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体制

2024-10-16

维护体制(通用3篇)

维护体制 篇1

医院设备日益朝着大型化、复杂化、精密化或超小型化、连续化、超高温、超高压等方面发展, 所需投资不断增加。严重的设备事故, 不仅造成经济损失, 甚至危及人身安全;设备的低效率, 或者漏气、漏水、漏油等原因, 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设备的严重腐蚀、磨损, 造成检查、清洁、修理等工作增多, 维护成本不断提高。可见, 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一、医院设备发生故障的一般规律

在医院设备管理工作中, 必须掌握设备产生故障的规律, 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判断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 并安排好作业和维修时间。

各种设备都是由零件组成的, 一个零件丧失了机能, 就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如果关键零件出了问题, 可能导致整台设备出现故障。因此, 了解和掌握零件的磨损规律, 有助于事先做好修复或者更换工作, 做到防患于未然,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零件从投入使用到磨损报废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磨损、正常磨损和急剧磨损 (图1) 。初期磨损期一般很短;正常磨损阶段的长短代表着一个零件的寿命周期长短;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容许零件进入急剧磨损期的。

根据设备产生故障的规律而归纳出的设备故障曲线如图2所示。笔者将故障分为三个阶段, 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设备故障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规律, 采取不同措施。

第一阶段为初期故障时期。这段时期的故障主要是由于设计上的原因、操作上的不习惯、新装配的零件没有跑合、质量欠佳、搬运和安装不规范等原因引起的, 起初故障率较高, 随后逐渐降低, 再过一段时间故障率就比较稳定了。减少这段时期故障的措施是:慎重地搬运及安装设备, 严格进行试运转并及时消除缺陷;细致地研究操作方法;将由于设计和制造造成的缺陷情况反馈给设备制造单位, 以便改进。

第二阶段为偶发故障期。这段时期内设备处于正常运转阶段, 故障率较低, 一般情况下是由于维护不到位和操作失误而引起的偶然故障。偶发故障期故障率的高低取决于是否使用可靠性高的设备, 以及是否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和小修工作等。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较长, 主要管理工作是抓好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掌握机器性能, 定期检修。

第三阶段为耗损故障期。这时设备经过很长时间的使用, 某些零件开始老化, 故障率逐渐上升, 而后加剧。这说明设备已处于不正常状态, 必须停机检修, 更换已损坏的零件, 恢复设备的原有性能。做好设备的预防性修理和进行改革性维修, 可以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延长设备的有效寿命。

以笔者所在医院的电梯设备为例, 由表1可以看出, 医院2009~2013年电梯运送量逐年增加, 而电梯主要故障指标除2009年外, 其他年份的数值变化不大。2009年故障次数较高的原因是:此年改造、新安装部分电梯, 而新装电梯故障率在2009~2010年较高, 主要由安装工艺、电梯本身质量、电梯调试、设计缺陷造成, 在此期间, 电梯维修量增大, 电梯运送能力下降明显。

而2011~2013年, 由于部分老旧电梯设备开始步入设备劣化区域, 故障次数逐渐增多, 主要通过预防维修以及事后维修保证电梯正常运转。部分电梯设备通过更换电动机、钢丝绳等大修并辅以日常维保等措施, 保证损耗期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二、医院设备维修体制

根据设备发生故障的基本规律,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设备维修体制:一是计划预防修理制, 二是全面生产维修制。

1.机器零件磨损规律图

2.设备故障曲线

(一) 计划预防修理制

计划预防修理制度是我国工业企业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普遍推行的一种设备维修制度, 是根据零件的一般磨损规律和设备故障规律, 有计划地进行维修, 在故障发生之前修复或更换已磨损或老化的零部件。

计划预防修理制包括对设备的维护和计划修理。

1.设备的维护

设备的维护主要包括日常维护、定期清洗换油、定期检查;计划修理主要包括小修、中修、大修。计划预防修理制度可以很好地适用于医院的设备管理。

日常维护由医院后勤、器械等设备管理、保障科室进行, 其工作内容包括设备润滑及清扫、紧固松动部位、调整机构、消除细小故障等。

定期清洗换油指对工作时多垢屑、多灰尘及经常接触腐蚀介质的设备, 除了日常清扫外, 还要按照规定的清洗间隔期进行清洗, 要按换油计划表定期定质给润滑系统换油。

定期检查是指定期通过外部观察、试运转或拆卸部分部件来查明设备及零部件的技术状态、磨损情况, 通过检查, 查明下次计划修理时需要更换或者修复的零件, 以便做好修理的前期准备工作。医院设备的检查主要由主管部门维修人员负责。

