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软环境(共12篇)
经济发展软环境 篇1
1 软环境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结果
从概念上说, 经济发展软环境主要是指经济发展中不具有物质形态的非经济因素, 它包括思想与观念、政治与文化、法律与政策、体制与机制、管理与服务等内容。它与交通、资源、通信等硬件条件, 构成经济发展整体要素, 决定着经济发展的快慢程度。其内涵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营造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政府是环境营造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 政府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软环境。我们说政府职能转变是软环境, 主要是指政府的透明程度、办事效率、工作机制和廉洁状况。这就要求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 要自觉地把权力转化为责任, 把管理转化为服务。
1.2 经济发展软环境是机关公务人员的服务质量。
一般说来, 软环境建设上的问题, 往往出现在那些与基层、与企业、与群众、与投资者经常打交道的公职人员身上。从这一意义上讲, 我们说公职人员的服务质量是软环境, 主要是指公职人员的服务态度、责任意识、自身能力和工作作风。这就要求每个公职人员要人人成为环境, 真心实意地为服务对象着想, 为服务对象负责。
1.3 经济发展软环境是社会诚信程度。
在现实社会中, 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选择, 往往看重的是你这里能否有良好的社会诚信度, 其投资的回报率能否有效的实现。从这一意义上讲, 我们说社会诚信程度是软环境, 主要是指政府要讲诚信, 企业要讲诚信, 公民要讲诚信, 投资者也要讲诚信。事实上, 最讲诚信的地方, 就是对外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
1.4 经济发展软环境是浓厚的文化氛围。
地域文化既是历史的产物, 也是现代文明的创造。它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并以其独特的优势, 成为一个地方综合实力的象征。大概说来, 投资环境好的地方, 都是文化氛围浓的地方。从这一意义上讲, 我们说文化氛围是软环境, 主要是指这个地方有没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有没有特色明显的文化产业, 有没有知名的文化品牌, 有没有活跃的群众文化活动。如果有了这些, 就能构成强大的文化支撑, 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奠定定基础。
1.5 经济发展软环境是社会治安的实际状况。
其实, 社会治安实际状况如何, 对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试想, 哪个投资者愿意把资金投放到一个不但回报不安全, 甚至连人身安全都不能保障的地方去?从这一意义上讲, 我们说社会治安状况是软环境, 主要是指那里的治安、刑事案件的发生程度、黑恶势力的存在程度要低, 社会稳定和环境的净化程度要高, 为投资者的全力营造一个“安全、赚钱、舒心”的环境。
2 干扰和影响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各种不利因素分析
2.1 政府职能错位的影响。
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 政府的职能还没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而很好地转变过来, 有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市场主体, 直接参与应由市场运作的事情, 使政府应有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 这不但制约了经济发展软环境, 而且也降低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2.2 经济管理部门违规操作的影响。
本来, 经济管理部门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理应是“纳税人”的“保姆”, 但是, 有些经济管理部门过分看重于手中的权力, 在实施管理过程中, 乱检查、乱收费、乱推派, 甚至不顾企业和投资者的实际情况, 随意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 影响了企业和投资者的正常生产和经营, 这不但伤害了企业和投资者的信心, 而且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2.3 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的影响。
服务于经济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是执法部门的重要职责, 执法人员是代表国家行使执法权, 是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建设者和“保护神”。然而, 有些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 在执法过程中不能秉公办事, 而是以情代法, 甚至把执法权力变成为部门、为个人谋取利益的工具, 使社会正义受到侵害。
2.4 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不高的影响。
服务行业是直接为企业、为投资者提供服务产品的部门, 这些部门, 特别是那些服务“窗口”的服务质量的高低, 对经济发展软环境有着最直接的影响。从目前来看, 有些服务部门, 缺少“亲商”理念, 对服务对象不但态度生硬, 而且办事效率低下, 给人一种“出了这个门就不想再进”的感觉。这样的服务环境, 能引来大项目吗?能招来大客商吗?能实现大发展吗?能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吗?
2.5 社会舆论“杂音:
”太大的影响。作为一个社会来说, 一点舆论“杂音”没有是不现实的, 但是, “杂音”过大就会引偏舆论导向, 自己把自己的环境搞坏了。像那些无中生有的“告状风”、小题大做的新闻炒作风、茶余饭后的怪话议论风等, 都在潜移默化地消磨人们的斗志, 恶化人们的情贯, 使人“干也不是, 不干也不是, 干不好更不是”。试想, 这样的环境怎么能激发人们的创业热情, 又怎么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呢?
3 建设一个健康良好的软环境应当采取的基本对策
3.1 要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的转变重点是由过去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一是要在理念上转变, 即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为我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服务。二是要在方针上转变, 即要坚持非歧视性原则, 公平地对待企业和公民, 保护和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三是要在宗旨上转变, 即要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宗旨, 把工作重点放在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产品、搞好公共服务上来。四是要在机制上转变, 即要坚持公开透明的运行方式, 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3.2 要规范行政行为。
从身边发生的一些破坏软环境的案件来看, 大都是由于行政行为不规范造成的。因此, 我们要把规范的重点放在经济管理部门、执法执纪部门和各服务“窗口”, 特别是要放在与企业、与群众、与投资者有直接管理关系的公职人员身上, 使其既不能不作为, 又不能乱作为。一是要进一步清理审批项目, 缩小审批范围。二是要进一步清理收费项目, 降低投资运行成本。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办事程序, 提高办事效率。四是要进一步约束公职人员的管理行为, 执法行为和服务行为, 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五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干扰、破坏经济发展软环境案件查处力度, 在全社会形成强烈的软环境建设意识。
3.3 要提高服务水平。
要建设好经济发展软环境, 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就是提高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服务水平, 力争在“依法服务、诚信服务、创新服务、高效服务、廉洁服务、人性化服务”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一是要变一变感情。要在思想上树立“亲商”理念, 在感情上贴近企业、贴近投资者, 在工作上要善待企业, 善待投资者, 将其视为自己的服务“上帝”。二是要变一变位置。在服务过程中, 要善于换位思考, 也就是说, 假如你是企业, 你是投资者, 你希望怎样为你服务?如果我们都能这样来考虑问题, 相信一定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答案, 获得截然不同的结果。三是要变一变角度。在现实工作中, 我们有些做法, 或者企业和投资者的某些要求, 和现行的某些政策规定的符合,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就应该按照有利于企业、有利于投资者的原则来调整一下角度, 既要体现对经济发展的有效服务, 又不硬碰“高压线”。
3.4 要健全监督机制。
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离不开社会监督。从目前来看, 这方面的监督还不健全。因此, 一是各级人大、政协要把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作为视察、调研的重点, 不断拓宽依法监督和民主监督的渠道。二是党委组织部门要把软环境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之中, 切实加强考核监督。三是企业、投资者以及广大群众也要参与到软环境建设中来, 组织开展好评议工作,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四是社会各界要密切关注软环境建设工作, 多提批评意见。新闻媒体也要充分发挥其宣传与监督作用。
经济发展软环境 篇2
高县人民政府余维金
近年来,高县在工业兴县的道路上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狠抓工作落实,工业经济总量日益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初步走出了一条适合高县实际的工业发展道路。2005年,全县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1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
6.5亿元,同比增长29%;销售收入完成15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利税3亿元,同比增长34%。一批外来项目相继落户高县,一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发展后势强劲。围绕工业强县目标的实现,高县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积极加强软环境建设,为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软环境治理专门机构
高县县委县府高度重视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针对长期以来部分单位和个别干部在服务经济发展上存在的问题,从促进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高度出发,专门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县治理软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软环境建设工作的最新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重点和措施。同时,领导组还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与县纠风办合暑办公,从相关单位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并保证办公经费,确保了软环境建设有关工作得到开展落实。
二、深入调研,查清找准软环境建设存在问题
高县在大力开展软环境建设中,首先将查清找准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县四大班子领导深入基层和企业进行调研,听取企业和群众对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建议;领导小组办公室与纠风办一起深入部门镇乡开展明察暗访,查找问题
与不足;通过多种途径设立书记信箱、县长信箱和软环境建设信箱接收社会各界日常对软环境问题的投诉和反映。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基础工作,查找出全县在软环境建设上主要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经济秩序问题。主要包括部分行政单位执法中存在乱收费、乱罚款、乱摊牌、乱检查等“四乱”行为、“吃、拿、卡、要”等不廉洁行为以及在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开放、平等、有序的经济竞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是法治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法律服务、公正司法、公正执法,依法处理经济纠纷,切实保护和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及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服务效能问题。主要包括办事效率、服务质量、政策落实、承诺兑现、机关作风等方面的问题。
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近年来,我县按照上级要求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需要,积极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后取消了上百项行政审批项目,规范了保留项目的审批要求,降低了收费标准,缩短了办结时限。在2003年成立了县行政服务中心,将所有行政审批项目统一纳入中心运行,杜绝双轨运行或体外运行。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和联合审批制,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提高了工作质量,中心工作连年走在全市前列。对招商引资项目,还实行了审批手续部门代办制,减轻了企业负担,为项目引进创造了良好条件。建立行政执法检查备案制,防止因频繁检查而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干扰。县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和县政府法制办加强法制审查,对涉及行政管理的各项制度和办法在出台前进行预先检查,确保规范性文件严格体现法律法规的精神和促进发展的要求。
我县还分批多次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开展依法行政培训,重点学习《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意识。同时,我县还在机关作风整顿中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大提高活动,唱响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口号,努力增强广大公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继续落实好首问责任制等制度,倡导微笑服务、规范服务和主动服务,广大公务人员的责任感得到不断巩固和提高,工作表现得到广大被服务对象的肯定和好评。
四、建立监测评议机制,完善奖惩措施
为了使软环境建设工作充分反映企业、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充分反映存在问题,高县建立了“下评上、民评官、企业评机关”的三项评议制度和“信用单位”评议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评议活动,及时发现软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监测评议工作主要由县政协组织,采取群众举报受理查处、日常跟踪监测和重点评议部门三种方法进行,确保企业和群众意见得到及时准确反映。如评议部门工作,我县每年确定若干个重点评议部门,适时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包括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及群众代表)对被评议部门依法行政表现、服务态度与质量、工作成效等方面进行评议,评议采取现场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评议结果向全社会公开。对评议不满意率为10%—20%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予以黄牌警告;不满意率为21%—30%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组织诫勉;不满意率超过30%的,经组织认定,对主要负责人予以免职,对属垂直管理部门的,向其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情况,并建议对其班子进行必要调整。对软环境建设存在问题的部门,责令限期向县委、县政府写出书面整改报告,提出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并将整改情况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纠风办报告。对软环境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明显的部门由县委、县政府予以表彰奖励。
五、强化督察督办,争取社会监督,确保工作成效
为了确保整改工作的落实,我县充分发挥已有的县委县政府督察组的作用,由督察组牵头,组织领导组办公室和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软环境治理的督察督办工作,重点对优化投资环境关键环节、重点服务部门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大、损害群众和投资者合法利益的事件进行督察督办。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抓好执法检查工作,加大对执法、司法部门的监督力度,定期召开软环境建设座谈会,要求有关部门认真听取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工作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县政协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民主监督作用,多次组织政协委员开展视察、评议等活动,并将接收意见及时通报有关部门。
在督察工作中,我县对“中梗阻”、“四乱”及“吃拿卡要”等现象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的原则,促使各行政执法单位及其负责人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巩固工作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高县在软环境建设中还注重引入社会各界和新闻舆论的监督,将其视为巩固软环境建设成果的重要手段。县治理软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纪检监察部门向全社会公布了投诉电话,及时接收反映,并建立完善了软环境问题调查处理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及时处理反映问题并向反映人做好回复;在全县聘请了包括“两代表一委员”、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及一般群众在内的软环境监督员近百名,监督员可直接向县领导反映监督中发现的问题,使社会监督更加高效快捷;在党政网和互联网上开设了举报信箱,拓宽了信息传输渠道。报纸、电视台还开设了软环境建设专栏,及时报导软环境建设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处理情况,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环境的持续进一步优化和净化。
经济发展软环境 篇3
在上城区政府食堂,忙碌的陈区长利用吃快餐的短暂时间接受了采访,但从她言简意赅的言谈里却让记者感受到了她对信息化的深刻理解。
政府流程再造:整合集约 高效节约
记者: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政府官员,您如何理解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关系?
