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肺部感染

2024-10-21

HIV肺部感染(共7篇)

HIV肺部感染 篇1

随着X线平片与CT扫描技术不断推广,HIV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有了先进的技术为支撑,可以进一步提高感染病灶及真菌类别分析的准确性,促进临床病症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由于X线平片与CT诊断方式的特殊性,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诊断方式,以确保诊断结果及治疗效果的优越性。本次结合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录的患者资料,讨论了CT、X线平片检查用于HIV肺部感染诊断的实际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60例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HIV肺部感染患者资料。年龄范围28-68岁,平均年龄(47±3.2)岁,其中,男35例,平均年龄(49±2.5)岁,女25例,平均年龄(44±2.0)岁。临床问诊,感染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体温变化、咳嗽、痰量增多、痰液性状,

1.2 方法

为了探讨X线平片、CT等两种方式在HIV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作用,荷兰飞利浦Brilliance64排高端螺旋CT,本次60例患分别接受分组检验方法。对肺部真菌感染进行分组诊断,对照组(X线平片检查)、观察组(CT检查);结合诊断结果,对比2组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阳性率,对真菌感染者提出科学的治疗方案。

2 结果

本次6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真菌培养100%阳性,2组诊断结果中,观察组43例阳性,阳性率71.7%,对照组6例阳性,阳性率10%;CT检查明显优越X线平片检查。从真菌分布来看,本次检出60珠真菌,白色假丝酵母菌42例,占70%,热带假丝酵母菌10例、光滑假丝酵母菌6例、毛霉菌1例、曲霉菌1例。

HIV肺部真菌感染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要,占有比例最大,这是胸部CT检查呈现的主要特点,重点加强这类真菌处理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若选用X线平片作为检查方式,其阳性率只有10%,明显差于CT检查;由此说明,对HIV肺部感染患者,倡导CT检查的诊断价值更高。

3 讨论

3.1 X线与CT诊断

HIV患者由于身体免疫功能存在缺陷,患病期间常会出现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症状,若不及时控制感染则会引起更为严重的病症[1]。受到免疫功能的影响,HIV病人出现继发性感染的概率较高,尤其是肺部真菌感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仅影响了肺部系统功能状态,对病人身体综合免疫也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传统诊断技术落后,对HIV肺部感染缺少准确分析方式,鉴于CT、X线平片在实验室检查中的全面使用,将其用于HIV肺部真菌感染诊断具有多方面意义[2]。为了向病人提供最佳诊断方案,可通过CT、X线平片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及真菌培养结果,选择符合患者病况诊断要求的检查方案。HIV并发肺部真菌感染在临床中属于多发性感染之一,诱发患者感染因素多种多样,且临床感染症状较难控制,如何诊断与分析HIV肺部感染是极为关键的[3]。

3.2 HIV肺部真菌感染诊断分析

随着X线平片与CT检查在临床中的普及应用,对患者肺部真菌感染进行阳性率分析,掌握具体真菌种类、感染情况,有助于提高HIV肺部感染的综合治疗效果。人体HIV感染时,T淋巴细胞受损(抑制型TS细胞增多,辅助型TH细胞减少、功能不足),容易继发感染。本次检出60珠真菌,白色假丝酵母菌42例,占70%,热带假丝酵母菌10例、光滑假丝酵母菌6例、毛霉菌1例、曲霉菌1例。有些国家和地区以卡氏肺孢子虫(PC)和巨细胞病毒感染为多见,其次为非典型分支杆菌感染;而在发展中国家,则以肺结核(见肺结核节)最为常见[4]。本段主要阐述PC所引起的肺炎。肺孢子虫肺炎(PCP)是由肺孢子虫(PC)所引起,原虫寄生在肺泡内,成虫粘附于肺泡上皮,当宿主免疫缺陷时,便引起肺炎。其他伴有免疫缺陷的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或使用抗癌化疗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者,亦可继发PCP[5]。

HIV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主要靠检出病原体,本次6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真菌培养100%阳性,2组诊断结果中,观察组43例阳性,阳性率71.7%,对照组6例阳性,阳性率10%;CT检查明显优越X线平片检查。呼吸道分泌物涂片检出率甚低,可超声雾化导痰检查。纤支镜灌洗液沉淀病原体检出率约60%-80%,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经纤支镜活检标本阳性率可达90%。必要时,经皮肺穿刺或胸肺活检以明确诊断。标本可用Giemsa、快速焦油紫等法染色。血清抗原、抗体检查临床使用价值不大,且检测所得结果的准确性不高,影响了肺部感染症状治疗与处理效果,不利于临床HIV肺部疾病诊断。通过对比X线平片与CT对HIV肺部感染的诊断结果,可以进一步提升疾病防控效果,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研究中,HIV肺部真菌感染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要,占有比例最大,这是胸部CT检查呈现的主要特点,重点加强这类真菌处理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若选用X线平片作为检查方式,其阳性率只有10%,明显差于CT检查;由此说明,对HIV肺部感染患者,倡导CT检查的诊断价值更高,能够为后期肺部感染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4 结论

总之,对于HIV患者来说,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是比较常见的病症,若不及时处理会引起肺部呼吸功能受损,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CT检查用于HIV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效果更高,为感染症状治疗提供了临床参考依据,本次60例真菌阳性率检查准确性更高,为患者肺部感染诊断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郑崇广.免疫治疗在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2).

[2]高燕,唐玉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1例报告[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02).

[3]张孔,劳穗华,容中生,严英硕.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肺部感染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12).

[4]许先荣,刘银,罗秋平.老年不动杆菌肺部感染36例临床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5(01).

[5]刘志远,刘贵建.马红球菌致老年女性肺部感染一例[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01).

