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互动网络营销平台

2024-10-16

聚焦互动网络营销平台(精选8篇)

聚焦互动网络营销平台 篇1

1 问题提出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日趋成熟, 网络技术正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对政治﹑经济﹑文化﹑科教等各个领域产生愈来愈深远的影响, 尤其在教育领域: 网络课堂﹑远程教育﹑校园网的构建都成为教育多元化的一个重要分支。网络教育作为传统的教育的辅助正在补充正在不断崛起。微机室是我校最早具备的网络环境, 信息技术授课中考勤, 教学资料共享, 作业上交批改, 测试等完全可以依靠网络进行。因此, 设计并开发了网络互动课堂教学平台, 以此进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网络教学和管理。

2 需求分析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 该教学平台需要完成课程教学、考勤、课堂测试、布置作业、 统计和互评等功能, 将该系统设计为以下几个模块:

(1) 学生

1.课程2.考勤3.测试4.作业5.统计6.互评

(2) 教师

1.班级管理2.章节课程3.公告管理4. 考勤备注5. 作业管理6.测试管理7. 系统设定。

3 开发工具及数据库系统的选择

本系统是属于网络版的数据库软件。采用ASP开发工具,ASP是Active Server Pages (动态服务器主页) 的缩写 , 它是一个服务器端的脚本环境, 在站点的Web服务器上解释脚本,可产生并执行动态、交互式、高效率的站点服务器应用程序。ASP可以胜任基于微软Web服务器的各种动态数据发布。数据库系统选择使用Access 2010, 主要是因为: 本系统主要应用于中小型企事业单位, 数据量较小, 数据维护简单。

4 系统设计

4.1 系统模块

根据学校教学要求和教学班级情况, 设计系统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课程: 按章节显示教师授课标题, 并单击后打开该次课程的详细内容。

考勤: 通过学生用户登陆来判断学生是否出勤。

测试: 学生登录系统后可进行测试, 提交后可显示正确率以及每题的评析, 以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

作业: 只能对本节课的作业提交, 且只能提交一次。如果需要重新提交作业, 需要教师先删除已交的作业。

统计: 统计登录学生的出勤和作业上交情况。

互评: 师生、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评价作业情况, 但每人每天评价次数不多于5次。

公告管理: 为学生首页右侧醒目位置添加公告。

考勤备注: 对于本次课未登录的同学, 注明旷课、病假或事假等备注。

测试管理: 可以添加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和简答题等, 简答题需人工评分。

作业管理: 为每次课添加作业, 同时可以设置作业相关参数。

系统设定: 可对上课班级、上课题目、作业防抄袭、是否允许评论等进行设定。

4.2 数据表格

针对以上模块需求设计数据库表格如表1, 表2所示

4.3 系统主要操作界面及核心代码

4.3.1 学生作业统计

在学生登录教学平台后, 打开“作业”链接, 可看到如图2界面。单击“显示2012级部09班作业统计情况”, 学生可以看到 该班级所 有学生已 经发生的 作业上交 情况。单 击“显示本节课XXXX的作业情况” , 学生可以看到本节课所有上交作业的详细内容, 为了防止同学抄袭, 教师通常会设置防抄袭时间, 也就是说学生上交作业后不会马上被其他同学查看。学生在查看其他同学的作业时, 也可给出被查看同学作业评价, 或者提出作业存在的问题。单击“小组得分”可以看到组内成员得分和各小组平均分等信息。

核心代码如下:

4.3.2 课堂交互 (管理界面)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交互分析学生对知 识点的掌 握情况。该部分与 “测试”的区别是: 教师可以通过“状态”来选择题目, 单击“查看”可以看到学生做题结果, 例如, m个同学选A, n个同学选B等, 如图3所示。

核心代码如下:

4.3.3 上课设置

教师通过 管理登录 窗口 , 可以对当 前上课班 级、当前上课课程、 是否考勤、是否允许学生自我注册和学号绑定等设置。

4.3.4 作业设置

该教学平台, 所有同学之间, 师生之间可以相互查看作业, 还可以对被查看的作业投票或给出评价等, 为了防止同学之间相互抄袭, 教师可以设置防抄袭时间, 也就是根据课堂时间设置提交作业后一段时间才可查看, 教师也可设置作业是否可以被投票或评论。

5 结语

本系统现已在莱阳卫校投入使用2年多的时间, 从学生上课情况来看, 学生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课堂气氛活跃。课堂交互环节和作业互评环节是该平台的两大亮点, 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同学之间可以通过作业互评巩固所学知识点。任何一个软件系统, 总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程序还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 例如: 一节课只能完成一次单选题的反馈练习, 不能实现小组分工合作提交作业等。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入, 特别是手持终端设备进入课堂, 本系统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学科, 甚至延伸到课堂外。

