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变革(共4篇)
供应链变革 篇1
存货是企业在生产产品、提供服务过程中,为耗用或销售而持有的各类物资。由于企业多种原因持有存货,致使存货在企业尤其是工商企业资产总额中往往占有较大比重,但是,企业持有存货也会产生大量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许多新的理论在存货管理中得到应用。本文结合供应链的有关理论,重点谈一下供应链管理下的存货会计需注意的问题。
一、供应链的有关理论
(一)定义和组成
1. 定义。
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成员通过与上游、下游成员的连接组成的网络结构。也即是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供应链的定义和我们通常说的“价值链”,从内涵和应用范围上基本是一致的。
2. 组成。
供应链包括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内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内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组成的供需网络。外部供应链外部供应链则是指企业外部的,与企业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商、储运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二者共同组成了企业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到消费者的供应链。可以说,内部供应链是外部供应链的缩小化,如对于制造厂商,其采购部门就可看作外部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它们的区别只在于外部供应链范围大,涉及企业众多,企业间的协调更困难。
(二)供应链的基本要素和流程
1. 基本要素。
基本要素包括供应商、厂家、分销企业、零售企业、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即上述企业之外专门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其中批发、零售、物流业也可以统称为流通业。
2. 基本流程。
包括物资流通、商业流通、信息流通、资金流通共四个流程。物资流通主要是物资(商品)的流通过程,这是一个发送货物的程序。该流程的方向是由供货商经由厂家、批发与物流、零售商等指向消费者。商业流通主要是买卖的流通过程,这是接受订货、签订合同等的商业流程。该流程的方向是在供货商与消费者之间双向流动的。目前商业流通形式趋于多元化:既有传统的店铺销售、上门销售、邮购的方式,又有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进行购物的电子商务形式。信息流通是商品及交易信息的流程。该流程的方向也是在供货商与消费者之间双向流动的。资金流通就是货币的流通,为了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必须确保资金的及时回收,否则企业就无法建立完善的经营体系。
二、供应链管理下的存货会计变革
近年来,随着供应链理论的应用和物流业的兴起,企业传统的存货管理模式受到了很大冲击。如何利用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企业存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是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笔者主要谈以下几点意见。
(一)存货管理模式的变革
存货管理的模式有许多种,比如:经济订货批量(EOQ)模式、物料需求计划(MRP)模式、适时制(JIT)模式等三个基于单个企业的存货管理模式,以及供应商管理存货(VMI)模式的存货管理模式。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存货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展,企业对IT的应用也逐步深入,IT成为企业竞争战略的工具,彻底变革与创新企业运作方式、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已成时代之需。由于存货管理是一个涉及企业供产销诸环节的、复杂的综合管理问题,优秀的存货管理模式是企业建立长期竞争优势的战略武器。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ERP等先进的管理手段,结合适时制(JIT)模式,创造出新的存货管理模式——E-JIT模式,这样就会使人、财、物、产、供、销全方位科学高效地融合和调配,最大限度地提高存货的管理效率。JIT(Just-in-time)适时制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手段,追求“零存货”的管理目标,从而使企业达到低成本、高效率的运作目的。“零存货”管理要求企业必须将生产经营的需要与材料物资的供应实现同步,使物资转送与企业加工速度处于同一节拍,从而保证供、产、销业务有计划、有程序地进行。销售部门根据定单需要向企业生产部门要货时,必须明确定单的品种、规格、质量、交货时间;生产部门按照核定单组织生产,并对采购原料的质量、价格、数量、到货时间实施控制。因此在IT技术和资源管理统筹的安排下,进一步强化产、供、销的效率,即和适时管理结合起来,就会加快存货的周转效率,降低存货的成本,提高存货的管理水平。
(二)存货核算和计量的变革
