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妊娠引产论文

2024-10-05

瘢痕妊娠引产论文(通用10篇)

瘢痕妊娠引产论文 篇1

近年来,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 瘢痕子宫的引产也相应增加, 特别是剖宫产手术后2年内的瘢痕子宫引产, 对临床医生、护士来说更是棘手的问题, 因为有子宫破裂、大出血的危险。有报道表明76.5%的足月瘢痕子宫可经阴道分娩[1], 因此, 瘢痕子宫引产不再是临床绝对禁忌症[2]。本科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通过对收治的67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的精心护理,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瘢痕子宫患者67例, 1例为二次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 其余为一次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 术后至本次妊娠时间1.5~6年, 孕周15~27周, 年龄26~40岁。所有孕妇均无依沙吖啶 (利凡诺) 、米非司酮禁忌证, 也无家族遗传病史。

1.2 方法

引产前详细询问患者病史, 均无不良手术史, 完善相关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白带常规及清洁度排除霉菌、滴虫和细菌性阴道炎, 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肝肾功能, B超了解胎儿和胎盘等情况。检查结果无异常后予以米非司酮150 mg顿服以软化宫颈, 同时在常规消毒下经腹行羊膜腔穿刺, 拔出针芯, 见羊水后注入利凡诺100 mg, 拔出穿刺针, 局部消毒后纱布压迫固定, 并嘱患者俯卧半小时。

1.3结果

经过精心护理后, 6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平均住院时间4~5 d。其中2例出现先兆子宫破裂立即行剖宫取胎术, 1例发生大出血, 经抢救后好转, 其余64例均顺利引产, 无1例感染。42 d后复查均无异常。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向患者讲解瘢痕子宫引产前后的注意事项, 树立其安全引产的信心。入院时做好入院宣教, 告知其本科是优质服务病房, 即从住院后到出院都有主管医生与责任护士为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 出院后还有追踪随访, 让患者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 有好的遵医行为, 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2.2 术前准备的护理

术前均需做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B型超声波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恶变, 做白带常规了解阴道清洁度, 有无滴虫、真菌及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感染。若阴道分泌物为炎症应冲洗阴道3 d后再手术。除常规的术前准备外, 应重点强调手术过程和可能出现的情况, 取得配合, 签手术同意书, 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发生, 并合血备用, 做好随时手术的准备。如出现先兆子宫破裂或有大出血征象时, 能立即手术和抢救。特殊用药的指导[3], 米非司酮有对抗孕酮作用, 扩张和软化宫颈促宫颈成熟;副作用主要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排除妊娠产物有子宫收缩痛和出血等。利凡诺可引起子宫内膜蜕膜组织坏死而产生内源性前列腺素而引起子宫收缩, 对子宫有直接兴奋作用。

2.3 产程观察

主动巡视病房, 做好健康教育, 告之用药后不能离开病房, 如果用药后72 h没有宫缩者要汇报医生处理。讲解产程的经过, 用药的作用与副作用, 密切监测产程, 观察生命体征, 取得患者配合。有规律宫缩后送入待产室, 告之腹痛想解便不能上厕所, 可以在床边解便, 有专人守护。有宫缩后, 要高度警惕子宫破裂、先兆子宫破裂, 重视患者的主诉, 尤其是疤痕处有无压痛, 严密观察腹型有无病理缩复环、宫缩强度及持续时间、阴道出血量、子宫下段压痛等情况;如无病理缩复环及阴道大出血、子宫下段压痛等, 待死胎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缩宫素20 u, 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 如果出现出血较多子宫收缩不好, 面色苍白, 心慌, 出冷汗, 呼吸浅促, 脉搏细弱等休克症状, 要积极按摩子宫同时汇报医生, 配合进行处理。如观察过程中出现子宫下段压痛、活动性阴道出血或病理缩复环等, 立即遵医嘱使用抑制子宫收缩药物抑制宫缩后行剖宫产终止试产, 用18号留置针开放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持续心电监护, 吸氧等, 做好记录。

2.4 术后护理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注意有无感染征象, 做好记录。产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产道有无裂伤。注意观察宫缩、阴道流血及排尿情况。保持会阴卫生, 每日会阴擦洗消毒2次。嘱患者进食富含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 少喝汤汁减少乳汁产生, 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6等回奶。

2.5 出院指导

休息1个月后门诊复诊, 避免重体力劳动。如果阴道出血超过月经量或腹痛明显, 及时来院复查, 告之科室电话或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电话以便及时联系。避孕指导[4]:产后6周禁止同房, 坚持避孕。饮食指导:高蛋白、高维生素、富营养的清淡饮食, 粗细搭配, 忌辛辣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卫生指导:保持会阴局部清洁, 勤换内裤, 产后42 d禁止盆浴以防逆行感染。

3 体会

随着剖宫产率逐年上升, 本科今年达到60%以上, 因此因避孕失败或胎儿畸形等原因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也逐渐增多。瘢痕子宫引产有可能引起子宫破裂, 教材书上列为禁忌症[5], 本文为相对禁忌症, 其中2例出现先兆子宫破裂立即行剖宫取胎术, 1例发生大出血经抢救好转, 其余均顺利引产。由于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 责任护士在患者引产前做好心理护理, 与其有效沟通, 树立了安全引产信心;引产过程中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专人守护, 尤其注意生命体征、宫缩强度、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子宫形状、有无瘢痕处固定压痛、阴道流血等情况, 如果出现先兆子宫破裂, 随时手术;引产后做好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保证了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的安全。

摘要:分析总结了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主要包括引产前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产程观察、产后护理;出院指导等。认为做好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的护理, 可减少子宫破裂, 有助于子宫复旧, 预防大出血。

关键词: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护理

参考文献

[1] 李青.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在瘢痕子宫引产中的临床观察[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2006, 3 (12) :1103~1104.

[2] 沙伟努.药物联合终止中期妊娠的观察和护理[J].当代护士 (下旬刊) , 2012, 12:62~63.

[3]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98~399.

[4] 王玉琼.妇科护理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232.

[5] 郑怀美.妇产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440.

