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货运回顾与展望

2024-10-02

公路货运回顾与展望(通用12篇)

公路货运回顾与展望 篇1

2007年公路货运碰到了两大问题, 油荒直接带来的成本上升, 计重收费的大范围普及。与此同时, 公路发展更重要的一个趋势是信息化的发展呈现出了美好的前景。

2007公路货运市场回顾

2007年第四季度发生了严重的油荒, 在长三角从苏北到宁波一路上都是加不到油而被迫停下来的大货车, 持续几个月的柴油供应短缺对公路运输市场构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 导致货运企业不得不普遍寻求高价“黑市”柴油。由于“油荒”造成货运业主整体年收益下滑30%左右。华东地区抽样调查表明, 货运车辆第四季度柴油采购价平均为6.5元每升, 高出发改委公布的4.6元约40%。但是运价并未大幅度提高。我们的数据表明2007年, 主要线路上的运价只提高了4%左右, 而那一段时期的油价上涨40%, 两者的波动未能成比例。油荒带来的成本上升无奈地被货运车主或是企业独自消化。

但计重收费的普及进一步刺激了车辆大型化。据资料统计, 80%左右的公路都实施了计重收费, 伴随着计重收费的高速里程比例逐渐上升, 货运车辆超载进一步得到遏制, 采用大型车替代原先小型车超载已经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从重卡销售可以看到一个明显趋势。仅2007年前10个月重卡销量就达到412657辆, 这个数字已经超过2006年全年, 同比增长达65.4%。经过近两年计重收费的普及, 对车型的选择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牵引车已经逐渐成为长途干线货运的主力车型。

2008年公路货运市场展望

公路货运的服务主要是由四个非常关键的要素组成, 包括车、路、油以及信息化。在我国90%以上的车被分散的个体户拥有, 车主与货主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 “车”和“货”见面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是车的大型化在去年基本已经完成了, 计重收费的份额已经接近80%, 同时, 油价在政府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将得到控制, 在不出现大范围油荒的情况下, 基于路、车、油等因素的稳定, 2008年运输成本将相对平稳, 运价将不会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化, 但是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浮。由于2007年收益下滑, 同时市场普遍预期2008年紧缩政策将导致货量增长降低, 因而, 估计货运企业及业户车辆投资积极性将明显降低。货运车辆销售量很难维持2007年的井喷态势, 运价将有小幅度的上抬。

今天对于公路货运来说最核心的信息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全国大概有接近2000个货运场站, 司机到达一个地方将去货运场站找货, 货运场站起到了信息桥梁的作用, 同时场站内有配货站或是称作信息部, 从货主那里获得信息后, 以100元或是200元的价格卖给司机, 今天的货运企业是通过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市场或是配货站等信息发布来获得货与车见面的信息。同时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整合分散运力的行业发展模式将得到普遍认可,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以汇通天下公司为代表的货运信息服务平台已经日趋成熟, 对货主及货运企业均带来巨大价值已经得到验证。以汇通天下为例, 2007年的运量是2006年的5倍, 互联网的信息包括手机传递的信息对于司机来说是一种更广泛更容易的方式, 2008年或是更长一段时间内, 包括场站、互联网等更广泛更便宜的信息发展模式将得到更大规模的发展。

公路货运回顾与展望 篇2

回顾过去,昨天的课堂上,我还在奋笔疾书中,为接下来的期末考试做好万全准备中。在过去的一年,我觉得自己是有所收获的,我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的时候及时的问同学以及老师,争取让自己熟透课本的知识。

展望新的一年,我希望自己还保持着过去一年的好习惯,认真的对待学习。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及时完成,不要给自己拖拉的借口,让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成绩有所提高。

回顾昨天,展望明天,把握今天……

全球回顾与展望 篇3

Ishwaran:就全球范围而言,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提出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人类登月取得成功,首次拍到了地球的容貌,通过这些照片,人类更好地理解了“生物圈”的内涵,了解了我们人类从过去到现在对全球环境造成的显著影响。

《人与生物圈》:请您帮助我们回顾一下,从人与生物圈计划这一概念的形成,到第一次向世界各国正式提出的这段历史。

Ishwaran:很难说究竟是谁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与生物圈计划这一概念。我个人认为,来自于美国、俄罗斯、东欧和西欧、非洲、亚太地区及拉美的众多科学家对这一概念的清晰表述贡献颇多,正是因为他们的杰出贡献才使得人与生物圈计划最终定型。196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生物圈大会”可认为是人与生物圈计划创立的里程碑事件。人与生物圈计划首任秘书长是已故智利科学家弗朗西斯科·德·卡斯特罗教授。

之后,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勒内·马修先生在1971年该组织的大会上首次向全世界各国提出了人与生物圈计划。事实上,他在该年度召开的第一届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会议上通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的决议,即:人与生物圈计划必须重点关注:1)对生物圈及其生态区域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研究;2)人类对生物圈及其所含资源所带来的变化的系统观察;3)上述变化所带来的整体效应对人类自身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4)针对这些主题所需提供的教育及信息。

《人与生物圈》:请简要介绍一下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主体思想是什么?

Ishwaran:人与生物圈计划背后的主体思想和概念为:“人”是生物圈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由环境及其保护所带来的一切议题和问题的解决不能脱离“人”及其社区的生存需求。在1971-1974年所制订的最初计划里,一共设计、优化并发起了14个子计划。其中,第1-7個子计划考虑了热带雨林、温带森林、荒漠、草原、山地等自然生态系统,考虑了人类对这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所产生的影响;第8个子计划冠以自然地域及其遗传资源保护之名,它促进了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在1 974年得到进一步发展,使得全球生物圈保护区自1976年开始得以认证;第9~14个子计划阐明了人造事物诸如城区、大坝、害虫治理等,以及它们对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所带来的影响。这14个子项目汇集了大量的国际合作,由此发表和编撰了不少文章、书籍及其他学习资源。

《人与生物圈》:关于人与生物圈计划之所以能成功地实施了40年,原因之一是它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研究重点,这甚至已经被当成是该计划的一大特点,成为了共识,是不是这样?请您介绍一下该计划实施40年来,经过了哪几次重大调整?

Ishwaran:说得好,确实是这样,人与生物圈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第一个强调运用跨学科的方式来阐述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所产生的议题和问题的政府问计划。这就决定了该计划的理念也必然要根据国际社会在环境方面实际所发生的问题,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

例如,生物圈保护区的理念为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而做出的调整就被认为是一项重要成就,因为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生物圈保护区的全球网络在开展对比研究和学习方面是一种宝贵财富;此外,在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为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世界不同地区生物圈保护区内开展的试点项目也显得尤为宝贵。

我按时间顺序简述如下: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已有多个专家组对人与生物圈计划进行了回顾和评估;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之后,人与生物圈计划更加关注“生物圈保护区”全球网络方面,而相关的科学协作研究主要关注热带雨林、山地、荒地、城市生态系统、海岸带及小岛;

1995年,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了第二届生物圈保护区代表大会。会上,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及其在个别保护区的运用经历了一次重大改写,生物圈保护区被看作是多种类型生态系统和混合资源得以利用的陆地或海洋景观,这些系统和景观有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同样在这次会议上,关于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塞维利亚纲要及法定框架得到了详细阐述,随后被当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采纳。自此之后,上述变化趋势一直持续着;

2008年2月,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三届生物圈保护区全球代表大会上。上述议题得以进一步深化,这次会议促成了马德里行动计划(2008-2013年)的形成。该计划开宗明义地强调:生物圈保护区要作为政策专业人士、决策者、科学研究人士、管理人员和利益相关群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基地、平台和试验场所;

2009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次大会呼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及会员国提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可见度、呼吁它们大力支持该计划及全球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以之作为教育及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国际平台。

《人与生物圈》:为什么要在国际上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

Ishwaran:人类是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我们已经对环境造成了许多问题。俗话说,“解铃仍需系铃人”,因此国际社会要充分发挥创造力、天赋及合作精神,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

《人与生物圈》:截止到2010年底,已有多少个国家,多少个保护区成为世界生物圈网络成员?这些保护区占世界的总面积比例大概是多少?

Ishwaran:目前在全球110个国家分布有563个生物圈保护区。据我们估计,全球生物圈保护区表面积之和约为5.7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积的4%(或占全球表面积的1%左右)。在所有的生物圈保护区内,大约39%的表面积可算作核心区,而另外的61%则为缓冲区和过渡区。然而,自1995年的塞维利亚会议后,上述数值分别为变为10%-11%及接近90%。生物圈保护区的宗旨并不仅仅在于保护,而且还在于:如何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互惠互利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关系。当我们说生物圈保护区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平台时,实质上说的是发展一种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社会经济健康和安全的关系,这也是我们一贯宣扬和推动的。

《人与生物圈》:请简单介绍一下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数量前十名的国家

Ishwaran:它们分别是:美国(47个)、俄罗斯(41个)、西班牙(40个)、墨西哥(40个)、中国(28个)、保加利亚(16个)、德国(15个)、加拿大(15个)、澳大利亚(15个)和阿根廷(13个)。

《人与生物圈》:科学研究在生物圈保护区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Ishwaran:科学研究在保护和发展之间形成纽带,对所有的生物圈保护区来说,科学研究始终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它可以为处于特定政治和文化环境下的各个生物圈保护区提供必要的数据、

分析手段及详细说明,可以使保护取得更大成效。在世界各大洲部分国家的生物圈保护区里,存在着一些可持续发展的试验区,这些试验区已经成为了(各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以及促进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行之有效的典范。这部分国家包括加拿大、智利、墨西哥、贝宁、南非、法国、德国、瑞典、黎巴嫩、拉脱维亚、俄罗斯、中国、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活动类型和实质方面。执行这些活动的目的是:展示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从事农业、林业,旅游业、教育业、研究及规划业等不同从业者在社会经济状况方面的改善情况。

《人与生物圈》:请简要介绍一下其他国家的生物圈保护区在平衡保护和发展方面有些什么经验、智慧、理念等。

Ishwaran:在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过程中,调和环境保护和财产拥有者的社会经济预期之间的关系并非易事。然而,这可以通过公众、私人和民间社团之间形成伙伴关系或结盟的方式达成。例如:1)在加拿大,生物圈保护区的负责人与周边林地甚至采矿部门的代表一起合作,共同确保可持续性地利用缓冲区和过渡区的自然资源;2)在法国的风多山(Mont Ventou),商业性团体形成联合以自觉地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3)在墨西哥的谢拉戈达(Sierra Gorda),林业和农业活动由社区来执行,以此创造税收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对核心区自然资源的依赖;4)在越南的吉婆岛(Cat Ba),对本埠货物的生产而实施的许可证方案,它鼓励人们开展各种实践,以实现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5)在南非的克鲁格至(Kruger-to-Canyon)大峡谷地区,有关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的草案已经得以形成,从而更为合理地利用当地的资源及共享由此带来的收益。

《人与生物圈》: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消费经济的增长,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世界范围的生态与环境出现空前危机。从全球角度看,是否有一个在全球都适用的办法解决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

Ishwaran:如果仅仅从全球角度出发,那么将世界上个别区域取得的经验教训推广到其他区域、甚至在同一个国家不同区域之间进行推广都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我再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而不要复制。生物圈保护区应该被看作是学习可持续发展、比较研究和试验的殿堂,看作是集体学习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殿堂。诸如生物圈保护区甚至可持续发展概念等已经在全球水平上得以推进,这促使各国带着不同的风格去思考、筹划及行动,以协调自然及人类的需求,使人类在开展各项活动时头脑中始终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然而,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得依靠区域性及个别保护区的尝试。

《人与生物圈》:人与生物圈计划作为一个政府间的科学计划应该怎样应对这一危机?

