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

2024-08-26

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精选12篇)

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 篇1

近年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2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 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上升到推动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地位, 并强调要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 创新职业教育模式。面向未来, 我国要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 建设创新型国家, 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设置教育路径和促进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时, 应如何平衡学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这两个核心要素, 经常是“两难抉择”。

1 学业与职业相互融通

实践中, 学历教育倾向者认为可以把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简单嫁接与复制到高职教育中, 片面追求学业化, 过分重视基本知识理论的传授, 培养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 不会实际操作;而另一极端的表现是“唯技术技能”, 认为高职学生应重视现实就业能力的技术能力的培养, 对单一技能的过度强化训练, 而过度削减甚至取消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 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积累过于简单化, 办学层次向中职教育下移。因此, 高职学生在毕业时存在“两不像”的普遍现象:因缺少本科生的较高的学历素质, 文化素质偏低而不像大专生;因没有具备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专业技术和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弱而不像高技能人才。

与高等本科学历教育不同, 高职学生的学业, 着重于丰富的学术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所培养的职业能力也不仅是限于某个岗位工作所需的, 而是多方面能力和各种素质的综合, 如解决问题的能力, 团队协作的能力, 组织协调的能力等。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层次, 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在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此, 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释:一是基础文化素质层面, 高职学生专业发展的平台是高等教育, 学校应按照“学科群”的特征设置相关课程, 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广博性;二是专业理论层面, 为适应高新技术发展和创意研发的需要, 强调能力与技术水平并重, 能够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并且了解最新的专业成果;三是专业技术层面,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专门人才, 不仅要掌握所从事的岗位内的最新技术, 精通所从事的岗位需要的技术业务, 而且还能独立处理生产一线的复杂技术问题, 此外, 还具备结合专业开展一定的技术研究开发的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由此可见, 学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交汇点是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学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只有统一协调发展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 高等职业教育应兼顾学业教育和职业教育, 使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2 如何促进学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1 根据市场需求改革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要紧盯市场, 及时通过行业交流、企业走访、劳动市场调研等渠道, 了解各行业的就业状况和人才需求变化, 了解他们所需人才的技能、素质特点前瞻性地判断和预测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 及时、动态地调整专业方向。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专业结构和办学规模, 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急需专业, 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急需人才。对于人才市场不需要的、学生就业困难的专业应考虑逐步压缩招生量;对于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要扩大招生量。调查本地区经济和行业的发展进程, 按照专业设置的客观性原则, 结合本校的办学条件和发展规划, 充分发掘自身和社会的办学资源优势, 以面向行业的专业为基础, 努力拓展面向区域的专业。坚持加强有针对性的实用性强的专业设置, 整合专业资源优势, 优化改造专业结构, 努力培育和形成有鲜明特色的专业。

2.2 要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更要适应社会和市场、企业的需要。在明确高职专业对应岗位或岗位群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结构, 确定职业素质结构权重与归属课程及各教学任务与分工地的基础上, 努力构建实施素质教育, 并以应用型、实用型为基本特点的教学体系。针对专业内课程都设置相关职业素质培养的特定要求, 挖掘学科课程中的职业因素, 加强职业训导。一方面, 坚持加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设置及教学, 理论教学的目标以必须、够用为度, 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更要重视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他们以应用为核心的思维习惯, 提高他们驾驭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 继续加大教学实践力度, 实践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加强学生外语、计算机实际操作、口头表达等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 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通过开展深度校企合作, 形成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共赢型的长效合作机制, 使校内实践、校外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 实现学校与区域产业、行业、企业的全面对接。

2.3 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把多种教学方法优选结合, 以适合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利用信息化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教学中广泛引入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等。通过教师的引导、大量的案例分析、业务技能仿真练习, 使学生在实际的案例分析和真实的任务情境中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把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融入课堂, 努力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

2.4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要树立兼顾学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为一体的考核评价机制。衡量教育教学质量高低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程度, 主要通过考试考查成绩来检验。要积极探索操作考试、教考分离等新的考核方式。注重对过程性的考核, 使学生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观念。以全面、系统、标准、可行为原则, 使考核方式更趋科学化。二是看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强弱。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人文修养、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等。实践能力考核以学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实训成绩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为主。同时结合学生的考证情况, 参加竞赛的获奖等情况综合评价。既要立足课程也要立足职业, 理论和技能必须兼顾。

2.5 重视职业素质教育

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一样, 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据就业调查显示, 多数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第一要求并非知识和技能, 而是职业道德方面的水准。在决定是否聘用员工时, 他们总是首先考察他们的人品、敬业和责任感。这就是说, 职业道德素质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面向未来, 高等职业院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 重视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在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同时, 为了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的持续发展能力, 还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让学生在掌握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 引导他们进行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法的探索和总结实践上升为理论的训练, 提高他们在扎实理论基础上的灵活应用能力。学会与他人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 提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 结论

总之, 高等职业教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就业、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相关, 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课题。对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国家层面已经达成共识, 充分认识到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解决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等现实问题的重要价值。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兼顾学业教育和职业教育, 才能为社会输送适合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力资源, 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是, 高职教育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和矛盾也依然存在。高等职业教育应兼顾学业教育和职业教育, 使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有效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的改革和发展, 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高职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学业教育,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邱开金.高等职业教育中学业与职业要相互融通[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27) :22.

[2]王文涛.论“六业贯通”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及其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 2012, (3) :93-95.

[3]罗玉霞.论高职教育中学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统一性[J].中国科技纵横, 2011, (21) :311-329.

[4]沈斐敏.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与改革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5]马玉芳, 王彩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衔接研究[J].科教文汇, 2010, (35) :171-172.

[6]丁金昌.高职院校需求导向问题和改革路径[J].教育研究, 2014, (3) .

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 篇2

无一计之长,你可能在就业的道路上彷徨!

拥有一纸文凭,你可能因为没有经验而被据之门外!

纵然胸怀大志,你可能苦于没有精湛的技能来实现!