瘢痕妊娠引产论文 篇2

【关键词】间苯三酚;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44-01

由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有子宫破裂的风险,因此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被列为中期引产禁忌证[1]。近年来,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及B超的广泛应用,子宫瘢痕的检测也更加明确有效,从而使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但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因宫颈成熟度差且多未得到过扩张,加上子宫瘢痕处组织肌纤维断裂,无弹性,故易引起产程长、并发症多等。本院自2012年始将间苯三酚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方法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妊娠14~18周的瘢痕子宫妇女60例,年龄22~39岁,距剖宫产术时间2~13年,术式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应用间苯三酚与米非司酮序贯米索前列醇联合方法引产;B组30例,采取米非司酮序贯米索前列醇引产。术前常规行B超检查确定孕周,探测子宫前壁下段厚度>2mm,子宫下段各层回声均匀、连续 ,胎盘附着位置正常; 行常规术前检查,确定无禁忌证。

1.2方法:两组在第1、2天早晨8:00空腹服用米非司酮50mg,晚上8:00服用50mg,第3天晨6:00口服米索前列醇200ug, 上午8:00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100ug,根据宫缩情况于4—6小时后再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200ug行引产术。A组于第三天晨6:00口服米索前列醇同时给予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mg,上午8:00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同时再次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mg。B组不用间苯三酚

1.3观察项目体温、血压、脉搏;宫缩情况、阴道出血情况,记录发动时间、总产程,2 h内统计出血量;产后常规检查软产道并清宫,观察有否软产道裂伤及子宫瘢痕破裂等并发症。

1.4统计方法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两组对象在年龄、孕龄、孕产次及术前宫颈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年龄比较

组别 例数 年龄F P 间苯三酚组30 29.67±5.98 1.057 0.370对照组 3030.84±5.93表2 两组孕产次及术前宫颈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孕龄 孕产次 宫颈评分 间苯三酚组 30 16.02±1.18 4/1 2.98±1.25对照组 30 15.86±1.23 4/1 3.04±1.19 2.2临床观察情况引产后引产时间及总产程A组明显短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软产道裂伤A组明显少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24 h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8%和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流产成功者中胎盘胎膜残留者A组明显少于B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产后2 h出血量两组分别为(10.10±6.70)ml、(116.80±4.60)ml,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子宫破裂发生,引产后两组各有2例和3例出现一过性体温升高,考虑为药物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产后2周随访,两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及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被列为中期引产禁忌证[2],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和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正常愈合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足月时60%~80%可以经阴道正常分娩 [3],说明愈合良好的瘢痕可以承受分娩时的宫腔压力,这也为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提供了安全依据。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拮抗剂,作用于子宫内膜的孕激素受体,引起蜕膜组织变性,继而发动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同时增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促进宫颈成熟、软化[4]。近年来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特别是妊娠月份较小羊水少羊膜腔穿刺困难者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临床广泛认定, 同时间苯三酚在加快子宫口扩张的同时对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从而降低了米索前列醇引起强烈性子宫收缩而致子宫破裂的风险。因此用于愈合良好的瘢痕子宫中期引产引产成功率大大增高,引产时间缩短,无子宫破裂,安全有效。需密切观察产程,一旦发现子宫破裂先兆或子宫收缩过强或与宫口开大不同步时应及时处理,缓解宫缩或剖宫取胎。

参考文献

[1] 韩秀珍.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吉林医学,2010年5期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00.2.

[3]滕银成,林其德.剖宫产的手术分类及其切口愈合.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5):259-260.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 均有一次剖宫产史。年龄26~35岁, 平均 (30.5±1.2) 岁;孕周16~27周, 平均 (21.5±1.0) 周;距上次剖宫产时间1~8年, 平均 (4.5±0.3) 年;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9例。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采用利凡诺对孕妇引产, 治疗组孕妇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反复回抽羊水8次引产, 观察两组孕妇引产效果。

1.2.1医护人员指引对照组孕妇排空膀胱, 选取仰卧位, 在其宫底下2~3横指中线或两侧选择囊性感明显部位作为穿刺点, 之后持9号腰穿针沿穿刺点垂直进针, 进入羊膜腔中出现落空感, 拔出针芯, 见清亮羊水溢出后, 将装有100mg利凡诺溶液 (由江苏天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H32024696) 的注射器同穿刺针相连接, 再次回抽羊水, 证实无误后将药液慢慢注入, 拔针前回抽羊水, 并将针芯插入针内快速拔出, 用消毒纱布覆盖针眼并对其轻轻按压。

1.2.2治疗组孕妇在对照组孕妇引产基础上加以米非司酮及反复回抽羊水8次进行引产, 孕妇在注药前每日空腹或是进食2h后口服2次米非司酮 (由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H10950202) , 25~50mg/次, 总剂量为150mg。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孕妇宫颈成熟度、出血量、排胎时间及残留率[2]。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孕妇宫颈成熟度、出血量、排胎时间及残留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治疗组孕妇引产成功率为97.96% (48/49) , 其中, 1例孕妇服药72h胎儿没有分娩出来;对照组孕妇引产成功率为79.59% (39/49) 其中, 6例服药72h出现不规则宫缩现象, 未能娩出胎儿, 4例服药72h后没有出现宫缩现象, 选择第2次引产。两组孕妇引产成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剖宫产呈现上升趋势, 导致瘢痕子宫孕妇增加。在计划生育中,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引产为一种难度较大、危险性较高的手术[3]。基于该疾病病理特点, 医护人员应为孕妇选择及时、合理的引产方式, 减少孕妇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反复回抽羊水8次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引产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 其可有效提高孕妇引产效果。利凡诺主要是通过使孕妇胎盘绒毛、蜕膜出现变性坏死, 有效破坏胎盘组织细胞, 释放磷酸酯酶等, 进而使前列腺素合成前体一花生四烯酸增加, 使子宫肌纤维兴奋, 最终促使子宫收缩起到流产作用[4]。该药剂在对孕妇进行引产过程中, 具有产程长、宫缩强烈及宫颈扩张缓慢等特点, 因此, 其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引产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米非司酮为一种新型抗孕激素, 其没有孕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及抗雌激素活性, 可以同孕酮受体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相结合, 通过临床实践证明该药剂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为黄体酮的5倍, 可作为非手术性抗早孕药, 且其完全流产率高达95%, 反复回抽羊水8次能对羊水形成有效的冲击, 有利于药物扩散。

