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供应链(精选11篇)
国际供应链 篇1
供应链金融主要是指基于综合性电子信息平台为媒介的企业及金融机构的贸易融资服务, 属于新型的金融思路 [1]。国内亦有部分学者对供应链金融展开了研究, 但主要局限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领域。以下对三种典型国际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一、物流企业主导模式
通过对近几年来国际贸易的金融业务进行分析, 赊销贸易方式得到了推广, 在国际贸易的结算方式中占比高达85%[2]。基于买方维权意识高涨的方向考虑, 部分卖家选择在前期垫付部分甚至全部资金, 并在完成货物交易后, 结算剩余货款,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卖方的资金压力, 导致贸易双方的关系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而以物流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优势, 精准掌握客户的信息, 了解双方交易货物的相关信息, 同时作为一种双方中介平台, 以其融资优势为面临较大资金压力的交易方提供融资服务。
二、企业集团合作模式
针对较为大型的机械设备制造企业, 贸易交易往往表现为交易额较大、交易次数相对较少, 且融资比较困难 [3]。对于买方, 此类交易占用了其大量的运营资金;针对卖方, 限制了订单的数量。基于企业集团合作模式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为买方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为买方提供准备时间。与物流企业主导模式不同, 企业集团合作模式的服务对象一般局限于少部分大型制造企业, 且贸易双方地位比较平等。其特点有三, 即综合管理运作能力较强, 通过企业集团合作协商选择融资方案, 由企业及集团双方共同掌握贸易信息, 同时两者协商来决定抵押物的控制权, 如图2所示。
三、商业银行服务模式
相对于前两种供应链金融模式而言, 基于商业银行服务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所服务的范围更广, 服务内容更为普遍。商业银行作为主导设计方, 设定融资方案并提供资金支持, 商业银行同时担任构建贸易信息的媒介角色, 其地位亦与合作客户是较为平等的协商关系。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拓宽客户渠道, 吸引更多的客户, 而且具备双向选择的优势, 合作门槛相对较低。
四、三种典型模式的比较分析
在融资主导方面, 以物流企业的出资力量最为雄厚, 居第二位的则为企业集团合作模式, 力量最弱的是商业银行服务模式。以物流企业为主导的模式在稳定客户关系方面能够发挥显著的作用。在运作优势方面, 三者各有优势, 物流企业具备显著的技术优势, 能够跟踪把握抵押物的有效情况, 准确了解客户的主要贸易信息。企业集团合作模式则具备明显的财务运作优势, 通过扩大资金规模, 进而获取丰厚的利差收益。商业银行服务模式则具备强大的信息网店, 有其坚实的业务平台, 并具有丰富的经验优势。基于信息掌控的角度而言, 物流企业在保障客户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 并通过确认抵押物的信息来规避融资风险。商业银行服务模式则无需通过对物流信息的把握来降低控制风险, 其信息处理方式较为被动。而在企业集团合作模式中, 合作双方均有成熟的销售管理系统, 都能够充分获取相关的贸易信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三种典型的国际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探讨, 将为我国开展供应链金融提供有益的启示。此外, 还需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为构建高效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
摘要:本文探讨了物流企业主导、企业集团合作及商业银行服务三种典型的国际供应链金融模式, 并从融资主导、运作优势等方面对三种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国际供应链,金融模式,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赵莉.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案例分析[D].山东大学, 2010.
[2]薛娟娟.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其信用风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12.
[3]王璇.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12.
国际供应链 篇2
摘要: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具有供应环境复杂、信息技术不均衡及标准不统一等特征。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下国际物流管理存在物流配送成本高、交货时间长、跨境支付无法统一等问题,国际物流供应链构建的关键是实现基础数据库、规划、供应链核心企业权力最大化及合作共赢。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下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应提高物流供应链的国内市场管理能力、跨境企业合作水平、增加国际物流供应链下的企业主体数量和进行国际物流供应链的横向延伸等。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跨境支付
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概况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契机,电子商务能够实现低成本的跨境贸易,使其得到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跨境发展使一些较为成熟的电子商务企业开始意识到全球范围内的跨境贸易进出口市场的重要性,各大电子商务企业开始抢夺跨境贸易的市场份额,以提高企业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竞争能力。电子商务跨境贸易主要包括为商家提供贸易平台或配套行业,如物流业等,部分电子商务企业拥有企业内部的物流行业、信用支付和电子支付等配套性保障,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效果。近年来,电子商务跨境贸易取得巨大发展。根据电子商务行业的投资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的电子商务贸易额达4.2万亿元,比的3.1万亿元增长了33.33%,其中出口量占总交易量的85.4%。根据20和20的电子商务交易成交额估计,我国电子商务贸易增长率为30%,进出口贸易总额将达到6.5万亿元。①尽管目前电子商务跨境贸易发展势头良好,但其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缺乏相应的法律监管机制、消费需求难以实现个性化和多样化、跨境贸易物流和资金结算存在障碍、境外产品和物流信息传递滞后等。国际物流行业的企业巨头主要包括马士基、DHL以及联邦快递等大型物流企业,我国物流行业的企业主要包括顺丰、邮政,以及电子商务内部或联合外部物流资源形成的跨境物流企业。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为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但国际贸易在跨境物流方面仍有许多障碍,包括远距离配送模式影响配送效率、跨境贸易物流信息传递滞后、物流配送协同不高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有效推动电子商务跨境贸易发展。
二、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下物流供应链特征与管理模式选择
(一)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下的物流供应链特征
1.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供应环境复杂。电子商务虽然发展较快,但其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国际贸易中复杂的产品运输环境和时间差,使其物流信息的传递有一定的延迟性。这不单单是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的问题,其他国家的物流行业也同样存在,但不同国家对物流行业的管理制度有所不同,同时国家的政治因素、经济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等也会影响物流行业的发展。
2.不同国家间的物流供应链信息技术不均衡。国家间由于经济水平、科技水平以及政治体制的不同,往往会对物流行业的信息技术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电子信息技术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必须加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3.物流行业管理制度标准不统一。虽然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物流供应链方面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主要原因是受到地域的限制,使物流的配送渠道受到制约,而且还受到国际竞争环境和国外物流行业营销方式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物流行业的管理,促进电子商务参与国际竞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下的物流供应链模式选择
跨境贸易的物流供应链选择是指电子商务企业选择内部兼有物流供应模式或者与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合作,形成产品销售和配送的链锁式服务。这种产品销售和配送的一体化服务能够有效地实现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且高效的运作,也能扩大企业的境外交易额。物流供应链模式不仅仅是单纯的物流配送服务,它包括生产、财务、产品设计研发以及制造、财务等管理部门。因此物流供应链模式的选择能够提高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能力,为用户提供产品的增值性服务,如信息服务等。电子商务的物流供应链应该关注物流信息传递、营销手段多样性等。物流行业作为产品的配送性行业,应该有稳定的供应商,这是物流行业发展的核心。供应商承担产品生产和仓储运输等责任,并有义务将产品运送给顾客,而运送的过程和信息的配送等都应该由物流行业负责,电子商务的物流行业应该有效地控制物流行业的资金、信息和产品等,增强供应与运输的合力。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发展的关键点在于管理,如管理信息、管理配送等。有效管理物流行业的目的在于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完整的市场计划,这样的管理优化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进行。按照物流供应链的不同运营方式,其可以根据信息类型、订单发送方式以及仓储地址等分为推动型和拉动型。
三、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下的国际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配送成本问题
用户对境外电子商务产品消费体验的好坏,受跨境物流模式的影响。因为跨境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承担跨境税费、网络技术建设费用以及快递费等,这些费用越高,用户的消费体验效果就越不理想。当然,跨境贸易也会面临产品被退换及由此造成金钱和时间成本大量流失的问题。
(二)物流配送交货时间问题
时间周期是跨境贸易产品配送不可控因素,因为国际快递往往都是集中发货,通过这种形式来降低卖家的成本。这种集中发货的形式由于货物集中往往会出现货物丢失等情况,欧美等地的物流线路较为畅通,一般耗时较短,但巴西、非洲等国家或地区可能需要较长时间,这会降低用户的消费体验效果,进而申请退款服务,处理退款服务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耗时长。
(三)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物流体系问题
电子商务已经逐步成为大众消费的主流方式,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知名电子商务企业正在逐步完善跨境贸易物流体系,但跨境支付仍然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即支付方式无法实现国际统一,这已经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实现跨境贸易无障碍的关键性因素。
(四)跨境物流供应链配送信息不对称
物流行业在实现跨境配送过程中,包含国内运输和国外运输两个阶段。由于国内外的物流信息发展技术有一定的差别,因此产品配送信息无法与实际配送进程相吻合,物流配送资源不能实现有效整合,往往会影响企业的盈利。同时,物流信息的不对称还会造成产品是否签收的确认等问题,进而影响产品企业和物流企业的信誉。如果物流行业无法解决跨境贸易信息不对称问题,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资源就无法实现整合,因此,电子商务行业的跨境贸易亟需与物流行业建立协作性系统和网络信息数据平台。
(五)跨境贸易的海关问题
产品的跨境配送需要接受国内和国外海关的审核,但在利益的驱动下,电子商务的卖家往往会逃避国家的监管制度,报低商品的实际价格,以降低产品的运送成本。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品的配送成本,但往往因为报低或是错报价格而被海关扣留,从而影响产品运输。一旦当海关将货物扣留,就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产品运送给顾客,进而被用户投诉,影响企业的信誉。
四、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是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选择
