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适应性

2024-10-05

网络营销适应性(共12篇)

网络营销适应性 篇1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本文提出了建立一种适应性网络学习决策系统。

1 决策系统图及功能说明

1.1 适应性网络学习决策系统

基于Internet的网络学习决策系统是一种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典型Internet应用。客户端主要用来作为与用户进行交互的工具,常用的客户端为浏览器。主要的逻辑计算和数据存储在服务器端实现。服务器常常是并发的、异步的。

图1是基与网络学习决策的系统结构图,用户通过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决策请求,WEB服务器接受请求后,调用数据库中用户信息和知识库中知识信息,对学生模型进行初始化;根据学生模型的参数,WEB服务器再调用知识库中的学习策略,给出学习模型中与用户相对应的学习策略,并通过对象调用数据库中的推理规则推出学生模型的参数,WEB服务器将根据学生模型参数找到与决策模型向匹配的决策,然后用户端获得HTML文档形式的决策项后表现给用户,并将用户新信息返还给服务器,以便进行下一步决策。当决策结束后,得出的用户表现信息和用户决策信息将用于更新学生模型和决策模型,同时将各个参数存入数据库的用户信息和决策资料里,以备下一次进行决策。

1.2 系统的功能说明

网络学习决策系统由5个模块组成,即由知识库、数据库、知识获取、推理机及人机交互界面。知识库中储存学习(教学)知识信息、学习或教学策略、教学经验、推理规则,它是推理机制的基础;数据库中储存用户信息、各种试题、教学评估资料、决策资料;推理机是控制、协调整个决策系统的,并根据当前数据库中学习者的信息、教师的教学信息,应用知识库中的知识按照确定的推理规则进行推理;知识获取部分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内容进行修改、删除或扩充;人机交互界面是用户与计算机对话的媒介,由注册或登陆及身份选择、内容选择、方式选择等几部分组成,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系统是否真正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因此可以看出决策系统实现了以下几个功能:

1)网络学习功能:是本决策系统一个重要思想,学习者通过网络学习子系统,根据自己本身的实际情况在系统的辅助下选择不同的方式学习:独立学习、在线协同学习、听课学习。

2)网络教学功能:教师通过网络教学系统里的可视化界面编辑器对教学设计策略库、教学模版库及媒体进行有效的修改、扩充。

3)检测功能:在线检测子系统是由身份确认库、试题库及抽题策略库构成。身份确认库中确定有该用户的信息后,通过在线检测子系统它会自动生成一套符合用户身份的试题给用户做,进行在线检测,然后把用户新的信息再次输入到数据库中进行更新。

4)决策功能:通过检测功能的检测后,系统把用户新的信息输入到Web服务器里与学生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在与决策模型中相匹配的决策,通过WEB服务器调用在把信息以HTML文档形式显示给用户看。

2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1)贝叶斯网络是一种有向无环图,其结点代表了人们所关心的变量,结点之间的连接代表了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变量间影响的程度由网络中依附在父—子结点上的条件概率来表示。

学生模型的作用就是为系统提供关于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准确信息,以便教学策略部分能够及时、准确做出决断,并从决策模型中给出相应的决策,返还给用户。

利用贝叶斯网络来建立测试项与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更新来达到不断了解的目的。学生对于某种技能的掌握程度采用技能水平上的概率分布来表现。这里给出了贝叶斯建模方法,通过限制学生的模型表现知识的复杂性和用来建立学生模型的概念网络的复杂性,使得网络的更新时间可以与输入数据项的数据量呈线性关系,需要拥有的先验知识的数量也减少了,同时对于输入项来说,也可以模块化处理,以便于添加或删除不必更改模型参数或算法。

我们将每个学习者从几个方面进行抽象为一个特征向量,每一维分别对应一个因素,利用结点的各属性之间的条件依赖关系和样本得出的条件概率,得出联合概率后,就可以对属性的后验概率进行更新;图2是抽象出来的学习者的贝叶斯网络结点图。

其中:1性别;2年龄;3学历;4身份;5所处行业;6学习内容;7认知规律;8应用型知识;9理论型知识;10图形动画知识;11提示语反馈;12结论性展示;13多媒体方式展示;14知识型策略;15能力型策略。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不同身份的学习者由于自身的认识水平不同,因此系统就要根据模型来推理一下目前这个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如何,最后才能根据所测出认知水平的参数对应学习策略中的具体策略,以英语为能力型策略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更新步骤如下:

首先,简化方法在于把问题归类。将问题的难度分为几个等级,难度相近的问题归于一类,然后把答对某类难度问题的条件概率与可能的技能水平联系起来。通过把问题归入不同的类,使同类难度的问题都有同样的条件概率参数。

其次,把问题难度等级与技能等级联系起来,如有4个技能等级:高中、四级、六级、托福,则可有3个相关的问题分类如:四级、六级、托福。

最后,减少条件概率参数的方法是利用技能分类的过渡性:假如某用户已达到特定水平级,则理想情况他只能回答这一水平级以及低于这一级的所有问题。

失误率s和猜中概率g:s和g都是比较小的数字,如果我们选择问题有m个选项,则取g=1/m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如果g=0.25,s=0.1。考察四级题目如表2所示。

表1、表2中,第一行是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贝叶斯网络就是通过表1,推理学生技能在不同等级的概率分布。

S失误率——用户答错应知道问题的概率;g猜中率——用户答对自己所不知道问题的概率;现在给出从表中数据中提取决定决定技能水平的概率分布的等式;

表现数据e的条件下,用户等级的单一离散概率变量X为:

这里xj(=1…4)是特定的学生技能等级,e是某一个用户表现数据,P(e/X=xj)表示某一个难度的问题,在用户级别是xj的条件下,出现数据e的概率。P(e)表示对于特定难度的问题,表现数据e出现的概率。

由(3)、(4)两式构成贝叶斯推理公式,P(e|X=xj)由上表根据s和g的取值给出。

2)决策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活动,是人们基于自己的知识、经历、偏好等行为准则与手段进行探索、判断与决策的过程。现实生活中的决策往往是多准则决策,包括多目标决策和多属性决策,而本系统采用的则是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

考虑一个系统会对学习者进行据测问题的提示,通常采用学习态度u1、学习状况u2和学习方法u3这3个属性作为决策指标,设有5个方案xi(i=1,2,3,4,5)将被决策,并假定属性的权重向量为w=(0.4,0.4,0.2),决策者以区间数这种不确定形式给出了5个方案的属性值,其规划决策矩阵如表3。

为了对各方案进行排序,利用公式求出zi(w)(i=1,2,3,4,5)两两比较的可能度矩阵P,利用公式求得矩阵P的排序向量v,由排序向量V及矩阵的P的可能度,得到区间数zi(w)(i=1,2,3,4,5)的排序,即能表示出方案间的具有可能度的优序关系,则相应5个方案的排序为:

从而得出结论,x2的决策策略最适合学习者现在学习模型下的决策方法。

3 实验结果

本文对130名网络适应学习者进行了决策系统的测试,测试的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贝叶斯方法的正确率可以达到93.7%,本方法与其他方法的统计分析比较,发现不论在最高正确率,还是在同一个正确率要求下的错误率方法比较,贝叶斯方法都有一定的优势。

4 结束语

基于贝叶斯的网络学习决策系统中,系统会根据学习者的自身情况为其准备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进行辅助学习;当学习完成时,系统又会通过检测功能确定学习者新的认知水平,作为下一次登陆学习时为其学习准备依据,并向学习者提供进一步的决策意见。网络学习决策系统毕竟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知识系统,发展过程中尚存在未能解决的问题,如:系统的核心技术中数据库的推理机制等。

摘要:该文对如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实现个性化学习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贝叶斯方法和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的适应性网络学习决策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实现的方法进行了初步说明。

关键词:学习决策系统,贝叶斯方法,区间数多属性决策

网络营销适应性 篇2

● 使人们增强适应快速变化的不稳定环境的灵敏性

人类资源开发的实践者们持此观点,认为:可依据学习效果,将学生引向采用适合特定学习环境的学习风格,从而创立快速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条件。

我认为,通过研究可较准确地了解目前中国网上学生的学习适应程度,并通过分析找到导致不适应问题的因素,给出培养和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的对策。

3. 怎样研究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的问题

适应性属心理学术语,学习适应性属学习心理学术语。所以人们在研究学习适应性问题时较多采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用现成的心理学测试量表去研究

如研究中小学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人常采用AAT-学习适应性测试量表。该方法的缺欠是不适合成年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测量。

● 用访谈加经验分析方法去研究

有研究者采用访谈加经验分析的做法,了解学生对下述4个方面的体验。(1)在远程课程中使用技术的体验;(2)对指导者的教学技能的评价;(3)学习资源的可获性;(4)对学习环境的感觉等。该研究所获得的最有意义的结论是:绝大多数的被测学生(一组为100%,另一组为75%)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再次选用远程学习这种形式来学习。?16?但这一研究的局限是,它只是针对利用交互电视和事先录制的录像带两种技术支持下的远程学生的学习体验的调查,并未涉及网络技术所支持的学习环境。

