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教材管理

2024-10-09

义务教育教材管理(精选12篇)

义务教育教材管理 篇1

近期, 一些地区和中小学使用未经审定的国家课程教科书, 这些教科书缺乏严格把关,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科学性、适宜性等方面的问题, 难以保证中小学教学质量。为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教材的管理, 日前, 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材管理全面清理违规教材的通知。

通知强调, 中小学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因此, 加强中小学教材的管理, 确保中小学生使用质量有保障的教科书, 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责任。

为保证中小学的教学质量, 通知要求:中小学教材使用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关于“未经审定的教科书, 不得出版、选用”的规定, 各地在编制省级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时要严格把关, 不得将未经审定的国家课程教科书编入目录。各地区和学校在选用教材时不得选用未经审定的国家课程教科书, 以保证中小学教学质量。

另外, 要立即组织对本地区中小学使用的教科书进行全面检查, 发现未经审定的国家课程教科书要进行坚决清理, 并将清理情况于2009年12月31日前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对目前正在使用未经审定的国家课程教科书的地区和学校要责令其在2010年秋季以前全部停止使用。要积极采取措施, 帮助这些地区和学校制订稳妥解决方案, 确保更换教材的顺利进行。

义务教育教材管理 篇2

一、所有课程教材均使用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认定的教材。

二、教材选用的原则:按国家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材选用规定,优先选用优秀教材和新出版的教材。

三、实行教材及教学资料费预交的管理方式。新生入学报到注册时,与学费一起预交部分教材及教学资料费。在学习中,当预交的教材及教学资料费不足时,学生应及时根据通知要求,续交教材及教学资料费。学生离校时(包括退学、转出)进行教材费结算,多退少补。

四、学生预交的教材及教学资料费,经学院财务确认收费后,学生可在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学生信息界面中查询。

五、为了学生缴费和领取教材的方便,预收教材及教学资料费和订购、发放教材均由校外学习中心代为管理。为确保缴费工作的准确无误和及时,学生应严格按照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及校外学习中心通知的缴费时间和缴费方式及时缴费。学生因个人原因延迟缴费,造成教材不能正常领取,责任自负。

六、学生应在选课的同时预订课程教材及教学资料,具体可与校外学习中心联系。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将根据各校外学习中心上报的“教学资料订购单”将教材投递到各校外学习中心(免邮寄费)。学生到当地校外学习中心领取教材,学生所购教材费用从预交的教材及教学资料费中扣减。

七、由于学生的原因未订、漏订、改订,造成教材不能正常领取,责任自负。因未订、漏订、改订所发生的费用由学生自行承担,并从预交的教材及教学资料费中扣减。由于校外学习中心的原因发生未订、漏订、错订或改订的教材,校外学习中心承担责任并承担所发生的费用(含错订教材的费用及书价15%的邮寄费)。

八、学生在校外学习中心领取教材时,应核对教材名称和单价,并在校外学习中心实发教学资料查询清单上签名。校外学习中心教材负责人应逐一确认后在该表上签名并加盖公章。“校外学习中心实发教学资料查询清单”要妥善保存,以备结算发生争议时核查。

九、学生领取教材后,非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原因或教材质量问题,一律不能退换。

十、为防止递送教材过程中发生错误和意外,各校外学习中心必须在收到教材的当日,将“教材销售业务清单”回寄至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生命思想初探 篇3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材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尤其突出的是教材凸现了生命意识和生命关怀,本文对新教材中的生命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义务教育 语文教材 生命意识 生命关怀

