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霉菌病

2024-11-29

口腔霉菌病(共6篇)

口腔霉菌病 篇1

目前已经将吸入糖皮质激素作为主要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 的方法, 而唯一能够雾化吸入的糖皮质激素为布地奈德[1]。但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在吸入布地奈德后, 通常还会出现口腔霉菌感染[2]。本文就制霉菌素甘油联合碳酸氢钠预防口腔霉菌感染进行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ECOPD患者纳入标准:均符合AECOPD诊断指南 (2007年制定) 。排除标准:中重度贫血;急、慢性口腔疾病;肺纤维化;出现活动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呼吸道其他疾病;恶性肿瘤、并发出血、心肌梗死、消化性溃疡、慢性肾衰竭等严重的全身疾病。选取, 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AECOPD患者, 平均63.7岁, 最大年龄为71岁, 最小年龄为59岁;男70例, 女2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42例) 和观察组 (52例) ,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祛痰、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 均采用布地奈德来进行雾化吸入, 雾化设备选用德国百瑞有限公司生产的PARIBOYN系列压缩雾化吸入机, 1个疗程为10d, 2次/d。雾化结束后, 对照组吞服10~20ml温开水, 同时漱口1~2min;观察组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同时将舌面和口腔黏膜涂抹上制霉菌素甘油, 1日内禁饮、禁食。

1.3 评价方法

治疗1个疗程后, 对两组患者的咽拭子霉菌涂片阳性例数进行观察。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 (3.85%) 呈现出阳性, 对照组患者中有9例 (21.43%) 呈现出阳性。两组阳性率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渐进性、慢性疾病, 患者每年会出现1~4次, 使健康质量下降、肺功能下降、症状恶化。因此, 极有必要加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AECOPD患者大多数年龄大、病程长、机体抵抗力弱, 易反复感染, 不可避免地需要长期、反复、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喘憋加重时激素的应用, 使敏感菌被抑制、杀灭, 不敏感的条件致病菌霉菌繁殖, 造成口腔霉菌感染发生[3,4]。本组患者中对照组采用10~20ml温开水, 同时漱口1~2min;观察组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同时将舌面和口腔黏膜涂抹上制霉菌素甘油, 一日内禁饮、禁食。两组阳性率具有明显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1) 。AECOPD患者若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 则必须加强期口腔护理, 涂搽制霉菌素甘油及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药物费用低、用量少, 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 可达到有效预防口腔霉菌感染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建华, 勾玉莉, 张莲春, 等.肝肾移植术后不同口腔护理液对霉菌感染的防治[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11) :2544-2544.

[2]杨筱敏, 李雪梅.交替使用碳酸氢钠与制霉菌素液预防ICU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20) :132-132.

[3]张文玉, 徐慧霞.小剂量低浓度制霉菌素多次涂口腔治疗鹅口疮126例疗效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0 (3) :72-73.

[4]高朝霞.碳酸氢钠联合制霉菌素漱口液防治放疗后口腔真菌感染的护理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29) :134-135.

口腔霉菌病 篇2

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嚼肌起始或附着的骨不包括

A.上颌骨

B.下颌骨

C.颧骨

D.颞骨

E.蝶骨

2、全口义齿的固位是指 A.咀嚼时义齿不脱落 B.大张口时义齿不脱落 C.说话时义高齿不脱落 D.抬舌头时义齿不脱落 E.从口内取下义齿时有阻力

3、关于煮沸消毒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对于肝炎患者污染的器械,应煮沸30分钟

B.消毒时间应自器械浸入开始计算,一般需5~20分钟

C.适用于耐热、耐温物品

D.可损伤刀刃的锋利性

E.加入2%碳酸氢钠可缩短消毒时间,并可防锈 4、2%利多卡因较2%普鲁卡因的特点不包括 A.毒性较大,但可用作表面麻醉

B.有较强的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

C.麻效强,起效快

D.有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

E.维持时间较短

5、下述关于受体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受体是首先与药物结合并起反应的细胞成分

B.受体都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C.受体是遗传基因生成的,其分布密度是固定不变的D.受体与配基或激动药结合后都引起兴奋性效应

