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的品质与土壤(精选7篇)
教育家的品质与土壤 篇1
摘要:通过分析土壤中各种养分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探寻如何改良土壤养分从而种植出更高品质烟草的方法;通过资料查找和文献检索法, 探索土壤养分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文中重点阐述了土壤p H值、氮、磷、钾和有机质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含量对烟草质量的影响, 最后总结得出土壤中各种养分的适宜含量, 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烟草种植,土壤养分,烟叶,品质
早期种植的烟草品质和产量不高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而导致的, 难以满足市场要求[1]。专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认为:在影响烟叶品质的各种因素中, 土壤养分是最为重要的。也就是说,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提高烟叶品质的关键是要选择适宜种烟的土壤, 这些土壤除了要求具有适宜的结构之外, 更加需要适宜的养分。通过翻阅资料和查找相关文献, 总结了土壤p H值、氮、磷、钾和有机质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含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指出了提高烟叶品质的土壤中各种养分的适宜含量, 为种植高品质烟草提供理论依据, 也为广大烟农烟草种植提供参考。
1 土壤p H值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土壤p H值对土壤性状和土壤养分的有效化以及烟草的生长发育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是土壤的一个重要属性。虽然烟草在土壤p H值5.5~7.8的范围中均可生长, 对p H值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有资料表明: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 当土壤p H值在5.5~6.5间时, 烟叶的品质更高。烟叶中钼、钙、氯元素含量过高会对烟叶品质造成不良影响[2]。吴正举对烟叶中钼、钙、氯元素的含量与土壤p H值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烟叶中钼、钙以及氯元素的含量随着土壤p H值的升高而增加,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其中钼、钙含量与土壤p H值具有统计意义, 氯含量与土壤p H值关系未达到显著差异。高品质烟叶中焦油量不应过高, 周俊通过对照试验发现:同等条件下, 在碱性土壤中种植的烟叶的焦油量要比在酸性土壤中种植的烟叶的焦油量高出20%, 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烟草适宜种植在偏酸性土壤中[3]。因此, 土壤p H值过大会导致烟叶品质降低。值得注意的是, 土壤酸性过强会增加烟碱在烟叶中的含量, 从而造成糖碱比不协调而影响烟叶品质。常用的碱性肥料如草木灰、石灰以及钙镁磷等均能够对土壤的酸碱度进行调节, 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土壤中铁、铝、锰等元素的含量, 从而避免降低烟叶品质;另一方面, 碱性肥料的施用能够增强磷、镁、盖等元素的有效性, 有效增强了烟株根系的吸收能力,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烟叶品质[4]。
2 土壤氮磷钾含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2.1 氮含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在土壤所有养分当中, 氮素是对烟叶品质和烟株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因素。通常土壤中氮素含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含量会发生明显变化, 资料表明:我国土壤中全氮含量平均在1.05 g/kg左右。但并非所有形式的氮素都能被作物吸收, 通常采用土壤中碱解氮作为有效氮指标, 有效氮随着土壤全氮含量的升高而升高。研究表明:土壤全氮含量在0.076%~0.168%, 速效性氮含量在45~135 g kg时, 种植的烟草品质更优[5]。当土壤中氮含量过高时, 会导致烟株生长过于旺盛, 叶片过厚, 主脉增粗, 降低烟叶品质。因此, 在含氮量较高的土壤中种植烟草, 应当控制氮肥的用量。
2.2 磷含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烟草在生育期对磷素的需求量不大, 且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均匀吸收磷养分。磷素是烟草生长的必须养分, 在烟草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土壤中磷素缺乏时, 烟叶的香吃味降低;土壤中磷素过多时, 烟叶油分差、烟叶更脆更僵硬。但也有一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土壤磷含量不会对烟叶品质造成显著差异。有资料显示:当土壤全磷含量在0.60~1.83 g/kg, 速效磷含量在10~35 g kg之间时, 更加适宜种植出高品质烟草。总体而言, 我国种植烟草的土壤磷含量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含磷丰富的土壤所占比例还不到40%, 30%左右的土壤速效磷含量不到10 g/kg, 处于严重缺磷水平, 剩下的30%左右土壤速效磷含量在10~20 g/kg之间的较低水平。因此, 在烟草肥料的配制过程中, 应当结合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以及土壤供磷能力的实际情况进行配制[6]。
2.3 钾含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钾素能有效地改善烟叶的燃烧性, 降低烟叶燃烧时的温度, 减少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和焦油释放量, 提高烟制品的安全性, 提高烟叶的香气质和香气量, 对烟叶品质具有较大的影响。烟叶的含钾量通常作为一个评价烟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国内云南、贵州、福建等地烟叶含钾多在25 mg/g, 黄淮烟区烟叶含钾量多在15 mg/g以下。烟叶含钾量达到40 mg/g左右, 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 香气质较佳, 香气量较足;而含钾量小于30 mg/g的烟叶, 其化学成分欠协调, 内在质量也不尽理想。我国土壤全钾 (K2O) 含量一般为0.5~25 g/kg。虽然土壤全钾含量比全氮、全磷高的多, 但大部分是不能为作物吸收的矿物态钾, 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为120~200 mg/kg[7]。目前, 我国有63.1%的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150 mg/kg的临界水平, 其中有19.6%土壤属于极度缺钾土壤, 土壤速效磷含量低于80 mg/kg, 平均含量仅为57.5%mg/kg;另有43.5%的土壤属于缺钾土壤, 土壤缺钾仍然是制约烤烟生产的主要因素。因此, 增施钾肥, 改进钾肥施用方法, 提高钾肥利用律, 是进一步提高我国烟叶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3 土壤有机质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 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能源, 因此其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壤有机质能够调节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 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可耕性和理化性状[8]。通常来讲, 烟株的生长发育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有机质含量越高, 生长发育约好, 烟叶中各种化学成分相对越协调, 烟叶的刺激性和杂气也会越低, 烟叶的香气量和香气质明显增强, 烟叶品质明显提升。适宜种植烟草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并不是固定的某一个值或某个范围, 适宜含量会随着土壤及气候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整体而言, 北方烟区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0~20 g/kg时, 适宜烟草生长和烟叶品质的提升;而南方烟区则相对需要较高的有机质含量, 15~30g/kg为宜。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几大主要烟区中, 东北与两湖烟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 为33.0 g/kg左右, 西南和中南烟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次之, 为27.0 g/kg, 黄淮烟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 为13.4 g/kg。在有机质含量偏低的烟区中, 应当采用秸秆还田或者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而在有机质含量偏高的烟区中, 就尽量不施或少施有机肥。
4 微量元素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铁、锰、铜、锌、硼、钼和氯是烟草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虽然烟草生长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不高, 但如果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过低或过量、或由于土壤条件使某些微量元素不能被烟株吸收, 均会引起作物生理机能失调, 生长发育受阻, 降低烟株的抗病性以及烟草的产量和质量。
不同烟区由于气候条件、成土母质、土壤p H、以及耕作方式的不同, 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在适宜种烟的土壤p H值范围内, 土壤微量元素如铁、锰、锌、硼等有效性较高[9]。而钼则例外, 在适宜种烟的酸性土壤中易与铁、铝结合形成钼酸铁、钼酸铝二, 降低有效性。石灰性土壤上有效锰、铜、锌含量较低。除了一些地域性缺素外, 我国植烟土壤有效硼含量严重不足, 有87.9%的土壤属于缺硼土壤, 其中34.5%属于有效硼含量极低的土壤。因此, 应大力推广含硼的烟草专用肥来补充土壤供硼不足。
氯由于很容易被烟草吸收, 而且吸收后会对烟叶的品质、尤其是燃烧性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 因此烟草也被称为“忌氯作物”。但贵州、云南等烟区, 土壤含氯量很低, 烤烟往往发生氯离子不足的问题, 对烟叶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利影响。在个别产区需要在烤烟专用肥中通过适当添加部分氯化钾来解决土壤缺氯的问题, 但应在对土壤含量状况密切监控的条件下进行。
5 结语
