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建设

2024-11-22

科学建设(共12篇)

科学建设 篇1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改革目标中提出了: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1],并明确了在中小学阶段设置科学综合课程。借此改革背景,重庆师范大学于2001年正式建立了第一个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这标志着对胜任科学课程师资力量的培养已初步走上正轨。我校早在2000年即建立了理科综合培养试点(后更名为科学教育专业)[2],在15年的专业建设中,一直致力于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创新的探索精神。在实验课程设置上打破了传统实验分科的分立局面,将4个自然科学领域的实验资源调整优化,整合重组,逐步形成了4个梯度、5个模块、6个阶段的自然科学实验平台体系,并且收效良好。

1 调配资源整体优化奠定坚实的平台硬件基础

根据教学实际,自然科学实验平台主要依托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整合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城市与环境科学4个学科的实验资源,在原有先进设备(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仪、真空镀膜机、热重分析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等)的基础上,追加投入各级各类建设经费800万,购置更新仪器、扩大仪器套数。硬件条件改善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既满足了综合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等现代化实验教学的需求,又能使学生了解前沿科技动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由物理学院牵头并统一管理,化学、生命科学、城市与环境科学3个学院协助共同建设自然科学实验平台。根据科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将其他3个学院部分实验室资源优化共享,既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又与该专业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2 精选内容变革方法注重平台的内涵建设

自然科学实验平台建设之初,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实验室条件的改善,但平台的运行并不能单纯依靠硬件条件,必须辅以完善的软环境。以内涵建设为手段,加大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机制的改革力度,使软环境得到提升,从而做到“以软带硬、软硬结合”[3]。

2.1 更新理念精选内容

自然科学实验平台以科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本着强化实验基本技能、注重过程方法、提高科学素养为原则[4],以培养实践和自主创新为提升,根据教学实际,精选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城市与环境科学4个学科的实验内容,构成4个梯度、5个模块、6个阶段的实验平台。4个梯度指预备实验、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自主设计实验,由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5个模块指物理学模块、化学模块、生命科学模块、环境科学模块、地球和空间模块,覆盖了培养方案中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综合技能、现代实验技术。6个阶段指大学1~3年级所经历的6个自然学期,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对应预备实验梯度,大学二年级对应基础实验梯度,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对应综合实验梯度,下学期对应自主设计实验梯度。

在精选实验内容上,坚持保留经典,如长度、液体密度的测量等实验。注重交叉学科有机融合,如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临时装片的制作结合了物理和生物2门学科的相关技能。引入新技术、新方法开阔视野,如流体导热系数的高精度测试引入了目前最先进的热线法。充分激发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如学生自主完成的基于IVO透明导电薄膜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2.2 变革方法多元考核

2.2.1 增加实验室开放时段

传统的实验课教学,课前学生依靠讲义或教材预习、课上教师讲解指导、学生操作,模式单一,且效果不理想,有限学时内为完成实验,很多学生盲目测试数据。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和增加开放时段后,学生可自主选取时间实地预习,结合原理熟悉实验设备;也可以实验后,反复操作查找失败原因[5,6]。

2.2.2 突破实验室有限空间

在自主设计实验这个梯度,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助研项目、自己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各类学生竞赛项目,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实验[7]。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现有资源,打破课内课外空间局限,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2.3 多种考核评价方式相结合

在预备实验、基础实验梯度,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操作、期末成绩各占一定比例的传统评价方式;在综合实验、自主设计实验梯度,采用提交实验论文、设计作品或实验改进方案等灵活的评价方式[8]。

2.3 强化管理善抓落实

物理学院负责统筹安排自然科学实验平台的管理和运行,先后制订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仪器使用管理制度》《药品使用管理制度》《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等制度守则。由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兼任平台总负责人,联合其他实验室主任,对各实验室及专职人员考核监督,定期检查实验室安全、设备使用、教师出勤、学生反馈、环境卫生等环节。制度健全、严格执行、善抓落实,使自然科学实验平台的日常工作事半功倍、井然有序,获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

3 提高素质定期研讨推动平台队伍的良性发展

平台整体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高水平、相对稳定的实验教学队伍是自然科学实验平台赖以发展的关键[9]。

3.1 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目前,自然科学实验平台现有专职人员33人,平均年龄40岁,是一支精力充沛、勇于创新的队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讲师11人,高级实验师3人;实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9人、硕士学位的11人(其中5名教师获得科学教育专业相关的学位),在读博士5人。另外为了配合科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还聘请了校外专家5人。

3.2 严格的定时研讨例会

为了实现自然科学实验平台的有效管理,促进平台上下的沟通与合作,始终坚持每月两次的例会研讨[10]。汇总每月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追踪问题解决进度、交流实验教学的经验,并定期聘请科学教育专家及一线科学课程教师进行合作研讨。通过集思广益、互动互助,不断提出改进性的工作方案,提高平台工作效率。

3.3 灵活的教师进修与培训

配合平台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专职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人员的良性流动,要求副高级职称及博士学位的平台工作人员具有半年以上的外地进修或访学经历。鼓励在职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并给予额定工作量减半的宽松政策。分期分批组织平台工作人员参加各类设备交流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专业素质。争取出国进修名额,每两年派遣1名专职人员赴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或高校学习,提高实验人员的科研能力。

4 勇于探索师生共创确保平台的工作实效

自然科学实验平台运行至今,为中小学输送了大批科学教育本科师资,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大幅提升,更激发了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热情。近五年,由本专业学生独立申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达到了11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5项;并独立发表了学术论文十余篇;获得吉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同时,平台的专职人员在教研、科研方面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由平台专职人员主持的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6项、各类省级教改项目10余项、国家青年基金3项、吉林省科技厅青年基金3项、吉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项目13项。通过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带动了整个平台的学术氛围,使日常实验教学贯穿了科研创新的理念,加速了人才科学素养的提高[11]。

5 结束语

科学教育专业虽已发展15年,但依然是一个新兴专业,关于这个专业的定位和课程设置仍有大量问题需要探索[12]。自然科学实验平台的建设正随着专业的发展逐步完善化、规范化;下一阶段,应建立网络化、信息化的实验管理系统,实现平台的智能化运行。

科学建设 篇2

对于违法建设的整治拆除,应在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谨慎”处臵,但也应去除对违法建设整治拆除的“畏难”情绪近年来在一些城市特别是老城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违法建设现象日趋严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甘桂滇贵等地调研时发现,对这类违法建设的监管难度在加大。

从本刊记者走访发现,整治拆除违法建筑,稍有不慎,容易引发暴力抗法,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而潜藏在违法建设背后的诸多腐败问题,又加大了处臵的难度。多地受访的部门负责人及业内专家认为,地方政府整治拆除违法建设,应该在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同时,下定决心对一些有“带头示范”效应的违法建筑物进行拆迁,以遏制违法建设不断蔓延的趋势。

违建者暴力抗拆隐患多

在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城管执法大队四中队临时负责人王勇平告诉本刊记者,他们对辖区内两栋违法建筑,先后进行了不下10次的大型执法活动,但均遭到了暴力抗法。该区西园街道内柏树巷社区190号和上西园社区296号这两栋违法建筑物已经建设到20层以上,目前仍在建设之中。

王勇平说,2011年1月,当该楼盘违法建设刚刚开始时,七里河城管部门就组织了200多人进行违法建筑的拆除行动,但该楼盘数百

名施工人员对执法人员进行撕扯殴打,造成1名执法人员受伤,并强行将塔吊拉到现场。3月18日,执法人员来拆除这里违法建设的大门,一些施工人员用砖头和瓦片打砸围攻,当晚就有5名参与执法人员受伤。而在4月9日晚和5月17日晚的执法过程中,数百名施工人员手持木棒围攻执法人员。

在广西,2009年上半年,南宁市西乡塘区曾组织拆除侵占了两条道路路口的绿化带违建的500平方米左右的两个大铁棚,过程中,现场遭遇了300人的抵抗者,“他们排成三排,堵塞了整条马路,有些拿矿泉水瓶扔我们,有些还拿着录像机录像,乱喊乱叫,我们强行突破时他们就叫嚣政府打人,和我们发生冲突”,一位参与那次拆违行动的人员说,等清场结束拆完之后,又有人拦路堵塞交通,造成大堵车。本刊记者了解到,暴力抗拆的参与者除了违法建设的“所有者”之外,还有建设施工者,甚至包括了一些黑恶势力。

南宁市一位负责征地拆迁的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南宁出现了被拆迁者雇请闲杂人员甚至是黑恶势力对抗政府拆迁人员的现象。“方式各有不同,或者静坐或者阻挠拆迁甚至直接暴力对抗拆迁者,雇请1个人的费用也从一两百到一千多元不等,有的违建者甚至雇请上百人扰乱拆违。”去年3月,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岭村村委会主任带头非法买卖土地数百亩给企业,政府部门去执法时遭遇暴力抵抗,后来经公安审讯,参与者中就有当地人雇请的黑恶分子。

云南一些地方因为对违法建设拆迁引发的上访事件中,据知情人

介绍,有的暴力抗法参与者往往不是事件的利益有关方,而是无利益关联方。甚至有专业策划上访的人员参与其中,收取一定费用。违法建设潜藏腐败

令人担忧的是,在一些违法建设的背后,还潜藏着执法人员收受违建施工人员贿赂,基层干部参与非法集资建设,一些开发商勾结城乡规划部门的某些领导干部擅自修改规划方案,改变土地使用性质或提高容积率,谋取非法利润等腐败问题。这些腐败现象的存在,是违法建设在一些地区呈现蔓延之势的重要原因。

据本刊记者了解,兰州市七里河区对一名基层城管执法人员进行调查。事因10月初,七里河区组织多部门联合执法队伍对该区一处违法建筑物进行整治拆除的时候,遭遇房主手持液化气瓶暴力抗法,致使执法行动无法正常展开。后经了解,一执法队人员于行动前一晚接受房主邀请共进晚餐,一餐花费超过了7500元。

在一些违法建设的背后,还出现了某些干部参与的身影,进一步加大了拆违的难度。“拆违经常会遭遇来自上面的压力”,南宁市某城区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有时候明天行动,头天晚上就有上面领导打电话下来,“说你看着办啊”或者说“要不你做做样子得了”。

高层违法建筑物的建设往往需要数千万元的建设资金,而某些部分涉及到非法集资,这其中也有某些干部的参与。南宁市某区拆违负责人在拆除一个违建的仓库时,就有人“提醒”他:某部门领导家有些股份在里面,“不要搞得过火。”而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城市执法

