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汇报式教学

2024-07-19

小组汇报式教学(精选12篇)

小组汇报式教学 篇1

美国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告诉我, 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 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 我就会真正理解。”笔者由此联想到英语教学。

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我校在前年就引进了有趣的典范英语阅读教材, 供学生模仿和训练, 尝试通过小组活动, 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我们的课堂也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 这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在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引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 通过小组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

笔者尝试把全班分成8个大组, 由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担任组长, 其他成员担任记录员或者汇报员。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中, 最关键的就是如何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笔者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采用了不同的体验活动。

一、让学生“读”, 在读中体验语境

古人曰:“读书千遍, 其义自见。”我校采用的典范英语阅读教学突破了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放手以学生读为主。上新课之前, 让学生跟着录音反复读, 不断模仿语音语调, 争取让学生读出其中的味道和感情, 读出意境。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笔者鼓励小组在预习时以读为主, 通过小组成员单独读、分段读和整体读, 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文章整体, 筛选信息, 理解易懂的关键语句。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根据文章内容, 推敲出一些生词生句的意思。要做到这一点, 笔者在平时就教导教学生在阅读时要加深体验, 抓住主要信息, 读思结合。例如, 7B Unit 6的《Down the rabbit hole》这篇阅读文章与典范英语阅读有一定相似之处。文章中精彩的图片很能激发七年级学生的好奇心, 使他们对故事情节产生浓重的兴趣。因此, 每个小组成员自由朗读之后, 都会自觉看着图片理解故事情节。这时, 笔者会指导组长出题, 让组员猜测新词和新短语的意思, 如rabbit、hole、pass、stand up、fall、locked等, 通过语境呈现生词, 并借此检测和巩固学生对单词的理解。这样的课文分解更有助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二、让学生“议”, 在议中参透答案

学生在阅读一篇英语课文时, 并非从零起步, 而是基于平时的累积, 与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相匹配。教师与学生的阅历不同, 理解程度不同, 因此对文本理解也不同。因此, 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自己去寻求答案。教师应起到引领作用, 而不是主导作用。

1. 培养学生用学习语文的方式剖析全文

以7A Unit 5 的《Let’s celebrate》一文为例。先要求学生通读全文, 分组讨论四个段落的key sentences, 也就是语文学习中段落大意的概括。然后抛出两个基本问题:“When is Halloween?”“How do people cele⁃brate Halloween?”这样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 加深体验, 使他们学会从文中寻找有用信息,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 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文文章的写作习惯和写作结构,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善于讨论的能力

通过讨论, 学生在不同观点的交锋中, 逐渐增强独立思考能力, 并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以8B Unit 1的《Changes in my hometown》为例。通过第一步, 学生已经初步整体感知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接下来, 安排两两小组进行辩论。一个小组负责past in hometown, 另一个小组负责present in homwtown, 各自讲讲家乡的过去和现在, 并将之记录为文字。在此基础上, 笔者布置了一篇课后作文, 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 有词可写, 而且作文逻辑清晰。可见这样的教学形式远比传统的作文课生动、有效得多。

三、让学生“悟”, 在悟中了解生活

英语阅读教学不仅仅意味着阅读材料的充分利用, 更是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以9B Unit1 的《Asia》为例。笔者要求小组成员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常识以及生活体验, 说说英国、中东、南美和美国等地的交往常识, 从而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在解读作者文章内容的同时, 让学生注意人际交往细节, 带着英语课堂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

四、让学生“编”, 在编中得出新意

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 为了加强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教师可以采用短文填空的阅读形式, 以避免枯燥的讲解, 达到让学生掌握文章主旨的目的。课堂中, 教师可以安排小组编小短文比赛, 引导学生梳理归纳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通过词、短语填空, 深入挖掘文章中心, 全面掌握课文意思, 同时为语言的输出做准备。学完一篇课文后, 小组可以运用所学内容仿写、仿说文章, 如根据《Tour of London》仿说《Tour of Nanjing》, 或根据8B Unit 2 的《A trip to Hong Kong》写一篇外出远足活动的游记, 这样就能就将书本知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相结合,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语言。当然, 为了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 学完童话《Down the rabbit hole》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个自己最喜爱的童话, 或者安排小组进行故事阅读竞赛。

总结:

1. 运用小组合作式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提升英语学习幸福指数。通过不同活动的体验, 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发展, 为他们创建乐于参与、乐于学习的氛围。

2. 运用小组合作式英语阅读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学习的范围和空间。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不仅向老师学, 更向同伴学, 向课外知识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操练机会, 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 运用小组合作式英语阅读教学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默契和交流。为了完成学习任务, 不管是组长还是组员, 都会积极提问题。活动的动机、态度、参与和习得等认知表现都有所改观。

总之, 只有用心调动学生潜在的主体能力, 让学生成为语言学习的真正主人, 只有教师真正做到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才能在各种体验中真正拓展, 升华和飞跃。

小组汇报式教学 篇2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已成为现代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而小组活动式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长期以来,本校英语学科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全县落后地位。本校广大英语教师通过深刻反思,普遍认为,除了客观因素以外,制约英语学科教育质量提升的最重要因素还是教师,还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现代英语教学的需要。

结合目前国际、国内及本校实际情况,为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提高英语学科的整体水平,本校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通过广泛讨论后,确立了《初中英语“小组活动式”课堂教学研究》的实验课题,随即进行了有组织、有计划的专题实验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使本校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探索出适合于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本校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实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持续性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本校英语学科的教学成绩。其中七年级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把握“小组活动式”学习的分组原则,培养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八年级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小组活动式”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与实效性,尤其是在实践操作上要加强研究,如合作技巧的培养、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合作中小组成员的分工等;九年级以探讨初中英语阅读课、对话课、复习课、测试讲评课等不同课型中的“小组活动式”学习的模式以及其合理的评价方式为主开展实验研究。

三、本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于2007年2月申报立项,于2007年3月20日被县教研室批准确立为县级课题,随即课题组全体成员启动该项实验研究工作。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加强理论学习和师资培训,提高认识,确立小组活动式课堂教学研究课题。为了使本校英语教师充分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我们深入开展了学习、讨论活动。首先,组织教师学习了《英语课程标准》,全面把握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及课标中“实施建议”部分关于合作学习的要求,使大家认识到“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组织课题组全体教师广泛学习,提高认识。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了《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杂志中包天仁教授关于英语教学的系列讲座,学习了英语教育专家章兼中教授《关于合作学习方法研究》的论述及《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杂志上国内外知名专家关于英语教学法方面的文章,观看了“第二届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技能大赛”及“第三届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技能大赛”课例光碟,促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小组活动式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组织合作学习的方式等。