聚焦互动网络营销平台 篇2

【摘要】本文以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教学观为理论基础,通过不同的教学实例,探讨了网络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以紧跟时代步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 小学数学 互动教学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所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然而学生自身存在各自的差异,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因人施教。而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注入新的内涵,以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生命力。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学习资源能最大范围内共享,技术、信息、课程和人力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本文重点探讨网络环境下根据学生的自身因素提供了最佳的网络学习模式。

一、利用网络平台,创设丰富教学情景

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现代教育理论,其核心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基于网络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建构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情景,建构主义强调创设真实情景,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而网络拉近了课堂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与联系。学生在网络上,可以收集到大量的资料(包括文本、图片与视音频等),可以自主地收集到大量的原始资料和第一手的信息,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去探求知识,保持最旺盛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与意义的主动建构,同时对于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也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以基于网络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建构全方位的学习情境。

二、利用网络平台,自主选择探索方法

我们利用网络,可以做到由教师广播信息(即把信息传输给各机),充分发挥其演示的功能。在演示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参与交互,这样更便于教师启发谈话,引导学习。也可以由学生自己使用,即由学生操作计算机进行自学或相互讨论、合作探索。如“圆的面积”的教学,我们设计了“概念”、“猜想”、“转化”、“推导”等模块,设置按钮,供教师和学生选择使用。使用时,各机可因人而异有快有慢、有跳跃有重复地进行。学生坐在计算机面前,觉得自己是主人,没有拘束并带有一定的趣味。他们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学习,对某些感兴趣的内容或觉得没理解的地方随意选择,多次学习思考,直到自己感到满意为止。课堂上学生有着更独立的思维空间和合作学习的机会,自主精神得到体现。上课时学生的兴趣很浓,思维积极,教室里呈现出一片生动、活泼的气氛。学生活动时,教师又能适时反馈各机的信息,以便及时点拨、辅导,调控教学过程,学生在需要帮助时,还可以向老师提问,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并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三、利用网络平台,多边协作学习方式

教师除了给学生一些操作上和技术上的必要指导外,还要适时组织学生通过在线论坛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评价。这种讨论可以是生对生,也可以是师生互动;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讨论、促进会话,组织协调好师生间、生生间多边共同协作学习。在这种协作环境中,生生间双向流动的信息流主要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用自己的语言独自内化而组织形成的“学生语言”,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经历和感受,准确地展示自己学习中的思维过程,及时总结和归纳探究结果,实现知识的有序内化和意义建构的优化。对于那些“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想法,只要是合理的,便要及时鼓励,对于不合理的,要帮助学生认识其不合理的地方,引导学生寻找出合理的方法。

四、利用网络平台,练习评价多样形式

适时进行练习评价,有利于新知的巩固、迁移与发展。练习不局限于网络,应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圆的认识》,我结合教材中的练习题,本着典型性、综合性、启发性的思路,设计了15道在线测试题。一方面,学生通过在线测试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统计,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哪一方面的知识还欠缺,及时查漏补缺。为便于制作,这15道在线测试题都是选择题。本课中还有些知识需要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我将其设置在各知识点中,以“动动手,做一做”的形式出现,如“找圆心”,“测量圆的直半径”,“画一画(圆)”等。让学生在浏览完相关主题后,立即动手做一做,既巩固了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评价方式除采用计算机智能评价外,教师可以通过语言、遥控辅导等对学生自主探究中的表现进行实时评价,学生间也可以通过在线论坛进行互评。

五、利用网络平台,自主整理复习格式

数学单元知识的复习整理,或阶段性的复习整理活动,是学生建构的重要阶段,但传统的复习往往是教师以讲为主,学生学习方式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利用网络优势,在课前把整理复习的内容、达成的目标知识点和练习制成教师个人网页,学生复习时可上教师个人网页或指定的网站,自主地进入有关模块,自己整理复习或练习。对一些疑难的问题,学生可用电子邮件发给教师,教师收到后及时指导。这样可以解决某些学生怕质疑、怕单独面对教师的心理障碍,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递进,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在探索与交流中获取成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在教学课堂教学中,只有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参与的过程,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智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克东、谢幼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祝智庭: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模式?D?D理论框架与案例研究

聚焦互动网络营销平台 篇3

我们的做法

1. 管理网络化

教育信息化管理是以教育管理为中心, 以信息工具为辅助手段, 积极提高教育管理效率的一种新颖、高效的管理模式。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 我们注重把握时机, 拓展幼儿园信息网络的功能, 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 逐步形成幼儿园信息化管理新体制, 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有序高效的作用。