梅毒患者HIV感染的检测 篇2

关键词: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一个世纪以来梅毒一直是一个公共卫生难题,近年来,梅毒发病率迅速增长,其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尤其是HIV感染更受到广泛关注。梅毒与HIV有相似的传播途径。因此,梅毒与HIV共感染比较常见,二者合并感染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为了解沈阳地区梅毒患者合并HIV感染的情况,笔者对本院2008年性病门诊确诊的梅毒患者进行HIV抗体的检测,并与2007年比较。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本院性病门诊经病史、临床症状及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agent test,RPR test)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PPA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共有193例初诊确诊的梅毒患者。

1.2 材料与方法

患者采5 m L静脉血,分离血清在-20℃冻存。所有血清均在24 h内检测。TPPA试剂为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产品,丽珠集团丽珠试剂厂代理。RPR试剂为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HIV1/2型抗体的初筛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诊断试剂盒(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如初筛阳性则送到沈阳市疾控中心HIV确证实验室确证,确证实验室用蛋白印迹试验确证,所有试验均按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操作,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2 结果

2.1 梅毒患者

本院性病门诊1年中共有193例初诊确诊的梅毒患者。其中男性占54.4%,女性占45.6%,男略多于女。一期梅毒中男性(33例)患者远多于女性(15例)。年龄1 d~82岁,平均34.6岁。其中,胎传梅毒4例,除胎传梅毒外年龄<20岁4例(2.1%),20~29岁76例(39.3%),30~39岁51例(26.4%),40~49岁38例(19.7%),>50岁20例(10.4%)。RPR滴度最高达到1∶128。二期梅毒患者最多,未发现三期梅毒患者。隐性梅毒占31.1%。

2.2 HIV抗体阳性患者

本院性病门诊1年中共发现HIV抗体阳性患者16例,均经过确证实验证实。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34.4岁。20~30岁7例,30~40岁7例,>40岁2例。1例38岁女性,以持续发热1个月就诊,其余均无明显临床症状。

2.3 梅毒合并HIV抗体阳性

在梅毒患者中合并有HIV感染者有8例,均为男性,占所有梅毒患者的4.1%,为二期和隐性梅毒患者。梅毒患者中合并有HIV感染者占1年中本院性病门诊所确证的所有HIV抗体阳性患者的1/2,虽然梅毒和HIV感染是同时被确诊的,但不能明确感染的先后顺序。对于这些梅毒患者,均给予治疗,治疗方法与治疗HIV阴性的梅毒患者一样。

2.4 2007年情况

共有初诊确诊梅毒患者134例,HIV感染10例,梅毒合并HIV感染2例,占所有梅毒患者的1.5%。

3 讨论

梅毒是对人体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性传播疾病。目前原发和继发梅毒总体感染率上升,中国梅毒的发病率以平均每年71.9%的速度持续上升[1],本研究的结果2008年比2007年新增梅毒59例,增加了44%。梅毒感染所造成的皮肤、黏膜损害,可使HIV感染的危险度增加5~8倍[2]。无论是在感染HIV的同性恋人群中还是经异性性传播的HIV感染者中,梅毒在这类人群中的具有高流行率和危险性。另外,梅毒感染还可以增加被激活的免疫细胞数量,并分泌可以增强HIV复制的细胞因子等,因此已有报道表明,梅毒使HIV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增加,CD4+T细胞的数量下降[3]。本研究报告显示隐性梅毒逐渐增多,这些患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仅血清学阳性,是隐蔽的危险传染源。

梅毒和HIV感染形成了一个危险的结合:梅毒显著增加了HIV感染危险,而HIV感染能改变梅毒的自然病程。在欧洲和美国在HIV感染的患者中梅毒的发病率都在升高,尤其是在同性恋和双性恋感染的群体中[4]。BLOCKER等[5]调查发现美国梅毒患者HIV感染率平均为15.7%。英国一项调查显示,HIV感染者合并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HIV合并梅毒者约为9%[6],与国外的调查相比,本研究梅毒患者中有4.1%的HIV抗体阳性,相对较少,可能与沈阳地区目前还处于艾滋病低感染阶段有关。与国内相关文献比较,本研究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本研究是2008年的数据有关[7~9]。

面对目前性传播疾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梅毒患者的增加,增加了HIV通过这组高危人群传播的可能性,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梅毒,有利于预防和控制HIV传播,同时HIV抗体检测列为性病诊疗的常规检查项目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梅毒等性病患者,要提高HIV抗体检测意识,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其传播与蔓延。同时对于门诊的HIV感染患者进行常规的梅毒检查。在中国同性恋的人群逐渐扩大,这些人是梅毒感染的高危群体,这些人每年均应进行梅毒和HIV的检测。HIV合并梅毒感染的治疗方法与治疗HIV阴性的梅毒一样,HIV感染是否影响梅毒螺旋体的根除也始终存在争议。HIV阳性者较HIV阴性患者能更快地进展到神经梅毒,应进行更为密切的随访,必要时作脑脊液的检查。

参考文献

[1]CHEN ZQ,ZHANG GC,GONG XD,et al.Syphilis in China: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illance programme[J].Lancet,2007,369(9556):132-138.

[2]COHEN MS.When people with HIV get syphilis:triple jeopardy[J].Sex Transm Dis,2006,33(3):149-150.

[3]BUCHACZ K,PATEL P,TAYLOR M,et al.Syphilis increases HIV viral load and decreases CD4cell counts in HIV infected patients with new syphilis infections[J].AIDS,2004,18(15):2075-2079.

[4]SENA AC,TORRONE EA,LEONE PA,et al.Endemic early syphilis among young newly diagnosed HIV-positive men in a southeastern U.S.state[J].AIDS Patient Care STDS,2008,22(12):955-963.

[5]BLOCKER ME,LEVINE WC,STLOUIS ME.HIV prevalence in patients with syphilis,United States[J].Sex Transm Dis,2000,27(1):53-59.

[6]MANAVI K,LUO P L,MCMILLAN A.The three-year positivity rate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among a group of HIV-in-fected men attending the Department of Genitourinary Medicine,Edinburgh[J].J STD AIDS,2005,16:730-732.

