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2型糖尿

2024-09-25

治疗2型糖尿(精选12篇)

治疗2型糖尿 篇1

黄连素 (盐酸小檗碱) 是常用的抗菌药物, 主要用于肠道感染、菌痢、胃炎等病症。近年临床研究证明, 黄连素对2型 (非依赖型) 糖尿病有良好效果, 并对降低血脂和血压有效。

黄连素治疗非依赖型糖尿病已有大量报道, 临床验证:黄连素降血糖有效率达90%以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研究证实:黄连素兼有磺酸脲类和胍类降糖药的特点, 并且不影响胰岛素受体数目和亲和力。每次0.3~0.5克, 1日3次, 每疗程1~3个月, 一般连服20多天即可见效。可使糖尿病的“三多” (多尿、多饮、多食) 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

研究表明, 黄连素对降低血清胆固醇、脂蛋白及甘油三脂也有良好作用, 每次口服0.5克, 每日4次, 连服10天, 经临床观察其疗效优于烟酸肌醇脂。黄连素的主要成分是小檗碱, 具有扩张血管作用。实验证明, 给高血压患者注射小檗碱可使血压下降, 下降多少取决于剂量大小。有报道称, 中老年高血压者服用小檗 (黄连素) 治疗也同样有效。

黄连素价格低廉, 且毒副作用小。有报道称, 长期服用也未见有明显的副作用。所以, 无论单纯糖尿病者, 还是糖尿病兼有高血脂和高血压的病人, 不妨选用黄连素一试。

用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开始每日3次, 每次10片 (0.1克/片) , 半个月后检查尿糖, 若尿糖为阴性则改为每日3次, 每次7片。一个月后再检查尿糖, 若为阴性则改为每日3次, 每次5片。再经尿糖检查, 仍为阴性则改为每日3次, 每次3片。可较长期维持服用, 因为黄连素或黄连的副作用很低, 据记载一次口服黄连素2克或煎服黄连100克, 未见任何副作用。

目前研究发现黄连的药理作用很广泛:有抗微生物及原虫的作用、降血压作用、利胆作用等。然而, 对其能影响内分泌代谢系统, 治疗糖尿病的药理作用尚缺少研究。我国本草学具有丰富的内容和中药价值, 需要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 不断用高科技的手段研究本草药物的药理作用与用途, 研制出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造福于人类社会。

治疗2型糖尿 篇2

2型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要怎么样护理好疾病呢?多数患者还是有很多误区的,下面济南糖尿病医院专家就来了解一下吧。

1、皮肤较薄时,例如皮肤皲裂和癣应积极治疗,防止恶化。

2、尽量把血糖控制于正常范围,为预防糖尿病足的出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有足部溃疡病史的患者应当做病理基础的评价并以此作为基础处理病足。

4、病人应接受足部感觉丧失的知识教育和学习其他替代检查方法(触诊和望诊),便于及时发现早期的足病问题。

5、有神经病变或足底压力大的糖尿病人,应适当穿足够软的鞋或运动鞋使足底压力得以重新分配,并保持良好的通气性。

6、建议有明显跛行或ABI值下降的患者做进一步的血管评估,再考虑采用锻炼等介入治疗。

2型糖尿病治疗新途径 篇3

肥胖者作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其糖尿病患病率为非肥胖者的5倍。据医学专家介绍,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减重和控制饮食。目前国际上用于治疗重度肥胖症较安全可靠的手术是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术后1年的减重效果在30%~40%,3年后可达到50%~60%。

医学专家指出,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在降低体重的同时还可以纠正糖代谢紊乱,改善由于单纯脂肪过剩引起的2型糖尿病等代谢紊乱综合征。大量临床经验也证实,多数重度肥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由于术后的限制饮食,糖尿病得到明显改善。因此越来越多的重度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选择可调节胃束带术来帮助自己控制饮食、改善糖尿病。此外,减重手术对改善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血压、脂肪肝等代谢疾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可逆手术,安全便捷

可调节胃束带术主要是通过腹腔镜手术完成,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原理是将一条低压的软性绑带环绕在胃的上部,就像给胃系上了一条腰带,将胃分为两个部分,中间留一个小开口方便食物通过。胃绑带内置有硅胶内囊,并与埋入皮下的调节泵连接,术后可通过调节泵抽注生理盐水来调节内囊口径,从而控制胃小囊出口大小。术后进食,食物很快会将胃上部塞满,刺激胃部神经造成一种“饱”的假象,反馈给中枢神经,自动减少进食。一段时间后,患者的体重即可恢复正常状态,血糖恢复正常水平,有效避免了肥胖带来的并发症。当患者因特殊原因需要营养时,可调大胃束带内径,恢复胃容量,进食营养物。手术的安全简单及可逆转性,使其在全球40个国家成为治疗极重度肥胖症的首选手术。目前,此手术受到越来越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关注,成为他们战胜疾病的又一新途径。

适应人群及术前术后须知

虽然可调节胃束带术能够达到较理想的效果,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宜此种手术方式。该手术适用于以下人群:

1年龄在16~65岁。

2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血脂紊乱:TG(甘油三酯)≥1.70毫摩/升和(或)空腹血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0.9毫摩/升,女性<1.0毫摩/升。

3虽没有达到第二条的要求,但确认出现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等肥胖伴发病,且预测减重可以有效治疗上述疾病。

4经非手术治疗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者。同时,患者还需对此手术有较大认同,并能积极配合术后随访。

患者在术后必须形成新的饮食习惯。要注意饮用足量的液体、进食足够的蛋白质、补充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患者在术后还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由于可调节胃束带术属高端技术,因此患者应选择相当二级或二级以上的综合性医疗机构进行手术。

两栖动物帮忙人类去瘢有望韩曙

如果人脸上或者身上受了严重外伤,很可能要一辈子留下瘢痕这样的“记号”。而科学家最近的研究给这些“破相”的人们带来了希望。他们利用青蛙研究出相关的药物,来促进瘢痕的愈合,更令人期待的是,利用这项技术,可能有一天能让失去肢体的人重新长出手脚。

科学家解释说,负责皮肤再生和恢复的蛋白质名叫“转化生长因子β”。在胚胎中,能找到很多这种蛋白质,但在成年动物的身体中,这种蛋白质的含量则非常少。

尽管在两栖动物身上找到了除去瘢痕的药物,但科学家更关注的则是重新长出肢体的秘密。科学家指出,肢体的再生和皮肤的生长不同,需要血管、骨骼、肌肉组织等按一定的模式再生。如果能够在两栖动物身上发现它们的肢体再生的秘密,便有可能在人的身上复制这个过程。

2型糖尿病的外科治疗进展 篇4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

1 手术指征

200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在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中首次推荐减肥手术是治疗肥胖伴2型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对于成人病态肥胖患者, 手术指征为:非手术减肥治疗失败, 体重指数 (BMI) >40kg/m2, 或BMI>35kg/m2且并发严重的肥胖相关疾病, 如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肥胖相关心肌病或严重的关节疾病[5]。青少年病态肥胖的手术指征: (1) 已经或接近达到生理成熟, (2) 有计划地控制体重至少6个月但效果欠佳。 (3) 严重肥胖 (BMI≥40kg/m2) 伴肥胖相关并发症, 或BMI≥50kg/m2, (4) 良好的依从性, 包括接受术后营养指导、医学心理学评估和术后1年内避免妊娠等[6]。但目前尚未明确界定2型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的指征。对于单纯2型糖尿病不合并肥胖的患者, 手术治疗是否也有很好的疗效, 目前尚无大宗病例研究的报道, 仍需大量的前瞻性随机研究去评估。

2 手术方式

目前临床上采用的减重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单纯胃改造手术与旁路手术两类。

2.1 单纯胃改造手术

(1) 可调节胃束带术:该术式是将环形束带固定于胃体上部而形成近端胃囊, 并将出口直径限制在12mm左右, 在束带内侧装有环形水囊并与置于皮下的注水泵相连, 调节束带及出口内径[7]。该术式操作简单, 但效果与患者术后操作规范和早期饮食控制密切相关[8]。

(2) 袖状胃切除术:该术式切除大弯侧约60%的胃体, 使保留的小弯侧胃呈管状[9]。这类手术不仅减少了胃容量, 而且通过切除大部胃体, 减少了胃体分泌的各种激素, 如胃泌素、胆囊收缩素等, 从而导致营养吸收减少, 达到治疗目的。

(3) 胃球囊术:该术式是将一个装有400~700m L生理盐水的硅胶软球置入胃中以减少有效胃容量及胃排空, 可保留6个月, 并可随时取出或再次置入[10]。该术式需要密切观察和反复置入, 因此应用较少。

2.2 旁路手术

(1) 十二指肠-空肠旷置术:该术式将部分小肠旷置于食物通道以外以减少营养吸收, 即将胃与十二指肠连接处切断, 空肠与回肠切断, 胃与回肠吻合, 十二指肠残端封闭, 空肠与更远端回肠端侧吻合[11]。该术式已逐渐被胃旁路手术所取代。

(2) 胃旁路术:该术式是最为常用且有效的术式之一。近贲门处切断胃体, 使近端胃囊容量为30m L左右, 距Treitz韧带30~50cm处切断空肠, 远端空肠与近端胃囊吻合, 近端空肠在距胃-空肠吻合口以远50~150cm处与空肠端侧吻合[12]。这一术式旷置了远端胃大部、十二指肠和空肠起始部, 即限制了胃容量, 又减少了营养吸收。

(3) 胆胰转流术:该术式是一种更为彻底的吸收不良型手术。切除远端胃大部, 距回盲部250cm处切断小肠, 远端与残胃吻合, 近端在距回盲部50cm处与回肠行端侧吻合[13]。这一术式旷置了十二指肠和大部分空肠, 使胆汁和胰液直接注入近回盲部小肠与食物混合, 减少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 回肠转位术:该术式是为评估末端回肠在减肥手术中的作用而设计的。距回盲部 (10±5) cm处切取一段10~15cm长的远端回肠 (保留系膜) , 将其插入距Treitz韧带5~10cm处的近端空肠。该术式使食物提前接触回肠, 同时保留了完整肠段, 因而没有营养吸收不良的影响。

目前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 上述手术几乎都能在腔镜 (胃镜、腹腔镜) 下完成, 由于其创伤小, 恢复快, 并发症发生率低, 因此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开放手术, 成为了目前最主要的手术方式。

3 治疗效果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患者在接受各种减重手术后, 体重显著下降的同时血糖也大多恢复正常, 并且能够不依赖药物而长期维持。瑞典肥胖症研究所报道15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患者, 术后不需要药物降糖并长期保持正常血糖, 人数是非手术治疗组的2倍。Schauer等对1160例实施腹腔镜GBP的肥胖症患者进行研究, 其中191例合并有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术后83%的患者临床治愈, 不再需要采取任何降糖措施。其余17%的患者也有明显改善, 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用量较术前显著减少。Mac Donald等报道, 232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中154例接受了GBP, 9年后服用降糖药的比例由术前的31.8%降至8.6%, 而另外78例非手术患者6年后服用降糖药的比例则从56.4%上升至87.5%。Buchwald等进行的1项Meta分析, 收集了361项 (85048例患者) 糖尿病手术临床研究结果, 显示2型糖尿病的治愈率为76.8%, 86%的患者术后血糖水平显著下降。因此,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患者行减重手术能够有效控制体重, 治愈或改善2型糖尿病, 效果理想。

对于2型糖尿病不伴有肥胖的患者, 学者们也开始考虑减重手术是否有效。Rubino等通过动物实验发现DJE手术对GK大鼠 (非肥胖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糖尿病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Ramos等的回顾性分析亦证实了减重手术对体重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但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报道。

4 治疗机制

2型糖尿病的治疗目的是消除胰岛素抵抗, 即通过提高胰岛素分泌水平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来控制患者血糖在正常范围。上述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有以下几种学说。

4.1 进食和热量摄取减少

2型糖尿病的非手术治疗中饮食控制是基础, 即减少进食量。胃改造手术通过缩小胃体积使患者提早产生饱胀感, 从而减少了进食量;旁路手术除回肠转位术外使进食的食物快速通过消化道, 造成营养吸收不良和热量摄取减少。但有研究表明, 手术后患者恢复正常饮食, 热量摄取达术前水平, 血糖控制却依然良好, 提示进食和热量摄取减少并不是术后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改善的主要原因。

4.2 体重下降

减重对肥胖伴有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重要作用。肥胖导致脂肪细胞储存信号的过度反馈, 游离脂肪酸的异位沉积对非脂肪细胞产生脂毒性作用, 引起胰岛素抵抗。虽然有研究表明A G B术后2型糖尿病治愈率与体重下降程度呈正比, 但Alexandrides等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1个月血糖水平已有明显下降而BMI在术后1年才有明显改善。可见手术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机制并非简单的导致体重下降。

4.3 肠道激素的改变

作为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 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变化在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远端回肠L细胞在营养物质的刺激下能分泌类胰高血糖素肽-1 (GLP-1) , 它能促进糖原合成和脂肪分解, 抑制胃排空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促进β细胞增生和胰岛素分泌。减重手术中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较好的是旁路手术, 其较单纯胃改造手术的主要不同就在于改变了食物在消化道的通路。未充分消化的食物不经过十二指肠和上段空肠而直接到达远端回肠, 刺激L细胞分泌GLP-1, 进而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降低血糖和改善糖尿病。有多个小型队列临床研究证实, GLP-1分泌的改变多体现在旁路手术中, 而单纯胃改造手术不明显。Patriti等对2型糖尿病GK大鼠施行IT后发现, 虽然没有进行胃、十二指肠以及上段空肠的旷置, 但由于食物提早经过远端回肠, 手术组GK大鼠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亦提示了GLP-1分泌的改变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因此, 最近也有学者提出, 2型糖尿病可能是一种小肠疾病, 现代食物比较精细, 在近端小肠就基本被消化吸收了, 对远端小肠的刺激不够, 因此胰岛素分泌不足致血糖升高。当然这种观点还没有最终得到证实。

5 总结

治疗2型糖尿 篇5

当今,全球人类的健康面临的糖尿病威胁正日益增重,糖尿病患病率和糖尿病患者数正在人类中快速增长。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简称 IDF)统计,目前全球有糖尿病患者 2.33 亿,而且正以每年新发 700 万患者的速度猛涨。按目前速度增长的话,估计到 2025 年全球将有 3.80 亿人患糖尿病。目前,亚洲已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地区,全球糖尿病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我国在 80 年代初糖尿病患病率仅为 1%,2002 年增到 2.6%。目前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已达 8% 左右,亦即每 12个成人中就有一人患糖尿病。我国目前至少有糖尿病患者 2600 万,而且还有相近数量的已有血糖增高但尚未达糖尿病诊断界标的候补者。按IDF 的估算,我国每年将有新发糖尿病患者 101万,亦即每天有新发糖尿病患者 2767 人,或每小时有新发糖尿病患者 115 人。不但糖尿病患者多,而且糖尿病可致全身众多重要器官损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限,并极大程度地增加保健开支。因此,糖尿病已成为中国人亦是全球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的共同威胁。

