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经贸日语

2024-06-24

独立学院经贸日语(精选9篇)

独立学院经贸日语 篇1

一、社会对商务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基础日语教学现状分析

商务日语人才大多在日资企业和在日本的中资企业就业, 据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发布的统计年鉴显示, 2010年中国的外资企业 (除港澳台资企业) 共138298家, 其中日资企业共22307家, 占16.13%。按平均每家日资企业雇用138人的基数计算, 日资企业在中国直接雇用了约300万人。值强调的一点是, 这并不包括间接产生的雇用……2005年—2008年, 中国的日资企业数连续三年增长。2008年中国的日资企业数量攀至峰值, 共25796家。受经济危机影响, 2009年的日资企业减少到22263家。中国外资企业 (不含港澳台资企业) 的总数也从2008年的251064家暴跌至2009年的139037家。2010年, 日资企业数量轻微增长至22307家。同年, 在中国的欧资企业共19606家, 美资企业共21617家, 均比日资企业要少。换言之, 除港台企业之外, 日企比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华投资设立的企业都要多。 (1) 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 (JETRO) 日前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 现在在日外资企业达4276家, 雇用人数为102万3441人, 占日本整体雇用人数的2.4%。其中, 在日中国大陆企业为61家, 居第九位。 (2) 因此, 我们认为, 一方面需求较大, 另一方面对该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国内高等院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首先是基础日语教学改革。尤其是国外大学很少设立的院校的独立学院, 国外这样的研究文献较少。但即使在我国国内, 独立院校日语专业起步较晚, 基础较为薄弱, 教学相应的软件硬件设备都不够完备。学生整体水平与一本、二本院校相比有一定差距。而商务日语专业带有较为明确的就业指导性, 需要教学与实践的紧密配合。既要培养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 又要使他们掌握相当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即培养学生将日语知识和与商务实际业务相结合的能力, 使学生既学好日语, 又能满足企业需求。如何让入学时日语基本是零起点的学生达到上述目标, 成为日语教师应考虑的问题。

从基础日语教学现状来看, 依然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授课方式, 摆脱不了“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 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为此, 我们希望通过独立学院商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教学改革这一项目的研究, 推动独立院校商务日语专业的教学发展。从日常的日语教学中的小细节抓起, 为大家今后的日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勤练习, 多实践, 体现商务日语专业特色。商务日语专业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日语基本功及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又要求其能用日语处理日资企业的行政及外贸等工作, 能较熟练地运用日语处理外贸往来单证、商务文书及日常翻译工作, 而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有限, 因此难免会出现“满堂灌”的情况, 而学生能完全集中精力的时间更有限, 这样就出现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不足, 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的情况。因此, 需要对此进行改革。

二、独立学院商务日语专业基础日语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商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教学改革项目面临以下问题:独立学院商务日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 尤其是专业类课程不尽合理;基础日语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日语运用基础日语能力不足;学习基础日语的学生对于基础日语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参与度低;独立学院商务日语本科专业课程基础日语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效果不理想。独立学院商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通过教学改革和活动, 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在生活中多运用、多提高, 真正地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与商务实际业务相结合的能力。

1. 课程设置的改革

首先, 在低年级阶段, 可开设中文的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 在中高年级阶段, 逐步把日语和商贸的课程整合起来, 开设经贸日语、商务日语视听说、商务日语报刊文摘选读、商务日语贸易函电等实用性强的课程。其次, 可将听力、口语和视听说等实训课程统一整合为“视听说”课, 采用统一的教材和课件, 声、像结合, 使多感官得到刺激, 从而以听力促进会话, 以会话增强听力, 在综合训练当中使学生的日语实际应用水平得到提高。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教师应在讲课过程中补充相关日本文化知识, 让学生不仅掌握语言知识, 更了解其文化背景, 可每周安排学生看日本电影或电视剧, 了解日本的方方面面。其次学生要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如多浏览日本网站, 关注日本新闻, 了解日语新动态。

3. 课堂内外结合的改革

课堂内外结合的改革, 一改以往比较枯燥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 加强老师与同学的互动, 鼓励学生自己体验日语学习的乐趣, 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 体现日语学习的价值, 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年度定期开展日语演讲比赛、日语写作比赛、或外文卡拉OK大赛定期组织日语角活动, 每期有一个主题, 如学做寿司、日本和服、女孩节等, 希望外教和老师多参与。还可以同学校里的一些社团, 如“动漫社团”等一起组织一些大家可以共同参与的活动。

4. 教学方式的改革

利用建构主义教学法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 利用合作学习法、发现学习法、个别教学法等, 强调自上而下的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 并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例如:课文讲完后, 或设置相关的场景, 或让学生自己设置场景, 利用所学语法分组编对话, 提高学生兴趣, 寓教于乐

利用图示教学法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例如:在学习基础日语1《新编日语第一册》的大学文化节这一课时学习牛肉盖浇饭的做法, 可以利用图示介绍做日本饭菜的基本顺序并学习烹调时所用到的各种调味料的名称及烹调方法等的日语表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 如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鼓励、情绪唤醒等多方面进行激励,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从而改善其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三、独立学院商务日语专业基础日语课堂外教学实践

首先, 根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和课表状况, 将日语本科111班、112班、113班每个班级的学生作为一个小组, 分成3个小组, 由小组内学生民主选定小组长, 由日籍教师面试决定。

其次, 分别把各班的小组长召集起来, 将每一次日语角所进行的各个话题内容, 以自选或抽签的方式, 安排给各个小组, 告知小组长每个话题, 让小组长翻译给其他成员, 确保其他人员均能听懂话题的内容和进行更好的互动。

再次, 课堂教学时, 日籍教师首先介绍本次话题的内容和背景知识, 对该知识进行讲解, 再由其他成员进行知识补充或进行会话练习。之后, 由老师对表达出现的错误进行指正, 进行一两句话的评价, 对该话题进行补充性讲解和强调, 重点对句型和词汇的应用进行说明。

最后, 由日籍教师布置其他日语会话练习, 进行监督, 并对角色会话练习的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在必要时进行分组重复练习。