第三,集思广益,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根据课题组要求,教师纷纷通过网络或从相关刊物上搜集相关资料,采取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对小组活动式学习的认识,树立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的意识,增强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讨论制订了《初中英语“小组活动式”课堂教学实验研究方案》,英语组全体教师激情高涨,都积极参与到课题

研究工作中。

第四,确定实验班级及子课题,全面实施研究。我们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及其基础情况,以七(1)、(3),八(2)、(4),九(1)、(4)为实验班级,就英语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为课题实施主阵地,分七、八、九年级组,有层次、有梯度地确定了各年级研究的子课题,制订子课题的研究实施方案及教师分工表,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研究活动。

第二阶段:调查课堂教学现状,梳理小组活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活动安排,课题组教师积极深入课堂,相互听课。接着,我们召开了师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召开课题研究专题会议,就听课情况相互评课,集中反思,查找课堂教学薄弱环节及小组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结合问卷调查统计情况、师生座谈会材料及课题组成员听评课集中意见,形成书面总结,梳理出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在组织合作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第三阶段:精心指导,扎实训练,积极开展课内外小组活动式课堂教学研究。

1.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

一年多来,本课题组坚持开展教科研活动,根据校本教研的基本思想,结合课题研究实际,在县教研室白主任的指导下,构建了教研工作六步曲:提出问题,整合问题,制定计划,专题研究,以稿考评,反思质疑。做到了“三定”:定时间,即每学期确定活动的时间;定内容,即每次活动的主题必须事先明确;定人员,即每次活动主持人和专题发言人先得确定,事先必须做好充分的发言准备。一年多来,我们围绕三个子课题提出教学困惑,收集整理资料,讨论交流,专题发言,撰写论文、反思和教育故事,举办朗诵、演讲赛等一系列教科研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立足课堂,针对问题精心指导小组合作

(1)合理划分活动小组

在学生自愿结合的前提下,根据学生性别、学习成绩、性格特点进行分组,每六人为一小组,各组的实力情况力求均匀。各小组学生民主推选小组长,具体负责本组的学习活动,包括具体活动的成员分工,组织协调本组成员加强合作,督促本组成员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2)认真设计教学活动

教材每单元的每节课都设计有基本的活动Let’s do it,这些活动要得到真正落实,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因为这些活动落实有效,就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而要认真开展这类活动是需要大量准备工作的,有时要搜集大量的材料,有时又要准备必需的实物,甚至需要必备的道具。同时,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听、说、读、写方面的小组活动,探索各种形式小组活动的模式。

(3)科学安排活动时间

如果活动时间把握不好,虽然活动开展有效,但可能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反复讨论,普遍认为,备课时,必须将课堂知识的传授讲解的时间与学生合作交流时间进行合理分配,既要保证教师必要的讲解时间,还要充分保证小组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交流,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对活动进行总结。

(4)精心指导小组开展活动

仅仅设计好活动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各小组之间在学习能力方面存在差距,小组成员的学习基础也有很大差别,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有强有弱,甚至有的成员缺乏起码的参与意识,这就要求教师非常熟悉各组情况,在小组活动时,积极深入到各小组,了解活动开展情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活动有效进行。

(5)科学评价小组活动情况

科学的评价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而对小组活动全过程和结果实施有效监控才能

保证评价的准确性。所以,课堂上,在各小组都同时开展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各小组活动情况,关注整个活动过程,不能只看结果。

(6)精心组织研讨活动,完善和推广活动模式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明确目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认真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就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这一环节进行重点点评。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大胆地实施“小组活动式”教学模式,不断总结与反思,撰写论文,探索出了适合本校英语课堂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7)广泛调查,科学分析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重视对教情、学情进行了解和掌握,设计阶段性的师生问卷调查,发放师生问卷调查表三次,共计2150份,及时了解实验效果,及时进行汇总,总结经验和不足,将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师,促进教师及时调整,以便更好地设计和开展后期的小组活动。同时,我们注意做好各个阶段学生成绩对比分析,比较对照班和实验班成绩变化情况,收集整理实验研究成果,为实验结论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四、实验研究的成果

运用“小组活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明确的任务目标驱动下主动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具体表现在:

1.通过“小组活动式”学习,改善了课堂内的教学气氛,创建了积极的课堂环境和和谐的学习氛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习与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2.“小组活动式”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小组活动式”学习中的人际交往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受到了锻炼,在交往中学会关爱别人,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如何在成功与失败面前调节自己的情绪,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3.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外,还要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来完成任务与实现目标。

4.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在“小组活动式”学习中,师生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

5.摸索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可行的英语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即:热身——引入——操练——互动合作——学习评价。通过公开课和示范课教学的评课与反思,我们感觉到,何时组织小组活动式学习,通过哪些途径进行小组活动式学习必须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

6.锻炼并形成了一支具有改革意识、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小组活动式学习这一课题的研究,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化,更重要的是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五、问题与思考

本课题的研究,对学校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的提高,无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学生来说,通过课题的研究,构建起了一个自主、探究、体验、合作、交往的学习的平台,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我们深知,课题研究没有终结,研究中也还存在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全体课题组成员将会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教研能力,加强学习,大胆实践,不断总结,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浅析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式教学 篇3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小组合作式教学;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275-02

小学英语是英语教学中的特殊阶段,所以它的教学既不等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也不等同于初高中英语学科的教学。小学英语学习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所学内容的现实应用,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对话交际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特别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爱上英语学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教会学生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发展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培养他们的小组团队合作精神。小学英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实践等教学理念,采用活动式小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模仿、会话表演、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在这些小组活动中让学生相互合作,自主学习,让他们沉浸在英语语言氛围中,轻松的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爱上英语。

一、小组合作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各地小学英语课堂已经开始大量应用小组合作式教学,然而,大部分教师对于小组合作教学理解不深入,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以深圳宝安区某小学为研究点,将小组合作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小组构建不合理

在当今小学英语课堂中,使用最多的小组划分模式有两种:按座位划分的小组和学生自主选择的小组划分。使用小组合作教学的老师一般都会意识到小组划分的重要性,但经过笔者对实习学校小学五六年级英语教师的访谈,发现他们都存在着一些偏见:大部分英语老师认为班主任划分座位时一定已经考虑过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状况,因此,简单的按座位划分小组既合理又方便。但是,他们并未考虑到自己英语课堂的个体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他的英语不一定是强项,或者有的性格比较闭塞的小孩,在英语上却很有自信,敢于用英语大胆的表达自己。一些想要追求学生自主意愿的开放型英语教师认为小组划分应该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想要合作的搭档和同伴认为这样的小组划分是最合理的。但是,在小组成员选择时,他们并未教给学生选择合作对象的方法和原则,因此大部分学生都是按照平时一起玩乐的对象而选择小组合作对象,这样的小组划分不仅不会达到民主的目的,也不是真正的让学生做主,反而是放任了学生的贪玩天性,合作效率大打折扣。