综上所述,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反复回抽羊水8次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引产临床上效果显著, 可有效提高孕妇引产成功率。本研究中, 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反复回抽羊水8次进行引产的治疗组孕妇, 其宫颈成熟度、出血量、排胎时间及残留率等均优于单独采用利凡诺进行引产的对照组孕妇。且治疗组孕妇引产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因此,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反复回抽羊水8次可有效避免单纯使用利凡诺进行引产中的不足, 显著提高引产成功率, 增加瘢痕子宫引产的安全性, 值得在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妊娠引产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反复回抽羊水8次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引产的引产效果。方法 选取本站在2011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9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 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 (49例) 和对照组 (49例) , 比较两组孕妇引产效果。结果 两组孕妇宫颈成熟度、出血量、排胎时间、残留率、引产成功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反复回抽羊水8次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引产临床上效果显著, 可显著提高孕妇引产成功率及安全性。

关键词:瘢痕,妊娠,引产,治疗结果

参考文献

[1] 梁惠萍, 刘月娣, 叶梅芳.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 2009, 25 (8) :1167-1168.

[2] 杨永革, 刘学燕, 张清伦, 等.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联合针灸综合应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1) :303-304.

[3] 张蓓.米非司酮配合依沙吖啶在瘢痕子宫中期引产中的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 26 (3) :520-521.

瘢痕妊娠引产论文 篇4

[关键词] 中期妊娠; 引产; 米非司酮; 依沙吖啶; 前置胎盘

[中图分类号] R71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3-189-02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前置胎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中期妊娠瘢痕子宫并发前置胎盘状态因各种原因要求终止妊娠引产发式的选择成为临床工作的又一个难点,尤其是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病例。现就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1年5月26例瘢痕子宫并发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方式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产科足月分娩量为9 840例,因各种原因要求引产的病例(13~33周)共489 例,引产原因中瘢痕子宫51例,前置胎盘状态36例,其中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状态(中央性、部分性)26 例。因产前诊断或B超检查发现胎儿畸形要求引产的29例(13~33+4周),死胎引产5例,计划外妊娠引产10例,难免流产7例。孕妇年龄18~41岁,平均(29.8±7.6)岁,其中高龄产妇(35岁以上) 4例,占0.8%。引产距剖宫产时间最短18个月。

引产前常规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机制、阴道清洁度及心电图正常,彩超了解原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告知引产风险。孕妇及家属签字,要求终止妊娠。

1.2 方法

26例前置胎盤孕妇均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H20010633),12 h/次,共6次后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100 mg(广西河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H45020606)。观察阴道出血及宫缩情况。出现宫缩或阴道出血后送产房专人观察监护,开放静脉通道,配血准备,胎儿分娩出后立即缩宫素(福建省闽东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 H35020549)20 U静滴,促进子宫收缩。

2 结果

患者于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后8~16 h出现阴道出血,平均(14.36±3.82)h;出现宫缩时间为16~26 h,平均 (20.54±4.37)h;胎儿胎娩出时间20~30 h,平均(24.67±4.58)h。最多一例出血量1 000 mL。无急产、软产道裂伤及产后大出血。1例高龄41岁,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G5P2,孕22+5周,曾计划剖宫取胎,经科室会诊决定严密观察下口服米非司酮,服药第2天出现阴道流血,量少,未经羊膜腔给药,胚胎自然娩出,清宫后子宫收缩好,分娩过程中出血量约300 mL。一例孕23+6周中央性前置胎盘状态,瘢痕子宫合并胎儿神经管畸形,入院引产,因阴道流血量多约300 mL送ICU,予盐酸利托君抑制宫缩阴道出血控制后,予米非司酮+依沙吖啶羊膜腔内引产,24h后顺娩胚胎,出血量约1 000 mL,未予输血。1例孕27+6周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保胎过程中,出现宫缩,B超发现胎盘早剥,经讨论并向患者交待征得同意后,严密观察下继续安宝保胎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过程顺利,出血不多,产后发现胎盘局部压迹,证实胎盘早剥。

3 讨论

前置胎盘是中晚期妊娠阴道流血最常见的原因,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0.3%~0.9%,国内报道为0.24%~1.57%。因胎盘在妊娠期存在“移行(migration)”现象[1]。妊娠中期B超发现胎盘前置者不宜过早诊断为前置胎盘,而应称为胎盘前置状态。

文献分析表明,孕妇在妊娠早期进行Down ’5血清学筛查资料时发现,可将1/270视为临界值,阳性患者除可能有胎儿染色体及结构异常外,其自然流产及前置胎盘发生率较阴性者均有显著升高;与此同时,若母血中HbF-r’mRNA增加并发Down’s血清学异常,在排除Down’s综合征前提条件下需警惕前置胎盘的危险,应加强孕期胎盘位置的随访[2]。笔者所在医院是闽西南地区产前诊断中心,检查发现胎儿异常的病例较多。本研究调查显示:引产中发现胎儿畸形病例中前置胎盘的发病率较高,4例伴有胎儿畸形,21-三体2例,13、18-三体及神经管畸形3例,这也是本次研究中发现的另一个新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前置胎盘的分娩方式常常决定着母儿的预后,处理不当可直接威胁母儿生命安全。前置胎盘不仅引起产前出血,同时产后出血的风险亦随之升高,且由于子宫下段组织菲薄,收缩力差,产后出血量多且难以控制,是导致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高龄产妇和剖宫产率显著升高,前置胎盘尤其是合并胎盘粘连、植入的发生率在50年间增加了约10倍。胎盘粘连在前置胎盘中发生率高达9.3%,远远高于胎盘位置正常者(0.004%),甚至有67%患者发生合并瘢痕子宫前置胎盘。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已成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除的首要原因,由前置胎盘造成的剖宫产后子宫切除风险为5.3%[3]。

前置胎盘分娩的最大风险是出血,而瘢痕子宫是催产的禁忌,对孕期前置胎盘状态合并疤痕子宫的引产一般认为剖宫取胎较为安全。但该方法对孕产妇损害较大。如何能寻找一种损伤小、风险相对低的安全的引产方式,成为产科医生探讨的热点[4]。妊娠20周前的中央性胎盘前置状态[1]一旦临产后,胎盘及羊膜囊在宫缩时,可以完整的剥离,而妊娠20周以后的中央性胎盘前置状态,尤其是胎盘对称性分布的患者,出现产前出血的几率增加。

近年来对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已得到众多产科医生的关注[5],而在前置胎盘状态下引产更是热点问题。中期妊娠胎盘出血终止妊娠能否找到一种既经济又副作用小的引产方式已成为产科医生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笔者所在医院对中期妊娠前置胎盘状态(包含瘢痕子宫)引产发式的初步尝试取得较好疗效,虽例数较少,但可给临床医师提供良好的思路,对于26周以上大孕周引产方式由于例数较少有待做进一步的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 段涛,杨慧霞. 高危妊娠 [M]. 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2-318.