陈红英:电子政务是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政府管理形态,是政府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电子政务建设不仅仅是实现技术上的突破,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政府工作流程的再造,打造面向公众、面向民生的高效能服务型政府。运用机制改革的灵活性来弥补体制改革的渐进性。
为此,我区在国信办和市信息办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结合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政府效能以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际,研究制定并实施了“上城区政府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及‘在线互动一站式’审批服务平台项目”,为构建以公众为中心的在线互动的高绩效服务型政府作了一些积极探索。尤其是提出并实施了最大化整合资源的理念。
上城区政府系统目前所辖部门及非常设机构等合计48个,区政府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52个社区。每个街道办事处内部科室6-8个左右,几乎是一个门类齐全的小型“政府”,社区居民委员会也实际承担部分政府的服务职能。由于层级多、部门多,虽然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区一直致力于机制调整、制度创新,但作为直接面向群众的基层政府,部门边界导致运作合力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群众办事难、维权难、享受公共服务成本偏高等现象依然存在。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优化政府管理流程,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实现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借助电子技术手段,我们将分散隔离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有机整合,在网络平台上形成一个协调联动整体,构建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信息公开、公众参与、资源共享、效能监察为一体的在线互动电子政府。在我区试点项目开展过程中,尤其注重整合行政审批资源,以整合带动管理机制创新,推动“条管理”向“条块结合”转变。
与此同时,通过项目实施,既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又降低公众享受公共服务的成本。29个预受理项目在政府门户网站即可登陆提交申请进入办理流程,公众在家中或在其他场所通过任何一台连接到互联网上的电脑都能24小时全天候轻松申办。公众也可以就近在社区、街道、相关部门提交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网上串联、并联审批。各部门办理结束后,以短信通知申请人。大大减少了申办人享受政府服务的成本。
目前,上城区门户网站中将网上信访系统(区12345)等数字管理资源、社区管理与服务资源(E家人),已整合共享。行政执法无线智能监控系统、街道综合信息系统、与标准化体系相结合的数据库系统等正在加紧建设,一旦完成,也将整合进来,纳入政务信息资源一体化。
互动型机制推进现代政府进程
记者:上城区的信息化试点呈现了难能可贵的创新亮点,请您谈谈它们在政府管理创新中的意义。
陈红英:试点项目的开展,有效推进了政府与百姓、政府与企业、政府与部门、政府与监督机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多重双向互动,在打造服务政府、阳光政府、法治政府、节约政府、廉洁政府等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
一是政府与行政审批事项申请者在线互动,推进服务型政府。申请者无论是通过网上预受理或通过其他途径进入审批程序,在受理过程中都会及时收到短信通知,申请者也可以通过密码实时在线查询办理情况,待各环节审批通过后并取得结果即可。全程体现为“客户”的服务。
二是政府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双向互动,推进高效节约政府。81个行政审批项目中部分涉及并联审批,部门之间通过在线互动,大大提高了审批时效。公安、交警、城管(无线智能监控)信息资源共享互动,可以在应急指挥系统中发挥积极作用。目录交换体系为审批服务项目提供数据查询比对等支撑功能。
三是政府与社会公众双向互动,推进阳光政府、法治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在政府门户网站单独开设政务信息公开栏目,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开通网上信访、网上民意调查、建言献策等公众参与栏目,积极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实现政府与社会公众、与服务对象双向互动,更好推动科学决策,促进社会和谐。
四是政府职能部门与监督部门的双向互动,推进廉洁政府。系统设置实时电子监察功能,对各个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情况进行统计和公示,由区纪委、区监察局、区效能办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并纳入全区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促进了“权力清单、权力流程”阳光化。同时,网上民意调查、网上信访等功能,在理顺社会监督渠道,强化社会监督作用,打造廉洁政府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化促进有限空间无限发展
记者:在您看来,电子政务,或者说,这个试点项目的建设对上城区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陈区长:上城区政务信息化建设在上世纪的90年代就开始起步,经过十几年特别是最近这几年的强力推进,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覆蓋全区的“区、街道(部门)、社区”三级网络结构,网络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健全,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公开稳步推进,公共服务也正在全面展开。之所以力争市里没有拨款的试点项目,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建设和管理理念。
电子政务建设可以为突破发展瓶颈提供契机。上城区是杭州市中心城区,面积18.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5.93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区域面积狭小,“老城区”和“小城区”是最大、最基本的区情。近年来,上城区不断调整经济结构,提出了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品质中心城区”的发展目标,自加压力,拉高标杆,以深入打造“生活品质国际体验区”为抓手,围绕“厚重文化、高端产业、精致空间、人性交通、品质生活”五大内涵,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高度,面临的资源和政策制约也日益严重,土地要素稀缺、财政供养人员众多、城市有机更新情况复杂、民生保障和改善难度大,“老城区”和“小城区”的区情实际,成为制约发展主要瓶颈。如何做大做强“小”城、做精做优“老”城,实现有限空间,无限发展,唯有进行管理理念创新和机制创新。
如建造面积几千平方米的行政服务中心,各行政部门物理集中,上城区目前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借助信息化平台,政府可以实现逻辑集中,通过有限的区行政服务中心,和网上服务办事大厅,可以将公共服务不断延伸,送达公众的电脑终端。
经济发展软环境 篇4
目前,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及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平, 软环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渐突出。软环境主要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政策、法规、文化、制度等外部诸多要素的总和。在经济发展中, 政府的产业政策、思想文化、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及行政能力水平等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完善对经济发展硬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特别是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到一定程度后, 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优劣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日趋加大。
近年来, 辽宁省高度招商引资及相关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 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定》《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加强软环境建设的文件, 辽宁的软环境建设水平逐年提高。但辽宁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工作仍有诸多亟需改进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 辽宁一些部门领导干部的执政观念还较为保守陈旧, 缺乏为民执政的服务理念, 没有把审批权限与为民服务很好地融合起来, 甚至有个别人员和部门利用权力为个人或本部门谋取私利, 把权力当做吃拿卡要的工具。二是管理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政府部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还没有到位, 一些行政管理的体制、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差很大, 导致行政管理中越位和缺位现象都非常突出;许多项目的行政审批程序复杂, 完成一个项目在通过政府审批上需要消耗的时间精力很多;一些为了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制度措施因缺少相应的实施细则或相关部门协调机制, 使相关政策措施没有起到应有作用。三是各级政府的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具体的行政管理中, 由于基层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缺乏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为本部门或个人利益弄权执法、简单粗暴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 对经营主体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消极影响, 严重损坏了政府形象。
我国正处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期。软环境建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暴露出的许多问题, 仅由政府部门单独完成相关治理的难度较大。应由政府部门牵头, 通过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多种资源, 进行多层面的软环境建设, 才能使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日渐完善。
二、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
20世纪80年代, 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效率, 开始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改革创新, 试图通过在政府、市场、非赢利社会组织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 来完善公共事务的管理。特别是强调在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协作关系, 使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互利合作创新社会公共事务管理, 以使双方的优势得以更好发挥和社会管理效率得到提升。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 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政府在社会事务管理中应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已经成为国内外的一种共识。
近年来, 我国各类社会组织发展十分迅猛, 根据国家民政部统计, 截至2014年底, 全国共有各类社会团体30.7万个, 比上年增长7.3%;民办非企业单位28.9万个, 比上年增长15.1%;有各类基金会4044个, 比上年增长15.7%。2014年, 全国各地的社会组织吸纳就业人数达700余万人, 向各级党政机关提供各类咨询建议达数万条。国家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民政部联合财政部制定了《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通知》。目前, 辽宁有各类社会组织约2.7万个, 有近20万的从业人员。2014年, 辽宁省开展社会组织评估等级活动, 共有42家社会组织获得3A (含3A) 以上评估等级, 他们可以具备接受政府职能转移和政府购买服务资格, 并可以优先获得政府奖励。辽宁社会组织业对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日渐扩大。
目前, 随着政府转变职能进程的不断加快, 原由政府部门单独承担的诸多社会管理事项逐步改由其他相关社会组织分担, 各级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协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 社会组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影响力不断加强, 应在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中加以有效利用。
三、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1. 建立开放式的协作关系。
在以往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中, 政府有关部门几乎主导了所有的方面, 从近年来取得的效果看并不十分理想, 应建立一种更加开放式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模式, 通过搭建平台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中来。在一些涉及经济软环境建设的重大变革时, 应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征求相关社会组织的意见, 以便使有关变革更加科学合理, 有利于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与有关社会组织更好开展合作。特别是在一些行业管理中, 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建设及协调不同主体利益关系时的优势, 通过相关协作提高行业管理效率, 完善相关的软环境建设。
2. 完善经济发展软环境评估机制。