[7]李伟,周迎、楚中华,等.梅毒患者抗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4):24.LI W,ZHOU Y,CHU ZH,et al.Analysis of HIV antibody as-say in syphilis patients[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tory Science,2006,24(4):24.Chinese

[8]朱邦勇,李民,闻春梅,等.梅毒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和/或HIV感染情况的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6):355.ZHU BY,LI M,WEN CM,et al.Investigation of syphilis co-infected with HIV and other STDs[J].The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eology,2007,21(6):355.Chinese

HIV肺部感染 篇3

婚前医学检查 (简称婚检) 人群正处于性活跃期和生育高峰期, 随着艾滋病人数目的增加, 婚检人群中发现感染HIV的人数必然增加, 通过性传播及母婴传播导致的配偶间的相互感染及婴儿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可能性加大, 因此在婚检人群中开展艾滋病检测, 将防治关口前移, 是保护配偶, 防止HIV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向一般人群扩散重要举措。为掌握婚检人群感染HIV的现状与防控策略, 有效实施婚检HIV阳性人群的干预, 该研究通过对婚检人群HIV感染率及发展趋势、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行为特征、感染途径、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策略进行综述。

1 婚检人群感染HIV的现状

1.1 婚检人群HIV感染率及发展趋势

全国婚检人群HIV感染率未见报导, 但国内部分省市关于婚检人群HIV感染情况的研究报道不少, 发现不同年度、不同省市、不同地区的婚检人群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婚检人群HIV感染率新疆伊宁市最高, 其次为云南、河南、广西, 成都、浙江省湖州市婚检人群艾滋病HIV感染率不高, 最低是浙江省。

新疆伊宁市婚检者的HIV感染率呈现较高的势态, 1998、1999年分别为1.3%和0.7%[2], 2009年高达2.6%, 2010年为2.29%[3];

云南省关于婚检人群HIV感染情况研究最多, 感染率最高为开远市, 达到11.1‰[4];德宏州2006—2009年依次为0.95%、1.09%、0.89%和1.01%[5], 2011年为0.73%[6];梁河县2006—2011年依次为1.1%、0.8%、0.3%、0.3%、0.3%、0.4%[7]。

覃耀明等[8]定点监测广西2009~2010年婚检人群HIV感染情况, 婚检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0.069%和0.117%, HIV感染率有升高趋势;广西从2010年开始实施免费婚检项目, 广西妇幼年报显示, 广西2010—2013年婚检HIV阳性率分别为0.14%、0.13%、0.1%、0.11%, 感染呈现下降趋势, 但2013比2012年略有升高。

河南省上蔡县2001—2006年婚检人群HIV感染率为29.22/万[9], 江苏省常州市婚检人群HIV感染率为0.1%[10];成都市双流县2008—2010年婚检人群HIV阳性率为0.051%[11]。湖北省天门婚检人群HIV阳性率为0.43‰[12]。浙江省湖州市婚检人群抗-HIV阳性, 占0.009%[13]。

1.2 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婚检人群HIV感染不同

新疆伊宁市婚检者的HIV感染以男性和维族居高, 文化程度增高者感染率降低;云南省德宏州婚检人群HIV感染以男性、25岁以上、傣族和景颇族、低文化程度、无业者、本地户籍、缅甸籍、吸毒行为者居高;云南省开远市以31~40岁年龄组、男性、再婚者、经商人员、无业人员居高;梁河县以景颇族HIV感染率居高。广西防城港市婚检HIV感染人群以低文化程度和农民为主, 男性比女性感染率高[14];河南省上蔡县婚检人群以农民、餐饮娱乐业人员、年轻的未婚流动人员及文化水平偏低人群等为高危人群。综上所述, 婚检人群感染HIV的一个共性就是男性高于女性, 婚前性行为。

2 婚检人群HIV感染途径

大量文献报道, 婚检人群感染HIV主要通过异性性行为感染、吸毒感染和输血感染, 不同地区、不同年份感染途经和不同年龄组感染途经有差别, 吸毒是新疆伊宁1998-1999年婚检人群感染H1V的主要途径, 男性感染途径多是静脉吸毒, 女性则是性传播;河南上蔡县婚检人群2001、2002、2003、2005年主要是通过献血或输血感染HIV, 而到2006年, 感染途径则是性传播及原因不明;广西婚检人群HIV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而云南省主要途径性传播与吸毒为主。

3 婚检人群感染HIV的危险因素

目前, 中国人的性观念和性行为比较开放, 婚前、婚外性行为及多性伴行为、婚前怀孕现象不断出现, 部分是“奉子成婚”才行婚前医学检查。非婚异性性接触、异性传播成为感染HIV的危险因素。部分HIV感染者文化教育水平低, 心里承受能力差, 无法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 无法缓冲和应对心理应激而出现报复行为, 故意传播艾滋病, 或利用感染者身份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曾有报道艾滋病男子滥交或致数百女子感染。杨红俊等研究发现结婚登记人群HIV/AIDS感染与婚姻状况、静脉吸毒史、不洁性行为史呈正相关, 与性别、文化程度呈负相关。综合大量文献报道, 年龄、婚姻状况、民族、文化程度、吸毒情况、居住地区是影响HIV感染的因素。文盲、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群较大专及以上人群感染HIV的危险性更高、吸毒感染HIV的风险较高、但是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多性伴行为是目前婚检人群HIV感染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婚检年龄>25岁的人群、跨境婚姻感染HIV的危险较高。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也增加了HIV传播。

4 婚检人群HIV感染防控决策与措施

4.1 中国艾滋病流行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随着艾滋病的疫情发展和变化, 我国高度重视艾滋病的防控, 防治策略和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充实和完善, 依法防治, 从国家法律的高度为遏制艾滋病提供了保障。从1997年—2012年相继出台了《献血法》、《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禁毒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防治工作的通知》、《性病防治管理办法》等等。全国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四免一关怀”、“五扩大, 六加强”政策措施, 不可否认, 这些策略与措施对我国艾滋病的流行蔓延起到了很大的预防与控制作用, 但仍存在某些缺陷, 策略表现注重关怀救助, 可防可控、对艾滋病的危害性, 警示性教育不强。