[2] Liu SS, Lee FK, Lee JL,et al. Pregnancy outcomes in unselected single-ton pregnant women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first-trimester Down's syndrome[J].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 2004,83(12):1130-1134.

[3] 廖华,曾蔚越.前置胎盘产前诊断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10):578-580.

[4] 张媛.孕妇体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1,30(4):332-333.

[5] 曹玉平,殷秀娥.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4):1896-1897.

瘢痕妊娠引产论文 篇5

关键词:瘢痕子宫,妊娠中期,妊娠晚期,引产,利凡诺,卡前列甲酯

既往经过子宫手术、组织修复等形成的瘢痕的子宫称为瘢痕子宫, 临床上常见于剖宫产、肌瘤剔除和畸形矫正治疗等, 且以剖宫产术较多。瘢痕子宫再次发生妊娠后, 在进行引产、催产时非常容易出现子宫破裂, 既往多采取手术的方式终止瘢痕子宫妊娠, 但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 孕妇对手术的方式较难接受[1]。因此, 本组回顾性分析妊娠中晚期的瘢痕子宫行引产孕妇的资料, 探讨妊娠中晚期的瘢痕子宫引产的最佳方法, 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4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在本院行引产的45例瘢痕子宫孕妇为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应排除感染、慢性疾病及中央性前置胎盘等, 引产指征包括胎儿畸形、严重妊娠并发症、胎死宫内。其中妊娠中期者36例, 14~26周, 平均18.5周;妊娠晚期者9例, 29~34周, 平均29.8周。距离上次子宫手术的时间间隔是0.5~18年。所有研究对象均有1次子宫手术史。详见表1。

1.2 方法

肝功能正常的孕妇口服米非司酮, 且利凡诺过敏试验阴性者选用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对于利凡诺试验阴性、孕周短、羊水量少、羊膜腔内注射困难或注射失败者, 应用卡前列甲酯 (卡孕栓) 。其中, 27例孕妇应用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 (利凡诺组) , 18例孕妇应用卡孕栓 (卡孕栓组) 。利凡诺组:于第一天早晚各服米非司酮50 mg;次日上午空腹服米非司酮50 mg, 并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 mg, 晚服米非司酮50 mg。卡孕栓组:第1、2天早晚各空腹服50 mg米非司酮, 第3日应用卡孕栓, 孕周<20周用卡孕栓1 mg, ≥20周用0.5 mg, 若宫缩不明显, 可间隔2 h重复给药, 每天最多5次。对于给药72 h后仍未出现宫缩者为引产失败, 应排除。

1.3 观察指标

包括年龄、孕周、孕次、产次等, 并详细记录导致瘢痕子宫的手术情况, 此次引产的指征、方法、用药种类及时间、出现宫缩的时间及胎儿娩出的时间, 术后出血量、引产成功率、胎盘情况及是否需要手术切除子宫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两组孕妇在年龄、孕次、产次及距上次子宫手术的间隔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孕妇在孕周方面比较, 具有可比性 (P<0.01) , 详见表2。所有研究对象中, 仅有1例是因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导致的瘢痕子宫, 其余均为剖宫产术所致。

两组孕妇在引产的成功率及产后出血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用药后发动宫缩及分娩的时间方面, 卡孕栓组明显短于利凡诺组, 结果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在用药后24 h内分娩率方面, 卡孕栓组为94% (17/18) , 利凡诺组为15% (4/27) , 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 (P<0.01) 。利凡诺组孕妇的分娩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后24~48 h内。

在胎盘滞留率方面, 利凡诺组为11% (3/27) , 卡孕栓组为33% (6/18) , 两组结果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孕妇在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出现1例子宫破裂, 该孕妇为剖宫产术后3年1个月, 上一次切口愈合较好, 此次因胎儿畸形于21周时行引产术, 术前未检查子宫下段瘢痕情况, 给予卡孕栓0.5 mg后, 2 h重复给药, 第三次给药后宫缩不规律, 给药5次后宫缩间隔2~3分钟, 每次持续20~30秒, 于13 h时宫口开大2 cm, 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子宫切口部位压痛, 超声显示子宫破裂, 急诊剖宫产术后行子宫修补术。1例孕妇发生胎盘早剥, 距前次子宫手术间隔12年, 此次因胎儿畸形行引产, 注射利凡诺28 h后出现宫缩, 1 h后引道出血约200 ml, 疑胎盘早剥行小剖宫取胎术, 见胎盘剥离1/3。

3 讨论

根据既往的经验, 行剖宫产术后2年内和瘢痕子宫者均被列为妊娠中晚期引产的禁忌证, 主要以剖宫产为主要方式终止妊娠, 但由于手术的损伤较大, 胎儿又不被保留, 孕妇不易接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后, 各种监护仪器设备的应用, 通过仪器监测子宫破裂发生的危险程度, 且随着手术水平的提高及术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 子宫手术后的瘢痕愈合情况大大改善, 经阴道分娩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国内外均有大量的文献报道结果显示, 在严密观察下行妊娠瘢痕子宫引产是可进行的, 尤其是妊娠中期引产的安全性已经得到肯定[1,2,3]。

子宫破裂为瘢痕子宫引产的主要危险并发症, 发生的原因与既往手术的种类、患者的营养状态、既往子宫手术的缝合和愈合状况、距前次子宫手术的时间等方面有关。既往的研究结果显示, 子宫手术2年内是瘢痕组织最为薄弱的时期, 这是较易发生子宫破裂。在本组研究中, 无论采取哪种引产方式, 前次子宫手术时间<2年的患者与≥2年的患者在不良事件方面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中, 有1例患者发生子宫破裂, 该患者距上次子宫手术时间>2年, 研究结果显示, 子宫瘢痕形成后, 具有一定的承受压力的能力, 但瘢痕局部的薄弱性将伴随着终生, 术后2年仍然有发生破裂的可能, 需加强切口愈合情况的监测[2,4]。