在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中, 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对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完善起到巨大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应在绩效评价、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岗位目标责任制等一些软环境日常管理活动中加强与相关社会组织的合作, 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相关工作体制机制框架建设, 使政府与社会组织间逐步建立起长期协作机制。
3. 强化社会组织参与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制度建设。
为了使社会组织能够更加便利地参与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 各级政府部门应注重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措施, 在体制和机制上为社会组织参与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提供保障。特别应注重建立和完善整合社会多种资源参与软环境建设、扩展与社会组织协作领域及创新与社会组织协作方式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使政府部门与相关社会组织之间逐步形成有机、和谐的合作关系, 进而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效率与质量。
4. 完善社会组织相关法制建设。
西方国家十分重视用法律手段规范和保障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各种行为。法国有专门的非营利社团管理法以及法国商会法, 美国联邦税法中详细规定了有关社会组织税收制度, 英国早在1601年就已通过法律规范社会组织活动。完备的法律规范和制度能为社会组织参与软环境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便利的实践途径。目前, 我国关于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一些国务院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条例、办法, 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等, 立法层次有待提高。辽宁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完善有关社会组织的地方性法规和条例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的具体实施细则, 为社会组织自身良性发展及参与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软环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渐突出。随着政府转变职能进程的不断加快, 原由政府部门单独承担的诸多社会管理事项逐步改由其他相关社会组织分担, 各级政府与社会组织间协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 应在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中加以有效利用。通过建立开放式的协作关系、完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评估机制、强化社会组织参与软环境建设的制度完善、完善相关法制建设等多种手段来实现。
XX县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汇报 篇5
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全力推动软环境建设工作
1、强化组织领导,摆上重要位置。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工作,把
其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日程,纳入全县目标考核体系,与经济工作的各项指标同部署、同考核,制定出台了《关于经济发展软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意见》,切实加强对软环境暨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指导。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及重点部门负责人通过“政(行)风热线”和“政务会客厅”与群众面对面沟通,零距离对话;定期到县行政效能投诉中心亲自接待群众来访和投诉,倾听民声;坚持深入基层调研、体察民情、收集民意,集中会办群众反映的焦点、难点问题。领导的重视,目标考核的定位,有力推动了软环境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
2、强化目标管理,推进责任落实。坚持把软环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明确各单位“一把手”为软环境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把软环境建设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考核,逐级明确行政管理人员、执法人员和行政事业服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层层签订软环境建设责任状,有效推进了软环境建设工作责任的落实。以来,先后有7个效能考评倒数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县委工作会议上作大会检讨,10个效能考评落后单位班子成员接受诫勉谈话。
3、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发动群众,动员全社会来齐抓共管,推动机关效能建设。以来,我们先后开播《提高机关效能,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电视专题栏目62档、印发《xx县软环境建设与管理情况摘报》65期,印发了《xx县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与管理服务手册》,广泛宣传我县在机关效能及软环境建设方面出台的政策规定、重点单位的服务承诺、岗位职责等内容,营造浓烈的软环境建设氛围。
二、健全制度,规范运行,全力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
1、立足长效管理,强化制度建设。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治本之策,做到以制度管权、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针对机关中一些不在党纪政纪条规制约范围内的迟到早退、上班期间办私事、上网聊天、上网玩游戏等问题,制定了《进一步明确有关工作纪律的通知》,加以制约、规范,有效提升了广大机关干部的精神面貌;针对中层梗阻、基层板结及其工作人员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出台了《xx县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良行政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特别是《关于经济发展软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意见》明确了涉及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管理等九大类61种行政过错行为的追究办法,进一步规范全县各级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此外,我们逐步健全完善涉软投诉受理、案件查处、涉企检查备案制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推进了软环境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2、立足优化服务,规范工作机制。首先是减少审批事项。坚决取消国家和省市明令停止的审批事项,县属审批事项在报请上级部门批准后改为核准或备案制,向社会公开各职能部门保留的审批事项的内容、条件、依据、程序和收费标准等。其次是创新运行机制。整合园区办、招商办、考核办、软建办职能,实行“四位一体”合署办公,成立行政服务中心,对企业实行一条龙帮办服务;推行“四卡一单”制即企业缴费明白卡、企业付费登记卡、客商投诉登记卡、帮办服务跟踪卡、调查处理登记单,切实加强对行政执法和行政收费的有效监督。第三是提高服务水平。对进入开发区的项目,建立县级领导牵头的“三人帮办小组”和定期会办制度;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建立驻厂“指导员”制度,及时解决企业与客商经营中遇到的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在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了服务事项登记备案跟踪服务制,全面推行服务公示制和服务承诺制。在全县各乡镇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各行政村(居)建立便民服务室,全面提高了行政服务水平。
3、立足优化行风,开展效能评议。为促进机关作风转变,自起,我们对各项作实行季度观摩评比,制造不平衡,挑起竞争,凡季度观摩综合评比连续两次处于全县后三名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单项考评处于全县最后一名,且未完成任务的分管领导引咎辞职。结合季度观摩评比,我们认真抓好政(行)风评议,凡连续两次政(行)风评议牌全县末位的,县管部门主要领导就地免职,条管单位的主要领导,建议其上级主管部门调离。同时,为实现全县效能考评全覆盖,制定出台了《关于对未列入行风评议的部门(单位)实行机关效能考评制度》,加强了对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纪委机关等32个未列入政(行)风评议的部门(单位)效能考评。实行了“效能投诉查实末位制”,规定凡在年内存在严重影响软环境建设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等行为被查实,当事人所在单位不论在效能考评中名次高低,一律定为效能考评末位部门,并同其他考评后进部门一样兑现惩处。我们还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客商和群众代表,对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的软环境建设情况实行量化测评,以评促建,解决软环境建设中认识模糊、工作松懈等问题。
三、科学监控,跟踪问效,全力巩固软环境建
设成果
1、科学设置监测网络,消除监控盲点。在企业和交通、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设立了25个软环境建设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聘请一名监测员,对职能部门服务情况、引资单位帮办情况、客商投诉情况和交办问题调查处理情况等进行明查暗访和信息收集,并及时汇报县软建办。软建办定期将监测员的汇报情况进行登记、汇总,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督促整改。在农村,依托农经管理信息化和县、乡计算机联网优势,建立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纠风监控网,每个乡镇设立不少于2名工作人员的监控站,每个行政村(居)设立一个不少于3人的监控点,每名监督员联系农户不少于10户,对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及控减农民负担实施全程化网络监控。
2、拓宽诉求渠道,零距离倾听群众呼声。充分发挥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的作用,坚持和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超时默认制、ab岗无缺位服务制度,县效能室实行24小时值班,零障碍接待群众来信、来电、来访,投诉受理率达100%。在县广播电台开辟了“政(行)风热线”,每周由一个县直单位或部门主要负责人走进直播室,与听众直接沟通,接受投诉、举报和咨询。在县电视台开辟《提高机关效能,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专题栏目,及时宣传纠风工作中的一些好做法,曝光批评违反软环境建设相关规定的人和事,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在中国xx网站开辟了《政务会客厅—周末论坛》栏目。每两周一次,由县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做客会客厅,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广大网民进行交流。县委书记、县长以及各部门的负责同志定期召集由群众、客商、创业大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及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
3、强化效能问责,清除发展障碍。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政府职能和机关作风转变、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以明查暗访为主要方式,强化效能问责。针对涉软案件查处中说情风重问题,县委、县政府明确赋予机关效能执纪检查人员现场处置权,对违纪违规人员,直接对照有关制度规定条款,现场作出处理决定。并坚持做到,只要有1%的错误事实就100%处理到位。该制度实施以来,先后对300多名违反机关效能建设相关规定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处理,强势推进了软环境建设各项制度的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超时默认制等制度的落实,有效地转变了机关作风;涉企检查、收费审批备案制和培训办班审批制的严格执行,禁止了对企业进行重复检查、多头检查;全清理取消了县乡两级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实际需要的各类评比表彰项目,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清除了经济发展障碍。
金融环境掣肘经济发展 篇6
金融环境决定地方经济发展
金融生态环境非常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金融生态环境主要应表现在信用环境、人文环境、管理环境。广泛意义上讲就是金融行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土壤。包括管理、人文、信用的发展,是综合性的、立体式的。“作为一家银行,对金融生态环境的依靠依附是明显的,在好的环境里,自然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民生银行昆明分行行长谭万刚如是说。
如何界定金融环境的好与否?谭万刚谈及,好的环境首先包括信用环境,即政府的信用环境、信誉环境、诚信的管理环境,个人的信用环境、金融机构的信用环境、企业的信用环境。
管理环境同样有着重要作用,管理环境包括多方面,比如一个政府的法律法规健不健全,是否都按照法律和制度来运行,行业也有自律的管理,如行业协会、商会等的管理措施。管理环境有硬的管理环境,像条约、制度,还有软的管理环境,就是人们相互之间的诚信和习惯,也就是人文环境的建设。这种管理从信用、从人文进行管理,一个地方的人讲不讲信用,是人文的一种传承。从全球来看,信用高的国度,经济发展必然会较好一些。就拿我国来说,江浙一带从政府到个人,就比较讲信用,而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也就较好一些。这跟受道德约束,以及宗教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经济发展与金融环境好坏是密不可分的,在经济欠发达的地方,要想发展金融,难度较大。像海地等发展中国家,其政局不稳定,要想在那里搞金融,就会遭遇诸如政变、政府衍生出新的债务等等困难。从内部来看,一方面要有好的经济容量,另一方面要有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模式,这样才能跟着政府、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发展。清楚看到环境与发展密切相关的谭万刚常常在民生银行内部会议上讲,逆势而为是可以,但有好的环境就该抓住机遇顺势而上。