经济全球化时代,供应链更应该从顾客需求出发,尊重市场导向,建立更好的大联合企业模式。在企业的联合中,核心企业必须占据有利地位,顾客、产品研发、产品制造、产品运输、产品分销、产品零售等都应该被囊括在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中,并且保持紧密合作。人们往往会将电子商务行业的供应链与产品的销售渠道相等同,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因为供应链包含了原料供应、产品生产、分销渠道、物流运输、客服等环节,而销售渠道仅仅属于其中的一个环节。当然对于供应链环节而言,没有价值大小之分,原料供应、产品生产、分销渠道、物流运输、客服等在供应链环节中都同等重要,而销售渠道专注于分销商这一环节。供应链是一个完整的产品销售系统,最为核心的是这些环节能够相互契合和沟通联络,能够整合不同领域的共有资源,提高产品服务水平,实现更有效率的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供应链管理应是实现生产、销售、服务、运输一体化的信息网络服务,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做好产品的`营销宣传、实现畅通的物流服务以及优化客服等多种手段提高用户的消费体验效果。
五、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下国际物流供应链的构建
(一)物流供应链国内市场建设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抢占国际市场份额,这首先是要加强物流供应链的国内市场建设,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1.物流供应链下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经营流程改进。进一步改进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流程,主要是为了提高国际贸易中物流供应链的效率,这需要企业内部组织相互配合,增强部门间的协作性。改进企业的组织结构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转变经营理念。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产品也离不开市场需求。在企业管理中,要进一步认识物流供应链,通过对其管理模式的了解和改进来改善企业经营的流程。第二,要在新环境新形势下重新认识企业跨境物流供应链的本质,企业应根据国际形势和市场环境变化,明确企业经营的主要方向,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2.加强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人才永远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物流行业供应链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依托优秀人才对其进行管理。虽然物流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人才选拔和培养仍然需要一定的周期。管理人才的培养应以专业化的培训授课为主,培养专业化人才。信息收集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因为信息的获取是企业制胜的关键法宝,信息的收集必须准确及时,只有了解市场和顾客需求,才能生产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
3.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管理需要依靠电子信息技术,以促进其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凭借信息网络技术实现飞速发展,物流供应链发展必须依靠信息技术的发展。
(二)国际物流供应链下的跨境企业合作
1.转变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理念。企业在物流供应链构建中,应保持积极的竞争意识,因为国际市场环境与国内不同,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较为激烈,企业在境外贸易中必须有大局意识,参与国际化竞争。虽然国际竞争较为激烈,但中国企业仍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鉴国际优秀物流企业的发展经验,抢占有利的国际市场地位,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国际市场话语权。
2.国际物流供应链构建下的利益合理分配。国际贸易物流供应链构建的基础在于企业的盈利和信息的共享,构建供应链的目的是为信息共享搭建平台并由此获益。这两个重要因素是建立合作共赢的基础,也是供应链构建的基础,更是供应链有效管理的保障。
3.国际物流供应链下的产业集群化。企业参与国际贸易需要提高企业竞争力,而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实现企业发展的产业集群化,通过资源的集中改善企业的发展环境,增强企业实力。企业产业集群化的定义是以政府的政策法令为基础,将企业的主体产业和共生产业一并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专业化发展。主体产业的发展需要伴生产业的支持,产业集群化有利于实现产品的专业化发展,也可以为国际物流供应链的形成提供帮助。
(三)增加国际物流供应链下的企业主体数量和进行国际物流供应链的横向延伸
1.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中国企业在国际物流供应链上占据的份额虽然不断扩大,但其并不是国际物流供应链的主体,中国企业必须认清这一现实问题,通过加强生产、销售以及拓宽运输渠道来提高企业在国际物流供应链中的地位。只有提高企业的发展实力,才能在国际贸易中拥有发言权和建立自己的物流供应链。
2.国际物流供应链的横向延伸。当国内物流供应链的管理日益成熟,国内电子商务贸易额已经稳定时,企业必须开始将眼光集中于国际市场,通过建立国际贸易物流供应链来促进电子商务的全球化贸易。
参考文献:
[1]丁立言,张铎.国际物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国际供应链 篇3
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标准体系及应用分析
■ 郭 鹏 西安科技大学
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是指通过各种安全管理及信息技术手段,保障有型产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达到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的安全。《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将“国际标准”定义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以及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其他国际及区域组织相关的标准化文件,由这些文件所共同构成的安全标准体系为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的安全提供了可供操作的规范指南。
一、国际组织物流供应链安全标准的相关规定
(一)ISO28000系列标准
ISO于2007年及之后相继制定公布了ISO28000系列标准。ISO28000系列标准统一了现有与供应链相关的安全性标准体系,促使组织建立一套全面的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该系列标准除ISO28000:2007(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之外,还包括ISO28001:2007(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贯彻执行供应链安全、评估和规划用最佳实施规程——要求与指南),ISO28003:2007(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供应链安全管理系统机构审计和认证要求),ISO28004:2007(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ISO28000的实施指南),ISO/AWI28005-1 ISO28005-1:2009(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电子出口结关 (EPC)—第1部分:数据结构),ISO28005-2:2011(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电子出口结关(EPC)—第2部分:核心数据元)。这些标准作为ISO28000系列标准体系的组成部分,用以简化安全管理,保障供应链安全。
ISO28000标准关注各类威胁,为物流企业提供一整套国际通用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其与ISO9001(质量体系)及 ISO14001(环境体系)具有可兼容性,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内部质量体系、环境体系和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的整合。
(二)RFID条件下ISO供应链安全标准
ISO10374:1991&ISO10891:2009的标准。ISO10374:1991(集装箱自动识别标准)是第一个以RFID技术为基础的国际物联网供应链安全标准,2009年被ISO/TS10891:2009标准取而代之。ISO10891:2009(货运集装箱—RFID—托盘标签)是专门针对贴在货运集装箱上的RFID电子标签,内容包括利用电子标签将集装箱信息传送到自动处理系统的要求,数据编码系统及其自动数据传送,集装箱上电子标签的物理位置及其防护规定等内容。
ISO17363—17367系列标准。包括 ISO17358应用要求、ISO17363货运集装箱、ISO17364装载单元、ISO17365运输单元、ISO17366产品包装、ISO17367产品标签。其中,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程参与了ISO17363标准的起草和技术讨论。
ISO18185(集装箱电子铅封标准)是通过RFID技术来实现集装箱铅封的自动检测和识别,由ISO/TC104主持制定。ISO18185由通信协议、应用要求、环境特征、数据保护和物理层五个部分组成。
(三)EPC global标准
EPC global标准是国际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标准,目前已成为ISO28000供应链安全管理标准体系的一部分(ISO28005-1-2009和ISO28005-2-2011)。EPC global公司由GS1(国际物品编码协会The global languageof business,简称GS1。2005年以前被称为 EAN International)和GS1的合作者兼成员的GS1 US(GS1 US前身为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联合成立,负责运营EPC编码体系。
与ISO的通用性RFID标准(ISO/IEC11179,ISO/IEC15418,ISO/IEC18000:6等)相比,EPC标准是面向物流供应链领域的应用标准,通过编码实现对所有物品单件的惟一标识,其目标是解决供应链的透明性和追踪性,使各环节中所有合作伙伴都能够了解单件物品的位置、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此外EPC也制定与ISO体系类似的空中接口协议、读写器协议,强调供应链各方之间的信息共享,从信息的发布、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信息服务的发现以及大量访问之间的协调等方面作出规定。
(四)科技资产保护协会“货运安全标准”(TAPA FSR2011)
科技资产保护协会(简称TAPA)是 Intel、Sun、Micro 等 高 科 技 企业、倡导建立的国际组织,其成员包括全球各知名高科技企业和各跨国物流企业。
TAPA FSR是TAPA最为核心的标准体系,经过三次修订之后,2010年12月发布了2011版本《运输供应商最低安全要求》(TAPA FSR2011)。TAPA FSR 条款将标准化内容具体设定于仓储运输的安全领域,以减少因安全风险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为目的,明确硬件安保设施及软件系统的流程及培训,分别为库区外部围场、办公区域出入控制、装卸码头和库区、安保系统及程序、运输安全标准要求、预警系统和强化安全要求建立规范,是通过采用安全经验和方案共享方法而产生的高科技产品运输供应商的安全标准体系。
(五)世界海关组织成员必须接受和实施的贸易安全最低标准
世界海关组织设立的《全球贸易安全与便捷标准框架》(简称WCO SAFE),着眼于海关与海关、海关与商界的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制定全球性的供应链安全与便利的标准以提高确定性和可预见性。成员应采用一致的风险管理方法来应对安全方面的威胁。规定成员海关要向达到最基本的供应链安全标准并采纳最佳做法的优质企业提供相应的便利。其中,优质企业认证(简称AEO)是WCO SAFE的核心内容,是兼顾安全与便利标准的产物。
国际海事组织“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简称IMO ISPS CODE)的主要目标是保护船舶。确保船舶和港口设施安全是一个风险管理行为,包括强制性(A)和实施指导(B)两个部分,对缔约国政府、公司和船舶以及港口设施提出要求,要在建立风险评估标准的基础上,针对所确定的安全威胁建立适当应对措施的应急计划系统。其目的是提供风险评估标准和统一的合作框架,使各缔约国可以应对威胁的改变以及船舶和港口设施薄弱性的变化。
二、美欧国家关于物流供应链安全标准的应用及发展
(一)GS1 US(UCC)积极推动EPC标准体系运营及发展
美国统一编码委员会(UCC)和欧洲物品编码协会(EAN)达成两次EAN/UCC联盟协议。EAN在经历了EAN International阶段之后更名为GS1,UCC随即成为GS1的重要成员,被称为GS1 US。虽然GS1 US是作为一个成员组织加入GS1,但其将保持和EAN的平等合作地位,在全球标准管理事务中享有协同管理权。GS1 US和GS1合作建立的EPC编码体系标准是EAN/UCC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EPC标准在内的其他GS1标准也被美国及美国企业采纳和使用,成为保障国际物流运输安全的重要标准体系。
EPC标准包括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以及作为GS1 ID密钥的全球位置编码(GLN)和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等识别方式,重视UHF频段的RFID标准开发,极力推广基于EPC编码标准的RFID产品。由于GS1 US在EPC标准中的重要参与,该标准已经被许多大公司所接纳。然而,由于不同标准肩负了不同国家及企业的利益需要,日本泛在中心(Ubiquitous ID)等一直致力于本国标准开发和推广的国家及其企业,拒绝采用美国主导的EPC编码标准,这也为EPC的全球推广和使用带来影响。
(二)美国国内物流供应链安全保障标准体系
在WCO SAFE和IMO ISPS CODE的基本框架下,美国建立了“海关商贸反恐联盟(C-TPAT)”、“货柜安全计划(CSI)”及“国外港埠装运货物信息事先申报规定(24-Hour Rule)”三项重要的安全保障标准体系,有效增强官方对货物运输的监管,提高货物安全防护水准,并于2006年通过了《安全港口法案》和《海上安全绿色通道法案》两项法案,将一系列与国际供应链和港口安全有关的法律和标准捆绑在一起,为进入美国的安全集装箱确立“最低标准和程序”。
C-TPAT是美国国土安全部海关边境保护局(CBP)所倡议成立的自愿性计划,确保货柜在出发之前门栓已经装有可以侦察并记录所有意图开柜动作的RFID标签安全建议的货柜,抵美时无须经海关检验即可过关,最快放行。
