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结合(精选12篇)
手法结合 篇1
关键词:颈椎病,中药熏蒸,手法
自2008年1月~2008年5月,我科采用手法和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6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11~71岁,平均45.33岁。平均住院天数19.87天,病史3小时~30年。有明显外伤史4例,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 和1992年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颈椎病各型诊断标准为基础。均经颈椎正、侧、双斜位CR片或MRI检查。其中颈型颈椎病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10例,脊髓型颈椎病12例,混合型颈椎病2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17例。
2 治疗方法
2.1 颈项肩背松解手法
治疗部位在颈项部、枕后部、肩胛区、肩胛间区和横突后结节等处为主。取风池、风府、颈夹脊、天鼎、天宗和阿是穴等为主。采用点按、拿法、按揉、弹拨、滚法等,使颈部肌肉等软组织充分放松,点按穴位至得气。利于下一步调整手法的实施。
2.2 调整手法
医者站在病人身后,令患者端坐位,颈部自然放松,前屈约30°。以棘突右偏为例,医者左手拇指固定偏歪棘突,右臂屈肘固定患者的下颌、面部,手掌心抱住后枕部,先拔伸颈部,再旋转其头部的同时,固定偏歪棘突之拇指相对用力向对侧推,可听到“喀哒”响声,手法完毕。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2.3 中药熏蒸法
取当归20g、骨碎补15g、牛膝15g、防风15g、凤眼草15g、川椒10g、红花10g、生艾叶10g、乳香10g、没药10g,装袋封口,将药袋放于储药槽,加半脸盆水浸泡2小时以上。打开电源开关,调整气温表60~70℃加热,达此温度后,用一次性中单铺于熏蒸床上,按蒸汽孔大小剪开,暴露蒸汽孔,患者平卧于熏蒸床上,暴露欲治疗部位与蒸汽孔对应,上面盖衣被,将身体包严实,不漏气为宜,这样始终保持局部恒温 (40℃左右) ,不致于烫伤。每次熏蒸3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1]
治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3.2 疗效评定
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按上述标准评定,治愈53例,占88.3%;好转4例,占6.7%;未愈3例,占5%。
4 讨论
因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所致失稳和压迫邻近组织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者,称为颈椎病。本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但颈椎间盘退变是本病的发病基础,不良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从事职业与发病率有着密切联系。本组病例大多数有经常卧位看书或看电视的习惯,部分人也有经常上网的嗜好,还有睡枕过高、过低或材质过软等情况。此外,坐办公室及司机长时间一种姿势,很少活动。以上因素加速颈椎间盘退变,造成脊柱内、外平衡失调而发病。
按中医学“经脉所通,主治所及”之理,结合西医的神经分布,点按、点揉经脉及穴位或神经末梢,起到提高痛阈、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颈项肩背松解手法能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运。调整手法能纠正椎体位移、小关节错位及小关节滑膜嵌顿,调整退变的椎间盘、受压的神经根和椎动脉、及椎骨的位置关系,从而减轻或消除对神经、血管的刺激,还能平衡脊柱两侧肌力,有助于纠正颈段脊柱侧弯和生理曲度的恢复。中药熏蒸,湿热渗透性好,药物成分通过皮肤渗透吸收,直接作用于患部,局部药物浓度高,发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行气、散瘀消肿、舒筋止痛的药理功效。起到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加速致痛物质和代谢物质的排泄。两种方法结合,疗效明显。值得提出的是,调整手法应使颈部前屈,先纵向拔伸再旋转,用力宜轻柔,禁用暴力,更不能一味地强调听到“喀哒”声响,而过度旋转颈部。以免造成医源性损伤或出现不可逆转的不良后果。此法应在患者充分放松的情况下进行。施法得当,可提高疗效。
此外,颈椎正、侧、双斜位或张口位像不可缺少,每个位置像都不能互相取代,是临床诊断治疗重要的辅助检查资料。同时,颈部血管彩超也不可缺少,它可了解血管走行、供血情况、血管壁的发育及有无附壁血栓形成,有效的指导是否应用调整手法。必要时查颈椎MRI。肌力、肌张力改变或出现锥体束征时禁用或慎用颈部调整手法等。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186.
手法结合 篇2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以后。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丞,刚由洛阳到江南,恰巧辛渐正要回洛阳,于是作此诗送朋友辛渐。
前两句是诗的第一层,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它如同用一幅巨大的水墨山水画作背景,衬以高高的芙蓉楼,奔腾的大江,如织的冷雨,接天连江,友人、高楼、整个吴地都笼罩在潇潇冷雨中,为即将的离别平添几分悲凉气氛。“楚山孤”既是写实景,也是诗人孤寂心情的写照。一向豪迈的王昌龄,一场送别,一阵冷雨,怎会如此落寞?原来诗人被贬岭南,自负甚高的王昌龄在官场上很不得意。
后两句是诗的第二层,转入议论,表白自己崇高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
辛渐归去的洛阳是唐代的东都,名人荟萃,诗人又素负诗坛盛名,亲友故交一定会问起他的近况。诗人借用六朝时鲍照《白头吟》“清如玉壶冰”的诗句,推陈出新以“一片冰心在玉壶”作了回答,自喻高洁、清白的品格。他让辛渐代言:虽然自己多次遭到打击,被排挤陷害,但绝不会同流合污,向恶势力低头;要一尘不染,如玉壶冰心,晶莹洁白!