Ishwaran:正如我在上面所提到的那样,在个别特殊的生物圈保护区以及在所有保護区之间开展比较研究已经能很好地阐明或解决可持续发展的议题和问题。这些特殊的保护区及比较研究不但有助于我们应对这一危机,而且它们还将对人与生物圈计划产生重大贡献,有助于解决人口增长及资源消耗这一不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危机。

《人与生物圈》:中国加入人与生物圈计划之后,特别是1978年成立了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之后,一直致力于人与生物圈计划在中国的宣传、推广和实施,如对应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立了中国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网络,并使之成为了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全国性教育培训平台,对于中国多年来的工作,您有何评价?

Ishwaran: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成立和运行是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一项重大成就。使用该网络来设计、发展和执行一系列试点性项目的工作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此间不但涉及政府部门,而且还涉及到民间社团和个人。目前,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几乎可看作是一个“迷你”版的全球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前者所展示出的良好实践将大大有益于后者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展示及交流。

《人与生物圈》:谈谈您对中国生态环境现状的认识和期望。

公路货运回顾与展望 篇4

国际集装箱海运市场

2008年回顾

运量呈下滑趋势:在太平洋航线, 2008年集装箱运量增长率相对于2007年整体呈现下滑趋势。2007年保持不错增长势头的远东地区, 2008年仅能勉强维持一个平稳的水平。其中, 中国出口贸易量的减少是主要原因。在亚欧航线, 2008年第一季度, 亚欧航线还是延续了上一年的上升势头, 但是上升势头明显没有预期的快速, 在一季度之后,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似乎开始慢慢显现出来, 并慢慢波及到欧洲, 亚欧航线难逃劫运。各大航运企业纷纷调整航线, 显示出金融风暴已席卷航运业。

运力投放消减:在太平洋航线, 自2007年12月多家经营太平洋航线的班轮公司开始大幅削减运力, 使得运力从1季度开始就呈现收缩状态。由于对美国经贸前景的担忧, 承运人对太平洋航线的运力投入更为谨慎。在旺季不旺的情况下, 许多承运人开始规划淡季停航事宜, 以提高舱位利用率。从全年来看, 太平洋航线运力调整多为航线优化和航线合并等, 往年在旺季的大规模运力扩张的现象在2008年没有重现。中远集运等企业太平洋航线运力进行了较为明显的削减, 转而投向亚欧航线。在亚欧航线, 由于2007年泛太平洋航线的不景气, 亚欧航线大有取代太平洋航线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航线之势。随着欧洲市场的疲态显露, 以及堪比美国更加岌岌可危的欧洲经济, 下半年, 大量的亚欧航线运力被封存, 各大航运公司都一改年初的大量投入, 纷纷收缩船队规模, 抵御“寒冬”到来。

运价前高后低:在太平洋航线, 2008年上半年运价总体呈上行基调, 但在下半年 (特别是第四季度) 明显下滑。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 亚美之间的贸易量大幅下降, 但因为大多数船公司从2007年就已经采取减船的措施, 使上半年供求基本平衡, 但第四季度运价明显下跌。在亚欧航线, 进入2008年之后东行方向增速迅速放缓, 西行方向更是因为金融危机导致的出口货物减少, 而使运价出现了负增长。相对于亚欧航线上其他国家, 中国的表现还算稳定, 但是在第三季度之后中国到欧洲的运价也开始走低。

租船市场寒气逼人:进入2008年以来, 租船市场一直“寒气逼人”, 第四季度租船市场更是寒冷至极, 市场租船交易大都采取“短租”形式。到2008年第四季度, 租金低、租期短成为了租船市场的显著特征。在二手船市场方面, 全球贸易锐减, 航运业低迷, 引发海船市场亦出现多年罕见的寒冬。二手船市场量减、价跌、成交低迷的惨淡景象呈现在业界面前。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走势:2008年美西、美东航线的集装箱运价指数较2007年整体偏高, 且较为平稳, 变化幅度不大。但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加深, 货量的不断减少, 到第四季度集装箱运价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态势。

2009年展望

太平洋航线:太平洋航线相关的集装箱进出口地区是发展中国家比较集中的区域, 尽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但相比较其他发达国家而言, 仍将成为推动海运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但北美地区的集装箱进出口则不乐观。从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的大环境判断, 结合太平洋航线特点和背景, 2009年的太平洋航线集装箱运量将会小幅上扬, 但是增幅较小。

亚欧航线:相对于CI作出的亚欧航线0.7%增长来说, 本报告作出较为悲观地估计, 亚欧航线可能稍好于全球贸易, 但还是会处于一个相当缓慢的增长阶段, 预计2009年的亚欧航线运量与2008年基本持平。如果欧洲经济和世界经济在下半年复苏的话, 有可能还会有小幅增长。

国际散货海运市场

2008年回顾

海运需求疲软:2008年铁矿石和煤炭 (包含炼焦煤和动力煤) 的海运贸易量分别占到世界干散货海运贸易总量的27.9%和26.9%。2008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干散货海运贸易量与2007年同期的负增长相比, 出现明显增长态势, 第三季度的贸易量在第二季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7%, 实现全年的峰值8.09亿吨。然而由于中国铁矿石贸易需求疲软, 致使铁矿石的海运贸易量比2007年同季度增幅降低超过了1%, 炼焦煤海运贸易量比2007年同季度增幅也降低超过了1%。由于谷物具有周期性的特征, 同比增长率低于海运贸易总量的增幅。其他大宗散货中, 动力煤和小宗散货的年增幅分别为5%和3%, 使得整个干散货海运贸易市场喜忧参半。铁矿石的海运进口仍然集中在中国、日本和欧盟等地区。其中, 中国对铁矿石贸易的强大需求是促进铁矿石海运进口量增长最为关键的因素, 基本占到了2008年世界铁矿石海运进口总量的一半, 但2008年全年铁矿石海运进口量仍然低于预期, 只能达到8.89亿吨。

运力增长较快:截止2008年10月, 世界干散货船队共有6985艘 (1万载重吨以上的干散货船) , 415.68百万载重吨, 其中海岬型船 (指吨位在10万吨以上的船舶, 下同) 运力为141.45百万载重吨, 占34%, 巴拿马型船 (指吨位在6~10万吨的船舶, 下同) 运力为114.06百万载重吨, 占27.4%, 大灵便型船 (指吨位在5-6万吨的船舶, 下同) 运力为82百万载重吨, 占19.7%, 灵便型船 (指吨位在1-4万吨的船舶, 下同) 运力为78.17百万载重吨, 占18.9%。总运力比2007年的6694艘 (392.7百万载重吨) 增加了291艘 (22.98百万吨) , 增幅分别为4.3%和5.85%。

运价波动剧烈: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BDI指数出现剧烈波动。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运力供应紧张;二是FFA的炒作。从2007年12月到2008年1月, 国际干散货市场行情一路暴跌。BDI指数从2007年12月24日9143点跌到2008年1月31日的6052点。其主要原因:一是1月份全球主要煤炭出口国或出口港遭受种种不可抗力因素和突发因素影响;二是中国与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价格谈判未果, 以及中国将在新的一年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三是国际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从2007年8月的7000点经过短短三个多月时间, 飙升到11000点, 增幅为57%, 产生了“繁荣性泡沫”。自2008年1月底2月初开始国际干散货运价峰回路转, 之后一路飙升。其主要原因:一是干散货海运需求增大;二是运力不足, 新船投入增幅低于需求增幅;三是海运运距加长;四是国际投资热钱大量涌入干散货市场, 国际热钱投资商趁需求激增及船舶压港严峻之际伺机炒作。

2009年展望

对2009年世界大宗散货的海运贸易量的预测数据显示:2009年世界大宗散货的海运贸易仍能保持增长的态势, 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涉及到实体经济, 2009年大宗散货的海运贸易总量的增长幅度与2008年相比将明显放缓, 预计只能维持在4%左右, 总的海运贸易量为32.55亿吨。2009年国际干散货市场仍然存在表现的空间, 只是上升幅度比前两年市场大好的时候趋缓, 市场走势更显平滑。其中炼焦煤预计2009年的海运进口量仅为2.58亿吨, 比2008年的2.55亿吨高出300万吨左右。2009年铁矿石的海运进口需求仍能有所增长, 但中国铁矿石的需求增幅并不明显, 预计难以突破5亿吨。2009年铁矿石需求的实际恢复时间仍难以确定, 很大程度上在于中国港口积压的铁矿石消耗速度, 以及中国国内铁矿石开采力度和矿石利用率。因此, 中国因素在2009年铁矿石进口中仍然起着重要导向作用。2009年世界谷物的海运进口与出口将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 其中, 谷物海运进口自2006年出现增长拐点后, 一直保持着平滑的增长态势, 但受全球经济需求减少的影响, 预计2009年的谷物进口会有微量萎缩, 但整体趋势仍然向好。

我国沿海散货海运市场

2008年回顾

煤炭海运量由旺盛到负增长:据交通海运部的统计, 2008年1~10月沿海煤炭下水量比2007年同期增加5326万吨, 增长17.08%, 下水量达到43100万吨。沿海煤炭下水量的增长主要在上半年, 7月份后增长率已经大幅下降。第一阶段 (1~6月份) :需求旺盛, 下水量持续增长;沿海煤炭下水量的增长主要在上半年。第二阶段 (7~9月份) :需求走弱, 发运量下滑。受国内经济放缓影响, 南方电煤需求下降明显, 港口煤炭发运量首次出现负增长, 增幅比上月减少7.6个百分点。第三阶段 (10~12月份) :需求大幅下降, 发运量连月负增长。由于南方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造成煤炭需求量大幅下降, 而且下降幅度之大超过预期, 10月港口煤炭发运量首次出现负增长, 港口煤炭发运量完成3800万吨, 同比下降3.1%, 其中内贸煤炭3 5 9 0万吨, 同比增长2.8%, 外贸2 1 0万吨, 同比下降51%, 11月份港口煤炭发运量分别仅完成3400万吨, 同比下降13.2%, 连续二个月出现负增长。

铁矿石运量大幅下降:据交通海运部水运司的统计, 2008年前三季度主要港口沿海铁矿石海运量达9235万吨, 增长20.9%。由于房地产不景气, 钢铁出口也在下降, 钢铁价格持续下滑, 铁矿石需求大幅减少, 四季度后沿海铁矿石下水量大幅下降, 全年沿海铁矿石海运量22390万吨, 增幅下降至5%左右。

粮食运量明显增长:沿海粮食下水量2008年出现久违的高速增长, 前三季度粮食下水量达到1513万吨, 同比增长33.7%, 2008年全年下水量达到2100万吨, 增长30%左右。

运力分析:截止到2008年9月底, 1万吨以上中国沿海船舶运力约2200万吨, 其中沿海船舶1450万吨, 兼营船舶750万吨。占沿海主要市场份额的几个船公司是中国海运、中国长江航运、浙江省海运、宁波海运和福建冠海海运等几家。沿海运力不断增长, 2008年再创新高, 导致市场上运力宽松, 运力供过于求, 大部分船公司经营困难, 甚至处于亏损状态, 与其2007年相比, 难以出现大的行情, 往日的辉煌将不复存在。

运价分析:第一阶段 (1~6月) :需求强势, 运价高位震荡, 沿海 (散货) 运价指数于6月4日创下历史纪录的2886.92点。第二阶段 (6月~至今) :需求走弱, 运价大幅下滑, 受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 沿海省市煤炭总体需求下降。6月份后海运需求不足, 海运行情惨淡, 运价一路下滑。2008年11月26日发布的沿海 (散货) 运价指数报收于1188.35点。