经过大量的资料和文献分析, 笔者认为, 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才能种植出高品质的烟草。土壤中的养分状态、数量和养分的有效性以及烟草的根系生长均会受到土壤p H值的影响, 从而对烟草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产生作用。适宜烟草种植土壤的p H值不能低于5.5, 高于7.8, 土壤p H值在5.5~6.时对烟草品质最有利, 即土壤酸碱度应该呈弱酸性或中性。土壤中的全氮含量在0.076%~0.168%, 速效氮含量在45~135 g/kg, 速效磷含量在10~35 mg kg, 速效钾含量在120~200m g/kg时对烟草品质最为有利。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过高过低均不利于烟草品质的提升, 南方烟区有机质含量在15~30 g/k为宜, 北方烟区有机质含量在10~20 g/kg为宜。微量元素是烟草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 丰富且适量的微量元素是提升烟草品质的重要条件。因此, 必须对土壤的微量元素进行检测, 进行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微量元素肥料配制, 种植出高品质的烟草。
参考文献
[1]唐先干, 苏金平, 何宽信, 等.不同类型紫色土交换性钙镁含量及对烟叶钙镁分布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13 (1) .
[2]陈义群, 董元华.土壤改良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生态环境[J].2008, 17 (3) .
[3]潘英华, 雷廷武, 谷晓岩.坡地间隔覆盖配施土壤改良剂的实用性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 (3) .
[4]李明.烟草种植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J].中国农业信息, 2014, 26 (1) .
[5]孙丽蓉, 王旭刚, 李友军, 等.烟草种植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1 (5) .
[6]姚善策.试谈百色烟草种植制度及技术保障措施[J].广西烟草.2009 (4) .
[7]蒋增, 韩晓日, 杨劲峰, 等.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对土壤养分和花生产量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1 (2) .
[8]汪健, 魏嵬, 毕庆文, 等.牛圈肥施用比例对烤烟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8 (10) .
[9]杨志晓, 史跃伟, 林世峰, 等.烤烟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动态及其与类胡萝卜素关系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13 (1) .
教育家的品质与土壤 篇2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设施黄瓜;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S642.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11.003
Influence of Soil Conditioner on Growth and Yield and Quality Properties of Cucumber in Greenhouse
WANG Kai, LU Shu-chang, WENG Fu-jun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Resources & Environmental,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
Abstracts: Greenhouse vegetable industry is a kind of main support industry in farmers' income improvement. The experiment of effect of different conditioner on the greenhouse cucumber growth and yield and quality was studi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cucumber growth index was better by applying test materials; The cucumber yield and biomass were higher by applying artificial herbal conditioner, i.e. 3 801,817.1 kg·(667 m2)-1). A comparison of artificial herbal conditioner application and control treat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yield and biomass increased by 31.4% and 6.8% respectively. The cucumber quality was optimal by applying natural woody peat derivative, the artificial herbal conditioners quality was high. This study would have some reference value for improving vegetable quality.
Key words: soil conditioner; greenhouse cucumber; yield; quality
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作物生长的载体[1]。朱咏莉等[2]指出,目前,世界上97%的粮食生产都依赖于土壤,要想农业持续稳定地生产,就必须要保证更多良好的土壤。Daniel Hillel等[3]研究表明,目前应用土壤调理剂可作为一种有效改土增肥的有效措施,能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降低土壤容重,从而加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4],这也是一种多功能且环保的改良土壤途径。另外,土壤调理剂亦可促进有效养分利用[5]。曹世彪等[6]的试验表明,土壤调理剂可增强地上部作物的养分吸收,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果实的品质和产量。目前,设施菜田传统的水肥管理模式,不仅造成水肥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影响农产品产量与品质[7]。基于此,本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土壤调理剂的使用,旨在改善设施蔬菜的生长性状,提高农产品产量与品质,推动设施菜田的可持续生产。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供试黄瓜品种为津优10号。
天然木本源调理剂(含碳量53%)、天然木本源调理剂衍生物(含碳量42%,有机形态钾10%)、人工草本源调理剂(含碳量50%)。
试验在天津武清后幼庄村放心菜基地进行。该试验点土壤有机质含量24.7 g·kg-1,磷钾丰富,地力较高,质地中等,但碳氮失衡明显,有土壤根结线虫危害。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4个处理,即处理1为天然木本源调理剂(4 500 kg·hm-2),处理2为人工草本源调理剂(5 625 kg·hm-2),处理3为天然木本源调理剂衍生物(3 750 kg·hm-2),处理4为对照(不施)。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试验小区面积为32 m2。
1.3 测试分析方法
土壤样品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采用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硫酸消煮凯氏定氮法、钼蓝比色法、火焰光度计法,植物样品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硝酸盐、单宁、总酸度和叶绿素等品质指标分别采用折光仪法、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斐林试剂法、2,6-二氯靛酚溶液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EDTA络合滴定法、酸碱中和滴定法和乙醇提取比色法等常规分析法,均参照文献[8]。
试验数据分析采用Excel 2010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设施黄瓜生长性状影响
对黄瓜长势调查了叶片数、株高、叶长、叶宽、叶色等指标,为便于分析,选择初期、中期和后期等3个典型生长时期进行分析。由表1、表2、表3可知,初期时,施用试验材料处理的黄瓜各长势指标均好于对照处理,其中天然木本调理剂处理的长势优于人工草本调理剂和木本材料衍生物处理,人工草本调理剂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中期时,施用试验材料处理的黄瓜各长势指标同样均好于对照处理,其中天然木本调理剂处理的株高和叶面积最大,而木本材料衍生物处理的株高高于人工草本调理剂处理,叶绿素含量最高;后期时,施用试验材料处理的表现出优势,好于对照。人工草本调理剂和木本材料衍生物处理的长势好于木本泥炭处理。总体上看,前期由于土壤根结线虫影响,长势较慢,中后期植株抵抗性增强,表现出人工草本调理剂和木本材料衍生物促长的优势。
2.2 不同处理对设施黄瓜生物量和经济产量状况影响
由于土壤调理剂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9],对养分吸收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蔬菜的生物量与产量。试验在12月初进行试验畦测产、采样,分别测定植株各部分生物量和经济产量。试验结果显示,施用试验材料的各处理黄瓜植株生物量均高于对照处理,其中天然木本调理剂处理的植株生物量最高,为12 562.5 kg·hm-2,其次为天然木本调理剂和木本材料衍生物处理,见表4。进一步对各处理的经济产量进行分析发现,人工草本调理剂、木本材料衍生物和天然木本调理剂处理的经济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较对照增产31.4%,31.3%,18.2%,其中,人工草本调理剂处理的经济产量最高,为57 016.5 kg·hm-2,其次为木本材料衍生物和天然木本调理剂处理,见图1。
2.3 不同处理对设施黄瓜产品品质状况影响
试验组测试分析了中盛期黄瓜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硝酸盐、单宁、总酸度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维生素C等品质指标以木本材料衍生物处理的最佳,其次为人工草本调理剂处理和天然木本调理剂处理,对照处理的最差。而硝酸盐、单宁和总酸度等指标以对照最高、木本材料衍生物和天然木本调理剂处理较低,见表5。从糖酸比指标看,以木本材料衍生物处理最高,见图2。由此可以看出,木本材料衍生物和天然木本调理剂材料对改善黄瓜品质的作用优于人工草本调理剂材料。
3 结 论
使用不同土壤调理剂的试验结果表明,人工草本调理剂和天然木本泥炭衍生物处理的黄瓜其各长势指标较优。施用试验材料处理的黄瓜经济产量与植株生物量均高于对照处理,其中人工草本调理剂处理的经济产量和植株生物量均较高,分别为57 015,12 256.5 kg·hm-2,其次为天然木本泥炭衍生物和木本泥炭处理。天然木本泥炭衍生物材料处理的黄瓜生长品质最佳,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和糖酸比均较高,其次为人工草本调理剂处理的。综合来看,人工草本材料比较适于在设施老菜田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蓟锋,王旭.土壤调理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3(1):1-7.