迫于目前的严峻形势,IDF 在 2006 年发起了一项称之为 Unite for Diabetes(为糖尿病联合起来)的行动。已完成的任务之一是 IDF 吁请联合国通过了关于糖尿病的决议案,由联合国提请所有会员国对糖尿病威胁人类的健康予以充分关注。有我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参与的这项吁请在2006年12月联合国全体成员国会议上顺利通过,反映了世界各国就糖尿病对人类健康危害的高度认知和重视。

鉴于我国糖尿病发病的形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受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委托在全国大、中、小城市及重点县进行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 项目推广。《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项目以 “ 九 · 五国家糖尿病防治规划纲要 ” 为依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目的是统一和规范全国糖尿病防治工作,使全国各级医务工作者对糖尿病防治管理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并予共同遵守和执行。

经过前期准备,在 2004 年 3 月起在全国和各省市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和青年委员,以及全国糖尿病学及 / 或内分泌学界的老专家、全国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的极积支持或直接参与下,开始了第一阶段全国大、中城市《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项目医师培训工作。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到 2006年 1 月,已完成了第一阶段覆盖全国 34 个省会、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项目推广工作,培训医师数达3579人。2006年起,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开始进行难度更大(如地区分散、培训人数要求更多等)的第二阶段全国 300 个重点县以上的地区《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项目推广工作。在当年,已完成 136 个中、小城市和重点县地区 2300 人的培训工作。培训对象也由医院的临床医师扩展到护士和地区疾病控制中心的医师,这样将更适应重点县以上地区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执行。我学会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推广工作,在向资助部门世界糖尿病基金会汇报及世界糖尿病基金会在国外举办的世界糖尿病高层会议上介绍时,均对我们能在较短时间内组织并完成覆盖了中国大面积的糖尿病防治指南培训工作表 示惊讶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项目的培训教材编写于 2002 年至 2003 年间。4-5 年来的全球和我国糖尿病研究和实践的进展,使糖尿病的防治工作的观点和措施有所改观,有了新的见解和手段。有鉴于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主任委员杨文英教授的领导下,再一次组织全国专家编写了《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一书,将该书作为原《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教材的补充和部分内容更新以及修正,以符合和适应当今糖尿病防治认识进展水平。

我衷心希望,通过全国各级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能减慢甚至停滞我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增长形势。让我们一起来为我国糖尿病患者和民众的健康,改善中国的糖尿病防治面貌,并由此为世界糖尿病防治事业做出贡献!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项坤三

二○○七年六月

每当我面对世界地图欣赏着美丽的地球的时候,糖尿病犹如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脑海,职业的本能告诫我们,糖尿病正肆虐全球。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已成为糖尿病的重灾区,不但糖尿病人群数量占据全球的 1/3,而且增长速度更为迅猛,甚至青少年群体也未能幸免;它的慢性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威胁极大,其死亡率位于各种疾病的前列,并给社会、家庭以及患者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它复杂的发病过程使人类至今尚未找到根治的方法,这就意味着患者需要终身接受治疗。但遗憾的是,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也有约三分之二的患者得不到有效管理。在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控制状况更不容乐观,据我国2003年、2004年、006 年的调查表明,仅有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 HbA1c 达标(<6.5%)。

正如项坤三院士在序中提到的一样,迫于目前的严峻形势,如何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已不仅仅是医疗行为,它还得到了联合国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上升到了 “ 全民防治 ” 的高度。在我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糖尿病防治事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现实与理想还相距甚远,需要我们继续奋斗。

2004 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是我国第一个基于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制定的指南,也是一个指导性的纲领。它在预防、诊治、规范和管理糖尿病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从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医护人员队伍,并广泛开展了对患者的教育,提高了他们自我管理、自我监测的能力。

继 2004 年之后,伴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糖尿病研究领域又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基础学科研究使我们从遗传学、免疫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临床实践让我们探索了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在流行病学领域,循证医学研究证实了合理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体重、对血糖、血压、血脂实施目标管理,将起到预防糖尿病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

根据最新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制定的国际糖尿病临床指南有 2005 年《IDF 2 型糖尿病指南》、2005年 《IDF-WPR2型糖尿病实用目标与治疗》、2006 年《ADA-EASD 高血糖管理共识》等,有效地推动了糖尿病防治策略的不断完善。

2007 年《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特点是在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循证医学的基础上,主要参照了2005年 《IDF 2型糖尿病指南》、2005 年 《IDF-WPR 2 型糖尿病实用目标与治疗》以及国外近年来有关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干预的大型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制定了更新、更严格地全面管理血糖、血压、血脂的靶目标。全书囊括了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分型、预防和治疗等章节,定会给临床医生在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中起到指导性作用。

2007 年《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编撰与出版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成员共同工作的结果,并得到了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和中华医学会的大力支持。值此之际,我向他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我隆重地向大家推荐 2007 年《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我相信它的出版将对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起到提高和推动作用,必将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糖尿病患者的欢迎!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杨文英

二○○七年七月

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近20 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980 年全国 14 省市 30 万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

患病率为 0.67%。1994 年全国 19 省市 21 万人的调查,25-64 岁年龄段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2.5%(人口标化率为2.2%),糖耐量减低(IGT)为 3.2%(人口标化率为 2.1%)。这一数字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数据相近,比 1980 年增加了近3 倍。

2002 年全国营养调查同时调查了糖尿病的流行情况。该调查主要根据空腹血糖诊断 IFG 和糖尿病,空腹血糖较高的部分患者作了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在18 岁以上的人口中,城市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4.5%,农村为 1.8%。18-44 岁,45-59 岁和 60 岁以上3个年龄组城市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 1.95%,7.78%,13.13%;而农村相应年龄组分别为 0.98%,2.96%,4.41%。

*诊断标准:空腹血浆血糖≥130 mg/dL、或/及餐后2 h≥200 mg/dL或/及100g OGTT曲线上3点超过标准(0min 125,30min 190,60min 180,120min 140,180min 125mg/dL;其中 30min 或 60min 为 1 点)。血糖测定为邻甲苯胺法

△PBG2h=餐后 2 小时血糖;

FBG= 空腹血糖

从上表可以看出,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 20 年中上升了 4 倍。需要指出的是,这几次的调查方法和诊断标准是不一致的,特别是在 1997 年后糖尿病诊断的空腹血糖切点从≥ 7.8mmol/L 改为≥ 7.0mmol/L。因此,表中前 3 次的调查结果与现在的指标比较起来是低估的。

按照 IDF 公布的资料,2003 年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口约为8亿 7800 万,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2.7%,估计糖尿病患病总人数为 2400 万,农村 1100 万,城市1300 万。60 岁以上的人群约占 1100 万。预计到 2025 年,我国 20 岁以上的成年人口约为 10 亿 7900 万,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4.3%,患者总计 4600 万,农村 1450 万,城市 3165 万。60 岁以上的人群 2500 万。我国糖尿病流行情况有以下特点:

1、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 2 型糖尿病为主,2型糖尿病占 93.7%,2型糖尿病占5.6%,其它类型糖尿病仅占0.7%。

2、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人均年收入高低与糖尿病的患病率密切相关。同时,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患病率显著高于欠发达地区。

3、国内缺乏儿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从临床工作中发现,20 岁以下的人群 2 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4、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1994 年 25 岁以上人口全国调查确认的糖尿病患者,新诊断的糖尿病患 者占总数的 70%,远高于发达美国的 48%。应该在群众中宣传糖尿病知识,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

5、表型特点:我国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 BMI 在 24kg/m2左右,而白种人糖尿病患者的平均 BMI 多超过 30kg/m2。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可能更差,更易出现 B 细胞功能衰竭。

糖尿病患病率的急剧增加可能有多种原因。首先是遗传因素,中国人可能为糖尿病的易感人群,富裕国家华人患病率在 10% 以上,明显高于当地的白种人,提示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其次是环境因素,由于我国经济的迅

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引起膳食结构改变,膳食中热量、蛋白质、脂肪的来源从以植物为主转向以动物为主,总热量过剩,同时生活模式不健康不科学,包括对糖尿病的无知、热量摄取过多和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肥胖。另外社会老龄化也是重要原因,我国男性预期寿命已达 71 岁,女性达 74 岁,而 2 型糖尿病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病率的增加。

糖尿病诊断与分型

我国采用 WHO(1999 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应尽可能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若没有特殊提示,文中所提到的血糖均为静脉血浆葡萄糖值。

血糖的正常值和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切点主要依据血糖值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来确定。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有 WHO1999 标准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03 年标准。

ADA的IFG切点为> 5.6 mmol/L,IFG 下限切点下调,扩大了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对糖尿病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可能具有意义。但目前对空腹血糖在 >5.6~6.0mmol/L 人群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是否明显增加尚缺乏充分的证据。我国空腹血糖异常切点仍用 WHO 的标准。空腹血浆葡萄糖或 75g 葡萄糖口服负荷试验(OGTT)后 2 小时血糖值可以单独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或人群筛查。但我国资料显示仅查空腹血糖糖尿病的漏诊率较高,理想的调查是同时检查空腹及 OGTT 后 2 小时血糖值。

就临床诊断而言,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高血糖病史,就不能以此诊断为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

糖尿病的分型(WHO,1999)1.1 型糖尿病

1.1 免疫介导

1.2 特发性 2.2 型糖尿病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3.1 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3.2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

3.3 胰腺外分泌疾病

3.4 内分泌疾病

3.5 药物和化学品所致糖尿病

3.6 感染所致

3.7 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 4.妊娠糖尿病(GDM)下列血糖状态应做 OGTT 大多数筛查性计划均把空腹葡萄糖或随机血糖作为第一步检查。然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示,若使用目前的诊断标准,有相当数量的人可能仅有空腹血糖或负荷后血糖异常。若这部分人群不行 OGTT 检查,则可能会被误认为正常。

所以建议只要是空腹或随机血糖为正常值上限的人群,均应行 OGTT 检查,以降低糖尿病的漏诊率。需要强调的是 HbA1c 不能用来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同样 OGTT 检查也不能用来监测血糖控制的好坏。1 型还是 2 型糖尿病

单用血糖水平不能区分1型还是2型糖尿病。即使是被视为 1 型糖尿病典型特征的酮症酸中毒,有时在 2 型糖尿病也会出现。病人起始的分类有时的确很困难。

年轻糖尿病患者的分类尤为困难,因为 1 型、2 型和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在青年人群中发病率相近。LADA开始起病时类似于 2 型糖尿病,但在数月或数年之内将会很快进展为胰岛素依赖性。尽管在欧洲 2 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常在 50 岁以上,然而在太平洋岛屿的居民和其他一些高发族群,如南亚和东南亚人,20~30 岁年龄组发病的人数逐渐增加,而且目前同样的情形也出现于青少年前期儿童。

因此如果对诊断有任何不确定时,可先做一个临时性分类,用于指导治疗。然后依据对治疗的初始反应再重新评估。包 括 ASDIAB(Asia Diabetes Study Group)在内的许多研究结果提示,血清 C 肽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的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儿童和青少年 2 型糖尿病 型糖尿病近来在儿童和青少年、尤其在高发族群中的发病率迅速增加,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尽管1型糖尿病儿童多见,但是儿童和青少年发生2型糖尿病的几率正在不断增加。国内目前尚无儿童和青少年 2 型糖尿病的全国性流行病学统计资料。

大多数 2 型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肥胖,有较强的 2 型糖尿病家族史。极少数为急性起病,表现为多饮、多尿、酮症而需要暂时性胰岛素治疗,ADA和美国儿科学会在联合声明中已加以论述,在临床上应作鉴别。

糖尿病的管理

(基本原则、饮食、运动、血糖自我监测、教育)基本原则

限于目前医学水平,糖尿病仍然是一种不可根治的疾病,因此应给与糖尿病患者终身的密切医疗关注。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控制糖尿病症状,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远期目标是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建立较完善的糖尿病教育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指导。糖尿病教育和管理

每位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就应接受糖尿病教育,可以是糖尿病教育课堂或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指导,后者的针对性更强。这样的教育和指导应该是长期的和随时随地进行的,特别是当血糖控制较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因出现并发症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时,具体的教育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17-19]。教育管理的形式

每个糖尿病治疗单位最好有一名受过专门培训的糖尿病教育护士,定期开设教育课程。最好的糖尿病管理是团队式管理,糖尿病管理团队的主要成员应包括:执业医师(基层医师和 / 或专科医师),糖尿病教育者(教育护士),营养师,患者。必要时还可以增加眼科医生,心血管医生,肾病医生,血管外科医生,产科医生,足病医生和心理学医生。

应该建立呼叫和回呼系统,以确保所有患者都能进行咨询和得到及时的正确指导,这种系统也可以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指导和服务。教育的内容

疾病的自然进程 ■

糖尿病的症状

并发症的防治,特别是足部护理 ■

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和饮食计划 ■

规律运动和运动处方

饮食、运动与口服药、胰岛素治疗或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自我血糖监测和尿糖监测(当血糖监测无法实施时),血糖结果的意义和应采取的相应干预措施 ■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如疾病、低血糖、应激和手术时应如何应对 ■

糖尿病妇女受孕必须做到有计划,并全程监护血糖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HbA1c):长期控制血糖最重要的评估指标是 HbA1c(正常值 4-6%),也是临床决定是否要更换治疗的重要依据。在治疗之初至少每三个月检测一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六个月检查一次。患有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的患者,HbA1c 的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应以空腹和 / 或餐后静脉血浆血糖为准。如果没有实验室,则可以应用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测定,但须定期校准;这样的中心应定期介绍患者到有条件的中心检查,或与上级中心实验室建立联系,转送标本。HbAlc 测定应采用可溯源到DCCT曾使用的方法进行。血糖自我监测

血糖的自我监测是指导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20]。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检测是最理想的方法,但如条件所限不能查血糖,尿糖的检测也是可以接受的。

血糖自我监测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但对注射胰岛素和妊娠期的患者,为了达到严格控制血糖,同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这些患者必须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对于那些没有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有一些证据显示自我血糖监测有利于改善血糖控制,但也有不支持的证据。

血糖自我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治疗的目标和方式。

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 4-7 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 次

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血糖 5 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自我监测血糖 2-4 次 ■