人员的调查摸底显示,一个在建30层的楼盘出资者,是甘肃省某县城建局的副局长。

多地受访的城市综合执法大队人员反映,自己手上确实掌握了不少触目惊心的违法建设事实,但无奈的是,常常是上级部门点名查办哪个,才能查办哪个。单凭城市执法一方面的力量,往往无法撼动一些违法建设,尤其是所谓地方重点工程,或者有关系的开发商进行的违规开发建设。

例如,昆明市一个黄金路段上的建筑“MoMa”就是开发商擅自更改容积率,将跃层设计全部改为平层,导致规划为23层的建筑实建为34层,同时缩小绿化面积。一开发商私下告诉本刊记者,容积率增加0.1、0.2,可能带来的收益达上亿元。如果能找到关系,将容积率作个更改,开发商再拿出总投入10%至20%左右的“打点费”也认为很划算。当有相关职能部门督查,接受了“打点”的管理者必然能找到“合乎情理”的理由解释过去。这样相互勾连,形成的默契,往往是城管、督察、国土、规划等部门难以撼动的。

另外,违规项目多出自某个强势部门,这其中有违规建设单位主管者法制意识差,以及过分强调单位的特殊性,不愿意受地方政府城市规划管理的约束等原因。这类强势部门乱占乱建,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批矮建高,擅自改变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和容积率指标。如有个别单位侵占滇池生态治理区等禁建区土地,压占河道控制区。在执法人员面前,这些单位还找上级部门告状,打招呼,向规划部门施加

压力。

据了解,在昆明市,某省级机关团购的住宅小区超出规划审批面积,已建成的8000多平方米没有办理申报和审批手续。在昆明市靠近滇池区域的别墅区民房拆违,某省级单位的个别干部甚至处处阻挠执法人员。

“谨慎”但不“畏难”

本刊记者调研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处臵违法建设面临“两难”处境,不拆除,这是违法建设;要拆除,是投资的巨大浪费。有的地方政府除了断水断电减缓其施工进度之外,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许多地区建设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研究者认为,对于违法建设的整治拆除,地方政府应在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谨慎”处臵,但应去除对违法建设整治拆除的“畏难”情绪,下决心对一些有“带头示范”效应的违法建筑物进行拆迁,以遏制违法建设不断蔓延的趋势。云南省一位从事城市执法监督的人员说,违法建筑能不能取缔要看主管者有没有决心。如果真能做到无论规模大小,无论所处位臵,无论背景关系如何,都能一视同仁,彻底拆除,就能够真正解决这一难题。

李璟 为了军队建设科学发展 篇3

为了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他主动辞去所长职务,尽量减少应酬活動,任由创新思维在军事海洋中游弋,努力为军队建设的科学发展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军队需要知识和创新

信息时代是知识时代,信息化军队是知识型军队。毛泽东早在1944年就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李璟作为改革开放之后首批进入部队的地方大学本科生、作为全军首批军事学博士之一,在他的成长和工作过程中,深深感到知识对于军队建设、对于打赢战争的极端重要性。

知识不是书本,不是理论,而是掌握理论的人才。“信息化军队的科技含量很高,需要大量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李璟说,“一辆新型坦克只有3名乘员,一艘先进的驱逐舰也只有200多名官兵,如果把武器装备看作是军队的固定资产,那么每名官兵平均固定资产额可达一二百万元,远远超过一些先进的高科技公司。”目前,我军士兵大多数还是高中生,也还有一部分初中生,这与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是极不相称的。李璟用他个人的切身感受告诉我们,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不仅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迫切需要,而且对于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和成长也大有益处。

大学生服兵役是世界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去年,我随国防大学军事代表团去韩国考察,韩军给我们讲解装备性能的都是一些士兵,他们的中文讲得非常好,比韩军专业翻译还要流利。我们很好奇,一问才知道他们都是北大、清华、复旦这些名校的留学生,在中国留学完回去服兵役的。”大学生股兵役是为国家尽义务,到部队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接受锻炼。李璟告诉我们,他到部队的前几年,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黑夜笼罩,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计划安排的野外训练从不更改,吃了不少苦,但是他不后悔。他说:“吃苦是人生的一种资本积累,苦吃得多了,对甜的认知就很敏感,现在总感到自己生活得很甜蜜。”

具有知识的人才在军队大有作为,但要想真正获得成功,仅凭院校里学到的知识还不够,还必须结合军队建设实际和打赢未来战争需求进行创新。李璟说,“从机械化军队到信息化军队,我军需要进行大量的创新,不仅作战思想和作战方法需要创新,而且组织编制、政策制度、军队管理、军事训练等都需要进行大胆创新。”近年来,李璟承担和完成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课题,如:“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军队信息化建设最新动向及我军的对策研究”、“军队综合集成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信息化军队战斗力生成机制及优化对策”、“我军安全稳定综合治理问题研究”、“军队体制编制优化调整问题研究”、“军队科学管理的体系框架及实现途径研究”、“构建新型军事体系问题研究”,等等。

“创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也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李璟对他的研究生这样说,“研究生学习主要不是学知识,而是学创新,学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作为一名军队建设理论研究人员,李璟把创新视为学术生命,把创新贯穿到他的每一次教学和科研活动之中。他说,我们不能制造出一颗镙丝、不能种出一粒粮食,我们能做的就是用复杂的思维活动结出创新的果实,用创造性劳动成果报答党和人民。

军人要过生死关

“对于当今的战士,我不怀疑他们在战场上的勇气,但关键是他们是否勇于选择上战场。”在谈到当代军人对待战争的态度时,长期致力于军队建设研究的李璟直言不讳地道出自己的观点。如此观点并非纸上谈兵,而是源于他在战场第一线的难忘经历——即便多年来李璟一直在军队建设学术领域做研究工作,但他却是一个拥有作战经历、体验过真枪实弹的军人。

1983年,安徽大学数学系毕业的李璟未能如愿考取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而此时正值部队面向全国地方大学招收毕业生,一直向往穿上绿军装的李璟毅然选择进部队,“大学的时候就喜欢看战争小说,看得热血沸腾的,甚至把自己想象成小说中的主角。”李璟笑言。在军校训练一年后,李璟终于当上了排长,就在他分配到部队的第一天,他被告之随部队赴云南前线参战。

“当时根本没有心理准备,所以听到这个消息时脑子有点蒙。”就是在这种忐忑不安中,这位只有21周岁的排长,看着与他同龄的战士,顿感责重山岳。“最令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出发前,每人要写好遗书放在战备包里留在驻地,当时我写得痛哭流涕。”写好遗书,李璟割断牵挂,勇敢地和刚认识才两天的战友们一起上了闷罐车,踏上去往前线的征途。

闷罐车里的4天让李璟感觉恍如一夜长大,作为排长的他,纵使自己内心深处仍有恐惧,还是要使自己勇敢起来,想方设法鼓励身边的战友,做他们的思想工作,鼓舞士气。“既然已经无路可退,那就要调节好心态,战场上首先被打死的都是那些害怕的人。”李璟反复向大家强调,“战争不会让每个人都死光,如果我们整个部队的战斗力提高了,那我们就能活下来更多的人。”慢慢地,战友们的士气逐渐被激发出来。

经过一两个月的临战训练,李璟所在的团队开赴老山前线,他同几个战友一起进入两山之间的山沟里做潜伏哨,虽然不是最前线,但那里的危险程度并不低。“那段时间每天精神都高度紧张,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敌人过来,甚至会有炮弹袭击过来。我的手枪、冲锋枪都是子弹上膛的,手榴弹也是先拧开后盖,把防潮纸捅开,把拉火环取出来检查一下,然后再拧上后盖。晚上睡觉这几样武器一直放在手边。”这种状态持续了一个多月,渐渐大家便习惯了,“到后来我们能通过声音辨别炮弹的落点,也就不那么紧张了。”

5个月零21天,李璟至今清楚地记得这个数字,在前线阵地的日子。那段经历如烙印般刻在李璟的心里,几个月时间,经常看到从一线阵地抬下来的受伤战友,大多是腿被地雷炸伤,偶尔也会听到战友牺牲的消息,这让李璟对死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上战场前大家都是提心吊胆的,但是真的去了,战争的气氛一旦形成就不会再害怕,”这是李璟对他们这代军人在战场上的表现作出的总结;同时,这也是他对当代军人的看法,“现在口号喊得响的不一定是最勇敢的,关键看他们敢不敢上战场,只要敢上的,我相信就是不怕死的。”

nlc202309011439

一个真正的军人,不管他在平时还是在战时,都必须要敢过生死关。闯过生死关的人,就会获得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这种财富会让他受益终生、幸福终生。一个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一个人连生命都可以置之度外,还会去追逐名利和享受吗?

当然,军人要过生死关,并不是要让军人去送死。为了减少战争的伤亡,为了能以较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胜利,必须加强军队建设,不断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正是基于这点考虑,李璟多年来潜心研究军队建设理论,他说:“为了让可爱的战士战时少流鲜血,平时我们这些高级研究人员就要用心血来浇灌战争艺术之花。”

他正在追逐一个梦

谈完军队、谈完军人,记者把话题引到李璟本人身上,问他正在做什么,今后有什么打算。他说:“我正在追逐一个梦,也许这个梦要做十年,也就是在我剩下穿军装的日子里,都要去追梦。”“这个梦是什么呢?”记者好奇地问。“战斗力解析,也就是对战斗力进行定量分析。”李璟答道,“说它是个梦,是因为这项研究太难了,我不知道在有生之年能不能把这个问题研究清楚。”

“战斗力”是军事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军队建设是为了提高战斗力,军队作战是为了发挥战斗力。哪么什么是战斗力呢?目前,世界各国军队都没有给出战斗力的科学定义,美军、俄军和我军都只是把战斗力定性解释为作战能力,对战斗力的大小、方向、量纲以及集成和评估等,缺少科学的研究。几年以前,李璟找到了战斗力的计算方法,他认为:战斗力(F)= 杀伤冲量( B)×杀伤速度(V)×物力系数(m)×人力系数(p)。其中,杀伤冲量为每秒钟发射弹药的重量,量纲为千克/秒,杀伤速度为弹药飞行的速度,量纲为米/秒,而物力系数和人力系数是无量纲数值,如此可得出战斗力的量纲为千克米/秒2,这一量纲正是物理学中力的量纲即“牛顿”。他说,除了符合物理学原理外,他根据这一公式已经计算出百余种主战武器的战斗力,其计算结论也基本符合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