随着GDP和经济容量的增长,这样的发展就比较轻松。在逆势环境中要做到异军突起就比较难,也有这样的情况,但比较少。这是谭万刚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理解。从中国大环境来看,对金融生态城市的要求越来越突出,苛求越来越大。这样的环境下就高度强调市场行为、市场规则、市场运行要规范。
目前,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在各个地方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并且均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过,从整个经济发展来看,各地还是存在差异。客观地讲,中国地大物博,省份也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就注定了会有差异。以云南省为例,历年来,云南不良贷款记录就比较低,在管理环境都一样的情况下,这就充分证明了云南省政府、企业、行业、个人的整体环境是比较好的。从政府角度、个人角度看,云南省的金融环境整体不错。这几年来还是有变化,比如说昆明的土地抵押在银行呼吁的情况下,相关管理制度也得到了很好的完善。政府也呼吁,一是要讲信用,二是政府部门要以项目来吸引信贷资金,云南省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还是比较大,处于大投入阶段,政府也没有强制你要投入那个项目,这样的管理还是比较好的。对于云南的人文环境,谭万刚个人比较欣赏和认可。他谈及,原来他认为市场经济行为比较充分的地方,相对而言人文环境会比较好,但现在看起来并非如此,例如金融欺诈事件,在经济发达的美国并不鲜见。相比之下,以前总是觉得云南发展慢,思路不够活等,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云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纯朴的人文环境,通俗的讲就是“说过的话都算数,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行业”。当然,虽然也有极个别诈骗,但很少。
云南人主要有几个比较好的传统,一是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在云南就保留和傳承的比较好,人的包容、平稳、平和的这种心态不会像经济特别发达之后带来对人性的冲击,这是基础条件。第二是云南省资源特征,使人处于比较平和的状态,不会因为贫穷而使人比较急于求成,但发达地区,贫穷可能就会使人无法生存,但这里有各种生活状态并存。第三虽然求发展,有些地方发展不够快,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因为不太快也不会犯太大的错误,造成太多的资源损耗和浪费,这也能使大的环境比较稳定。还有就是,云南虽然是多民族省份,但每个民族都具有一个比较平和、温和的特点,大家宣扬和传承的文化是一种“宁亏自己,不损别人”的文化。
谭万刚还分析道,就经济生态环境而言,云南的后发优势还是比较明显,虽然总量比长三角、珠三角差距还很大,但是从国家政策的扶持逐步落实到位,加之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就是靠近东南亚的大后方,应该算做是东盟的前沿,祖国的后方,这种优势也得以凸显出来。一季度云南全省GDP增长是超过15%,昆明在15%以上,在全国也是排在前列的。因为发展的规律也是这样,纵观美国的发展也不是一开始就一下子富裕起来,也还是有一个过渡时期。中国也是一样,最早是珠三角,中期是长三角,然后就是工业的二次转移,现在发展又转移到西南地区。云南有很多的优势,首先是劳动力众多,人才回流、资金西迁都为云南带来了很好的发展。这些因素,对云南的金融发展均是利好的。
谭万刚认为在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中,银行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以民生银行昆明分行为例,2005年3月民生银行进驻昆明,目前民生的资产有220个亿、存款是170多个亿、贷款是210多个亿、利润有5个亿左右,人员300多个人,网络发展从原来立足昆明,到现在已经发展到玉溪、曲靖、红河以及昆明的郊县等,网络和业务的发展,民生银行这5年里没有一分钱的不良资产,没有一分欠息。谭万刚谦虚地表示,民生银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其控制制度、客户选择、管理等的严谨和缜密,更重要的前提还是云南省金融生态环境比较好,这样才能够顺势,做好内部的事。
金融机构“反哺”地方金融环境
良好的金融环境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功不可没,同时也为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反之,如果一个地方的金融机构勇于创新,勇担责任,注重自身良好形象塑造,也能促使该地的金融环境不断优化。
谭万刚表示,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首先要从金融机构自身做起。长期以来银行特别是新兴银行只愿意去做一些大企业、大客户,他们的抗风险能力,管理手段会好一些,大家不太愿意去做一些微小企业,农村金融做的也不是太多,总觉得风险大。这样就将一些有发展空间的中小企业拒之门外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也会因此而滞后。
谭万刚认为,发展是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是循序渐进。当到了一定时期,大企业已被充分竞争后,那些未涉足的高风险领域,从另一个角度讲,可能恰恰是商业的蓝海。新兴领域机会大、前景好,以民生银行为例,其正逐步涉足农村金融,并间接涉足了农业企业,比如化肥、花卉等涉农企业。谭万刚认为,农业产业优点多,风险分散,它不像大企业集中在一个点上。比如农村的小额贷款就分散在千家万户,比如一个亿的小企业贷款,一家100万,一家50万……风险至少可以分散到一两百家以上的企业。
另外,农村金融也要有择优的原则,要把好的扶持起来,有更快、更好更高的发展,以一好带差,从银行的角度这也是一个原则,这是从农村金融角度自身角度的出发。从外部的生态环境建设来说,有这么几个好的趋向,特别贫穷的时候环境就不会好,但是富裕了以后环境就会有所好转,现在就微小企业、农村金融都是这样,比如农村的养殖户只有做的好才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从这一角度来说环境也会逐步改善,再比如说在一个村子里谁的信誉不好了都会清清楚楚,所以这样的话,自然的就会进化和淘汰的过程。当然,这一切是需要政府的引导、倡导、宣传的农村金融环境。这项业务的发展是大有可为的。
谭万刚介绍说,民生银行已经在大力开展中小企业、微小企业市场。在开拓中小企业、微小企业业务时,就需要银行有一套好的甄别方法去筛选企业,慢慢养成习惯,不好的企业、不好的环境也就会逐步消失,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银行自身在选择客户的过程中也就起到了净化环境的作用。
从整个发展过程中还要借助一些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建设,比如对小型企业的扶持,可以通过税务、工商、金融等部门联合来完成,比如一个企业连续三年五年是A级企业,纳税优良,那银行就可以多少贷款支持,制定一个标准,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也可以是多元化的评估,如信用记录年年都很好的,同样可以采取这种措施,经过社会的多维度建设是可以在这种新兴领域里面塑造一个良好金融环境。
换一个角度来讲,云南的中小企业,包括农村金融都是很实实在在的,像农村的一些养殖、花卉、生物制药等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个也是民生银行的重点,民生銀行在开拓新的领域建立起很多阵地,来开展业务。作为政府倡导的金融生态环境来说,云南从各级政府、社会各界,都花了很大力气,一行三局倡导了很多。在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方面,云南政府的重视程度,从客观上讲不亚于一些发达省区。
谭万刚强调说,仅仅有重视是不够的,一些主要的政府部门,一些主要的领导必须要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协调。从经济发达的地区来比较,江浙、长三角等地诚信较高,诚信的前提就是人的诚信,更重要的是政府敢于作为、敢于承担责任,因为他们也遇到特大困难。2008、2009年出口急剧萎缩之后,他们的很多生产型企业对银行的借款也很多,资金也很紧,企业也濒临倒闭的边缘,据了解,江浙、上海、广州等地的政府承担了很大的协调作用,有些涉及几十个亿的资金,多是由当地政府来牵头,大的财团组织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调节,共度难关,政府真正承担起协调、指挥责任,正是有了政府的敢作为,今年外贸出口也逐步回扬,从这个角度,政府起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如果遇到一些大的困难,政府应该承担起共渡难关的责任,建立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此外,银行自身也要建立起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本来我们就是一个得益者,也是一个建议者。因为大家都有这个共识,相互间一起去通力合作净化市场,共同建立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认知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这一点老百姓在日常生活当中或多或少都在实践着。包括金融运行的重要性,比如可以逐层次的宣传。
采访即将结束之际,谭万刚中肯地说,政府部门原来对金融环境这一概念是比较弱的,但经过多年来,云南省各级领导的重视,各地积极开展构建良好金融环境的工作。这也要逐步向一些国有企业,一些事业单位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事业单位中的比如教育、卫生虽然是公益部门,但是对金融、经济不了解,管理、运行、成本控制就不会有概念。
经济发展软环境 篇7
关键词:生态环境,实证分析,环境政策,先进国家经验
一、引言
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处在一个腾飞的阶段, 但是由于在20世纪的工业高速发展进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导致中国环境恶化。21世纪以来,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 大力保护环境, 成绩斐然。从“九五”计划开始, 国家层面出台了指导性的政策意见, 但很少纳人到地方法规中, 缺乏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体系。
在以往学者对于环境绩效的研究中, 往往只注重整体的发展, 而得出相对乐观的结论, 但缺乏对局部地区的实证分析;而在对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中缺乏对于中外政策的异同点分析, 容易以偏概全, 得到不全面的结论和建议。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将从整体和局部两个部分对环境经济绩效进行分析;而在环境经济政策部分则通过中国与日本韩国这两个亚洲国家, 以及美洲的美国和欧洲的瑞典进行比较分析, 最终给出相关建议。
二、对于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
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 本文采用污染物排放量指标, 其中污染排放物又可分为三类:液体污染排放物、气体污染排放物以及固体污染排放物。本文选取了污染物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的变量指标, 包括是人均废水排放量, 人均氨氮排放量和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以及人均化学需氧量。
本文用人均GDP指标来度量经济增长。因为与总量GDP相比, 人均GDP更能反映真实经济发展水平变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数据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而得。
2. 模型构建
本文将环境污染程度作为因变量, 而将经济发展程度作为自变量构建模型。考虑到异方差的问题, 本文模型的变量将采用对数模式。具体模型如下:
通过研究该模型中自变量的系数, 我们可以得到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曲线关系, 从而对于经济环境政策的制定给出相关建议。
3. 回归分析
利用1993年-2013年全国的相关数据, 我们上述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 得到了如下结果:
通过上面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是一个U型的二次关系式。由于三次方的系数显著程度低于5%, 所以认为对于三次方的回归估计不显著, 而另外的两个系数和常数项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此外, DW值为1.46, 证明不存在序列自相关, 而且R值和调整R值均大于95%, 证明了该模型的显著有效性。所以, 我们可以得出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大致关系式为:
4. 结论和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是呈现一个“U”型的关系, 说明我们是可以找到一个在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的最低值的。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发展, 而忽视或者局部忽视环境污染的控制都是不可行的。所以国家应该积极推行相关环境经济政策, 保证环境和经济的同步和谐统一发展。
三、我国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虽然我国环境经济政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由于市场机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补偿、流域跨界污染控制补偿、流域生态环境效益共建共享等试点, 为建立宏观有效的生态补偿政策创造条件。
通过对于以上三个国家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 我们给出了如下三个建议:
第一, 完善环境税收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现在的资源税缺少对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资源的税收保护, 征税范围较窄。在对不可再生资源开征的资源税中又存在着税率过低的问题, 不能真正反映资源开发的社会成本。
第二, 完善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补偿政策的构建, 在水资源的保护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 所以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放在典型流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补偿、流域跨界污染控制补偿、流域生态环境效益共建共享等试点, 为建立宏观有效的生态补偿政策创造条件。
第三, 加强对社会公民的环境经济政策普及,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构。应该将民间力量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力量, 在环境质量与经济系统优化评价中, 要大力提倡和鼓励民间团体关注环境问题, 形成全民环保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燕.美国环境经济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 (3) .