新会计准则规定,存货在会计期末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企业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当以取得的可靠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企业每期都应当重新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但是大多数企业,并未做到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来准确体现存货的期末价值,其原因在于是有些存货的当前市价不易确定,或已无可比性,无法确定可变现净值,结果造成库存存货的实际价值未能得到准确体现。因此应该对存货的核算和计量进行改变。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与存货有关的成本有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通过分析发现,与存货决策相关的基本成本是:订货成本(或生产准备成本)与储存成本,而且两者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特征。因此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寻求出使两种成本之和最低的每次订货批量及经济订货批量。该模型的建立以企业存在存货管理最低成本为前提,进行条件假设,进而提出许多改进模型,如:数量折扣情况下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周期检查模型、定期检查模型、随机性存货管理模型等。目前我国企业存货管理处于供应链管理理念下的计量和非计量相结合的存货管理模式,主要运用的方法是:ABC分类控制法和经济计量的存货管理法。ABC分类控制法,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种类型。通过ABC分类后,抓住重点存货,控制一般存货,制定出较为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从而有效地控制存货库存,减少储备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三)对企业结构治理和企业流程再造(BPR)
实行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适应企业内外管理的需要,通过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综合和协调,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外部关联方的需求,实现高速高效运转。实行供应链管理就要求企业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适应企业内外管理的需要,通过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综合和协调,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外部关联方的需求,实现高速高效运转。一方面是企业内部的部门之间的协调;另一方面是供应商、分销商、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协同。所以企业一定要有创新的管理团队、很好的企业文化和沟通机制。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责任不明,机构设置重复,效率低下时有发生。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仍然习惯于建立传统的正金字塔型组织结构,即强调分工细化,重视集权和正规化,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频率加快,这种治理结构已经逐渐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弊端,比如工作协调困难,应变能力差,对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束缚过大。供应链管理就是要将生产企业和外部的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结合为一体,形成一条使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顺利流动的链条,这就要求企业要以生产流程为导向,改造原有的组织或构建新的组织,达到结构扁平化,协调简单化和工作高效化的要求,这样才能加快存货的流动,降低商品成本,使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更加有利于存货的“零库存”目标。
(四)加强诚信教育,净化社会环境
一条供应链上的企业应建立新型的互相合作的伙伴关系,但是我国尚处于市场体系不健全的阶段,企业之间的诚信度不够。如有些企业把向供应商过分压价作为自己高额利润的来源,而供应商也隐瞒自己的真实成本,变相提价,双方利用信息不对称,不断进行“价格博弈”,而且双方都把自己掌握的信息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进行封锁保密,不与贸易伙伴共享,这样就增加了双方获取信息的成本并且提高了商品成本,使商品竞争力下降。实行供应链管理就要求合作伙伴之间以诚相待,信息共享,企业帮助供应商了解市场,了解消费者需求,供应商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生产,这样才能加快存货的流动,降低商品成本。目前供应链管理还只能在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或较有影响力的企业中实行,实施供应链管理需要准备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投入大,周期长,需要足够的资金来获取强大的技术保障,企业之间通过技术,实现数据的自动、安全采集;通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传递从而实现准确、快速的交易。同时,企业还要有良好的商誉才能获得贸易伙伴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建立一条供应链。所以,只有在行业中有相当的规模和主导地位,才有足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实施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变革 篇2
冷链物流目前呈大市场小企业状态