也有学者从远程教师对远程课程的评价来研究远程教育更适应于哪一类群的学生。经对40位教师、29位网站管理者、2个国际公共广播用户和1个学习中心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1)经优化设计和组织的远程课件,其有效性与传统面对面课程一样,对学生产生同样的影响并获得同样的满意度;(2)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便利性课程,使它们特别适合成年在职人员和要求更新、再训或再获认证的专业人士;(3)远程课程的有效性与个体学生的动机和个性特征有关,它更适合于成熟的、有内在学习动机和更自律(可自学或自我调整)的学习者;(4)远程课程不适合没有经验的学生或新生及不能自导、阅读能力差或没有先前的远程课程经历的学习者;(5)通过因特网交互多媒体技术传递的远程课程其最大优势就是课程以24小时/天,7天/周向学生全方位开放。?17?该研究的缺憾是:(1)没有从学生的经历去了解远程课程的适应性;(2)远程课件是以Videotape手段为主,而不是以Internet为主;(3)调查对象多为西方老师,不包含任何亚洲或中国的老师或网络教育的辅助人员。

还有学者从学生的视角对影响远程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学生的独立性和学习环境是学生是否适应远程学习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数据来自对两所澳大利亚大学远程学生的调查)。其中独立性受来自社会环境(学生的经济状况和得到的社会支持)、动机(学生出于就业需要、个人内在需要、对学术追求、对经济的考虑)、时间(学生可用于学习的时间总量、可用来一次持续学习的时间、是否有规律地安排学习时间)、分离(地理距离造成的师生分离、缺少支持的感觉、学生自我选择的分离)等因素的影响;学习环境受来自物理环境(学生学习时可用的空间、学生所需要的独处的不受干扰的学习条件、学生所需要的学习设施、学生的经济限制)、学习准备(查阅学习指导手册、收集参考材料、制定学习时间表)、学习模式等因素的影响。?18?

另外,还有从下面几个角度来研究学习适应性的。

● 用可测的稳定性来说明抽象的适应性的程度

艾什比认为: “一种行为方式是适应的,它就能使基本变量保持在生理学的限制之内。”?19?他试图将抽象的适应性转化成可测的稳定性来说明适应性的程度 。这一点对通过学生学业的稳定性作为测量其学习适应性的一个子项是有理论上的支持的。

&

[1][2]下一页

nbsp; ● 通过学习风格来研究学习适应性

还有人从学习风格和关系到学习效果的学习环境中的学习风格性向(the learning style orientation of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on learning outcomes)间的互动效果来研究学习适应性问题。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学习风格匹配研究,得出当学生的学习风格与老师的不相匹配时则可帮助学习者开发适合环境要求的学习能力,并可通过培训增强学习适应性。?20?

● 生物进化与学习适应性

还有学者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研究学习适应性问题,提出根本的适应过程就是进化过程。而“进化的网络包含遗传的学习性向,可描述为(1)最初的条件引导学习在正确的方向上。(2)行为的趋势是加强意识到的不同环境间的差异,从而决定改变输入刺激物以促使适应变化的学习。(3)达到所希望的稳态的能力。”?21?这一观点从理论上支持了上述的从可测的稳定性来说明适应性程度及通过学习环境中的学习风格性向来研究学习适应性的可行性。

● 组织管理与学习适应性

阿尔文・托夫勒从组织的角度研究适应性问题并指出:“为临时目的组建的组织将大大地增加。从永久性的形式变成临时性的形式,这一变化实际上是社会组织对社会高速变革的现实做出的广泛而根本性的适应。”他认为:分散的为各种需要服务的小组织,它们提供服务的前提不是为了造就一个静态的能从事生产的工人,而是为了使个人能够适应经常发生的变化。?22?

这一观点对打破学校体制一统化,从组织结构的角度去探寻一种不是僵化的而是弹性的网络大学结构,从而创设一种适应分散的学生在网上学习的服务环境是很有启发的。

我认为,在研究中国网上成年人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时,其方法和视角都不能只局限在学习心理学范畴,而是要延伸到社会、文化、管理、技术、高等教育等领域。因为这些都构成了成年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并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适应性。

自适应网络存储体系 篇3

在传统IT系统中,主机系统既负责数据的计算,也在通过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等手段对数据进行逻辑和物理层面的管理。然而,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各种系统拥挤在用户环境中,使数据被分割成杂乱分散的“数据孤岛” (data island)。因此,从9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寻找存储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法,通过提高存储自身的数据管理能力,独立于主机系统之外,以网络方式连接主机和存储系统,以设备资源透明的方式为计算提供数据服务。基于光纤(FC)协议的SAN和基于IP以太网技术iSCSI相继成为了广大行业客户首选的最新存储技术。

独立存储关键特性

在计算与存储分离的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性能、容量这些比较明显易见的存储系统要求,并不是对一个独立存储系统的全部要求,甚至不是主要要求。要达到存储系统独立的数据管理目标,对存储系统的特性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按照重要性排列分别是:

1、可靠性 Availability:

数据集中到存储系统中,必然对系统设备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需要建立数据备份、容灾系统进行配合,提高数据安全性。

2、可扩展性 Scalability:

网络时代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数据的高速膨胀,对独立于计算系统之外的存储系统,必然提出高可扩展性的要求。这种扩展性并非是简单的容量扩展,同时还必须包括数据处理能力、数据交换带宽和数据管理功能的扩展。

3、兼容性 Compatibility:

虽然存储系统已分离于计算系统之外,但今天主机系统对数据的使用方式,仍旧以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为主要手段。存储系统要适应各种主机系统的数据I/O要求,就必须能够兼容各种操作系统、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各种传统数据管理手段。

4、可管理性 Management:

支持各种主流的管理协议和管理架构,能够与网络、计算等各种设备统一管理和集中管理,能够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实现方便统一的设备和数据管理功能。

5、性能 Performance:

能够根据不同应用类型要求,提供带宽、IOPS(IO Per Second,每秒IO操作数)、OPS(Operations Per Second,每秒并发操作数)、ORT(Overall Response Time,总响应时间)等不同指标侧重点的性能服务。高端系统还应能够对系统性能进行动态的扩展和调整。

6、功能 Function:

各种数据迁移、数据分发、数据版本管理、数据复制、在线扩容等数据管理功能。

新一代自适应网络存储体系

而现在我们又有了更新、更智能、更自如的选择:Neocean自适应网络存储体系。它以IP存储技术、WSAN(广域SAN)技术、网格存储技术、虚拟存储技术、数据应用服务技术五大技术群,构建了新一代自适应网络存储体系。

Neocean自适应网络存储架构的特点集中表现为:

业务自适应——与用户的业务同步增长和同步调整。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风险和预留充裕扩展空间的矛盾中,Neocean依靠IP技术和自适应存储技术的灵活、智能和开放性,既能够降低用户初次采购的成本,又能够预留出足够的扩展和升级空间。甚至在今天的GE产品体系中,都已为下一步的10GE和infiniband预留了接口,以保证未来能够自动向下一代产品过渡而无需损失初期投资,并提供性能、功能的横向扩展。

应用自适应——用户IT环境中往往是多种应用并存的。一般包括数据库、文件服务、多媒体服务、WEB、EMAIL、资料存档等多种应用方式。不同应用对数据存取的需求差异很大。Neocean自适应存储架构能够针对每种不同的应用方式,定制不同性能、功能、可靠性的组合方式,以满足应用需求。

系统自适应——无论是刚刚开始搭建集中存储架构的用户,还是已经使用FC-SAN/NAS/SCSI系统的用户;无论是使用PC服务器的Windows用户,还是基于开放平台的UNIX用户;无论是使用高速带宽的高端用户,还是分散在WAN中的低带宽用户,Neocean自适应存储架构都能以其出色的功能和产品组合提供最适合用户的解决方案。

微博营销的行业及产品适应性分析 篇4

一、微博营销的特点及功能分析

1. 微博营销的特点。

微博营销借助微博开展营销活动, 进入门槛较低;受到140字信息量的限制, 传播内容碎片化;可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发布信息, 发布渠道多样;受众亦是传播者, 具有裂变式的传播效果;名人评论转发价值较大, 意见领袖作用明显。总的来说, 微博营销具有成本低廉、实时性强、传播速度快、精准度高、简单便捷、互动性强、用户黏度高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如大量信息冗余, 传播效果难以控制等, 是负面消息传播的加速器。

2. 微博营销的功能分析。

微博营销作为一种通过可单向可双向的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公开信息的广播式的平台营销方式, 对于商家具有重要作用。

⑴调研平台:商家可以通过微博营销了解顾客的需求, 集思广益, 逐渐形成新产品开发的创意。

⑵广告平台:商家可发布促销信息, 吸引消费者关注, 起到广告的效果。

⑶销售平台:商家可发布信息, 引导消费者进行网上预订或团购, 最终达到销售的目的。

⑷客服平台:商家可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 处理投诉建议。

⑸公关平台:商家可利用微博营销进行品牌宣传和危机公关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⑹招聘平台:商家可通过微博发布招聘信息, 吸纳优秀人才。

二、微博营销的适应性研究

在对微博营销的特点及功能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结合微博营销成功与失败案例的经验教训, 对微博营销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总结出微博营销适合的行业和产品特点。

1. 微博营销的行业适应性。

微博营销做得好, 取决于多种因素。并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微博营销的, 因此, 商家在决定是否采用微博营销时, 应该考虑自身是否具备了以下要素:

