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

2024-07-28

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精选12篇)

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 篇1

一、独立学院辅导员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职业化程度低, 发展前景模糊, 人员流动快。

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大, 工资水平较低, 很多人认为专职辅导员的思想不稳定, 其原因依次为经济待遇、住房条件和政治待遇。另外, 大部分辅导员聘任都不是出于自愿, 这种现象与他们对职称、出路、住房的失望和辅导员事务的繁杂是分不开的。

(二) 思想不稳定, 工作热情不高, 职业声望低下。

在高校教师群体中, 辅导员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他们既没有教学人员的中心地位, 又没有行政人员的政治前途。事实上, 辅导员一般都是从优秀大学生中挑选出来的, 由学生时代品学兼优的佼佼者, 到被人忽视、没有职业出路的学生专职辅导员, 这种心理落差是很大的, 这就造成了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 其中不少辅导员干了几年后就急于转岗或考研, 表现出对辅导员工作的悲观失望。

(三) 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辅导员工作的有效开展。

独立学院从整体来看, 学生的学习氛围不够浓, 学生社团活动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 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活动, 缺乏一些文化底蕴的文化活动, 这也影响了辅导员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之中的积极性, 在管理中失去了一些寓教于乐的有效手段

(四) 日常事务的繁多, 使得辅导员没有足够的精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辅导员不可避免地每日陷入琐事之中, 疲于应付, 很难解决某些棘手问题, 很难有精力研究一些学生工作规律、学生工作经验教训、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思想动态等问题, 从而使辅导员管理工作表面化, 对大学生行为疏于高效、规范的管理, 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正因为辅导员工作的泛化等特点, 大多数工作使辅导员疲于奔命, 有时不得不采取完成任务式的应付方法。平时他们“大包大揽”, 不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纪律检查、宿舍卫生检查、综合测评后的奖惩实施、发生事故的调查处理、组织各类活动、学习管理、就业指导, 还要承担课程教学工作或其他行政事务等等, 使辅导员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学习、研究学生的思想工作。

(五) 专业化水平低, 知识结构单一。

现在独立学院辅导员大多是高校各专业毕业后直接留校的学生或者从外校引进的应届毕业生, 学历层次较低, 知识结构单一, 多数来自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缺乏科学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方面的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而且, 大多数辅导员日常工作内容偏重于管理, 扮演的是学校工作的传话筒、学校制度的执行者、大学生管理者, 只积累了实际操作性的学生事务处理经验, 不能上升到理论研究水平, 不具备自己的核心业务。

二、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的对策

(一) 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

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是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 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 辅导员的责任重大。因此, 辅导员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素质, 即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水平、较高的思想觉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知识结构。大学生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群体, 他们希望自己所面对的教师和管理者都是道德高尚、学术造诣超群的人, 是自己学习的榜样。辅导员作为和学生见面最多、管理最直接的教师, 在独立学院学生工作中承担着思想上的指路人、学业上的引导者、生活上的服务员、心理上的咨询员角色。正是因为独立学院辅导员承担着如此众多的角色, 如何提高其整体素质是当今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其身正, 不令而从;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旗帜树起来了, 学生自然会受到感染, 并且无形中为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二) 加强培训学习, 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

独立学院应该大力鼓励和支持辅导员通过各种手段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课程, 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要制定辅导员培训规划, 建立日常培训、职业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的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 使辅导员具备做好学生工作应有的政治理论素养, 具备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就业指导及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还要鼓励辅导员开展科学理论研究, 提高辅导员科研水平和理论思维能力, 解决学生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

(三) 健全激励机制、倡导合理竞争、提高待遇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首先, 明确辅导员的提升机制, 进一步完善辅导员专业职称评聘办法,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职称申报体系和评聘办法, 将辅导员队伍的职称评聘单独作为一个系列, 纳入学院职称的评聘制度;其次, 要适当提高独立学院辅导员的工资待遇、岗位津贴, 工作之余的值班补贴等, 保证他们与年龄和学历相似的专业教师在收入上大体相当。

(四) 加大培训力度, 专门培养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内涵。

独立学院要出台优惠政策, 对优秀辅导员要能引进来, 还要留得住。对年轻辅导员的考研、考博热, “卡”“堵”不是办法, 而应满足其求知欲, 积极鼓励辅导员继续深造, 拓宽他们在高校环境中的生存空间, 并在费用上予以补助。

参考文献

[1]乔婧.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的思考[J], 铜仁学院学报, 2009, (3) ;

[2]朱剑雄, 浅谈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 (1) ;

[3]张欣, 论新形势下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J], 成功2009 (6) 。

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 篇2

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办学模式的一种创新,也是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探索,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辅导员作为高校中与大学生接触最频繁、关系最密切的老师,在开展大学

大学网生就业指导工作时,相对高校中的其他工作人员,具有明显的优势。辅导员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是高校就业工作队伍的重要成员。充分调动和发挥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独立学院辅导员与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

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 篇3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辅导员 教育管理

自我国试办独立学院以来,我国具有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303所(截止2012年3月29日),①培养了大量“科教兴国”人才,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独立学院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的同时,在教育和管理过程中也日益凸显出诸多矛盾和问题,这给独立学院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难题。同时,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排头兵——辅导员,必将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和脚踏实地的管理实践。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独立学院具有如下生源特征:个性发展突出,文化基础差;自我意识较强,包容度较低;家庭条件优越,独立性偏向;自我感觉良好,认知能力弱。②③鉴于其特殊性,辅导员在做好思想政治教导、学业就业辅导、生活心理开导、职业发展引导等主要工作职责的同时,应深入探索学生特点,积极发现其优势并挖掘他们的潜力,应细心发现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为他们分忧解难、出谋划策,努力探索辅导员工作新方式,实施对学生发展有利的方案。

1 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探索

1.1 思想引导,教育为先

与普通本科生相比,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想法日趋复杂和完善,但由于受年龄、阅历等条件限制,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还不能做出完全正确、精准的判断,加之易受同学、朋友、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影响甚至误导,此类因素促使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以引导为主,通过细心说服教育,引而导之,通过与学生分享经验或总结教训,帮助学生透过现象,深入认识本质,进一步培养学生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2 张弛有序,宽严有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它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面对独立学院学生在个性上的复杂性,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特点、兴趣爱好,并在学业和人生规划发展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因此,辅导员应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及时转变观念,坚持以学生管理制度为准绳,以教导学生成才为目的,坚持“管理从严,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教为目的”。

1.3 团队组织,制度建设

作为学生管理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学生管理方案的起草者、制定者、实施者以及反馈者四重角色,这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务必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团队组织能力,灵活智慧地调动班主任、助理班主任、班委、学生会骨干等所有管理力量。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制度建设是团队组织的准绳,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行为是否合乎规范、是否更加优秀,是探索学生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1.4 了解学生,体察入微

根據经验可知,师生间就学习发展、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交谈时,学生往往比较拘谨,相比而言,谈及生活话题时,彼此间的拘谨、隔阂更易消除,学生乐于敞开心扉,也更加积极就具体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因此,辅导员可以在不影响工作全局的情况下,加大师生间在生活方面的交流,如积极参加学生春(秋)游等班集体活动,引导他们对自己遇到的问题展开深层次的思考,调整他们看待问题的视角,帮助他们得出合理的结论,从而进一步促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实施正确的行动。通过此类“春风化雨”般的沟通,不仅可以培养师生间的情谊,而且对学生主体思想可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