CSI又称“集装箱安全倡议”,是由CBP所首倡的国际供应链安全保障协议,在集装箱运往美国之前,通过风险分析锁定高风险货物集装箱,并由出口国海关进行查验,经过查验的集装箱在抵达美国时可享受快速放行的待遇。
24-Hour Rule对所有输美货柜在国外出口港装运24小时前,强制要求航商及承揽业者须以“自动化舱单系统”(AMS)向美国海关申报载货舱单(Manifest),美国海关以“自动化筛选系统”(ATS)先行过滤危险货柜。
(三)欧盟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保障标准体系
欧洲一贯推行采用国际标准和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政策,所以他们的意见能够比较充分地反映在国际标准中。关于国际物流供应链的安全问题,欧盟从2003年开始规划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海关的监管标准化和贸易便捷标准化两部分。前者在于建立27个会员国海关的共同监管标准与风险指标,以使会员国之间构成安全标准的共同体,后者通过实施AEO制度,简化通关程序,标准化安全规范
2008年1月欧盟开始实施《AEO认证指南》,规定AEO可以分为享受海关简化手续的AEO、享受相关安全便利措施的AEO、能同时享受海关简化手续和安全便利措施的AEO。取得AEO资格需有良好通关记录、建立海关可适度监管的商务管理与记录货品运输系统、健全的财务偿债能力以及适当的安全与防护准则。在执行AEO制度的过程中,欧盟各国在遵守欧盟海关法实施细则的同时,还会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认证程序。
三、中国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标准建设的思考
第一,慎重对待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相应国际标准的转化。采用国际标准是WT0/TBT协议中规定的重要原则,采用国际标准能够协调国际贸易中有关各方的要求,减少和避免与贸易各方的贸易争端,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指出我国的标准化文本国际标准采标率截止到去年年底已经达到68%。然而,制定供应链安全标准需要在便捷与安全需求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由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转化相对稳定,而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安全形式给既定的标准化文本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另一方面,国际物流供应链的安全问题既是贸易问题,又事关国家安全战略,是国家经济安全和贸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贸易宏观监控的重要手段。无论是我国还是其他主要贸易国,对于该领域安全管理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的采用和转化都应当进行认真地分析,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
第二,积极参与全球物流供应链安全标准化的国际合作。我国目前已经是ISO和IEC两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常任理事国,参与国际标准组织规则、政策和战略制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营造出我国有效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然而,由于物流供应链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特殊性,在该领域的标准话语权的争夺也显得异常激烈。以美国和欧盟国家为代表的主要贸易国都建立起较为系统的国内标准化安全规范,这些标准化活动都需要我国海关及标准化委员会等机构与这些国家进行深入的合作和交流,以增进不同标准化主体之间双边或者多边的战略互信,共同维护国际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第三,重视智能化物流供应链安全标准的制定。以RFID为代表的无线传感技术能够实现点对点监控,显著提高供应链效率,在集装箱海运等国际物流领域中从试点到大规模应用已经有近10年的时间。
国际供应链 篇4
关键词:国际大流通,供应链,国际贸易专才,培养模式
1 引言
不少高校为其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屈就他业或长时间迷茫于职场圈外,颇为烦恼。多少年来,都在探讨其国贸教学特色如何打造,其优势又如何培育,怎样让毕业生具备该职业的技能。然而,却总是找不到彻底解决问题的法宝;或,虽在教学活动上做了些“创新”,—只不过换汤不换药。学生也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为自己奠定基础,积累职业素养,但收效甚微。为此,高校不得不祈求行业协会解惑,走访其他学院取经,或找些“老外贸”谈感想。然而,这些活动绝非能解决毕业生适应职场的根本问题。笔者以为,独立学院必须首先认清21世纪国际大流通特征,我国外贸新形势及挑战,摒弃陈旧而谬误性的弊端,广泛走向企业,方可求取解药,再创特色,再造优势。
2 21世纪国际大流通特征,我国外贸新形势及挑战
当今国际大流通再也不是杂乱无章或无序竞争充满全球流通市场了,而是无数条供应链的运行,主导和支撑着这一大流通领域。供应链的链主们掌控着货物和服务在区域间和全球间的流动,操纵着物联网和信息网上的各个节点和条条连线。
再来看看我国外贸的新形势。按照我国近年的外贸商品结构导向与态势,其排序是: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服务贸易。机电产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龙头地位毋庸置疑。机电产品历年进出口额分别都是500亿美元左右,占年进出口总额的50%强;仅2011年一月,在经济危机的余震未消之际,更是达到800多亿美元的出口额,600多亿进口额(《国际商报》2011年2月1日版),可见其引领主流的权重。当时预计机电产品今年分别突破10000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几乎等同于近年来全国年均进出口总额。2011年实际进出口总额到达3.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约1.9万亿美元,进口约1.7万亿(中央电视台元月中旬新闻联播)。可以看出,我国进出口顺差收窄,进口增长趋势凸显。
然而,基于国际性供应链的运营与机电产业外贸运作都需要一定的工程常识,最起码要求能看懂机械工程图,并略知机械与电气的供、产、销流程,也就是工业(制造业)物流流程与商流流程。单一化的国际商务是远远不够的,仅知道出口更是不够的。而恰恰经贸类的学生们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所学习的课程,能付诸实用者不多,学生都将精力枉费于无用而累赘的课程中。这就需要独立学院应对这一挑战,实施正确的策略而赢取之。
3 摒弃陈旧而谬误性的说教
中国的劳动大军不再以农民工为主体,整个产业大军的文化素质、科技水平和商务技能,都已长足长进,但仍然面临不断的新挑战。只有低端产品才会频遭反倾销指控,在惶惶不可终日中坐以待毙。中国的外贸优势早已不在于劳动力廉价加资源丰富了,初放产品的出口将被逐步扬弃,而进口的权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没有减低,且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正在形成“低端进,高端出”的外贸新格局。即,进口以原材料、半成品和高精尖技术设备为主;出口以机电、高科技与深加工产品为主。另外,外贸经营机构的“产业外贸为主,流通外贸为辅”的状态已成定局,加之机电装备的服务外包在全球的转移,为我国的服务贸易也创造了良机。这就向国贸专业毕业生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独立学院还是早作应对准备为上,这样,才能使他们抢滩符合国家导向的三大外贸领域:机电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贸易圈。
然而,审示一下普遍现行的国贸专业培养体系,都免不了带有远离时代的五大弊端。
其一,沿用过时的外贸运营方式导向,一谈外贸就是,一般性出口、海运加信用证。
而国际投标中英文标书的制作训练,从来都没有纳入过教学。比如,电线电缆的出口,一般都是国际性投标方式,而在外贸岗位上的毕业生都不会做。或者,艰难摸索一两年后,勉强和一帮人七拼八凑出一份“投标书(bidding document)”,可从来就没有中过标。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掌握国际投标的基本功和技巧。
其二,沿袭过时的惯例。什么“发票一式三份,一份给客户,另一份报关用…”。那是90年代以前的操作法。如今已是多此一举。现在只用电子邮件传送一套单证给客户,供以清关。只要单证完整,在鼠标上的“弹指一挥间”就可完成。另外,特别误导的是“发盘”中的“实盘”,只能用在时令产品上。在工业品交易中,如果报盘加上了有效期,那就别想成交了。再就是低端产品举例,出口“大豆、毛巾和旅游鞋等”。我国早就开始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口这些产品了,而且还价廉物美,中国人民大可免此一劳了,“创汇”的时代早已过去。
其三,捏造的“案例分析”之教学。数年来,都广为高校使用的华科大出版的教材《国际贸易实务案例与分析》中,竟然举出为“三公斤鱼粉”的计算误差(约100元人民币),搬弄起UCP和“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条例的纠纷案例。
其四,教学中涉及进口业务太浅,档次太低。表现在进口过程介绍不完整,以及进口产品中几乎没有提及“国家鼓励的产业目录”内的免税进口设备和高端运作的步骤。如上所述,前期准备工作中的“设备选型”,到发改委办理进口设备立项,领取确认书,再到海关办理免税证等等。致使国贸类的毕业生们完全不会解读中央文件,也不知道如何“向政策要效益”。也可以说,他们不会挖掘当代物流中的广义的“第三利润源”。
其五,服务贸易教材中低档次举例为主,不是运输,就是保险,还有单证外包等等。而高端化的“技术服务”,在教材中简直“稀缺”。
为什么这些陈旧而谬误性的阴云,常年游荡在高校而挥之不去呢?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限于条件。独立学院也好,非独立学院也好,都习惯于坐在教研室里搞研究,再就是到别的学院去观摩,或者,以行业协会的指导为标准,而极少涉足前沿和企业。这就导致,学院本来就是在纸上谈兵,大家转来转去,都还在迷宫中;就外贸行业协会而言,他们只能是访谈式接触表皮性外贸业务,大而化之,根本提不出正确的导向。而事实上,外向型企业也好,凤毛麟角的外贸公司也好,从来就不参照行业协会的任何指导意见。独立学院应该积极广泛地走向外向型生产企业,去和老板们及员工们交流,诚恳地向他们请教,企业外贸到底怎么运作,需要什么样的后续人才,方可求取“真经”。
4 再创特色,再造优势
特色与优势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笔者认为,这属于“专才教育”的范畴,而非“通才教育”。如果我们只能搞些大众化的技能教学,而没能培养出毕业生在高端外贸方面的特长,那无异于培养出了普通劳动力。显然,这就是通才教育。通才教育培养不出特色,也培养不出优势。另外,切不可认为,传统的和固有的体系就是特色和优势,不要舍不得离开这一误区。
独立学院的特色与优势体现在,培养外经贸类学生在毕业后进入最大的,代表我国比较优势的机电外贸职场天地。这具有三大意义:一是,应对我国外贸产品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由全球供应链的低端逐步走向高端环节的趋势;二是应对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改良,以出口创利,进出平衡,继续倾斜于机电装备,高薪技术产品和服务贸易产业;三是,为走出去战略做准备,从学院做起。这都需要多功能化和宽范围化的实用性专才。下面,就介绍从我院“机电产业外贸实验团队”训练活动得到的启发。
“机电产业外贸实验团队”成员来自专科“国货物运输”专业,他们已经修完国贸易主干课程。原本团队的活动将突出调研,实习与辅导课的新颖性和特色性,由于资金未能审批到位,仅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完成了后两项,即,实习与辅导课的结合。首先,在纺大阳光实验工厂听取中英文的机电加工辅导课,了解基本设备和数控加工设备常识,从铸造加工到机加工的工艺流程,以及“铁碳平衡图”基本原理;然后,约使用了16学时,掌握了机械制图的简单零件手绘技能;团队还进行了“英语角”训练,强化听力技巧和会话能力,采用BBC和VOA常速与慢速听力训练,多数队员可以复述80%,并能用英语讲故事。强化训练的重点在于调整,更新和深化国际商务和国际物流知识技能。单证讲习,采用2007年以来的机电制造业的外贸原始单据(来自湖北华信锻压设备公司)等资料。还讲解了英文版的约旦无缝钢管招标公告和叙利亚电缆招标公告。亦安排了有关外贸形势的报章文摘学习与讨论。据初步跟踪调查,团队成员在第五学期末已全部就职于相应产业外贸与国际物流岗位(准备专升本的学生除外)。
事实证明,他们虽然出自于经贸类专业,但同样能够掌握基本工程常识,英语也可以发挥实用能量,至于国际供应链的运营,只要引导他们学习供,产,销环节的必备知识,在特殊的强化训练下,是可以收到所设想的效果的,是可以培养出一批特色优势型国贸专才的。那即是,供应链型国际贸易专才。
5 供应链型国际贸易专才培养模式初探
为什么跨国公司所雇中国员工,只招聘工程类外语好的毕业生呢?这些公司将招聘的员工强化训练三两个月的商务技能后,便放手让他们去拓展业务。这说明,跨国公司的商务训练是精益化的,只将最实用的技能进行速成化灌输给新员工。所以,独立学院既然要培养专才,就要围绕三大主题去实施强化训练,并达到标准。它们是:英语强化训练,机电工程常识强化训练和供应链型国际贸易强化训练。本文仅列举强化训练的科目。
为了确保如下这些精益而强化的实用性技能的训练达到作业场所的标准,必须大幅度、大面积地替换已失去意义的传统课程。
(1)英语口语强化训练。
在修完大学英语后迅速学习《机电工程英语》,再按表一强化口语训练。
(2)机电工程常识强化训练,按表二进行。
(3)供应链型国际贸易强化训练,按表三进行。
6 结语
我们不能离开中央的政策导向去沿袭自己固有的和传统教学体系,更不能以此倨傲。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于它的产业资源禀赋。2012年1月中旬,中央电视台2频道开播了“政策论坛之高端装备制造专题”研讨节目。其主题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由制造大国进军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我国已经向欧盟等发达地区出口自产的巨轮曲轴锻压设备和特大级功率汽轮发电机组,还出口飞机、地铁和高铁机车等高端装备。我国还将继续进口关键技术与尖端设备,目的是彻底吸收其秘诀,在未来成为世界装备“一级棒”。而当前独立学院或其他高校的“国际贸易”或“国际商务”教育体系,与此不相干,与当今我国产业态势也毫不吻合,也就不适应国际大流通形势与企业的需求。所以,必须走涉足供、产、销的供应链型国际贸易专才培养之道,打造出这种特色与优势的培养模式,也就将造就出新型的,适应国际大流通的,供应链型国际贸易专才。
参考文献
[1]鲍尔索克斯(Bowersox).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供应链物流管理)[M].21世纪经典原版经济管理教材文库,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2002,1.正文语种:英语ISBN:7111110145.