⑴目标群体广, 在微博营销环境下, 商家的目标群体广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 商家面向的应该是消费者市场, 而非组织者市场, 要保证目标群体的广泛性;另一方面, 目标群体微博使用率应该较高, 要保证目标群体的有效性。

⑵差异化程度高, 商家进行微博营销, 就是要突出自己与竞争对手的差异, 如品牌、质量、价格、服务等等。如果差异化程度很低, 开展微博营销就比较困难。

⑶口碑效应明显, 微博营销类似病毒式营销, 需要借助评论、转发等进行宣传, 凭借良好的口碑取得营销效果。因此, 要求信息来源的人际性强, 在目标群体中有良好的口碑。

⑷互动分享性强。微博要激发用户评论和转发, 必须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分享性, 如借助时事热点进行微博营销, 在微博内容的设计上讲究趣味性等。

⑸交易数额较低。微博营销过程中, 对于交易额较大的物品, 用户一般考虑到财富隐私, 不会公开谈论, 且难以形成购买喜好。因此, 交易数额较低, 才比较适合进行微博营销。

2. 微博营销的产品适应性。

除了行业因素外, 进行微博营销时, 也应该考虑产品的适应性。适合微博营销的产品要具备以下特点:

⑴产品大众化。微博营销可以看成是机枪扫射的过程, 如果产品受众偏窄, 营销效果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 这就要求产品要大众化。值得强调的是, 本文所说的大众化指“网络环境下的大众化”, 即产品大众且目标群体使用微博较多。诺基亚N8就利用产品的大众化特征, 进行微博直播发布会, 7小时内即收到微博评论、转发89034条, 效果明显。

⑵产品有独特卖点。有独特卖点的产品能够与竞争对手很好的区分开, 便于消费者识别和关注, 并最终促成交易。凡客曾利用韩寒主编的杂志《独唱团》第一期上市之机, 独家发起“秒杀韩寒《独唱团》”活动, 信息转发量近4000次, 新增粉丝超2000人, 一举跃入微博热门评论榜。

⑶产品适时。产品应该适时, 把握季节规律, 配合节日假期, 借助时事热点, 满足人们的刚性需求。适时的产品更易被关注, 分享性更高, 营销效果也更明显。

⑷利润空间大。微博营销策划、推广需要一定的成本, 利润空间大的产品有利于减轻推广压力, 提供更大的策划空间。电影《失恋33天》只有几百万的小成本投资, 经过周密策划和推广, 取得了上线四周累计票房收入3亿4400万的票房奇迹。

⑸品牌号召力强。如果产品的品牌号召力强, 粉丝量一般比较大, 用户黏度较高, 且微博容易引发共鸣, 能产生良好的营销效果。奔驰smart汽车拍摄的广告片进行微博营销, 利用奔驰的品牌号召力和篮球巨星科比的影响力, 吸引了1.5万人参与抢座互动, 有9800万次信息传递, 营销效果明显。

三、总结

从行业角度看, 微博营销适于目标群体广、差异化程度高、口碑效应明显、互动分享性强、交易数额较低的行业;从产品角度看, 大众化、有独特卖点、适时、利润空间大、品牌号召力强的产品适合进行微博营销。本文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分析, 对商家开展微博营销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今后可从定量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回顾了微博营销的内涵, 在分析微博营销特点及功能的基础上, 基于商家的视角, 从行业和产品两个方面, 结合成功的微博营销案例, 分析了微博营销适合的行业和产品特点, 为商家开展微博营销提供借鉴。

关键词:商家视角,微博营销,适应性

参考文献

[1]陈真.微博营销的研究综述.大江周刊!论坛.2011 (9) [1]陈真.微博营销的研究综述.大江周刊!论坛.2011 (9)

[2]刘涛, 高健.微博营销:网络时代的图书营销新体验.出版发行研究.2010 (5) [2]刘涛, 高健.微博营销:网络时代的图书营销新体验.出版发行研究.2010 (5)

[3]张!.微博营销.企业管理.2010 (11) [3]张!.微博营销.企业管理.2010 (11)

网络营销适应性 篇5

受认知的限制,本篇客观的从个人、企业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阐述,以求茫然者得惑,求得个人价值与企业效益共同进步。

个人角度:认清自我很重要

一、重塑自我,校正自我,实现自我

1、进入新企业,犹如重学一次专业一样费神。跳出与进入,均要及时进行职业梳理,总结前期的工作优势,如:专业技能实操的精深程度,知识素养掌握尺度,团队管理及驾驭能力,经销商服务及管理能力,复杂关系处理及沟通能力,复杂市场的拓展能力,客诉处理等方面。找出差距,系统分析。弥补、修缮后重新进入最佳的工作状态。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修身:

离职后入职前的休息期,这段时间离开纷杂的事务缠绕,头脑清醒,便于自我认知,公正客观的了解自身的优弱势,

离职的交接,饯行过程中,敞开心扉,虚心请教。往往可以全面的了解前期的工作状态,此时得到信息比较真实,比如:请上级总结过去的优缺点,请同级评判一下,请下级指正工作中的差距。

请教营销友人,对此前的工作情况,工作所处的行业情况进行系统的整理。

请教专职的猎头顾问,坦诚以往工作中的得失,个人性情,家庭,职业取向,人生价值,工作兴趣,行业经验,职务,薪资等以便得猎头到精准的职业向导。

2、规划未来的工作环境:“选对行、找对企、跟对人”,经过系统梳理后的职业取向清析明了。

定好方向: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流传下来一句话,“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可见行业决定方向。

定好企业:精准营销大家都很熟悉,其实求职也是营销,作为营销人一生注定要向战士一样,时刻准备打仗,连求职也要按照4P理论,进行SWOT的分析,以前是把产品卖出去,现在给自己找到一个更好的树。选准行业中的领头羊,外企学流程,内企学本领,小企业也能挣大钱,方向定了,目标就明确,目标明确则事情就好办多了。了解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产品、营销架构,用人原则,才能知道是否适合自己。

会计实务如何适应网络科技时代 篇6

摘要: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网络公司等新经济组织。同时利用电子商务,运用新结算体系进行网上交易,这些都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产生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实务影响对策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得以日益普及,出现了以网络公司和掌握大量信息资源的中介公司为代表的新的经济形式。这些网上公司通过网站和网页对外沟通,在物理形态上变得看不见、摸不着,为虚拟化的公司,它们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着网上交易,形成了以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结算的新结算体系。网上公司及其经营核算方式的出现,对直接改变传统会计假设理论,并对会计实务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着重论述互联网络对传统会计实务造成的影响,并对其对策作了初步的探讨。

1网络科技时代的会计实务

1.1对权责发生制的影响权责发生制主要从时间选择上确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它存在的前提是会计分期假设。在新时期出现的虚拟化了的网络公司这类新型企业组织,在可预见的将来可能是很短暂的期间,进行着不定期的经营活动,会计分期假设在此类企业已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由此,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之上的权责发生制也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1.2对会计组织的影响在互联网上,可以建立网络化会计核算系统,对经济业务的处理实现了高度自动化,会计处理系统能自动采集相关的电子原始凭证和数据,并按设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流程,能进行自动处理业务,生成电子记帐凭证(或许就没有记帐凭证)。然后自动登帐,随时生成会计报表,还通过预测决策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此外,会计信息处理系统通过企业网与外界的网络已实现互联,企业与外界发生的经济业务,可通过一种网络交易结算卡,或是信用卡等,自动地将有关的交易内容即时输入到本企业的会计处理系统网络内了。这将对传统的会计组织产生影响。

1.3对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网络公司是一个时分时合的临时性的虚拟公司,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在会计上可将它作为一个相对会计主体。同时网络公司也否定了持续经营假设,变持续经营假设为即时经营假设,因此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也不能进行了。

1.4对会计报告传统财务会计框架下,企业按会计年度根据具体会计准则,以货币为单位,定期对外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会计报告,这种报表体系一是提供的会计信息滞后,二是揭示的会计信息不充分。事实上,按会计年度提交上述报告远难满足现有的潜在的股东、债权人、投资者和客户的需要,已不能适应当今知识经济和知识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1.5对会计流程和会计方法现在的会计软件的会计处理流程基本上还是按照手工会计处理流程而设计的,即根据原始凭证的业务内容编成记帐凭证输入至系统中,凭证经审核后,据以自动记帐、结帐、生成会计报表等,会计流程基本上是模拟手工的。这种处理流程不能适应新会计信息系统。

1.6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基于网络的集成财务管理系统使会计信息在企业公共信息平台上成为开放的信息系统。不同职能部门、不同职别的内部使用者将根据授权调阅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也可能被授权进入系统内部,直接调阅会计信息。传统手工操作和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已失效,如何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和完整,将是新会计体系面临的最为艰难的事情。

2会计实务如何适应网络发展

2.1对权责发生制影响的对策网络公司的会计期间一般都等同于网上交易的期间,所有的收入都均是当期实现的收入,所有成本费用也均用于配比当期的收入,已不存在跨期摊配收入和费用的问题,因此,对其收入和费用的界定,采用现金收付制似乎显得更为合理。

2.2对会计组织影响的对策应重新考虑会计组织机构和会计岗位的设置,会计信息系统能自动采集业务内容,能自动处理会计事项,这个自动核算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已代替了传统会计岗位。会计岗位已让出其重要的核心地位,将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分析报告、财务网络管理作为会计组织的中心,强化企业计算机中心的网络管理、结算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管理。

