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特色

2024-06-10

职业教育特色(通用12篇)

职业教育特色 篇1

当今, 特色学校建设已成为中小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体现, 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需要。也就是说, 只有学校办出特色教育, 才能彰显学校的内涵品质, 才能使学校拥有鲜明的教育特点, 并以此形成学校文化或学校精神, 从而提升学校在社会、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价值和声誉, 使学校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好学校。因此, 每一所学校都应注重特色学校建设, 努力成为一所实施特色教育的好学校。

一、特色学校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

1. 特色学校的本质内涵。

所谓特色学校, 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 从本校实际出发, 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 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和出色的办学成果的学校。“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出色的办学成果”是特色学校的本质内涵。

2. 特色学校的基本特征。

(1) 相对性

特色学校是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为前提的, 建设特色学校不是为了特色而特色, 而是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不能片面强调做“特色”、造“特色”, 把创特色变成“作秀”工具和“应景”文章。

(2) 独特性

特色学校也就是个性化学校, 是优化了个性的学校, 是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风格的学校, 但特色学校绝不是专业学校。

(3) 优质性

特色学校是具有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 是育人效果显著的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宗旨是提高育人的质量, 如果不能更多更好地培育人才, 学校的风格再鲜明、再独特, 也是毫无价值的。

(4) 稳定性

特色学校是学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形成以特色教育思想为核心的办学体系, 并被全体成员不断内化, 从而形成独特稳定的个性和风格的学校, 有经得起历史和实践考验、被社会广泛认可的稳定性。

(5) 发展性

特色学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外界环境的改变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是一个不断探索、提升、完善、超越的过程。同时, 特色学校不等于学校特色。学校特色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某一方面的独特风格或独特优势;特色学校是学校特色的高级形态, 具有整体效应, 它不是局限于某一点, 而是以点带面、以局部带整体、以核心带全局, 最终使学校工作在全方位、多角度, 都能反映出这种独特性。

二、为什么要注重特色学校建设

创建特色学校是各级各类学校寻求更快捷、更广阔发展道路的共同课题, 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 特色学校建设是教育改革的趋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明确指出:“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出名师, 育英才”。为此, 必须打破目前的“千校一面”和“万人一貌”的局面, 重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 大力培养具有不同个性、不同专长、不同爱好和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人, 真正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个体得到最适宜的发展, 为其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这就决定了教育发展必须走加强特色教育、创建特色学校之路。

2. 特色学校建设是素质教育的需求。

创建特色学校, 核心在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差异发展、多元发展和整体发展, 本质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发展、全面发展。这种按照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提供针对性的教育, 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育人模式, 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更加符合人才培养规律, 更加符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3. 特色学校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教育铸造高尚灵魂的时代性文化策略, 对提高全民族素质有着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即已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对特色学校建设提出了相关要求。2010年制定的《教育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特色学校建设被提到了国家教育战略指导方针的高度, 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指针。因此, 特色学校建设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4. 特色学校建设是教育发展的标志。

参照世界经济论坛提出的国家竞争力模型“三阶段理论”, 学校发展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要素驱动阶段 (外延型发展) 、效率驱动阶段 (内涵型发展) 、创新驱动阶段 (特色化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中关于特色学校建设的科学界说, 表明了我国教育正处在从内涵发展向创新发展的过渡阶段, 学校教育正朝着以彰显独特的学校文化与精神、学校特色与品牌、学校理念和价值为标志的人文教育阶段迈进。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基本价值取向。

5. 特色学校建设是创新发展的抓手。

创新是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学校要创新就要有自己的特色、风格与个性, 特色学校建设则是学校创新发展的驱动力和抓手。特色学校建设是中小学阶段教育目标的生动体现, 是中小学阶段教育的别样追求。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抓好特色学校建设。

三、如何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1. 结合学校实际, 谋划特色之路。

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要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实际, 科学确定特色项目, 准确定位特色目标, 精心制定创建规划, 确保学校特色的持续发展。在制定特色发展规划中, 不能凭空虚构、主观臆断, 需要充分考虑五个方面的因素。

(1) 历史与传统

学校的发展历史和优良传统是学校自身的固有资产, 是其他学校无法复制的办学资源。建设特色学校, 一定要注重从本校的历史和传统中汲取营养, 挖掘潜力, 打造亮点。

(2) 师资与专长

要分析本校教师中哪些是有专长的, 有什么专长。一般来说, 学校所期望的特色, 应与大部分教师的兴趣爱好、专长取向一致或相近, 这种情况下, 教师就容易接受, 容易投入, 容易形成合力, 否则就可能难以理解, 难以推进。

(3) 自身优势

要在办学过程中找出自己的特殊优势, 并使这一优势科学发挥、合理利用。为此, 每一所学校应当准确认识自我, 完善自我, 丰富自我。

(4) 办学条件

校舍、场地以及教学设施等硬件, 对学校特色的培育能起到促进和制约作用。在特色学校建设中, 应充分考虑学校物质载体的承受力, 真正做到因校制宜、扬长避短。

(5) 社会背景

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背景等是培育学校特色的肥沃土壤, 我们应充分挖掘、合理利用, 使其为特色学校建设服务。

2. 结合师资提升, 稳固特色之本。

特色学校建设责任在校长, 关键在教师。因此, 必须全面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 保证特色学校建设的顺利实施。

(1) 校长队伍建设

校长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领路人, 要善于发展自己独到的见解, 努力形成独特的教育观念, 大胆实施独特的办学方略, 找到办学的优势和突破口, 扬长避短、推陈出新, 创造出学校的特色。这就需要提到“四定”:一定目标———校长首先要为自己的发展定目标, 其次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定目标, 把目标定得高一点、远一些;二定特色———定出学校发展的特色之路;三定方略———需要用方略来实现和打造特色;四定时限———用阶段性目标支撑特色学校建设的总体目标。

(2) 教师队伍建设

蔡元培先生说:“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教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证。要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自身应该兴趣广泛;要培养学生特长, 教师自身应该拥有特长。广大教师要主动自加压力, 潜心钻研, 在教学实践中磨炼和提高自身素质, 把特色学校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做创建特色学校的主力军。要结合学校自身的校本研修活动, 注重教师特色专业的教育与培养, 使其逐步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教育教学风格。特色学校一定是由特色班集体构成的, 一定是由特色学科来支撑的, 所以,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肩负重任。同时, 要注重形成合理的梯队, 使学校不仅成为培育特色学生的摇篮, 也成为培养特色专业教师的摇篮。加强教研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教科研工作的理论引导作用。每所学校及校内教育科研部门要深入研究特色学校建设理论, 组织骨干力量对创建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攻关。每所学校要将特色学校建设作为校本教研的核心, 积极开发与特色学校建设相适应的校本课程, 把课题研究作为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提升特色层次的有效手段, 为特色学校建设拓宽路子, 打造精品。

3. 结合文化建设, 实现文化育人。

特色学校的特色在于与众不同的学校“文化”, 办学就是办文化, 做教育就是文化育人。特色学校建设既需要学校文化的继承, 更需要学校文化的创新, 塑造特色校园, 彰显学校个性。建设学校文化, 就是形成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应是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内涵和品质。拥有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是特色学校建设成功的标志。文化, 是特色建设的最高价值追求, 对特色建设能起到引领、激励和推动作用。特色, 只有形成一种学校文化, 才可能成为一种稳定的、持久的特色。因此, 加强文化建设, 是学校发展个性、打造品牌的必然选择。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也是学校文化重建的过程, 学校特色在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创建过程中, 不断总结、提炼、升华, 从而形成物质、精神、理论等层面的文化体系, 这种文化是特色学校的个性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所以, 我们必须以特色项目为切入点, 致力于学校文化的建构与积淀, 从物质、制度、精神、行为等不同层面入手,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着力打造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 特别是行为文化中的备课组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体育文化、艺术文化、社团文化等, 全方位、高品位地重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当然, 学校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往往需要持久、持续性打造。

办好每一所学校, 使每一所学校都有特色, 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是全面育人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 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发展成为特色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终极目标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 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具有特色的好学校, 使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潜质, 从而实现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职业教育特色 篇2

横城小学李 贞

“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如它。有朝一日寒霜降,只见青松不见花。”衡水教育尤其是衡水中学教育在潜移默化中闯进各地教育行业的视线中,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教育教学的领跑者。在学习衡水经验的报告中,原衡水中学校长李金池、衡水中学年级主任、班主任及武邑中学周丙顺校长等结合衡水教育教学的实际给出了衡水教育压倒性优势领先的答案。通过学习,我分析总结如下:

第一、精神文化建设。

勇于进取,顽强拼搏,强力争先,追求卓越的精神促使衡水中学快速平稳崛起。我们常说‘没精神,什么都不想做’,这最简单最通俗的一句话却是一语道破真经。人,连精气神儿都没了,形同枯死的躯干一样,那只有“受冻挨饿”的份儿。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领导人以科学、严谨的态度,高瞻远瞩的尝试在我国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现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李金池校长在衡水中学的办学过程之中提出了要“把学校建设成为精神特区”的办学理念同样是科学的、严谨的,也同样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衡中精神的核心就是该校的校训“追求卓越”。搞好精神文化建设就等于是把脚踏进了成功的门里。

第二、教师文化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一要优化教师配置。以优秀教师为龙头组成若干教学团队,合理调整本队师资,及时补充合格教师,吸收借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的优势,嫁接各地优秀教学经验,实行好按校、按片、按学区负责制,确保教师队伍的有序稳定。二要加强师德建设。以“十心”立师德(忠心、爱心、匠心、痴心、童心、虚心、清心、恒心、良心、雄心),学习衡中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科学有序推进创新师德建设。三要提升教师素质。在“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指导下,紧紧围绕“十力”(学习力、研究力、创新力、驾驭力、表达力、亲和力、观察力、反思力、执行力、沟通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能力。四要强化教师培训。衡水中学崛起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外出考察学习、博采众长的过程。教师自我素质的提高需要不断的培训、参观、学习各地先进教学经验,这样才能紧跟时代要求,才不会落伍。