2009年展望

国内沿海干散货运量展望:2009年国内沿海干散货市场总体上供过于求, 具体供求之间有多少差额, 视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而定。根据预测, 2009年沿海主要港口煤炭吞吐量和下水量增速将有所回落, 其中吞吐量增速将回落到5%左右。2009年沿海主要港口金属矿石吞吐量和下水量将下降, 其中吞吐量下降幅度为6%左右。2009年沿海主要港口粮食吞吐量增速将回落到3%左右, 下水量增速将回落到10%以内。

运力投放展望:由于2008年下半年国内散货需求大幅下滑, 国内沿海海运市场急速恶化, 许多船公司取消或延迟新造船舶的订单, 2009年新增运力的滞涨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海运市场上运力供过于求的现状。另外, 由于沿海海运市场上运营的船舶很大一部分是二手船和兼营船, 依据2006年8月公布的《老旧海运船舶管理规定》, 大概有80万吨的运力到了拆船期限, 退出运营,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缓目前海运市场上运力供过于求的局面。

回顾判断与展望 篇5

作者:张宁

呈现于读者面前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令人倍受鼓舞、倍增信心、倍感振奋的工作报告;与其说是工作报告,倒不如说是一份关于安康发展的研究报告、一份关于新形势下安康如何“跟进”发展的新答卷。过去,面对2009,我们曾发起“转‘危’为‘机’、弯道超越”的冲锋;今天,面对2010,我们又吹响了“奋力拼搏、‘跟进’发展”的新号角。

1、回眸2009:安康发展由“滞后”走向“跟进”。

如何评价和看待过去一年的发展,研读《报告》,我们的基本判断是:取得了好于预期的成绩,标志着安康发展由“滞后”走向“跟进”。这个判断的基本含义:

一是说2009年我们取得了好于预期的发展成绩。这是有充分事实根据的,比如国内生产总值,我们的预期目标是270亿,增长13%;实际完成274.95亿元,增速15%,分别高于预期4.95亿元和2个百分点,完成年计划的101.8%。再比如固定资产投资,我们的预期目标是260亿元,增长30%,实际完成情况是272.8亿元(去年201亿元,今年净增71.8亿元),增长35.9%,分别高于预期12.8亿元和5.9个百分点,完成年计划的105%;还有旅游业我们的预期是全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综合收入20亿元,实际完成情况是突破了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高于预期100万人次、2亿元,比2008年接近翻了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我们的预期目标是3270元,净增500元,实际完成3313元(全国5153元),增长1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期11650元,净增1500元,实际完成12525元(全国17175元),净增2375元,增长23.4%。可以说,我们在诸多方面都实实在在取得了好于预期的成绩。

二是说,2009年具有“拐点”意义,实现了由发展长期滞后走向跟进陕西建设西部强省的步伐的转变。应该说,“十一五”以来,我市经济开始以两位数增长步入发展快车道,从2006年到2008年,我们年年刷新纪录,GDP 增速分别达到10.3%、12.6%、15.1%,但横向比较老在倒数第一或第二、第三的位次,依然处于发展滞后地位;2009年我们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名列全省中上游水平,比如GDP增速名列全省第二,第二产业增速达17.8%,名列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全省第三,财政总收入完成30亿元,增长15.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72亿元,增长29.8%,收入增幅全省排位第五,支出增幅全省排第二等,安康发展第一次实现了由“滞后”到“跟进”的新跨越。三是说安康在2009年的“跟进”发展中,发生了若干深层次变化。(1)经济结构深刻变化。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也由2008年的27.3:32.5:40.2调整为23.9:34.6:41.5,二次产业比重由高于一次产业5个百分点提升到10.7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开始步入结构优化的良性发展轨道。长期以来,安康经济结构的演进是非常缓慢的:“八五”末为42:24:34,“九五”末为32:25:43,2004年达26.7:28.8:44.5,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高于第一产业2个百分点;“十五”末为25.8:28.7:45.5,2007年为27.4:3

1.1:41.5,2008年为27.3:32.5:40.2。2004年以来,二产高出一产近1个百分点后,逐年的提升就是1~2百分点左右,2009年提升了5.7个百分点。这证明了我们加速工业化进程、坚持工业主导的理念是正确的。强力发展新型工业是推进我市经济结构演进、调整的根本举措。(2)人均水平显著提高。人均DDP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341元,按现行美元汇率折合1500余美元,大约相当于全国2004年的水平。

(3)突破交通“瓶颈”出现“拐点”,发展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境内高速公路加快建设,襄渝铁路复线建成运营,特别是西康高速公路提前通车,通村水泥路突破10000公里,标志着安康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时期的到来,使安康的发展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4)固定资产投资地位有所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占到全省投资的4.2%,反映我们在全省投资格局中的比重在明显改善。(5)发展方式有明显变化。一是投资拉动虽仍唱主角,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0%以上,但消费的拉动作用也明显显现。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6亿元,增长19.7%,高出平均增速4.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57.8亿元,增长19.8%,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5.7亿元,增长19.6%,住宿餐饮业增长24.1%,时尚用品消费、汽车消费、装修消费等都成高速增长态势;而且,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686.7万美元(计划目标任务为1200万美元),增势强劲,增幅全省第一。二是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显现。工业总产值162亿

元,增长28%,新增规模企业59户(2008年为28户),增加值63亿元,增长20%,十县区工业总产值增速达56.7%,高于全市28个百分点,县域经济活力凸显;三是新型工业拉动作用明显。清洁能源增长18.1%,新型材料产值增长24.4%,富硒食品产值增长39.5%,安康丝绸产值增长28%,生物医药产值增长27%。四是全面系统规划了安康未来发展,编制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十二大规划,新型材料产业规划和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省政府已批复实施,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经市人大常委会审定,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已报省上审批,月河川道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验区、“一体两翼”产业布局、山水休闲度假胜地和旅游目的地、规模特色效益农业、循环经济、富硒食品、水产养殖等规划相继编制完成和印发实施,使安康长远发展步入了科学引领轨道。

2、“拐点”显现:得益机遇、成事在人,最大收获是信心。

2009年我们之所以能实现由“滞后”到“跟进”的跨越,我个人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基本成因:

一是得益机遇。2009年我们虽然同样遭遇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挑战,但机遇远远大于挑战,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对安康发展十分有利,比如国家宏观政策的大转变,中省政府直接投资加大,产业梯度转移和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省委省政府对陕南突破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西康高速的提前通车等等,都是加速安康突破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动和支撑因素。

二是成事在人。首先是市委市政府对形势判断非常准确,机遇意识强,机遇抓得准,敢于弯道超车、乘势而上;其次是发展理念和思路正确,比如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发展、和谐为基本主题,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按照“一体两翼”的空间布局实施“368“重点突破,重视消费拉动,实施规划引领,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人文化进程,等等;三是措施得力、作风扎实,诸多领域的骄人业绩形成了对2009年发展的有力支撑,比如工业的强力扩张(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30亿元,增长31.4%,实现增加值52.08亿元,增长19.6%;支柱产业全面增长;轻工业高速增长,产值增速达42.9%,重工业继续回升产值增速达26.5%;净增规模企业59户,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达70%),建筑业的迅速发展(2009年,本地资质建筑企业生产增长40.9%,外省在安资质建筑企业生产增长95%,有的拉动了安康建筑业的发展,对GDP增长贡献不断加大),投资的高位运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2.8亿元,增长35.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0%),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全国500强的昊华、华润、大唐、华电、延长、雨润、陕煤、陕有色、重钢等大企业集团先后落户安康,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61个,引进资金142亿元,已开工项目155个,到位资金68.1亿元,省外招商引资增幅名列全省第一;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对安康突破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家纸盒意义),生态旅游发展的新跨越,消费需求的旺盛,改革创新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林权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创新等),等等。

我想,2009年我们收获最大的是信心,发展的实绩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发展理念、思路和信心。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概括:“基础先行、产业支撑、城乡统筹、民生为本的发展理念更加清晰;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循环模式的发展路径更加明确;规划引领、项目带动、招商引资、改善民生的工作重点更加突出;依法行政、科学决策、依靠群众、真抓实干的工作机制更加健全。”

3、展望2010:机遇依然强劲,“跟进”仍需奋力拼搏。

从机遇和有利方面看:发展基础好于去年,宏观经济环境好于去年,省委省政府对安康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在安基础设施投资的硬支撑绝不亚于去年(在建320公里和列入规划的380公里高速公路,以及铁路复线、机场迁建、汉江水电、石泉火电、750变电、气化陕西等重大工程,投资将超过600亿元),我市正在形成的以绿色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为主干的工业格局将成为新一年突破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国家启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面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大‘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补偿力度(2007年2亿元,2008年3.9亿元,2009年7亿元,2010年发改委上报的数额是17亿元)等,将成为我们新一年加快发展的助推器;干部群众不甘落后、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追赶”将形成巨大的精神推动力,等等。可以说,面对实实在在的机遇,我们没有理由不对2010年充满信心。从挑战和不利方面看:宏观形势向好,别的地区可能摆脱金融风暴影响,跑得更快,商洛、汉中等兄弟地市加快发展的势头很猛,这会给我们构成极大的竞争压力;信贷规模压缩,新上项目门槛提高,基础建设

有保有压,增加了我们上项目、扩投资的难度;虽然我们连续两年保持15%的增速,但我们长期发展滞后,“蛋糕”小,发展基础还是比较差(经济总量仅占全省的3.4%,人均GDP只是全省的一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全省88.6%,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全省的96.4%,三次产业结构比中,二产的比重低于全省18.1个百分点),这会对发展形成基础性制约。所以,展望2010,虽然机遇依然强劲,但要实现新的“跟进”仍需奋力拼搏。

4、保持“跟进”:新思路、新举措鼓舞人心。

《报告》在总结经验和科学分析、判断形势的基础上,围绕“跟进”发展与稳定和谐两大基本主题,明确了2010年安康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总体要求和战略举措,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凸显出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

——目标定位“跟进”。《报告》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其基本理念是:着眼突破发展,着力保持“跟进”态势。这既是安康人民不甘落后、奋力追赶的共同愿望,也是安康突破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又有扩大投资拉动、新型工业主导、县域经济支撑、城镇建设推动、生态旅游带动、改革创新驱动和省级高新区承载等一系列项目和战略举措支撑,具有现实性和科学性。

——发展凸显“两大主题”。“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是《报告》谋划新发展的两大基本主题。突出这两大主题,就是首先要通过“扩投资、兴产业、调结构、促销费”努力保持安康经济“跟进”发展的基本态势,同时通过“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加速社会事业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等举措奋力实现在“跟进”发展中“重民生、保稳定”的目标,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推进安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奠定建设生态、富裕、文明、和谐新安康的扎实基础。

——在奋力“跟进”中转变发展方式。比如发展主调由2009年紧急应对危机的“三保”(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调整为“扩投资、兴产业、调结构、促销费、重民生、保稳定”六句话,单纯的“保增长”变成了“扩投资、兴产业、调结构、促销费”,强调在“跟进”发展中要“把扩大投资和促进消费作为增长的基本动力,把加快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先导工程,把发展新型工业和县域经济作为调整结构的重中之重,把加快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重点,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集中体现了在奋力“跟进”中转变发展方式的新理念。再比如《报告》特别强调,“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在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优化投资结构”。这是非常重要的投资理念,对安康持续发展意义特别重大。优化投资结构,是要在投资的不断扩大中,降低政府投资的比重,提升产业项目、尤其是新型工业项目投资的比重。因为,我们在热火朝天的投资增长中,有一个深层忧虑,或者说战略忧虑,那就中省政府大幅度投资期结束后,我们靠什么支撑发展。因此,在扩大投资规模中优化投资结构,就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题中之意。