2.小组教学使用频率不当

在笔者实习的小学,一个班级一周的英语教学分四个课时,大部分英语老师都会用两个课时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比如第一课时的warming up(period 1)部分,让学生张开嘴动起脑积极合作,参与到课堂中来。再如第三课时,对于课文重点内容的学习和理解部分,老师都会让学生分成小组,互助合作,积极探讨,排练表演。其实这样的教学频率是不妥当的,真正落实到课堂上的也并非是小组合作探讨,孩子也没有过多的课下时间进行自主研究。于是,本来很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变成了两人一组读对话,或者四人一组读对话,背课文等等。这样的合作并非新课标提出的小组合作教学,也达不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3.小组合作方式单一,任务问题设置简单

小学英语老师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往往思维局限,操作不够大胆,思维不够开放。在课堂教学中,让两个同伴一起表演课文对话,四人一组为一个简单不需要探究的问题花费时间进行探讨,或者几人一组做一个简单的操练小游戏等等这些合作方式简单、任务设置没有探究性的问题,都不是所谓的小组合作式教学,也没办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

4.小组合作课堂组织管理混乱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小组合作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课堂的组织和管理。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说,学生听。课堂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听老师的讲述。教师和学生关系也是学生惧怕教师,老师具有权威性。因此,传统英语课堂很容易操控和管理。然而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生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互学互评,因此课堂操控很容易出现杂乱无章,学生乱成一锅粥的情形。

5.合作评价缺失

小学生还未成长成熟,他们特别在乎老师和家长的评价,看重长辈对他们的看法,因此,小学生无论做任何事都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和赞扬。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要特别注重评价。传统课堂,学生回答问题的当时,老师可以当场给予简单的回应:perfect!you are so clever!这些评价可以瞬间点燃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他们便会更加认真听讲,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提问。然而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评价往往不能及时地给出,必须在小组展示完后,或者部分教师会出现评价缺失的情况。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只顾着自己小组内的任务,不愿意聆听其他小组的探讨成果,或者小组内部成员合作起来也比较怠慢,想要把任务全部丢给学习好的成员,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二、提高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式教学效果的对策

通过对实习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出,小组合作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仍然深受学生喜爱,95%的学生都倾向于老师在英语课堂中使用小组合作教学,他们也更愿意参与到这样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他们会自主学习,通过和小组成员的合作互助可以得到理想的成果,尝到成功的喜悦,发现自我价值。因此,只要英语教师教学得当,小组合作式教学还是比传统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更利于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也可以使学生能更自觉、更主动、更自主地学习,帮助他们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和合作能力的提高。下面是笔者通过探究,得出的几点提高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式教学效果的对策。

1.科学的小组划分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合理的小组划分应该为六人左右,这样分布到学生个人的任务量,以及学生的合作方式,分工沟通都会是最佳的。老师在划分小组时可以先调查学生愿意承担的小组职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爱好,先自主提交自己想要在小组中承担的职责,英语教师再根据学生提交的意愿表,把学生均匀分布在各个小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人想要当leader,每个小组都有人喜欢统计整理,每个小组都有人喜欢做调查和研究,每个小组都有人敢于发言和表现。通过这样的小组划分,每个小组成员都找到了互补的合作伙伴,这样可以激起他们的学习乐趣,让他们做自己最愿意做的事,同时,同伴还可以看到他们最优秀的一面,给他们平台展示自己,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划分完小组,在每节英语课前,教师让学生自行按英语小组坐好位置,老师上课布置任何任务进行任何活动时,既很好操作,又很好管理。

2.丰富的小组合作形式

面对单一的小组合作形式,时间一久,小学生便会失去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会对英语学习丧失兴趣和积极性,在小组合作中不乐于参与,不主动思考,不积极表现等等。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小组合作形式和小组任务设置上一定要不断创新,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出发,结合课堂知识点,设置更多更丰富的小组合作形式。如,小组合作表演,小组团员PK赛,小组互帮互补团,小组调查小分队,小组收工制作,小组创新idea比拼等等。同时,除了课上的小组活动,教师更应该把小组活动延续到课堂之外,鼓励小组成员在课下进行更多的合作,让小组成员无论在任何场合都把彼此看成一个组织和团体,随时随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3.建立有效的课堂管理机制

在小组合作式教学的课堂中,管理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改进,帮助自己管理课堂:明确合作任务,责任到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找到负责的学生,让每个学生学会承担责任,这样也可以让每个学生手头都有任务,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老师也便好管理了。控制好讨论探究的活动时间。给学生足够但紧凑的时间,让学生在快节奏中努力完成任务,没有多余时间捣乱。学生合作探究时,教师要逐个小组不断的检查和监督,确保学生都在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而非闲聊乱侃。

4.注重评价

有力的评价也属于课堂管理的一部分,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对比,也要注重小组成员内部的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老师可以在每个小组展示自己探究成果时,让其他小组停下手头的任务,认真参与,让学生对其他小组的表现给予可以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教师在每个小组展示后,做出相应的补充评价,每次小组合作完老师综合评估,都要评出本次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优秀小组,累计多次,老师给予第一名的小组以奖励,并清零统计,开始重新一轮的累计评价。对于小组内部的评价,教师可以让小组长统计出他们每次票选的表现最优的成员,同时,老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结束时点名提出这次活动中表现很好的几个个人,通过这样的成员内部评价和教师评价,学生就会更有竞争意识,确保了每个学生可以有效地参加到小组活动中去。

三、结语

小组合作式探究教学是最适合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因为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促进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可以以集体思维促进个体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智力、情感都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越来越受到小学英语教师的推崇。小学英语教师要在实践应用中对于小组合作教学多总结,多反思,多创新,及时发现合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总结出利于自己学生的解决方案,让更多的学生爱上英语课堂,爱上学习英语,并养成自主学习,合作互助的学习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电建,赖红玲.小学英语教学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吴本虎.英语学习策略——英语教师发展丛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合作式教学小组活动的几种形式 篇4

合作式教学活动是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生生间的合作互助,并以同一学习目标为导向进行的教学活动。