2.3对历史成本影响的对策在即时经营假设前提下,企业资产的成本可按市场现行价值、可变价值等公允价值进行计价。特别是对无形资产、人力资产等更应改变历史成本的计价原则,对企业形象、企业声誉、企业商标、人力资源等采用现行市价核算可能更为合理。

2.4对会计报告影响的对策由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立新的报告体系已成为可能。在编制时间上,将传统的等时间段报告体系改成适时报告,根据需要随时提供会计资料;在编制的内容上,修订报表项目,增添知识资产、人力资产、智力资本产权等新的内容,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多元的会计信息,以支持管理层决策,满足外部各方需要;在报表传送方式上,可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传递会计报表,做到及时准确。

2.5对会计流程和方法影响的对策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方法的广泛应用,促使企业内部实行网络化集成管理,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信息采集点纳入企业信息网之中,使企业内的各个管理子系统提供的数字化信息实时综合反映在财务管理子系统上。企业在网络条件下对电子合同、电子单据实行在线输入,电子货币自动划转,业务信息实时转化,自动生成会计信息,会计处理流程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会计处理方法将更加多样化。

网络营销适应性 篇7

1 当前网络中心以及现状分析

当前, 三层交换中的路由功能和对于数据包转发等规律性的过程, 绝大多数由核心交换机的硬件来完成, 而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维护、路由计算、路由确定等功能, 绝大多数由核心交换机的软件来实现。图1是笔者所在单位的网络拓扑简单示意图。

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 当前, 核心交换机的负荷是很大的, 有关安全性和流量的决策都由网络核心 (图中的“主交换机”) 完成。一旦企业的规模扩大, 或者业务量增加, 核心交换机不能满足负荷, 则需要购买新的核心交换机、新的三层交换机和二层交换机。企业继续扩张, 新购的交换机, 继续面临被淘汰的机会, 以此类推。有没有办法, 解决这些投资的浪费呢?

笔者认为, 将这些原本的核心边缘化, 建立真正的适应性的网络边缘, 将是很好的一个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

一个通俗易懂的思路就是, 不再赋予核心巨大的作业量, 弱化其交通枢纽的作用, 将其作为一个命令中心、指令中心, 而将原有的智能迁移到网络边缘, 将大量工作交给边缘设备去做。适应性边缘架构认识到了功能迁移到网络边缘的必要性, 为客户提供了经济有效、易于管理的中心命令、边缘控制解决方案。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 1) 延长其已有核心设备投资的使用寿命;2) 灵活网络设备的配置和迁移;3) 提高系统的易用性和安全性。

2 建立适应性的网络边缘

我们可以使用新的技术, 譬如光纤设备等, 它简化了智能边缘交换机的互连, 为设计、迁移和部署高性能网络提供了附加的选项。并保留了传统的核心, 增加了将网络带到边缘的智能交换机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随着Internet的发展, 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企业数据交换技术从简单的电路交换, 发展到二层交换, 逐渐从二层交换又发展到今天较成熟的三层交换。将来, 可以预见的, 是发展到更高效和完善的高层交换。最终, 基于PC的分布式计算将几乎所有的计算能力、智能和功能移到靠近个人桌面的地方, 类似于在网络设计中将智能迁移到网络边缘一样。

我们把用户和应用在网络边缘连接, 网络流量从网络边缘进出网络, 网络也必须在边缘确定应当如何处理该流量。安全策略必须在边缘实施, 以便用户在通过中心控制资源的验证后能够在边缘连接。

明确了"中心命令, 边缘控制"的思想, 我们只需要一次性的投入, 即引进命令中心 (可以购买业界比较成熟的产品) , 在企业利用适应性边缘架构的边缘控制方法, 接入决策便可自动执行。试图访问网络的已知用户不管从什么地方连接, 都能够被识别, 并允许他们访问一直在访问的相同VLAN和网络服务。除了最基本的访问 (来宾服务或“虚拟大厅”) , 未知用户的所有访问都将被拒绝, 或者他们根本就不能进行任何访问。

我们所引进的命令中心的基本原则之一, 就是提供可控的关键网络组件访问, 从而保护重要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安全。现在的网络核心, 就是一个命令中心, 通过相当于轻型操作系统的功能, 使企业可以保护其数字资产。此功能根据用户、用户使用的设备、应用、时间、系统、网络外设等因素提供可靠、动态的访问控制。如图2。

这样, 我们的网络组织就能够在提高生产率和效率的同时, 保持网络的完整性。由于潜在的安全威胁来自任何方向, 因此轻松地从网络中心控制网络访问是最基本的方案, 同时将访问限定在网络边缘也十分必要的, 这样就可以最有效地保护您的资产。随着网络边缘接管访问请求的处理工作, 以及网络开始接受的流量不断增加, 从网络中心进行有效的网络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心命令使网络可以适应每一个用户的独特需要, 轻松实现这一要求。在网络中心, 安全性及其它用户参数可以设置、保存在一个数据库中, 然后传送到连接用户的网络边缘。这些参数由网络边缘的用户验证触发, 为您提供更强大的控制能力而不增加复杂性。

在网络术语中, 边缘控制将指定的第2、3、4层和更高的功能放在边缘交换机上。这些交换机控制访问和流量, 确保不断增加的应用能够正确、同时地工作, 而且无任何干扰。业界这些成熟的产品, 能够很好的支持适应性边缘网络, 以较低的成本, 同时支持集中式核心和分布式核心, 因为任何一种内部核心配置都能够在边缘做出重要决策。由于边缘控制的分布式决策, 边缘架构最终可使高可用性的网状网络-一系列功能统一的交换设备可在规模和性能上几乎不受限制地向外扩展。迁移的方式组织可以选择将适应性边缘架构的原则融入其网络中的方式。

3 设计企业网络边缘的分析

在设计企业中, 人员众多, 大量的设计文件通过网络转发。没有边缘控制, 有关安全性和流量的决策就必须交给网络核心, 而这将影响到核心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同时, 网络的所有部分都需要更多的带宽, 这样便会增加成本和复杂性。此外, 它还打开了网络物理接入点与授权点之间的安全攻击大门。

当前, 设计规则和产品特性能够保证满足协同设计, 但是常常太过僵化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同时解决移动性和安全性问题。这种一维架构的方案范围有限、增加了附加的网络的复杂性、限制了企业选择一流产品的能力, 并在最后成为由某一供货商的独家结构一统天下的局面。

解决这种高级应用问题的一种战略是采取所谓的“高端”或“核心”产品, 并将它们重新安排到用户网络边缘相对比较集中的位置。这种高端产品的采购和支持成本都很高, 由于它们设计所承担的职责有着很大的差别, 它们过于复杂, 因此基本上不合适用于解决网络边缘的入门级问题。当前的企业网需要基于统一、整体式架构的解决方案, 从而降低复杂性、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我们选择一种从底层做起, 解决这些问题的产品。即找到一款性能、灵活性、功能和性价比的网络边缘产品。不需要进行专门的用户网络设计, 也不需要签订昂贵的咨询合同。们在网络的边缘具有更高的透明度, 因此能投入更多的精力更迅速地部署下一代应用。一旦配备了这种可靠性高的基础设施架构, 企业就能够避免高成本且可能极为有害的停机, 改善内部业绩, 提高外部服务水平。

建议使用这种经济有效、易于管理的中心命令、边缘控制解决方案。安全性、移动性和整合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适应性边缘架能够满足下一代网络的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4 小结

企业总是不断地在向前发展, 我们经常看到网络规模从200个上升至500个, 或者从500个上升到1000个, 我们发现, 核心交换机需要被取代, 因为它不具备现在所需要的功能, 或者带宽不够了, 不能适应企业网络服务的发展要求。这时候, 如果要进行网络升级, 就必须更换大部分的网络设备。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就是我们在建立下一代网络架构的时候, 需要设计适应性的边缘架构。必须用单一的网络实现, 在一个架构中就可以做到, 把所有安全性的战略, 还有移动性战略, 都集成在一起, 使用一个网络就能够实现安全需要、移动需要, 还有个人应用、数据类型的融合。这就是"中心命令, 边缘控制"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陈鸣.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2]冯昊, 黄治虎.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网络营销适应性 篇8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适应性学习

21世纪是强调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世纪。所谓学习型社会,是指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环境下,人们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知识结构来适应新环境地发展变化,也就是说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按照圣塔菲研究所的定义(M.Waldrop,1997)适应系统是由规则描述的、相互作用的主体组成的系统[1]。这些主体随着经验的积累,靠不断变换其规则来适应。主体所处环境的主要部分,都由其它适应性主体组成,任何主体在适应上所做的努力,就是要去适应别的适应性主体。这个特征是复杂适应系统生成的复杂动态模式的主要根源。

存在于网络中的适应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个体主动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与具体的网络学习环境相符合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包括学习者个体,网络学习的环境,学习者与环境的互动改变三个部分[2]。在网络环境下,由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差异,个人经验的缺失以及学习活动设计单一等因素,使学习者不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造成学习不适应的因素,并从学习者自主活动设计、学习支持设计、组织活动设计三个方面来阐述网络环境下适应性学习活动设计的一般方法和原则。