——项目负载安康希望,新型工业主导“跟进”发展。投资、消费、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安康发展所处的战略机遇期是以投资拉动为基本特征的,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因此,继续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就成为进一步推动安康“跟进”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第一选择。扩大投资、“跟进”发展,基本载体、主要载体、第一载体是项目,项目建设是支撑,招商引资是抓手,项目带动战略是统领全局的战略。2010年预期完成的120个重点项目建设,带动360亿元投资全面完成,负载着安康人走向富裕的希望。

2009年工业强力扩张,新型工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是“保增长”的关键因素。2010年要继续“跟进”发展,必须确保工业、特别是新型工业快速增长。这既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长远要求,又是确保“跟进”发展的紧迫需要。《报告》强调:“把发展新型工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和《安康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真正走出一条资源统筹、园区承载、龙头引领、集群推进、循环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段表述,既包含着过去的经验和探索,也包含着新的理念和思路,体现了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要求。比如“资源统筹”、“集群推进”、“循环利用”都是今年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报告》中还有一段话对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了特别强调:“举全市之力,行非常之策,狠抓8万吨金属镍一期、石泉火电厂一期、雨润200万头肉类加工、陕煤化60万吨富硒矿泉水、白河3万辆汽车组装、旬阳小金河磁铁矿深加工、紫阳10万吨电解锰等产值20亿元

以上具有决定意义的工业翻身项目,实现新型工业的跨越发展。”这里所点的项目,对安康突破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价值。

5、卒章显志:引安康民歌吹响新的进军号角。

如果说2009年是安康化“危”为“机”、奋起直追的关键年,那么2010年则是安康奋力拼搏、保持“跟进”的关键年。发展的战略态势是“机遇依然强劲,‘跟进’仍需奋力拼搏”,成事的关键还是在人,在人的精神和态度。《政府工作报告》结语中讲了一段催人奋发、感人至深的话:“过去的一年,我们在经受考验中收获了喜悦;新的一年,我们满怀信心踏上新的征程。喜悦已成为过去,道路依然曲折。面对美好的前景和全市人民的期盼,我们必须焕发精神、激昂斗志,一往无前;面对依然落后的现实,我们必须咬紧牙关,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天上没有玉皇,地下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安康人民就是要以这种胆略、气魄和智慧,奋起改变落后。让我们高举科学发展观伟大旗帜,在中共安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砥砺奋进,把突破发展大业不断推向前进,为300万父老乡亲创造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

方市长在这段朴实、坦诚、充满内在张力的结语中,引用了一首安康民歌,借以表达安康人民要奋战2010年的胆略、气魄、信心和决心。我个人以为,这是非常恰切的,也是极富于新意的。对此,我有三点理解:

一是就民歌本身而言,这首安康民歌虽然产生于大跃进年代,但它以质朴、自然、新颖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实践主体不信天、不信地,不畏艰险、勇于拼搏、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和雄心壮志,显示了历史主人公的自豪感,是一种实践主体不畏艰难险阻、奋斗拼搏精神的集中体现,在诗歌史上是作为优秀民歌而被反复引用的;

二是卒章显其志,方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我市2009年所取得的发展成绩,科学准确地分析了2010 年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了2010年我市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工作部署,报告结语中引用这首民歌,恰如其分地表带了安康人民面对“机遇依然强劲,‘跟进’仍需奋力拼搏”的战略态势,勇于克服困难、奋力追赶的坚定信心、坚强决心和豪迈气概;

三是这首民歌产生于安康,作者是安康人,安康人家喻户晓,打着深深的安康印记,带有浓郁的安康文化色彩,彰显着安康人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既使我们倍感亲切、备受鼓舞,又以富于安康特色的文化形式表达了安康人的共同追求、愿景和信念。

30周年的回顾与展望 篇6

改革开放已走过30周年波澜壮阔的历程,它影响或改变了数代中国人的发展和前途,也推动了我们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的现代化步伐。同样,我国高等教育在这30年中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高等教育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的改革开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了我国30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背景,同时它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基本背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曾经历了几个快速发展时期,但不论是院校的设立,还是专业及学科的设置,其质量和数量都不能与改革开放30年中取得的成就相比拟。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虽然高度重视科技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曾多次进行全国性的院系、学科调整,但总体上高等教育的体制与其他领域体制一样,深受前苏联体制的影响,不能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广大毕业生毕业后学非所用现象广泛存在。受阶级斗争路线的影响,当时能上大学的年轻人不仅数量有限,上了大学主要也忽视专业学科的学习,而把主要精力用于从事阶级斗争,从而使绝大多数年轻在校大学生荒废了自己宝贵的青春。

相反,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到目前为止,高等教育在我国以三种方式并存──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考考试。它们不仅丰富了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也都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贡献了力量,构筑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高等教育格局。

人们不会忘记,30年前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初期,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果断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对科学技术的历史地位作了深刻阐述。从此表明了党和政府在教育、科技文化方面重大决策的改变,“读书无用论”从此遭到彻底摒弃,知识就是力量重新为国人所认同,由此迎来了教育、科技的大发展、大繁荣。此后,党中央又相继提出科教兴国和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为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找到了正确方向。可以说,经过1978年的思想大解放,高等教育的春天才真正到来,无数学术禁区得以解禁。在邓小平同志教育要“三个面向”思想以及社会主义“三个有利于标准”指导下,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一批批我国原来没有而又急需要的,有自身特色的院校、专业、学科如雨后春笋般的成长起来(比如民办高校的兴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一些热门专业的开设等等)。从1951年10月1日,当时政务院决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起,我国延续了50多年的大学毕业分配制度,也随着2007年4月西藏取消大学生毕业分配而宣告结束。这种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其意义远不止于高等教育本身,它不仅是人才培养、使用制度上的变化,更是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成果体现,是与国际接轨、适应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此外,随着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办学模式、办学经验的引进,我国的高等教育不论在发展的数量上(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飞速提高。高考制度不断改革,招生考试从全国统一到多元化的变革正在兴起,1977年全国高校招生数是27万人,但是去年却达到了570万人。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校人数达2700万人,规模居世界首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可以说短短的30年,就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走完了西方国家经历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

推而广之,3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意气风发,以饱满的热情和脚踏实地的态度,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上演了一幕气势恢宏的改革开放大剧:我们在着力于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追求社会的全面进步,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建设,推进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可以说,改革开放,把古老的中国带进了现代化的快车道;改革开放,把封闭和半封闭的中国带进全球化,融入世界经济;改革开放,使中国融入了世界的主流文明。

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邓小平曾一语中的地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胡锦涛总书记也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解放思想是取得30年辉煌成就的法宝

总结经验,30年辉煌的取得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解放思想像一根红线贯穿着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为改革开放提供动力源泉。

什么是解放思想?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人们在不断实践、开拓、探索时,总是在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掌握新方法,探索新途径,采用新策略,实施新举措,取得新成功的。

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影响以及计划经济的巨大惯性等许多因素的干扰,我们每前进一步都需要解放思想开道。可以说,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就是一部不断冲破禁锢、不断打破僵局的思想解放史。1982年的解放思想,使我们突破了传统的对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认识,接纳了计划经济为主体,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的思想解放,使得我们突破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伟战略,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抗过了亚洲乃至世界性的经济萧条时期。2002年的解放思想,使科学发展观逐渐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使我国在小康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天,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如何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所有这些问题和困难的解决,关键仍在进一步解放思想。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就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说,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尚处于发展时期,尽管说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高等教育的人均资源享有度仍然相对落后,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有人说,社会的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公平上并非空穴来风: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不论是人均资源的占有和使用,还是高等教育体制本身或一些具体运行环节,都存在着大量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需要在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中加以解决。为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出了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所担负的重要使命,并在“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部分把教育摆在首位,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教育进行了新的部署。总书记的这些论述,在给我们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通过不断的解放思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教兴国道路。

作为多年从事教育的工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我们认为高等教育中的解放思想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探寻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途径。高等教育的发展既要有质的提高,也要有量的扩展。比如高等教育中的公平问题,就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解决出现的问题,只有在科学发展中才能合理有效地解决供求问题。因此,凡有利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我们都要大胆地试,大胆地摸索。第二,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是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信息社会使得事物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稍有不慎就会落伍,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是如此。面对激烈的竞争(包括生源等方面),较快的发展速度是高等教育综合竞争力的体现,没有一定的速度而谈论高等教育的发展,往往是崇尚空谈,坐而论道,使机会在等待中不知不觉地丧失。第三,在不断改革创新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不能原地踏步,因为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解放思想也不会一劳永逸,要使思想与实际保持一致,必须在创新上做文章,与时俱进地创新思想解放的内容、丰富思想解放的形式。

因此,在新形势、新机遇面前,不论是一所学校(单位),还是一个地区、省份或者区域,乃至全国,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发展,最根本的还在于我们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法宝──解放思想。

未来的发展任重道远

我国的改革开放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正如近年来国内很多专家学者指出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处”以后,各种扎根很深的复杂问题正在浮现出来。随着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社会上对改革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可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以斩钉截铁、铿锵有力的语言所强调的那样:“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里既讲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又强调了党领导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在方向和道路上的正确性、坚定性,使我们明确了改革开放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们才刚刚开始。今天我们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就是为了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勇于实践的大无畏精神,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继续前进。

高等教育作为特殊的行业,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肯定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不可忽视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加以解决。如教育部门出现了三大弊:市场化、官场化、大规模(将大学合并成无个性特色的超级大学),这是中国教育的大伤。再比如,我国的国有企业已陆续告别了行政级别,告别了官本位,相反,由我国一些较有名气的大学领头,高校陆续套上了行政级别进入官本位制,让校长(连同党委书记)戴上某类并不算荣耀的“官帽”,貌似升格,实际上是降格,使这些学校丢掉了自身本应具有的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本应享受的较优越的生活条件,在学校内部造成一种追逐官位的风气。有些知名学者或因做官或因大量的行政会议而牺牲了大量的学术时间,造成科研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追逐行政级别的风气同时还造成了一批有造诣有名气的学问家被轻视。这些都偏离了国家办教育的宗旨,尚需要在继续深化改革中加以化解,停步不前没有出路。

而且,高等学校一般都具有程度不等的地域性。就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来看,这些年很多地方的高等教育都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但就目前的发展水平来说,除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之外,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走一段很长的路。泛泛说来,我们以为今后地方的高等教育发展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突出自身的责任:第一,要在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力求有更大的作为。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应积极主动地发挥生力军的作用,不仅要在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方面起基地的作用,而且要在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方面起孵化器和辐射源的作用。今后,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区域产业结构,合理调整、设置区域经济发展中急需的专业、学科,增加大学生实验实训课程量,尽可能缩小高校与企业间距离,尽快实现知识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第二,要在促进地方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方面加以努力。每个地方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作为地方高校,要在促进本地教育机会公平上多下功夫,树立教育公平理念,推进教育政策和制度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与社会各界一起共创教育环境的公平。通过提高本校的教育质量,走内涵式扩展之路来发展自己、繁荣地方高等教育事业;第三,要为地方的政治发展和文化大繁荣作出新贡献。作为高等学校,主要包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要做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排头兵,积极利用地域文化优势,发掘、整理地方文化,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要进一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思想库作用,在学习、研究、宣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方面多出成果,等等。