[2]金利.职场英语[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03,ISBN:9787510009563.
[3]周星元,梅顺齐.机械制造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ISBN7-5084-2422-0.
[4]何铭新,钱可强.机械制图[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0,ISBN 7-04-005969-X.
国际供应链 篇5
公共管理部门对企业履责的重要推动力
“有责任的企业才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国家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五处处长康炳建的开幕致辞观点,成为论坛展开探讨的基础共识。然而,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目前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和履行现状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形势不相适应,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环境尚不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不够健全,企业自身也存在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对此,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凯认为,进一步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必须要求相关部门积极地参与,中央和各级政府率先倡导,制定国际通行准则和适应国情的政策法规,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自2008年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大力推动中央企业模范履行社会责任,成效明显。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副局长楚序平强调,不仅是企业,一些公共部门和非营利部门,包括协会、中介组织、媒体等,都要履行社会责任。尤其是政府机构,要切实承担起制定标准、有效推进、引导议题、奖优罚劣等重要职责,以对其他组织履行社会责任起到推动作用。
纺织行业联合会制定并多年来在行业企业中推行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成为行业协会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实施进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例证。“实施CSC9000T的企业,员工流失率大幅下降。”对于成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举例说。同时,他指出,公共管理部门为推动企业履责,制定的相关标准应具有现阶段的适用性,政府也应该考虑政策制定的可持续性。
新阶段的供应链责任价值
近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率先倡导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逐步渗透到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对于直接或间接参与国际分工的企业而言,供应链责任无法回避。而事实上,供应链责任不仅成为国际社会对企业的重要评价内容,其影响已延伸至企业参与国内发展的竞争。
“目前,市场正由单个企业的竞争转向产业链的竞争。”国家电网公司外联部社会责任处处长李伟阳说。基于此,他提出企业履行供应链责任的“三个层次”:遵守法律、道德标准等底线责任;注重能效和环境保护等更高层次的责任;着眼于整个供应链的价值生态问题。
国际供应链 篇6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国际化,企业关系,契约,系统动力学
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日益激烈,各个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彼此之间纷纷建立各种合作关系,从传统的买卖或供需关系一直到目前许多企业采用的动态联盟或虚拟企业合作形式,促使市场竞争从原来区域市场、区域企业的竞争转变为全球市场、全球企业的竞争,也加剧了企业之间“比速度、比品质、比价格”的竞争。因此“集群式供应链”、“全球供应链”的概念应运而生。
目前,国内对于供应链管理企业关系的研究大多从契约的角度入手研究供应链内企业之间的合作,或从博弈的角度入手研究企业的竞争。周永务研究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层供应链系统,在随机市场需求且双方拥有不对称需求信息的情况下,建立了改善供应链协调性的批量折扣模型[1]。许明辉等人考虑了包含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的,基于服务提供者的不同,分别研究了在Stackelberg和Nash博弈中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决策问题,他们考虑了没有外部竞争和风险时的情形[2]。陈长彬指出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核心就是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3],说明在供应链企业中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合作的必然趋势。国内对供应链企业关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文献没有考虑国际化环境对供应链中企业关系的影响,而且,很少有文献研究更为切合实际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企业战略关系。
国外的大多数文献同国内的研究一样,即在不考虑国际化背景下研究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Cachon综合研究了报童模型下的批发价契约、利益共享契约、数量折扣契约、数量弹性契约等,证明了各种契约的有效性,并将模型推广到需求依赖于价格、多个销售季等多种情况[4]。Nagurney等人综合考虑了电子商务以及供需存在的风险,提出了首个三层多人的供应链网络竞争模型,描述了供应链中不同决策者的独立行为以及决策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竞争行为,得到了供应链每层竞争成员达到均衡以及系统达到均衡的条件[5]。最近也有极少数文献研究供应链管理国际化及企业关系,Masahisa Fujita指出国际化可以降低供应链的成本、扩大市场,并分析了供应链中的领导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的得失关系[6]。M.Eric Johnson定性地指出了国际化环境下供应链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描述了供应链风险管理、供应链经济、供应链生命周期管理等[7]。然而,这些文献并没有系统全面地研究国际化下供应链企业关系的特性,没有从整体上研究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也没有进行实证研究。
综上所述,已有的研究很少考虑国际环境的变化对整个供应链及其成员的影响,必须以动态的观点、整体的视角、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描述供应链管理国际化下的企业关系。
2 国际化环境下供应链企业关系的特点
各个国家不同性质的企业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供应链系统,供应链内企业始终处于竞争和合作的氛围,不管是针对竞争对手还是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都同时存在着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是一种竞争的合作,或是一种合作的竞争,这种竞合关系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潜在动力和源泉。在供应链管理日趋国际化的背景下,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竞合关系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家(区域)数量、企业数量、供应链的层次数量、每一区域内各种层次企业结构、各区域企业的规模结构、区域特征(社会、政治、文化、宗教等)、区域内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程度、供应链的核心产品性质、产品族数量、产品需求特征、供应链企业空间结构和性质结构、市场需求结构(规模、环境)、产品间的关系等。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研究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的多样性、动态性、脆弱性、环境敏感性(政治、经济、生态),具有现实意义。
(1)多样性根据供应链企业双方交易关系的性质与程度,可以将供应链企业伙伴关系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战略伙伴关系(协同关系)与市场交易伙伴关系(机会关系),由于国际化环境下产品、市场的多样性造就了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多样性,介于这两个基本关系之间的是更多不同程度的伙伴关系。
(2)动态性合作伙伴关系只是一个动态的相对平衡,当供应链的成员企业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建立某一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时,这种关系只是一种暂时的相对的平衡,随着政府关税、需求、突发事件等因素的不断变化,伙伴间的相对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表现为合作伙伴关系在战略联盟伙伴关系、一般合作伙伴关系和短期合作伙伴关系三个层次间的跳跃,跳跃的方向取决于双方对合作利益和风险的认识。
(3)脆弱性在供应链管理国际化的环境下,企业经常面对差异性的供应或需求环境,这在选择潜在的交易伙伴方面就存在很大困难,获得信息和形成适当的交易战略并做出反应是相当困难的。例如,我国企业在不同国家的贸易立法环境下,不得不和当地的企业形成短期的、灵活的、脆弱的合作关系。
(4)环境敏感性环境敏感性指供应链中企业关系对外部国际环境存在的问题和机遇的敏感程度。国际化环境下,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如GPS技术)、信息技术(如POS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企业中地广泛应用,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直接从最终市场获取客户实际需求信息并对其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已大为增强。
3 研究方法
在定性分析供应链管理国际化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在国际化环境下,用定量手段对供应链传统合作模式的缺陷进行系统的分析,设计合适的供应链契约以协调国际化下的供应链的发展,例如2004年欧盟颁布WEEE(废弃电子与电器产品处理指令)后,我国电子产品出口商(制造商、供应商和销售商)寻求与当地专业的逆向物流供应商合作承担产品回收,这样我国企业不仅避免差异化的环境带来的交易风险,而且提升了环境绩效,也可以降低长期成本。供应链企业的竞争一般通过各种博弈(Nash,Stackelberg)机制进行研究,在新的环境下,我们也将研究新博弈机制来刻画的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竞争。此外,将契约理论与各种博弈机制相结合,研究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供应链系统,结合组织理论、经济理论、运作管理理论、优化理论等,构建供应链管理国际化下的企业关系的整体框架模型。在相对稳定或不稳定的国际化大背景下,研究供应链成员企业关系的动态发展趋势。结合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分析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确立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边界,抽象系统元素,构建整个供应链企业系统发展的因果关系图,确定相应的系统参数、流位流率系以及流率入树方程组,设计相应的算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确定并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供应链管理国际化背景下的企业关系,决定企业之间是竞争大于合作,还是合作大于竞争,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重组、供应链关系处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如图1所示。
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把以上研究内容用于实际国际化背景下的企业关系的长短期规划、企业合作契约的签订以及企业竞争的博弈的最优策略,指导企业的整体决策,并将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用最终的正确理论为政府及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首次系统、全面地分析了供应链管理国际化下企业关系的新特点,多样性、动态性、脆弱性、环境敏感性等;提出通过设计新的契约模式和博弈机制,定量地建立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供应链企业关系整体框架模型,以便于国际化环境下供应链的协调发展;指出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构建国际化环境下供应链企业的关系的动态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为企业、乃至供应链的国际化战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周永务.随机需求下两层供应链协调的一个批量折扣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7:25-31.
[2]许明辉,于刚,张汉勤.具备提供服务的供应链博弈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6,9(2):18-27.
[3]陈长彬,杨忠.供应链合作关系发展及制约因素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7,11:12-14.
[4]CACHON G P.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with contracts[C]..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Working Paper,2002.
[5]NAGURNEY A,CRUZ J,DONG J,et al.Supply chain networks,electronic commerce,and supply side and demand side risk[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5,164:120-142.
[6]MASAHISA F,JACQUES-FRANCOIS T.Globaliz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supply chain:who gains and who loses?[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06,47:811-836.