第三、教学文化建设。

李金池校长在精英中学提出的“开展激情教育,打造高效课堂”的办学思路,可以说再一次创造了教育界的奇迹。首先,心理学研究证明,激情能够提升自信,激情能够激发灵感,人在激情状态的时候,能够展现出生命的最大张力(即人的潜能),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激情教育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有激情,创设一种激情文化,在学校逐渐形成争先恐后的态势,让每一位教师能够在工作上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一是通过营造激情的氛围,让学生更加自信,能够自我暗示勇于进取、追求卓越,让整个校园都都充满正取向。其次,李金池校长为主导创建的“高效6+1课堂模式”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基础,以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诱思探究教学理论为依据,经过不断探索、研究、总结出来,其导、思、议、展、评、检、用七个环节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背景下,学生能力和成绩得到快速提升。

第四、管理文化建设。

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一般分三个层次,较低层次的管理是人对人的管理,中等层次的管理是制度管理,较高层次的管理则是文化管理。“对标先进学习衡水”潜意当中就透露出管理的第三层次。衡水各学校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立了“以人为本、文化引领、严格管理、制度立校”的管理模式,教育质量逐年上升,创造出有衡水特色的教育教学,得到各级政府、各地教育行业及社会等的肯定。其中以衡水中学的精细化管理最为突出。衡水中学主要以年级部管理、班级管理和教学管理为主,其校长、教学校长、后勤校长、中层干部、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紧紧围绕这三方面,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把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起来,把动脑与动手真正结合起来,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为目标,逐步形成了以精细化、高效化、人性化、制度化的管理文化。

韩国农业职业教育的特色 篇3

一、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实施国家干预

韩国政府对开展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非常支持,把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放到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保证农业经济高质量、高效率运作的高度来认识,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实施国家干预。

1.加强农业职业教育的立法。20世纪60年代,韩国走上了现代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农村青年人急剧减少,尤其是高学历、高素质的青年农民离开农村和农业的现象严重。针对这一情况,1980年到1990年,韩国政府先后制订了《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金法》、《农渔民发展特别措施法》,将农渔民后继者基金更改为农渔村发展基金,对农业后继者提供2000万至5000万韩元的资金援助,年息5%,5-10年内偿还;对专业农户提供2300万至1亿韩元的资金援助,年息4.5%,4-7年内偿还,规模经营农户可以20年偿还,为培养农业后继者和专业农户从法律上提供了保证。1993年12月,韩国改修《兵役法》,将农业后继者定为“产业技能要员”而免征兵役。此外,为鼓励、提高高中阶段职校学生的比例,韩国70年代制定了《产业教育振兴计划》和《产业教育振兴法》,使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在校生之比达到51.02∶48.98,到1998年,职高在校生与普高在校生之比达到1∶1;为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提倡社会兴办职业教育,韩国1967年颁布了《职业训练法》,1976年公布了《职业训练基本法》。90年代后,韩国还颁布了《职业发展法》、《证书基本法》和《韩国职业能力发展机构法》等。数部法案的颁布极大地强化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干预,使职业教育在政策的导向作用下,朝政府设计的方向发展。

2.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韩国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类型和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相匹配。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初,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扫盲和基础教育上,职业教育发展较慢且以农业职业教育为主。60年代初期韩国开始进入工业化阶段,职业高中由279所增加到1970年的479所。其中,农业高中减少到123所。20世纪70~80年代是韩国经济大发展的时期,经济形态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逐步实现在技术密集型基础上的工业和科技升级。因此,该国在持续稳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以专科学校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开始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后,为适应科技的飞速发展,同时满足受教育者终身学习的要求,韩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对职业教育体系进行调整:一是调整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学生比例,从1990年的68∶32调整到1995年的50∶50,并通过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课程等多形式发展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二是大力发展专科学校和开放大学,1995年这两类学校学生数为1990年的1.84倍;三是鼓励高等专科学校招收在职人员,灵活办学,对劳动者进行更广泛的继续培训;四是在中等教育阶段开设升学与就业指导课程,根据学生的成绩与爱好提供多种选择;五是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给职业高中毕业生提供更多深造机会。韩国高等职业教育由专门大学、产业大学、研究生院构成,不仅有专科层次、本科层次,还有研究生层次。随着韩国经济高速发展,职业教育已形成一个多层次、多专业、职业学校教育与职前训练、企业培训等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3.保护农业职业教育。韩国尽管农业劳动力和农产品产值所占比重很小,但为了满足本国居民的农产品需求,扩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韩国仍然把农业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素质提高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对农业职业教育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一是明确提出培养新一代农民的目标。韩国政府1981年开始组织实施农渔民后继者培养工程,政府的支持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选拔,通过宣传教育,父母的劝导,让农村青年报名,再通过一定程序公开、公平、公正选拔录取;第二步是培养,对选拔录取的对象,通过农业院校或职业中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农渔民后继者。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韩国的农产品如大米、蔬菜、果品(以橘子为主)、花卉等闻名世界,而那些成本高、品质差或产量低不能盈利的农产品生产已经萎缩。三是对农业职业教育提供经费资助。如韩国政府1980年制定的《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金法》规定,对毕业生创业提供2000万至5000万韩元的资金援助;对专业农户提供2300万至1亿韩元的资金援助。韩国政府还十分重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来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目前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贷款已经超过4.8亿美元,仅1994年就一次性贷款1.3亿美元。贷款对于韩国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保障。

二、重视文化传统教育和农民素质教育

韩国的政府和国民坚持“农者天下之大本,身土不二,农都不二”的祖训。农业职业教育部门积极开展人性教育和人的品格教育。重视文化传统教育,农业职业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是韩国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

1.农业职业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素质的培养。韩国于1968年制定的《国民教育法》,把教育目标确定为:一是建立当代国民的哲学思想支柱;二是建立一种韩国人的新形象;三是强化思想教育,努力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合作精神,自觉参与国家发展。韩国十分重视国格教育,对学生从小就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强调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只有努力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立国生存。所以韩国人的职业责任感和力争世界一流的意识十分强烈。学校中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以人为本,尊师爱生,礼仪、礼貌较好。韩国把高中阶段农业职业教育同就业和升入大学阶段教育联系起来,把高中阶段农业职业教育当作基础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创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各农业职业学校把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目标。韩国还十分重视学生创新教育,每个毕业生都要提出自己的独创技术,其创新作品要在全校公开展示,并每年10月在汉城展览中心举办学生创新作品展,以此展示教育成果,并向社会自我推销。

2.实行多元化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韩国非常重视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它是培养一代又一代训练有素的农业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队伍,迅速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才基础。韩国从实际出发,实行多元化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如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根据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及时调整农业职业教育结构,对农民实行三个层次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第一层次是对农村青少年的“4H”教育,即聪明的头脑、身心健康、健康的身体、较强的动手能力教育;第二层次是对农业后备劳动者的农渔民后继者教育;第三层次是专业农民教育,重点培养具有较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专业农业大户。

3.重视对农业继承人的培养。韩国政府为了缓解农业人口老龄化、妇女化以及农村青少年轻视农业的趋势,非常重视对农业继承人的培养。一方面对农业继承人提供学习机会,让他们到农业院校、农村技术指导站培训;另一方面对农业继承人提供用地与资金扶持,然后再对农业继承人中的优秀者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成为专业农民(专业户)。专业农民培训费的20%-60%由政府扶助,还可得到可观的资金援助,如对粮食生产专业户扶持资金为2350万韩元,4-7年偿还;对耕地规模化专业户扶持资金为2560万韩元,20年均等分期偿还;对花卉、蔬菜等专业户扶持资金为0.5-1亿韩元,5年均等分期偿还。这样,专业农民就能发展其产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构建功能齐全的农业职业教育网络

近年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促进本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韩国自上而下成立了“农协”组织,着力构建了涵盖全国的农业职业教育网络。这个网络既是教育网,又是农业推广网,起着从开发农业新技术到推广农业新技术的纽带作用。

1.行业代表(农协)投资办教育,体制健全,教育投入充裕,效果显著。韩国农业职业教育的主体——韩国的“农业协作合同组织”(简称农协),成立于1961年8月,是全国性分级网络型经济组织,有自己的资本、产业(如银行等),是政府与农民间的桥梁与纽带,主要从事流通事业(农产品产地中心、集货场、冷藏库、包装、销售)、加工事业(有160多个加工厂) 、购买事业(肥料、农药、农机、农耕用品,均可送货上门)、生活物资事业、金融事业(银行)、共济事业(意外保险、农村医疗) 与指导事业(培训农民、普及推广技术,供应良种,为农民提供报纸、幻灯、录像、光盘等视听教材,传播农业信息,开展国际交流等)。指导事业中有较大比重是对农民进行培训;从培训农民、农民继承人、专业农民、农协工作人员到各级农协的领导;有3-5天的短期培训,也有长期的正规学历教育;有不脱产、半脱产培训,也有全脱产培训。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农民培训,为提高韩国农民素质,发展韩国农业作出了贡献。

2.农协大学成为韩国农业职业教育的龙头。农协大学和安城教育院是韩国农协中央所属的不同层次的农业职业教育机构。农协大学的培养对象主要是农协工作人员和农村经济组织的管理者,农协大学研修院主要培训各级农协的领导者,安城教育院主要培养骨干农民。农协大学的教育内容主要是经营管理、农产品流通、金融信贷知识、农协组织管理和新兴农业生产技术。该校各类短训班的上课方式是每周2-4天(含晚上),学制4-12个月不等,基本是半脱产学习。该校的教育经费90%来自农协中央拨款,10%来自学生交费。与收入水平对比,韩国农业院校的个人交费是非常低廉的,是象征性的。该院教学的突出特点是教学与生产经营实践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营销,教学方法主要是实践性教学。该院有完整的实践教学场所,其中“新知识农业学习场”是由15个塑料大棚构成的,棚内陈列着有关农业生产的农机具、种子、优质产品等,分成“农民发明馆”、“农业机械馆”、“环境农业素材馆”、“农民职业病防治馆”等。此外“新知识农业教育馆”、“新物流教育馆”也是现场观摩操作形式的实践教学场所。由于该院所学知识实用,取得该院培训合格证后又可以得到政府贷款的优先权,因而,农民学习积极性很高。迄今,该院已经培训过25万人次。

