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职业教育(共12篇)
服装职业教育 篇1
随着国内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加强, 服装陈列正逐渐受到品牌企业的重视.商品陈列装饰在中国还是个新兴行业, 但随着服装国际品牌的大举进入, 国内服装企业已经越来越认识到陈列的重要性, 陈列师在国内目前处于稀缺状态。针对这一市场需求, 为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 我校于07年开设了服装陈列与展示课程, 在全国当数较早开设院校之一。
服装陈列展示教学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应该培养学生具备艺术与商业相结合的综合素质, 作为实验创新课程, 我在教学过程中, 探析以商品战略化的思维参与卖场设计的陈列布局, 从服装设计、产品企划视觉营销的角度开展系列教学实验。首先把高职服装陈列教育分为几大模块,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 考虑陈列在服装企业中所起的作用, 以及陈列师与服装设计师, 销售人员之间的关系, 分为以下方面:
模块一:陈列设计基础 (应用、色彩、创意、灯光设计) 。纵观每个品牌, 都在硬件与软件的要求上达到高度的统一, 以树立起品牌形象, 塑造强势的销售张力, 以追求市场利润的最大化。但为何未能达到成效, 则主要是陈列上没法做到完美, 色彩的运用, 对于陈列来说, 起着主导的作用。有序的色彩主题给整个卖场主题鲜明, 井井有条的视觉效果和强烈的冲击力, 陈列中较多运用色彩对比设定为焦点, 或营造货品陈列的色彩渐变效果, 使顾客产生购物的冲动, 协调和层次感, 并轻易锁定目标商品。在高职服装陈列教育上, 本着细节决定成败的陈列法则要求学生, 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陈列师。
模块二:服饰设计与陈列。带领学生模拟设定主题的陈列法。给服饰陈列设计一个主题并且经常变换, 以适应季节和特殊时间的需要。它能使专卖店创造特殊的气氛, 吸引顾客的注意, 进而起到促销商品的作用。主题陈列法在操作过程中, 陈列师可以运用与重点陈列法相结合的方式。在表现的形式上也都是采取与重点陈列方法一起使用, 并且配合卖场陈列使用。
模块三:品牌陈列设计模拟。在国际品牌视觉营销中有效而成功的品牌商品陈列设计是消费者面对的最直接的广告冲击和形象效应, 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内涵。比较重视卖场陈列设计的主要是一些跨国品牌, 带领学生走进商场, 感受好的陈列带来的视觉享受, 学习好的陈列方法。并模拟品牌进行设计训练。
模块四:陈列设计。训练学生进行生活化橱窗陈列展示, 生活化橱窗陈列展示对道具的选用与场景的设计要求要高, 这就要求陈列师在进行陈列方案设计的时候就需要提前对道具与场景进行必要的设计, 橱窗设计以其最大空间、最为直观的效果对产品的销售及企业文化的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本模块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陈列设计的方法, 以满足陈列的需要。满足企业陈列要求。
模块五:陈列手册与管理。带领学生对现有成功陈列品牌模拟制作陈列手册, 通过陈列手册的制作, 使学生更好的总结所学内容, 掌握陈列手册的重要性。陈列手册应详尽地记载产品的摆放方式, 新季服装的搭配, 以及每件服装的设计理念等, 非常直观。只要拿着它, 就会很清楚地知道该怎么做。
模块六:品牌实习。通过品牌现场陈列的实习, 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陈列的重要性, 通过基本的站店训练, 了解顾客心理, 通过基本陈列手法运用, 巩固所学陈列基础知识, 并深入了解品牌, 为就业铺好路。
陈列称之为是游走于商业与艺术之间, 通过艺术手段包装产品、卖场, 同时利用流行趋势、消费心理等把商品推销出去。陈列的基础其实很枯燥, 它包括层板服装的折叠方式, 服装出样的件数、挂钩方向、尺码排列等, 要求非常细致, 要做到一尘不染、一丝不苟。在这样的基础上, 高职服装陈列展示教育也应顺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小到服装摆放细节, 大到对品牌理解认知度, 都应该符合当代服装发展需要。同时改变枯燥的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陈列的发展标志着新型商品商业经营时代的到来。也标志着服装陈列展示教育即将进入兴起时代, 如果说设计创造了产品。陈列就是赋予产品新的生命, 诠释品牌理念, 展示品牌文化, 提升品牌形象。而服装高职陈列教育就是中国陈列发展的推动力量, 中国的陈列教育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摸索, 需要更加的努力”正如一句话所形容的那样, “有商品的地方就有陈列设计”。良好的服装陈列状态应该是有机的、互动的、全方位。爱因斯坦告诉我们:“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培养出中国最新一代的富有想象力, 创造力的陈列师是我们的目标, 也是适应中国服装行业发展要求, 希望高职服装陈列设计教育在祖国遍地开花, 绽放异彩!
摘要:陈列在中国作为一门服装新兴行业, 陈列师已成为服装企业紧缺人才, 服装陈列课程也成为一门探索前进的新兴学科, 在教学中分模块切合实际培养学生, 使高职学生成为与企业需求紧密贴合的陈列人才, 以适应企业需求。
关键词:课程,模块,需求
参考文献
[1]韩阳:《卖场陈列设计》, 中国纺织出版社。[1]韩阳:《卖场陈列设计》, 中国纺织出版社。
服装职业教育 篇2
服装职业规划1
引言
时间是最难掌握,也是最难拥有的。对于即将跨出校园的我们,是时候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了。
我已浑浑噩噩的度过了我的校园生活,感觉自己的头脑至今还是空白一片,心智还不够成熟,迷迷糊糊找不到方向,这样的我怎么走向社会?怎么去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思来想去,我决定这一次的大学生职业规划一定要用心去完成,不能再让我的职业生涯毁在我懵懂的思想中。“当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我要通过这次的职业规划让我的生活不再悠闲乏味,希望通过这次的职业规划能为毕业后的我寻找到份属于我的工作。
第一章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什么是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一生中从事职业的全部历程,职业生涯是个发展的概念,即将个人职业生活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些可以实际观察到的职业发展过程,而且还包括个人对职业生涯发展的见解和期望,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2、职业规划的目的:
职业规划的目的,她决不只是帮助个人按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工作,达到和现实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订下失业大计,筹划未来,进一步细估量主、客观条件和内、外环境的优势和限制。
3、职业规划的意义:
1、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适应社会发展
2、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确定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3、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实现终身发展
第二章 自我探索和个人认知
1、自我兴趣分析
让我说我的兴趣,一时之间还真有点说不出来,其实我是一个兴趣并不广泛的人,在我的生活中,我只会留意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事物,并会深深的记在脑海,其他的我几乎是过目就忘。选择服装制版这项专业,除了纯粹的喜欢,更多的是因为性格适合的原因。
2、自我优点分析
朋友说我的优势是:在生活中,我比较会把握时间,在学习上,我有颗上进的心,比较爱专研,在工作上,我是个很负责人的人,不达目的不罢休。我想我人生最大的优势就是交了一群益友,她们能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我安慰与鼓励。平时我也常常用“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来鼓励自己。身为班级的卫生委员,让我在生活中养成一种爱卫生的好习惯,也让我提前知道一个人要拥有“责任心”的重要性。通过几次暑假工的经验,我也挺能吃苦耐劳的。
3、自我缺点分析
总体来说,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不爱主动与人交往 ,也不善于与人交谈。对待学习一般处于被动的状态,有时,自己会过多的考虑一些事情,导致心理负担较重,生活有些压抑;自制能力不强;做事犹豫不决;有时还有点杞人忧天,自己吓唬自己,以至于有些事情不敢踏出第一步。做事情喜欢三日新鲜,明明计划好的事情会被自己的个人爱好给摧残,自制力很欠缺。性格上,会因为自己的心情不好而迁怒于别人,有时也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自我解决缺点的方法: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多去社会上走动走动,加强自身的外交能力。平时多与老师朋友交谈,要少说多听,从他们的言语中吸取经验。努力改正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通过坚持每天的晨跑来提高自己的意志力,通过听音乐、写日记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树立好自己的外在形象,学会掩盖自己的缺陷。平时尽可能多的去倾听、感受别人的心声,要多多学习为人处事的方法。
第三章 职业认知
1、职业测评分析:
通过职业兴趣测评,发现自己适合的职业有秘书、图书管理员、办公室办事员、社会科学教师、学校领导等。
通过职业价值观的测评,我的职业价值观是在于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成就,不断得到领导与同事的赞扬或不断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
通过职业气质的测试,我属于粘液质那一类型,胆液质的人踏实,稳重,兴趣持久专注,善于忍耐,感情不易外露,深沉含蓄,不大容易发脾气,对人平和,且具有坚韧精神。他们中大多数人都能很好的利用协调性、积极性、社会性及感情稳定性表现自己的才能,而且不论职位高低,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成绩。但粘液质有些惰性,动作缓慢,不够灵活,内向、冷漠,不善于转移注意力。粘液质的人不仅能从事学术、教育、研究、医学、文字翻译、会计统计等内向型的职业,以其独特才能驰骋在写作、漫画、艺术、服装设计、广告宣传、新闻报道、情报收集等领域者也不少,而且也可以活跃在政治家、外交官、商人、律师等外向型职业岗位上,粘液质的人不适合做富于变化和挑战性大的工作。
通过职业性格测试,我适合的职业有审计员、后勤经理、信息总监、预算分析员、工程师、计算机程序员、证券经纪人、会计、文字处理专业人士等。主要特征有,沉静认真、贯彻始终、讲求事迹、注重事实、有责任感、得人信赖。
2、学校与专业情况分析:
现在所处学校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工艺美院是全国100所国家高职建设院校之一,学院拥有雄厚的教学团队,学院一直以“致用致美”为校训理念,培养了一代有一代学子走向社会,学院的服装艺术设计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实践指导能力,本系拥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其中“服装设计与工艺”为湖南省唯一的服装类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士。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国内重大专业赛事,捷报频传,展示了迷人风采。本系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几年学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部分学生成功实现了自主创业。
刚开始选择在这个专业,只是单纯的因为它适合我的性格,但是经过几年的接触,我发现我开始慢慢的喜欢上这个专业——服装制版。
服装制版师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容纳很多琐碎、繁杂的细节处理,对于人体结构理解,对尺寸 、部位的精确把握等都需要丰富的经验,还要有很高的灵活性,而灵活处理版型则是以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为前提支撑的。
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服装制版师应该更多的参与企业的经营与运作,服装制版师的工作本身与产品是息息相关的,参与得多,对公司了解更多在具体工作中会更加游刃有余。而且在参与过程中花心血考虑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多一方专业的意见对公司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往往这样的专业意见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各大品牌之间的竞争中已包含了版型的竞争。在消费者看了穿了之后,决定某件服装售卖率的就是服装版型。再漂亮的服装穿着不舒服,我相信消费者是不会买单的。
服装制版的工作看似刻板单调,其实其中存在很大的变通。制版师们的水平在小数点后几位数字的变化中悄悄体现着,这也就是为什么同一个款式不同的制版师打出的版是不同的。
服装制版灵活度就在那一点点,而这一点是需要悟性和灵气的,悟性和灵气是培训不出来的。这一点经常成为普通制版师与高级制版师的瓶颈。
服装制版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同阶段参加适合的专业培训是有必要的,可以使自己的技术和理论基础更扎实、系统。通过培训,还能获取新的制版技巧和方法,增加与同行交流的机会。对服装制版师的职业是很有益的,但是,培训不能解决服装制版师发展的所有问题,提高技能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服装制版师是灵活应用制版技术的对美再创造过程,并且是将理想美变成现实美的关键环节。
处在这样的情况下,即将踏入这行业的我们应该加紧培养自己所欠缺的那一部分。
第四章 职业目标决策
一、整体生涯目标确定:
通过自我认知与职业认知,我给自己毕业后定了三个目标
1、成为一名高级制版师
2、成为一名高校的教室
3、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服装店(运用自己所学专业去完成)
首先我想在所剩无几的大学时日里,根据就业指导老师所说的,多去了解与自己专业有关的服装公司,比如一流企业有哪些,二流企业有哪些,三流企业是属于那种不看文聘只看经验的企业,通过这些确定我要应聘的职位是什么?到达这个职位技能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胜任等等一些问题,发现了问题就马上动身去解决问题。有时间多去收集那些公司的资料,更多的去了解这个行业,熟悉这个行业。提前为毕业找工作做准备,这样也不会毕业就失业那样来的快。
毕业后的前两年,对工资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只求能早点适应这个行业,更多的积累经验,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突破自己。在此期间,寻找机会拿下自考本科文凭,为将来当一名教师做好准备。我的最终目标是开一家有特色的服装店,所以,从此刻起,要多看一些经营管理、营销学、性格分析学等一些有利于开服装店的书籍。
二、制定行动方案
大学的分配方案
暑期阶段,因为报考了驾校,所以这个暑假我将会留在益阳,将驾照拿到手,不能因为考驾照的事影响到我下学期的学习。在此期间,我也会抽空在益阳找到一份有关服装的工作,做最基层的也没关系,学东西是靠自己的,无论你处在哪个位置,只要你拥有一颗上进心,就不怕学不到东西。暑假实习期间,让公司为自己开一张实习证明,为自己日后找工作积累一次经验。
大三上学期
首先学会管理时间,这个学期最重要的是跟着老师一起顺利将毕业设计完成好,做好步入社会的最后冲刺。平时做好每一堂课的笔记,参加一些关于服装的设计大赛,学好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为毕业后能保障自己的权益。多多练习服装手绘款式图以及效果图,通过上网、进图书馆的学习掌握更多有关服装制版的知识以及就业知识等。还要加强自身的情商,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中,获得事业成功,只有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非智力——情商。
大三寒假
这段期间开始直至毕业,我们处于实习期,这时我应该学会转换角色,及时转变思想,多去了解这家公司,我的工作岗位,怎样在实习期间学到更多的知识。工作之余,还当了解其他行业如销售,管理,法律等知识,多多与人交流,处理好身边的人际关系。
正式就业期间,要以最充沛的.心态来面对,从各方位去了解这家公司,并对此做好一份对策,努力做好自己,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公司争取利益。有时间也可以通过网上渠道去参加一些服装大赛,积累经验与实力,等能力慢慢强壮起来,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往更高处发展。
第五章 职业生涯规划总结
计划的制定与计划的实施同步,计划的关键在于实施,通过这次的职业生涯规划,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所处的学校,即将面对的社会进行了仔细分析。结合自己的有缺点、社会的现状,为自己的职业确立了短期、中期与长期目标。
在今后的学习及不久的工作中,我会督促自己按计划实施,按时评估,尽可能早的实现自己心中理想的职业。
服装职业规划2
首先第一点,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要对服装设计有较高的造诣,把握流行敏锐力洞察力一定要强。
第二点设计出适合当前市场需求的作品,市场占有率高的作品显得尤其的重要。
第三点。好的设计师能独力完成从一套创作设计到成衣的打板制作流程!