启迪深思的三句话,道出现在教育的弊端,对于备战高考和正在前途迷茫的高中生而言,职业规划的选择是很多的专家的建议。

每一个人来说,处在这个社会就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特别是那些刚刚毕业的高中毕业的学生,更需要机会,机会不会主动送上门,即使机会真正到来的时候,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也会失之交臂,我们只有在拥有学历的基础上在拥有一技之长,才能够更好的就业。经过多年的实践。2012年,北大青鸟西安兆隆校区的“学历+技能”职业教学模式已经更显成熟。北大青鸟依托于北京大学,将以更加完善的体制、强大的师资,给学子们打造一流的教学环境。

学历+技能职业教学的优势:

1)现阶段多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系列的问题,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缺乏实际技

能和能力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导致而引起,针对这个原因,北大青鸟兆隆的“学历+技能”,从学生就业能力等问题上解决了毕业生就业的最根本问题,有助于学生的就业及未来发展。

2)技能方面的优势:现在计算机软件方面的伴随着市场的需求,就业方面的优势还是很

可观的,优秀的软件方面的工程师的月薪资还是可以拿到上万这个数字的。

3)学习时间短,两年左右时间,让学员技能加学历双丰收,短频就业,实现IT白领的成功转型。

4)就业保障:北大青鸟西安兆隆入学的时候就签订就业协议,确保学员的就业。在全国

很多的城市都有自己的就业中心,推荐就业。

英国终身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篇3

课程上,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用人单位以及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联手进行顶层设计。同时,企业雇主参加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机构,参与制定国家专业证书标准,参与对职业技术学院的质量评估和开设专业课程的研究,接受学生到企业学习,并安排专门的教员,提供部分教学经费,推荐雇员和其他中小雇主参加职业教育学习。政府主管办学方针,以及宏观的政策协调、监督、评估办学质量及拨款情况。其他诸如开设专业、课程设置、招生数量、教学方式都由学校根据企业雇主的要求和市场需要自主决定。学校实行的基本都是模块教学,十分灵活,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完成一定的模块学习,经评估合格者就可获得相应证书。

下面我谈一下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证书体系。英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融合,贯穿个体发展始终,并以资格证书体系为基础,逐渐发展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资格证书体系以能力为本,兼顾个体知识更新和就业需求,不同级别的资格之间相互衔接,与普通教育之间沟通顺畅。2011年10月,英国推出了最新的资格与学分框架,取代了原有的国家学分框架,成为英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教育资格的国家学分转换体系,新的资格与学分框架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对接关系进行了进一步调整,以达到方便二者接轨和转化,鼓励终身学习的目的。新的框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双维度。过去的框架基本上都是单维度的,即只有难度的区别,而没有更多的学习量的体现。新的框架纳入了对学习量的考核,并且引入了学分的概念,以学生为最小的学习单位,每个学习单元都包含相应的学分和级别,学习者可以根据行业技能委员会的组合规则,积累学分,并获得资格。

第二,全纳。通过学习单元、学分、学习内容和等级,将英国所有的资格体系都纳入这个框架,包括学徒制。过去,学徒制一直都是被放在大体系之外的,这是第一次把学徒制也纳入其中。同时,新框架还延续了原国家资格证书框架内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和对应。

第三,资格类别更加丰富,每级资格都分为三种规格,即证明、证书和文凭,用于不同学分值的评估。

第四,首次引入了学员成果记录。每个学员都会得到唯一的学员编号,相当于一个学分银行的户口,学生所取得的学分均记录其中。

英国的第一个职业证书体系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NVQ),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共分为五个等级,涵盖了11个职业领域,每一个职业领域中都包含不同的数量和专业方向。1992年,英国又推出了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General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GNVQ),这是一种兼顾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预科课程,分为三个等级。1997年,英国政府推出了五级国家资格证书框架,试图实现英国职业证书与普通教育资格证书一体化。在之后的十多年里,英国政府又对其进行了若干次改革,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学分框架。

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的不断变化,表现出其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资格框架的建立与完善,是英国教育培训事业的重要成就。中英之间的职业教育合作是双方教育合作的重要内容,我们两国也面临着不少共同的挑战,如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偏见等。英国在证书体系的有益探索和取得的成果值得我们借鉴。

统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策略 篇4

一.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

(一) “应试教育”及其内涵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应试教育并不是对现行基础教育的概括, 只是对现行基础教育某些弊端的概括。所以, 应试教育是具有贬义的价值认定。应试教育使得老师以应试为目的地进行教学, 学生以应试为目的地学习, 学校的所有活动以应试为中心, 这势必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应试为中心的教学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很大压力, 学校教育完全变成了为了考试而教育的现实。这也是应试教育为何遭到批判的主要原因。

但我们必须注意, 应试教育并不等同与应试。应试是教学活动进行中的一个手段, 用以评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便教师在以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同时, 应试也是现如今通用的进行人才选拔的相对公平的手段。所以, “应试”是一个中性的词语, 不包含任何价值评判。

值得重视的是, “应试”这一人才选拔的方式由来已久。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被视为应试教育的典型, 但它与科举以前的不重考试而重门第、重“背景”的察举征辟———九品中正时代的教育在目的上并无本质区别。而科举时代的教育与工业文明时代兴起的惟智教育虽然都重视“应试”, 但教育目的却全然不同。至于我国“文革”时期的“教育革命”, 的确是针对应试教育的, 学习活动被“革命”运动所代替, “学工、学农、学军”, 淡化甚至取消以书本知识授受为主的课堂教学, 强化“开门办学”, 听起来似乎是挺“素质”的, 但其目的却绝对与素质教育无关。说穿了, 它无非是在保留前苏联式教育的“意识形态教育”色彩的基础上, 除去其惟智教育的成分而增加其“三忠于四无限”的奴化教育和反智主义的“愚化教育”成分而已。“文革”时期的“教育革命”最大限度地损害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它不仅降低了人的知识水平, 而且“培养”了说假话、趋炎附势和整人利己的恶劣品质。“文革”后拨乱反正, 教育新生, 高考启动,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蔚然成风。高考的恢复,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提高。可是另一方面, 由于高考的负面导向作用, 中小学书卷性、应试性日强, 乃至20世纪80年代国, 书本至上、分数至上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人们贬之为“应试教育”。