3.实行多元办学体制,推进农业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韩国1967年颁布的《职业训练法》和1976年公布的《职业训练基本法》都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提倡社会兴办职教。韩国政府规定:企业必须进行职业教育,凡员工在1000人以上的企业都要负责进行员工的在职培训,1000人以下须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0.75%向国家交雇用保险金。政府还大力推动农业职业学校与企业密切联系,把产学合作作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措施之一,将“产学合作”写入《产业教育振兴法》,使之法制化。这项法令规定,产业要积极协助学生现场实习,农业职业学校学生现场实习要义务化。成立由学校、产业界、地方自治团体、民间代表参加的“产学合作教育协议会”,计划指导和协调该地区“产学合作”。此外,韩国的农业职业学校除公立以外,私立或财团办职校占相当大的比例。

4.建立严密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网络。韩国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主要由中央农协和各级农协举办。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个功能齐全,覆盖面广的教育功能体系,这个网络即是教育网也是农业推广网,起着从开发农业新技术到推广农业新技术的作用。韩国重点是对农政人员进行农业知识与技术的正规培训,以便在日后工作中能正确指导农业生产,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市场,做到有的放矢。韩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网络实行多层次、多学科、长短结合的学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韩国通过多年来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提高了农民素质,传播了新技术,并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本国的农业资源,发展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也使国民得到便利和实惠,缩小了城乡差别。

职业教育特色 篇4

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庄浪县教育局长杨恒荣在全市职教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说:“庄浪县职教中心在按照全市关于特色化办学、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狠抓管理,深化改革,从2009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开始,到2010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再到2012年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13年,又被省教育厅批准改办为普通中专,五年四大步,步步踏得稳,通过多年的探索,走出了一条精品化、特色化办学的路子,在全县起到了一定的先导和示范作用。

质量立校突出特色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 印证了特色专业作为该校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力以及技术服务能力。近年来,庄浪县职教中心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立足庄浪,面向全市,辐射全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紧密结合, 形成集中职学历教育、短期培训、本专科教育为一体的多元化职业教育格局。

同时,紧密结合县情,围绕“梯田”和“劳务”两大品牌谋发展,深化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办学模式、教育内容、评价模式五项改革,打造现代农艺技术、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四个特色专业,在巩固现有办学规模基础上,走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之路,创建现代化、多层次、开放型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借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东风,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办学实力,逐步建立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和特点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

学校采取争取项目支持和自筹资金“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不断加快教学设施建设,优化办学条件。先后建起了数控加工、编程控制、制冷制热、电子电工、普通车工、机电一体化、电气焊、钳工、汽车运用与维修、机械加工、护理、工程制图、音、体、美等4个专业实训室, 近年又重点建成了电工电子与自动化专业和机械加工2个省级实训基地, 建成了汽车运用与维修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联建有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本满足了实习实训教学需要。

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实训管理制度, 实训开出率达到98.6%。学校为信息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成先进的校园网络系统、教学信息平台、覆盖全校的校园广播通讯和视频监控系统,建成微机室、多功能厅、多媒体教室等功能教室,为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不断优化办学条件的同时, 庄浪县职教中心认真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提高专业技能。树立了靠敬业立足、靠业绩成名的团队精神,让“做有灵魂的教师”成为教师永恒的追求。

近年来该校通过“引进一批,选调一批,培养一批,外聘一批”的途径不断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开展了“把有教学专长的教师培养成骨干教师,把骨干教师培养成专业带头人”的“双培工程”。发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教学、教研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并通过传、帮、带,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鼓励教师向“一专多能”和“双师型”发展。出版《电工实训 》等学术专 著及《德育读 本》等校本教材 共16部,有省市县 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 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的90人。初步建成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与此同时, 学校还加强了国家对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和使用, 进入庄浪县职教中心的学生既可以享受免学费政策, 还可以连续享受两年的国家助学金(每年1500元),并且部分家庭困难学生还可再享受2500元的“两后生”补助金,使职教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而大大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吸引力。

工学结合德能并举

步入庄浪县职教中心花园式的校园, 实训楼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八个大字格外抢眼,彰显学校刚劲有力、不断前进的坚实步伐。微机室里荧屏闪烁,加工车间机床速转,焊接室里火花飞溅,音乐室轻歌曼舞……走进学校的一个个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老师们正在指导学生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各种技能实训。

校长靳世杰自信地说:“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还要关注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状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服务。我们必须教育学生‘先做人,再学技;要成才,先成人’。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职业技能是职校学生应该练就的双翼。”因此,学校德育工作遵循“先学做人,再学技艺,有教无类,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围绕生命、生存、生活、生态等主题,从学生基础道德和日常行为习惯着手,突出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德教育、文明行为教育、职业纪律和岗位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教育学生要成才先成人,强化品德养成教育,按照“年年有创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都精彩”的活动思路,以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不断渗透德育内容,不断创新和完善德育工作方法和途径,开展“校园之星”(即爱校之星、文明之星、卫生之星、艺术之星、体育之星)评选活动,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文明进取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根据近年中职学生的就业情况,学校发现,大多数企业最看重的是毕业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品德,其次才是专业技能、学习能力。于是,学校确立了“工学结合、德能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示范专业教学改革, 使学生顺利实现对口就业。示范专业建设已成为引领专业发展、扩大办学影响力的重要渠道。

学校坚持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的路子,先后与庄浪县农技中心、兰州广成机电有限公司、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奇瑞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中集瑞江(安徽)有限公司、陇原建筑工程安装公司(甘肃)等10多家大型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协议,并建立了10个校外实习基地,供学生顶岗实习,较好地实现了工学结合、校企共赢的办学模式。2008年被江苏昆山市人力资源市场管委会确定为“昆山市人力资源开发基地”,与中达电子、佳能苏州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共建“友好合作单位”,实行订单培养,定向就业。

为强化德育与各教学环节、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渗透,学校确立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育人理念,积极推行“年年有创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都精彩”的德育活动思路,推行精细化的过程管理, 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学校被省教育部门评为“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学以致用就业稳定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先进的办学理念就是庄浪职业教育的活水。为保证学生学以致用、稳定就业,庄浪县职教中心充分利用大中城市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就业市场, 深入推行“校校”联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为毕业生打造了顺畅的就业通道,先后与中达电子等10多家大型企业较好地实现了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因为学校是根据市场需求开设的专业, 所以各个专业学生学以致用, 达到了较好的服务社会的效果。其中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已经形成了以农业种植为引领,辐射到果蔬花卉生产、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等涉农专业。优秀毕业生已成为庄浪县高效农业、大棚蔬菜、果园建设中的技术骨干和创业致富能手,为当地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有电子电工自动化省级实训基地。建立的“中达电子(江苏)—庄浪县职教中心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实现了生产车间流水线进课堂,增强了教学实效性,实现了校企双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 本专业将一汽大众庄浪维修站、县宏远汽车修理中心等企业引入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庄浪县领导说:“庄浪县是穷县办大教育, 职教要走特色化之路。学校要把办学质量作为生存之本,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设专业, 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要借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春风,乘势而上,抢抓机遇,争取更大的跨越。”

职业教育的特色与创新论文 篇5

介绍职业教育中的定制班模式,指出定制班模式下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创新主要体现为: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更为考虑地方需求、培育内外兼修型人才。

当前,职业教育在我国获得充分重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其培养出来的大批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一些职业教育学校和企业之间开启定制班模式,根据企业或者是客户的需求培养职业教育人才。在定制班模式下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它也呈现出和其他教育不同的特点,比如根据企业客户对人才需求来培育,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内外兼修,所有的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稳定发展,提升了学校人才的就业率。具体来说,定制班模式下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

受教育的根本目的一方面是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是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这一点在职业教育的目标上体现得更为充分。企业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于人才的需求十分庞大,尤其是高素质的职业教育人才在企业中深受欢迎。但是很多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却存在严重的失业问题,这其实就是职业教育和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而解决这种问题关键就在于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也即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学校在推广职业教育的过程中,秉承着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根据企业的需求设定教育的目标,开设相关的专业,同时关注社会需求,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实用性更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分组审议的过程中,多名常委会委员认为,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主要是政府承办,所以多数企业对其参与度不高,而职业教育想要获得充分的发展,就需要让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地释放出来;职业教育学校需要和企业拓宽合作领域,一方面根据企业需求来培育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将人才派遣到企业内部实习,丰富人才的实际工作体验。尤其是在对人才培养中,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培养,做好学校教育和企业的对接工作,定制班模式更能够适应当前这种需求。确切来说,职业教育和企业的对接其实就是教育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紧密结合,根据实际的市场需求来选择职业教育的培训方向,让每一个人才都有用武之地。这种定制班职业教育模式的优势十分显著,一方面它充分满足了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保证人才的就业问题。很多职业教育学校按照这种模式来培养人才,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开设了各个专业的人才,随着这些专业中人才获得实际岗位,这些专业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品牌专业,可以说,这种教育模式也提升了教育所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这样的职业教育模式,学校和企业之间也应该让合作方式更加的多元化,比如企业和学校之间就人才培养签订相应的合同,根据当前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来对职业学校提出一定的人才培养要求,规定相应的时间中培养人才的数量和程度,如此一来企业所获得的人才就会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企业可以在职业教育学校中设立奖学金,对于一些表现优秀的培养生或者是毕业生给予丰厚的奖学金,奖学金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有助于激发更多人提升职业技能的积极性,不但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好处,而且对于企业获得更多的优秀人才也很有好处。另外,企业也可以将内部职业输送到学校中进行理论和技术上的再次学习,如此一来,职业教育中培育的人才就会有更高的社会适应性,而企业也获得了更充足的发展动力。

二、更为考虑地方需求

当前,我国的人才流通现象十分的显著,这种现象一方面迎合了当前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一定的问题,即很多人才在当地很难找到理想的就业机会,久而久之,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会因为人才的匮乏而出现动力不足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地方性的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就需要对当地的人才需求给予充分的考虑。所谓在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地方需求,指的就是人才培养要考虑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同地域在发展中会对人才有不同需求,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一些地域偏重于农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有的地域对于服务型人才需求较多。有一些地域则对加工人才需求较多,职业教育培育人才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需求,不但能够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还避免了人才流失,有助于地区经济繁荣。

职业教育创办过程中保持特色和创新,就应该以服务地方为基本理念,人才培养方向、数量和个性的根本依据应该建立在当地经济发展和调整升级上,真正地实现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等一体化,体现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地方特色和职业特色。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和经济社会的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对教育目标的制定就是根据实际需求而来的;从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人才培养过程并未和地方性需求紧密结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职业教育中的人才质量,而定制版模式下的职业教育则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人才,和其他的培养模式相比,它操作起来要简单很多,可以对培养的.人数有一定的规定,而对于职业培育的程度也更容易掌控,因此更加容易培育出真正优秀又能够促进地方发展的人才。这既是定制班模式的特色,也是它的创新之处,更是符合实际需求的明智之举。