[2] 朱咏莉,刘军,王益权.国内外土壤结构改良剂的研究利用综述[J].水土保持学报,2001,15(6): 140-142.
[3] DANIE H. Research in soil physics[J].Soil Science,1991,15(1):151-153.
[4] OZTURK H S, TURKMEN C, ERDOGAM E. Effects of a soil conditioner on some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features of soils: results from a greenhouse study[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5,96:1950-1954.
[5] 陈庆锋,单保庆,胡承孝.土壤改良材料在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初探[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1):1-5
[6] 曹世彪,陈双臣,李志娟.土壤调理剂对温室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5(3): 59-63.
[7] 卢树昌,王小波,刘慧芹,等.设施菜地休闲期施用石灰氮防控根结线虫对土壤pH及微生物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2):258-262.
[8]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 [M]. 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30-33,42-48,283-363.
[9] 王凯,孙碧恺,姚颖,等.土壤调理剂对设施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环境效应影响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2015,21(6):55-58.
教育家的品质与土壤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烟叶采自云南玉溪主产烟区包括B2F、C3F、X2F 3个等级,共计150个,品种为K326,每个样品2kg。同时选择津巴布韦相应等级的烟叶样品作参照。
1.2 土壤氮形态测定方法
全氮、有机氮、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的测定均按照森林土壤中元素有效态分析方法系列标准(LY/T 1210-LY/T1275)进行测定。其中全氮和有机氮的测定采用高氯酸-硫酸消化法消解土样,用凯氏定氮仪直接测定;碱解氮的测定采用碱解扩散法(康惠法);铵态氮的测定采用氧化镁浸提-扩散法;硝态氮的测定采用还原蒸馏法。
1.3 烟叶化学成分的测定方法
测定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总糖、还原糖、碱、总氯、钾、总氮,并计算出糖氮比、钾氯比的值,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参见文献[8]进行。
1.4 质量评吸方法
由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统一卷制成单料烟样品,并且组织专家进行评吸打分。
1.5 统计分析方法
主要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具体统计方法参见文献[9]。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烟土壤氮形态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分析
2.1.1 植烟土壤氮形态与烟叶化学成分的相关分析。
将土壤有机氮、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以及总氮与烟叶中化学成分全氮、总糖、总还原糖、石油醚提取物、游离氨基酸、尼古丁、蛋白质、淀粉、多酚、有机酸、钾氯比、施木克值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见表1。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氮形态与烟叶中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多酚、有机酸、总还原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淀粉、游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相关性较小。另外,总氮与总糖、石油醚提取物、尼古丁、钾氯比、施木克值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有机氮与游离氨基酸负相关性最显著,碱解氮与淀粉、尼古丁相关性最显著,硝态氮、铵态氮与石油醚提取物正相关性最显著。
注:**表示0.01水平显著,*表示0.05水平显著。
2.1.2 植烟土壤氮形态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全部进入法(enter)回归分析。
将土壤有机氮(X1)、碱解氮(X2)、铵态氮(X3)、硝态氮(X4)等4个形态与烟叶中化学成分全氮(Y1)、总糖(Y2)、总还原糖(Y3)、石油醚提取物(Y4)、游离氨基酸(Y5)、尼古丁(Y6)、蛋白质(Y7)、淀粉(Y8)、多酚(Y9)、有机酸(Y10)、钾氯比(Y11)、施木克值(Y12)进行全部进入法(enter)回归分析,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植烟土壤有机氮(X1)、碱解氮(X2)、铵态氮(X3)、硝态氮(X4)等4个氮形态与烟叶中化学成分全氮(Y1)的回归极显著,对各自变量进行显著性检验,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另外,由标准偏回归系数(Beta)可知,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有机氮(X1)>碱解氮(X2)>铵态氮(X3)>硝态氮(X4);R2=0.887,说明该方程可解释总体方差的88.7%,方程的线性拟合度很好。另外,4个氮形态对烟叶中化学成分淀粉(Y8)、石油醚提取物(Y4)的作用都达到显著水平,对多酚(Y9)、有机酸(Y10)、游离氨基酸(Y5)、尼古丁(Y6)、蛋白质(Y7)的作用都达到较为显著水平,而对总糖(Y2)、总还原糖(Y3)、钾氯比(Y11)、施木克值(Y12)的作用显著水平较低,方程的线性拟合度不高。
2.1.3 植烟土壤氮形态与烟叶化学成分的逐步回归(step wise)法分析。
为进一步提高回归方程的显著性,用逐步回归(stepwise)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氮形态对总糖(Y2)、总还原糖(Y3)、蛋白质(Y7)、钾氯比(Y11)、施木克值(Y12)的作用显著水平较低,用逐步回归(stepwise)法无法得到结果,被剔除。而有机氮(X1)对叶中化学成分全氮(Y1)的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多酚(Y9)、有机酸(Y10)、游离氨基酸(Y5)的作用达到显著水平;碱解氮(X2)对叶中化学成分淀粉(Y8)的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尼古丁(Y6)的作用达到显著水平;硝态氮(X4)对叶中化学成分石油醚提取物(Y4)的作用达到显著水平。