通过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改革促使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形成更深入的了解。而课余活动的丰富, 使每一位日语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在自己有兴趣的点上发挥自己的特长, 真正地体会到日语学习的乐趣, 并且感受到日本的文化与特色。通过课程设置方面的改革将视、听、说三者结合, 让学生学起来不会因个别的专项训练觉得累、无趣, 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教学方式方面的改革, 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法学习基础日语, 知识建构的主动权回归学习者本人。通过多种教学手段, 通过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鼓励、情绪唤醒等进行激励,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从而改善其学习动机,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通过教学内容改革将日语和商务结合起来, 使其更能满足企业需求。

摘要:在各类课程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 独立学院的商务日语专业基础日语教学如果不进行改革, 则无法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独立学院商务日语专业基础日语教学改革内容, 除了课程设置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课堂内外结合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等课堂内系统性教学改革外, 离不开课堂外教学, 要把课堂内的日语听说读写译训练延伸到课堂外。

关键词:独立学院,基础日语,商务日语专业,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周林娟等.中日商务人才需求与商务日语教学改革[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9.2.

[2]李广贞.东京大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及启发[J].山东外语教学, 2012.1.

[3]罗如新.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日语专业为例[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 2010.4.

独立学院经贸日语 篇2

关键词:日语专业 二外英语教学 独立学院

作为语言学习者,学生学习第二外语是高等学校教育的要求,也是我国国情发展的需要。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自然而然成为日语专业学生的首要之选,二外英语更能增强学生的国际化竞争意识。然而,独立学院教学存在自身的特点与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日语专业二外英语教学的现状、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进行思考与探析,寻求适合独立学院日语专业二外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独立学院日语专业二外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是一种新型的高校办学模式,办学理念尚未成熟,教学有别于一般本科院校,教学现状呈现出自身的特点。日语专业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一般都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只是各自的基础好坏具有自身的特点。学生在考取独立学院时,其分数线低于一般本科院校,但是学费更高,而经过全国高考统一招生录取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较一本、二本的学生低,所以独立学院的学生通常学习基础薄弱,自我学习能力较差,学习动机不强,自我控制力不佳,有些学生甚至连专业课程都懈怠,更不用提第二外语的学习了。

大学期间,日语专业学生有着极其繁重的学习任务,对他们而言,日语几乎是进校前未曾接触过的学科,因此需要花费绝大部分时间去学习,留给二外英语的学习时间可以说所剩无几。再者,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以为不用努力学习照样可以通过考试,导致二外英语的学习逐渐变成了应试教育,学生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努力一点的学生可能还会去考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普遍上,学生的英语听说及实际运用能力差,针对以上教学现状,我结合课程设计与教学策略对二外英语教学进行思考与探析,旨在提高日语专业学生对二外英语学习的兴趣及其英语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独立学院日语专业二外英语教学的课程设计

二外英语教学一般在大学二年级或者三年级进行,通常选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为教材,要求在词汇、语法、阅读能力、听的能力、说的能力、写的能力、译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改革对听说的要求,要有更大的提高。学生应该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与课文内容,掌握语言知识点与长难句型,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熟悉阅读技巧与写作方法,提高英语综合水平,实现学以致用。

本课程一般一周为四个学时,需要对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的内容学习百分之七十,甚至百分之八十,根据日语专业学生自身的特点,每一个单元的学习分为六个学时,教学的内容包括课文背景知识、课文内容、单词、短语、句型、阅读技巧的学习以及听、说、写的练习。考虑到学生的听力水平比较差,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听力占据的分值较高,任课教师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专门安排学时进行听力训练,一般每次以一个学时为佳。阅读在任何英语考试中占据的分值相对都很高,这就要求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断地提高,通过学习书本中的课文与课本中所涉及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提高自身的语言阅读与理解的能力,做到会分析文章的段落,概括中心思想,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总结文章的大意。因此,对课文的分析与理解大致需要三至四个学时,其中包括学习词汇、语法与长难句型等。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适当补充四、六级真题及相关题目作为范例,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并在作业和练习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增加过级复习内容,以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过级率。期末考试统一出题,今后还将进一步进行考试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三、独立学院日语专业二外英语教学的课程策略

最佳的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学生本身最了解学习的效果,正如常言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固然重要,但是,独立学院日语专业的学生通常自我学习能力薄弱,学习动机不强,自我控制力不佳。那么,除了传统的讲授法,任课教师应该讲究教学策略,可以采取一些更能提高教学效果的方式方法。

一是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关预习,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好地理解课文,任课教师会事先提出几道与课文相关的思考题,确保学生在理解了题目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

二是讨论法,对于任课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激烈的讨论,对不同的理解层面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不但增强了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实现在讨论中学习,在学习中讨论。

三是视听法,每单元学习之前都会有一段音频或者视频教学,任课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听取重要信息并理解音频或者视频的中心大意,再导入到课文的学习,这不仅有益于学生的听力训练与理解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课文也有音频,任课教师一般播放两次音频,第一遍要求学生把握课文大意,第二遍令学生听音频跟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大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实践证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助于提高二外英语教学质量。

四、结语

独立学院具有与一般本科院校不同的教学模式,日语专业的学生亦有与其他专业不同的特点,因此,二外英语的教学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对教学现状要了解,课程分析要透彻,课程设计要合理,教学手段要灵活,以寻求适合独立学院日语专业二外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另外,独立学院日语专业的学生应该不断提高竞争意识,增强学习动机,提升综合水平,实现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蓉.浅谈二外英语教学的激励策略[J].教育艺术,2010(2).

[2]刘丹青.小语种专业二外英语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4(9).

[3]彭玉桢.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之探析[J].现代交际,2014(8).

[4]王玉秀.根据日语专业学生特点搞好二外英语教学[J].教书育人,2005(7).

[5]于景兰.以英语为第二外语教学法探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3).

[6]周萍.任务型英语教学对独立学院本科英语教学的启示[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12).