第四点。对面料熟识,能用不同方式进行组合搭配!
第五点。拥有一个舒适并有想象空间的工作环境!
服装设计师首先要热爱艺术、把握流行,再次要有深厚的艺术造诣,扎实地绘画功底。又要有一种理想――创造自己独有的艺术世界,希望美梦成真,敢为人先的时尚理念,是时尚的探险者、弄潮儿,对服装情有独钟,对普通的面、辅料有一种独特的欣赏。
搞服装设计要经常借鉴前人的成功之作,要从优秀的作品汲取营养和设计灵感,但绝不等于拼凑和照搬。裁剪、制作技术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基础,是表达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但并不等于学会裁剪和制作衣服就是学会设计了,正像学会演奏钢琴的技巧并不等于会作曲,学会砌墙并不等于会建筑设计一样。会画时装画只是掌握了一种表达设计意图的工具而已。从上述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画设计图仅仅是设计的开始。作为服装设计师除了要设计出好的作品,同时还要懂得你的设计作品的意图。
服装职业规划3
一、做职业规划首先做到认识自己
我是一名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性格方面属于那种比较外向的人,由于性格方面的原因,所以自己比较善于与人沟通。人际范围也比较广。而且从小父母就开始培养我的独立性,所以很早就开始自立了,像现在基本上不用爸妈操心了。自己在业余时间爱交友、喜欢看小说、听音乐、外出散步逛街、、聊天,还有上网。自己平时能与人友好相处,能真诚待人。做事认真、投入。可能与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关系,所以在信念方面还可以,觉得自己是一个不轻易说放弃的人。对于困难我觉得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说是目前的条件还不够成熟,限制太多。所以很多时候我都这样激励自己不要轻易放弃。自己也有迷茫的时候,每次自己都会努力调整。这样自己才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够生存下来。
二、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和缺点
有句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我恒心不够,体格不佳,身高有待提高,学习方面需进一步提升自己,但可凭借那份积极向上的热情鞭策自己,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培养起来恒心的。充分利用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庞大亲友团的优势,真心向同学、老师、朋友请教,及时指出自存存在的各种不同并制定出相应计划以针对改正。
三、就业分析
服装设计这个专业也算是一个新起的行业,还是很有前景的,可能从小受我表哥的影响,所以从很小的时候就有这个梦想了。从前几届师兄师姐的就业状况和老师的介绍来看,我们这个专业还是很好就业的。只要自己掌握了扎实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还是可以站稳脚的。
(1)总的目标可分解成几个小的目标去分阶段实现。
第一个目标,在大学期间内,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多参加一些服装设计类的比赛,来锻炼自己;对于学校的一些社团组织更应该积极参加,这些都能让自己在历练中让自己得到成长。从而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及办事能力。同时努力扩展自己的人脉关系,为今后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第二目标,首先是要把一些证书和等级考试通过,为自己以后找工作创造更多的机会。其次多走出学校去外面开阔一下眼界,可以找一些兼职或其他的工作来让自己提早适应这个社会,这样毕业了开始工作也不会感到排斥。至少我在社会中生存过,学到的东西是在学校无法学到的。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不只是为了表面意义上的赚钱而是更深层次的锻炼。
完成上述两个小目标之后,自己要开始新的征程。可以选择设计行业,或是自主创业。
四、要想像罗伯特
清崎书中写的那样过一个不为金钱所困、清闲自在的人生,需要缩小自己和其它社会精英之间的差距。这些差距包括:
(1) 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应该终身学习,不仅要学习书本有形知识,还要学习人生这无形的知识。努力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
(2)知识上的差距。书本知识的欠缺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应当是实践的差距。为了缩小这种差距,需要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多多思考,在实践中体会书本知识。
(3)心理素质的差距。社会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而作为一个被人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缺少的可能恰恰是这一点,往往遇到些许挫折和失败就会退缩。这种差距,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消除。
(4)能力和差距。这一点可能是最重要的。为了缩小这种差距,除了在实践中逐步学习外,还要和业界精英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随时请教和学习。多参加一些培训活动,同时多听听大师们的讲座,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少走弯路。
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应认真总结和不断的反思。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够逐步走出困境。才有可能逐步走向成功。
五、大学期间 主要完成以下内容:
(1)学历、知识结构: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熟练。扩大自己的视野,多翻看杂志,就算技术不算高也要做到“眼高手低”。努力通过英语四、六级、拿到计算机二级证书。与此同时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熟悉工作环境。
(2)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在这一期间,主要做好职业生涯的基础工作,加强沟通,虚心求教。
(3)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适当交际的环境下,尽量形成比较有规律的良好个人习惯,多于人接触,积极参加学校社团和校外组织的活动。
(4)利用闲暇时间阅读。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此期间,也应该多出去接触社会,做一些兼职,我个人认为,不管你做的工作是不是与服装设计有关系,但至少已经接触过社会,你所得到的经验相对肯定也会比较丰富,学到的东西也肯定与在学校所学到的是不一样的。通过这样的锻炼,来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及办事能力,同时努力扩展自己的人脉关系,同时严格要求自己,磨炼一下自己。为今后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在此过程中,自己不能放弃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自己学的是是服装设计专业,但除此外还想把目标范围扩大一点,尽量在大学期间内把化妆证书、驾照、等级证书等等考出。除此之外,还应该提高自己的涵养。
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的知识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学习的话,我会考虑考研究生,然后再做进一步打算。
六、创业考虑期
可以自主创业,也可以选择与人合作的方式。要有激情,敢于冒险,要有梦想,要有理想。更重要的是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信念状态。在创业的时候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不至于出现生存危机。同时,在创业的时候力争不给家人带来压力。
七、如果创业失败的话
在创业的时候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不至于出现生存危机。同时,在创业的时候力争不给家人带来压力。一旦创业失败,自己还应该有一定的资金去周转。然后在视社会环境决定自己的发展。在此期间,应进行反省和总结。并不断学习和求教别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企业而言,如何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计划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
服装职业规划4
一、在国际品牌分公司做陈列师的困惑:
国际品牌在国内的公司其实多数是分公司,因此陈列部通常都属于执行部门,陈列模式的制定与橱窗的创意基本都是国外的总部来主导,国内陈列师所接触到的都是已经很完善的陈列管理与培训体系、固定的陈列模式、固定的陈列标准,陈列师个人只需要学习并复制就可以了,不需要动太多脑筋,也不需要太多创意。优点在于可以学习到完善的陈列管理理念和这个品牌固有的陈列模式,缺点在于缺乏创造性,个人发挥空间受局限。通常国际品牌的陈列师工作一、二年就可以完全掌握,然后日复一日的重复再重复,对于一些有自己想法和创意的陈列师来说时间一长就会觉得乏味,因缺乏创造性又不没有长期明确的职业规划而感到困惑;当然,在国内成熟的品牌分公司做陈列师也同样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二、在国内品牌总部做陈列师的困惑:
国内的服装品牌的总部陈列部属于指导性部门,优点在于相对分公司的陈列师来说发挥空间较大,比如陈列模式的制定、陈列手册的编制、橱窗的设计、陈列培训、陈列管理等方面都可以充分发挥优秀陈列人才的价值;但缺点在于国内品牌发展的时间较短,企业各方面的运作和管理比起国外品牌来说还不太完善,对于陈列部的重视度与专业度也不够,通常会出现以下两种通病:通病一:陈列部门受重视程度不够,陈列部门是营销部门的附属部门,工作中受到营销部门的很多牵制;甚至很多品牌觉得陈列没什么大不了,就是如何把衣服摆的好看,所以陈列师通常不是专职陈列师,多数是督导或者销售人员兼职做;通病二:陈列部门的管理者缺乏管理陈列部门的经验与专业,陈列部的架构与岗位职能不清晰,陈列管理体系也没有搭建好,没有将创意性工作和指导性工作分开对待;这样就会导致陈列人员过少和职责不清,通常是一人兼多职,工作做不细致,疲于奔命;
以上因素都会导致陈列工作得不到成效以及陈列师对未来的发展感到困惑的主要原因;对于以上情况我想根据我个人的职业生涯经历提出几点建议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目前正处于困惑期的陈列师。作为一名陈列师需要对自己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就是职业定位;就就好像品牌定位一样,品牌定位不明确或者不清晰,轻则白白浪费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头再来;重则一蹶不振,让品牌在市场上消失;陈列师未来职业定位不明确或者不清晰,就等于开车选错了路线,开出很远才发现离目的地越来越远,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对于陈列师的职业规划,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分析个人目前的优势和爱好,然后可以从两个方向来考虑:
第一、纵向发展:陈列领域专家(适合职业包括陈列经理或总监、陈列培训讲师等)
陈列所涵盖的内容与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陈列的技法:指陈列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知识、陈列结构知识、陈列搭配知识、陈列原则等)与实操能力的掌握;
2、陈列创意:指陈列模式、陈列道具开发、橱窗设计等能力的掌握;
3、陈列管理:指团队建设、部门架构、部门岗位职责、陈列标准、陈列流程 、陈列的绩效考核、陈列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能力的掌握;
4、陈列的培训:包括陈列技能的培训、陈列标准与管理的培训等内容;
以上内容如果可以你全部掌握并驾轻就熟,那恭喜你,你绝对可以称之为国内资深的陈列专家,你将成为服装企业或者咨询公司炙手可热的宠儿,但要想达到以上的境界少则5、6年、多则时间的历练。其实可以达到以上能力的人在国内少之又少,因为以上内容包含了四个看似不同层面但有相互关联的能力:1、动手能力、2、设计与创意能力、3、管理能力、4、表达能力;当然,这四种能力其实也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性,比如通常喜欢动手或者创意能力强的人通常管理别人和沟通的能力相对较差,管理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强的人通常动手和创意性较差;所以,还是要根据个人自身的特长和优势而明确个人的发展方向,做一个陈列技能和创意都很强的技术性专家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同时,做一个懂专业、懂管理、沟通和表达能力强的管理型或培训型的专家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代表人物:日本陈列泰斗大桥雅子;
大桥雅子在日本是商品陈列的鼻祖,在20世纪60年代赴巴黎、瑞士学习了二十年的陈列,回国把商品陈列带给日本,曾任Dior、Chanel、Valentino、三宅一生等国际知名品牌陈列顾问;用了三十年培养了无数优秀陈列师;在中国也曾经授过课。
第二、横向发展: 服装设计大师、专卖店设计专家、视觉营销专家、职业买手等;
所谓“横向发展”就是指除了掌握陈列知识外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多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让自己成为一个“全才”。国内正规的教育体系中目前为止还没有陈列或者VMD视觉营销这个专业,所以国内的陈列师通常是从三个方面转变过来的:1、美术专业毕业的,2、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3、做销售出生的;通常有这三方面基础的陈列师的特长和未来适合发展的发现也有所不同:
1、美术专业毕业的陈列师:
这类陈列师通常懂平面设计,同时对色彩和视觉美感非常强,在进入陈列行业的前期适合学习并操作做陈列手册、橱窗设计、陈列道具开发等具有设计和创意性的工作;后期如果对专卖店设计感兴趣可以朝着这个方面发展,有多年的平面设计和美术功底,再加上陈列的专业知识,做店铺设计其实非常有潜力;因为国内很多专卖店设计师根本不懂陈列,设计出来的卖场空间和货架都是不合理的,而服装专卖店的空间与货架其实都是为商品陈列而服务的,所以有美术和平面设计专业的陈列师可以横向朝专卖店设计方向发展,即使不会用工程设计软件,也可以指导空间设计设计师把专卖店设计做的更加合理;国外品牌专卖店新形象开发时会找到专业的专卖店设计公司,这些专业设计公司通常是一个团队在操作,其中很重要的成员之一就是资深的陈列师,其他成员还包括企划师、灯光设计师、空间设计师等专业人士。代表人物:香港一间专卖店设计事务所的老板兼设计总监(姓名不详),此人以前就是香港SPRIT公司的陈列师,后期发展成为非常专业的专卖店设计师;给Ochirly欧时力、FIVE PLUS(5+)。
