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结构

2024-10-23

粮食结构(精选7篇)

粮食结构 篇1

粮食是经济的命脉, 俗话说“家里有粮, 心中不慌”, 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对食物的需求之后, 才能从事其他各项活动, 合理调整粮食结构已迫在眉睫。作为重要经济部门的粮食结构的合理化, 应表现为四个方面的平衡, 即:粮食再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平衡;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和工业用粮增长的平衡;粮食供给结构与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结构的平衡;粮食产销系统和农业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这四项平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其中粮食供求总量和结构平衡是基本平衡。同整个经济结构一样, 为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 特别是随着国民收入和购买力的提高, 随着食物结构和市场需求结构的转变, 必须及时地、合理地调整粮食结构。这是一条客观规律。

1 我国调整粮食结构的性质与内涵

1.1 我国的粮食结构调整, 是农村经济体制

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发展措施的健全, 也是必然。在粮食流通以市场为取向进行改革后, 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原则越来越发挥其作用, 只有那些品种优、质量高的粮食才具有市场竞争力, 才具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现在合理调整粮食结构的实质正在于, 在宏观调控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扶优抑劣, 促使粮食生产结构适应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 由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和质量效益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2我国的粮食结构调整, 是整体性的产业提升, 而不是以往那种简单的、局部的、“多砍少赶”。人们通常说的调整, 多在增减总量上做文章, 因而有个形象的说法是, 一手拿“刀子”, 一手拿“鞭子”, 多了砍, 少了赶, 结果是治标不治本。在市场经济时代, 以消费需求和市场导向决定取舍, 扶优抑劣, 淘汰无生命力的粮食生产能力, 发展富有生命力的粮食生产能力, 变单一产量增长型为质量效益型, 从整体上促使粮食产业升级。1.3我国的粮食结构调整, 是指导方针和产业政策的大调整, 不单单是生产安排和生产技术问题。我国目前粮食总量平衡、优质粮不足、大路货有余、产销结构不平衡的问题, 在实质上反映调整现行粮食生产的指导方针、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的必要性。就一定意义而言, 这三者的调整, 是关系到我国合理调整粮食结构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这三者相互联系, 在目前调整粮食结构的初始阶段, 指导方针和产业政策的调整更具迫切性。

2 粮食结构调节税的流通政策选择

对于推进粮食结构合理调整, 粮食流通应该、而且能够发挥重大促进作用, 主要是导向作用、拉动作用、扶优作用、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决定作用。

2.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合理调整粮食种植结构, 促其实现优质高效。

市场对粮食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用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表现为市场对粮食需求总量的预测。二是表现为市场对粮食的需求结构的导向。三是表现为市场对调整粮食结构的资源配置作用。2.2完善粮食购销政策和价格政策, 拓宽渠道, 优质优价, 扶优抑劣。2.2.1完善粮食价格政策。可设想从以下方面完善粮食价格政策:一是优质优价, 拉大质量差。因为优质品种产量较低, 所以优价幅度不仅要足以抵偿因产量减少而造成的损失, 而且还要使种植优质粮的农民比种普通粮的收益适当高一些。二是把严重滞销的粮食品种和质量差的粮食排队在保护价范围之外。四是实行必要的粮食出口价格补贴。其补贴数额视财政承受能力和市场行情综合考虑加以确定。由于一些品种的粮食在国内市场上积压滞销, 继续压在仓库里将变成陈化粮, 所以补贴出口比增加专储粮更可取。2.2.2拓宽粮食收购渠道。一是允许国有粮食加工企业直接收购粮食, 其价格不低于保护价水平;二是允许个体或私商委托国有粮食收购企业收购粮食, 其价格不低于保护价, 委托手续费由双方协定, 收购资金由委托方支付;三是允许南方饲料企业委托玉米主产区东北四省区收购饲料玉米, 其价格不低于保护价, 收购资金列入帐购指标, 利息由委托方负担。2.3创新产业组织, 加强中介组织作用, 开辟调整粮食结构的新途径。可因地制宜地选择如下形式或模式:2.3.1“龙头”企业带动型。以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加工企业为“龙头”, 形成“一条龙”2.3.2特色资源开发型。这种类型是以开发名, 特、公资源为基础, 以扩大销售市场为导向, 以增加科技含量为重点, 变特色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2.3.3连锁经营网络型。其特点是, 在农村建立连锁经营粮店或粮油服务社, 联结千家万户农民, 形成遍布农村的多种形式的经营服务网络, 把粮食企业“小服务”变成“大服务”, 发挥出多种良好作用。2.3.4依靠科技提高型。依靠科学技术, 转变增长方式, 优化粮食工业结构, 创新技术, 提高档次;开发新产品, 提高成品率, 扩大优质率, 增强竞争力。粮食科技现代化将为粮食结构合理化提供科学技术条件。2.4健全市场体系, 运用合同贸易形式, 以销促产, 引导粮食结构调整。合理调整粮食结构, 要坚持市场取向, 坚持市场取向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健全市场体系, 创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载本条件;二是选择适当形式, 加强粮食生产与销售联结的纽带。2.4.1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特别是加强县 (市) 以上粮食批发市场建设。在完善市场“硬件”建设的同时, 更需要加强市场“软件”建设, 主要包括完善市场规则, 扩大市场开放, 加强市场功能, 发布市场信息通过市场需求信号和走势引导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要树立完整的现代观念:以现货市场为基础, 以期货市场为延伸, 发挥粮食期货市场预先发现价格信号和做到套期保值两大功能, 引导农民循着粮食需求发展趋势调整生产结构, 重点是改善品种结构、调整地区结构和提高粮食质量。2.4.2在主产区和主销区间签订区域中长期粮食购销合同, 以销定产, 促进产销结构协调。采用购销合同形式, 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合同农业”的经验, 值行我国借鉴。在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粮食调出区与调入区之间, 可通过购销合同形式建立相对稳定的粮食供需关系。例如, 可签订3年或5年粮食购销合同, 其内容包括:合同时间, 有效期限, 适用地区, 粮食品种、数量、质量, 购销价格, 交割方式和地点, 以及仲裁赔偿等。采用中长期粮食购销合同形式, 可直接引导粮食结构调整, 以销定产, 避免产过分大于销, 出现卖难;或避免销过分大于产, 出现买难。更重要的是, 通过购销合同正确引导粮食生产, 其品种、数量、质量、价格等都转变为以销为导向, 使粮食生产者“三年早知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 粮食生产出来就有销路。另一方面, 粮食销区也有了稳定的粮源, 保证粮食总量供求平衡, 同时有利于实现合理调整的目标。2.5探索粮食“内外贸”、“产供销”一体和与专储粮轮换相结合的新形式。我国的粮食市场和国际粮食市场已建立起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而言, 加强国际粮食局济技术合作和国际贸易, 是我国调整粮食结构的必要条件。积极开发、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对于调整粮食结构的意义重大, 其目的在于了解国际粮食市场的需要和国产粮食的差距, 并按其需要扶优抑劣, 优势互补, 扩大销售, 取得粮源, 调节品种, 有利于粮食总量和结构平衡。从国内市场看, 粮食内贸和粮食外贸统一的好处也很多:可合理配置两种资源, 提高其利用率, 降低交易成本, 择机吞吐, 平衡调节。