“这是一项复杂而又庞大的研究工程,我现在可能只是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以后需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比如,还有战斗力的方向问题,陆军、海军、空军的战斗力应该具有不同的方向,不同兵种的战斗力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方向,如何对不同方向的战斗力进行集成,还是一个难题。”目前,李璟已经撰写了20余万字,预计再过2年左右可以完成初步研究工作,那时他将会出版一本50万字左右的专著——《战斗力解析》。

对战斗力进行定量研究是提高军事理论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军军事理论以定性研究为主,谋略性较强而定量化程度不足,这种理论便于指挥员学习掌握,但却不便于计算机理解应用,难以驱动以信息技术和信息化装备为支撑的现代军队,这也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军信息化建设科学发展的瓶颈之一。李璟把探索解决这一重大问题作为自己的使命,他不愿意做行政上的领导,喜欢踏踏实实地做出一些科学研究。他说,“我不去当官,肯定会有别人去当,他们可能会比我当得更好;但如果我不去从事这项研究,可能短时期内不会有人去研究。”李璟具有良好的数学功底,又在国防大学学习6年,取得了作战指挥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加之长期从事军队建设各个领域的研究,创新精神强,耐得往寂寞,似乎这样的人真的不多。

作为一个参加过作战的军人,李璟不仅深知战斗力对于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性,不仅把对战斗力研究、把提高我军战斗力作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且他还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他说,建设强大的军队不是为了战爭,而是为了遏制战争,以战止战。他希望在战斗力解析理论取得比较成熟的成果之后,再写一本以和平为主题的书。这本书将会以战斗力解析理论为基础,向人们展示战争的过程和结局,揭示战争的风险和危害,从而奉劝人们放弃用战争手段解决争端的企图,达到和平共处的目的,就好像核战争理论给人类带来半个多世纪的总体和平一样。

把我军建成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努力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是李璟的一个梦想。我们祝愿他的梦想成真。

责编:王海珍

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示范院校 篇4

学院先后荣获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为人师表育人楷模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2006年学院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估专家组评为优秀院校, 2007年被评为中国电子商务名校、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等, 是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的窗口学校。学院先后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 独著、合编教材520部, 发表论文2800余篇, 获市级以上科研成果288项, 并有15项发明获国家专利。

一、彰显优势:广招天下学子

学院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商丘市, 多条重要的铁路、公路在这里交会, 独特的区位优势, 使学院成为引人注目的后起之秀。

一流的基础设施。学院占地1450亩, 建筑面积45.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55亿元, 有教学楼6栋, 校内实验实训室 (车间) 156个, 校外实训基地76个, 图书馆2栋 (藏书50余万册) , 大型文体馆和大型餐厅各1个, 学生公寓10栋。整个校园布局合理, 环境优雅。

一流的师资力量。近年来, 学院相继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举办在职研究生学习班, 每年设立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青年教师的在职培训。学院现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212人, 博士、硕士研究生等166人, 双师素质教师281人, 全国劳动模范2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及省管优秀专家6人, 河南省高校名师2人。

一流的教学管理。学院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出台了《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形成了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二、面向未来:培养一流高职人才

学院按照“教育要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的要求, 始终走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前列。学院及时转变和调整办学思路, 积极围绕市场办学。学院目前有10个教学系 (院) 、1个教学部和1个成人教育学院, 开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会计电算化、金融保险、旅游管理等40多个专业。

一是专业设置市场化。学院以详尽的市场调查为基础, 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 按照“市场需求什么专业就开设什么专业、市场需求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的原则, 不断优化学科结构, 合理设置专业。

二是办学形式多样化。学院打破原来的办学模式, 根据社会实际需求, 在培养一专多能的社会实用人才、通过对口升学和专升本向高校输送高层次人才的同时, 走联合办学之路, 采取“短平快”的培训方式, 多层次、多渠道为社会培养人才。

三是专业技能标准化。学院始终把专业技能培养作为教学的主旋律, 以培养造就知识型、技能型和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使学生练就了一手过硬的专业技术, 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真情独钟:把学生就业高高举过头顶

“上学等于上班, 入学等于就业。”这是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的郑重承诺。学院专门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常年负责社会用工情况的摸底调查, 广泛搜集用人信息。学院立足国家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政策, 坚持遵循“双向选择”的原则, 制定了四个“四分之一”的安置目标, 即毕业生的就业四分之一在本市、四分之一在市外省内、四分之一到沿海发达城市、四分之一升入高等院校深造, 从而使毕业生就业比例均衡、分布合理、走向明确、渠道畅通。

学院还利用高科技手段, 大量搜集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用人信息, 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海南、郑州等地建立起稳定的就业基地。多年来, 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2007年, 学院被评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质量50强院校。

四、探索创新:素质教育一枝独秀

为了学院的长足发展, 学院不断探索创新, 采取“学校+军队+企业+家庭”的管理模式:既要有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 又要有军队严明的纪律约束;既要有企业激烈的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 又要有家庭的温馨、舒心与和谐, 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以班级管理为核心, 对课程的开设进行全方位管理, 成立了由任课教师参与的班级管理委员会。制定中层以上领导每人联系一个班级的制度, 开展一名党员帮扶两名特困生活动。在全省率先实行“专业部主任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学生单科结业制”“教考分离制”等, 促进了教学相长, 更好地帮助每一名学生成才。

2003年8月, 商丘市委、市政府结合该市教育现状, 为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决定将商丘市6所中专学校———商丘农业学校、商丘商业学校、商丘财税学校、商丘文化艺术学校、商丘体育运动学校、商丘工业学校进行实质性整合后, 交由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统一管理, 再加上学院原有的广播电视大学和财经学校, 从而实现了九校合一, 一艘职业教育的航空母舰正在商丘劈风斩浪, 飞速前行。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篇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中的最高端教育,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大力推进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为此,我院各学科,研究生导师及全体研究生共同推进开展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希望以榜样的力量、生动的事例、优良的传统引导广大研究生努力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和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为一名研究生,也深有感悟。

一、学术规范与科研道德的重要意义

科研活动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从事科研活动的群体比其他社会群体更需要一个追求真理、严谨求实、诚信负责、真诚协作的文化氛围。老子在《道德经》 里面所讲的“道” 是“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德”为“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老子眼中的“道德” 二字其实言明了我们“为人”的准则和目标追求。对于科学精神,任鸿隽先生说过,“科学精神者何? 求真理是已。” 这也指出了我们“为学”的要求。良好的科学道德与端正的学风其实反映的是一名合格研究生或青年科研工作者的“为人”、“为学”之道。我国科技界具有共同遵循的科学道德和优良作风。比如,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和化学家侯德榜等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科学道德的“四大信条”;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一直提倡“三老四严”的作风。无论是“四大信条”还是“三老四严”,都是传统的道德诚信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

对于个人来说,科研道德是衡量一个研究者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直接反应研究者的科研态度与学术态度。研究生具备端正的学风,是成为合格科学工作者基础要求,同时,作为科研工作者又必须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也是科学成果产出的必备素质。良好的科学道德与端正的学风既是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体现形式与重要保障,也是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的目标指向。对学术道德的轻视,将使研究者的科研工作步入歧途,无法产生优异的研究成果。对于国家来说,研究者的科研工作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只有重视学术道德规范,才能保证高素质的科研工作。研究生是国家的科研工作的继承人与接班人,只有从在校时期起便注重学术道德的培养与提高,才能保证个人研究道路的正确与国家科研工作的发展。

在中国科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曾庆红同志代表党中央在讲话中强调 :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增强维护科学尊严的自律意识,做高尚道德情操的践行者。” 这不仅把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提高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而且为新时期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更是宝贵财富,也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是大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大学办学水平的根本体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大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永恒主题。只有踏踏实实地做研究,诚实严谨地搞学术,才能真正地研究出有用的成果,才能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反地,学术规范与科研道德问题对国家、高校和个人都有着非常严重的危害。对于国家而言,学术规范与科研道德问题会误导科学研究的方向,导致大量的科技资源低效使用甚至浪费,严重影响我国科研水平和科技竞争力,从而影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进步。对于高校而言,学术规范与科研道德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教师、研究生在教学、科研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急功近利、浮躁浮夸、抄袭剽窃、伪造篡改、论文买卖、考试舞弊等,严重破坏了高校教书育人的学术风气,严重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四大社会功能的发挥。对于科技工作者个人而言,科学事业是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的,而抄袭、剽窃、弄虚作假都是对这种信任的严重践踏,科技工作者一旦背离了职业道德的底线,就必然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和批判。

二、学术规范与科研道德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智力资本的重要来源。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硕士、博士研究生人数陡增,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层次和规模上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前,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领域中,研究生的学术规范与科研道德主流是好的。从总体上看,研究生群体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学习勤奋,能够系统掌握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能够积极参与乃至独立从事科研工作。

近年来,中央与地方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以及其他学术共同体在不同层次和领域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学术规范与科研道德。这一系列努力所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问题也是突出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AST)的调查显示,有近四成的科技工作者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缺乏了解,近半数没有系统学习过科研规范知识。超过五成的研究生认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是违背科研道德与诚信最严重的群体,相当数量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持宽容态度,科研诚信意识淡薄。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伴随着大量的科学研究和科技活动,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办学中面临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大学崇尚学术和探索真理的氛围受到一定冲击。一些研究生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目的不够端正、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甚至学术失范等问题。中国学术不端事件不断被曝光,我们不时会听到一些发生在身边的论文抄袭的丑闻,级别也从地方性院校升级到全国名校。清华大学的硕士孟昌波及其导师论文抄袭,川大副研究员涉嫌抄袭论文„„更有甚者,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某副教授直言: “本人硕士论文抄了,学士论文也抄了。为了避免再抄袭,五年里再没有写过论文,并在同事中郑重宣告放弃参评教授。” 可见,论文的抄袭现象已经形成了一种不良风气,教授们尽是如此,研究生们就更加普遍。很多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了在有限的学制期限内顺利地完成学位论文,有的修改数据,有的编造数据以达到自己实验设计的研究目标,很多科研实验以及撰写的文章、论文都缺乏自己的见解和新意。这些都违背了科学道德和正气的学风,没有诚信度,严重败坏了学术风气,损害了学术形象,阻碍了学术进步。