4.2 婚检HIV阳性人群综合干预的可行性

艾滋病防治主要有3个方面:传染源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003年全国取消强制婚检后, 主动婚检的人越来越少, 出生缺陷比例、艾滋病病毒感染比例呈逐年上升态势, 针对局部地区疫情的严重, 各省市措施不同, 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免费婚检, 从2004年的陕西省到2005年的上海市、2009年的内蒙古呼和浩特、河南省郑州市、2010年的广西省、2011年的河南省、2012年的云南省、2014年的四川省相继实施免费婚检, 婚姻登记机构和婚检机构合署办公, 并建立集婚前检查、计生宣传和登记领证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机构, 把艾滋病咨询与抗体初筛作为婚检的必检项目, 在提高婚检率和发现HIV感染者同时, 对防止HIV向一般人群扩散, 阻断HIV母婴传播, 控制艾滋病传播起到很大的作用。

毛献明[15]提出加强对婚检人群HIV阳性和配偶孕前咨询关爱、跟踪随访和检测治疗等传染源管理, 对婚检人群HIV阳性和配偶孕前配偶告知, 促进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措施, 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及在病毒载量控制后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计划妊娠等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干预技术, 是可行也是有效的。

高洁等[6]提出防治艾滋病要因地制宜, 在少数民族地区应开展与其风俗、文化和宗教等相适应的艾滋病防治活动, 以提高艾滋病防治活动的有效性。

陈洁等[9]指出, 围婚期人群是HIV感染高危人群, 故有针对性地对其加强健康教育、普及AIDS知识、提高婚检率及H IV自愿咨询检测率是降低艾滋病传播率的有效途径。

外出务工人员是我国的一大群体, 其流动性大, HIV抗体检测工作难于开展, 但通过婚检既可进行HIV抗体检测, 又可进行AIDS防治知识的宣传,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及早发现HIV抗体阳性感染者和AIDS病人, 遏制AIDS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可见婚检进行HI检测是控制艾滋病蔓延的有效途径之一, 值得推广与应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 婚检人群感染HIV以广西、云南、新疆等局部地区尤其突出, 主要发生在低学历、农民、男性人群, 性传播成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在策略上必须转变防控模式, 开展免费婚前医学HIV咨询和检测由局部扩大到全国范围内, 对婚检人群加强警示性教育, 了解艾滋病的危害, 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引导HIV感染者缓冲和应对心理应激,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避免故意传播艾滋病和利用感染者身份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从而达到遏制艾滋病传播的目的。

摘要:为有效实施婚检HIV感染人群的干预, 保护配偶, 防止艾滋病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向一般人群扩散, 从而遏制艾滋病。该研究概述了国内有关婚前医学检查人群感染HIV状况及感染的危险因素, 并就HIV防控策略上进行了探讨。

HIV肺部感染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6月—2011年12月, 我院收治的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为HIV抗体阳性的孕产妇26例, 年龄23岁~31岁, 平均年龄 (26.52±1.53) 岁;孕周32周~42周, 其中32周~36周5例 (19.23%) , 36周~40周15例 (57.69%) , 40周~42周6例 (23.07%) ;性传播感染24例 (占92.31%) , 血液传播感染1例 (3.85%) , 吸毒感染1例 (3.85%) 。

1.2 HIV阳性孕产妇处理方案

对26例已确诊的HIV阳性孕产妇进行登记, 详细记录基本情况, 提供免费的HIV咨询及检测服务, 由孕妇自行决定是否继续妊娠。对要求继续妊娠者实施母婴阻断干预, 酌情选用药物阻断方案, 婴儿出生后在征求孕产妇同意基础上提供药物阻断, 实行人工喂养。

1.3 母婴阻断方案

对已确诊的HIV阳性孕妇, 一般采用三联抗病毒药物治疗法进行治疗, 即AZT+3TC+NVP/EEF或AZT+3TC+LPV/RTV。其中, AZT+3TC+NVP/EEF法为:孕妇CD4<250个/mm3时选用AZT+3TC+NVP, CD4≥250个/mm3时选用AZT+3TC+EFV。妊娠14周始用药, AZT 300 mg 2次/d, 3TC 300 mg 1次/d, NVP 200 mg 2次/d, EFV 600 mg 1次/d, 至分娩。婴儿出生后48 h内单剂量口服NVP 2 mg/kg (最大剂量<6 mg) , AZT 4 mg/kg, 2次/d。AZT+3TC+LPV/RTV法为:妊娠14周始用药, AZT 300 mg 1次/d, 3TC 150 mg 2次/d, LPV/RTV400 mg/100 mg 2次/d, 至分娩。婴儿出生后48 h内单剂量口服NVP 2 mg/kg (最大剂量<6 mg) , AZT 4 mg/kg, 2次/d, 持续用药4周。

1.4 新生儿随访及检测

随访时间一般定在新生儿满1, 3, 6, 9, 12个月以及18个月这几个时间段, 随访内容包括AIDS母婴咨询、婴儿用药监测、婴儿常规保健以及喂养方式指导等。新生儿12个月时进行HIV抗体检测, 检测为阴性则采用另一种试剂复检, 3个月后再呈阴性可排除HIV感染;检测为阳性需继续追访, 18个月时再进行检测, 确诊为阴性则排除HIV感染, 确诊为阳性则转入本地AIDS综合防治体系进行定期随访监测。

2 结果

26例HIV阳性孕产妇经过咨询干预后, 自愿终止妊娠2例, 其余24例继续妊娠且均实施药物阻断。选择剖宫产16例, 阴道产8例, 均为足月分娩且婴儿身体健康无畸形。出生后2个月进行抗体检测, 除1例为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阳性新生儿3个月及18个月随访时再行检测, HIV抗体仍为阳性, 证明阻断失败, 阻断成功率95.83%。