针对我署信息化工作的现状, 我们的工作思路是:立足实际、分层推进、挖掘亮点、整体提升。我署各幼儿园在建立局域网的基础上, 依托学前教育网这个平台, 积极推进行政办公信息化, 建立了幼儿园内网管理平台, 设置了涵盖幼儿园日常管理、课程设置、信息交流、科研课题等众多栏目, 运用栏目专项负责制等管理措施, 确保每个栏目内容及时管理、及时更新, 提高了幼儿园的管理效益。例如:幼儿园教工只需输入各自密码, 就可进入园长、教师、保健员的相应操作平台, 可以及时查阅到幼儿园的办园规划、学期工作重点以及幼儿园的各类工作档案。而作为园长和保教主任, 则可以无论在何时何地, 都能随时查阅教师教学工作档案、班级工作档案以及活动安排等内容, 确保了幼儿园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同时, 针对我署有近1/3一的学校有多个办学点的情况, 引导有关幼儿园积极开展一园多址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如冰厂田幼儿园, 为了确保一园多址的管理网络的畅通和设施设备的稳定, 通过自主培训, 建立了园区网管员队伍, 全面负责对本园区信息设施设备、文档资料的基本维护与整理, 全权负责对本园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与指导, 及时解决因资源共享带来的病毒多等问题。

2. 应用多元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学前教育领域得以拓展。

(1) 信息技术与日常教育教学的结合

陈至立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 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我们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培训过程中, 不断强调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 引导教师选用合适的技术, 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 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同时, 要求教师了解和把握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角色的变化。

例如:我署有的幼儿园运用复式视频技术, 以全息的记录方式捕获教师、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言行, 并借助字幕或文本形成视频案例, 同时, 将教师就拟定的核心话题进行研讨、解读该案例的过程, 继续以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 形成二次、三次视频案例。复式视频法真实地记录了教师们的言行, 其信息量是全息性的, 它既可以是教师个体观察自己表现、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解读的一种方式, 也可以是通过解读教师的言语、表情、动作等多种特征, 研究教师已有的认知结构和专业能力, 诊断成因, 实施行为跟进的一种教研方式, 从而真正起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2) 信息技术与教育研究的结合

在积极推进二期课程改革的进程中, 我们以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为突破口, 积极开展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课程中运用的实践与研究。教师学会了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学习, 利用已发布的信息资源与其他教师讨论、提问质疑, 开展互动式学习;学会了利用网络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性学习, 学会了利用图像资料、文本资料进行课件、演示文稿的创作等。

例如:我署的金科苑幼儿园在经历了全面进入电脑化办公、个性化学习信息技术两个阶段以后, 又进入了信息技术全面运用的阶段。该园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就资源库的开发、积累、使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研究, 旨在减少教师在收集资料中的大量劳动。通过对科技教育专题资源库制作模块的重点研究, 组织制作了专题活动资源库 (CD-R) 。其资源范围主要分为教师用和幼儿用两大部分, 包括文字、图片、图书、音像、人物、网上信息、市场信息、专题活动设计方案等等多种背景资料, 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幼儿科学教育课程的有效整合。

3. 沟通互动化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要求:“幼儿园应加强与家庭、社区的密切合作, 要积极创造条件, 让家长认同、支持、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及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 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要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家园合作, 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我署的多所幼儿园依托学前教育网内网管理平台, 将信息技术与家园、社区工作紧密结合, 大力推进幼儿园对外网页更新、班级网页建设、家园论坛维护, 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密切合作, 努力探索在现代化信息网络背景下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家园合作新方式。多所幼儿园以幼儿园网站为载体, 为广大家长提供参与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机会, 同时, 也以此为窗口, 满足社会公众对幼儿园信息了解的需要, 提高了幼儿园对外宣传的效果。

我署有的幼儿园在网页中还设立了多个家长感兴趣的栏目, 从介绍幼儿园基本信息到幼儿园课程、从幼儿每周菜谱到幼儿日常保健、从教师工作室到教育资源分享, 不断地向家长、社会宣传幼儿的教育理念, 不断绽放幼儿园活动亮点, 让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东方”、“小螺号”等幼儿园还让网页走进每个幼儿家庭, 形成了突破时空限制的开放式教育平台。通过班级主页、班本化的教育资源让众多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亮点, 获取更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法;“家园论坛”则通过网上互动, 与家长一起参与研讨幼儿的发展特点, 为家长提供多方位的教育信息, 也为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分享教育资源提供了“可说”之处;同时, 发挥了各自家庭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优势, 补充了幼儿园教育课程资源的不足, 从而形成了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教育格局。

我们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必将涉及幼儿园管理、教育、服务等多项领域, 我们必须不断更新幼儿园的网络化设备, 构建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保证幼儿园的网络建设跟上时代的步伐。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 对课程资源的需求已日趋紧迫, 幼儿园在加强自身网络化建设的同时, 还应建立园际之间的网络资源库, 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共享网络。

聚焦互动网络营销平台 篇4

●加强引领、鼓舞热情——避免“一曝十寒”

网络研修平台在一开始就能够以其海量信息、多向互动的鲜明特点吸引住每一位参训的教师,大家在初期几乎都能拥有极大的热情,积极地参与各网络平台发起的活动,感受各种思想和意识的碰撞。然而,随着这股新鲜劲儿过去,有些教师就会产生应付情绪,在完成指定的网络研修任务后就会沉寂下去,到后来往往只剩下少数教师仍在活跃。更有甚者,少部分教师电脑开着,人却已经离开。