[2]刘登娟.瑞典环境经济手段经验借鉴及对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启示[J].华东经济管理, 2013 (5) .
[3]李永东.日本的环境经济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J].现代日本经济, 2007 (6) .
[4]郭杰忠.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 2008 (6) .
[5]李军霞.中·韩·日环境经济政策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 2012.
[6]王西琴.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决策模型的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2001 (5) .
[7]王晓宁.基于绩效评估的地方环境保护机构能力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 2006 (3) .
[8]陈勋锋.2000-2005年中国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7 (12) .
[9]董战峰.“十二五”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路线图[J].环境经济, 2011 (6) .
[10]Ole Kristian Fanchald, Environmental Laxes and Trade Discrimination, Kluwer International Ltd, 1998。
经济发展软环境 篇8
在黄山‘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黄山市以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以“十大工程”为载体,以“四区建设”为抓手,着力“壮大徽州旅游,发展低碳经济,打造无烟工业,做强特色产品”,面对新的竞争与挑战。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黄山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黄山市贯彻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工作若干政策》等一系列自主创新文件,全面启动安徽省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黄山市试点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343.11亿元,较“十五”期间增长210%。
一、黄山市的资源状况
黄山市的资源可分为历史自然,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一)历史资源
黄山作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古今中外文人雅客的青睐古代就有诗云:“壑远潭清水亦香,黄山缥缈惹仙藏”来描绘黄山的仙境,更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诗句来表达黄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1990年黄山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自此黄山以“震荡国中第一奇山而闻名。
(二)自然资源
1、气候资源
清代曹文值用“四月始知春,一岁竟无夏”来形容黄山天气可谓绝妙。黄山地处我国东部的季风区,有着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15-16摄氏度,降水多,云雾大,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形成了特殊的山区季风气候,由于水热条件充足适宜多种林木茶叶果树及农作物生长。
2、地质资源
黄山为坚硬的花岗岩经冰川运动和地理风化而成,形成了垂直节理发育的峰林结构,其山体高大雄伟,主峰屹立于江南丘陵之中,是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水资源
由于黄山的河流水源主要是以降水作为补给,其典型的季风气候也就决定了河流的水文状况,即汛期集中在夏季时间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加之黄山特殊的山高谷深的特点,应运而生的是黄山著名的“四绝三瀑”——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和三大瀑布,这也为黄山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土壤资源
黄山市中低山地多为黄壤,土层较厚,肥力较高,有利于茶树,林木,药材的生长;丘陵地带多为红壤,酸性很大,肥力较差,但水热条件充足,适合油茶,栎松等作物的生长;在河谷地带,由于河流冲击带来大量肥沃土壤,加之地势平坦,适合农业播种生产。
(三)人文资源
黄山文化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山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徽州古建筑,徽雕艺术,绘画以及诗词歌赋。徽州古文学,以及黄山画派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黄山市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足
黄山市的旅游配套设施虽然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受环境承载量、经济、消费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业的配套设施仍然无法全部满足旅游的需要。
(二)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破坏严重
客流量过大以及人为破坏等因素导致一些不可避免的损失。
(三)商业活动缺乏统筹规划
黄山作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商业发展水平较为低下,缺乏种类齐全的商业街,没有发达的商业与旅游业相互协调,难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三、提升黄山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举措
分别从第一,二,三产业出发,进行具体说明。
(一)第一产业与生态旅游业相结合
1、农产品市场化
结合黄山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重点栽种适应市场需求的济作物,如黄山茶叶,贡菊,野生菌类等作为发展旅游业的下游产业,以提高农业生产价值。
2、进一步开发乡村观光旅游业
即‘农家乐’旅游,把乡村自然风光与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品牌’。
(二)走具有创新力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开发生产绿色环保产品
结合黄山自身条件与自然资源,贯彻落实黄山工业无污染化的方针,开发绿色无污染的环保工业,如黄山著名的龙头企业——黄山一品有机茶叶有限公司。
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通过引进人才,区域合作,中外交流,与时俱进,发展例如聚酯树脂,高级粉末油墨等高科技产业,一定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并存,如黄山最大的工业企业永佳有限公司。
(三)重点开发以旅游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
1、旅游营销方式创新
打通校园,企业,社区宣传渠道,采取旅游宣传途径多样化方式,加强景区城市基础设施商业规范化建设,强化黄山旅游城市形象宣传,提升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2、文旅结合
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效应,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广‘徽韵’,黄梅戏等特色歌舞演出,使游客领略徽文化的意蕴;深入开发徽文化的旅游产品,如著名的潜口民宅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西递宏村文化产业建设。
3、统筹区域规划
经济发展软环境 篇9
1、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内涵
环境污染问题是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环境污染的违法成本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十分巨大,一些制造类的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污染,而一旦被确认需要承担污染责任,则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如何有效的分散企业的责任风险,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的损失,让环境污染受害者得到有效的赔偿成为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内容。环境污染责任险是环境侵权行为人因从事保险合同约定的业务活动,造成损害而应承担的环境损害赔偿或者治理责任为标的责任保险形式。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能够分散企业活动的风险,在污染事故发生时,由保险公司支付损害赔偿,不仅能够减轻企业的负担,而且能够让受害者得到有效的救济。
2、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作用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责任保险的一种类型,是以被保险人的赔偿责任作为保险标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实行的是无过错责任的原则,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可以免去被保险人在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需要支付巨额的赔偿金,能够有效的保障被保险人的生产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在环境污染事件中受害者可以通过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获得及时的赔偿,通过保险公司支付损害赔偿金的方式,可以节约成本且减少纠纷,有利于环境污染事件的解决。
二、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的困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环境污染事件的风险也加大,我国目前环境污染事故高发,当前许多企业无力承担巨额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而破产的现象较多。因此,需要利用保险工具有效的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有效的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但是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并不是强制责任保险,在推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1、企业参保意愿不高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于2008年开始试行,如今已经快有九个年头,但是国家一直并未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作为强制性保险要求企业购买,如2014年深圳市进行调研,深圳作为全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的城市之一,2008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推广以来,深圳的企业中愿意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企业数量较少,仅仅为300多家,而深圳的企业有上千万家。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2015年的调研数据显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业务增长率远远低于其他新险种的增长率,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参保企业中,依然有部分的企业认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不值得购买。
自然资源不具有排他性但具有消费中的竞争性,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必然会造成负外部性。而对于企业而言,由于污染环境成本低且处罚力度不够,企业并无保护环境的激励,反而会为了追求低成本和高收益而做出污染环境的行为。当前企业缺乏安全意识,而且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推广上存在宣传不足,许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侥幸的心理,一些企业认为如果发生环境污染事件,自然有政府在背后买单,而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会加重企业的成本负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对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规定并不明确,并未建立一种强制性的责任保险,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第52条仅仅规定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并未规定企业必须投保,因此许多企业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并未购买,环境污染责任险在我国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2、保险机构配套体系设计不完善
我国的许多企业不愿意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不仅仅在于国家并未推行强制性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而我国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推行时间也比较短,虽然不断有地区在试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也有不少的保险公司积极的响应国家的政策而设计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业务品种,但是从当前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范围上看,存在保险产品单一的现象。
(1)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机构并未明确。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并未明确规定企业必须要参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而且对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机构的规定上并未明确。由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为投保对象,许多企业缺乏参保的积极性,从保险的增长率上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业务增长率过低,许多保险公司不愿意开展专门性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业务,而我国只有几家保险公司如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等保险公司制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相关保险业务与保险条款,我国多数的保险公司对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一种观望的态度,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风险过大,而且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在当前法律制度都未明确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保险公司的损失,许多保险公司不愿意涉足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2)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存在单一性。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损害后果难以预计,而我国缺乏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立法上并未明确,导致保险公司为了减少业务损失,往往缩小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范围,仅仅设计以第三者人身损害与财产损失作为保险给付标的保险产品,在这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设计中,保险公司的风险容易控制,而且一旦发生环境污染损害事故,保险人赔付的范围也比较明确,容易确定具体的金额。在这种情况下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实际上与一般的损害保险制度进行等同处理,无法凸显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特殊性,对于企业如何在污染事件后恢复生产、治理被污染的区域等方面的赔偿标准并未有明确的规定,由于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面临的风险比较高,而且金额难以估量,因此保险公司很少会涉足这类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
(3)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评估机构与标准存在差异。我国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并不完善,特别是对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来说,一起环境污染事件导致受害人的身体发生损害或者财产遭受损失,保险人需要赔付时往往需要进行一定的评估,而当前的评估机构不一,每个机构采取的评估方法存在差异,对于环境污染损害的评估国内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因此在评估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当前国内缺乏评估标准,地区之间的评估机构资质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化的评估结果往往容易导致善后存在较大的争端。
保险公司在对投保人进行承保前需要评估风险,而不同的评估机构评估采取行业惯例的方式进行评估,导致投保人的保险费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利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
三、完善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设想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实行的是无过错原则,对于被保险人来说,当前的环境保险是一种索赔型的责任保险,也就是说在保险合同有效期间内发生的对被保险人环境责任索赔的事件,保险人都应当承担给付义务。对于企业来说这种索赔型的环境责任保险能够有效的减轻企业的负担,而且在企业的存续期间,企业可以一直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有效的分散企业的风险。
1、推行强制为主、自愿为辅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对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规定是国家鼓励,原则上是一种自愿投保的模式,2015年《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深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试点,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上看,企业不愿意投保,而环境污染事件容易导致公众利益的损害,因此对于环境高危领域应当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我国应当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如美国、德国是推行强制投保的方式约束企业,而英国与法国采取的是强制为主、自愿为辅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我国应当采用强制投保为主、任意保险为辅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模式,通过立法对一些具有较高环境污染风险的行业作为强制投保的对象,要求企业必须要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这类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对于一些污染低、风险小的企业采用自愿投保的方式,有效的防治我国的环境污染。
2、规范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配套措施
我国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推行存在一定的困境,一方面是企业从生产成本的角度不愿意购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国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不健全。因此,我国应当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配套措施,促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
(1)规范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机构。当前我国缺乏全国统一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机构,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比较少,我国的许多保险机构从风险与利润的角度上不愿意发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与业务。因此,我国应当规范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机构,我国可以通过政策规定规模大、资质好、配套设施健全的保险机构作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机构,建立行业统一的保险费率标准、开发多元化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从而有效的规范我国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2)扩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范围。企业不愿意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保险人的承保范围过窄,仅仅是对第三者的环境污染人身与财产损害进行赔偿,这导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与其他的保险存在相似性,无法发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护环境、减少损失的效果。因此要扩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范围,切实的提升企业的参保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爱民,殷茵.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运行机制的探讨[J].江西科学,2013,(2).
