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与环境保护(精选12篇)
公路施工与环境保护 篇1
摘要:本文论述了公路建设以及公路运营对环境地影响和破坏, 阐述了公路绿化对公路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路环境保护,公路绿化
近几年来, 公路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 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 公路交通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因此, 加强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已迫在眉睫。
公路对环境地影响主要表现为公路对社会经济地影响、对生态环境地影响、对大气环境地影响、对声音环境地影响、对自然景观地影响等。
在以上几个方面地影响当中, 公路除了对社会经济环境有所贡献之外, 如果采取措施不当, 会对其他几个方面造成严重的后果。
公路对生态环境地影响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包括新建公路对动、植物生活环境地影响、对占用土地造成的土壤流失地影响、对农作物环境地影响以及公路对水环境地影响, 尤其是对饮用水源地影响。
公路对大气环境地影响主要是指公路在建设当中产生的扬尘和在道路通车以后车辆排放地污染。在施工期间, 公路施工的特点之一是大量开挖土基, 少则几十万立方米, 多则上百万立方米, 造成的粉尘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在公路运营期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汽车的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CO) 、氮氧化物 (NOX) 、黑烟、碳氢化合物、醛及含铅颗粒物等。汽车排放污染与车速、运行状态以及车辆位置到受到污染的地点的距离等因素有关, 当汽车匀速行驶时, 一氧化碳 (CO) 的排放与车速成反比的关系, 而氮氧化物 (NOX) 则相反, 氮氧化物 (NOX) 的排放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汽车排放污染与道路服务水平有着密切地关系, 在服务水平较高的路段车辆的排放污染要小于服务水平低的路段。另外, 排放的污染同车辆位置和受到污染的位置距离有关, 例如:一氧化碳 (CO) 浓度的分布与路基高度及到路边的距离成反比。根据资料显示, 当路基高度在3米以下或路堑时, 一氧化碳 (CO) 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路边外, 随着离路边的距离增加而减小, 当路基高度在3米以上时, 一氧化碳 (CO) 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离路边20~25米左右, 然后随离开路边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平原地区的道路上, 离路边25米处的一氧化碳 (CO) 的浓度为公路上的一半左右, 而离路边150米处, 浓度则减至公路上的10~20%。
公路对声音环境的影响主要指公路产生的噪声影响。噪声是一种公害,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 使人们受到伤害。公路产生的噪音来自于两个方面: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和运营期车辆在公路上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公路噪声除发动机和车体所产生的噪声以外, 特别严重的是高速行车时车轮与路面强烈摩擦时产生的声音, 加上路堤提高, 噪声能波及很远的地区。噪声的大小与车速成正比, 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 当车辆加速时, 噪音增长约为2~9dB, 重型汽车的噪声比轻型汽车大, 因此, 在公路交通中, 噪声随大型车在总交通中的比重增大而增大。另外, 交通噪声还与道路纵坡和交通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当交通量小于1000辆/小时, 噪声与交通量近似的呈正比的关系。因机动车行驶产生的噪声污染是非稳定的、长期的, 其危害也是较大的。
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路构造物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 尤其是公路穿越旅游区或旅游景点时, 如何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就更为重要。因此, 在公路设计中运用美学, 提高公路现行设计质量, 改善公路及其周围环境, 增进交通安全和为司机、乘客提供舒适的旅行环境, 减少对原来自然景观的平衡和谐地破坏, 点缀和丰富道路两侧的自然景观是十分重要的。地形情况不同, 公路线形组合应该随之变化。对于平原微丘区, 地势比较平缓, 路基的填、挖不大, 平、纵曲线半径都很大, 因此, 视线不易受到限制, 透视可以很远, 不过容易形成视觉上的单调, 这时应当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和美化处理来进行协调。目前, 在我国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还没有引起足够地重视, 例如在平原区的高速公路建设中, 为了便于设置横向通道而将高速公路设置成高路堤, 这就对道路两侧的景观造成了一定程度地破坏。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它已经成为了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国家和政府陆续制定了减少公路对环境破坏的政策措施。例如:北京市于1999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轻型汽车排放标准, 这个标准相当于90年代初制定的欧洲一号标准。其他一些城市也相继制定了新的尾气排放标准。从2000年起, 全国将禁止使用含铅汽油等等一系列措施, 目的是降低车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另外, 治理环境污染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 例如:在噪音敏感点和噪音污染超标的地段修建隔音墙, 将公路修建在远离环境敏感点的地区。施工期间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减少施工机械的噪音扰民问题, 采用多种措施防止扬尘污染等。而在治理各种环境污染的措施当中, 主要措施之一是进行公路绿化。
公路绿化是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目前公路设计文件中, 环境保护设计中含有公路绿化的内容, 但一般不尽完善, 还常常出现绿化设计与线路设计不配套的问题, 往往当道路竣工通车时, 线形流畅, 路面整洁, 标志、标线齐全, 惟独绿化工程跟不上。这主要是人们目前对公路绿化的意义认识不足, 认为绿化工程关系不大, 早些晚些完成没什么。另外是公路绿化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还不完善, 也给公路绿化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成功的公路绿化, 不仅可以美化路容、改善景观, 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噪音干扰和防止环境污染。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 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出氧气, 有关资料表明, 地球上60%的氧气来自陆地上的植物, 每公顷阔叶林 (相当于1公里公路两侧单行行道树) 每天能吸收1000kg的二氧化碳, 释放出730kg的氧气, 可以供1000人所需, 一般来说, 一个人一天需要0.7kg的氧气, 有10平方米的树木或25平方米的草坪, 就能自动调节空气中CO2与O2的比例平衡, 保持空气清新。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 还会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氨及汞、铅蒸气等, 例如成片的松林, 每天可以从1立方米的空气中吸收20毫克的二氧化硫。
公路绿化还可以对公路起到保护作用, 树木或草坪通过树冠、根系、地被覆盖等可以固着土壤、涵养水源、阻止或减少地表径流、降低雨水冲刷路基地危害, 在高填方路段, 这种作用更加明显。树木在它的生命活动中, 除了利用太阳的光和热以外, 还可以吸收周围空气中的能量, 一公顷阔叶林, 夏季每天可以蒸发2600升水, 草坪等植物的叶面积, 一般为地面面积的20倍左右, 茸密的茎和叶通过蒸腾作用, 能使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增加20%左右, 因此, 绿化后的环境将比露天地区气温低5~6℃, 而且湿度较大, 且变化缓慢, 可以造成特殊的"小气候", 这样可以调节路面温度与湿度, 对防止路面老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另外公路绿化还可以改善交通条件, 为高速行车提供保障。
主要表现在:
1可以通过视线诱导来指示驾驶员道路前进的方向。尤其是在竖曲线顶部等路线走向不明了地段, 可以使路线走向变得十分明显, 有利于驾驶员的安全行车。
2防眩作用。白天, 树荫可以遮挡阳光, 减少阳光对司机产生的眩光, 而最重要的是位于中央分隔带上的树木、矮篱等, 可以有效地防止夜间对向来车所产生的眩光, 防止由于眩目所产生的交通危险。
3调节明暗变化。尤其是在车辆驶入光线很差的隧道中时, 由于人的眼睛不能立即适应明暗地变化, 往往会产生短暂的视觉障碍, 因此, 在隧道两侧种植一些树木, 利用树荫来调节隧道内外的明暗强度, 对行车安全十分有利。
4可以对车辆及驾驶员产生保护。车辆与路外物体发生碰撞时, 道路两侧的树木可以有效地降低车辆及驾驶员受损害地程度, 尤其是在山区等地形险要地段, 行道树更成为保护生命财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公路进行绿化, 也是美化路容、舒适旅途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公路沿线有四季常青的树木以及点缀其间的各种花草时, 可以产生与自然交融、气势壮观的感觉, 给人们以优美、舒适地享受, 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公路环境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不懈地奋斗, 因此我们应当倍加努力, 为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小骆、黄良然、温少玲《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 中、德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报告集, 1994年8月.
[2]赵宏生:《怎样绿化公路》,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9年8月.
[3]孙丙湘:《道路绿化和美化工程》,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3年2月.
[4]李凤腾、易定安:《高等级公路绿化设计及体会》, 中、德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报告集, 1994年8月.