三、产生科研道德沦丧和学术不端的原因

发生以上种种科学道德滑坡和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有科研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究其本质不外乎三方面:其一,正如唐纳德·肯尼迪在《学术责任》一书中说:“我觉得我们在培养年轻的学术接班人时偏重于他们各自的学术领域,却忽视了那些让他们成为成功的负责任的学术公民所必需的其他知识和技能”。很多人了解学术规范的途径较单一,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较模糊,缺乏学术道德观念和自我约束力,不清楚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其二,市场经济带来的金钱地位上升,使得市场上很多行为都为了取得国家的科研经费或奖励、荣誉而“急功近利”的走进科学的殿堂,这部分人缺乏基本的学术道德,甚至是有严重的思想品质问题。其三,个人行为自由,在学术研究领域中迷失方向,心气浮躁,不能专心并踏踏实实做研究,一旦需要向上交代时,便通过伪造或篡改数据,发表论文。这些都给推动科学道德、学风的建设带来巨大的冲击,给学术人思想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人以道德划线,只有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人才能不断提升情操、不断升华道德防线,所以,关键还是人的自我素质修养出了问题,内因才是最主要的。

四、扎实推进学术规范和科研道德建设

针对上述种种学术不端现象,我校及各院系组织广大学生和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力求将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做到全覆盖,制度化,重实效。通过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学习,我深感遵守学术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的深远意义。

坚守科学道德,倡导良好学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科技界、教育界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更需要我们每一个处在当下的学子们在现实世界里追求真、善、美的科学。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教育,严格自律,逐渐养成科学态度,善于将创造的热情同科学的态度结合,从平凡的事物中寻找不平凡的问题,时刻自觉培养思维创新能力和提升自身修养。懂得凡事先做人再做事,然后带着兴趣付诸于每一次的实践中,并在长期的艰苦探索中寻求科学的真谛。

解决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问题,关键在于抓好教育、制度和监督三个环节。教育是基础,制度是关键,监督是保障,惩防结合、标本兼治。一是坚持教育引导。目前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和处罚主要是针对杜撰、篡改和剽窃,但大量低水平、不负责任的科研行为在这三种不端行为之外,对科研实践的危害更为长远、更具有腐蚀性。防止这些不负责任的科研行为,主要依靠引导和教育。当前应大力宣传科技界治学典范和明德楷模,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案例警示教育,从正反两方面引导科技工作者严格自律并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应当以研究生为重点,在高校更加广泛地开展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科学规范教育。加快建立起覆盖全国科技工作者以及青年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倡导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学术环境。

二是加强制度规范。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相关管理部门颁布了多项相关的政策规定,并逐步建立了多层次的管理机构。如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成立了科研诚信办公室,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建立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尤其是自2010年国务院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召开以来,各有关部门相继出台针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惩处措施,一个严肃惩处科研不端行为的高压态势已经初步形成。在学术共同体自我规范方面,近年来中国科协颁布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学会科学道德规范》、等文件,强化学会监督责任,发挥学术期刊在引导科技工作者严守学术规范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应该继续推进制度建设,完善科研经费分配制度,在不同研究领域,合理确定稳定性支持和竞争性投入的比例,为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开展自主创新提供良好条件;完善科研绩效评价制度,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的不同特点,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增强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完善学术平等机制,从制度层面支持学术争鸣,保护不同意见,宽容探索失败,激励科技工作者敢于质疑,乐于创新。

三是强化监督约束。在强化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科研活动、科研管理主要环节监督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互动机制。由于多数科研不端行为往往涉及较为专业的领域方向,非专业人员很难察觉;而且越是高精尖的高技术领域,科学研究过程越是细微、复杂、深奥,只有同一专业领域内的同行研究人员才可能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因此,科研共同体在发现和防治科研不端行为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加强监督检查,完善识别查处学术不端行为的技术手段,增强对不端行为的威慑力。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学术研究,其中的大部分人在未来也将进入高校或各种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因此,提高学术道德水平,培养严谨的优良学风显得格外重要。有些不良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影响了学术声誉,损害了学术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及时制止,决不能任其滋长蔓延;必须采取坚决果断的行动,在学术道德和学风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小学科学课堂的建设探究 篇6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建设;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77-0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以知识和人才为核心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同样处于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中。为了更好的适应这种形势,科学教育也被纳入我国小学教学体系之中,这是一个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教育措施,因为小学科学教育培养的是将来国家发展的人才。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的重要时期,为更好的完成这项要求,必须建设起活泼生动而且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

但是我们需要认清一个情况就是,我国小学课程改革以来,科学课程的实施遇到了很多阻力,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一个新的学科的开展还需要教师和学生认识的进步,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直面遇到的问题,从而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有效的科学课堂,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另外还能够不断的调整科学课程的开展,进一步的帮助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和进步。

小学科学课堂建设往往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教师对其的认识和态度、学校的硬件设施等等,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把复杂的课堂建设从简出发,构建一个高效活泼的小学科学课堂。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小学科学课堂的构建。

首先,改变教师和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认识态度,认识到小学科学课堂的重要性。在教学实际中,大部分老师对于小学科学课程都持肯定的态度,但是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加上缺少相应的教学经验,导致在科学教学中遇到了种种问题,比如学生对于科学课堂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为这种课程比较轻松,不能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科学课程。同时还有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理念,但是在课堂实施中不能够很好的贯彻落实,导致学生的接受程度并不理想。

面对这种种情况,当务之急便是改变教师和学生对于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认知态度,教师应该重视科学教育,让学生明确科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科学的思考问题和解决完题的方式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去学习当前科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去学习最新的教学理念,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课程的重要性,有了正确的观念和态度,才能够更好地为科学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其次,选择合适的教材,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当前科学课程主要划分为地球宇宙、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等三大板块,这些领域都是当前科学探究的前沿领域,但是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材往往较为陈旧,很多知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因此选择合适的教材就显得十分重要。教材应该满足以下几点:第一图文并茂,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图文并茂的教材能够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要体现当前科学学科的发展特点,把一些最新的知识展现其中,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去主动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科学的精神。

教材是科学课堂构建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教师在课堂中的巨大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因此教师必须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来适应科学课堂的构建。

一、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丰富小学科学的学科知识,这是进行科学教学的首要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看似简单,其实涉及的知识面非常之多,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进行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去不断的学习,学习科学知识,学习最近教学理念,有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够更好进行课堂设计。

二、教师应该掌握好课堂教学的内容。

科学学科的知识面十分广,而教师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全部讲到,这就需要教师选择一些典型的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容易的去接受知识,锻炼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课堂教学内容应该选择探究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好设计和引导,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学生才能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三、学校还应该加强科学学科的教学队伍的构建

任何学科的教学进步只靠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可能的,这需要所有人共同的努力,构建科学学科的教师队伍,是进行科学课堂构建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集体的力量是强大,每个教师在团队里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进行教学,并且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能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只有把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上去,才能够构建出专业、活泼的科学课堂,让学生受益其中。

最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在进行小学科学课堂构建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和目标,同时还应该从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建设。对于科学课的标准就是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制定出解决方案,并且能够总结出结论,进行表达和交流,这个过程是一环扣一环的,因此课堂构建中,教师必须从科学学科的这一特点出发,进行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要把学习的自主权放给学生,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来说,课堂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比如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设计相关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组成学习小组,让学生根据题目去寻找材料、去思考、去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集体完成一个问题,不仅能够增加同学之间的感情,也能够帮相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能够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合理的点评并且指出学生的问题所在,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去探究问题的根源所在,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更快的进步。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观察,观察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性格特点,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学习和锻炼,

谈猪场建设科学选址问题 篇7

1 科学选址的重要性

近年来福建省开展“六江两溪”污染治理, 拆除搬迁大量猪场, 据有关资料显示, 2011年仅龙岩新罗区就强制关闭拆除315个猪场, 面积达15万m2, 清栏生猪3.7万头, 究其原因主要是猪场建设选址不当。因此, 猪场建设首先应考虑选址问题, 场址选择是否科学, 不仅关系猪场的卫生防疫、猪的生长环境和饲养员的工作效率, 更关系到建设投资、养猪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 甚至关系到猪场能否生存。

2 科学选址应遵循的原则

猪场选址必须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猪群的生理和行为需求、卫生防疫条件、生产流通、组织管理和场区发展等各种因素, 努力做到因地制宜科学选址、合理布局。科学选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

2.1 符合规定要求

科学选址最基本的条件是符合当地畜牧业发展规划要求, 不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养殖的区域范围内选址, 应在所在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可养区范围内选址。

2.2 社会条件要好

2.2.1 交通要便捷

猪场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但因猪场防疫需要, 又不可靠近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最好距主要干道400 m以上, 一般距铁路与一二级公路不少于300 m, 最好在1 000 m以上, 距三级公路不少于150 m, 距四级公路不少于50 m。

2.2.2 供电有保障

电力供应对猪场非常重要, 选址应靠近输电线路, 确保电力供应, 减少供电投资。但应避开高压电线。

2.2.3 通讯全覆盖

猪场最好是固话、移动电话、互联网要全覆盖, 尽量减少猪场建设投资。

2.2.4 环境要适宜

猪场选址应符合动物卫生防疫要求, 使其不成为周围环境的污染源, 但也不能受周围环境污染。场址应选在居民区的下风向, 地势低于居民区, 避开居民区的排污口和排污道。

2.3 自然条件满足要求

2.3.1 地形地势要好

猪场地形要开阔整齐, 有足够面积, 地势要高燥、平坦、背风向阳、有缓坡。一般坡度在1%~3%为宜, 坡度应不大于25%。不宜在山坳和谷地选址, 避开西北方向的山口和长形谷地。

2.3.2水源供应要充足

要求水量充足, 水质良好, 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 易于净化和消毒。水源水量必须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等猪场总用水的要求, 同时还需考虑防火和远期发展需要。

2.3.3 土壤要适宜

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 会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力。一般情况下, 猪场土壤要求透气性好、易渗水、热容量大。最好选择砂壤土和壤土, 可抑制微生物、寄生虫和蚊蝇的孳生, 使场区昼夜温差较小。

3 科学选址应注意的事项

猪场选址在大原则确定的情况下, 还应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3.1 要有足够安全距离

猪场应距公共场所、居民区、学校等1 000 m以上, 远离医院、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2 000 m以上, 与其他畜牧场要有生物学安全距离。一句话, 猪场选址应符合无公害生猪养殖新建猪场场址选择要求。

3.2 水质要符合标准要求

猪场使用自来水以外的水源时, 要对水质进行化验, 人饮用水水质必须满足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猪饮用水水质至少要满足NY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