国际供应链 篇7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融资,分析
一、企业供应链管理
1、概述企业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 anagement) 是一种新兴管理方法, 随着时代变革、全球制造 (Global Manufactur ing) 在世界问世, 以企业资源规划 (ERP) 为基础, 在此基础上遵循社会要求和顺应历史潮流从中总结出的一套全新的方法[1]。供应链是由三个链条组成, 它们分别是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 对这三个链条进行有机控制、规划和设计, 统一规范企业章程包括库存系统、制造章程和供应商提供的数据, 对各种流程进行管理, 如原材料采购、供应、生产、市场等等方面。
供应链管理旨在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增加对市场的洞察和预测能力, 减低库房堆积, 达到供求关系平衡状态, 从而缩短工期, 在保证效率前提下降低成本的花销, 加快市场投放和响应速度, 确保顾客对产品质量、时间、服务各个方面达到满意效果, 以中心制造商为核心, 讲各个环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从而更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 在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长远利益的同时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企业供应链组成部分
企业供应链由计划、采购、制造、配送、退货五部分组成。计划是指企业制定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策略对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满足顾客提出对产品的建议和要求, 旨在通过采用监督手段监控供应链, 使其能够实现高效率、低成本为顾客提供满意产品和服务。
采购是筛选供应商过程, 与供应商间建立一种商业关系, 确定准确完善流程, 包括定价、提货、核实货单、转送货物、付款等, 旨在通过完善供货和服务流程, 更好树立企业形象和维护企业口碑。制造是指产品从生产到出厂的全过程, 在此过程注重对产品质量检测、合理换算产品数量与工人的工作效率, 旨在提供高质量商品满足顾客需求。
配送即物流, 是根据客户订单建立仓库网络, 派送货物或者提取货物到顾客手中, 通过货品结算系统进行付款, 旨在提高公司整体效益, 实现覆盖面广、效率高的品质保证。退货是指接受顾客退回的多余产品和次品, 并在顾客使用产品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进行帮助和支持, 旨在提高企业客服质量, 帮助维护企业信誉和形象[2]。
3、企业供应链管理在企业中效益
企业供应链在企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高价值的目标;第二, 供应商对市场和企业需求了如指掌, 对产品的需求随时进行调整, 避免企业产品的库房堆积现象发生;第三, 采购、存货等信息及时准去提供给供应商, 对采购管理人员适时作出调整, 有效减低采购成本;第四, 预测市场的需求是企业快速稳定发展的前提, 供应链可以依需供求缩短生产产品时间。
二、国际贸易融资与中小企业发展
1、我国融资发展现状
从目前发展环境来看, 激励和防范联合的政策构成融资发展环境;从监管方面来看, 我国应加大对违规业务的监督管理, 避免资本项目问题增多。我国融资发展的总体意义在于:一方面, 贸易融资对金融机构来说是一个潜在发展市场, 我国对外贸易与贸易规模紧密关联并成逐年上升趋势, 而且外界因素对贸易融资影响较少, 可以发展多种融资业务不断提高业务质量;另一方面, 我国经济模式以国民经济为主, 常年禁锢在较为传统融资方式中, 国际贸易融资成为一个新兴融资手段引进企业为进出口贸易提供一个全新平台发展。
2、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作用
国际贸易融资对企业的投入, 可以为具有发展前景和潜在市场的企业提供机会, 避免因资金紧张影响企业长远发展;而建立良好贷款关系, 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诚信度并且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并对企业长远发展奠定根基。
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的优势同时在国内外两个市场充分得到发挥, 是企业对外贸易是实现资金链的对接。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市场经济飞快发展, 给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带来机遇和挑战, 在国民经济市场大环境下, 国家依据具体国情恢复了对外贸易经营权自由, 不再收国家垄断, 中小企业拿到外贸经营权不再是梦, 它也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一支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变通性和灵活性得到认可, 但是企业规模、资金限制等因素给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造成困难, 其中主要原因在于:第一, 银行缺乏对中小企业的信任度, 限定条件较多;第二, 银行侧重对规模较大国有和外资企业的投资从中获得最大利益, 对中小企业投资重视程度低;第三, 没有针对中小企业实施的金融和融资政策, 致使审批、申报、评估等过程较为冗长, 丢失了中小企业对融资需求的积极性[3]。针对这些问题中小型企业选择国际贸易融资优势在于, 国际贸易融资以企业单笔交易背景和长期信用度作为信贷标准, 它可以满足企业时效性要求, 简化审批流程, 企业不会因资金问题影响运转。
三、新形势下供应链贸易融资发展及完善对策
首先, 要建立核心系统, 将其应用于信用风险和核心企业经营两个方面, 对其进行动态评估。当面临风险时, 调整产业链条运转, 对信贷规模、流动资金进行风险评估, 降低流动性风险发生。同时, 公平原则是维持市场平衡和规范运营的保证, 忽略核心企业的特殊性。可以通过设置监控体系, 对企业链条相邻两环生产和销售进行监督, 从而有效快速发现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银行可以开发适合企业发展的专业平台, 更规范的控制供应链。
其次, 依据国外供应链发展现状, 结合我国基本国情、经济发展状况, 对已形成的供应链进行合理全面的再改造。根据我国供应链在国际贸易融资中的应用, 开发相应的供应链贸易融资新兴方式, 并开展为顾客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的平台。同时, 对融资的企业和对象要有针对性的建立相应的融资模式, 可以扩张第三方成为融资产品的供应商, 从而做一个系统完善的贸易供应链, 将供应链管理和贸易融资的其他形式相结合, 发掘和推进新兴的供应链融资方式的产生。
再次, 就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银行要客观认识信用体系缺乏完善, 应该建立一套健全的供应链企业贸易融资信用风险控制体系, 通过第三方、政府、中介信用评价与控制机构减轻银行风险性, 同时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同时, 针对产业建立担保体系, 这也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环节, 这些机制的确立可以有效促进风险预警、防范体系的快速发展[4]。
最后, 国际贸易融资相关专业人才稀缺, 加强培养和引进人才, 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人才, 才能更好的发挥在金融机构中优势和实力, 表现在设计、监控、开发客户等方面上。对在职个工作人员要做到全面专业的培训, 通过现有人才长时间的工作环境为学习供应链管理和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从而整体上提高了员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银行内部管理应该注重系统培训供应链内在关系, 为我国发展供应链管理和国际贸易融资方式提供较好的发展环境。
四、结束语
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但是现阶段我国供应链尚需要借鉴国外供应链管理措施, 并没有完全形成一套系统细致的适合我国的供应链管理政策, 供应链管理同现实差距仍旧很大, 企业针对现存问题进行整改, 从而更好的与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相结合, 开发更多供应链管理与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的新兴融资方式, 推动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 加大力度推动市场经济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冯瑶.供应链金融:实现多方共赢的金融创新服务[J].新金融, 2008, (08) , 110-133
[2]叶曦.浅谈工程企业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1, (05) :58-73
[3]蔡粤屏.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路径选择[J].企业经济.2007 (10) :136-159
国际供应链 篇8
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 不同企业所处的地位并不相同, 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为产业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处在核心企业上下游为其提供配套服务的供应商和分销商, 往往是一些依赖其生存的中小企业。
首先, 对于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来讲, 一方面希望从供应链企业中得到更多资源和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也希望保持供应链企业的稳定性, 不希望供应链企业因为资金链条断裂而终止合作;其次, 在国际贸易领域, 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及买卖双方合作关系的变化, 无纸化交易越来越多, 赊销已经代替信用证成为主流, 处于弱势地位供应商在交易中要承担更大风险, 加剧了对营运资本的需求, 也影响了供应链的竞争力;再次, 次贷危机以及其他业务领域贷款所造成的损失和核销, 使一批国际性银行大伤元气;最后, 供应链金融作为融资的新渠道及新型融资方式, 可以实现弥补被银行压缩的传统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加速资金流动, 增加银行收入, 降低了融资风险, 而且通过上下游企业引入融资便利, 自已的流动资金需求水平持续下降。供应链贸易融资促进了企业间战略协同关系的建立, 提升了整个供应链竞争能力, 实现银企的战略双赢。
二、供应链贸易融资与国际贸易融资
(一) 传统的贸易融资
根据《巴塞尔协议》 (2004年6月版) 第244条, 国内贸易融资也可以定义为:在商品交易中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 基于商品交易 (如原油、金属、谷物等) 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贸易融资经历了由国内国际贸易融资到国际性的国际贸易融资的过程。
国内商业银行现在开展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就是以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为主打产品, 即企业通常通过提供抵押品取得银行的贷款, 或者通过取得应收账款的债权后, 通过债权转移来取得融资。主要业务包括进口开证、进出口信用证押汇、打包贷款、提货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等。近年来, 一些在国际市场上比较成熟的产品如福费廷、应收账款融资、进出口保理等开始出现在国内商业银行的产品目录上。相对一般流动资金贷款而言, 国际贸易融资在风险区间、还款来源、有效监督和保证方式等方面优于一般流动资金贷款, 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贷款方式。但是, 国际贸易融资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业务仍然采用传统的授信方法, 外汇银行围绕着国际结算的各个环节为进出口商提供的资金便利, 使贸易融资是作为国际结算的附属性资产产品存在, 以国际结算业务带动贸易融资是主要的运作方式;业务创新速度较慢, 未能顺应国际结算方式转变产生的新的融资需求;技术还不能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进行有效的支撑等。
(二) 供应链贸易融资
随着产业供应链的形成及供应链之间竞争的需求, 受《巴塞尔协议》中贸易融资的启发, 银行以供应链融资业务找到了进入供应链的突破口。供应链贸易融资就是指银行关注整个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整合和价值链的管理, 通过管理和控制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 在对供应链核心企业实力及其对供应链管理程度掌握的基础上, 结合贸易结算方式, 对处于一个贸易供应链的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供应链融资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大的核心企业, 以核心企业为切入点, 以上下游配套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 它不再局限于对存货等实体物质进行融资, 而是在分析整个贸易周期中客户需求的基础上, 实时追踪供应链中货物及资金的走向, 通过灵活的贸易融资解决方案, 为客户降低交易风险, 协助客户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 帮助各成员实现价值最大化。
在国内, 深发展银行于2007年首先提出了“1+N”贸易融资的概念。所谓“1”是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 “N”则是链条上的中小企业。从“N”开始, 用“N”来包围“1”也就是说供应链贸易融资的对象从供应链中的大企业转到中小企业。供应链贸易融资的有效运转, 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 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 增强其商业信用, 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 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供应链融资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三、国际贸易项下的供应链贸易融资运作方式