国内外经验证明, 通过联营或联合形式, 实现粮食“内外贸”相结合, “产供销”一体化, 是促进粮食结构调整、适应国际粮食市场需求的新形式和好形式。可以选择耕地广阔、劳动生产率较高等条件适宜的地区, 建立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化服务为纽带、经内外贸相结合的现代化农业和粮食生产基地。在这种形式下, 农民一心意搞好生产, 提高产量和质量;外贸部门利用熟悉国际市场的优势, 寻找销路;粮食内贸部门利用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收购体系、储运体系、储运设施、检测技术, 以出口粮食专收、专储、专清、专运、专供出口。建立粮食“内外贸”相结合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 把粮食外贸与专储粮转换结合起来。可以选择部分位于港口和交通枢纽的专储粮库, 储备供出口的粮食, 定期推陈储新。另一方面, 进口国内市场需求的粮食可以补充专储粮粮源, 储存进专储库。这样, 粮食外贸、内贸和专储粮轮换就可以相对稳定结合起来。这是一种成本较低、损耗较小、效率较高而且能带动合理调整粮食结构的新运营形式。

粮食的结构的问题的改革是当务之急, 只有产、供、销形成一条龙, 多员化的体系网络, 才能确保粮食的各个环节的畅销及高效, 以及保证农民及商家有最大利益。

责任编辑:鲁艳

粮食结构 篇2

福清是个拥有10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90%以上.粮食市场化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市产生较大的冲击,使我市更大程度开放粮食市场.同时对品质差的农产品带来一定挑战,从而促进种植业结构向优质化、合理化调整,带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作 者:薛华康 王命龙 严起前 作者单位:薛华康,王命龙(福清市港头农技站,350317)

严起前(福清市农技中心)

威阳市粮食种植结构优化的建议 篇3

摘要成阳是陕西省的粮食主产区,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粮食种植业面临了诸多问题,种植结构迫切需要优化调整。根据咸阳的农业产业格局和经济发展需要,建议在南部灌区大力发展强筋小麦和优质专用玉米,在北部渭北旱原扩大地膜玉米种植规模。

关键词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建议

咸阳地处关中平原愎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丰富,是粮食作物的优生区。南部为润阿盆地,宝鸡峡、泾惠渠、渭惠渠贯穿其间,渠井双灌,灌溉条件十分便利,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一年两熟,是陕两省的粮食主产区;北部地处渭北旱原,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土层深厚,长期以来积极推广旱作节水、地膜覆盖等先进适用栽培技术,地膜玉米种植面积连创新高。然而随着农业产业化速度的加快,粮食种植业面临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种植结构迫切需要优化调整。

1咸阳市粮食种植业存在的问题

1.1粮食种植面积和种植收益逐年减少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成阳市粮食种植面积呈逐年减少的趋势。2008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93.55万亩,较1990年的799.65万亩减少了25.77%。加之近年来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加大了粮食种植成本,种粮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平均不到20%,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在粮食主产区出现了劳动力数量减少、素质结构下降的趋势,农民已经把粮食生产不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而当作副业来经营,对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1.2粮食优质专用率较低

小麦、玉米是咸阳地区传统的粮食作物,农民群众种植主要用作口粮,剩余粮食大多用于交换副食品和生活用品,群众对强筋小麦、特种玉米等优质、专用品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这些品种普及率较低,种植面积较小且分散,难以形成优质专用粮食的优势产业带。

1.3粮食产业化程度较低

虽然近些年来农业产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粮食产业同其他产业比较,优质、专用比例较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从而制约了粮食产业化进程和综合效益的提高。粮食深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农民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较低,缺乏有影响的粮食深加工产品和品牌,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2咸阳市粮食种植结构优化的建议

促进咸阳市粮食种植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作物品种布局,依据各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形成各具特点的粮食作物优势产业带。