E.药物都是通过激动或抑制相应受体而发挥作用的

6、不符合逆行性牙髓炎诊断的是

A.深牙周袋或严重的根分歧病变

B.牙齿松动,牙周袋溢脓

C.出现急性牙髓炎症状

D.出现慢性牙髓炎症状

E.牙周组织健康,牙齿隐裂深达牙髓

7、丙硫氧嘧啶作用特点是 A.可反馈性抑制TSH分泌 B.长期应用腺体萎缩退化 C.抑制外周组织T4转化为T3 D.起效快,可迅速控制症状 E.有免疫增强作用

8、长期应用氯丙嗪的患者,停药后仍不易消失的不良反应是

A.帕金森症

B.静坐不能

C.迟发性运动障碍

D.急性肌张力障碍

E.体位性低血压

9、在腭裂修复过程中造成软腭张力最大的肌肉是

A.咽上缩肌

B.舌腭肌

C.咽腭肌

D.腭帆张肌

E.腭帆提肌

10、与腮腺毗邻的肌肉不包括____ A.嚼肌

B.二腹肌后腹

C.翼外肌

D.翼内肌后部

E.胸锁乳突肌

11、髓腔解剖特点对牙髓炎的意义中哪一点是错误的____ A.牙髓炎时由于根尖孔狭小不易引起根尖炎

B.由于牙髓组织松软,感染容易扩散到全牙髓

C.牙髓炎时血管扩张,渗出液聚集,压迫神经产生剧烈疼痛

D.牙髓炎时开髓减压可以缓解剧痛

E.为了顺利而成功地进行牙髓炎治疗,必须熟悉每个牙的髓腔形态

12、以下关于念珠菌性口角炎说法不正确的是

A.念珠菌性口角炎常为双侧罹患

B.常并发舌炎、唇炎、阴囊炎

C.年长病人的口角炎多与咬合垂直距离缩短有关

D.儿童在寒冷的冬季常发生

E.以湿白糜烂为特征

13、口腔医师在确定拔牙适应证时首先应考虑的是

A.患者年龄因素

B.有无全身系统疾病

C.对局部麻药是否过敏

D.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

E.患牙是否能够保存

14、口腔专科病历记录患者的主诉包括

A.患者的发病过程及主要要求

B.患者的主要要求

C.患者的主要症状

D.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和迫切要求解决的主要问题

E.患者需要医生解决的主要问题

15、DNA复制时的模板是

A.原有的两股DNA链都是模板

B.随后链是模板

C.有意义链是模板

D.反意义链是模板

E.前导链是模板

16、妇女在孕期缺乏维生素B1可导致 A:癞皮病

B:干湿性脚气病

C:婴儿先天性脚气病 D:眼、口腔、皮肤炎症 E:脂溢性皮炎

17、WHO规定评价龋病患病水平的年龄组是 A:10岁 B:12岁 C:15岁 D:16岁 E:18岁

18、下颌第一磨牙的最小牙尖是

A.远中颊尖

B.远中尖

C.远中舌尖

D.第五牙尖

E.近中颊尖

19、口腔流行病学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状态的分布规律

B.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C.研究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

D.研究疾病的预防措施,评价其效果;制定口腔卫生保持规划

E.疾病监测 20、循环血液中的异常物体随血流运行,堵塞血管腔的过程称为____ A.血栓

B.栓子

C.栓塞

D.梗死

E.血栓形成

21、牙列缺损后形成干扰的最主要原因是

A.缺牙间隙变小

B.邻牙的倾斜

C.对颌牙的松动

D.胎间隙增宽

E.牙列缩短

22、釉质中的无机物主要是

A.碳酸钙

B.磷酸钙

C.氟化钙

D.氯化钙

E.磷酸镁

23、不能判断患牙是位于上颌还是下颌时采用的辅助诊断手段为

A.咬诊

B.染色法

C.透照法

D.选择性麻醉

E.视诊

24、患者右下6缺失三个月,要求固定修复。如果第二磨牙近中倾斜,倾斜牙作固定桥基牙的最大障碍是()。A.倾斜度

B.共同应位道的获得 C.牙周应力集中 D.牙髓损害 E.以上都不是

25、舌体起源于

A.Ⅱ对鳃弓

B.Ⅲ对鳃弓

C.Ⅳ对鳃弓

D.Ⅰ对鳃弓

E.Ⅱ、Ⅲ对鳃弓

26、关于腭大孔的描述正确的是__ A.位于上颌第一磨牙腭侧

B.相当于膊中缝至龈缘之外、中2/3交界处 C.位于硬膊前部

D.在硬腭后缘前方约1.0cm处

E.腭前神经和腭大血管由此孔向前布于硬腭后2/3

二、多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牙列缺失患者,同一颌弓内常见牙槽骨呈不对称吸收其原因是____ A.与饮食习惯有关