2 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实施方案

2.1 班级事务管理——班委工作交流会、班委工作例会、班主任主题班会

结合现代科技学院理工科学生特点,从学生入学时起,在计测工程系2011级全面展开以“系班委工作交流会、班委工作例会、主题班会”为主的班级事务管理制度建设,着重强调以“学生骨干培养”为核心,重点加强班委团队建设,以“学生自我管理”为根本,重点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要求和自我管理。“班委工作例会”要求各班每周召开班委工作例会,商量本周班级事务,认真记录班级工作日志,如在学院社区文化节启动后,各班班委迅速召开寝室长座谈会,商量寝室文化建设方案。每月召开“系班委工作交流会”,对班委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集思广益,如在学院安全稳定培训会召开后,由各班安全委员组织召开主题为“保安全,促稳定”的“系班委工作交流会”,这对于传达学院精神,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在“系班委工作交流会”召开后,班委(和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解决各自班级存在的问题,部署近期班级事务。

2.2 学生寝室管理——楼层长负责的寝室管理小组

寝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同学们思想活动的“易感地带”,也就使得寝室必然是学生矛盾与冲突发生频率较高的地方。基于以上原因,为进一步加强对同学们的思想引导,我系在2011级展开试点工作,建立“楼层长负责的寝室管理小组”,努力将“讲文明,树舍风,保安全,促稳定”工作常态化,将每日寝室检查制度化,从每日寝室巡防和反馈做起,以进一步满足同学们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要求,及时发现并解决同学们的问题。

2.3 班情咨询管理——班级同学定期访谈

倾听是种艺术,交流更是门学问,只有细心地倾听学生的表述,我们才能知晓他们的想法,只有我们用智慧去交流,才能给学生的行动指明方向,因此,辅导员有必要对班级动态定期展开咨询,对特殊的情况及时记录,通过与学生直面交流、预约探访寝室等多种形式展开咨询管理。笔者目前已初步与心理问题生、单亲家庭学生、经济困难生、“后进生”以及外省学生进行沟通咨询,认真记录咨询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从咨询中了解到他们在学习上是否存在障碍、寝室生活是否和谐有序、课外生活是否张弛有度,能对他们阶段性的“成功”给予表扬,或对他们短期的“失败”给予鼓励,相信通过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辅导员才会更加设身处地的为学生做出正确的思想引导。

3 结语

制度约束是手段,思想引导是根本,在工作中,辅导员既要严格执行“硬性”制度,又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软性”作用,找准独立学院学生管理的“软硬结合点”,为学生创设宽广的空间,以适应独立学院学生在个性基础上能取得全面的发展。鉴于笔者从事辅导员工作不久,对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方式尚在摸索中,但相信身教胜于言传,辅导员只有进一步增加自身魅力,学生才能信其道,只有不断完善工作方法,才能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取得成果。

注释

①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71/201010 /109693.html

② 王红义.独立学院90后学生特点及辅导员工作新挑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2:113-114.

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方法浅谈 篇4

(1)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大多数学生都会感觉到学习的压力和课业的难度,(1)由于高中基础的薄弱,很多学生都会有一门或几门功课存在跛腿的现象,特别是英语的学习上,学生们的基础普遍较差。很多学生并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迟到、旷课现象时有发生,没有课的时候就在寝室打游戏,认真学习的学生较少。

(2)纪律观念比较淡薄。独立学院的学生纪律观念比较淡薄,自身约束力不强,若学校和老师放松教育和管理,时常会出现一些违反学校规定的现象,如使用大功率电器、违规用电、考试违纪等现象。

(3)思想比较活跃,可塑性强。独立学院的学生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周围学习风气浓厚,容易激发他们向上进取的志气,从不断涌现出的“考研宿舍”、“考研班级”可以看出。但如果周围环境贪玩厌学现象严重的话,有时也会出现“打游戏宿舍”、“迟到旷课宿舍”等现象。

(4)渴望成功,但困惑彷徨。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社会认知的原因,没有本科一批、二批的学生有优势,因此他们更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个人的成功。他们苦苦思索出人头地的方法,寻找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站稳一席的道路,他们渴望成功,但因为现实的境况而彷徨,他们追求一鸣惊人,但为前途而担忧。

2如何当好一名独立学院辅导员

(1)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学习能力。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思潮泛滥,学生不易分辨,易受影响而情绪波动,如果不能及时在思想上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他们易受不良的影响而在思想上误入歧途。作为一名辅导员,必须时刻以先进的思想来武装头脑,(2)了解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来解释和分析,用科学的精神来判断和理解,扫清思想领域的糟粕,为同学们指引一条正确的、积极的、蓬勃向上的道路。要做到这些,辅导员就必须加强学习,特别是思想领域的学习和升华,(3)多读经典书籍,多向老前辈学习,借鉴同行的先进经验,探索工作上的新方法、新思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看待和解决,不断积累工作中的宝贵经验,日思日睿,笃志笃行。

(2)真情换真心,时刻将学生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做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不能简单的靠命令和强制性的手段,青年学生正值思想活跃、个性张扬的时期,寻求独立自主的意识比较强烈,如果对待他们还是采取简单的“高压管制”的方法,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的心态,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进而丧失凝聚和管理班级的号召力。因此,要真正管理好一个班级,感染学生,必须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的冷暖安危,了解学生们的需要,并及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将学生的利益放在心中,(4)用真情来换真心,让学生们时时刻刻感觉到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来自家长——辅导员的爱与关怀。

(3)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和所急。温家宝总理说:“领导干部一定要亲自下基层调查研究,体察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第一手材料。”(5)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辅导员同样也要密切联系学生,走近学生,倾听学生,了解学生。经常与学生交心谈心是必不可少的,既能够随时了解学生们目前所思、所想、所急,又能够随时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面对学生们遇到的各种困难,辅导员要尽力为大家排忧解难,在思想上做好纾解和安慰的工作,在向前努力的过程中适时地鼓劲加油,对大家关心的问题有不解之处及时做出解答,针对学生们关心的评奖、助学金、入党等问题,要公开评选的标准,公正、公平地进行。经常参加学生们的集体活动,也是走近学生、倾听学生、了解学生的好方法,如参加班级(下转第252页)(上接第219页)体育活动、文娱活动、学习交流会、看望实习学生等。

(4)采取措施,帮助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的问题,辅导员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们迎难而上,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比如在每学期期末考试前一个月,辅导员要提醒学生们时间的紧迫,必须好好复习,可组织同学们集体复习,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如同学们普遍感觉较难的科目,可以请任课老师来专门为大家讲解,解答疑惑。对班上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重点给予帮助,多与他们交心谈心,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可安排学习基础好的学生结对帮扶。同专业高年级和低年级间可定期进行学习研讨和经验交流,不仅可以分享学习资料,更是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当学生们遇到学习中的困难时,不再感到孤立无援。班上若有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和成绩时,辅导员要适时地给予鼓励和嘉奖,如开班会时可以提出表扬、赠送小礼品作为奖品、请进步的学生上台分享经验和心得等,都是激励他们不断努力前进的好方法。

(5)适时引导,提供帮助,当好“引路人”。在学生们发展的道路上,辅导员的引导非常重要,如果引导得好,学生们会把精力放在钻研和学习等有意义的事情上,如果辅导员不去引导,或者对学生一些不良的行为不及时加以制止的话,就会让学生们在虚度大学美好时光的同时碌碌无所作为。比如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社会竞争力和认可度不高的现实,应积极鼓励学生们通过提高自身学历、专业技术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仅要引导,辅导员更要及时提供帮助,如针对考研的学生,不仅要提供知识层面的辅导,经验上的传授,还要做好思想上的减压抒压工作。面对要步入工作岗位的同学,积极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实习,传授应聘、面试等技巧,提醒初入社会常遇见的一些问题,帮助他们适应从大学校园走向社会的各种改变。

总之,独立学院的辅导员,必须把握学生的特点,认真思考,与时俱进,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做到教育、管理、服务学生三位一体,成为学生们真正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①刘爱萍,王晓莹.浅析独立学院学风现状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4(8).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R].中发[2004]16号文件.