(二) “素质教育”及其内涵

由于应试教育的缺陷, 使得中国的教育事业出现了许多问题。在学校, 学校最看重升学率, 老师最看重考高分的学生, 学生以考试得高分为荣, 以低分为耻。在家庭中, 家长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努力程度, 在社会上, 人们也以分数来评价一个孩子的能力和素养。而这些来自家长、老师、学校、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压力都施加在学生的身上, 体现在高考体制下每个学生日益沉重的心理及身体的负担。这使得学生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地发展, 当然不可能锻炼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同时这也违背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整个教育事业围绕着考试而形成的恶性循环必须要加以调整和改善。素质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它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这个教育理念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逐步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地位, 将形成一种新的教育体制。

从本质上讲, 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 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充分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正是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 准确地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同时, 素质教育既体现一种教育思想, 又表现为一种实践模式。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 而是旨在通过素质教育纠正那种把考试作为目的的错误教育思想, 把考试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 注重要把作为具体方法的考试和作为指导思想的“应试教育”区别开来;其次, 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绝不是否定个体的差异, 恰恰相反, 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 要注重因材施教, 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我们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 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 培养能力, 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讲, 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努力追求素质教育的目标。实施素质教育, 要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 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 因材施教。

二.如何统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

(一) 对“应试教育”采取扬弃的态度

前面笔者已经谈到“应试教育”是一种含有贬义的价值认定, 它是对现有基础教育的某些弊端的概括。既然它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一种否定, 那是不是应该完全抛弃它, 转而全面提倡“素质教育”呢?我认为不是这样的。

首先, “应试教育”是一种价值判断, 它只是对现有基础教育的某些弊端的概括, 也就是说“应试教育”是对现有教育制度的部分否定。而我们也不能把现有教育制度和“应试教育”完全撇清, 完全割裂开来。笔者认为, “应试教育”这一价值认定是含贬义的, 但其体制中的某些内容是中性的, 是具有可继续利用价值的。

其次, “应试教育”这一教育模式形成由来已久,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扎根很深。这种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体制在广大人民群众的脑海中早已根深蒂固, 进而在行动上也不可能偏离太远。即使人们在观念上接受了“素质教育”, 但是在实际中, 由于具体国情的约束, “应试教育”也不可能很快退出教育体制。

再次,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 幅员辽阔, 民族众多, 民俗文化多样, 东中西各个地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文环境差异大, 国情复杂。因此, 在“应试教育”退出历史舞台和“素质教育”粉墨登场的过程中, 存在着许多困难。“应试教育”存在的历史、社会以及观念上的现实土壤还不贫瘠, 它势必不会很快消亡。而虽然“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理念早已被提倡, 但是它的现实存在土壤还是很薄弱。现实中, 由于国情的复杂使得素质教育的施行困难重重。在中国这个人口数量庞大的国家, 要进行人才选拨必须进行高考。在这个发展中国家, 投入教育基金必然有限, 这也使得接受高等教育还不可能成为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教育。因此, 这必须要求考试制度的存在。中国由来已久的考试制度成为现阶段最适用于中国国情的人才选拨手段。这不只是人为的选择, 更是历史的选择。这遵循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也符合“实事求是”的要求。

“应试教育”在现阶段不可能轻易地退出历史舞台, 但它必然会逐渐消亡的。可见, 对于“应试教育”体制中的某些合理的手段应加以保留, 抛弃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部分。对“应试教育”采取理性的扬弃的态度。

(二) 创造条件, 发展“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现行教育体制中的阻力很大。必须要主动地创造条件, 促进新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首先, 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 除了在战略上高度重视素质教育, 而且还应该大力发展经济, 为素质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 国家投入的教育基金才回充足, 教育事业的发展才有后劲, 教育体制的革新才有可能实现。

其次, 对于学校和家庭而言, 不应该只注重孩子对知识的学习, 还应重视孩子其他方面潜能的开发,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学校应该开设多种课程, 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全面充分地发展。

三.结语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篇5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因此,做好新时期的家庭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发挥着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是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亲子之间的血缘关系、感情关系更有利于孩子的习惯养成、性格陶冶以及思想品质培养。诚然,家庭教育是具有先天的相对封闭性,但家庭教育活动本身就属于社会范畴,家庭教育的内容、观念、途径均是社会现实的折射。社会文化传统,大众传媒正在对家长观念和行为产生着影响。而学校为实现预期教育目标也会争取各种方式对家庭教育进行影响、指导和规范,通过沟通交流共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说实在的,孩子能否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以及能否快乐成长,特别是好的习惯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

一、给孩子一个成长的锻炼机会。

责任心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础,因为有责任心的人,首先要有一定的道德水准,否则他也不可能对事情负责任。责任心也是做事情的标准之一,没有责任心就不可能认真去做事。

责任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是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须拥有的。有个已经毕业的学生曾向我讲述了他应聘工作的经过:他去一家大公司面试,经过交谈,老板觉得他并不适合这个公司的工作。因此,他很客气地站起来和老板道别。他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时候,手指不小心被椅子上跳出来的钉子划了一下,他顺手拿起老板桌子上的镇纸,把跳出来的钉子砸了进去,然后和老板再见。就在这一刻,老板突然改变了主意,留下了这个学生。事后这位老板对他说:“我知道在业务上你也许未必适合本公司,但你的责任心的确令我欣赏。我相信把公司交给你这样的人我会很放心。”这位学生很感激我,他告诉我,这多亏于小学阶段我对他的教育,让他一生受用。

现在有些父母不太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当孩子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父母总想替孩子完成,希望能为孩子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这学期,我刚接手一个新班,对学生还不太熟悉,一天,我在教室门口检查学生到校情况,等上课铃声一响,我就看见有几个孩子慌慌张张地往教室外跑,我拦住他们问他们干什么去。其中一个小男生说:“我妈妈没把我的语文书装进我书包里,我得回家取书。”我又问另外一个:“你干吗去?”他回答:“今天有体育课,我妈妈忘记提醒我换运动鞋了。”四年级的学生还不能独立自理,还要靠父母。我告诉他们这些事情不是你父母的事,是你们自己应该准备好的。你们早应该在一、二年级就养成这个习惯。