冷链是物流中最复杂的领域,从农作物的种植开始一直到产品零售,对其时间、温度有很高的要求。这样长的产业链物流企业应该怎样去做?不管是从产业类型、成长性以及并购的形式,这样的物流企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培养。我把冷链物流企业定位为提供个性化大批量的服务,在模块化的冷冻、冷藏运输、仓储等基础上的集约化增值服务来形成企业战略性的发展方向。具体来讲冷链的基本作业是标准的、规范的,财务成本核算是定额的,服务网点是网络化的,冷链物流的整合是个性的,物流信息服务是实时化的。
现在中国的冷链物流呈现的这种状态需要有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进行冷链物流整合。这样的商业模式要与业务模式、营运模式和盈利模式整合发展。其中,商业模式是根本,对此我总结为三句话,第一是要明确物流企业的定位;第二要有明确的企业核心能力;第三要有明确的利润控制模式。
郑明公司打造出天网地网为核心的生态圈
谈到郑明公司,郑明是以运输业起家,现在以冷链物流为主,旨在成为领先的、专业的供应链物流方案提供商。在全国建设100个区域物流配送中心(RDC),在城市内打造100个前店后铺的城市物流配送中心(FDC),通过干线网、配送网的建设,链接了冷藏车辆、冷库,链接了供应链上的贸易、金融、信息,把连接不同的活动、不同的物流主体形成价值链, 通过WMSTMSOMSSCM等信息平台的建设形成天网互联、地网互通。实现以天网信息网和地网配送网为核心的基于大数据驱动的冷链生态圈。
郑明公司在“麦肯”薯条供应链整合的实践中寻找到了企业转型发展的商业模式。麦肯食品公司薯条生产所需原材料土豆来自于内蒙古多伦、蓝齐和呼伦贝尔陈旗等地的种植基地。土豆种植采用“公司+农户”模式,根据采购合同协议,麦肯食品公司提前支付协议农户30%预付款用于购买种薯、化肥、农药及租赁机器,解决农户种植土豆面临的资金压力。土豆成熟后农户自己寻找车辆将土豆运送到麦肯收购场地,土豆经过质检环节进入麦肯收购仓库,作为薯条原材料等待被加工。但是他们还是碰到了如下的问题:
供应链变革 篇3
本届大会以“时代的智慧与时代的棋局”为主题,围绕全渠道商业模式下,服装行业供应链与物流面临的新挑战和应对之策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会上,报喜鸟集团有限公司物流总监周宏钧、德尔惠股份有限公司CEO朱洪涛、海澜之家股份有限公司物流总监张菊娣、买卖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白光利等服装物流领域的资深专家,以及来自IBM、胜斐迩、TGW集团、Infor中国、曼哈特软件、摩托罗拉系统、北京伍强科技、唯智信息、东芝泰格、科盛包装、德马集团、北京众诚一家、Vocollect by Honeywell、HighJump等国内外知名物流技术装备与物流服务企业的专家,结合自身实践,发表了精彩演讲,介绍了成功案例,分享了专业经验。
同时,本届大会聚焦目前服装企业普遍关心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还设置了O2O机遇与挑战、精益物流与成本控制、物流与供应链创新三个专场论坛,使得话题探讨更加具有深度和针对性。本届会议延续了一贯的专业、务实风格,通过主题研讨、专场论坛、互动交流、技术展示、参观考察、颁奖盛典等多种形式,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专业内容,并搭建了供需双方充分沟通的平台,受到与会者的普遍称赞。
渠道变革大潮兴起
本届大会的成功召开,与主办单位能够深刻洞察服装行业变化并把握企业实际需求密不可分。正如中国仓储协会副会长、《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常务副主编王继祥在大会致辞中指出的,现阶段,中国经济正在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这种新常态的变局将影响服装行业的未来发展,引起更多企业在思考如何通过供应链与物流创新发展,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把握企业发展机遇。
据了解,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网络销售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重要的经营渠道,深刻影响着企业的商业发展模式。特别是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下体验线上购买)模式的出现,成为当前服装行业的关注热点。无疑,中国服装行业正在进入多渠道、全渠道时代。。
在此背景下,如何应对零售渠道的变革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讨论焦点。IBM大中华区智慧商务顾问经理刘伯欣在其《向运营要效率——打造客户驱动型价值链》的演讲中指出,全球零售业的演变经历了单渠道、多渠道、全渠道三个阶段。单渠道的特点在于一公司、一渠道、一客户,多渠道的特点在于多公司、多渠道、一客户,全渠道的特点在于一公司、多渠道、一客户,通过B2B、B2C、B2B2C共营的模式,建立客户、销售一体化。
曼哈特软件(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卢宇峰作了题为《驱动供应链商务变革——如何应对服装供应链的新挑战》的演讲,他认为,目前全球零售业发展的新趋势集中体现在,零售商采用全渠道战略,来更加贴近客户;而客户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实体店里都具有掌控权,其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最终的结果是零售商在全渠道下保持盈利更加艰难。
卢宇峰指出,2008~2012年间,中国的服装零售市场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长率,市场规模翻了一倍。其中,线上销售增长迅猛。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服装网购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6153亿元。但随着线上销售的逐渐成熟,其增长率呈减缓趋势。此时,门店也许会成为服装零售企业新的秘密武器,中国服装行业的全渠道时代正在到来。
服装企业试水全渠道
在本次大会主论坛上,全渠道一词被频繁提及,无论嘉宾的演讲还是观众的提问,无不体现出对其极大的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全渠道?要实现全渠道销售对服装企业现有供应链与物流体系提出了哪些挑战?