3 讨论

3.1 实施HIV母婴阻断的前提———全面开展HIV咨询与检测, 早发现早诊断

严控艾滋病的传播, 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及早规范用药。最新报告显示, 目前AIDS患者中女性感染者高达35.3%, 女性感染者比例由原来的19.4%升至28.7%, 男女比例由5∶1增至2∶1[2], 母婴传播问题日趋严峻。另有资料显示, 一些高发地区孕产妇HIV阳性检出率达0.3~1.8%[3], 我院产科门诊2007年6月—2011年12月共接收孕妇2 909例, 接受HIV抗体检测者2 835例, 检测率97.46%, 检出HIV阳性人数26例, 阳性率高达0.9%。基于此严峻形势, 有必要加大AIDS的知识宣教力度, 全面开展HIV咨询与检测。但因当前取消了强制婚检, 多数孕妇孕期因种种原因未做产前检查, 直到临产住院时方进行检测, 分娩后检测结果方出, 极大地耽误了用药时间。本组26例HIV阳性孕产妇中农村户口19例, 5例因在外打工未行产检, 对自身感染HIV一无所知。因此, 有必要将农村、工厂、社区等人群中的生殖健康、性行为干预、婚前保健等与AIDS母婴传播的预防控制相结合, 全面开展HIV健康咨询教育。

3.2 降低HIV母婴传播的关键———抗病毒药物治疗+产科干预+人工喂养

有数据表明, 科学合理的HIV母婴阻断措施, 能使母婴传播率从30%~50%降至2%~4%[3], 本组24例新生儿中除1例阻断失败外, 其余均阻断成功, 成功率高达95.83%, 有效说明了科学的预防控制措施能防止艾滋病母婴传播。临床中HIV母婴阻断的金标准含三大步骤, 即:抗病毒药物治疗+产科干预+人工喂养。

3.2.1 抗病毒药物治疗

HIV母婴传播可发生于孕妇妊娠的任何一个时期, 因此必须早期规范用药。由于胎儿14周后各器官方发育完善, 因此为避免因用药导致婴儿畸形, 建议妊娠14周后方开始用药。因长期单一使用NVP会造成病毒耐药性的增强, 因此我院均采用三联抗病毒药物治疗法, 本组24例患者均为三联用药, 除2例漏服AZT 1次外, 其余22例均规范用药, 规范服药率91.67%。

3.2.2 产科干预

目前认为分娩期感染HIV的概率达50%[2], 危险性最大。而Kind等研究表明, 在宫缩发动或破膜前选择性剖宫产 (以38周为宜) 能将HIV母婴传播风险降低50%[4], 因此建议选择剖宫产。本组剖宫产16例, 实施剖宫产时均因干预良好, 未发生发热、切口感染、子宫内膜炎等外科并发症。8例阴道产, 但结合临床效果分析, 降低母婴传播率的主要因素仍在于抗病毒药物的阻断作用, 两种分娩方式差异不大。

3.2.3 人工喂养

有资料表明, HIV产妇初乳中含HIV-DNA者高达58%, 哺乳导致婴儿感染HIV的危险性达29%[5], 因此建议人工喂养。本组24例新生儿均为人工喂养。

3.3 确保HIV母婴阻断顺利实施的保障———合格的咨询员及严格的保密措施

若无孕产妇及其家庭的主动配合则HIV母婴阻断将难以进行, 这就要求AIDS咨询员必具备超强的责任心, 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工作技巧, 以良好的专业素养赢得孕产妇及其家庭的信任, 确保他们配合实施HIV母婴阻断。本组24例继续妊娠者均选择了母婴阻断, 咨询干预率良好, 这与咨询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此外, 因社会上对AIDS患者有较大歧视, 加重了HIV感染孕产妇及家庭压力, 因此在为HIV感染孕产妇提供医疗服务时须严格保密, 以获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本组24例新生儿家庭均积极配合随访。

总之, 随着我国HIV母婴阻断技术的日趋成熟, HIV阳性孕产妇孕育健康宝宝概率大增, 而据我国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报道, 2009年—2010年, 我国HIV母婴传播率已由34.8%降至7.9%, 可见HIV母婴阻断效果明显,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儿童AIDS的发生流行将得到更为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欧阳开宇, 张子扬.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49.2万例[J/OL].中国新闻网, 2011-10-31.

[2]曾祥娥, 韦继红.HIV母婴传播及母婴阻断的临床研究[J].医学综述, 2008, 14 (3) :443-444.

[3]妮娜, 黄蕾, 高品雅.9例妊娠合并HIV感染患者母婴阻断措施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2 (2) :189-190.

[4]王临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4.

HIV肺部感染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均为新源监狱三大监区十四个分监区的全部男性服刑人员。该人群年龄18~25岁的有136人 (9.9%) , 26~35岁的有759人 (55.8%) , 36~45岁的有301人 (22.1%) , 46~55岁的185人 (13.6%) ;职业构成:农民52.8%, 无业20.2%, 个体11.3%, 工人6%, 司机2%, 其他7.7%;婚姻状况:未婚56.6%, 已婚38.2%, 离异5.2%;文化程度:小学、文盲占52.3%, 其次初中占32.3%;罪行分类上以盗窃、吸毒、贩毒、伤害罪为主。

1.2 方法及检测

(1) 方法:按照自治区艾滋病大筛查实施方案, 采用现场问卷HIV/AIDS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 逐项询问并填写相关内容。 (2) 样本采集:采5ml静脉血, 分离血清。 (3) 检测:采用ELISA法, 使用自治区配发的有效期内HIV1/2Ab检测试剂盒进行初筛, 检测方法及结果均参照试剂盒说明判定。HIV1/2Ab初筛阳性样品送往伊犁州CDC确认, 以确认报告为准。

2 调查结果

(1) 1 361人中有170人吸毒, 因吸毒感染HIV的共39例, 吸毒人群感染率为22.9%。

(2) 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的年龄分布比较, χ2=1.94, P>0.05。 (表1)

(3) 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的不同民族感染率有显著差异 (χ2=8.13, P<0.05) 。 (表2)