2.计划修理

(1) 计划修理的内容。小修是工作量最小的一种修理。小修时要修复或更换少量的使用年限短的磨损零件, 并进行必要的局部解体, 消除一些小缺陷, 调整设备, 以保证能正常使用到下一次计划修理。比如电梯维修中的门锁调整、安全开关更换、调整等。

中修的工作量介于小修和大修之间。中修时要更换或修复数量较多的已磨损零件, 使设备达到规定的精度、性能和生产能力。比如电梯维修中的门机变频器更换、厅轿门校正、信号系统的维修改造等。

大修是工作量最大的一种修理。大修时要全面拆卸设备、修复或更换全部磨损零件和修复基准零件。比如电梯维修中的曳引钢丝绳更换、电机更换、导轨的校正等。

(2) 医院实现计划修理的方法。标准修理法 (强制修理法) :对设备的修理日期、类别和内容, 都按标准预先做出计划, 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修理, 而不管设备的实际磨损情况及设备的运转情况如何。标准修理法的优点是便于做好修理前的准备工作, 缩短修理时间,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但是, 采用这种方法容易脱离实际, 造成设备的过剩修理, 修理费用较高。

定期修理法:这种方法是根据设备实际情况, 参考有关修理定额资料, 制定设备修理的计划日期和大致的修理工作量, 确切的修理内容则根据每次修理前的检查做详细规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修理日期和内容的规定既有科学依据, 又允许根据设备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因而既有利于做好修理的准备工作, 缩短修理停歇时间, 又合理利用零件的寿命, 提高修理质量, 降低修理费用。目前, 大多企事业单位采用这种办法。

检修后修理法:这种方法事先只规定设备的检修计划, 而每次修理的时间和内容, 则根据检查结果及以前的修理资料来决定。采用检查后修理法, 可以充分利用零件的使用期限, 修理费用较低。这种办法一般在缺乏修理定额资料时, 或对简单、不重要的设备维修时采用。

综上所述, 计划预防修理制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预防维修制, 但尚不完善, 还不能很好地解决修理计划切合设备实际的问题, 因此既有过剩修理, 也有失修的情况发生。

(二) 全面生产维修制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TPM)

TPM是现代化设备管理渐趋成熟的一个标志, 它实现了可视化管理。TPM的基本思想是全效益、全系统、全员参加。

TPM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点检;定期检查;计划维修;改善性修理;故障修理;维修记录与分析;开展5S活动 (5S活动指的是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 即Seiri、Seiton、Seisoh、Seiketsu、Shitsuke) 和经常进行TPM教育。

对于医院的设备维修管理, 采用TPM的较多, 它能够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 建立以设备全寿命周期为对象的生产维修系统, 涉及设备的计划、使用、保养等所有部门, 并且从最高领导到一线的维修工人都会参加, 而这些显著的优点是计划修理所不能实现的, 特别是5S方案的提出, 使其可以延伸到其他管理领域。

三、医院设备维护策略

医院设备维护策略的选择主要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设备的故障信息统计结果。

(一) 集中维修和分散维修

集中维修是指把所有维修力量集中起来组成专门的设备维修部门, 负责整个设备维修工作。集中维修方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提高维修技术水平, 有利于集中力量完成复杂、技术难度大的维修任务;其缺点是容易出现生产与维修脱节, 不能及时处理出现故障的机器等。分散维修就是各部门分别设立维修小组, 每一个小组负责本部门的设备维修工作。分散维修的特点是分散了维修量, 难以处理技术难度较大的维修任务, 另外也容易造成维修人员冗余。

3.备用设备数量与成本关系

(二) 医院设备管理中的备用设备、部件

在有些情况下, 一旦设备出现故障, 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为应对这一情况, 要预先准备一些备用的设备、零件, 一旦生产设备出现故障, 马上用备用设备顶替, 然后再来修理问题机器。但是备用设备会占用大量的资金, 造成成本上升。因此, 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见图3) 。

四、结束语

设备在医院的运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做好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行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 要遵循设备产生故障的规律,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 找到切实可行、符合医院特点及需求的方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1]陈荣秋, 马士华.生产运作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2]李必强.现代生产管理的理论与方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1.