公路施工与环境保护 篇2
1.建设高速公路对环境的影响
建设高速公路可能会对高速公路沿线的社会结构产生影响,甚至还有可能给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破坏。具体来说,建设高速公路的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想要建设高速公路势必会导致部分居民拆迁,而拆迁活动的产生,则可能对居民原有的联系交往方式产生影响。不仅如此高速公路的建设还可能破坏历史和文化遗迹,给自然景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是一个面积辽阔的国家,各地区拥有自身独有的自然景观,而高速公路的建设很有可能破坏这些自然景观。高速公路的建设也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促进人员流动,实现物资的快速运输,并实现城乡一体化。
(2)大量土地资源被占用。建设高速公路,扩大高速公路的服务范围势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然而众所周知,土地资源是有限的,那么我们建设高速公路势必会减少耕地和林地,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甚至还会加剧我国长期以来人多地少的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3)水土流失严重。建设高速公路所必要的工作就是挖土时的爆破、采石,等等。这些工作对土壤结构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它有可能降低土壤的抗事能力,甚至加剧水土流失。除此之外,在建设高速公路的时候,如果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在遇到雨水天气下,就会产生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
(4)导致严重的噪声污染。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噪声是主要污染物之一。在建设高速公路的时候,往往需要运用挖掘机、平地机等各种机器,而这些机器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发出大量的噪声,给就近的居民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还会降低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导致神经系统发生紊乱,引出相关病症。
2.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在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中,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建设是相关高速公路建设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加强环境保护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实现前期设计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高速公路前期设计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是指在环境工程的实施必须在公路建设的各个阶段,例如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等等。在设计公路的时候,公路线路应当尽可能的避免那些环境薄弱点,还应当尽可能的做到不要在文物保护区设置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设计应当在所有规范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尽可能的保护环境,避免出现环境破坏,做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在一起。(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一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往往跟随着较为完备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保护法落实得并不到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工程造价过高,投资规模过小等原因,这也是难以将环境保护与高速公路建设结合在一起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有必要将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条款列入的合同当中,将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责任到人,实现对环境保护的严格监管。(3)加强对噪声的防治。首先,在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中可以选择那些远离居民区的地方。其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有效避免夜间施工和运输,并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的装置来控制噪声。最后,在高速公路建设地区设置遮蔽物,有效阻隔噪声的传播。(4)建设大量的绿化工程。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建设大量的绿化工程,能够有效改变道路的景观,实现环境的美化、空气的净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建设绿化工程必须有一个总体规划,应当做到从实际情况出发,在认真研究线路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将高速公路建设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并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的特点,确定绿化现象。(5)防治大气污染。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粉尘,对于这些粉尘我们可以通过硬化施工便道的方式来解决。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施工现场洒水来减少粉尘对大气的污染。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应当与相关标准所契合,对于那些严重超标的机动车,相关部门可以要求车主,限期整改,还可以发明一些新型能源汽车,例如太阳能汽车和电动汽车,等等。从而加强对环境得保护。
3.结论
公路施工与环境保护 篇3
关键词:公路施工环境保护基本农田居民迁移
0引言
公路建设在我国已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定为非污染生态影响类。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显著的,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依靠自然的恢复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为了使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理念提高为“回归自然”的意识,很有必要研究将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周边和谐地融为一体。
1基本农田的环境保护
公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占用一定数量的永久性与临时性的耕地是不可避免的。但对公路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必须依法采取保护措施。在农田的质量方面,公路建设项目对基本农田环境保护应着重考虑下列几个方面。
1.1公路工程的环保功能公路设计选线和施工时,必须按照交通部的行业标准,如《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严格执行,新建公路对沿线环境的影响就会降到最低限度。尤其是路基土石方工程,包括取土场,弃土场,挖方边坡,填方边坡等有明确规定,不允许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取土和弃土。不允许扩大超规定的征地范围。同时对取、弃土场和边坡坡面采取各种形式的防护工程,排水工程,绿化工程等,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等。防护工程、排水工程、绿化工程等是分路工程的一部分,不但能保护公路工程本身,而且能减缓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也能多环境上起到保护沿线基本农田的功能等。
1.2公路沿线的环保功能公路上的安全设施,不仅能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还必须能防止车辆由于交通事故而飞出公路界,起到保护基本农田的功能。公路设计必须有相应数量的通道和跨线桥等,以有利于沿线人民对基本农田的有效管理,保护基本农田的质量不降低。
1.3公路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在公路项目的环境保护方面,必须就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水环境和环境空气等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其中的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和弃土造田等都有直接与沿线基本农田的环境保护有关。
1.3.1建立环保监督机构。建设单位应主动与环保行政职能部门相配合,成立环境保护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施工单位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对于不利于环保的措施和操作程序提出意见,并监督进行整改。
1.3.2进行施工期间的环保监测。施工期间。由环保行政职能部门对施工过程中的毁林占地、水土流失、噪音污染、大气污染、水质污染、景观破坏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于出现超标或不利于环保的严重行为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采取补救措施。严重者应追究责任。
1.3.3发挥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作用。监理工程师在环保管理中的作用很重要,不仅要抓好合同、进度、质量和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还要负责对施工单位的环保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程设计中不利于环保的各种工程隐患;检查环保工程设计是否碍以实施、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检查环保工程资金的使用是否落到实处;配合环保职能部门做好施工期间的环保检测和监督工作。此外,对于施工单位存在的造成环境严重破坏和污染的施工活动,监理工程师必须依据相关环保法规、政策规定加以严格控制,并责成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2公路建设的居民迁移与再安置
公路建设项目建设前期所涉及到的沿线居民的迁移与再安置计划,是一项不可避免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通常情况下,公路建设单位或公司或指挥部不会直接处理居民迁移与再安置的事宜。但是,这部分工作涉及到拆迁户的切身利益,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原则,严格执行政府部门的有关政策,密切与地方政府部门配合,认真听取意见,真正做到把事情办好。使拆迁户在居住条件上得到相应的改善,在生活质量上有保证,在选择拆迁户安置住址时,必须使新的安置地远离拟建的高等级公路,避免在营运期受交通噪声的污染影响。
3公路沿线基础设施与资源的利用
在公路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均会对公路沿线的通讯,水利排灌设施,电力设施以及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文物资源等都会产生千扰,必须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公路施工过程与沿线基础设施发生干扰时,应根据交通部相关法规的规定,采取先通后拆的原则。尤其是公路施工中破坏或占用水利排灌设施,必须在当地农事活动之前修通,若暂时不能正式修复时。应修建临时的农田水利排灌设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民不误农时,适时进行农耕及其农事活动。
公路施工过程比较突出的是对文物资源的影响。文物是国家的财富,任何人不得私自占用和倒卖,否则应负法律责任。在公路设计阶段,路线布设对地面上的文物资源多采取避让的原则。对于地下埋藏的文物资源,当地文物部门也很难勘察的十分清楚,若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文物,必须立即中断施工,及时通知业方向当地文物主管部门报告。文物部门必须积极协调,抓紧时间处理,待文物处理好后再恢复施工,从而加強对文物资源的保护。
4公路建设对现有交通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新建公路与现有的低等级公路或县、乡公路相距不远,此时必然会存在下述影响:①运送筑路材料的汽车会造成现有公路上汽车流量大量的增加,明显地干扰现公路的正常交通秩序;②运送筑路材料的汽车难于用蓬布遮盖,运输途中难免会在现有的公路上出现泄露或抛散散状筑路材料,从而增加公路上的扬尘,造成环境空气下降:③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会使交通噪声的污染加重,甚至会影响现有公路两侧居民的夜间正常休息、学校的正常教学;④独立大桥下部结构施工阶段,会影响水上的航运秩序,特别是具有航运功能的河流上还可能出现擅船、撞桥墩的水上交通事故。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落实按环境影响报告中所提出的环保措施,减少公路建设骊现有交通环境的影响,保障施工作业的正常有序的进行。
5野生动檀物的保护