利凡诺通过改变妊娠子局部组织中的雌孕激素水平, 致使内源性前列腺素产生, 进而诱发宫缩, 促成引产。但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 有时可致使子宫体部收缩增强, 致使宫颈的扩张相对缓慢, 增加了瘢痕子宫破裂的危险;米非司酮可使子宫的蜕膜和绒毛变性, 提高了子宫组织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 进而软化宫颈, 促进宫缩, 缩短了引产的时间。利凡诺和米非司酮联合应用可缩短产程, 提高引产的成功率。研究证实, 瘢痕子宫中晚期引产, 于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比较安全[3,4,5]。

卡孕栓具有兴奋妊娠子宫的作用, 增加宫颈的胶原分解活性, 促进胶原纤维的降解, 致使胶原束的间隙增大, 进而使宫颈松弛、软化。随着孕周的增加, 宫颈对于卡孕栓的敏感性也增加, 降低药物剂量保证安全, 应严密观察用药期间的宫缩情况, 必要时可延长2次放药的时间间隔, 或减少第二次给药的剂量[4,6]。

本组研究中仅1例发生子宫破裂, 经及时修补后未造成严重后果, 故认为在严密的监测下行孕中晚期的瘢痕子宫引产是较为安全的。对瘢痕子宫孕妇于孕中晚期应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和卡孕栓阴道用药引产均是可行的, 但需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及严密监护下进行, 以警惕子宫破裂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计划生育学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43-52.

[2]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 (草案)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8, 43:75-76.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586-2592.

[4]刘杰, 王敬云.疤痕子宫妊娠的引产与催产.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2, 18:268-270.

[5]姜小予.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法探讨.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50.

瘢痕妊娠引产论文 篇6

1病例资料

本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子宫破裂妇女3例, 年龄分别为27、28、32岁, 有剖宫产史2次1例, 1次2例。2例孕5月行利凡诺引产, 1例孕4月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引产, 均由乡卫生院转入, 入院时均处于休克状态, 腹部压痛、反跳痛, 阴道内有大量血液。入院后立即抗休克, 积极行术前准备, 术中证实为子宫破裂, 因无法修补, 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3例均治愈出院。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者发生子宫破裂时, 因发生休克常有频死感, 会出现恐惧、惊慌、无助的心理, 因此医护人员首先应紧张有序地投入到抢救工作中, 给患者以安全感, 同时做好心理护理。以热情的服务和精湛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任, 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配合医师向家属耐心解释病情、解答提问, 并告知一些注意事项, 让家属了解目前正在为患者进行的各种抢救工作及术前准备工作。

2.1.2 病情观察:

关注患者主诉,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面色、皮肤黏膜、腹痛、阴道出血、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等情况, 每15~30分钟测量1次生命体征。

2.1.3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在上肢近心大血管采用静脉留置针, 遵医嘱快速输入晶体液、胶体液, 给予地塞米松抗休克处理, 同时给予配血、输血处理。

2.1.4 吸氧:

给予高流量 (6~8L/min) 氧气吸入, 以增加红细胞携氧能力, 保证机体供氧。

2.1.5 检验标本采集:

根据医嘱做好血常规、血凝四项、血检四项、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肝肾功能、配血等标本采集工作。

2.1.6 做好术前准备:

备皮, 插导尿管, 注射术前针, 做皮试, 准备好术中用药, 给患者带好腕带, 填写手术患者交接单, 护送患者进手术室。

2.2 术后护理

2.2.1 心理护理:

次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常有悲观、失望情绪, 护士应耐心细致地向其做好解释工作, 使其对生活充满信心, 同时耐心细致地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

2.2.2 麻醉后护理:

全麻患者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 稍垫高一侧肩胸, 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 甚至窒息;禁饮、禁食6h;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按腰麻术后护理。

2.2.3 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认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开始时每30~60分钟观察1次, 病情平稳后每4小时观察1次;观察有无腹痛、腹胀;观察腹部切口有无渗血、渗液;观察并记录腹部引流管是否在位、通畅, 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观察导尿管是否通畅、尿量、尿液颜色及性状等。

2.2.4 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 保持患者三短六洁, 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加强管道护理, 做好专科护理。

2.2.5 健康教育:

做好入院宣教、住院期间宣教、出院指导, 做好疾病、饮食、用药指导等健康教育工作。

3讨论

子宫破裂多由难产、多产、瘢痕子宫和缩宫素应用不当所致。目前因难产和缩宫素应用不当造成的子宫破裂比较少见, 但由于社会因素, 产妇认识不足, 产科医师对剖宫产指征相对放宽, 类似妇科子宫肌瘤剔除术等, 亦使瘢痕子宫增多, 再次妊娠分娩成为产科医师处理的棘手问题[1]。因此要求产科医师降低剖宫产率, 对于要求剖宫产而无指征的产妇应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 讲解剖宫产对母儿的危害、再次妊娠的风险及正常分娩的益处。做好剖宫产产妇出院指导及计划生育工作, 嘱产妇避孕, 6个月内用避孕套, 6个月后放置宫内节育环, 剖宫产后至少避孕3年, 尽量避免再次妊娠。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法, 鲁奇志[2]采取综合措施: (1) 乙烯雌酚4mg肌内注射, 每天2次, 连用3d, 自术前1d开始用, 术后继续用。作用:软化宫颈, 增加子宫敏感性, 预防子宫迟缓出血; (2) 米非司酮片25mg口服, 每天2次, 连服3d, 服药前后2h禁食, 总量150mg; (3) 地西泮10mg, 于3~5min内缓慢静脉注射, 用于预防宫颈裂伤、瘢痕子宫破裂; (4) 杜冷丁100mg或杜非合剂肌内注射, 作用同地西泮; (5) 山莨菪碱10mg+2%利多卡因4ml宫颈封闭, 可快速促宫颈成熟, 加速产程进展, 分娩镇痛; (6) 第3天晨8:00, 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50μg, 根据宫缩情况, 每4小时可重复, 直至出现规律宫缩, 总量≤200μg[2]。我院目前采取产程中地西泮10mg及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静脉注射协调子宫收缩及软化宫颈, 效果较好。

对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产妇, 产程中一定要认真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宫缩及阴道出血情况, 一旦发生强直宫缩及阴道出血增多要引起重视、积极处理。子宫破裂时, 患者表现痛苦、衰竭甚至休克, 因此护士要动作敏捷, 立即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 除抢救休克外, 还应立即行术前准备。

关键词:瘢痕子宫,子宫破裂,护理

参考文献

[1]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2.