一、适应性学习活动设计的内涵

学习活动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具体体现,它使网络化课堂教学设计得以实现。学习活动设计是网络化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适应性学习活动设计既要符合学习者网络化学习的特点,同时也要体现课堂的特点;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既要满足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又要体现组织成员间的合作创新精神的要求。我们把适应性学习活动设计的内涵分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行的三个方面,即学生自主活动设计、学习支持设计和组织活动设计。通过对学生自主活动的设计体现出学生在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下的主体地位,通过对学生学习支持的设计体现出教师在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下的主导地位,通过组织活动设计体现出学生在知识共享和团体协作中的合作者和参与者地位。

二、网络环境下适应性活动策略分析

(一)自主活动设计策略

人与人之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些差异是遗传基因与社会历史环境的共同产物,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研究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网络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智力因素方面,学生的先前知识(即主题知识的准备水平与网络学习的经验水平),是网络学习效果最具决定作用的个体差异因素,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先前知识水平的学生其学习效果具有显著的差异。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学生的认知风格(即个体组织和表征信息的偏好),也同样影响网络教学效果。可见,提高网络教学效果,不能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自主活动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

确定学习者学习特征的一般方法主要有:

1. 观察法,即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观察来确定。

2. 问卷法,即按照学习风格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个调查量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填写。

3. 征答法,让学生自己来陈述自己的学习风格。

为了满足网络环境下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充分调动学习者的能动性,在自主活动设计中应遵从梯度式设计原则、多重选择原则、匹配原则与弥补原则。

1.梯度式设计原则。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差异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促进不同智力结构的学生发展。

2.多重选择原则。网络环境下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要具备多重选择性。由于差异的存在,单一的学习途径无法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打破单一通道,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是针对差异的策略设计中最为基本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网络教学中应注意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与自主性,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偏好进行选择,从而使学习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3.匹配原则。网络环境下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要体现匹配性。学生的个体差异虽然多样,但抽取少量维度、作出有用解释是可能的,心理学的研究为这一设计原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原则要求教师或教学设计者能根据某个(或多个)个体差异维度,设计在该维度上与差异两端分别匹配的教学策略,使该维度上存在差异的学生都能获得适应自身特点的网络学习支持,从而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4. 弥补原则。网络环境下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还应注意尽力弥补不足。学生个体差异包括习得性差异与非习得性差异,其中,习得性差异的稳定性小,可通过一定的方法减少差异的程度,如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因此,在匹配的学生差异的同时,弥补不足,减小差异,也是提高网络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针对这一原则,可为在习得性差异中表现不足的学生提供资源或工具的帮助与支持,或通过组织协商交流,取长补短,实现知识的共享。

(二)学习支持设计策略

对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来说,首先,学习者是否具有较强的对学习的自我调控能力是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多媒体网络环境给学习者以更多的学习控制权,访问大量信息的便利性以及非线性表征的可能性,使得多媒体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更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自然而然的加大了学习者的责任,而这些特性对于缺乏计划、监控、反思和调控能力的学习者来说,他们难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的优势,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效率。同时,如果学习者的学习监控能力有限,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常常会出现漫游、迷向和认知超载等问题。因此,在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整合实践时要注意对学习者进行必要、及时的引导。其次,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要符合学习者学习风格,不同学习者对同样事物的表征存在差异,具体形象的表征方式更利于学习者在网络上进行沟通和协作。

学习支持是就是帮助学习者有效学习的支持体系,它指的是当给予学习者最适时和最恰当的帮助后,学习者所能发挥的最大潜能。按照学习支持设计的内容构成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教学过程为内容建立教材内置式的学习支持,即在教材中内置一些这样的设计,它相当于一组正规的、与内容有关的补充、扩展学习材料的详尽讨论,包含了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附加、延伸和讲解内容。例如预先和事后提问、计划安排、说明、目录、索引、任务摘要、导读、目标、所学内容回顾、学习指引等等,这些支持性设计旨在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搭建一座向上攀登的脚手架[3]。从学习者的角度看,内置式的支持设计可为学习过程提供支持;而从教师的角度看,这种内置式的支持设计又为教学过程提供支持,这样就在教与学之间建立了与教学起始条件、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媒体、评估相统一的、类似于传统教学的模型,使远程教育中教与学过程相割裂不连续的矛盾得到一定意义上的缓释。

另一种是以技术运用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支持设计策略。

1. 运用符号标志。研究表明文字教材版式及各种符号标志设计对改善学习效果具有很大的支持。合理地、有根据、有计划地运用符号标志技术,如列出小标题、使用不同字体、突出关键字、标记内容要点、使用暗示内容结构的词语等对学习者心理进行物理的刺激,可以唤起学习者对学习内容重点、难点的注意;此外通过科学的版式设计,对各级标题的确定、标题的位置、各部分内容的位置、字体、字号以及暗示内容结构的图标、词语的使用,还可以使学习教材结构清晰,一目了然,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彼此关联的整体的概念框架。

2. 设计和开发友好的交互界面,交互应该通道多维、信息丰富、效果良好。目前的网络学习环境在用户界面和交互方式上显得不够友好,不能很好地满足协同参与者之间的情感表达和协同群体感知,缺乏可感知性和自然性,影响协同工作的效果与效率。分布式协同虚拟学习环境中所创建的三维虚拟空间要比单纯的应用程序界面要友好得多,使协作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同在真实世界当中。这种用户界面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更容易接受,突破了人机交互的基本障碍,构造和谐的人机环境,将在现实世界中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经验尽可能直接移植到人机环境中,并在人机环境中获得类似于或相同于现实世界中交互的真实的三维感受,消除人被动地去适应计算机系统所带来的认知负担,增强人机系统的整体效率[4]。

3. 海量的数据存储,存储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数据存储的安全性、高效性、可靠性、可管理性以及快速恢复能力和强大的网络特性。信息化的网络教学对数据的存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存储容量的急剧膨胀,大量的视频音频信息是网络教学必不可少的资源和素材;其次,数据保持时间的增加。学习材料要尽可能长时间的保存在存储空间中;最后,对数据存储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的多样化、地理上的分散性、对重要数据的保护等等都是数据管理的重要内容。

4. 学习档案评价技术,学习档案评价是一种表现评价类型。所谓“档案评价”不仅仅是一位学习者已经在某一个时刻完成的成品,其主要的目的是在一特定学科领域阐明学习者水平、长期成绩以及重要成果的成长[5]。通过建立学习档案,可以督促学生经常检查他们所完成的作业,在自主选出比较满意的作品的过程中,反思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学习档案也为老师、家长和其他人提供了学习者进步的记录。因此,学习档案就成了观察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进步过程的窗口。

5. 认知工具适当的选择与使用。网络教学中,学生习得性差异,主要表现为主题知识与网络学习经验水平。针对主题知识的差异,提供知识联系工具与知识共享工具,可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或实现不同主题知识水平的学生之间的知识共享,从而减小学生之间主题知识的差异;针对网络学习经验水平的差异,提供导航工具与帮助工具,可帮助其解决网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困难。

(1)知识联系工具

知识联系工具是指那些可以帮助与指导学生建立已有知识与学习知识之间的联系、使他们能有效运用已有知识的处理信息工具,如高级信息组织工具——概念图。这些工具的使用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促进其整理知识,为新知识主题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知识共享工具

网络学习前与网络学习中的协商交流活动都可有效促进知识的共享,使存在知识水平差异的学生能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网络环境中的多种交互工具,都可支持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商,实现知识共享的功能,这些工具包括B B S、Q Q、E-m a i l、聊天室等等。

(三)组织活动策略

网络环境中的学习者更易个性张扬,更富有创造性。学习者在网络中更容易结成团体,但是网络环境中的成员缺少面对面的交流,从众和服从权威的心理却在削弱,从而减少了相互之间的影响。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没有传统课堂教学面对面的交流,网络环境中的学习者更容易克服对教师和学习伙伴的畏惧和羞涩心理,虽然自己意见独树一帜,但不会遭受来自大多数人的白眼和异议,也不会觉得不同意别人是件难堪的事,可以直率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第二、由于使用E-mail、BBS,学习者放慢了交流的节奏,不会立即获取反馈信息,从而避免了外界干扰。例如,日常所进行的头脑风暴法存在一个缺陷,即当别人发言时你不得不停下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听他讲话,并且难免受其意见左右。而在网络环境中实施头脑风暴法时学习者既可以及时察看他人的意见,又可以不受干扰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在网络中采用匿名等方式使得学习者降低了正常的社会限制,对自己的抑制减少,可以自由发表大胆而富于创造性的观点。

依据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这些学习特征,网络环境下的组织策略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描述。

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首先,网络教学中教师应是网络教学的组织者、主持人和积极的参与者。如果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教师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师生交互和交流,那么这种教学必定失败无疑;学生的学习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意义建构将会事倍功半、不得要领,甚至可能钻进牛角尖。其次,教师可以使用实名制和匿名制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发言区使用真实身份登录,也可以使用匿名方式登入,这样保证了学生能大胆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发言的责任意识。最后,教师应是学习结果的评价者。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将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参与讨论的原始材料、提供的反馈意见等保存在网上的学习档案中,这样累积的数据将作为对学习者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参考。这样,学习者会始终感到来自于教师和同学的约束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习质量。除了做一个及时公正的评价者外,教师还应做好解答学生学习中提出的疑难问题,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进一步的互相学习交流,参与有关问题的讨论,或者举办网络学习成果展,还可以以作报告的形式开展更深入的交流等。

