外购和自制所引起的作业活动进行分析,并且充分考虑资源供应量和需求量的变化,对两种方案的相关成本和总成本进行准确的核算和深入的分析,得出较为准确的结果,这样有利于企业经营者进行短期经营决策。

案例三:企业产品组合决策。

在资源供应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如何安排生产是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情况下,企业都会依照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做出生产安排,但是按照基于ABC/ABM的资源耗用模型,企业应当找出资源供应量受到限制的作业,依据该作业单位产出边际贡献大小来确定产品的生产安排。

某公司2××7年3月份预计生产A01、A02两种产品,A01、A02产品工艺流程不同,A01产品是大批量的、工艺较简单的产品,A02产品是小批量的、工艺较复杂的产品。与机械加工作业密切相关的厂房和机器设备是该公司预先取得的长期资源。预计该公司机械加工作业每月可提供的机器工时最多为1200小时。

该公司根据长期合同和临时订单预计的2××7年4月份最低和最高销售量如表7所示。

单位:件

2××6年4月份A01、A02两种产品的其他有关资料如表8所示。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看出,最低销量需要的机械加工作业的工时=12000×0.05+6000×0.08=1080(小时);最高销售量需要的机械加工作业的工时=15000×0.05+8000×0.08=1390(小时)。

如果A01、A02两种产品的销量均为最低水平,则机械加工作业的生产能力剩余120小时;如果A01、A02两种产品的销量均为最高水平,则机械加工作业的生产能力(1200小时)不能满足生产需要(1390小时)。

A01产品单位作业产出(小时)贡献毛利=9/0.05=180(元/小时);A02产品单位作业产出(小时)贡献毛利为18/0.08=225(元/小时)。A02产品单位作业产出(小时)贡献毛利大于A01产品单位作业产出(小时)贡献毛利。按机械加工作业的单位产出贡献毛利高低来安排剩余生产能力的产品生产:由于A02产品单位作业产出贡献毛利最大,剩余生产能力优先满足A02产品临时订单的生产需求,而生产A02产品临时订单销量需耗用机械加工作业的工时为160小时(2000×0.08),说明剩余生产能力不能完全满足A02产品临时订单的要求,该公司只能安排增产A02产品1500件(120/0.08)。因此,该公司2××6年4月份可以生产A01产品12000件、A02产品7500件,可产生利润=12000×9+7500×18=243000(元)。

企业根据基于ABC/ABM的资源耗用模型进行产品生产组合决策,能够真正地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使企业生产的利润最大化。

五、结论

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准确度相对较高,所以ABC/ABM能够很好地解决现代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一些决策难题,能够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在成本管理如何采取措施方面指明方向,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短期经营决策都有较大帮助。

在是否接受一次性特殊订单的问题上,企业应当区分特殊订单是否引起作业变化,接受订单所引起的成本变化是否与资源耗用相关,进而计算出是盈利还是亏损。

在企业零件自制还是外购的问题上,应当考虑自制成本和外购成本的大小,当自制成本大于外购成本时则选择外购,反之则选择自制。当然这种比较不是单纯的自制成本与外购成本的比较,在确定外购的成本时,应该考虑由此带来的企业闲置生产能力成本。

在企业产品组合决策的问题上,企业应根据自身所拥有的限制性资源以及当前市场的销售水平,对现有的生产计划做出调整,以期实现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

通过对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基于ABC/ABM的资源耗用模型在短期经营决策的有效应用,可以使企业的成本得到良好的控制,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和最优化配置,以及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ABC/ABM的资源耗用模型在制造业企业短期经营决策中的应用,借助典型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基于ABC/ABM的资源耗用模型对经营决策的有效应用,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其优化配置和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大有裨益,使得企业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ABC/ABM,制造业企业,资源耗用模型,短期经营决策

参考文献

熊文焰,苏文兵,仇秋菊.中国企业需要作业成本管理吗?--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调查[J].生产力研究,2009(1).