2.1南部灌区大力发展强筋小麦

咸阳市南部灌区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气候特征和土壤因素适合发展优质强筋小麦。强筋小麦主要用于加工制作面包、拉面和饺子等要求面粉筋力很强的食品,对于发展小麦深加工业,增加小麦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咸阳市种植的强筋小麦品种主要有西农979、西农889、西农88、远丰175等,面积约占小麦种植总面积的23%。但是我市强筋小麦生产缺乏宏观规划指导,组织化程度较低,多是分散种植。与其他品种混杂无法大规模连片种植,各地耕作措施差异较大,不能形成优势产品,进而增加了企业收购难度,大大影响了强筋小麦的收购价格和公司收购的积极性,使得强筋小麦优质不优价,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不高。

咸阳市发展强筋小麦的关键在于实行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种植,推行产业化经营模式。首先,各级农技部门要联合攻关,加快制定完善强筋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使精量半精量播种、配方施肥、氮肥后移、节水灌溉、统防统治等关键技术措施指标化、规范化。通过宣传、培训使农户全面掌握、严格落实,确保强筋小麦优质高产;第二,选择交通便利,小麦商品率较高的三原、泾阳、兴平、武功、乾县等县市为强筋小麦的主产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确保强筋小麦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一村一品”等模式进行集中连片种植,实现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第三,加强订单生产、合同收购的产业化模式,积极与粮食加工企业联系,做好企业与农户的联系工作,协助签定订单,做好优质强筋小麦的产销衔接,建立“基地+农户+企业”的产业化模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最大程度调动农民种植强筋小麦的积极性,加快强筋小麦的推广进程,实现强筋小麦由生产向产业、由产业向产业化的发展与转变。

2.2南部灌区积极推广优质专用玉米

面向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的发展优质专用玉米,是玉米产业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提高玉米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玉米生产向标准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加快玉米产品向优质高效、安全无公害的实质性方向转变。目前常见的优质专用玉米种类有饲用玉米、高油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高淀粉玉米、青饲玉米、鲜食玉米、爆裂玉米、笋玉米等,根据我市的农业产业格局和经济发展需要,建议重点发展以下类型的优质专用玉米:

2.2.1在畜牧业发达地区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

泾阳、武功、乾县、三原、礼泉是我市的主要奶畜生产基地,玉米作为牛、羊等家畜的主要饲料来源需求量较大,但是在传统的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县区,很难推广全株青贮的饲用玉米,也不适合我国国情,因此建议在该地区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

粮饲兼用型玉米在其籽粒完全成熟时,叶片仍然繁茂,茎叶绿色成分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在获得高产玉米籽粒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大量秸秆供家畜饲用,做到粮食与饲料兼顾。它可从根本上解决玉米秸秆饲用转化率低的问题,对于畜牧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还可以很好的避免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咸阳市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策略,首先要加强粮饲兼用型玉米种植、秸秆青贮、饲喂技术的宣传推广,通过新品种展示、饲养户典型示范、煤体宣传等方式引导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积极性;第二,要开展适宜咸阳市种植的优质高产粮饲玉米的品种选育、引进试验研究,建立健全粮饲蒹用型玉米的选育、良繁和优质高产高效栽培体系,推动粮饲玉米产业向优质良种化、栽培技术规范化、加工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第三,要积极与养殖企业联合,使种植和养殖相结合,形成种养一体化的产业模式,促进玉米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互动式发展。

2.2.2在城市周边地区发展鲜食玉米

咸阳市的秦都、渭城、三原、泾阳、兴平等区县靠近西安、成阳市区,交通便利,经济基础好,是蔬菜主产区,适合发展以糯玉米、甜玉米和彩色玉米为主的鲜食优质专用玉米。鲜食玉米生长周期短,每茬约80-85天,有利于和蔬菜田的轮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壤资源,而且鲜食玉米的市场价格较高,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但目前所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抗病性和综合性状与生产上推广的普通玉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生产鲜食玉米需要的配套冷冻设备和真空包装设备也还有待完善。

咸阳市发展鲜食玉米首先需要相关科研和推广部门加强联合,集中精力选育、引进、示范推广不同类型、不同口味、不同成熟期的鲜食玉米新品种,并研究和推广配套的种植、采收、加工储藏和保鲜技术,提高生产水平;第二,要积极引导农户向连片集中种植发展,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或与蔬菜生产企业联合,加大相关配套设备的投入,通过专业化、集约化的生产,促进市场的形成,扩大影响面,打开销售渠道;第三,要积极发展鲜食玉米深加工,形成系列产品,提高鲜食玉米转化率,增加附加值。逐步走上品牌销售之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2.3北部渭北旱原地区扩大地膜玉米种植规模

成阳北部地处渭北旱原,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效益调节,水果面积越来越大,粮田面积逐年减少,如何保证粮食总产,确保粮食安全是该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渭北旱原常年干旱少雨,灌溉条件匮乏,小麦种植效益普遍较低,旱地小麦一般亩产仅200-300公斤,而该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发展地膜玉米。地膜玉米栽培可以明显的增湿、保墒、保肥、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是提高春播玉米单产水平,促进旱作农业区粮食稳产高产的一项高效实用增产技术。渭北旱原种植地膜玉米亩产可达到500-600公斤,近年来甚至涌现出不少亩产75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块,一亩地膜玉米的种植收益相当于两亩旱地小麦,而且地膜玉米的增产潜力也远大于旱地小麦,因此,咸阳北部渭北旱原地区应适当调减小麦面积,扩大地膜玉米的种植规模,努力实现面积、单产、效益三突破,把地膜玉米作为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实现科技增粮,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粮食结构 篇4