三、培育内外兼修型人才

企业十分看重人才体系的稳定,因为这关系到企业的成本和日后的发展前景。因此,很多企业在招聘时不但看重人才所具有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同时也会对人才是否有稳定的就业观和价值观做出一定的考量。在定制班模式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企业往往付出了一定的成本,因此更为看重人才培养成功对自身的回报,不但要求人才具有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而且对人才就业的稳定性提出要求,确切说来,企业所需要的是一些内外兼修型的人才,就外来看,人才具有定制班培育所传授的高超的职业技能,而就内来看则在就业观和世界观,对职业岗位十分的负责认真,对公司十分的忠诚;内外兼修型人才不但掌握了职业教育知识和技术,在价值观和就业观念上较为稳定,进入企业之后更倾向于为企业做出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赵少华认为,和人才的专业技能一样重要的是人才所具有的综合素质,一个优秀的职业教育人才不仅要有足够专业的实用性技术,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就目前来看,一些企业人才体系存在的严重问题就是稳定性不高,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在定制班模式下的职业教育中,一方面会更为注重技能培养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也会更加关注人才的个性需求,能够真正地实现人才和岗位相匹配,从而提升了人才体系的稳定性,最大可能地避免人才流失现象。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一方面注重对人才实用性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更为看重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帮助人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从而在根本上保证了企业人才体系的稳定流通。

结合实际,走特色职业教育之路 篇6

一、开创教育扶贫新模式。实现招生难、高价招生的突破

目前,全国城乡每年有1000多万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数百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社会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却很大,近些年来一直供不应求。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一步步扩大,到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预计已达到750万人,在校生规模突破170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尽管如此,但由于高中扩招,同类学校竞争激烈等原因致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竞争激烈又导致不正当的招生回扣、招生劳务费等费用的产生和飞涨,教育成本急剧增加。

面对这些问题。我校积极研究对策,创立“5381”教育扶贫工程。即每年只缴纳500元即可入学,3个月在校就读,8个月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利用周末和晚上的固定时间由实习带队教师和实习单位培训人员就地上课,1个月时间放假。此种模式实施以来。我们取得了很多经验和教训,2007年10月份,学校第一批星级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学生完成第一年的实训顺利返校。在公司,他们能吃苦,肯学习,受到了实习单位的肯定,少数表现好的同学甚至能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得到提拔,但同时他们也认识到自身理论知识的缺乏;返校后他们更加努力的学习,争取在高一层次的实训里能够从容面对,毕业后既拥有中专毕业证和专业技能等级证书,更重要的是具备了其他毕业生没有的丰富的实践知识和工作经验。

除此以外,我们还积极探索其他教育模式,如进行半工半读,先工后读等尝试。还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面向本市基层外来务工人员,与市中小企业局合作,建立了惠州市中小企业局培训基地。

二、加强就业教育。实现一专多能的突破

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教育事业关注人人成为可能。但长期以来,中职教育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侧重于“一技之长”。着眼于就业。文化、专业知识的学习遭到轻视。按照终身教育的思想,人的一生都是接受教育的过程,整个社会都是教育场所,学校教育仅为一个人终生发展奠定一定基础,每个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要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完善知识结构,增强自身素质。于是。改革教材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把文化知识学习提到一个新高度成为摆在中职学校面前的迫切任务。

一方面,我们做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包括中职学生的自我定位教育,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深化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学制安排等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我们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设在学校,有些设在了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另外,我们还聘请了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厂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到学校讲课。职业教育面向就业。重要的是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坚持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三、拓宽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出口。实现“终结性教育”的突破

社会上一些有偏见的人士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是智力平平、不思进取的初中毕业生的“收容所”,中等职业学校的任务就是传给他们一门赖以生存的手艺。这虽是一种误区。但却引人深思。人潜在的学习能力是巨大的,真正的教育是不断地给学生创造机会,给他们以自强的出路,而不是一锤定音。我校与广东科学技术学院、广东科技干部学院合作,在我校设立高等教育校外教学点。此外我们还设立补习班帮助学生通过函授、自考的方式得到进一步的教育,使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能有一个可以继续深造的通道,从而使中职学校毕业生具有升学与就业两个出口途径。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特色 篇7

一、文化与课程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给文化下一个严格准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据统计, 有关“文化”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认为, 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1]他将文化分为三个层面:物质层面 (包括建筑、服饰、器皿等) 、制度层面 (包括教育制度在内的一切制度) 、思想层面 (包括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等) 。思想层面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这是文化的核心。

课程文化作为课程和文化的复合体, 由于课程和文化本身的不确定性, 以及研究者的知识背景、价值观、方法论及其旨趣的差异, 人们对其意义的理解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人认为:“课程文化既是用一种文化的眼光认识课程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也是一种具有实体内容和对象化的文化结构。课程文化就其本质上讲是一种精神财富, 这种精神财富不只表现为课程意识、课程思想、课程价值等内隐的意识形态, 还表现为人类在漫长的进程中所创造的课程制度、课程政策等外显的制度化形态, 这样才能构成课程文化的整体内容和结构。”[2]基于上述观点, 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是高等职业院校长期积累得来的反映了与课程相关的课程价值、课程思想以及创造的课程制度、课程政策等方面的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本文将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来分析德国高职课程文化的特色。

二、德国高职课程文化特色

(一) 课程物质文化:突出职业性。

1. 应用技术为主的弹性化教材。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行订单式培养, 为特定企业培养人才。例如德国高等专科学院 (Fachhochschule) 设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是由部分办学好的技术中专、技师学校和服务类学校升格合并而来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3]高等专科学校专业设置主要在经济、社会教育、艺术造型和农业等范围。其专业教学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 教学活动包括了教学和实践培训, 毕业设计多为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践课题。职业学院专业设置集中在工程技术、经济工程、社会服务三大领域, 课程设置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灵活。在德国职业技术学院不规定选用什么教材, 教学参考书完全由教师确定, 弹性化教材的指导思想是把新思想、新工艺、新技术引进教科书, 结合市场需求, 根据德国产业特点, 开设大量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专业, 从而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减少或避免对人力资源的浪费。

“双元制”既是德国实施高职高专教育中最独到、最具特色的内容, 也是德国的职业教育获得成功的关键。“双元制”是指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又能有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里学习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 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是以培养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培训形式。“双元制”模式的课程结构总体上是按照综合课程体系来设计和编制的。它不像大学本科和我国的职业学校那样分为普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三段, 而是分为基础学习和专业学习两个阶段。基础学习主要完成基础所必需的课程学习;专业学习主要是学习专业课程、参加实习和完成毕业设计。教材内容重视基础培训, 专业知识面较广, 所涉及的复杂定理、公式一般只讲结论及应用, 不做详细的推导和分析。同时, 课程和教材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来设置、编写的, 内容中有较多的实际知识和企业实例。

2. 重视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重视实践教学是德国高职的又一特点。因此, 德国的高等职业学院十分重视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 精心设计实验、实训室和实训内容;在实验实训室走廊上, 一般都设置与教学内容结合相对紧密的图片、实物展览, 在室内通常都布置与实验实训内容完全符合的各种规范化操作示范、安全健康环保标牌等, 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 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的规范教育, 注重HsE (Health safety Environment) 理念、团队精神和与人沟通合作等素质内涵的潜移默化的渗透。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设在企业, 企业全程参与到高等职业学院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企业不仅为校企合作教育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还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德国职业学院本身就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的产物, 在教学上采取工读交替形式, 一年分为两个学期, 每学期24周, 其中12周在学院学习, 12周在企业培训, 便于熟悉实际生产组织, 掌握各种工作岗位的职责, 需要时还要顶班工作。全真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接受实践教学提供了物质的保障。

(二) 课程制度文化:完备、科学, 可操作性强。

德国双元职业教育的成功得益于完善、周密的职业教育法律保障。德国职业教育立法起步早、法规严。早在1182年颁布的《科隆车工章程》就确立了师徒制职业培训雏形, 1869年颁布的《企业章程》明确了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 1889年颁布的《工业法典》规定了企业学徒培训必须与职业教育相结合。1969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大法, 规定了职业教育的定义、内涵、适用范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经济部门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作用。与《联邦职业教育法》配套性的相关法律有:1972年颁布的《企业宪法》, 规定企业管理咨询委员会须协助企业搞好徒工培训, 并不准把徒工当作单纯劳动力使用;1976年颁布的《青年劳动保护法》, 规定企业有义务在徒工培训期间为其提供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机会;1972年颁布的《工商企业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企业实训教师的基本条件、工作任务、职责范围、考试规则等。1981年, 联邦议会又颁布了《职业教育促进法》, 规定了教育者资格、企业、学校和受培训者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明确了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成立及其目标、权利和义务、工作任务等。至此, 内容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已经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为了应对经济结构性变革引发的职业教育世界性的变革趋势, 德国又对1969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进行修订, 将其与1981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合并, 制定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该部新法先后经过德国联邦议会、联邦参院审议通过, 于2005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4]这一系列完善的法律体系, 保证了德国职业教育可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 课程精神文化: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的结合。

1. 以就业为导向的实用主义的课程目标文化。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达与其独特的传统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德国文化中的民族特性、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蕴涵着全民、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的文化。德意志民族文化中的思辨传统及对科学的理解方式, 实证务实、细致严谨的态度是构建“双元制”大厦的支柱。[5]“双元制”模式的精髓, 就是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为目标。[6]运用就业导向这一主线, 连接着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的相关方面, 并贯穿于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凸现了实用主义的课程目标文化。