要改变这种三分钟热度的状况,就需要学校加强引领,让每一位教师能够认识到网络研修的价值,让他们体验到网络教研的快乐,才能让网络研修平台保持长期的、持久的吸引力。这需要各单位的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的亲身示范,以唤起广大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热情。而这些鼓舞和引导,又会促进网络平台的繁荣,增添网络研修的魅力,促进学校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互助互补、良性循环的积极效果。

●明确主题、准确切入——避免“旁逸斜出”

良好顺畅的互动性是网络研修有别于传统研修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这种开放式的互动往往又容易造成讨论焦点不集中,研究方向易偏差的问题。这不是我们希望的互动方式及结果。

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网络研修中提供的主题切入点应尽可能的“小”,以便让参训教师能够积沙成丘,在一点一滴的突破和积累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另外,在网络平台上展开各种互动活动前,教研组织者应引导教师进行预热,这样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才能有效地避免出现东拉西扯的现象,整个互动流程才不会显得杂乱,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适时提炼、定期整理——避免“人走茶凉”

教研组织者对网络研修平台上积累的信息进行提炼和整理,可以避免网络研修沦为一种兴致化、自由化的研修形式,增强网络研修平台的粘性,使得参与研修的教师能够感受到由衷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教研组织者还可以通过定期的梳理,将教师们的各种见解、思想和观点进行汇总,提取出其中具有真知灼见、新鲜独特的内容进行公开发布或展示,以期达到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体验到网络研修平台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目的。

●规范制度、长效管理——避免“曲终人散”

与其他新生事物一样,网络研修的前行同样需要规范和管理作为持久健康发展的保障,如果缺乏规范的制度和长效的管理,网络研修就极有可能在一阵喧嚣之后失去生机。制度的制定和管理的细化,需要广泛聆听参训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使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同时,要尊重和遵循网络研修平台的独特性,不宜采用过于呆板、僵化的约束,因为那些条条框框往往会让电脑屏幕前的教师失去兴趣和热情,制约他们的思考和灵感,以致丧失了网络研修原本应有的鲜活特色。

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家校教育互动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家庭空间意识的不断增强, 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的渠道, 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家访、家长会、教学开放日、电话等形式上。更体现在QQ、E-mail、教育论坛与贴吧、博客、校园网站等家校沟通的新载体上。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家校沟通已成为当今家校工作的主流。下面, 我就自己近年来在网络家校互动方面的做法进行一些经验介绍。

●利用QQ实现家校互动

QQ是一款即时网络通讯工具, 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家校互动方式。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它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情况;教师与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它来进行一些学习话题的交流, 更可以直接通过它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个别辅导。

另外, 建立班级QQ群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 是对传统的家校互动模式一种非常好的延伸与补充。在班级QQ群里, 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通过聊天, 可以迅速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复习和梳理, 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薄弱的学习环节进行及时弥补, 或对第二天的学习内容进行统一预习;在班级QQ群里, 教师与家长、教师与教师、家长与家长对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状况进行着系统、深入的交流, “聊”出了针对每一个孩子切实可行的“成长路线”。

其次, 利用QQ群里的群共享、群邮箱、群空间等, 学校与班级、班级与家庭形成了一种动态、高效、双向乃至多向的教育互动形式。

●利用班级论坛、贴吧、博客实现家校互动

利用论坛 (BBS) 和贴吧都能即时发布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进而进行讨论、聊天并获得各种信息服务的工具。它们可以架起跨年级、跨学校、跨地域的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使家长、教师和学生及时就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交流, 对每一个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交流学习、教育心得。例如, 我在校园网站上为我们班建立的班级论坛与贴吧中, 记录着我们班所有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情况和家长、教师之间的教育交流心得。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教育, 从根本上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另外, 在逐步完善的教学博客上, “家长天地”和“学生乐园”栏目的建立、定期开展的形式多样的网络主题活动, 形成了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家长聊天室”、“学生作品”、“好文共享”、“通知公告”、“教师贴吧”等相关栏目, 及时提供了家长了解学生动态、参与班级管理的途径, 为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 并逐步形成对外宣传, 展示良好校风、班风的窗口, 充分展示师生风采, 体现现代家校联合教育的新格局。