TRENDIANO(欧时力男装)、GOELIA歌莉娅、KAMA卡玛等国内品牌设计过专卖店形象,在国内服装领域赢得不错的口碑。
2 、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陈列师:
有服装设计功底的陈列师最大的优点是不仅对服装色彩、款式、面料等特性有敏锐的触觉,同时也擅长服装搭配;前期在做陈列师的时候最大的好处是不仅可以学习到服装每季度的商品企划、整盘货品的设计风格、不同系列产品特征等重要内容,还可以深刻了解商品在终端卖场的表现力和销售力,为将来成为资深设计师或设计总监打下坚实基础。
代表人物: 乔治·阿玛尼 (Giorgio Armani)
阿玛尼早期在意大利著名精品百货连锁店La Rinascente做过摄影师和橱窗陈列师,还做过服装设计助理,后期成为世界著名的服装设计大师,并创建了举世闻名的“乔治·阿玛尼”品牌。
3、做销售出生的陈列师:
这类陈列师多数是做过终端销售的店长或者督导转型过来的,他们虽然没有前两种陈列师的艺术专业,但最大的优势就是懂得关注销售,让陈列的好与坏以数据说话,让陈列真正帮助销售;在前期做陈列师期间可以多学习商品规划、商品企划、陈列规划等统筹性与计划性较强的专业,在长期的对商品、卖场、销售等环节的积累后可以朝职业买手方向发展。
服装职业规划5
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除了具备上述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设计师的人格。俗一点讲,即:“要做名师,先做好人。”文一点讲,应是“德才兼备”。这里的“德品不正,不讲信誉,自私自利,遇事先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豪无奉献精神,那么,在工作中也就很难卖力气去敬业,很难替别人着想,也就无法与人合作。现代企业在组织结构上是一个军事化的分工合作的集团,不是任何个人能完成所有部门和工种的工作的。因此,设计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切不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目空一切。能否与别人合作,特别是能否与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合作,往往是一个设计师能否成功的关键。俗话讲:“一个好汉三个帮”,在风格的魅力,在其周围聚拢着一大群心甘情愿地与同甘共苦的能人。目前,政治的稳定,经济的腾飞,服装业的发展为我们的设计师施展才华提供了“天时、地利”的大好环境和历史机遇,而能否成功,在某种程度上讲,关键在于“人和”这个因素的把握。“人和”的现代意义即在工作中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很好地与人合作,能承认他人的长处,能容人,会用人。
另外,在市场上与同行竞争时,也要堂堂正正,千万不要靠拆别人的台来抬高自己。“文人相径,”同行是冤家”这种过去小农经济时代的陋习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三、设计师的行为方式:会工作、会学习、会生活。
(1)工作积极主动,要全力投入,兴趣浓厚,体现主人翁精神。
(2)与公司和企业合作,把它当做你的客户,让他光顾你的才华,向他推荐你的概念。
(3)有敬业与团队精神,任何一个项目,都是通过团队共同的力量与完成实现地,用普通的方法使工艺方面达到最佳的效果。
(4)设计师艺术的创造者,又是服装人。自己高于他人,高于企业,所以为了事业,为了自己所干的这份工作,尽到自己的责任。对本行业要有一种挚着的追求,创新探索的精神,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又苦中求乐,倍感幸福
(5)有较强的设计质量意思,较高的工作效率,“快、捷、勤、节、美”。
(6)应时刻站在投资者的角度运作市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给企业至少要有一个安全感,减少冒险数。
(7)懂得推销自己,是一位很好的推销员,有计划有市场数据支持你的设计。要善于表达。多沟通思想。,
(8)有准确地领悟能力,全面地统筹能力,充分的展示能力。
(9)懂服装市场以及品牌运作状况,懂得欣赏品牌的优势。向客户学习,因为他们代表一定的消费群体,相信他们的直觉,根据他们的意见,正确的分析,总结与判断。
(10)对市场要有了解,观察、分析、主导与开发的能力,(懂得看爆款,发现哪些好买,发现哪些还有开发的),深入市场,不能闭门选车,坐享其成,更不能意想天开。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11)学会制作故事版(sforybody):为设计部内部团队沟通版,为市场配合版,设计师系列版:个人品牌,品牌系列版:市场品牌
(12)设计方案短频快,赢利高,艺术与实用相结合。(即学院派与市场派相结合)。
(13)掌握服装设计的六个基本条件:即who什么人穿?when什么时候穿?Where什么场合穿?What穿什么?Why为什么这么穿?HOW怎么样穿?
(14)痛痛快快地工作,痛痛快快玩,愉愉快快的学习与生活。前卫、激情、自信、乐观、青春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服装设计师,优秀的品德是首要条件。
一、绘画基础与造型能力
绘画基础与造型能力是服装设计师的基本技能之一。当然,以前的设计大师也有个别不会画画的,但他需要在其他方面有更杰出的表现。但有些人即使通过在学校系统地学习和培训,仍然不能很好地用绘画方式表达设计意念的话,那将为自己的创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绘画基础才能通过设计的造型表现能力以绘画的形式准确地表达设计师的创作理念,另一方面在设计图的过程当中也更能体会到服装造型重的节奏和韵律之美,从而激发设计师的灵感。
20世纪初包豪斯曾经提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特别是服装,本身就是人体的外部覆盖物,与人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设计师只有对人体比例结构有准确、全面的认识,才能更好地、立体地表达人体之美,这是设计的基础。
二、丰富的想象力
独创性和想象力是服装设计师的翅膀,没有丰富想象力的设计师技能再好也只能称为工匠或裁缝,而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设计市。设计的本质是创造,涉及本身就包含了创新、独特之意。自然界中的花鸟树木、我们身边的装饰器物/丰富的民族和民俗题材,音乐、舞蹈、诗歌、文学甚至现代的生活方式都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迪和设计灵感。千百年来,服装的历史长河中正是由于前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创的精神才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宝贵财富。
在西方服装设计史上,那些备受瞩目的署名服装设计师们均以其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再设计上出其巧思。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颇具影响力的意大利女设计师――夏波瑞莉竟将鞋子设计成帽子扣在头顶,将口袋设计成抽屉状,其丰富的想象力及形象幽默、大胆别致的设计风格备受后人推崇。
3、对款式、色彩和面料的掌握
服装的款式、色彩和面料是服装设计的三大基本要素。
服装的款式是服装的外部轮廓造型和部件细节造型,是设计变化的基础。外部轮廓造型由服装的长度和纬度构成,包括腰线、衣裙长度、肩部宽窄、下摆松度等要素。最常见的轮廓造型有“A“型、“X”型、T型、H型、O型等。服装的外部轮廓造型形成了服装的线条,并直接决定了款式的流行与否。部件细节的造型是指领型、袖型、口袋、裁剪结构甚至衣褶、拉练、扣子的设计。:
服装的色彩变化是设计中最醒目的部分。服装的色彩最容易表达设计情怀,同时易于被消费者接受。火热的红、爽朗的黄、沉静的蓝、圣洁的摆、平实的灰、坚硬的黑,服装的每一种色彩都有着丰富的情感表征,给人以丰富的内涵联想。除此之外,色彩还有轻重、强弱、冷暖和软硬之感等,当然,色彩还可以让我们在味觉和嗅觉上浮想联翩。
服装职业规划6
一、自我认知:
姓名:付灵灵专业: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
业余爱好:写东西,上网,玩,听歌,看杂志
座右铭:我就喜欢这样、听别人的意见,走自己的路,谁也不劳驾。
个人测评结果:我是属于审美艺术型。该类型的人希望自己的工作有机会多方面地欣赏周遭的人、事、物,或任何自己的觉得美丽且有意义的事物,并且希望自己的工作成果能使这个世界更加的美丽或能使他人也有美的感受。例如:设计美丽的服装,谱写出动听的音乐等。这种类型的人通常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感情丰富,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审美艺术型特征:
1、具有丰富烦人想象力和很强的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
2、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和个性,喜欢以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来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
自身的价值;
3、做事理想化,凭直觉对事物做出判断,追求完美,不重实际;
4、善于表达,感情丰富、敏感,容易情绪化。
职业特征:
1、喜欢的工作要求具备艺术修养、创造力、表达能力和直觉,并将其用于语言、行为、声音、颜色和形式的审美、思索和感受。
2、组织能力与操作能力相对较弱,不善于事务性工作。、
3、灵活多变,能够接受不确定性,反对墨守成规,适合自由的、有自我表现机会的工作。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这种职业倾向的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直觉、想象和创造能力,发挥自己勤于自我反省的特长;此外,注意进一步增强自己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
职业价值观测评:
1、自主独立型,认为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按自己的方式、步调或想法去做,不受他人的干扰。
2、报酬财富型:该类型的人认为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获得优厚的报酬,使自己有足够的财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使生活过的较为富足。
3、舒适安逸型:希望将工作作为一种消遣或享受的形式,追求比较舒适、安逸、轻松、自由、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人格类型测评:外向。活泼任性,轻松愉快,在集体中比较引人注目,受人欢迎,对人对事非常热心。有时也可能过分冲动,自我约束力比较差。智力水平很高,思维非常敏捷,头脑特别灵活,学习能力很强。不大适合做事务型职位,那会容易感到厌烦,不能充分发挥才智。
二、职业认知:
服装就业方向:
1、时装设计师: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对市场有敏锐的嗅觉,了解市场的运作情况,并且准确的定位作品,从线条和设计风格到颜色和材质的确定,都需要设计师不断地创新,时装设计师把艺术和技术相结合,来满足作品的要求。
2、时尚造型师:基于对时尚潮流的研究和分析,为广告公司选择正确的地方,组织时装秀,创意出意想不到的结果,需要对时尚领域有极强的敏锐度。
3、产品经理:产品经理在纺织服装领域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们需要对生产线、服装销售线有着详尽的了解,观察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和市场供需状况,并负责其盈亏。
4、市场总监:在确立产品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市场经理必须分析社会流行趋势和消费行为,并以此为公司建立一个整体战略。
5、艺术总监:利用时装秀和广告活动来推广产品和品牌形象。
6、服装营运:负责过滤和协调来自与不同公司的不同需求,以此获得一个最终的风格并安排和监督时装运行面料行、零售店的运行,最终将服装向公众推出。
7、服装表演编导:要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还要有很多的设计灵感,设计构思等等,除了技术方面所要掌握的技能之外,还要具备沟通能力、驾驭能力、指导能力等等,最重要的就是敬业和专业。
8、模特经纪人:发掘好的模特就是模特经纪人的使命。
9、模特教师:模特师资这一部分中国还处于摸索的阶段,不是学过服装表演就能当老师。
三、职业定位:我想成为一名自己想要成为的哪种服装设计师。我觉得,衣服是女生的江山女生的天下,对我亦如此。我想设计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那种衣服,开一家自己的服装店。在设计与选材中加入自己的想法,运用大胆的构思和想象,去创造出新颖有活力的衣服。
四、职业规划:
1、20xx―20xx年:四年的大学生涯时间,我会尽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学业,英语过四级。另外,多看一些与英文有关的书籍,抽空多去市场看看换季的时候各品牌店畅销的新装。没事去网上搜搜看看各知名品牌以及淘宝店内出售的新品,尽量多观察、多思考,然后从中总结出衣服的优缺点,并定位总结喜欢的风格。
2、20xxx―20xx年:这个时候我初入社会,虽然之前对服装业有一定的观察,但并没有深入地了解。所以,
这几年我想去做一名出色的服装设计师的助手,从中学习和了解时装的具体设计与制作流程,取长补短,多观察多思考。了解时装业的流行风格,并探索出衣服怎样做才会受人青睐,而且会连续风行几年不落伍。
3、20xx―20xx年:我已经有了足够的本领和对时装独特的见解,我想在这个时候开一家大的时装淘宝店,让自己设计的衣服在全国各地被各位爱美人士所知争相购买。然后,等品牌响亮了,再开一家时装店,买自己设计的衣服。当然,这个时候我也会特别关注时装界别的品牌的设计风格,学习是不可停止的,尤其是时装界的学习。
五、评估修正:假如上述职业不合适我,我计划做一名模特教师。
1、20xx―20xx年,学好形体课基础知识与锻炼技巧,过普通话考试,多看一些时装秀。
2、20xx―20xx年,去考教师资格证,然后到一所学校去任教,总结思考怎样做好自己,怎样尽到自己该负的责任,并在课余时间多阅读一些与模特教师有关的书籍,参加教师考研。
3、20xx―20xx年,成为一名大学模特教师,除做好自己的工作外,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服装职业规划7
首先第一点,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要对服装设计有较高的造诣,把握流行敏锐力洞察力一定要强。
第二点设计出适合当前市场需求的作品,市场占有率高的作品显得尤其的重要。
第三点.好的设计师能独力完成从一套创作设计到成衣的打板制作流程!