在合作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教学目标进行分组,组织多样化的小组合作形式,包括:任务小组、友谊小组、兴趣小组、研究小组、项目小组等。合作式教学小组可以根据以下几个原则进行划分:(1)教师直接划分。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以学生的性别、兴趣、英语成绩、能力等作为划分小组依据。(2)教师随机划分。教师根据教学的不同环节或教学的不同目标随机进行小组划分,可以是前后左右搭配,也可以是任意搭配。这样组与组间的竞争既可以保持公平性,又能使学生有更多的和同学合作的机会。(3)学生自由组合。学生可依据熟悉程度、兴趣爱好、项目内容、彼此间友谊等自行组合,在轻松、和谐的合作互助中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划分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调动学生参与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大力促进语言交流。比如,合作式阅读教学可以采取任务小组的学习形式,先把阅读材料分给所有学生阅读,让所有的任务小组进行组内讨论,先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感降低,再根据学生的同一认知水平分组,并讨论同一话题,让学生们实现组组间的交流学习和合作学习。同时,组组间竞争给学生提供了一起竞争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自我展示,最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的学习态度始终积极向上,逐步提高学习效率。

在合作式写作课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同于传统的写作课教学。教师在开始授课时先讲解作文的写作方法,然后根据该类作文的经典结构及惯用句型,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可以组成兴趣小组,也可以随机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每组四至五人。讨论结果可由每组推选代表发言。然后,老师评价该次活动的效果。而传统的合作课则没有学生相互讨论这一环节。合作式教学能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并产生学习兴趣,而如果老师的课堂讲解和学生们的讨论结果有所不同,则学生更能牢固记住该次学习的知识。在习作练习中可以进行合作式学习。讨论前,可要求学生各自列出作文提纲,然后分组讨论。首先学生把自己的提纲提交给本组同学讨论,然后以组为单位修改出一个较佳提纲,最后由一人开始动手写作。要求作文的每一句都是该组讨论的结果。完成作文后,再由每个组员认真检查修改并签上自己的名字。教师评价时应以该篇作文来评分。写作课上的合作形式还可体现为组组互评和全体评选。组组互评指的是一组对另一组作品的评价,让学生对所阅读的作文根据教师的评价要求进行书面评语并讨论修改意见。全体评选阶段主要评选全班同学最佳习作活动。这些合作式形式都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将写作者的单独行为转换为集体参与的活动,改变学生在写作中消极被动的状态,提升写作兴趣。

在口语课上,可以运用合作式形式。首先分组,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四人或六人小组。可随机分组,也可按老师指令分组。比如说:要把学生分成7个小组,可让男女同学分别从一至七报数,再进行分组,保证每组男女生人数相当,方便短剧、角色表演时的角色分工,可由老师指派一个小组长,统筹本组的讨论活动。在小组讨论中,要求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表达观念,互相补充、启发、提问、评价,帮助同学理解问题;每个组员既要自己积极学习,又要帮助其他同学,互助互学,同步提升。在小组讨论后再进行全班同学的交流沟通,具体形式可以是由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呈现本组合作商讨的结果,再由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评价,使学生们意识到合作的作用,在合作中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为了使合作学习高效,老师要合理分配小组组员,小组活动组织要有序,学生发言要积极。

在合作式教学中,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教师都应鼓励学生相互合作、相互探讨,通过合作快速有效地解决学习难题,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形成合作互助的意识。通过合作,学生学会相互理解、相互倾听、相互帮助、相互尊重,提高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这就是合作式学习的核心目标。

参考文献

[1]葛盈辉.合作学习与直接指导在阅读理解策略中的作用[J].国外中小学教育,1999,(2):47.

[2]宋雪东.合作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3).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体验式教学落实汇报 篇5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下面我对我校“体验式教学”落实情况进行汇报。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学生能做的教师坚决不讲。不能将学生困的过死,对学生总不放心。我校采用讲座、观摩等形式对教师进行“洗脑”,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坚信实施体验式教学的信心。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校本教研体系,推动课改工作。

课题推动:实施“教育科研工程”,切实抓好教学研究工作认真组织校内的研讨课,每月进行两次教研活动,其中一次公开课,一次专题研究。(专题多围绕:如何有效地落实体验式新课该?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转变后进生?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等有助于推进新课改的话题进行。)

1、系统活动:教研活动抓落实,有实效,形成了“教导处——学科组——教师”三位一体的教研活动体系,使教研活动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2、榜样带动:充分发挥优秀教师作用,推行“名师效应”。提倡全校教师多听课上得教好的老师的课,不断提高课堂组织能力。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要突出一个实字,没有花架子。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一律不讲。课堂的讲解灵活地控制在十分钟左右,训练时间努力保证在二十分钟以上。教师不就题讲题,或只对答案,对每个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寻找规律,真正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对于每道题多让学生说一说做题方法,教师不多说一点废话。做好学生的引导者、点拨者,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探索,成为课堂主人。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推动课堂效率的提高.1、向40分钟要质量。

经过探索,我校各年级、各学科普遍地灵活运用了体验式的课堂教学结构,即在课堂上,教师先提示课堂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后,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

比如,在语文教学方面:小学生知识少、能力低,他们的自学能力需要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才可以基本形成。语文自学能力是学习的一项综合能力,它是观察、想象、思维、记忆、表达等能力的综合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灵活地采用“读、画(注)、查、思、议、练“六种的自学方法来进行自学。具体是:读——抓特点、抓重点、抓关键词语读。初读——“扫清拦路虎”,了解大意、质疑问难;细读——理清段落层次,找出重点词句,理解含义;精读——品析好词好句,摘熟读成诵。画(注)——边读边思边画(注),画出重要的字词(用“.”表示),句(用“——”表示),段(在段首用“△”表示),画出不懂的地方(用“?”表示),画出问题答案(用“——”表示),划出段落(用“‖”表示)、层次(用“|”表示),画出优美词句(用“~~~”表示)。注出生字拼音,词语解释,句子含义,段意小标题,主要内容,人物评价,心得体会,不同见解等。查——不理解的词语查阅字典。根据课文内容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相关资料。

数学学科上,先引导学生自己看例题、找规律,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研讨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2、重视对知识的落实。在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应突出对知识的落实,“四清”工作就是体现。反思平时工作,这一点做的逐渐成熟。具体到数学课,结合学生实际,关键是落实“堂堂清”、“日日清”。教师要做好练习题数量的控制,质量的提高,测试的真实性.改变过去贪多嚼不烂,最后草草收兵的现象。通过节节课知识点过关,学生就能有效的自主学习,学兴趣不断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3、重视学法研讨和学法指导。我校努力追求课堂上多出现的语言是“为什么?”和“说说你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法讨论和指导,因为“题是无限的,法是有限的”。特别是现在全面综合复习,掌握一法,胜做千道题。