作者简介:

彭洁(1987- ),女,湖南武冈人,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外语系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独立学院经贸日语 篇3

1. 独立院校会话课程教学改革及辅助教材存在的问题

1.1 基础薄弱, 不会灵活运用

在现有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由于在大学里是零起点教学, 学生们普遍存在水平较低, 基础薄弱的现象, 很多大学生即使能够达到日语一级水平, 也存在不会活学活用的教学效果。大多数的学生, 如果想组织一段对话的话, 还是只能依靠书本, 一旦离开了书本, 学生在掌握基础词汇的过程中存在机械性记忆的现象, 不会结合生活实际活用语言。另一方面, 对词汇掌握的程度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学过外语的人都知道, 单词量掌握的多少, 直接影响说这门语言的程度, 很多学生不爱背单词, 或者在背单词的时候不认真, 由于日语语言中的部分词汇源于汉语语言, 学生遇到相类似的词汇就约略不计, 这就造成了词汇量积累过程中的缺失。从而导致在会话过程中对词汇不能自如的运用。而且对平常不常使用的词汇更不重视, 在会话过程中不能运用自如, 就会经常出现错误的语句。

1.2 教学侧重于基础日语课, 对会话课不重视

在部分独立院校日语教学实践中, 教师们往往把基础日语或者是精读课看做主干课程, 会话课只看作是一种辅助, 但是通过阅读和翻阅其他语种的初级教材就会发现, 大多数的课文都是会话体的文章, 从中可以看出会话课程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而且很多学生也认为, 只要将基础日语的语法和单词背过, 对待精读和基础日语课认真一些, 只要考级过了, 自己的“听, 说”能力就应该没有问题了, 所以就会出现以上提到的“能考不会用, 能读不会说”的情况发生。而且日语等级考试中, 在目前的日语等级考试中, 还存在着对学生的读与写的重视, 缺失了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说”的能力的评估, 所以导致学生们对会话课也没有那么重视, 会话课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

1.3 课程教材不够完善

会话课担负着提高学生口语会话水平的重任, 但却未能达到会话课预期的效果。以我院为例的独立院校目前日语会话课程所使用的教材, 种类繁多, 教材中涉及的实用范例颇多, 针对每章节中出现的语法内容, 有较多的习题供学生实践,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但主要侧重于语法训练, 忽略了会话口语的实用性, 不太适合学生们的实际需要, 也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们要除了教受日语会话课教材的内容之外, 还要重新选择, 修改, 重新设计练习, 供学生们上课进行会话练习。

2. 独立院校对会话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

2.1 对日语会话教学改革

现阶段, 以我院为例的独立院校往往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基础知识, 为了能更好地打好日语功底。但是光学习基础知识是不够的, 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日语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 目前大多数日语专业的工作都以说为主, 比如翻译, 导游, 教师等等, 外企公司更希望自己的员工能说一口流利而纯正的日语, 大家只有在会话课上才能充分地得到练习, 从而可以看出会话的重要性, 所以上好会话课不容忽视。

为了便于学生打下坚实的语音基本功底, 使学生的日语听说水平全面提升。以北信学院为例, 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 开始开设的日语会话课程, 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日语课, 前期需要大量学习基础课知识的课时, 所以开始的日语会话课时安排较少;第二学期开始到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里, 将日语会话课课时加大, 除此之外, 为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开办日语角, 增加日语听说训练课程 (是集中一周进行强训) , 更能够促进学生们练习口语, 将学生们在本学期学习到的, 接触到的会话知识充分得到锻炼, 加以巩固。

2.2 对教材的改革及辅助教材的必要性

教材是学生获得新语言能力的依托。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 有很多地是关于日语的句型, 词汇, 惯用词, 外来语等教材或图书, 这类教材大多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目的, 真正实用的日语会话教材并不多, 而配合日语会话教材的辅助教材更是少之又少。北信学院目前所使用的会话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放心说日语系列丛书:日语会话基础篇》。本教材的基本表达方式是以会话形式表述每一课的学习重点;对文中出现的语法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解释;围绕上述重点语法进行会话练习;但这些针对语法的会话练习较少, 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们的需要, 另外, 北信学院的日语教研室除了语法、汉字等字典外, 还未给学生们提供辅助教材, 所以本研究的研究目标是根据三本院校 (独立学院) 学生水平, 编写一部配合会话教材, 符合并提高三本院校会话能力水平的辅助教材。

在独立学院的日语教学中, 学习日语时用到的所谓辅助教材, 不外乎是同步语法辅助练习书, 教师辅助用书及语法汉字词典等, 还有部分教师将自己自编的讲义作为辅助教材来使用, 但在日语会话教学里, 这类辅助教材并不能充分地提高学生们的会话水平, 因此选择合适地教材及辅助教材, 就成为教师的重要责任。编写一部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日语学习的辅助教材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3. 总结

日语会话课历来的教学方法及所使用的教材, 主要针对课文中出现的语法等基础常识进行复习和强调, 注重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比较有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但是, 随着课程的深入, 这种形式渐渐显得有些单调, 不利于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使用本部辅助教材, 在保证学生能够在系统地掌握日语基本会话知识的同时, 把学到的这些知识, 充分运用到辅助教材制定的练习当中去。将日语教堂只是教师们一个人演独角戏, 学生们只是听众的这种教学模式打破, 也希望通过本部辅助教材, 对现有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有更新的突破, 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组织学生和学生之间会话, 老师和学生之间会话等互动式练习,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真正让学生们“当家做主”。

摘要:作为语言交流的先决条件, 提高日语口语水平, 是作为日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但目前独立院校会话课程存在问题较多, 学生们的基础较为薄弱, 教材及辅助教材也不够完善, 所以改善日语会话教学及完善教材, 提高独立院校学生日语会话水平的辅助教材, 势在必行。

关键词:语言交流,日语会话课程,辅助教材

参考文献

[1]金竹善.谈大学日语的会话教学.陕西教育 (高教) , 2007, (12) .