二、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孩子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有一次,我教一年级的小学生学习字词,当学习到“中”这个字的时候,我要求学生用“中”字组词,有的学生说“中国”、“中间”、“中华”,我都说好,有一个小朋友也用“中”字组成了一个词语:红中,我就问,“红中”是什么呀,他说“红中”就是麻将牌啊,这你都不知道啊。我说你怎么这么熟悉啊?他说,我妈我爸特爱打麻将,天天打到半夜。我说这影响你学习吗?他说当然影响我学习了,后来我学不进去的时候就在旁边看,现在他们“三缺一”的时候,我还能补缺。大家想想,这样的父母还能培养出爱学习的孩子吗?另外,同龄伙伴的榜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也要注意让孩子向同龄人中优秀典型的伙伴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维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有了好习惯的孩子,走遍天下都让人放心;有一身坏习惯的孩子,会让别人不得安宁。一个人能不能担重任,会不会办事,办得如何,恐怕都跟习惯有关。可我们有的家长,太重视孩子的功课怎么样,分数怎么样,名次怎么样。实际上,一个人的习惯怎么样,才更重要。总之,让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三项健康须重视。具体来说,一是孩子生活习惯及是否有好的休息与睡眠。二是心理习惯,处世态度是否积极乐观,有没有爱心,肯不肯承担责任,能否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三是行为健康,是否有集体和纪律认同感,是否合群。

我们家长和孩子之间要架起理解和沟通的桥梁。我们是否真正地蹲下身子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就能理解孩子们了。我曾开过若干次学生座谈会,他们集中的.意见最不喜欢父母唠叨、蛮横、苛刻、莫名其妙的发火、翻老账、说话不算话、不以身作则、过多干涉学习、疑心太重。更有一个同学给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母亲过生日那天,他买了蛋糕和礼物,本来以为母亲会很高兴,会夸他,没想到母亲的三句话让他心里很难过,“有这个时间,你不如多看会书。”“有这个钱,不如买点学习用品。”“有这个孝心,不如给我考班里前几名的好成绩。”还有一个学生,语文第一次考了90多分的好成绩,做梦都想着让父母表扬一回。父母拿着卷子却毫无表情,“你怎么还会写错别字?”为人父母,你可知道,孩子在选择生日礼物时,他是多么激动,心存多少美好的东西,被你一句话,一个举动就灭掉了。其实,家庭教育中最关键的东西是什么?如果退到最后的距点,保留孩子的发言权,在他最困惑、最难过、最兴奋的时候,想到告诉的第一个人就是父母。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平时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一语千钧”的教育名言。今天的孩子,不是不行,而是父母不相信孩子能行。于是,担心代替了放心,指责代替了赞扬,挑剔代替了赏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宝藏,在他们身上,都潜藏着一些智慧和才能有待开发。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走向成功。教师的最大智慧,是对每一位学生潜能的挖掘,给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有成功的体验,健康快乐地成长。做父母的也要有一个神圣的职责,就是帮孩子开发“真棒”之处,哪怕是深藏不漏、点点滴滴。建议你们改变一下方法,今天回去就找出孩子的五条优点(优点总比缺点多),并告诉他。以后要变着法多表扬他。①提前表扬。比如孩子来到厨房,你可以这样说,孩子帮妈妈做饭来了,并给他一个赞许的微笑。本来孩子并没有想到要帮忙,可经你这样一夸,孩子就点头默认了。②间接表扬。你发现孩子的考试成绩提高了,可以说妈妈真高兴,言外之意就是你进步了。③动作表扬。一张充满笑容的脸,一个肯定的点头,拍一拍肩膀,亲一亲脸蛋儿等所表达的肯定信息都会使孩子受到鼓舞。④借力表扬。如:见到你们老师了,老师们都夸你进步很大,你爸爸说,这些天,妈妈不在家,这孩子特别自觉。一句话,表达了别人的夸赞,效果倍增。

自古英雄多磨难,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的羽翼,走向社会,面向人生。所以我们还要预先对他们进行一些挫折性教育。首先是批评,现在的学生承受能力极差,听不得一点批评,即使做错了也不能批评。我们经常遇到父母袒护孩子,自己认错的现象。给予孩子必要的纪律约束和适当的批评,有助于他们心理健康。其次是必要的惩罚,让他们体会到受挫折的感觉,学会自我调节。最后是忽视,我们总是一味地以孩子为中心(吃、穿、用,甚至看孩子脸色),无论在哪种环境中,主角都是他。事实上,一旦环境变化,他就可能成为配角,甚至不被重视。所以我们应适时转移重心点,让孩子适应新的变化。以便他进入社会后,能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及时调整心态。

教育系和教育学 篇6

钱锺书先生有一段话,堪称对大学教育系的经典调侃:“因为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72页)

近读《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之《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一文,偶见七十余年前陈先生对教育学的评论。该文为一九三一年陈寅恪先生为纪念清华成立二十周年所作。文章对当时中国各学科的学术研究一一做了评论,在谈到教育学时陈先生说:“教育学则与政治相通,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今日中国多数教育学者庶几近之。”(《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二○○一年版,361页)言下之意,教育学离“学术”二字尚远。

两位大师对教育学(系)的直接或间接批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教育学在大学中的学术地位。七十多年过去了,教育学作为“次等学科”的地位仍未改变。究其原因,是否还是因为:一方面由于学科本身缺乏严谨的规范和深刻的理论;另一方面,教育学人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方面或有欠缺。而后者或许正是教育学界应当努力改进的重点。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 篇7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是指教育者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的作用, 一方面是把社会和阶级的政治原则和立场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 从而进化为学生的内心需要。另一方面是抵制对立思想的影响, 占领思想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社会的再造, 它规定着学生的精神面貌, 指引着学生的政治方向, 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

(二) 高校素质教育

高校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呼唤, 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幸福。所以高校要高度重视素质教育, 培育好祖国的花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对高校素质教育起着推动作用, 同时又受到高校素质教育的制约, 二者相互促进, 相互制约, 相辅相成统一于高校的教育当中。没有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等高校素质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依靠, 同样, 脱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素质教育这个整体就会失去方向。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对高校素质教育具有导向作用

江泽民主席曾经说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德育首位的思想, 而且突出了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所在, 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在思想支配下完成的, 高校教育也不例外。学校教育学生是有自己目的的,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生的思想政治态度是否端正, 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方向。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会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进而影响到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素质教育具有导向作用。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 利用互联网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