公路货运回顾与展望 篇7

1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我国公路建设及投融资情况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国公路行业建设投资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2008 年以后,国家投资大量资金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09 ~ 2010 年公路建设投资额平均增速达到40% 左右,公路通车总里程维持稳步增长态势,平均增速达到了3. 5% 左右; 2011 年,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下,公路行业整体建设与投资增速放缓,公路通车里程增速也呈降低趋势,2011 年全国公路建设投资增速9. 7% ,较2010 年下降9. 1 个百分点,公路通车里程仅增长2. 45% ,较2010 年降低了1. 36个百分点; 2012 年公路行业建设投资额整体呈现缩减态势,但从下半年开始,在“稳增长”的基调下,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降幅逐步收窄且有所回升,公路累计投资额基本与上年持平,公路通车总里程增长3. 19% ,较2011 年回升0. 74 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速; 2013 年以来,在落实稳增长、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政策,以及各省加快推进完成“十二五”目标的带动下,公路行业投资额增速呈较为明显的回升态势,投资规模保持高位,2013、2014 年增速分别达到7. 69% 和12. 92% ,但在公路建设成本增长较快影响下,公路通车里程增速放缓,2013、2014 两年公路总里程增速分别为2. 80% 和2. 47% ,截至2014 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46. 39 万公里。

2 高速公路建设超额完成规划

全国各地区的交通“十二五”规划高速公路总里程13. 66万公里,远超过交通部规划的10. 80 万公里。截至2015 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2. 36 万公里,超额完成《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目标。

3 “十三五”公路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

截止2015 年,全国公路网主骨架基本建成,公路建设发展已度过大干快上时期,未来更多的是在遵循交通运输建设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保证一定速度的可持续发展。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将逐渐减缓,干线公路提级改造日益兴起,其中扶贫地区涉及的高速公路、一二级路、农村公路将成为建设的重点项目。根据交通部编制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纲要( 2011 - 2020 年) 》及《“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未来5 年将精确扶地区贫范围,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因地制宜,资金配置到位,提高交通扶贫攻坚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

面对新形势新需求,十三五期既有许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一是高速公路造价普遍偏高,容易建设的道路已经基本解决,剩下的大部分是难度大的断头路和瓶颈路。这些地区多为山区或地势地形复杂地段,工程量巨大,劳动力、原材料、征地拆迁成本逐年上升,进一步抬升了建设成本。二是新建项目还款能力较弱,交通建设资金需求规模大,受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影响,公路客货运输量同比增速连续两年下降,未来新通车公路在路网中的地位与作用有逐步递减趋势,加之公路项目自身有一定车流量培育期,初期效益一般较差,导致金融机构对后续公路建设的支持态度更为审慎。三是随着交通运输新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对出行安全性舒适性和多样性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期不仅要加大建设力度还要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做强“过路经济”,给用路者提供更舒适优质的服务。

经历“十一五、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我国已从公路大国发展成为世界上的公路强国。公路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不仅在公路里程上迈上新台阶,同时也带动沿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十三五”时期仍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公路建设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无论是在公路基础设施“成网”建设,还是在运输道路水平提升方面仍大有可为。

摘要:文中回顾总结了我国公路近10年发展历程,经历了建设高速发展时期,截至“十二五”末全国公路总里程突破450万公里。展望“十三五”,公路建设仍将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扶贫攻坚及“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实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公路规划,高速公路,扶贫

参考文献

[1]张志明.加快公路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J].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003.

[2]周国光.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及其有关问题思考[J].综合运输,2000,(9).

[3]田建军.让“裸路”成为历史[J].中国公路.2013.

[4]2006-2015年公路水运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S].

回顾与展望 篇8

金秋时节, 秋风送爽。我们激情满怀, 欢聚一起, 隆重举行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典礼。在此, 我谨代表学校党政工团, 向新入我校的1000多名新同学和14名新老师表示热烈欢迎, 并祝全校师生在新学年工作顺利, 学习进步,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老师们、同学们, 过去的一个学年, 我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全体教师爱岗敬业, 努力工作;全体同学刻苦钻研, 勤奋学习。教育质量大幅提高, 教学条件得到改善,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2011-2012学年度学校工作回顾

1.高考再创辉煌。今年高考我校在报考人数锐减的情况下, 上线人数一本80人, 二本235人;体音美专业一二本109人;本科653人, 达50%;上省线率99%。应届生大面积成绩优异稳定, 尖子生突出, 本科上线人数遥居宜昌市同类学校之首, 超过部分省示范高中。

2.德育和安全工作成绩突出。“党员联系班级”“德育和安全工作捆绑责任制”工作进一步深入;班主任素质大赛、校本德育教材《读·思·行》系列读书活动、“小红帽”班级值周制、德育导师制以及学代会竞选, 促进了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学生操行合格率98%;涌现出一大批文明素养好、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的优秀典型;获当阳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五五普法红旗单位”、“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称号。我校“德育补习”经验被省文明委作为文明创建的典型案例向全省推介。

3.教科研工作再传捷报。“三段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研究”、“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获当阳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省级重大课题“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成果显著;数学、地理教研组被评为宜昌市先进教研组;政治、物理教研组被评为省级优秀教研组;学校被评为“湖北省校本教研先进学校”, 当阳市“知识产权先进单位”。

4.教师队伍建设又出新成果。涌现出省优秀学科教师6名、宜昌名师1人、宜昌市学科带头人9人、当阳市骨干教师22人;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4人, 省级优质课一等奖8人, 二等奖12人。学校被评为“当阳市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先进单位”。

5.素质教育成效显著, 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功举办了首届仲宣体育艺术节;“激情飞扬”辩论赛、跑操活动等深受师生和家长好评;开设了20多门活动课程。校园生活充满了生机和活力。29项学生创新作品获国家专利。学校被评为宜昌市“十佳科普单位”。

6.课程改革成果斐然。大力推进“三段自主学习”课堂教学, 学生的精神状态日益自信刚健, 学习能力、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打造出全省有名的高效课堂模式, 学校被授予“省课改样本校”荣誉称号。校本课程“当阳二高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受到省教育厅充分肯定, 部分内容被省《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教材直接选用。先后被评为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站到了我省课改第一方阵。

7.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环境改造、财务管理、勤工俭学工作成绩突出。修建了400米塑胶田径场、球类中心;全部教室配备班班通、监控设备, 装备了高标准的通用技术实验室;为高三教室安装空调;添置新锅炉和15台钢琴;完成了教室、寝室、音乐楼和画室的维修改造。教学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8.党团建设、文明创建、“五五”普法、学校宣传和工会工作成效显著。学校被市教育局表彰为教育“先进单位”、“平安校园”、“人民群众满意学校”;被市公安局评为“内保工作先进单位”;被当阳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制建设红旗单位”;被省绿委、教育厅表彰为“绿色文明校园”;被评为省级“教代会工作先进单位”。校党委被当阳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团委被评为当阳市“五四红旗团组织”。

二.2012-2013学年度工作展望

回首过去, 我们无怨无悔;展望未来, 我们信心倍增。我们的学校正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学校声誉和地位在省内不断提高。我们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将学校建成湖北省示范高中”充满信心。

新学年, 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十八大精神为指针, 以创办省级“示范高中”、“文明单位”为目标, 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 坚持“以人为本, 从严治校”的办学理念, 加强素质教育, 走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特色名校之路, 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学校,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为此, 我们确定如下工作目标:

1.高考继续在宜昌同类学校居领先地位。应届生一二本上线率20%, 本科上线率60%, 上省线率100%, 体音美上省线率100%, RSR值评估力争各科获奖, 继续站在宜昌市同类学校前列。一、二年级宜昌市统考的优秀率、合格率在同类学校评估中居前2名。

2.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达98%, 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继续抓好值周班、心理咨询、德育导师、德育补习班等特色工作, 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争再获当阳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3.省级重大课题完成后续工作, 争创省样本校中的典型校。教科研继续做好国家、省级课题申报工作。省级课题“校本教研制度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普通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课“有效教学研究”继续深入开展研究实验, 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力争进入省级课改样本校典型校行列。

4.新课程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工作更加深入。“三段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更加完善, 出经验、出质量。政治学科省级课题“三段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在政治课中的研究与实践”力争早出成效。“打造高效课堂”活动在各科教学中全面开展, 把学校办成名副其实的课改样本校, 在宜昌市乃至省内有更大影响。

5.师生参加各级竞赛取得更优异成绩。学生参加全国、省、宜昌市各种竞赛获奖人数及级别继续位居宜昌市同类学校前列。10名以上教师的优质课 (课件) 在宜昌市及其以上获奖;200篇以上教学经验、论文在宜昌市及其以上获奖或发表。

6.总务后勤工作为学校理好财、服好务, 为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提供可靠的保障。继续抓好校舍、场地、下水道的修缮, 确保设施、设备不出现安全事故。向上争取资金、政策, 改善办学条件。创建国家级“绿色文明校园”。继续办好教学仪器厂、食堂、超市、印刷厂、纯净水厂和校内医务室, 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7.党团建设、文明创建工作再创佳绩。学校力争再获宜昌市“文明单位”称号, 迎接宜昌市“示范学校”的复评工作, 尤其从管理、队伍建设、高效课堂、新课程改革推进等方面再上新台阶, 总结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经验, 为创办省级示范高中打下坚实基础。党团组织的堡垒作用、党员团员的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继续在师生中发展新党员。校党委、团委再获上级表彰。争取有经验性的文章再次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三.希望和要求

老师们、同学们, 回顾过去, 我们自信而自豪;展望未来, 我们任重而道远。冷静地看待现在, 还有很多问题摆在面前, 亟待解决。只有通过不断努力, 改进完善, 才能使二高的辉煌在我们手中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为此, 我提出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勉:

1.明确一个目标:厚德博学。希望同学们成为“阳光的学子”。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青年人应该有朝气, 有奋斗目标。今年毕业的陈昕、冯天亮、钟璇坤、石诚等同学青春阳光, 慎思好学, 奋力拼搏, 积极进取。他们中考仅20多分, 却以高分录入一本大学。他们的表现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2.养成一个习惯:自觉自为。希望同学们成为“道德的模范”。

学业进步, 道德成长, 贵在自觉。学校以“德为先、生为本、师为重”为办学理念, 坚持把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道德的养成从习惯培养开始。希望同学们自觉严格按照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来要求自己, 在老师的指导下, 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 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成为遵纪守法、爱国爱民、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现代中学生。

3.树立一个信心:相信自己。希望同学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读书学习, 需要有决心、有信心、有行动。知识的海洋广阔无垠, 如果一直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 将永远做不了学习的主人, 而只会产生厌倦心理。只要大家真正明确学习目标, 端正学习态度,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多一份思考, 多一份观察, 多一份探索, 那么就会发现这辛苦中有无限乐趣, 付出后就会有更多收获!