丁雪慧.资源耗用模型与短期经营决策比较分析[J].财会通讯,2010(8).

徐英.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短期经营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商业,2013(8).

周经纬.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管优势[J].财会月刊,2012(17)..

张蕊,饶斌,吴炜.作业成本法在卷烟制造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J].会计研究,2006(7).

王平心,韩新民,靳庆鲁.作业成本计算、作业管理及其在我国应用的现实性[J].会计研究1999(8).

浅议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计算方法 篇6

一、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计算公式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当期应提取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当期短期投资总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

当短期投资总市价低于总成本的金额大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 应按其差额提取跌价准备;如果短期投资总市价低于总成本的金额小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 应按其差额冲减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如果当期短期投资总市价高于总成本, 应将本科目的余额全部冲回。

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帐务处理

会计期末, 企业将持有的短期投资的总市价与总成本进行比较, 如总市价低于总成本的, 按其差额, 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贷记本科目;如已计提跌价准备的短期投资, 其市价以后又恢复, 应在已计提的跌价准备的范围内转回, 借记本科目, 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三、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核算方法

短期投资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时, 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投资总体、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计算, 并确定计提的跌价准备;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重 (如占整个短期投资10%及以上) , 应以单项投资为基础计算并确定计提的跌价准备。

1. 按投资总体计算

按投资总体计算的成本与市价孰低, 是指按短期投资的总成本与总市价计算提取跌价准备的方法。

例如:华兴公司2006年12月31日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合计为12000元, 按市价计算的短期投资的价值合计为8800元。

分析:华兴公司应提取的跌价准备为3200 (12000-8800) 元 (假设以前各期均未提取跌价准备) 。

会计分录为:

2. 按投资类别计算

按投资类别计算的成本与市价孰低, 是指按短期投资的类别总成本与相同类别总市价孰低计算提取跌价准备的方法。

例如:神成公司2006年12月31日短期投资中的股票投资的账面余额合计为88000元, 按市价计算的股票投资的价值合计为66000元;短期投资中的债券投资的账面余额合计为60000元, 按市价计算的债券投资的价值合计为55000元。

分析:神成公司提取的股票投资跌价准备为20000 (88000-66000) 元;应提取的债券投资跌价准备为5000 (60000-55000) 元 (假设以前各期均未提取跌价准备) 。

会计分录为:

3. 按单项投资计算

按单项投资计算的成本与市价孰低, 是指按每一项短期投资的成本与市价孰低计算提取跌价准备的方法。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用以下公式计算:

当期应提取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当期短期投资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

如果当期投资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大于“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 应按其差额冲减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如果当期投资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小于“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 应按其差额冲减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如果当期短期投资市价高于成本, 应在已计提的跌价准备的范围内冲回。

例如:华兴公司2005年12月31日的甲、乙、丙股票的账面余额分别为8000元、10000元、8800元;12月31日的市价分别为6800元、8800元、8500元。则华兴公司应提取的跌价准备为2700[ (8000-6800) + (10000-8800) + (8800-8500) ]元 (假设以前各期均未提取跌价准备) 。

会计分录:

四、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处理

处置短期投资时, 已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是否应同时结转, 视应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按单项计提, 由于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与单项投资有着对应关系, 处置短期投资时可以同时结转已计提的此项投资的跌价准备;如果企业在处置短期投资时未同时结转已计提的此项投资的跌价准备, 也可以在期末一并调整。如果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按投资类别或总体计提, 由于跌价准备是按单项投资市价涨跌相抵后的下跌净额计提的, 无法将其分摊至每个单项投资, 处置短期投资时不同时结转已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待期末时以调整。

部分处置某项短期投资时, 在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按单项计提的情况下, 处置的同时结转已计提的跌价准备的, 应按处置相应结转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按投资类别或总体计提, 或按单项投资计提但不同时结转已计提但不同时结转已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情况下, 不同时结转已提的跌价准备。

五、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意义

上一篇:网络营销适应性下一篇:瘢痕妊娠引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