一、主要粮食价格变化及种植结构情况

单位:元/斤

单位:万亩

由上表可知, 2010~2012这三年间, 东宁县三大粮食作物价格和种植面积基本处于逐年上升的状态, 我县小麦种植面积非常小, 粮库不对其进行收购。东宁县非粮食主产区, 现有粮食种植面积77万亩, 其中玉米、水稻、大豆这三大粮食作物占比达99%, 小麦种植面积微乎其微。三大粮食作物中玉米的种植面积明显随价格的上涨在扩大, 主要是2011年较2010年有大幅度的上涨, 除了价格上涨因素外, 玉米的种植面积还受本地粮食加工企业原粮供应的影响, 根据粮食市场需求和加工转化能力来相应调整, 主要是根据东宁宏达高蛋白饲料加工厂的生产能力而相应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相对较小, 近年来保持在5万亩左右, 变化幅度不大。大豆种植面积也保持了相对稳定, 主要是避免因市场价格变化而产生不稳定现象。

从调查情况看, 当地政府在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方面没有给予相应的措施和政策支持。

二、金融支持粮食生产情况

(一) 人民银行积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 支持粮食生产

一是为支持春耕备耕生产, 加强信贷支农, 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今年, 向东宁润生村镇银行投放了9000万元支农再贷款, 保证其满足农民春耕备耕资金需求。二是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 组织县内农发行、农行、农商行结合工作实际, 制定了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金融服务工作的措施, 为农户开展农田小型节水灌溉、塘渠疏浚、堰坝加固等提供信贷支持。

(二) 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粮食生产

目前, 我县已形成了由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村镇银行组成的多元化的金融支农体系, 各涉农金融机构坚持以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 积极加大信贷投入, 满足“三农”发展的各项资金需求。2012年12月末, 全县累计投放农业贷款16.77亿余元, 其中支持粮食生产贷款占比为1/5。应该说占比不高, 主要原因一是东宁并非粮食主产区, 种植面积有限;二是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力度不断加大, 满足程度不断提高, 贷款投放基本饱和;三是从近两年情况看, 农民用于地裁木耳的资金需求比较大, 大部分是在资金周转困难时附带着用于种粮。从利率水平来看, 各家金融机构都在利率方面采取了优惠于其他贷款的政策。

(三) 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支持粮食生产

目前, 各涉农金融机构都有自己独特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如农商行的“一证通”、农行的“惠农卡”、村镇银行的“农易贷”, 这些产品和服务方式在投放农户贷款方面, 都实现了手续简化、过程缩短, 资金支取方便灵活等优势, 对于农贷满足程度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政策建议

第一, 人民银行应一如既往地认真贯彻国家扶持性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 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基础作用, 鼓励辖内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粮食生产以及与之相关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园、农业示范园方面的信贷投放, 做好生产资金的调配工作。

第二, 县域内金融机构应健全、完善粮食贷款管理政策措施。一是全力满足农民在粮食生产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上的信贷需求, 并在贷款金额、利率、期限等方面提供优惠;二是缩短审批流程, 扩大审批权限, 加大对粮食生产、收购和农产品深加工等的金融支持力度, 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稳定粮食生产。

粮食结构 篇5

一、农业结构调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 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 要求对农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

目前, 我国主要农产品已经由供给制约的卖方市场开始向由需求制约的买方市场转变。我国农业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但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尤其在现有的技术和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下, 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强度已经达到了极限, 农业大幅度增产的余地很小, 即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 对农业的深层发展构成了制约。在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的压力下, 农民必须按市场要求做出生产选择与安排, 因此, 农业结构的调整已成大势所趋。

2. 国内市场逐步国际化, 要求农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

加入WTO后, 使我国农业的发展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互补性与互动性日益增强。由于我国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降低, 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国内市场就等同于国际市场, 这就要求农产品生产的品种、规格、质量与国际市场接轨。

3. 城乡居民对农产品需求的变化, 牵动农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

随着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农业产品的品种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形成的重数量增长、轻品质优化的农业增长模式, 明显受到了需求的制约, 人们的消费在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由于城乡人民对农产品消费的高级化追求是无止境的, 所以农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接连不断。

4. 农业生态环境日趋严酷, 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和对农业自然资源的粗放经营, 带来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已从局部的区域性问题发展演变成具有全局性、普遍性的问题。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农业资源短缺, 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5. 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转变, 拉动农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

农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化过程。早在上世纪80年代, 我国就提出农业要从传统、自给与半自给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的目标。而这一转变的实质, 就是要由传统型向效益型农业转变。随着农业不断地向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更高层次的推进, 受利益驱使, 农民必然要在更大范围内自动调整农业各业与产品的结构。

二、调整农业结构与保证粮食安全的关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在人口压力不断增加,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退化的情况下, 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 通过调整农业结构, 保证粮食安全, 对发展其他相关产业, 保证我国经济运行的安全, 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维护社会稳定, 实现全面小康, 顺利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 即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阶段, 必须把农业结构调整与保证粮食安全放在同等地位。

目前, 国际粮食供求形势告诉我们, 全世界粮食的供给日趋紧张。过去几年中, 全球有约8.5亿人口食物不足。粮食安全危机的数量、复杂性和持续时间延长, 使国际社会对粮食安全问题更加关注。因此, 要把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立足国情并结合辽宁省的实际, 使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业结构和保证粮食安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协调运作。

三、辽宁省农业结构的变化及特点

1. 种植业比重下降, 畜牧业比重上升。

2007年辽宁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 农业 (主要是种植业) 所占比重为40.76%, 比2000年降低7.15个百分点, 年均下降1.02个百分点;畜牧业所占的比重由2000年的31.45%升至40.43%, 上升了8.98个百分点, 年均上升1.28个百分点。