2.2 植烟土壤氮形态与烟叶评吸质量的分析
2.2.1 植烟土壤氮形态与烟叶评吸质量的相关分析。
将土壤有机氮、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以及总氮与烟叶评吸结果中的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刺激性、劲头、评吸总分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见表4。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氮形态与香气质、评吸总分、劲头、杂气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余味、香气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与刺激性相关性较小。另外,总氮与香气质正相关性最显著,有机氮与余味正相关性最显著,碱解氮与劲头、香气量正相关性最显著。与评吸总分相关性排序为:总氮>碱解氮>有机氮>铵态氮>硝态氮,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
注:**表示0.01水平显著;*表示0.05水平显著。
2.2.2 植烟土壤氮形态与烟叶评吸结果的全部进入法(enter)回归分析。
将土壤有机氮(X1)、碱解氮(X2)、铵态氮(X3)、硝态氮(X4)等4个形态与烟叶评吸得分香气质(Z1)、香气量(Z2)、余味(Z3)、杂气(Z4)、刺激性(Z5)、劲头(Z6)、评吸总分(Z7)进行全部进入法(enter)回归分析,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列于表5。4个氮形态对烟叶评吸得分香气质(Z1)、评吸总分(Z7)的影响都达到较为显著水平,而对杂气(Z4)、劲头(Z6)、余味(Z3)、香气量(Z2)、刺激性(Z5)的影响显著水平较低,方程的线性拟合度不高。
2.2.3 植烟土壤氮形态与烟叶评吸结果的逐步回归(stepwise)分析。
为进一步提高回归方程的线性拟合度,用逐步回归(stepwise)法进行分析,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氮形态对香气量(Z2)、刺激性(Z5)的影响显著水平最低,用逐步回归(stepwise)法无法得到结果,被剔除。而有机氮(X1)对香气质(Z1)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劲头(Z6)、余味(Z3)的影响都达到显著水平;碱解氮(X2)对评吸总分(Z7)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杂气(Z4)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对云南玉溪植烟土壤氮形态与烟叶化学成分以及烟叶评吸质量进行相关分析,然后应用全部进入法(enter)进行回归分析,最后用逐步回归(stepwise)求得了土壤氮形态与烟叶化学成分以及烟叶评吸得分的量化方程。结果表明:各种氮形态与烟叶中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有机氮贡献率最大;有机氮对多酚、有机酸、游离氨基酸的作用达到显著水平,其中,与游离氨基酸呈显著负相关,其余为显著正相关;碱解氮对叶中化学成分淀粉的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且呈显著负相关,对尼古丁的作用达到显著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硝态氮对叶中化学成分石油醚提取物的作用达到显著水平,且呈显著负相关。4个氮形态对烟叶评吸香气质得分、评吸总分的影响都达到显著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有机氮对香气质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劲头、余味的影响都达到显著水平;碱解氮对评吸总分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杂气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
研究发现,该地区植烟土壤氮形态对烟叶中全氮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对香气质得分、评吸总分的影响达到显著正相关。对烟叶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作用最为显著,贡献率最高的是有机氮,其次是碱解氮,再次是铵态氮和硝态氮。这个结论似乎与很多研究者所述的烟叶吸收的主要有效氮源是无机形态的铵态氮和硝态氮结论相悖,其实不然。土壤中的氮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循环过程,该过程是氮素不断进行生物、生物化学、化学、物理、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也是不断进行氮素形态变化的过程。土壤中无机氮的转化途径是多方面的,施到土壤中的无机氮素可快速转化成某种形态有机氮,新形成的这种有机氮包被在土壤矿物-有机复合体或团聚体的表面,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循环速率,在特定条件下,这种有机态氮又会矿化释放出无机态氮,因而这种有机态氮处于不断转化循环之中,这种特殊的有机态氮就构成土壤有效氮的暂存“过渡库”。“过渡库”对土壤有效氮的循环和供应具有调节作用,因而影响土壤无机氮素或肥料氮的利用率。有学者研究表明,无机氮只占烟草吸氮的18%~20%,烟草吸收的氮素主要通过土壤或外源有机物中有机氮的矿化而获得[10]。而碱解氮包括无机矿物氮和部分有机质中易分解、比较简单的有机态氮,是铵态氮、硝态氮、氨基酸、酰胺和易水解的蛋白质氮的总和,其易被烟草吸收,对烟叶化学成分贡献率排名第2。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对烟叶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作用最为显著、贡献率最高的是有机氮,其次是碱解氮,再次是铵态氮和硝态氮的结论是合理的。
参考文献
[1]李志洪,赵兰坡,窦森.土壤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杨春霞,李永梅,洪常青.不同形态氮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作物杂志,2004(4):18-21.
[3]王艳杰,付桦.雾灵山地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的关系[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S1):85-90.
[4]曹志洪.优质烤烟生产的土壤与施肥[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5]蔡晓布,钱成.氮肥形态和用量对藏东南地区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66-70.
[6]唐经祥,何厚民,江理论.不同施肥因素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1):37-39.
[7]曹一雄.铵态氮和硝态氮对烤烟产量的影响[J].烟草情报服务,1987(10):12.