③田密周,清明.浅议独立学院辅导员专业能力的提升[J].文教资料,2008(23).

④邓国英.关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院报(社会科学版),2008(4).

独立学院财务工作情况 篇5

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与其为之服务的组织的性质以及外部环境密切相关,独立学院财务工作情况。就当前而言,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国有资产安全有效和国家财政预算贯彻落实的基础上,推动高校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提高。而独立学院由于其民办性质,必然与公立高校在财务管理目标上有所区别。但是,多数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对此都没有明确的认识,在工作中主要沿用举办高校的管理思路和方法,这显然是与独立学院本身的性质预计办学者的初衷是不一致的。因此,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创新管理目标与理念,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更多地考虑经济效益,要更加注意办学成本的核算与控制。

二、财务管理组织机制创新

财务管理组织是实施财务管理的核心主体,要保证财务管理工作有效运转、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建立健全与组织目标、组织环境、组织任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当前,许多独立学院还没有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独立学院的财务、会计工作由举办高校代理;有些独立学院虽然设立了财务管理机构,但其权力非常有限,仅仅局限于记账算账,没有真正发挥财务管理的功能。因此,为了保证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创新财务管理组织机制,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必须建立健全董事长经济责任制,独立学院的法定代表人是独立学院的董事长,他对独立学院的财务工作负有法律责任。董事会对学院的重大财务决策进行集体决策,院长受董事会的委托负责日常财务管理,作为独立学院行政机构的财务部对院长负责,以此形成关系明确的财务管理组织机制。举办高校要赋予独立学院董事长和院长明确的经济责任与权利,使学院能够真正有能力追求其财务管理的目标。在规模比较大和组织机构比较健全的独立学院可以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将财权进行分解,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保证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规范化,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创新

独立学院内部控制与监督机制的基础在于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制。对于独立学院,可以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审计委员会制度对各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工作总结《独立学院财务工作情况》。具体运行过程中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要加大对独立学院领导经济行为的约束力度、强化重大财务决策集体审批制度。对重大经费开支和重大经济决策,领导要集体探讨研究,力争从源头严格控制资金的集中投向和投量,防止片面性。2.要建立健全适度公开制度。对重大经费开支要公开透明,采取集体把关、逐级公开、定期报告等措施。维护领导成员和教职工对重大开支、重要事项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减少经费开支中的违法违规行为。3.加强内部审计力度,定期对内部控制、监督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审查独立学院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坚持把内部控制和监督工作落到实处。独立学院内部审计机构要根据现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协助管理层调查,对独立学院的内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进行审计,适时提供改进意见。独立学院内审机构应该通过提高独立学院内部审计机构的业务水平,不断发现新问题、新情况,逐步完善独立学院内部控制制度,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防范财务风险提供创造条件。

四、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创新

独立学院预算管理是独立学院财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独立学院经费活动的各个方面。独立学院独特的财务管理目标对独立学院预算管理提出更加科学、全面、细化的要求。然而,当前仍然有很多独立学院对教育经费的预算编制不够重视,编制方法简单,没有对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可行性分析,没有明确规范独立学院在支出预算编制中的费用标准,基本延用“上年基数本年增长”的预算分配方法来确定本年度的支出规模,最终导致独立学院的预算编制不合理。对此,必须创新预算管理办法,优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约束,规范预算管理。独立学院预算管理办法一般应包括学院内部预算管理的职权、预算编制的内容、预算的编制、调整的程序等。与公办高校不同,独立学院预算编制的起点不是财政拨款控制数,而是市场,是招生规模。学院的预算可以采用弹性预算、零基预算等多种预算方法。

为了充分调动独立学院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对有限资源的进行优化配置,提高资金的有效使用率,促进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独立学院可以实行财务预算分级管理机制,适当下放财权,使管理重心下移。预算分级管理机制是一种学院扁平化的分权管理模式,学院根据各系、部门上报的全年收支计划,经由财务部审核、调整后统一划拨到各系、部门,实行全年包干、超支不补、节约归部门的管理制度。

五、财务分析评价机制创新

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 篇6

【关键词】辅导员 思政课 “介入”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的承担者,其核心角色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简称,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独立学院辅导员同样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面对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教师队伍结构性不平衡、数量不足等问题,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和思政课教学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借助独立学院办学模式和体制机制的灵活性,探索独立学院辅导员通过“介入”到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在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同时,提升辅导员工作内涵和效度,则成为一个崭新的话题。

一、“介入”模式产生的契机和必要性

1.辅导员专业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提出需求。在辅导员从业众多素质和能力中,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是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条件,是辅导员专业化的核心内容。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要求,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应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专业背景。然而,鉴于目前独立学院迅猛发展的特点,如随着独立学院招生人数逐年增多, 对辅导员的需求激增, 辅导员进口上参差不齐。在专业背景方面,许多辅导员是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没有受过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训练,大多数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修养普遍不能适应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尽管他们对工作很有热情, 但要想提高工作的成效是远远不够的, 尤其当学生涉及深层次一点的问题或疑惑出现, 他们显得“有心无力”——难以判断与把握学生的需求, 难以运用各种教育策略和原则,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需要有

2.“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课堂教学效果需要辅导员“介入”予以提高和巩固。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和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形式。但在各自领域,又相互区别,并同时具有优势和劣势。思政课主要是通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抽象宏观的思想观点和立场方法教育,侧重于在课堂上讲授思想观念政治规范和道德规则为主。辅导员是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日常性管理和交流以及对大学生进行必要思想教育。现实中二者工作侧重点存在差异,极易产生行为实践的冲突和分离。辅导员的成功介入,可以弥补思政课“高高在上”、“脱离课本”、“纸上谈兵”的缺陷,把思政课上得更生动,更接地气。

因此,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学生的需要和思政课教学的限制, “介入”模式应需而生, 它可以很好的将三者和谐结合起来。辅导员“介入”思政课教学, 是提高辅导员思政教育素质的工作要求, 也是“思政課”教学的重要补充。

二、辅导员“介入”思政课两种模式探讨

总体而言,独立学院辅导员介入思政课,主要是指将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其工作的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一般情况下,辅导员的“介入”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1.整体“介入”。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的辅导员一般可采取“整体”介入的方式,即适量承担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任务。采用主题讲座等方式讲授思政课,让辅导员工作内容走进思政课,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如开设“算账课”,开展“感恩教育”、“养成文化教育”、“始业教育”、“职业教育”等主题讲座形式丰富思政课理论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辅导员结合学生工作实际授思政课, 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改革,使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辅导员思政工作内容真正做到性质与内容的结合,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相互“走进”各自的“课堂”。通过辅导员整体“介入”,让教学与学生工作实际相得益彰, 这也是提高思政课授课质量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最终提高思想教育工作效果。