3.3 了解场址周边小气候

注意了解场址周边的小气候气象资料, 如气温、风力、风向及灾害性天气的情况。拟建地区常年气象变化包括平均气温、绝对最高与最低气温、土壤冻结深度、降水量、最大风力、常年主导风向、风频率和日照情况等, 要做到有效避免小气候对猪场建设、生产经营的影响。

3.4 坚持节约用地原则

科学建设 篇8

1 根据自身特色, 凝练学科方向, 制定发展规划

一个学校要进行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制定符合学校发展的规划, 做到“有所为, 有所不为”, 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华南农大从1998年开始以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农业部共建的形式实施“211工程”项目建设, 对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经济管理、植物学、果树学、畜牧学、兽医学、生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进行建设, 大力推进重点学科建设, 积极构建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 农、工、文、理、经、管、法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与此同时, 制订了《华南农业大学中长期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 (2005-2020) 》、《华南农业大学中长期人文社会发展规划 (2005-2020) 》和《华南农业大学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 围绕上述学科, 开展相关的基础研究。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 华南农业大学共有国家二级学科重点学科5个, 国家二级学科重点 (培育) 学科1个, 农业部重点学科5个, 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 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7个,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个。而科学研究到位经费从1998年的1771万元, 发展到2008年的1.23亿元, 出现了一个飞跃。

2 以项目建设为龙头, 以学科建设为载体, 壮大优势学科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先导, 学科建设的本质和任务是跟踪学科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向的科学研究活动, 而科研项目又是学科建设的依托[1]。没有高水平的科研研究, 就没有高质量的学科建设。承担高层次的科研项目, 是学科建设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 确立学术地位的基础。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广泛收集各种科研信息, 对学校的科研情况了如指掌, 针对研究的目的、内容和难点, 集合学校各种资源, 组织队伍, 及时准确的出击。2007年, 在获悉国家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农业部和财政部为全面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科技支撑和创新能力, 启动10个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的信息。华南农大科技管理人员迅速行动, 整合学校资源, 充分调动老师积极性, 组成跨学校的科研团队, 2007年在10个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中获得主持项目1项, 子课题9项, 这在全国农业高校中是少见的。2008年国家重点建设50个农业产业体系之一的国家荔枝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设在华南农业大学, 这是唯一设立在广东省省管单位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在目前已启动的50个产业技术体系, 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参加了水稻、柑桔、大豆、茶叶、生猪、肉鸡、水禽等15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工作, 这无形中提高了华南农业大学在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果树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和农药学等学科的知名度及学科优势的积累, 为学科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

3 以人为本, 组建科研团队, 提升创新能力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才是高校的第一资源。科研团队的建设, 必须做好三个要素:一是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及其优势积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一个学科的生存和发展。因此, 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还要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既要充分调动老专家们的积极性, 也要大胆起用青年学术骨干。二是加强杰出学术骨干的培养, 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三是着力对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 使学科做到“后继有人”。通过科研合作、学术交流, 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 建立高水平的科研团队。近几年来, 华南农大大力实施“人才兴校” 战略, 遵循开放、创新、精干、高效的原则, 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 进一步加大了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力度, 进一步拓宽了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的渠道。“十五”期间, 学校引进正高职称人才36人, 引进留学归国人才19人;通过大力培养, 新增“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1人, “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 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 (简称“珠江学者”) 4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3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3人、省级培养对象22人。这些人才分布在各类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内, 如拥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 (珠江学者) 、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的预防兽医学和基础兽医学, 2007年获广东省重点学科, 2002-2007年国家和地方重大课题经费3000多万。而到2007年, 华南农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253项。

4 搭建研究与发展公共平台, 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跨越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研发平台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 是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 没有先进的技术装备, 没有一流的研究平台这个“硬条件”, 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就难以展开, 学科难以建设。另外, 研究平台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 有利于与国内外相关专家的交流, 可了解学科的发展和研究近况, 将促进研究的展开和学科的发展。华南农大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 一直为学科建设创建良好的硬件条件, 人搭建科学研究平台而努力, 并于2007年出台了《华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 (暂行) 》,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校科技创新平台管理, 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科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2008年, 学校共有160多个科研平台, 其中农业部重点实验室5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5个。这些研究平台和学校的重点学科相互辉映, 形成了华南农大鲜明的特色。

5 加强制度建设, 增强凝聚力, 实施规范化

学科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环境, 有了上面所说的“硬条件”之外, 还需要有“软条件”。“软条件”就是一种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学术气氛, 一个民主、和谐、团结的环境, 以及有效的奖励机制和管理机制。为形成这种良好的环境, 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华南农大加大了对学科建设的指导和管理, 以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反馈科学研究。为加强科研管理, 制订了《华南农业大学科技自主创新团队管理办法》、《华南农业大学关于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华南农业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同时, 修订了《华南农业大学教师奖励办法》大大加强了成果的奖励力度。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校教师的积极性, 使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有章可循, 使教师和科研人员身心舒畅。软硬条件的相互结合, 2007年学校到到位经费和合同经费双双突破一个亿, 又新增了国家二级学科2个, 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 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1个。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一盏明灯, 她指导我们将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 使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从而建设一个和谐的学校。

摘要: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从学校规划、科研项目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平台构建和制度建设等几方面探讨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两者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青, 徐宏波.把握科研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加快高校健康发展[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11) :182-183.

[2]常正霞, 罗春燕.高校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关系[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5 (41) :93-95.

[3]丁荣娥, 王虹, 王福军.科研管理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2007, 26 (4) :34-36.

[4]任亚方.科研管理推进学院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8 (2) :66-68.

[5]余自娥.论学科建设是高校跨越发展的重要因素[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4 (6) :70-72.

[6]徐宏, 孙艳红.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高科研管理水平[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0 (1) :105-106.

[7]韦梅生.加强科研管理, 提高重点学科建设水平[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2) :25-26.

医院建设科学管理初探 篇9

1 医院建设的准备阶段

1.1 筹建组织的组成及职责

医院的筹建必须院长牵头, 分管院长具体负责, 下设办公室 (主要负责医院建设的日常工作、会议记录、档案管理、宣传接待等工作) 、工程组 (主要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财务组 (主要负责资金筹措, 向有关部门报表、付款等工作) 、审计组 (主要负责对招标、采购、资金运作进行监督) 、招标采购组 (主要负责对各项工程、材料、设备等进行招标、采购等工作) 、医疗组 (主要负责对医院内部功能布局进行规划、审查及变更等工作) 。

1.2 考察、论证

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及医院的远期发展, 邀请全国知名的医院管理人员、建筑规划人员、建筑设计人员等对医院的建设进行论证, 组织医院的相关人员到比较有名的医院进行实地考察, 拿出可行性报告。

1.3 选择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

医院建设设计关系到医院建筑外表的美观性、内部功能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可持续发展的长久性, 所以选择设计单位相当重要。要选择设计医院经验比较丰富、设计力量比较强的设计单位, 一次没设计过医院的设计单位最好不要选择。监理单位的选择要有类似工程的业绩, 项目总监及监理工程师也要有类似工程的业绩, 人员的数量、职称、年龄结构及各专业的配备要合理。

1.4 资金的筹措

根据投资计划, 要将资金的来源、到位情况、偿还时间等逐一落实, 拿出可行的资金运作计划。

1.5 制定编写医院建设工作手册

其主要内容:医院建设筹建组的管理;参建单位管理等管理规定及工作要求;建立起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严要求的医院建设工程管理制度保障机制。

2 医院建设的设计阶段

2.1 医院建筑设计综合定位

应满足管理和科技现代化、服务标准化、人性化、生态化、家庭化的理念, 并且要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通过先进设计手段将功能、人性、智能、环保、生态、艺术、发展有机的结合, 构建一座现代化医院。主题定位:“治疗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设施一流”为主体, 以提升综合竞争力, 成为现代化医院的精品。设计定位:“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突出“环境-心理-生理”的医学模式的建筑创意及环境对人的心理感应作用。

2.2 功能设计原则

功能区域独立设置, 内外分区, 洁污分流, 科学管理, 灵活、主动、可持续发展。

2.3 图纸的内部功能、科室布局讨论、审查与修改

图纸的讨论审查与修改较为主要, 既要邀请医疗方面和建筑方面的专家又要安排医院的各个科室、各种人员进行讨论、审查与修改, 还要让工程组、监理公司加入设计图纸的讨论, 这样采纳的建议面更广, 也有利于工程组、监理人员熟悉设计意图, 为以后施工过程的工作打下基础。某些部位也可以征询病人的建议, 病人往往能够提出新颖的、实用性强的建议。并要进行反复修改, 反复审查, 最后定稿。定稿的图纸在建筑规范、医院规范没有改动的情况下一般不要进行变动。

3 医院建设的施工阶段

医院建设的施工阶段重点抓好安全、质量、进度、造价、文明施工、和谐配合等六个方面的工作, 每月组织召开各施工单位负责人、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调度会, 每周组织召开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安员等工程例会, 每天召开项目经理碰头会, 以便于了解掌握情况, 及时处理问题。

3.1 安全控制

(1) 通过月会、周会、日会,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宣传, 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施工安全意识。 (2) 成立监理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体系, 真正做到“责任明确、措施得力、落实到人”。 (3) 制定并落实各项处罚措施, 安全防护不达标一律不准进行施工。 (4) 监督、检查要到位, 对发现的问题以监理通知单的形式进行整改并处罚, 严重的进行停工。

3.2 质量控制

(1) 医院建筑是公共建筑中最复杂的一种, 建设单位各专业管理人员要配备齐全, 自身力量不够时, 可外聘工程师协助管理, 明确任务, 分工合作, 责任到人, 同时也是为建筑投入使用后的维保创造条件。要求监理公司必须按监理大纲及投标文件的承诺、合同要求进行监督检查。 (2) 组织现场管理人员结合本工程的图纸加强学习,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技能, 严格按照国家建筑施工规范、验收规范和相关建筑法规等进行监督检查。

3.3 进度控制

(1) 严格按照工程进度计划进行, 制定出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日进度计划, 排出工程倒计时。 (2) 每周组织召开工程例会, 落实工程进度落实情况及下周进度计划, 提出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 协商解决办法。 (3) 由于医院建筑的复杂性, 各个分部、分项工程之间既交叉又需要相互配合, 对整个过程要综合考虑, 否则对整个工程进度的影响极大。