[8]肖协忠.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9]李志辉,罗平.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教程(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教育家的品质与土壤 篇4
依据农业部统一规划, 在2006—2010年对重庆市合川区耕地土壤开展了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本文是该项工作成果的部分总结, 通过与1981年全国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对比, 分析土壤p 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P、速效K的变化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合川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重庆主城区北部, 距重庆58 km。地理坐标在东经105°58′37″~106°40′37″、北纬29°51′02″~ 30°22′24″。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热冬暖, 湿润多阴, 气温高, 雨季长, 霜雪少, 阴天多, 湿度大。多年平均气温18.1℃, 年日照总时数1316.2 h, 年平均降雨量1107.9 mm, 年平均蒸发量1688.3 mm。研究区幅员面积2343.21 km2, 海拔高度在175~1407 m, 总的地形是东、北、西三面较高, 南部较低。合川区大的土地地貌类型有2种:一是低山地貌, 面积249.55 km2, 占幅员的10.65%;二是丘陵地貌, 面积2008.13 km2, 占幅员的85.70%。合川区农用耕地资源11万hm2, 其中水田6.27万hm2, 旱地4.73万hm2。合川区土壤共划分为4个土类, 6个亚类, 18个土属, 70个土种。总人口15.4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3.2万人, 农业人口12.2万人,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9.2%。
1.2 土壤样品采集
按照土壤类型全覆盖、行政村全覆盖、地貌类型全覆盖、利用方式全覆盖、样点分布基本均匀的原则进行布点。共采集土样2593个, 其中:水稻土 (包括水旱轮作) 1578个、旱地土1015个。
1.3 测定方法
土壤各主要养分指标项目测定采用《土壤农化分析与环境监测》[5]中规定的常规分析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 土壤酸碱性测定采用1∶1土水比, 水浸-电位法; (2) 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 (3) 碱解氮测定采用碱解扩散法; (4) 有效磷测定采用Olsen法测定; (5) 速效钾测定采用醋酸铵-火焰光度法。
1.4 数据统计分析
利用Excel软件和SPSS 17.0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耕层土壤属性现状
2.1.1 耕层土壤有机质现状
有机质是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的重要来源, 也是植物和土壤微生物所需营养元素的来源。合川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7.43 g/kg (见表1) , 按全国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 属中等肥力, 但从土壤类型上看, 水稻土的有机质平均 (1571个) 含量为20.35g/kg, 最高可达到59.48 g/kg, 属丰富肥力土壤, 其原因是大部分水稻土只种一季水稻, 有利于土壤的培肥, 还有的农户将稻草直接还田, 增加了稻田的有机质含量;而旱地土壤有机质偏低, 平均为12.81 g/kg, 最低的为1.35 g/kg (见表2) , 其原因是一年多季种植, 没有实行用养结合, 绝大多数秸秆都被农户回收做了燃料, 也没给土壤补充有机质。
2.1.2 耕层土壤碱解氮
土壤中氮的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碱解氮常被看作是土壤易矿化氮, 其含量与土壤全氮量有很大关系。合川区土壤的平均 (2593个土样) 碱解氮为92.56 mg/kg (见表1) , 属氮较丰富的土壤。从土壤类型上看, 水稻土的碱解氮含量最高, 水稻土平均碱解氮含量104.22 mg/kg;旱地碱解氮含量相差不大, 变异性较小, 变异系数为24.19% (见表2) 。碱解氮含量与有机质含量有相同的分布趋势,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碱解氮含量也高, 呈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为0.624 (n=2593, P=0.01) 。
2.1.3 耕层土壤有效磷
合川区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 (2593个土样) 为7.35 mg/kg (见表1) , 肥力属中等偏下。从土壤类型上分析, 土壤有效磷含量的顺序是潮土>紫色土>黄壤>水稻土;有效磷是耕层土壤中变异最大的养分, 各类型土壤的变异系数是27.50% (见表2) , 总变异系数是98.50%, 说明人为因素对土壤有效磷含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1.4 耕层土壤速效钾
合川区土样 (2593个) 的平均速效钾含量为78.44 mg/kg (见表1) , 按1981年土壤普查标准, 属中等偏低水平;土壤中速效钾的变幅较大, 最低的为5 mg/kg, 最高的达376 mg/kg, 变异系数为52.33%。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与成土母质有关, 不同类型土壤的速效钾含量不同, 黄壤中的有效钾最高, 平均为85.11 mg/kg, 潮土的有效钾最低, 为61.18 mg/kg, 各种类型土壤的变异系数为13.76% (见表2) 。
2.1.5 土壤酸碱度分布特征
由表3得出, 整体上看, 合川区耕层土壤p H值<6.5的土壤样品占总数的58.74%, 其中主要分布在4.5~5.5的范围, 占总数的40.73%;p H为6.5~7.5的中性土仅占8.68%;p H≥7.5的土样占总数的32.59%。
水稻土和黄壤偏酸性, p H值<6.5的土壤样品个数分别占67.60%和70.0%;6.5<p H<7.5的土样最少, 仅占8.47%和5%;p H≥7.5的土样分别占23.93%和25%。潮土偏碱性, p H值<6.5的土样仅占8.33%;6.5<p H<7.5的土样占5.56%;p H≥7.5的土样占86.11%。紫色土中, p H<6.5的土样占44.37%;p H6.5~7.5的土样占9.49%;p H≥7.5的土样占46.14%。
2.2 土壤属性动态变化
2.2.1 土壤养分的总体变化
通过2593个土壤样品的化验分析结果, 可以看出, 目前合川耕地土壤养分现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 (1981年) 相比, 总的趋势是:土壤有机质有下降的趋势, 而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见表4) 。
2.2.2 土壤有机质变化
目前合川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1981年土壤普查相比, 平均降低了2.79%。目前有机质丰富和较丰富 (>20 g/kg) 的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29.94%, 而1981年为3.76%, 目前增加了26.18个百分点;目前有机质中等 (10~20 g/kg) 的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63.36%, 比1981年少了17.89个百分点;目前有机质缺乏 (≤10 g/kg) 的面积由1981年时的14.99%下降了8.29个百分点 (表5) 。
2.2.3 土壤碱解氮的变化趋势
目前合川区土壤碱解氮总体平均水平比1981年上升了60.97%。土壤碱解氮中等的地块 (60~90 mg/kg) 、较缺乏地块 (30~60 mg/kg) 以及缺乏地块 (≤30 mg/kg) 所占比例下降, 较丰富 (90~120 mg/kg) 、丰富 (120~150 mg/kg) 、极丰富 (>150 mg/kg) 所占比例均有上升。其原因主要是现在化肥用量增加, 与1981年相比, 合川区化肥用量增加了45.86%, 化肥总量中以氮肥最多, 占了化肥总用量的64.49%。随着氮肥用量快速增加, 部分土块过量施用化学氮肥, 从而使碱解氮丰富 (120~150 mg/kg) 的土块比例上升, 极丰富的土块也有了一定比例 (表6) 。
2.2.4 土壤有效磷的变化趋势
目前合川区耕地磷素含量普遍上升 (见表7) , 有效磷总体水平由1981年的4.5 mg/kg上升到现在的7.35 mg/kg。其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土壤普查以后, 广大农民根据当时合川耕地普遍缺乏有效磷的实际情况, 连年大量施用磷肥 (平均每667 m2耕地施用P2O56.82 kg) , 而磷肥的利用率一般仅为10%~20%, 从而使每年施入的磷肥大部分残留在土壤中, 经过多年累积, 使合川区磷素普遍有所提高。
2.2.5 土壤速效钾的变化趋势
在1981年以前, 合川耕地土壤速效钾相对丰富, 速效钾较缺乏与缺乏的面积仅占11.54%, 但近二十多年来, 随着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和高耗钾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 加之投入耕地土壤的有机物料和钾肥的补充严重不足, 致使土壤中钾素大量亏损。有效钾较丰富 (100 mg/kg) 以上的面积由原来的26.02%降至现在的23.00%;有效钾含量中等以下 (<100 mg/kg) 面积由原来的73.98%上升到现在的77.00%;有效钾较缺乏与缺乏的面积占18.90% (表8) , 即现在有近20%的耕地土壤速效钾缺乏或不能完全满足作物钾素需求。