教育对象是人,必然重视以人根本的有意识的生命。从这个角度出发透视教育,确立以人的生命存在作为教育教学研究的起点,对于揭示教育教学本质有重要意义。教育的价值体现不仅仅在于传授人以知识、技能、谋生的本领,在其深层意义上是使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进一步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引导生命走向更完美、和谐与高尚的境界。地球是家园,不止是人类的家园,更是无数生命的家园。万物共生共荣,和谐相处。人并不是唯一生命的形式,也不是唯一具有感情的生物,我们一直和千姿百态的生物相伴而生,语文新教材在这方面做了有意识的渗透。万物的生命是一样的,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无论他们以什么形式存在,都是值得尊重关注的,不应该有意或无意的扼杀、践踏,而人类应该怀着一颗包容万物之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是不健全的,在生命定义和生命意义教育方面存在缺失,让学生在现阶段从这方面获得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现实生活中,学生大都为独生子女,由于过多溺爱,部分学生缺乏关爱之心,感恩之心,感情冷漠,我行我素,生命观淡漠。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健全人格,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结合新教材,以生命思想为主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有意义探究。

首先,新教材体现了培养学生尊重、敬重生命的意识。《斑羚飞渡》一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生存的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摆脱困境的壮举。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会让每一位读者受到精神的震撼,心灵上的敬畏,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教学中应适时的点拨。作为人类,自诩为万物的灵长,更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因为人为的原因,地球环境恶化,人类乱砍滥捕滥杀,许多物种将面临灭顶之灾,因此,培养学生从小保护万物生灵的意识,培养学生尊重敬重生命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多么的重要迫切。

其次,新教材中宣扬了生命尊严的意识。《华南虎》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色彩。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物,表现的是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虎的形象尊严恰恰是人类的形象与尊严,被囚在牢笼中的华南虎代表着不屈的生命,执着的灵魂。这首诗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想要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的人们,应该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和鼓舞,尤其是孩子们接受这方面的启蒙教育更为突出重要。尊严是做人之本,人活着就要有傲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食嗟来之食的历史故事流传很久。教学中可联系历史文化深入拓展,对学生加以这方面的教育宣扬,树立昂扬的生命观和生命尊严意识。

新教材渗透着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命理念。郑振铎的《猫》一文,写了“我”三次养猫的故事,我们在剖析《猫》的主旨时,不难看出,作者通过对三次养猫过程的不同感想的叙写,流露一种出热爱小生命,同情弱小者的感情。这三只猫尽管遭遇不同,造成不幸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是弱小者,无力抵抗来自外部对他们的伤害。三只猫的不幸,从根本上说,就是由他们的弱小地位造成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弱势群体,他们最容易受到伤害,怎样去关注帮助他们,让学生从对猫的怜爱,联想到人类,教育他们要有一颗善心去关爱包容他人,让社会和谐美好。现阶段的学生这方面思想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是值得关注和期待的。

热爱生命,珍视生命,赞美生命的美好,也是新教材的另一个亮点。生命是一面旗帜,是造物主在大自然的杰作。新教材对生命进行了高歌礼赞。法布尔笔下的《绿色蝈蝈》,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敬重和热爱。一部《昆虫记》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生活。作者笔下的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蟲性反观社会人生,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布封的《马》给人以不寻常的亲切感,赞美了马的美质、美德、美貌,文中的马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他们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高贵的绅士,分明要把马当作人类的同类来写。天人合一,万物共存。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生趣盎然。教材中,有关动物的描写精彩纷呈。这些文章不仅仅反映了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而且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它诠释了生命的内涵。生命是相通的,在动物身上也可以曲折反映人类的理想和追求,生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在今天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里,动物与人应该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热爱生命,珍视生命,善待生命。与动物有关的文章和话题应该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进行讨论探究,这些将会对学生的生命思想起到启蒙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义务教育教材管理 篇4

关键词:成教教材,走向市场,管理创新

教材在成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位置毋庸置疑,但教材的商品作用也十分突出,它好像一根杠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激活了教材的传统管理模式。在当前教材管理工作面临改革趋势下,开创新的思维,对如何搞好教材采购、提高经费使用、采购质量、推进教材建设、加强廉政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教材管理工作的现状

以笔者所在的河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为例, 2008年3月4日,河南省教育厅教办[2008]24号文件公布,河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在“河南省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检查评估中喜获优秀”,涉及教材在评估办学投入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教材使用方面都获A级标准。分析原因可以归纳为:

(一)领导重视

历届院领导都把教材管理放到议事日程上,并根据不同时期提出不同要求。例如从2006年开始,学院领导班子针对教材工作提出“四实”原则,即“谈实价、开实票、付实款、照实发”。又对教材专项工作反对商业贿赂进行自查小结,起到积极地督导作用。

(二)制度建全

学院先后制订了《教材管理制度》、《教材管理制度指行计划》、《河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教材采购补充规定》等规章制度,做到办事有规可循,遇到问题有章制约。

(三)人员配置到位

成立专门机构,由一名副院长挂帅,由两名同志分工合作,一名抓采购,一名管库存,尽管两名人员不在一个科室,但工作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十分默契,十分和谐,并且还有一个200平方米的书库,软硬件到位,为教材的严格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教材选用

按照“三优原则”选材,即优先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优先选用国家级、省部级获奖教材,优先选用规划教材,并选用学校有特色自编教材,如:机械、粮油、磨料磨具等方面的教材。

(五)效果显著

首先,减轻了学生经济负担。就拿2006年征订教材22 016册来说,按“四实”原则执行,学生受益8万多元。其次,根据学校教材采购的规定,杜绝了在教材采购方面商业贿赂现象的发生。其结果受到学生的好评,有个别学生节省下的钱还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二、教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管理的根本问题是教材采购放与不放的问题

换句话说,是统收与不统收,利与弊的问题。笔者先从统收的“利”谈起,在河南工业大学成教学院有脱产、夜大、函授学生近5 000人,每学期开学统收预交书费每人500元,毕业后,多退少补。这样做的“利”,在于保证每位新学员入校都能按照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老师教的课本同步进行学习。即使同学有事请假,也可遵照课本自学,充分体现教材在教学工作的主要载体作用。“弊”呢,战线拉的过长,程序繁琐。每逢开学以后,新生报到隔三差五来,又有个别新生报考时欠考虑,入学后转专业,补教材,一个月不能稳定。由于教材征订是提前进行,再加上一是市场经济‘可汤泡馍’,二是有些教材更新再版快,不敢多买,个别书籍库存趋于零,造成补书补单多次重复工作,浪费人力物力。其次,谈谈放开的“利”,目前在我校统招生中只有第一年新生入校,教材统收,次年就根据专业不同自行购书。如果按学校的作法,大一统收,大二,大三放开,会减轻不少工作压力,也给同学很大的自由空间。他们可以向高年级同学借阅,也可自行购买,这样减轻不少经济负担。再者,学校工作人员也会减少工作负担。再谈谈放开的‘弊’,第一,在经济上,会给不自觉同学造成空隙可钻,借此不购书,把家长给的钱挪用。第二,在学习上,本来底子就差,加上不购书,不做作业,势必给学习成绩造成影响。第三,教师讲得课本与同学购的不一样,也给学习造成麻烦,会给教学质量带来问题。

(二)教材采购放与不放的核心问题是回扣“吃”与“不吃”的问题

在教材采购工作中,经济利益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给学校,个人,学生造成损害。一些学校把回扣上交财务部门入账,纳入学校资金管理。另一些学校则按实价与学生结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目前我校采取“四实”的做法,实际上是回扣“不吃”,返给学生。这样即使广大学生普遍受益,又避免了商业贿赂的产生。但它也存在其弊端,就是保不住成本,教师用书,自然损耗,全部成为学校的负担。而“吃掉”回扣,同样也问题颇多。一是把回扣上交学校,同学得按码洋购书,受益较少。二是回扣上交,也并非万无一失。因为在教材采购中,尽管采取招投标的办法,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个出版社、书商打出的折扣不一样,有些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都存在潜在的漏洞。

三、教材管理工作改革的思考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教材费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

笔者认为,目前大多数高校是按上级要求,对教材进行统收统管,取得显著的成绩。但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成教学院教材管理也应打破传统模式,坚持创新,让教材管理走向市场。即由单纯的行政管理走向管理与经营相结合,经营职能逐渐走向强化。换句话说,自己可以干,委托别人干也是可行的。