(4) 170名吸毒人员中, HIV感染与文化程度及职业分布:文盲5例 (12.82%) , 小学15例 (38.46%) 、初中15例 (38.46%) 、高中4例 (10.26%) , χ2=11.88, P<0.01。不同职业感染主要集中在无业、农牧民、个体者, 感染率分别为3.74%、2.70%、4.02%, 差异无显著性 (χ2=0.56, P>0.05) 。

(5) 性行为情况:170人中只有14人偶尔使用安全套, 其余从不使用安全套;患性病11人, 其中性伴最多的可达7人, 最早发生性行为在13岁。

(6) 吸毒方式:170人中共用针具静脉吸毒155人占 (8.82) %。吸毒时间最早在1988年, 口吸最小年龄10岁, 静脉吸毒最小年龄14岁, 最大55岁。

3 分析讨论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 毒品易从周边国家经南疆进入新源县, 应从源头控制毒品的输入。由于毒资昂贵, 大多数吸毒者采取静脉吸毒方式。静脉吸毒人群的高感染率 (22.94%) 采用不安全吸毒方式是导致艾滋病的高危因素。统计分析显示:170名吸毒者HIV感染在不同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HIV感染在民族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 由高到低排序为回、维、哈、汉。

HIV肺部感染 篇6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邢台地区2007—2013年经健康检查初筛检验合格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共计290 258人份。根据《献血者健康体检征询表》收集相关人口学资料,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HIV确认阳性感染者的随访收集相关流行病学资料。

1.2试剂抗-HIV(1+2)第3代试剂(北京金豪、珠海丽珠、法国生物梅里埃),抗-HIV(1+2+Ag)第4代试剂 (北京万泰),以上各试剂每批均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批检合格,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且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仪器使用的主要仪器有RSP150全自动加样器 (瑞士帝肯)、BEPⅢ型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 (德国)、FAME24/20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 (瑞士哈密尔顿公司)、尤瑞纳斯AE280全自动酶免一体机(深圳爱康)。

1.4检测方法HIV初筛试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操作,用2种不同厂家的试剂,对检测标本进行抗-HIV筛查。2种试剂检测均为无反应性,该标本判为合格。2种试剂或其中任何一种试剂检测为有反应性判为待查。判为待查的血液样本,使用该2种试剂进行双孔复试。复试结果,任意一孔有反应性均判为不合格。筛查出的不合格标本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确证实验室,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试验。WB试验阳性判定为HIV感染;若WB试验为可疑,4周后随访复查,复查为阳性判定为HIV感染,否则判定为未感染HIV。确认报告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并对确认的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建立个人档案。

1.5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数据分析采用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无偿献血人群中HIV阳性率情况2007—2013年共有290 258人次参加无偿献血,累计报告献血者中发现HIV确证阳性20例,平均阳性率为0.00 689%。经χ2检验 ,HIV阳性率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χ2=13.09, P<0.05)。见表1。

2.2无偿献血人群中HIV确证阳性 者传播途径情 况邢台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确证阳性者传播途径, 主要为性传播占85%,其中男男同性性传播,占60.0%,异性性传播占25.0%,其他途径传播占15.0%。见表2。

注: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率比较,χ2=13.09,v=6,P<0.05。

注: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3无偿献血人群中HIV确证阳性者性别、婚姻和年龄情况邢台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确证阳性者中男性占90%,女性占10%;已婚占60%,未婚占40%。年龄主要以18~30岁为主,占55%。见表3。

2.4无偿献血人群中HIV确证阳性者籍贯、文化程度和职业情况邢台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确证阳性者籍贯本地占85%,外地人员占15%;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0.0%。职业以农民与务工人员为主要感染人群。见表4。

注: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5无偿献血人群中HIV确证阳性者合并感染及献血情况邢台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确证阳性者主要为HIV单独感染,占75.0%,合并梅毒感染的占15.0%,合并HCV感染的占5.0%,合并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的占5.0%。献血主要以首次献血为主,占65.0%,非首次献血占35.0%。见表5。

3讨论

自1981年世界首例HIV报告以来,这种病毒就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迅速扩散,我国的HIV也已进入了快速传播期。国内HIV感染率的不断增长及传播途径和感染人群的变化,使经血传播艾滋病风险日益增加。由于存在检测“窗口期”问题,现有的血液筛查策略不能完全避免输血后HIV感染的发生。采供血机构面临的血液安全压力日益增大。在加强血液检测的同时,了解HIV在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中的流行特征,对于招募低危献血者,降低可能存在的HIV“窗口期”危害,保障血液安全至关重要。

邢台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确认阳性率平均为0.006 89% ,高于同期聊城市 (0.004 7%)、吕梁市 (0.005%),低于周口市(0.013%)、梅州市(0.009 82%), 与张家口地区(0.006 9%)、大同地区(0.007%)报告阳性率接 近 , 低于全国 献血人群HIV确认阳性 率 (0.018%)[3,4,5,6,7,8,9]。

经过多年发展,邢台地区所有临床用血均来自志愿无偿献血,该群体有别于既往卖血群体,目的是奉献爱心,因而与社会普通人群相比,其经血传播病毒的风险较低。分析邢台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 2007—2012年HIV阳性例数基本在0~3例,疫情相对较平稳。但2013年,HIV感染率大幅提高,感染例数达到9例,当年报告例数为前5年的总和,感染率达到0.018 16%,须高度注意。分析原因,一方面,我国总体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感染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普通人群受HIV感染机会不断增加,势必给无偿献血的安全性带来很大隐患;另一方面,随着无偿献血的宣传普及,献血人群持续增加,一些危险行为人员不愿意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检查,欲通过献血来隐蔽检查是否感染HIV,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献血人群HIV感染率。由于“窗口期”的存在,这种行为对血液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HIV防治形势严峻。