从组织活动的形式看,学生学习组织可以分为探究型学习组织、协作型学习组织和合作型学习组织。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包含这三种类型的混合型学习组织。在设计学生的组织活动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自我组织——发散活动。每个学习者都是一个独立的学习个体,都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和学习风格。当遇到学习难题时,他可以在虚拟学习社区里发表自己的问题,向同伴请求帮助。他们每个人看问题的方法、视角、思路、层次和观点都可能不一样,可能用不同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求解,从而产生多种结果和方案,这是一个思维发散的过程。2.相互连接/依赖——收敛活动。学习者可以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开展热烈的讨论,或反驳某一观点,指出其中的不足或错误;或赞同某一观点,提出改进意见。这是学习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和交互的过程。指导者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提出具有启发性的意见和思路,积极引导学习者更深入地思考;第二,引导讨论的气氛和议程;第三,引导讨论问题的方向,使问题的解答向收敛的方向发展,达成共识。这也就是问题求解的逐步收敛的过程。3.共同创造——创新活动。学习者不仅要学习知识,更应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学习者不能仅仅满足寻求问题的答案,还要获取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即在已有的问题基础上,进行发散性和联想性思考,提出新问题、新观念。创造性地利用学习者个体的差异性,进行“头脑风暴”式的思考,这是学习社区共同创造的一大特征[6]。在这个循环过程中的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是密切相关的,个体对知识的建构的循环过程也正是在组织学习的循环体的过程中。个体的学习不是个体意义上的,而是个体、群体相统一的过程。

三、小结

学生个体差异对网络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个体差异所造成的学习不适应性,造成了多种网络学习困难。学生很难通过自身的调整来适应远程教学的要求,个人很容易孤立在整个班级学习之外。因而,在网络教学中,应注意了解与分析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针对个体差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学生创设多种选择的学习情境,选择合适的活动策略,促使存在差异的学生共同实现有意义的学习,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顾小清.学习网:基于Agent的智能学习型社会.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11期21-24p

[2]李克东.网络环境下CBE研究的新课题.浙江师范大学讲座.2003-10

[3]王永辉.远程教育教材的学习支持设计.现代远程教育.2003年7期

[4]牛学东.基于Web的分布式协同虚拟学习环境的构建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年第7期

[5]Gary D.Borich(2000)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p401

网络营销适应性 篇9

GIS和BP神经网络应用到土地适应性评价中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以往对土地评价的研究中, 大部分研究都运用到了GIS技术, 特别是运用其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 但运用到神经网络的却不是很多。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到土地适应性评价中更是甚少。针对以上研究的不足, 本研究力图将两者结合起来应用到土地适应性评价中, 以寻求新的方法[1,2,3,4,5]。

1 指标体系及评价等级

土地适宜性评价即评定土地在一定经营管理水平下对确定利用类型的适宜状况。本文将这里的利用类型限定为宜耕地类型。根据指标选取原则并结合贵州省毕节市鸭池镇为例, 选取土壤酸碱度、年均降水量、土壤厚度、海拔、坡度以及交通区位作为影响土地适应性评价的因子。本文将耕地类型的土地适应性评价等级划分为高度适宜S1、中度适宜S2、勉强适宜S3以及不适宜N四个等级。

1.1 GIS的应用

将以上6个指标体系在Arc GIS10.0中分别以独立图层表示, 然后利用Arc GIS10.0的叠加分析中的Union工具将以上6个指标图层进行合并, 在合并的同时也进行了相应的属性合并, 即每个栅格单元都具有土壤酸碱度、年均降水量、土壤厚度、海拔、坡度以及交通区位等属性。在将指标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后, 需要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许多评价单元。因为评价单元是土地适应性评价的最小评价单位。这也将成为后文中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评价的基础。这里根据研究区域的面积, 将整个研究区域分为2374个单元。

1.2 BP神经网络的应用

在运用BP神经网络时[6], 需要确定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的确定以及每一层的单元数, 训练样本的选取;有关BP神经网络的算法和知识将参考有关书籍[7,8]。在本文研究中, 根据相关理论以及不断试验确定了BP神经网络的层数为3层, 其结构为6-9-4, 采用Sigmoid作为激活函数。要对土地适应性进行评价, 还需要以下步骤:

(1) 确定BP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集。本文将以上六个指标作为输入值, 即X=[土壤酸碱度, 降水量, 土壤厚度, 海拔, 坡度, 交通区位]T, 其中T表示向量X的转置。输出值为相应的4个评价等级, 即D=[高度适宜S1, 中度适宜S2, 勉强适宜S3, 不适宜N]T, 同样T表示向量D的转置。具体见表1。

为了获得训练样本集的输入向量X, 将表1中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我们将归一化后的每个等级区间按线性插值的方法等比例划分为10个训练样本, 这样, 最后就会有40个输入训练样本, 1-10号样本为高度适宜S1, 11-20号样本为中度适宜S2, 21-30号样本为勉强适宜S3, 31-40号样本为不适宜N。

当得到输入向量X后, 我们还需要知道期望值向量D。由于将评价等级划分为4个等级, 我们可以将高度适宜S1表示为 (1, 0, 0, 0) , 中度适宜S2表示为 (0, 1, 0, 0) , 勉强适宜S3表示为 (0, 0, 1, 0) , 不适宜N表示为 (0, 0, 0, 1) 。

(2) 对土地适应性进行评价。通过上面建立的训练样本集, 选取合适的训练误差 (这里选取训练差r=0.0005) , 对建立好的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经过1049次的训练, 训练结果满足训练误差的要求。

此时, 可以对土地适应性进行评价。在评价之前, 需要将通过Arc GIS10.0划分的2374个单元的属性导出到表格中, 并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将这些数据作为训练好后的BP神经网络的输入, 最终测算出每个评价单元的评价等级 (见表2) 。

最后一步就是利用Arc GIS10.0将这些评价结果数据通过表格的形式以对每个评价单元以追加字段的方式导入图层上 (见下图) 。

2 结论

基于GIS和BP神经网络在土地适应性评价中的应用, 有以下几个优点:

(1) 直观形象:通过GIS的使用, 能将评价结果以图形的形式展现出来, 直观形象。

(2) 信息获取的简易性:通过利用GIS, 能方便地获取BP神经网络需要的训练样本, 而且, 对于信息的处理特别是空间信息的处理具有强大的功能。

(3) 计算简单:只需要确定训练样本集, BP神经网络会自动进行学习, 不需要人为的大量计算。

(4) 客观性强:利用BP神经网络对土地适应性进行评价, 不像其他文献中需要对指标求权重值。

通过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于土地适应性评价中, 得到了预期的效果, 说明本文使用的方法具有可行性。

摘要:通过运用GIS技术和BP神经网络理论, 力图用新的研究方法对土地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将土地适应性评价指标标准作为BP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 利用GIS的Union工具将各指标图层进行叠加, 选取合适的评价单元, 以单元的属性数据作为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的输入, 进行了土地适应性等级的划分。将评价等级划分为高度适宜S1、中度适宜S2、勉强适宜S3以及不适宜N四个等级。最后发现该研究方法具有简单方便和客观性强等优点。

关键词:GIS,BP神经网络,土地适应性评价

参考文献

[1]侯文广, 江聪世, 熊庆文等.基于GIS的土壤质量评价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3, 28 (01) :60-64.

[2]赵银军, 林清.县域农业资源与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10) :4827-4828, 4830.

[3]周忠发.基于GIS的喀斯特地区农村土地适宜性评价--以贵州省仁怀市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4 (03) :17-19.

[4]胡月明, 薛月菊, 李波等.从神经网络中抽取土地评价模糊规则[J].农业工程学报, 2005, 21 (12) :93-96.

[5]常胜, 李江风.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湖北省鄂州为例[J].资源与产业, 2010, 12 (02) :31-34.

[6]丛爽.神经网络、模糊系统及其在运动控制中的应用[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1:1-31.

[7]Simon Haykin.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77-143.