第四点.对面料熟识,能用不同方式进行组合搭配!
第五点.拥有一个舒适并有想象空间的工作环境!
服装设计师首先要热爱艺术、把握流行,再次要有深厚的艺术造诣,扎实地绘画功底。又要有一种理想――创造自己独有的艺术世界,希望美梦成真,敢为人先的时尚理念,是时尚的探险者、弄潮儿,对服装情有独钟,对普通的面、辅料有一种独特的欣赏。
搞服装设计要经常借鉴前人的成功之作,要从优秀的作品汲取营养和设计灵感,但绝不等于拼凑和照搬。裁剪、制作技术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基础,是表达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但并不等于学会裁剪和制作衣服就是学会设计了,正像学会演奏钢琴的技巧并不等于会作曲,学会砌墙并不等于会建筑设计一样。会画时装画只是掌握了一种表达设计意图的工具而已。从上述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画设计图仅仅是设计的开始。作为服装设计师除了要设计出好的作品,同时还要懂得你的设计作品的意图。
服装职业规划8
(一)自我剖析
认识自我就是进行自我探索,认识自我, 不仅要认清现在的自己,更要发现潜在的自己。
优点盘点:做事仔细认真、踏实、有耐心、肯吃苦耐劳。为人和蔼、友善、安分、忠实可靠、很好相处而且能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他人的行为,但我需要基本的信任和理解。总是避免矛盾,更在意维护人际关系。 只要可能,就会使自己适应他人的需要和期望。
缺点盘点:性格偏内向,不太善于表达自己,语言表达还欠缺。交际能力一般,胆小,思想上属保守派,。有毅力、恒心,有时多愁善感,有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
兴趣爱好:1.绘画。这是我的一个兴趣,也是我选择室内设计的一个原因。2.看书。正所谓“满腹诗书气自华”,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能提高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气质。3.听音乐。我喜欢听音乐,没有固定的歌曲、旋律,只要适合此时此刻的心情,就会很认真的听,哪怕听上好多遍,也不厌烦。
平时的空余时间,我会上网浏览网页,看看新闻。作为一名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所以我对设计类工作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关注,特别是室内设计这方面,平时就喜欢看中央台的【交换空间】栏目,所以我就对于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环境分析
国家环境:随着我国人们生活品质的进一步完善、人们越来越重视其自身环境生存与行为质量认识程度,以及环境的美化、科学化、合理化和完善化的程度,生活的品质在逐渐的提高,国家必须有一群室内设计专业的人才来作为补充。
社会环境:近年来,买房、装修,已经成为市民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随着房地产经济的持续走旺和装饰行业的快速发展,这大大刺激了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室内装饰设计人才需求看长,室内装饰设计师就业前景看好。市场繁荣,人才需求自然旺盛。
职业环境:近年来,室内设计行业发展迅速,室内设计师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职业。由于我国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面对高速发展的行业,人才供应出现较大缺口,因此就业前景非常客观,但长江前浪推后浪,竞争激烈,也不容乐观。
室内设计专业介绍
一 培养目标: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志、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室内设计和装饰工程设计,室内外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工作及预算等相应工作岗位的高技能人才。
二 主干课程:
室内空间设计,室内家具与陈设设计,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装饰构造,装饰预算,室内住宅设计,照明设计,人体工程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室内设计思维表达。
室内设计专业就业方向
(1)在各装饰工程公司设计部门从事室内外设计,小区规划等方面的工作。
(2)在市场部门从事宣传策划、设计、施工等方面工作。
(3)在建筑部门从事室内设计管理或施工管理方面的工作。
(4)从事建筑工程技术方面的其他工。
室内设计常用软件
Photoshop、3dmax、autoCAD, 其中photoshop主要是用来进行图像处理的,把渲出来的图经过处理更有真实感;3dmax是每个室内设计师都应该掌握的软件,这个软件用了建模、材质、模型、灯光的展示;cad用来进行平面制图。
室内设计前景
前景是乐观的,但是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到来必将导致人才精英化,这就需要我更加努力学习与专业相关的拓展知识,完善自己,让自己更容易融入社会,融入工作。
(三)未来人生职业规划
熟悉适应期: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不断地摸索中前进,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战略方针,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也许初期的工作状况与预期规划的之间会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会竭尽全力来弥补这些差距以进一步适应职场。在这一期间,主要做好职业生涯的基础工作,加强沟通,虚心求教。这个阶段也可以说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很多课本上理论性的东西与实际是不相符的,因此,我要学会变通。通过这些调整适应,最重要的是我要找到属于我自己的创作风格。
关于我国服装本科教育的思考 篇3
[关键词]服装本科教育 动手能力
[作者简介]向政(1955- ),女,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服装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服装美学。(重庆 400047)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8-0078-01
当前,我国服装本科专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造成就业困难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与企业要求不相适应则是其中的主要原因。笔者针对当前服装本科教学中的不足,提出三项改进意见。
一、值得思考的两个问题
服装本科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为何难以适应企业的要求?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
1.学生所学的知识虽然宽泛,却缺乏有效的专业技能。近年来,学校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服装人才,所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不断涌现的新人便是很好的证明。然而,在每年众多毕业生中,只有少数佼佼者顺利就业,很多毕业生虽然同样具备不错的知识修养,但却难以被服装企业接纳,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具备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技能。
服装专业是一个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宽泛。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专业偏重于艺术修养,工程专业偏重于技术的应用能力,但由于专业间紧密关联,所以为学生建立一个较全面的知识构架,应该是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必要的、宽泛的知识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长远看,也是可以转化为适应社会要求的潜在能力的。然而,无论是设计专业还是工程专业,所涉及的每一门课程都有着相当深度的系统知识。对青年学生来说,在他们对服装业的认知还处于肤浅状态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并能有效地应用这些知识是困难的。对学校而言,宽泛的教学内容需要学校“面面俱到”地安排课程,有限的教学时间则使教师只能在课堂上传授每门课程的知识要点,并安排必需的实践时间,试图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更容易感知的实践能力,算是为学生打基础。但由于课程门类多,教学与实践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学生往往在对所学课程还处于朦胧状态时便转而接受另一门课程,如果每一门课程都如此结束,学生的专业技能便很难适应企业的要求。
2.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偏低。服装专业本科的教学方式,通常采用“课堂讲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评估作业—考试—实习(或阶段实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努力工作,不可谓不辛苦;学生按教学要求完成作业,不可谓不尽力,考试成绩也还过得去,教学环节仿佛没有什么问题,可一旦进入企业,学生则难以适应。原因在于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合服装技能培养需要“反复训练”的特点。没有反复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就不可能得到提高。尽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日益增强,但在常规实习的框架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效果是有限的,学生的动手能力仍然难以达到企业的要求。
因此,服装专业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也许会有人质疑,前面提到的两个问题,与本科教育的理念相关吗?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对服装专业而言,服装本科的现有模式已经到了需要反思的时候了,高职学生就业的相对容易便说明了这一点。
二、对服装本科教育的建议
1.注重本科生的生源质量,把好招生关。服装的艺术创造性和职业技术性,要求学生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素质。我们应认识到,并非仅仅依靠一点美术基础,便能培养出适应今后工作要求的人才,尤其是在当前教学时间相对较短,教学任务较重的情况下,更有必要重视学生的潜在素质。对学生素质和潜在能力的考核,既是保证服装本科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也是出于对学生今后发展前途的考虑,应该认真对待。除此之外,学生进校后的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仍需继续加强,因为正确的观念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
2.合理设置专业并适度细化专业方向,因材施教,精简课程设置。首先,专业的设置既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也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服装的艺术性使我国的服装设计专业首先在艺术院校中开设。惯性使然,艺术院校开设服装专业,首先考虑的便是“服装设计”。时至今日,每年进入社会的设计人才不少,而企业需要有限,同时企业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却难以适应。可见,单一的专业设置已经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服装本科的专业设置,大致可划分为服装设计、服装工程、企业管理与营销三大系统。每个系统所涉及的知识面都相当广泛,因此,每个系统中的专业方向还应有适度的划分。合理的专业划分,既可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也可明确学生的主攻方向,从而有效地在限定时间内组织教学。合理的专业划分,还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创造了条件。即使是涉及不同专业方向所共有的基础课,因专业方向的不同,其授课内容也各有侧重。尤其应注意的是,各专业的学生人数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对服装设计这一“热门”专业,需要有正确、清醒的认识,不可盲目地扩大学生人数。其次,每个学生的性格、志趣、特长各不相同,如果使学生的专长与所学专业相适应,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因此,采取对新生经过一年的基础学习后再确定专业方向的办法是比较恰当的。而对与学生个性关联较强的设计专业,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如果能根据学生个性分别辅导,或者将专业再细分,将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最后,在课程设置方面,无论是为了弥补专业单一的不足,还是出于扩充知识面的需要,当前所设置的课程数量普遍都显得过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专业方向的针对性,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因此,专业课程设置需要精当、实用,对辅助课程尽可能安排选修。
3.加强学生优势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优势能力,前面提到的学生所学知识宽泛,却缺乏有效的专业技能,反映出“多而不精”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优势能力的发挥。问题在于:我们明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难以让学生的能力普遍达到理想的程度,为什么不可以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将培养重点放在能突出学生优势的、哪怕是单一的能力上?突出培养学生的优势能力,实际上是给学生一块进入社会的“敲门砖”。学生在获得展现才能机会的同时,在学校获得的相关知识也就有了用武之地。唯有如此,学校的全面素质教育的良苦用心才会有所回报。
服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毕业后,通常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企业对毕业学生的要求,往往是上岗就需要有熟练的动手能力。熟练表现在“质量”与“速度”两个方面,即要求学生不但会做,还要求做好,在“好”的基础上还要求“快”。因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才是学生适应企业要求的关键。要使学生具备熟练的动手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1)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实践活动。例如,学校与企业联系,为学生安排定点实习的场所,每周保证用规定时间完成企业交付的工作,形成制度并建立考核记录;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比赛,在参与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实践能力;在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上,可以打破常规,增设“晚自习”,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反复练习”时间。通过以上手段使学生明白:服装专业的种种技能是在刻苦的反复实践的训练中获得的。没有反复的实践练习,就难以将课堂知识变为工作能力;缺乏反复练习,熟练的技能只能是一种愿望;坚持反复训练,才有可能学有所成。(2)课堂教学要以动手能力为核心组织教学,教学方法及手段要与之相适应。对技术性含量高的课程,要坚持“讲授—示范—学生动手”的互动方式。学生要以高度的敬业精神,认真完成作业;课后要自觉地反复练习;要敢于否定已完成的作业,力求更好。(3)严格教学质量考核。学生能否动手,应该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尺。学生成绩考核要以动手能力为主要依据。对学生作业的评判,要以企业的要求作为评判标准。坚持专业技能的反复操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优势能力也会更加突出。学生掌握了专业技能,最终受益的是学生、社会和学校,实现“三赢”。
以上是笔者对服装本科教育提出的一些建议,其关键在于如何使学生“学有所成”,成为服务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服装职业教育 篇4
1 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特点
我国服装产品结构不合理, 主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 缺乏高端产品, 不仅造成行业的盈利水平降低, 也影响了中国服装产品的整体形象,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服装产业发展历史短, 技术积累水平低。特别是在服装出口产品中, 大部分是中低档产品, 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 在国际贸易中主要以低成本取得竞争中的优势, 以数量巨大取得一定的利润, 服装行业在国内成了劳动密集型行业。
科技创新能力差, 配套产业发展落后。我国服装行业的科技创新、科技研发能力不足, 企业中高学历、宽视野的研发人才很少, 企业对于新产品的研发不重视, 投入不足。我国服装业在服装面料、服装配饰、加工机械等方面还很落后, 对环保、绿色、特殊功能服装的高科技面料制造工艺和技术还没掌握, 高档面料主要依赖进口。加工工艺落后,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纺织技术装备普及率低;对人力依赖严重。
品牌影响力不足, 品牌附加值不明显。我国服装行业早期主要靠订单加工而发展而起来, 许多中小型服装厂主要从事贴牌生产, 没有自己的品牌, 仅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产品产生的利润大部分被品牌持有者获得。我国目前还没有世界级的服装品牌, 世界十大奢侈服装品牌都有上百年的历史,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品牌形象, 也培育了庞大的消费群体, 在这方面我国的服装企业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行业生产成本增加, 销售市场竞争加剧。近年来国内劳动力成本逐年增长, 并且原辅料等价格也在上涨, 两方面效应叠加, 导致服装行业成本不断增加, 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在新的形势下, 我国服装企业必须转变产业增长方式, 制定新的战略方针, 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化。
2 我国服装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特点
我国服装企业发展历史短, 水平低, 大部分还处于贴牌加工阶段, 虽然也有部分企业开始创设品牌, 但品牌影响力不够, 特别是集加工、品牌和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服装企业尚未大规模形成。根据目前产业发展现状来看, 我国服装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 这决定将来服装业对新型高素质人才有大量的需求, 未来行业发展所需人才需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2.1 服装设计能力