[2]王艳迎.大学日语综合教学模式探索.[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0, (1)

独立学院经贸日语 篇4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对外交流

我国本科院校开设的日语专业已经达到466所。在数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在: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转向运用语言优势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以学习日语为目的到通过日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为目的。以“坚实的基础,高素质,强技能”为人才培养目标的独立学院,将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既掌握日语语言,又掌握另外一门技能的日语+某个专业人才。要实现这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独立学院要解决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制定以及对外合作交流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经验和水平不足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独立学院大多于2003年左右建院,自有师资多为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这样在教学经验和研究水平方面存在不足。教学经验不足主要体现在对整个日语语言知识体系和知识点之间联系的把握,对教学难点和学生掌握水平的了解等都有欠缺。一些像口笔译之类的课程(这类课程都需要相当长时间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年轻教师一般很难胜任。

其次,教师用于教学和科研时间不均衡。独立学院由于师资较少,大部分教师的授课任务都很繁重。大量的教学任务导致他们到科研方面的时间,精力都非常有限。教学时间和科研时间的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年轻教师学术能力的提升。另外,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的日语教师大都毕业于日语语言文学方面,双师型教师非常稀缺。目前实用性较强的 课程,如“商务日语”,需要教师既要熟练掌握日语语言 ,也要对商务,经济知识有较深的理解和研究。而目前大部分日语教师对商务,经济方面知识所知有限,只能按照教材以传统方式教授一般性常识,没有实践性的知识和内容可以教授给学生。

(二)课程体系制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课程体系制定方面,传统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而忽视了语言的应用性。所以,长期以来,日语课程体系的制定都偏向于将日语作为一门知识来教授,缺乏将日语作为一种技能来训练,课程的实践性不强。独立学院在建院之初普遍沿用了母体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而母体学校的课程体系是为培养研究型人才设计的。由于培养目标存在的差异,导致照搬来的课程体系并不能适用于独立学院的培养需求。另外,由于课程体系制定不合理,常常会出现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另一门新技能的学习在课程安排,师资安排上的矛盾。如果课程安排过于密集,就会出现学生因周课时量太大而疲于应付的情况。

(三)对外合作交流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已有一部分独立学院和日本的大学开展了“3+1”“2+2”合作办学,但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合作办学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这种交流目前也仅限于学生,还没有推广到教师的交流或进修。目前,独立学院教师的培训进修总体上还只是局限于国内一些大型出版社或是知名高校举办的短期培训班,这种短期培训班由于学习内容有限,缺乏系统性,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此外,现在很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经贸日语”“商务日语会话”等,如果仅仅依靠独立学院或者母体学校的师资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以制度为保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首先,独立学院应当尽快根据年轻教师自身的特点确定其擅长教授的课程,从制度上对任教科目和课时量作出明确规定。对年轻教师而言,教学任务的减轻能够使他们专注于一两课,积累教学经验,同时通过相应的研究能够将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增加科研产出,提高学术水平。

其次,独立学院应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建立一套教师教与学并行的培养机制,为教师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日语专业开设的跨专业课程迫切需要跨学科的优秀人才,只有建立起人性化,科学化的教师培养机制,才能应对专业课程改革带来的对双师型教师人才的需求。

(二)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

在明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独立学院必须制定出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符合市场需要的,体现鲜明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并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在课程体系制定过程中,学院要认真听取学生,教师,企业的意见。日语作为零起点的科目,为打牢语言基础,专业课的课时量已经过大,因此,让学生学到实用性较强的新技能,又不至于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课业负担。每门课程都应明确开设目的,既要注意时间安排合理性,更要对科目进行高度有效的整合,以保证在有限的课时内为学生提供最大的知识量。

(三)进一步深化对外合作交流

独立学院的日语专业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就需要扩大对外交流的范围,加深对外交流的层次,出台有效的人才引入机制,吸引外来人才加入到学院的学科建设中来,提升整个教学团队的专业水平,保证专业知识的实用性。此外,交流的对象不应仅限于学生,还应该扩大到教师,包括其他院校或科研院所的相关专业人员,企业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人员。不管是学生,教师到语言对象国学习进修,还是相关专业人员来学院进行实践教学,学院都应根据需要尽可能为其提供一个较为固定的,长期持续的系统学习或教学的时间。

三、结束语

独立学院设置日语专业不足十年,还处在探索阶段。独立学院要想走出一条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归根结底在于制度的创新和机制的建设。为此,独立学院应发挥自身体制的灵活性,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制定兼顾基础和技能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深化对外合作交流。

参考文献:

[1]贺佳.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2(5).

[2]修刚.转型期的中国高校日语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4).

浅析独立学院二外日语教学的现状 篇5

独立学院是近年来新兴起的全新办学模式。学院的办学模式、机制等方面都处于发展阶段, 在贵州省的高校中日语属于比较年轻的学科, 这些原因导致此地独立学院的二外日语教学出现了一些难题。

1.1 师资严重不足, 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1.1.1 日语在贵州省还属于发展中的学科。以我就职的高校为例:日语专业教师数量很少, 而且普遍都是年轻教师, 学历、职称不高, 教学经验尚浅。再加上大部分教师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一本的日语专业教学上, 根本无暇顾及独立学院的二外日语教学, 导致教授独立学院二外日语的教师相当稀缺, 师资严重不足。

1.1.2 由于能够聘请到的教师非常有限, 这部分教师能做到的只是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照本宣科, 草草了事, 几乎没有认真思考过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二外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根本无法保证。

1.2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动力不足。

独立学院的学生和一本、二本的学生有很大不同, 他们大多表现为个性突出、思想活跃, 但又自觉性差、自制力不强的缺点, 因为这些固有的特点, 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会自觉思考有效的学习方法, 掌握知识点。不管是单词还是语法, 需要记忆的部分有很多, 枯燥的学习方式更使得学生渐渐丧失了对日语的兴趣。学生的第一外语是英语, 学习重心都在自身专业上, 再加上二外学习没有第一外语这样的考级和考证的压力, 就使得大部分同学学习动力不足。以我授课班级为例:最初开设日语的第一学期, 学生大多兴致勃勃, 课堂气氛活跃, 迟到、旷课现象很少发生。而两三个月后大部分人由于学习中遇到困难、感觉学习过程枯燥等原因, 迟到、旷课的现象基本达到全班人数的一半, 至今开设二外日语已经三个学期, 班上有少部分学生甚至连五十音图都没有熟练掌握, 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1.3 依赖单一教材进行教学, 教学技术不发达。