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监测血糖 2-4 次

血糖监测时间

餐前血糖检测,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

者)也应测定餐前血糖

餐后 2 小时血糖监测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 ■

睡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 ■

夜间血糖监测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 ■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糖 ■

剧烈运动前宜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的指导和质控

开始自我血糖监测前应由医生或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的指导,包括如何测血糖,何时监测,监测频率和如何记录监测结果。医生或糖尿病管理小组每年应检查1-2 次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技术和校准血糖仪,尤其是自我检测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或临床情况不符时。尿糖的自我监测

虽然自我血糖监测是最理想的血糖监测手段,但有时受条件所限无法作血糖时,也可以采用尿糖测定来进行自我监测。尿糖的控制目标是任何时间尿糖均为阴性,但是尿糖监测对发现低血糖没有帮助;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肾糖阈增高(如在老年人)或降低(妊娠)时,尿糖监测没有意义。

血糖控制目标

治疗目标和策略一定要个体化、对每个危险因素予以分别考虑。在临床实践中为了更好地指导患者达到治疗目标,将血糖控制分成三类(表 7)。

饮食治疗

饮食和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对饮食和营养不予以足够的重视,2 型糖尿病就不可能得到理想的控制。不良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还可能导致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等的出现或加重。营养治疗的原则

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各种营养物质。营养治疗的目标

获得并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

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和高血压 ■

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 ■

维持合理体重:超重的患者体重减少的目标是体重在 3-6 个月期间减轻 5%~10%。消瘦的患者应通过均衡的营养计划恢复理想体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 脂肪

膳食中由脂肪提供的热量不能超过饮食总热量的 30% ■

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不要超过饮食总热量的10% ■

避免或限制下列食物:肥肉,全脂食品,棕榈油,花生油及油炸食品,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为<300mg/天碳水化合物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 55%-60% ■

主要成分为复合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含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豆类,全麦谷物,燕麦和水果 ■

蔗糖提供的热量不超过总热量的 10% ■

可以摄入少量的食糖。作为健康食谱的一部分,无热量的甜味剂可以用来替代食糖 ■

每日进三餐,碳水化合物均匀分配 蛋白质

蛋白质应提供饮食总热量的 15%~20%,有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每日摄入蛋白量应限制在 0.8~1g/kg 体重;有显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摄入量宜限制在0.8g/kg 体重以下

富含优质蛋白的食品是鱼、海产品、瘦肉、鸡肉、低脂奶制品、坚果和豆类饮酒 ■

限制饮酒量,不超过 1~2 份标准量 / 日(一份标准量为 285ml 啤酒,375ml 生啤,100ml 红酒或 30ml 白酒,约含 10g 酒精)

酒精可诱发使用磺脲类或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出现低血糖盐 ■

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 6g 以内,尤其是高血压病人

限制摄入含盐量高的食物,例如加工食品,调味酱等。尽量选择含盐量低的食品 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在 2 型糖尿病的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运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可以改善血糖控制,有利于减轻体重。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坚持规律的运动12-14 年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 ■

运动频率和时间为每周至少 150 分钟

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包括:快走、打太极拳、骑车、打高尔夫球和园艺活动 ■

较强体力活动为:舞蹈、有氧健身、慢跑、游泳、上坡骑车

每周最好进行 2 次肌肉运动如举重训练,训练时阻力为轻或中度 [26] ■

运动项目要和病人的年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及体质相适应 ■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有益的体力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活动量大或激烈活动时应建议糖尿病病人调整食物及药物,以免发生低血糖 戒烟

吸烟有害健康,尤其对有大血管病变高度危险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应劝诫每一位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停止吸烟,这是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内容之一。

糖尿病的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

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多基于 2 型糖尿病的两个主要异常病理生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口服降糖药物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和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药物和格列奈类药物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双胍类药物主要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吸收。由于不同种类口服降糖药作用的环节不同,在临床上常常需要口服药联合治疗。

饮食和运动是控制 2 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基本措施,如患者有典型的症状或有严重的高血糖,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很难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

双胍类药物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双胍类药物主要是盐酸二甲双胍。双胍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而降低血糖,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荐二甲双胍作为超重和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有些指南还推荐为非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临床试验显示,二甲双胍可以使 HbA1c 下降 1%-2%,UKPDS 亚组试验显示可以减少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此外,双胍类药物还可以防止或延缓糖耐量异常向糖尿病的进展 [33]。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类药物不导致低血糖,并有使体重下降的趋势,但常常引起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双胍类药物罕见的严重副作用是诱发乳酸酸中毒。因此,双胍类药物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男性 >1.5mg/dL,女性>1.4mg/dL或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肝功能不全、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或接受大手术的患者。在作造影检查使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

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药理作用是刺激胰岛 β 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临床试验显示,磺脲类药物可以使 HbA1c 降低 1%-2%,是目前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荐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用药。目前在我国上市的磺脲类药物主要为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和格列美脲。磺脲类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可以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磺脲类药物还可以导致体重增加。有肾功能轻度不全的患者,宜选择格列喹酮。患者依从性差时,建议服用每天一次的磺脲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通过促进靶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目前在我国上市的主要有马来酸罗格列酮和盐酸吡格列酮。临床试验显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以使HbA1c 下降 1%-1.5%,马来酸罗格列酮可防止或延缓 IGT 进展为糖尿病。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荐控制2 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用药之一。

体重增加和水肿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这种副作用在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时表现更加明显。由于存在体液潴留的不良反应,已经有潜在心衰危险的患者应用该药物可以导致心衰加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单独使用时不导致低血糖,但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在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之前应检查肝功能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肝功能的监测。有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增高超过正常上限 2.5 倍的患者禁用本类药物。有关评价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近期研究提示此类药物可能增加女性患者骨折的风险。

α-糖苷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为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并通过对餐后糖负荷的改善而改善空腹血糖,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国内上市的 α-糖苷酶抑制剂有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α-糖苷酶抑制剂可使 HbAlc 下降 0.5%~0.8%,不增加体重,并且有使体重下降的趋势,可与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或胰岛素合用。

α-糖苷酶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服药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是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单独服用本类药物通常不会发生低血糖;合用 α-糖苷酶抑制剂的患者如果出现低血糖,治疗时需使用葡萄糖,牛奶或蜂蜜,而食用蔗糖或淀粉类食物纠正低血糖的效果差。

临床研究显示阿卡波糖可防止或延缓 IGT进展为 2 型糖尿病,STOP-NIDDM 次级终点分析显示可能降低糖耐量异常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格列奈类药物

为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我国上市的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本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可降低 HbA1c 1.0%~1.5%。此类药物需在餐前即刻服用,可单独使用或与其它降糖药物联合应用(磺脲类除外)。

格列奈类药物可引发低血糖,但低血糖的发生频率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

胰岛素治疗 概述

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1 型糖尿病患者需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也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才能控制高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虽然不需要胰岛素来维持生命,但由于口服降糖药的失效和出现口服药物使用的禁忌症时,仍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以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在某些时候,尤其是病程较长时,胰岛素治疗可能会变成最佳的、甚至是必需的保持血糖控制的措施。

开始胰岛素治疗后应该继续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并加强对患者的宣教,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以便于胰岛素剂量调整和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所有开始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都应该接受低血糖危险因素、症状和自救措施的教育。

理想的胰岛素治疗应该接近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模式,包括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两部分的补充。理想的基础胰岛素的作用应该能覆盖全天 24 小时,无明显峰值,避免空腹和餐前低血糖。餐时胰岛素注射后能在进餐后 30 分钟左右达到峰值,从而通过抑制肝糖输出和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以降低餐后高血糖。此外,理想的餐时胰岛素还能在血糖下降到正常水平时其作用降至基础水平,避免下餐前出现低血糖。

胰岛素根据其来源和化学结构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根据其作用特点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常规(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临床试验证明,胰岛素类似物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方面优于动物胰岛素和人胰岛素。(详见附录 2)胰岛素的起始治疗:

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

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一般经过最大剂量口服降糖药治疗后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仍大于 7.0% 时,就应该启动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可以保留。当仅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时,不必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 ■

对新诊断的并与 1 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把胰岛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中基础胰岛素的使用

基础胰岛素包括中效和长效胰岛素。一般情况下,基础胰岛素是口服药物失效时实施口服药和胰岛素联合治疗的首选用药

使用方法:继续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联合中效或长效胰岛素睡前注射。起始剂量为 0.2 单位 / 公斤体重。根据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通常每 3-4 天调整一次,根据血糖的水平每次调整 1-4 个单位直至空腹血糖达标

如白天血糖不达标,可改为每天多次注射 预混胰岛素的使用

在饮食、运动和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基础上,HbA1c 较高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可以直接使用预混胰岛素作为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但胰岛素促泌剂应停用[47,48] ■

型糖尿病在蜜月期阶段,可以短期使用预混胰岛素 2-3 次 / 天注射

使用方法:起始的胰岛素剂量一般为 0.4-0.6 U/kg 体重 / 日,按 1:1 的比例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根据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和晚餐前后血糖分别调整早餐前和晚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每 3-5 天调整一次,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剂量为 1-4 单位,直到血糖达标 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胰岛素强化治疗)

在基础胰岛素和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餐后血糖控制欠佳或者需要进餐时间灵活的患者应该进行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餐时 + 基础胰岛素)

在预混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血糖仍然未达标或反复出现低血糖者,需进行多次胰岛素注射

使用方法:根据空腹血糖和三餐后血糖的水平分别调整睡前和三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每 3-5 天调整一次,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剂量为 1-4 单位,直到血糖达标 特殊情况下胰岛素的应用:

初诊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

对于血糖较高的初发 2 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口服药物很难使血糖得到满意的控制,而高血糖毒性的迅速缓解可以部分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逆转 β 细胞功能,故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伴有明显高血糖时可以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可以选择各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如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注射等。应注意加强血糖的监测,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使各点血糖在最短时间接近正常,同时尽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围手术期(见相关章节)

感染(见相关章节)■

妊娠(见相关章节)胰岛素注射装置

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和经济状况选择使用胰岛素注射笔(胰岛素笔或者特充装置)、胰岛素注射器和胰岛素泵。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妊娠糖尿病(GDM)和糖尿病合并妊娠

在糖尿病诊断之后妊娠者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糖耐量受损或糖尿病称为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间高血糖的主要危害为增加新生儿畸形、巨大儿(增加母、婴在分娩时发生合并症与创伤的危险)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一般来讲,糖尿病患者合并妊娠时血糖水平波动较大,血糖较难控制,绝大多数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相反,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相对较轻,血糖容易控制,多数患者可通过严格的饮食计划和运动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仅部分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一)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

1.有高度糖尿病危险的妊娠妇女:曾经有 GDM、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应尽早监测血糖,如果 FPG ≥ 7.0mmol/L(126mg/dL)及 / 或随机血糖≥ 11.1mmol/L(200mg/dL)应在2周内重复测定 2.所有妊娠妇女应在妊娠 24~28 周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测定血糖:

a)一步法:进行75 克 OGTT 检测

b)两步法:先行50克 OGTT,服糖后 1 小时血糖高于 7.2mmol/L(130mg/dL)者进行 75 克 OGTT

个以上时间点值高于上述标准可确定诊断

(二)计划妊娠的糖尿病妇女妊娠前的准备

1.糖尿病妇女应计划妊娠,在糖尿病未得到满意控制之前应采取避孕措施。应告知已妊娠妇女在妊娠期间血糖强化控制的重要性以及高血糖可能对母婴带来的危险

2.在计划妊娠之前,应认真地回顾如下病史和进行相应的检查:(1)糖尿病的病程

(2)急性并发症,包括感染史、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3)慢性并发症,包括大小血管病变和神经系统病变(4)详细的糖尿病治疗情况(5)其他伴随疾病和治疗情况(6)月经史、生育史、节育史(7)家庭和工作单位的支持情况

3.如计划妊娠,应在受孕前进行如下准备:(1)开始口服叶酸

(2)停用口服降糖药物,改为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3)严格控制血糖,加强血糖监测。空腹血糖控制在3.9-5.6mmol/L(70-100mg/dL),餐后血糖在5.0-7.8mmol/ L(90-140mg/dL)范围,HbA1c 控制在 7.0% 以下,如有可能尽量控制在 6.0% 以下

(4)严格将血压控制在 130/80mmHg 以下。将控制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 受体阻断剂(ARB)改为甲基多巴或钙通道阻滞剂(5)停用他汀类及贝特类调脂药物

(6)检查有无视网膜病变并对视网膜病变加强监测治疗(7)加强糖尿病教育(8)戒烟

(三)妊娠期间糖尿病的管理

(1)应尽早对妊娠进行诊断,在确诊后,应尽早按糖尿病合并妊娠的诊疗常规进行管理。1~2 周就诊一次。(2)进行针对妊娠妇女的糖尿病教育。

(3)通过血糖自我监测抽查空腹、餐前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有条件者每日测定空腹和餐后血糖4~6次。血糖控制的目标是空腹或餐前血糖 <5.6mmol/L(100mg/dL),餐后 2 小时血糖≤ 6.7mmol/L(120mg/dL);HbA1c 尽可能控制在 6.0% 以下。

(4)饮食计划应有利于保证孕妇和胎儿营养但又能控制孕妇的体重。(5)血压应该控制在 130/80mmHg 以下。

(6)每 3 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并做相应的治疗。

(7)加强胎儿发育情况的监护,常规超声检查了解胎儿发育情况。(8)如无特殊情况,按预产期分娩;并尽量采用阴道分娩。(9)分娩时和产后加强血糖监测,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四)分娩后糖尿病的管理

(1)糖尿病合并妊娠者在分娩后胰岛素的需要量会明显减少,应注意血糖监测,适时减少胰岛素的用量,避免 低血糖。分娩后,糖尿病的管理与一般糖尿病患者相同。

(2)妊娠糖尿病使用胰岛素者可在分娩后停用胰岛素(1型糖尿病除外),多数患者不需要口服降糖药。分娩后血糖正常者应在产后6周行75克葡萄糖 OGTT,重新评估糖代谢情况并进行终身随访。

(五)糖尿病合并妊娠时的特殊问题[(1)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因妊娠而加重。在怀孕前逐渐使血糖得到控制和预防性眼底光凝治疗(有适应证者)可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加重的危险性。

(2)高血压:无论是妊娠前已有的高血压还是妊娠期并发的高血压均可加重妊娠妇女已有的糖尿病并发症。应在妊娠期间严格控制血压。应避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 受体阻断剂(ARB)、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

(3)糖尿病肾病:妊娠可加重已有的肾脏损害。在轻度的肾病患者,妊娠可造成暂时性肾功能减退;已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清肌酐>3mg/dL(265μmol/L),或肌酐清除率<50ml/min/1.73m2],妊娠可对部分患者的肾功能造成永久性损害。肾功能不全对胎儿的发育有不良影响。