民族音乐与创作手法的完美结合 篇3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 松雪草 结构分析创作特征
一、 结构分析
《四月——松雪草》
鲜嫩碧绿的松雪草,映带着早春的残雪……旧日的愁眉苦眼,还在流淌着最后几滴泪珠。未来的幸福,将给你带来新的幻想。
《四月——松雪草》的曲式结构为再现单三部曲式(见例1)。乐段A(1——24)小节是bB大调,三乐句乐段,主旋律富有歌唱性,旋律宽广的呼吸,音乐陈述的不间断性及某种即兴因素等,给人感觉以自由惬意的感觉。因此也有人将乐句细分为多个乐节。乐段A是以柱式和弦为伴奏织体,由均分的八分音符组成,打破了传统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乐句a的主旋律在上方声部,(1——2)小节以主和弦到属和弦的和声进行,明确了主调性,(3——4)小节转到了下属关系调c小调上的导七和弦到主和弦进行,(5——8)小节又转到了三级调d小调上,并以属到主的正格终止结束了a乐句。乐句b是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通过模进的手法来进行发展的。乐句b和乐句b1是平行乐句的关系,两个乐句以不同的终止式形成呼应。乐句b和乐句b1是三声部织体,主旋律隐藏在中声部,并由左右手交替演奏,增加了高声部的伴奏,和声变得更为丰满。乐句b的开头(9——10)小节是阻碍进行(D43-VI6-T),(11——12)小节转到了c小调上,形成转调模进,之后通过重属和弦回到bB大调,在(15——16)小节是bB大调的阻碍进行,中间加入了Ⅵ的副属和弦,亦可看做是短暂的离调,即g和声小调的正格终止。乐句b1在(21——25)小节以(DVII65/D-K64-D7-T)的完满终止结束了乐段A。
乐段B(25——58)小节是既有展开,又有对比的综合性复乐段,调性为g小调,乐句c是以两个的乐节为基础,连续重复三次构成的,旋律包含两种富有对比性的材料——先上行三度再下行级进的舒缓节奏与向上进行的音阶式旋律,刻画出松雪草娇弱而坚强的形象。该乐句的和声进行是g小调的(t-D7/D-d)。乐句d(33——40)小节,采用了新的材料,运用了模进和重复的手法,乐句以
(t—tsⅥ)的开放性的和声进行终止了乐句。乐句d1是乐句d的变化反复,(53——56)小节是向bB大调的离调进行,以它的D7为主干和弦。在(57——58)小节中,通过SⅡ2—D7的和弦进行过渡到了再现段。
再现段A1(59——74)小节是缩减再现,回到了主调bB大调,由两个乐句组成。尾声(75——86)小节由三个乐句组成,音乐逐渐平静,意味深长,渲染了大自然温馨的而感觉,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该乐段s—T的变格进行反复出现了三次,全曲以变格终止结束。
二、 创作特征
1.调式手法的多样性
《四月——松雪草》在创作中,调式的手法与传统古典音乐创作有所不同,且较为多样。作者将自然小调与和声小调的功能与色彩进行有机的联系,新颖丰富了旋律表现力与和声进行(见谱例2)。该谱例中,g小调重属和弦与小属和弦的连接,使得音乐色彩对比鲜明,与低声部固定的伴奏音型,塑造了松雪草绽放着蓝白的小花在风中摇曳的动态之美。
谱例2(25——29)小节
除自然小调外,还使用了多利亚小调与弗里几亚小调。多利亚小调的特点是升高了六级,从而在一级与六级之间形成了大六度(因而成为“多利亚六度”)。在(36——40)小节中,就使用了多利亚调式。弗里几亚调式的特点是降低了Ⅱ级,从而在Ⅰ和Ⅱ间形成了小二度(称为“弗里几亚二度”)。这种和弦关系,与西方的音乐有所不同,在俄罗斯音乐中,强调了极为典型的和声进行的民族特性的调性。在(50——51)小節,运用了弗里几亚调式,是整个和弦进行具有一种特殊的、古老的色彩。
在俄罗斯民歌和俄罗斯作曲家的创作中,还非常普遍的应用着交替调式。交替调式最简单的形式就是一个自然大调和它的平行小调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个统一的调式中。一般典型的是从大调开始,结束平行小调。该乐曲中,乐段B的调式变化是由g小调转到bB大调,这种交替形式的创作是极为罕见的。
2.弱化功能性和弦连接
《四月——松雪草》的和弦进行中,除各种变格的四、五度关系和弦外,三度与二度关系也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形成了在某一功能组的范围内几乎是平等地使用不同和弦的做法。例如34小节的t—dⅦ的和声进行,是自然小调二度关系和弦。第39、40小节t—tsⅥ,是三度关系的和弦进行。
3.离调模进
乐段A的和声进行是以调性的模进为主,整个乐段是bB大调,调性进行频繁的离调模进,转到了c、d、g小调上,在前面的的结构分析中已经论述了。由于离调的音组有规律的连续移位,而使得音乐调性暂时处于模糊状态,声部中的半音进行增多,和声色彩的变化更为丰富。
通过对该作品的分析,我可以看到柴可夫斯基将本民族的音乐与创作手法进行了完美结合,以景寓意,将内心忧郁而又乐观的情调表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手法结合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18~66岁,病程1个月~3年,均单侧腿痛,所有患者曾采取牵引、推拿、针灸、局封、输液等治疗,均无明显疗效。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1]:腰部有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常发于青壮年;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感觉过敏或感觉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跟膝反射试验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减弱;X线片见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示椎间盘突出部位及程度。
1.3 治疗方法
1.3.1 针刀
腰椎棘突旁开1.5寸,臀中肌、髂胫束、臀上皮神经压痛和硬结粘连条索状明显处行针刀治疗,椎间盘突出上位椎体患侧横突进针,刀锋到达骨面后(此时退出针刀,换刀锋磨过的钝针刀,以免锋利的刀锋损伤神经和血管)向下转移刀锋,到达横突下侧边缘深入,病人下肢坐骨神经分散区有酸胀感时沿坐骨神经方向切开2~3刀[2],松解有压痛及硬结条索状的臀中肌、髂胫束、臀上皮神经时针刀要到达骨面,出现酸胀麻木等向下肢放射感后固定针刀,纵横向摆动针刀以加强触激。
1.3.2 推拿手法
患者俯卧位,腰骶部及腰肌肌肉紧张压痛点及条索状处行分筋理筋等放松手法,重点在患椎横突处。患侧在上,健侧在下,患者曲膝,医生立于其腹侧,一手置于髂嵴处,另一手放于肩部,当患者躯干扭转到极限程度轻轻晃动,感觉患者肌肉放松时双手相反方向同时交叉用力,感觉腰部有弹响声;须注意轻巧用力及双手发力时机[3]。