未来行业发展所需人才应具有很强的服装设计能力。这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创造力, 能把握目标消费群的审美和潮流趋势, 对市场有较深的洞察力。国内服装院校从事服装设计教学的教师好大一部分是从事工艺美术教学的教师, 对于服装市场的理解不深, 教给学生的只是停留在画面上的设计画稿, 缺少相关的“产品完成”经验。
2.2 科技创新能力
这需要培养学生的前瞻视野, 根据绿色、环保、保健等新的消费热点, 开发出相应的高端服装面料, 设计优化服装配饰, 改进生产工艺等, 把先进的生产理念应用到生产实际中, 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盈利水平。
2.3 品牌塑造能力
近年来服装行业的消费以品牌消费为特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企业进行品牌塑造, 有利于培育自己的目标客户群, 目前, 我国大部分服装企业现有的品牌规模小, 缺乏文化内涵, 品牌的竞争力与市场拓展力明显不够。这种品牌建设塑造的不足最根本的原因是服装专业人才的匮乏, 所以要紧紧依靠服装教育改革培养出优秀的服装专业人才。
2.4 市场营销能力
当前一段时期内我国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 服装产品势必要提高销售价格, 广大服装企业应选择合适的细分市场, 找准特定的目标顾客, 针对特定目标顾客群, 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 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3 我国服装行业发展对服装教育改革的诉求
国外的服装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 有了一些明确的认识,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国外的改革内容来看, 许多学校已对服装专业学科的教学内容不断拓宽, 对理论深度进行压缩和变浅, 实践能力则不断加强, 以适应当前服装行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国服装行业的具体情况, 当前我国服装教育改革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构建合理的教师队伍
服装行业特殊的竞争性和实践性要求构建一支合理的教师队伍, 服装教育专业的教师应该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因此, 教师的来源不单单是从高校引进, 还需要从企业一线引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知识基础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去, 这样的“双师型”教师可以带领学校承担企业委托的产品开发任务, 确保教师的理论知识有用处, 实践能力不落伍。
3.2 优化调整课程设置
学校要根据服装企业的实际需求、学生个人发展需要以及服装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对传统的教学课程设置体系进行调整和改革, 优化课程结构。工程类课程应注重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艺术类课程要注重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经济类课程要以满足行业岗位对综合性人才的需要为主, 同时可增设创业的内容。此外还可通过专业实验、专业实习等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对生产一线常用技能的了解。
3.3 突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
服装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是教学方式的改革, 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实时的更新, 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CAI课件等,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强化教学效果;搭建专业的实训室, 开发网络实验室, 建立虚拟工程环境, 增加学生的实训课程, 补充单纯理论教学的缺陷。
3.4 加强实践课程建设和专业实习管理
服装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服装专业的学习最终也是要应用于服装产业的各个方面。实践教育是服装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必须要面对和处理好的问题, 学校一方面要在学校内部开发一些实践类课程, 如服装面料识别, 服装色彩搭配, 服装配饰优化等;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实习管理, 当前有一部分学校由于和服装企业联系不多, 实习站建立困难, 就任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企业实习, 由于企业性质和规模不同, 学生实习学到的知识也不尽相同, 这就违背了专业培养计划里专业实习板块设置的目的, 学校要充分认识到专业实习的重要性, 加强管理, 使学生在专业实习阶段受到良好的培养。
4 结语
我国的服装行业正处在调整转型期, 出口增长面临较大的压力, 内需增长对于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明显, 行业运行内外部压力持续增大, 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 这些产业难题给过去的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 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难题也成为了我国的传统服装产业转型的动力。我国的传统服装产业正从以前的以量取胜、以价取胜的粗放型发展向以产品质量、产品创意、产品内涵取胜;以经营模式创新取胜, 以管理优势取胜的转型, 确保服装行业的活力和竞争力。高等服装教育为服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面对服装行业发展的新变化, 要积极推动服装教育改革, 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 以适应服装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 服装行业整个产业结构和经营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服装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 高校服装教育专业专门培养服装行业人才, 也应该根据服装行业发展的新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以适应行业新形势的需要。现分析了服装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服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认为服装专业教育改革必须对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回应, 以服装行业发展需求指导服装教育改革的方向;同时也阐述服装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服装职业生涯规划 篇5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扬帆启程,把握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为父母努力奋斗,更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而努力 奋斗,加油!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一、自我分析
我是服装设计系的学生,将从事的服装设计行业。我的性格属于比较开朗,性格随和,对熟悉的人能谈天说地,但是面对陌生人一开 始不知所措。别人与我一起共事较轻松,对人真诚。在做事的性格 上比较强,一旦认定的事情不轻易改变。适应能力较好。缺点就是 在大众面前口头表达较差。综合自身的优缺点要解决自身的问题,我需要做到几点:
1、发挥和保持自己性格开朗的优点,对人真诚,一旦认定的事情就坚持不懈的做下去。
2、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来锻炼自己与别人的交际能力,训练自己的语言组织和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二、我对自己服装专业就业方向和前景的分析
目前我国有上万的服装企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来自两方面的问题也出现了。
1、企业:企业意识到原创设计对产品生命力的重要性,只是足够经历的名师能打造名牌,也只有名牌才能使服装获得长足发展。拥有独特设计理念,能够进行原创设计的服装设计师十分少。因此,服装企业对这些服装设计师的需求可谓是求贤若渴。
2、服装毕业生:面前全国大量的毕业生,无疑对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对应聘公司所提出有多年从事经历的要求而烦恼。不然哪些有着丰富积累和了解国际服装市场的设计师那样的优势。
中国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创新来自哪里?除了合理的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外更为本质的就是产品创新,而作为产品的设计者和研究者,设计师正是产品创新的主要领军人。迄今为止,中国暂时还没有像香奈儿,迪奥等有国际影响的设计师,所以说,中国的服装设计行业存在着很大的空白,这正是为什么说服装设计师前景良好的原因。
服装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所,服装企业管理部门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专业毕业生可以在纺织行业,外贸等部门的服装工厂或服装设计单位从事服装设计。职务有:设计师,设计总监,女装或男装设计师,设计助理,制版师,样板师,销售总监,销售主管,市场总监,区域经理,导购店长等岗位。
职业的能力素质要求是交际与沟通能力强;有团队意识;对服装有较高的造诣,把握流行敏锐力观察力强;适合市场要求,市场占有高;能够独立完成一系列创作到成衣的打板制作流程;对面料熟识,能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搭配等。
现在,中国学服装的人数往往比想象中的多,几乎每一个高校都设有服装设计这个专业,而且还是从海外留学回国创业的人才。他们
都成为竞争的对手,想在这行做出成绩来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然而,我为自己设定了一些理想职业:服装营销总监。
下面是职务的条件,让自己朝着这些方面发展。
设计助理或制版师应具备工作积极主动,要全力投入,兴趣浓厚;有敬业与团队精神,任何一个项目,都是通过团队的力量与完成实现地,用普通的方法使工艺方面达到最佳的效果;有较强的设计质量意思,较高的工作效率,“快、捷、勤、节、美”;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营销总监应具备有准确地领悟能力,全面地统筹能力,充分的展示能力;懂服装市场以及品牌运作状况,懂得欣赏品牌的优势,向客户学习,因为他们代表一定的消费群体,相信他们的直觉,根据他们的意见,正确的分析,总结与判断;应时刻站在投资者的角度运作市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给企业至少要有一个安全感,减少冒险数;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目前对面料和服装的一些知识还不够了解,而且在服装方面,对国内外各个时代的服装没有研究。也无法正确的把握服装颜色的搭配。现阶段,我与职业的目标的差距很大,还无法获得我营销总监的标准,但我会朝着对营销总监的那些要求来做,我会一步步拉近距离。从基础做起,可以先应聘员工,积累经验,再朝营销总监的目标前进。
针对自己未来的还有三年的时间的计划。(1)社会实践:寻找自己的专业相关的兼职;(2)人际关系:加强与老师之间的交流;(3)专业方面:加强专业科目,为毕业作品做好准备;时刻关注中国的流
行和国际的流行,积极参加有关服装类的比赛(4)求职方面:积极参加校园招聘活动,学习一些求职信誉简历的制作;了解招聘会的测试,学习有效应对措施,掌握实用的技巧。
服装职业教育 篇6
【关键词】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实践模式 创新
服装与服饰专业是由原来的服装设计专业或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演变发展而来的。目前很多高校对该专业的认识还不够完善,本文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教育现状进行系统分析, 从服装产业背景、教学实践体系等角度出发,总结出现阶段教育模式的不足,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借鉴优秀的教育培养模式,不断完善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符合服装服饰行业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及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这不仅是加速专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也会对我国服装服饰行业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一、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服装服饰行业需要的是能解决服装生产实际问题,能从事服装服饰产品设计开发、懂得营销市场等知识的综合性素质人才。为了满足这种人才需求,可以采取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相结合的模式,在多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中,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参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
1.参与项目设计
专业的实践课程,如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能够体现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应该得到学校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建立优良的产学研基地,使教师和学生有机会参与国家各级主管部门的纵向课题及企业的横向课题,在主体学习阶段引入项目形式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参与的形式可以是专题讨论、实地考察、真实参与等。通过这些教学形式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
2. 增加实习机会
实习是很多服装业发达的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里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可分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基础实习是实习的第一阶段,安排一定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深入效益良好的工作室或企业学习或任职,以了解服装服饰行业的相关行情、基本信息、企业工作环境及服装生产基本技能。第二阶段是专业实习,要求学生以一个准设计师或设计助理的身份参与服装服饰行业相关信息的调研,参与企业的产品设计开发工作,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3.结果评价
对于学生的动态实践过程很难用量化的形式进行评价,学生上交的实习报告等书面作业只能作为评价学生工作的参考依据之一。以“课程设计”为例,报告书第一步通常是大量的市场调研和信息、资讯搜集,因此对于开放式的实践环节,过程的监控非常重要。课程开始时要明确工作任务,包括方向、内容、数量等,中期要检查实践的进展情况及工作质量,并随时进行抽检,这样教师就可以知道学生在课程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和实践活动的执行情况。还有学生在制作报告书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等,也要结合实践教学的目的,由授课教师、企业方和项目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工作组给出具体评价结果并提出意见。
二、鼓励创新教育培养模式
1.调整课程内容
服装服饰专业教育不断融入国际教育的大环境里,多数开设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所使用的教学大纲,要根据市场变化及专业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对于部分实践课程也应不断更新,在内容调整上适当加入现代元素,或增加与国际设计教育接轨的新课程。还以 “课程设计”为例,增加信息调研的教学量,在大量流行资讯的引导下,完成相关的设计任务,使设计作品与时尚相结合,与市场实际相结合。这种专项设计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为学生以后进入相关行业参与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改进教学方法
先进的教学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活动时,要善于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 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从专业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他们的创造力,形成卓有成效的新的教学方法体系。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服装服饰专业具有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双重特点,学院派的设计者更加注重的是服装、服饰产品艺术创新性的展现。学校要能够为学生提供服装服饰行业的前沿资讯,营造艺术氛围,加大综合技能训练的力度,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艺术见解,展现艺术创造精神。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运用多角度、深层次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总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构建,要考虑到产业背景及社会需求,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科学素养,培养适应服装服饰设计专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小锋.试论创新能力在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培养与应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11).
[2]陈先进,丁峰.服装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2(3).
[3]邹平,王琳.服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纺织科技进展,2009(6).