既善思辨又重实务的德国人对科学有着独特的批判性理解, 赋予科学广泛的意义。他们不仅把自然科学, 还把语言学和教育学等都作为科学领域, 而且把一切有系统的知识、技术、工艺、操作技能及其训练都被视为科学。这种思辨的传统使得摆脱宗教束缚后的德国, 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及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19世纪末德国学校开展的改革运动率先发展实科教育, 以面向社会、联系实际为主要特征。德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斯普朗格 (Eduard Spranger, 1880-1963) 把“陶冶”理念融于职业教育, 认为职业教育理念以追求个体人格完善为人生最大的目标, 即职业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完善人的自身能力, 这尤其表现在准职业人所练就的“关键能力”和“操作能力”上。主张运用工作分析法使教学过程科学化, 再把科学化了的教学过程进行时段化和标准化分解, 并与在企业内进行的标准化培训结合, 理论教学和能力培养的每一步骤都贯穿于职业教育内容的价值观、本质观和实践观中;为保证“关键能力”的培养质量和“操作能力”的训练有效, 客观上需要校企双方及其上位组织 (教育行政部门与企业行会) 之间的通力合作。“双元制”把职业教育团体合作制度化, 即无论国家还是企业, 都把职业教育视为己任。为了给特定企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德国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和培训课程由学校与企业组织的专业委员会协商制定, 双方共同参与整个教学和实训过程。

德国人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科学务实的态度堪称举世闻名、有口皆碑。正是这种务实求本的民族特性使德国的产品以其质量耐久可靠, 设计独到精妙著称于世。各行各业都普遍敬业爱岗、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惜时守时、工作第一、事业至上, 工作效率普遍很高, 而且人们普遍习惯于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这种民族特性使德国的职业教育注重教育的实用化倾向和技能的创新, 而且注重提高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的规范教育, 注重HsE (Health safety Enviroment) 理念、团队精神和与人沟通合作等素质的培养。

德国职业教育一直重视改善社会处境不利群体的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提高妇女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比重, 确保教育机会均等, 最大可能地帮助那些在物质、社会和文化方面处于不利处境的公民, 使他们有机会接受到教育和培训。为此早在2000年政府拟从2001-2005年拨款1.05亿马克, 用于改善不利群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问题。[7]由于职业教育对象在社会地位、文化水平、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尽相同, 因此他们在对职业教育内容的理解、对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进一步学习发展潜力方面存在差异。针对这种差异, 德国在高等职业教育上采取了多样化的策略。

2. 企业主导的校企合作课程实施文化。

校企的真正合作是德国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德国职业教育在培养高质量的劳动者方面显示了很强的优势。在国际奥林匹克技能大赛中, 德国选手曾取得过全部24个工种的第一名, 并获得团体冠军。其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德国建立的“双元制”。“双元制”学员一般每周在企业接受3-4天的实践教育, 在职业学校接受1-2天的理论教育。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企业是校企合作教育的组织实施者之一, 培养学生的教学计划要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 并负责学生的评定以及对校企合作教育成果进行考核。

德国高等专科学校一般采用小班上课制, 主要以研讨和练习的形式进行, 非常注重实践性教学,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是交叉进行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实验课教授只提出实验目的, 而具体的方案定制、实验过程的设计和毕业设计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的同时在企业接受锻炼,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来完成毕业设计。在德国“双元制”高职教育中, 学生、职业学院、企业三者之间密切合作、相互支持, 实现了共赢, 是值得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习和借鉴的。

3. 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德国高职培养出来的毕业生, 之所以能具有如此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以及能如此深受企业欢迎, 其原因除了上述各点外, 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拥有一支特色明显的专兼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德国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有严格的规定, 不仅有一套完整的培养培训体系, 而且采取严格的国家考试制度。专职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还必须具有至少五年以上的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 又有丰富的实际知识;一般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都较强。兼职教师主要是从企业、行业中聘请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和经历的人。

三、对我国高职课程文化建设的启示

我们在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时, 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抄照搬, 还要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作为支撑, 突出高职教育以就业导向为主的特征, 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来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首先, 在课程物质文化建设上要突出职业性。一方面, 课程教材内容以应用技术为主, 增强岗位适应性, 有针对性地选择“怎么办”和“如何做”的知识, 另一方面, 加强校内、校外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校内注意建立与现代生产管理同步的实训体系, 校外要积极寻找与企业的合作, 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用于实践性的学习。其次, 建立完备、科学合理与可操作性强的职业教育法, 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最后, 建立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相结合的课程精神文化。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位、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课程目标文化;以课程缔造为价值取向, 以体验、参与、合作为标志, 以产学结合为主要形式的课程来实施文化;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 2000, (4) :1.

[2]黄忠敬.课程文化释义:一种分析框架[J].学术探索, 2002, (1) :102.

[3]黄福涛主编.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300.

[4]姜大源.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综合版) , 2005, (11) :17.

[5]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271.

[6]朱桃福.德国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及其借鉴[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2) :59.

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研究 篇8

关键词:新加坡,职业教育,思考

1 新加坡的国情与职业教育主导地位的确立

1.1 移民的历史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

公元3世纪的新加坡被中国人称作蒲罗中, 它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18世纪, 英国的史丹福莱佛士爵士以其战略眼光, 将此地开拓成为一个英国在东印度的贸易中转站, 之后大批移民涌入新加坡, 因而形成了新加坡多元的种族文化。回避政治、关注生存和发展成为不同肤色的种族共同的愿望, 强烈的忧患意识时刻伴随着新加坡人。

1.2 资源的局限引发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

新加坡国土面积有限, 资源谈不上, 于是人成了这里最能引发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当每一个公民都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时候, 精英教育重要, 职业教育更重要, 人是宝贵的。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和投入, 以其优越的制造业、服务业优势为产出, 重金投入到国民教育中, 为使每个公民最大限度的在有生之年都能为经济的发展极尽最大所能, 新加坡政府制定了政府、雇主、员工和教育组织的互动机制, 以足够的财政支持职业教育训练, 积极鼓励公民树立终生学习、无货架寿命的概念, 即使是在经济转型时期, 也能通过政府的干预, 教育部门的培训和努力, 及时的帮助部分员工顺利度过危险期, 重新进行人生定位, 以求社会稳定的持续。而社会的持续稳定, 进而又为投资和融资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为精英人才的引进打造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由此可见, 职业教育是在这里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1.3 职教模式的确立及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

新加坡拥有一套超前的、国际化的职教模式。它包含职前教育 (13-18岁) 、在职培训 (19-62岁) 、失业培训 (19-62岁) 三个层面, 由工艺学院、理工学院和大学以多样化的课程设计、灵活的培训系统、组织无界的企业文化、教学工厂的办学手段、经验积累与分享的协作精神、为不同类型的学员量身定制了终身发展的学习机制, 培养学生高度的应变能力和企业化的精神。同时从新加坡政府、新加坡国防部、经济发展局、劳动力发展局多渠道为办学条件的改善筹措资金、添置设备, 寻求跨国界合作伙伴共同谋求生存和发展空间。

在不易控制的大环境下, 以教育投资的最大化, 建立弹性化的职业教育系统以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 满足中下层人士生存和提升自我的愿望的办学机制, 是睿智的新加坡人审时度势的选择。

2 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引发的思考

2.1 政府的高度重视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

“在新加坡, 职业教育是梯子、是桥梁, 只要学生努力, 均可以通过桥梁达到另一个境界, 是起点不是终点, 是给子女希望不是绝望。”这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林靖东院长的一席话, 同时也代表了新加坡人对职业教育的看法。究其原因就是新加坡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

新加坡政府每年25%的教育投入以支持教育发展和训练;总理关注职教发展, 2008年, 捐出30万设立基金奖励成功考入工艺教育学院的平凡学生。政府高级领导人多次在正式场合宣传某些成功人士早年曾经接受的是职业教育, 从政策和舆论上影响国人对职业教育的看法。职业教育能够成为新加坡教育的主体, 成为新加坡经济的支柱与新加坡人务实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

在我国, 相当多的人对职业教育还存在这样的看法:职业教育只是高等教育的一个补充, 是为考试中的弱势群体准备的择业前的技能培训。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 家庭的教育投入的增长, “海归”的增多, 高校的扩招, 使得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有更多的机会在高学历、名牌院校中物色人选, 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一直受到冲击。加上职业教育的对象90%以上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 一旦就业便很少有机会再继续深造, 所以他们竞争的后劲明显不足。如此看来, 只要是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 作为家长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报考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门庭冷落也不足为奇。

从政府方面看, 由于我们教育投入的有限, 对教育结构的战略选择只能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 从而使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面临挑战。

早期职业教育的后遗症需要我们来扭转。以动态变革的态度来管理职业院校的生源、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 培养学生高度的应变能力, 营造提升自我的教育环境机制, 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对人才的需求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2.2 弹性化的办学模式是深化职教改革的前提

在新加坡由于人力资源的短缺, 建立弹性化的职业教育系统以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成为教育机构的己任。政府、雇主、员工和教育组织互动;职业教育、终生教育并驾齐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这为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但也对新加坡众多的职业院校培训提出了一个挑战。

挑战之一就是办学模式。如何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教育需要, 培养岗位适应性和企业化精神, 以职业教育闻名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此做出了表率。他们在德国“双元制”基础上创造了“教学工厂”的办学理念, 通过为企业做项目来获取政府、企业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从而形成南洋理工学院的职业教育特色。而这一特色与其他院校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和办学模式一同组成弹性化的职业教育系统, 成为新加坡特有的职教模式。这一职教模式, 平衡了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使教育投资达到了最大化。

我们是大国办教育, 有限的教育投入永远是杯水车薪。但是如果雇主也就是企业可以参与教育投入, 那我们的职业教育才会双赢。而企业投资教育的前提是我们的培养目标能够给企业创造效益, 能达到这个层次还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目前众多职业院校采取的是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 就是以职业为导向, 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 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 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培养, 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 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但这种模式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 一是我国传统的学年制对工学结合时间的制约, 二是企业的被动参与对工学结合效果的影响。

结合我们的国情, 深入探索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 使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能够像新加坡一样赢得企业的资金投入, 带来双赢的效果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也是弹性化办学模式创建的前提。

2.3 多样化的课程设置是校企双赢的关键

新加坡的高职院校, 是教学环境、工业项目及经验积累与分享的教学工厂。它是以学院为本位, 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 在现有的教学系统 (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和项目安排) 的基础上设立的。它的课程安排是企业实习和企业项目的结合;是从模拟到模仿到融合的真实再现过程;是依据国家总体目标及工商业需求也就是市场导向来完设置的。