4.营造一个环境:文明和谐。希望同学们成为“文明的使者”。

现在, 我们的学校充满活力, 文化氛围日渐浓厚, 教学设备日臻完善, 校园环境更加优美。所有这些都来之不易, 需要我们倍加珍惜。确保校园常绿常新, 整洁完好, 文明有序, 必须从每个人做起, 从一举手, 一投足, 一声亲切的问候, 一个会心的微笑, 一个信任的眼神去寻找答案。

收获机械市场回顾与展望 篇9

从轮式谷物收割机市场近10年来的销量走势可以看出,2009年是一个“转折点”,之前轮式谷物收割机年销量“跌宕起伏”但整体需求呈上升趋势,自2010年开始轮式谷物收割机市场基本趋于平稳仅仅出现“小幅震荡”,维持在了年销量4万台左右的一个存量调整期。2013年来看,轮式谷物收割机市场容量预计在4.3万台左右,相比2012年有一个30%左右的增长幅度,但是相比2010、2011两年基本持平。

2013年轮式谷物收割机市场出现波动性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补贴政策拉动,2013年上半年多数地区轮式谷物收割机执行国补政策,尤其是5 kg/s喂入量机型单台补贴4万元对用户极具吸引力,而且各地对轮式机补贴数量没有过多的限制,拉动了市场需求;二是2012年机手的作业收益较好,刺激了2013年用户购机热情,用户收益变化是影响用户购机积极性的晴雨表;三是产品的升级拉动,2013年各个生产厂家均将传统产品进行了技术改进升级、作业效率(喂入量)升级、驾乘舒适性升级以及外观大升级,性价比大幅提高,不但刺激了老用户的“更新换代”购买,也带动了新用户首次购买。

从产品结构看,2009年以前,中原地区以2 kg/s喂入量产品为主导,东北地区以3/3.5/4 kg/s喂入量产品为主导。2010年开始,随着用户的需求升级,以及产品的技术升级,中原地区由一统多年的2 kg/s喂入量产品向2.5、3、3.5、4、5kg/s喂入量产品发展,东北地区向6、7、8 kg/s喂入量甚至更大喂入量产品发展。

2013年,是中原地区传统产品“跨越式”大升级的一年,5 kg/s喂入量产品成为主流,销售2.72万台,比重达到了63%。东北地区也继续向大型机发展,8 kg/s喂入量以上产品销量接近翻番增长。

2014年市场形势预测

从市场与产业成熟度判断。前面已经说过,轮式谷物收割机市场经过多年发展,从“市场发展”和“产业发展”两个维度来看,中小喂入量收割机已经进入市场成熟、产业成熟期;大喂入量收割机则处于市场成熟、但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期。2014年,预计这种成熟度格局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意味着整体市场不会有太大的起伏。

从市场环境看,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一是补贴政策变数较大。2013年5 kg/s喂入量产品市场需求爆发,除了产品升级拉动外,更得益于各地补贴政策的实施,但是2014年各地对轮式谷物收割机能否保持像2013年这样的宽松补贴政策,还不确定;二是社会保有量较高。2013年“三夏”,参加麦收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持在50万台以上,其中有32万台左右参加了跨区机收作业,促进全国小麦机收水平超过90%,小麦主产省区基本实现全部机收作业。这一数字说明了市场增量空间有限,虽然有相当比例的小麦机接近报废,需要“更新换代”,但国家“报废补贴”政策还未全面开展,“更新换代”进程偏慢;三是机手收益不均。2013年大部分地区麦收机手纯收入有明显差距,跨区作业机手收益较好,但没跨区作业机手收益一般;更新购机的老机手收益较好,但首次购机的新机手收益并不理想。四是农民投资趋于理性。社会保有量大,收益的不确定性,使机器投资回报期延长,农民购买行为趋于理性,在打工挣钱与经营农机挣钱选择上“精细算账”,不再盲目跟风购买。

综上所述,预计2014年轮式谷物收割机会有小幅下降,下降10%~20%,总量在3.7万台左右。

从产品需求看,中原小麦主产区需求将会以2013年这种5 kg/s喂入量产品为主,同时可能在补贴政策导向下继续升级到6 kg/s喂入量产品需求。东北地区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6 kg/s喂入量以下产品需求下降,而8 kg/s喂入量以上大喂入产品需求将继续增长。

从技术发展趋势看,东北大喂入产品向双纵轴流脱分技术发展,中原地区中小喂入产品也将开始向纵轴流技术迈进。

履带式水稻收割机市场2013年市场运行回顾

从市场容量看,我国履带式全喂入水稻收割机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虽然起步较早,但是市场真正升温还是从2002年开始的,市场突破了1万台,至2005年市场突破4万台,2005—2011年年需求量一直在4万台左右徘徊。2012年在黑龙江和江苏两大市场“井喷”销售的拉动下,市场销量达到6.5万台,增长44%;2013年预计销售6.3万台,呈小幅下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黑龙江市场下降引起的整体市场下降,2013年黑龙江市场下降30%。随着全喂入水稻机产品性能的快速提升及用户需求的改变,半喂入水稻机近几年呈现持续回落的态势,2013年预计6 000台。

从产品结构看,半喂入产品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目前仍然以4行为主,丘陵山区对两行需求上升,5行、6行市场需求较少。

全喂入水稻机产品近几年升级较快:一是两极分化,南方丘陵、山区向小型机发展,1.5 m割副以下小机型需求空间依然较为稳定;东北地区向大割幅、大功率的大型机发展,目前已经发展到了3.2 m割幅、92 kW(125 hp)的产品;二是跨区作业需求快速增长,拉动适合跨区作业的2 m割副机型需求增长;三是纵轴流脱粒技术凭借效率高、性能好得到市场广泛认可,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从区域市场看,按水稻的种植农艺条件,将水稻机市场划分为3类,分别是单季稻区、双季稻区、稻麦油轮作区。东北单季稻区需求受天气影响较大,在持续两年的快速增长后,2013年出现回落。而其他稻区在补贴及更新需求的拉动下,市场需求较为稳定。

2014年市场形势预测

从市场与产业成熟度判断,虽然水稻机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但从“市场”和“产业”来看,履带式全喂入水稻机仍然没有进入成熟期,未来几年市场格局和产业竞争格局仍在发生着较大变化;半喂入水稻机则呈现出市场成熟、产业基本成熟的特点。

从市场环境看,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一是“更新换代”需求下降。全喂入水稻机使用年限一般在4~6年,使用寿命要明显低于其他收获机械,特别近几年纵轴流及双滚筒等高品质产品的出现,加快了更新换代的频率,在2009年整体市场销量达到高峰后2013年是第4年,也是旧机更新的高峰期,预计2014年更新需求会从高峰期有所回落;二是补贴政策拉动。补贴操作将更加规范、透明,资金使用更加有针对性,购机用户得到更多的补贴实惠,全额购机、普惠制将会全面实施;三是用户收益“两极”分化。随着全喂入水稻机性能的不断提升,其兼收小麦、油菜功能的不断完善,全喂入水稻机机手开始大范围跨区作业,单机作业量快速增长,跨区用户收益同步提高;而没有跨区作业的用户受跨区收割机影响,作业量及单价下降,收益减少;四是土地流转趋势明显。南方农村呈现老龄化趋势,种田人口不断减少,合作社及农机大户代收代种业务不断拓展,土地流转簇生的种粮大户不断增多,拉动新增用户群体增长。

综上所述,预计2014年履带式全喂入水稻机市场需求总量在6万台左右,呈现高位盘整、稳中有降的特点。半喂入水稻机随着全喂入水稻机产品性能的快速提升,尤其是“纵轴流”、“双滚筒”全喂入机型快速成熟,其良好的性价比赢得了中高端用户的认可,受此冲击,2014年半喂入水稻机需求持续低迷,总量在6 000台左右。

从分区域需求来看,东北单季稻区需求受天气的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近两年降雨较多,履带机保有量大幅增长,预计2014年水稻机需求持续回落;稻麦油轮作区在跨区作业需求增长,纵轴流、双滚筒等新技术产品的影响下,更新换代需求还将持续增长;南方双季稻区由于地形较为复杂,机收率较低,用户收益也普遍偏低,水稻机处于缓慢增长的趋势。

从产品结构来看,全喂入水稻机纵轴流机型需求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双滚筒及传统的单横轴流机型需求比例大幅下降。同时区域性需求特点更加明显,丘陵、山区对小割幅的小型产品需求平稳,稻麦油轮作区主要以2 m割幅产品为主,东北地区对大割幅产品需求比重上升。半喂入仍以4行为主导产品,但是南方丘陵地区呈现2行半喂入机需求,而东北地区5行、6行机型需求增长,产品需求呈现多样性。

自走式玉米机市场2013年市场运行回顾

2010年3行以上自走式玉米机销量达到8 000台,较2009年增长150%;2011年销量达到1.52万台,增长90%;2012年达到2.5万台,增长60%;2013年销量没有突破3万台,大约在2.9万台左右,增长1 6%,没有达到各生产厂家和行业有关人士当初预测的30%~40%增幅、销量3.3万~3.5万台的预期。

2013年3行以上市场没有达到预期的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黑龙江地区下半年的洪涝灾害,致使4行、5行玉米机需求大幅下降;二是中原地区的部分地区干旱(如皖北、河南)、洪涝(如鲁西北)导致玉米大幅减产、甚至个别地区绝产,影响了用户购机积极性;三是京津冀地区2013年单台补贴额度下调,加上2012年机手收益不好,影响了用户购机积极性,致使2013年该区域市场小幅下降。

与此同时,小两行自走式玉米机也同步发展,2011年销量过1万台,2012年销量2.4万台,翻番增长;2013年达到2.7万台,增长幅度与3行以上基本同步。主要得益于小两行不但作业灵活,适宜于小地块作业,也得益于低廉的价格。但是小两行由于属于低端产品,生产厂家鱼龙混杂,加上使用材质不过关,质量令人担忧,服务又跟不上,这两年频频出现曝光事件。

从产品结构看,我国玉米收获机发展经历了“最早期的牵引式玉米机”阶段、“背负式玉米机”阶段、“背负式与自走式并存”阶段、“自走式玉米机”阶段等4个发展阶段。从2010年开始,进入了以自走式玉米机为主的发展阶段,自走式玉米机需求快速增长,而背负式急剧下降。2013年看,中原地区背负式已经退出市场,完全进入了自走式时期,以3行为主、基于3行底盘的小4行为辅,且绝大多数地区需要带剥皮功能。同时小两行自走机由于作业灵活、价格低廉2013年得到了同步发展。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大4行为主,小4行、大5行为辅,同时在大4行底盘基础上拓展的小5行、小7行由于行距的适应性较好,需求比重上升。与此同时,黑龙江对大小垄双行、直收籽粒型玉米机有一定需求。

2014年市场形势预测

从市场与产业成熟度判断。虽然近3年自走式玉米机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起步晚、底子薄,从“市场发展”和“产业发展”来看,均呈现出不成熟的特点。市场处于成长期、产业处于成长期,就说明玉米机市场今后的发展空间还较大,总体方向是向好的。

从市场环境看,面临诸多有利因素。一是机收率偏低。玉米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是最大的,但机收率却是最低的,2012年玉米机收率仅有40%,预计2013年仅达到45%,同小麦和水稻机收水平相比相差甚远,较低的机收率决定了较高的发展空间。二是政策支持。玉米机械化收获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短板,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通知》也进一步保障了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地方对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的重点支持将是持续的。三是产品不断成熟。现在正处于玉米收获机械快速发展的时期,各主要生产企业均在加大产品研发力度,进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成熟度,同时提高生产能力,强化售后服务能力,为玉米收获机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是购机群体在不断增加。由于玉米收获人工作业强度大,人工作业成本高,用户对机械化作业依赖性高,随着玉米机产品的逐步成熟,市场空间大、收益保障率较高的自走式玉米机已经成为用户的投资热点。五是农机农艺融合度不断提高。农机农艺融合是提高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的重要“瓶颈”,这一点已经引起了各级主管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多次召开研讨会在不断推进玉米种植农艺规范化,促进玉米收获机的发展。六是土地流转加速、家庭农场以及农机合作社快速发展,为玉米机尤其是大型玉米机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玉米收获机成为合作社、家庭农场投资农机的首选。

冷链物流发展回顾与展望 篇10

2013年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回顾

2013年,我国冷链物流业总体运行稳中有升,全国冷链需求规模达9200万吨左右,冷链物流市场总体增长率达到20%左右,但是受地域、天气、消费能力、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我国冷链发展很不均与,其中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河南等冷链物流重点消费和供给省市增长率达到30%,西北和东北只有10%,各地冷链市场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在重庆、天津、湖北、河北等地区冷链物流也出现强劲需求。