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 篇10
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得益于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二十多年来, 民营经济从“资本主义的尾巴”到“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 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在逐步改善, 制度体系已经初步确立, 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政策性基础已经得到夯实。制度环境、政策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也正是民营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
一、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看到民营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 更应该看到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体制性问题和环境制约因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公有制经济受歧视现象依然存在。市场准入门槛高、融资贷款难、缺乏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瓶颈。对于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国有企业的国民待遇而言, 时下的许多民营企业基本享受不到什么“待遇”, 夹缝中生存的现象仍然存在, 受政策和体制制约而无法进入某些领域经营的事件还时有发生。
2.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现行调整企业法律关系的法律法规没有摆脱传统思想, 仍然按照所有制投资主体、组织形式、投资区域等原则制定。尽管诸如《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确立了民营企业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 但在一些具体的立法中, 民营企业仍然不被重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 许多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维护和保障, 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企业家的积极性。
3.融资渠道不规范。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 许多金融机构不敢向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服务, 这里有银行的问题, 也有民营企业自身的信用问题。许多民营企业纷纷走向“黑市”进行融资, 不但风险极大, 而且容易走向恶性循环的怪圈。企业因得不到及时的资金注入而错失了扩大规模的机会的现象经常发生。
4.民营企业管理不科学。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管理体制。这种经营模式虽然在韩国等国家取得了成功经验, 但过分依赖家族式管理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 因而许多企业最终都失败在家族管理上。其实, 在许多企业成长阶段, 家族管理确实起到过坚实的基础作用, 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发展, 家族管理的竞争力逐渐下降。
5.产权关系不明晰。企业在设立当初, 因为多方面考虑通常要寻求一些“背景”, 寻求挂靠单位。发展起来后, 有的与主管部门出现了资产、债权、无形资产不明晰等纠纷, 导致了许多民营企业无法壮大发展。尤其是一些主管部门看到企业壮大后, 往往要在知识产权、商标、无形资产等方面打算盘, 许多初具规模的企业都落败在最初的合作伙伴手里。
6.企业的诚信问题影响了其竞争力。据了解, 近年来有些民营企业的诚信问题已经从制假售假升级到随意编造企业业绩, 制造良好的企业数据, 上市圈钱、欺骗股民等。所以, 有些民营企业带有很强的投机色彩, 企业经常拿一些优惠政策打擦边球。因一些执法部门监管不利, 造成违法成本太低, 因而形成了民营企业口碑差的社会现象。
二、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具体措施
(一) 放开经营领域, 实行项目带动
1. 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向着有利于国民经济全局的方向发展。
把发展民营经济与搞活国有经济以及调入外来资本结合起来, 鼓励民营经济吸纳国有企业分流人员, 支持民营经济以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优化, 把发展民营经济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 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投资大农业开发,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高科技产业、出口创汇产业、环保产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产业结构层次。同时, 引导民营企业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 鼓励民营企业扩大再生产, 加速技术改造, 合理开发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2. 积极出台“36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具体实施意见。
给予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平等地创业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取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限制性、歧视性规定, 降低民间投资的产业门槛, 简化工商登记手续, 破除地区分割、行业壁垒, 在税收、土地使用、企业开办、进出口等方面, 取消一切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限制。
凡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 都允许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允许外商经营的, 都向民营开放;凡有审批权的部门, 都要为民营经济创造条件。谁投资谁受益, 谁决策谁负责、谁承担风险。各部门要打破行业垄断、打破所有制界限, 引入市场机制, 鼓励和保障本部门、本系统、本地区之外的各类投资主体, 平等参与投资经营, 不得人为设置障碍。
放开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领域,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投资经营, 如道路、桥梁、隧道、电力、环保、城市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以及旧城改造;放开市政公用事业领域, 鼓励民营企业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通过竞标取得经营权, 包括公共客运、出租车、车站、垃圾处理厂以及市政设施、路政维护保养、道路环卫、路灯等方面的经营权;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制造业, 尤其是有利于壮大电子、化工、机械三大工业支柱产业链的项目;鼓励投资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旅游业、物流业、商贸业等现代服务业以及家政、托老等社区服务业等。
3. 要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放宽市场准入, 为民营经济发展拓宽空间。
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先行办理经营许可证、资格审查和专项审批的行业和商品外, 其他一律不得作为工商登记办照的前置条件, 实行“先办照、后办证”, 但所需许可证应在规定时间内办结。依法降低公司制企业的注册资本要求, 不能一次到位的允许先行注册, 分期注入, 限期补足。允许人力资本、智力成果等无形资产作为注册资本, 比例由全体股东约定。
4.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各部门要根据项目带动战略的要求, 创新项目生成机制、推介机制、管理机制、投融资机制和协调机制。特别是要按照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 建立和完善投资项目储备库, 通过报刊、网络、推介会的形式, 发布项目招商信息和相关投资促进政策, 吸引、集聚和引导民资民力。要以项目为载体, 灵活确定与民营经济的投资经营方式相配套的支持政策, 促进投资增长, 带动资本聚集, 推动产业壮大。
(二) 实行科学管理, 追求持续发展
1. 学习新的游戏规则, 重视培养人才, 提高素质。
中国加入WTO后, 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有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开放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等义务, 而且还要有掌握不公平贸易投诉等应有的权利, 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与“狼”共舞。同时, 民营企业必须招纳一批高层次的科技精英, 努力提高企业科技含量, 培养精通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的人才, 努力提高素质, 努力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
2. 实现科学管理。
民营企业的科学管理就是民营企业经营者通过对民营企业各项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不断优化自己可控制的人、财、物等有效资源, 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允许的手段, 最大限度地创造效益。民营企业要逐步由家族式的管理转向科学管理, 用先进手段实现管理科学。民营企业要树立一种全新的观念, 即一种企业制度是否优越, 要看它能不能降低交易成本, 是不是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要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经营战略, 发展核心竞争力;要运用现代资讯技术, 实现企业管理革命。
3. 建立信用管理体系。
建立以民营企业、中介机构为主体, 以信用登记、信用征用、信用评估、信用发布为主要内容的信用管理制度。我国应该像美国等西方国家一样建立机构专门评估个人或组织的信用, 将自然人和机构的信用记录在案, 作为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人发放贷款的依据。只有这样, 银行金融机构才敢给民营企业贷款, 民营企业的资金才能得到解决。
首先, 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资信调查评估, 进行事前风险防范。通过建立信用管理体系, 系统地收集、分析民营企业的信用资料, 包括民营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合同履行情况、诉讼记录、竞争能力、未来发展趋势等, 为民营企业控制风险提供决策依据。其次, 要对民营企业信息进行科学分析, 进行事中风险控制。要对民营企业信用信息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建立民营企业资信管理制度。第三, 要严格欠款追收制度, 进行事后风险控制。加强民营企业应收账款的专业化、系统化管理, 减小呆账、坏账损失,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利用率。
4. 要培育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民营企业正从填补市场空白、迅速扩张为主要内容的“量的积累阶段”进入以企业全面转型和提升为核心任务的“质的提高阶段”。但是民营企业要经久不衰、持续发展, 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要向高新技术进军, 实现民营经济产业的升级换代, 并以此作为民营经济新一轮增长的突破口。要抓住主业大力开展民营企业并购, 实现低成本扩张, 壮大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 培养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可以表现为产品价格、产品质量、产品品牌、产品服务等, 民营企业只有在一个或某几个方面做好, 才会在一段时间里形成很强的竞争力。
(三) 完善私有产权保护制度
1. 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必须包含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成果。
民营经济在新创时期, 很多创业者利用各种名目加以掩饰, 待发展到一定规模后, 这种不安全感就越发强烈。必须完善“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这一法律保护, 修订各类相关法律、法规, 消除私人投资者的后顾之忧。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要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都应该得到保护”。
2. 理顺民营企业的产权关系, 还民营企业的本来面目。
要积极慎重地清理有名无实的假企业, 严格把好注册登记关;对挂靠双方在产权问题上有异议的企业, 要在认真评估资产的基础上明晰产权, 既要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又要防止对民营企业财产的侵占;对经营亏损的民营企业, 要明确产权关系, 采取租赁、拍卖等措施, 盘活存量资产, 有条件的要大力推行和规范股份合作制经济。
3. 规定对于私有财产, 如确属公共需要, 可以征收。
发展循环经济应对环境危机 篇11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与紧迫性
国内外的实践已表明,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这是自然循环过程极限和作为自然组成部分的人类生存极限决定的。人类要继续发展,客观上要求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要求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对被过度使用的自然进行补偿。循环经济就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也可以说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破坏自然得到了血泪教训基础上痛定思痛得出的趋势性结论。我国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已经成为国人共识,不这样走,将面临大自然的疯狂报复,这样的报复一旦形成气候,将会是人类自己难以解决或没有时间和机会研究解决的问题,而且这样的报复已经开始,土地沙化、沙尘暴都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肆意开垦掠夺自然资源造成的,这样的掠夺式开发、掠夺式发展将会越来越减少人类本身生存所依赖的资源,而不是形成良性循环利于子孙后代。目前,我国面临着环境与资源条件的严峻挑战。事实上,循环经济模式既是解决这一问题拓展人类本身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力获得持续生存空间的有效办法,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最高形式。