课程结构是以“宽基础、重实践、备专能、求创新”为导向, 经过对新生进行专业基础培训、深化培训、专向培训以及增益课程的教学, 培养学生高度的应变能力, 以应对企业用人多样化的需求和转岗的再深造;同时企业实习和研发项目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新加坡的高职院校与大中型企业有着密切联系, 在第三学年, 通过双轨制的课程安排, 同一班级两组学生分别接受的是专向培训和企业实习;而企业实习的学生又被分成企业项目和企业实习两组。这样第三年企业实习的学生是分两学期四批到企业进行项目研究和见习。

这种打破学年限制的教学安排, 合理地利用了教学资源, 灵活的安排课程, 可以保证与工业项目时时结合, 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连续性, 减轻了企业的压力, 增强了对学生的针对性的指导。在教学上, 企业为学校提供了设备场地;对企业来讲, 学生为他们创造了价值, 尤其是学校新的开发成为企业的生命力。学校与企业真正融为不可分割的一体,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学企业。

这个柔性的课程设置及灵活的培训系统, 非常值得我们国内的高职院校学习和借鉴。但是它打破了学年设课的限制, 会带来学生假期的管理和专业教学计划的全面革新, 还有一个实施的必要前提是教师必须是真正的“双师”, 他有能力从企业拿到项目并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完成。如果教师没有能力从企业承接到项目, 学生的分批实习也只是走个过场。而对学校来说, 院系的课程安排打破常态, 小班设课带来的是理论教学的重复和师资的紧张, 如果借鉴的学院不从教学管理上下大力气进行改革, 那么学到的将只是皮毛。我们目前的职业院校缺少的是有真材实料的“双师”, 难办的是重复设课带来的报酬累计问题。

艺术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系构建 篇9

1转变思路、放下身段是建立艺术职业教育特色体系的思想保障

笔者所在的部门就是综合类艺术学院中的职业教育学院, 由于很多人还不了解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学院经常被学院各种活动边缘化, 学院中很多老师对职业教育颇有微词, 见面时总打听, 你们到底开设什么专业?招生对象是什么?自己招生考试么?有什么课程?甚至有人讨论职业教育学院存在的必要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难免会打击艺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奋斗信心。学院整齐划一的统一管理, 也给职业教育学院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另一方面, 职业教育学院的很多教师也都受过普通高等艺术大学教育, 普通高等艺术教育传统思路在教师脑海中根深蒂固, 大家较为熟悉传统艺术教学方法、传统艺术专业课程、传统艺术职业, 造成艺术职业教育工作者自己都放不开手脚、自己都不自信、不确信如何开展工作, 觉得自己身在职业教育学院低人一等。实际上, 职业教育学院用不着和普通大学比学术, 我们要比的是, 谁的毕业生更有生存能力、谁的专业、课程建设更接地气。毕业生的就业率才应该是衡量艺术职业教育办学是否成功的指标, 有职业技能在手的毕业生在艺术职业环境中有核心竞争力, 在非艺术职业环境中也能生存下去才是艺术职业教育追求的目的。这样就需要艺术职业教育工作者转变思路, 抛弃固有的传统思想, 放开手脚, 放下架子, 从实际需求和实际条件出发, 摸索工作方法和经验, 团结一致真正建立起有特色的艺术职业教育体系。

2发掘社会缺乏的艺术职业种类是建立艺术职业教育特色体系的行动基础

建立艺术职业教育特色体系要求我们不能再停留在传统的艺术专业和课程上, 要设立社会需求的新专业和特色课程。这就需要从事艺术职业教育的工作者到社会中调查研究, 不能再依靠传统思路闭门造车了。例如看看社会艺术业余培训需要什么人才、师资;看看学生有什么技能需求;想想哪些技能是与艺术职业相关联的;思考哪些技能即便在学生毕业后没工作也可以用来谋生或是不在艺术职业环境中也可以用以求职。这些技能如果能以专业或是特色课程的形式进入艺术职业教育体系, 那将会成为艺术职业类专业毕业生拥有的最有竞争力的职业技能, 也将成为艺术职业教育最具特色的特点。就拿音乐类来说, 现在社会艺术培训学校越来越多, 代课教师不缺, 但缺好的陪练老师;我们的音乐类学生很多都有学钢琴调律、打谱技术、即兴伴奏的需求;化妆造型、服装造型是与音乐表演、音乐教育息息相关的技能之一;学生会吹葫芦丝、弹吉它是演奏或演唱专业技能单一的有效补充;驾驶、办公软件运用、职业礼仪是基本的求职技能。这些技能作为特色课程编入教学计划, 学生哪怕只擅长其中一项, 都可以解决生存的需要。如果学生每项都学到百分之六十, 那么将会有很多地方有你的职位。

3构建艺术职业教育特色体系的内容

3.1人性化的学生管理模式

学生管理工作不仅是管理学生的纪律、保障学生的安全, 更重要的是疏通学生的思想。所谓人性化就是从人的需求出发, 关注学生所想、所需, 了解学生想学生么、不想学又是为了什么, 积极做出引导。以专业教师+班主任+学生辅导员的管理模式层层疏导学生思想上出现的问题, 引导学生加强学习职业性技能的热情, 从而带动整个职业教育学院的学风。

3.2灵活的教务管理

由于艺术职业教学中有很多实践实训的内容, 需要经常外出, 给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 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变化修订, 选修课的设置也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更换, 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务管理系统不能禁锢教学调整的需求, 必须采用灵活的管理风格。

3.3建立具有职业化特色的教学体系

职业化特色的教学体系由三部分组成:职业化特色的教学计划、大纲为主体, 具有职业竞争力的特色课程、实践课程为支干, 具有职业操作性的教材为辅助。

3.4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例如在该院在16名音乐类外聘教师中, 有5人是社会演出团体成员, 占音乐类外聘教师人数百分比31.3%。在15名美术设计类外聘教师中, 有6人有自己的工作室或是自创公司, 占美术设计类外聘教师人数百分比40%。该院聘用的这些双师型人才中, 有自己创办艺术培训学校的校长、有自己开设广告公司的老板、有开设化妆造型工作室的化妆师, 也有省市歌舞团的演员。这些职业复合型人才担任该院的教师, 在课程的讲授和实践教学中为学生带来了大量具有职业化特色的知识和技能。

3.5开展具有职业模拟性的实践实训

实践实训不能脱离社会职业需求, 实践实训活动、课程内容要模拟社会职业运作, 实训室的建设要模拟社会职业场所。

3.6提供强大的后勤管理服务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只要有需求就随时建立实训室采购教学用具;只要有需求就随时开展实践实训活动;只要有需求就随时聘用社会中双师型复合人才;只要有需求随时安排在校学生勤工俭学参与学院工作亦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这些突发性事务, 需要一个强大的后勤管理服务平台来协调并保障工作的开展与完成。

综上所述, 构建艺术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系需要转变思路、放下身段作为思想保障;发掘社会缺乏的艺术职业种类作为行动基础, 以人性化的学生管理模式、灵活的教务管理为框架, 建立具有职业化特色的教学体系和双师型人才的教师队伍开展具有职业模拟性的实践实训并为之提供强大的后勤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彭艾凡.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改革初探[J].江西教育, 2010 (33) .

[2]易介南.试论艺术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 (校长教育研究) , 2007 (03) .

职业教育特色 篇10

由历届奥运会浮雕装饰的校园围墙显示出学校的与众不同, 人性化的办学理念———“学生因为老师的存在而感到美好, 学生因为学校的教育而对未来充满憧憬”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在记者与学校分管教育教学工作的周副校长的交谈中, 学校三大特色教育项目也随之揭开了面纱。

奥林匹克精神教育———学校特色教育的突破口

“素质教育的概念比较宽泛, 我们必须要寻找到好的切入点。”周副校长说, “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 学校在艺术教育、体育教育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 特别是大型团体操的艺术创作和表演已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现在, 在注重开展常规性体育活动和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 我们正致力于将奥林匹克精神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得扎实到位, 学校则将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纳入了学校的办学目标, 并成立了嘉峪关第一中学奥林匹克领导小组, 制定了奥林匹克教育三年发展规划, 还实行了奥林匹克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学校则通过安排奥运背景知识教学, 在新生中进行奥林匹克体育活动, 举办奥林匹克讲座、奥林匹克手抄报展览、奥林匹克橱窗板报展览、奥林匹克故事会、“一班一国”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渗透奥林匹克精神教育。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奥运的热情, 学生参与奥运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此外, 学校还积极参与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发起的《阳光奥运校园行》大型奥林匹克教育活动, 为全校师生配发了《北京奥运会中学生读本》, 为师生们设计制作了奥运文化衫, 还在校园内建设多处奥林匹克景观。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2006年10月, 学校则被评为“2008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2009年5月, 学校经甘肃省体育局批准又成立了“嘉峪关市雄关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这都为学校开展奥林匹克特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北京奥运会已然结束, 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已经埋在学生心间, 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也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周副校长说。

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一生幸福打下基础

当前, 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 比如焦虑、紧张、迷茫等。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且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幸福。对此, 周副校长深有感触。

为了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在1998年, 学校创立了嘉峪关市第一个“中学生心理辅导室”, 通过个别辅导、上团体辅导课和心理放松训练等形式为学生服务。自2002年以来, 学校更是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逐步聘任了心理学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担任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建立了心理健康网站。心理健康教育在保证时间、保证地点、保证方式的基础上, 实现了分层次、多元化发展。

为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学校多次在校内、校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并编印了心理专刊《心驿》。同时, 为了解决心理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学校还把心理健康教育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 好的成果则发到网上实现资源共享。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 学校已逐渐形成了“关注学生, 关心学生的心灵成长, 为学生的一生幸福打下基础”的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学校还利用甘肃省科协在学校建立的脑思维训练室, 并使用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教材———《脑思维训练教材》对学习用功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脑思维训练, 通过训练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学生实现了良性发展。

而在学校的影响下, 嘉峪关市部分学校也开始尝试建立心理辅导室, 从而产生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科普教育———为创新型人才成长铺路

在学校的校史馆内, 记者看到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有学生大型团体操的激情演出、有学生军训和运动场上飒爽英姿、有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温馨场景。但最吸引记者眼球的还是学生参加科普活动和科技竞赛的场景。

周副校长对记者说:“学生对科普知识很感兴趣, 对一些科技竞赛活动也很痴迷。为此, 学校组建了多种兴趣小组, 并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快乐的玩耍中不断成长。学校通过开展科普教育, 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