公路建设时期必须对设计和施工人员进行保护环境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和教育。这是对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具体落实。因此,必须注意:①公路设计阶段,对野生动植物的重点保护区尽可能地避让,不能直接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穿越:⑦公路施工阶段,必须按照设计图施工,决不允许扩大施工范围,不允许砍伐征地范围以外的树木,严禁狩猎i③桥梁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必须加强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教育,尽可能不采用爆破作业。有利于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及其鱼类资源的保护;④改变公路廊道效应的负面影响。增设环境保护措施的手段,如修建动物通道、动物桥、动物隔离栅等,创造公路两侧沟通的条件,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作出应有的贡献。
6公路建设的水土保持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路基和隧道工程的施工必然开挖山体
或掩埋山坡或填高路基,造成局部地形的改变,产生挖方边坡,填方边坡、取土场和弃土、弃渣场,这些新产生的坡面面积,除了公路的路面修建沥青或水泥混凝土予以覆盖外,其他坡面在施工的前期基本上处于裸露状态。在雨季,尤其是暴雨天气,降雨将对坡面形成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此外,有些沿河溪路段或沿泄洪沟路段,修建公路的弃方推弃在河岸边未采取任何处治措施,个别地段会占用到部分河水水面或泄洪溝,致使过水断面减少,大雨时将造成冲刷,形成水土流失,甚至淤积河床,对此,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工程防护,植物防护及综合防护措施均能得到落实。
7公路建设的声环境与振动
7.1路基路面施工的影响目前,公路的路基路面的机械化施工水平已是相当高,然而,各种施工机械在作业时必然会产生噪音,从而影响具体操作的入俱和距离施工点50m以内的居民集中点、学校教室以及医院病房等处人员的正常工作和休息。因此,施工设计和过程必须注意到:①设置稳定土搅拌站或水泥混凝土拦和站或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时,为了减少这类点源噪音对附近声敏感点的污染影响。站址选择必须符合相应规范的要求。②采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或必要时采用爆破作业时,振动可能会对附近建筑物造成危害,因此,在实际作业时必须对可能造成危害的建筑物进行监控,严防建筑物损坏时,对建筑物内的人员和家养动物造成伤亡事故。③夜间进行机械作业时,由于环境噪音限值夜间要严于昼夜,则必须在22:00~06:00这一段时间内,中断机械噪音辐射强度高的设备作业,给施工点附近的人们创造一个夜间入睡的环境。
7.2桥隧施工的影响桥隧工程施工阶段噪音的主要来源是爆破作业、空压机、装载机、搅拌机、发电机、截木机、刨木机、锯木机和钢筋加工机械等。因此,施工设计和过程必须注意到:①这些作业点的选址必须注意与附近的声敏感保护目标,如学校、医院、居民居住区等待保持足够的距离,减少施工作业噪音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②采用先进的施工机具和施工技术。桥下部结构施工或桥台施工中尽可能不采用爆破工艺;非采用不可时,必须对附近的建筑以及人员采取安全措施,严防事故的发生。
8公路建设水环境
高速公路由于线形要求高,且纵坡有一定限制,同时还涉及到诸多建设条件的限制,则公路沿河修建、经过水库边或水库上游建桥、修建公路占用水塘和鱼塘的少见。因此,施工设计和过程必须注意到:①不允许将公路施工中的弃土、弃渣等固体废物直接排入水源保护地,防止对水环境造成污染。②在桥梁施工的初期,对相应的水区域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避的免的。但是必须加强管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规定不能向江河中排放钻渣及油污物质。③桥梁施工人员的集中住地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必须经过处理,实行达标排放。④隧道工程的施工废水,在排出隧道口后必须采取多级沉淀,才能排入受纳水域,否则将会对受纳水域的水质造成污染。⑤隧道施工中一旦发生了和地下水泄露,必须采取措施,以减少水资源的流失。⑥服务区或管理处的生活污水,靠近城市的应纳入城区管理网,不靠近城市的应安装污水处理设备,执行污水达标排放。⑦对于公路接近饮用水的路段或独立大桥,管理单位必须制定有毒有害运输的应急计划,并与地方的公安、环保及相关部门组织一个应急的机构,一旦发生运输中有毒有害物品泄漏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力争把事故造成对饮用水源的污染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9公路建设的环境空气及其它
公路工程施工中,对环境空气可能产和污染,主要是施工中所产生的扬尘。因此,施工设计和过程中,必须注意采取措施降尘,如施工生运输中有度毒车加盖篷布、沥青或水泥混凝土拌和厂采用除尘设备等等,其它如公路建设与沿线景观的协调性、人行通道、风险评价等等,均必须在公路建设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列为环境保护项目。
10结语
公路施工与环境保护 篇4
一、工程施工中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
工程施工对经济社会的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如果不进行严格控制, 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甚至威胁到人体健康。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针对工程中几种主要污染, 可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控制。
(一)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对于产生超标尾烟的内燃机械不允许进入场地或在现场停留。机械人员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以及维修工作, 防止机械超标内燃尾烟的排放。对于施工现场和运输便道等易产生粉尘的地段定时用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
(二) 水污染控制措施。
为保护河流不受污染, 在施工现场附近设污水处理池, 防止生产用水污染河道。严格对施工用料如水泥、油料等进行堆放管理, 防止暴雨将物料冲入河道造成污染。同时, 对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场地用堤坝与之隔开, 避免水源污染。防止施工机械漏油, 禁止机械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油污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在施工区域, 砂石料场, 在施工期间和完工后, 妥善处理, 防止废渣进入河道造成堵塞。
(三) 固体垃圾污染控制措施。
工业弃渣需选择指定的弃渣场堆放。首先按设计图纸要求在弃渣场填土界限外, 做好排水沟, 防止地表水直接冲刷弃土堆, 造成环境污染。由下到上层进行弃渣, 分层厚度50~100cm, 每层用推土机进行退平并碾压密实。弃渣场使用完后, 对顶面进行整平, 顶面修成1%~2%的排水坡防止积水, 在外侧沿做干砌片石护坡, 防止水流冲刷。同时按设计要求进行绿化。
(四) 噪音污染控制措施。
在项目施工需要安排机械施工时, 考虑到机械噪声的影响, 尽量安排在白天工作, 如碰到确实要连续工作时, 事先向当地环保门审请经得同意后, 才开始施工。对进场的各项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布局, 并按保养规程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润滑、紧固、调整待保养和维修工作,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以减轻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车辆在运输过程中, 严禁使用喇叭, 通过市区时采用限速行驶, 使用消音器等方法降低噪声。
二、加强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文明施工
文明施工的含义, 人类文明是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 社会文明是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 而施工文明也是施工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文明施工的发展水平体现于职工文化与施工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之中。
(一) 文明施工的重要性。
工程建设实施阶段是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工程材料的汇聚地, 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创建文明工地、推行文明施工和文明作业是确保安全生产、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基础性工作。实践证明, 安全得文明, 文明导致安全。现在的许多施工企业都已认识到, 必须把创建文明工地, 推行文明施工和文明作业为确保施工生产安全、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重大基础性工作来抓。创建文明工地、推行文明施工和文明作业, 不仅是管理性很强的工作, 而且也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同时, 它还要求职工具有相应的安全文明生产素质作为其基础, 因此, 它包括了管理、技术和职工素质培养等三方面工作的建设与发展, 而安全文明施工技术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明施工技术的任务是缔造施工生产的文明状态和规范施工生产作业的文明行为。施工生产的文明状态包括创造文明施工场所和采用文明施工的工艺和技术两个大的方面, 而施工生产的文明行为即进行文明作业和操作。
(二) 文明施工措施。
1. 健全安全文明保证体系。
为确保安全文明目标的实现, 给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稳定都施工氛围, 需建立并健全安全文明施工保障体系。一是施工项目部要制定有关安全文明生产条例, 落实必要的安全文明设施, 防护及各种标志牌等, 使每个进入现场的人员都有足够的安全感, 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去。二是凡是进入现场施工的人员必须接受入场安全文明须知的教育, 尤其是对那些安全文明施工意识薄弱、文化水平较低的施工人员, 更要耐心地、细致地进行教育, 确保其听得懂、做得到, 而不是流于形式, 一讲了之。项目部要工程实施的特点, 以各种形式组织他们学习, 提问有关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 甚至进行考试, 有针对性的抓好安全文明生产工作。三是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 持证上岗, 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 能够吃苦耐劳, 做到眼快 (能发现问题) 、眼勤 (多在现场巡视) 、嘴勤 (发现问题多讲) , 认真的做好本职工作。进入施工现场的特殊工种施工人员 (电工、塔吊司机、电焊工、架子工、机操工等) 都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正规培训, 持有上岗证件、熟悉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能够经常对机器具进行保养, 保证机械运转良好, 不带病作业。
2. 安全文明施工的保障措施。
一是做好事前的安全文明交底工作。在每个分部、分项施工技术、质量要求交底的同时, 必须做到、做好安全文明施工交底工作。二是施工操作的过程中, 要加强巡视工作, 加强过程控制。现场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纠正, 清除施工中的任何不安全隐患和文明施工不到位问题。三是做好安全宣传工作, 在工地四周设置反映企业精神、时代风貌的醒目宣传标语;设置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 及时反映内外动态。四是加强工地治安综合管理, 做到目标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到人, 治安防范措施有力、重点要害部位防范设施到位, 外包队伍情况明、建立档卡、签定治安、防火协议书、加强法制教育。
三、结语
在施工中, 只有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和安全文明保证体系, 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各项保证措施, 才能保证施工安全、有序、顺利地进行, 这不仅是施工质量保证的需要, 更是工程文明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崔燕红, 冯慧颖.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促进文明施工[M].北京:木建筑学术文库 (第15卷)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徐向辉.浅谈山区高速公路环保施工[J].北方交通, 2011
[3].高标, 韩玉民.高速公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10
[4].陈永柏.施工环境保护管理及措施[Z].中国三峡建设年鉴, 2009
施工现场管理与环境保护 篇5
检查内容
一.围挡
1、冲洗设备
2、工地围墙坚固稳定、整洁美观
3、大门制作规范,坚固美观
4、门卫制度健全、执行认真
5、单位牌子清晰规范
二.场容场貌
1、现场道路硬化坚实平整
2、排水系统畅通
3、构件、材料、设施料分类堆放、整齐
4、平面布局合理
5、施工做到工完场清
6、楼面堆料不超标
三.标牌标识与安全警示
1、大门处“六牌一图”齐全整洁
2、施工区域标志醒目
3、危险区域禁令明显
4、机械设备有操作规程牌
5、临街、楼面有文明礼貌标语
6、现场管理人员挂牌上岗
四.作业条件环境保护