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 一定要切合实际, 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杜绝纸上谈兵。根据学生的特点, 采取相对应有效的方法, 实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样才能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工作得到有效的展开。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资源可以得到共享, 使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到公共资源, 且具有形象化、趣味化等特点, 高校学生容易接受, 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来拓展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多元性和灵活性, 这样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正是由于互联网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上面什么信息都有, 再加上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鉴别力等方面的不足, 所以学生在面对混乱的网络信息时候, 有一部分学生滋生了不良的思想, 这会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从而影响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因此学校要把网络工作当成日常工作一样常抓不懈, 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 强调以人为本, 注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的主体是大学生, 因此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过程当中, 一定要以人为本, 注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重视学生的主体要求, 倡导寓教于乐、因材施教。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以灌输为主, 让学生死记硬背, 不考虑学生是不是愿意学和学习了多少。这样的教育方式显然已经过时了, 已经不能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高校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 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本着信任人、尊重人、完善人的思想, 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 因材施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当中来,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三)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来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

在校园内应该设立专门的咨询部门和宣传部门, 以方便学生在遇到思想困惑的时候能找到咨询的地方, 能够更好的解决自己的思想困惑, 这样才能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 使学生的思想回到正轨, 才能更好的学习。高校应该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牢记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这些良好风尚的带领下来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 激发学生努力学习, 拼搏奋进, 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倩.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实践与探索, 2008.

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 篇8

一、我国教育管理存在的现状问题

(一) 教育管理价值的冲突

1.“集权领导”普遍民主管理在我国大学教育管理中得到一致认可和呼吁, 都认同民主管理在教育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在实际中民主管理还仅停留在表面的呼吁上, 并未采用这种领导方式, 更多还是沿袭“集权领导”的模式, 由管理者或少数管理人员决定, 完全没有考虑被管理者的想法和意见。所以导致不了解广大师生的真实需求, 在教学中自主性也不能够体现出来。[1]

2. 思想观念的冲突

在大学教学管理中普遍存在“以人为本”和“以事为本”两种观念, “以人为本”是指价值判断的标准, 在任何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体现出人的价值和重要性。目前在教学管理中主要是“以事为本”, “以人为本”的思想还未激发出教师的潜能, 学生的需求还未重视。

3. 管理重心的差异

我国大学教育管理主要围绕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 由于现实的种种原因, 两者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大学是学术组织, 而不同于政府行政机构, 它的使命是追求真知、坚持真理、传递知识。[2]因此应该更多地依靠专家、学者开展管理工作, 去充分履行大学的教育职责和社会职责。

(二) 教育管理制度的问题

1. 科层式教育制度

我国大学主要采用科层式教育制度, 像金字塔一样从上至下的结构, 离金字塔顶端越近权利就越大, 决定着大学管理职责和权利的核心。科层式是一种严密的管理机制, 但其忽略了人性, 没有一个“人性构建”制度, 抹杀了人的情感和需求。

2. 缺乏管理弹性

我国当前的教育制度是学习苏联的, 奉行“管理者本位”的思想, 因而造成大学管理缺乏弹性, 限制了学生自由选择专业和兴趣的发展, 同时对学生的培养方案较僵硬和死板, 同时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 教学时间不充分等因素, 不利于学生充分拓展视野, 培养综合素质。

3. 教育管理制度繁琐

目前我国大学在教学中的控制过多, 在教学的众多环节中都做了具体的硬性规定, 这种制度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 师生创新性难被激发出来。大学教育应该改变现状, 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给予其一定的自主权和自由, 通过自我引导和学习, 激发出创新。

二、我国素质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素”是构成事物的元素, “质”代表事物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 素质的含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际上素质是指个人的先天生理为基础, 通过外在的教育和实践培养出的稳定的外表和品质的特点。素质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实践的基本理念, 是为了适应国家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是践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也是我国教育改革时代的基本任务。[3]

(一) 素质教育的现状

1. 应试教育的摧残

由于我国的国情决定, 在基础教育领域中所有学校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 混淆了教育的性质和目的, 其把升学率作为学校教育乃至基础教育的唯一目的, 把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 而社会也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指标。学校所教授的知识仅仅是为了应试, 而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有所不同。[4]

2. 素质教育出现失衡现象

我国治国策略采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大学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后续重要力量, 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 要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加强思想道德的建设。

3. 文学素质方面

我国大学生文学素养不足, 文化底蕴不深厚。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时代, 大学生变得很浮躁, 因此个性化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大学教育应该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开展教学工作, 弥补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不足, 培养顺应时代的, 具有人文素质的大学生。

4. 哲学素质方面

我国大学生在哲学素质方面十分欠缺。哲学素质一般是指普通人对哲学问题和哲学理论的理解, 并对此作出思考和评判。在新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中,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随之加剧, 生活节奏也变得很快, 所以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在遇到很多问题时, 由于大学生不具备基本的哲学素质, 所以不能够去判断事物, 一时找不到方向致使走向极端。

5. 自主创新方面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更高要求。中国大学的创新能力极其匮乏, 传统教育限制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 对大学生的要求必须更加严格,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 要不断增强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不断培养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创新比赛鼓励大学生多思、多实践、多分享。

(二) 素质教育不足的根本原因

外因方面:第一, 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 社会环境的好坏, 以及社会产生的社会风气都对大学生思想起到很大影响。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造成部分大学生的个性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有所抬头。第二, 现有教育制度的不足。我国的应试教育存在很多弊端, 在教学过程中只追求高分, 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适应中国现代化人才的要求。第三, 教育环境还不能够适应发展需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责任在教师身上, 首先要求大学教师具备高的素质, 才能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内因方面:第一, 大学生“三观”的取向发生变化。第二, 专业素质和能力不足。目前在校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 都是出于随大流和盲目选择, 没有根据自身的性格和爱好去选择, 所以导致对专业的不喜欢, 因此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和深入。

四、改进和提高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

我国大学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不仅教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主体, 教师是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 通过教学发现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时需要国家政府引导人文素质教育, 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

2.完善教育政策

我国教育政策改革需要由政府主导和实施, 所以政府应该完善大学高校教育的素质教育政策, 指明我国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同时还需要各院校不断完善素质教育政策,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更需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不仅要传承知识, 还要通过教学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去影响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旭玲.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改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2 (S1) :68-69.