B.与咀嚼部位有关

C.与咀嚼习惯有关

D.与失牙原因和时间有关

E.与患者年龄有关 2、25岁男性患者,右上后牙半年前曾有明显的冷热刺激痛史,无自发痛史。现此牙无明显疼痛,食物嵌塞明显,求诊要求直接补牙。查见右上第二磨牙骀面近中颈部龋,探(+),冷热(±)叩(-),最可能的诊断为

A.可复性牙髓炎

B.慢性牙髓炎

C.深龋

D.龈乳头炎

E.牙髓坏死

3、在调查前复习CPI指数时,需要纠正的错误是

A.牙周分为6个区段

B.20岁以下查6颗指数牙

C.探诊用力不超过30克

D.少于2颗功能牙为除外区段

E.20岁以上查10颗指数牙

4、外渗性黏液囊肿的特点为____ A.复层鳞状上皮衬里

B.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衬里

C.扁平上皮衬里

D.矮柱状上皮衬里

E.无衬里上皮

5、医务人员共同的首要义务和天职是

A.维护医院的经济效益

B.维护医务人员和医院的声誉

C.维护医务人员和医院的自身利益

D.维护病人的利益和社会公益

E.维护医务人员之间的和谐

6、外伤牙折伴牙周膜挤压伤者,根充后桩冠开始的最早时间是 A.三天 B.七天 C.两周 D.三周 E.四周

7、颌面外伤清创时只能清除下述哪种组织

A.坏死组织

B.污染组织

C.多余组织

D.整齐的组织

E.可能坏死的组织

8、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关机构及人员的法定职责和义务,法定疫情责任报告人是指执行职务的____ A.社会公众

B.患者

C.社会团体及其人员

D.社会福利机构及其人员

E.医疗卫生人员

9、患者,男,40岁,口底多间隙感染,肿胀明显,可及捻发音及波动感,主诉呼吸困难,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A.加大抗生素剂量

B.局部热敷

C.穿刺抽脓

D.广泛切开引流

E.局限性切开引流后加压包扎

10、患者,女,35岁,发现舌背白色病损4个月,检查发现其舌背左侧约0.5cm×0.5cm白色角化病损,边界较清楚,表面光滑略呈淡紫色。病人发病前有精神创伤史,下肢皮肤有多角形紫红色丘疹,表面有Wickhanm条纹。组织病理学检查上皮过角化,棘层增生,上皮钉突延

长,下端变尖呈锯齿状,基底细胞层液化、变性,固有层中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带。该病人诊断可能是()A.白斑

B.扁平苔藓

C.白色角化

D.梅毒斑

E.盘状红斑狼疮

11、下列有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液性质较稳定 B.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

C.易透过血脑屏障,但不易透过胎盘 D.抗菌机制是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胃肠道不易吸收