2.辅助“介入”。相对思政课教学,辅导员工作的思想教育的范围和内容比教学更加宽广, 更加深入、更加具体。辅导员身处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能将思政课理论融于现实中, 可以达到教育学生的功效;同时,教学的时间安排也更具有操作性,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伸缩性。通过开设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方式来充实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挖掘第一课堂理论课的深层次内涵,通过开设《形势与政策》、《职业规划》课程等作为思政理论课的补充和延伸,从而提高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的效率。

三、辅导员“介入”思政课模式优势分析

1.提高思政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辅导员“介入”思政课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师生情感关系疏远,教学院系之间和专兼职教师之间互动不足、合作缺失等现实问题。有效避免了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停留在空泛的理论探讨,缺乏实际地调查研究和必要地实证性研究、呈现科研与实际教学不统一的状况的出现。同时,兼任思政课的辅导员通过切实把握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丰富自己的研究视野和领域,真正实现科研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2.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度。辅导员是独立学院育人工作的主力军。辅导员介入思政课,有助于实现辅导员育人工作的优势互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重理论教育,又重生活养成;既重集中学习,又注重日常训练;既重学历引导,又注重实践陶冶。这种介入的方式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符合大学生的生活存在状态,也符合大学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将极大有利于提升辅导员学生工作的效度,提升辅导员的育人水平和效果。

3.促进辅导员队伍自身专业化建设。辅导员“介入”思政课的教学不仅是有利于教学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也是队伍专业化建设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和发展趋势。辅导员“介入”思政课, 有利于促进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稳定辅导员队伍。实施“介入”思政课模式, 辅导员自身可以往如德育讲师、德育副教授、德育教授系列发展, 让辅导员能清楚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从而提升工作动力和效果。

四、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的经验做法及启示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一所经教育部确认的本科独立学院,办学14年来,该院在实践中深入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方针政策,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探索辅导员介入思政课方法,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联动机制,实现理论指导与德育实践“双轮驱动”,全面提升了大学生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开创了该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格局。在引导辅导员成功介入大学生思政课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1.抓好制度的顶层设计,构建辅导员队伍“介入“思政课的管理服务机制。元培学院在工作实践中注重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台《行政人员兼课管理办法》,岗位设置聘任方面视辅导员为专业技术岗等,鼓励辅导员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据统计,该院超过三分之一的辅导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四门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教学中担任任课教师;近90%的辅导员承担《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教学任务,成功地弥补了独立学院在思政课方面专职专任师资队伍的缺口。在思政课兼课的辅导员队伍中,100%的辅导员取得了硕士学位。具体培训过程中,辅导员采取集体备课、轮训等方式,通过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工作、学生事务工作、共青团工作和创就业工作等研究团队等,推出辅导员思政系列院级教改课题和科研课题立项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了辅导员介入思政课的理论学术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

2.发挥辅导员优势,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和多渠道。元培学院辅导员介入思政课的方式,把思政理论大课堂变成辅导员课间聊天、课后交谈、办公室面談等微课堂,使学生掌握了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在促进师生之间学术交流的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思想和感情交流。同时,独立学院辅导员教师队伍都十分年轻,平均年龄在30岁上下,容易根据网络时代的学生特点,实行网下与网上两个课堂相结合。辅导员通过网络学堂、电子邮件、手机飞信、人人网、博客或微博、QQ或MSN与学生进行跨时空的交流。网上交流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的疑问,还能够有效地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3.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作用,在第二课堂等课外活动中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突出培养应用型、社会适应型人才。元培学院在辅导员介入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遵循“大众化背景下”、“独立学院”、“本科层次”的教育教学规范,以育人成长成才为目标,坚持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坚持以行业为背景,以能力为导向,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系统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本位,着眼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构建“全面、全员、全程”育人模式,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生感恩和责任意识、诚信道德、创就业能力、交往能力等身心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如指导学生开设了“创展模拟有限公司”,开展大学生“营销节”等,与专业相关课堂的延伸,体现了人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

五、优化措施

独立学院辅导员介入思政课这种模式在育人成果及辅导员自身建设发展方面有很多优势,但这也对辅导员和思政课任课教师提出了更新的考验、更高的挑战。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

1.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辅导员希望成功“介入”思政课提升工作效度,辅导员必须掌握思政课内容,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系统体系, 领悟其中所包含的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知识, 以高度负责的态度, 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这样, “介入”角色及工作成效才能真正实施到位, 在课堂及课堂之外, 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

2.构建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联动机制。实际操作中,除了辅导员主动介入思政课以外,还必须构建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联动机制。包括双方互动交流机制,构建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之间常态化、多样化的交流平台,探索科研合作、工作会议等做法。独立学院可以拓宽平台,建立与辅导员介入思政课教学相对应的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班主任,建立常规工作会议制度,打造科研合作团队等方式,加强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的交流,从而提升辅导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工作的效度和水平。

3.打通辅导员专业化建设通道。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是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条件,辅导员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展开,因此它是辅导员专业化的核心内容。通过积极打通辅导员专业化建设通道,让辅导员安于自身岗位,明确人生发展方向,通过“介入”思政课方式,进一步充实辅导员工作内容,将有助于使得辅导员安居乐业,从而有助于独立学院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史慧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研究综述[J]. 理论月刊,2009(3) .

[2]严毛新.高校辅导员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研究[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 .

浅谈如何做好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 篇7

一、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工作要求过于细致, 强调纪律, 重视整体, 忽视个体。在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中管的过多, 定的太死, 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这样限制学生的个性, 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高分低能”, 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偶发事件和突发事件面前容易丧失应对能力, 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平平, 毫无创新能力。

2.对学生工作要求过高, 对学生工作能力不够信任。辅导员在对学生具体工作的指导中, 要求学生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及模式去开展工作, 甚至于一些学生有新异的想法也因为具有失败的风险而加以阻止和干涉, 不能容许学生工作中的一些错误和过失, 并且要求学生事事要向老师汇报后才能去做, 这样对学生能力极度不信任的一种做法, 使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实践新想法和新思路的机会, 久而久之, 严重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工作的积极性, 变成一个听话的“机器”。

3.工作按部就班, 缺少创新。习惯按部就班地做任何工作, 用最保守最稳妥的方法做好每一个工作, 看似完美, 实则无味。“90”后学生, 往往都是极具个性及主见, 按部就班的做法只会让学生和辅导员之间产生“隔阂”, 事倍功半。

4.在工作以自我为中心。对“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理解不足,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 老师就是老师, 学生就是学生的思想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与学生的交流也像是上级命令下级这样的方式, 这种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使学生不敢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甚至于想当然地为学生去设计人生的规划和发展方向。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们接触不到学生内心深处, 很多工作只能做到表面。