(4)神经病变: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关的胃轻瘫、尿潴留、对低血糖的防卫反应差和直立性低血压可进一步增加妊娠期间糖尿病管理的难度。

(5)心血管病变:如潜在的心血管疾病未被发现和处理,妊娠使死亡的危险性增加。应在妊娠前仔细检查心血管疾病证据并予以处理。有怀孕愿望糖尿病妇女的心功能应该达到能够耐受运动试验的水平。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儿童和青少年主要是1型糖尿病,但近年来由于肥胖儿童的增多,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诊断仍根据WHO1999标准。根据病史,查体(包括体重,BMI,腰围),尿酮体等检查评估其类型。有时区分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类型很困难,当患儿貌似2型糖尿病时,仍应注意有1型糖尿病或其他类

型糖尿病的可能。有条件的单位应进一步测定B-细胞自身抗体和C-肽释放水平,有助于分型诊断。(一)1型糖尿病

目前认为病因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在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下(可能包括病毒感染),引发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胰岛β细胞的损伤和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发糖尿病。我国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0.6/10万左右,属低发病区。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故1型糖尿病患者的绝对数不少于100万。

1、临床表现

(1)起病较急,常因感染或饮食不当诱发起病,可有家族史。(2)典型者有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三多一少症状。

(3)不典型隐匿发病患儿多表现为疲乏无力、遗尿、食欲可降低。

(4)约20%~40%患儿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症就诊。

2、治疗方案及原则

1型糖尿病的治疗目的是降低血糖、消除症状,预防和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使糖尿病儿童能与正常儿童一样生活和健康成长。

(1)胰岛素治疗:

儿童 1 型糖尿病一经确诊常需终生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由于患儿残余β细胞功能有差异,胰岛素治疗要注意个体化。

(2)饮食治疗

① 计划饮食,控制总热量,但要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② 均衡膳食,保证足够营养,特别是蛋白质的供应。应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多选择高纤维素食物,烹调以清淡为主。

③ 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最好是一日三次主餐和三次加餐。应注意进正餐和加餐的时间要与胰岛素注射时间及作用时间相配合。

(3)运动治疗:

儿童 1 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稳定后都可以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这对糖尿病的病情控制有良好作用。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应个体化,循序渐进,强度适当,量力而行,注意安全,包括防止运动后低血糖。

(4)心理治疗和教育:

此是糖尿病患儿综合治疗的一部分,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给予糖尿病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能与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

(5)要加强血糖的自我监测(SMBG)

(6)门诊随访及预防:一般患儿应至少每 2~3 个月到糖尿病专业门诊复查一次。

① 每次携带病情记录本,以供医生对病情控制的了解,作为指导治疗的依据。

② 每次随访均应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尿常规、尿糖及酮体、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③ 每半年至1年应检测一项血脂谱、尿微量白蛋白、眼底及空腹或负荷后C肽水平,以早期发现糖尿病的慢性合并症,并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

(二)2 型糖尿病

随着肥胖儿童的增多,儿童青少年中 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有增高趋势。1.临床表现

发病较隐匿,多见于肥胖儿童,发病初期超重或肥胖,以后渐消瘦,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部分患儿伴有黑棘皮病,多见于颈部或腋下。2.治疗方案及原则

(1)饮食治疗:饮食控制以维持标准体重、矫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和减轻胰岛 β 细胞的负担为原则,肥胖儿童的减低体重量因人而异。

(2)运动治疗:运动治疗在儿童青少年 2 型糖尿病的治疗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利于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血糖的控制和促进生长发育。运动方式和运动量的选择应该个体化,根据性别、年龄、体型、体力、运动习惯和爱好制订适当的运动方案。

(3)药物治疗:原则上可先用饮食和运动治疗,观察 2~3 个月,若血糖仍未达标者,可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以保证儿童的正常发育。由于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与成人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相似,有理由推测这些药物对儿童和青少年 2 型糖尿病有效。药物的选择及应用基本上与成年人相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口服降血糖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都未在儿童进行过全面的评估。FDA 仅批准二甲双胍用于10 岁以上儿童患者。用药应体现个体化,在多数情况下,特别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二甲双胍作为首选药物。与磺脲类药物相比,在控制 HbA1C 水平相当时,二甲双胍不易发生低血糖,同时有一定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的作用。胰岛素的应用和注意事项与儿童 1 型糖尿病相同。(4)心理教育和自我血糖监测(SMBG):与 1 型糖尿病相同。

(5)控制目标:保持正常生长发育,避免肥胖或超体重,FBG<7.0mmol/L,HbA1c<7.0%。

(6)应每半年至 1 年到门诊随访一次,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和 HbA1c 的检查,早期发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3.2 型糖尿病的筛查

有高危因素的儿童或青少年(肥胖、糖尿病家族史、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女孩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应每半年至 1 年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的检查,以求早期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老年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0 岁的糖尿病患者(西方 >65岁),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 60岁以后诊断为糖尿病者。

(一)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1.老年糖尿病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资料表明,2型糖尿病患病率随增龄而上升,国外报告 65 岁以上人群的 2 型糖尿病和 IGT 的患病率为 10%~20%。

2.老年糖尿病多数起病缓慢,多无症状,往往由于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血糖或尿糖时发现。3.部分老年糖尿病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如糖尿病高渗综合征,心、脑血管意外以及视力改变等。4.特殊表现:少数老年糖尿病患者表现为体温低、多汗、神经性恶病质、肌萎缩和认知功能减退。

(二)老年糖尿病的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

老年糖尿病患者严重的急性代谢并发症常为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死亡率高达15%~20%。

2.慢性并发症

(1)心、脑血管并发症是老年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80% 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合并症。(2)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均随增龄而增加。

(3)老年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视网膜病变和青光眼的发病率明显增多。

(三)老年糖尿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与一般成人糖尿病相似,但应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

老年糖尿病多属于 2 型糖尿病,多数病情较轻,因此如单纯饮食和运动治疗达不到要求者,在选择口服降糖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多器官功能减退,伴肾、心、肝功能不良者,忌用二甲双胍。2 有心功不全者避免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避免首选作用强且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本脲等,以避免低血糖。可选择 α-糖苷酶抑制剂,或小剂量作用温和或半衰期短的胰岛素促分泌剂,根据血糖变化逐渐加量。

因老年人对低血糖耐受差,后果严重,因此在治疗中重点是避免低血糖发生,而非强化治疗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标准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可略宽于一般人。

(四)老年糖尿病的筛查预防

1.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预防是关键。要从中年开始预防,对 40 岁以上人群应每年例行空腹及餐后血糖检查。

2.老年人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是预防糖尿病的基础。

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处理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是医护人员面临的巨大挑战,糖尿病本身潜在的大、小血管并发症可显著增加手术风险。此外,手术应激可使血糖急剧升高,造成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增加,这也是术后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高血糖可造成感染发生率增加及伤口愈合延迟。围手术期正确处理需要外科医生、糖尿病专家及麻醉师之间很好的沟通与协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术前准备及评估

(1)对于择期手术,应对血糖控制以及可能影响手术预后的糖尿病并发症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血管疾病,自主神经病变及肾病。术前空腹血糖水平应控制在8mmol/L以下。对于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应及时调整为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良好的患者手术前一晚或手术当天停用口服降糖药,大中手术应在术前 3 天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胰岛素治疗。

(2)对于急诊手术,主要评估血糖水平以及有无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如有,应及时纠正。2.术中处理

(1)对于既往仅需单纯饮食治疗或小剂量口服降糖药物即可使血糖控制达标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小手术时,术中不需要使用胰岛素。

(2)在大中型手术术中,均需静脉应用胰岛素,并加强血糖监测,血糖控制的目标为 5.0-11mmol/L。术中宜输注 5% 葡萄糖液 100-125ml/h,以防止低血糖。葡萄糖钾联合输入是代替分别输入胰岛素和葡萄糖的简单方法,并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葡萄糖与胰岛素的比例。3.术后处理

(1)在患者恢复正常饮食以前仍予胰岛素静脉输注,恢复正常饮食后可予胰岛素皮下注射。(2)对于术后需要重症监护或机械通气的患者的高血糖(血浆葡萄糖大于 6.1mmol/L),通过持续静脉胰岛素输注而尽可能将血糖控制在 4.5-6.0mmol/L 范围内,可改善预后。较为保守的目标6.0-10.0mmol/L在某些情况下更为合适。

(3)中、小手术术后血糖应控制在 5.0-11.0mmol/L 之间。在控制血糖同时,应注意严格防止低血糖。

糖尿病与感染

糖尿病容易并发各种感染,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更为常见和更为严重。糖尿病并发感染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即感染导致难以控制的高血糖,而高血糖进一步加重感染。感染可诱发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感染也是糖尿病的重要死因之一。

1.糖尿病感染易感性机制是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减退;局部因素,如血管及周围神经病变;其它因素有血 糖大幅度波动等。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感染有泌尿系感染、肺炎、肺结核、胆道感染、皮肤感染、外耳炎和口腔感染。

(1)泌尿系感染常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严重的肾盂肾炎、肾及肾周脓肿、肾乳头坏死和败血症。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及克雷白菌。

(2)肺炎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及革兰氏阴性菌。毛霉菌病及曲霉病等呼吸道真菌感染亦多见于 糖尿病患者。

(3)糖尿病患者结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并且非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在糖尿病患者中更多见。(4)皮肤葡萄球菌感染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感染之一,常见于下肢。足部溃疡的常见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及厌氧菌。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炎的发生率增加,并且导致牙齿松动。外耳炎常常是被忽略的感染灶。

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

1.糖皮质激素广泛用于多种炎性疾病的治疗,同时也是对糖代谢影响最大的药物,长期应用或单次应用均可以促发或加重糖尿病,这种作用通常是剂量依赖性的。当停用糖皮质激素后,糖代谢通常会恢复至用药之前的状态。但是,如果用药时间过长,则可能不能恢复正常。

2.非糖尿病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之前或疗程中应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血糖监测。

3.糖尿病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应严密监测血糖,典型的血糖谱为相对正常的空腹血糖及逐渐升高的餐后血糖。因此,不能只监测空腹血糖。其次,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应加强降糖治疗。随着糖皮质激素剂量的改变,降糖治疗应及时调整,胰岛素治疗常作为首选。

抑郁症

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74]。伴有抑郁症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明显高于非抑郁糖尿病患者。有证据表明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可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抗抑郁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但某些抗抑郁药似乎对血糖控制不利[75]。总的来说,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异常和抑郁症状,帮助患者及早摆脱不良心理,恢复自信,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精神疾病、HIV/AIDS 和糖尿病

治疗精神异常和 HIV/AIDS 的某些药物有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的不良后果,并且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抗精神病药物(特别是第二代药物)可增加发生肥胖、2 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危险,ADA 已发表了关于抗精神

病药物与糖尿病的共识报告。治疗 HIV/AIDS 的高活性抗逆转录酶病毒药物可导致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尤其是使用蛋白酶抑制剂时。建议在选择精神疾病和抗 HIV 感染的治疗方案时要考虑这些不良反应。

开始上述药物治疗前,应检查患者的血糖和血脂,询问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肥胖,吸烟史和家族史。

建议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每个月测量血糖和体重一次,治疗过程中体重增加者应进行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总之,临床医生应权衡治疗带来的益处以及可能与之有关的代谢并发症。

低血糖 低血糖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常见于老年、肾功能减退以及有严重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患者,是血糖控制达标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对非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低血糖的标准为小于 2.8mmol/L。而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值≤ 3.9mmol/L 就属低血糖范畴。

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其他种类的降糖药物单独使用时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某些植物药也可能导致低血糖,它们可能含有降糖成分,或可能含有影响肝肾功能的成分。与 NPH胰岛素比较,甘精胰岛素发生低血糖较少见。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可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皮肤感觉异常等)和中枢神经症状(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但是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夜间低血糖常常难以发现和及时处理。有些病人屡发低血糖后,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

DCCT和 UKPDS 等临床研究显示,严格的血糖控制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因而对糖尿病患者需要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低血糖的可能诱因和对策

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谨慎的调整剂量

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有可能误餐时提前做好准备。

运动量增加: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饮酒: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应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低血糖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常规备用碳水化合物类食品,以便及时食用。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 3.9mmol/L(70mg/dL),即需要补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主要发生在 1 型糖尿病,在感染等应激情况下 2 型糖尿病患者也可发生。在各种诱发因素作用下,胰岛素缺乏以及拮抗激素升高,导致高血糖、高酮血症和酮尿症以及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同时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症状:烦渴、多尿、夜尿增多;体重下降;疲乏无力;视力模糊;呼吸深;腹痛、恶心、呕吐;小腿肌肉痉挛。

实验室检查 血糖明显升高,代谢性酸中毒,尿糖及尿酮体阳性。

应积极抢救,治疗原则包括:大量补液,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纠正酸中毒,纠正电解质紊乱,对症处理。以及处理诱发因素。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大多发生在老年 2 型糖尿病,主要原因是在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了引起血糖急剧升高的因素,同时伴有严重失水,导致血糖显著升高。常伴有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严重者昏迷,死亡率高。

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脱水,进行性意识障碍、神经精神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严重高血糖,血浆有效渗透压升高,尿糖强阳性,无明显酮症。

治疗原则:应积极抢救,大量补液,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处理诱发因素。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要预防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的发生。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主要是体内无氧酵解的糖代谢产物乳酸大量堆积,导致高乳酸血症,进一步出现血 pH 降低,即为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合并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率不高,但死亡率很高。大多发生在伴有肝、肾功能不全,或伴有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缺氧性疾病患者,尤其见于服用苯乙双胍者。

主要临床表现:疲乏无力、恶心、厌食或呕吐,呼吸深大,嗜睡等。大多数有服用双胍类药物史。

实验室检查有:明显酸中毒,但血、尿酮体不升高,血乳酸水平升高。

乳酸酸中毒的治疗包括补液,扩容,纠正脱水、休克、补碱应尽早且充分。必要时透析治疗。去除诱发因素。

预防措施:严格掌握双胍类药物的适应证,尤其是苯乙双胍,对伴有肝、肾功能不全,慢性缺氧性心肺疾病,食欲不佳,一般情况差的患者忌用双胍类降糖药。二甲双胍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率大大低于苯乙双胍,因此建议需用双胍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尽可能选用二甲双胍。使用双胍类药物患者在遇到急性危重疾病时,应暂停本药,改用胰岛素治疗。