3.4 造价控制

(1) 工程造价的控制应该在工程开工就聘请专业的造价咨询公司, 最好与当地审计部门一起共同选定一家造价咨询公司, 进行工程月进度报表的审核和对工程量变更的造价进行控制, 这样也方便工程竣工的决算的审计工作。 (2) 对所有工程、材料都要采取招标。评标一般不建议低价中标, 最好采用综合评标, 这样能够保证质量, 也能控制价格。材料、设备的选择以性价比最高为准则, 不提倡选择价格低、质量差的。 (3) 通过减少工程变更、合理安排、超前考虑、加强管理、认真负责来降低工程造价。

3.5 文明施工、和谐与配合的控制

医院建筑比较复杂, 涉及面比较广, 进场施工的工种多, 要求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各工种要相互尊重、及时沟通、密切配合。对于工程的成品与半成品要自觉保护。不能出现各工种、各施工队伍之间相互拆台, 甚至打架斗殴等不和谐的事情发生。

总之, 医院建设工程是系统工程, 只有在工程建设中, 解放思想,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不断总结, 创造性地提出医院基本建设的发展理念、指导理论, 才能建设出真正的精品医院建筑, 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患者。

科学引领推进“大规划”体系建设 篇10

科学引领

1 搭起“舞台”好唱戏

随着发展策划部的人员和职能调整到位, 洛阳供电公司将生技、企管、营销、农电等部门的9项主要职责移交给发展策划部。该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所挂牌成立, 将洛阳华兴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纳入电力经济技术研究所, 实现“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一体化运作。专业技术支撑机构实现从无到有, 业务管理及专业技术力量显著增强。

通过与设计院一体化运作, 全面承接公司电网规划、用户接入方案编制、项目可研评审和设计业务, 并将业务范围拓展至新型农村社区配电配套投资政策研究等领域, 实现业务支撑全覆盖。在一体化运作模式下, 规划与可研、设计与评审共用一个平台, 应用同一套专业软件, 重要数据保持一致、标准原则得到统一, 有效减少可研阶段的编制时间。在评审过程中横向联系电网规划, 项目的必要性和可实施性更加明确, 确保了电网投资决策准确合理, 有效核减工程投资。

2 有了“规矩”好管理

为了规范经营管理, 顺利开展工作, 该公司修订完善了34项岗位工作标准, 在全面执行省公司下发的26项规章制度、17项管理标准、109项技术标准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情况, 细化15项核心业务工作流程, 制定了《地方电源并网管理规定》等5项业务实施细则。通过标准制度建设, 各项工作流程更加清晰、人员职责更加明确、业务开展有据可依。

该公司强化培训管理, 组织人员参加省公司专业

在线半小时”,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学习县、市、省三级电力公司门户网站的课件知识和工作部署;“每天看报半小时”, 汲取兄弟单位、不同行业、身边人事的优点长处;“每天读书半小时”, 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和开展工作的本领。

开展“分析思想提认识”活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推进, 不能忽视任何层面员工的思想问题。为此, 五河供电公司确立了“农电工和谐劳动关系”调研课题, 利用专项调研、班组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 开展农电工思想状况专题调研, 真实掌握农电工主流诉求, 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关心什么、需要什么, 并围绕他们关注的热点, 分析影响思想稳定的因素, 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引导和心理疏导。同时, 实行员工思想动态周报制度, 在各供电所建立工作联系点, 传递最及时的信息, 掌握最真实的情况, 管控和化解因农电工思想波动引起的风险。

推进“大规划”体系建设

(470023) 河南省洛阳供电公司王朝良吴涌

培训班, 结合员工的工作经历、学历水平、技能专长、工作岗位等特点, 制定“一人一策”的培训方案, 通过采取到设计、调度、发策、运维、基建等不同部门轮岗培训、师带徒、专家授课、以干代训等多种形式培训, 提升员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在“大规划”体系建设中, 该公司对照省公司验收评估方案和评分标准, 深入开展自评估与自验收, 查找梳理问题, 并及时落实整改, 完成自验收评估报告, 顺利通过省公司验收并获得省公司同业对标“大规划”体系建设指标A段。

3 主动出击有“活力”

在持续改进、完善提升, 全面深化“大规划”体系建设的同时, 该公司主动出击, 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统一编制建设方案, 统一下达综合计划, 统一实施项目建设, 实现了各级电网统一规划、协调发展, 不断推动规划计划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主动与市政府相关部门对接, 在做好配合电力线路改迁、基建用电报装等供电服务的同时, 积极争取将电网规划有效纳入区域控制规划。先后完成伊滨新区、大学科技园区、老城区道北区域等电网规划。2座220k V、4座110 k V变电站站址和线路走廊及时得到政府部门批复, 13座10 k V开闭所的用房初步落实。市政府还同意2013年随城市主干道九都路修建高架桥的同时, 全线15 km同步修建2.1 m×2.9 m的大型电缆隧道, 为增强市区110 k V电网互供互联能力的4座规划110 k V变电站进出线留足发展空间。2013-06-12收稿

5 每年做一个课题, 推进“新精专”变革

每年做一个课题的重点是发现不足, 谋划改进, 大胆尝试, 推陈出新;目的是以我为主、博采众长, 规范管理, 解决问题。

加强政工干部科学发展能力建设 篇11

【关键词】政工干部;科学发展;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D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508-01

当前,我国正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担负宣传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政工干部,应着力加强自身科学发展能力建设,深刻把握改革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顺应职工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断提高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一、加强形势判断能力建设,提升审时度势水平。

科学发展观既是指导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审时度势,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和未来。善于从时间和空间上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要求和进程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能够在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发展变化中保持清醒头脑,高瞻远瞩,正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既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透过表面现象发现本质和关键,从大量信息中发现问题、捕捉目标,识别“势”之真伪、优劣、利害;又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政工干部的组织指挥才能,合理使用力量,巧妙驾驭形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借势而行,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以最佳的态势争取成功。要做到准确地审时度势,关键在于政工干部要有工于战略的眼光、精于预见的能力和勤于思考的功力。

一要工于战略。就是要目光远大,对时局和态势有深刻的洞悉力,对影响时局走向和趋势的各种因素有准确的辨别力,善于从战略上、宏观上正确把握形势的发展。

二要精于预见。就是要有面向未来的超前思维,在充分了解事物过去和现状的基础上,准确预测事物长远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紧紧把握住发展的主流和走向。

三要勤于思考。就是要从上情与下情、全局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内部与外部的结合上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洞悉形势,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和趋势,从而做出合乎时势、顺应潮流的正确决策。

二、加强统筹兼顾能力建设,提升驾驭全局水平。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不断提高广大政工干部驾驭全局的能力。只有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善于运用系统思维,从整体上统筹规划,正确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科学统筹好各方面发展,使各项工作分主次、有轻重、按秩序地展开,才能变劣势为优势,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把握关键环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局,就是要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中,善于抓住关系全局、牵动大局的主要工作和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集中精力,倾斜人力、物力和财力,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直至抓出成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政工干部只有用科学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善于准确把握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着力于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适时提出有效贯彻和应对解决的政策,举纲带目,才能有效地推动全局的发展。

二要加强薄弱环节。实现科学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种因素相互制约、错综交织,各个环节紧密相联、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网状结构。牵一发而动全局,只要其中一个因素或环节出了差错,就可能导致“满盘皆输”的后果。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政策措施上注重加强薄弱环节。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和“链条原理”告诉我们,补齐了短缺部分,加强了薄弱环节,就等于加强了全局。

三要善于统筹安排。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要自觉处理好上与下、内与外、主与次、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正确协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积极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体制机制,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

三、加强把握局势能力建设,提升随机应变水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情况复杂多变,不避免地会有大量随机、偶然因素出现。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不但要有坚定的原则性,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而且要深刻把握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局势的发展变化,抓住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

一要把握规律。对事物发展规律和全局的深刻了解是随机应变的基础和依据。面对纷繁复杂的发展局势,政工干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善于从全局高度对发展局势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力求做到心中有数、正确决断。

二要临机权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既要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多目标并存和多目标选择的需要出发,善于在权衡利弊得失、分清轻重缓急和主次的基础上,灵活变换决策目标和策略,又要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加以灵活调整,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变化,促进科学发展。

三要抢抓机遇。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善于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只有抓住发展的有利时机,利用好发展的有利形势和条件,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实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科学发展的先机和效果。

四、加强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建设,提升化解危机水平。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瞬息万变,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因素日趋增大。如何成功地应对复杂局面,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既是检验政工干部素质强弱和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又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要迅速控制事态。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工干部首先要从容应对,快速反应,果断行动,及时控制局面,力求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

二要注重标本兼治。处理突发事件的首要目标是迅速果断地控制局势,就必然要求突发事件的决策指向必须是针对表象要害问题,先治标后治本,在治标的基础上再去谋求治本之道。

三要勇于创新求变。突发事件犹如瞬息万变的战场,必须打破常规,最大限度地使用决策资源准确定性,善于运用非程序化决策灵活处置,迅速作出决断并付诸实施。

科协组织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篇12

科协组织作为中国的专业科普组织, 在这项中国科普的标志性计划的实施中责无旁贷, 一方面负有总体协调、组织推进的宏观责任, 另一方面也作为重要成员具体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各环节。此外, 中国科普事业已从传统科普走向科学传播阶段。文章拟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三个最关键的方面——渠道、机制与环境建设中来探讨科协组织在其中的具体定位与影响。

一科协组织与公民科学素质的渠道建设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投入和参与。科协组织作为这一工程的项目实施者, 不仅要牢固依靠科协组织的科学普及这一主渠道, 还要尽量整合社会上显性的以及隐性的一切渠道才能实现。如何整合现有资源, 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以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整体协调功能。

据《科普法》, “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社会各界都应当组织参加各类科普活动” (第十三条) , 而我们前面已提及, 科协组织是科普活动的某种意义上的专业职能部门。这种专业职能部门是有其法律依据的, 据《科普法》, “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 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 协助政府制定科普工作规划, 为政府科普工作决策提供建议。” (第十二条) 既然如此, 科协组织发挥其整体协调功能就有了法律保障。

现在的问题是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依法将科协组织的这种整体协调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这种整体协调功能的发挥有助于科学传播渠道的疏浚。一般来说, 从科学普及转变到科学传播, 是“已由单纯颂扬科学的活动转向如何理解科学的活动”[1], 势必需要树立大传播的观念, 需要在传统科普的基础上, 囊括科学教育、科技新闻、科技培训、科技政策、科学交流五大子系统。具体说来, 需要建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双向互动模式、多主体参与模式以及交叉综合模式等三种模式。