[3]吴玉瑞, 马士华.现代生产管理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

[4]黄卫伟.生产与作业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5]W.C.特纳, 等.工业与系统工程导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2.

维护体制 篇2

马列部 2011级 马克思主义原理专业 张月

摘 要: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就业市场仍存在弊端,需要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以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本文就劳动就业体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以期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关 键 词: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2012年的两会刚刚闭幕不久,会上对2011年的就业工作取得的新成绩予以了总结。同时还指出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第三项就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2012年提出的就业目标与上年基本一致,但是完成指标的工作难度要比上年大,因为2012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要比上年有所降低,预期提供新的劳动就业岗位的能力不如上年,创造新增就业岗位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同时,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变化,因此除了就业的总量矛盾依然存在之外,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会更加突出,新的一年中如何解决好就业问题依然面临巨大压力。在新的一年中,我们要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深刻认识促进就业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通过促进就业为实现社会和谐创造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就业问题越发突出,劳动就业体制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计划型劳动就业体制基本被废除,市场型劳动就业体制建立逐步。这里解释一下“劳动就业体制是指为了使劳动者获取就业岗位和引导劳动者在不同岗位流动而形成的一种机制。它的准确含义是指在生产社会化条件下,全社会范围内的劳动力配置方式。” “计划型劳动就业体制是指国家通过计划调配来实现劳动者就业的一种就业体制,它包括劳动者、计划和国家三个构成要素。”①这种体制下,国家在保证所有劳动者实现就业的目 ① 刘铁明.论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发展趋势.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第39页 标下,包揽全体劳动者就业之后把劳动者有计划地分配到各个经济单位就业。劳动者一旦被计划型劳动就业体制所吸纳,就处于一定的就业岗位,取得相应的报酬,终生没有失业之忧。所以,计划型劳动就业体制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政府用计划手段统一安排所有劳动者就业;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保持稳定的劳动关系;三是劳动者根据自己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取得相应的收入。“市场型劳动就业体制则是指通过劳动力市场来配置劳动力的一种就业体制,包括劳动力市场、雇主、劳动者和政府。”①其中,雇主占有生产资料并组织生产购买劳动力;劳动者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依靠自己的劳动力获得生活资料,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买卖场所,它联系劳动力供求双方。政府的作用是免不了的,特别是最低工资立法、职业培训、失业保险等职能对就业所起作用越来越大。需要指出的是,计划型就业体制在一定的时期内对我国的就业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有其弊端,而市场型劳动就业体制是一种以追求就业效率为主旨的劳动力配置方式,因此雇主购买劳动力严格遵循利润最大化目标。所以失业就成为一种必然现象。

一、我国劳动就业体制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劳动就业体制取得的成就

计划型劳动就业体制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主导我国的就业市场,这种体制有其优势也有其弊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它的弊端就逐步暴露,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失业问题。目前市场型劳动就业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随着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也逐步发育起来。“截止2007年,我国劳动力的商品化程度已经达到65.7% ,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也已达到59.4%。”②这表明我国近2/3的劳动力资源已由计划配置转变为市场配置。

第二,非正规就业迅速扩大。1978年之前,我国非正规部门在吸收新增劳动力方面的比率可忽略不计,1978年之后,在市场导向下我国非正规就业在劳 ①② 同上

冯菊香 徐长玉.中国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现状、问题与对策.学术交流,2009(8)第134页 动就业体制改革中迅速扩大。“据托马斯·G·罗斯基的研究 , 20世纪80年代 ,我国非正规部门对新增劳动力的吸收率为50% ,1995年以后,我国非正规部门吸收劳动力的比例迅速增加,仅1996-1997年度,就达到81%。①”

第三 ,关于劳动的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制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完善,这为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法律保障。1994年7月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我国劳动法制建设和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一个里程碑。2007年6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进一步明确了用人单位的违约责任,提高了对员工的保护力度。2007年8月30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是继《劳动合同法》之后,又一部进一步完善劳动就业体制的重要法律,为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第四,市场型劳动就业体制的就业促进效应凸显。市场型劳动就业体制就业促进效应主要表现在:一是就业总量稳步增长。以2007年为例,我国城乡就业总量为 76990万人 ,比1978年增加了36838万人,年均增长近1270万人。二是就业结构不断优化。1980年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是69.9:18.5: 12.6,到2006年的则为40.8:26.8:32.4,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明显上升。三是国有和集体就业企业人员逐渐减少,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员不断增加。,城镇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员比例在1978年仅为0.2% ,而2007年增长到75.7%。四是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20024.3%的较低水平。