2. 在种植业中, 粮食生产发展快但不够稳定。

辽宁省粮食生产发展快, 但不够稳定。辽宁人均粮食占有水平呈波浪型:2000年为272公斤, 2004年为407.8公斤, 2006年为403.9公斤, 2007年为427公斤。与此同时, 辽宁省谷物的种植呈两极化。2007年, 水稻和玉米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2.5%, 而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比重不足0.3%, 根本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

3. 畜牧业中, 禽蛋、牛奶产量增长迅速, 其中牛奶产量增速最快。

2007年辽宁省禽蛋产量204.1万吨, 比2000年增长了45.47%;牛奶产量达到104.8万吨, 比2000年增长了4.5倍还多。

四、辽宁省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1. 辽宁省农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结构虽然有很大改善, 但仍没有达到合理状态。首先, 畜牧业产值比重虽有较大提升, 但仍没有达到合理状态。其次, 种植业中生产结构的不平衡依然存在。粮食生产总量仍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目前, 在种植业中, 水稻和玉米的播种面积和产量所占比重大, 而大豆和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2006年全省大豆产量为32万吨, 小麦产量为5.3万吨, 而同期, 全省大豆的需求量约500万吨左右, 小麦的需求量约300~330万吨。也就是说, 辽宁省大豆和小麦约90%以上的需求要通过进口或国内市场调剂解决。二是在农业生产中, 设施农业发展欠缺, 抗灾保丰收的能力不强。目前, 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农田水利设施还亟待加强。同时, 由于水资源的短缺, 输水工程的跑冒滴漏, 使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因此, 在今后一段时期, 设施农业如节水灌溉、冷棚和暖棚、地膜覆盖仍须加快发展。在禽畜饲养业中, 市郊饲养基地的舍饲条件较好, 而广大农村养畜还缺少暖圈设施, 畜禽产出率低。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拉动农业发展不力。目前, 辽宁省规模较大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不多, 粗加工小企业多, 产品档次低, 科技含量低, 优质名牌产品少, 农产品综合竞争能力不强。四是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2. 影响辽宁省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质量不断下降。随着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规模的扩大, 每年都占用许多土地, 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由于对农业生产环境治理与保护不够, 导致水土流失, 盐碱化、荒漠化, 水旱灾害加重。辽宁省有相当一部分耕地是中低产田, 产出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低许多。同时, 由于农民在种地时大量施用化肥, 使土地质量每年以0.6%的幅度下降, 土地日趋板结退化, 对粮食生产极为不利。二是农民种地成本加大, 粮食价格低, 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三是粮食的商品量较低, 口粮数量较大, 对粮食安全产生压力。四是辽宁省转换用粮数量不断增大, 对粮食安全产生的压力更大。“十五”至“十一五”期间, 辽宁省畜牧业的发展较快, 使得粮食消费一直呈刚性快速增长。另外, 工业生产用粮的不断增长对粮食安全也将产生一定的压力。而同期辽宁省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低于实际用粮增长速度。

五、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保证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1. 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通过增加粮食生产, 提高粮食安全保证程度。

坚持长期稳定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保护耕地, 制止乱占与不合理使用土地现象。应利用荒滩、河滩、破除耕地隔界增造耕地, 以增加耕地面积。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改造中低产田, 发展节水灌溉, 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依靠科技进步, 推广粮食种植标准化生产。大力培育与推广良种, 种植优质高产粮食作物。在保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基础上, 适当扩大花生和向日葵的种植面积, 以缓解和降低油料和食用油的进口压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 加快发展有机农业。继续加大对粮农的种地补贴, 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通过生产要素的进一步优化组合, 力争使辽宁省的粮食产量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 以缓解粮食安全的巨大压力。

2. 调整畜牧业结构, 减缓粮食供给压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 辽宁省的畜牧业结构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人们的饮食中肉蛋禽和奶类消费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 与发达国家肉食消费结构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们也注意到, 畜牧业生产增长, 往往使粮食消费过多, 必将影响粮食安全的保证程度。根据目前市场猪肉、鸡肉、鸡蛋供应充足的实际情况, 建议畜牧业应从高速发展转向中低速、稳步、持续发展。应把今后10年的年递增速度 (按产值计算) 调整在5%以内, 有限度地发展生猪、肉食鸡和鸡蛋生产, 发展牛羊业和奶品生产, 使畜牧业的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实现均衡发展。同时, 应积极发展淡水养殖业。

3. 积极发展蔬菜、水果、瓜果、花卉、苗木等特色经济。

应积极引进外地和国外优良蔬菜品种, 调整品种和种植结构, 同时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高效设施农业, 实施标准化无公害生产。使蔬菜生产沿着基地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现代化绿色蔬菜的方向发展, 为菜农增收创造条件。另外, 蔬菜生产与销售应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完善生产检测与市场监督手段。发展订单蔬菜, 开展电子商务, 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扩大销售范围。发展龙头加工企业, 与外商签订长期供销合同, 扩大蔬菜出口。在发展蔬菜生产的同时, 积极发展瓜果、水果、花卉、苗木生产。根据市场需要, 建立生产基地;改革农村林权制度, 把宜林荒山荒坡, 从集体经营转给农户家庭经营;大力发展植树造林, 增加林产经济, 绿化与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为丰富人民生活内容增添色彩。