卢宇峰指出,全渠道不同于多渠道。多渠道虽然也有门店、网络销售等各种各样的渠道,但渠道后面的库存、产品价格与产品质量均不相同;而全渠道模式则是整合了所有的渠道,不论线上线下,产品价格、客户体验均无差别,渠道库存也是共享的。
买卖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白光利在其《服装O2O模式对物流与供应链系统的挑战》演讲中,对包括实体店+官网+合作网+微信合作+自有APP客户端在内的全渠道布局作了更深入的解读。他认为,全渠道的服务六要素包括:随时,随地,随意,方便,快捷,便宜;企业要让客户能够做到全知道,能找到,买得到,易得到。对于全渠道模式下的服装供应链,客户关注的是价格、交付、体验,企业关注的是品种、库存、周转。而物流是体验服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因此受到企业高度重视。
面对全渠道的时代大浪潮,服装企业纷纷试水,谋求新商业模式下的新机遇,参会的多家知名服装企业供应链或物流高管分别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企业发展策略。
“O2O渠道可以非常好地消化库存,对于服装行业而言,线上线下同时协作发展是很好的机会。”绫致时装集团(Bestseller)物流总监Claus Nicolajsen表示出对全渠道发展的肯定。不过,他建议服装企业应该充分做足准备,因为全渠道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持,如中央订单管理系统(OMS)等信息系统、强大的物流运作系统,此外还需要有非常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和定位。
报喜鸟集团有限公司物流总监周宏钧在其《新商业模式下服装供应链与物流系统的新特点》的演讲中介绍,报喜鸟很早便开始涉足电商领域,准备线上线下联动,目前公司设立有专门的团队进行电商运作。他说:“现在电商业务占整个公司业务的比重并不是很大,但是我们有很好的规划,准备用三年时间,将该比重提高到40%~50%。”
周宏钧看好电商渠道的发展前景,同与会代表分享了报喜鸟的电商发展规划:首先,转变以电商渠道消化库存的传统思维,开发专门针对电商渠道的全新产品系列,与线下订单区别开来;其次,凭借线下渠道优势做好货品的配送,针对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现象,通过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来提升服务,让顾客有更好的消费体验。因为中高档服装其实差别并不大,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主要在于服务。因此,如何能够最终让客户有不一样的购物感受,是服装企业在进行全渠道拓展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太平鸟物流总监殷浩对全渠道的感触颇深,他认为,全渠道涉及的业务类型相当复杂,因此企业在进行物流规划设计时,应该首先考虑物流能力如何满足和服务全渠道的零售要求,以及如何在统一的物流平台上实现线上线下渠道的共享。殷浩详细介绍了太平鸟的解决之道,并用“柔性”、“移动”、“碎片”三个词进行了总结,即柔性的、弹性的信息系统;可以移动和整合的硬件;以及将全渠道订单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碎片化。
柒牌集团物流总监刘新发表示,在全渠道模式下,可以实现库存信息的共享,从而达到物流的高效运作。同时,他强调服装企业应该建立起快速反应体系。据介绍,在柒牌物流中心不仅采用了自动化立体库、自动分拣线、悬挂服装自动输送线等自动化物流系统,还实现了包装箱自动裹膜、自动喷码,大幅提高了物流效率。
服装供应链面临新挑战
麦肯锡公司认为,成功制定一套全渠道策略可以达到以下效果:降低缺货发生率,提升顾客体验,使收入增幅超过2%;将降价的可能下降10%~15%;交货时间缩减1~2天;配送中心吞吐量增加40%;配送中心成本降低20%。但这些目标的实现也对服装企业的供应链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卢宇峰认为,全渠道对供应链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统一预测管理、统一订单管理、统一库存管理。而全渠道下的服装行业供应链面临着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与运营成本增加的两难境地、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保持盈利、避免影响到门店销售,以及付出更多成本弥补库存计划与实际库存之间存在的差异等诸多挑战,需要企业采取相应的对策。
同时,宏观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在影响着服装企业的供应链与物流系统建设。随着经济增速放缓、零售市场不景气、电商对传统渠道的冲击、用工荒、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等市场环境的变化,服装行业的盈利模式正在被重塑。在这一过程中,零售体系的库存大幅增长、渠道店铺的租金上涨、渠道和零售的效率低下、消费趋于个性化等对服装供应链和物流的运营效率,以及运营效率支撑的性价比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基于上述原因,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供应链系统的改善。在本次会议上,围绕打造新型供应链系统、实现供应链优化等话题吸引了众多服装企业的高度关注。那么,对于现阶段的服装企业而言,理想的供应链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德尔惠股份有限公司CEO朱洪涛在其演讲《以供应链物流的创新来推动鞋服行业的发展》中给出了答案:服装企业供应链应从局部观、成本观的运作模式转为快速响应运作模式。他仔细分析了在订货批发模式下服装企业供应链的运作特点与存在问题,提出了TOC零售模式下服装企业的未来发展策略(见图1),其中包括:门店里的库存应减少,分仓适当放有一定的库存,把大量的库存集中在中央仓,甚至更上游的面料仓、供应商仓库。“这样假如门店里卖了一双鞋,分仓便迅速补一双鞋过去,总仓再补一个到分仓,总仓缺货可以迅速向工厂订货,工厂迅速要求供应商补料,供应商找上游企业备相当的原材料。最终供应链上下游形成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才能及时响应市场变化,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服装企业的供应链优化与创新