[4]阿尔巴赫.陈舜芬译.21 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的挑战[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服装职业教育 篇7
关键词:服装设计,教学,职业标准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多年来一直处在变化不定之中, 从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 再到现在提出的“高技能人才”。高职培养的人才类型是实用型、应用型, 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有差异的。人才层次是高级专门人才, 比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的素质要高 (如比技术员高一层次的高级技术员) , 即现在提出的所谓高技能人才。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 工作场合和岗位是基层第一线的居多。
我国对于服装设计师的职业定义是:能够运用创意性艺术手段和物质技术, 根据目标市场定位, 设计理念, 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进行服装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而这一定位较目前的高职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来说更为专业和全面, 为了使学生对服装设计师的职业标准有更多理解, 能切实达到不同层次服装设计师应
1 强调职业道德, 遵守行业规范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是一种更为具体化、职业化、个性化的社会道德。在信息传媒高速发展的现代, 部分学生对于设计师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不是很重视。完全借鉴和抄袭, 没有创新精神, 随意将企业案例放到网络上, 对工作诸多抱怨, 无法吃苦耐劳等等, 反应出现在学生忽略了要做一个称职的劳动者首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的基本素质要求。而对于服装的相关行业规范不了解, 增加了工作的磨合期, 也造成了一些学生职场提升的绊脚石。
2 了解自我, 确定目标
刚入校的新生, 对于服装设计专业大多数一知半解, 有很多疑问需要向老师了解, 这一过程学生往往觉得自己困顿且劳累, 由于理解的少造成紧迫感和失落感。在这一时期, 应指导学生感知服装设计的内容、理念, 切勿盲目的给自己定位, 通过打开思维接受服装设计的魅力步入下一个学习阶段。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 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 将设计理论用实践的方式显现出来, 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逐渐开始了解服装设计行业, 并对逐渐建立职业规划找到切实的理由。在后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建立一个可靠的理性定位, 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筹谋。研究专业, 观察生活, 指导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和符号, 进而形成鲜明的个人特色, 而不是一味的追逐和模仿。
3 注重技术, 一专多能
以笔者学校为例, 根据本专业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服装设计师职业标准, 毕业生应该具备助理服装设计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服装产品分析、服装设计表达、服装设计实施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服装产品分析中培养学生制订市场调研的方案设计并对资料和信息进行一般分析和总结;设计方面重在掌握设计技法, 设计理念以及服装的美学、消费心理;在设计的实施过程中能够使用基础的立体裁剪方法, 对面辅料有专业的认识;在服装产品验收方面, 能够根据服装产品的加工情况对服装设计进行修改, 能够对服装功能性指标进行检测和批判。
4 教育贴近市场, 完善职业认识
服装设计师职业标准是依照服装企业需求所制订的基本标准。我国服装企业目前呈现出向国际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的新趋势。在服装设计人才方面, 以前的情况是企业对人才需求量大, 服装设计专业的大学生数量少, 所以学生基本一毕业就能找到工作;近些年服装行业达到一定的饱和状态,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 虽然企业仍然缺人, 但由于人才素质的下降, 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后都未能从事服装设计行业。职业教育是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走的是实用型路线, 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服装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我们就应培养供应什么样的人才。高职教育本来培养的就是高技能人才, 从培养环节上来看, 服装设计专业培养时间为三年, 跟不上服装企业的快速发展节奏, 课程设置滞后于市场, 人才培养模式较为落后。设计就是创新, 没有创新何谈设计, 设计教学也是要创新的, 不能一成不变, 老师的思维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先拓展自身的思维, 提高市场应变能力, 才能更好的进行实践教学, 否则根本无法走进社会走进企业。国内十佳服装设计师李小燕、林姿含在相关行业会议中都提出, 应该大力发展服装设计的职业类教育, 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以推动市场和人才更好地发展。
我国的服装行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 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在这样的形势下, 服装设计师职业标准也成为衡量一个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是否具备相关专业水平的一个标准。从教学的角度出发, 服装设计师职业标准内容详实, 要面面俱到是很困难的, 要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出发, 选择适合的职业等级, 根据该等级的具体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安排。这样既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又能满足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周俐萍.陈述性知识教学策略的探索[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9) .
[2]于显耀.把握办学理念再认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6) .
服装职业教育 篇8
服装行业人才的培养同样要遵循市场规律, 随着服装行业的发展, 其对于人才的质量和种类也带来了更多的变化, 这一变化带来了基于信息化的开放性课程开发成为现今职业教育的主流, 其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协作性。信息化开放性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内容除了专业技能外, 还包括了基本素质、职业素质和企业文化, 甚至外延知识, 而这些内容往往连授课教师都不具备, 所以信息化开放性课程为传统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广泛, 更深入且不同的内容, 保证了服装行业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多种类, 进而疏通了现代服装行业的人才供给渠道。
1 服装行业人才需求的市场化特征
服装行业入行门槛较低, 行业分散, 加之近年来国家鼓励创新、创业, 以及网络消费的兴起, 更多的小型企业或者个人加入到服装行业的大军中, 这就形成了服装企业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而各类的中小企业在对行业人才的需求时, 必然会存在其自身的特点, 比如更多新的岗位类型;再比如中小企业希望通过人才招聘得到的人才可以当即上手工作, 节省培养成本和时间。因此要了解信息化教学对于服装行业人才培养及服装人才供应渠道的裨益, 必然要先了解现代服装行业背景下人才供给渠道的特点。
服装行业需要的三种类型人才。
1.1 多类型的人才
服装行业的发展需要服装职业教育提供更加广泛的教学内容, 培养更多类型的人才。服装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产业链长, 就业岗位广泛, 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的时候需充分考虑服装行业的特点, 提供丰富的、适销对路的人才供给。服装职业教育的开设所面对的主要就业岗位包括设计、制作、采购和营销, 细分岗位在此基础上包含的内容十分庞杂, 例如服装设计岗位根据服装品类的不同, 就可以分为男装、女装、童装和服饰品等设计岗位, 并且同时共存着别的分类方法, 各品类之间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这就带来了职业教育培养人才需求上的巨大差异。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广泛地选择各类就业岗位, 成为服装行业就业的主旋律。这部分学生的培育需要职业教育提供教育内容上的广度的延伸。
1.2 更加专业的服装就业人才
服装行业的企业特性需要服装职业教育提供更加专业的服装就业人才。服装行业的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 由于时间和成本的限制, 缺乏对于人才成长的耐心, 服装企业更多的希望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直接参与到企业经营过程中。服装职业教育据此整体培育状况, 通过双向意愿, 将人才打包放到就业企业中, 而在此过程中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的意愿, 更多的是建立在职业教育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 这就带来各职业教育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的竞争关系, 通过好的培养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度就成了培养更专业就业人才, 建立院校间就业人才的比较优势的必要手段。
1.3 具有企业的标准化知识、职业素质和企业文化的人才
服装企业对于服装职业人才的个性化需求, 需要服装职业教育更多引入企业的标准化知识、职业素质和企业文化。服装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除了对于技能培养的需求外, 对于人才的基本素质、职业素养以及可持续发展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服装企业与职业教育院校还会采取订单式培养的方式, 即在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联系好企业, 找好就业渠道,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入对接企业的工作内容, 确保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到对接企业参加工作, 解决就业问题和企业用工的问题, 同时也是促进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而在这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企业标准化知识的学习以及职业素质的培养则是企业亟需职业教育完成的工作。
2 服装行业的信息化培养模式的优势
服装人才供给渠道对于人才的需求与传统的服装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服装行业职业教育在有限的时间内, 不仅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人意愿以及基本素质的培养, 还需要考虑培养学生技能的熟练程度、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可发展性等素质, 这就变成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完成的任务。而基于信息化的教学课程的开发, 教学方式的更新应运而生, 走进了服装职业教育的课堂, 信息化培养模式的应用更符合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市场规律的要求, 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存在着很多的优势。
2.1 知识传播和知识接受的速度优势
学生学习兴趣度高, 对于专业知识接受速度快, 有助于开拓快速性服装人才供给渠道。服装职业教育存在工作细微、机械台套小等特点, 在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中难以直观地呈现工作任务的操作过程, 比如针织横机编制过程中, 编织罗拉由于封闭于横机机头当中, 学习者无法直接观察。另外, 由于针织织针细度较小, 其编织的工作进程往往很难直观地观察, 这就带来了传统面对面的教育方式过程中知识传授的难度, 以及教育受众的数量少。而通过信息化手段呈现的学习内容, 大批学生可以同时直观地通过图片、视频观察到细微的操作过程, 提高知识传授的速度与广度, 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
富媒体的教育手段更加符合作为网络原住民现代学生的兴趣取向, 通过图片、声音和视频等手段的教学过程, 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学生的认识规律。服装职业教育关注时尚的内容更多, 对新资讯和电脑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 因此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也势在必行。
2.2 知识学习的便捷性优势
学习内容可重复性高, 有利于学生学习。服装行业的知识细碎而庞杂, 利用信息化教育手段, 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加深学生学习的深度。通过课件制作、图片拍摄、视频拍摄剪辑以及声音录制等信息化教育手段, 有利于学习资源库的建设, 同时学习者通过网络信息化手段轻松实现重复学习, 有利于职业教育学生通过课余时间自学或者复习知识,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3 知识内容的覆盖面优势
服装校企的高度融合需要信息化教育突破时间、地域以及企业规模等因素的限制。服装行业的全球化属性带来更多的行业标准, 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上对于行业标准的介绍往往显得苍白, 无法完全清楚地说明一些特殊的标准类型;服装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又需要学校跟企业进行更充分地对接,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更多的服装企业工作内容、服装企业职业素养以及服装企业文化, 而时间、地域和企业规模的限制让这些诉求成了奢谈。信息化资源库的建立恰恰可以打破校企之间的壁垒, 融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服装行业的标准规范, 企业的实际项目和操作流程的教学资源库,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自学和企业员工的培训, 促使服装职业教育便捷地对接行业产业, 进而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供需渠道的对接。
2.4 知识传播的共享性和示范性优势
服装院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减少了职业教育重复性的技能演示, 同时方便了院校间的资源共享以及示范辐射作用。职业教育的现状就是教师往往在承担大量课务教学任务的同时, 还需承担科研和管理工作。职业能力培养依然是职业教育的主旋律, 职业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四技”能力, 必然要提升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技能演示和培训工作, 这些技能演示和培训往往只是一些技术技能动作的重复操作, 却耗费着职业教育者的大量精力。信息化职业教育在应对此类情况时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通过富媒体形式的展现, 让学生可以无限次地看到技术技能操作细节的过程, 不仅更直观, 还可以大大降低教育工作者的劳动量。
教育部门评定师范院校、重点专业的初衷就是要相关专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带动整个行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信息化教育对于服装职业教育的另一个好处, 就是方便院校间教学资源的共享, 方便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示范辐射作用, 带来了优势资源的充分利用, 避免教学资源的重复开发, 同时也保证了教育公平的原则。
3 结语
服装职业教育 篇9
一、职业技能大赛给中职学校服装专业教学改革造成的积极影响
中职服装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想要更好的就业便必须获得用人企业的认可, 并且服装技能大赛开展的过程中也需要获得企业的支持, 需要企业更好的参与进来。服装职业技能大赛能够引领中职学校更好的进行教学改革, 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更好的进行专业建设, 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本身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进行服装技能大赛的时候, 相关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服装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比赛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实训的过程[1]。由此我们也能够发现, 服装技能大赛的过程便是通过教学来促进教学改革, 通过比赛来促进教学的过程。并且服装技能大赛, 也能够很好的推动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在大赛的过程中, 会将很多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以及新标准使用进去, 这样能够很好的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的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改革。服装行业的不断变化会推动职业标准的不断升级, 职业技能的不断升级, 也会推动中职学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升级, 这样能够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的符合企业用人的需要。服装技能大赛考核评价体系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能够很好的推动教学改革的进行。
二、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局限性
我国进行服装技能大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通过比赛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进行, 这样能够推动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改革的进行。所以在职业技能大赛中, 获得好的成绩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了这个学校服装专业办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在很多服装技能大赛都呈现出了常态化的特点, 并且在举办的时候, 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给教学改革更好的进行造成了一定的局限, 所以, 我们也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推动教学改革更好的进行[2]。
(一) 大赛过程中, 项目比较单一
服装技能操作的时候, 使用到的设备比较多, 并且工序和工艺比较复杂, 使用到的面料和辅料比较多, 需要的比赛时间也比较长, 进行比赛的时候, 组委会往往会选择一两种的典型技能来进行, 若是长时间的使用某种技能, 那么这些项目很容易变成固定的套路, 并且呈现出单一化的特点。甚至有些时候, 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 大赛的时候, 选择的一些技能项目已经逐步的被淘汰掉, 这样会让服装技能大赛失去意义, 无法将其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
(二) 备赛训练专业化给教学改革造成了阻碍
有些中等职业院校在参加服装技能大赛的时候, 过度的重视比赛的最后结果, 在参与比赛的时候, 往往会将全校的优势资源集合在一起, 训练的时候针对性比较强, 这样会让那些指导的教师以及参加比赛的学生专业化趋势明显, 经常会同一批学生参与到各大比赛中去, 并且这种方法取得的效果会比较高。这样比赛会变成新的应试教育, 无法将其改革教学、推动课程建设的作用发挥出来, 不可能提高整体学生的水平, 这也违背了技能大赛开设的初衷[3]。
(三) 参赛选手精英化比较明显
在中职学校服装专业教学的时候, 进行实践技能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中职学校实践教学的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学生整体水平决定的, 这便需要专业的学生都参与进来, 仅仅进行精英训练, 无法将中职学校的实际教学能力和办学水平体现出来。虽然进行比赛的时候, 原则是择优胜出, 但是前提应该是大多数的学生本身的参赛水平和参赛能力都比较出色。而那种脱离了普通学生的, 仅仅重视经营选拔和主力选手培养的方式, 会导致学校本身的教学资源分配出现严重的不平衡, 这种情况对大多数中职学生服装专业的学生本身便是不公平的, 对参赛学生也是, 很多参赛学生在训练的时候比较被动, 经常会因为比赛过多而导致影响自身学习的情况, 这样会影响整体水平的提高, 很难满足社会发展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这便要求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来, 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水平。
结语
在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中, 服装职业技能大赛能够很好的推动教育改革的进行, 能够很好的促进教育改革和服装专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目的是为了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素质, 培养出更多专业能力比较出色的学生, 这便需要必须不断的对服装技能大赛的机制进行完善, 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将其作用发挥出来, 推动服装教学更好的进行。
摘要:在进行技能大赛的时候, 使用的评定标准往往是企业用人的标准, 职业技能大赛能够很好的以赛促练, 从而达到改革教学的目的, 不但能够帮助老师和学生更好的改变教学环境, 还能够将企业和社会的用人需要反应出来。在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中, 技能大赛的使用能够很好的推动服装专业改革的进行。本文主要研究了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服装,技能大赛,改革手段
参考文献
[1]房娟.“技能大赛”对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J].职教通讯, 2010, (05) :111-112.