4. 要进一步增加投入, 不断完善农村的金融体制。

粮食结构 篇6

山东省是全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居全国第2位,粮食消费量、加工量居全国首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0.4亿t以上。“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坚持发展粮食生产,不断调整粮食产业结构,为推进“三农”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1.1 山东省粮食生产结构现状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交通便利,工业和第三产业较发达,同时山东省又是中国粮食主产区,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气候、便利的水利设施和先进的耕作技术为山东省的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利保障。境内的作物种植品种较多,冬小麦是主要的夏粮,水稻、玉米、大豆、地瓜等是主要的秋粮。

2010年山东省粮食播种面积708.5万hm2,粮食总产4 335.7万t,比上年增长0.4%,其中夏粮2 060万t,秋粮2 275.7万t。从粮食种植结构方面分析,山东省主要生产和发展玉米和小麦,其次是水稻、大豆、杂粮等。2010年山东省小麦、玉米的播种面积约为651.7万hm2,占全部粮食播种面积的92%;其总产量约为3 990.6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92%(表1)。

注: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2010》。

1.2 山东省粮食消费结构现状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粮食消费需求总量不断增加,消费模式由单一的生活用粮消费向多样化、高级化消费方向转变,由追求单纯数量的温饱型向追求质量的小康型转变;由粗放消费向合理科学的营养搭配的消费方向转变[1]。近年来,山东省粮食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一是消费类型的转变。传统的粮食消费属于直接型,现逐渐转变为间接型。统计资料显示,近20年来,山东省正处于粮食消费结构快速变化的时期,口粮消费和种粮消费在山东省粮食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年下降,饲料粮消费成为推动粮食消费增加的主要因素,作为粮食消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工业用粮成为仅次于口粮和饲料用粮的另一个粮食消费的重要渠道[2,3]。2009年,饲料用粮比重、口粮消费比重、工业用粮比重分别为33.9%、40.1%、23.4%,预计到2020年分别在37.6%、32.2%、28.1%。二是随着粮食供给短缺的基本解决和人们营养健康意识的提高,城乡居民对小麦、稻谷等主流农产品的需求和消费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杂粮的消费量有所增加。

2 山东省粮食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制约因素

2.1 粮食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约束仍然存在

在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中,为了实现大范围内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满足市场的粮食需求,粮食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在前几年的经济转型背景下,山东省也进行了粮食产业结构调整,但由于缺乏市场制度支持,导致调整落入锁定状态的陷阱,粮食产业也逐渐缺乏竞争力,粮食产业结构调整表现出强烈的刚性[4]。一是在农业教育、科学、金融部门,计划经济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激励,无法将有效的服务提供至资金供给、技术创新等环节;二是自然的随机变动、消费者偏好不可预料的变化及农村信息服务系统的不健全导致粮食交易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粮食产业结构调整;三是传统经营体制下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产生矛盾,粮食产业结构调整无法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挫、收入没有增幅,农业收益较低,经营农业的利润微乎其微。

2.2 粮食种植品种单一,市场供需不平衡,个别品种缺口较大

据统计,山东省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708.5万hm2,小麦、玉米等大宗品种面积651.7万hm2,占92%;豆类、薯类及其他谷物等小宗品种面积56.8万hm2,占8%,其中豆类播种面积1.66万hm2,同比减少0.45万hm2。山东省粮食种植的品种较单一,以大宗粮食品种偏多,小宗品种少。然而随着市场供求和作物产量的变化,粮食供需品种差异正在进一步拉大。从主要粮食品种来看,目前山东省小麦产大于需,玉米缺口不断加大,大豆产量严重短缺。山东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除供应全省消费,每年仍向外调运400万~500万t;其次是玉米,由于玉米可作为一些工业加工业的原料使用,加之其产量高,多年来玉米消费需求增长较快,产不足需,未来缺口将进一步加大;山东省的大豆产业所占比重不大,但是近10年来受种植效益以及国外产业渗透等因素的影响,山东省大豆产业发展与日益增长的榨油、畜牧饲料等消费需求之间的反差越来越大,其产量也逐年降低。当前已经形成大豆短缺的生产局面,对外依存度高的局面将长期存在[5]。

2.3 粮食生产重产量轻品质,不能满足以粮食为原料的轻工业对粮食品种质量的要求

除小麦、玉米两大主要粮食作物外,山东省其他粮食品种一直存在着重产量、轻品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以粮食为原料的食品工业、饲料工业等轻工业的发展,都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专用化、多样化、优质化的粮食品种,而当前山东省的粮食生产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这些生产的需求[6]。

2.4 种粮成本增加,种粮收益率相对较低

近年来,随着农资、劳动力价格上涨,农民的种粮成本也在逐年增加,直接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以小麦为例,根据全省13个成本基点调查县情况统计,2010年由于小麦单产提高,价格上升,平均总产值达14 291.70元/hm2,扣除物质费用6 045.30元/hm2和投入的总成本,平均纯收益2 866.20元/hm2,目前种植小麦的农户补贴金额为1247.25元/hm2,农民种植小麦的纯收益和补贴收入合计4113.45元/hm2。而农民仅冬季出租耕地至少可获租金7500~10 500元/hm2。与种植经济作物相比,种粮收益较低。

2.5 粮食生产布局不合理,没有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由于各地区的不同发展基础,粮食生产水平不同。山东省一些主要城市的粮食作物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差异不大,但各地科技水平、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不同。例如,与济南市、威海市、烟台市的粮食作物种植比例相比,菏泽市、聊城市、滨州市与其十分接近。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发展程度、资源优势与粮食产业比重不成正比,表明这些地区的粮食生产是以牺牲当地优势和效益为代价的[7]。长此以往,对当地的资源优势和环境非常不利,必须进行调整,以改变其粮食产业结构。