(一) 双向互动模式

双向互动模式, 要求在科普过程中强调传播主客体间的互动关系和协商讨论气氛, 重视公众的兴趣及反馈意见, 以解决传统科普中信息单向流动的线性模式已愈来愈不能满足当代科普的现状及发展态势的问题。这种模式可图示如下:

由图1可以看出, 互动模式是针对单向流动的线性模式的局限性而提出的。为什么传统科普中信息单向流动的线性模式已愈来愈不能满足当代科普的现状及发展态势呢?首先,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科学技术的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科学技术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都迅猛, 以致于有人惊呼当今世界是“知识爆炸”的时代。这样, 单个的人要及时了解和完全掌握所有的科技知识和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就势必需要有专门的组织首先对公众感兴趣的有关科技知识和信息展开调查, 找出人们普遍关注的科技信息。这也是“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后对当今新兴的科技信息 (含知识) 进行搜集、处理, 之后再行传播, 使这种传播更有针对性, 使传播更为有的放矢, 从而节约社会资源, 提高效率。然而, 传播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传播内容, 因为如前所述, 科技发展是瞬息万变的, 这就迫切需要受众的及时反馈, 通过反馈使科协组织及时调整自己的传播策略。

显然, 在上述科学传播过程中, 传播的渠道在科协组织那里是以互动的方式出现的。科协组织以这种模式拓展科学传播渠道时需贯彻落实针对性原则。

双向互动模式的针对性原则要求科协组织的科学传播方向十分明确。从公众出发, 从公众的需求出发, 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传播, 这是科学传播的本质要求, 也是有效传播的必要条件。虽然任何知识本质上适用于所有人类, 但是, 知识也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 由于人类不是浸润在同样的文化环境中, 他们所获得的知识也表现出很大的异质性, 从而他们对知识也产生了不同的需求。因此, 我们要根据受众的不同情况和实际需要, 针对性地开展科学传播活动, 以提高科学传播的效果和科普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 在以往的工作中, 科协组织面向九亿农民举行了“送科技下乡”和“科普之冬”等活动;面向青少年开展了“科技传播行动”、“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夏 (冬) 令营等活动;面向领导干部组织了“百名院士百场科技报告会”等一系列讲座、报告。[2]这些都是按照受众的针对性原则而开展的有效的科学传播活动, 对全面提高我国不同公众的科学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 “2049”行动计划中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受众分为党政领导干部、政府公务员、青少年、企业员工、城市和农村居民等8类群体, 也是针对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二) 多主体参与模式

多主体参与模式, 要求科普的主体突破单一性实现多样性, 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家庭、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共同支撑的传播体系, 以解决科普单一力量不能适应科普多元化、科普专业化和科普产业化要求的问题。

传统科普常常是科协组织的“单打一”的“一言堂”。这已经不符合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宏观背景和中国的现实国情了。其次, 多主体参与模式也是双向互动模式的必然要求。只有多主体参与, 科学传播才能更具现实性, 才能更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因为“公众”本身即是一个外延十分宽泛的概念, 理应包括社会各界。另一方面, 多主体参与模式的科学传播正是科协组织践履其法律义务和行使其法定权利的一种渠道。我们前面已提及, 《科普法》明文规定科协组织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可以且必须组织和调动社会各方力量。

再次, 多主体参与模式, 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 有利于公众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有利于社会的均衡协调发展。多主体参与模式有利于科学传播的“点面结合”, 即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等由点及面的扩散。比如, 当今中国西部的科协组织就更需要注意组织和调动更多的传播主体参与到科学传播当中来, 从而拓展科学传播的渠道。

多主体参与模式要求科协组织加强与教育系统的合作, 加强与传媒系统的合作, 加强与企业系统的合作, 加强与政府系统的合作, 加强与研究系统的合作。概括地说, 科协组织在自觉运用以上模式拓展科学传播渠道的同时, 需注意和贯彻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 多样性原则。

自然科学早已完成由“小科学”向“大科学”的转变, 相应地, 我们的科学传播也应扩大外延, 由“小科普”转向“大科普”。所谓“大科普”是传统科普、科学教育、科技新闻、科技培训、科技政策、科学交流整合意义上的科学传播, 它要求施众突破单一性, 实现多样性, 形成科学共同体、教育机构、新闻媒体、政府、企业等共同支撑的传播体系。尤其要重视教育机构和新闻媒体的力量。2002年浙江省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所呈现的科学素养水平的性别、年龄、职业和城乡差异[3], 归根结底都是由文化程度差异引起的, 原因是公众在受教育时, 同时也在接受科学传播。目前, 科学教育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意义愈来愈被重视。美国制定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有科学素养的人。因此, 把教育机构引入科学传播主体之列是颇具现实意义和长远眼光的。另一方面, 新闻媒体的介入也使科学传播呈现出新的面貌。科技新闻随着改革开放后新闻学、传播学的恢复、引进而发展起来, 逐渐成为科学传播中受众对象最广泛的一种传播形式。而且, 媒体作为科技含量最高的一种信息载体, 其渗透本身也是一种科学传播行为。

事实上, 媒体也已成为公众接受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中国科协进行的六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中都对公众获得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进行了统计, 具体结果见图2[4]。

从图2可以看出, 媒体对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影响已越来越大, 其中电视、报纸杂志的作用尤其突出, 而因特网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信息传播的方式发展较快。由此可见, 政府相关部门、科学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充分了解媒体的传播规律, 利用电视、报纸杂志、因特网等方式向公众传播科学, 这是目前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第二, 丰富性原则。

在大科普时代的今天, 科学传播应从知识导向走向文化导向, 不仅要向公众展现知识和技术形态的科学, 更要强调文化形态的科学, 即传播科学文化。2002年浙江省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结果显示, 绝大多数公众还不具备基本程度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不具备基本程度的科学思维方法, 不具备用科学方法思考和解决社会及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包括分辨科学和伪科学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今后的科学传播要强调以“四科”为内容, 即弘扬科学精神, 传播科学思想, 倡导科学方法, 普及科学知识;其核心与灵魂是弘扬科学精神。而“只有当传播内容和情感冲击之间架起桥梁, 联系这两个同等重要的因素, 有效的传播才可能发生。”[5]因此, 丰富科学传播的内容, 还须用科普作品去感染公众。首先, 科普作品要让公众从心底感到科普的“实用性”, 能解决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具体问题, 让他们在学习科学知识中得到实惠;其次是要让公众感到科普的“生动性”, 通过科学传播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新颖, 吸引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最后是要让公众感到科普的“合理性”, 即渗透在日常问题中的科学道理, 不但要让公众“知其然”, 而且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 不但要让他们掌握科学技术知识, 而且要让他们了解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发展的历史以及科学的社会影响等, 在科普作品的熏陶中, 培养公众的科学意识, 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6]

(三) 交叉综合模式

交叉综合模式, 要求多种科普渠道在不同层次和层面上交叉并达到综合, 以解决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因主体不同、环境不同、目的不同和条件不同而导致的不同需要得不到满足的问题。

这种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是以上两种模式的综合与补充。它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协组织的专业职能优势, 要求科协尽可能彻底地营造科学传播的良好社会氛围, 尽可能宽泛地拓展科学传播的渠道。

科协组织按照交叉综合模式拓展科学传播渠道时应贯彻以下原则。

其一, 交错性原则。在科学传播强调多元化主体的前提下, 必然要求多种传播渠道在不同层次和层面上的交错, 以满足科学传播事业中因主体不同、环境不同、目的不同或条件不同而导致的不同需要。而且不同传播对象根据自身文化程度与偏好, 也需要有多种科学传播渠道可供选择, 否则公众很可能因可利用的科普资源的匮乏而放弃接近科学的机会。我国六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 公众主要还是通过电视、报刊杂志等渠道来获取科技信息。因此, 我们应立足于目前的这些主要大众媒体, 开设科普频道和科普专栏等形式。同时, 也不能忽视新兴网络传媒的力量, 如果按电视——报刊——图书——网络的排列顺序, 那么文化程度越高的人越有赖于后面的媒体作为获取科学信息的主要渠道。渠道的交错性不仅体现在渠道的数量上, 更体现在渠道的有效利用上。今天的科学传播强调的是双向互动而不是单向传授, 在施众向受众讲解科学知识, 传播科学文化时, 受众不再是单纯接受还要给予反馈, 因此, 需要双方可相互交流意见的传播渠道, 在此, 互联网就占有明显的优势。“中国公众科技网”、“中国科普”、“中国科普博览”等专门的综合性科普网站的相继开通丰富了我国的科学传播渠道。

其二, 层级性原则。传播效果是评价一个传播行为是否有效的根本依据。我们要通过科学传播使受众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具有一定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则首先就须研究传播的效果问题。国外有关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已有很多, 如格伯纳 (Gerber) 的“教养理论”、麦克卢汉 (Marshall McLuhan) 的“媒介决定论”等等。[7]为了更好地研究语境模型中的传播效果, 立足于语境分析的“层级效果论”更为合适。由于传播信息的作用点是受众的心理, 因此传播效果会产生层级性, 这种层级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传播要产生社会效果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 传播信息作用于受众的心理语境, 经过心理反应产生诸如动机、理想、抱负、决心、信心、毅力之类的心理能;第二步, 心理能外化为行为, 作用于社会, 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二是传播信息作用于心理的深浅程度, 从浅层的感觉、知觉到中层的思维、情感, 再到深层的意志、个性 (人格) 心理品质。因此, 按照层级性原则, 对追求目标和作用于心理程度不同的传播效果, 其衡量与检测的指标、尺度也应有所不同。[8]

以上三种模式并非相互独立而是整合形成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渠道模式, 与其相配套的是一个多主体、多渠道、多方向、多层面的语境模型, 它适合于在不同的时间, 用不同的方法, 向不同的受众, 根据不同的语境传播科学信息, 以满足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分阶段、分地区滚动式进行的要求。

二科协组织与公民科学素质的机制建设

“由于科学技术在其本性上具有深刻影响社会价值体系的功能, 它的传播必须在有效的和正确的社会控制之下进行。”[9]因此, 科协组织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还应该重视其机制建设, 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机能。应十分重视“四力合一”的运行机制在科协组织培育和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四力合一”是指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四种力量, 即政府引导力、公民需求力、社会参与力和市场运作力。[10]