为确保供应链贸易融资的顺利开展, 银行首先应对价值链上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识别, 找出价值链上的核心企业, 而这个核心企业往往是银行的重点客户;其次, 运用新的信贷分析及风险控制机制对目标企业进行业务状况分析并评估;再次, 决定是否向供应链上的多个或者全部企业提供贸易融资、结算服务等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最后, 根据进出口供应链的不同特点及进出口企业在供应链不同环节的需求, 在确保对核心企业为企业分别提供进口供应链融资服务和出口供应链融资服务, 具体到解决企业在进口开证、进口付款、出口采购、账款回收等供应链环节的融资问题, 使中小企业无需再为进出口融资问题苦恼, 也保障了供应链的平衡, 实现了进一步扩展业务的多赢局面。具体运作如下图:
假设, W是采用全球战略的某著名汽车制造商, 在供应链中属于核心企业。我国的A企业通过竞标, 与其签订了长期供应高性价比配件的合同, 在供应链中属于供应商, 为了稳定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同意采用赊销的结算方式;D是W公司的经销商, 为了获得销售权, 需要以货款换取汽车销售。在实际业务中, 面对W公司日益扩大的订单, A公司因自身信用度低无法取得融资, 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同样, D公司也面临资金断缺的风险。Z是商业银行, 为A核定有较大的授信额度, 而D在银行没有授信额度或额度不足。
(1) A向Z提交融资业务申请; (2) Z向A确定授信额度; (3) A向Z开具转让债权书; (4) Z向W请求确认债权转移; (5) W向Z确认债权转移; (6) Z向A提供融资; (7) A发货后, W向Z回购债权。
以上的运作流程是基于W对A的信用等级开展的。同样, 贸易链中的经销商D也可将预购的货物作为抵押向Z银行申请资金融通。供应链贸易融资跳出了“一对一”及单个环节的融资模式, 取而代之的是“一对多”及多环节、多层次、多产品混合的融资模式, 为提高产业供应链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完善国际贸易项下的供应链贸易融资业务对策措施
(一) 建立国际贸易项下的供应链贸易融资管理系统
在国际贸易产业供应链上, 一个核心企业会拥有众多的供应商和分销商, 分支复杂, 范围广范, 供应链在国际贸易项下的延展性强, 供应链贸易融资业务也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供应链贸易融资的风险来源具有不确定性, 包括由于供应链涉及的企业数量多, 来源多样性, 除了追求供应链平衡的共同目标外, 彼此之间还存在着复杂性的竞争。同样, 供应链贸易及融资都面临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系列因素的变化, 要求银行必须对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实施科学管理, 一是不能片面强调授信主体的财务特征和行业地位, 不能简单依据对授信主体的孤立评价做出信贷决策, 而是应当注重以真实贸易背景为依据的流程设计对风险的实际控制效用;二是针对贸易融资业务面临的各类风险, 不能仅仅局限于贷前或贷时审查, 而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控制风险的途径。如, 为了实现对供应链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银行开发或整合升级满足国际贸易融资条件的个性化、专门化信息平台与管理系统。英国的劳合银行为他们的客户提供了一个在线交易服务LOTS系统, 将信用证服务、进出口单据处理、保函等业务整合在一个平台上, 顾客可以实时跟踪贸易单据的处理状态, 掌握各项业务进展情况。荷兰银行的MaxTrad管理系统, 通过提供24小在线服务, 为买卖双方自动处理贸易交易及管理应收、应付帐款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二) 创新供应链国际贸易融资产品
供应链融资作为基于贸易供应链的全过程融资方式, 在我国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又多局限在国内贸易上, 很少涉猎到国际贸易领域。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 国际贸易额连年稳步提高,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我国众多企业也成为了国际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需求来看, 传统“单一环节”的“只管一段”国际贸易融资也同样不能适应国际贸易供应链的稳定和竞争力, 我国银行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第三方服务提供贸易融资产品创新及创新供应链融资模式, 不仅要继续注重传统的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产品, 更重要的是关注整个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整合和价值链的管理, 将供应链融资模式与国际贸易融资模式有效结合, 推动了供应链的 (国际) 贸易融资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三) 完善供应链贸易融资信用风险体系
由于供应链贸易融资的信用基础是基于供应链整体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管理与信用实力, 因此, 随着融资工具向上下游延伸, 风险也会相应扩散。如果供应链上某一个成员出现了融资方面的问题, 就会迅速地蔓延到整个供应链, 这对于供应链自身的资金管理和综合管理是非常大的考验, 也是对银行信贷管理的极大挑战。因此, 应尽快建立中介信用机构及供应链金融中介信用评级机构, 建立基于供应链产业的新型的中小企业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服务机构, 完善供应链产业的社会征信业务体系, 加快供应链信用管理环节法律规章制度建设, 完善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金融风险预警和防范制度。
(四) 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
供应链贸易融资业务对银行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银行要采取多种措施, 通过培训学习和人才引进, 不断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 改进银行内部管理方式, 为供应链贸易融资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生产分工模式逐渐改变, 形成了清晰的产业供应链,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在全球产业供应链中的地位正日益增强。由于国际贸易已呈现买方市场特征, 赊销已代替信用证成为结算主流, 对以供应商身份出现的中国企业产生了巨大的融资压力。而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 供应链贸易融资应运而生。
关键词:国际贸易,供应链贸易融资,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1]沈瑞年.国际结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孙建林.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3.
国际供应链 篇9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国际分工的发展经历了从产业间国际分工向产业内国际分工,再由产业内国际分工向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三阶段演化过程。国际分工的发展历史也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过程,特别是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展,促进了产业转移的深刻变化,即国际产业转移逐步深入到了生产工序层面。许多跨国公司通过直接跨国投资、合约性生产、国际贸易等方式来实现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给产业转移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中发达国家的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占据了产品的高附加值环节,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则是依靠劳动力要素参与国际分工,从中获取微薄的利润。
在产业转移中,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往往作为产业转移的主体,通过转移可以弥补企业在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缺乏,但在转移前、转移后企业同样面临着其它一系列问题,如产业承接地的选择、供应链的重构等,而转移后供应链的重构便是众多问题中首要解决的。供应链重构是一个复杂、动态的变化过程,合理、有效率的重构和优化供应链将有助于提升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加强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供应链的竞争力代表了产业尤其是企业的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开展产业转移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重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不仅是对当前供应链重构理论研究的深入,更可为企业转移后如何在新环境下保持供应链竞争力提供相关参考决策支持和策略建议。
1 相关文献综述
目前,在已有的有关供应链重构文献研究中,对产业转移的研究还停留在产业转移的概念、效应等宏观层面,而对作为产业转移主体的企业这一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Hau L.Lee在研究如何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时,提出了采用延迟制造、供应商管理库存等重构策略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减少库存投资和运输费用,使供应链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1]。G.N.Evans、Denis R.Towill等也提出了各自的重构模型[2,3]。Majed Al-Mashari在2000年提出以SAP R/3为平台,通过总结企业实践经验,得出共同决定企业供应链重构效果的五个核心竞争力[4]。Pavan在2007年提出运用遗传算法解决供应链重构问题,文中考虑供应链重构中的设施选址、原料供应、财务等因素,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数学模型,运用该模型得出在无约束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供应链重构计划[5]。P.K. Naraharisetti在2008年则提出了关于资产管理和资本预算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为供应链重构提供设施选址、产品配置、物流配送、技术更新、投资、资本回收等方面的决策支持[6]。在文献[6]的基础上,P.K. Naraharisetti在2009年将模型扩展为多目标模型,并在同一工厂存在多种生产模式的新生产流程实例中验证了模型的可扩展性[7]。
国内学者关于供应链重构的研究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行业研究主要集中在零售行业和医药行业两个方面。2003年,郑称德等以需求和供应链类型的匹配关系为导向,根据企业实践,讨论了后成本时期供应链的重构和特征[8]。2005年,王福寿等分析了即时顾客化对供应链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重构供应链来满足顾客需求,构建了信息协调型供应链以及阐述了实现方法[9]。2006年,张相斌等按照精干主业、合理配置资源、协调运行原则,分析了供应链重构的几中常见模式及适用范围[10]。2009年,崔雷等从模块化的角度引入SOA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分析供应链重构,提出基于ERP/ERPII系统支撑的供应链重构的参考模型和快速实施方法[11]。2010年,许志端等对MGT公司在进行跨国转移过程中供应链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战略规划和运营层面阐述了重构策略[12]。
然而以往的研究都普遍关注于供应商-零售商的2级供应链(即单阶段VMI),并且主要研究一个供应商对一个零售商的情况。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在供应链重构模型中引入了投资成本这一新变量,并将人工成本单独考虑,这也是当今产业转移发生的首要动力,符合客观现实的发展;同时分别研究了多供应商-单制造商单阶段VMI、以及多供应商-单制造商-单分销商2阶段VMI两种情况。
2 核心企业重构供应链的目标及方法
2.1 供应链重构的目标
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利用承接地的廉价劳动力,所以本文提出基于供应链利润最大的目标来重构供应链。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对比转移前后的供应链利润之差,其中利润=销售收入—成本。各节点成员的销售收入主要是通过销售原材料/零部件/产品来获得的,而成本则是由于相邻成员之间为实现销售或者购买产品以及维持内部生产运作所需要的成本之和。
本文研究主要分两阶段进行,具体见图1所示。
(1)产业转移前的核心企业预转移的利润分析。
假设企业产业转移后,上下游的成员保持不变。由于企业产业转移后,在利用产业承接地廉价劳动力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厂房建设、购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所以需要先对核心企业能否在产业转移中获利进行分析,如果能够获得,则进行转移。
(2)产业转移前后的供应链利润对比分析。
此阶段主要是比较产业转移后,供应链采用二级VMI形式、三级VMI形式分别与传统库存模式下的利润对比分析,并得出能使核心企业及供应链利润都得到提高的合理的策略结论。
2.2 供应链重构的方法
核心企业在产业转移后,将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进行供应链重构。VMI的核心思想在于下游分销商将商品的库存控制权转交给供应商,由供应商来代理执行分销商的库存管理和订货的权利。在VMI运作模式下,实施VMI的双方共享库存信息、订货需求参数、成本构成等相关信息。如图2,本文提出的2阶段VMI模式下的供应链,其中主要是将供应商为销售准备的库存与制造商为生产准备的库存进行合并,由供应商对这一部分库存进行管理;制造商为销售准备的库存与分销商为满足市场需求而准备的库存进行合并,由制造商对这一部分库存进行管理;而供应商-制造商单阶段VMI模式就是制造商仍然需要为分销商的订货而准备销售库存,分销商仍然需要为市场的需求而准备相应的库存。
3 构建核心企业产业转移的供应链重构模型
3.1 模型的假设条件
本文使用了如下基本假设:
假设条件1:核心企业(制造商)进行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承接地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所以转移前后制造商的物流成本(除库存成本外)基本可看作不变。