1、地面固定作业有工作棚
2、机械设备有防雨棚
3、环保有措施
4、建筑垃圾定点堆放、及时清理
五.防火防爆防毒
1、易燃、易爆材料分类、分仓库存放
2、消防措施到位
3、受压容器处于安全状态
4、生活用火安全
5、工地有吸烟室
6、防毒有措施
二.施工安全达标
一.安全管理
1、安全备案
2、安全保证体系有效发挥作用
3、安全责任制落实
4、安全技术措施全面落实
5、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工程分部、分项安全交底制度认真执行
6、特种作业岗位持证上岗
7、事故预控措施有针对性,落实有效
二..脚手架与平台
1、脚手架搭设形式满足施工要求
2、材质符合质量要求
3、搭设质量达到规范规定要求
4、设计、计算、检查、验收符合规范要求
5、转料平台符合规范要求
三.施工用电
1、采用TN-S系统配电,做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2、配电室建筑符合要求
3、线路架设、埋设符合标准
4、开关箱、电器元件质量符合标准,安装有序、位置正确
5、漏电保护器参数按规定配置
6、用电管理责任落实
7、照明符合安全要求
8、防雷装置符合规程
四.三宝与四口防护
1、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密目网符合质量标准、证件齐全
2、防护用品使用符合要求
3、孔、洞口、临边防护符合要求
五.模板模板支撑施工荷载
1、模板支撑符合安全质量要求
2、施工层、架子、平台等处堆放荷载不超过规定
六.起重提升设备
1、起重设备必须符合现行国标、行业标准,非淘汰型号
2、设备技术性能达到要求
3、设备安装完后有验收有管理
4、设备安全防护齐全、有效
七.中小型机械设备
1、设备管理
2、设备进场验收
3、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
4、维修、保养、运转正常
三.工程质量创优
一.质量管理
1、工程质量创优目标、计划及措施
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核、批准及重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3、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措施及质量管理制度
二.计量管理1、8层以上及10000㎡以上的工程砼拌置应用微机计量,砌筑砂浆拌置应用电子磅秤计量
2、检测、计量器具的校验
3、计量设备安放位置应正确,应有专人操作并做好记录
4、计量设备台帐应齐全、完整、有效
5、施工现场建立标准养护室
三.基地与基础
1、地基及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记录
2、桩基工程的施工记录及检测报告
3、灰土垫层的施工记录及检测报告
4、筏板基础施工记录
四.主体结构工程质量
模 板 工 程
1、支模体系的设计及计算
2、模板工程施工质量 钢 筋 工 程
1、钢筋、焊条、焊剂、套筒原材质量
2、钢筋制作、绑扎、定位措施
3、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尺寸及锚固长度
4、钢筋保护层厚度
5、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的保护 混 凝 土 工 程
1、梁、柱、板、墙节点上下接槎处施工缝留置
2、混凝土楼板、楼梯、踏步及洞口预留
3、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养护及试件留置
4、混凝土预制构建安装质量
5、混凝土季节性施工措施
6、混凝土结构后锚固连接质量
水电管道预留预埋
1、配电箱(盒)安装
2、电气导管预埋
3、水暖管道穿墙、板、梁预留洞
4、穿墙套管安装
5、穿越变形缝柔性连接接头设置
检测管理
1、检测单位资质
2、检测合同及委托单
3、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案的编制、审核、批准
4、检测报告
工程技术资料
1、资料收集是否同步、齐全,分类整编真实可信
2、原材合格证及复试报告是否齐全、真实、有效
3、验槽、基础、主体工程验收记录是否签字、盖章齐全
4、见证取样制度执行情况
5、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6、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证,操作人员上岗证是否齐全有效
7、施工许可证
8、资质证件
9、施工组织设计
10、上岗证件
四.办公生活设施整洁及营造良好文明氛围
一. 办公环境
1、办公区、生活区与施工区有明显划分隔离,建筑物符合标准
2、临时用房选址合理,并符合安全、消防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
3、监控室(1万㎡以上工程)
二. 食堂
1、食堂管理制度健全 食堂有食品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持健康证上岗
3、食堂建筑符合要求
4、食堂卫生达到标准
5、生熟食品分案作业,夏季有保鲜措施
6、有除“四害”措施
7、污水排放符合要求
8、炊事机具安全,消防设施到位有效
9、食堂配备排风设施和储藏室
10、炊具、餐具、饮水器清洗消毒
三.宿舍
1、宿舍建筑符合标准
2、宿舍与施工区有明显隔离
3、宿舍内通风、采光、卫生、安全符合规定
4、宿舍有管理制度,住宿人员名单、卫生值日张贴在醒目处
5、宿舍住人符合标准
6、宿舍内配备个人物品存放柜
7、宿舍用电规范
四,厕所
1、厕所选址合理,建筑符合标准
2、卫生达标
3、八层以上建筑每隔四层设简易厕所
4、厕所应为水冲式或移动式,内有照明,蹲坑设隔离
5、有卫生管理制度,有人负责清扫管理
6、排污符合要求
五.浴室
1、浴室建筑安全
2、浴室有管理制度,浴室设施齐全,使用功能良好,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六.卫生
1、达到国家建筑卫生规程要求
2、有卫生、急救预案并有演练
3、配备常用药及绷带、止血带、担架等急救器材
七.生活环境
1.生活环境整洁卫生
3.垃圾定点分类堆放、及时清运 3.盥洗设施应满足要求 4.除“四害”措施到位
8.文明教育
1、开展文明职工活动
2、进行职工文明教育
3、规范文明行为
9.综合治理
1、对入场人员建立劳务登记卡、人数清、情况明
2、同有关单位签订了治安、防火、环保协议并认真遵守
3、无重大治安、扰民事件
10.宣传娱乐
1、在工地、生活区营造健康有益的宣传氛围
2、有娱乐活动室,经常开展活动
3、开展文明活动
11.项目文化建设
1、班组间开展文明竞赛活动
浅谈市政建筑施工与环境保护 篇6
关键词:市政 建筑施工 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18-01
市政建筑项目是指政府利用国家税收,对城市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所涉及到的建筑、设备、构建物等建筑项目,主要包括城市道路、桥梁、地下通道、地铁、供排水管道、电网、天然气管道、公共照明设施、广场等。市政建筑施工的特点是,施工现场往往位于闹市中心,包括交通密集区、居民集中区等。
1 市政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
在市政建筑施工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往往会对城市居民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中主要的环境污染类型包括:噪音污染、废水污染、粉尘污染、废气污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等。
1.1 噪音污染
据相关研究表明,40 dB的连续噪音会使人的睡眠质量受到影响,70 dB的连续噪音会使50%的人睡眠受到影响,40 dB的突然噪音会惊醒10%的人,60 dB的突然噪音,则会惊醒70%的人。而在市政建筑施工中,最直接的一项污染就是噪音污染,因为声音的传播无孔不入,并且辐射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尤其是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往往连夜施工,各种建筑设备(打桩机、挖掘机、搅拌机等)、运输车辆等会形成较高分贝的噪音,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质量。
1.2 废水污染
废水污染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其中一方面是建筑施工中产生的施工废水,如生活废水、混凝土养护废水、工地设施冲洗废水、建筑材料加工废水等,这些在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废水,因为缺乏有效管理措施,往往直接排放在工地现场,这些废水往往会形成浆液,如果排放进下水管道,可能会导致下水管道的堵塞。另一方面是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对给排水管道产生破坏,造成给排水管道漏水,这些废水往往会蔓延至交通道路上,一方面影响人们的出行,另一方面会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活供水。
1.3 粉尘污染
粉尘污染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地面挖掘致使水泥粉碎产生的扬尘污染;建材乱堆乱放随着气流产生的扬尘污染;施工中进行扬沙过滤、混凝土搅拌等产生的扬尘污染;运输车辆来往进一步加剧的扬尘污染。粉尘污染会使现场施工人员以及周围居民引发呼吸道、肺部等疾病,既污染环境影响生活质量,又产生健康威胁。
1.4 废气污染
废气污染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大量的运输车辆来往,导致汽车尾气大量排放;另一方面是某些化工材料见光分解、挥发出具有刺激性的气味。废气污染会随着空气扩散开,对施工人员以及周边居民的健康同样会产生影响。
1.5 废弃物污染
废弃物的污染主要来自于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包括:施工前的杂草、灌木等植物;施工中的开挖土方等;施工后的用剩建材(水泥、石灰、木材等)。生活垃圾不及时处理,会对周边人的健康产生威胁,建筑垃圾不妥善处理,则会造成资源浪费,并污染环境。
1.6 光污染
光污染主要是指在施工现场的焊接,以及连夜施工的探照灯等强光源。在施工时,南面会出现一些焊接工程,尤其是道路施工和桥梁施工等露天施工环境,施工人员有防护罩,但是光是朝着四周扩散的,会对路过的居民产生强光刺激。另外,有些施工单位连夜施工,使用大功率探照灯,形成光污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睡眠质量。
2 市政建筑施工中的环境保护
2.1 市政建筑施工中噪音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在市政建筑施工中应当注意对噪音的控制,可以从三方面着手防治噪音污染。
(1)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低噪声设备、车辆是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新型设备,施工单位在进行市政建筑施工中,应首选这类低噪声设备、车辆进行建筑施工。
(2)选择合理的摆放位置。对一些容易产生噪音污染的设备,在不影响施工的情况,尽量将其摆放在远离居民楼的方向,不可为了节省一段运输距离,就无视对周边居民区的噪音污染。
(3)选择适当的施工时间。对于无法避开居民区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打桩机等,应尽量选择适当的施工时间,将施工时间集中在白天,在居民较为密集的区域,严禁连夜施工。
2.2 市政建筑施工中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在市政建筑施工中应当注意对废水的处理,根据不同情况的废水,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1)生活污水的防治。施工人员的居住区尽量选择在有排水系统的区域,对生活污水进行直接排放,避免堆积。
(2)建材加工废水的防治。施工单位可在施工现场挖建沉降池,对建材加工废水进行沉降处理,沉降后的水,可以进行二次利用。
2.3 市政建筑施工中粉尘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在市政建筑施工中应当注意对粉尘的抑制,可以采取湿法作业、加强现场管理、改进工艺等方面进行防治。
(1)采取湿法作业。在施工现场营造湿润的空气环境,可以利用高压水泵高空旋转喷水形成的水幕来抑制粉尘污染。
(2)加强现场管理。对粉尘类建材,如沙子、石灰等,需要做必要的包装处理,不可散装运输;对对会产生粉尘的建材进行必要的现场覆盖管理,不可露天堆放。
(3)改進施工工艺。对传统的扬沙过滤等会产生粉尘的施工工艺进行改进,采取机械过滤或者密闭过滤等措施,防止在施工现场扬尘。
2.4 市政建筑施工中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在市政建筑施工中应当注意对废气的控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减少废气排放。对施工现场的运输工具,优先采用低排量的节能型车辆,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
(2)加强材料管理。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工材料,要加强管理,在处理应用时,注意工艺的改进,避免泄露。
2.5 市政建筑施工中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在市政建筑施工中应当注意对废弃物的处理,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1)杂草灌木的处理。施工前的杂草灌木等植物需及时清理运走。
(2)土方的利用。施工中的土方可回填,或作为绿化用土。
(3)建材的回收。施工后的剩余建材可回收,边角料可处理给废品站。
2.6 市政建筑施工中光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在市政建筑施工中应当注意对强光的控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营造合适的施工环境。在露天焊接工作中营造遮挡的施工环境。
(2)选择合理的施工时间。市政建筑施工尽量选择白天进行,避免深夜使用大功率探照灯。
3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建筑项目,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要在避免污染空气,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建筑施工工作。
参考文献
[1] 徐科科.浅谈市政建筑施工与环境保护[J].四川建筑,2013,33(1).
[2] 张晨波.浅谈市政建筑施工与环境保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1).