●利用校园网络实现家校互动

首先, 有效利用校园网, 可以实现家校沟通网络化, 使校园网成为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学生、家长与家长互动、互通的中枢纽带。我校开通了校园网, 建立了“家长园地”, 要求班班有网页、教师人人会操作。校园网将行政管理、教育科研、教学动态、家长工作定期向社会、家长发布。例如, 我校教师人人实行网上备课、教案上传, 家长只要登录到校园网, 点击自己孩子年级的功课, 就会了解到教师的教学思路、教材的重难点, 再对照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 有利于辅导孩子学习。有时, 教师把各种练习题公布在网上, 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程度, 选择一些适合的题目给孩子练习。对于学习上的疑难点, 教师与家长可以在网站上探讨。特别是高年级的作文, 学生写好习作后, 发送到教师的邮箱中或通过QQ等方式与教师在线直接交流, 教师在网上直接修改后, 反馈给本人。写得较好的作文可以直接上传到学生“习作天地”里, 为其他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另外, 每到节假日, 各班的教师分学科把作业公布于校园网上, 以便家长进行督促、检查。

其次, 校园网可以使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孩子的道德素养。虽然用电话与家长联系比较方便, 但其弱点是单个交谈。而我校在校园网上创建了“德育园地”, 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的场所, 不仅突破了传统的“一对一”的工作方式, 更在网上解决一个学生的思想问题的同时, 对其他有相似问题和疑惑的学生产生影响和作用。班主任在利用校园网向学生宣传优良的道德观念的同时, 也转变家长只注重孩子智育发展忽视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现状。学校经常利用校园网向学生家长发布通告、文件, 针对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学生家长交流, 要求家长协助学校进行教育,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例如, 以“孝敬长辈”为主题的活动——父亲节、母亲节的礼物。活动方案发布到网上, 得到家长的配合, 达到了极好的效果: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另一方面使学生懂得父母的艰辛、浓浓的爱心与责任。

●利用E-mail实现家校互动

教师向家长、学生开放自己的电子邮箱, 以电子书信的形式与家长、学生在网上进行交流, 不失为一种快速有效的联系方法。尤其是对远在外地的家长来说, 不失为一种方便有效的沟通方式。通过E-mail, 学生可以坦率地对教师的教学提意见, 教师可以及时给学生各种指导, 教育到位, 策略到位, 既提高了教育效果, 也可以密切师生关系。可以说E-mail起到了师、生、家长沟通桥梁的作用, 而且更方便、更快捷。

●利用网络的“虚拟性”搭建网络心理咨询室

网络虚拟性、隐蔽性的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上的广泛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生由于“代沟”、“惧师”的原因, 不愿意或不敢向教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有些宁可和互不相识的网友倾诉心中的不快。在网上聊天, 交谈但不见面, 很多话敢说, 因而心理负担很轻, 有助于调节心理。我校在校园网上建立了网上心理教育机构, 做好学生的网络心理疏导工作。它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与隐蔽性, 克服了师生“代沟”、学生“惧师”等负面因素, 设置了心理健康知识、心理测试、心灵论坛等栏目, 对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起到了良好作用, 从而促进了他们的发展。这种交流不仅是师生之间的, 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 还可以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 但无论是谁, 都必须遵循平等的原则。在平等的、没有思想负担的交流中, 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干预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 家校、师生和亲子互动的桥梁也在不断完善, 如何利用好这一有效手段, 实现更好的家校联合,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与交流中不断努力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何学锋, 张军.构建网络平台, 推进家校互动和谐教育[EB/OL].http://www.xdxx.com.cn/show.aspx?id=2831.

聚焦互动网络营销平台 篇6

一、需求分析

针对已有网络平台存在的问题, 根据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际需求, 我院开发了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与研修互动平台。该平台在开发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口。

1. 论坛平台栏目开设灵活, 除固定栏目外, 还提供了一个自由设置栏目的功能。只要给学科专家赋予一定权限, 就可以通过菜单选项的方式, 开设新的栏目。

2. 对注册用户权限灵活设置。在主题固定的研究室内, 只能发表或者对相对集中的内容跟帖, 避免一般论坛帖子量大、内容杂乱的现象。

3. 从技术上支持图片、音频、视频及动画的上传、下载功能, 允许在本贴内发表带有插图、音频、视频、动画的内容, 方便师生交流。

二、功能设计

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与研修互动平台通过设立“专家在线”、“名师诊断”、“疑难分析”、“案例剖析”等栏目, 打破了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时空界限, 学员与培训教师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B B S、留言簿、网络实时答疑和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联系。

该平台计划分学科实施, 覆盖本项目涉及的初中1 0个学科。各学科栏目由主题研修室、公共聊天室、自由讨论室、B l o g区组成。每个主题室建有主题讨论区、主题答疑区、精品帖收藏夹、本班聊天室等。除以上特色栏目外, 还具有一般论坛的功能, 以下详细说明各栏目的内容和框架。

主题室:由学科专家主持。经管理员批准, 学科专家或培训教师可在主题室内开设自己的主题栏目。学员注册登录后, 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经过验证后即可成为本班学员, 通过发帖参与主题的讨论, 也可在本班聊天室内和在线师生实时讨论。主持专家或培训教师还可授权一个学员组长, 将讨论分成小组进行。组长和培训教师管理本主题内学员的发言, 如删除发言、屏蔽某人、禁止某人发言等, 保证发言不偏离学习内容。