(二)我国劳动就业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由计划型劳动就业体制转为市场型劳动就业体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业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的解决,一直是我国的一大难题,所以我国的劳动就业体制仍存在问题:

第一,国有部门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不到位,制约着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我国虽然从法律上废除了固定工和临时工制度,但在许多党政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仍然在某种程度上保留这一制度。二者的社会地位、享有的劳工权利、工资、奖金以及福利等待遇都不同,从而导致同工不同位、① 同上 同工不同权、同工不同酬等现象的发生。《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后,某些党政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不仅不与“临时工” 签订劳动合同,反而辞退了单位的全部“临时工”。这样不仅没有保护“临时工”的合法权益,反而使大批“临时工”走向失业。改革不到位还表现在不少党政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用人仍采取领导“暗箱操作”的办法,而不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公开招聘,择优录用。这就导致“拉关系”、“走后门 ”和“以职谋私”、“以钱谋职”等腐败现象的频繁发生,而且造成就业竞争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制约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

第二,非正规就业问题比较突出。非正规就业在改革开放以来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存在着一系列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劳动关系松散,就业极其不稳定。很多非正规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随时可能终止,非正规就业人员常处在就业和失业的边缘。二是劳动条件恶劣,工资待遇过低,劳动保护较差。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劳动条件普遍较差,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和较高的职业病发生率。而且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普遍过低,甚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且经常遭遇用人单位拖欠和克扣工资现象。此外,超时劳动、无法定休息日、被随意解雇、个人权益和人格尊严得不到维护等现象也时有发生,更谈不到其他福利保障。三是缺乏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非正规就业人员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低,但却很难得到来自企业、政府或社区的良好的职业培训。四是缺乏国家对非正规就业的规范管理。一方面,国家缺乏相关方面立法,导致对非正规就业的管理无法可依;另一方面,国家缺少对非正规就业统一的管理部门,多头管理导致管理体制不顺。

第三,政府促进就业的机制不健全。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政府促进就业的能力并不高:一是政府促进就业的意识不强。主要表现是各级政府迄今仍然没有把充分就业真正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高增长、低就业” 依旧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二是政府促进就业覆盖的目标人群不具有普遍性。近年来,我国政府促进就业的目标人群主要包括三类城镇人员,即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残疾人。这三类人员无疑需要政府的特殊“关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特别是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是几乎所有劳动者都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大学生、中学生、职业学校毕业生、农民工、妇女、“三无”农民(指丧失土地、没有职业、无正当收入来源的农民)等等,都是当前及今后政府在制定促进就业的政策时需要关注的对象。三是政府对促进就业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在促进就业方面政府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到0.4%。而经合组织国家大都采取了积极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每年由财政预算拨付给劳动力市场的经费一般都占到GDP的2%以上,有的国家如丹麦甚至占到6.5%。相比之下,我国政府促进就业的财政投入明显严重不足。四是政府促进就业的措施力度不够。在反对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方面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在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方面 ,存在体制不顺、办事效率低下、服务质量较差等突出问题;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质量较低、受益面较小,导致劳动者的积极性不高;就业援助的力度不大、效果不好。

二、对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市场经济体制下,为解决就业这一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对就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措施:

第一,进一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市场调节就业,形成由市场竞争机制起作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就业调节机制。我们要尽快废除国有部门存在的“正式工”和“临时工”制度,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要形成一种激励机制,鼓励人们在市场经济中自主创业;同时,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劳动者自主择业。

第二,加快国有部门用人机制改革,杜绝国有部门用人腐败现象的发生。健全国有部门用人机制,要坚持国有部门用人的市场化导向,完善国有部门的用人程序。从国有单位“制定用人计 → 面向劳动力市场招聘→ 笔试→ 面试→ 上会”的用人程序上看基本是合理的,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猫腻现象。所以必须采取富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完善国有部门的用人程序。还要实行领导用人问责制。为了切实体现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反对国有部门用人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应当对国有部门领导用人实行问责制。