邢台地区HIV确证阳性的20例献血者中,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占到85.0%,其中男男同性传播占60.0%,异性传播占25.0%。2013年9例感染者均为性传播途径感染,其中男男同性传播就达到6例。MSM人群承受着来自家人和社会的巨大压力,由于社会歧视, 他们活动隐蔽,这部分人群常有多个性伙伴且性行为多无保护。由于HIV感染者普遍感受到的恐惧或被歧视,使得这部分群体不敢去寻求社会机构的帮助,所以想通过献血的途径进行隐秘检查。在调查中就发现,往往检出1例献血者HIV感染后,短时间内就会接连出现HIV阳性者检出情况,经调查均为第1例的性伙伴, 以相同方式献血检查。目前,越来越多的MSM把无偿献血作为危险行为后不受歧视的免费体检,而这种行为也增加了血液检测窗口期漏检的风险,对血液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10]。

注: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注: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ALT-丙氨酸转氨酶,HCV-丙型肝炎病毒,TP-梅毒。

男男同性传播是邢台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所以感染者也以男性为主,18~30岁是无偿献血队伍的主要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精力旺盛、性生活活跃,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因此HIV确证阳性者也以此年龄段为主,我市地处华北地区南部,是内陆省份的一个地级市,经济欠发达,流动人口较少,感染者以本地人员为主。这部分人群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教育程度的高低可影响人们对于艾滋病认知度的深浅,从而影响不同人群对于艾滋病的预防行为,出现文化程度越低感染率越高现象。HIV确证阳性者的职业以农民与务工人员为主,其次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学生。感染者涉及各类职业人群,说明HIV感染流行已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另外应引起重视的是首次在大学生中发现MSM的HIV阳性感染者,说明在大学生中开展HIV知识宣传,树立正确人生观、婚恋观迫在眉睫。由于MSM也会以婚姻作为掩护,故HIV确证阳性者婚姻状况差别不明显。因性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故合并感染以梅毒为主。分析HIV确证阳性者献血情况, 首次献血占到65.0%。但须引起注意的是在2013年前主要是首次献血检出,但2013年9例感染者中就有5例为非首次献血。再次献血者中HIV阳性者已接近并超过初次献血者。重复献血者HIV感染呈急剧增长趋势,使血站面临严峻的挑战。可见仅通过提高固定献血队伍的数量是不能充分保障血液安全的。

综合分析邢台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确证阳性者感染特点和趋势,采供血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

1针对我市献血者HIV感染的特点,在工厂、农村等地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宣传工作。并与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合作,在宣传献血知识的同时加入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让献血者了解献血前危险行为的种类及经血传播疾病的危害,尤其是检测窗口期的知识。使献血者了解自己所献的血液既能挽救生命,又存在传播疾病的风险,使高危行为者主动放弃献血,从而确保血液安全。进行广泛深入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倡有保护的性行为。另外,减少艾滋病患者及特殊人群的社会公众歧视,增加社会关怀与帮助同样非常重要。

2做好献血前的保密性咨询工作,强化培训工作人员的问询技巧和策略,提高识别不良献血动机和排除高危人群的能力。并告知献血者故意隐瞒高危行为献血,造成HIV感染传播,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最大限度地排除高危行为者参加献血。尽量在献血咨询阶段屏蔽有检查心态献血人群,并引导其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咨询和检查。

3加强献血后回告和保密性弃血宣传工作,通过设置顺畅的献血者回告途径,使部分在献血现场不好意思说自己有高危行为的献血者,通过回告选择保密性弃血。以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4加强血液检测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强化检测过程质量控制,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控机制。优化试剂组合,积极制定最大限度的缩短HIV“窗口期”感染和避免HIV漏检的血液筛查策略,使检测结果准确、有效,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5对于输血相关艾滋病来说,至少有90%的风险来自于献血者窗口期捐献的血液,缩短窗口期是降低输血传播HIV病毒残余危险度的有效途径。加快血液核酸检测等新技术的应用,缩短HIV检测的窗口期,对提高血液检测水平、降低输血风险,保障输血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6现在发达的网络技术,为各地各部门信息共享提供了基础,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目前国内有些地区已尝试建立跨区域HIV确认阳性献血者联合屏蔽,将来可以考虑建立全国联网的采供血机构献血身份识别系统和献血屏蔽制度,防止不宜献血者异地献血。同时加强与疾控机构HIV信息共享,通过探索建立与疾病控制机构联网的计算机身份识别系统,实现疫情资源共享,有效识别恶意献血行为。另外,基于邢台献血者HIV感染传播途径的特点,能否考虑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利用疾控部门对于特殊人群进行高危行为干预工作的机会,将疾控部门掌握的特殊人群信息与采供血机构共享,以防止高危行为者献血,避免窗口期漏检,降低输血风险。

7纠正医务人员在临床用血上的误区,提倡合理用血,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积极开展和推广安全输血新技术、新方法,并逐步推广自体输血。最大限度减少输血不良反应,降低经血传播疾病的风险。

HIV肺部感染 篇7

1 护理人员的培训

1.1 建立相应护理流程

科室建立一套接收HIV感染产妇的护理流程。科室由有经验的高级职称人员负责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及再培训, 要求人人掌握艾滋病病人的护理、职业防护、消毒隔离、母婴阻断方法、职业暴露的处理及上报程序。加强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意识, 加强对护理安全操作的管理。

1.2 消除护理人员的恐惧心理

消除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病人及孕产妇的恐惧、歧视心理。以平常心对待产妇, 使这些产妇没有因为自己感染HIV而感到自卑。但护理人员也要做好自我保护, 既保护了自己, 也保护了他人。

2 产妇入院后护理

2.1 病房安排

选择清洁安静、设施齐全、相对独立、远离其他孕产妇, 利于保密的专用病房。为病人提供一次性清洁用具, 可设立1间或2间专门收治HIV感染的孕产妇的单人房, 配有陪人床、婴儿床, 门外不设特殊标志, 避免引起其他孕产妇的恐慌, 缓解HIV孕产妇的心理压力。只在一览表上用粉红色标志牌标志, 便于医务人员随时掌握病区动态。