1.4 疗效标准[4]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或是接近消失,直腿抬高试验85°,能恢复原工作;好转:症状大部分消失,直腿抬高实验超过70°,可基本恢复工作;有效:症状部分消失,直腿抬高实验较前改善,可担任较轻松的工作;无效:症状无改善,不能担任工作。
2 结果
痊愈38例,占76%;显效8例,占16%;无效4例,占8%;总有效率为92%。
3 典型案例
包某,男,42岁,广西合浦沙岗镇农民,腰骶部疼痛3年余,3年前有外伤史,近一个月加重,并出现左侧腰腿痛沿下肢外侧及腘窝处放射痛,疼痛剧烈时喜曲髋曲膝,截石位可缓解,不能平卧,行走时不能挺直腰,不能直腰坐,24小时未眠已一周。检查见腰脊柱左(痛)侧凸和后凸,直腿抬高试验左30°,右80°,无征象,双侧L3、L4、L5横突间髂后上棘臀中肌处、髂胫束、臀上皮神经处有压痛或(和)硬结粘连条索状。X线常规片示:L3、L4、L5椎体前脚骨赘形成。CT片示:L3~4、L4~5、L5~S1腰椎间盘突出。采取上述针刀及推拿手法治疗,每周1次;治疗1次后,当晚病人可平躺睡觉5小时,治疗5次后腰臀痛全消失,双腿直腿抬高试验85°,双L3~5后关节、L3~5横突尖和臀中肌、髂胫束压痛点基本消失,条索状硬结变软,基本治愈。
4 体会
外科手术切除突出椎间盘时找不到完整的髓核,找到纤维环和髓核混杂在一起的瘢痕组织,可见逸出的不是髓核,而是瘢痕组织[5]。许多患者手术后症状未能缓解,或缓解一段时间又疼痛如初。由于结缔组织粘连,神经受阻或结缔组织卡压阻碍神经的正常活动,针刀切割和触激产生的反射可松解粘连,解除卡压[6]。
摘要:目的:探讨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针刀及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痊愈38例,占76%;显效8例,占16%;无效4例,占8%;总有效率为92%。结论: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良好。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疗法,推拿手法,疗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42.
[3]杨双喜,薛晋玉,脊柱病和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3-164.
[4]吴少祯,吴敏.常见病的诊断与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53.
[5]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41.
手法结合 篇5
1 园林设计和环境心理学的密切联系
1.1 环境心理学的概念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和他们所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环境和人们心理的相互关系,用心理学的方法去分析人们的生活与这个社会、所处环境等各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人的心理在各种环境下发生发展的规律。
1.2 园林设计与环境心理学的锲合
手法结合 篇6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显赫一时的青花,由于受其他陶艺颜料发展的冲击,虽然青花本身不会黯然失色,但因受色调单一的限制,无论其是否可分浓淡、明暗、或从色阶上分析,毕竟它是一种冷色调,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欣赏需要了。此时的陶工们便运用了一种新的技法,即在冷色调的青花艺术中加上一点暖色调,如红黄之类的陶瓷颜色,使青花的画面顿时焕发了青春,这点颜色弥补了青花的不足,起到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作用。
明成化之前的青花斗彩,纹饰线条纤细,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所填色彩较淡,在绘老人和小孩的衣服时,只绘单色外衣,而无内衣衬托,故有所谓“成窑一件衣”之说。另釉上色彩多平涂,且无阴阳向背之分,山石也无凹凸之感,干枝不皴皮,花朵多一色,花心另填色彩。但成化斗彩设色却很多,色彩透明、鲜亮,红彩鲜艳耀目;鹅黄娇嫩透明且微带绿色光泽;杏黄微带红色光泽;蜜蜡黄稍微透亮;姜黄则色浓光弱;绿色也有深浅之分,水绿、叶子绿、山子绿等,也皆透明而微带青色光泽;紫色大多如嫩茄皮之浅蓝色,特殊者为浓黑紫色,姹紫色浓而无光。丰富的色彩因此得以尽情运用,加之有着精细白瓷的衬托,更加生动地再现了自然本色。如故宫博物馆收藏的成化斗彩三秋杯,胎体红腻纯洁、釉面肥嫩、美似脱胎,从器里明晰可见外壁的文饰,所绘兰花、小草,线条纤细,色彩淡雅,似能嗅到随风荡来的馨香,所绘蟋蟀,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作翩翩飞舞状。绘画之精巧,值得我们后人好好地学习与借鉴。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随之对青花斗彩这门陶瓷艺术的审美情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纯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美相结合的作品凸现于世,着力把思维、形象与社会融为一体。因此简明朴实型或抽象型或图案型的表现形式与青花斗彩这种装饰手法自然而然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越来越多地被陶艺家们广泛地运用。如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施于人先生的斗彩作品《红寿》,便是利用了剪纸这个姊妹艺术的表现手法及色差的对比,使得画面呈现一派热闹非凡、吉祥喜庆的气氛。他打破了传统的绘画手法,采用了具象形图案式的空间性的现代设计观念,以静取动,生气盎然的魅力让斗彩这门陶瓷艺术随时代的前进而向前迈了一步。