二、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新思路

1、保持良好的心态, 明确工作目标, 提高自身素质

在整个学生管理工作中, 辅导员是和学生接触最多, 对学生影响最大的, 其工作方法、言行举止, 甚至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影响直接深远的, 具有最长远的效果。辅导员工作是复杂而繁琐的,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七心”:责任心、热心、爱心、耐心、恒心、关心、平常心。学生工作要求我们做工作要细致入微, 一丝的疏漏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对于工作的繁琐和复杂, 辅导员要时时刻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切以学生的利益为重。独立学院就像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 各类机制和管理程序都还未健全, 时常会出现一些新问题, 这就需要辅导员明确自身的责任, 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只有在责任心的驱使下, 才能为学生、为学院做的更多、更好。在年轻的“90”后学生面前, 我们要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不断调整工作方法, 及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新鲜事物, 这样才能和学生很好的沟通交流, 贴近学生的内心, 及时找到并解决学生学习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2、以思想教育为主, 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各个家庭不同的教育方式, 辅导员工作已经不能再用以前的刻板的说教的方式进行了, 独立学院学生大都家庭物质条件较好, 见多识广, 个性要强, 而且学生和学生之间存在不少差异, 但是这些学生毕竟缺乏阅历, 心智还不成熟, 这就需要辅导员尽可能的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状况, 努力在日常教育中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让学生真正从内心产生认同感。根据不同类别的学生, 采取不同类别的管理方式。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优越, 思想活跃, 表现欲强, 我们要多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创新活动, 充分展示自身优势, 使学生充满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和求知欲。针对一些成绩差、爱逃课的“后进生”, 找到使其落后的根源, 给予双倍的关怀,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重回课堂, 让他们找到“存在感”, 发掘其自身优点, 鼓励其参与感兴趣的实践活动。总之要根据不同学的不同特点, 积极引导, 让学生真正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

3、以学生为本, 给学生更多的精神关怀

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来自城市, 很多都是家里的“独苗”, 突然从高中过渡到大学, 往往会有“放风”的心态, 会沉迷于上网、玩网络游戏、打牌这些活动上, 久而久之就会越陷越深, 最终成瘾, 这样做不但耽误了自己, 还会影响到其它学生。因此辅导员应该特别重视这些学生, 特别是刚踏入校园的新生的要及时采取心理干预, 通过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其发现自己的潜力, 树立自信心产生危机感, 体会到父母的不易;采取与学生单独谈心、从学生干部口中了解相结合的方式, 了解学生特点, 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多鼓励, 少批评, 让她们明白自己上大学的最终目标并为之努力。

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地方, 新的问题也在随之不断出现, 辅导员也不能再用以前那种“保姆”式的管理方式, 而是要采取全方位的育人理念, 建立最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管理的长效机制, 把自己的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叶国灿.独立学院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Ⅲ.中国高等教育, 2004 (3) .

[2]杨晓慧.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实践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 2008年5月, 第5期.

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 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学生

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重要内容。辅导员工作是一项新时期的“育人”工作, 光荣而艰巨。本文结合独立学院现时期学生特点及笔者工作经历, 总结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新问题, 提出解决对策及建议。

一、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及分析

独立学生学习基础薄弱, 缺乏兴趣, 目标模糊, 被动大于主动;独生子女偏多, 以自我为中心, 心理素质偏差, 依赖性强;对网络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 缺乏耐心, 急功近利;自我认同感较低, 自卑感严重, 自信心不足;思想开放, 个性张扬, 接受知识能力强。

二、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1、选配、使用、培养好骨干, 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 一个班级工作开展的如何和发展得好坏, 关键看有没有一支责任心强、作风过硬、热情服务、勇于创新、群众基础扎实的骨干队伍。财务管理1班班长小李, 大一刚进来, 在开学前几天帮助辅导员处理班级事务, 预科班出身的小李做起事得心应手, 加之对校园环境的熟悉, 表现很出色, 很快便成为了老师的得力助手, 就在开学第一周班级竞选班长时, 毫无疑问小李竞选上了。因为学院在开学第一周可以转专业, 所以学生住宿非常分散, 这就加大的辅导员及各班委工作的难度, 随着班级事务的逐渐增多, 小李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也持有了怀疑的态度, 他不仅对自己现有的工作应付了事, 而且一月后的一个周末他在朋友生日聚会时带头酗酒打架引起了强烈的反应。辅导员立刻撤其班长职位, 并对其该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 从思想上对其进行教育, 消除撤职以后的抵触情绪。

对班干部的培养, 在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 知人善任, 积极培训。对学生干部的使用要量才任用, 应着眼于个人的长处和优点, 用其所长。第二, 充分信任, 大胆使用。辅导员要相信学生干部, 大胆让其发挥聪明才智。第三, 目标管理及时检查。辅导员在工作中及时检查班干部的工作情况, 对出现的问题综合班干部的处理意见, 然后再作出最后的决策。第四, 交流指导, 提高素养。辅导员要经常和班干部进行沟通交流, 交给他们一定的工作方法和艺术, 以提高其组织能力和管理班级能力。第五, 优秀班委的培养。每周召开一次学生干部例会, 总结上周工作, 布置下周任务, 加强了解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 引导他们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发挥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主动性、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走进班级, 细心观察, 提前给学生打预防针, 防患于未然

作为辅导员平衡班级管理尤为重要, 要善于引导, 关心每一个同学。例如小张是某大学二年级学生, 曾在大一10月份的时候组织同班同学在宿舍喝酒庆贺, 在庆贺过程中因破坏了公共场所卫生和大四的同学发生了口角, 对大四同学进行持械群殴, 造成不良影响, 受到学院留校查看处分。有了处分的约束, 该生一年来没有任何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 按时上课, 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笔者并没有因此减少对他的关心, 而是更加重视。在次年10月, 辅导员便加强了对该生的宿舍走访, 就在10月的某一天, 在宿管员老师查看完学生的就寝之后, 笔者去到了该生宿舍, 发现宿舍里存有三箱啤酒, 他们准备举办本年的生日Party, 被辅导员及时制止了, 正因为笔者的内紧外松政策才减少了一起违纪事件。

又如小王入校以来从来没有违反过校纪校规, 和同学们也是相处融洽。对于这样的学生, 大部分辅导员采取的是不出事就不理会, 甚至对于大班集体来说, 有的辅导员都不知道这样一批学生的存在, 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学习成绩好和调皮捣蛋的两个学生层次上。笔者的管理方式是培养一批学生干部, 让这些干部每周汇报一次自己联系的同学情况, 我把重点关注的同学做成月常规动态变化的折线图, 观察他们的近期情况。笔者发现小王每天上课座次很不规律, 每节课都要调座位好几次, 都是找人少的地方坐着, 人多了又调开。鉴于此, 笔者联系家长了解该生情况后, 还是一如既往的观察她的情况, 某天笔者却收到一条该生父亲的信息:“老师您好, 这段时间XX的同学们觉得她身上有一丝异味故不愿和她接触和交往, 且还有一些不当的争议, XX心里产生了一些压抑感, 在此请老师给予一些心理疏导, 并在假期我会依据情况带她去看医生。”笔者知道这些事情以后, 换了一种沟通方式, 约上小王周末出去散心, 和小王交流自己的故事, 最后得知小王是因为夏天来了, 自己有腋臭而疏远同学, 产生了自卑感。笔者建议小王去医院检查, 排除心理因素, 多注意个人卫生, 即使有也会不影响学习生活, 后来小王去检查以后得知自己是心理因素作怪, 之后才坦然了, 回到了以前的学习生活状态。

从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要管理好一个班集体, 辅导员不仅要耐心还要细心, 单凭辅导员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第一, 应与家长建立积极联系, 共同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 坚定信念, 树立理想, 明确学习的目标。第二, 应经常查看上课状况, 积极与任课教师建立联系, 了解学生课上课下学习情况并且多观察学生的动态及思想, 在掌握全方位信息的同时, 共同努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 应经常走访学生宿舍, 并积极与宿管人员沟通, 了解学生在宿舍的学习生活状况, 更好地督促学生在课下开展自主学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辅导员就是, “辅”学生成长, “导”学生成才, “员” (圆) 学生之梦。

参考文献

[1]张玲燕.浅谈民办高校之辅导员工作[J].青春岁月, 2012 (4) :78.