随着2013年去库存化基本完成,服装行业正在逐步回到良性发展轨道。受到整体市场环境变化及其对供应链物流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开始全面思考如何进行供应链的优化与创新。在本次大会上,不少服装企业的代表对该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分享了各自的宝贵经验。
如,周宏钧围绕“匹配性”从四个角度讲述了服装企业进行供应链优化与创新、应对新商业模式的策略。一是选用与企业自身需求和发展相匹配的物流供应链技术、手段和设备,并做到各种应用的深度整合;二是用匹配的信息技术支撑供应链变革,如借助WMS实现海量订单的快速执行;三是用匹配的物流管理支撑供应链变革;四是用匹配的供应链管理支撑新盈利模式打造:即以客户驱动,以消费者导向,以合适的成本、时间、渠道,把货品送至客户,做好品类供应链,同时做好需求链管理。
在朱洪涛看来,服装企业渠道为王、产品致胜的时期已经远去,目前服装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降低库存水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优化供应链系统,努力加快响应速度。对此,他结合德尔惠的发展历程,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从批发模式向TOC零售模式转变。服装企业不能简单把货物搬到经销商或加盟商的仓库或者门店,而应以货物最终被消费者买走为目的;接下来是解决供应链的所有相关部门,如采购、计划、生产、物流等面临的瓶颈,然后从品牌整体角度考虑,按轻重缓急解决问题;最后,要以有效产出的概念去评估企业的成绩。
其次,实现供应链的快速响应。“我们不预测未来半年卖什么,而是根据今天卖了什么来决定明天我要做什么,这是我们最核心的快速反应理念。”他认为服装企业要做的便是减少期货,增加现货,根据销售情况快速补货、快速生产、快速追单。按照以上方法,德尔惠在订货会期间只允许经销商首单订1/3的货量,把空间留下来针对好卖的款式实现快速追货、快速补单。这样既保证了客户的现金流,又能使客户的毛利上升,实现多方共赢。
对于供应链优化,海澜之家股份有限公司物流总监张菊娣在其题为《新形势下服装供应链优化与物流系统建设》的演讲中分享了公司的做法与经验。据她介绍,海澜之家通过在供应链上游抓住产品计划和品牌管理,中游将生产环节外包,狠抓货品管理和物流建设,下游掌握营销网络,对门店统一管理,并且只在总部设立物流基地,进行统一配送。凭借这种扁平化管理和对社会资源的高效整合,海澜之家取得了显著成果:节约了土地资源;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减少了企业用工成本;放大规模效应,与协作工厂共同发展,实现了商品平价销售;企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成功转型。
成熟的物流技术与系统解决方案
在服装企业不断迎接挑战的过程中,物流装备及相关技术的应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与此同时,服装企业对物流装备及相关技术也有了更加深刻、理性的认识
谈到如何选用适合的仓储技术设备以实现对服装供应链变革的支撑,周宏钧从几个与物流作业密切相关的环节提出了以下关键点:首先,围绕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以及未来业务的发展,以Shuttle、Miniload为代表的箱式存储技术是一个发展趋势;第二,如何以较好的性价比引入所需要的输送分拣技术和产品;第三,如何保证电子商务业务的存储和拣选效率;第四,可以通过排队技术、BUFFER技术、混箱(逆向)、快速理货、倒箱等技术手段提高响应速度。
结合海澜之家在自动化物流系统建设和应用方面的经验,张菊娣指出,物流系统高效、合理的配置,直接影响着各个环节的作业效率。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自动化设备,它们是实现物流现代化、科学化、智能化的重要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近年来国内服装物流配送中心的大规模兴建,服装企业对物流技术的应用需求不断明确,物流系统解决方案更加成熟。北京伍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渠晓通在其《服装企业不同商业模式下的物流应对之道》的演讲中谈到,目前国内服装销售模式主要分为代理模式、终端直营模式、混合模式三类,针对这三类模式,伍强提出的物流系统解决方案各有特点,以订单拣选为例,100%代理模式的物流中心通常采用摘果式为主的物流作业;终端直营模式物流中心的计划性强,所以采用播种式的物流作业;混合模式物流中心则采用播种+摘果的方案。目前这些解决方案分别在七匹狼、拉夏贝尔、太平鸟得到成功应用。
此外,在本届服装会上,来自国内外的知名物流系统集成、物流信息系统、物流装备领域的企业带来了大量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并分享了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情况。其中,胜斐迩仓储系统(昆山)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印雪花的演讲《自动化订单拣选助力高效的内部物流》,结合三个国外服装行业的案例,介绍了不同模式服装物流中心的系统布局和拣选方案。
TGW集团在欧洲拥有众多服装行业客户,此次其中国区总经理孙永红和销售经理程昌顺带来《服装物流行业特点及成功案例分享》的演讲,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展示了适用于服装行业的各种自动化物流解决方案及其价值。