企业利润空间不断挤压,燃油、人力、过路过桥,特别在税收方面,随着物流营改增试点范围的不断扩大,物流企业压力不断增加,利润空间进一步下降。部分企业内部管理的逐步加强以及企业设备的更新,企业在税收方面面临的压力也有相应的改善。

2013年,我国冷链物流政策环境、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推进和提升。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推出一系列强农惠农新政策,其中有7项涉及到冷链物流,如:加快推进以城市标准化菜市场、生鲜超市、城乡集贸市场为主体的农产品零售市场建设;对示范社建设鲜活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兴办农产品加工业给予补助;此外,交通运输部还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配送管理工作的意见》;商务部出台了《关于促进仓储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10月25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京召开部分城市物流工作座谈会,听取物流业发展情况汇报和降低物流成本的意见和建议;11月12日,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全国商贸物流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从加强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鼓励专业化物流发展等六方面,促进中国商贸物流业的发展。2013年全国全年上报冷链国家标准1项,审查阶段标准4项,其中3项国标,1项行标。新申报标准2项,国标1项,行标1项。

2013冷链物流市场的公共冷库数量进一步增加,根据冷链委的调研统计,在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中,单体1000吨以上的公共型冷库容量共计2637.09万吨,折合面积7127.27027万平方米。对比东、中、西部公共冷库情况,东部11个省、市的冷库容量占到全国总量的63%,中部8个省、市占全国总量的18%,西部12个省、市只占全国总量的19%。占全国省、市数量1/3的东部,拥有全国2/3的冷库容量,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冷库容量存在较大差异。我国有7个省、市的人均冷库容量超过0.1m2,其中,天津的人均冷库容量最大,达到0.251m2,接近2010年日本人均冷库容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48倍。2012年,我国人均冷库量0.056m2与美国人均库容量0.365m2和日本人均库容量0.233m2差距明显,我国冷链发展处在较低的水平。

我国冷藏车分为重、中、轻、微四大类型,根据2002~2011年不同种类冷藏车的销售量统计,冷藏车总量约7万辆,年均增长约1万辆。

2013,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有诸多看点,首先是冷链宅配市场急速增长,2013年,天猫、京东、苏宁易购、顺丰、沱沱工社等电商品牌进军生鲜市场,带动中国冷链宅配迅速崛起,但目前规模很小,以预售制为主。其次是餐饮企业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加大;2013年受中央八项规定影响,高端餐饮受到比较大影响,甚至出现关店现象。连锁类中档餐饮不仅没受影响,反而加快了发展步伐,比如海底捞。在药品冷链市场,生物药品蕴含近千亿元的市场规模,药品冷链物流的总需求约占5%,疫苗、血液、生物制品等冷链医药产品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生物产业将达到万亿规模;新版GSP已于2013年6月1日正式实施,全文一共187条,涉及到冷链管理的就有40条,预计将新增70亿的冷链技术装备市场。此外,产地特色农产品和农产品批发也发展迅速,如褚橙柳桃、联想农业佳沃。

2013年,冷链商业模式逐渐清晰,综合分析共有七大类型。第一种是运输型,包括零担,指以从事货物低温运输业务为主,包括干线运输、区域配送以及市内配送。目前中国冷链按此种模式运营的代表企业有双汇物流、荣庆物流。第二种是仓储型,指以从事低温仓储业务为主,为客户提供低温货物储存、保管、中转等仓储服务。目前中国冷链市场按此种模式运营的代表企业有太古、普菲斯。第三种是城市仓配型,指以从事城市低温仓储和配送一体业务为主,按此种模式经营的企业目前来看具有一定的区域局限性,很难实现跨区域服务,但利润还不错。如北京快行线、上海中外运冷链、深圳曙光等。第四种综合型,指的是以从事低温仓储、干线运输以及城市配送等综合业务为主,比如招商美冷、上海广德、北京中冷、重庆雪峰。第五种交易型指的是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从事低温仓储业务为主,比如联想白沙洲、海吉星、江苏润恒、福建名成等。第六种供应链型,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开始一直到终端整个过程提供低温运输、加工、仓储、配送服务,然后由分销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分销商,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目前中国冷链按此种模式运营的代表企业有众品、良中行、联想增益供应链、广东华新。在美国,代表企业有SYSCO、USFOOD。第七种是个性化的企业,根据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温控物流服务,比如冷链宅配,代表型企业雅玛多。

我们认为,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战略的调整,企业的商业模式也会不断升级。

2013年,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再创新高。据冷链委统计,现有2万座冷库,2013年我国冷链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24.2%,增幅同比提高16%。下半年受氨爆炸事故的影响大部分项目停工。2013年新增的冷库项目(统计截止时间为2013年10月)已完成建设18个,正在建设15个,已签约9个。

2014年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展望

我认为2014年的政策环境包括标准都会继续2013年的良好势头,甚至会更好。行业的发展应该说仍然会保持20%的增长速度。企业的发展现在整合已经开始了,据冷链委的观察,上海郑明控股、深圳曙光物流有限公司的整合都已经开始。在冷链产业,我们企业无法找到标准化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做精做细,在个性化方面怎样做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正在动工的项目非常多,相信2014年会有更多投入到使用当中。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回顾与展望 篇11

人的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是用口头来输出语言,进行交际。“语言能力是手段和基础,交际能力才是目的和归宿”(赵金铭,2004)。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口头交际能力,包括准确性、流利性、得体性和艺术性四方面。本文将在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点,探讨实现汉语口语教学目标的训练方法。

一、概述

在期刊网检索中,关于对外汉语的文章有3448篇,归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文章有1900篇,关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文章有近40篇。

统计结果显示:(1)口语研究总体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研究视角和所运用的理论有了很大的变化,许多都涉及到心理学、交际学等理论;(3)在研究方法上,不再是笼统的描述,有部分开始进行基础数据的实证研究。

(一)历史背景

对外汉语教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1950年清华大学接受第一批东欧交换生开始。

50年代采用“结构法”,到60年代提出实践性教学原则,再到70年代中期从国外引入“功能教学法”,到70年代末80年代把培养汉语交际能力确立为对外汉语教学目标。改革开放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实用性目的增强,急需获得听、说、读、写、译等言语技能,言语专项技能课相继产生。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就是专门训练和提高“说”这项言语技能以及与之相应的言语交际技能。

(二)性质

1.任务

对外口语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汉语口语,并能在交际中,准确、得体地运用。口语课不同于精读课,重点在口语不在书面语,花时间“用”语言而非“学”语言。1995年吕必松先生提出开始对外汉语口语课,强调口语和书面语是“语体概念”和“语用概念”。

2.内容

(1)教材

应该真实、自然,贴近生活;要有趣味性、时代性。

现阶段,口语教材以话题为主。

(2)话题

难度要适宜,新词语不能太难,要循序渐进。

要贴近实际,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主题。

要有共性,如:音乐、艺术等等。

(3)要求:因材施教(参见表1表2)

不同国家背景

不同专业背景

不同学习层次

不同个体

表1:《大纲》中口语教学情况对比表

表2:等级要求

(4)成绩测试

目的:检查学生口语掌握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总结经验,进而提高学生水平。

实施:朗读材料(考察学生声调、语调、轻声、儿化等)

话题:(教师给与一些话题,如:风俗人情、兴趣爱好等,让学生自由发挥)

辩论:(学生几人一组,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

(三)理论

教学理论多是来自外语教学法理论。如:意象理论、图式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交际式语言测试理论、交际能力理论、认知风格理论、范畴化理论等等。

意象理论:意象是人以不同方式组织某个领域内容的能力,意象理论从意象方面分析语言的结构。

意象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4个方面的作用:(1)说明词的用法差异;(2)量词教学;(3)说明语义的发展;(4)说明同义句式的差异。语言反映客观世界并不是直接的,而是经过人类认知间接地进行的。这是近20年来新兴的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的语言观的基本观点,可用下图(图1)表示

图1认知语言观

图式理论:强调读者及其图式在阅读中的作用,认为人是通过激活他们原有的相关图式来理解新信息的,阅读是作者的语言文字与读者头脑中已有的图式相互作用的过程,语篇或文本只是引导读者,根据他们的图式来重新获取或建构文本意义,达到阅读理解的目的。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在自身经验基础上的建构。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在认识论、学习观、教学观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1)主题意识(2)构建意识(3)教师要求(具体的教学技巧,如:合作学习)。

交际式语言测试理论:强调策略能力在语言交际中的使用。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多应用于会话课的测试。使其更有效、可行。

交际能力理论:海姆斯和乔姆斯基认为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1)语法能力(2)社会语言学能力(3)语篇能力(4)策略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给教师的启示:(1)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2)根据口语交际能力的各个组成部分,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3)分清口语层次,循序渐进(4)考虑学生心理机制。

认知风格理论: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启示:根据不同国家背景、不同专业、不同个体,因材施教。

范畴化理论:分元素范畴和关系范畴,前者注重要素属性,后者关注内在关系。给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1)以原型指导元素范畴教学(2)以图式指导关系范畴教学(3)使学习者以“范畴”和“次范畴”为单元学习汉语知识。

另外,还有关联理论(任敏,2008)、构式理论(张怡春,2009)、非语言交际理论(熊文华,1986)、注意理论(袁海萍,2007)、人体隐喻理论(郭宪春,2008)、语域理论(林运运,2008)、语体理论(曾毅平,2009)、语境理论(方艳,2007)。

(四)教学法

年代 模式 教材 技能 优点 缺点

70年代以前 传统教学模式 同一教材 全部技能 读写能力强 口语差,听说读写

发展不均衡

80年代 作坊式教学 同一教材 分技能教学 效果不错 教师集体备课

人力物力耗资大

90年代 多维教学 不同教材 口语课单独安排 效果好 安排不科学

表3  不同时期教学及其特征

1996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了《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对各阶段口语教学的目标都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从此口语课开始走向了科学化、规范化。

目前,对外汉语高级口语教学中的三种教学法:“i+1”教学法、潜力激发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

教学法  特点 优点

“i+1”教学法 教师输入为主 授之以鱼 学生理解性强

潜力激发教学法 学生输入为主 授之以渔 学生自主想强

任务式教学法 学生被动输出 学生课下准备 学生独立性强

表4不同类型教学及其特点

二、留学生习得偏误

(一)性质

1.定义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曾说:“语言为精确地描写人类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工具。也就是说,语言应该把语言交际中含混的直觉知识和能力准确地表达出来。”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现代心理语言学认为,学生习得外语的过程为:认知——内化——分析——综合——判断——重建和再创造。

2.原因

很多语言学家认为,在学习二语之前,学习者意识到语言中存在着某种规则,他们试图找到这些规则,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用一种过渡语言。这是一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因此,在这一习得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错误。

另一个原因,是由于个体差异,受母语、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影响。

(二)理论

1.语言能力范畴

语言学家corder按照学习目的语的阶段不同,将语言错误分为了三类:系统阶段前错误、系统阶段的错误、形成系统后的错误。(黑琨,2006)

2.语言运用方面

由于母语负迁移、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不同个体差异等原因引起的偏误。

(三)常见偏误

相较书面语,学生在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时候,出现偏误的机会显得多一些,因为口头表达不但要设计词汇和语法,还要涉及到语音。另外,由于语用环境不同以及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同,也会使正常交际产生偏误。

鲁健骥先生将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偏误,分为:遗漏、误加、误代、错序四大类。

三、对策

(一)基本策略

设计情境

对于一篇新课,导入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有很高的教学技巧。有趣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对话题倍感兴趣。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预设情境,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过程有趣