12、.用来检查早接触点的方法不包括 A..视诊 B.扪诊 C.咬合纸法 D.咬蜡片法 E.牙线法

13、一无牙颌患者,牙槽嵴低平,戴义齿后主诉咬合痛,检查时未发现黏膜有明显改变。合适的处理方法是

A.基托组织面缓冲

B.基托边缘磨短

C.加大牙牙尖斜度

D.选磨调

E.检查戴用,逐渐适应

14、畸形

15、是否去尽龋坏组织最重要的依据是 A.患者的感觉

B.牙本质的硬度和着色程度 C.窝洞深度 D.内窥镜观察

E.温度刺激后的反应

16、制备窝洞中,接近牙龈的部分称为

A.切壁

B.龈壁

C.近中壁

D.远中壁

E.颊侧壁

17、关于腺源性感染下列正确的是

A.发生在唾液腺的感染

B.发生在淋巴结的感染

C.由于大量失血机体抵抗力下降而造成的感染

D.口腔颌面部间隙化脓感染扩散引起唾液腺的感染

E.面颈部淋巴结感染扩散而引起口腔颌面部间隙的感染

18、根尖片上牙齿邻面影像相互重叠的原因是

A.X线与被检查牙齿的长轴不平行

B.X线与被检查牙齿的长轴不垂直

C.X线与被检查牙齿的邻面不垂直

D.X线与被检查牙齿的邻面不平行

E.正常现象

19、属于舌下区内容的是__ A.舌下襞 B.舌下肉阜 C.舌下神经 D.舌下肌群 E.二腹肌

20、烤瓷冠桥

D.正畸关闭间隙后再修复

E.固定修复缺失牙并用光敏修复间隙

21、近中舌尖

22、目前控制牙菌斑的最普遍和最常用方法是

A.刷牙

B.洁治

C.牙线

D.药物含漱

E.冲洗器

23、附着于下颌骨内斜线的肌肉是____ A.二腹肌

B.下颌舌骨肌

C.颏舌骨肌

D.颏舌肌

E.茎突舌骨肌

24、龋病的三级预防包括

A.应用氟化物

B.窝沟封闭

C.防止并发症

D.合理饮食

E.口腔健康教育

25、婴幼儿口腔保健中,错误的作法是____ A.乳牙萌出齐全后及时作口腔检查和口腔保健

B.每天清洁牙面

C.建立喂养健康行为预防奶瓶龋

D.断奶后平衡膳食,减少进甜食次数

E.补氟以氟滴为主

26、关于腭大孔的描述正确的是__ A.位于上颌第一磨牙腭侧

B.相当于膊中缝至龈缘之外、中2/3交界处 C.位于硬膊前部

D.在硬腭后缘前方约1.0cm处

浅谈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5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 其中男67例, 女28例;年龄3~65岁, 平均55岁, 3~16岁6例, 16~55岁38例, 55岁以上21例。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西地碘组35例和制霉菌素组30例。

1.2 临床症状

急性伪膜型念珠菌病多发于婴幼儿和新生儿, 其主要症状为唇、舌、颊、腭黏膜外伪膜较难擦除, 如果用力强行擦除可见表面糜烂、充血;急性萎缩型念珠菌病多发于45~55岁的人群, 其主要症状为弥散性红斑及舌黏膜萎缩;慢性萎缩型念珠菌病多发于55岁以上的人群, 主要症状为义齿的承托区黏膜有大面积的充血, 颜色发红, 呈散状红斑;慢性增殖型珠菌病, 发病年龄多为45~55岁, 主要症状为颊或口角内侧的黏膜上出现白色斑块, 病情严重时白斑的黏膜表面会出现增生颗粒, 导致黏膜丧失弹性[2]。

1.3 方法

1.3.1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消除口腔内局部可致病隐患因素, 例如患者要戒烟, 保持义齿卫生, 对不良义齿 (尤其是检查发现义齿白色念珠菌表现为阳性) 进行更换或纠正, 可疑致病抗生素类药物要停用等。建议义齿采用3%~5%的苏打水浸泡。

1.3.2 改善身体状态, 发现身体的其他疾病要积极治疗, 如身体存在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以及其他口腔黏膜类疾病 (扁平苔藓、白斑、盘状红斑狼疮) 时要及时治疗。

1.3.3 用药方法

(1) 西地碘组给予口服西地碘, 具体为含化后口服, 1.5~3 mg/次, 3~4次/d, 连续用药2~8周。 (2) 制霉菌素组给予口服制霉菌素, 亦为含化后口服, 50万u/次, 3次/d, 连续用药2~8周。两组给予口服药物的同时, 采用浓度为0.05%~0.12%的洗必太进行含漱, 3次/d, 直至症状和病损消失及白色念珠菌培养试验转为阴性。

1.4 疗效评价标准

白色绒膜及病损完全消失,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舌背乳头萎缩逐渐恢复, 白色念珠菌培养试验呈阴性为痊愈;白色绒膜及病损大部分消失, 临床症状得以缓解, 白色念珠菌培养试验呈阳性, 但其菌落在50以下为显效;临床症状减轻, 病损区域缩小, 白色念珠菌培养试验呈阳性, 但其菌落在100以下为有效;临床症状及病损未见明显改善, 白色念珠菌培养试验呈阳性, 且其菌落在200以上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PSEM 3.1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西地碘组与制霉菌素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西地碘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其含有的分子形态的碘, 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功效, 且低毒, 实验已经证实, 西地碘能够高效的、无固定性的杀灭病毒、细菌及真菌, 其作用机理是西地碘内的分子碘能够氧化病原菌的原浆蛋白活性基因, 并与病菌蛋白质氨基相结合, 从而有效杀死病菌。