在服装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次会议上,众多软硬件提供商从供应链协同、O2O履单、门店库存、精益物流等角度进行了详实的介绍。
摩托罗拉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企业解决方案高级架构师何鹏在其演讲《移动技术助力供应链圆满履单》中指出,目前服装供应链的发展趋势与诉求集中体现在:更快的响应速度、更远的送达距离、更广的地理覆盖。对此,摩托罗拉系统通过升级入库操作、提升库存管理、简化订单分拣流程、提升出库能力、构筑和管理基础设施等六步帮助服装企业打造圆满履单的供应链。
对于供应链可视化的实现,东芝泰格信息系统(深圳)有限公司产品营销统括部高级主任陈康萌在《可视化供应链监管平台在服装行业中的应用》的演讲中提到,监管难、效率低、差错大是目前服装物流中的三大难题,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借助多种信息化手段,把多个平台和系统中与效率、差错率相关的数据提炼出来,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管理者。
在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方面,HighJump软件公司亚太区运营总监郭仁正做了《服装企业如何构建高效灵敏的精益物流信息系统》的演讲,他强调,物流信息系统的实质是流程的载具,“流程驱动型”的WMS必然带来低实施风险和低总体拥有成本的好处。
唯智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裁陈梦槐在其演讲《移动互联打造服装行业的供应链可视化》中指出,需求的不确定性使供应链产生牛鞭效应,导致服装企业库存上升。降低牛鞭效应的有效方法是供应链协同,从而使供应链的总库存成本下降,交付期缩短。供应链发展的趋势是实时价值网络,企业应实现从单纯的运输可视化,转型为供需匹配与需求和库存可视化,从每个企业拥有自己的独立的系统和供应链网络,进化到在单一的全球云平台网络上运行。Infor高级咨询顾问朱怀兰的演讲题目是《020模式下服装企业如何利用信息化有效部署门店库存》,她以服装行业的门店商品计划作为切入点,重点介绍了Infor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的特点和应用价值。
同样针对O2O的话题,Vocollect by Honeywell大中华区业务总监吕绍权做了题为《运用语音解决方案实现高效的服装企业O2O履单》的演讲,从O2O对门店和配送中心的影响角度,介绍了新一代语音解决方案的突出优势。
浙江德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客户副总监蒋成云则通过《柔性、高效,让服装物流更轻松》演讲,重点介绍了落袋分拣设备在服装领域的应用。他指出,对于服装物流中心存在的分拣技术落后、拣选行走距离长、拆零区占地面积大、输送线布局相对比较复杂等痛点,选择正确的自动化物流设备是正解。
聚领袖智慧,促行业发展
既有开放性的思想碰撞以启发思路,又有大量适用技术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这是本届会议内容的一个突出特点。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服装企业还是物流系统集成、物流信息系统、物流装备企业,大家都在对改善服装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运作展开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成熟的技术应用与系统解决方案逐渐形成,最终将带来整个服装行业物流水平的提升。
同时,本届会议还充分体现了物流学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为参会者精心安排了一次现代化服装物流配送中心观摩体验之旅,实地考察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化物流中心和柒牌集团有限公司现代化物流中心。两个项目各具特点,让参会者更直观地感受到现代物流理念和技术设备为服装企业带来的价值。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为弘扬和表彰在中国服装行业供应链与物流领域不断创新的企业和个人,彰显榜样力量,第六届中国服装行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继续推出了“中国服装物流年度荣誉评选颁奖盛典”,设置了“中国服装物流风云人物”、“中国服装物流优秀供应商”、“中国服装物流优秀工程项目奖”三大奖项,今年共有11位服装物流精英、8家企业、4个项目获得了荣誉。
纵观本届服装会,一个主题论坛、两个考察项目、三个专场论坛、五场互动交流、四十多位来自企业一线的专家,在两天的时间里,紧密结合当前服装行业热点和企业发展的“痛点”,针对服装企业在供应链与物流方面的实际需求,从技术、运营、管理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具体的探讨交流。极为实用丰富的内容和主办单位严谨周密的组织安排,使本次会议取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认可。
供应链变革 篇4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社和中国物流产品网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快速消费品供应链与物流高峰会”,于2014年4月17~18日在天津万丽泰达酒店召开,聚焦行业热点与难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大会吸引了来自快速消费品生产与流通行业、物流行业以及物流技术装备领域的知名企业的200多位代表参与,通过主题演讲、互动交流、现场展示、项目参观等多项活动,为与会者提供了专业有效的学习与沟通平台。
聚焦快消品物流热点与难点