慢性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和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不良、高血压及血脂紊乱,其他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妊娠和糖尿病肾病等。2 型糖尿病患者也是发生其他眼部疾病的高危人群,这些眼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血管阻塞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工作年龄段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在 2 型糖尿病成年患者中,大约有 20%-40% 出现视网膜病变,8% 有严重视力丧失。2001 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对中国大城市 24496 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并发症进行的回顾性分析发现,2 型糖尿病并发眼病者占 35.7%,2 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随病程和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早期的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和晚期严重的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在 NPDR 中,微血管瘤、出血、硬性渗出、棉絮斑、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静脉串珠样改变是常见的眼底特征。而 PDR的特点是出现新生的异常血管、玻璃体出血及纤维状瘢痕。NPDR 的另一个并发症是发生黄斑水肿,以接近黄斑中央部位出现肿

胀及硬性渗出沉积为特点。筛查

所有糖尿病患者从确诊之日起,应每年由具有眼科专业水准人员做全面的散瞳眼底检查及视力评估。

如果已发现视网膜病变,则应增加检查频率(如轻度 NPDR应每 6-12 个月检查一次,重度病变应每 3-6 个月检查一次)。治疗

积极控制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可以防止或减慢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应转诊至眼科,由专科医师处理: 1.增殖型或增殖前期视网膜病变。

2.黄斑水肿或视网膜中心凹的一个视盘直径内出现视网膜病变。3.无法清楚地看到视网膜(如白内障)。4.无法解释的视力减退。

对于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及时给予激光光凝固治疗,可有效防止视力丧失。肾脏病变

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在亚太地区的患病率较高。2001 年国内住院患者回顾分析显示 2 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患病率为 34.7%。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尿液中白蛋白排泄轻度增加(微量白蛋白尿),逐步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和血清肌酐上升,最终发生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随着肾功能的逐渐减退,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会明显增高。因此,微量白蛋白尿与严重的肾脏病变一样,都应视为心血管疾病和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通过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可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筛查

每年都应做肾脏病变的筛检。

最基本的检查是尿常规,检测有无尿蛋白。这种方式有助于发现明显的蛋白尿(以及其他一些非糖尿病性肾病),但是会遗漏微量白蛋白尿。

检测尿液微量白蛋白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定尿中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只需单次尿标本即可检测。如结果异常,则应在 3 个月内重复检测以明确诊断。

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 / 肌酐

男:2.5-25.0mg/mmol(22-220mg/g)

女:3.5-25.0mg/mmol(31-220mg/g)大量白蛋白尿:白蛋白 / 肌酐 >25.0mg/mmol(220mg/g)(男、女)应每年检测血清肌酐浓度。

确诊糖尿病肾病前必须除外其它肾脏疾病,必要时需做肾穿刺病理检查。治疗

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阻断剂(ARB),即使血压正常,亦应该使用。在开始使用这些药物的前 1-2 周内检测血清肌酐和血钾浓度。

应积极治疗高血压,血压目标值应维持在 130/80mmHg 以下。大量蛋白尿患者血压应控制在 125/75mmHg 以下。

通常需要多种降压药联合应用。

积极控制血糖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血脂异常等。

应考虑存在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出现持续性血尿,或者只有轻微的蛋白尿,而血肌酐浓度却相对较高。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诊断 10 年内常有明显的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其发生率与病程相关。神经功能检查发现 60%-90% 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其中 30%-40%的患者无症状。2001年国内调查发现,61.8%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在吸烟、年龄超过 40 岁以及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中神经病变的患病率更高。

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局部神经病变、弥漫性多神经病变(近端和远端多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心血管、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汗腺、周围血管、瞳孔等)。

治疗的目标为缓解症状及预防神经病变的进展与恶化。

病因治疗主要包括纠正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及其他治疗;给予维生素B1,B12,甲基 B12 等神经营养素;改善神经微循环;止痛以及针对体位性低血压、尿潴留、肌无力、感觉缺如或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等。

糖尿病神经病变有许多特征,其中最常见且最重要的是外周神经病变。末梢感觉的慢慢丧失通常是无症状的,然而却会增加足溃疡和截肢的危险。少部分外周神经病变病人足部会出现疼痛,呈烧灼感或针刺感,夜间加重。疼痛的治疗通常无法令人满意,但有证据显示三环类抗抑郁药和抗惊厥药加巴喷丁有较好疗效。所有罹患外周神经病变的病人都应接受足部护理的教育,以降低发生足部溃疡的机率。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以导致截肢。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大约 85% 的截肢是由于足溃疡引发的,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在其一生中发生足溃疡。预防和治疗足溃疡可以明显地降低截肢率。

糖尿病足发病的基本因素是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导致组织的坏死、溃疡和坏疽。神经病变可有多种表现,但与糖尿病足发生有关的最重要的神经病变是末梢神经病的感觉减退。由于感觉减退或缺乏,糖尿病患者不能及时发现足部受到的损伤。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所造成的皮肤干燥、皲裂和局部的动静脉短路也可以促使或加重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

周围动脉病变是造成糖尿病足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周围大动脉闭塞病变可以引起间歇性跛行,而周围小动脉闭塞病变多见是引起缺血性足溃疡,或加重了在感觉减退基础上的足病变。有严重周围动脉病变的足溃疡患者,首先应该采取措施改善血液供应,否则足溃疡难以好转。

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容易合并感染。感染又是加重糖尿病足溃疡甚至是导致患者截肢的因素。糖尿病足溃疡合并的感染,大多是格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甚至合并有厌氧菌的混合感染。糖尿病足的预防

糖尿病足的治疗十分困难,但预防则十分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点在于:1)定期检查和识别患者是否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2)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和有关医务人员进行足的保护;3)穿着合适的鞋袜;4)去除和纠正容易引起溃疡的因素。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病史:以往有过足溃疡或截肢;独居;经济条件差;不能享受医疗保险;赤足行走;视力差;弯腰困难;老年; 合并肾脏病变等。

神经病变:有神经病变的症状,如下肢的麻木、感觉减退、刺痛或疼痛,尤其是夜间的疼痛。

血管状态:间歇性跛行;休息时疼痛;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与体位有关的皮肤呈暗红色。

皮肤:颜色呈暗红、发紫;温度明显降低;水肿;趾甲异常;胼胝;溃疡;皮肤干燥;足趾间皮肤泡软。

骨 / 关节:畸形(鹰爪趾、榔头趾、骨性突起、关节活动障碍)。

鞋 / 袜:不合适的鞋袜。

可以通过以下检查来了解患者是否有足部感觉异常:10 克压力的尼龙丝检查、128 Hz 的音叉检查震动觉、用针检查两点辨别感觉、用棉花絮检查轻触觉、足跟反射。

周围血管病变的检查可以通过触诊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搏动,如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时,则需要检查�� 动脉和股动脉搏动。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踝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ABI,<0.9 提示有明显的缺血;>1.3 也属于异常,提示动脉有钙化)。必要时可进行经皮氧分压、血管超声、血管造影或 CT、核磁血管造影检查。对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该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进行下列教育:每天检查脚,特别是足趾间隙;有时需要有经验的医护人员来帮助检查足;定期洗足,用干燥而柔软的毛巾擦干,尤其是擦干足趾间隙;洗足时的水温要合适,低于37℃;不宜用热水袋或电热器等物品直接给足部加温;避免赤足;避免自行修剪胼胝或用化学制剂来处理胼胝或趾甲;穿鞋前先检查鞋内有否异物或异常;不穿过于紧的或毛边的袜子或鞋子;干燥皮肤可以使用油膏类护肤品;每天换袜子;不穿高过膝盖的袜子;水平地剪趾甲;由专业人员修除胼胝或过度角化的组织;一旦有问题,及时找到专科医生或护士。

不合适的鞋袜可以引起足溃疡。让患者学会选择合适的鞋袜。这类鞋子鞋内应该是有足够的空间,透气性好,鞋底较厚硬而鞋内较柔软,能够使足底压力分布更合理。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

首先要鉴别溃疡的性质,神经性溃疡常见于反复受压的部位,如跖骨头的足底面、胼胝的中央,常伴有感觉的缺失或异常,而局部供血是好的。缺血性溃疡多见于足背外侧、足趾尖部或足跟部,局部感觉正常,但皮肤温度低、足背动脉和 / 或胫后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不能触及。

对于神经性溃疡,主要是减压,特别要注意患者的鞋袜是否合适。

对于缺血性溃疡,则要重视解决下肢缺血,轻度-中度缺血的患者可以实行内科治疗。病变严重的患者可以接受介入治疗或血管外科成形手术。

对于合并感染的足溃疡,及时去除感染和坏死组织,局部供血良好的感染性溃疡,必须进行彻底的清创。根据创面的性质和渗出物的多少,选用合适的敷料。在细菌培养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足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大血管病变

大血管并发症(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病)不是糖尿病的特异性并发症,但是,糖尿病使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2-4 倍,使大血管病变更严重、更广泛、预后更差、发病年龄更早。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慢性并发症调查组报告2型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34.2%,脑血管病12.6%,心血管病17.1%,下肢血管病 5.2%。

“ 中国心脏调查 ” 研究发现,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伴发疾病:1)中国冠心病病人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包括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约为 80%,较西方人高;2)中国冠心病人群负荷后高血糖的比例更高;3)冠心病患者单纯检测空腹血糖会漏诊 75% 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

在亚洲人群中,中风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形式。与欧洲人相比,亚洲人的血压和中风间的相关性更明显。

空腹血糖和餐后 2 小时血糖升高,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明显增加。筛查

糖尿病确诊后至少每年评估心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评估的内容包括当前或以前心血管病病史;年龄;腹型肥胖;常规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血脂异常和家族史);血脂谱和肾脏损害(低 HDL 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等);房颤(可导致中风)。静息时的心电图对 2 型糖尿病患者的筛查价值有限,对有罹患

大血管疾病可能性的患者(如有明显家族史、吸烟、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应作运动试验来评估心脏情况。治疗

控制高血压(参阅高血压章节)

改善血脂异常(参阅脂代谢紊乱章节)

阿司匹林治疗(参阅 2 型糖尿病抗血小板治疗章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HOPE 研究的结果表明,雷米普利辅助其他治疗,可显著降低 55 岁以上、合并一个以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建议这类病人(无论血压高低都应该)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98]。糖尿病人在急性心肌梗塞接受溶栓治疗时,即使存在视网膜病变,也是安全的。β受体阻滞剂在心肌梗塞后的糖尿病人群中的有效性等同于普通人群。

戒烟和减少酒精摄入。

应严格控制所有可治疗的危险因素,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大血管病变的风险,而不能只关注血糖。

应始终保持对心血管病变的警惕。当存在自主神经病变时,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时常是无痛性的,体格检查难以检出缺血性心脏病。型糖尿病抗血小板治疗

ADA 的专题性综述和关于阿司匹林治疗的立场声明详细阐述了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的问题。阿司匹林已被推荐用于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 和二级预防。一项大型的荟萃分析和多项临床试验证明,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包括卒中、心梗在内的心脑血管事件。无论是青年或中年、既往有或无心血管疾病、男性或女性,以及是否存在高血压,应用阿司匹林均可使心肌梗死降低约 30%,卒中降低约 20%。

在大多数临床试验中阿司匹林的使用剂量为75-325mg/d。目前尚无证据支持使用某一特定剂量,使用最小有效剂量有助于降低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尚无证据表明应该在什么年龄开始使用阿司匹林,目前尚无关于 <30 岁人群使用阿司匹林的研究资料。

推荐:

1.具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 75-162mg/ 天作为二级预防措施。2.应用阿司匹林 75-162mg/ 天作为以下人群的一级预防措施:

1)心血管风险增加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包括年龄超过40岁或合并以下任何一项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

2)心血管风险增加的 1 型糖尿病患者,包括年龄超过40岁或合并以下任何一项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

3.30-40 岁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伴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应考虑应用阿司匹林治疗。

4.由于 21 岁以下人群应用阿司匹林与发生Reye 综合征风险增加有一定相关性,因此不推荐此类人群应用阿司匹林。目前尚缺乏 30 岁以下人群应用阿司匹林的研究资料。

5.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治疗问题,阿司匹林 + 氯吡格雷可用于治疗严重和进展性心血管疾病。

6.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可作为替代治疗药物用于以下几类高危患者,如阿司匹林过敏、有出血倾向、接受抗凝治疗、近期胃肠道出血以及不能应用阿司匹林的活动性肝病患者。

氯吡格雷已被证实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于极高危患者,可考虑应用阿司匹林 + 氯吡格雷联合治疗,阿司匹林不能耐受的患者,也可考虑氯吡格雷作为替代治疗。

高血压

高血压为糖尿病常见的伴发病之一。国外糖尿病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 40~80%,我国糖尿病患高血压也占 28~40%。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将会加速心血管病、脑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明显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

每次门诊均须测量血压。血压持续超过130/80mmHg 的病人都应接受治疗,治疗的目标是使血压130/80mmHg

以下,可降低心血管病变及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

高血压的治疗应包括生活方式干预,着重于运动、减轻体重、限盐及限制饮酒。如初始收缩压在 130-139mmHg 或舒张压在 80-90mmHg,可先予生活方式干预,至多 3 个月。

如果生活方式干预不能达到理想的血压目标或初始血压≥ 140/90mmHg,即应开始使用下列药物,其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剂为首选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剂(ARB)

β 受体阻断剂

钙离子通道阻断剂

噻嗪类利尿剂

为达到降压目标,通常需要多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使用 β 受体阻断剂和噻嗪类利尿剂需注意药物对糖代谢的不良影响。

脂代谢紊乱

每年应至少检查一次血脂。用调脂药物治疗者,需要增加检测次数。

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血脂异常是甘油三酯增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HPS,ASCOT-LLA,CARDS等研究证明他汀类调脂药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是有益的。

尽管目前没有专门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心血管终点二级预防研究,但是 4S、HPS、PROVE-IT、TNT 等研究中的糖尿病亚组分析显示他汀类调脂药在减少冠心病与中风的风险方面与非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相似。在进行调脂治疗时,应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为首要目标。不论目前血脂水平如何,所有之前已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都应使用他汀类调脂药,以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 2.07mmol/L(80mg/dL)以下或较基线状态降低30%~40%。

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且年龄在40岁以上者,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2.5mmol/L 以上或总胆固4.5mmol/L 以上者,应使用他汀类调脂药;年龄在 40 岁以下者,如同时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微量白蛋白尿、早发性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及估计的心血管疾病整体危险性增加)时开始使用他汀类调脂药。

一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到目标,如果甘油三酯超过 1.5mmol/L 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 1.1mmol/L,可考虑使用贝特类降脂药。

如果甘油三酯浓度超过 4.5mmol/L,就必须首先使用降低甘油三酯的治疗,以避免发生胰腺炎。

对于无法达到降脂目标或对传统降脂药无法耐受时,应考虑使用其他种类的调脂药物(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缓释型烟酸、浓缩的omega3脂肪酸等)。