制霉菌素属传统的多烯类抗真菌药物, 其功效是能够结合细胞膜上的特异固醇, 从而改变膜通透性, 使重要细菌内容物漏出以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该药物有较强的抗真菌疗效, 尤其是针对念珠菌更为显著, 即便是重复用药也不会产生抗药性。此药口服后不容易被身体吸收, 大部分药物都会随粪便排出体外, 在皮肤表面以及黏膜局部外用药后也不能吸收, 因此患者应该争取药物在口腔内融化以后再将其咽下[3]。制霉菌素口感较差, 含化时有异味, 难以忍受, 少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反胃、呕吐、厌食等症状, 致使部分患者因不能忍受药物异味而放弃用药进而影响治疗疗效。在笔者所收治的患者中就有2例因无法坚持用药而终止治疗。但是, 相对而言制霉菌素药较为便宜, 易被患者接受。

口腔念珠菌病临床治疗, 除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外, 也应该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水平以及口腔内局部致病因素给予充分考虑。白色念珠菌属于条件致病菌, 因此必须消除该病的致病因素, 才能确保治疗效果, 且保持良好疗效, 防治病情复发[4]。临床上不少患舍格伦综合征的患者, 由于未能很好的控制病情, 导致口腔感染念珠菌而病情复发。针对慢性增殖型白色念珠菌病的治疗, 根据该病有恶变率较高的特点, 临床上建议尽早活检切除, 防止发生癌变。

参考文献

[1]陈允, 陶秀彬.制霉菌素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口腔真菌感染效果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 (20) :54-55.

[2]施云, 陈建祥.口腔念珠菌病224例临床表现及真菌学诊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 2008, 27 (17) :78-79.

[3]吴伟珍.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67例治疗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07, 11 (17) :51-52.

口腔霉菌病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①病史:婴儿有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史;②病变好发部位:颊、舌、软腭及唇, 严重者蔓延至扁桃体、咽部、牙龈;③表现:病变黏膜充血, 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 可逐渐融合成大片, 不易擦去, 强行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 可有溢血, 不痛, 不流涎, 一般不影响吃奶, 无全身症状;重症则全部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 甚至可蔓延到咽、喉头、食管、气管、肺等处, 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④取白膜少许放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钠液1滴, 在显微镜下可见真菌的芽生孢子和假菌丝[2]。

1.2 一般资料

将在我院接诊的病例中符合上述4条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69例, 男46例, 女23例, 年龄5~59 d, 合并感染31例, 腹泻25例, 营养不良11例, 对照组63例, 男42例, 女21例, 年龄4~72 d, 合并感染27例, 腹泻23例, 营养不良9例, 2组的年龄、性别、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3 服药方法

两组患儿均要求做到:乳母讲究卫生, 喂奶前洗净双手, 用温开水洗净乳头, 人工喂养者, 奶瓶及奶具经洗净后煮沸消毒1 h备用, 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洁, 奶瓶、奶头、碗勺等专人专用, 并保证一用一消毒。两组患儿均要在2次喂奶之间进行口腔护理, 用2%碳酸氢钠溶液10~20 ml清洁口腔后, 再用制霉菌素片加温开水调成2.5×107 U/L制霉菌素溶液10~20 ml涂抹口腔, 2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生菌 ( 广州康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8 g/袋) , 10 kg以内的患儿每次1/3袋, 3次/d;10 kg以上的患儿每次2/3袋, 3次/d, 用凉开水或牛奶送服 (<37℃, 切勿用热水服用) , 如需服抗生素, 应与抗生素相隔3 h以上服用。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 治疗3 d患儿口腔内白膜完全消失, 黏膜恢复正常;有效:治疗3 d患儿口腔内白膜减少50%以上;无效:治疗3 d患儿口腔内白膜减少未达50%或加重。所有未愈患儿继续用药至痊愈后, 观察3个月, 再次出现口腔念珠菌病者为复发。