[2]王景辉, 张晓宇.浅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及辅导员工作[J].中国科技博览, 2009 (36) :69-70.

[3]周莉.浅谈独立学院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措施[J].技术与市场, 2010, 17 (8) :158-159.

[4]苗磊.浅谈高校辅导员的非智力因素[J].文教资料, 2008 (7) :214-215.

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 篇9

1 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1.1 素质高但基础知识弱

独立学院的学生多数家庭条件比较好, 许多学生从小受过特长教育, 见多识广, 思想活跃, 兴趣爱好广泛, 综合素质较高;独立学院被确定为第三批本科的层次上, 学生录取控制线普遍低于学校本部的分数线, 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较差, 学习积极性不高。

1.2 积极性高但自制能力差

独立学院学生对学生社团、第二课堂、学生干部竞选报名、校园文化活动显得异常积极活跃, 但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形成良好的约束自身的习惯, 他们在做事情时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诱惑, 不能持之以恒。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律性较差, 更有些学生学习习惯不良, 经常迟到、旷课、早退, 有时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等, 组织纪律性差, 对有益的管理不理解, 有抵触情绪。

1.3 自尊心强但心理承受能力差

独立学院学生现在大多是90后, 他们个性张扬, 注重自我, 不轻易求助于他人, 有强烈的自尊心。但他们大部分都是在父母的庇佑下成长的, 在生活经验、实际锻炼等各方面还很缺乏, 受挫能力差。在面对问题和处理问题时无法辩证看待事物, 正确处理并自然应变, 容易陷入不安与焦虑中。调查显示:在“遇到挫折心态”方面: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 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 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新生表示愿意“总结经验, 从头再来”。专家认为, 这一调查结果令人心存隐忧, 大部分“90后”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不足, 在面对困难时就更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2]

2 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辅导员要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研究新情况, 探索新方法, 解决新问题, 努力营造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氛围, 使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2.1 事务性工作过多, 学生思想工作有待加强

独立学院自身发展时间较短, 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缺乏相应的积淀。独立学院辅导员是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工作的教师, 其工作内容还包括评奖评优、违纪处理、学生组织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另外, 除了学生工作办公室的各种事务, 教务工作办公室随时会通知辅导员统计各种学生数据和各种考试报名;团委举办学生活动, 也会通知辅导员动员学生参加, 这在客观上加重了辅导员的工作负担。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 独立学院的辅导员工作任务重, 事务琐碎, 这就使他们的精力分散, 工作难以深入, 真正花在引导教育学生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多, 更不用说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2.2 管理团体乏力, 管理缺乏科学性

独立院校辅导员间缺乏相互学习的平台, 很少有高校为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而成立“学生管理研究组”等。而目前独立院校辅导员大多是刚走出校门不久的毕业生, 工作时间短、阅历浅、实践经验欠缺、业务素质不高;另一方面思政专业出身的人非常少, 没有系统学习过班级管理和管理学生所需的相应的高等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理论水平不高。当他们工作中有疑惑时缺乏政治导师和业务导师的指导, 缺乏“深度会谈”的平台, 缺乏团队学习、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途径, 这样在学生管理中难免会缺乏科学性。

3 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探讨

3.1 科学定位辅导员角色, 明确岗位职责

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清晰, 工作职责不明确, 导致学生工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只有找准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才能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独立学院辅导员就其本质来说是教师, 虽然他们担负着大学生的行政管理工作, 但究其属性他们是教师而不是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是手段, 而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塑造学生的思想品格是他们最重要的职责和最根本的任务。独立学院学生辅导员首先是教师, 其次才是管理人员, 是思政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

独立学院要明确辅导员的职责范围, 明确他们的工作目标、任务、权限、范围及责任, 避免辅导员日常性事务缠身, 应起的思政教育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只有明确他们的岗位职责才能主次分清, 有重点的开展学生工作。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借鉴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模式。美国学生事务管理较典型的划分方式为入学服务、学生生活、学生服务及辅助性服务等四大类。在美国大学中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层级分明的学生事务管理机构, 针对每一类型的工作设立专门的部门, 并由不同的专业人员来分工负责。借鉴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的专业分类和职责分工, 我国高校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是学工系统内部的分化、分工与学生工作任务结构的优化问题, 以更好地明确辅导员的工作定位, 减轻工作负担, 引导辅导员工作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3]3.2全面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学生工作是一门科学, 一门艺术。要做好这项工作做好就要求辅导员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辅导员应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 以美好的师德形象和人格力量影响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 按照“政治强, 业务精, 纪律严, 作风正”的要求,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这样在学生工作中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

独立学院辅导员要不断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仅要认真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知识, 熟悉思想政治工作原理, 还要扩大知识面, 掌握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积极参加培训, 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化技能和工作业绩, 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3.3 树立服务意识, 做到以学生为本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这既是学生工作的出发点, 又是落脚点。只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观念, 对独立学院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细致和耐心的管理, 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优势, 养成良好的习惯, 健全人格。[4]实现这一理念需要围绕学生所想、所能和所需展开, 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发展学生个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 爱岗敬业, 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则是推动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的动力, 面对纷繁复杂、形式多样的学生工作, 辅导员应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以诚相待, 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处理问题时, 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一视同仁。此外, , 还应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不断反思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改进工作方式,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其次, 学会思考, 创新工作方法。辅导员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 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 并以此为动力, 不断思考、探寻解决学生问题的新途径, 在一系列的思维过程中, 吸取经验, 总结教训, 创新方法。

3.4 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作用, 提高管理效果

独立学院是新兴院校, 部门机构、人员配备还不是很完善, 辅导员往往身兼数职, 往往顾此失彼, 很难在学生辅导工作中做到无微不至, 更不用说去做开拓性、创新性的工作了。这就要求辅导员站位要高, 视野要阔, 要着力培养得力、优秀的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来自学生, 并服务于学生, 是师生间的沟通桥梁, 通过他们, 辅导员能迅速、准确地掌握学生情况, 及时加以处理。为使学生干部在服务学生, 管理学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辅导员应对他们进行培训, 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意识, 明确自己的职责, 提高自身素质, 并在为同学服务和实践中锻炼其工作能力。这些经过培训的学生干部积极投入学生工作, 将大大提高服务和管理效率, 使学生工作更加生动活泼, 充满朝气。

另外, 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自我管理意识, 增强自律性。建立完善学生自治组织, 引导学生加强自治管理, 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同时, 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学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管理工作发挥最大的效能。[5]

3.5 注重心理辅导,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独立学院的学生承受着多方面的心理压力, 挫折感、孤独感较强, 比较敏感, 易冲动, 更容易自我否定。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做学生的心理顾问。独立学院辅导员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之上,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辅导、顾问关系, 营造平等、尊重、理解、真诚的氛围, 使学生信任辅导员, , 有什么心理困惑愿意向辅导员倾诉和咨询。其次,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做到学生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大一刚入校, 在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和测试, 了解可能有潜在心理问题学生, 及时、准确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动态。最后建立与学生沟通交流立体化的网络。辅导员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如QQ、博客、BBS等现代化网络工具,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方式、遇到的问题等, 对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交流和引导。

摘要: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区别于其他类型院校学生的显著特点, 也更具复杂性, 这对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辅导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阐述了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并就如何加强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特点,辅导员,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于蕾.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学生管理模式初探[J].煤炭高等教育, 2001 (2) :27-28.