答疑区:围绕学员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在每个主题室内开设答疑区, 培训教师和其他学员都可回复他人的问题。对于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培训教师可以将其放置在答疑区顶部。当答疑区置顶帖子较多时, 转至F A Q区。

自由讨论区:自由讨论区打破学科界限, 让学员自由讨论发言。培训教师可以把一些好帖或热门话题置顶。当置顶的精华帖子较多时, 可以转放到精品收藏夹中。

公共聊天室:具备普通聊天室的功能。

留言簿:提交留言的功能。

Blog区:Blog是网络上以个人为主题的发言上传区。与BBS最大的不同在于, Blog不是以问题为栏目, 而是以个人为栏目。培训教师和学员可以开办个人专栏, 放置自己的文章、感想和图片等。

我们确定了1 0个学科的组成框架 (如图1) 。从中可以看出, 主题研究室是这个平台最重要的部分。

三、技术实现

本平台采用B/S结构, 这种结构只要求计算机能够接入Internet, 客户端不需要任何附加软件, 通过浏览器就能完成所有操作。在服务器端, 系统信息全部保存在数据库中, 便于维护和管理。

平台融合多种开发技术, 如图形处理时需要用到的Flash、Firework等, 数据管理采用动态脚本语言A S P中A D O数据库访问方式。网站地址为http://50.30.6.242。

平台用户根据权限级别由低到高为:游客、注册用户、版主、超级版主和管理员。根据设计方案, 采用MySQL数据库技术、J S P技术、A S P技术、Java语言编程实现各个模块应具备的功能。在论坛页面的帮助中, 通过某个版面的权限命令, 用户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权限。

管理员模块:供系统管理人员使用, 用于在服务器端对平台进行维护管理。

超级版主和普通版主模块:超级版主由管理员指定, 版主可由超级版主确定, 版主和超级版主可以发帖、回帖, 还可以删除、移动、置顶、复制本版的帖子, 但不能修改他人的帖子。

注册用户:为了使讨论问题集中, 注册用户不能发新帖, 只能回复。为了给大家一个吐露心声的空间, 注册用户可以去“百家争鸣”主题研究室任意发帖, 也可以在“研修Online”聊天室实时互动。

游客:没有注册的Internet网访问者统称游客。游客可以浏览论坛的所有帖子, 但是不能发表和回复帖子, 不能参与论坛的活动。

四、实际应用效果评析

平台的设计和开发根据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特征,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1. 公共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的实际应用评析

平台自投入之日, 就在学院学历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儿童发展心理学、现代教育理论等课程都开设了相应的学习讨论区。具体实施方式是, 师生通过远程培训平台进行互动交流。要求教师每次课后在网上发布一个学习主题, 学生上网学习课程网站提供的资源, 并在班级互动论坛里进行交流。要求学员至少要在任意两次的学习主题上浏览并回答问题, 与培训教师或其他学员就此问题进行交流。

该平台为公共政治理论课开辟了一个交流的空间, 提升了公共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实效性, 突出特点是:

(1) 通过网络互动交流, 促进学生思考

以往学生学习公共政治理论课程, 是上课听老师讲, 下课为应付考试复习。网络课程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问题, 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 通过浏览其他师生的帖子, 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分析和认识问题, 拓展自己的视野。

(2) 通过网络互动交流, 使教师随时了解学生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 更有针对性地讲解与分析问题, 从而提高公共政治理论课的实效。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给予及时的回复, 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3) 通过网络互动交流, 增进师生间的情感

这有别于过去教师“上课来、下课走”的授课方式。通过师生在论坛上交流, 有利于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 继续教育课程应用实效分析

平台投入使用时, 适逢北京市“十五”继续教育开始, 北京教育学院绿色耕耘项目、中英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与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与实践等课程先后依托该平台进行了课后交流互动, 先后开设了数学、语文、物理等继续教育课程的网络交流空间, 教师利用平台指导学生答疑, 真正实现了跨区域、跨学科的合作交流。在北京市“十一五”教师培训中, 该平台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晓华, 张健, 周慧贞.Java开发专家—JSP应用开发详解 (第三版)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聚焦互动网络营销平台 篇7

为了实现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源的快速发布、教师资料以及互动社区的方便管理,本文认为C/S模式不适合本次系统的设计开发。而B/S模式因其在信息管理软件中信息的查询、浏览、小规模数据录入等方面的优势则十分适合本次平台的设计,客户端只要能上网即可以操作软件。

2 校园网络教学互动社区平台的功能设计

2.1 登陆认证功能

在进入系统的页面后,不同的用户的登陆身份选择与使用功能模块的权限相关,教师用户登陆后进行上传课件的操作,这样避免了非教师用户的非教学活动,教师用户在互动空间进行信息的浏览和发布;学生用户登陆后可以浏览教师空间,教学空间和教学资源空间的信息,在互动空间可以进行信息的浏览和发布。系统管理员需要登陆系统后台管理相关的数据。