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 篇7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后果,措施
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 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突显出来。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 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 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随着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全面实施, 以及我国公路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 公路规划设计中的路线方案选定, 除考虑地质、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外, 还必须考虑交通量、工程投资和公路使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 以及国家、地方有关用地规划与政策。这就对交通部门、公路建设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做好环境效果分析, 或采取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定线, 尽可能地保存好风景名胜。为使公路沿线景观优美, 根据现有公路用地宽度, 对公路两侧的排水设施、净空带、停车坪等加以美学深化设计。
倡导环保优先, 转变设计观是长期以来我国公路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公路建设的发展需要保护环境, 也只有先保护环境, 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坚持“环保优先”的建设指导思想, 既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也有利于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它代表着现代及未来公路建设指导思想的发展方向。
总体方案建设应考虑与地形、地貌相结合, 挖填土石方尽量最少, 避免大的地质病害, 努力保持生态与自然景观。公路边坡防护、取弃土场地处理及桥梁涵洞、交叉构造、隧道工程、服务设施等, 无一不和环境与美学密切相关, 都需要我们精心设计。
2 环保的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土地、矿产、森林、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的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 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 以创造出适合人类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而且需要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措施, 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 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 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 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1995年联合国环境署第15次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申明》, 明确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认为要重视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3 破坏环境的严重后果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开挖山体等, 从而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为非污染型生态环境影响, 一般为:植被破坏、局部地貌破坏、土壤侵蚀、自然资源影响 (土地、草场、森林、野生动物等) 、景观影响及生态敏感区影响 (著名历史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水源保护地等) 等。其造成的严重后果主要有:1) 沙漠化。2) 水土流失。3) 坍塌、滑坡、泥石流。4) 地面塌陷。5) 削减森林, 特别是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为5%, 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3。
4 引起环境破坏的原因
1) 因路基占地, 使沿线耕地减少, 植被覆盖率降低, 导致对生态环境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2) 因填筑路堤取土和开挖路堑弃土, 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 破坏土壤结构和肥力, 造成农业减产。3) 公路工程在处理不良地段时导致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遭到破坏, 影响山体的稳定性, 造成大量泥砂淹没覆盖地表植被、耕地、堵塞河道、水利设施等严重破坏生态平衡。4) 公路施工中的特殊工程, 改变地下水自然埋藏和运动的条件, 破坏正常的开采规律, 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改变地面水流动规律和洪水排泄通道, 影响部分植被的自然生长状态。5) 由于公路路线穿越原始保护区, 破坏野生动植物自然栖息和繁衍, 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在公路施工过程中, 因开挖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 原有表土与植被之间的平衡关系失调, 表土层抗蚀能力减弱, 在雨滴打击和水流冲刷以及风蚀作用下产生水土流失。在隧道及大挖方段施工过程中, 施工作业面土石渣料处理不好, 对取土坑、弃渣场等处理不当, 都有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现象, 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5 保护环境的措施
1) 植物防护。采用植物防护, 就是利用植被对边坡的覆盖作用、植物根系对边坡的加固作用, 保护路基边坡免受大气降水与地表径流的冲刷。
采用植物防护, 增加植被面积, 减少地表径流, 可从根本上减少路基的水土流失。植物覆盖对于地表径流和水土冲刷有极大的减缓作用。枝叶繁茂的树冠能够截留一部分降水量, 庞大的根系能直接吸收和涵蓄一部分水分, 还可稳定地表土层。植被的根系能与土层密切地结合, 根系与根系的盘根错节, 使地表层土壤形成不同深度的、牢固的稳定层, 从而有效地稳定土层, 固定沟坡, 阻挡冲刷和塌陷, 有机械的防护作用。
在我国温暖多雨的南方地区, 植物防护已较多地用于土质上下边坡的防护中, 既保护了边坡, 又美化了环境。在北方地区, 植物防护措施还仅限于下边坡的防护, 上边坡经常干旱缺水, 不易养护, 况且坡度较陡不利于植物生长。在西北黄土地区, 黄土路堑边坡往往陡于1∶0.75, 边坡较高时才放缓到1∶1。
2) 框格防护。框格防护是用混凝土、浆砌块 (片) 石等材料, 在边坡上形成骨架, 能有效地防止路基边坡在坡面水冲刷下形成冲沟, 同时提高了边坡表面地表粗度系数, 减缓了水流速度。一般冲刷仅限于框格内局部范围, 采用框格防护与种草防护结合的方法, 提高了防护效果, 同时美化了环境。
框格形状可根据人们的想象, 人们对美的追求, 做出各式各样的造型, 如斜45°大框格, 六角形混凝土预制块防护, 浆砌片石拱形防护, 浆砌片石或预制块做成的麦穗形等。
框格防护措施同时可用于土质上边坡防护, 既增加美的效果, 又可防止边坡出现冲刷, 但由于框格需在上边坡中嵌槽镶进, 施工难度大, 仅在重要景点使用, 一般较少采用。
3) 护坡。在稳定的边坡上铺砌 (浆砌或干砌) 片石、块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等材料以防止地表径流或坡面水流对边坡的冲刷称之为护坡。铺砌方式一般采用浆砌, 冲刷轻微时, 可采用干砌。
位于河滩或滞洪区内的路基, 往往处于洪水的直接威胁之下, 因此必须采用护坡防护措施, 防护高度应至少在路基设计洪水位加浪高、壅水高及0.5 m安全值以上。另外当路基沿溪, 路基边坡侵占河道时, 也要采取护坡防护措施。
在软土地基上的路堤护坡, 无水流冲刷影响时, 可采用干砌片石护坡, 以适应地基沉降引起的路堤边坡变形。
4) 护面墙。为了覆盖各种软质岩层和较破碎岩石的挖方边坡以及坡面易受侵蚀的土质边坡, 免受大气影响而修建的墙, 称为护面墙。护面墙多用于易风化的云母片岩、绿泥片岩、泥质灰岩、千枚岩及其他风化严重的软质岩层和较破碎的岩石地段, 以防止继续风化。可以有效地防止边坡冲刷, 防止滑动型、流动型及落石型边坡崩坍, 是上边坡最常见的一种防护形式。
护面墙除自重外, 不担负其他荷载, 亦不承受墙后土压力, 因此护面墙所防护的挖方边坡坡度应符合极限稳定边坡的要求。
护面墙有实体护面墙、孔窗式护面墙、拱式护面墙等。
护面墙顶部应用原土夯实或铺砌, 以免边坡水流冲刷, 渗入墙后引起破坏。修筑护面墙前, 对所防护的边坡应清除松动岩石、松散土层。对风化迅速的岩层如云母岩、绿泥片岩等边坡, 清挖出新鲜岩面后, 应立即修筑护面墙。
6 结语
公路环境、美学问题在我国还没有成熟的规范和管理机制, 它涉及了公路技术、园林美学、环保、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识领域, 因此, 需要社会各部门携手研究, 在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的经验, 使我国的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高, 为司乘人员提供更舒适的行车环境, 为社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是对公路设计和施工单位的殷切期望, 希望我们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建设好一条环境优美的公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后代的功德路, 我们在发展交通、修好公路的同时, 确保“三同时”制度很好落实, 引导公路设计和建设单位遵循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有效实施, 更好地促进交通与环境的和谐、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丙湘.道路绿化和美化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
[2]周德培, 张俊云.植被护坡工程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3]贾瑜.山西省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几点看法[J].山西建筑, 2008, 34 (7) :351-352.
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 篇8
1.1 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2 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对照上述定义, 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 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 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 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 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1.3 公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 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 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
1.4 公路环保功能
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归纳如下:
1.4.1 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 结合造地
还田与疏导排水, 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 可使工程稳定坚固, 外观顺适优美, 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1.4.2 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 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 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1.4.3 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 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1.4.4 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
固性有特殊的作用, 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 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
1.4.5 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 减少了水
土流失, 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1.5 公路环保措施
1.5.1 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 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
1.5.2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
1.5.3 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
护条款;
1.5.4 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
1.5.5 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
1.5.6 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1.5.7 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a.生态环保。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 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 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 计划取土, 及时还耕, 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在雨水充沛地区, 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 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
b.噪声防治。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 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 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 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 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 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
c.大气污染防护。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 相距200m范围内, 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路面施工, 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 既方便生产, 又须符合卫生要求;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 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d.水污染防治。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 并采取措施, 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 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 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1.5.8 公路营运期环保措施
a.交通噪声防治。对公路附近的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附近有学校的路段两端设置禁止鸣笛标志;加强交通管理, 在公路主要出入口设置噪声监控站, 禁止噪声过大的车辆上路。
b.大气污染防治。路边植树绿化。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 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 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
c.水污染防治。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 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站, 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d.潜在风险及农作物污染防治
2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
2.1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我国目前只做前两项工作。通过对公路建设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和评价, 以提出合适的清除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和对策。
2.2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目的
2.2.1 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活动可能带来
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预测并评价其未来影响范围和程度, 为合理选线提供依据;
2.2.2 通过损益分析, 提出可行的环保措施
并反馈于设计, 以减轻和补偿公路建设项目活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2.3 为公路建设项目的生产管理和环境
管理提供依据, 为路域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环保规划提供依据, 为决策者提供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科学依据。
2.3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国际通行的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文物和珍稀动植物保护及公众参与等。
目前, 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为上述前四项。
2.4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和期限
我国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一般以“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米为范围, 特殊情况下, 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2.5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线长面广的特点,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般采用点线结合, 以点带线, 突出环境敏感点、敏感区域的评价方法, 对大气、噪声环境采用模式计算和类比分析法, 对生态环境、水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则采用调查分析法。
2.6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与环保效果界定
一个有效的运输系统应当是其所产生的社会净效益最大, 即用最少的资源成本取得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效果, 同时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一是处理环境污染的多少及保护环境空间的大小;二是采取的措施能满足国家规定标准的程度有多大。
3 结束语
为实现这些目标, 我们必须加大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 从宣传教育方面入手, 切实提高公路从业者的环保意识, 加强对公路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 使我国公路建设、公路环境治理水平早日与发达国家看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S].1989.