(二)教材采购后勤社会化

由后勤集团出面成立一个“某某书店”代为学校采购相应书籍,书店按码洋卖给学生,学生以班为单位凭交费单到书店领书,即使是报到晚的同学,也可随时取书。学校代收学生书费,最后由校方与书店结算。建立由学校——书店——学生这种模式,发生供求关系,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关于利益分成,学校收书费,后勤去购书,图书经销商明示的折扣返回后,可以让书店按比例分成让利给学生,学校获得利益后,不直接经营但可支配,可设一个“奖励基金”,用来奖励优秀学员,资助生活困难学生,这样可达到学校与学生双赢。

(三)由学生科牵头,建立一个学生超市

学生超市的一大特点是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例如,每逢临近毕业,学校宿舍两旁几乎成了自由市场,毕业生纷纷抛出自己多余的物品,其中最多的是书籍,这样就可以由学生科出资购买相关书籍,建立学生书籍超市。学生书籍超市可具有图书室的功能,同学可以根据需要借阅,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到超市自行阅览,专业书籍可以打折购买旧书。学生超市获利可参照上面所述用于学生。

鲁迅先生说过,奇文共欣赏,异义相与析。笔者认为,只要坚持教材管理模式创新,注入活力,变管理与经营相结合,成人教育教材管理就会走出一条新路子。即放又不放,不放就是教材统购,保证同学用书人手一册,避免了教学上质量问题的存在,又充分体现教材在教学上的载体作用。放就是教材统购变通一下,把教材的回扣用到学生身上,充分体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人为本的和谐成教,这样才会不断适应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汤勇.浅谈高等学校成人教育教材管理创新[J].成人教育,2006,(6).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篇5

初中语文第一册目录

第—单元 阅读

1《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 2《背影》教案及同步练习《背影》课件及音频朗读

3《儿子一家人》教案及同步练习《儿子一家人》课件及音频朗读 4《金盒子》教案及同步练习《金盒子》课件及音频朗读 5《羚羊木雕》教案及同步练习《羚羊木雕》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二单元 阅读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及同步练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及音频朗读

7《最后一课》教案及同步练习《最后一课》课件及音频朗读 8《我的老师》教案及同步练习《我的老师》课件及音频朗读 9《我的老师》教案及同步练习《我的老师》课件及音频朗读

10《十三岁的际遇》教案及同步练习《十三岁的际遇》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三单元 阅读

11《春》教案及同步练习《春》课件及音频朗读

12《济南的冬天》教案及同步练习《济南的冬天》课件及音频朗读 13《海滨仲夏夜》教案及同步练习《海滨仲夏夜》课件及音频朗读 14《秋魂》教案及同步练习《秋魂》课件及音频朗读

15《岁月,在黄土地上流过》教案及同步练习《岁月,在黄土地上流过》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四单元 阅读

16《皇帝的新装》教案及同步练习《皇帝的新装》课件及音频朗读

17《古代英雄的石像》教案及同步练习《古代英雄的石像》课件及音频朗读 18《寓言三则》教案及同步练习《寓言三则》课件及音频朗读 19《盘古开天辟地》教案及同步练习《盘古开天辟地》课件及音频朗读 20《花的话》教案及同步练习《花的话》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五单元 阅读

21《<论语>十则》教案及同步练习《<论语>十则》课件及音频朗读 22《扁鹊见蔡桓公》教案及同步练习《扁鹊见蔡桓公》课件及音频朗读 23《狼》教案及同步练习《狼》课件及音频朗读

24《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 25《诗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六单元 阅读

26《为学》教案及同步练习《为学》课件及音频朗读 27《木兰辞》教案及同步练习《木兰辞》课件及音频朗读 20《卖油翁》教案及同步练习《卖油翁》课件及音频朗读 29《宋定伯捉鬼》教案及同步练习《宋定伯捉鬼》课件及音频朗读 30《诗词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词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作文贵在创新 说话要态度大方,口齿清楚 第二单元 写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说话得清楚简洁