1.3.1 据我统计, 贵州省大部分高校2006年前大多使用《标准日本语》或《新编日语》来进行二外日语教学, 而2006年以后基本都是使用新编《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就以目前使用的新编《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为例:书中单词和信息量虽然很大, 内容也较为新颖, 但是语法体系不够完整、规范, 较为杂乱。例如:在新编《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 动词的分类为一类、二类、三类, 形容词的分类为一类形、二类形。这和我们日常所见的日语语法书籍中所提及的一段动词、五段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都有很大差别, 导致学生在参考其他书籍时会发现相关语法描述差异很大, 这样对于进一步学习和深造的同学及参考其它教材进行授课的教师都造成诸多不便。另外, 在教学中过于依赖一种课本, 在备课中, 没有认真比较各种教材的优缺点, 查缺补漏, 形成适合目前学生的教案。还有在课本教学的同时, 没有注重加深学生对日本文化、经济、社会的了解, 增强实用性会话和听力的教学。

1.3.2 虽然现在的高校中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广泛, 但目前独立学院的二外日语教学更多还是停留在普通教室, 运用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时间, 而且把教学局限在文字表达中, 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1.4 教学偏重语法和言语文章的解释, 学生听、说能力滞后。

按照目前的教学计划, 二外日语一般为4个学期、一个学期72学时, 一周4学时。这样的课时安排对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为了达到教学计划要求, 大多老师都采用上课讲单词、解释语法、讲解文章、布置习题这样的模式来完成课堂任务。以一堂50分钟的课程为例:讲解单词10分钟、解释语法30分钟、解读课文10分钟, 课程就已经结束。由于课时少, 内容多, 这样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一般无暇顾及听说训练, 只是一味强调要牢记单词, 熟悉语法点和相关句型。这种教学导向致使学生学习中也产生了误区, 往往采用死记硬背来学习语法、单词甚至是课文, 这种方法培养出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但听不懂也说不出, 只能叫做“哑巴日语”, 完全不具备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2. 独立学院二外日语现状的成因分析

2.1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较少。

就大多高校来看, 对二外的教学都普遍不够重视。以我就职的高校为例:英语专业共有四个年级, 学生约400余人。其中负责二外日语教学教师两人, 两人都为中级职称, 学历均为研究生在读, 在教学过程中, 没有具体教研室进行课程的统筹安排, 关于教学的情况, 教学质量、效果也很少有人关注。虽然二外日语不属于英语专业的重点课程, 但在目前这种国际化的大趋势下, “双语”人才更适合社会的需要, 掌握一门新的语言能够扩宽就业渠道, 增加就业机会。既然二外的学习符合学生今后就业的要求, 学校就应该投入更多的关注, 从师资选配、培训、安排课程、教学质量监督等方面都下足功夫, 争取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学有所得。

2.2 教学单位班级人数过多的问题。

众所周知, 外语的学习一向讲求小班甚至是一对一教学, 目的是增加学生听说的机会, 加强语言的实践运用能力, 但以我教授的班级为例:这学期所负责的两个班级人数均为50人以上, 首先人多就存在着上课纪律没法保证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学生无法得到口语练习的机会。一节课50分钟, 一个学生朗读一段文章或是回答一个问题平均需要2—3分钟, 按照这样的方法计算, 就算教师整堂课都用于提问, 一个班也只有一半的学生能够得到锻炼口语的机会。但事实上老师在课堂上还必须有讲授单词、句型的时间, 因此一周下来, 可能一个班级只有几个学生能得到开口练习的机会。显而易见, 这种大班授课形式确实让外语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3 教学内容模式化, 缺乏实效性。

目前从事二外日语教学的老师更多是依照教学大纲, 按部就班, 把书本的内容一一讲到, 仅凭同一本教学大纲就纵横于一本、二本、独立学院的课堂, 备课时没有认真调查授课学生的具体情况, 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的需要, 仅凭个人经验而不注意新信息的及时输入, 思维模式化。不仅如此, 教学中还出现手段落后、过于依赖教材、严重脱离实际运用的情况。以我就职学校所用的教材为例:《新编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 这本教材最后改版时间为2005年, 距今已经5年, 但无论是单词、课文还是对话都略显陈旧, 而且课本重心都是放在单词和语法的解释上, 如果单纯依赖课本, 不结合目前日本社会的热门话题、流行用语、日常会话等, 只会导致学生的所学知识局限于课本, 严重脱离实际, 无法灵活运用于现实社会中。

2.4 只注重语言学习, 忽略文化导入。

我们目前的教学重心更多是放在学生熟记了多少单词, 明白了多少语法, 阅读了多少文章上。但日语语言的学习不可能只局限在五十音图的背诵、用言活用、时体态运用的掌握上, 扎实的语法功底固然重要, 但语言是文化的有效载体, 在异国文化交流中, 不仅要有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传统的日语教学把重点仅仅放在日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上。平时的课程集中在单词、语法的掌握、会话能力、阅读能力、翻译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却忽视了语境等的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导致一些学生虽然具有较好的语言功底, 但由于对语言背后的文化缺乏全面的了解, 不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 导致在交流中出现很多失误, 妨碍了双方的进一步交流。

3. 结语

我通过几年二外日语教学的实践, 总结了以上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可能不够完全, 但希望能给日语讲授者一个思考的空间。二外日语的教学不论采用哪种方法, 都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灵活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内外各种言语交际活动。因此,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特点出发, 以学生为中心, 精心参考各种教材, 合理设置课程的安排, 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进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毕继万.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国外语, 2005.