[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探讨 篇9
1 当前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1.1 评价的深度不够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分别规定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公路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的内容、方法和程序。这两个行业标准对当前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其仍存在较多不足之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中要求在生态环境状况调查中收集评价及其界外区比例尺为1/500 000~1/10 000的地形图。显然,比例尺的大小直接影响评价深度和评价结果的准确度。1/10 000比例尺的地图很难对拟建公路沿线的环境敏感点有高度精确的认识和评价。《导则》中规定的尺度过宽、过大,使得评价深度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同时也使得同类型建设项目的评价深度没有可比性,给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技术评估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此外,《规范》中对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仅仅考虑了噪声污染对人的影响,忽略了道路两侧动植物对环境噪声的阈值。
1.2 评价程序不够完善
目前的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的。一般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可行性研究阶段公路路线方案是基于1/10 000比例的地形图来确定的,此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即用1/10 000的路线方案地图去调查拟建公路周围的环境现状,进而分析评价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难免疏漏,况且在以后的公路项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路线方案往往会进一步优化调整,这就造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没有考虑的环境问题在公路建成营运后暴露出来,而一些在报告中分析预测的环境影响却不存在,如此环境影响评价的预知功能和导向功能就会大打折扣,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可见在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具有难以弥补的缺陷。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只有贯穿到从项目立项至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才能克服这一缺陷。如果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能依靠项目初步设计图和施工设计图,优化取弃土场选址,并对植被和临时占地的恢复、水土保持、污水排放去向、降噪等提出清洁生产、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才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3 环境影响后评价实施力度不够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在规划或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检查减少环境影响措施的落实程度和效果,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判断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对一些尚未认识到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补救措施,消除不利影响。目前我国公路项目环境后评价只是在项目后评价中作为专题工作开展,独立的项目环境后评价刚开始在深汕高速、湘耒高速等项目中试点。而且当前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深度不够,仅对公路营运初期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未能对公路营运中、远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虽然《环境影响评价法》对环境影响后评价作了相关规定,交通部也于1999年正式印发了《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管理办法》和《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但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仍需进一步规范、完善,避免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混为一谈。
2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对策和措施
2.1 加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目前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要集中在两方面:1)对公路建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2)提出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累积影响评价较少涉及。环境影响后评价对分析预测模型和参数选取的合理性,检验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相符性以及环保措施的运行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通过后评价可以促进公路沿线环境质量的改善,提高公路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公路建设的累积影响是由于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各种扰动(影响)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叠加造成的。公路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公路是一个特殊的人工带状建筑物,其经过的地区广,影响范围大,因此公路建设会对环境产生很强的累积影响。
2.2 完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要对其进行科学、全面系统地分析,尤其是定量分析难度较大。目前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所采取的技术方法还不够完善,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运用的不够广泛和成熟,总量控制和清洁生产的思想在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因此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还有待今后不断完善。
2.3进一步开放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市场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种技术咨询服务工作,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国家环境保护局会同人事部于2004年2月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提出了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服务的机构必须配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要求。根据新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经过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评价机构已经满足了“管理办法”对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人数的要求,有的单位还具有了扩大业务范围,甚至升级的条件。这样一来,未来有能力从事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机构会有所增加。笔者认为应鼓励更多具有实力的评价机构参与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扩大公路环评市场。这样虽然会加剧评价机构之间的竞争,但同时也能使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的创新和评价程序、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增辉.公路建设中的环境问题[J].山西建筑,2006,32(13):148-149.
[2]张书文.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J].山西建筑,2006,32(18):49-50.
浅谈管道施工与环境保护 篇10
在现代化的管道施工中会制造出许多对我们所生存的环境造成危害的产物, 这往往是在很多工程中让人忽视的一部分。随着全球对环境的重视, 我们也要将如何能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能保证对环境的不污染, 不破坏或是清污染后的治理及破坏后的还原最终的做到对环境的保护, 而这些东西正是决定一个工程是否真正成功的最主要的标准, 同时也关系到管道施工的持续性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西方的发达国家早在90年代以来就建立了一种三位一体的HSE管理体系, 其中H (健康) 是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 在心理上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S (安全) 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 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 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健康、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E (环境) 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 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因素的组合, 还包括人类与自然因素间相互形成的生态关系的组合。由于安全、环境与健康的管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把健康 (Health) 、安全 (Safety) 和环境 (Environment) 形成一个整体的管理体系, 其中如何将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更是现代石油化工企业的最为关注的话题。
二、管道建设工艺对环境的影响及处理办法
随着近年来管道事业的飞速发展, 先进的施工技法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喜悦的同时, 为了防止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每一项工艺都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并针对污染源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 顶管施工作业
顶管施工技术是一项非开挖施工技术, 不需开挖地面, 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路、河道、湖泊、建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 解决了市政施工难题, 而且, 顶管施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已越来越普及, 已运用到给排水、煤气、电力、通信等管道的施工。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近几年来用先进的顶管施工技术, 解决了一个个难题, 为城市建设的文明施工、快捷施工做出了贡献。
目前, 顶管施工常采用的施工方法分为敞开人工手掘式和密封机械式顶管施工方法, 其中机械式顶管施工常用的施工方法又有泥水平衡式和土压平衡式两种, 顶管施工常用的管材有砼管、钢管、玻璃夹砂钢管。施工所采用的主要设备为信息化及全自动化泥水平衡顶管机。
顶管施工的基本原理为:从地面开挖两个基坑井, 然后管节从工作井安放, 通过主顶千斤顶或中继间的顶推机械的顶进, 推动管节从工作井预留口穿出, 穿越土层到达接收井的预留口边, 然后通过接收井的预留口穿出, 形成管道的施工。
1、岗位对环境的影响
(见表1)
2、作业指导
(1) 工作井的选址要合理, 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2) 挖掘机等设备进场前必须经检查完好, 不允许带病运转防止漏油现象发生。
(3) 挖出的土石等按规定堆放, 距离作业井口1m以外, 防止滑落, 并及时运走, 放置到指定地点, 运输过程中注意土石的散落。
(4) 设备在加油时应作地面处理, 防止油渗漏到土壤里。
(5) 泥浆排放时, 检查管路, 防止渗漏。泥浆应符合环保要求, 不对土壤造成影响。
(6) 废弃焊条头或残油等废弃物要集中回收处理。
(二) 定向钻穿越施工作业