所有血脂异常的患者都应接受强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包括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减轻体重、增加运动及戒烟、限酒、限盐等。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临床征候群,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的组合,这些因素直接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增加了发生 2 型糖尿病的风险。目前研究结果显示,MS 患者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与非 MS 者相比,其罹患心血管病的危险和发生 2 型糖尿病的危险均显著增加。

MS 的诊断标准尚未完全统一,表11列示 WHO(1999)、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纲要成人教育组第三次报告(NCEP-ATPIII 2001)以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 年等3种标准。2004 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的 MS 诊断标准列在表12。

1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004)具备以下 4 项组成成分中的 3 项或全部者:

1.超重和(或)肥胖:BMI≥25Kg/m2 2.高 血 糖:FPG ≥ 6.1 mmol/L(110mg/dL)及(或)2hPG≥7.8 mmol/L(140mg/d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3.高血压:SBP/DBP ≥ 140/90mmHg,及(或)已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4.血脂紊乱:空腹血TG≥1.7mmol/L(150mg/dL),及(或)空腹HDL-C<0.9 mmol/L(35mg/dL)(男)或<1.0 mmol/L(39mg/dL)(女)

应用 CDS 建议对中国人 MS 患病率调查的结果如下:1)在上海、北京、武汉等大中城市,中国人 MS 的患病粗率为 14~16%,标化患病率为 9~12%,总体上呈现南方低北方高、城市高于农村的趋势;2)男性 MS 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3)MS 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增龄趋势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65 岁以前 MS 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但在 65 岁以上则女性高于男性。

目前防治 MS 的主要目标是预防临床心血管疾病以及 2 型糖尿病的发生,对已有心血管疾病者则要预防心血管事件再发。原则上应先启动生活方式治疗,然后是针对各种危险因素的药物治疗:

1.生活方式干预(保持适当的体重、适当运动、改变饮食结构以减少热量摄入,尽量避免吸烟和适度减少饮酒等)不仅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也能改善糖耐量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2.针对各种危险因素如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紊乱以及肥胖等的药物治疗,治疗目标如下:(1)体重降低 5% 以上(2)血压 < 125/75mmHg(3)LDL-C< 2.6mmol/L(100mg/dL)、TG<1.7mmol/L(150mg/dL)、HDL-C>1.04 mmol/L(40mg/dL)(男)或 >1.3mmol/L(50 mg/dL)(女)

(4)空 腹 血 糖 <6.1mmol/L(110mg/dL)、负荷后 2h 血糖 <7.8mmol/L(140mg/dL)及 HbA1 c< 6.5%。

表 11

MS 的三种诊断标准

① 如果 BMI> 30 kg/m2,不需要测量腰围,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② NCEP-ATP III及 IDF 诊断标准中,高甘油三酯和低 HDL-C分别作为 2 个单独的组分。

③ 如果 FBG 超过 5.6 mmol/L(或 100 mg/dL),推荐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但对诊断 MS 并非必备检查。

在临床实践中,IGT亦可作为诊断依据,在 MS 流行病学研究中,只用空腹血糖或已被诊断为 2 型糖尿病。但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也多结合筛查糖负荷后 2 小时血糖,以期早期预防及发现糖尿病。

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

大多数 2 型糖尿病患者合并 “ 代谢综合征 ” 的其他表现,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症等。伴随着血糖、血压、血脂等水平增高及体重的增加,2 型糖尿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以及其危害亦显著增加。因而,2 型糖尿病科学、合理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治疗,包括降糖、降压、调脂、减重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措施。降糖治疗包括

采用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降糖药物等综合性治疗措施。型糖尿病理想的控制目标值见表 14,治疗未能达标不应视为治疗失败,控制指标的任何改善对病人都将有 益,将会降低相关危险因素引发的并发症风险,如 HbA1c 水平的降低(见图 2)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及神经病变的减少密切相关。表 15 是 2007 年 IDF 餐后血糖管理指南中提出的血糖控制目标值。

HbA1c 是血糖控制的主要指标,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应使 HbA1c 水平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反映正常空腹及餐后血糖浓度)。血糖控制应根据自我血糖监测(SMBG)的结果以及 HbA1c 水平综合判断,HbA1c 水平不仅可评估 2~3 个月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而且还可用于判断血糖检测或患者自我报告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 SMBG 监测次数安排是否足够多。表 13 列举 DCCT经过 2~3 个月重复检测血糖和 HbAlc 的分析结果,即 HbA1c 水平与平均血糖水平的关系。在重视血糖控制的同时亦应该重视对血脂异常、高血压以及肥胖或超重等的调控,这将有利于减低微血管及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儿童、孕妇、老年人以及有严重合并症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宜太严格(特殊人群的控制标准参见相关章节),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史以及生存期在 5 年以内的患者亦不宜制定严格的控制目标。治疗方式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超重 / 肥胖而有所不同,治疗路线图见图 3。

图 2.HbA1c 从 10% 降低到 9% 对减低发生并发症风险的影响要大于从 7% 降低到 6%。

*糖尿病处理的更高目标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把所有血糖参数降至接近正常。上述目标为启动和监测高血糖临床处理的一个框架,但血糖控制目标应个体化。本目标不适用于儿童和孕妇。

高危人群的筛查和 2 型糖尿病的预防

预防 2 型糖尿病的初级方案应包括:1)针对社会中高危人群(如 IGT患者或肥胖患者)的方案;2)一般人群(如计划增加运动、进行健康饮食的成人或儿童)的方案。一般人群和高危亚组人群相关危险因素目前正在评估,需要进一步研究;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老化、易感人种、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静坐生活方式、妊娠糖尿病病史、明确的冠心病、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和 IGT。糖尿病前期是最重要的 2 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全球每年约有 1.5%~10% 的 IGT 患者进展为 2 型糖尿病。

一、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干预和预防 2 型糖尿病

热量摄入过多和体力活动减少引起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在全世界流行的最重要的因素,大庆市629例非糖尿病人群6年随访发现,在基线血糖正常、血糖水平相似的人群中,BMI>27kg/m2者的2型糖尿病发病率为BMI<24kg/m2者的4倍。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 10%~20% 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和胰岛素抵抗,因此,以健康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干预将有助于高危人群预防 2 型糖尿病。芬兰 DPS 研究的结果显示,改变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发生 2 型糖尿病的风险,也可以降低血压及血甘油三酯水平,因此也会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预防 2 型糖尿病

许多研究显示,给予 2 型糖尿病高危人群(IGT、IFG 或 IGT+IFG)患者适当干预可显著延迟或预防 2 型糖尿病的发生。美国预防糖尿病计划(DPP)生活方式干预组推荐,患者摄入脂肪含量 <25% 的低脂饮食,如果体重减轻未达到标准,则进行热量限制;50% 的生活方式干预组患者体重减轻了7%,74% 的患者可以坚持每周至少150min 中等强度的运动;生活方式干预 3 年可使 IGT 进展为 2 型糖尿病的风险下降 58%。中国、日本和芬兰的大规模研究也证实了生活方式干预的有效性。在芬兰的研究中,随访 4年生活方式干预组 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为 11%,而对照组为 23%。因而应建议 IGT、IFG 患者减轻体重和增加运动,并定期随访以确保患者能坚持下来;进行血糖监测;同时密切关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等),并给予适当治疗。具体目标是:1)使 BMI 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减少 5%~7%;2)至少减少每日总热量 400~500cal;3)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 30% 以下;4)体力活动增加到 250~300 分钟 / 周。

三、药物干预预防 2 型糖尿病

高危人群如 IGT 患者,仅靠生活方式干预往往不能达到 100% 预防2 型糖尿病发生的目标,因而药物治疗可能会有所帮助。有证据表明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罗格列酮和减肥药奥利司他都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 2 型糖尿病的发生危险性。大力提倡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但对于难以进行生活方式治疗或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药物干预。

四、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筛查:

筛查方法:推荐应用 OGTT,进行 OGTT 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仅监测空腹血糖。但仅监测空腹血糖会有漏诊的可能性。

重点筛查人群为年龄≥ 45 岁者,特别是≥ 45 岁伴超重(BMI ≥24)者。若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年龄小于45岁者,如有其他危险因素:肥胖(BMI≥28);2 型糖尿病者的一级亲属;高危种族;有巨大儿(出生体重≥ 4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有高血压(血压≥ 140/90mmHg);HDL-C≤35mg/dL(0.91mmol/L)及 TG ≥250 mg/dL(2.75mmol/L);有糖耐量受损及(或)空腹血糖受损史亦应进行 OGTT 筛查;如果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参见“2 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部分)。2 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一、2 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是预防 2 型糖尿病的发生,包括在一般人群中宣传 2 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包括 2 型糖尿病的定义、症状、体征、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危险因素,提倡健康的行为,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在重点人群中开展 2 型糖尿病筛查,一旦发现有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应及早实行干预,以降低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二、2 型糖尿病的二级预防型糖尿病的二级预防,即对已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预防 2 型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是慢性并发症。防治 2

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是尽早和尽可能地控制好患者的血糖,纠正血压、血脂紊乱、肥胖和吸烟等导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应对2 型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2型糖尿病并发症以及相关疾病的筛查,并加强相关的治疗措施,以求全面达到治疗目标。

三、2 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就是减少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加重和降低残废率和死亡率,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有效的治疗,早期慢性并发症有可能逆转。糖尿病初诊和随诊简要方案

初诊

1.为确定个体化的治疗目标,初诊时首先应该进行以下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1)体格检查: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和足背动脉搏动。

(2)化验检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

(3)特殊检查:眼底检查、心电图和神经病变相关检查。若条件允许,应检测尿微量白蛋白。2.制定最初需要达到的目标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建议患者进行适当的体力运动,制定饮食方案,减轻体重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目标。建议患者戒烟,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并做好纪录。随诊

查看糖尿病记录手册,分析化验结果包括空腹和餐后血糖、HbA1c、讨论饮食及运动方案的实施情况。确定下一步要达到的目标和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附录 1 常用口服降糖药

附录 2 常用胰岛素及其作用特点

附录 3 糖尿病常用降压药

附录 3 糖尿病常用降压药(续)

附录 4 常用调脂药物

附录 5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方法

1.晨 7~9 时开始,受试者空腹(8~14 小时)后口服溶于 300 ml 水内的无水葡萄糖粉 75 g,(如用 1 分子水葡萄糖则为 82.5 g)。儿童则予每公斤体重 1.75 g,总量不超过 75 g。糖水在 5 分钟之内服完。2.从服糖第一口开始计时,于服糖前和服糖后 2 小时分别在前臂采血测血糖。

3.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也无须绝对卧床。4.血标本应尽早送检。

5.试验前 3 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 150 g。

6.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 OGTT 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妥英钠等 3~7天。

附录 6 常用体质指标

BMI(体重指数)= 体重(kg)/ 身高2(M2)

腰围:肋骨下缘与髂嵴连线中点的腹部周径

臀围:臀部最大周径

腰臀比(WHR):腰围 / 臀围

2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指导 篇6

内科营养治疗目的

进行MNT治疗时,需明确治疗目的,通常包括下面几个方面。①通过降糖药物和体育锻炼来平衡饮食摄取,使血糖尽可能维持在正常水平。②获取理想的血脂水平,心血管疾患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内科营养治疗能改善药物引起的血脂异常。③供应足够的热量,维持合理的体重,提供青少年生长发育所需,增加妊娠哺乳和分解代谢疾病的能量供给。④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⑤合理的营养治疗可以提供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改善整个身体状况。

内科营养治疗方案设计

评估:患者每日的能量需求是由患者的活动量决定的,食物的选择必须考虑到患者的种族、宗教信仰和心理状况。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如身高、体重、体表面积、血脂水平、糖代血红蛋白、电解质和肝、肾、甲状腺功能,以及生活起居和营养摄入情况,对患者的生活习惯和机体代谢进行评估。另外,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消耗的评估,有利于内科营养治疗目标的确定。

目标确定:治疗目标由患者、营养师与保健人员协商确定,具有个体特异性和实现性。目的是从观念上改变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起居。必须注意MNT目标不是长期、固定的,而是随着患者生活情况如工作环境、强度、作息时间的改变而变化。

方案选择:治疗方案是根据目标制定的,必须考虑代谢异常和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问题,同时也应提供日常生活技巧及其相关糖尿病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患者的自我护理,增强与疾病斗争的信念。有研究表明,患者掌握的相关知识越多,治疗效果越好,存活时间越长。

效果评价:对治疗结果的评价是决定MNT成功与否的关键步骤,是通过对临床资料和临床资料的评估实现的,可以发现治疗方案和目标存在的问题,了解患者解决问题和自我管理能力,修正方案,一旦MNT目标完成,能鼓励患者精益求精,增强信心,更好地参与治疗,使血糖长期控制在一个理想水平。

2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

2型糖尿病的营养治疗重点在于维持血糖、血脂和血压在目标水平,适当降低体重5~10kg,有利于目标的完成,肥胖患者可考虑采用特殊药物和胃旁路术减轻体重。一旦MNT方案确定,应鼓励患者一日多餐,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消耗1046.70~2093.40kJ热量,能促进内科营养治疗目标的完成。达到预定目标并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案,有很多可选方案,但重要的是必须让患者参与方案的抉择,明白营养治疗的目的和方法,使患者对营养治疗的认识由短期向长期转变。

蛋白质:目前研究支持糖尿病患者蛋白质消耗与正常人相同,在营养计划中,10%~20%的能量来自肉类和疏菜的蛋白质。通常需要蛋白质0.8~1.0/kg,同时加强肠道营养能明显减慢疾病恶化,改善全身状况。营养缺陷会导致蛋白质消耗受限,若每日蛋白质消耗低于推荐量,应采取其他方法来维护营养平衡。另外,合并脓毒症、压迫性溃疡、营养不良、外伤或糖皮质激素治疗者,蛋白质需要量应酌情增加。

脂肪:糖和脂肪提供每日热量的80%~90%,能量需要量通常由营养师根据血糖、血脂和体重来确定。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推荐,由脂肪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总量的30%,其中饱和脂肪与多聚不饱和脂肪分别提供的能量不超过10%,剩余10%~15%的能量由单不饱和脂肪提供,同时每日饮食摄入胆固醇不超过0.3g,当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时,饱和脂肪提供能量不能超过7%,胆固醇摄入少于0.2g。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可相应增加单不饱和脂肪的摄入,当甘油三酯水平超过10g/L时,应使用药物防止胰腺炎的发生。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需要量一旦确定,剩余热量由脂肪和糖供给,而糖的需要量由患者饮食习惯、血糖和血脂来确定,受甘油三酯水平、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的影响,总热量的40%~60%由糖提供,碳水化合物作为常量营养素,对餐后血糖影响最大、最快,而且对餐前内源性或外源性胰岛素的需要较蛋白质和脂肪的需要多。因此,控制饮食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取能引起血糖水平发生较大改变。