假设条件2:模型中的每个供应商只供应一种原材料/零部件, 供应商按1︰1的比例为制造商供应原材料/零部件。
假设条件3: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的补货策略是采用确定需求率、交付周期为0并且不允许缺货的基本EOQ策略。
假设条件4:价格函数与需求函数互为反函数,且需求在产业转移前后的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3.2 模型符号说明
在模型中,R代表分销商、 M代表制造商、 S代表供应商、 m代表构成产成品的原材料/零部件种类数、 i即第i种原材料/零部件种类数、∏为利润。下面将对本文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参数进行说明:
∏总、 ∏S、 ∏M、 ∏R——分别代表产业转移前,整条供应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的利润;
∏V、 ∏
Tc总、Tc(QS)、Tc(QM)、Tc(QR)——分别代表产业转移前,整条供应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的成本;
Tc
QS、QM、QR——分别代表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的经济订货批量;
HR、SR——分别代表分销商R的单位产成品年度存储费用、向制造商M订货的交易成本/次;
H
HS、SS ——分别代表供应商S的单位产品年度存储费用、向制造商M供货的交易成本/次,且每个供应商的都相同;
y、P(y)、Ci(y)——代表市场对产成品的年度需求量、分销商对产成品的市场零售价、供应商S的生产成本;
CM(y)、CM1、CM2——代表制造商M年度产成品的其它生产成本以及产业转移前后单位产成品的年度人工成本, CM1、CM2与地区经济水平发展有关, CM2=K CM1,其中0<K≤1;
WSi、 W
WR、W
X(y)——代表产业转移后,制造商的年度投资成本,在今后的若干年内会通过销售产成品将其分摊给客户;
3.3 模型的建立
3.3.1 产业转移前供应链的利润水平
在产业转移前,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分别各自管理库存。分销商向制造商发出订货需求,制造商根据分销商的订货需求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制造商依据生产计划向供应商发出订购原材料/零部件需求;然后供应商向制造商发出原材料/零部件,制造商将收到的原材料/零部件加工组装成产成品,并将产成品在约定的时间内转交到分销商手中。由于不允许缺货,所以供应方的生产速率要大于需求方的需求速率。
(1)分销商的利润计算如下:
∏R=销售收入-(年度采购费用+年度交易成本+年度存储费用)
由于市场对产成品的年度需求量为y,根据经典EOQ模型[13]可得分销商每次的订货批量为
(2)制造商的利润计算如下:
∏M=销售收入-(年度维护生产的连续性费用+年度维护销售费用+年度产成品生产费用)
其中制造商因维护生产采购原材料/零部件所花费的费用为
制造商为维护销售所花费的成本为:
制造商进行产成品生产所花费成本为:
Tc生 = 人工成本+其他生产成本=CM(y)+CM1y (4)
故制造商的利润可表示为:
(3)供应商的利润计算如下:
∏Si=销售收入-(年度生产成本+年度库存成本(制造商)+年度交易成本(制造商))
单个供应商的利润可表示为:
因此,全部供应商的利润可表示为:
(4)供应链的整体利润水平。
由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均追求各自利润的最大化,所以通过对公式(6)求一阶导,可得到制造商为购买原材料/零部件愿意支付给供应商的价格与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批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
同理对公式(5)求导可得到分销商为购买产成品愿意支付给制造商的价格与制造商提供的产成品批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
由公式(8)、(9)得出供应链各成员在各自最优的订货批量下的利润水平如下:
由公式(10)、(11)、(12)得出产业转移前整条供应链的利润水平如下:
3.3.2 产业转移前核心企业预转移的充分条件
假设转移后,制造商上下游的成员保持不变,这里主要是针对制造商转移的目的(利用承接地的廉价劳动力),分析其投资成本增量与劳动力成本减量间的关系,得出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条件。
转移前制造商的利润为:
∏M=销售收入-(年度维护生产的连续性费用+年度维护销售费用+年度产成品生产所花费费用)
转移后制造商的预转移利润为:
∏'M=销售收入-(年度维护生产的连续性费用+年度维护销售费用+年度产成品生产费用+年度投资成本)
当∏'M≥∏M时,制造商进行转移,对比∏'M、∏M的成本构成,可得:
-(CM(y)+CM2y)-X(y)≥-(CM(y)+CM1y)
X(y)≤CM1y-CM2y
又因为CM2=KCM1,可得:
X(y)≤(1-K)CM1y
设存在0<α≤1,使得:
X(y)≤α(1-K)CM1y (14)
综上可知,当制造商的年度投资成本小于人工成本的增加值时,制造商才会进行转移,而这只是核心企业进行转移的充分条件,并不是必要条件,当制造商转移后利润足够高的条件下,是允许年度投资成本增量大于劳动力成本减量的。
3.3.3 产业转移后单阶段VMI模式下供应链的利润水平
这里的单阶段VMI模式主要发生在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制造商为了降低库存成本,并加强与供应商间的联系,采取将原材料/零部件库存交由供应商管理。
(1)分销商的利润。
此种情况下,分销商的利润水平仍然与产业转移前相同。
(2)制造商的利润。
此时,制造商的成本中仅年度产成品生产费用发生变化:
Tc生1=人工成本+其他生产成本+投资成本=CM(y)+CM2y+X(y) (15)
故制造商利润可表示为:
(3)供应商的利润。
产业转移后,制造商将自己的原材料/零部件库存交由供应商管理,增加了供应商的库存成本,此时对于该部分原材料/零部件的单位库存成本变为H
则供应商的利润水平为:
(4)供应链的整体利润水平。
同理如上,对公式(16)、(17)求一阶导数,并代入各式中,即可求得产业转移后供应链的整体利润为:
3.3.4 产业转移后2阶段VMI模式下供应链的利润水平
(1)分销商的利润。
当实施VMI策略后,分销商为满足市场需求的库存量与制造商为满足分销商订货需求的库存量进行合并,交由制造商管理,所以分销商的利润水平如下:
∏
(2)制造商的利润。
1)产业转移后,在VMI运作模式下,分销商的销售库存由制造商负责维护,所以,制造商维护分销商的单位产成品库存成本就变为了H
Tc
在上式中需先求出使TcR最小时的QR值,令
2)Tc
=CM(y)+CM2y (23)
3)假设所有的原材料/零部件种类均采用VMI方式,则采购费用为:
4)制造商的利润水平为:
(3)供应商的利润。
产业转移后,制造商将自己的原材料/零部件库存交由供应商管理,增加了供应商的库存成本,此时对于该部分原材料/零部件的单位库存成本变为H
则供应商的利润水平为:
(4)供应链的整体利润水平。
同理如上节,对式(25)、(26)求一阶导数,并代入各式中,即可求得产业转移后供应链的整体利润为:
3.4 模型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供应链重构前后整条供应链利润的变化,将产业转移前供应链的利润水平、产业转移后单阶段VMI模式下供应链的利润以及产业转移后2阶段VMI模式下供应链的利润进行对比。
产业转移后单阶段VMI模式下的相关结论如下:
结论1.产业转移后,实施单阶段VMI能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利润水平。
证明:产业转移前后供应链的利润变化为:
△∏总1=∏
又因为X(y)≤CM1y-CM2y,所以可知:△∏总1≥0。
结论2.产业转移后,实施供应商-制造商单阶段VMI不影响分销商的利润水平。
证明略。
结论3.产业转移后,实施供应商-制造商VMI模式时,制造商的利润肯定会上升。
证明:产业转移前后制造商的利润变化为:
其中:X'(y)y-X(y)=α(1-K)CM1y-α(1-K)CM1y=0,所以可得△∏M1>0。
结论4.产业转移后,供应商的利润要增加的充要条件是:
证明:产业转移后,供应商的利润变化为:
故得证。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结论4比较难以实现。
同理,可得产业转移后2阶段VMI模式下的相关结论:
结论5.产业转移后,实施2阶段VMI能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利润水平。
结论6.产业转移后,实施供应商-制造商2阶段VMI能提高分销商的利润水平。
结论7.产业转移后,制造商的利润要增加的充要条件是:
从结论3可以看出,产业转移后,实施VMI模式对制造商的利润水平的提高与需求率没有关系,只与其直接上下游及自身的库存相关成本构成有关。
结论8.产业转移后,供应商的利润要增加的充要条件是:
4 产业转移后核心企业重构供应链的策略建议
从第三节可看出,产业转移后,通过实施VMI策略总能提高整条供应链的利润水平,但是却增加了供应商的库存成本。因此如果制造商不对其获得的收益进行合理分配,并对供应商做出激励,必然导致供应商不合作,从而给制造商带来多方面的问题,甚至使上游供应链断裂。因此,本节要研究供应商和制造商双方间的博弈关系,分析在什么条件下供应商、制造商双方都同意采用VMI策略,保证双方都能获益。另外也对制造商如何维持与下游客户间的稳定合作关系,并获得更多的收益进行了策略方面的研究。
4.1 核心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策略
(1)制定合适的单位采购价格
由第三节可知,当
博弈过程假设如下:
1)制造商在博弈过程中属于强势方,供应商则属于弱势方。
2)一旦合作失败,供应商将采取各自管理库存模式下的最优经济订货批量
3)制造商、供应商的成本构成函数在双方中属于完全信息。
4)此讨价还价博弈仅包含两阶段。
5)制造商第一次提供的转移支付值为X,目标是使供应商接受VMI合作策略,供应商只能选择接受或者拒绝,没有第三种选择。
6)在第一阶段,制造商提出VMI合作策略;第二阶段,供应商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当供应商做完选择后,该博弈就结束。
图3中X1=X,即制造商为弥补供应商成本上升所给予的转移支付值;∏1代表供应商在产业转移后参与VMI策略下的成本;∏代表产业转移前供应商的成本。
为使供应商接受实施VMI策略,制造商提供的转移支付值必须至少能弥补供应商由于选择VMI策略而增加的成本,即:
∏1-X≤∏
所以制造商为促使供应商加入VMI策略联盟,其提供的转移支付值为:
在实际VMI应用中,制造商为弥补供应商由于实施VMI策略而带来的成本上升,通常将转移支付值以价格契约的形式来反映。
(2)与供应商形成合作伙伴关系
在实现供应商-制造商VMI库存管理模式后,制造商的库存成本降低了。对于供应商来说,从表层来看,供应商的销售单价虽然提高了,但是只是制造商库存成本的转移支付。从深层次来说,供应商通过管理制造商的原材料/零部件库存,可以降低其预测制造商需求的风险,减少其为满足制造商的生产而准备的库存。更为重要的是,供应商的利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了保证,有利于供应商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企业的长远发展上。对于制造商来说,通过与供应商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可以集中力量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将自己不擅长的零部件等的设计和生产进行外包。比如:某汽车公司通过与供应商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后,其某一新产品的开发时间从234个星期降为160个星期。
(3)在承接地寻求可替代性供应商
产业转移初期,制造商为维持生产的连续性,仍采用原来的供应商,双方订立了基于供应商-制造商VMI模式下的价格契约。但是随着制造商在承接地的生产设施、运作流程逐渐完善后,由于承接地的原材料价格要低于原转出国,所以为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制造商可建立相关供应商选择标准,搜集承接地及其周围范围内的可用供应商,将已有的非核心供应商选择承接地范围内的供应商代替,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原材料成本。
4.2 核心企业与客户群的合作策略
(1)加强与现有客户群间的合作
针对效率导向型的供应链重构,核心企业主要是为了利用承接地的低成本资源要素,比如:劳动力、交易成本、运输条件等。但是承接地有可能使核心企业远离客户群,所以为核心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使客户继续购买核心企业的产品,比如:提高服务质量、采取激励措施等,从而达到发掘客户最大价值的目的。其实客户关系维持成本要远远小于新客户开发成本;另外,如果老客户很满意核心企业的服务,也会向其他潜在客户宣传核心企业的产品,从而产生连锁反应,扩大核心企业的知名度与提高核心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2)拓展承接地客户群
核心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往往是另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或是具有优越的资源要素,或是核心企业的目标市场,所以核心企业除了要维持现有客户群的合作关系外,还需要在承接地更加关注新客户群的拓展,通过广告效应来提高核心企业在本地的知名度,加强与关联产业间的合作,增加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关系纽带获得更多的客户。
5 结语
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和产业转移的不断推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要素配置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企业不管是以跨国家/地区投资方式还是以将某生产环节进行搬迁的方式来顺应产业转移,都要面临产业转移环境下带来的供应链重构问题。供应链重构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结合产业转移研究供应链重构是一个新颖的研究方向。本文深入研究新背景下核心企业如何重构供应链来提高自身及其所在供应链的竞争力,构建了供应商-制造商单阶段VMI,以及2阶段VMI两种模式下的核心企业及供应链利润模型,并将这两种模式下供应链及其成员的利润与产业转移前的利润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两种模式下供应链的利润增幅相同,但是单阶段VMI模式更能提高核心企业的利润;还探讨不同情况下重构供应链的要点与策略,从而为企业供应链重构与优化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摘要:分析了核心企业所在的供应链在产业转移环境下面临的问题,以人工成本、投资成本、库存成本、生产成本等为主要变量,研究了多供应商-单制造商-单分销商的3级供应链,构建了供应商-制造商单阶段VMI模式下以及供应商-制造商VMI、制造商-分销商VMI的2阶段VMI模式下的供应链重构模型,并分别与产业转移前的供应链利润模型作对比分析,得出单阶段VMI模式比2阶段VMI模式更能提高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利润水平,并且两种模式下整条供应链的利润增幅相同。
国际供应链 篇10
市场广阔公司未来业绩稳定