[2]王秀文.日本语言、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3]高见泽孟.日语教学法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独立学院经贸日语 篇6

关键词: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

我国本科高校英语专业都开设有二外课程,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 中日经济和文化交流十分频繁, 很多高校都将日语作为英语专业首选的第二外语开设。独立学院是新起的一种办学模式, 其办学方式、管理机制等方面都处于发展和摸索阶段。独立学院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差异性, 使得独立学院的二外日语教学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二外日语教师需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探索改进二外日语教学的方法。

一、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的现状及成因

独立学院从创立至今只有十多年的时间, 还未完全成熟。独立学院分数线较一本二本低, 学费更贵, 经过全国高考统一招生录取的学生的整体素质较一本二本的学生有所差距。这些特点使得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存在着普遍本科所存在的问题之外, 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从学校方面看, 高校日语二外课程一般最早从大二开始开设, 开设时间最多2个学年, 每周4个课时。而独立学院由于机制不够成熟, 师资力量有限等原因, 往往从大三才开始开设, 不少学校只开设一个学年。而教育部修订的《大学日语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规定:“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 一定的译和听的能力, 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 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 并为进一步提高日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在短短的一学年144个课时中, 要达到这个目标难度非常大, 学校的这种课程安排也极易让学生产生懈怠情绪, 认为此学科无关紧要。另一方面, 大班上课使得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而听说运用能力的培养又需要多进行演练和指导。这样导致二外日语学生的听说能力、实际运用能力普遍低下。

从学生个人因素方面看, 很多学生一开始往往因为对日本动漫、文化感兴趣;为毕业后找工作增加砝码;希望出国留学;考研等原因而选择日语, 学习兴趣也十分浓厚。但是, 由于日语本身词汇量多, 大量日语单词需要记忆;动词变形复杂;课程难度和任务不断加重等原因, 学生开始产生畏难情绪, 很多学生失去兴趣, 开始消极对待, 得过且过, 甚至逃课。特别是大三下学期, 很多学生已经开始实习, 还有专业英语考级等压力使他们无暇顾及二外。最后坚持下来的, 也只有想考研和留学的同学, 但他们大部分也已完全“应试化”了。另外, 独立学院的学生总体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自制力薄弱, 有些学生连专业学习都懈怠, 更别提二外日语的学习了。

二、提高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效果的建议

关于如何提高二外日语的教学效果众说纷纭, 很多教师提出拓展第二课堂、开展日语角等。这些课外活动的组织对日语专业的学生确实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用于二外似乎有些不切实际。英语专业的学生本身的专业英语就要花去他们大量的时间, 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再去进行二外日语的课外活动。因此, 要提高二外日语的教学效果, 重点在课堂教学。如何在一周短短的4个课时里, 结合学生的特性和他们的专业优势,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日语能力, 让学生学有所得, 是我们二外日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 时刻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 导入日本文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所有的学习动机中, 兴趣作为一种内在型动机, 相对于为了考研的应试型和为了工作的工具型动机来说, 更能对学生的外语学习起推动作用。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以考研或工作为目的的学生, 如果再加上兴趣, 则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很多教师只是在第一堂课上花大力气对日语语言、日本文化等进行介绍,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后面的教学则只局限于教材中词汇语法的死板教授, 渐渐使学生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和动力。所以, 二外日语教师应该随时注意在课堂上加入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风土人情等文化背景知识, 使学生加深印象, 提高兴趣。在课程中, 可以适当放放电影和学学歌曲等,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感到新鲜, 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二) 充分利用学生的英语特长和母语的正迁移作用

中国和日本同属于汉字文化圈, 日语中有很多汉字在形与意上都与中文汉字相同, 如“春”“学生”等, 非常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对于那些形同意异或字形稍有改变的汉字, 如“先生”“傘”等, 也可以结合母语进行对比记忆和学习, 这比西欧学生单纯靠死记有效率得多。另外, 日语中的外来语大多由英语音译而来, 这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优势。教授时, 可以告诉或让学生找出该外来语所对应的英语单词, 使学生更快速高效的掌握。在句型和语法的学习上, 英语专业的学生本身就是学语言的, 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外语的方法, 学习外语的思维和能力都比其他专业的学生强, 而所有外语学习都有相通之处。教师可以积极利用他们的这种优势, 正确引导, 加强英语和汉语的正迁移作用。

(三) 合理排教学进度, 注重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

学生学习二外的目的不同, 对进度的要求也不同。以考研为目的的学生课外会花很多时间学习, 他们希望老师尽可能多的教授知识点, 对进度要求快。而对日本文化感兴趣或想出国留学的学生, 则希望老师多讲一些日本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社会现状等实用的东西。针对这种情况, 有教师提出根据目的不同进行分班教学, 这只是理想化的对策。这样做使得会班级人数相差悬殊, 如以考研为目的的班可能就几个人。而且还有很多一开始就说不清自己目的的学生, 中途由于学习难而改变初衷的人也比比皆是。另外, 这样会影响教务处对学生期末成绩的评估。目的不同, 教学难易有别, 评价标准也就不一样, 期末考试如何出卷才算公平?因此, 以目前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来看, 这种做法是不现实的。

我们只有在现存的这种班级形式上思考如何改进教学办法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接受程度来安排教学计划, 对于有更高目标的学生可以叫他们自己提前自学, 不懂的课后来问, 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接受和掌握情况, 不能盲目前进。特别是前面教授五十音图和动词变形时, 要力争每个同学都过关。前面学的是基础, 如果学不好, 后面将举步维艰。教学时切忌一言堂、满堂灌, 如果运用一些灵活的教学手段, 效果会更明显。如学五十音图时, 可以编一些绕口令;学习词汇时, 可以分组比赛或进行词语接龙;在讲解语法句型时, 可以多鼓励学生运用句型造句, 锻炼他们的运用能力。总之, 要以学生实际掌握的内容为目的, 而非表面上的进度。

(四) 有一定的监督机制, 安排任务, 适当进行测试和竞争

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是学习激情不够、理论学习能力一般、自律性不足, 但性格普遍活泼、实践交际能力相对强、好奇心大、希望表现。针对他们的这些特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任务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 语言的学习最终还是要靠脚踏实地, 真真切切的努力才能学好的。所以, 教师不能完全依赖于兴趣吸引, 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监督, 施以一定的压力, 促使他们打牢基础。结合他们爱表现、交际实践能力强等特点, 采取分组进行随堂测试、会话表演、背诵比赛等形式, 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此外, 还要在学习过程中向学生灌输付出才有回报, 勤奋才能成功等正确的理念, 使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