第三单元 说真话、诉真情 第四单元 要多读多写 第五单元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第六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一)第七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二)语文实践活动 汉语知识

初中语文第二册目录

第—单元 阅读

1《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 2《紫藤罗瀑布》教案及同步练习《紫藤罗瀑布》课件及音频朗读 3《挖荠菜》教案及同步练习《挖荠菜》课件及音频朗读 4《提醒幸福》教案及同步练习《提醒幸福》课件及音频朗读 5《白蝴蝶之恋》教案及同步练习《白蝴蝶之恋》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二单元 阅读

6《纪念白求恩》教案及同步练习《纪念白求恩》课件及音频朗读 7《小橘灯》教案及同步练习《小橘灯》课件及音频朗读 8《梅岭三岭》教案及同步练习《梅岭三岭》课件及音频朗读 9《七根火柴》教案及同步练习《七根火柴》课件及音频朗读 10《勇气》教案及同步练习《勇气》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三单元 阅读

11《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及同步练习《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及音频朗读

12《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案及同步练习《卧看牵牛织女星》课件及音频朗读 13《莺》教案及同步练习《莺》课件及音频朗读

14《数字杂说》教案及同步练习《数字杂说》课件及音频朗读 15《月亮上的足迹》教案及同步练习《月亮上的足迹》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四单元 阅读

16《社戏》教案及同步练习《社戏》课件及音频朗读

17《安塞腰鼓》教案及同步练习《安塞腰鼓》课件及音频朗读 18《绝唱》教案及同步练习《绝唱》课件及音频朗读

19《在声音的世界里》教案及同步练习《在声音的世界里》课件及音频朗读 20《摆渡》教案及同步练习《摆渡》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五单元 阅读

21《桃花源记》教案及同步练习《桃花源记》课件及音频朗读 22《口技》教案及同步练习《口技》课件及音频朗读

23《孙权劝学》教案及同步练习《孙权劝学》课件及音频朗读 24《伤仲永》教案及同步练习《伤仲永》课件及音频朗读 25《诗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六单元 阅读

26《愚公移山》教案及同步练习《愚公移山》课件及音频朗读 27《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 20《黔之驴》教案及同步练习《黔之驴》课件及音频朗读 29《工之侨献琴》教案及同步练习《工之侨献琴》课件及音频朗读 30《诗词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词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材料和主旨

说话要有中心,有条理 第二单元 思路和结构 说话要连贯、严密 第三单元 文从字顺 第四单元 学会记“实” 第五单元 善于写“虚” 第六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一)第七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二)语文实践活动 汉语知识

初中语文第三册目录

第—单元 阅读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及同步练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及音频朗读

2《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教案及同步练习《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课件及音频朗读

3《“挑战者”号追思》教案及同步练习《“挑战者”号追思》课件及音频朗读 4《谁是最可爱的人》教案及同步练习《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及音频朗读 5《种树“种到”联合国》教案及同步练习《种树“种到”联合国》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二单元 阅读

6《阿长与<山海经>》教案及同步练习《阿长与<山海经>》课件及音频朗读 7《驿路梨花》教案及同步练习《驿路梨花》课件及音频朗读 8《一面》教案及同步练习《一面》课件及音频朗读

9《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

10《吾家有女初长成》教案及同步练习《吾家有女初长成》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三单元 阅读

11《荔枝蜜》教案及同步练习《荔枝蜜》课件及音频朗读 12《猫》教案及同步练习《猫》课件及音频朗读

13《斑羚飞渡》教案及同步练习《斑羚飞渡》课件及音频朗读 14《心中的鹰》教案及同步练习《心中的鹰》课件及音频朗读 15《鹤群翔空》教案及同步练习《鹤群翔空》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四单元 阅读

16《郭沫若诗两首》教案及同步练习《郭沫若诗两首》课件及音频朗读 17《现代诗三首》教案及同步练习《现代诗三首》课件及音频朗读

18《我为少男少女歌唱》教案及同步练习《我为少男少女歌唱》课件及音频朗读

19《乡愁诗两首》教案及同步练习《乡愁诗两首》课件及音频朗读 20《外国诗两首》教案及同步练习《外国诗两首》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五单元 阅读