瘢痕妊娠引产论文 篇7

关键词:米非司酮,依沙吖啶,瘢痕子宫,引产

近年来, 剖宫产率有所上升, 子宫肌瘤剔除术增多, 三维B超监测胎儿畸形技术发展, 以至于术后再次妊娠中期引产率相应增加。如何采用安全有效的方法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 避免子宫破裂大出血等并发症是妇产科医生面临的难题。本院将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2009年6月至2012年7月自愿到我院因妊娠合并症、胎死宫内、胎儿畸形终止妊娠, 且无中期引产禁忌证的孕妇为分析对象, 均为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者, 共114例。孕妇年龄19~38岁, 平均28.5岁;妊娠16~27周;子宫手术后至本次妊娠时间1~5年。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 观察组62例, 一次子宫下段剖宫产者52例, 子宫肌瘤挖除术10例。对照组52例, 一次子宫下段剖宫产者43例, 子宫肌瘤挖除术9例。两组孕妇年龄、孕产次、孕周大体一致 (表1) 。两组孕妇均有终止妊娠证明, 并签署了引产知情同意书。

1.2 禁忌证

各种疾病的急性期, 生殖器炎症、阴道炎、急性亚急性宫颈炎、盆腔炎等, 肾上腺疾病、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或与甾体激素有关的肿瘤, 肝肾功能异常, 妊娠剧吐, 二尖瓣狭窄, 青光眼, 重度贫血, 高血压, 严重哮喘等。

1.3引产方法

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50mg, 1次/12h, 连服3次 (总量150mg) 。第2次口服米非司酮后行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100mg。对照组单纯用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1 0 0 m g。

1.4 观察指标

(1) 宫缩发动时间:第一次用药至宫缩出现时间。 (2) 总产程:宫缩发动至胎盘娩出时间。 (3) 引产成功率:注射依沙吖啶后72h内, 排出胎儿胎盘为引产成功, 反之为失败。 (4) 阴道流血量:胎儿排出2 4 h内的阴道流血量。 (5) 引产并发症:子宫破裂, 宫颈裂伤, 感染。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引产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全部引产成功, 无宫颈裂伤, 有30例 (48.4%) 因胎盘胎膜残留行清宫术。对照组引产成功48例 (92.3%) ;另4例 (7.7%) 注药后72h无宫缩, 再次注射依沙吖啶后引产成功。宫颈裂伤2例 (3.9%) , 行清宫术4 9例 (9 4.2%) 。两组引产成功率、宫颈裂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分别为2.93、0.71, P>0.05) ;两组孕妇胎盘胎膜残留行清宫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 7.9 4, P<0.01) 。

2.2 用药至宫缩时间等比较 (表2)

观察组用药至宫缩时间、总产程及阴道流血量均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依沙吖啶中期引产的机制及优缺点

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引产有安全高效、成功率高、感染率低等优点, 广泛用于临床。其机制是依沙吖啶注入后引起子宫蜕膜组织变性坏死, 产生内源性前列腺素引起子宫收缩。缺点: (1) 其本身无促宫颈成熟作用, 易产生不协调性宫缩和强直性宫缩, 且因孕中期宫颈成熟度差, 宫口扩缩缓慢, 与宫颈不同步, 易造成宫颈裂伤, 甚至子宫破裂危及生命。 (2) 依沙吖啶使胎膜坏死, 黏附于子宫壁上不易剥离, 导致胎盘胎膜残留, 出血量多, 需再次行清宫术[1]。

3.2 米非司酮作用机制

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 口服易吸收, 可使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增加, 导致蜕膜组织变性、水肿、坏死, 滋养细胞凋亡, 蜕膜与绒毛膜板分离, 胎盘胎膜易完整剥离[2]。米非司酮可使宫颈胶原纤维降解, 宫颈变软, 易扩张, 可引起与足月妊娠分娩自然生理过程相似的宫颈成熟扩张变化[3]。

3.3 两药合用的优点

(1) 米非司酮弥补了依沙吖啶的缺点。 (2) 米非司酮软化宫颈促宫颈成熟, 使子宫规律宫缩, 与宫口扩张同步进行, 缩短产程。 (3) 减少宫颈裂伤、子宫破裂等并发症, 从而提高了妊娠子宫引产的安全性。 (4) 两药合用可使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 缩短宫缩发动时间。 (5) 米非司酮促进胎盘胎膜完整排出, 明显降低手术清宫率, 减少出血[4]。本文观察组宫缩发动时间、排胎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 胎盘胎膜残留及清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4 注意事项

引产前要了解前次剖宫产时间、方式, B超检查了解瘢痕厚度及连续性、羊水量、胎盘附着位置, 相关的全身检查可排除两药的禁忌证。如瘢痕回声不均, 连续性差, 有明显薄弱区或者胎盘附着于瘢痕处, 引产风险极大, 非常容易出现大出血、子宫破裂。此类孕妇引产要特别慎重, 告知患者及家属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 如大出血、子宫破裂等。用药后, 医生要做好随时手术取胎的准备, 引产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宫缩强度、子宫下段压痛、阴道流血等情况, 如出现子宫先兆破裂征象, 立即剖宫取胎。虽然两药合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在临床实践中效果较好, 但对于术后时间短, 少于2年的反复流产者清宫, 2次剖宫产以上者仍然存在较大风险, 术后2~3年是子宫切口愈合的最佳时期, 所以临床上要求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的时间至少在剖宫产术后2年[5], 这就要求妇产科临床医生对剖宫产产妇加强出院宣教, 合理避孕, 强调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合适时间以及流产、引产的危险性, 尽量减少瘢痕子宫引产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丰有吉, 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17.

[2]王良虹.米非司酮在引产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2, 18 (5) :267.

[3]黄露.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中医杂志, 2004, 2 (8) :25.

[4]陈廉, 张潇潇.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选择[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 26 (8) :594.