纤维素:能治疗和预防便秘,预防结肠癌,增加食欲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糖尿病患者对纤维素的需要同正常人一样。纤维素量增加过快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须逐渐进行,若所服药物对水量无限制,应多喝水,因为若纤维素摄入过多,饮水较少也会导致便秘。

钠盐:通常糖尿病患者钠盐的摄入同正常人无差异,3g/日,若患者有轻度或中度高血压,每天钠盐摄入应<2.4g,若高血压和胃病同时存在,≤2g。快餐,食品和碳酸饮料会增加钠盐的摄入,因此,糖尿病患者限制此类食品,对维持正常的血清钠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酒精:酒精提供的热量通常转化为脂肪,导致体重增加。酒精通过肝脏抑制糖异生,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只饮酒而未吃任何东西,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性非常小,一般情况下对糖尿病患者酒精的摄取无明确限制,但有胰腺炎、消化不良和神经病史的患者应禁止饮酒。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通常糖尿病患者饮食能保证常量和微量营养素的平衡。额外的补充是不必要的,微量元素铬、镁缺乏患者,补充后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但锌元素的补充与否对血糖控制无明显影响。利尿剂的使用须防止低钾血症的发生,另外,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会引起高血钾症,故补充钾盐必须慎重,只有在机体确实缺钾的情况下进行。烟酸的补充能改善血脂,但会引起胰岛素耐药,导致血糖难于控制。目前尚无足够的研究和证据支持糖尿病患者应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必须在充分评价患者饮食和身体状况的基础上进行。

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是我院所属范围内的有明确临床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建立了健康档案, 可进行追踪管理, 病程均在1年以上, 随机分到综合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 交与指定的医务人员负责。其中综合康复治疗组40例, 男23例, 女17例, 年龄为 (70±12.5) 岁, 体重 (65±7.4) kg;对照组40例, 男24例, 女16例, 年龄为 (68.5±7.7) 岁, 体重 (67.5±6) kg。

1.2 方法

80例患者分别由4名医生管理, 观察治疗时间为40 d。综合康复治疗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 还需进行以下几种干预措施:

1.2.1 健康教育

隔日1次, 医生与患者一对一进行, 由于个体差异不同, 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式, 根据患者的生活条件、文化程度, 进行健康教育, 有口头宣传:采取通俗的语言进行宣教。针对老年人的认识功能下降, 记忆力差的特点除了反复向患者讲解, 还要告知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还需书面宣教, 通过发放2型糖尿病的宣传资料、健康处方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解答患者遇到的各种问题, 使患者能够及时的掌握糖尿病防治的最新知识, 及时对病情进行监测, 主动配合治疗。

1.2.2 足护理教育疏导

糖尿病足也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更是糖尿病患者致残与致死的主要原因。医生有责任指导糖尿病患者每天坚持用39℃以上的热水泡双足, 时间:每日10分钟左右。要求患者宜穿宽松轻便、柔软、鞋底厚, 透气的鞋和透气性好的线袜便于血流通畅。不要赤脚走路, 以避免杂物、异物刮伤, 损伤足部。糖年病患者如有足溃疡存在时, 要每日检查一下足部, 是否有化脓、渗出、坏死、水肿或气味等, 有化脓性感染者应及时切开引流, 控制炎症, 纠正营养不良, 卧床休息等对症处理治疗。

1.2.3 规律的体育锻炼

与患者讲清楚有规律的适合自己的运动是有益处的。体育锻炼在糖尿病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因而改善血糖控制, 还能帮助减轻体重, 增强心肺功能, 选择的运动项目以适量、全身性、有节奏的有氧运动为好, 如慢跑、快走、体操、游泳、舞蹈等。一般饭后1 h开始, 20~60 min/次, 1次/d, 运动强度由慢到快, 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和时间, 锻炼要持久, 以不疲劳为好。

1.2.4 饮食调节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1]能量摄入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纠正代谢紊乱, 调控血糖恢复正常, 并预防合并症的发生。所以要严格长期执行饮食规律。配备20%~30%的脂肪, 15%蛋白质, 不得超量, 由家属严格监管。

1.2.5 心理疗法

长期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都不利于疾病恢复, 责任医生每次和患者见面都要一对一进行交流, 减缓他们焦虑的情绪, 害怕糖尿病影响自己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害怕婚姻关系受挫[2], 耐心疏导, 消除他们紧张的心情, 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决心, 使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下配合治疗。同时要求家属做好配合工作, 多给与关心、体贴、多陪伴, 避免患者焦虑的心理。

1.2.6 戒烟

吸烟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戒烟, 以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水平。

1.2.7 药物治疗

在家属的监督下规律服药。加强患者对药物认识的宣传, 提高患者的心理效能。促进患者用药的自觉性。

1.3 监测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全部研究对象在观察治疗前3 d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血、尿、便常规等项检查, 并于40 d后复查, 各组结果用“x¯±s”的形式表示, 统计量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0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无明显不适应和严重并发症发生, 经过40 d的治疗, 综合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均有下降, 而综合康复治疗组的效果更加明显。结果见表1。

3 讨论

2型糖尿病的内分泌系统常见的慢性病, 目前是一种发病率较高, 病初不易被人们重视的疾病, 多发于中老年。由于病因复杂, 久治不愈及急、慢性并发症, 尤其慢性并发症常累及多个器官, 致残、致死率都非常高, 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给患者带来很多生活上的困难和心理负担, 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常见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 (DN) 、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 (DR) , 大血管并发症 (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 等。在我国60岁以上患者99%属于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即2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或功能降低造成2型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 因此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手段, 应该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通过多种途径对血糖进行控制。以往的研究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治疗都比较单一, 本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 通过健康教育、足护理教育疏导、有规律的体育锻炼、饮食调节、心理疗法、戒烟、药物治疗等方法, 针对糖尿病患者产生的“成为家庭、社会负担”的焦虑心态和“久治不愈”而产生的悲观失望心理, 我们采取了心理支持性心理疗法, 医生与患者一对一交流, 主要目的是稳定患者情绪, 重塑开朗的性格, 引导患者对糖尿病建立正确的认识态度。糖尿病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 将提供最经济合理的治疗选择[3]。

本文两组相比较, 综合康复治疗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能够减轻患者的负担, 同时也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健康水平, 降低合并症的发生率, 降低死亡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种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是对2型糖尿病的个性化是必要有效的, 值得医护人员借鉴。

参考文献

[1]黄列军, 曹筱芬.糖尿病患者生活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29-133.

[2]花霞杨永年等糖尿病健康模式探讨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0, 12 (10) :470-485.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篇8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门诊患者150例, 其中男89例, 女61例;年龄30~40岁26例, 41~55岁58例, 56岁以上66例。空腹血糖最低7.16mmol/L, 最高为19.95mmol/L;餐后2h血糖最低11.8mmol/L, 最高20.3mmol/L;病程最长21a, 最短4.5个月。均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 确诊为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拟定的《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标准 (草案) 》[1]即:阴虚证主症:咽干喜饮, 五心烦热, 舌红少苔, 脉细数。次症:头晕耳鸣, 心悸失眠, 潮热盗汗。气虚证主症:倦怠乏力, 气短自汗, 舌淡体胖, 脉虚细无力。次症:面色白, 头晕目眩, 少气懒言。气阴两虚型以气虚证候为主兼阴虚证或伴兼证者。主症: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头晕耳鸣、自汗盗汗。次症:面色白, 心烦火眠、遗精早泄、口渴喜饮。舌脉:舌质淡红, 少苔或花剥、脉濡细或细数无力。兼湿证:脘腹胀满、纳呆便溏、肢体重着、舌红苔白腻或黄腻。兼瘀证:心胸疼痛、肢体麻痛或局部发暗、舌暗或有瘀斑, 或舌下青筋迂曲。

1.2治疗方法

口服中药煎剂, 糖尿病Ⅰ号方黄芪、丹参、山萸肉、生地黄、五味子、葛根、黄连、苍术、山药等) 加减, 每日1剂, 水煎2次, 分2次温服, 30d为1个疗程, 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愈病例辅以巩固性治疗。当空腹血糖超过8mmol/L, 餐后2h血糖超过12mmol/L时, 加用西药降糖药物, 首选双胍类, 次选磺脲类降糖药, 必要时加用胰岛素, 使空腹血糖降至7mmol/L以下, 餐后2h血糖降至11mmol/L以下。当空腹血糖降至6mmol/L以下, 餐后2h血糖降至10mmol/L以下时, 撤减西药用量, 首先减磺脲类, 其次减双胍类, 再减少中药的剂量。同时予以常规基础治疗, 包括糖尿病教育、定量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

1.3疗效判定

观察临床症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变化。临床治愈:症状消失, 每隔1个月实验室检查1次, 连续查3次以上, 空腹血糖在6.0mmol/L以下, 餐后2h血糖在11mmol/L以下。好转: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无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变化。

2结果

150例中, 临床治愈45例, 好转93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为92%。

3典型病例

崔某, 女48岁, 工人。1995年6月18日初诊。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9.8mmol/L, 伴见体倦乏力、口干、食欲较好、易饥饿、自汗、舌质淡、苔薄白而干燥少津, 脉虚。辨证为:气阴两虚。治疗方法:益气养阴。处方:黄芪40g、丹参30g、山茱萸30g、五味子30g、黄连10g、熟地黄30g、牡蛎30g、葛根15g、苍术10g、山药20g、天花粉15g、黄精10g, 茯苓20g、桃仁10g、泽泻30g。每日1付, 水煎分2次温服。患者服上方10付后复诊, 自我感觉尚可, 体力、口干、自汗等情况, 均有改善。前方随症加减, 继续服用3个月后, 查空腹血糖为5.8mmol/L。继续用药1个月查空腹血糖为5.3mmol/L, 然后予以巩固性治疗, 即每2d服药1付, 服用1个月;后改为每3d 1付药, 服1个月, 而后停药。随访至今糖尿病未复发。

4讨论

气虚是脏腑功能减退的结果, 故气虚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气虚, 统摄无权, 导致了水谷精微的外泄, 而出现尿糖;水谷精微的外泄使得阴液匮乏不足, 而现阴虚症状, 且气能生津, 气能化液。糖尿病的病机是, 气虚为本, 阴虚为标。在此基础上派生出其他并发症。虽然根据现代医学的诊断标准, 可以诊断其为2型糖尿病, 但其气虚通过大补元气可以恢复时, 这种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气虚卫表不固而多汗, 并易招致外邪侵袭, 发生外感性疾病, 因抗邪无力而致疾病缠绵难愈。大补元气是治本之举, 所以重用黄芪大补元气, 为方中主药。辅以熟地黄滋补肾阴、清热生津。同时借鉴《内经》五行生克理论中酸胜甘的理论, 重用酸味药物, 用酸味药来克制、消除体内的甘浊之邪。酸味药山茱萸、五味子归肝、肾经, 有补肝肾、敛气涩精的作用。据现代研究, 酸味中药复方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糖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程度, 较之甘味复方和苦味复方有一定的治疗优势, 初步揭示酸克甘法治疗2型糖尿病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临床指导价值[2]。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常见舌质暗, 或上有瘀点或瘀斑, 舌下静脉怒张等血瘀征象, 因此加用葛根、丹参两味药通活血脉。葛根配丹参生津止渴、祛瘀生新, 降低血糖, 则又为祝谌予研究糖尿病用药配伍的经验所得。糖尿病多血瘀, 血液黏稠度增高, 血液循环不畅用葛根与丹参相伍, 生津止渴, 通脉活血, 使气血流畅, 可提高降糖疗效, 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产生。施今墨先生提出:用苍术治糖尿病是取其“敛脾精、止漏浊”的作用。且部分糖尿病患者因脾气虚, 脾运失健, 而滋生湿邪痰浊, 体征可见舌苔厚腻, 用苍术芳香化浊, 实有一药多用之意。叶菲等[3]研究提示, 黄连具有较强的降血糖作用, 与在治疗消渴证的古方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黄芪与养阴药等配伍后, 既保留了黄连的降血糖作用, 又增强了机体对刚果红的廓清能力。山药味甘性平, 不寒不燥, 入肺脾肾三经, 既能补肺脾肾之气, 又能补肺脾肾之阴, 还具生津止渴之功, 为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实验证明, 山药富含多糖, 可刺激或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山药多糖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 升高C肽值。山药多糖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与增加胰岛素分泌、改善受损的胰岛B细胞功能有关[4]。

综上所述, 糖尿病Ⅰ号方基于中医理论标本兼顾, 且参考中药现代药理研究, 两者并行不悖, 故取得较好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兰, 整理.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标准 (草案)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25 (1) :94-95.

[2]周亚兵, 罗若茵, 赵莉, 等.酸味中药复方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25 (5) :441-444.

[3]叶菲, 申竹芳, 谢明智.中药黄连及其复方对实验动物血糖的影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999, 5 (3) :23-26.