虽然青花斗彩能够淋漓尽致地发挥青花和新彩的优越性,但也不能胡乱地统统搬上陶瓷画面。陶艺家在创作一幅青花斗彩作品,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在青花斗彩作品中,由于其运用的绘画材料和烧成工序都与别的陶瓷姐妹艺术有所不同,故其在构图布局上更应考虑得特别周到,青花斗彩在一般情况下有两种绘画方式,一种是在画面不足的地方或画面不够完整时;一种是有意识地留下某些部位,使画面显得稳定而又协调,达到预期的美化效果.如不经思索随意凑合,那就失去斗彩的意义了。审时度势,这也是我们的陶艺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审美经验,实际上也是人本身就具有的自然知觉感受,在用釉下青花作画时,要考虑到釉上新彩的合理安置,而在釉上斗彩时,更要尽量弥补因人工所不能止阻的窑火所带来不足之处,周密严谨的布局,远近虚实的处理,色彩的匠心独运才能给人们带来心情愉悦的审美情趣,为我们的生活多一点别样点缀。这样的作品才不失为一件好的青花斗彩作
如以中国轻工业陶研所的陶瓷艺术家戴荣华先生的《牧歌》为例,画面以青花料画近景的水,中景则绘山石边框以及牧人和耕作之后休息的牛儿,近处的山石以新彩颜料辣椒红利索地刷上几笔,使得山石的体积感跃然于瓷面,远处的山运用灰蓝的新彩料掺以油料,利用油料的流动性,使之自然成型,而又若隐若现,好象刚刚雨过天晴,牧人们正享受这份闲雅的气息,空中弥漫着一种湿润的空气,整幅作品色调清晰雅丽,乡间生活气息不时逼向我们,久挥不去;画面构图适当,山、石、人的安排,主次鲜明,层次丰富,一派秀美和谐的自然景色,这不正体现了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向往大自然的心态吗?一幅好的作品也体现了作者是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
青花斗彩的魅力是作者个性品位和作品气韵的最高境界,她从作品中的整体物象中飘逸出来,不仅要求作者自身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文化素养,而且还要求陶艺家们的不断创新,创作出更具魅力久远的作品来,也因此让我们共同感受生命的意义,感受精神美感的又一次飞跃。
手法结合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肩周炎患者110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中男27例, 女33例;年龄42~72岁;左肩29例, 右肩31例;病程20d~14个月。对照组男23例, 女27例;年龄43~70岁;左肩24例, 右肩26例;病程30d~13个月。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2组病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1) 有过劳、外伤或受寒病史; (2) 年龄在50岁左右; (3) 发病多为隐袭性, 无全身症状, 无局部红肿; (4) 肩部疼痛, 以肩关节外展及上举时加重, 肩关节活动受限或僵硬; (5) 后期疼痛缓解, 但关节功能仍受限, 日久可伴三角肌萎缩; (6) 压痛点常见于肩峰下滑膜囊、肱二头肌长头腱、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7) X线检查, 早期多为阴性, 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偶有肩袖钙化点。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1) 运动推拿手法治疗。先用揉、拿法对肩部肌肉进行放松, 再牵拉肩关节, 后令患者主动前屈上举肩关节至最大幅度, 同时点、弹拨肩后部岗下肌、大圆肌、小圆肌最明显的压痛点, 力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持续20s, 后嘱患者放松, 休息10s, 再重复2次;让患者上肢自然下垂, 医者一手手掌置于患者上臂内侧向外拉患肢, 令患者上肢内收以对抗, 同时医者另一手点、弹拨患肩三角肌、冈上肌、肱二头肌短腱处压痛点, 力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持续20s, 休息10s, 再重复2次;嘱患者上肢自然下垂, 医者一手手掌置于患者上臂肘后部, 向前推患肢, 令患者上肢后伸以对抗, 同时医者另一手点、弹拨患肩前部最明显的压痛点, 力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持续20s, 休息10s, 再重复2次;最后按患肩部肌肉, 拉抖患肢结束。每天1次, 10d为1个疗程。 (2) 针灸治疗。手法治疗后均行针灸治疗, 取肩髃、肩井、肩内陵、阳陵泉、手三里、曲池、外关、合谷、阿是穴, 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 腧穴部位常规消毒后, 选用1.5~2.0寸毫针, 针刺以上穴位, 直刺或斜刺, 深度1.0~1.5cm。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手法, 留针30min, 其间每10分钟行针2次, 每天1次, 10d为1个疗程。
1.3.2 对照组:
采用肩关节周围痛点穴位注射。患者取坐位或卧位, 选3~5个最为明显的压痛点, 常规消毒, 每点注入复合止痛液 (1%利多卡因5ml+曲安奈德15mg, 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 3~5ml, 操作过程严格要求无菌操作。疼痛解除后即行功能锻炼。每周1次, 一般1~2周为1个疗程。
1.3.3 功能锻炼:
2组均在治疗的同时, 指导患者每天坚持做肩的外展、外旋、背伸、上举、环转运动等功能锻炼。
1.4 疗效判定标准[1]
治愈:肩部疼痛消失, 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好转:肩部疼痛减轻, 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 (治愈+好转)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6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讨论