水平定向钻穿越已经应用于多个行业的施工过程中, 如石油、自来水、电力电讯等, 成为比较成熟的非开挖穿越技术。近年来, 世界范围内定向钻穿越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 特别是在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中。在我国, 采用定向钻技术完成了长江、黄河等大型河流及海域的管道穿越工程, 创造了一系列穿越世界纪录。
水平定向钻进管道铺设技术是在不清除地面障碍物的情况下, 管道从障碍物的底部地下穿越, 与其它管线铺设方法相比它对环境影响小, 障碍物下管线覆盖深度大, 对管线保护的效果好。由于不需要清除地上障碍物, 并且施工现场恢复工程量较小, 可以减少工程建设投资。
1、岗位对环境的影响
(见表2)
2、作业指导
(1) 作业带内有植被或树木时, 应尽量减小作业带的宽度, 施工作业应加强对施工现场植被、树木的保护
(2) 对于拆除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垃圾, 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拉运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处理:拉运过程中, 要采取覆盖、围挡等措施防止撒溢。
(3) 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 用垃圾袋随时回收, 分类处理。
(4) 修筑临时道路必须采用无污染可降解材料或可再次使用的材料。
(5) 将挖出的土按生、熟土分别堆放, 并加标牌说明, 以免回填时混淆。
(6) 在泥浆池底部铺垫防水布, 避免配浆用水渗入地下。
(7) 设备在维修保养时应配备接油槽 (塑料布) , 防止污染土壤:固体废弃物 (废旧零件、废旧电池、废轮胎、棉纱、报废的钢丝绳和吊带等) 、废液 (废柴油、废汽油、废机油等) 应分类回收处理。
(8) 焊接作业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焊丝头、焊条头、砂轮片、白玻璃、钢丝刷等) 应分类回收处理。
(9) 防腐补口补伤作业喷砂除锈时, 将彩条布铺在喷砂作业正下方, 便于作业完毕后回收废石英砂:现场配备垃圾桶 (袋) , 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底漆罐、废石英砂、矿泉水瓶等) 应分类处理。
(10) 施工完毕后泥浆应按照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处理, 处理后应达到当地环保部门的认可, 处理完毕后, 对泥浆坑进行回填, 取出铺垫的防雨布作为垃圾处理, 按挖土的反顺序进行依次回填, 压实。
(三) 盾构施工作业
盾构的基本构造通常由盾构壳体、推进系统、拼装系统、出土系统等四大部分组成。盾构分类及适用范围盾构法隧道衬砌盾构法隧道的衬砌应具有支撑土压的能力和易于操作的结构形式。因此, 一般而言, 结构由两层构成, 第一层是推进时在盾尾内进行拼装的一次衬砌, 第二层是在其内侧浇筑的二次衬砌。一次衬砌在施工中起到支撑和承受盾构推力的作用, 成环后成为永久性的结构。一次衬砌一般采用的是施工迅速、安装容易的管片结构。二次衬砌通常是用来加强管片防水、防锈的能力, 并且起到内部装修的作用。在施工中还用来提高结构的刚度以此作为防振措施, 因此均采用现浇混凝土。
1、岗位对环境的影响
(见表3)
2、作业指导
(1) 水污染保护:
1) 外排水到达当地环保部门要求的标准后方可进行排放。
2) 施工区域内所有的油料及一切油脂类应远离水沟、水渠、河流。
3) 工业废油必须存放在密闭容器内运送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处理。
4) 储油区做好二级防护, 进行定期检查, 发现油类泄露应及时进行处理。
5) 合理选择好排污口的位置, 采用暗沟或者管道方式排放, 并经常检查清理排污水管道, 防止其堵塞造成污水外溢。
(2) 泥浆渣土处理:
1) 盾构施工现场泥浆在沉淀池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2) 弃渣必须倒在指定的弃渣场, 不得乱堆乱倒。
3) 渣土外运时加上必要的维护, 防止散落, 污染路面。
4) 渣土外运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扬尘。
(3) 油料存储﹑加油:1) 油罐不能安装在汛期洪水可能泛滥的地方, 并且远离水源。2) 储油区做好二级防护, 防止泄露。3) 避免在水域附近加油, 在水域附近加油要特别注意防止滴漏。4) 加油时, 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岗位, 防止滴漏或溢出。5) 如有滴漏, 应在滴油出放置盛油器皿或其他吸收材料。6) 施工中使用的油漆﹑化学溶剂及有害有毒物品, 要妥善存放﹑保管, 制定出防止泄露和污染的具体措施。
(4) 垃圾回收处理:1) 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按要求分类存放可二次利用的肥料应单独存放。2) 各种废油集中回收和到专门处理厂进行处理。3) 将可燃烧废弃物进行焚烧处理, 灰烬倒入污水坑内或深埋。4) 不可燃烧垃圾应送到施工现场附近当地指定的处理场。
(四) 管道跨越工程施工作业
管道跨越工程施工是指管道架空敷设方式多用于河岸冲刷严重、冲淤变化无规律、流速大、河床开沟困难或一些通航频繁并需要经常疏浚的河道, 以及地势陡峭的峡谷等地点。除有些管道附挂在公路桥梁上以外, 大部分的管道跨越都是既利用管道来输送油品或天然气, 又用管道自身作为支承结构。由于管道截面较小, 跨度受到限制, 因此常把管道作为主体, 再附加一些杆件, 组成各种结构形式, 来满足不同跨度的需要。
1、岗位对环境的影响
(见表4)
2、作业指导
(1) 测量人员需了解当地的环境, 其中包括自然、地理、文物、古迹、以及当地的环保要求。
(2) 在林区作业时, 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并遵守林区有关的防火规定。
(3) 在施工作业时携带垃圾回收桶 (袋) , 分类回收处理。
(4) 作业场地中为农田或植被时, 应将表层土分开堆放:在无植被生长地段作业时, 应将地面覆盖的石层和下部的松散细土分层剥离并单独集中堆放, 以便于后期地貌的恢复。
(5) 作业场地内有植被或树木时, 应尽量减小作业场地的面积, 施工作业应加强对施工现场植被和树木的保护
(6) 施工现场配备垃圾桶 (袋) , 扫线设备维修保养时配备接油槽防止污染环境破坏土壤:固体废弃物 (旧零件、废旧电池﹑棉纱等) 和废液 (废柴油、废机油等) 应分类处理。
(五) 管道线路工程施工作业
管道线路工程施工是指用管子、管件、阀门等连接管道起点站、中间站和终点站, 构成管道运输线路的工程, 包括管道组装和敷设, 管道阀门和管件的安装, 河流、湖泊、道路等障碍的穿跨越, 管道防腐和管道附属构筑物的修筑 (如水土保护、线路标志) 等工程项目。管道线路工程是管道工程的主体部分, 约占管道工程总投资的2/3。管道线路工程的建设程序是先进行路由选择和线路图设计, 再进行管道施工。
1、岗位对环境的影响
(见表5)
2、作业指导
(1) 在农田或植被生长地段作业时, 应将表层土单独堆放:在无植被生长地段作业时、应将地面覆盖的石层和下部松散细土剥离并单独集中堆放、以便于后期的分别回填作业。
(2) 作业带内有植被或树木时, 应尽量减少作业带的宽度, 施工作业应加强对施工现场植被、树木的保护。
(3) 施工现场配备垃圾桶设备在维修保养时应配备接油槽 (塑料布) , 防止污染土壤:固体废弃物 (废旧零件、废旧电池﹑废轮胎﹑棉纱等) ﹑废液 (废柴油、废汽油、废机油等) 应分类回收处理。
(4) 使用后的气瓶内剩余的残液应退回充气站处理, 严禁自行倒出残液。
(5) 挖沟作业中, 挖出的土方应堆积在管沟无焊接管段的一侧, 且距离沟边至1.0M以上, 堆积高度不可超出1.5M:在农田地段开挖时, 应将地表熟土和地表下生土分开堆放, 保证回填时地表下土先回填, 不影响作物生长。
(6) 爆破产生的废弃物应放在垃圾桶内, 空压机产生的废油应放在废液桶中, 集中回收, 不得随意倾泻。
(7) 施工中产生的弃石、弃土等, 应运至规定的专门存放地堆放, 不得向江河、湖泊、水库和专门存放地以外的沟渠倾倒:如经允许可将弃方结合地貌恢复工作在作业带内进行摊平、压实处理或集中整齐码放。
(8) 戈壁滩地段地貌恢复时, 管沟回填平整后, 应进行不少于50mm厚的砾石层覆盖, 避免扬沙。
(9) 沟渠恢复完毕后, 应及时疏通。
三、结论
浅论山区公路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 篇11
关键词:山区公路;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U416.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11-0154-02
福建属山岭重丘区,山区公路在全省公路总里程中占相当大的比重。随着公路总里程的增加,公路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如高填深挖诱发山体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砍伐树木,破坏了原有植被,由此造成水土流失、引发泥石流等。对此,公路工程建设应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在设计阶段开展环境保护设计,实现山区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福州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公路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红庙岭山区,分为垃圾场专用道路、焚烧发电厂进场公路、垃圾场二期进场道路等。毗邻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因此公路项目在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以下是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 减少占用耕地及森林植被
红庙岭公路工程位于山区,受地形限制,线形多沿山脚、山间展开;而山区可耕地多分布于山脚、山间,因此导致工程项目占用耕地的比重比较大。同时,深挖的路堑对森林植被造成的破坏也比较严重。
对此,工程建设设计时首先针对路基横断面进行认证,在技术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尽量缩小断面尺寸,这样,不仅节约工程投资,而且能够减少耕地占用。其次,路线经过耕地或天然林时调整设计标高,采用低路堤或浅路堑,避免高填深挖。再者,对于高填深挖段,考虑增设挡墙、护坡、护脚等防护措施,减小边坡宽度,节约用地。
2 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和破坏
公路建设项目毗邻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对该生态敏感区的扰动和破坏主要体现在公路工程建设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完整性、连续性,同时形成边坡、取土场、弃土场等人造景观。
为了避免、减少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和破坏,在设计阶段,通过对纵断的反复认证,力求填挖平衡,同时合理调配土石方,严格控制土石方工程量,减少弃方与借方。在取弃土场的选择上与改地造田结合起来,减少取弃土用地。在施工阶段,严格按图施工,确保各项措施实施到位。
3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是山区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主要影响之一。山区公路建设难以避免高填深挖、借方及弃方量大,对地表的扰动面积较大,若未作适当防护或排水构造不完善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的关键在于:首先,减少填挖高度以及边坡坡度,弃方应集中堆放,合理设置截水沟及急流槽,防止坡面冲刷引起水土流失;其次,设计合理的坡面防护,采用拱式、门架式等开放式防护,中间植草防护;其三,路基开挖的土石方可作为路基填料的,应就近挖填;其四,弃土场宜选择在沟谷的顶部,或者坡地、平地上,在项目完成后同时做好弃土场的防护排水;其五,各参建单位统一思想,行动一致,做好水土保持的各项预案。
4 水环境的保护
公路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路线傍水而行,河岸进行调整后对改变了原来的水流形态,引起新的冲刷;路基弃方在水力作用下进入河道,污染了水体。
对水环境的保护,一方面,在平面选线阶段就应当适当避让水体,特别饮用水源,应保证一定的避让距离;第二,在无法避让的情况下,应保护自然水流不改变流向,不压缩天然过水断面;第三,做好路面路基排水,将路面水收集引导排入指定水体;第四,合理设置取弃土场,设计合理的防护与排水措施,避免水土流失。
5 公路景观生态建设
山区公路的建设不可避免地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完整性、连续性,上述的种种措施,旨在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公路景观生态建设则是让项目本身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红庙岭公路项目周边山体天然植被保护良好,绿化景观建设遵行自然原则,放弃了常规的规则栽植方式,以恢复原有植物群落结构为主,适当点缀一些体现季节变化的开花彩叶植物覆盖坡面,使公路绿化与路外自然景观相得益彰,使本项目有机地融入自然景观之中。
回顾整个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公路建设的管理过程,在工程设计之初,作为项目业主单位的工程管理者,首先要求项目设计单位福建省林业勘测设计院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山区公路建设的特点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问题,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全盘考虑,统筹兼顾,优化设计方案。其次在施工过程中,精心组织,按图施工,认真督促工程监理单位及施工中标单位严格按照国家建筑施工规范及标准进行建设,严格执行标后监管体系并积极引进市政工程質量监督单位及安全站等监督体系,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情况下保证施工安全,确保工程万无一失。另外,在加强质量及安全教育的前提下,提高各参建单位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理解一个工程项目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以上仅是笔者在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道路建设过程中针对山区公路建设的特点以及环境保护这项目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些浅薄的看法,总结出公路工程中建设过程必须注意到环境保护的一些措施,为自己和他人今后涉及到相似的工作时的决策提供参考。