[2]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公布[EB/OL] (2009-11-06)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11/12/content_2428241.htm.

[3]朱炜.从中美比较看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8 (9) :49.

[4]周济.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 2003 (8) :1-4.

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 篇10

一、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的表现

1. 缺失个性化。这里的缺失个性化又叫“去个性化”,它指的是辅导员在工作中不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再寻求工作中的特色、亮点。

2.成就感低。辅导员平日工作事务繁杂,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可能一天忙下来,也花了不少时间在学生工作中,却没有看得见的回报。

3. 智能枯竭。这里指的是辅导员一段时间没有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导致自己的信息量匮乏,思维空,在学生面前的说教单一化、模式化。

4. 工作意义缺失。这是职业倦怠最危险的表现,有些辅导员因为经历了以上种种倦怠的表象后,觉得辅导员工作没有任何意义,没有存在感和价值感,更没有动力肩负起育人的责任。

二、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形成原因

1. 工作期待和实际状况的反差大。辅导员是高校教职工的一员,那么人们对于辅导员这一岗位的期待值和教师岗位的相差无几。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最基层战线,往往肩负着教师岗位所没有的巨大责任和压力。教师致力于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所涵盖的科学知识虽然博大深奥,但它终究是死的,不是活物。而辅导员面对的是几百名生龙活虎、活泼好动的学生们,他们各有各的思想,各有各的行为模式,这些问题都需要辅导员用适当的方式去合理的解决,这无形中就给辅导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压力。再者,辅导员的最基本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工作是潜移默化的,即使你做的再多,在短期内也是难以看到成效和回报的,学生的思想及行为方式往正确方向上的改变,也难以用量化的方式去考量。这也直接导致了辅导员对于职业期待的落差。

2. 职业岗位的价值认定矛盾化。无论是社会还是辅导员自身都无法把辅导员这一工作岗位看成是终身化的职业来奋斗。这样不管是从外部环境还是内部因素上,对于辅导员这一岗位的认同度都是极低的,这一现象在独立学院尤为突出。学生将辅导员视为“超级保姆”,教师将辅导员视为“学生的妈—啥事都找”,行政将辅导员视为“仆人—需要就到”,这样的状况如何让独立学院的辅导员们树立起职业信心?再者,辅导员存在更多的职业盲目感,学校对辅导员在职务职称评聘上并不顺畅,辅导员在日常事务繁杂、科研基础薄弱、工资收入低、发展空间小的现实状况下,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加迷茫。

3. 学校管理模式欠规范化、科学化或行政执行力不强。为什么辅导员整日奔波于学生工作的日常事务难以抽身?因为很多独立院校的办学模式是照搬照抄公办学校的办学模式,这直接导致其管理模式毫无自身特点,更无科学依据。当今独立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的扩张,却缺乏与之匹配的科学化管理模式,不论是学生的注册、缴费、学籍、奖勤助贷、宿寝、教务等方面都没有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去完成,而是将这一责任全部分解的放在了辅导员身上,这无疑在辅导员最原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压了一个千斤顶。再加上各个部门之间权责不清,责任分化不明,更是促使了辅导员要承担很多隐形的工作任务。

三、对于解决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的思考

辅导员在角色定位和价值认同的过程中,面临了诸多矛盾和困难,这样不仅有碍于辅导员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更是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学校育人质量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关注力度,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思路从理论高度付诸于实践中去。

1. 提高自身的理论基础,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改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常常对学生说,“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只有自己去努力适应环境。”这句话也应该用于我们自身的职业认定上。很多时候我们“忙得毫无价值”的工作状态,也是因为我们没有过硬的理论基础,找不到优化我们工作方法的途径,以至于工作效率低下。所以,我们不做“怨妇”,不做“愤青”,而是真正的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的找寻正确科学的方法,快乐工作。

2. 学校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从精神和物质双重层面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辅导员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是缺乏他人及自身对于职业价值的认同感,逐步产生职业迷茫感。那么作为学校的角度,应该从制度上提高对于辅导员这一岗位工作的认同度,确立科学的考评和晋升机制,给予适当的鼓励津贴,让辅导员在精神和物质双重层面增强对于职业的认同度。

3. 明确岗位权责,构建系统化的学生服务管理体系。辅导员日常工作繁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校的各个管理部门之间权责划分不清,或者执行力度不强造成的。譬如说催缴学费的问题,在大多数公立学校,这项工作任务并不是辅导员应该承担的。试想辅导员在每日处理众多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诸多问题之时,还要默默承担学校各部门交予的杂乱日常工作事务的情况下,能有多少辅导员不倦怠。所以,学校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明确各部门的权责,防止扯皮推诿的问题出现。再者,要构建系统化的学生服务管理体系,将学生事务性问题有专人专岗及时处理。

摘要:我们辅导员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意义重大的角色,在学生未来如何扮演好社会人的问题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工作中承担着正确引导的责任。在这种独立学院的教育环境下,辅导员出现的多种职业倦怠的现象,辅导员的这种工作状况直接的影响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彭焕霞.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2.

[2]王杨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及其对策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独立学院辅导员考核体系的构建 篇11

【关键词】独立学院;辅导员;考核

辅导员考核,是对辅导员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教育与管理作出评价的过程,是对辅导员工作中成绩的肯定及揭示不足。通过绩效考核,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并将考核结果与辅导员奖惩、职务晋级等挂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增强辅导员责任意识,促使辅导员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一、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指标,将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考核指标、内容应当涉及辅导员工作的各方面,比如学风建设、党团建设、职业生涯管理设计、就业指导、评奖助困等方面,在众多的指标体系内容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是首要,却也是最难在短期内有效果。因此,在考核内容制定过程中,考虑辅导员工作特殊性,将一些抽象工作以定性方法来考核,而一些能具体化的工作事务则可进行量化。在对工作量化考核过程中,要注意核对数量的真实性,避免辅导员为完成上级任务弄虚作假,也是对其他辅导员的负责。

二、多个考核主体,多种考核形式

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辅导员直接与学生接触,同时还要对上级行政部门负责,因此,在考核中,如果仅仅引入某一评价主体,考核结果缺乏说服力。学生是最了解辅导员工作态度、作风、方式的主体,是最基层的考核主体,所占权重应该最多;学工处是辅导员隶属部门,是辅导员的上司,学工处考核应着重在辅导员大方向上。

辅导员绩效考核方法,是对辅导员的品德、能力、勤恳、成绩的审核和评价的方式。高校可采取让辅导员汇报述职的方法,根据辅导员自己所做的工作总结,在述职报告会上,向考核小组进行述职报告。事例写实考核,辅导员将在工作过程中行为、方法、采取措施、反思以一定形式记录下来,可作为考评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辅导员考核周期可分为定期与不定期,着重在于考察辅导员平时工作表现。

三、发挥辅导员在绩效考核中的主体参与性

辅导员是被考核者,在考核中处于被动状态,很多辅导员感觉考核结果与工作开展无多大关系,或者辅导员感觉到考核指标、标准不能充分反映辅导员工作成绩,有失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中一个环节,绩效管理是个动态、长期的过程,由于高校在绩效考核计划、辅导中为能把辅导员考虑进来,辅导员总是被动的被考核。高校应鼓励辅导员积极参与绩效计划的制定,参加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修改等。