统计数据表明,国内十大水系正常排放量COD国家标准不应超过800万吨,实际在1500万吨左右;二氧化硫大气排放量不应超过1200万吨,而实际排放量超过2200万吨;赤潮年度发生频率已经是八十年代的四十倍。环境污染表现特征已经非常明显。这一表现在农村、城市都很严重,而不是过去的城市污染农村还有净土的时代了。
在农村,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面源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农村废弃物污染。在农村,为了追求农作物产量,施用了大量的化肥,为了防治病虫害,施用了大量农药,这都导致土壤、河流与粮食的污染。另外,乡镇企业近十几年来的突飞猛进式的发展,活跃了当地经济,但由于一味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忽略了环境污染问题,乡镇企业的污染物几乎百分之百没有经过净化处理就排放到大气、河流或是随意乱放,造成了大量的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当地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土质。加之农村人畜粪便、农业废弃物(秸秆等)随着新式肥料和燃料的使用而成为废弃物,也成为了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空气污染、生活与生产污水污染、垃圾污染和电子产品污染。随着城市工厂密集化,企业废气、污染水、污染物迅速增加,已经严重超出了自然净化能力,加之部分企业环境观念淡薄、政府职能部门监察不到位,造成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被未经处理排放。生活与生产污水在大城市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处置,在中小城市还得不到有效处理,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电子垃圾处理上还远远不到位,城市污泥的堆放往往形成二次污染。
与此相对应的是能源与资源的严重短缺,导致经济增长与能源、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异常突出,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都呈现严重不足。
污染与资源短缺问题在各大城市表现都十分明显。到2010年,上海的人均GDP将达到10,000美元,2020年将达到20,000美元;上海2003年末的常住人口约1,600万人,到2020年将达到2,000万人;2020年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85%。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上海面临着资源、能源短缺及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沈阳的环境污染问题虽然得到很大改观,空气质量大幅度好转,水质条件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绿化水平日新月异,人居质量大幅度好转,前市长曾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但就在这样的城市,环境危机仍存在很大问题,垃圾填埋与污泥堆放等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还比较严重,还远远形不成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加之酸雨、城市汽车尾气造成污染始终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沈阳污水处理水平工业、民用日处理量在80至90万吨之间,实际排放量却要大于这个数字,而且一些污水处理企业为了成本、资金、设备等因素,还存在处理不到位、违规排放等一系列问题。
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还仅处于42%至45%之间,中小城市处于零状态,综合指标城市垃圾实际处理率达到真正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从整体看还不到10%。
在国外,循环经济已经取得了规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巴斯夫公司曾经是莱茵河主要污染源之一,每天都有大量的污物排入美丽的莱茵河,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有人说,莱茵河水可以直接用来冲洗照片,昔日大马哈鱼回游景象已经看不到,而今天,美丽的莱茵河已经恢复了本来山清水秀、鱼肥鸟翔的本貌,大马哈鱼已经开始回游,成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每年为流经国家和地区赚取大量外汇。巴斯夫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主要从事化工产品、塑料、特性化工产品、农用产品、精细化工产品、原油和天然气等高污染排放产品的生产,年销售额超过3700亿人民币,从其经验看,在其本身工业园区内已经形成了污水与废弃物的循环处理和再利用,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思想,正因为循环经济的存在,使得近日伴随美丽的莱茵河的巴斯夫化工厂在日从莱茵河取排水达到200万加仑水量却不会造成污染,有效地利用了环境资源。这样的企业和国家环境政策的确值得我们国家去研究、去学习,从中吸取经验,从而直接受益于本国经济与发展。
二、循环经济需要技术体系创新支持
笔者认为,从理论意义上讲,应该没有废弃物这一概念。在地球上,从最初的无机物到生命状态的出现与演化,无机物、有机物是互相转化的,有机物与微生物、动植物也是循环的,彼此作为对方的原料而存在,彼此又从对方转化而来,这种生生不息的依存存在,使得地球资源得以循环利用,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的这种依存关系在某一点上达到平衡,这就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循环经济思想。由于人类的兴盛与发展,使得自然循环得到破坏,打乱了自然界微循环的平衡,反过来也威胁了人类和各种动植物的生存,所以自然因素呼唤循环经济的出现与形成气候,这是人类要实现长治久安的必然。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它是在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增长制约要素、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一种公共财富阶段的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是建立在人类生存条件和福利平等基础上的以全体社会成员生活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自然界,“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都仅仅是其技术经济范式的表征。其本质是对人类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其目标是追求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实现,在我国目前现实条件下,还有大量观念与技术体系支持问题,观念问题可以通过教育来解决,技术问题就需要技术体系创新来实现。从技术体系创新角度,就要提出和确定本领域中长期科技战略的指导思想,那就是针对能源、资源与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需求与挑战,坚决果断地贯彻“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与突破式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在一定的舆论环境与社会环境影响下,引导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供应达标、节能降耗、结构优化、环境回归”的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丰富的可以再生再利用进入再循环的资源,提供经济、高效、清洁的先进能源技术和能源保障,推进循环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进步,以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和生态城市、生态农村、生态企业链、城乡一体化建设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所离不开的重要资源,能源的产生、利用效率与可重复利用是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们正在利用与使用的能源例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都是地球在几十亿年变迁过程积累下来的,是不可再生的,是逐步走向枯竭的资源,那么为了人类的长久生存与发展,一方面要提高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寻找新的可替代可循坏利用能源,这两方面的需求都需要技术体系创新的支持,这是人类适应自然保卫自身长远生存的必须。能源中期科技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是把节约能源与提高能效放在首位,建立节能型的城市与乡村;能源的长期科技发展战略总体目标是以煤炭、石油与天然气高效清洁利用为基础,提高核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规模化、低成本利用水平。从而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高技术研发,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大幅提升能源装备制造业能力与水平,依靠科技进步,为生态循环经济建设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保障和技术支撑。
这样的实例已经逐步得到实践。太原一家污水处理厂就很好地解决了污泥堆放二次污染问题,利用污泥处置后制砖、做园林花草和农作物种植过程的肥料,在垃圾燃烧过程中进行热能转换,利用垃圾发电和制肥,使得废弃物资源得到充分的综合利用。这样既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尝到了效益甜头,又防止了污泥堆放处置的二次污染。这类事例的成功实践,是在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下完成的,虽然还不完善,但也为循环经济探索了一条很好的出路。只有这样的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才是未来经济发展方向。
三、循环经济与国家科技战略与政策
循环经济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综合工程,需要全民动员、需要政策引导、需要强制监督执行。笔者对循环经济的生存环境进行了深入思考,在分析了大量成功与失败实例和查阅大量资料基础上,提出下面九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供行业内人士借鉴,也希望能够为形成我们自己的循环经济体系贡献微薄之力。
1.加强对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研究
在政策层面上,要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必须彻底转变GDP至上的政策目标;必须加强能源战略、政策与能源安全研究,完善能源、资源、生态与环境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管理体系;强化重大决策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2.加强能源、资源与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综合研究机构的建设
加大对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科技投入,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科技事业都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的特点,研发周期长、投入多,政府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应针对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的现实,对全国经济发展布局进行大规模统一规划,对各地区在全国发展过程中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对城乡与工业聚集区工作重点要理性划分,避免研究规划不到位造成的废弃物、污水处置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问题。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循环经济思想,并以科技成果与应用实践效果刺激新一轮科技创新,在循环经济领域形成科技支撑产业、产业呼唤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
3.全民教育营造社会环境
要加强资源危机意识教育。我们国家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地大物博,资源的人均占有率已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水平,所以为了现在,为了子孙后代,我们更有理由更有责任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而不是把已有资源吃光分尽,慷子孙后代之慨。这就要求加强全民环境意识与资源意识教育,从更高层次提高国民素质,为循环经济的深入人心创造整个社会认同的舆论氛围,最终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
4.发挥地段经济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循环经济
在人口与企业,特别是污染性强的电子、化工类和重工业企业集中的大城市,要从规模经济角度设置环保企业。由于污染物成分复杂,所需要的设备与处理能力要求较高。由于环保企业原料资源丰富,更适合大规模的循环经济建设,其效益也会十分可观。在乡镇和中小企业集中的地方,要根据环保企业原料状况和造成污染水平考虑循环经济程度。另外,笔者认为,不应该一味地做大大城市,那样会带来交通等一系列难于解决的问题,在一些适合地区更应该建设大量的小城镇,更容易实现城乡一体化,减少城乡差别,改善人居环境,也便于形成非人为化的循环经济链。
5.工业生产逐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
在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企业过程中,由于企业排放与废弃物较集中,就便于各类资源的集中处置。在这样的企业可以像巴斯夫公司那样在企业内部形成循环经济链条,把企业日吞吐的大量资源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变废为宝,使得各类主辅资源最终只剩余微量废弃物,而绝大部分成为产品,进而在流通环节成为有使用价值的商品。
6.多方融资为实现循环经济夯实基础