瘢痕妊娠引产论文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我站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引产患者46例, 在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中有23例患者, 其年龄段在23~37岁, 平均年龄为 (29.6±3.1) 岁, 孕周在21~28周, 平均孕周为 (23.5±2.1) 周。实验组中有23例患者, 其年龄段在24~38岁, 平均年龄为 (29.7±3.2) 岁, 孕周在21~27周, 平均孕周为 (23.1±2.1) 周。两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引产患者年龄、孕周及身体状况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有一定临床可比性。

1.2方法:临床上根据所选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加B超监护下刮宫或手术治疗等。同时给予所选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 即给予患者常规药物、饮食、心理及并发症护理[1]。

实验组患者于对照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 即于常规护理基础上优化日常护理质量。第一, 在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后, 根据患者具体心理状态和需求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同时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和相关注意事项的讲解, 使得患者能够以较好的状态进行引产和术后康复护理, 并且积极配合。第二, 根据患者具体临床治疗方式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①对于临床采取化疗药物治疗的患者, 临床常采用药物为甲氨蝶呤, 其能有效破坏绒毛, 致使胚胎组织脱落、坏死, 于刮宫时减少出血量。但药物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 如口腔溃疡、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腹痛等。因此于患者化疗期间应加强对患者口腔卫生的护理, 同时提供患者高维生素、高蛋白及高热量的日常饮食, 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另一方面, 为有效避免损害患者肝功能, 应定期对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 甚至采取保肝药物。②对于采取刮宫术的患者, 相应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保持会阴部清洁, 同时对阴道排出物的色、量、味、质等情况进行观察, 若出现异常则及时采取相应措施。③对于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患者, 应于患者术前进行血凝常规、血常规、X线胸片、肝功能等检查, 并且建立静脉通道、留置导尿管等。第三, 于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2]。由于患者的生命体征能较好的反映患者机体血容量, 因此应定期对患者进行脉搏、血压及呼吸的检测, 并且对患者的阴道出血量进行记录。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 对患者是否出现腹胀情况及阴道出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观察患者穿刺点是否出现血肿、渗血及皮下血斑情况。第四,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日常饮食, 于日常饮食中增加粗纤维, 从而保持排便顺畅, 有效避免由于过度用力致使腹压增高而导致出现出血情况, 同时指导患者注意休息, 保持外阴清洁[3]。另一方面, 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 了解患者需求,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相应心理干预, 若出现心悸、头晕、阴道出血量增多及腹痛等情况, 则应及时呼叫医护人员, 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4]。第五, 为有效避免患者出现感染情况, 应保持患者的局部敷料干燥。而部分患者由于术中采用局部麻醉, 术后局部组织出现水肿、充血易出现被膜紧张, 使得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情况,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疼痛情况给予相应的止痛处理。另一方面, 为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血栓, 则应对患者下肢血液循环进行严密监控, 观察患者远端肢体皮肤的温度、颜色、肌力、感受等, 若患者出现疼痛、活动障碍、麻木、苍白或动脉搏动, 则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若患者出现穿刺部位皮下血肿或出血情况, 应延迟患者加压时间, 同时给予冰敷处理。为避免出现血肿或出血情况, 应保持绷带包扎的松紧适宜, 同时于穿刺点加压沙袋[5,6]。

1.3评价标准:后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问卷采取百分制, 其中患者评分>80分则为满意, 评分于60~80分间则为比较满意, <60分则为不满意。

1.4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包分析数据, 数据资料采用例数 (n、%) 进行表示, 组间数据的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 数据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本次实验所得数据资料可知, 对照组中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2.61%, 而实验组中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3.48%, 即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更高,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随着现今临床剖宫产率的增加, 剖宫产后由于避孕失败再次妊娠引产情况的发生率有一定增加, 而剖宫产术后形成瘢痕子宫一定程度上给引产带来很大风险, 临床易出现术中出血、子宫穿孔及不全流产等相关并发症, 其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即CSP) 风险最大。临床上通常采用药物、子宫动脉栓塞术加B超监护下刮宫或手术治疗等。而在进行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引产的同时, 为有效改善患者疾病预后情况应采取相应临床护理干预。而有本次实验所得数据可知, 在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引产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 采取优质护理使得患者护理满意度93.48%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满意度82.61%, P<0.05。

综上所述, 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引产患者采取优质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情况, 提高患者临床疾病护理满意度, 有积极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引产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我站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引产患者46例, 随机分为两组。于相应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 而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 P<0.05。结论 给予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引产患者优质临床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临床疾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剖宫产术,子宫瘢痕妊娠,引产,护理

参考文献

[1]吴瑜玲.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引产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9, 5 (8) :71-72.

[2]杨丽君.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引产的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 2011, 6 (14) :77.

[3]周丽娟.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引产的临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 (34) :13-14.

[4]程彩秀.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术的护理20例[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3, 15 (9) :344.

[5]黄宝琴, 陈秀玲, 池喜华, 等.45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观察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 2011, 30 (12) :176.

瘢痕妊娠引产论文 篇9

资料与方法

2008年9月——2012年7月收治瘢痕子宫妊娠10——20周且接受药物引产的健康妇女21例,年龄23——35岁,平均29.6岁;剖宫产史两次6例,1次15例,有阴道分娩史3例。经详细询问病史、妇科检查,超声检查排除瘢痕部位胎盘附着及胎盘植入。常规白带常规、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透等检查,均无明显异常,且无使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禁忌症。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予戊酸雌二醇5mg口服,3次每日至排出胎儿。空腹服米非司酮75mg/日,分2次,连用2天。第3天米索前列醇100ug研成粉末置入阴道后穹隆。用药4小时仍无反应则追加1~2次。用药开始观察用药反应及阴道出血情况,出血多及时处理。

疗效判断标准:1完全流产:应用米索后36小时内妊娠完全排出,阴道出血少,复查b超示宫内无残留;2不全流产:应用米索前列醇后36小时妊娠物未完全排出,阴道出血持续多于月经量,需行清宫术或36小时后超声示宫内残留,需行清宫术;3失败:应用米索前列醇后36小时无妊娠物排出,阴道出血少。复查超声示宫内妊娠物存在,需改用其他方法。

结果

應用米索前列醇4小时内妊娠物排出1例。应用米索前列醇9小时内妊娠物排出6例,应用米索前列醇24小时内妊娠物排出11例,36小时内排出17例。失败4例,改用其他方法成功。