肩周炎, 中医称之为漏肩风、肩凝症等, 属“痹证”的范畴。现代医学认为肩周炎病理表现主要是关节囊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 治疗有一定难度。肩周炎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 病程长者出现肩部肌力减退、肌肉萎缩, 进一步加重症状。针灸和按摩手法配合运动治疗, 有针对性地解决了肩周炎的疼痛、粘连和活动受限及肌力减退问题。针灸法采用压痛点、局部取穴和循经取穴, 所谓“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 可疏通经气, 加强气血运行, 调节机体内部的平衡失调, 起到减轻疼痛、松解粘连的功效。推拿手法侧重于松解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粘连, 使肌肉放松, 疏通筋脉,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改善组织营养, 阻断疼痛循环[2]。同时对患肩周围肌肉行抗阻等长肌力锻炼, 可使这些肌肉肌力得到增强。笔者在多年工作中发现, 当抗阻等长运动, 主动肌收缩时, 其拮抗肌可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 此时对拮抗肌行手法按摩可达深层拨动, 使粘连松动, 局部组织血运加大, 活性得以增强, 逐渐恢复肌腱弹性, 使关节滑利, 从而促进肩关节功能活动的恢复。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以主动运动代替扳法, 减轻了术中痛苦, 减少了由于骨质疏松、力量过大而致骨折等意外的发生。术后的功能锻炼可防止组织的再粘连, 加速渗出物的吸收, 促进肩关节的功能改善。
综上所述, 运动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肩周炎, 方法简便易行, 疗效显著且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推拿手法结合针灸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运动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周围痛点穴位注射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6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运动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肩周炎,针灸,推拿,运动疗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90-191.
手法结合 篇8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8月江苏省卫生厅编《常见疾病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的诊断拟定: (1) 有抬重物或做某一动作时突然腰部剧痛不能动弹史。 (2) 腰部活动、咳嗽可使疼痛加剧。一般无腿痛, 但可有髋部或大腿的反射痛。 (3) 腰部僵硬, 腰背部肌肉痉挛, 主动活动受限。 (4) 软组织撕裂伤局部有明显压痛。 (5) 直腿抬高阳性, 但加强试验常阴性。 (6) 局部痛点普鲁卡因注射后可止痛。 (7) X线摄片排除骨性病损。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年龄21~60岁。
1.3 排除标准
急性腰捩伤合并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妊娠或哺乳妇女、精神病患者等。
1.4 一般资料
将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骨科门诊治疗的急性腰捩伤患者7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38例中男性21例, 女性17例;年龄23~60岁;病程最短2h, 最长6个月。对照组中男20例, 妇18例;年龄24~60岁;病程最短2h, 最长7个月。所有病例均经X线摄片排除骨性病损。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没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1) 治疗组: (1) 放血疗法:在窝中找到络脉 (即浅静脉) 瘀紫 (胀) 处, 用三棱针快速地刺入到消毒过的瘀紫的浅静脉, 使其出血数滴, 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 (2) 手法治疗:急性腰肌筋膜扭伤者用揉按法、推理腰肌、捏拿腰肌、板腿按腰、舒筋等手法;急性腰部韧带损伤多用理筋复位手法;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者常用牵抖法, 斜板及人背法进行治疗。每日1次。 (2) 对照组: (1) 口服非甾体消点止痛药如芬必得、双氯芬酸 (扶他林) 等。 (2) 制动疼痛严重者, 卧硬板床休息, 使肌肉痉挛得到缓解, 减轻疼痛。疼痛较轻者, 也可能戴腰围制动, 进行轻微活动。2组疗程均为3d。
2.2 疗效标准
参照《常见病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 (江苏省卫生厅编) : (1) 好转:腰痛和肌肉痉挛明显减轻, 腰部活动改善; (2) 治愈:症状消失, 功能恢复。
3 结果
治疗组治愈35例, 好转2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7.37%, 对照组治愈28例, 好转3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81.58%。统计学处理, 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4 讨论
急性腰捩伤即急性腰扭伤。是腰部活动时因用力过大或姿势不协调, 使腰部的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滑膜等软组织受到急性损伤, 出现组织撕裂、出血或轻微损伤。俗称“闪腰”、“闭腰”、“岔气”、“弹背”等。中医文献多称为瘀血腰痛。临床上大部分有腰扭伤病史, 例如搬抬重物时突感腰部剧痛, 不敢活动, 甚至可有局部撕裂感或响声。也有的并非需要很大暴力, 而在诸如弯腰系鞋带、扫地、打喷嚏等动作时发病。查体可见腰部僵硬, 肌肉紧张, 腰椎活动明显受限。压痛点可提示病变所在部位: (1) 棘上或棘间韧带损伤, 压痛点在棘突上或棘突间。 (2) 肌肉或筋膜损伤, 压痛点在棘突旁、横突旁或髂骨翼的肌肉附着处。 (3) 关节扭伤或滑膜嵌顿, 压痛点在腰骶关节、骶髂关节。 (4) 椎间小关节滑膜嵌顿者可无压痛点。本病无下肢痛。
诊断要点: (1) 急性腰肌筋膜扭伤:有明显的外伤史, 多为男性青壮年体力劳动者, 有明确的损伤部位, 腰骶部有压痛和肌痉挛。患者腰部各方面的运动均受限。X线片无异常表现, 或可发现伴有腰椎平直、侧弯或后突变形。痛点封闭后疼痛消失。 (2) 急性腰部韧带损伤:有明显外伤史, 伤后腰骶部有撕裂感, 剧痛, 活动受限, 屈曲时疼痛加重。棘上、棘间处压痛明显, 棘突间距可增宽。普鲁卡因局封后疼痛减轻或消失, 也可确定损伤的性质和部位。严重损伤者, 拍X线片, 了解有否骨折或脱位。 (3) 急性腰椎后关节紊乱 (滑膜嵌顿) :多有腰部扭伤、闪腰或弯腰后立即直腰的病史。伤后腰部立即发生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 表情痛苦, 不敢活动, 特别惧怕他人的任何搬运, 甚至轻轻移动下肢或轻整床褥时都可引起无法忍受的疼痛。全部腰肌处于紧张状态和僵板, 腰部的活动功能几乎完全丧失, 多采取后突位, 站立时髋、膝关节常取半屈位, 两手扶膝以支撑。待嵌顿解除后, 剧痛亦自行缓解或转为一般扭伤后的腰痛。