[2]庄立新.职业技能大赛对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导向与促进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 2012, (12) :84-85+106.
浅析高校服装教育的瓶颈问题 篇10
1. 课程设置不合理, 绘画基础教学比重过多
首先, 我国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专业课比重小, 公共课比重大, 造成专业实践环节比重严重不足。以一个四年制的服装设计专业的大学生为例, 公共文化课、绘画基础课、设计基础课, 专业设计课和毕业设计、实习和论文共同构建了大学的课程学习。其中, 外语、体育和马列思想等公共文化课程贯穿了大学两年的时间;而绘画基础课程, 例如素描、色彩等课程, 则占用了学生将近一年的时间, 学生由几何形体、静物到石膏像、头像, 再到人体、半身像、全身像, 由浅入深逐步进行着系统的训练。学生进入大二开始接触设计基础课, 而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艺术设计课程仍采用绘画基础的教学模式, 与专业课程缺乏应有的沟通, 造成艺术理论和专业学习实践的脱节。可以说, 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接触专业学习实际上是从大二下学期才开始。经过一年半的系统专业学习, 大四学生开始步入专业实践环节。这样严格算起来, 一个正规服装院校大学生真正接触专业学习的时间实际上只有一年半而已, 这样的课程设置和时间分配比例, 从专业教育的角度上看十分不合理。
服装设计作为设计艺术范畴, 的确离不开绘画基础, 但是设计艺术与绘画艺术不同, 它的核心本质是以不同于绘画艺术的思维理念传达视觉形式并体现自身的实用价值。从实用的角度来说, 服装设计的绘画并不需要那么缜密、严谨的基本功训练, 更何况服装绘画也只是整个服装系统工程中的一小部分, 更重要的部分应该是对服装的造型及结构变化、裁制工艺等方面的研究, 过分地强调绘画基础容易使学生形成重艺术轻技术的错误观念。
反思国内服装教育的课程设置, 其专业设置应该优化改进传统的绘画基础的教学模式, 使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课程更多地贯穿在大学学习中, 绘画基础课程以“够用”为指导, 专业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 在专业课程和专业技术的培养方面则要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 使整个服装专业教学最大限度地适应现代服装企业发展需求。
2. 专业定位不准确, 重艺术轻技能
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分析, 目前的服装教育体系并不能满足服装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服装专业的大学生重艺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依然十分严重。
一提到服装设计, 很多人的印象就是T台上华丽的时装、优雅的模特和著名的设计师。很多投身这一专业的学生在职业规划时也会把自己视为设计师, 而不愿意从事打版、样衣缝制等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此外, 大学里的专业设置课程如设计基础、效果图、服装材料学、时装画技法、服饰配件设计、时装设计、成衣设计课程等, 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现代服装设计意识和较高的综合设计技能而设置的, 并没有把服装设计教学当成产品设计教学, 而是当作“作品创作”而教学, 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学生重艺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的后果。例如在实际的服装教学中, 教师往往重点强调时装画的技法, 怎么样画出漂亮的时装效果图, 而忽略了设计的实用性和可生产性。学生设计的服装作品更多地体现创新的理念与艺术形式, 与作为商品的服装还有很大距离, 只能作为“纸上作品”而存在, 学生对服装设计中具有实用性的款式设计和结构设计不甚感兴趣, 也不够精通。这就与企业所要求的会款式设计、懂版型、擅长工艺、深谙市场营销的综合性人才标准产生错位。
究其原因, 是学生对服装设计的专业定位理解认识不够。服装专业实质上是产业课程, 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 应该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空有一个奇思妙想而不能使其变成现实服务于服装市场, 对服装实质性的技术技能掌握不到位, 这样的学生在社会中缺乏职业竞争力, 发展空间有限。对于学生对专业技能有所偏颇的现象, 教师要对学生在专业认识上给予正确引导。
3. 专业面较窄,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服装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反思, 教学上有了较大改进, 服装的制图、剪裁、工艺缝制的比重加大, 对学生强调动手能力, 使学生的专业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服装行业的进步, 目前的服装教育又出现了毕业生专业面过窄,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的现象。
以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为例, 他们毕业走入社会所选择的岗位大多是设计师助理。但是目前的服装人才市场上, 服装设计师的需求基本上处于饱和的状态, 反而是既懂设计又精通打版, 了解国内人体尺寸和版型的服装打版师奇缺。另外, 懂得市场营销, 熟悉服装设计与服装市场, 了解国际的服装潮流的服装营销人才也是市场的“稀缺品”。可是面对这些空缺的职位, 学生选择的余地并不大, 因为学校里的课程教学主要涉及和定位在时装设计领域, 对工艺结构设计和市场营销等课程的深度涉及得有限, 而且课程设置的结构及内容缺少弹性。另外, 学校开设的专业选修科目较少, 并没有给学生个性发展和主动学习发挥提供条件, 这使得学生踏入社会后专业面较窄, 并不能灵活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比之下, 国外的服装教育教学将服装设计与商业销售结合起来, 涉及时装界的各个领域:时装设计、成衣制作、市场推广、产品管理、时装与媒体等, 教学基本达到多元化。以法国的ESMOD学院为例, 课程方面, 传统的学制为3—5年, 第一、二年的课程为共同课程, 系统性地教授服装设计及制作:第一年是时装设计及制作的入门探索期, 主要的课程内容为时装画技法、款式结构设计、流行趋势、欧洲服装史、面料设计、时装
工业设计专业色彩教学的几点心得
卓
(安徽三联学院交通工程系, 安徽合肥
摘要:我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属理科生入校, 之前未经历任何美术培训和美术加试。如何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培养他们学习该专业所必须的色彩运用能力、艺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作者谈了几点教学心得。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色彩教学捕捉色彩绘画材料个性化培养
设计专业对于色彩艺术的学习与应用是永无止境的:手绘的效果图技法中无法抛弃色彩;喷绘中少不了对于色彩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研究, 并需要用色彩支撑门面;要解决计算机绘图中僵硬、干瘪、苍白的色彩问题, 也少不了色彩艺术……因此, 色彩表现技法的基础训练, 无论何种时髦理论都无法取代。
工业设计分理科类和艺术类, 全国大多数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属于理科类。我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属理科生入校, 之前未经历任何美术培训和美术加试, 因此, 对于这些学生的色彩教学和其他经过艺术类学习的学生是有很大区别的。如何在有限的课程内, 培养他们学习该专业所必须的造型能力和艺术素质, 就成为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的重要课题。
对于色彩这门课程, 我们要寻求更好的教学方式来支撑它和发展它。在现行的工业设计专业色彩教学中, 有些教学方法已不适用, 因此, 我们要分析该课程的重要性、教学宗旨、教学环节、教学效果等方面问题, 并进一步提出在工业设计专业色彩教学过程中应把握的正确方向。我们在培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人才的时候, 必须强调色彩教学的重要性, 这不但是培养学生设计造型的基础能力, 更是培养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 让学生能设计出更好的作品的重要前提之一。目前色彩基础教学重在“以技入道”, 其内容偏专偏窄, 陈旧重复, 往往用统一的方法步骤要求学生, 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现有的色彩基础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思考。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怎样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表演及策划等。第二年主要学习设计、制作系列时装, 并完成一套个人系列作品, 且开始设计服装配件, 主要的课程包括立体裁剪, 平面裁剪, 男、女装制版技术, 时装制作工艺, 电脑辅助设计等。第三年开始是专业培训, 学生针对自己所选的专业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密集课程。另外, 学校还开设一年的特殊课程, 专门培养服装营销方面的人才, 主要课程涉及市场营销、时尚产业市场营销特点、奢侈品制造、企业营销策略等。最后一年, 学生进入企业实习, 并完成毕业论文。国外教学层次从传统的作坊技术到现代的工业技术, 全面培训学生, 使学生掌握专业时装设计与管理知识, 还具备市场营销以及时尚产业的企业经营策略等专业知识。在教学多元化方面, 我国的服装教育实在望尘莫及。
4. 专业教材理论性较强, 滞后于实际生产实践
目前, 许多服装院校的服装专业的教材理论性较强, 原有的教材内容有些也已经陈旧, 滞后于社会生产实践, 与企业的生产任务结合不足。比如服装工艺的教材, 现有的内容一般多是讲授传统的工艺和方法, 但是现代的服装工艺、技术和设备等更新较快, 较为先进, 其中学校一直讲授的西装精做的配衬工艺方法早已被现代服装企业所淘汰, 取而代之的是用新型材料的薄型衬经过大型机械粘合而成。传统的教材内容已经
玲
方法, 让学生不断地提高学习色彩的能力呢?通过多年的教学, 我总结出如下几种方法。
一、正确而敏锐地捕捉色彩的能力
正确而敏锐地捕捉色彩的能力是画好色彩画的关键。当我们画风景写生或面对一组静物时,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许许多多具有不同色彩变化的物体, 要想准确、真实地把它们描绘出来, 正确的方法是第一位的。
任何一种物体的颜色, 都会随着光线、季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一棵树在春天时叶子淡黄嫩绿, 夏天会变成深暗的墨绿色, 秋天则逐渐变黄发红, 冬天树叶枯干, 变成灰褐色, 这些变化都是自然界中光线、季节、时间环境对色彩的影响。再如, 一个穿白衬衫的人, 当红光照射在上面时, 白衣服就会呈现红色;当蓝光照射在上面时, 又会呈现蓝色……不同颜色的光线, 或不同颜色的环境, 都会改变和影响它的颜色。一种颜色是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的, 我们在画画时就要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 分析、研究物体颜色所受到的各种影响, 不能只凭经验笼统地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僵硬的概括, 这样我们才能更准确、更真实地把握住色彩的变化。这种安排应从美的观念出发, 变被动地模拟自然为主动地组织画面, 学生取得了作画的自主权, 便具有了作画的热情和创造性。
大色调、大明暗、大冷暖, 是色彩绘画训练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 我们只有从这些方面去观察、分析被画物体色彩之间的特点, 才能准确地把握住色彩的各种变化。
二、各种绘画材料技法在色彩中的运用
不同绘画材料的运用会形成画面不同的肌理表层, 肌理是经过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物质材料, 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法不断尝试探索创造出来的。这种效果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并作为一种特殊的形式语言被采用。画面中所出现的肌理, 使艺术手段更趋丰富, 从而可以充分体现作者的创造性。
时代的发展, 文化交流的深化, 由此带来的视野的拓宽, 使我们明白:艺术的形式是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 无论使用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变化, 对于现代企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等, 服装院校应该尝试着把它们引入教材, 保证学校课程讲授的内容与服装学科发展前沿理论和时尚前沿紧密结合, 力争构筑出现代服装企业所需要的先进理论教学体系。
5. 结语
在短短的三十年间, 我国的服装教育从无到有, 在实践摸索中得到长足的发展。新一代的CAD技术、信息网络化管理技术、WTO国际贸易规范和品牌经济等对中国服装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也对服装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快服装专业教学改革, 探求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使服装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 已迫在眉睫。高等服装教育必须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对教学中落后的状况进行改革, 实现教学的整体优化, 适应行业的发展及满足社会的需要。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服装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的差距, 以及国内服装教育与国外发达国家服装教育科学体系的差距, 从服装教育的结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指出我国服装高等教育体系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强调服装设计教学进行整体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服装教育,瓶颈问题,改革
参考文献
[1]王银华.浅析服装设计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衔接.广东白云学院教学教研内部文章.