1.强化政府引导力, 要求政府在改革科普管理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 加强和完善科普组织、管理、评价、投入等政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协调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与政策法规、经济投入之间的关系。

2.提高公民需求力, 要求立足于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物质的和精神的) , 解决老百姓最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公民主动接近科学、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驱动力。

3.注重社会参与力, 要求社会组织、学校、家庭、社区、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广泛关心、支持与投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并注意把各分力汇成合力, 发挥各组织共同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整体效应。

4.结合市场运作力,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杠杆作用, 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机制, 整合全社会人力、物力、财力, 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有效运作方式。

“四力合一”机制中, “政府引导”、“公民需求”、“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之间是相互联系、协同合作的关系, 这种运行机制不仅廓清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力量源泉问题, 而且为各方力量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提供了依据。其中, 居于核心的是专业科普组织——科协组织。“四力”在此主要通过科协组织的整合, 形成“合力”, 从而使其机制更为完善。 (见图3)

从图3不难看出, 科协组织从机制上促成了“四力”的整合, 加大了整合的力度。“四力合一”机制的战略目标是为了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 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整体协调功能。在这个模型中, 政府已经不再直接对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进行干预了, 而是结合市场运作给予的反馈信息以及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对公民需求加以正确引导, 并且对市场的运作进行监督、管理和调控。公民科学素质直接决定了公民需求的层次以及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但事实上后两者并不能对前者产生直接作用, 而仅仅是对前者水平高低的反映;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公民需求力的旺盛将直接导致社会参与积极性提高, 然而反过来, 社会参与程度高却并不一定意味着公民有效需求力的旺盛。整个“四力合一”的运行机制过程中突出了“市场运作力”对于公民科学素质的杠杆作用, 市场运作的情况直接影响着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或者降低, 而公民科学素质的水平的高低只能反映市场是否有效运行。

三科协组织与公民科学素质的环境建设

科协组织的完善除了渠道建设和机制建设之外, 还应该注意外部环境建设, 如此才能更为有效地促进科学传播的良性发展,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环境通常是指存在于系统之外的物质的、经济的、信息的和人际的相关因素的总和。[11]我们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硬环境与软环境。

(一)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环境分析

硬环境主要包括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所依托的各种科技教育基地、科技场馆设施、科技传播媒介、科技报刊杂志以及社区科普阵地等一系列科技传播平台, 其可视性和可塑性较强, 容易创造一切有利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硬环境。因此, 硬环境的建设问题容易引起包括科协组织在内的各方关注, 我们这里主要强调一般不太为人们所重视的、却可能相对更难建设的“软环境”。

软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认知等社会大背景和文本、存在、场合、目的和心理等传播小情景。正如, 作者在《社会语境中的科学传播》一文中所提及的, 科学传播作为科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是一个多维度的有机整体。从发生学角度看, 它具有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化的和认知的维度;从传播过程看, 它具有文本性、存在性、场合性、目的性和心理性的维度。根据语境论的观点, 如果说一种维度就是一种语境, 则科学传播就是这些维度交互作用的产物。相应地, 科学传播的社会语境也就具有这两大类型的结构模式, 前一类型的政治语境、经济语境、历史语境、文化语境和认知语境均是通过背景性渗透间接影响科学传播的, 我们称这一类型的社会语境为背景语境;后一类型的文本语境、存在语境、场合语境、目的语境和心理语境则都是直接融合于科学传播的情景之中的, 我们称这一类型的社会语境为情景语境。[12] (见图4)

可以看出, 社会语境是既着重于系统之边界条件与环境诸因素的动态关联, 即着重于背景性渗透, 又关注于其内部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 即关注于情景性融合, 是系统与其环境的统一, 历时与共时的统一。它既不是系统本身, 也不是环境本身, 而是二者的统一体。概言之, 社会语境是其构成要素的系统性的形式与意义关联的综合体。这种综合体的功能的发挥是通过科协组织整合、驱动的。

为合理地解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软环境的互动机制, 我们引入语境分析方法。在社会语境中,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不仅是一种过程、一项活动, 更是一个系统, 是三者的完美结合与辩证统一。作为一种过程, 它不是一个被动的直线的过程, 而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继承性的双向互动过程;作为一项活动, 它并非局限于单纯个体的有限行为, 而是一项社会性、整体性的事业;作为一个系统, 它具备系统的基本特质, 内含一定的结构, 表现出特殊的功能, 并将在我们的综合国力建设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可见, 语境分析的研究路径不仅加深了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本质认识, 而且也更容易使人把握到如何通过软环境中的背景性渗透和情景性融合来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建设。中国的各级科协组织在公民科学素质的环境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由中国科协牵头的“2049”计划方案中, 明确提出营造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 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 科协组织在公民科学素质环境建设中的定位

科协组织在公民科学素质的环境建设中处于“营造者”和“维护者”的地位。这首先是由科协组织的性质决定的。据《科普法》, 科协组织“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 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 协助政府制定科普工作规划, 为政府科普工作决策提供建议。” (第十二条) 既然法律规定科协组织是相应的“主要”社会力量, 那么其“营造者”和“维护者”地位就有了法律保障。而这种法律保障本身又是一种法制环境, 是我们所说的“软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事实上, 科协组织作为中国最大的不可替代的综合性科技团体, 它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在自然科学领域内从事科研、教学、生产、管理等专业科技团体。以其群众团体特有的凝聚作用, 在公民科学素质的环境建设中可以发挥巨大的整体优势, 以营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背景语境”和“情景语境”。

从背景语境的角度看, 它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作用机制有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认知心理因素。诸因素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影响并非是独立行进的, 而是发挥系统效应的, 但在一个系统内部往往不会是平衡态的, 而是存在优势与劣势的非平衡态。因此, 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域内, 诸因素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作用程度是不同的。科协组织在此主要起一种协调作用, 抑制劣势的负面影响, 促成优势正面效应的发挥。

从情景语境的角度看, 它对科学传播的作用机制有文本性、存在性、场合性、目的性和心理性, 它贯穿于整个科学传播的过程, 对意义起限定作用, 而传播过程的具体“情景”则由科协组织布置和维护。情景语境中的第一种是文本语境, 科学传播中每一个符号行为都不得不受先前存在的和共存的其他符号 (或符号系统) 的影响, 因此每一个传播符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第二种是存在语境, 它是传播中的符号行为发生于其中的世界, 与符号行为关系更为密切, 对传播意义更具有限定作用, 而且这种“存在”不一定是现实存在, 也可能是相关的文化释义规范之集合;第三种是场合语境, 它对传播意义具有更直接的影响。比如, 一个科学家, 在私下场合与朋友交流他的科研成果, 和在科技馆向公众讲解他的科研成果, 传播的意义当然不同;第四种是目的语境, 在传播中, 施众的目的意图对传播意义的生成起重要作用。因为施众的意图往往在符号行为, 尤其在符形上留下强烈的痕迹, 从而控制或影响受众的释义;第五种是心理语境, 它指的是传播受众的心理状态对于意义理解的影响, 包括受众的知识水平、动机、情绪状态等因素, 这也是公民科学素质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以上五种情景语境直接影响到科学传播活动的效果。因此, 科协组织应该有针对性地去布置和维护有利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情景语境。

(三) 科协组织在公民科学素质环境建设中的功能发挥

更为直观地看, 科协组织在公民科学素质环境建设中扮演“过滤器”和“平衡器”的角色。

在科协组织的“造势”下,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环境是一个开放系统。在这个系统中, 科协组织应最大限度地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 激发受众直接与科学传播的传播者 (施众) 的更为积极的互动。科协组织应该尽可能地为一般公众提供积极参与的平台。传播环境不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静态集合体, 也是一个随交际的需要不断被选取的变动体、一个随交际的展开不断生成的动态系统。传播环境的动态系统同时也型塑了一个科学传播的动态系统。作为动态系统, 绝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回路, 必定是一个不断与外界环境交换能量的开放系统[13]。在开放过程中, 势必会出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不和谐因素。这些不和谐因素往往是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积极因素相伴相生的。这就需要有专门力量来进行甄别, 科协组织在此即扮演了“过滤器”的角色。既如此, 有必要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这种“过滤器”作用。惟其如此, 一些反科学、伪科学才有可能在进入公民素质建设环境之前被清除掉。科协组织应积极开展与各种各样的封建迷信、伪科学做斗争的科学普及活动, 净化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环境。

除了甄别作用, 科协组织之于公民科学素质环境建设的进度也应该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使公民科学素质的环境建设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一是施受平衡。科协组织应该将科学传播活动的施众和受众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尽量使施受两端的参与热情处于“热平衡态”。惟其如此, 公民的科学素质才能在双向互动过程中全面提高。二是地域平衡。当下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从宏观地域背景上讲, 主要是东西部的平衡, 东部与西部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环境事实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鉴于此, 不可以“损不足以奉有余”, 在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在国家的“西部科普工程”中尤其要注重这一点。事实上, 中国科协从2000年开始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西部科普工程”, 重点在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三个方面支持西部地区开展科普工作, 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科普项目经费投入。中国科协之所以启动这项“西部科普工程”, 实乃科协组织在具体地域上发挥“平衡器”作用的具体体现。

鉴于科协组织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定位和功能, 我们可以提出如下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第一,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科协组织应成为公民科学素质环境建设中最自觉的主体、最称职的“推销员”, 展现其作为专业科普组织的不可替代的公众形象;第二, 在国家科普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制定中, 科协组织应积极开展实证调研, 为政府部门和立法机关提供直接依据, 营造有利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法制环境;第三,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围绕西部地区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等重大问题, 开展决策论证、科学交流、技术服务、科技培训和科普活动, 营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文化环境;第四, 在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如其来的灾难面临之际, 积极宣传有关科学常识,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的研究与创建, 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营造与灾难做斗争的舆论环境、心理环境等软环境。

以上我们在分析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环境的基础上, 明确了科协组织在公民科学素质环境建设中的定位与功能, 建议科协组织扮演“过滤器”和“平衡器”的角色, 优化和净化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软环境。

摘要:文章力图探寻中国的科协组织在公民科学素质渠道、机制和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现实对策, 主张互动模式、多主体参与模式、交叉综合模式“三位一体”的渠道建设方案和“四力合一”的机制建设模型, 建议科协组织扮演“过滤器”与“平衡器”的角色, 并在优化和净化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软环境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上一篇:接地方法下一篇:企业管理者的文化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