1.5 统计学处理

两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见表1。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复发5例 (7.2%) ;对照组复发9例 (14.3%) 。治疗组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白色念珠菌可在健康人的消化道寄生, 当婴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和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使正常菌群失调而发病, 或由于乳具消毒不严、乳母奶头不洁、或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 也可在出生时经产道感染[3]。常规应用2%的碳酸氢钠液进行口腔护理, 可暂时破坏白色念珠菌赖以生存的酸性环境, 但新生儿要每隔2~3 h喂奶1次, 加上口腔黏膜不断分泌唾液, 虽然用2%的碳酸氢钠液进行口腔护理2次/d, 仍不能使口腔内保持碱性环境, 白色念珠菌仍继续繁殖, 疗程较长, 且碳酸氢钠液漱口味涩, 患儿不易接受。近年来用制霉菌素溶液涂抹口腔, 可与口腔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相结合, 致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破坏细胞正常代谢而起杀菌作用, 有一定效果。但如果患儿并发腹泻、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诱因仍存在, 使消化道内菌群失调, 可致口腔念珠病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

由于人体在患病的时候, 通常使用一些抗生素治疗感染症, 其不仅杀死了致病菌, 同时也杀灭了一些原本对人体非常有益的益生菌, 从而导致人体的抵抗力减弱, 诱发菌群失调。婴幼儿胃肠功能、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未健全, 自身防御能力差, 更易患白色念珠菌病及感染性疾病 (如腹泻) 。因此应及时补充益生菌, 使肠道以益生菌占优势, 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调整人体微生态失调, 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益生菌是存在于人体肠道中的有益菌, 它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益生菌可定植在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上, 形成生物保护膜, 防止病菌入侵, 并激活人体免疫系统, 刺激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A, 刺激吞噬细胞的活性, 产生抗病菌物质:乳酸、醋酸、甲酸等;虽然益生菌大部分是定植在肠道, 但益生菌可以激活全身血液中的免疫球细胞, 另外, 它们可以促进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IgA, 这种黏膜抗体是分布在全身的, 当然呼吸道和胃肠道中最多, 所以益生菌对防治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很有针对性。益生菌还可以合成维生素, 促进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4]。益生菌联合制霉菌素治疗小儿口腔念珠菌病取得显著疗效便是利用其生物拮抗原理, 达到以菌治菌的治疗目的,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观察微生态调节剂益生菌治疗小儿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132例小儿口腔念珠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 对照组63例, 对照组给予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后, 用2.5×107U/L制霉菌素溶液1020ml涂抹口腔, 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服益生菌治疗, 2组均观察3日, 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益生菌联合制霉菌素治疗小儿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显著高于单用制霉菌素, 且复发率低。

关键词:念珠菌病,口腔,婴儿,微生态调节剂,疗效,复发

参考文献

[1]张志愿, 龙星, 俞光岩.口腔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70.

[2]薛辛东, 杜立中, 王伟.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28.

[3]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664.

口腔霉菌病 篇5

1 临床资料

运用回顾性查阅病例的方法进行调查, 仔细查阅病案记录, 逐一登记。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定。患者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 而在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所有发生口腔霉菌感染的病例全部有不同程度的口干、口腔粘膜白斑、口腔粘膜充血、咽痛等, 出现脓性分泌物和真菌样改变, 并且经过培养或口腔分泌物涂片找到霉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我科2010年11月~2011年11月共收病人638例, 其中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410例, 56例发生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率为8.78%, 其中口腔霉菌感染为36例, 感染者均为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 占医院感染总数的64.29%, 见表1。

2.2 口腔霉菌感染与年龄的关系

36例口腔霉菌感染的病例中年龄最小27岁, 最大70岁, 有1例<30岁的发生霉菌感染, 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率上升, 30~50岁的有13例 (36.11%) , 有22例50岁以上 (61.11%) , 见表2。

2.3 口腔霉菌感染与住院天数的关系

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一般在放疗第3周开始出现急性反应, 就是住院1个月左右开始发生, 伴随着放疗的进行, 各种放疗反应进一步加重, 机体抵抗力逐渐减弱, 霉菌感染的可能性增加, 口腔霉菌感染多数发生在住院40d以上, 见表3。

2.4 皮质激素使用与霉菌感染的关系

36例口腔霉菌感染病例中使用皮质醇类激素27例 (75%) , 9例未用 (25%) , 使用和未使用者之比是3∶1。

2.5 抗生素使用与霉菌感染的关系

36例口腔霉菌感染病例中使用抗生素31例 (86.11%) , 其中使用3种以上10例 (27.78%) , 见表4。

3 讨论

通过对41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例的统计与分析, 表明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霉菌感染率 (占64.29%) 明显高于其他病例, 结合临床观察分析, 我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