适应市场条件促进煤炭营销 篇10

现今,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 为各煤炭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也扩大了煤炭企业的发展空间。然而一部分煤炭企业却安于现状, 固守传统的经营模式, 不愿主动进行改革, 从而导致企业逐渐与市场脱节, 大量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产生, 成为煤炭企业发展的一大阻碍。因此, 煤炭企业应积极调查如今的市场形势与市场条件, 以此为基础, 对企业的营销策略进行改革, 使营销策略适应市场条件, 从而促进企业煤炭的销售。

1 中国煤炭企业销售中存在的问题

1.1 营销观念落伍

中国大部分煤炭企业依旧以生产作为企业核心, 仅有一少部分企业将以产定销作为企业的营销观念, 尽管如此, 其中不乏直接照搬以产定销这一营销理念的企业, 并没有将营销观念与企业自身及产品结合起来, 从而使以产定销的营销观念不能发挥其作用, 企业也不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企业的要求, 企业的发展最终会陷入迷惘与困境[1]。因此, 煤炭企业急需改革创新自身的营销理念, 这对企业提高经济收益与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忽略市场调研

中国实行的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企业若要长远稳定的发展, 便需对市场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 对市场的发展趋势与煤炭销售状况有清晰地了解, 获取市场最新资料, 有助于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然而中国许多公司并不侧重于市场调查, 甚至直接忽略, 管理人员在进行决策时, 容易陷入迷惘与混乱, 使企业营销策略具有强烈的主观性、盲目性, 导致企业营销量不仅得不到显著提高, 还浪费企业大量的人力、财力[2]。

1.3 企业营销意识淡薄

市场营销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所以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 竞争逐渐变得激烈, 企业为了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便需要企业全员都树立营销观念。如今大部分企业中员工缺乏营销意识, 认为营销工作与自己毫无关系, 营销的全部责任由营销部门承担, 员工没有责任感, 企业内部不能统一, 便不能在为企业生产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氛围, 不利于员工的统一管理, 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1.4 营销人员职业素质偏低

营销人员使营销活动的主体, 其营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营销工作的顺利与否。目前我国一部分煤炭企业, 其营销部门职员大多是计划经济的营销人员, 计划经济体制对营销职员的营销水平要求较低, 并不需要员工对产品进行宣传。而在市场经济中, 营销人员如果不具备较高的营销水平, 则会被时代淘汰。不仅如此, 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力度还有待提高, 大部分员工并没有受到系统的培训, 便上岗工作, 出现员工对业务不熟练, 无法宣传企业产品的现象。

2 针对市场条件促进煤炭营销的具体方法

2.1 调整管理组织

企业应对公司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或重组, 令企业向公司制模式发展。企业在管理内部资源方面, 应侧重加强企业内部团结, 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企业可让运销公司作为企业的代表, 并只允许运销公司对外进行煤炭的销售, 赋予运销公司将实施煤炭销售各个部门集中起来, 进行统一管理的权利。运销公司为员工制定相同的管理合同、管理计划, 为煤炭规定统一的销售价格, 对公司所有煤炭统一运输销售。公司的组织结构方面, 由运销公司分别在各个矿上建立分公司, 由分公司作为运销公司的代表, 对各矿煤炭销售、计量、装车、统计等各方面工作进行统一管理。从而使企业构建由集团公司至生产矿的垂直管理体系、由运销公司统一进行管理的销售渠道。企业在改善运销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时也应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 改革企业本身的管理体制, 使企业营销组织与审计监督组织的职能, 以简化、高效为理论基础, 将企业内的科室进行整合, 去掉多余科室。企业还应根据调查结果, 在煤炭的主要销售地域建立分公司, 要求分公司在该地区进行煤炭的营销, 提升营业额, 且在日常积极查询用户所用煤炭的具体销售数量, 注重询问客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 并将调查报告返送给总公司, 以便总公司制定之后的销售计划。企业改革管理组织, 能够对企业之后的发展与建设产生积极地影响。

2.2 开展市场调查

企业应积极调查市场, 依据市场的调查情况, 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企业可设立专业的市场调查机构, 并建立数据库, 利用将收集的信息进行统一处理。企业可与全国大型专职销售煤炭的网站进行联系, 研究现阶段国家煤炭的发展趋势, 了解国家针对煤炭领域所推行的政策。同时, 将企业的销售信息发布于网络中, 信息技术不仅帮助企业扩大信息获取渠道, 也拓宽了企业煤炭的销售方式。企业除重视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 还应注意市场的微观变化, 深入了解市场需求, 并了解同行业企业煤炭的质量、价格, 以此完善营销计划。企业可制定客户信息反馈制度, 即要求各分公司定期对客户的地理位置、煤炭需求数量等进行调查, 并写成报告反馈给总公司, 使总公司掌握具体材料, 从而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使公司煤炭更为符合市场需求, 以便促进企业煤炭销售。

2.3 树立品质意识

品牌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 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对煤炭企业销售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应努力塑造属于自身的形象, 打造使用户记忆深刻的品牌, 利用良好的品牌形象进入市场, 并占据市场份额。品牌营销策略颇为有效, 企业在设计品牌是应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 品牌名称, 企业在设计名称时应注意:名称不应过于复杂、冗长, 应简洁、新颖, 重点是将自身企业文化融入其中, 使消费者通过品牌对企业有一定的了解, 并留下深刻印象, 以便企业在市场中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提高品牌在同行业内的竞争能力。其二, 确保品牌质量, 部分企业树立了品牌, 却不能珍惜, 导致客户逐渐流失[3]。产品的优劣取决于质量的好坏, 而产品质量也是促进煤炭销售与提高竞争力的基础。一旦产品质量下降, 或出现问题, 企业会一夜之间丧失所有的竞争力, 从而退出市场。以“三鹿”奶粉为例, 三聚氰胺事件一经披露, 所有三鹿品牌的产品全部下架, 而“三鹿”这一品牌也再未在市场中出现[4]。

2.4 服务营销策略

企业除针对公司硬件设施进行改革外, 还应提高公司的软实力, 即提升营销人员的营销水平, 培养营销人员的服务意识。消费者购买煤炭的数量一部分由产品质量决定, 而另一部分则与企业销售人员的销售水平服务态度有关。销售人员态度不好, 或不愿为客户服务, 都会产生客户不愿进行购买的问题。因此, 企业在注重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 也应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 故而企业应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 以客户满意为准则, 设计产品应以客户标准为基础进行设计与生产, 根据市场调查, 及时下架不受顾客喜爱的产品。同时制定较为合理的企业服务体系, 为客户提供总公司的客服电话, 并解答客户在客服电话中所提出的问题。同时, 企业根据客户的投诉, 对投诉对象进行处罚, 从而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 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

第二, 企业应通过培训使企业全体人员树立超值服务观念, 即令企业人员用爱心、耐心打动消费者, 为消费者提供物超所值的服务, 将服务意识贯穿销售中的全部环节, 使消费者获得满意的服务, 令企业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3结语

煤炭是人类生产所需的重要能源, 现今社会发展迅速, 对煤炭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中国煤炭企业数量较多, 煤炭企业若想生存与发展, 便需时刻关注市场变化, 调整营销策略, 以便促进煤炭销售。

参考文献

[1]李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煤炭营销发展趋势探析[J].企业导报, 2012 (12) :98-99.

[2]方永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煤炭企业营销体系的构建[J].市场研究, 2014 (6) :36-37.

[3]朱猛.论煤炭企业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的营销策略[J].中国科技投资, 2013 (Z4) :150-151.

随机IFS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 篇11

【关键词】:分形几何; IFS; 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7-0668 (2008)0110070-02

前言

由Barnsley给出的IFS编码系统[1]是绘制分形的重要方法,在IFS方法中,变换W(wi,i=0,1,2,…,n)确定了吸引子,如果变换选择恰当,迭代的结果可使目标图像与吸引子任意接近。在实现IFS的随机迭代算法中,每一个变换都具有一个概率,从理论上讲,如果变换系数一旦给定,则吸引子唯一确定,吸引子与概率无关。但是,在生成实际图像和图像的效果调整时,概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控制每一变换相应的概率的数值,就控制了拼帖图形各部份的落点密度。

用人工的方法对某一变换对应的概率作相应的调整,并对其它变换的概率作相应的改变,以保证对应于每一个变换的概率的总和为1,将会给分形图像的调整带来极大的不便。文献[2]中,虽然实现了概率分布的自动分配,但对概率的分布还没有做到有目的地调整与自动分布相结合,且所用的数学工具较为复杂。在图像效果的处理方面, 在实现IFS算法的过程中,有预先给定几组概率值,然后随机地选取某一组概率值,以达到控制分形图像的生成效果,这一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某一组概率值的设定没有做到概率的自动分布,不便于图像效果的随意调整。

为了能更好地选择和调整对应于各变换wi的概率值,改变目标图像的落点密度,使目标图像在有限步迭代中止时显现出浓淡虚实不同的层次,尽可能地达到自然景物描绘中所追求的效果,文章将运用自适应线性神经元网络,建立随机IFS概率分布的人工调节与自动分布相结合的数学模型,并在随机IFS的算法中,引入一个起到调节概率分布的虚拟变换,使IFS算法中概率数值的人工调节与自动分布相结合。

1.概率分布自动调节的自适应神经元网络设置

自适应线性神经元(Adaline)网络[3]是一个自适应可调的网络,把该神经网络应用于随机IFS概率分布的自动调节将是灵活、简单的。

对于二维压缩仿射变换:

其中:a,b,c,d,e,f是实数,rx、ry分别为x和y方向的压缩因子,θx、θy分别为x和y轴的旋转角,且逆时针方向为正,顺时针方向为负。在随机IFS算法中,仿射变换系数决定了迭代点的落点区域范围(S:si=aidi-bici=rxiryicos(θxi-θyi)),对应于每一个变换wi的概率pvi可由式(2)确定:

如果出现某一si=0,可按需要给pvi设置一个大于零的数值,并对其它变换中对应的概率作适当的调整。一般情况下,按式(2)决定的pvi进行迭代运算,在落点区域内,迭代点将处于较理想的均匀分布的状态。

用自适应神经元网络对概率值进行自动调节,可容易改变迭代点的落点密度。在设置单层自适应神经元网络时,设Pv(pvi)为输入向量,M(mi)为权向量,Yk为输出模拟量,Yp为理想响应值,给定Yp=1。此时,对应于各变换的概率取值为:pi=pvimi ,其中,设概率p0=pv0m0为阈值,并设对应于概率p0的变换w0为虚拟变换,该虚拟变换在随机IFS算法中只起到调节概率分布的作用。在自适应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中,选择LMS算法修改网络连接权的数值M,在达到误差要求后,确定最终的权值M输出。