[2]逄锦聚, 李毅.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5 (03) :57-62.

[3]周建松, 邹宏秋.大学素质教育的责任与方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 (01) :125-129.

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 篇9

一、身体素质教育

1.概念的界定

身体素质是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 是维持人们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素质, 也可以叫基本活动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体格、生理机能、体能和适应能力等。

2.身体素质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 人们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却没有随着营养水平的提高、身体形态指标的升高而相应的提高, 相反, 我国许多人群的身体素质却呈现出下滑的发展趋势。

张建华 (2004) 研究显示:2000年对福州市20岁~59岁的1681名成年人体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同1997年4738名成年人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所测均数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福州市成年人随年龄增长, 身高均值下降, 体形变胖, 机能水平逐渐下降, 素质显著下降。

青少年 (本文主要指大中小学生) 的身体素质也呈现明显的下滑。2005年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表明, 与1985年、1995年的调研相比, 儿童青少年 (学生) 身体素质呈全面降低趋势, 特别是肌力、耐力、柔韧性下降幅度较大。

许多调查发现, 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呈现下滑趋势。刘蓟生 (2004) 认为, 我国体育工作者对19岁~22岁4个年龄段的大学生1985年、1995年和2000年三次体质调研结果中的11项形态、机能、素质的指标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 在过去15年间, 我国大学生身体形态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而机能和素质指标, 除个别指标略有提高外, 其余均呈下降趋势, 男女大学生的耐力素质和柔韧素质下降最为突出, 15年均呈现非常显著的下降趋势, 且下降“先慢后快”。另外, 速度素质的下降也较为明显, 力量素质则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在20世纪后期,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 经济的高速发展, 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 也给当代大学生们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

3.造成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

(1)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在孔子那里, 表现为倡导“学而优则仕和读书做官论”;在孟子那里则是主张“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而在整个封建社会, 特别是儒家文化主要倡扬的就是“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人生最高目的就是求功名利禄, 以光宗耀祖。代价就是“头悬梁, 锥刺股, 十年寒窗苦, 一朝人上人”;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和精神, 直至死而后已。

(2) 源自“科举制度”且变本加厉的“应试教育”摧残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这种教育把体育放在无足轻重的末位, 本末倒置, 明显违背了人的本性和教育规律。教育就是培养人之为人的过程。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知识当然很重要, 但是完美的人格至少包括五个方面:健康、美丽、道德、知识和智慧, 而不只是由知识这一种要素构成。在人格的五种构成要素中, 人的身心健康显然处于首要的基础位置。没有健康的身体, 就没有人的一切;体育决定着人的本质;体育的低效必然会导致德育和智育的低能状况。而在教育实践中施行应试教育, 就只能导致老师是教死书和死教书, 学生是死读书和读死书。

二、生存素质教育

1.概念的界定

生存素质教育是所有有生命的个体为了维持自己的健康生存和发展所必须进行的必要生存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教育。

2.实施生存教育的必要性

(1) 生存教育是教育追求的最终目的。所有关于教育的认识论、价值论都要以生存论为基础。教育无论是满足知识发展和理性发展需要, 还是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最终都是为了人更好的生存。它终究会还原到人的需要这个层次上, 而人的需要又根源于人的生存, 生存承担着对需要的理性规定。教育这种形式充分地体现了对人之生存的高层次的精神关怀和对这种精神需要的满足, 它为人的生存找到了可靠的精神家园。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是教育的本意, 教育也只有在关注“人的生存”这个基点上, 才会寻找到教育本体目的的本源, 才会真正找到其意义和价值之所在。叶澜教授认为, 关注生存状态和生命状态是为教育的价值寻找到一个根本的立足点。“在一定意义上,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这是教育在整个过程贯穿的一个核心理念, 也体现了教育本意即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关怀人的生命, 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

(2) 中国的教育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把培养青少年的生存能力, 当作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来抓。我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严重, 生存教育一直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现在, 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 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是爷爷奶奶的心头肉。许多家长不会科学地疼孩子, 孩子读小学了家长还给他喂饭。由于有长辈的操劳和宠爱, 在家他们大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上”生活, 独立生存能力没有得到锻炼, 一旦他们在生活中碰到困难, 他们就会叫苦不迭, 依赖他人;在学习上缺乏钻研精神, 碰到困难就会望而却步, 畏缩不前, 不会去想办法解决困难。

实际上, 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已看到我国学校对培养学生生存能力重视不够的问题。1999年6月1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指出:要“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 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 讲究实际效果, 克服形式主义倾向。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 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里所说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就是指生存能力。可见, 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生存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 素质教育就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 以身体素质教育和生存素质教育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 在实施素质教育时, 要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的生长点——身体素质教育和生存素质, 才不至于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

[1]薛晓蔚.素质教育要注重生存教育.山西教育, 2000, (15) .

[2]徐恒勇.江苏省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趋势及体育生活现状调研.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代建军.教育的生存职能[J].当代教育论坛, 2005, (2) .

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 篇10

1 音乐教育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陶冶学生情操的有效形式

音乐教育可以净化心灵, 陶冶情操, 振奋精神, 鼓舞斗志, 以情感为纽带, 通过渐进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加以渗透来达到目的。音乐教育的特点是通过艺术活动调动学生的情趣, 打动学生的情感, 以美引善。音乐用富有想象力的旋律, 优秀的和声织体, 发人深思的复调, 使欣赏者的思维随着音乐一起飞扬。音乐教育实施的重要方面体现在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上。作为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的艺术教育形式, 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良好的艺术教育形式, 不仅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 而且实现对学生全脑的开发。音乐艺术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 对人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不知不觉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情操、胸怀, 对人的精神世界深层的影响, 是不能替代的。艺术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基本的技能技巧, 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艺术教育这一形式启迪学生的心灵, 丰富学生的知识, 促进智力的开发, 增强创新的意识。