总之,运用体验式的课堂教学结构时,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情况,灵活地进行。有时可集中学、集中教,最后练,有时可分散学、分散教、分散练,有时可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

四、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促进体验式教学的实施。

教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应该把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我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促进体验式教学的实施。

1、让班会课成为师生成长的家园。目前,我校的班会课已从最初的混沌无序、可有可无的状态中走了出来,“关注生命个体,体验成功幸福”已成为我校班主任老师执着追求并努力实践的班会课理念和目标。班会课的改进也促进和带动了老师们的“专业化发展”,班会课成为师生成长的家园。

2、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位学生的光彩留在大家心中。

我校努力把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起来,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充满浓浓的文化氛围。班级中的群星闪闪、我能行、展示台等让每一位学生的光彩留在大家心中。

3、丰富的少先队活动,让学生找到自信,体验到成功。

我校在紧张的教学中,坚持开展丰富的少先队活动。例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绘画比赛、正常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每天的向日葵广播等。这些活动,让每一个学生明白“我运动我健康”“我学习我快乐”“天生我材必有用”等,让学生找到自信,体验到成功。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五、让评价方式为实施新课改提供保障。

认真开展学生评教,家长评教工作。为了促进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分析,反思和改进,架起学校与家庭相互沟通,教师与家长相互理解的桥梁,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每学期都进行学生、家长评教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家长、社会对我校教师教学观念、教育教学工作等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计入教师年末量化考核。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要将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实践中真正地已落实并产生效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素质,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等,坚持锐意改革,求实创新,走好体验式教学改革之路。

以上是我校落实“体验式教学”的情况,还有很多不成熟和欠妥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多给一些意见和建议,给我们一个学习进步的机会,谢谢!

小组汇报式教学 篇6

一、小组合作应注意的事项

小组合作模式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之一。物理教师在进行小组模式之前,首先应该将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调研,让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平均分开,同时还要注意男女生以及学生性格之间的搭配。小组成员应该各具特点,这样的话有利用学生积极讨论和研究。小组成员之间应该能够形成有效的沟通,各个大组之人数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最好六个人为宜。

二、小组合作式学习的基本流程

课前预习—老师明确教学的目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小组讨论—分组汇报—课堂总结—练习训练—教师评估。

课前预习是进行合作教学的必要流程之一,通过预习让学生熟悉物理公式,掌握基本的要点和难点,为下一流程奠定基础。

教师明确教学目的,虽然合作学习模式已经将课堂主体交给了学生,但是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必须保证学习进度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必须将课堂的难点和要点再次强调出来,作为合作学习的基本思路。教师的引导作用要突出,要掌握好课堂的节奏,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整个小组合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自主学习是让学生按照教学目标完成知识的梳理,而合作学习则是小组之间认真学习和完成基本的课堂任务,对课本知识进行演练和熟知,同时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环节为下一环节做好准备。

分组汇报,经过上一环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已经初步了解和掌握了知识的要点和难点,这时教师通过让学生主动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组汇报,认真帮助他们解决发现的问题,疏导他们心中的疑惑,既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剖析。

课堂总结是对整个课堂学习的一次整体性回顾,如在哪个实验中出现了纰漏,各种定理的成立条件等,学生是对各种探究做了哪些尝试,效果如何等?

练习训练和教师评估是教师对于学生整个知识点进行一次基本的练习和摸底,通过练习的结果对学生以及整个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为下一堂课程做好准备。

总之,开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合作式学习教学时,一定要还课堂于学生,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完善合作式教学体系。

小组汇报式教学 篇7

一、《小组工作》课程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 正在逐渐走热。但是, 正因为其是一门新专业, 所以目前尚有很多地方面临困境, 特别是实务课程的教学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专业实践环节。《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 也正面临一系列教学教育难题, 对此需要进行认真的反思,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学模式重课堂, 轻参与。目前的《小组工作》课程教学往往局限于课堂知识讲授, 学生则是被动的教学对象。课堂知识讲授固然重要, 但体验式、参与式学习模式更为重要, 有体验、参与才会有进一步的反思, 才会有更多的经验积累, 才会主动地去学习已有的理论知识, 能力才会有更快的提高。

二是教学手段重灌输, 轻启发。目前的《小组工作》课堂教学模式中, 往往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主要是向学生灌输原理和技巧, 但缺乏足够的示范、模拟和参与。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使得学生即使掌握了相关的原理和技巧, 也学不会举一反三去灵活使用, 使学生感觉课堂所学脱离实际或者不能应用于实际, 从而也难以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是教学内容重理论, 轻实务。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作为应用性学科, 虽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并用, 但受多种因素限制, 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还未实现真正的转变,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还很严重。当前, 《小组工作》课程教学呈现出“纯理论的知识讲授多、实践性的操作练习少”的状况, 体现不了《小组工作》课程的实务性特征, 也无法让学生真正获得实务技巧的学习、锻炼和提高。

鉴于此, 有必要进行《小组工作》课程教学改革, 突破专业教学的瓶颈, 探索适合专业发展和学生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 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二、体验式学习的概念及意义

我国《现代汉语辞海》对“体验”的解释是“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的事物”, 强调体验者的“经历”。一般意义上“体验”, 是指学习者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 在亲身经历的学习与探究活动中获得情绪感受, 融入自身的经验之中, 并对原有经验发生影响, 是影响学习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活动。

体验式学习 (Experiential Learning) 又称发现式学习、经验为主学习、活动学习或互动学习, 是由学员自愿参与一连串活动, 然后分析他们所经历的体验, 使他们从中获得一些知识和感悟, 并且能将这些知识和感悟应用于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即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 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 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

一般认为, 体验式学习的理念主要来源于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学习者只有通过实践, 尤其是自己动手操作, 才能学会知识, 发展技能。由此可见, 体验式学习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式, 不再是单向式的知识传授, 而是一个互动式的学习过程, 主要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1) 参与性。以行动学习为主, 强调学习者亲身参与并体验活动的完整历程, 并以分享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为导向。

(2) 情境性。重视情境在学习中的作用, 把学习置于一定情境中, 让学习者进入情境或介入实践活动, 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和体会。

(3) 主体性。强调学习者是一个主动参与者, 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旁观者与接受者, 学习的过程不单是以教学者为主, 而是教与学互为主体性。

(4) 趣味性。强调学习是一种乐趣, 注重学习情境的设计和引导, 通过有趣的、轻松的学习模式寓教于乐。

综上, 体验式学习的核心是“做中学”, 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 让学习者通过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然后通过反思再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 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简言之, 就是先行后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 《小组工作》作为一门实务性特征明显的方法类课程, 教师理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学习情境, 提供信息、资料、工具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 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通过反省、分享、总结等途径获得知识、发展专业技能。