(五) 进行归纳总结, 师生互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是不断遗忘的过程, 我们必须不断复习巩固, 才能真正牢固地掌握好知识, 作为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本院二外日语使用的教材《新编日语》每5课就有一课是复习前4课的内容,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课进行总结归纳。先让学生进行表述、互相补充, 或者让学生分成小组做好总结, 选一个代表上台讲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 教师再指出他们遗漏之处和需要注意的关键点等。作为教师, 要在课前做足功课, 不局限于当时所复习的4课内容, 而要善于将其与以前的内容进行对比。比如词汇, 可由一个词汇联想到其他学过的词汇;再如语法句型, 可能有几种日文表达方式表达同一个中文意思, 教师要归纳出它们各自的运用场合、语气等差异。如果二外教师将总结归纳法灵活运用到教学中去, 必然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加清晰, 学习更加积极, 而不会因为后面越学越多而越学越乱, 产生厌学情绪。

(六)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和个性, 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或对学生要求苛刻, 会形成一种专制性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二外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 让他们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来, 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师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激情, 上课时应该精神饱满, 用激情去感染学生, 促使他们由对教师的认可而转变为对课程的喜爱。

三、结语

总之, 二外日语教学时间紧、任务重, 而独立学院具有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局限性。本文在分析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的现状与成因的基础上, 结合独立学院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探讨出六点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和建议, 希望与同行进行交流、探讨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敏伶.大学二外日语教学中教师的导向作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999.

[2]文卫平, 朱玉明.外语学习情感障碍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8.

[3]大学日语教学大纲修订组.大学日语教学大纲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姜丽.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英语专业二外日语学习能力[J].怀化学院学报, 2010.

独立学院经贸日语 篇7

(一)自我意识强,心理素质弱

独立学院的学生和我国的中职学生有些类似,他们都是属于个性和能力都强的类型,因为在考试的时候发挥不稳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并且想要强烈地证明自己并且得到别人的认可。

(二)学习动力不足

独立学院的学生对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更感兴趣,像游戏、乐器等,唯独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其自觉性、计划性和系统性都不强烈,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

(三)学习基础较差

学生普遍都把精力花费到社会活动中去,虽然说社会活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因为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较差,导致学习中产生更大的困难。

(四)思想活跃却没有毅力

这个问题基本上还是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因为学生在对某一个新的事物感兴趣时,会投入最高的热情和学习力度去了解和思考。可当学生一旦对其失去新鲜感,他们就不会继续对其进行研究和学习了,俗话称为“三分钟热度”,通过这个情况也可以看出其毅力并不强。

二、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还是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我国的教育改革中一再强调“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就是为了防止教师在教学中忽略学生的学习情况,一味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根本就没有完全地掌握和了解知识。致使校园中“能记结论的好学生”到社会后却成了“高分低能”的牺牲品,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出来的学生,在日语的交流对话中一定会出现非常多的问题,甚至于不敢开口进行对话。

(二)从教学方法来看,基础日语教学多采用“语法翻译法”“结构分析法”等

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缺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

(三)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语言等方面的教学。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日语交际能力,但是对于实际中的问题处理能力还较为缺乏。比如去日本的某家经济贸易企业工作,对基本的外贸写作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培训目标,然后再根据目标制定一系列合理的教学计划。

三、改革建议

(一)改善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实行有效的动感教学,在教材的选用、考试评价体系上实行灵活的动态管理。在教学中打破原有的教材结构,将教材内容进行有选择的重新整合后,进行场景模拟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课堂的主体。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日语实际应用能力和知识的转化能力。同时,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在教学中,要注重渗透文化教育,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讲授基础日语课时,可以融合日本文化、日本文学、日本历史、日本地理等方面的知识,甚至还可以将听力、口语、翻译等日语专业课程的授课方法有选择地应用到基础日语教学中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把握不同学生的特点,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面对不同地区、不同水平、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学生,教师应把握不同学习者的不同特点,从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老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激励和关怀,极力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位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

(三)独立院校对于日语专业的教师应当进行定期的或不定期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从而保证其教学质量

学校还可以对即将毕业的学习优异的学生进行留校授课,这样不仅解决了独立院校日语专业的师资问题,还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学校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要将我国的教育改革要求、国家发展目标方向等最新的信息告知教师,并且监督教师能够良好地实施和改善教学方式。

(四)根据我国国情的需求以及教育改革的要求制订学生培养目标

比如,我国大部分企业需要经济贸易型的人才,则日语教师可以将日语经济贸易板块的知识作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培养。以此保证学生的就业率,同时满足我国发展的需求。

总之,我国独立院校中的日语专业正在迅速发展,而每年毕业的日语专业的学生数量也在逐步增长。我国社会中虽然对日语人才有较大需求,但是需要的是懂国际文化、拥有全面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只会说日语的工具型人才。作为独立学院的教师,应当根据国家的需求来对自己的教学方向进行改善,培养符合社会要求,能够满足国家需求的日语人才,这才是独立院校日语教师的工作和目标。除此之外,对于我国教育改革中提出的改革要求和教育理念,也需要日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予以重视,通过对教学方式等的改善,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再根据国家的需求进行培养方向和目标的确定。

参考文献

独立学院经贸日语 篇8

一、灵活多样的课堂导入

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 在日语精读课堂教学中大多采用复习导入或作业导入的形式, 千篇一律,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需创新。下面是笔者经常运用的导入技巧。

首先, 利用周围环境, 触景生情地创造语境, 利用有意注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其次, 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来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 实现对课堂内容的导入。