第三,在合理的范围内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鉴于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基本国情,加之非正规就业具有多反面灵活的优点(用工灵活、工作时间灵活、劳动报酬灵活、就业岗位灵活、就业门槛低等),应该将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作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一个长期战略。因此,必须以规范和保护为前提,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一是要尽快出台非正规就业立法。以法律形式明确非正规就业的概念、类型、地位及用人单位与非正规就业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关系,依法规范非正规就业行为。二是要加大劳动行政监察力度,维护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切实维护非正规就业的灵活性。比如,允许非正规就业人员与两个或多个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允许非正规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合同或以口头协议方式确定劳动关系,二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要建立符合非正规就业特点的灵活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非正规就业人员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待遇。四是要为非正规就业机构提供政策性的银行,保护和促进其发展,带动就业。五是要实行就业补贴。包括给提供较多就业岗位的非正规部门发放就业补贴,也可以给部分非正规就业人员提供低于失业救济的就业补贴。

第四,健全政府促进就业的保障机制,加大政府促进就业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作用。一是要切实提高政府对促进就业重要性的认识。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和谐之本。没有充分就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和执政观念,充分认识劳动力市场存在缺陷和政府在弥补劳动力市场缺陷中的重要作用,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二是要扩大政府促进就业覆盖的目标人群。从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逐步扩大到非公有制企业失业人员、学生、农民工、妇女和“三无”(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保)农民,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最终扩大到覆盖所有城镇劳动者和农村劳动者,使政府促进就业的阳光普照全体劳动者。三是要建立政府促进就业的财政投入机制,扩大政府对促进就业的财政投入。国家要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

政府促进就业不经要履行好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把促进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还要把把维护社会公平、降低失业率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通过制定政策,引导社会各方面扩大就业;通过市场监管,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通过制定法规,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权益,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三、实现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与和和谐

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内存在的隐性失业也逐步变为显性失业,加之外来移民的竞争,就业问题越发严峻。因此必须改革劳动就业体制,以促进就业。

经济发展是促进就业的目的和手段。只有促进经济发展,才能带动就业的实现,只有实现充分的就业,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生产滞后,市场发育不完全,经济不够活跃,各种经济成分不能够很好的发挥其自身的作用,为国家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那么就业岗位就会缺少,就会出现大量待就业人口滞留,人力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反而被浪费,这样就使得经济没有得到好的发展,如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社会发展只能逐渐停滞甚至是倒退。社会的各个反面得不到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和提高,就会产生不满情绪,长期以往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是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动力。通过改革可以消除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缺陷,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机制,促进充分就业,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稳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就业的前提。一个稳定的社会,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劳动就业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与发展无从谈起。

所以就业的实现对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样只有社会的稳定,经济才能发展,就业问题才可以得到彻底的解决。因此,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必须正确处理劳动就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 [1] 刘铁明.论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发展趋势[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

[2] 冯菊香 徐长玉.中国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现状、问题与对策.学术交流,2009(8)

维护体制 篇3

关键词:公立,医院,体制,改革,公益性

1 问题的提出

健康权是基本人权, 健康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 保障人民健康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 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主体和骨干力量, 它承载着公益与效率的双重职能, 在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服务的产出过程中包含着市场的诸多元素。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过程中, 如何坚守和维护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属性, 这是我们在对公立医院进行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深入思考和形成清晰认识的问题。

2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制度环境

我国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其宗旨是以崭新的社会形态, 追求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要求和精神需要, 实现社会福利的共享。实现社会福利共享的基础是公益性资源的有效供给。但在市场化进程中, 公益性产品具有天然的紧缺性, 如果缺乏社会性的制度约束, 公益性产品完全按照市场化商品来运作, 其原有的公益性价格就会受到扭曲。一旦公益性产品被使用和消费的价格超过了公众可承受的临界点, 就容易造成社会供需之间的尖锐矛盾, 引发广泛的社会利益冲突。

在当前乃至于长期的一个时期, 公益性资源的紧缺将在我国现实存在。如果不妥善处理市场化与公益性的两者关系, 长此下去, 就将使公众对公益性资源的公平分配机制失去信心, 从而会使改革的深化逐渐失去基层的支持性动力, 让转型期的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因此, 当务之急是要探寻出一套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公益品的管理机制。这一路径的核心, 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框架内, 保障好、实现好公益品的生产与消费, 确保社会发展的公正性, 进而谋求全民公共利益实现的最大化。