2型糖尿病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收集本院门诊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28 例2 型糖尿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其中, 男135例, 女93例, 年龄52~81岁, 平均年龄 (65.6±6.3) 岁;病程1~15年, 平均病程 (7.2±1.3) 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76例, 初中91例, 高中43例, 大专及以上18例。排除拒绝调查问卷及有意识障碍不能配合调查者。

1.2 方法由本院门诊医生在患者诊疗时发放内容统一的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 以调查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及服药、饮食控制、血糖监测、坚持运动、健康教育依从性等内容。

1.3 判定标准

1.3.1 各项依从性的评价: (1) 服药:是否可以严格按照医嘱服药, 不随便改变服药的时间、次数、剂量等; (2) 饮食控制:是否严格做好饮食控制; (3) 血糖监测:是否可以做到定期监测血糖; (4) 坚持运动:能否做到5d/周、30min/d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5) 健康教育:有无接受过系统化的糖尿病健康教育。

1.3.2 治疗依从性的评价: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上述5个问题的调查, 评分等级为1~4 分, (1) 1 分:根本做不到; (2) 2分:偶尔做到; (3) 3分:基本可以做到; (4) 4分:完全可以做到。评分≥15分为依从性好;评分<15分为依从性差。治疗依从率=依从性好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 (±s) 表示,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依从性的调查结果在228 例患者中, 服药依从率为80.26% (183/228) ;饮食控制依从率为72.81% (166/228) ;血糖监测依从率为26.32% (60/228) ;坚持运动依从率为39.91% (91/228) ;健康教育依从率为25.00% (57/228) 。

2.2 治疗依从性对血糖水平的影响228例患者中, 治疗依从性好者共119例 (治疗依从性好组) , 占52.19%;而治疗依从性差者共109例 (治疗依从性差组) , 占47.81%。其中, 治疗依从性好组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治疗依从性差组,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3.1 服药与饮食控制依从性分析药物治疗与饮食控制均属于2型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 其依从性的好差直接关系到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质量[4]。本文中, 患者的服药、饮食控制依从性分别为80.26%、72.81%, 说明本组患者在服药、饮食控制两个方面的依从性较好。考虑可能是政府主管部门的参与以及卫生保健机构的宣传, 使患者能更好的掌握药物的使用时间、剂量等。加之现代护理水平不断提高, 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饮食指导及控制。

3.2 血糖监测、坚持运动、健康教育依从性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离不开血糖监测、坚持运动、健康教育[5]。但本文中, 血糖监测、坚持运动、健康教育的依从性分别为26.32%、39.91%、25.00%, 表明本组患者的血糖监测、坚持运动、健康教育依从性较差。其中, 血糖监测依从性差考虑是患者对血糖监测的意义了解较少, 也不懂如何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也有部分患者觉得测血糖比较麻烦, 未能准时测量血糖。而坚持运动依从性较差的原因考虑是患者并不了解坚持运动的意义, 部分患者因懒惰或缺少意志力等, 无法坚持运动。健康教育依从性较低可能是由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较低, 对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视不足, 更多只重视对患者的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 忽视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未能为患者进行全面、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另外, 由于本组患者多为农民, 且受教育程度较低, 未能完全理解健康教育中的内容, 从而导致健康教育的依从性较差。

3.3 治疗依从性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本文中, 治疗依从性好组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依从性差组, 表明治疗依从性好, 更有利于降低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考虑可能是由于患者治疗依从性好, 能更加重视服药、饮食控制、血糖监测、坚持运动、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 通过提高各个方面的依从性, 从而有利于降低及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综上所述, 本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监测、服药、运动、饮食控制、健康教育方面的依从性较差, 不利于患者血糖的有效控制。因此需要加强医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 积极开展系统化、个性化的糖尿病健康教育, 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及治疗的认识, 严格按照医嘱服药、饮食控制、坚持运动, 并做好自我血糖监测, 使患者能有效控制与管理好自身糖尿病, 从而有利于降低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摘要:目的:调查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方法:随机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228例, 采用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表, 调查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在228例患者中, 服药、饮食控制、血糖监测、坚持运动、健康教育的依从率分别为80.26%、72.81%、26.32%、39.91%、25.00%。治疗依从性好组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依从性差组, 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本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监测、服药、运动、饮食控制、健康教育方面依从性较差, 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2型糖尿病,治疗依从性,血糖监测

参考文献

[1]辛洪霞, 黄芬, 胡晓莹, 等.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调查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2 (3) :134-135.

[2]卞加明.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28 (21) :94-95.

[3]高梅英, 金红弟.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 2012, 28 (23) :57-58.

[4]马豪莉.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及对策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 2013, 22 (3) :111-113.

治疗2型糖尿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WHO, 1999) 的T2DM住院和门诊患者且经磺脲类+双胍类药物治疗失败 (药物用到最大量, 空腹血糖仍>10 mmol/L) 的患者76例, 男40例, 女36例, 平均年龄 (61±6) 岁, 糖尿病史 (12±3) 年, BMI (23±2) , 应用磺脲类+双胍类药物治疗4个月~9年。排除糖尿病各种严重并发症、严重感染、严重肝肾疾患及心功能不全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病程等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治疗组用盐酸吡格列酮片 (石药集团远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12040406, 在有效期内使用) 30 mg/d、伏格列波糖分散片 (江苏晨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120703, 在有效期内使用) 0.6 mg/d、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 (长春大政药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120301) 1.5 g/d, 三药联用, 对照组用同样剂量的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和盐酸吡格列酮片。两组均治疗6个月, 监测统计治疗前、后两个时间节点的空腹血糖 (FPG) 、餐后2 h血糖 (2h PG) 、糖化血红蛋白 (Hb Alc) 、空腹胰岛素 (INS0) 、肝功、肾功。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IR) :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

1.3 实验室检查

FPG及2h PG测定应用血浆葡萄糖氧化酶法;Hb Alc测定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INS0的测定采用受体放射分析法;肝功、肾功、血脂采用日立公司7170A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项检查应注意的事项均向患者说明, 确保在同样环境同等条件下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测定数据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各组治疗前后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P<0.05表示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FPG、2h PG、Hb Alc、IR, 治疗前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的统计学意义 (bP<0.05) , 治疗组更显著 (aP<0.01) ;治疗后组间指标比较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P<0.05) 。空腹胰岛素:治疗前后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eP>0.05) 。见表1。

注:组内比较:aP<0.01, bP<0.05, dP>0.05;组间比较:cP<0.05, eP>0.05

2.2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 治疗组有9例胃肠不适, 3例下肢水肿, 6例肝功能轻度异常, 4例心悸;对照组有7例胃肠不适, 5例肝功能轻度异常, 2例发热反应, 2例下肢水肿, 2例皮肤瘙痒。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能坚持继续服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未发现心力衰竭, 严重肝功、肾功损害, 血尿和骨质疏松等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抗糖尿病药物的联合治疗主要是针对T2DM患者而言, T2DM是指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不足到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的一类糖尿病[1]。目前对T2DM的治疗模式是首先采用非药物治疗, 再在此基础上加用1~3种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最后过渡到胰岛素治疗。治疗的总目标是达到并保持血糖控制目标, 当治疗目标达不到时应及时改变治疗方案[2]。严格的血糖控制能明显减少及延缓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3], 控制项目主要有空腹及餐后血糖、Hb Alc等, 达到良好血糖控制的目标定义为Hb Alc<7%。Belfasl饮食研究表明, 患者被诊断为糖尿病后, 胰岛功能以每年18%左右的速度下降, 因此大多数患者使用单一药物治疗5年后Hb Alc达不到目标值, 故抗糖尿病药物的联合治疗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治疗方法。使用两类或3类作用机制不同的抗糖尿病药物联合治疗可作用于不同的靶点使降糖作用叠加并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4]。

T2DM药物治疗的首选药物是二甲双胍, 该药通过肝细胞膜G蛋白恢复胰岛素对腺苷环化酶的抑制, 减少糖异生及肝糖输出, 促进无氧酵解, 增加骨骼肌等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抑制或延缓胃肠道葡萄糖吸收, 改善糖代谢, 如果没有禁忌证, 该药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5], 故在本观察病例中仍保留使用。磺脲类 (SU) 是非肥胖的T2DM患者广泛使用的一线有效药物, 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T2DM且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已多年, 其主要药理作用是刺激胰岛素分泌, 但不利于保护β细胞功能。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是T2DM治疗中一个常见的问题, 特别是中晚期患者, 年发生率为5%~10%, 表现为FPG、2h PG及Hb Alc均高, 可能的机制是由于长时间大量使用磺脲类药物, 使β细胞膜上磺脲类药物受体数量和 (或) 其与磺脲类药物的亲和力下降, 致使β细胞对磺脲类药物失去敏感性。因此在本观察病例中不再使用SU。 (二甲双胍的继发性失效率与磺脲类相似[4]) 。

在本联用方案中在保留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了伏格列波糖和吡格列酮。伏格列波糖在指南[5]中列为治疗T2DM的一线备选和二线首选药, 属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是一种生物合成的假性四糖, 它的结构与寡糖非常相似, 因此在肠道能竞争性的抑制小肠黏膜刷状缘上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 使淀粉、麦芽糖、蔗糖等多糖和双糖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减慢, 从而减缓对葡萄溏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 平抑血糖曲线, 也可避免餐后高胰岛素血症, 并能竞争性地与α-葡萄糖苷酶受体结合, 且结合后不被α-葡萄糖苷酶分解, 再无法与寡糖结合, 也无法将其分解释放。该药不影响钠离子依赖性葡萄糖转运, 故不影响口服葡萄糖的吸收。盐酸吡格列酮为治疗糖尿病的二线备选药, 属噻唑烷二酮类 (TZDs) 胰岛素增敏剂, 为高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剂的γ型受体 (PPARγ) 的激动剂, 。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激活脂肪、骨骼肌和肝脏等对胰岛素所作用组织的PPAR核受体, 从而调节胰岛素应答基因的转录、控制血糖的生成、转动和利用[6]。本观察对照组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 这二药联用有学者称其为“珠联璧合”, 的组合, 该组合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使血糖等指标得到较好的控制 (bP<0.05) 。在此基础上加用伏格列波糖理论上可能使胃肠道的副作用“叠加”和可能对双胍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产生影响, 但在本观察中没有明显发现这类问题, 而餐后血糖等得到了更满意的控制 (aP<0.01) , 故只要注意这些药物的副作用联用是可行的。胰岛素抵抗是T2DM和高血压发生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7]。有研究[8,9]发现在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治疗失败后, 加用一种TZDs后可使Hb Alc降到目标范围内, 同时患者内源性胰岛素产生量较加用前明显增加, 提示β细胞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还通过降低血胰岛素水平, 抑制内皮素1、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减少血管壁对钙离子的摄取, 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等机制来降低血压, 近年来, 有多数研究者将吡格列酮用于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 效果显著[10]。有胰岛素抵抗的绝经前停止排卵的患者, 用噻唑烷二酮类包括吡格列酮治疗, 可导致重新排卵这是应该注意的。本文资料显示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用可使FPG、2h PG、Hb Alc和血压显著下降 (bP<0.05) , 加用伏格列波糖组效果更明显 (aP<0.01) 。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相对稳定 (d eP>0.05) , 表明有效减轻了胰岛素抵抗。尽管吡格列酮的副作用较多, 但本观察没有发现心力衰竭、严重肝肾损害、血尿和骨质疏松等严重不良反应, 可能是观察病例少时间短之故。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用是治疗用磺脲类+双胍类药物治疗失败后的T2DM的有效方法, 加用伏格列波糖三联合用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M].2版 (下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030-1048.

[2]李红金, 赵敏, 慕雯雯, 等.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治疗指南[J].中国卒中杂志, 2011, 6 (4) :318.

[3]蒋辉, 赵美荣, 梁辉.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评估T2DM中的意义[J].医药论坛杂志, 2012, 33 (7) :69.

[4]迟家敏.实用糖尿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36-272.

[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T2DM防治指南 (2010年版) [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1:15-35.

[6]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660.

[7]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53.

[8]邢小燕.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刊, 2007, 42 (10) :17.

[9]孙丽, 谷丽梅, 陈亘卓.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 :160-161.

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策略 篇11

优化胰岛素治疗方案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①“治疗达标”的原则;②胰岛素治疗应尽可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③治疗方案应简便易行;④正确掌握开始胰岛素治疗的时机;⑤通过选择适当的胰岛素制剂和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低血糖;⑥制订有效的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案。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胰岛素种类多种多样,胰岛素治疗方案也五花八门,不管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案,血糖控制达标都是治疗的关键所在。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胰岛素治疗方案:①口服降糖药物联合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②每日2次或者更多次的预混胰岛素注射;③三餐前注射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睡前使用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④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持续胰岛素泵注射。

胰岛素应用原则

对于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原则是越早越好。口服降糖药物联合胰岛素治疗的建议是: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血糖控制不达标者,当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7.5%可以联合胰岛素治疗。这是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糖尿病治疗指南中胰岛素开始使用的建议。胰岛素治疗的现实目标是,在没有不能接受的低血糖发生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患了2型糖尿病需要胰岛素治疗,以实现血糖控制达标的患者数量正在快速增长,因此,有必要制订简便经济的治疗策略,以便于胰岛素治疗的开展。有关胰岛素治疗方案的选择,既往的荟萃分析以及综述资料均推荐:“口服药物加用每天1次基础胰岛素注射”作为开始胰岛素治疗的首选最佳方案。有关基础胰岛素的选择,与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相比,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的时间与效应曲线更平稳,作用时间也更长。使用口服药物加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可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减少血糖波动,并且便于开始胰岛素治疗。

选择基础胰岛素:NPH还是甘精胰岛素(来得时)

达美康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篇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患有心、肺、肝等器官性疾病的患者,并排除孕妇、哺乳期妇女。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9例患者,男26例,女23例,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59.6±5.4)岁,病程最短6年,最长15年 ,平均病程 (8.7±2.1) 年 ; 对照组49例患者 , 男25例 , 女24例,最小年龄48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60.1±5.7)岁,病程最短5年,最长16年,平均病程(8.4±2.2)年。

1.2方法

在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知识宣讲、饮食控制以及适当运动等常规糖尿病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实验组49例患者,给予达美康缓释片治疗,剂量为1次/d,40 mg/d[3]; 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格列齐特片治疗,剂量为2次/d,40 mg/d;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数据,包括FPG、2 hPG、Hb A1c。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为:FPG<7 mmol / L,2 hPG<10 mmol / L,睡前血糖<9 mmol / L;血糖<3 mmo/L为低血糖。

1.4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1.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FPG、2 hPG、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PG、HbA1c均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FPG、2 hPG、HbA1c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实验组出现1例低血糖反应,对照组出现2例低血糖反应,反应均较轻微,稍后自行缓解,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严重威胁了人类生命健康,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密切相关,患者长期血糖水平较高,导致其大血管和微小血管容易发生病变,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是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4]。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早期应加强体育锻炼及饮食控制 ,对病情轻微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但针对病程较长、病情较严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降糖药物的治疗。

达美康是第二代SU类口服降糖药物, 具有降低胰岛素抵抗、控制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有关资料显示,长期服用达美康可以显著改善周围组织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促进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并有助于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量,提高糖原台成酶的活性,改善肌肉细胞内葡萄糖的运转,减少肝糖生成,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并且达美康半衰期较长,约为10~12 h,服药后2~6 h达到作用峰浓度 ,并且持续时间较长 ,可以在降低空腹血糖的情况下,控制餐后2h血糖水平,与其他SU类口服降糖药物相比, 其作用时间较长, 降低空腹血糖的效果更显著。达美康不仅可以降低血糖,同时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功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提高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血小板对胶原纤维的粘附力,阻碍血小板聚集,提高纤溶酶原的合成率,防止胆固醇积累,从而改善患者的微循环,降低其血液粘滞度。该研究在常规饮食控制以及适当运动的基础上,实验组给予达美康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格列齐特片治疗,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 hPG、HbA1c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 ,但实验组患者的FPG、2 hPG、HbA1c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毕鸿雁[5]的相关研究结果相符,说明达美康缓释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空腹、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均较少且较轻微, 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达美康缓释片的安全性较高,临床治疗中不良反应较少。

上一篇:创业型学生社团下一篇:语文课堂童心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