此次会议为期两天,包括主题大会和两场分论坛,十几位嘉宾的演讲内容既丰富又精彩。主题大会由《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执行主编江宏主持,她代表主办单位发表了致辞。第一个演讲是中国仓储协会副会长王继祥做的《机遇与挑战——大变革时代的快速消费品物流》。他紧扣此次大会主题“新形势,新挑战,新突破”,分析了当前快消品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指出:新的工业革命的来临将改变供应链格局,促进商贸物流的变革,使快消品物流受到冲击。近期政府部门为推动物流业发展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值得关注,如商务部推出的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促进城市物流共同配送、推进物流标准化、发展绿色仓储与配送等政策。他解读了这些政策背后蕴藏的商机,特别是能够为快消品企业的供应链与物流变革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受到与会企业的高度关注。
针对如何破解物流成本快速上升的难题,中粮集团中国食品有限公司全国物流总监任潇潇以《快消品供应链效率与物流成本间的关系》为题作了演讲。他基于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强调降低物流成本要从“管要素”(即控制租金、油价、人工、车辆成本)的初级阶段,发展到“调结构”(即进行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优化)的高级阶段。即,快消品企业应跳出单纯从各个环节核算的方式去计算物流成本的思维定势,要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通过布局合理的生产网络、合适的库存水平、适合的订单响应时效、提高销售准确率、与客户实现供应链协同等多种方法并举,来提升快消品供应链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上海欧麟公司在题为《PMCG分销供应链物流运营管理优化提升》演讲中,从帮助经销商优化仓储物流的角度提出了整个供应链协同发展的新思路,并介绍了该公司为惠氏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完成的经销商仓储物流优化项目。首先,欧麟公司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帮助惠氏建立了《经销商仓储操作规范》手册;然后对其重点经销商开展手册实施辅导,协助其提高物流运作能力和效率,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持续改进。该项目完成后,惠氏奶粉所有的经销商在仓储环境、仓储设施、仓储运作及信息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全面优化,使该公司供应链效率大幅提升。
针对快消品运输需要怎样的车辆,南京依维柯公司在其《快消品领域的运输车型选择》演讲中作了介绍。南京依维柯公司由我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上汽集团和世界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菲亚特共同持股,这使其具有雄厚的资金保证和技术储备,在我国小承重货运车辆制造行业处于龙头地位。尤其是该公司最新推出的超越C系列车型,完全根据快消品行业和城市配送的特点而开发,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可以说是开展快消品运输不可多得的利器。
接下来,招商路凯公司的演讲《物流包装循环共用模式在零售业中的应用》,和苏州大森公司《可循环塑料容器系统——产品运输的优质解决方案》的演讲,则分别介绍了托盘、周转箱等物流包装设备在快消品行业的循环共用模式及其带来的价值,并通过案例分析为与会企业提供了可借鉴、易实施的物流改善方案。
上午大会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我国著名物流专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主编吴清一,代表大会组委会发布了《快消品领域推广普及单元化物流的倡议书》。2013年,吴教授开创性地提出了“单元化物流”概念,这一全新理念被认为是我国物流发展史上的巨大创新。单元化物流是将物品由发货地整合为规格化、标准化的货物单元,并且保持货物单元的状态一直送到最终收货点的物流系统。推广单元化物流,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系统运作效率,符合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的要求,其意义重大。而目前,无论从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还是行业自身在供应链里的地位,从快消品行业开始推动单元化物流都占有较大优势。其实,一些著名的快消品生产企业已经开始与零售企业进行托盘一贯化物流试点,推行产品从工厂下线后直接码放到托盘上,并带托盘运输到零售企业的配送中心的物流模式,实现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此次大会提出“快消品领域推广普及单元化物流”的倡议得到了与会企业的关注与响应。
4月17日下午,大会分为两个分论坛——“先进高效的物流系统建设”和“供应链变革与转型”,各位演讲嘉宾及其发言内容主要包括:北京京客隆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京生的演讲《连锁经营企业物流规划与建设的需求与展望》;丰田产业车辆(上海)有限公司营业本部部长松本滋分享了《发现“浪费”、消除“浪费”,从物留到物流》;天津万事达物流装备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部经理曹宏丽分析了《先进高效的快消品仓储解决方案》;1号店高级物流总监郭金留介绍了《创新在1号店供应链中的应用》;北京聚思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资深方案经理陈利阐述了《如何用信息技术打通快消品物流供应链》;天津可口可乐公司高级物流经理姜振华作了《渠道扁平化带来的供应链转型与优化》的演讲;快行线食品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培军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北京万友合益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炜以《三四线城市快速消费品流通及物流模式分析》为题作了经验分享。