三、《小组工作》课程的体验式学习教学改革

如前所述,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就目前的教学方法来看, 学生普遍反映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 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 亟待改革。而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情感陶冶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体验式教学, 正是符合当代教学模式发展趋势的一种创新教学方式。

1. 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首先, 在课程教学理念上, 反思传统的教育观念, 创新教学思路, 引入体验式学习理念, 强调“做中学”, 即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将自身经历、相关理论知识、专业价值观、实务技巧整合为一体, 突出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取向, 重视学生实务技巧的学习与运用。与传统教学相比, 体验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加强知识储备以及教学的组织和引导能力, 能够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实践体验的内在联系, 并能够“设计”出不同的体验式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有效地“体验”。

其次, 在课程内容体系上需要进行创新、调整。基于本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特征, 应用体验式学习理念, 增加体验性、操作性、实用性较强的内容,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 形成包含理论教学 (理论讲授36课时) 、实践教学 (小组游戏活动3课时、小组工作方案设计3课时、小组工作方案实验室模拟6课时、小组工作实习1~2周) 的更为科学化的课程体系, 并结合课外的社会实践, 通过社会调查、小组工作案例模拟、小组工作活动开展等方式来探讨课程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从而使学生通过课堂内、外的实践, 不断锻炼其小组工作知识和技能。

2.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课程教学方法方面, 强调能力培养, 改变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方式, 积极探索体验式学习理念及方法的应用, 包括案例教学、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小组工作方案策划与实施等现代教学方法,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学习小组工作,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其中根据课程特点突出应用了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一是分组活动进行小组式教学, 其实质是一种“小组”式的体验式学习。例如, 以“small group work”的形式将全班同学分组, 在各组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小组游戏、案例讨论、情境模拟等活动, 来实践小组工作课程的理论和知识技巧,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并不断锻炼提升小组工作技能。一般可6人为1组, 人数太多就不便于每个组员的充分参与。

二是游戏活动与情境模拟, 其实质是创设仿真的体验式学习情境。为此笔者编写了《社会工作小组游戏集》, 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游戏与活动练习。例如, 开展小组游戏工作坊、小组活动情境模拟、小组工作方案策划等, 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练习小组工作方法, 了解、掌握小组工作的实施技巧和相关伦理规则, 甚至能够尝试失败带来的体验和教训, 这些互动的学习内容对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三是小组工作方案设计及演练 (即小组工作方案的策划与实施) , 其实质是进入实际的体验式学习情境。笔者通过编写的《小组工作实务指导手册》对小组工作方案的设计、组织开展等内容进行规范指导。例如, 组织学生在校内开展“大学生新生成长小组”、参加在杭高校社会工作案例模拟大赛, 以及社区及社会福利机构开展小组工作专业实践等, 让学生通过社会现场的实际操作, 了解、掌握实际小组工作的操作流程及相关工作技巧, 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社会工作理论的理解, 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体验式学习的核心是“做中学”, 实质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完全符合现实的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要求, 有助于探索有效的专业教学模式, 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同时, 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 注重学生学习的实际体验, 能够提高教师对知识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对知识的能动构建作用, 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潜能的发挥, 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

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 笔者所教授的《小组工作》课程初步构建了“体验式学习”教学模式, 在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实现了创新,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领悟和掌握小组工作的基础理论和工作技巧, 在体验中激发学生学习小组工作的兴趣, 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实现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但从目前我校以及我国高校整体范围来看, 《小组工作》课程体验式教学尚属探索阶段, 如何把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高度关注学生发展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和发展, 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龚逾慈.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经验探索[J].社会工作 (学术版) , 2011, (7) .

[2]徐丙奎, 何雪松.互动式体验学习与《社区工作》课程的重构[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小组汇报式教学 篇8

(一) 恰当分组, 明确组内分工, 强化合作机制培育学习小组, 让学生学会合作, 是开展小组合作式教学的前提。在培育学习小组的时候, 一定要保证各组成员成绩的均衡, 同时在小组内部实现成员之间的互补, 保证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互相学习, 实现全体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小组之间实力的均衡, 可以保证每一组都是在同一起点, 进行公平的学习, 进行互相的竞争, 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在进行分组的时候, 一定要保证组内成员成绩的合理安排, 在组内进行互助, 这样的分组方式也可以加强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并且还可以对其他同学的看法进行分析与研究, 虚心接受其他同学的意见与建议, 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样就可以凝聚学生的个人力量, 并且将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提升到小组之间的竞争,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提升学生的竞争能力, 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进行小组合作式教学的时候, 每一位学生都要有自己的任务, 这样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实际分组中, 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 进行责任分工, 同时发挥课代表的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例如, 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 任命富有责任心、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为主持人, 这样可以保证讨论的有序进行;任命写作能力强、反应快的学生为记录员, 进行发言要点的记录、组织与整理;任命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学生为小组发言人, 进行问题讨论。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 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 创建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主要就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 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 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情感。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 加强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将其看成是合作的对象, 让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 将学生当成是朋友。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 可以始终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自信心,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小组合作式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 创设问题情境, 加强学生的合作探究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知识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 从而产生认知需求, 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由此可以看出, 老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 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产生直接的影响, 并且和合作探究教学有着一定的联系。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时候, 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差异等, 选择一些学生身边的情境进行导入, 让学生可以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学习,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 在学习"圆"这一内容的时候, 老师可以利用教室、学校、生活中的一些图形, 让学生了解圆的概念, 之后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联想, "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调动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 这样就可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 加强激励机制的落实, 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应用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的时候, 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 进行课前的预习, 同时, 还可以适当的运用一些激励机制, 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 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提问, 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进行一定的表扬, 给予加分, 或者让其他小组进行相应的评价, 之后给出一定的分数, 通过这样的方式,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可以不断优化小组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如, 在学习"二次函数"这一内容的时候, 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的预习, 之后根据学生自己预习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思考, 并且提出相应的问题, 如"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是什么关系, 是否可以互相求解?"提出问题之后,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得到相应的答案, 此时, 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 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 强化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老师在讲解数学概念、解题技巧等知识的时候, 一定要重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相关知识, 实现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比如, 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这一内容的时候, 老师一定要加强对例题的讲解, 让学生可以对相关原理进行掌握, 在此基础上, 进行一些练习扩展, 让学生进行实际解答, 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自主学习, 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重视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加强老师的引导作用, 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 提高教学效率。同时,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 老师一定要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式,教学,课堂高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小慈.对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与技巧的思考[J].成才之路, 2009 (11) .