2.2 心理护理

由于HIV的传染性和危害性给病人及其家属成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特别即将为人母亲时更表现得束手无策, 尤其是刚刚确诊的孕产妇。此时医务工作者及家属的言行对孕妇影响很大, 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病人及家属, 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 为她们解决实际问题, 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了解孕妇需要, 满足孕产妇的心理需要, 结合病情向其讲解HIV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实施隔离的必要性。另外加强对胎儿的监护, 让孕妇及时了解胎儿的情况, 帮助孕妇建立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 使产妇在住院期间能得到亲人的照顾, 鼓励她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3 产前健康知识宣教

产妇入院时了解产妇感染时间、知情人员, 掌握产妇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 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宣教, 如传播途径、预防措施、隔离方法、母婴阻断方法、婴儿药物依从性及人工喂养的重要性等。所有医务人员遵循保密性原则, 不泄露产妇的隐私, 病房内不谈论产妇病情, 严禁相互聊天, 严格管理病区的环境。

2.4 产后护理

2.4.1 相关知识宣教

向产妇宣教新生儿人工喂养、服用抗病毒药物及依从性的重要性。指导产妇正确护理新生儿。注意产褥期卫生,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自己更换卫生巾, 家属护理时要戴手套, 之后要洗手。遵医嘱给回奶药, 加强营养, 增强抵抗力, 防止并发症。

2.4.2 做好消毒隔离, 防止交叉感染

医务人员接触体液、血液时必须戴手套、口罩、帽子, 必要时穿一次性隔离衣, 医务人员若有皮肤破损应避免参与护理工作。HIV感染产妇由于免疫功能缺陷, 容易导致继发感染, 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 对病人物品、化验标本、排泄物及垃圾等进行严密的消毒处理, 医疗器具、止血带、血压计、听诊器等应专用, 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产品, 以防止医源性传染。用完的锐器、注射器、针头等放入坚硬的纸盒内, 防止针尖刺伤, 产妇的卫生巾、卫生纸、伤口敷料、棉球及棉签等医用垃圾放入专用黄色垃圾袋中并注明“高危”字样后密封送出统一焚烧处理。出院后用500 mg~1 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床桌、椅、地板和墙壁。

2.4.3 防止医源性感染

病房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湿拖地面、湿擦床头桌椅2次, 每日定时开窗通风2次, 每次不少于30 min, 保持空气新鲜, 同时做好卫生宣教工作, 取得产妇及其家属的配合。产妇床上用品、被服专用, 单独存放, 与其他正常产妇用物严格分开使用, 颜色相异, 便于区分。棉胎如被血液、体液污染则焚烧终末处理。婴儿有专用的婴儿车、衣物、被服、沐浴池, 禁止与正常婴儿共用, 采用流动水沐浴, 沐浴后用含氯消毒液消毒浴池, 衣物实行一婴一用一消毒灭菌, 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

3 新生儿的护理

3.1 新生儿沐浴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清理口腔、鼻腔的污染物, 清理呼吸道时避免损伤咽喉部黏膜, 用洗耳球清理。新生儿脐带处理严格消毒, 断脐要迅速, 特别注意不要把母血挤向胎儿方向, 尽快擦净婴儿身上的血迹, 并尽快用流动的温水洗净被污染的皮肤黏膜、头发及外生殖器, 清洗时手法轻柔, 避免损伤皮肤[2]。新生儿无特殊情况常规每日沐浴1次, 注意保暖。

3.2 新生儿病床安排

HIV感染产妇如没有合并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 均可实行母婴同室。母婴同室, 可使产妇心情舒畅, 转移注意力, 减轻产后伤口疼痛, 便于观察婴儿的喂养、呼吸、面色、大小便、服药的时间准确性和药物的反应, 及时向医务人员提供信息。告知产妇护理新生儿前后要洗手。

3.3 喂养方法

目前, 世界上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但对于HIV感染的母亲来说, 母乳喂养则是提高婴儿HIV感染的因素, 国内外研究表明, 产后哺乳可造成垂直传播, HIV感染的孕产妇哺乳可使新生儿感染危险高达14%~20%[3]。而混合喂养, 由于食物可使婴儿肠道发生变态反应和炎性反应, 更易于HIV感染[4]。因此, 应在充分咨询的基础上, 帮助HIV感染母亲权衡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利弊, 对婴儿出生后的喂养方式做出正确的选择。提倡人工喂养, 避免母乳喂养和杜绝混合喂养, 无条件人工喂养时保证母乳喂养, 并尽可能缩短时间, 不超过4个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00%实行人工喂养。

3.4 新生儿用药

根据母亲孕期用药情况选择阻断方法。如果母亲用药时间满4周或4周以上, 婴儿用药1周;如果母亲用药不足4周, 则婴儿用药应持续6周[5]。即新生儿出生后72 h内一次性服用维乐命2 mg/kg, 最多不超过6 mg;齐多夫定2 mg/kg, 每6 h 1次。

4 出院指导

4.1 坚持人工喂养

避免纯母乳喂养及混合喂养, 带药出院的新生儿, 要按时按量给新生儿服用抗病毒药。再次强调用药依从性的重要性, 教会提高新生儿服药依从性的技巧或方法。

4.2 对产妇和婴儿进行追踪管理, 采取干预措施

婴儿满12个月进行HIV抗体检测, 结果阴性则排除感染, 纳入正常儿童保健;阳性者继续追踪至18个月再次进行抗HIV抗体检测, 结果阴性则排除感染, 结果阳性转入当地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李现红, 何国平.HI V感染者、社会人群及医护人员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相互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 (2) :178.

[2]朱瑛.HI V感染孕产妇母婴传播阻断措施与防护[J].浙江预防医学, 2007, 19 (9) :18.

[3]高丽萍, 李志忠, 李学忠, 等.奈韦拉平阻断艾滋病病毒孕产妇母婴传播[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6, 17 (6) :344.

[4]王哲, 李雷, 施建春.河南省艾滋病母婴传播可疑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11 (5) :335.

上一篇:初中传统必要性下一篇:尊重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