事实上, 目前我国公益性医疗服务资源的拥有量还较少, 拥有水平还相对较低, 公立医院面临着多重的社会压力, 并使政府的调控面临巨大难题。因此, 在有限的公共资源约束条件下, 在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 必须通过对医疗卫生服务这一社会公益品实施科学管理, 探索融公益性和市场化于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才能克服医疗卫生服务效率低下和公平性欠缺的双重问题, 在保障效率的前提下, 充分体现和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

3 现代管理学理论对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

3.1 市场化与公益性的辨析

市场化是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历史性、阶段性产物。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 不同所有者性质的市场主体广泛存在, 又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追求社会财富积累的动力, 导致市场行为将长期存在。与这种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化特征, 就会在相当的历史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化一般可以理解为主体性、交换性、竞争性、优质性、规则性的集合, 市场化更直接反映的是市场主体的利益, 关注的往往是实际的效益和经济的利益[1]。

公益性一般可以理解为公众性、公共性、社会性、共享性等。公益性所反映的是公众的利益和社会公共的利益, 关注的是人权、民本、民生。从一定意义上讲, 市场和公益归属于不同的范畴, 市场一般归属于经济范畴, 公益一般归属于社会范畴。然而, 公益性不是抽象的, 它植根于现实的市场与社会的土壤之中。公益性往往又是通过包括市场在内的社会其他属性来表现的, 它渗透于市场的含义之中。市场又蕴涵着公益性的基本内容, 体现了公益性的特征要求, 二者具有相关性, 是辩证的统一。因此, 公益性与市场化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并非是水火不相容的, 它表现在某个特定的事物上, 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既相互对立, 又相互依存, 融为一体。

3.2 制度经济学的启示

诺斯认为, 所谓制度, 是为决定人们相互经济和社会关系而人为设立的一些制约, 由道德、习惯、行为准则等非正式约束与宪法、法令等正式约束组成[2]。制度在社会中起根本性作用, 制度决定社会的长期发展。因此, 在影响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 制度因素是长期而稳定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在此意义上, 政府的制度产出对公立医院的改革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制度需要管制来体现。管制是指政府行政机构依据法律授权, 通过制定规章、设定许可、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和行政裁决等行政处理行为, 对社会经济个体的行为实施的直接干预和控制的一种行政法制制度。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 政府管制是政府、被管制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博弈。从公共利益理论的角度来讲, 政府可以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 通过实施管制政策来纠正市场失灵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公正性, 从而增进社会福利, 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同样需要政府的制度产出和强有力的管理。

4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公益性的实践和维护途径

4.1 “市场机制”与“公益性”并行

公立医院改革兼有公益和市场“二重性”的特点,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推进, 政府应需要更加重视对基本医疗服务的投入, 以保证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确保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 最大程度地体现公益与效率的平衡与协调。

宿迁地处江苏省苏北地区, 是1996年新组建的地级市, 下辖沭阳、泗洪、泗阳三县和宿豫、宿城两区及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近年来, 调整公立医院产权宏观配置比重;积极鼓励和支持非公立医院的发展;实施公立医院的股权多元化改革, 已成为宿迁公立医院产权改革的主要特征。笔者于2007年11月通过对宿迁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过程的调研发现, 宿迁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为了体现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公益性, 做了以下值得关注的探索性工作。

4.1.1 改变乡镇医、防合一体制, 建立“一乡两院”新格局, 政府公共财力重点投向公共卫生领域。宿迁市在每个乡镇建立乡镇卫生院和乡镇医院, 乡镇卫生院由政府举办, 主要承担疾病控制、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卫生监管、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等公共卫生职能, 不从事医疗活动。其人员、业务、经费隶属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 人员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乡镇医院实行民营。全市104个乡镇卫生院按人口1/万比例, 公开招聘专业人员, 另外增配1名院长。卫生院人员按每人每年8000元、院长按10000元标准由县财政补助。在1418个村中, 由每个村公开招聘1名专职防保员, 按2000元/年标准由政府补助。将全市124个乡镇医院 (原卫生院医疗部分) 实行资产置换, 政府公共财力重点投向公共卫生领域。