2 音乐教育是启迪智慧、丰富想象的一把钥匙

在教学过程中, 音乐作品以那强弱分明的力度、缓急交错的节奏、抑扬旋律及悦耳丰满的和声, 塑造出一个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使学生的大脑皮质结构在对音乐作品进行感知、记忆、分析、创造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中, 把因受应试教育而桎梏的思路开启, 使之更为开阔, 思维更加敏捷, 想象更为丰富, 精力更加集中。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记忆力的发展。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通过歌曲演唱、音乐演奏和随歌随舞活泼丰富的教学形式, 让学生全身各种器官都能活跃起来, 在提高兴趣和注意力的同时, 也促进学生记忆力的提高。音乐还能改变人的情绪, 听一些轻松愉快的抒情音乐, 能使我们浑身放松, 愉快的精神对改善记忆有着显着的效果。唱歌无形中就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艺术性语言以及对正确发音也有很大帮助。曲调中有强弱快慢的变化, 经常歌唱能使学生对语言的重音、节奏、句子的结构等加强理解, 不仅有利于学习本国语言, 也有利于外语的学习。而且, 音乐也可以使耳朵变得敏锐。

音乐作为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 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及审美趣味方面有着别的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以音响为表现手段, 构建成富有动力性的审美形式来诉诸心灵的精神, 作用于人的情感, 引起共鸣、联想、想象,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接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熏陶渗透, 从而使人们达到完美的崇高的思想境界。音乐教育是打动情感的教育, 深刻真挚, 陶冶性情, 给人一种上进的力量。好的作品能影响一代人或几代人, 人们从中吸取“营养”, 充满了生机。但是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不好的作品和“地下工厂”的一些音乐, 非常低调, 给学生们不好的影响, 是不容忽视的。艺术上的低级趣味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把人们的心灵禁锢起来并侵占了学生头脑中音乐的那片净土, 致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变得偏激, 个体行为怪异, 所以在我们中学音乐教育中让学生多听多接触那些健康向上的作品。荀子在书中写到“乐者, 乐也”。他认为音乐使人快乐, 是满足人们的情感所不可缺少的。在健康的音乐滋养下人们会提高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可以说音乐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 人格更加完善, 相互关系更加和谐。正如贝多芬的慢板乐章使人进入沉思, 而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则令人迈起轻松的舞步, 每一个优美的音乐作品, 都有一个高尚的灵魂, 而高尚的灵魂使人在困难面前增添勇气, 在痛苦中变的坚强, 激发人们对美好前景的不懈追求的热情。随着人们对音乐的接触, 一次次产生了对客观现实的美好的情感体验, 随着这种体验的不断深化, 逐渐培养起审美情感、道德情感、理智情感, 这样, 作为人的高级情感素养就能够得到陶冶。

3 音乐教育是学生感受生活、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

在教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同时, 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音乐教育因其独特的优势, 将成为学生更好的与自然、与社会相互沟通的一种方式。首先, 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是不言而喻的。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作为基础, 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 音乐在实现其思想教育的作用时, 并不靠灌输, 而是依靠音乐对人思想感情激起的强烈共鸣潜移默化地产生教育影响, 使学生将对美好、崇高境界的追求作为目标。追求美的目标必然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意识的形成和行为规范, 爱美必须择善而行, “从善”必“弃恶”, “爱美”必“痛丑”, 所谓“知美丑”, “识善恶”。有了对美与丑, 善与恶爱憎分明的态度, 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就有了情感的基础。其次, 优美的音乐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音乐可以使人愉悦的心情得以升华, 获得心理上极大的满足感, 也可以使不良的情绪得到宣泄。有研究结果表明, 不愉快的情绪会导致一些疾病的产生, 而愉快的情绪则有利于身体健康。

小学阶段的鼓励教育和挫折教育 篇11

关键词:低年级;心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43-01

担任班主任工作已快6年了,在这短短的六年时光中,我回看过往,与孩子们的点滴历历在目。在平日的工作中我最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即他们的“精神教育”。

小学生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大致的归类为三不同的阶段,即我们常说的小学低年级段,小学中年级段.小学高年级段。

一、小学低年级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低年级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维很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喜欢以自我为中心。

二、小学中年级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处在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最明显的心理特点是自我意识突然萌发并逐渐增强,其主要表现是,对外界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态度,开始尝试自己做出判断。他们不再无条件地信任老师,而且特别关注老师是否“公平”。由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动荡”的过渡时期,不听老师话的现象开始出现,班级工作的难度明显加大。

三、小学高年级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五、六年级的学生,身体发育再次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在心理方面,他们的智力有很大的发展,逻辑思维开始在思维中占优势,创造思维也有很大的发展;他们对新奇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往往见异思迁,朝秦暮楚;他们独立意识进一步发展,常常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甚至比大人们还高明,因此爱自作主张,顶撞老师和家长。

因为每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不同,所以,针对不同阶段的孩子的思想教育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我的教育方法主要就是:鼓励教育和挫折教育。

那什么是鼓励教育和挫折教育呢?

鼓励教育法是指以激发、勉励和鼓励为原则,采取一定措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愿望,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准则,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一种教育方法。同样,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

对于一二年级段的孩子,我认为就应该以鼓励教育为主。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他的“认知”和“自我”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我一般都采用肯定的教育方式和榜样教育。对于孩子发生的错误,我都是先站在他的立场想他的动机,然后肯定他某些值得鼓励的地方,最后指出哪些做法不当的地方。并告诉他我很期待他的表现,也告诉他们我给他们容错的空间。

班上有个孩子在一年级时爱打架,班上的朋友也不多,时时为别人的一句话就动怒,而且拳拳相向。事后又第一个跑来向我“诉苦”。当我问清楚事情原由后,我对他说其实我很理解他当时的心情,如果换成我,我也觉得我会很生气,但是我不会用拳头去解决问题,因为拳头管不了别人的嘴巴,而且打了别人,别人会痛,拳头也会痛。聪明的你一定知道不用去理会那些话,或者选择收到威胁和伤害时到我这里来寻求帮助。聪明的你一定明白这个道理。慢慢地,这个孩子有所转变,不爱动手了,也爱到我身边和我说说话,慢慢地朋友也多了。所以我发现,对于低段孩子的最好教育就是鼓励教育。