2.2.6 土壤酸碱性的变化情况
第二次土壤普查时, 合川区耕地土壤以中性反应为主, 占耕地的73.28%, 酸性土壤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2.67%;而到了2006年开展耕地地力调查时, 合川区的中性反应土壤 (p H为6.5~7.5) 仅占耕地的19.96% (表9) , 减少了53.32个百分点;而酸性土壤面积上升到了占耕地的28.91%, 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上升了26.24个百分点, 表明合川区土壤酸化现象已经相当严重。
3 结论与讨论
3.1 土壤酸化情况明显
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 合川区土壤p H整体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 不合理施肥, 长期重氮肥轻磷钾肥, 施肥比例不当导致土壤中残留大量SO42-导致土壤酸化。 (2) 丘陵平坝地区雨水集中, 常年灌水, 下湿田面积较大, 土壤离子交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氢离子破坏了原来的化学平衡, 其中最迅速、也是最重要的, 是与土壤胶体原来吸附的金属离子进行交换, 氢离子被土壤胶体吸附, 促进土壤酸化。 (3) 夏季高温高湿, 土壤表层钙质成份容易遭受冲洗淋溶导致土壤偏酸。
3.2 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而速效养分含量增加
目前合川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肥力水平, 比1981年稍有下降, 旱地有机质较为缺乏;碱解氮含量较丰富, 比1981年大幅增加;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水平, 较1981年有增加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合川区以浅丘平坝地形地貌为主, 耕作条件差, 耕地普遍离家较远, 有机肥运输困难, 当地群众重用地轻养地现象日趋突出, 掠夺式经营方式较为普遍, 施用化肥较多, 特别重施氮肥和磷肥, 而有机肥施用面积和豆科绿肥面积与20世纪80年代比较大幅减少, 造成旱地土壤有机质贫乏, 土壤碱解氮含量丰富。
3.3 土壤改良对策
3.3.1 缓解土壤酸化
3.3.1.1广泛推广水旱轮作
对于常年冬水田,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等, 逐步完善配套排灌设施, 变一年一熟为两熟或三熟;特别是深脚、冷、烂田, 采取客沙土、补施石灰, 实行分叶盛期排水晒田, 秋收后及时翻耕种植旱地作物, 以促进土壤氢离子转化, 提高土壤酸碱度。
3.3.1.2实行旱作轮作、间套作
旱地在带状种植情况下, 实行油菜、小麦、玉米、红苕、大豆、胡豆等轮作, 改变土壤酸碱度。
3.3.1.3合理施肥
尽量少施含硫酸根离子的化肥, 如硫酸钾、硫酸钙以及硫酸钾型复合 (混) 肥等;尽可能施用中性或碱性磷肥, 少施或不施过磷酸钙等酸性磷肥。
3.3.1.4工程措施
实施冲沟田改造, 完善蓄、灌、排设施, 降低地下水位, 促进排湿排涝;对黄泥田、黄沙田、白鳝泥田等土壤实施客土改造, 沙土掺泥, 泥土掺沙, 促进土壤形成较好的结构, 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
3.3.2 改良施肥措施
3.3.2.1增加有机肥料的投入量
因地制宜, 多形式、多途径增加有机肥料的投入, 推广稻秆覆盖、机械化碎秆技术, 通过扩大豆科绿肥种植、堆沤农家肥、秸秆沤肥等方式, 增加有机肥施用量, 以保持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动态平衡, 持续培肥耕地。
3.3.2.2适当控制氮肥、磷肥用量, 减少钾肥用量
目前合川区耕地土壤速效氮含量比1981年有所上升, 氮素化肥应适当控制总量, 按照不同区域、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确定合理的氮肥用量。
有效磷 (7.35 mg/kg) 含量 (平均) 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有所增加, 但目前总体上处于偏高水平。因此, 磷肥用量应视土壤含磷量 (测定值) 及当地作物产量而定, 在少部分缺磷的耕地上可适量增加。
土壤速效钾含量普遍较高, 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相比, 耕地土壤速效钾总体水平由60.20 mg/kg增加到78.44 mg/kg, 作物缺钾现象不明显, 部分地块钾含量较高, 适当减少钾肥施用量已成为今后合川农业粮食作物生产中的一个方向, 但是高产区和高产作物可适当增施钾肥。
3.3.3 积极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养分含量与作物需肥规律而制订的科学施肥技术, 可在土肥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制订配方, 积极推广, 实现用地养地结合, 确保合川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将重庆市合川区2006年土壤调查数据与1981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对比, 分析土壤p 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P、速效K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合川区耕地土壤有日趋酸化的趋势;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 有所下降;碱解氮含量总体水平有大幅度提升, 含量处于较丰富水平;有效磷含量总体水平大幅上升, 但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速效钾含量增高趋势明显, 处于中等水平。提出对策建议, 认为应采取有效的对策缓解土壤酸化, 改进施肥措施, 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 增加有机肥施用量。
关键词:土壤,耕地地力,品质,调查,评价,重庆市合川区
参考文献
[1]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耕地地力评价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2]郭宗祥, 左其东, 李梅, 等.江苏省太仓市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土壤p 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CEC的变化[J].土壤 (Soil) , 2007, 39 (2) :318-321.
[3]贾树海, 韩璐, 周德, 等.基于GIS的耕地地力评价研究——以辽宁省瓦房店市北部5乡镇为例[J].土壤通报, 2008, 39 (3) :485-489.
[4]陈科, 吕晓男, 张培杰, 等.基于GIS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 2009 (5) :1028-1030.
教育家的品质与土壤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在山西农业大学园艺站大棚内进行, 黄瓜种子供试品种为津春2 号, 土壤处理剂:云大中天, 由山西云大中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对象为连作1 年、2 年、4 年、10 年和18 年的黄瓜土壤, 以施云大中天处理剂为处理, 不施土壤处理剂为对照, 进行盆栽试验, 小区面积30 cm2, 随机区组排列, 试验设3 次重复, 4 月29 日播种, 营养钵育苗, 5 月20 日定植露地, 6 月10 日开始采收, 7 月2 日收获完毕。
1.3 土壤采集
2014 年3 月, 在太谷周边地区选取连作1 年、2 年、4 年、10 年和18 年的田块, 在黄瓜根区用直径4 cm的土钻取0~20 cm的土层样, 装入密封塑料袋带回实验室, 储存于4℃的冰箱内用于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1.4 栽培过程
选取干净饱满的黄瓜种子, 用55℃的温水烫种后, 用质量分数为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杀菌15 min, 风干, 放入恒温箱中, 25℃进行催芽, 待70% 黄瓜种子露白时播入花盆中, 于露地中常规管理。
2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2.1 土壤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的测定参照土壤微生物研究法, 样品取用花盆内0~20 cm的新鲜土壤。
2.2 土壤酶活性
蔗糖酶测定采用3, 5- 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脲酶活性测定采用苯酚钠- 次氯酸钠比色法 (NH3-N mg/100 g·24 h) , 碱性磷酸酶测定采用苯磷酸二钠比色法 (Phenol mg/100 g·24 h) , 具体方法参考土壤微生物研究法, 各样品均设3 个重复。
2.3 植株鲜果取样分析
本试验在初花期 (5 月中旬) , 播种后60 d开始进行植株生长发育状况调查, 在雌花开花期做开花日期标记, 在水分及干物质、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等含量测定时, 在不同处理中取开花期相同的鲜果进行测定。
2.4 黄瓜品质的测定