循环经济形成之初首先体现的不是经济效益而是社会效益,这一阶段就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要广开融资渠道,通过财政补贴、政策性贷款扶持、民间资本与外资的介入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一旦循环经济形成产业化,其效益就会大大可观,各种社会资金就会如潮涌入,关键是要开好这个头,可喜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已经逐步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在做努力。
7.环保企业实现市场化运作
在循环经济建设过程中,要按照客观规律、经济规律办事,在环保企业建设过程中实行市场化运作,本着“谁出资、谁管理、谁收益”原则,加强政府监控力度,减少办事环节,解决多元化管理的婆婆多等畸形管理问题,发挥环保企业积极性。
8.加强对企业清洁生产的监控
清洁生产是企业生存的必要前提,有关部门要制定执行强有力的企业清洁生产政策,克服地方保护,以强制性措施规范企业的生产过程清洁,减少污染源与污染水平,减轻环保压力。
9.加强资源消耗的税收管理
要以法律和政策手段控制资源消费,可以采取设置资源消费税等办法,运用经济杠杆减少资源的浪费,使得生产企业自觉珍惜生产资源降低消耗。要做到控而不死。要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尽快进行循环经济立法,明确消费者、企业、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
经济发展软环境 篇12
目前, 铁道部党组立足当前铁路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部署, 推动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科学发展, 从开展“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的实际出发, 提出新理念和新要求———以“让人民群众满意”根本标准, 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 待旅客如亲人”的服务理念。
“以服务为宗旨, 待旅客如亲人”理念体现了一种价值追求, 它要求全路广大干部职工把为广大旅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作为展示形象、实现价值的舞台, 坚持用真心、爱心和细心服务旅客, 立足岗位多作贡献;铁路的行业宗旨落实于“人民铁路为人民”, 强调指出待旅客如亲人, 既是对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 也是全路深入开展“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 努力改进客运服务工作的具体内容;“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检验标准更是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目的就是要把“让人民群众满意”以服务经济社会的成效和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最终检验标准;它们不仅仅是指导客运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 是检验和衡量客运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 更加深层次的内涵则是全路广大干部职工必须树立的价值观念。[1]
“以服务为宗旨”是“待旅客如亲人”的思想基础, 是一切服务行业都应秉承的发展理念, 是对所有服务行业的共同要求, 具有普遍性;在这里就是要把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的目标, 定位在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 努力满足需求, 提供优质服务上。
“待旅客如亲人”就是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善待服务对象, 想旅客之所想、急旅客之所急、帮旅客之所需、解旅客之所难, 以主动、积极、自觉的行动, 为旅客创造宾至如归的美好感受。“待旅客如亲人”是“以服务为宗旨”在铁路客运服务工作实践中的运用和拓展, 更加尊重、保护旅客权益和满足旅客多样化、差异化需求, 指向更明确, 内容更具体。
上述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体现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和“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根本标准, 共同构成了指导当前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文化。只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与“待旅客如亲人”有机统一, 才能站在服务人民群众、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 进一步增强搞好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的动力, 不断提升铁路服务工作的亲和力、影响力, 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铁路工作的满意度。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 始终坚持“让人民群众满意”根本标准, 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 待旅客如亲人”理念, 是铁路系统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工作的部署要求, 积极推进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理解“以服务为宗旨, 待旅客如亲人”核心作用从共产党员入手
开展“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 是铁路部门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行动, 是全路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途径和实践载体。“以服务为宗旨, 待旅客如亲人”理念, 充分体现和诠释了“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的核心精神。[2]铁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不仅是创先争优活动的主体、和谐铁路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更是“以服务为宗旨, 待旅客如亲人”理念的带头实践者和自觉践行者。
无论是铁路客运部门党组织, 还是其他部门党组织的每一名党员都应当认识开展“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 坚持把“以服务为宗旨, 待旅客如亲人”理念贯穿到本单位、部门“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之中, 贯穿到自身的日常工作行为之中。切实以“优化服务环境, 改进服务态度, 提高服务质量”为阶段性行为检验标准。主动将广大旅客是否满意作为铁路服务工作的出发点, 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认真整改存在的不足, 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铁路是一个大联动机, 关联性强, 协作紧密, 服务旅客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 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岗位都是服务链中的一环, 都与旅客服务质量息息相关, 每一名干部职工都要积极参与, 尽职尽责, 干好本职。要实施目标驱动。按照活动阶段性的部署安排, 精心组织推进, 每个阶段都要有具体目标、具体内容和具体活动载体, 要让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始终有兴奋点、牵引力。要注重考核激励。要发挥各级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 强调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强化服务意识, 落实服务标准, 规范服务行为, 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 落实好下现场添乘、检查、跟班作业等各项制度, 并通过开展“做一次普通旅客、做一天客运职工”活动, 提高其对做好客运服务工作的认识, 及时解决本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落实“以服务为宗旨, 待旅客如亲人”服务理念的行为从“我”做起
服务工作是一门综合艺术, 要满足旅客多层次、高标准的服务需求, 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综合知识, 具备全面的素质, 必须始终把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把保障旅客的安全作为自身工作职责和做好客运服务工作的第一要务, 像关爱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关心旅客安全。安全是铁路运输最重要、最基本的服务。始终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安全第一、安全问题与隐患必须立即解决的思想共识, 确保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危机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对危及旅客安全的隐患在第一时间排除, 对影响客运安全的重点环节盯控并实行专人值守。将铁路服务标准向社会公布, 主动接受社会和旅客监督, 力求不断改进服务工作, 提升服务能力。基层单位党组织号召一线共产党员带头强化责任意识, 带头查摆和整改安全问题, 带头提高业务素质, 带头坚持标准化作业, 带头争创先锋“岗区”, 切实做到“无违章、无违纪、无事故”——尝试将安全管理的“刚性约束”与安全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这其实也是对基层一线党员们的“服务”意识的有效培养途径。
客运窗口示范部门的“共产党员”更是需要努力学会将“以服务为宗旨, 待旅客如亲人”理念转化为的自觉行动, 言行举止都要符合并遵循服务规律, 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结合某些基层单位开展的党员互学结对子、党员示范重点旅客服务活动推广、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旅客服务知识竞赛等教育活动, 紧紧围绕“优化服务环境, 改进服务态度, 提高服务质量”三项重点工作。要按照“规范服务用语、规范服务行为、规范服务程序”的要求, 加强每一个铁路客运职工业务培训, 以服务标准和应知应会为主要内容, 广泛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 提高服务旅客的本领。要在细化各项服务标准的基础上, 组织职工进行学标、对标、达标, 进一步规范广大职工的语言和行为标准, 以服务内容的规范、服务标准的落实, 促进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引导采取针对性措施, 不断思考健全和规范客运服务标准, 改善客运服务设施, 提供优质服务。自觉消除工作环境中的“脏、乱、差”现象, 努力给广大旅客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学习尝试改进服务的方式方法, 以确保旅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与舒适;学会观察服务质量的社会评价体系反馈资料, 自觉改正不足行为并虚心接受监督;不断累积自己的工作心得与经验教训, 在班组、车间、培训交流中勇于分享心得体会, 扩充“好的做法的宣传面”与“不足之处的劝诫慎”, 不断优化自己的行为与服务意识, 真正做到心怀“以服务为宗旨, 待旅客如亲人”的服务理念去不断改进和创新客运服务工作, 提升客运服务质量, 努力为铁路社会形象改善贡献力量。
四、塑造“服务”价值观对优化铁路发展软环境延伸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服务的无形性 (intangibility) 、服务的不可分离性 (inseparability) 、服务的可变性 (variability) 、服务的易消失性 (imperishability) 。[3]服务是一方面能够向另一方面提供的无形活动或者利益, 它的生产可能与某种有形产品联系在一起, 也可能纯粹是一种形式。美国学者迈克尔·R.辛科塔, 彼德·R.迪克森, 帕翠克·邓恩, 伯特·罗森布罗姆等是这样理解服务定义的:“物品可以被定义为物体、设备或东西, 服务则被可以定义为行为或表现。物品和服务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有形的属性。物品是有形主导的, 而服务是无形主导的。”[4]
首先, 服务是个主动的过程。与以前铁路客运部门常常提及的旅客的“管理”是天壤之别的概念差异。对于“旅客”, 铁路企业以前可能并没有认识到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市场, 不需要培养市场营销理念中的忠诚客户, 也不需要在强势的卖方市场中去考虑买方的心理, 当自己开发新的客运服务产品 (例如高铁、客运专线) 时才发现民航企业和自己的差别, 需要从旅客的接受服务之后的感受来重视自己所提供的“位移服务”。这充分说明铁路企业将自己推向市场机制, 从被动封闭向主动需求变化的局势。
其次, “服务”的全新概念对于铁路职工而言也传递了一种需要“主动与奉献”的企业价值观。铁路企业在逐步走向市场的过程中, 发现传统企业文化对改革步伐的禁锢, 传统的垄断行业的“铁老大”意识固化在干部职工的行为思想中有较为严重的倾向, 如何走出禁锢, 打破常规思维定势也就必须以主动的、市场化的“服务观念”来更新思想观念。
最后, 铁路在中国按国有企业经营模式来管理运作, 这种管理模式对企业自身而言缺乏交通枢纽企业应该有的灵活性、快捷性和客户导向的市场运作特征, 介入“服务”的价值观对铁路企业运作管理更加人性化, 充分地利用企业中的党员干部进行人力资源中自我开发和自我培训以重新塑价值观的做法, 对于企业长期应对市场变化的压力调整值得尝试推广。
综上所述, 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将是铁路企业自身实现结构转型变革的开始, 每一个“武铁人”特别是共产党员, 将尝试着挑战自我的观念更新与变革, 这为企业更是为自身长远发展筑就全新的舞台。
参考文献
[1][2“]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理念解读[EB/OL].人民铁道网, 2011-11-22.
[3]菲利普.科特勒等.市场营销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2.
【经济发展软环境】推荐阅读:
宁波经济发展软环境10-27
环境与经济发展07-18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08-20
经济发展环境工程11-27
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08-24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07-07
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1-17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07-17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计划08-30
分行经济发展环境整治情况报告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