2.随机IFS概率分布的自动调节机制

自适应线性神经元网络是一个自适应可调的网络,通过有目的地或随机地改变初始连接权和阈值的数值大小,就可以在随机IFS的算法中实现概率分布的自动调节。在随机IFS的算法中,要求对应于每一变换的概率值必须大于零,即pi>0,而在网络对连接权的调整后,会出现某一连接权的数值mi≤0的情况,该权值所对应的变换的概率pi也将小于或等于零。如果出现某一变换所对应的概率pi≤0,则可认为该变换在拼帖图形中不起作用,由此改变拼帖图形的图象效果。

2.1 随机全反馈概率调节

给定mi=1作为初始权值,由(2)式计算出pvi,并给定pv0=0。在神经网络自适应学习时,如果给定pv0=0,则阈值p0的数值恒为零,p0对网络没有任何影响。如果调整某一权值mj的数值,则相应的概率pj将减少或增加,此时,对其它变换的概率将由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学习作自动调整,并使概率pi=mipvi的总和为1,由此,实现随机全反馈的概率调节。

2.2 随机局部反馈概率调节

给定mi=1作为初始权值,由(2)式计算出pvi(i=1,...,n),并给定pv0一个任意的数值。在网络自适应学习时,阈值p0=m0pv0的数值对整个网络影响。通过调整任一权值mi,这将在网络的自适应学习中,对其它变换的概率自动调整到合理的数值,并使概率pi=mipvi的总和为1。因为阈值对应的权值m0参加网络的自适应学习的权值调整,所以,在给定pv0≠0的情况下,随机IFS算法的概率分布自动调节为随机局部反馈概率调节。

2.3 随机无反馈概率调节

给定mi=1作为初始权值,由(2)式计算出pvi(i=1,...,n),并按需要给定pv0(pv0<1)一个任意值,作为输入向量。在网络自适应学习时,不改变权值m0的数值,阈值p0=m0pv0的数值将保持不变,使得对拼帖图形起作用的变换所对应的概率的总和减少。如果迭代次数不变,拼帖图形的落点数量将会减少。任一权值mi初始值的改变,网络都将对其它变换的概率进行自动调节,并使输出概率pi=mipvi的总和为1。此时,对应于随机IFS算法的概率分布调节的网络自适应学习机制为随机无反馈概率调节。同理,在网络自适应学习中,使某一变换对应的权值固定不变,就可以固定某一变换对应的概率的数值。

2.4 动态随机局部反馈概率调节

给定mi=1作为初始权向量,由(2)式计算出pvi,并动态地给pv0赋值作为网络输入值。通过阈值p0=m0pv0的数值影响整个网络,由网络的自适应学习对变换对应的概率作动态地调整,并保持随机IFS的每一次迭代时的概率pi=mipvi总和为1,由此,而实现动态随机局部反馈概率分布的调节。由于各变换所对应的概率分布在每一次迭代是动态变化的,如果某次迭代变换中出现概率小于或等于零,则对应该概率的变换在此次变换中不起作用,这样也就改变了拼帖图形的图象效果。

3.应用实例

以带梗的植物叶子典型例子[4]为例,说明把自适应神经网络应用于随机IFS中,对拼帖图形图像效果的控制所起的作用。图1、2、3和4给出了在随机全反馈概率调节中,对设置不同的初始权值和阈值时,所得到的分形图象效果。设置网络时,1)取a=0.65,由(2)式确定的仿射变换各参量的数值见表1;2)当si=0时,第i个变换对应的概率预设为p00;3)初始权值mi和阈值所对应的概率pv0和最终得到的变换所对应的概率值pi见表2。

4.结论

把自适应线性神经元网络的自适应学习机理应用于随机IFS算法中,可使变换对应的概率调整做到人工与自动调节相结合。在算法中,通过调整神经网络连接权以达到概率分布的重新组合,由神经网络阈值的取值来决定概率调节的机制,在控制随机IFS的图像效果将是十分方便的。

参考文献

[1] 金以文,鲁世杰. 分形几何原理及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2] 赵永红,谭建荣.IFS系统的模糊混沌算法,计算机学报,1996(增刊):76~82.

[3] 焦以成. 神经网络系统理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

会计实务如何适应网络科技时代 篇12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实务,影响对策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互联网得以日益普及, 出现了以网络公司和掌握大量信息资源的中介公司为代表的新的经济形式。这些网上公司通过网站和网页对外沟通, 在物理形态上变得看不见、摸不着, 为虚拟化的公司, 它们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着网上交易, 形成了以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结算的新结算体系。网上公司及其经营核算方式的出现, 对直接改变传统会计假设理论, 并对会计实务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着重论述互联网络对传统会计实务造成的影响, 并对其对策作了初步的探讨。

1 网络科技时代的会计实务

1.1对权责发生制的影响

权责发生制主要从时间选择上确定会计确认的基础, 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 它存在的前提是会计分期假设。在新时期出现的虚拟化了的网络公司这类新型企业组织, 在可预见的将来可能是很短暂的期间, 进行着不定期的经营活动, 会计分期假设在此类企业已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 由此, 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之上的权责发生制也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1.2对会计组织的影响

在互联网上, 可以建立网络化会计核算系统, 对经济业务的处理实现了高度自动化, 会计处理系统能自动采集相关的电子原始凭证和数据, 并按设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流程, 能进行自动处理业务, 生成电子记帐凭证 (或许就没有记帐凭证) , 然后自动登帐, 随时生成会计报表, 还通过预测决策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此外, 会计信息处理系统通过企业网与外界的网络已实现互联, 企业与外界发生的经济业务, 可通过一种网络交易结算卡, 或是信用卡等, 自动地将有关的交易内容即时输入到本企业的会计处理系统网络内了。这将对传统的会计组织产生影响。

1.3对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网络公司是一个时分时合的临时性的虚拟公司, 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 在会计上可将它作为一个相对会计主体。同时网络公司也否定了持续经营假设, 变持续经营假设为即时经营假设, 因此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也不能进行了。

1.4对会计报告

传统财务会计框架下, 企业按会计年度根据具体会计准则, 以货币为单位, 定期对外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会计报告, 这种报表体系一是提供的会计信息滞后, 二是揭示的会计信息不充分。事实上, 按会计年度提交上述报告远难满足现有的潜在的股东、债权人、投资者和客户的需要, 已不能适应当今知识经济和知识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1.5对会计流程和会计方法

现在的会计软件的会计处理流程基本上还是按照手工会计处理流程而设计的, 即根据原始凭证的业务内容编成记帐凭证输入至系统中, 凭证经审核后, 据以自动记帐、结帐、生成会计报表等, 会计流程基本上是模拟手工的。这种处理流程不能适应新会计信息系统。

1.6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基于网络的集成财务管理系统使会计信息在企业公共信息平台上成为开放的信息系统。不同职能部门、不同职别的内部使用者将根据授权调阅会计信息, 外部使用者也可能被授权进入系统内部, 直接调阅会计信息。传统手工操作和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已失效, 如何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 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和完整, 将是新会计体系面临的最为艰难的事情。

2 会计实务如何适应网络发展

2.1对权责发生制影响的对策

网络公司的会计期间一般都等同于网上交易的期间, 所有的收入都均是当期实现的收入, 所有成本费用也均用于配比当期的收入, 已不存在跨期摊配收入和费用的问题, 因此, 对其收入和费用的界定, 采用现金收付制似乎显得更为合理。

2.2对会计组织影响的对策

应重新考虑会计组织机构和会计岗位的设置, 会计信息系统能自动采集业务内容, 能自动处理会计事项, 这个自动核算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已代替了传统会计岗位。会计岗位已让出其重要的核心地位, 将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分析报告、财务网络管理作为会计组织的中心, 强化企业计算机中心的网络管理、结算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管理。

2.3对历史成本影响的对策

在即时经营假设前提下, 企业资产的成本可按市场现行价值、可变价值等公允价值进行计价。特别是对无形资产、人力资产等更应改变历史成本的计价原则, 对企业形象、企业声誉、企业商标、人力资源等采用现行市价核算可能更为合理。

2.4对会计报告影响的对策

由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建立新的报告体系已成为可能。在编制时间上, 将传统的等时间段报告体系改成适时报告, 根据需要随时提供会计资料;在编制的内容上, 修订报表项目, 增添知识资产、人力资产、智力资本产权等新的内容, 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多元的会计信息, 以支持管理层决策, 满足外部各方需要;在报表传送方式上, 可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传递会计报表, 做到及时准确。

2.5对会计流程和方法影响的对策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方法的广泛应用, 促使企业内部实行网络化集成管理, 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信息采集点纳入企业信息网之中, 使企业内的各个管理子系统提供的数字化信息实时综合反映在财务管理子系统上。企业在网络条件下对电子合同、电子单据实行在线输入, 电子货币自动划转, 业务信息实时转化, 自动生成会计信息, 会计处理流程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会计处理方法将更加多样化。

2.6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影响的对策

上一篇:市场退出下一篇:短期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