[2]王杰航.初中数学课堂引入的实证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6 (04) .

小组汇报式教学 篇9

由于中考招生制度的因素, 大部分进入中职校学习的学生入校时数学基础薄弱, 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 两极分化严重. 而中职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进程, 也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 作为中职数学教师,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便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学生的现状, 本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改进以往教学方法, 引进了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尽量让每名学生能学好数学.

二、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本质

所谓小组合作式学习即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按一定的规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通过形式多样的分享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小组合作式学习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有助于改变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 学生被动地听; 教师提问, 学生被动地答”这种单一化、被动化的学习模式, 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性互动交流, 从而促使每名学生的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合作式学习不仅能够创造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氛围, 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保持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合作的热情. 合作式学习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 融于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 最终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

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 正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 这种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而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 因此,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 要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等情况, 合理搭配, 形成一个既具有差异, 又有一定的共同目标的集体. 让小组每位成员都有参与进步的机会, 都有体验成功的空间, 都有良好协作的心态. 小组合作一般以6人左右为宜, 分组时合理搭配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 本人在教学中通常采用6人合作小组制: 一般以两个优等生、两个学困生和两个中等生为主要构成原则. 在这样的小组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强弱, 学习成绩有高低, 学习方法有异同. 学习交流时可以做到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使他们在学习中各有所得, 从而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意识. 例如本人在讲解函数奇偶性这一节内容的时候, 本节课首先通过图像从感性上认识什么是奇函数偶函数, 再通过奇偶函数的定义从理性上了解奇偶函数, 最后通过题目巩固奇偶函数. 有些学生图像理解得比较好, 有些学生定义理解得比较好, 有些学生解题能力比较强, 因此在分组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方面的情况, 合理搭配小组人员, 使学生之间能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四、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突出学生主体, 让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形成合作交流. 这就要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要把学生从被动地去学转变为主动地要去学, 要让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主体的学习态度, 使每名学生学会如何自学, 让每个人都要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去享受和体验学习的快乐. 要让学生把合作学习看作是表现自己才华和能力的场所, 学会主动争取教师和同学的帮助, 汲取他人的意见, 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合作技巧. 在合作中挖掘个体学习潜能, 培养团队精神, 互相补充、共同提高. 让每个人都要尝到成功的喜悦, 进而更加乐意融合在小组之中, 顺利完成小组任务, 最终获得自己能力的提高.

五、确定好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角色定位

小组合作中教师不仅仅是倾听者, 也是小组合作的引导者. 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发表有针对性的意见. 同时, 对学生有创造性的建议要给予鼓励, 让学生永远充满对知识探求的欲望, 永远具有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在合作中寻求快乐, 在合作中不断进步.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制

小组合作学习所追求的是达成整体目标, 同时实现个人目标, 即要使学习小组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追求基于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和个人进步基础上的团体进步. 要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能激发每个小组成员最大潜力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恰当的评价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树立自信心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有助于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七、总 结

无论如何, 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 虽然在教学过程中,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教师存在着许多的困惑, 但是其优点还是显而易见的. 小组合作学习值得我们去尝试.

参考文献

[1]沈建峰.“小组合作学习”缘何“流产”[J].教学与管理, 2002 (20) .

[2]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03) .

[3]王文凤.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2 (02) .

[4]赵永宁.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J].宁夏教育, 2002 (Z2) .

小组汇报式教学 篇10

一、小组式教室排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本文中的小组式教室排位的具体方法为:将课桌在教室内分散放置, 每张桌可以由两三张课桌合并组成, 3到5个学生围坐在课桌旁。这样的排位方法一方面利于学生分组自由讨论, 另一方面又方便老师到各个课桌旁分别指导[2]。这种教室排位方法被称为“咖啡座式”排位法。

以一次在小组式排位的教室里进行的教学活动为例, 实际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五个步骤[3]:

1. 确定目标阶段

这个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归属于教师的, 教师在教学活动前向全班陈述学习目标。这里的学习目标不仅指具体的学习内容, 如语音、语法、句型、会话等, 而且还包括学习的策略、方法等。

2. 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以学生自学为主, 根据学习目标, 由学生个人自学,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为小组讨论阶段作准备。

3. 小组讨论阶段

在已经自学和初步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学生可以互相提出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 小组成员要汇报各自的自学情况, 并且在讨论的基础上, 获得对问题一致的答案, 并共同帮助能力比较差的小组成员。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就是起引导作用, 引导学生去找到正确的或者与正确答案接近的解答。

4. 组与组交流阶段

小组内部的讨论结束以后, 即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 即全班的交流。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代表发言, 汇报组内讨论获得的共识。其他各组在其发言完毕后可以作出补充、质疑和评论。对于有异议和疑问的问题, 组与组之间可以进行讨论和解答。

5. 总结反馈阶段

教师按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 并通过课内练习等方法巩固学生知识, 检测教学结果。对学生中产生的具有共同性的问题进行归纳, 与学生讨论并形成一致意见。

二、小组式教室排位的优点

1. 对课堂效果的影响

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改善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记忆力和外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运用能力。

2. 对建立课堂上新型师生关系的影响

小组式教室排位的方式, 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群体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对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影响

小组式教室排位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交往意识和合作精神, 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互相认识、交流、了解的机会。通过小组成员各抒己见, 综合群体的意见, 可以达到完美的境界。长此以往, 学生会认识到:任何成功必须依靠每个个体的积极参与与相互间的合作才能实现。在这样的学习生活中, 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必将得到充分的发展[4]。

4. 对人际交流能力的影响

大学生青春年少, 处于生命中的黄金时期, 这个时期的学生, 精力充沛, 求知欲强, 记忆清晰, 思维敏捷, 情感丰富, 积极向上, 是发挥聪明才智的最佳时期。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 这种欣赏不仅来自老师, 也来自同伴。而小组式学习则充分地把个别化和人际互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 尤其是在小组活动中, 成员间互相交流, 彼此争论, 互教互学, 共同提高, 同学间通过提供帮助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 又通过互相关系满足了归属需要[5]。在小组中, 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倾听他人的意见, 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交流技能。这正是许多独生子女所缺乏的。

当然,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普遍适用的, 座位编排模式也没有万能的, 教学情景千变万化, 所有方式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编排模式, 同时也要考虑与之匹配的教学环境, 从客观实际出发, 扬长避短, 灵活选择, 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摘要:本文通过对传统外语教学中座位排列的弊端的分析, 引出了小组式教室座位安排在课堂活动中的具体的实施过程的描述, 并分析了这种座位安排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活动步骤,课堂效果,师生关系,合作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时见.课堂学习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伟.教室设置与学习模式[J].远程教育杂志, 2004 (1) .