二语习得,和儿童习得语言,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玩乐的气氛,比起枯燥的对话,更吸引学生。七巧板、趣味拼图、脑筋急转弯、讲笑话等等,都能增加学习的乐趣。

教学技巧

教师要以讲授百科全书的方式教授汉语。

针对不同技能要求,专项训练。

日常生活

话题要尽可能实际,涉及学生的吃、穿、住、用、行等多方面。

实用高效

要学有所用。

(二)具体操作

重视课堂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中,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教师的“教”,引导着学生的“学”。

具体要求:要求教师有很高的教学技巧。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其自身能动性,利用情境、合作交流,尽可能高的帮助学生。

口语与听力相结合

具体要求: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听力。

可以让学生读课文或发言,听重要的句子。

培养语感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符号的一种直觉,是一种高级的语言定势。凭着语感,人们可以不假思索的明白别人的意思。二语教学的核心是语感教学。

具体要求:大声朗读、跟读、背诵、话语练习。

辅助手段

具体要求:运用体态语教学、实物图画教学、歌曲音乐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等来辅助教学。

(三)对教师要求

教学技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点石为金,不如给与其点石为金的手指。重要的是教会学习方法,因为大部分时间还是在课下。

丰富的经验

老师要善于总结留学生习得汉语的偏误,分类归纳,制定出预设方案,防患于未然,尽量减少其出错的机会。如:在语音方面,日本留学生因其母语无送气、不送气的差别,容易读不准送气音;越南留学生因其声调系统与汉语声调系统有相似之处,导致习得汉语第四声不准确等等。

针对这些,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技巧,做夸张、形象的示范,让学生模仿,然后可以加一些朗朗上口的绕口令或者流行歌曲的歌词改编等等来辅助学生记忆。

教师素质

这个是最重要的。许多语言学家都强调情感、情绪对学生学习二语的影响。他们指出,只有在轻松和注意力集中的环境下学生才能有效的学习。老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课下要与那些个性比较含羞、智力水平稍差些的学生,多交流,鼓励其多讲话,使其更加自信的学习。

老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渊博的知识来吸引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以自身良好的学习作风,来感染学生热爱学习。

四、不足之处

(一)理论方面

目前学者所熟悉和运用的对外汉语教学法理论,大多直接来自国外的理论。或者原版引进,或者将其综合而来。这些理论都各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自成系统,都有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且都有其合理的内核,都曾在某些教学实践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实施起来有很大主观性。

(二)教材方面

大部分学者,均反映我国目前缺乏合理的、严谨的、科学的、实用的对外汉语教材。

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对外汉语口语教育,无论是理论指导还是教材编制还是学生学习等多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问题。

留学生运用汉语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出现偏误非常普遍,是一种正常现象。教师应该正确对待。要保证学生交流起来准确、流利,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先预设错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掌握好对策,在不打击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口语交际的提高。

(基金项目: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项目。)

参考文献:

[1]柴俊星.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有效途径的选择[J].语言文字应用,2005,(3).

[2]曹聪孙.语法图解法的比较研究[J].天津师大学报,1983,(5).

[3]蔡剑飞.语法图解初步[M]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55.

[4]丁之奇.论图解法对心理学教学的切合性[J].教育科学研究,1987,(1).

[5]黑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纠错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6,(8).

[6]缑瑞隆.意象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J].郑州大学学报,2002,(7).

[7]黎锦熙.实践论”语法图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8.

[8]李恕仁.体态语与对外汉语教学[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2).

[9]刘德联,李海燕.对外汉语教学评估偏差分析及纠错对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5).

[10]刘梦彬.交际式语言测试理论与对外汉语中级会话课测试[J].文教资料,2008,(7).

[11]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1).

[12]卢英顺.认知观与对外汉语教学[J].汉语学习,2004,(1).

[13]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J].世界汉语教学,1996,(2).

[14]石蕴珍,王颖.从认知角度谈语言迁移与对外汉语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0).

[15]孙瑞.交际能力理论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3).

[16]王丑.论建构主义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启示[J].语文学刊(外语教研版),2005,(5).

[17]王珊.模糊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J].汉语学习,1989,(1).

[18]王淑红.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目标的实现[C].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学出版社,2002.

[19]王添淼.基于认知风格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J].汉语学习,2009,(2).

[20]王彦琳.电视游戏节目”jeopardy!”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2009,(9).

[21]王尧美,张学广.图式理论与对外汉语阅读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6).

[22]徐静薇.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纠错技巧[J].高校讲坛,2009,(23).

[23]徐玲.试论语言交际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3).

[24]熊文华.非语言交际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指导作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1).

[25]杨永林,庄元莉.了解范畴化现象促进语言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5).

[26]翟英华.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纠正错误的技巧与方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4).

[27]张魁元,文笑雨,张妮.基于抛锚式教学的对外汉语教育游戏模式设计[J].科教文汇,2008,(8).

[28]周红,谭伟.范畴化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J].现代汉语,2009,(11).

仓储业回顾与展望 篇12

一、2014年的仓储业发展回顾

仓储企业生产经营趋稳,但尚未度过风险期。根据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60个大型仓储企业的调查,2014年样本企业主营收入比上年下降了28%,但物流收入增加了17%;货物吞吐量6137万吨,比上年增长4%;公路运输量增长18%,铁路运输量增长9%;货物年周转次数为10次,比上年增加2.3次;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18.6%。主要特点如下:一是生活品物流业务增长,生产品物流业务下降。大宗商品物流量和销售价格下跌,造成以大宗商品为主要对象的物资仓库业务下滑,而与百姓生活相关的仓储物流业务增长,抵消了一些下降因素。2014年库房业务收入增长8.9%,而货场业务下滑2.9%。二是租用外仓数量增加。由于本企业仓容不足或客户有特殊要求,样本企业租用外仓达110万平米,增长30%以上。三是亏损企业数增加,达到16家,且亏损额大幅增加。主要原因在于:高速增长时期过于冒进,对外投资失误;贸易业务上当受骗,做托盘业务不控货;企业被迫搬迁,旧地交出,新地批不下来,客户和业务流失等。

新兴仓储物流需求增大。一是电商业的飞速发展,要求仓储业适应小批量、多批次、快交付的要求。二是特种仓库需求量增加,如温控仓库、化危仓库、液体仓库的数量、结构均有较大缺口。三是多式联运型仓库需求大。四是农资农产品、快递储物场所需求空间增大。

仓储业投资加快,仓储设施供求紧张有所缓解。2014年1~11月,仓储业投资额为4672.5亿元,同比增长24.3%,而同期的铁路投资为5920.6亿元。有关数据表明:近10年来,仓储业投资大幅增长,我国的营业性仓储面积拥有量估计在13亿平方米以上,仓储设施总体规模大体与经济的需求相适应。

物流园区向质量、效益方向发展。无论从需求、供给、市场、资金、土地等哪个因素来看,都不支持物流园区无限扩张,一些物流园区正在走精益之路。

仓储业投资市场活跃。据物流供应链竞争情报报道,2014年财团加大对仓储业的投资。如平安不动产15亿元注资五洲国际;中银集团、厚朴基金、中国人寿等构成的豪华中资财团25亿美元注资普洛斯;普洛斯入股中储股份,投资20亿元,占15%的股份,并取得第二大股东的位置,在11个董事中占有三名董事,有三分之一的决策权。

铁路货运改革力度大,货场改造速度加快。2013年铁路总公司启动货运改革之后,启动了货场改造计划,总的方向是增加库房、增加装卸搬运设备等。设施设备的改造使铁路物流的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单一的铁路货运收入逐步向多元经营收入转变。据观察和数据资料分析,铁路物流收入中装卸搬运收入占9%,配送与货代业务收入占6%,包装加工收入占2%。站到门、门到门业务大幅度提升。

仓储业存在的问题和机遇。

仓储设施规划布局不合理。

一是随着人口的迅速集聚,城市物流体系的不适应性日渐显现。各个城市都在扩建新区,一般情况下,新区面积大过老区。如陕西的西咸新区面积882平方公里,兰州新区面积1600平方公里,天津滨海新区面积2270平方公里。原有的物流体系被打乱,仓储、货站、道路、铁路、码头、港口的布局需重新规划。二是交通组织管理与需求不相适应。人口和建筑的聚集给城市道路通行带来拥堵、噪音,货车进城受到严格控制。货物供应不足会引起物价上涨,百姓不满。三是土地商品化,有偿使用,把低端商贸和物流驱赶到更远的地方,使用价格更高的土地,使其利润越来越薄,城市内外的货物交换缺少相应的仓储设施。

仓储用地更为紧缺。国土局统计,2014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批准面积为近三年同期最低水平,供地结构出现变化。全年共供应建设用地61万公顷,同比下降16.5%。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4.7万公顷,同比下降29.9%;房地产用地15.1万公顷,同比下降25.5%;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31.1万公顷,同比下降1.9%。

仓储业受资金紧缺的约束较大。资金供给相对不足,致使以借贷资金为主建设的仓储设施压力增大,一方面需要资金,尽快形成生产能力,一方面需要增加运营资金,还要支付土地使用成本土地使用税。一些园区已经开始抛售产权,也有的采取租赁外包方式减轻资金压力。

仓储业新的机遇。一是一路一带和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给仓储业的布局提出新要求。同时还要求仓储业走向境外。二是仓储业成为物流中的关键。生产供应功能、城市服务功能、蓄水池功能、货物集散功能、库存管理功能、应急储备功能叠加在一起,需求量增加,给仓储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仓储若不能完成这些功能,就会产生物流梗阻。三是仓储业的技术支持更加成熟。无论是库房建造,还是机器装备都有较大的发展。2014年的上海物流装备展上,自动化装卸搬运设备,如机器人、穿梭机、自动分拣机的展位明显增多,表明需求在增大。

二、2015年的展望

2015年,我国仓储业仍然需要面对严峻的经济环境,调结构、降增速、谋布局、重效益成为仓储业发展的主基调。

调结构是指仓储设施的结构和仓储企业业务结构要适应新的需要。仓储业务的结构要适应产业结构和生活的需要,原材料等资源型仓储企业要应对货量不足和场地外迁的变化,生活类仓储企业要应对多批次少批量快分拣的要求。所有仓储企业都要主动融入供应链,把眼光放在整体行业的发展和变化上。电商、快运、冷链、化危等产品的仓储设施要专业化,普通仓库设施要柔性化,适应性更强。在过去的一个时期内,快运中转仓库用普通仓库替代,在通道、站台、柱距、纵深等方面造成浪费。冷链仓库不能实现全封闭,节能方面有较大缺陷。

降增速是指仓储业务和基础投资增长速度会下降。据本协会统计,2014年样本企业平均每平米仓储面积收入为321元,比2013年的平均收入370元下降了13%;平均每平米仓储面积创利34元,比2013年减少了2元;市场商铺出租率为82%,比上年下降了四个百分点。较低的投资利润率会影响到投资者的积极性。2015年的仓储业投资将有重点选择,对仓储“洼地”进行填平补齐。国家战略涉及区域和转移产业转入地还会迎来仓储设施建设的热潮。

谋布局是指仓储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都会在全局上考虑仓储业布局。包括城乡仓储设施的位置、数量、规模、业态、服务范围、标准化和网络化等。城市规划物流先行,物流设施要先于城市建设考虑。应该打造物流网络体系。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国际物流体系。两个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大措施。与国际对接,就要引入国际思维,谋求双赢而不是利益独占;引入国际标准,谋求最优而不是唯我独尊;引进技术装备,谋求集成而不是全面依赖。

上一篇:实现范式下一篇:监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