四、重视对辅导员绩效考核结果反馈

不管是季度考核还是学期、学年考核,辅导员考核分数出来之后,并不意味着考核工作的结束。考核的最终目的在于让辅导员了解工作当中的成绩与不足,并为下一阶段工作提供参考。因此,考核主管部门应当在结果出来后,将分数告知辅导员,并且与辅导员本人沟通交流,肯定成绩,总结不足,鼓励辅导员再接再厉,将目光放到日后的工作当中来。

五、将考核结果与辅导员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相挂钩

考核,是对工作的表现做出评判,分出孰优孰劣,奖优惩劣,是考核工作的下一步。优秀者得到表彰,工作得到肯定,待遇有所提高,辅导员工作动力更大,考评意在激励与惩戒。

基于以上几点,本课题组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结合北航北海学院特点草拟出了独立学院辅导员考核体系。

1.工作态度。①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作风正派。②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③工作积极主动,服从工作安排,勇挑重担。④面对突发事件处理得当、应急反应能力强。⑤学期工作计划总结情况。⑥及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⑦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按时参加各种例会和培训。

2.日常教育管理。①与学生家长联系情况。②建立详细的学生档案。③与学生谈心。④下宿舍情况。⑤班会开展情况。⑥学生干部管理。⑦听课情况。⑧学生公寓日常行为。⑨学生公寓卫生。⑩学费催缴工作。

3.思想政治教育。①熟悉党员发展流程,积极引导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积极。②认真负责,积极配合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工作。③认真组织团日活动,配合与各级团委开展团的各项工作。④社会实践统筹合理、规范。⑤认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⑥较好地开展学风建设日常工作,主动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进行教育、处理。⑦结合专业特色,通过多种渠道和活动开展学风建设,成效显著。⑧学生违纪情况。⑨学生受学业预警人数。

4.助困工作。①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建档规范、齐全,实施动态管理。②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深入、细致。③熟悉资助、生源地贷款等政策规定,重视政策宣传。

5.心理辅导。①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如贫困、家庭变故等)。②配合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及教育工作,了解危机事件干预流程。③配合做好心理委员选拔培训,并指导其开展工作。

6.个人发展。①每学期至少提交一篇学术工作理论研究论文。②论文发表及科研立项。③辅导员受表彰情况。

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 篇12

(1)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大学生活”意味着告别“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公主”般的生活,要独立处理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集体生活就意味着告别独自一人的大房间,而要和同学们挤在十几平方的小房间里生活四年,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需要时间来调和适应。一个宿舍里,也许住着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地方的同学,也可能住着农村或是贫困地区的学生,不同的口音,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个性,怎样相处融洽也是对新生们的最大考验之一。

(2)学习上的不适应。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虽然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大多数学校为了追求较高的升学率,依然采取着传统的“满堂灌”的教育模式。而在大学的学习模式相对自由,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在课堂中讲重点要点,课后需要学生们自我加工,查阅大量资料,学会总结归纳的习惯,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这是与中学时期的“满堂灌”的教育模式根本的区别。因此这一教学方式的转变,让许多大一新生们极为不适应,不知道学什么,该怎么学,导致很多优秀生在第一学期的考试中成绩有好几门不及格。

(3)心理上的不适应。据统计,全国有25%-30%在校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6%-8%的大学生存在心理疾病。大学生由于心理失衡而发生的惨案更是令人触目惊心,由于大学陌生的生活环境,全新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法,经济压力和周遭的环境,对刚踏入校门的新生来说都是不小的心理压力,如果处理不当,这些不适极易引起心理上的失衡,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针对上述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独立学院辅导员,肩膀上的担子份外沉重,责任格外重大。如何引导他们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如何提高学习兴趣,如何加强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需要辅导员对新生进行深入了解,对症下药,做好“大学生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实践,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新生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1 新生入校后做到“四个一”

(1)做好与新生“第一面”的好印象。在新生报道的第一天,如何做到让新生感到温暖,不后悔来到此校读书,需要我们高度的关注。试想如果在第一天见面中辅导员能叫出该生的姓名、家乡、爱好等信息,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用心,也能激起更多的话题,让新生初步了解学校,不仅给新生留下美好的印象,更能拉进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感到在陌生的环境中,辅导员是他们唯一的亲人,有利于他们迅速适应环境。而我们的新生工作也因这“第一面”而拉开序幕。(2)要“第一时间”走访学生宿舍。通常新生报到会有两天时间,新生们会陆续来到学校搬进分配的宿舍,作为辅导员要第一时间出现在宿舍,在空间上接进与学生的距离,与他们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目前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并在第一时间帮助解决,告诉他们要尽快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与学生团结和睦相(下转第232页)(上接第227页)处。这样让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温暖,有家的感觉,消除离开家,离开父母的依赖情绪,并对辅导员产生信任感。(3)要开好“第一次班会”。大学生涯的第一次班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辅导员在会上讲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学生们都会记忆犹新,无论什么样的形式、主题,这是辅导员和学生近距离接触的第一面,会对新生对未来的认知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作为辅导员一定要重视,并在班会前做好准备工作。(4)做好“第一次家长见面会”的工作。在新生入校时,多半的学生都是由家长陪同。因此,学校和辅导员要抓住这个难得与家长面对面的机会,同家长们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沟通联系方式,使家长在大学教育中的辅助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如果我们能通过第一次的家长见面会,与家长共同建立联系网,那么,对辅导员今后的学生管理工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关注贫困生,做到“特殊”学生“特殊”对待

在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增加较快,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并呈逐年迅速上升趋势。据官方公布的数字,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人数大概在160万。作为独立院校,有学费收费高的特点,使这一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在这一问题上,贫困对学生的心理造成的影响不言而喻。对待这类学生,我们充分保护好他们的隐私,多和他们加强沟通,鼓励他们多参加学校各种活动,消除他们自卑的心理,引导多参加些勤工助学的活动,既缓解生活压力,又锻炼他们与人交往能力。

3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们的心理问题也是日渐突出,而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一个伴随着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自我角色方面的改变,许多学生心理还未达到可以完全承受的能力,因此会暴露出很多心理问题,从而对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困扰。作为大学的辅导员理所应当要承担起这份责任,在他们感到困惑时,要引导他们走出困境,缓解心理原因造成的压力,使他们在健康快乐的心理环境下成长。

作为整个大学教育体系的重要开端,新生入学教育发挥着“扬帆起航”的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生入学教育做的好,不仅有助于加快新生的适应过程,也能为今后的各项学生工作打下好基础。因此,作为新生的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道路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紧密结合大学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管理的新特点,不断探索新生入学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有针对性地丰富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打好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仗。

摘要:“90”后大学生正逐步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特立独行,个性鲜明,同时,初入校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适应性问题。因此,辅导员要抓住新生刚入学的关键时期,做好入学教育工作,指导学生更好更快的融入到大学生活中,顺利渡过角色转换期,为之后的学生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形成一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新生,辅导员,适应性,入学教育,心理教育

参考文献

[1]郭离.如何做好大一新生入校教育工作.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8(8).

[2]陈建平.“90后”大学生入学教育探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3]李美会.如何做好新形式下的大学新生工作.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4).

上一篇:储存问题下一篇:配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