[3]唐晓杰, 等.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

[4]大卫·W·约翰逊, 罗格·T·约翰逊, 卡尔·A·史密斯.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在教与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M].刘春红, 孙海法编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小组汇报式教学 篇11

关键词:合作学习;有效性;小组交流;高效课堂

三年来,在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十堰市东风二中数学教研组全面推行小组合作教学,努力打造二中特色的高效课堂。东风二中的小组合作式课堂体现出两大亮点:一是自主管理,以小组长为核心,各司其职,人人参与,大家动手,所有学生都想学、乐学!二是合作学习,学生之间争论、提问、质疑,相互帮助,气氛热烈。我们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数学课堂中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在这种目标结构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改变了单纯的“输—赢”关系,极大地消除了对于竞争失败的恐惧,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学生勇于实践和创新提供了无穷的动力。

我们重点从以下两点来做这方面的工作:一是经常向学生讲述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以及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如前人对勾股定理的有关研究,概率统计中人们对骰子规律的探索;再如祖冲之和圆周率的故事,华罗庚和陈景润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启迪,催人上进。二是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喜爱数学,乐于学习数学。如圆周率π的推导,如利用图形的变换创造自己喜欢的图案等都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生生互助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力的重要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特点决定组员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而为学生提供开展互助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小组中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彼此合作、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从而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我要学”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激发。要让学生多尝试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题目,如有关家庭交水费的问题,有关如何选择全球通和神州行两种手机资费的问题,都是让学生先在生活中实际调研之后再解题的……每个组员都有平等的机会在自己的小组中讨论并解决问题,他们学会了从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迪,学会了与同伴密切交往,热心互助、真诚相待。这些活动最终都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引导放射思维,鼓励大胆想象

探索和创新的起点是置疑。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十分珍惜、爱护、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及想象力,当有的学生发现和提出含有某种创新因素的“新奇”问题的时候,教师不必忙于自己去解答,而应及时抓住这种难得的机会或苗头,因势利导,把它作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让全体同学共同思考。比如说数学中常见的“一题多解”问题,我们总是给学生很多的时间和很多的空间去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另辟蹊径。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求异思维,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深入思考,打破常规,力求从其他角度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多采用求同思维,激发学生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解决同一个问题。因此,我们总是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促使学生养成充分思考,独立解疑,勇于打破旧框框,自觉探究的习惯。

四、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但也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导”促进学生實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首先,教师要设计符合中学生认识规律的活动,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第九册“垂径定理”的讲解中,就是引导学生从最熟悉的赵州桥的形状、弯月亮等常见图形,发展到这些图形的共性——轴对称,最后从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很快就得到了垂径定理。其次,中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强,概括力也不强。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不能急于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而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给学生以观察和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小组“合作式”的学习形式作为集体教育形式的一种补充,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启迪、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合作式”教学有利于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说:“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教育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是其中的最大之一。”我们发扬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周彬.叩问课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二中)

小组汇报式教学 篇12

一、 英语学习小组式的教学模式应该遵守的原则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分类原则。班级内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程度高低不同,将不同的学生归为不同的英语学习小组需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分类原则,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然后按照分层抽取的方式,将全体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组内都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公平公正的原则。由于学习小组内都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不能只重视优等生而忽略后进生,而应该给每个学生公平的机会,让他们都有机会在课堂上表现自己。

二、英语学习小组式的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1.课前措施。

(1)导学案:每一个单元,作为老师,笔者都会给学生一个导学案,导学案中包括了重点单词,重点短语,及句式结构,以及这个单元的重点语法。但仅仅只是列出知识点,绝对不会给与学生明确的单词,短语意义和句式结构的用法,学生自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工去进行查找这些单词,短语意义及句式结构的用法。

(2)以小组为单位来读熟每个单元的生单词,笔者所任教的班级整体英语基础水平比较差,让他们自己去开口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以小组为单位就不一样的,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带着基础差的学生,碰到了问题学生可以一起集体讨论解决;如果大家都解决不了,也可以将问题集中来向老师提问,避免了提问重复和可能拖延的问题。经过高一一年的训练,学生可以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读熟一个单元的单词。

(3)在课前,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报一次听写,记忆一次单词和短语,完成上课文前对单词和短语的第一次巩固。听写的过程中,也让小组成员之间对新单词的读音相互进行了纠音。

2.课中措施。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模式的PK赛来解决导学案中所提到了语法问题和新单词的意义所在,看哪个小组解决的问题最多,以竞争的模式来激励学生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的任务。如果中间出现误差或是不详尽的地方就由老师来解答。

(2)课文主要是作为任务阅读的一个培训来完成的。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文阅读,这是第一次的阅读就是fast-reading(快速阅读);第二次阅读就是careful-reading(精读让学生通过导学案中给出的重点句式在文章中找出句式结构的用法,并写出例句以做练习巩固。

(3)语法:语法学习分两步走:第一步: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去进行讨论对语法概念的理解并在课堂中讲解出来,由老师来评定哪些小组在理解中对语法的概括是最精准的。第二步:练习巩固,完成练习后,学生会自主订正答案,然后将错误提出来并改到改错本上去。

(4)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在各个学习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每节课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分,对表现不好的小组进行鼓励和课下指导,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有重要意义,让学生在竞争中享受合作的快乐。

3.课后措施。

课后是一个巩固复习的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的知识的理解。

(1)学生们会轮流值日报听写,这样可以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对单词发音的情况,同时也让学生有一个主人翁的感觉。

(2)单元测试,测试中包括了新单词的辨析,阅读,完成句子的语法练习。全面了解学生在这个单元的各个部分掌握的情况。

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就相当于一个指导大纲和助手的角色,从宏观上给学生进行分析和指导,所有具体的学习任务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毕竟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老师灌入的模式能让学生学习的容量是有限的,我们只有教会了学生们方法和能力才能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的更远,更深。

综合以上论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英语学习小组式的教学模式需要在遵循科学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其效用。合理运用英语学习小组式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使班级的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他们在分组讨论和学习中学会互帮互助,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班级中程度比较差的学生得到所在小组的帮助,重燃他们的学习激情,让他们重新爱上学习;此外,英语学习小组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让教师有时间更好致力于其他工作,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摘要:新课标主张教学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更加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英语学习小组式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够为当前的大班式教学注入新鲜血液。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英语学习小组式的教学模式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分别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和阐述,可以促使英语学习小组式的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航空科研院所下一篇:篮球意识的形成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