放血疗法与手法治疗具有散瘀化瘀, 行气止痛, 通络活血活络, 舒筋等作用, 从而达到促进炎症水肿消退与吸收, 促进新陈代射, 有效阻断对病灶周围神经、血管的恶性刺激, 缓解痉挛, 防止粘连, 为肌体修复制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上述治疗组和对照组76例, 临床疗效对察、比较和分析, 对照组总有效率 (81.58%) 明显低于治疗组 (97.37%) 。可以认为放血疗法与手法治疗结合是治疗急性腰捩伤的理想手段之一。
摘要:目的观察放血疗法与手法治疗结合治疗急性腰捩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腰捩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 治疗组运用放血疗法结合手法治疗, 对照组运用西药治疗, 连续治疗3d, 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7%, 对照组为81.58%, 2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放血疗法与手法治疗具有改善急性腰捩伤患者的临床症状, 使腰部功能恢复的作用, 安全有效, 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手法结合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其中男27例, 女43例;年龄22岁~76岁, 平均年龄 (44.5±4.5) 岁;病程1个月~16年, 平均 (6.2±2.4) 个月;初次发病32例, 复发38例。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 L4~5突出者15例, L5~S1突出10例, L4~S1突出者13例, 同时存在2个以上椎间盘突出者32例。临床症状以右侧腰痛甚者36例, 左腰痛甚者28例, 双侧腰部疼痛者6例;右侧下肢放射痛麻木40例, 左下肢放射痛麻木22例, 双下肢放射痛麻木8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1]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标准制定: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患者既往有慢性腰痛病史, 有腰部创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临床主诉为腰部疼痛, 从腰前向下肢及臀部放射, 咳嗽或喷嚏时加重;体检见脊柱侧弯, 腰部生理弧度消失, 活动受限, 病变部位椎旁压痛并向下肢放射;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域有感觉过敏或迟钝表现, 部分患者脚大趾背伸肌力下降, 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试验 (+) , 膝、跟腱反射消失或减弱;X线检查显示脊柱侧弯, 腰生理弯曲消失, 伴有骨赘增生, 病变椎间盘变窄, CT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1.3 排除标准
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或合并腰椎骨折;伴有严重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精神疾病障碍患者;妊娠期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 经筋手法治疗
(1) 足太阳经筋手法:患者俯卧位, 医者从患者的足底涌泉穴开始, 用肘关节沿着足太阳经筋线路, 从足到头方向进行松筋理筋治疗。手法包括按、揉、点、推、弹拔等, 重点推按足跟筋结、腓肠肌、臀大肌、髂肋肌、腘绳肌、股二头肌、华佗夹脊筋结等筋结病灶点。 (2) 足少阳经筋手法:患者双膝间垫一小枕, 侧卧位, 医者用肘部沿足少阳经筋, 从足到头方向进行松筋理筋, 重点松解踇长伸肌、阔筋膜张肌、腓骨长肌、腓神经、股四头外侧肌、二半膜肌、缝匠肌、髂筋束、梨状肌等筋结病灶点;并配合侧扳复位法, 左右肢体各重复1次。 (3) 足阳明经筋手法:患者仰卧位, 医者用肘部或拇指指腹沿足阳明经筋, 从足到头, 对患者进行松筋理筋。重点松解股四头肌、腰大肌、腹股沟股神经、股动脉点、中三趾等病灶点。以“4字征”强化手法和直腿抬高加强手法结束。每日1次, 10 d为1个疗程。
1.4.2 中药外敷
外敷奇正消痛贴, 首先定位患者腰部、臀部或大腿部疼痛阳性点, 清洁皮肤, 揭除药贴的首层薄膜;先将另包的润湿剂均匀涂在中间药垫表面, 然后敷盖于疼痛阳性点上, 轻压周边胶布固定。每贴可持续敷贴24 h, 隔日1贴, 5贴为1个疗程。
1.5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1]制定, 临床治愈:主要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腰部活动正常, 重新恢复正常工作;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 腰部活动程度大为改善, 可以坚持一段时间正常工作;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有所缓解, 腰部活动有所改善, 可做轻体力工作;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疗程结束后, 7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17例, 占24.28%;显效与有效共48例, 占68.57%;无效5例, 占7.14%, 总有效率为92.86%。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 也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其发生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目前大多数的学者认为是在腰椎椎间盘退变基础上, 腰部软组织因为慢性劳损或急性扭挫伤, 导致腰椎椎间盘纤维环破裂, 压迫内层组织髓核向侧后方突出, 压迫邻近神经根, 导致了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出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从临床症状看应属中医学“腰痛”范畴, 病位在脊柱, 病体在坐骨神经, 该病的病变部位与足三阳经筋关系密切。