本试验于7 月10 日、7 月15 日、7 月20 日上午8 点分别随机采收的新鲜、无病害嫩瓜进行黄瓜品质测定。
水分及干物质的含量测定:分别取不同连作年限的新鲜黄瓜的可食部分, 用四分法随机取样, 切碎混匀, 称取10 g作为样品放于称量皿中, 于120 ℃ 的干燥箱中高温干燥24 h , 取出冷却后称质量, 计算含量。
总糖测定采用手持折光仪法, VC含量测定采用2, 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 法。
2.5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制图和SA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土壤处理剂对不同连作年限黄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1.1 云大中天处理剂对不同连作年限黄瓜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施用消毒剂对黄瓜不同连作年限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见图1。从图1 可看出, 脲酶活性随黄瓜土壤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2 年的脲酶活性最高, 为3.2 mg/g, 连作10 年的脲酶活性最低, 为1.3 mg/g。通过处理剂处理后, 脲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连作2 年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 为3.91 mg/g, 连作10年的土壤脲酶活性最低, 为1.32 mg/g。连作2 年、4 年、18年的土壤脲酶活性分别比处理剂 (云大中天) 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降低3.15 %、2.69 %、3.45 %, 10 年活性基本无明显变化。
3.1.2 处理剂对不同连作年限黄瓜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施用消毒剂对黄瓜不同连作年限土壤蔗粮酶活性的影响见图2。由图2 可知, 黄瓜土壤连作对蔗糖酶活性的影响较为明显, 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 蔗糖酶活性均呈下降的趋势。连作10 年的蔗糖酶活性最低, 为15 mg/g。1 年的蔗糖酶活性最高, 为37 mg/g。经处理剂 (云大中天) 处理后的土壤中, 10 年的活性最低, 为12 mg/g, 1 年的活性最高, 为33 mg/g, 连作2 年、4 年、18 年的蔗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基本无明显变化。
3.1.3 云大中天处理剂对黄瓜不同连作年限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施用消毒剂对黄瓜不同连作年限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见图3。由图3 结果显示, 黄瓜土壤连作年限对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总的趋势是随着年限的增加, 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 2 年的活性最高, 为0.059 mg/g, 4 年活性最低, 为0.012 mg/g, 经消毒剂处理后, 连作1 年、10 年和18 年的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07 %、16.02 %、5.74 %。
3.2 处理剂对黄瓜不同连作年限品质的影响
3.2.1 处理剂对黄瓜不同连作年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本试验使用土壤处理剂测定黄瓜含量变化如表1 所示, 使用处理剂处理后不同连作年限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相比, 1 年和18 年的达显著水平, 2 年、4 年和10年的差异不显著。
3.2.2 处理剂对黄瓜不同连作年限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表2 所示, 使用处理剂处理后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相比, 4 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3.2.3 处理剂对黄瓜不同连作年限VC含量的影响
本试验使用土壤处理剂测定黄瓜VC含量变化如表3所示, 使用处理剂处理后的VC含量与对照相比, 1 年的达显著水平, 2 年、4 年、10 年和18 年的差异不显著。
3.2.4 处理剂对黄瓜不同连作年限含水量的影响
本试验对种植在施有土壤处理剂的黄瓜不同连作年限进行含水量测定, 分析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如表4 所示, 黄瓜不同连作年限使用处理剂后的黄瓜含水量与对照相比, 含水量较高, 但差异不显著。
4 讨论
施用土壤处理剂可以改善果实的营养品质。本试验采用云大中天处理剂对连作不同年限的黄瓜土壤处理, 通过测定土壤指标及营养指标, 可以看到土壤处理剂的效果比对照效果要好。在本试验中, 土壤脲酶活性随黄瓜连作年限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 与吴凤芝等的研究连作18 年保护地黄瓜根际土壤脲酶的活性比连作3 年时略有升高的结果是一致的, 这可能与当时的温度和作物根系生物量的增加有关。土壤蔗糖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均呈下降趋势, 与张淑香的研究大豆连作条件下蔗糖酶的活性降低也是一致的。通过向土壤中加入处理剂后, 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的活性比对照土壤酶活性有所提高。这可能是土壤处理剂提高了植株的养分迁移速率, 增加了叶片中的钙、钾等元素含量, 或者土壤处理剂中本身含有钾及中量元素, 促进了黄瓜植株的生长, 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土壤处理剂在不同作物的最佳用量和应用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 施用土壤处理剂对土壤及黄瓜生长有一定的促进效果。
5 结论
对于黄瓜, 施用土壤处理剂云大中天后, 脲酶的活性随着黄瓜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蔗糖酶的活性基本均呈下降趋势, 磷酸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黄瓜蛋白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水量、VC含量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降低, 通过云大中天处理剂处理后, 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黄瓜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含量、含水量、VC含量比对照有所增加。
摘要:随着设施蔬菜生产的规模化、工厂化和专业化发展, 蔬菜连作障碍的现象日趋严重, 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 严重制约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此, 针对土传病害危害越来越重的现状, 采用云大中天土壤调理剂, 研究这种土壤处理剂对不同连作年限土壤的调节能力以及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为土壤处理剂对土传病害的抗性机制、育苗和栽培应用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教育家的品质与土壤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3年9-11月在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试验 基地内进 行。供试菜 心品种为 油绿501。供试土壤含镉量为1.8mg·kg-1,基本理化性状为pH5.6、全氮含量为2.55g·kg-1、全磷含量为1.3g·kg-1、全钾含量为13.3g·kg-1、有机质含量为81.8g·kg-1、碱解氮含量为218.4mg·kg-1、有效磷含量为59.4mg·kg-1、速效钾110.4mg·kg-1、EC0.52mS·cm-1。
试验所用改良剂为TM Agricultural(由深圳柏施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中文名田美乐,文中简称为TM)
1.2 方法
1.2.1试验设计试验设CK(对照)和T1两个处理。T1处理在装盆前对镉污染土壤用TM200倍液喷施,直至土壤呈湿润状态,对照喷施等量的水,均放置7d。
7d后,装盆,每盆装土量为3kg,选取生长一致的健壮菜心幼苗移至花盆(14cm×19cm×20cm)中,每盆3株,每个处理11盆。在移苗10d后开始第一次喷施,7d后第2次喷施TM, 采用叶面喷施,以叶面充分淋湿为准,所用浓度为200倍液,对照喷等量的清水。于第2次喷施7d后采样。
1.2.2测定项目与方法单株鲜重用天平称量; 在105℃下杀青15min,80℃烘干至恒重,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取干重。植株硝酸盐、VC含量采用李合生[11]等的方法测定;植株干样全Cd含量采用HNO3+HClO4消煮,待测液镉含量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全镉含量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全氮、全钾、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采用文献[12]的方法测定;pH采用pH计测定。