Discusses the Mountainous Area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allowly
Zhang Yi
Abstract: The article through synthesizes the treatment plant road project to Fuzhou Hung Miao trash the summary analysis,according to the mountainous area road’s project characteristic,raises became an official the district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ll sorts of adverse effects,concisely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
公路工程环境与保护措施 篇12
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具有范围广、时间长、因素多及难于弥补和预测等特点, 因此, 公路工程的环保工作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 以工程前期、施工期和营运期等阶段为切入点,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把公路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1 公路工程对环境影响分析
1.1 工程前期对环境的影响
工程前期工作主要包括项目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论证与评估、勘测设计等。长期以来, 公路的规划、设计人员主要以满足交通功能要求、降低建设造价和维护费用、节省交通时间和运行费用、减少交通事故损失等为目标, 进行路线方案论证及勘测设计, 而对于公路的环保问题如何解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也要求对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但由于公路工程施工对沿线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景观资源等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大多没有量化指标 (难以用价值或价格来衡量) , 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从管理层到设计人员, 往往忽略工程建设与使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从而导致公路规划与设计在环保方面的不足。
公路规划与设计在环保方面的缺陷常常表现为:不合理占用价值较高的土地 (如农业用地、森林用地、湿地保护区等) , 使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穿越或靠近居民稠密区, 造成大气、噪声污染, 影响居民作息并危及居民身体健康;侵占有价值水体, 改变天然水系的自然流态, 造成局部区域水资源枯竭等。
1.2 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主要包括施工放样、场地清理、征地及拆迁安置、建立施工驻地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和正式组织施工两大活动。
施工期间拟建项目由于挖土填土、借土弃土、改移河道、清理表土、开采料场等活动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地形改变、沟谷大量消失, 恶化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 加速地表侵蚀, 增大地表径流, 增加水土流失, 改变自然流水形态, 加剧水质恶化, 从而直接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筑路材料的运输装卸、各种混合料拌合、借土开挖及弃土堆放、土石方调运等活动会造成短期内粉尘污染。另外, 由于施工期增加大量机械作业的尾气排放, 使空气质量恶化。
运输车辆的增加和调整, 运送土石方过程中的落土也会使当地公路交通环境恶化, 对原有交通秩序产生较大干扰。施工机械作业及运输车辆作业产生较大噪音, 对沿线周边居民的正常作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不当的临时施工用地安排 (如施工驻地、预制加工场所、储料场和仓库等等) 也会额外增加对自然环境的侵害。
1.3 项目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开始意味着项目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始发挥作用, 同时也意味着对沿线环境产生长期负面影响的开始。随着交通量的与日俱增, 噪声和汽车尾气及粉尘污染逐渐加剧, 噪音对沿线居民、学校和机关单位的学习、工作和休息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 尾气、粉尘、油污对沿线居民生活、农田、土壤、水质等影响较明显, 呈逐步加重的发展趋势。
2 环境保护措施
2.1 工程前期环保措施
在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考虑好工程环保方案和措施十分重要, 首先要提高项目规划决策人员、勘察设计人员的环保意识, 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环保的政策法规;其次, 在认真做好沿线自然环境资料收集调查工作的基础上, 以科学态度进行工程环境影响评估, 做好环保设计工作。
2.1.1 珍惜自然环境, 规划好公路用地范围
对于工程方案, 除了要考虑自然地理、交通功能、工程技术标准外, 还要结合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来综合考虑公路的用地, 使路线规划有利于环保。
1) 保护土地、水体、空气和生物资源, 珍惜现有资源价值。
合理产生新的生产用地, 保护和增强现有土地的利用。
2) 路线应与城镇规划相协调, 促进城镇更新及改善环境。
一方面尽量减少项目与城镇规划相干扰, 又要有利于城镇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方便车辆进出城镇, 尽量保持项目与城镇的合理间距——“靠而不近, 离而不远”。
3) 避开环境敏感性区域。
如学校、工厂、医院、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湿地和鸟类栖息地、精密仪器基地和军事设施等。
2.1.2 设计要结合自然地形
1) 平面线形:
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采用较低技术指标是使路线顺应地形的一个好办法, 采用各种类型的曲线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2) 纵面线形:
合理设置纵坡和竖曲线使纵面线顺应地形成渐变、顺滑的纵坡线, 避免大填大挖。深开挖路段要多考虑隧道方案, 可避免山体开挖, 保护森林植被和水土资源。
3) 边坡设计:
在确保稳定的情况下, 边坡的形状要尽可能与周围的景观协调, 并用植物进行绿化 (可结合各种土工防护结构和其它绿化基础工程综合实施) 处理, 坡脚、坡顶、坡面相交处等处的棱角要进行弧形整理, 既可产生自然美感又可防风蚀。
2.1.3 重视水土资源, 减少水土流失
减少水土流失应做好以下几点:①设计时注意填挖平衡, 减少土石方量, 减少借土弃土;②做好边坡防护设计工作, 应根据地质情况多采用种草植树的绿化护坡方法;③做好沿线排水设计;④合理取土、规范弃土、保护耕地, 少占良田。尽量在荒地或低产耕地集中取土, 取土后对取土坑进行后期利用。弃方应集中堆弃, 不占农田, 堆弃后应上覆表土, 播种绿化。
2.1.4 注意保持原有的灌溉系统和自然水网体系
为保持原有的灌溉系统应做到:①桥涵设计尽量避免影响河流水文、水流特征。②避免改移或堵塞大型河沟。③对小型排灌系统如遭破坏应予以恢复或加以调整, 合理设置小桥涵位置, 必要时对原有排灌体系进行优化合并或改移。④做好项目自身的排水系统, 增加必要设施以防止路基路面排水对农田水利的冲击。
2.1.5 合理设置临时施工用地
减少或避免占用农田, 避免用地范围以外的耕地被机械碾压或堆放材料。临时用地在竣工后应及时复耕还田, 恢复植被。
2.1.6 做好道路沿线景观设计工作
做好道路沿线景观设计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公路选线、定线时, 要尽量与地形地貌相吻合, 减少土石方量;②重视路线空间造型设计, 包括路线线形 (平面、纵面、平纵组合) 和其它景观因素 (边坡、挡墙、分隔带、护栏、路面标线、标志牌、广告牌、收费站及服务区建筑等) 的造型设计;③做好沿线绿化设计工作, 利用绿化来补充和改善沿线景观, 如边坡尽量采用种草植树的护坡方式。
2.2 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组织广大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学习环保知识和有关法规, 提高环保意识。在施工准备工作阶段, 认真调查收集沿线相关资料, 制定详细有效的环保措施, 施工时加强环保管理和监测。
1) 减少水土流失。
根据实际填挖土质合理设置边坡坡度;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 及时疏导雨水, 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 合理开采砂石料场, 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
2) 减少噪音污染。
禁止噪音超标机械进入施工现场, 平时注意机械维修保养;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计划, 尽量减少施工活动对沿线居民集中点的干扰。
3) 防止大气污染。
材料堆放应采取必要挡风措施, 减少扬尘。组织好材料和土方运输, 防止材料散落造成环境污染。材料运输宜采用封闭性较好的自卸车运输或采用覆盖措施。对施工场地、材料运输及进出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防尘。
4) 防止水质污染。
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处理, 严禁将其直接排入河道水流中;对路基清除淤泥表土应回收到路上处理或运到指定地点堆弃;弃石弃土应运到合理地点, 不得任意堆放, 更不能淤塞河道;对桥梁围堰施工, 应注意围堰土在施工结束后的清除工作, 避免阻塞河道;桥梁施工机械还应避免油污污染。
2.3 营运期环保措施
1) 加强公路管养工作, 对路面和边沟应定期清理。加强边沟、边坡、涵管、急流槽、导流坝和路田分界墙的养护维修工作。对沿线收费站和服务区的垃圾及污水要进行环保处理。
2) 加强公路绿化及其养护工作, 既创造良好的视觉景观, 又可降噪防尘。
3) 加强交通管理, 控制不符合环保和技术规定的车辆上路行驶, 路线靠近或穿越居民区应限制鸣笛, 完善交通标志、标线, 保持良好的交通运输服务状态。
3 结 论
1) 加强环保意识和宣传力度。
公路工程必然要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而环境保护工作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 在
公路工程全过程中应加强环保工作。必须加大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 从宣传教育方面入手, 切实提高公路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
2) 规范施工全过程, 使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
公路施工环保工作要从源头抓起, 首先要有环保观念, 在公路设计阶段就应重视环保措施, 并在公路工程开工前, 制定一套完整环保制度, 在营运期间加强可持续发展养护工作, 将环保落到实处, 将公路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
3) 完善监督制度, 使环保措施有效实施。
只有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 将环境保护与工程质量考核相结合, 落实责任到人, 才能使环保措施得以有效长期的实施。加强对公路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 促使我国公路建设、公路环境治理水平早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摘要:随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对环境的压力也愈来愈重, 公路建设项目由于涉及大范围的生态环境变化问题, 因此, 需要做出科学的评价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或补救措施。通过分析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提出从工程前期、施工阶段和公路营运期3个阶段对环境采取保护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张跃峰.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研究[J].交通世界, 2007 (1) :71-72.
[2]何林, 魏援.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J].青海交通科技, 2007 (6) :27-30.
[3]彭淑清, 钟坚勇.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探讨[J].华东公路, 2008 (6) :28-30.
[4]郭发忠.公路工程设计中环境保护的实践[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 (5) :64-66.
【公路施工与环境保护】推荐阅读:
公路施工与养护09-02
公路与桥梁的施工技术06-07
公路路工程施工与管理09-08
谈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09-08
我国公路交通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发展对策10-12
古建筑改造施工与保护06-04
公路施工05-29
公路施工施工组织设计08-30
公路养护施工10-01
公路施工设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