经筋即十二经筋, 是机体筋肉系统的总称, 隶属于正经, 为十二经脉之气聚结于筋肉、骨骼、关节的体系, 具有维络周身, 联缀四肢关节, 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十二经筋的病候在临床表现上多为该经筋循行所处的筋肉疼痛及运动障碍, 而脊柱力平衡失调从生物力学看与脊柱周围的动力肌有关, 由于肌筋平衡失调而导致脊内外压失衡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故治疗上应从经筋论治, 我们通过按压、弹拨等经筋手法作用于大腿内侧根部的经筋结聚处, 可使紧张、痉挛的经筋放松拉长[2], 达到疏通气血、松筋解结、解除粘连、拉宽间隙、降低髓核压力、回纳髓核的功效。
奇正消痛贴为独一味、水牛角、水柏枝、棘豆、姜黄、花椒等组成的具有良好止痛作用的藏药, 对该药的临床研究表明, 其镇痛起效快, 维持时间长, 患者依从性高, 对脊柱手法具有增效作用[3]。
本组结果表明, 经筋手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患者容易接受等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01-202.
[2]姚和顺, 吴伟, 吴材林.浅谈循经按摩治疗经筋病的原理[J].按摩与导引, 1997, 13 (2) :4-5.
手法结合 篇10
108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 患者均为我院2007-03~2010-03门诊康复医学科及耳鼻咽喉科患者。分为治疗组58例, 男35例, 女23例;病程2小时~6个月;年龄25~70岁。对照组50例, 男30例, 女20例;病程5小时~7个月;年龄30~68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 (1) 当患者头部运动至一定位置时突发眩晕, 多为旋转性, 可有漂浮感, 眩晕发作为一过性, 发作后有稳定期, 但1天内可多次发作。 (2) Dix-Hallpike实验出现短暂眩晕及眼震, 眼震多为旋转性, 也可以为水平性。 (3) 无耳蜗损害症状。 (4) 无其他神经症状和体征。判断患侧依据为:Dix-Hallpike实验时, 头偏向左侧出现眩晕和眼震则左侧为患耳, 反之亦然, 若双侧均为阳性为双耳受累。
2治疗方法
治疗组 (1) 先针刺风池、气海、百会、足三里、脾俞等穴, 针刺深度0.8cm, 留针半小时, 其间手法捻转提插刺激腧穴。 (2) Eeply法:先让患者头向患侧转颈45°, 然后快速向后倒下, 头垂床边30°, 坚持10~20秒。注意眼震方法, 再向反方向转225°, 待眩晕症状消失, 缓慢坐起, 正视前方, 避免低头及快速扶头复位。48小时建议患者高枕睡眠, 抬高头部。上述疗法均10次为1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仅用Eeply法。
3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眩晕、头部不适完全消失及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有效:眩晕及位置性眼震减轻, 但未消失;无效:眩晕及位置性眼震无变化。
3.2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Ridit分析;与对照组比较*P<0.05
4体会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 引发眩晕的疾病有很多, 也很容易误诊, BPPV是临床引发眩晕的一种主要疾病, 发病机制复杂, 如能早期正确诊断及治疗, 则预后良好。
内耳是听觉和身体平衡的重要器官, 是有氧代谢极为旺盛的器官, 内耳供血不足使神经元代谢受损伤, 突触效能降低, 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引起听觉通路损害, 从而可能诱发BPPV[1]。
Eeply手法作为一种BPPV的特殊复位法, 可以有效将耳石从半规管清除至椭圆囊, 此法治疗安全有效, 是一种基本方法。
针刺治疗眩晕是中医传统康复治疗, 通过针刺足三里、脾俞能运化水谷, 生精化血, 以资生化之源, 针刺任督两脉的气海、百会穴能补气行血, 使髓海得以充养而止眩晕, 针刺风池泻胆经之上亢之阳。
本文结果表明针刺结合Eeply手法复位治疗BPPV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安全的治疗方法, 能让患者早日排除病痛, 达到康复。
参考文献
手法结合 篇11
【关键词】踝关节韧带损伤;动静结合;推拿手法;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444-01
手法结合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治疗的不寐患者60例, 其中男28例, 女32例;年龄22~68 (43.2±11.4) 岁。按是否愿意用中药沐足结合开天门穴位按摩疗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辨证分型及治疗用药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按失眠护理常规, 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尽量少惊扰患者, 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清新、光线幽暗;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和睡眠习惯;睡前过饱、不饮浓茶和咖啡;睡前洗澡、热水泡脚等;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 避免烟、酒及刺激性食物;加强心理护理, 解除思想顾虑, 保持情绪稳定。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沐足及开天门治疗。 (1) 中药沐足实施方法。 (1) 沐足中药配方:丹参30g, 香附10g, 酸枣20g, 黄连6g, 肉桂16g, 夜交藤15g, 合欢皮15g, 伏神15g组成沐足配方, 根据病情按医嘱煎成浓缩药液200ml备用。 (2) 实施方法:观察组每晚临睡前用中药药液泡足, 将一次性塑料袋套在恒温沐足器上, 先倒入2500~3000ml温水, 再倒入中药液200ml, 水温38℃~42℃, 以患者感觉不烫为宜, 让患者坐于靠背椅, 裸露双足, 使双足浸没于药液中, 以浸过双足踝关节为宜, 接上电源, 选择沐足模式, 调节时间。指导患者双足互相搓动, 至下肢及背部微有出汗, 浸泡时间一般为20~30min。每晚治疗1次, 10d为1个疗程, 由排班值班护士操作。 (2) 开天门。患者中药沐足浸泡结束后, 擦干双足, 平卧于床上, 尽量放松心情及肢体, 护士给予患者开天门治疗。先确定穴位及手法和顺序。 (1) 推上星:印堂→上星36次; (2) 推头维:印堂→上星36次; (3) 抹眉:攒竹→丝竹空36次; (4) 梳理太阳经:双手指端交替梳推头额10~20次; (5) 叩印堂:36次, 中指端弯着叩; (6) 叩百会:36次; (7) 揉太阳:顺、逆时针各10次; (8) 轻拍头部:前额→左太阳穴→前额→右太阳穴→前额→额顶 (共3min) ; (9) 收功:按双侧风池及肩井穴5~10次。施术时注意用力要均匀, 动作要连贯, 要有节律地和谐地进行, 时间控制在15min左右, 过久易致患者疲倦, 过短则达不到治疗作用。治疗每天1次, 10次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总结疗效, 由受过专业培训的护士操作。
1.3 疗效判定标准
1.3.1 睡眠改善有效率评定:
痊愈:每晚能安睡>6h, 觉醒次数减少>2次, 甚至不醒, 期间偶有睡眠差, 但<2d;显效:每晚睡眠4~6h, 偶有睡眠差, 但<3d, 且能自我调节者;好转:每晚睡眠4~5h, 偶有睡眠差, 但<5d, 自我调节差;无效:治疗后睡眠无明显改善[2]。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3.2 睡眠质量: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中的4项因子作为评定睡眠质量工具对患者进行评价。⑴入睡潜伏期=就寝时间-入睡时间。⑵夜间实际睡眠时间=入睡时间-间断觉醒时间的累计睡眠时间。⑶睡眠效率=睡眠总时间/床上时间×100%。治疗后评估以上指标, 由患者自我评价其睡眠质量[3]。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37.9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入睡潜伏期、夜间实际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
2组治疗后入睡潜伏期, 夜间实际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均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3.1 开天门治疗不寐的机制
开天门是重要的传统推拿手法, 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之一, 临床上开天门是指运用各种推拿手法, 作用于头面部的穴位, 刺激末稍神经, 使机体产生感应, 疏通经络, 促进血液循环, 加强机体代谢功能的技术, 具有开窍宁神、平肝熄风等作用, 可平衡阴阳, 缓解头晕、头痛、神经衰弱, 不寐症亦随之而愈。术者手法的熟练程度, 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对手法的要求是均匀有力, 持久柔和, 从而达到渗透的目的, 若手法生硬会使患者感到不舒适, 从而引起肌肉紧张, 直接影响疗效。
3.2中药沐足治疗不寐的机制
沐足配方中香附疏肝理气;丹参活血通络;酸枣仁、夜交藤养血安神, 有镇静催眠作用;合欢皮、茯神解郁安神, 黄连、肉桂能交通心肾, 引阳入阴。上述中药煎制后用于沐足, 可保证药物能通过双足渗透至全身经络, 借助水蒸气扩张足部的毛细血管, 使中药的有效成分充分通过毛细血管循环至全身经络, 再循经络运行到五脏六腑, 改善血液循环, 促进新陈代谢, 调节神经系统, 从而改善睡眠。
4 小结
中药沐足结合开天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与常规护理比较, 效果显著。中药沐足通过中药的养血安神、解郁达到宁心安神效果, 同时通过头面部穴位按摩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达到安神和助眠的作用, 对改善不寐患者的睡眠障碍有肯定疗效, 且简单易行, 经济实用, 是治疗不寐患者较满意的方法之一,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沐足结合开天门手法改善不寐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60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每晚睡前中药沐足及开天门进行治疗, 连续干预10d后评价疗效, 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 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37.9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治疗后入睡潜伏期, 夜间实际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均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中药沐足结合开天门能明显改善不寐患者的睡眠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不寐,中药沐足,开天门
参考文献
[1] 沈晓红, 王紫英.中药浴足治疗失眠症50例临床护理体会[J].黑龙江中医药, 2007, 36 (5) :36.
[2] 唐沛.中药浴足联合阿维A治疗多发性跖疣[J].四川医学, 2009, 30 (5) :700-701.
【手法结合】推荐阅读:
针药结合手法治疗08-03
修辞手法描写手法12-09
诗歌手法之表现手法10-19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11-20
写作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12-03
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艺术手法的区别11-19
设计手法10-14
康复手法05-14
创作手法06-25
发展手法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