1.2.3数据分析试验所得数据结果采用Sigma Plot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作图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TM对镉污染土壤中菜心生长的影响
由图1可知,在镉污染条件下,CK处理的单株鲜重和干重分别为43.06和2.48g,T1处理的单株鲜重和干重分别为59.26和2.55g。T1处理的菜心单株鲜重比CK显著提高27.33%,而单株干重之间差异不显著。
2.2 TM对镉污染土壤中菜心叶片硝酸盐和 VC 含量的影响
由图2可知,菜心叶片中硝酸盐含量T1处理(249.43μg·g-1)比CK(480.41μg·g-1)中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8.08%,差异显著;菜心叶片中VC含量T1 (11.82mg·g-1)与CK(8.96mg·g-1) 相比显著提高了31.92%。结果表明,添加外源TM对于提高 镉污染土 壤中菜心 品质有促 进作用。
2.3 TM对镉污染菜心地上部、根部和土壤全镉 含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与CK相比,T1处理显著降低菜心地上部全镉含量,降低了9.57%;T1处理的根部全镉含量显著高于CK,提高了10.11%;镉主要积累在菜心的根部。土壤中全镉含量降低了0.65%,但在CK和T1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2.4 TM对镉污染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的 影响
由表2可知,与CK相比,T1处理土壤中全氮含量,增加了3.95%;全磷含量则显著降低,降低了11.59%;全钾含量降低了4.53%,但在CK和T1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2.5 TM对镉污染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 和有机质含量及pH的影响
由表3可知,添加TM显著提高 了土壤的pH;与CK相比,T1处理的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了5.35%,但TM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蔬菜受到重金属污染,不仅表现出外在的危害症状,而且还会进一步影响到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如硝酸盐和VC含量的高低[13]。本试验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在镉污染土壤中添加和叶面喷施TM相结合,能显著增加菜心鲜重,而且显著降低菜心叶片中硝酸盐含量,并可显著提高VC含量。说明TM的施用使得菜心生长状况得到改善,生物量增加,同时蔬菜品质也得到显著改善。
使用改良剂被认为是降低植物吸收重金属的有效途径之一[14,15]。本试验中,在镉污染土壤中添加和叶面喷施TM后,显著抑制了菜心地上部对镉的吸收,菜心地上部镉含量降低了9.57%, 于此相反,菜心根中 镉含量则 显著增加 了10.11%。一般认为提高土壤pH,可以降低土壤重金属溶解度,减低重金属的交换态和水溶态,从而降低其有效性[16]。本试验中,施用TM后,土壤中镉含量降低,土壤的pH升高。说明TM可能是通过影响土壤的pH而改变了土壤中镉的形态,使土壤中镉的有效性下降。本试验中镉主要积累在菜心根部,而转移到地上部镉的含量则相对较少,这与前人在小麦[17]和向日葵[18]上的研究结果类似。因此,蔬菜实际生产过程中,可采用TM来降低镉污染土壤中菜心地上部镉的积累。
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重金属与养分元素之间产生拮抗作用,抑制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土壤中重金属浓度越高,其有效养分含量就越低[19]。土壤酸碱性也是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中某些养分的有效性会随pH发生变化,大多数养分在土壤pH6.5~7.0时有效性最高或接近最高[20]。本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TM后,土壤pH、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提高。其原因可能是TM处理后使镉污染土壤中pH提高,改变了土壤中镉的形态,使得土壤镉有效性下降,重金属与养分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降低,导致土壤某些养分的有效性提高,从而达到了改善植物的生长状况的目的。
综上得出,施用TM对镉污染土壤中菜心的增产效果较为明显,并对改善品质和降低菜心地上部镉积累具有促进作用,TM处理可提高镉污染土壤pH,同时增强土壤中某些养分的有效性, 改善镉污染土壤中菜心的生长状况。
摘要:为提高蔬菜品质,控制蔬菜镉污染,以菜心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TM对镉污染土壤中菜心生长、品质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TM后镉污染土壤中菜心鲜重与CK相比显著提高了27.33%,地上部镉含量降低了9.57%,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了48.08%,VC含量显著增加31.92%;TM处理后土壤全镉含量与CK相比降低了0.65%,土壤pH、全氮含量显著增加,全磷和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全钾、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没有显著变化。
教育家的品质与土壤 篇7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在重庆市长寿区农科所试验地内, 试验地条件为:海拔300 m, 年均气温17.7℃, 年积温6470℃, 年均无霜期331天, 日照时数1245小时以上, 年均降水量1160 mm。供试半夏种子由重庆市长寿区云义公司提供。试验设6个土壤处理, 即黑沙土、紫色土+20%腐熟土杂肥 (简称土杂肥土) 、紫色土、紫色土+20%食用菌废料 (以下简称食用菌废料) 、蜂窝煤渣和矿质黄泥 (ck) 。随机区组设计, 重复3次。种子条播栽培, 密度66700株/667 m2。小区面积10.0 m2 (2.0m×5.0m) 。每小区25行, 每行40株。试验前对土壤耕作层进行取样测试 (表1) 。
2003年9月20日按设计要求进行整地, 划好小区;10月1日播种, 播种时在备好的厢面上按行距20 cm划浅沟, 沟深约4 cm, 将种子按4cm的株距摆播于沟内, 然后压紧。10月10日出苗。2004年4月10日用半夏专用肥按100 kg/667 m2用量作追肥, 撒施于行间并培土。生长期间, 与各处理同期中耕除草。于2004年7月22日以顺行向前刨挖的方式采收, 清洗去泥和凉干水气后称重, 并及时去皮至外表呈洁白色为止, 除去杂质。然后凉干表面水分, 用硫磺熏至透心, 晒干或烘干至水分≤13.0%即可, 最后测定样品品质。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产量的影响
不同土壤处理对半夏产量的影响见多表2。方差分析表明:试验区组间实收产量差异不显著[F (2, 10) =2.32
2.2 对品质的影响
块茎直径 (粒重) 是半夏商品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表3可以看出, 以黑沙土和土杂肥土处理的块茎直径最大达16.4 mm以上, 比ck增加3.3 mm以上;品质达特级, 比ck提高2个等级。品质最差的是蜂窝煤渣处理, 块茎直径仅7.5 mm, 品质未上级。食用菌废料处理比紫色土处理的半夏块茎直径增加0.4 mm。这表明增加土壤有机质可有效增加半夏块茎直径 (粒重) 和提高品质。
2.3 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3可知, 单位面积 (667 m2) 产值最高的是土杂肥土处理, 达12694.50元, 比ck增加4361.45元。ck产值为8333.05元, 居第2位。黑沙土处理产值为7326.75元, 比ck减收1006.30元, 居第3位。食用菌废料处理居第4位, 比ck减收1699.60元。紫色土处理居第5位, 比ck减收2019.55元。蜂窝煤渣处理产值最低, 比ck减收4660.85元。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各处理的产值、增加值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因此, 半夏种植应选择有机质丰富和土壤肥力较高和通透性好的土壤, 以提高经济效益。
3 小结
试验表明, 不同土壤类型处理半夏产量间存在显著差异。改良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提高半夏产量、改善品质和增加收益。土质疏松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最适半夏生长。
参考文献
【教育家的品质与土壤】推荐阅读:
幼儿的道德品质教育08-09
教育的四种品质05-14
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品质教育06-19
意志品质教育07-21
道德品质教育06-14
教育服务品质06-02
高中语文心理品质教育10-12
基础教育与教育的基础07-09
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05-23
现代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的结合论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