2.2 教师空间

版块主要发布教师的主要的教学信息,包括教师姓名,性别,所在学院,教授专业,电话联系方式,QQ,MSN,E-mail等,以方便学生查询到自己喜欢和需要帮助的老师。

2.3 教学空间信息发布

由教师登陆发布的最新的教学公告,包括学习公告和作业公告等。

2.4 互动空间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些讨论研究性的问题以及一些学习的困惑,可以在系统的互动空间上发布主题公告,由在系统注册并登陆的其它老师和同学进行帮助解答。

2.5 留言板答疑

学生在下载课件课下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产生了一些疑问,通过留言板将自己的课程问题发布,由相关的老师在看到之后为学生解答。

2.6 数据维护

系统管理员可以添加和删除管理人员,对系统的其他用户由管理员根据学籍档案统一进行注册,学生用户和教师用户不能更改个人信息等。

2.7 后台维护

管理员登陆后台后可以对网站设置进行修改,添加和删除。包括发布的教学信息,师生的资料,互动空间和留言板的信息,网站信息和数据库信息管理等等。

2.8 教学资源空间信息发布和修改

教师用户在通过注册之后,可以通过登陆到教学资源空间版块发布自己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供学生下载学习,同时包括课件的删除,课件相关信息的添加和修改等。

3 校园网络教学互动社区子系统详细设计

3.1 教师子系统

教师空间为学生用户浏览查询教师资料。学生用户登陆系统后在功能主页面点击相关功能即可链接使用。主要的教师信息由管理员在系统后台根据教师的申请资料进行整理和发布。

3.2 教学子系统

教师用户登陆系统发布与自己教授课程相关的教学公告,包括作业公告和学习公告。学生用户通过登陆系统操作可进行在线浏览和查询。

3.3 教学资源子系统

教师用户可以登陆此系统发布与自己相关的教学资源(如课件和文档等),学生用户通过登陆操作即可实现在线教学资源信息浏览,查询和下载功能。

3.4 互动空间子系统

互动空间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些讨论研究性的问题以及一些学习的困惑,可以在系统的互动空间上发布主题公告,由系统注册的其他学生和教师用户进行帮助。此系统中含有各种权限的用户,包括学生用户,教师用户和系统管理员等。各用户的权限级别不同避免了系统操作上的混乱和冲突。

3.5 后台管理子系统

后台管理系统只有管理员通过管理员账户和密码才能进入,在管理页面可以进行系统显示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专业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用户信息管理,教学信息管理和互动空间信息管理等管理操作。

4 数据库设计

根据系统功能设计的要求以及功能模块的划分,下面给出校园网络教学互动社区系统整个组成部分的数据库总体概念E-R模型图,如下图所示。

5 小结

本次开发的系统,虽然只是一个比较小型的教学系统,但是其功能完善,操作简便,而且是对现在大部分的校园教育网的补充。它改善了校园教育网络只是发布信息的功能,从教学信息交流有效互动的角度对学校教育网络进行完善。使用系统的用户可以充分对教学的资源共享使用,并能方便地进行信息和数据的管理。

摘要:网络教学和互动式教学交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网络教学方式的发展,本文采用Browser/Server模式以功能设计、教学子系统详细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三部分来对校园网络教学互动社区平台进行系统开发。

关键词:校园网络教学,平台,详细设计,开发

参考文献

[1]陈佳.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刘军,董保田.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5-95.

[3]夏利民.ASP网络编程技术与实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66-228.

聚焦互动网络营销平台 篇8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 学校教学活动越来越多的与计算机产生了联系, 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进行有机的组合, 构建出更有实用价值的辅助教学网站, 显得尤其重要。本网站设计旨在从学习的角度、学生的个性需求出发, 以学生为中心, 设置个性化学习导航, 实现学习的自主与个性化;设置个人博客栏目, 激发学习者的表达欲和学习欲;设置论坛, 既为网站聚集了人气, 又增强了师生、学习者间的交流, 并将它们有效的结合起来, 使各自的优点凸显出来, 优势互补构建辅助型学习交流网站。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从而激发学生求学的积极性与趣味性。

二、系统设计分析

(一) 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教学网站是一个集个性化学习导航、个人博客、交流论坛于一体的综合教学网站。个性化学习导航是一种帮助学习者顺利通达学习课程各知识点的技术, 其目的是通过导航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引导, 防止迷航和认知超载现象。本教学网站还为学生与教师开通博客的功能, 博客功能包括博客管理, 发表日志, 发表评论、RSS等几个功能模块。BBS包括论坛的版块管理, 发布和管理主题、帖子、站内短消息等几个功能模块。