3 山东省粮食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分析

3.1 创新制度,优化市场导向的粮食产业结构

3.1.1 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首先,应加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合理引导粮食生产和消费,在大方向上把握主要粮食产品的供求动态平衡,加强对粮食需求量和需求结构的预测,及时公布供求信息,引导农业结构调整[8]。其次,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完善市场规则,扩大市场开放程度,持续加强市场“软件”建设,以现货市场为基础,以期货市场为延伸,提高粮食期货市场的预期能力,确保套期保值。提高区域粮食质量,调整和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引导农民遵循粮食需求发展的趋势进行农业生产[4,5]。

3.1.2 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补贴机制,加大对粮食产业保护力度。

作为全国粮食生产主产区之一,为保障粮食产量与收入的双重目标,政府应加大对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和一些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力度,在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调整价格支持补贴结构,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把支持与补贴的重点转向农业大区的生产上,提高补贴效率。可设立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基金,主要用在粮食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以及为在粮食产业结构调整中收入减少的农民提供补贴。农业生产补贴发放的办法,可根据不同时期的供求关系、不同时期的价格水平,确定补贴给农民的依据和标准[9]。要不断扩大粮食直补品种,将大豆、杂粮等其他粮食作物纳入补贴范围,从根本上缓解粮食生产“重主轻副”的局面,促进大豆、绿豆、杂粮等产业健康发展。

3.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粮食生产结构,提高粮食品种质量

粮食产业结构包括粮食生产结构和粮食消费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产业结构由居于支配地位的粮食消费结构决定。因此,粮食生产结构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合消费结构。

3.2.1 扩大优质品种在粮食产品中的比重,实现粮食品种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

小麦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各种优质、专用品种种植比例,避免盲目地一轰而上,造成新的过剩。玉米应扩大饲用玉米品种,以适应畜牧业发展对饲料的需求;要适当安排高油、高淀粉玉米生产,以适应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要适当安排适于鲜食的甜、糯等特、稀玉米生产,以满足人民生活提高的需求。要适当扩大谷子、豆类、芝麻等杂粮种植面积,适当压缩耗水量较大的水稻面积[10]。

3.2.2 提高粮食安全质量。

粮食安全是国民生产的重要基础。而近几年我国在工业领域大力发展,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成为农业生产安全的障碍因素。必须提高工农业生产者的安全生产意识,为确保长期、稳定的粮食质量安全,对已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治理,按照防治结合的方针,为粮食生产构建安全的氛围。

3.3 推进粮食产业一体化

现阶段的农业生产中,由于粮食生产、供应、销售等环节的脱节,导致粮食产业效益较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为增加农民收入,降低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市场风险,应逐步建立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可因地制宜地选择如下形式或模式:一是特色资源开发型。以当地特色资源为基础,以扩大市场销售为导向,以增加科技含量为重点,变特色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型。选择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加工企业,发展专业商品经济带或基地,主要采取以“龙头+农户”的形式,由此实现农产品的深度开发、批量生产和多次转化增值[11]。三是连锁经营网络型。在农村建立连锁经营粮店或粮油服务社,联结千家万户农民,形成遍布农村的多种形式的经营服务网络,把粮食企业“小服务”变成“大服务”,发挥出多种良好作用。四是依靠科技提高型。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粮食工业结构,创新技术,提高档次;开发新产品,提高成品率,扩大优质率,增强竞争力[12]。

3.4 调整粮食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在粮食生产布局上进行重点调整。对于青岛市、烟台市等沿海发达城市,由于科技水平高、交通便利、劳动力费用高、市场信息快捷、土地资源较少,可着重向创汇农业方向鏖战,即种植科技水平高、经济价值高的名优产品。因此,在调整粮食结构时,首先应减少沿海发达地区的粮食定购任务,压缩粮食作物面积,在农民口粮自给的基础上,由农民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种植高价值的经济作物,发展创汇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对山东省中西部粮食主产区如德州市、聊城市、菏泽市等,以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为目标,要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将其建设成为山东省粮食主产区全省、全国优质商品粮食生产基地。政府应加强这些地区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持力度[13]。建立粮食生产风险基金,实行粮食保护价制度,保护农民利益。同时,帮助农民走出一条粮、畜、工连环发展的高效增收之路,大力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以粮食和秸秆为饲料的畜牧业及畜产品加工业,实现粮、畜、工高效、协调发展[14]。

摘要:粮食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粮食产业提升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山东省粮食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制约粮食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提出促进山东省粮食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以为粮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粮食结构 篇7

1 传统农业结构调整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结构调整模式是数量型调整模式,即过分地强调农业种植结构在品种数量方面的调整,大搞“压粮扩经”或“压粮种菜”,单纯在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上搞扩大或缩小,在种植面积上做文章。由于认识存在偏差,该种农业结构调整模式存在理论指导缺乏、行政干预过多、调整方向趋同、科技支撑缺乏、加工增值能力低等多方面的问题。由于当前我国居民的消费已由解决温饱水平进入实现小康阶段,消费水平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对优质、专用产品的需求愈来愈大。与此同时,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绝大部分农产品存在供过于求的现象,进入了买方市场时代。在该种形势下,传统的农业结构调整模式必然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1,2]。

传统农业结构调整模式存在的问题是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的矛盾,即增加农民收入就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但农业结构调整势必要减少粮食产量。为了化解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矛盾,河南省在不同时期曾进行过一些农业结构调整,但由于稀缺的耕地资源、陈旧的粮食安全观念及狭隘的调整思路,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结构调整一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矛盾进一步演变为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矛盾,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