4.1.2 开展惠民医疗服务。政府按照出资购买服务的原则, 在每个社区和村、镇居委会选择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惠民医院和村卫生室 (社区卫生服务站) , 开展惠民医疗服务。2007年, 全市选择一半以上二级医院、各县 (区) 选择3个以上乡镇 (街道) 进行试点, 2008年将在全市全面实施。做到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城镇医保定点单位, 鼓励社区参保人员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对特殊困难群体实行“五免五减半”的优惠诊疗服务, 优惠部分由政府对医疗机构进行补贴。实行单病种限价收费, 自2007年起, 全市一级以上医院逐步实行单病种限价管理, 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减轻困难群众的用药困难。

4.2 加强有效监管

在医疗服务市场上, 患者与医院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特别突出, 医院有可能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损害患者的利益, 这就要求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控力度。卫生行政部门要提高监控能力, 尤其需要建立运行良好的医疗监控机构;构建网络化的监控体系;制定科学的监控标准;采取现代化的监控技术;把质量监控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加大对违规医疗服务行为的惩处力度。

近年来, 宿迁市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不断强化医疗机构行业监管。 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按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卫技人员执业注册规定和医疗技术准入条件,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准入管理。建立医疗机构诚信档案和卫技人员医德档案。卫生行政部门为所管理的医疗机构建立诚信档案, 将其发布虚假广告、非法行医、无证行医、超范围行医、违规转诊、收受回扣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等行为记入档案, 作为医疗机构评比、校验、换发证的依据, 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医疗机构为医务人员建立医德诚信档案, 对其不良执业行为实行记分管理, 作为评优和晋升职称的评价依据。进一步完善价格管理办法, 落实医疗机构医疗、药物价格公示和收费清单制度, 规范医疗服务机构价格行为。

4.3 创新管理制度

卫生经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家干预的, 其公益性的根本属性不允许对其进行完全市场化操作。政府干预应通过高质量卫生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协调、相关法规的执行和监督等, 体现政府的主体职能。政府干预卫生的出发点是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来引导和管理公立医院, 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进行管理的制度安排。

为加快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 2003年5月宿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共医疗卫生保障卫生体系建设的决定》, 市、县 (区) 政府集中财力实施“521”工程, 即建设市级五大中心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中心、公共医疗卫生救护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血液采供中心) 和市、县、乡、村配套网络, 完善两大监督体系 (医疗卫生和药品监督体系) 和一个医疗保障体系 (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

为保证公立医院长期可持续发展, 宿迁市保证每年财政对卫生投入增长的比例不低于地方一般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同时,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 改善服务条件, 落实卫生防病经费。并以规模、业绩、履行社会责任、依法行医和技术水平等作为依据, 对医疗机构进行“以奖励代投入”。

5 成 效

宿迁市通过重视加大基本医疗服务投入、加强有效监管和制度创新,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5.1 医疗服务的价格得到有效控制。

从1996年建市到1999年, 宿迁市出院病人平均费用、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门诊人均收费水平连续4年攀高。而从2000年实施医疗卫生改革以后, 连续6年基本持平 (3项指标综合) 。目前, 宿迁地区的医疗服务价格明显低于周边地区。

5.2 医疗机构的服务态度好转。

公立医院改制后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敬业精神明显增加。卫生部门多年来想解决的卫生行风问题, 如医院管理者拿回扣、医务人员要红包和医院服务态度不好的问题, 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 基本得以解决。通过现场调研资料显示, 老百姓对医院的满意程度较高。

5.3 公共卫生得到加强, 卫生资源结构得到优化, 医疗保障能力提高。

全市防保领域的卫生资产, 由1999年的0.41亿元, 上升到2006年的5.97亿元, 占比由8%上升到29.26%。通过采取乡镇卫生“医、防分设”和“一乡两院”的举措, 使基层卫生“重医轻防”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市、县、乡级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得到大力加强。目前, 市级五大中心全面建成, 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丹尼尔.F.史普博.管制与市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1999.

【维护体制】推荐阅读:

医保体制07-15

监督体制07-17

检察体制07-21

体制比较10-14

技术体制10-15

多元体制10-16

领导体制05-10

体制研究05-11

分配体制05-14

推广体制05-17

上一篇:聚焦互动网络营销平台下一篇:基层医院临床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