第三, 利用学唱日文歌曲营造愉快的气氛, 引入新课。日文歌曲能活跃课堂气氛, 寓教于乐, 使学生情绪高涨, 为进入新课做好精神准备, 有助于把课文内容化难为易。

第四, 以故事、成语、谚语等形式导入, 由浅入深,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 在日语精读课堂教学中, 课堂导入的方法应灵活多样,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适当的方法, 自然过渡到新内容, 这是上好一堂日语精读课的首要一环。诚然, 一堂课要有精彩的导入, 更要有丰富的内容、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挖掘他们的语言潜能。

二、单词的教法

首先, 了解词性, 锻炼学生用日语解词的能力。若是外来语可还原成英语或其他语言。

其次, 培养学生使用生词尤其是用言和副词、接续词等造句的能力, 做到随学随用。

第三, 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通过联想拓展出该词语的同义词、近义词、对义词、反义词。比如:“白い”这个形容词, 可以通过提问来拓展出它的对义词“赤い”, 反义词“黒い”。

三、语法的教法

精读课上的语法讲解多侧重于讲该语法点翻译成汉语是什么意思或相当于汉语的什么意思。笔者认为应该先将语法进行归类, 分清该词语是十二品词中的哪一类。要讲清属于哪种活用, 有几种活用形, 怎么接续, 起什么作用。对同义词要对其用法和语义进行辨析。

再比如讲解句型时, 应该将句型分解来讲, 句型的构成、前后接续、语法意义、汉语意思, 而且应该明确指出该句型属于能力考的几级句型, 与它相近的句型还有哪些, 用法上有何区别, 然后通过例句使学生理解、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比如, “たいばかりに”这个句型, 笔者通常是这样讲解的。首先, 告诉学生这个句型属于能力考的“二级”句型, 该句型由希望助动词“たい”、副助词“ばかり”和格助词“に”构成, “たい”表示希望、愿望, 可以译为“想要”, “ばかり”限定程度、范围, 可以翻译成“只是、正是”, “に”与前接词一起构成连用修饰语 (状语) , 表示状态。所以该句型表示的意思是:句子的主体正是为了实现某种愿望才做的某事。然后, 举例说明:彼女に会いたいばかりに長春から遥々日本へ行きました。 (只是因为想见她才千里迢迢地从长春到日本去)

四、课文的解读

传统方法是由学生读、翻译, 教师进行归纳。这不利于学生读解能力的提高, 也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笔者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精读”课的关键就在于一个“精”字上, 要精讲, 但不宜有固定的模式, 一定要灵活多样、生动有趣, 要考量学生接受的程度, 既要因材施教、个别指导又要一视同仁, 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较为可行的教法。

(一) 主题讲解

对主题的理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 但要把主题与文章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贯穿起来去解读, 不能孤立地就事论事, 否则就不能透彻地理解全文。

(二) 课文讲解

课文讲解时不能单纯由教师朗读、翻译, 应以学生为主导进行, 一定要分段、分层去解读。在学生朗读时指出不准确的发音, 请其他同学为之纠正, 指出翻译过程中误译、漏译、错译之处, 同样请其他同学为之纠正, 教师要进行启发式的提问, 请学生回答、归纳并得出译文, 然后教师给出标准译文, 这会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记忆, 从宏观上把握全文。

五、布置和检查作业

独立学院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师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通常布置如下作业:打印课文并附上译文;写读后感;背诵课文;教师在课后习题的基础上还要编制综合习题。

独立学院经贸日语 篇9

1 教改实验及操作过程简述

为了对学生理解该门课程的程度有更深的掌握, 同时为了操作的方便性, 笔者和一起负责此次教改实验的教师团队选取了《外汇与汇率》这一章作为实验科目, 选取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经贸系2011级5113班全体同学作为实验对象。本次实验设计本身与今后就业方向紧密接轨, 在尽可能降低实践教学成本的前提下, 笔者认为这一实践方法是可以推而广之的。

这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改进教学手段测试国际金融课程实训的成绩, 并与没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比较, 从中也可以看出这类教学方法的优越程度和成效。

我们把国贸5113班的同学分成两组, A组同学在试验期间内接受实训教学, B组同学接受传统教学方式。实验前提是这两组同学在此前没有接受过与外汇市场运作有关的知识, 并且接受能力比较平均。为了使得结果更具权威性, 在两个组中都加入了等量的优等生和中等生。实验的突然性, 确保了实验的真实性。这一科目理论部分是由笔者完成, 实训部分是由另一位老师完成。最后, 关于绩效测评的问题, 是依靠学生对一则关于外汇的新闻中提出7个问题 (以选择题为主) 的答题正确率, 这反映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整体的理解程度。

2 实证分析结论

笔者经过对实验对象班级进行的上述实验发现:首先, 国贸专业学生学习国际金融课程的必要性是很大的, 学生走上社会之后经常需要接触的;其次, 进行实训教学为主的A组学生有60.5%答对了五个以上的题目, 而以理论教学为主的B组学生只有47.6%答对了五个以上的题目, 完全答对的在A组中有7个, 而在B组当中只有一个, 这说明A组同学在对这部分知识的领悟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再次, 学生对通过实训来教学这种很新奇的手法表现出明显的兴趣, 而对传统理论教学手段兴趣不佳, 这也影响了对该课程的理解能力。因此建议所有可以进行实训教学的课程尽量加大实训教学的力度, 并加深难度, 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

3 教改建议

根据上面两个部分的分析及结论, 笔者认为《国际金融》一课的教学改革总体上应该朝着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来演进。这两样都必不可少, 但理论教学必须服务于实践教学。为此本文建议独立学院高校教师应该着手解决一下问题:1) 设法推动院校在国际金融实践教学硬件上的投入, 加强实践场地和实验实训平台的创建。2) 在教学中坚持案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为了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获得更多参与模拟交易、金融行情分析、金融风险评估的机会, 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延长到72课时, 4.5个学分, 而我院本课程目前的设置状况存在较多缺陷, 不利于学生发展。3) 学期末至少专门开展一次学生国际金融专业实习。可通过问卷访谈的形式, 并结合学校合作单位的现实条件, 择取一两个实验项目, 开拓学生视野、提高他们工作的信心。这对教师日后的教学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上一篇:梯形渠道下一篇: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