3.1 恶性肿瘤病人是医院感染易感人群

由于肿瘤本身及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 使患者具有多种感染的易感因素。肿瘤为消耗性疾病, 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夺取人体更多的营养, 使肿瘤患者体质更为衰竭,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期间, 由于射线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口腔、咽喉部正常组织, 导致唾液分泌减少, 酸度增加, 口腔防卫机能减弱;放、化疗可导致骨髓抑制、使机体免疫功能更为低下。为此, 对肿瘤患者, 尤其在放化疗期间, 必须加强营养, 鼓励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如牛奶、鱼虾、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 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 以保证患者营养需要, 增强机体抵抗力, 但要避免吃过硬、过热、过酸或过甜食物, 禁烟酒, 避免刺激口腔粘膜, 对口干患者, 嘱多饮水, 口干即饮, 少量多次, 还可用金银花、菊花泡茶饮服。

3.2 放射性口腔粘膜反应增加了霉菌感染的机会

严重的急性放射性粘膜反应与口腔霉菌感染有密切关系, 口腔霉菌感染又可以加重放射性粘膜反应。有研究发现:放疗联合化疗 (尤其是当5-FU用于头颈部同期放化疗) 、患者口腔卫生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发生口腔粘膜炎的高危因素是患病前吸烟史是[1], 而且放、化疗的毒性相加, 通常造成口腔粘膜炎症反应提早发生, 严重程度增加[1]。对这些患者要特别做好严重口腔粘膜炎的预防工作。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口腔霉菌感染和二次感染的关键[2], 早晚选择软毛牙刷刷牙, 并用0.12%的盐水漱口是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措施, 刷牙时应将食物残渣清除干净。及早戒烟是预防口腔霉菌感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1], 烟草中含有醛类、酚类、有机酸等物质。长期吸烟时, 烟草中的有毒物质能够刺激口腔粘膜, 吸烟时高温可使口腔粘膜接触部分灼伤, 吸烟者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增殖能力差, 放疗后的细胞增殖发生晚等等方面造成受损的粘膜会使粘膜炎进一步加重。而随着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加重, 霉菌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

3.3 抗生素和激素的不合理应用

联合应用抗生素和激素是诱发口腔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3]。36例口腔霉菌感染病例中有31例使用抗生素 (86.11%) , 其中有10例使用3种以上抗生素, 有27例使用皮质醇类激素 (75%) , 使用者大大高于未使用者。抗生素为人类控制各种严重感染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使用不当甚至滥用, 将会使细菌的耐药性增加导致菌群失调, 合并霉菌感染和重要器官损伤。同样, 临床上常使用皮质醇类激素以促进食欲、减轻局部炎症、水肿, 但使用激素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 导致免疫能力低下, 放疗更加重了对免疫系统的破坏, 使口腔内条件导致病菌 (霉菌) 大量繁殖导致口腔霉菌感染。因此, 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放疗过程中应严格掌握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优选窄谱抗生素, 慎重联合应用, 慎用激素, 更要避免长时间大量地应用, 以降低口腔霉菌感染的发生。当然, 适当地早期用抗生素加小剂量激素, 对严重口腔粘膜炎有一定预防和治疗的作用[1]。一旦发生口腔霉菌感染, 必须停用或少用抗生素、激素, 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 如可选用抗菌谱广、副作用小的氟康唑, 并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漱口碱化唾液等。

3.4 老年患者更易发病

本组资料显示, <30岁的只有一例发生霉菌感染, 30~50岁的有13例 (36.11%) , 50岁以上的达到22例 (61.11%) , 这可能与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以50~60岁为高峰有关, 另一方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患者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逐渐减退, 机体防御功能与抵抗力明显下降, 往往并发多重感染, 如合并有糖尿病等其他疾病, 使得老年患者更易成为感染者和感染源。针对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 我们对患者进行有关宣教, 并要求患者家属协助、监督病人, 同时适当应用免疫增强剂、加强营养支持、重视基础护理及加强口腔护理。

3.5 无菌观念淡薄、交叉感染是危险因素

霉菌属于条件致病性真菌,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 消毒隔离不到位、无菌观念淡薄, 造成交叉感染等都可以成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本组资料显示, 随着住院时间延长, 发生口腔霉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护理人员应明确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医院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工作, 医务人员定期接受控制感染的培训及教育, 增强无菌观念, 特别是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 这是预防医院交叉感染最重要, 也是最直接的措施。患者用的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对需要隔离的患者要讲清隔离的意义和目的, 增加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还要做好病房空气消毒, 控制陪人数, 减少一切交叉感染的机会。

口腔霉菌感染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且有明显的医源性。对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尤其要警惕口腔霉菌感染,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 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罗东华, 洪明晃, 郭灵, 等.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粘膜炎多因素分析及建立判别模型的临床价值[J].癌症, 2005, 24 (7) :850-854.