关于服装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一体化产学研销见习实习顶岗就业课堂模拟磨练产品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141-02
引言
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呼声很大,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到底问题出在哪呢?是教育还是社会?农村至城镇人口流动之大,催生户籍改革;产能过剩、物价难控、房地产过热等什么都要改革,教育教学改革肯定首当其冲是势在必行的事。
纺织服装行业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渡到市场经济时代,从代加工到品牌上市,短短几十年感觉得到实在是发展太快。时至今天的现状是服装厂招工难,而且想招到自己想要的人才就更难了,可笑的是通过服装教育出来的学生实在不少,更多的也只能是曲线就业了。服装教育教学改革也就成了行业关注的重心问题之一了。
职业技术教育也是产品教育,围绕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来定位教学是比较科学的。综观目前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也就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设计类人才;一方面是技术性人才;另一方面营销人员。而目前服装专业教育培养出的服装专业人才与服装行业市场所需求的人才出现较大差距。服装专业教学必须以战略的眼光瞄准服装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教学一体化借助产学研销来带动服装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坚决走校企合作之路。
1 服装专业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并不是一件新鲜事,理论结合实践,教中做、做中教,学中做、做中学。一体化教学,就是融会贯通所有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围绕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来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急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实现方能有效实行。
1.1 一体化教学必需“双师型”教师
服装一体化教学关键在教師。理论联系实践是教学一体化的具体体现,成败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老师既是导演也是主演,一堂课下来就像演一部有趣的电影,师生都能倾情参与肯定效果不错;如果老师自说自话,学生放任不管,可想而知结果是什么。一种理论课教师和实习课教师对各章节重点、难点问题的把握往往不一致,给学生带来一定困难,而实行一体化教学则完全可以在这些问题上保持一致性,使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另一种是往往出现理论课与实习课间隔时间过长或实习教学先于理论教学的情况,这都不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时间过长时,在学生实习前还得再次讲解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造成课时的浪费。当实习教学先于理论教学时,因学生还没有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实习起来不仅很费劲,而且也很难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实行一体化教学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和错位,大多是由理论课教师或实习课教师的特殊情况而不能按教学计划实施教学造成的。在推行一体化教学的情况下,如果教师有特殊情况,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可以同时推迟或同时提前,不会发生脱节或错位的问题。“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是一体化教学的需要,而且有着多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是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教师成长成才。教师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就有机会和条件对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使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这两种教学能力在有机结合中收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而在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分离的情况下,理论课就是没有机会学习实际操作技能,实习课教师也不像理论课教师那样去钻研理论,一个教室难以同时提高两种教学能力。
1.2 一体化教学造就“主动型”学生
服装一体化教学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学生之所以选择服装专业,也许是因为喜欢,喜欢肯定就有兴趣,有兴趣肯定会主动学习。怎样让学生主动学习呢?第一,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专业学习的兴趣。第二,让学生始终对专业学习的成就感。服装一体化教学能造就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围绕学习任务,有很多相关知识最好让学生主动去自学、去钻研,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1.3 一体化课程体系标准的构建
服装一体化课程体系标准是教的标尺、学的规范。
细分化服装专业方向是学生学习能力大小、层级高低的要求。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各层级要求就会更到位,专业细分方向、能力定位清晰,就不致如出现各层级教学分工不明,反复学习同样内容的情况了。另外学生从中专升到大专仍至本科都学同样的内容,浪费时间事少,对专业学习兴趣也会丧失;还有服装设计与工艺,学制三年,该专业设置包括了设计、制图、工艺三个大方向,没有几十门专业课是学不全的,学全了的话,没一个方向是能学精的。所以把该专业拆分为二至三个专业来学习效果会更好。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有用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服装所有专业强调学生一定要学得会,做中学比听讲中去学更容易学会,可理论课一大堆,上课一言堂现象还是不少,学生不睡觉都难,如多数时间都让学生动起来,那就学生想睡都难了。还有教学内容一定要融会贯通,对相对难的内容过虑掉,职业教育不是教学生去搞科研,学技能强调熟能生巧,一门专业相关的学科肯定很多,与主要技能无关的课程最多就是自修或选修。理论与实践之间应保持相对的结构平衡,增加实践教学所占的课时比重,协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达到总体课程平衡。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之间知识结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体化课程体系标准应该围绕相应的职业资格水平来制定。一专多能没错,如果专都不专谈何多能呢?如服装设计师、助理设计师资格,前者可以用大专学历以上来定位,后者大专以下学历来定位,围绕这个职业资格来设定课程体系标准就系统、规范、容易多了。
1.4 一体化教学场所的建设
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这就要求任何学习任务都要有因应的教学场所。
服装一体化教学场所建设应该反复论证其合理性和多功能性。如制板方向的实习场所就应该有人手一台机、一台板、一模型及配套电教与成品制作设备等。
2 服装专业产学研销
“产学研销”是一种合作系统工程,字面意思就是生产、学习、科学研究、成果推销的系统合作。产学研销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企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的主要体现之一。职业教育的核心就是教育学生熟练的掌握一种技能、技术在生产产品过程中真正能发挥能动作用。而学校现有的各种教学模式都难从根本上去解决核心问题,只有让学生在适当的时机去企业实习才能解决。企业的核心主要是围绕产品的生产开发和营销渠道来运作的。企业需要的人才和市场,这正是学校所兼有的。以往校企合作,除象征性挂牌外,就是礼节性的接受学生实习就业,结果是很难长久;其中原因很多,主要合作是单向的,学校输出是学生而非人才,就算培养成才了,也不一定留得住。所以得有一种合理运作模式才行。
2.1 筑巢引凤、借腹生子
(1)学校是一个公益性的社会服务单位,同时是一个特定的市场。如果把专业对口的产品销售引进学校,何愁企业不主动上门来合作呢?如果能不出校门就能了解市场,怎会出现教学与社会脱节呢?如果师生直接参与产品设计、生产与营销,学生能不成才吗?各学校的教学成果展厅投入也不少,并长期作为门面。如果展出的是由学生参与设计、制造的产品,同时还能作为商品交易,这样的教学成果不就是职业教育所倡导的么。只有学校与企业共同打造生活创意展销馆,营造一个学生休闲、购物、创新、学习的新场所,这样校企双赢的话,合作才可能认真务实和长久。
(2)学校资源是有限的,能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共同来培育学生何乐而不为呢?现在很多学校采取2.5+0.5或2+1等办学模式,学生在校二年半先学必要的文化与专业一体化课程,然后去企业定向、定岗实习。这样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学校减少了投入和学不能致用的种种压力,学生能直接感受企业、反复动手实践,大大缩少了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学到真功夫,自信心、成就感自然水涨船高。
2.2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企业是铁打的营盘,师生是流水的兵,只要有人在岗,定能为企业创造效益。企业是讲效益的,只做培训没有效益,企业肯定不干;学生实习完了,企业空出岗位来明显也不行,如果总有人顶岗在位,企业培训人员是义不容辞的,再说学生实习而不是就业,也没有那么大的支出压力,总是有人不太计较报酬来为企业服务何乐而不为呢?只要统筹和管理得当、相得益彰,还可以缓解招工难的压力,间接地为企业自身培养了潜在的熟练的技术人才。企业提供这样的机会,并从中受益的话,校企合作就非一厢情愿了,而是合作共赢各取所需。如霞湖世家作为本身就成立了培训学院与学生来实习进行对接,目的再清楚不过,就是用来培训新来员工的,一般车工培训一周便可上岗,相应岗位培训的时间各不相同,也就是说不管是谁,凡是新来员工培训上岗;车工(车缝技术)在校实训耗材不说,想练熟技术的没几个,如果去霞湖世家一个学期肯定能把车缝技术练好,这可是服装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学生既学了技术,还能了解企业文化,这是学校不可能做到的,更让学生高兴的可能是学习还能挣点报酬呢!现正在霞湖世家实习的有好几十个学校的学生,各工种、各岗位都有,大家皆大欢喜的事当然是件有待进一步推广的好事。
3 结语
中职服装专业教育现状分析 篇12
关键词:中职服装教育,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当前, 任职于职业学校的教师都达成共识, 中职学生的素质似乎是一届不如一届, 学生越来越有个性, 越来越难教、难管理。当然, 这些话语只是教师们工作疲劳后的一种倾诉和抱怨, 但当今中职学生的素质与我国的重点高中、甚至是普通高中的学生素质相比, 确实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和差异。职业教育, 在我国的人民心中似乎已经形成了考不上高中的选择。伴随着最近几年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国家教育部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和发展无疑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春天, 但是这种市场意识仍然没有深入人心。
一、调查分析
作为具有上万人规模的全国性重点中专, 我们对本校服装班三界总共340多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对学生学习目的、进中职心态、学习基础、上课表现、智力自评、成绩好坏成因自评、上课态度及对学习的有关要求、班级现状及对学校管理的要求、对毕业问题的认识及态度、课程设计及教学方式的要求等方面的调查, 最后总结发现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 学习基础差异大
表格中是本校三界服装班级学生的中考成绩, 他们的基础差异其根本原因是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上的不足。
2. 学习动机的分散
有40%的学生是没有明确的目的, 只是为了拿张文凭而进入这个专业的学习;38%的学生是因为来我校条件好, 或者父母的要求、或者熟人的介绍而选择这个专业的;还有10%的学生根本不喜欢这个专业;只有12%的学生明确爱好这个专业, 有自己的理想。
3. 知识积累的偏差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专业课与文化课不平衡的现象。有的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差, 自信心不足, 对文化课无兴趣, 对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专业课, 反而兴趣浓烈。这样的学生吃不了文化课, 吃不饱专业课, 有的学生文化基础好由于学习时主要延用传统的学习方法, 造成学习较死板, 对应用性、灵活性较强, 突出动手能力的专业课掌握还不如某些文化课一般的学生掌握得快和好, 因为专业课中某些课程需要一定的基础功底 (如美术, 制图等) , 他们消化不了专业课。
4. 学习能力不高
被调查的学生中有53%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这反映了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的现实。调查中有32%的学生对课外读书, 参加课外活动有相当的兴趣, 这表明这部分的学生有学习的兴趣, 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但是学习不得法, 学习的方法不一定正确。
职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原始状况中包含的特殊矛盾及其复杂性, 使职业高中教育面临困难。我们用“综合素质”表示学生个体差异, 是指原始状况及招生以后的起始状况, 职业学生难教、难规范, 这是关注中职教育和从事中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感受。
职业高中学生的基础和现状如此, 那么教育现状呢?
二、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学设备的欠缺
现阶段很多的中等职业学校为了生存, 专业设置繁多, 学校投入的精力、人力、才力分到这十多个专业建设中去, 力量就非常薄弱, 导致了专业建设的缓慢, 没做精也难做强。
服装专业也如此, 服装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 我国沿海地区的服装生产条件、规模以及设备的先进程度在全世界处于第一位。一些有名的企业所采用的服装设备都是世界一流的。如:日本十几万的圆头锁眼机、几十万一台的粘合机、几百万的电脑版裁剪机等。而中职学校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远远跟不上企业的需求。很多的学校只有陈旧、落后的缝纫机, 并且在实训时还无法达到一人一机制, 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基本常规的缝纫操作, 对特种设备不要说操作, 就是看都没有看见过, 实训设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应该说改善实践教学环境, 既是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并行的教学运行机制的基础, 也是建立独立的时间教学体系的基本保证。中职服装专业的发展, 在考虑服装专业建设时, 必须要有整体的、全局的观念和视野。要培养高技能人才, 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受到企业岗位的锻炼。
2. 专业师资力量的不足
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在教师。根据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向是:建立一支能够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由于历史、现行体制、政策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还存在诸多问题, 面临较大的困难:很多教师观念落后;老一辈专业教师更多是中途改行教服装的, 非科班出身导致专业理论不强;有些教师是留校的毕业生, 能力不强又没有机会参加教师培训。另外, 待遇不高造成许多优秀专业教师不愿意长期安心留在学校任教, 或在外兼职, 造成心分两地不够敬业。
根据调查, 对传统服装教学中掌握的知识做出这样的概括: (1) 不完整, 过于空泛, 过于脆弱; (2) 惰性, 无法在需要的时候运用; (3) 不灵活, 无法在新的或类似的情境中迁移应用。
传统的教学基本内容都离不开以下几点:教育目标高于一切, 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 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 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 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次序是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但是却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 忽视了对知识的构建, 传统教学设计最大的弊病是以“教学为中心”过于强调教师的教, 而忽视学生的学, 全部教学设计理论是围绕如何教而开展的, 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学生进行活动的机会少, 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并且受到了严格的控制和支配,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不利于创造人才的机会。
【服装职业教育】推荐阅读:
课程教学职业服装设计10-02
服装表演职业生涯规划09-15
职业学校服装设计教学05-29
服装教育05-24
服装专业教育11-09
服装设计教育07-16
服装数字化教育11-04
中职服装美术基础教育12-21
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06-28
服装设计人才教育创新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