为了加强科普教育力度, 在学生中普及科普知识, 2006年6月, 学校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协助下, 建成嘉峪关市首家省级科学工作室, 科学工作室下设“机器人工作室”、“科技制作工作室”、“轨道四驱车活动室”、“科技图书室”等, 总面积559平方米, 并配有专职教师1人, 兼职教师35人。学校还自编了《机器人基础教程》《模型制作教程》《心理教程》等校本教材, 科普教育工作做到了有课程计划、有教材、有兴趣小组并定期开展科普竞赛活动。

“2006年以来, 学校还多次举办了科普健康知识讲座和有关机器人的科普报告会, 科技竞赛活动更是搞得如火如荼。从2006年起, 每年5月中旬, 学校还面向嘉峪关市其他中小学开展科普教育现场展示活动, 四年间已接待师生近1000人次。”

听着周副校长的介绍, 看着学校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图片, 记者仿佛也置身于当时看似平静、实则激烈的赛场之中。

临离开时, 在周副校长的引领下, 记者参观了学校的科学工作室。

当步入标准化心理辅导室时, 记者一下子就平静了很多, 房间虽显得不是很大, 但蓝天、白云、绿色草坪的温馨布景, 舒适的躺椅, 充满童趣的大脚印沙发, 齐全的多媒体设备, 让记者在知道什么是省级标准化心理辅导室的同时更是惊叹不已。走进科技制作室, 一件件作品出现在记者面前:有拣乒乓球器、农场报警装置、风车、航模等, 每一件都是学生通过桌上一台台小小的机床和日常生活中的废弃品加工制作出来的。与科技工作室相邻的脑思维训练室里, 各种开发学生大脑思维的物品更是令人眼花缭乱。看着一个个谜语牌, 记者试图揭开谜底, 却是徒劳无功, 而对于看似简单的七巧板、类似九连环的装置等, 记者就更没有了尝试的勇气。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色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职教育;转变观念;职教集群;服务地方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9-0095-03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就当前的经济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而言,地方政府应该大力扶持高等职业教育,而高等职业教育要努力找准方向,办出特色。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能忽视对劳动者,也就是大量操作人员的培养,必须注重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劳动者是知识、技术的载体,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其生产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决定因素。比如美国、德国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对职业技术教育相當重视,劳动者的素质已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我国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我国,服务社会的劳动者中一大批人是由高等职业教育校门走出的学生,他们的个人修养和职业素质直接影响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提高教育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资源、能源和环境承受巨大压力,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迫切需要培养大量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一、改变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

在社会上,一些高职高专的大学生不愿说出自己上学的学校,因为社会上好多人认为高职高专根本算不上大学,学不到东西。就现实而言,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源的确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教育结构形成的,而不以学校的意志为转移。首先是五年制大专和三年制中专所招收的初中毕业学生,除了极少一部分人是由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所至而主动报名外,大部分学生是学习成绩不理想不能考取高中,而被动报考的。另外是两年或三年大专招收的高中学生,也是在本科一、二、三批遴选后入学的。当然其中不乏优秀者,但是总体而言,高等职业教育的难度是相对较大的。因此,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只有高等职业院校为地方培养出了适销对路的人才,人们才能彻底改变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看法。

二、政府大力扶持,进行职教集群

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和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必须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目前,地方经济迅猛发展,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高职教育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作用,意识到技能型人才缺乏将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这正如教育部副部长所说的,“职业教育决定着国家和地区产业竞争力;职业教育反映了产业的素质和能力;职业教育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水平;职业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战略突破口……”因此,高职院校要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资金投入、土地使用、信贷等方面的政策优惠,使地方高职院校赢得发展机遇,推动地方高职跨越式发展。其中,职教集群可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与企业联手共同建立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

职教集群是指在政府主导下将职教机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规划、院校之间合理分工、整体上优势互补的一种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集群可以增强不同机构间的互补性,有利于创新,有利于信息的交流、积累、传递和扩散。职教集群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即:校内共享,校校共享,以致城校共享。

这种集群模式已在我国南方广州、上海等地区成型,且显示出它的优势。在集群化之前,淘汰哪些弱校和弱专业,所以它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从欧美、日本、香港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来看,也是这么一个发展趋势,开始的时候整体水平低,后来在竞争中慢慢出现分化,强的更强了,差的更差了。这时候从整体上看,那些相近档次的就具有了很多相同之处,形成了集群,他们共同主导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不过,对落后者来说,在这一局面下有挑战也有机遇,只要进行市场细分,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定位,抛弃劣势,强化优势,走特色发展道路,就能确立自己在某一两个领域里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最终走向共同繁荣。

拿唐山为例,职业教育要想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且为地方服务,就得实现职教集群,但是没有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职教集群根本就不能实现,所以政府的大力扶持非常重要。

三、找准定位,办出特色

高职教育必须适时顺应社会经济变革的要求,明确学校的社会角色的定位,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明确的培养目标、到位的社会服务,去赢得社会的支持。

“定位”有三层含义,其一是培养目标的定位,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其二是办学层次的定位,是专科层次而非本科层次;其三是当地区域性经济重心的定位,高职教育是面向区域性经济,找准经济定位,才能知道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不是研究型的人才,也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我们教给学生的是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从事任何职业都具备的素质,如思想道德、职业修养和其他一些基础性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知识,接受高职教育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目的是就业而不是继续求学,所以在培养基本素质的同时,职业技能训练的水平是考核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过,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不仅仅是会动手的蓝领阶层,他们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和人文修养。

办学层次定位在专科层次,首先是受培养目标的限制,其次受学制的影响。随着技术的综合化和复杂化日益凸显,高职教育中原来设置的专业技术内涵已有很大丰富和拓展,虽然学生拿的是专科文凭,但这一纸文凭的技术含量已有很大的不同了。

找准区域经济的定位,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所侧重,也不能过分迎合市场的需求而全盘否定原有的成果。

高职院校必须以积极主动的改革精神和改革措施来增强自身的发展动力,以开放的办学整合社会资源,最终是提升内涵,保持可持续发展。同时,高职院校的发展一定要既强调凸显工学结合的特色,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四、就唐山的优势,发展

服务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

唐山具有资源、区位、产业、港口和环境五大优势。

(一)资源优势

唐山北部是山区,盛产干鲜果品;中部是平原,为粮棉油集中产区,是京津和华北地区的主要农副产品基地,有“冀东粮仓”之美誉;南部是沿海,陆域海岸线近200公里,海洋资源丰富,具有多处优良港址资源,也是渤海湾的重要渔场和我国原盐的集中产区。唐山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藏有49种,是全国焦煤的主要产区和全国三大铁矿区之一,石灰岩、黄金等储量也十分可观,是国内不多见的资源富集区。2007年在唐山南堡又发现了10亿吨大油田。

(二)区位优势

唐山处在渤海湾中心地带,是联接华北、东北两大地区的咽喉要地。

(三)产业优势

唐山的工业门类齐全,电力、建材、陶瓷、装备制造等都有雄厚的基础,现已形成钢铁、能源、装备制造、建材、化工等优势支柱产业,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

(四)港口优势

唐山港拥有京唐港和曹妃甸港两个港区,2007年吞吐量完成6759万吨。设计吞吐能力为5亿吨,已与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通航。

(五)环境优势

唐山具备很好的法治环境、诚信环境、人文环境,先后被评为中国投资环境50强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十强城市,并首次进入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

基于以上优势,在唐山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就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依托优势,为钢铁、能源、装备制造、建材、化工行业提供有知识、懂技术的高职人才。

唐山曹妃甸工业区2006年3月被列入国家级“十一五”发展规划。它以建设国家科学发展示范区为统揽,逐步把曹妃甸建成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它的产业发展方向为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及两个市场,逐步建立以现代港口物流、钢铁、石化和装备制造四大产业为主导,电力、海水淡化、建材、环保等关联产业循环配套,信息、金融、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

唐山的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和本地现成的资源,“请进来,走出去” ,可以采用阶段实习、顶岗实习等形式。学校利用企业的资源,企业利用学校的人才,这样实现双赢。因此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导、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培养适合社会最新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同时,还要注重在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人际沟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胜任用人单位的岗位工作要求,真正地实现人才与企业对接。其中,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遵循“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的办学方针,坚定不移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探索出了一种“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集团化办学模式。

其次,依托优势,发展物流、酒店管理、物业管理、旅游管理等服务性专业。

随着支柱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物流、酒店、物业、旅游等服务性行业的发展。如:唐山空港城的建设,以唐山机场军民两用为契机,统筹发展空港物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建成北方航空货物分拨配送中心。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抓住机遇,提高这些专业的办学水平,办出特色,办出优势。

拿唐山的旅游业来说,城市有抗震纪念碑、纪念馆、地震遗址、南湖湿地公园等;海滨有京唐港的浅水湾、月坨岛;古跡有清东陵;农村有遵化的沙石峪、西铺农业旅游观光,长城沿线及南部山区农家院休闲度假基地等,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北戴河、避暑山庄及京津等地景区景点的协作,形成京津冀大旅游圈。因此,唐山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及时了解唐山旅游行业的基本情况,分析旅游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分布情况,确定旅游职业综合能力。要着力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引入不同级别的国内乃至国际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鼓励学生获取跨行业的职业技能证书,以适应学生择业谋职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做到理论和实践并重。教学上应体现现代教育综合化的特色,应超越我国传统的单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固定模式,不断推出课堂教学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以科研探索为发展导向的课程设置体系。利用实训室和实习基地锻炼学生的旅游职业综合能力。这样,学生既能顺利就业,又能为唐山的旅游业贡献一份力量。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而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服务地方,办出特色,更需要长期的努力。目前,还存在政策、资金、规划设计等许多困难。但是,从历史的经验看,推进高职教育发展,高职院校必须自强,不能怨天尤人,不能等政策。应该在现有政策的框架下,研究如何做得更好。就是说,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合作中促发展,在创新中抓机遇,在务实中做跨越。

【参考文献】

[1]张曾.职教集群: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2).

[2]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王义遒.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面临的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2007,(2).

[4]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G].