[2]刘花, 刘仲梅, 沈玉杰.真菌感染的预防与诊疗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4, 23 (9) :398-401.

口腔霉菌病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口腔念珠病治疗的HIV/AIDS患者50名, 其中男性患者32名, 最高年龄55岁, 最低年龄38岁, 平均年龄 (46±1.3) 岁;女性患者18名, 最高年龄53岁, 最低年龄35岁, 平均年龄 (39±1.7) 岁。这50名患者中, 其中25名患者使用消糜颗粒进行治疗, 作为观察组25名患者使用制霉菌素片进行治疗, 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见表1。

注:P>0.05,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临床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使用消糜颗粒进行治疗, 消糜颗粒组成为甘草5g, 清半夏1g, 黄芩1.5g, 党参4g, 黄连2g, 黄芪2g, 薏苡仁2g, 紫草1g, 合计18.5g, 患者每日服用1袋, 分2次使用开水冲服;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制霉菌素片进行治疗[3], 其服用剂量为每日服用3次, 每次服用1片 (每片50万U) 。两组患者均使用外用制霉菌素混悬液进行漱口, 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d, 14d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汇总统计。

1.2.2 临床疗效评价[4]

治愈:患者口腔病损完全消失, 口腔黏膜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的病损部位消退面积>2/3、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镜检结果为阴性;好转:患者的病损部位消退面积在1/2~2/3, 患者的临床症状略有减轻;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病情无明显变化, 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1.2.3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汇总统计, 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 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本检测标准。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详细治疗结果见表2。

2.2 统计学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汇总统计, 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得出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是AIDS患者最易发生的几种疾病之一[5], 临床研究显示其发病率为11%至96%。目前临床上对于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为主, 临床研究发现, 口腔念珠菌对制霉菌素、氟康唑、酮康唑等较为敏感, 因此制霉菌素为临床上较为常用的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药物。但是由于口腔白色念珠菌耐药性较强, 使用制霉菌素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且患者在服用制霉菌素时, 副作用较多, 易复发, 因此其制霉菌素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消糜颗粒根据传统中药处方——甘草泻心汤加味组成。方中诸药合理配伍, 取其清热解毒、益气运脾、和胃降逆、清化湿热之功, 佐以温通经脉、温散寒邪、活血化瘀、温阳化湿等, 共奏泻热散寒、辛开苦降、解毒祛湿、攻补兼备之功, 从而可以对AIDS/HIV患者口腔白色念珠菌病进行有效的治疗[6]。本人通过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8%, 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2%,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P<0.05) , 从而进一步说明消糜颗粒对HIV/AIDS患者口腔白色念珠菌病治疗的有效性。

总之, 消糜颗粒对于对HIV/AIDS患者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值得进行进一步的临床推广研究。

摘要:目的 使用消糜颗粒对HIV/AIDS患者口腔念珠菌病进行治疗, 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口腔念珠病治疗的AIDS患者50名。其中25名患者使用消糜颗粒进行治疗, 作为观察组, 剩下的25名患者使用制霉菌素片进行治疗, 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 α=0.05。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χ2检验结果为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消糜颗粒对于HIV/AIDS患者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消糜颗粒,HIV/AIDS,口腔念珠病

参考文献

[1]姜枫, 卫淑华, 彭勃.消糜颗粒治疗HIV/AIDS患者口腔念珠菌病4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29 (12) :1117-1119.

[2]王健.艾滋病人口腔念珠菌病的辩治体会[J].北京中医, 1996, 15 (1) :19-20.

[3]陈继忠.消糜颗粒治疗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 2009, 24 (4) :633-636.

[4]陈谐捷, 蔡卫平, 黄宝浩, 等.艾滋病并口腔白念珠菌感染及药物敏感试验[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2, 8 (3) :211-212.

[5]姜枫, 卫淑华, 郭会军, 等.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患者80例口腔酸碱度分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 24 (4) :5-6.

上一篇: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下一篇:史论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