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矛盾的经济学根源在于两权分离的土地制度。土地是稀缺资源,其使用方向依赖于相关利益方按市场规则作出选择。在我国农户是理性经济人,拥有土地使用权,其必然会按利益最大化原则将土地用于最有利于他们的方向。由于粮食安全具有公共品属性,粮食安全的非排他性使得一个人在享有该种公共品时不能排除他人也能够享有该种公共品;粮食安全的非竞争性使得在增加一个消费者时,其边际成本为零。显然,在面对有更有利可图的非粮产业的选择时,粮食安全对农户就失去了吸引力,于是农业结构调整就会以减少粮食生产为代价。但在我国,农户仅对土地拥有使用权,国家才是土地的所有者。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认为粮食安全要高过农户私利,必然会将稀缺的土地资源用作粮食生产。

另外,粮食安全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而粮食安全公共政策调控手段除了财政投放外,另一重要手段就是制度构建,即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来持续巩固、增强粮食生产潜力。数据资料显示,长期以来在确保粮食丰收和有效供给过程中,粮食生产核心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全国粮食产量增加量的80%左右来自于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的设想,是在现有720万hm2耕地中,用500万hm2作为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核心区责无旁贷地成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而在耕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确保粮食安全,也就限制了核心区附加值相对较高的非粮产业的发展空间,农民增收步履维艰。可见,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是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矛盾的根源。

2 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矛盾的深刻影响

2.1 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矛盾的直接结果是农业分散的小规模经营

由于粮食安全农业结构调整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农民长期被束缚在自己的责任田上,造成农业生产分散成规模很小的经营。其产生的结果:一是农户经营成本居高难下,收益非常有限;二是单个分散的农户资金规模有限,新技术采纳能力弱,难以扩大经营、提高生产效率;三是在与市场对接的过程中,单个分散的农户无论是生产资料的采购,还是农产品的销售都难有话语权,更谈不上交易环节上有规模效应;四是土地分散经营,农户分散决策,难以对同一地区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引导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2.2 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矛盾造成了社会不公平现象

粮食安全的公共品属性使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粮农承担了巨大的粮食生产成本,而粮食安全则为全民所共享,即存在着非核心区搭便车现象。为了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生产核心区承担着粮食生产的重任而不得不将有限的耕地资源用于粮食生产而不能充分发展高附加值的非粮产业,做出了巨大牺牲,而该种牺牲却因粮价过低并不能向非粮主产区转移,这对粮食生产核心区显然是不公平的。

2.3 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矛盾造成粮食安全政策激励的不相容性

目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在粮食生产核心区仍是农业经营的普遍经济形式。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舒尔茨在其著名的《改造传统农业》中认为,小农行为也是受主观认识能力与外界环境约束的,现有条件下的小农行为是符合理性的。林毅夫也认为,小农行为符合理性定义。然而在现实中,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粮农作为理性经济人所追求的个体目标与政府期望粮食安全政策所致的目标并不一致。粮食安全政策以稳定乃至增加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国家粮食安全边际为目标。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农则有更多的现实追求,如富裕的生活、舒适的劳动、良好的子女教育、稳定的收入、较好的社会保障等,而这些是其仅依赖于粮食生产所不能实现的,换言之,粮食安全政策出现了激励不相容性。

2.4 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矛盾造成核心区的社会福利损失

此种损失突出表现在:一是为了粮食安全,粮食生产核心区经济发展长期将保障粮食稳产增产放在首要位置,付出了巨大的机会成本,使核心区丧失了许多重要的发展机会,致使区内经济长期落后,农户收入低下。二是将粮食生产置于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农业产业长期处于低端,没能有序地进行产业升级,这反过来又制约了核心区经济的长远发展潜力和农户的增收能力。三是核心区粮农福利损失严重,如保障水平低、消费水平不高、缺乏幸福感、有自卑感和受冷落之感等。

3 对策

3.1 科技兴粮,规模经营

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矛盾实质上是粗放式经营模式下的粮经争地矛盾,是目前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含量低的反映。科技兴粮、集约式发展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建立土地合作社,通过土地合作社进行土地整合,提高农业经营规模及集约化、机械化生产程度,以保证在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节约耕地,并通过增加融资能力和技术采纳能力,积极扩大高附加值的非粮产业及名、优、特、新、稀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农产品质量[3]。

3.2 搞活市场流通,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以土地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业结构调整的优越性之一就是规模经营。不管是粮食生产还是其他多品种经营,都是不同于以往分散农户的小规模生产。而规模经营的直接结果是大规模的产出,与此相适应就需要大规模的市场流通。目前农产品流通是结构调整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从各地的实践看,凡是结构调整成功的地方,也都是开拓市场的成功典型。只有开拓市场,才能扩大规模,打出品牌,提高效益。

农民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也提高了农业科技采纳能力,但该种技术采纳能力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其科技消化能力和转化能力高。因此,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因此,要通过多种形式、多渠道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送到农民手中[4],加强各种专业技能及先进农业技术的培训,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提高其科技种田水平,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

3.3 加快土地流转,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

要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为目标,加快土地流转,引导土地向种田大户、种田能手、土地合作社及其他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集中,把农业从家庭分散经营转向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转变农业经营方式,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多种经营,从而实现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参考文献

[1]张燕.浅析我国农业结构调整[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438-1439.

[2]王大伟,刘彦随,卢艳霞.农业结构调整对全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以粮食主产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2):69-72.

[3]李道亮,傅泽田.农业结构调整时期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储备的若干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1(4):10-12.

上一篇:母公司财务报表下一篇:高压直流电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