[5]黄春麟.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理论与实践[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挪威特色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概述 篇12

一、普职融合———双元制的坚实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前, 挪威实施高中阶段教育的学校有商业学校、技术学校、职业学校和文法中学, 尽管从名称上看学校之间是独立的, 但事实上各类职业学校是依附于实施普通教育的文法中学的, 职业教育的地位低下, 学生也多选择普通高中以便升入大学。

1974年6月, 挪威颁布了《高级中学教育法》, 将原先多轨制的高中合并, 建立面向全体基础教育 (小学和初中教育) 毕业生的综合高中。这部法律秉持“平等”的理念, 试图给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平等的地位。随着这部法律的实施, 1976年挪威正式建立了高中阶段普职融合的教育体系, 全国每一所综合高中里同时进行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

1974年的这次教育改革的好处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从法律层面上保障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的平等, 实现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平等”理念;其二, 普职融合体系提供了高中阶段全国统一教育的平台, 为后来的改革奠定了一个“统一”的基础。如果将挪威特色双元制的建立比喻为建房子的话, 1974年的改革无疑是这座房子坚实牢固的地基。

二、课程与学徒制——双元制的坚强支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1974年的改革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从教育本身看, “职业教育地位低下, 学生过早的专业化, 教学内容和方法不适应未来的发展”等;从经济角度看, 企业界对劳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一个更为宽厚的知识基础, 并有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因此挪威政府于1994年进行了高中阶段的综合性教育改革 (下文简称“1994年改革”) 。此次改革包括四大方面:合法入学权、课程调整、学徒制整合、多证书发放, 真正形成了挪威特色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系。

(一) 课程调整———双元制的支柱之一

挪威原先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有100多种基础课程, 学生学习内容繁杂, 并且专业化过早, 1994年改革使全部的课程分为三大部分:普通核心课程、相关学习领域课程和选修课, 这三种课程在给予学生必要知识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原先的情况。

1. 普通核心课程

1994年改革将原先的100多种基础课程减少到13种, 分别为挪威语、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地理、近代史、古代史、宗教伦理、经济与信息技术、第二外语、体育以及专业/选修课程。这13种基础课程就是高中阶段所有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 普通核心课程即从这里面抽取出来的修习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 包括:挪威语、英语、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体育。

普通核心课程中不同科目的学时分散在整个高中阶段, 但是整体上看, 高中前两年每周对这些科目的学习时间加起来必须达到35学时, 每年修满1309个学时, 而第三年每周必须学习20个学时, 修满748个学时。将全部三年的学时修满才有进入高等院校的资格。

2. 相关学习领域课程

相关学习领域课程即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专业文化课, 但是挪威定义为相关学习领域课程而不直接称为专业文化课, 原因在于挪威高中给学生提供的是行业领域的课程, 而每一个行业领域中都包含了不同的职业, 并不是特指某一专业、职业, 而是一个相关行业群。学校给学生提供15个行业领域,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相关学习领域课程具体到某一行业的学习, 其课程在挪威称为高级课程。挪威制定了全国统一的课程纲领, 高级课程的设置必须在课程纲领规定的框架内。高级课程分为两部分:高级课程Ⅰ和高级课程Ⅱ。高级课程Ⅰ是所有选择职业科目的学生必须学习的, 而高级课程Ⅱ面向那些没有不参加学徒制训练的学生。高级课程为学校系统与学徒制系统的对接搭建了一个平台, 保证学生学校学习与企业培训的衔接和沟通。

(二) 学徒制——双元制的支柱之二

1. 学徒时间

高中前两年高级课程Ⅰ的学习结束, 学生以学徒的身份进入企业学习。学徒时间为两年, 第一年在岗培训, 第二年则进行生产性劳动。企业中两年的学徒培训相当于1年的学校教育, 因此高中教育学制为3年。

2. 学徒制的参与方

挪威职业教育与培训有三方参与者:教育当局、教育机构和社会参与者, 具体到学徒制中即为郡政府、学校 (包括私立和公立) 和企业, 。郡政府负责审批参与学徒制项目的企业, 学徒与企业培训合同的签订、修改和废止, 并为没有参与学徒制的学生提供校内的培训机会;学校负责教授学生理论基础, 并为没有参与学徒制的学生提供培训;企业则负责具体的培训项目和内容。

3. 学徒培训的形式和具体管理

挪威的企业规模不大, 以中小企业为主, 企业的规模决定了其在承担学徒培训上的能力有限, 因此挪威的学徒培训并不是一对一的形式, 而是以项目的形式进行。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企业可以参与多项内容的学徒培训, 一个学徒培训项目可以由多个企业来承担。

培训办公室对具体的培训项目进行管理。培训办公室制定规章以约束合作培训的企业。这些规章决定了单个企业负责的培训内容, 并保证培训内容在不同企业之间的分配。

在学徒培训期间, 学徒最初可以得到相当于正式员工工资30%的学徒工资, 在培训的后六个月则可以拿到80%, 企业还必须保证学徒有离岗进行理论学习的时间。

(三) 统一入学和多个证书———双元制的保障

1. 合法入学权———生源保障

1994年改革将16~19岁青少年接受三年高中教育的权利明确写入了挪威的《教育法案》, 学生的入学权得到法律的保障。同时法律还规定, 郡政府有法定的义务和责任给青少年提供高中教育。统一的入学权是学徒制生源的保障。

2. 多个证书———出路保障

高中教育结束后, 学生可以获得高中毕业证书, 这是一份学历证明, 是进入高等院校教育的资格保障。学生在完满地完成学校学习和企业培训, 并通过职工考试后, 还可获得职业证书和熟练工人证书。这三种证书的获得保证学生能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 也能顺利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 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 即使学生“在3年的教育后没有达到要求的水平, 也可以获得一份学校颁发的正式证明, 对其能力水平进行说明”。

三、挪威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

(一) 体系合一———学徒制与学校教育

可以说, 挪威的双元制改革最具特色的地方在于学徒制体系与学校教育体系的整合, 这是世界上许多实行双元制教育的国家所不曾做到的。从根本上来说, 学徒制体系与学校教育体系分属普通教育与职业世界两个不同的领域, 而挪威通过改革课程这样一个平台, 将学徒制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后半部分, 从而巧妙地将学徒制体系和学校教育体系连接起来, 学生的学习具有了一种连贯性。两个体系的结合也使学生理论和实践两大板块的学习分别具有了完整性, 理论课程成为实践的基础。

(二) 现时选择与未来发展合一

从高级课程的范围来看, 挪威在对社会所有行业进行分析整合的基础上, 提供了15个行业领域供学生选择, 因此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当广泛的发展空间,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备选项多, 学生选择余地大。15个行业领域已经基本涵盖了社会所有的职业, 学生总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行业进行学习。另一方面, 拓展了学生发展的空间。这些行业领域是将相近的职业组合在一起, 因此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是从事这些职业所必须的共同的知识内容, 这就给学生未来通过学徒制的学习、通过真正岗位上的学习继续发展现有的职业或者重新定位新的职业, 并进行更进一步的专业化学习留下了极大的空间。

(三) 基础知识与职业知识、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合一

在这个需要终身教育的时代, 职业学校在强调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就业能力的同时, 更要注重学生心智的发展, 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挪威双元制课程体系就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普通核心课程的学习涵盖了学生面对未来就业、转岗和终身学习所应具备的一般知识内容, 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文化素养。行业领域课程的学习面向职业世界, 让学生具备进入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相关行业知识。学校阶段知识的学习满足了企业对劳动力提出的具备宽厚的知识基础的要求。

随后两年的学徒制学习, 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工作训练结合在一起, 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实践中检验、完善之前所学的知识, 也可以在工作的第一线积累充分的工作经验, 训练和发展更新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能力、面对复杂问题时全面思考并提出周全解决办法的能力, 以及企业家的精神等。

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培养, 都旨在帮助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具有不断发展能力的后备劳动力, 并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中实现自己终身的发展, 进而实现自身的终极价值。

四、对挪威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2006年至2007年, 挪威有187, 314人进入高中进行学习, 其中52%的学生选择了职业教育与培训。可以看到, 挪威的职业教育有了极大的发展, 职业教育成为了多数人的选择。职业教育之所以在挪威能取得较大的发展, 原因在于:其一, 统一的入学权保障了职业教育的生源问题, 所有的学生都要接受高中教育是双元制教育体制能够长期发展的保障。其二, 课程学习和企业培训相结合的学习体系使学生既能获得理论知识又能获得实践经验, 同时, 这些知识和经验也是企业所需要的, 促使学生愿意选择职业教育。其三, 高中毕业时多个证书的发放保障了学生在走出校门后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证明, 使想升学的学生可以升学、想工作的学生可以工作, 不仅没有把学生限制于职业教育领域, 反而拓宽了学生的发展道路。其四, 适当的分流和专业化。高中阶段实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使得学生没有过早地分流, 同时, 15个行业领域的学习选择使学生避免了过早的专业化, 给学生未来发展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尽管挪威职业教育得到了加强和发展, 但是问题仍然存在。OECD在其对挪威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考察报告中指出挪威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应该改进的方面:建立国家评价标准来评估学徒的操作技能, 并对培训工作进行监督, 从而提升学徒培训的质量;在学生进入高中以后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行业领域进行学习;国家应该有更强大的干预措施来减少现在还较高的学徒制退出率等。此外, 尽管学徒制体系和学校教育体系结合在一起, 但是哪些是实践真正需要的知识, 如何选择和判断职业所需要的知识, 怎样避免知识学习过于泛化而偏向了学术性的学习等问题, 还没有得出答案。挪威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正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并力图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六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4 (1) :385.

[2]Ole Briseid.Comprehensive Reform in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in Norway:a retrospective view[J].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1995. (03) .

[3]Education Content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1991to2000.National Report from Norway[EB/OL].http://www.regjeringen.no/en/dep/kd/Doc-uments/Reports-and-actionplans/Reports/2001/The-Development-of-Education-1991-to-200/2.html?id=277459.

[4]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Norway.Norwegian Directorate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EB/OL].http://www.skolenettet.no/nyupload/Moduler/Fag_og_yrkesoppl%C3%A6ring/pdf%20filer/Vocation-al%20Education%20and%20Training%20in%20Norway.pdf.

[5]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e Education Act) [EB/OL].http://www.regjerin-gen.no/upload/KD/Vedlegg/Grunnskole/The_Educa-tionAct_19_June_2009_ (2) .pdf.

[6]Sveinung Skule, Mark Stuart, Torgeir Nye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M].Hoboken:Blackwell Publishing.2002:263-276.

上一篇:妇女保健下一篇:投资银行与企业并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