流产情况:完全流产14例。不全流产3例。失败4例。

出血情况及清宫情况:出血多在50~200ml。有2例发生胎盘早剥致产时、产后出血,行输血治疗后痊愈。对不全流产者行清宫术,清宫后阴道出血少,持续时间在1周内。无1例宫颈裂伤及子宫破裂发生。

不良反应:本组发生恶心5例,无呕吐。余无不良反应。

讨论

妊娠10~20周介于早中孕之间,子宫增大,此期胎儿骨骼已形成,临床行人工流产术孕周较大,行引产术孕周较小。小剂量药物引流产成功率低,单纯行钳夹术,由于宫颈扩张欠佳,胎盘附着牢固,手术操作难度大。且子宫瘢痕部位薄弱,易致宫颈裂伤、子宫穿孔、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同时具有抗糖皮质激素的活性,而没有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和抗雌激素活性,与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比黄体酮强5倍。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受体,能与内源性孕酮受体竞争结合受体,产生较强的抗孕酮作用。孕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绒毛等变性、坏死、出血,阻止胚胎发育,使胚胎游离排出。米非司酮可使宫颈的胶原纤维降解而发生溶解,使宫颈软化、扩张。米非司酮还可影响妊娠蜕膜组织中前列腺的代谢,即减少蜕膜等组织中的前列腺素脱氢酶合成,抑制其活性,减少内源性前列腺素代谢,从而使子宫局部的前列腺素水平显著升高,发生宫缩,有利于孕产物排出。

米索前列醇已被广泛用于终止早、中、晚期妊娠,具有诱发宫缩和软化宫颈的双重作用,其作用机制是促使宫颈胶原分解从而使宫颈软化,宫口扩张;同时又可使子宫兴奋和收缩。米索前列醇的双重作用引起类似正常分娩时的高频率、高幅度和有节律的宫缩,使妊娠物排出,从而达到引产的目的。

戊酸雌二醇是雌激素类药物,每片含戊酸雌二醇1mg戊酸雌二醇为天然雌激素,与人体自身的雌激素结构相同,吸收好,不良反应小。补充适量雌激素可增加子宫对缩宫素及前列腺素的敏感性,有利于蜕膜的剥脱和排出,同时雌激素能提高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从而有助于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缩短出血时间。

瘢痕妊娠引产论文 篇10

关键词:利凡诺,米非司酮,瘢痕子宫,引产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 瘢痕子宫孕妇引产有增加的趋势, 国内临床常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法, 但产痛时间长, 重度腹痛发生率高, 胎盘娩出不完整, 有时还可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 甚至子宫破裂。因此, 有关瘢痕子宫孕妇的引产方式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为此, 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笔者采用米非司酮与利凡诺引产了45例瘢痕子宫孕妇, 并与单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组做了一个对照比较,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在云浮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瘢痕子宫孕妇90例, 年龄18~40岁, 孕周18~27周,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 年龄 (32.5±2.4) 岁, 其中初产妇20例、经产妇25例;对照组45例, 年龄 (33.2±4.6) 岁, 其中初产妇21例、经产妇24例,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1) 对照组:入院后按常规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引产; (2) 观察组:入院后口服米非司酮75mg, 24h后再服75mg, 同时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引产。两组用药后72h内未娩出胎儿胎盘, 未引出者可再次服米非司酮100mg, 同时行利凡诺注射术。

1.3 效果评价

观察引产时间 (注射利凡诺至分娩时间) 、产程 (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 、产后出血情况、不良反应和完全流产率 (用药后72h内胎儿胎盘完整娩出) 。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以均值±标准差 (χ—±s) 表示, 采用方差分析 (Dunnett-t检验) 及χ2检验, 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5.56%, 高于对照组的完全流产率75.56%, 具有显著差异 (χ2=7.2827, P<0.01, 表1) ;观察组产程时间、引产时间和产后出血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有显著差异 (P<0.001, 表1) 。观察组有4例患者轻微恶心外, 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宫颈裂伤4例。

3 讨论

妊娠引产的方法很多[1,2,3], 目前国内常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法, 但其引起的宫缩不是自发宫缩, 有时可引起宫体部收缩过强, 而中期妊娠 (特别是瘢痕子宫) 的宫颈管不成熟, 宫颈扩张的潜伏期延长, 持续强烈的宫缩作用于末成熟的宫颈, 可使宫缩乏力、产痛时间长, 重度腹痛发生率高, 甚至造成宫颈撕裂或子宫破裂[4]。

笔者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法的基础上联用米非司酮, 结果 (表1) 发现联用米非司酮的观察组临床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产程时间、引产时间和产后出血情况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引产瘢痕子宫孕妇疗效佳。推测原因可能是观察组所用药物中:米非司酮[5,6]是一种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 可取代体内孕酮与孕酮受体结合, 可使宫颈胶原纤维降解, 宫颈变软, 能引起与足月分娩自然生理过程相似的宫颈成熟扩张变化;而且米非司酮与利凡诺的协同作用, 可增加内源性前列腺素的释放, 从而缩短了注药后宫缩出现时间, 当宫缩出现后, 宫颈已处成熟状态, 规律宫缩便与宫颈口扩张同步进行, 明显降低宫颈扩张的阻力, 使产程进展加快、缩短, 孕妇疼痛减轻, 这样也就避免了引产并发症, 从而提高了瘢痕子宫引产的安全性和有效率。

此外, 研究还发现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仅有4例患者轻微恶心外, 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这些结果都说明了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引产瘢痕子宫孕妇疗效佳, 而且也安全, 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余筱琳, 刘华.两种服药方式进行药物流产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 2006, 7 (9) :112-114.

[2]黄爱清.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J].湘南学院学报 (医学版) , 2007, 9 (1) :52-53.

[3]李春玲.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中孕引产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5, 5 (1) :38.

[4]王保平, 李秋玲, 胡玉凤, 等.瘢痕子宫再妊娠利凡诺引产的安全性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7, 27 (7) :1055-1056.

[5]李瑞满, 葛楠, 秦佳佳.复方米非司酮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疗效探讨[J].生殖与避孕, 2007, 27 (3) :234-236.

上一篇:短期投资决策下一篇:最优孤岛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