当孩子们到了三、四年级,我们会发现他们有了自己的“小意见”和“小主张”。这个阶段的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自我能力”已经有一个基本的轮廓。这个时候的孩子有时会出现“小叛逆”。但是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处事能力上都不怎么好,所以我认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教育方式应该以鼓励教育为主,挫折教育为辅。

每个班上都有优等生,有各式各样的“学霸”。我们班的有三个班长,他们的主要特征是各科成绩很棒,自我控制能力很强,影响力很广。但三个班长各有各的特色,他们是我最成功的榜样教育。但是到了四年级,我发现他们遇到麻烦时,就退缩或者找理由推脱责任。所以对于三好的他们,我开始在对他们的鼓励教育中加入了挫折教育。比如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放掉一部分权力,让他们自己安排或拟定班级规则,然后不论对错都执行。后果可想而知,榜样们也遭到同学们的投诉。这个时候,我会在班上平息“风波”。指出班长们的付出的可表扬性,也给出可修改的意见,让大家都满意。但我绝不会在全班面前否定班长的做法,而是下来召开班长会时告诉他们有什么欠缺或不当的地方,并告诉他们要全面考虑和预留问题。并肯定他们的大胆假设和做法。这样做的用意是:维护了榜样,肯定了他们的做法,鼓励了他们以后的思想,同时也让他们知道:万事有险阻,只要肯攀登!

现在,我们班已是六年级。我们在一起走过了很美好的时光,回望过去五年,我们是硕果累累:我们班的每次期末成绩在全市同年级排名都是前三名。我们班还获得了两次市优秀班集体的称号。光环环绕的我们是全校的榜样。但是我慢慢开始发现,作为一个团队,我们是优秀的。但是作为孩子个体,欠缺了什么,我开始观察,思考。发现这个年级的他们的“认知”和“自我”都建立起来了。但常被鼓励和表扬包围,变得自满。所以我开始进行以挫折教育为主,鼓励教育为辅的教育方针。

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 篇12

一、由一个真实案例提出的思考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大一的女生在冬天期末考试完毕, 临近放寒假回家的时候, 自己去逛学校附近的超市。当离开这家超市的时候, 她将一些洗发水、香皂等生活用品放在了自己随身携带的挎包里。出超市安检门的时候这个女生的“偷窃”行为被超市发现。后来, 笔者了解到:这个女孩的家境很富裕, 平常也不是所谓的问题学生。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驱使她作出这样的行为呢?由此, 笔者想到了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的诸如上课迟到、早退、上课说话等违反校规校纪的情况, 还有比较极端的诸如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违反国家法律的情况。面对这样的现象, 笔者认为本质的原因是我们在校的大多数学生还带有孩子般的任性和不负责任, 她们还没有认识到作为一个社会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即是接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所以我们很容易看到, 当学生们遇到小的利益冲突的时候, 他们会选择违反校规校纪, 不顾一般的道德规范的约束, 而且认为理所应当、不以为然;如果遇到诸如重大打击、利益诱惑、重大利益冲突等极端情况的时候, 他们很容易作出和一般的道德和法律规范相悖的行为。由此, 笔者认为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应当完成的一项主要任务即是由孩子向社会人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 大学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应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法律和道德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大基本社会规范

法律和道德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两大基本社会规范, 它们同时存在、相互依存, 共同制约和引导着人们的行为, 维护着良好的社会秩序, 调整着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法律来源于道德, 但又区别于道德。美国著名法理学家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一书中将与法律有关的道德分为义务的道德和追求的道德。所谓义务的道德是指规定着有秩序的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原则, 如果没有这些原则, 人们就不可能组成一个有秩序的社会, 人们违反这种道德将受到谴责。而追求的道德是指幸福的生活和人类能力得以充分实现的道德, 它是道德中较高的层面, 是一种美德。而法律是吸收了义务的道德中的一部分, 加入自己特有的内容, 成为了区别于道德的社会规范。所以,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讲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同时, 法律独立于道德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法律具有确定性、可预测性和国家强制性, 法律强调约束人们的外在行为。所以, 在一个社会当中既存在维持基本社会秩序、通过外力强迫人们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和最低层次的道德规范, 也存在诸如舍己救人、大公无私这样高尚的、令人崇敬的、给人希望的道德典范。

三、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实现的教育目标

高职院校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应以法律和道德在社会中存在的功能为导向来实现教育目标。法律是人人应该遵守的最低道德准则。所以我们德育教育的首要的、最低的目标便是通过法制教育培养遵守法律的公民。法制教育的第一个层次应该是向学生强调法律对人的外在行为的强制性以及违反法律需要承担的否定性后果。这样教育的结果, 虽然有可能大部分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法律的真意, 没有把法律内化为自己道德良知的一部分, 但因为惧怕承担不利后果, 所以当面临诱惑、利益冲突时会选择有益于自己的行为, 进而选择遵守法律。法制教育的第二个层次是培养学生的守法精神。守法精神不仅要求人们在外在形式上遵守法律, 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守法内化为自己道义上的一种义务, 由被迫守法变自愿守法, 由他律守法变自律守法, 由强力守法变良心守法。能完成第二个层次的教育目标固然是法制教育最理想的结果, 但即使只完成第一个层次的教育目标也可以培养出遵守法律的公民。

根据道德要求本身划分的不同层次, 道德教育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培养学生理解社会中存在着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这些道德规范虽然没有变成法律, 没有国家强制力, 但作为社会成员也必须遵守。第二个层次即为在道德教育中应该融入更多的美德教育, 就是理性上引导学生们认识道德作为社会的产物, 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认识道德的存在既是为了社会的有序运行, 也是为了个体的和谐与幸福;认识道德是人们实现社会理想和完善并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这可以帮助大学生自觉的遵守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不断追求高尚的道德生活。当学生将美德当作自己追求的道德理想时, 我们道德教育的目标就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而是培养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

综上所述, 大学德育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应该以第一个层次即“遵守法律”为目标, 而作为道德教育则更多的应该以第二个层次即“对美德的向往和追求”作为教育的重点, 使大学生完成从孩子到社会人的顺利转变。

注:本文是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面向外经贸行业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效性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的批准号是C055。

摘要: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是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前对其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 合理的确定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目标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上一篇:课堂教学展示行为下一篇:发展情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