(二) 系统设计的目标。

针对教学网站和学习者的实际学习需求情况, 教学网站应具有以下功能:一是合理地安排课程知识点的结构, 比如知识点间互为前提后继关系、并列关系。二是完善的权限管理, 该教学网站的权限比较复杂, 有学生、教师、博客所有者、论坛版主、系统管理员, 以保证网站的正常运行。三是全方位的信息搜索功能, 能支持多条件搜索。四是界面的设计友好、美观。

(三) 系统需求分析。

1. 系统功能需求。

网站为学生与教师开通博客的功能, 包括博客管理, 发表日志, 发表评论、RSS等几个功能模块, 学习者可以对知识进行管理, 记录学习过程, 个性化分类学习资料。网站功能主要包括论坛的版块管理, 发布和管理主题、帖子、站内短消息等几个功能模块。本网站将BBS栏目与博客有效的融合在一起, 即博客上发表的日志可以同时发布到论坛上, 引起大家的讨论;而在BBS发布的主题也可能同时引用链接到自己的博客。

2. 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系统开发操作系统:Windows XP Pro;系统开发工具:Dreamweaver CS3;系统开发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 2005;系统数据库分析与设计:Power Designer12.5;系统分析与设计:Rational Rose2003服务端引擎:IIS 5.0。

三、系统设计

(一) 系统架构设计。

教学网站采用的是B/S体系结构。主要的事务处理在服务器端实现, 用户和管理员通过WWW浏览器访问远程服务器, 实现在线课堂、个人博客、交流论坛等功能。系统共划分6大功能模块, 分别为用户功能、在线课堂、个人博客、交流论坛、后台用户管理和后台信息管理等模块。下面给出系统完整的功能模块图 (见图1) 。

(二)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它能以最佳方式, 最少的数据重复实现多种数据处理服务。数据库设计主要描述数据模型中各数据信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存储记录结构设计的过程。本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5作为系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有用户表、功能权限表、用户组表、知识点内容表、知识点心得表、用户学习日志表、博客类别信息表、博客信息表、博客日志类别表、博客日志表、日志评论表等, 共有11个数据表, 系统中涉及到的部份主要实体数据表及其属性。

四、系统实现

网站以用户模块的私人信息子模块, 在线课堂模块的个性化学习导航子模块, 个人博客的博客日志发布和管理子模块, 交流论坛模块的版主管理主题子模块, 后台用户管理模块的用户组管理子模块, 信息管理模块的论坛管理子模块为例来介绍它们的实现过程。

(一) 私人信箱子模块。

本模块中用户只需凭信件接收者的用户名即可发送私人信件, 同时可以查看回复、删除所收信息, 或者对发件箱里的信件进行查看、删除操作。

(二) 个性化学习导航。

根据学习者的知识状态产生直接导航按钮, 实现教学内容的序列化, 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是前提与后继的关系;另一方面对网页中的超文本链接做出标记。

(三) 博客日志发布和管理子模块。

主要功能是博客的所有者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自己的日志, 并对日志进行分类, 可将日志的参数进行设置。

(四) 版主管理论坛子模块。

主要功能是论坛对主题目进行管理, 包括是否置顶、加精、移动主题到其它版块。

(五) 后台管理。

管理员登录后, 可以看到管理主页面。这个主页面能过框架将不同的功能分布在不同框架中, 实现了复杂的页面效果。在页面的主框架中, 又包含了工具条区和主要功能区两个框架。而在菜单区, 又包含了菜单标题, 菜单项等多个框架, 通过动态调整框架的位置和大小, 可以实现动态的菜单效果。菜单分为三个标题:信息管理、用户管理、系统基本设置。对于后台管理的项目, 基本操作都是列表、查看、添加、修改、删除这几类。

(六) 用户组管理子模块。

主要功能是对用户组进行管理, 包括查看、添加、修改操作。

(七) 论坛管理模块。

包括对论坛的类别及版块进行管理, 包含的操作有添加、编辑、删除。

五、结语

网站设置了个人博客与交流论坛, 并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博客功能实现RSS订阅, 利用博客所具有的特性, 记录学习过程, 个性化分类学习资料, 提高了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加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能过交流论坛, 为网站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交流者互相启发, 进行思维碰撞。通过博客与论坛的交流, 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通过频繁的交互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减少自主学习的盲目性, 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 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摘要:本文所述教学网站设计采用ASP技术和SQL Server2005作为数据库开发的, 基于B/S模式上运行浏览。以“学习”为出发点, 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 设置个性化学习导航、个人博客、交流论坛等, 并且将它们有效的结合起来, 使各自的优点凸显出来, 优势互补, 构建基于学习的网络辅助学习交流网站, 网站增强了的教学交动性, 记录学习过程, 个性化分类学习资料, 个性化学习导航, 使学习支持服务智能化。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从而激发学生求学的积极性与趣味性。

关键词:学习导航,教学交互,ASP

参考文献

[1].王晓东.互动式教学网站设计与应用研究[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龙马工作室.ASP+SQL Server组建动态网站[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上一篇:疾控岗位下一篇:维护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