一个个专业深入的案例分析和经验介绍,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响应和认可。特别是在两场分论坛的专家互动交流中,现场提问侧重在实际操作,来自物流一线的各位专家解答得非常详细,使参会企业得到更多启发。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推广近年来快消品物流领域的成功项目与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会议主办方特别组织了荣誉奖项评比活动,并在4月17日晚举行了隆重的招待晚宴和颁奖仪式。今年的获奖项目和获奖公司情况详见表1。
4月18日,大会组委会组织与会代表参观了天津顶益食品有限公司物流项目和天津东疆港大冷链商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仓库项目,以便更加直观地了解行业领先企业的物流运作与使用的技术装备,使得参会的学习效果倍增。
多方承压人心思“合”
无疑,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使中国快消品行业(包括制造业和零售业)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但是近几年,由于受到经济增速放缓、生产要素成本上涨、一线城市市场饱和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快消品行业正面临很大的压力,需要转型升级,需要培育和开发新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这在本次大会上得到集中体现。
同时,不仅快消品制造和销售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营压力,相关管理部门和为快消品企业服务的物流行业同样面临很大的压力。
政府管理部门的压力主要来自:既要规范快消品行业和物流行业的管理,又要使之适应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既要推动行业发展,又要保护环境。例如,中国仓储协会副会长王继祥在演讲中介绍的近几年商务部在推动商贸物流上面开展的工作主要有:推动城市物流共同配送,推动先进物流装备技术和运作模式的普及使用,推动仓储业绿色环保技术的发展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工作有“合”的思想,即整合行业力量,注重发挥市场机制,这样推动事业发展更稳妥也更健康。
而物流服务商面临的压力是:客户企业(包括快消品制造企业和零售企业)既想要更优质的服务,又希望能够降低物流成本。这看似是一对矛盾,一个悖论;在原有运作模式下也确实是难以解决的难题。但是在此次会议中我们发现,快消品企业已经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也是一个字——“合”,即整合产业链资源实现共赢。
众多参会代表都提到,快消品企业和物流企业把彼此当成博弈对象,快消品企业通过频繁招标不断压榨物流公司的利润空间,而物流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只好牺牲服务质量,这种有损各方利益的运作模式基本已经运用到极致,走到了尽头。双方都要生存,都要发展,已经不能沿袭过去的老路,只能通过加强合作闯出一条新路,即再造流程,整合资源,实现产业供应链整体优化,共同分享供应链效率提高所带来的利润。
在这个过程中,有众多优秀的物流咨询企业、物流设备供应商、信息技术提供商等可以为快消品企业与物流企业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与服务。如:采用先进适用的物流设备,像在这两年发展迅速的密集仓储系统与穿梭车就很适合快消品行业大批量存储与快速出货的特点;推行先进的物流运作模式,如托盘共用系统与带盘运输等。这些技术与解决方案都在快消品行业有着成功的应用案例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会议的价值纸媒的另类“O2O”
最后要提到的是此次会议的主办方——《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曾有业内人士评价:《物流技术与应用》是中国物流行业唯一成功市场化运作的媒体。
作为本刊的一员,笔者深为此评价感到自豪。但是作为媒体人,我们又清醒认识到,前方的路并不平坦,媒体也需要创新发展。经常关注我们的读者应该能够发现,《物流技术与应用》并没有停止成长,如今已经是拥有杂志、网站、微博、微信和手机报的综合媒体平台。而打造行业内精品会议也是我们的发展方向之一。在“020”概念大热的今天,举办会议是纸媒的“O2O”尝试,因为我们不仅仅和读者、客户通过文字交流,我们还走到你们面前,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用杂志执行主编江宏的话说:打造合作共赢的物流生态圈,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第四届中国快速消费品供应链与物流高峰会”是在近年来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并面临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从各个指标上来看,大会取得了逆势增长,显示出会议打造的专业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受到了业内高度认可。可以说“中国快速消费品供应链与物流高峰会”已经成为快销品与相关企业不能错过的年度盛会。“推动物流行业发展,为参与企业创造价值”,《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始终恪守这个准则,打造更多有价值的精品会议,期待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