自2000年起,全球平板电视进入了高速成长阶段,全球平板电视销售额正在以超过70%的年复增长率飞速增长。平板电视崛起于日本,2001年的日本平板电视市场独占全球市场的50%,但随后由于平板电视在欧洲、美洲和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继兴起,市场迅速向这些地区迁移。在国内,平板电视正在取代传统的CRT电视成为市场主流。根据DisplaySearch的数据,中国约有4亿个家庭拥有CRT电视机,平均每个家庭拥有1.12台CRT电视机,仅CRT电视机的更换,就将给平板市场带来约4.5亿台市场需求。
胜利精密产品主要应用于平板电视行业,公司以当前平板电视行业快速发展为契机,追踪家电行业最新的流行趋势,洞察消费者和客户的产品需求变化,在国际、国内平板电视行业市场增量需求与存量需求同时发力下。给从事平板电视行业相关产品企业带来了强劲的市场增长动能。胜利精密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经营上取得了上佳的表现,2007和2008年度,公司主要产品Base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90%和6.06%;公司,2007-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79822.54万元、79062.50万元和84831.36万元,总体保持了稳健增长的态势。
优势独特未来发展基础坚实研发及技术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结构模组制造服务业的龙头企业,在产品研究开发领域处于国内前沿水平。公司在竞争中,注重技术研发创新,突出的产品前瞻性研发能力成为了公司未来利润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公司在国内和欧洲均设有研发机构和设施,是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团体会员、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
客户资源优势
平板电视行业生产企业相对比较集中,全球前六大平板电视企业占据了全球70%的市场份额,国内前五大平板电视企业占据国内50%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公司产品成功打人三大国际电视机代工厂中的两家,国际平板电视前六大品牌中的五家,国内前六大平板电视企业的四家。公司与这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电视生产厂商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公司未来持续获得订单,保持稳定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球布局优势
公司的战略布局始终以贴近客户为目标,采取贴身服务方式,选择在客户所在城市建设生产厂,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拉近与客户的服务距离。国内:公司目前在苏州、武汉等地投资建厂,能够更好地提供迅捷与完善的服务;国外:公司于2007年度在波兰第二大工业城市罗兹市投资建立了全资子公司胜利波兰。目前已实现规模化生产与销售。
成功上市大展宏图
国际供应链 篇11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导致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消费者偏好个性化以及市场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也同时加剧了竞争的国际化。两方面的因素使供应链管理快速发展,并使供应链的范围扩展的全球。因此,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也应在全球化背景下扩展到国际范围以寻求供应链稳定发展之路。
1 国际供应链
1.1 全球化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控制,从制造原材料开始到制成半成品和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供应链将企业生产、管理、销售等经营活动扩大到具有合作关系的上下游企业,通过合作协议、契约保证以最小的投入满足顾客需求,实现价值最大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使企业面临不断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具体讲,经济全球化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在经济体制上的趋同,消除了商品、生产要素、资本以及技术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障碍,使供应链管理的内容更复杂;其次,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企业生产过程的分解与全球配置,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全球性扩张,扩大了供应链管理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最后,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信息技术进一步快速发展,又使信息技术反过来刺激全球化的发展,降低供应链管理的成本。
1.2 国际供应链的概念
国际供应链又称为全球供应链,它根据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模式,按照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在许多方面,国际供应链的管理与本土化供应链的管理原理基本上一样,只是涉及了海外的国际业务,地域覆盖更为广泛。
1.3 国际供应链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供应链的发展,能够使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有效结合,创造更大的时间和经济效益。国际供应链除具备一般的供应链所具有的复杂性、面向客户需求以及动态性等特点,还具有以下特征:(1)风险大,由于国际供应链至少涉及两国或两国以上的企业联盟,企业之间的联系以及关系也受到文化、经济和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国际局势的变化常常对企业联盟之间的合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供应链内部往往无法解决而导致供应链管理的失败。(2)对市场变化反应更快,市场策略更具备多样性。国际供应链上的企业所处的空间范围更大更广泛,能及时获得不同国家相关市场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及时转化为有效的市场策略,在不同的市场赢得竞争优势。(3)资源整合效率更高,国际供应链必须实现以更低的成本给客户带来优质的高附加值服务,而国际供应链上企业在空间上的距离和文化、经济等差异到导致较高的运营成本,因此,更高效的资源整合才能降低整个供应链运行总成本。
2 国际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2.1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国际供应链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企业将自身核心竞争力融入供应链的结果:是来自于供应链企业群对供应链系统价值的认同,当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都将产品性能或服务直接面向终端需求时,该供应链的整体价值才能得到有效体现,因此,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供应链核心企业围绕最终用户的需求、由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共同提供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效仿的,能为系统带来超额利润的能力。而国际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则是作为跨国公司的核心企业,为在终端市场迅速满足用户需求,与全球范围内各节点企业加强合作,形成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效仿的,能为系统带来超额利润的能力。
2.2 国际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国际供应链核心竞争力能使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盟的竞争力得以迅速提升,主要表现在:(1)价值性。国际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能使产品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使用户得到独特的、更好的价值和利益;另一方面,通过高效的全球资源整合,实现节点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2)积累性。国际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支撑供应链长期发展的主动力,在长期运作过程中不断积累,并最终会使供应链更加成熟稳固,不断提升延展,使竞争者越来越难以超越。(3)异质性。国际供应链核心竞争力是跨国公司在整合和提升资源能力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它是在特定的企业文化背景下克服了地域、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在长期的企业经营活动中沉淀下来的、个性化的东西。因此,国际供应链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其他组织便无法拥有,并且在短期内往往难以模仿。
3 国际供应链核心竞争力构成
3.1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在国际供应链上,企业往往依靠来自世界各国的代理商来经销产品,进行市场拓展,同时通过不断开发新市场,提高顾客满意度、培养顾客忠诚度。因此,相比一般的供应链,国际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主要有:(1)成本优势。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生产成本、库存成本和供应链上的交易成本。(2)质量优势。实施国际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能够使供应链中的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产品质量都处于同行领先水平,制造出质量近乎完美的产品成为可能。(3)聚焦优势。比较一般供应链,国际供应链管理更有利于企业联盟实现顾客导向,更恰当地满足顾客群体的需求。(4)资金优势。据了解,全球实施国际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在分销渠道中的库存费用比同行业未实施该种模式的企业低50%,从而能够使资金周转更快、更灵活。
3.2 国际供应链核心竞争力构成分析
3.2.1 创造成本优势能力解构
实施国际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能够拥有别的企业所无法比拟的成本优势是因为这些企业能够通过掌握全球最经济的原材料,在最经济的国家生产,通过获取最经济的生产资源,保证较低的生产成本。企业在这方面的能力可认为是一种优质的资源获取能力。另外,国际供应链通过整体合作和协调,在加快物流速度的同时,也较少了各个环节的库存量,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库存成本的消耗。因此,合作和协调能力也成为创造成本优势的一种能力。而合作和协调能力还能有效消除供应链合作关系中上下游之间的成本转嫁,从整体意义上降低各自的成本,使核心企业将更多的周转资金用于产品的研制和市场开发中,以保证供应链中各企业获得长期发展。
3.2.2 创造质量优势能力解构
国际供应链中通常有一个核心企业起到领导者的作用,核心企业会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对某项技术或产品有用的企业作为其合作伙伴,这样国际供应链中的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产品质量都将处于同行领先水平,由于产品从设计到被消费者使用的各个阶段都由世界各区的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国际供应链必须具备在较大区域范围内进行集成制造或系统集成以制造出质量近乎完美的产品。通过系统集成,国际供应链打破了企业间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人为分割,恢复企业间、企业内部系统的原貌,形成内部链与外部链完美结合。
3.2.3 创造聚焦优势能力解构
在国际供应链实现顾客导向方面,由于国际供应链中的制造商与零售商已形成密切的整体,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制造商可通过信息系统从零售商那里获得更加真实具体的市场信息,并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适当加以调整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此外,作为利益共同体的供应商、销售商还会从各自角度为制造商提供合理化建议,而供应商、销售商的任何创新活动将会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从而使整个供应链获利。而保证这种聚焦优势的正是良好的信息沟通能力。
3.2.4 创造资金优势的能力
国际供应链扩展了组织的边界,供应链上的企业通过高度的信息共享提供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能够随时掌握存货信息、组织生产、及时补充使得制造商没有必要维持较高的存货水平。而且,较高程度的信息共享将大大降低供应链内各环节的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据了解,全球实施国际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在分销渠道中的库存费用比同行业未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对手低50%,从而能够保持最少的库存,使资金周转能够更快、更灵活、降低风险。但是,信息共享也会带来像企业商业机密泄露这样的风险。国际供应链管理必须在能够实现高度信息共享同时保证相应的风险不要发生,否则,信息共享程度越高,供应链风险越大。因此,信息共享能力并不仅仅指共享信息,更多的是保证在信息共享的同时防止风险的发生。
根据上述观点,国际供应链竞争优势形成于其在满足终端客户不断提高和强化核心竞争力过程中,这样,国际供应链的竞争优势才是动态的和可持续的,才能成为国际供应链长期卓越经营绩效的保障。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通过以竞争优势为基础分析并构建国际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如图1)。
参考文献
[1]荣长玲.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创新的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2]王乐乐.以竞争优势为核心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