21《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 22《闲情记趣》教案及同步练习《闲情记趣》课件及音频朗读 23《周处》教案及同步练习《周处》课件及音频朗读

24《晏子使楚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晏子使楚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 25《诗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六单元 阅读

26《五柳先生传》教案及同步练习《五柳先生传》课件及音频朗读 27《观潮》教案及同步练习《观潮》课件及音频朗读

20《小石潭记》教案及同步练习《小石潭记》课件及音频朗读

29《寓言四则》教案及同步练习《寓言四则》课件及音频朗读 30《诗词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词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合理交代记叙的要素 说话要讲究方式 第二单元

正确使用记叙的人称 说话要看对象 第三单元

掌握常用的记叙方法 第四单元 学习写消息 第五单元 学习写通讯 第六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一)第七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二)语文实践活动

让知识的火花燃烧起来---语文知识抢答竞赛 表情达意锻炼能力---说成语故事比赛 诗海遨游意兴盎然---古典诗歌背诵比赛 练好口才增长本领----普通话讲演比赛 拓宽视野锻炼才干

----社会采访与写作

汉语知识

汉语组合的主要特点 短语及短语的类型

(一)短语及短语的类型

(二)短语的扩展

使用短语应注意的问题 夸张 设问 附录

汉语组合的主要特点 短语及短语的类型 短语的扩展

初中语文第四册目录

第—单元 阅读

1《苏州园林》教案及同步练习《苏州园林》课件及音频朗读 2《中国石拱桥》教案及同步练习《中国石拱桥》课件及音频朗读 3《日本平家蟹》教案及同步练习《日本平家蟹》课件及音频朗读 4《万紫千红的花》教案及同步练习《万紫千红的花》课件及音频朗读 5《蜘蛛》教案及同步练习《蜘蛛》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二单元 阅读

6《向沙漠进军》教案及同步练习《向沙漠进军》课件及音频朗读 7《看云识天气》教案及同步练习《看云识天气》课件及音频朗读 8《死海不死》教案及同步练习《死海不死》课件及音频朗读

9《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及同步练习《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及音频朗读 10《秃鹰之死》教案及同步练习《秃鹰之死》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三单元 阅读

11《食物从何处来》教案及同步练习《食物从何处来》课件及音频朗读 12《时间的脚印》教案及同步练习《时间的脚印》课件及音频朗读 13《气候的威力》教案及同步练习《气候的威力》课件及音频朗读 14《漫话小行星》教案及同步练习《漫话小行星》课件及音频朗读

15《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四单元 阅读

16《鲁迅自传》教案及同步练习《鲁迅自传》课件及音频朗读 17《哥白尼》教案及同步练习《哥白尼》课件及音频朗读

18《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案及同步练习《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课件及音频朗读

19《梵高传(节选)》教案及同步练习《梵高传(节选)》课件及音频朗读 20《邓稼先》教案及同步练习《邓稼先》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五单元 阅读

21《公输》教案及同步练习《公输》课件及音频朗读 22《核舟记》教案及同步练习《核舟记》课件及音频朗读

23《唐雎不辱使命》教案及同步练习《唐雎不辱使命》课件及音频朗读 24《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 25《诗词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词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六单元 阅读

26《陈涉世家》教案及同步练习《陈涉世家》课件及音频朗读 27《韩愈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韩愈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 20《与朱元思书》教案及同步练习《与朱元思书》课件及音频朗读 29《西湖游记二则》教案及同步练习《西湖游记二则》课件及音频朗读 30《诗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恰当安排说明的顺序 说话要注意语调和语态 第二单元

正确使用说明的方法(上)说明要注意语言美 第三单元

正确使用说明的方法(下)第四单元 总结 第五单元

自传、小传与自荐信 第六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一)第七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二)语文实践活动 汉语知识 附录

第—单元 阅读

初中语文第五册目录

1《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教案及同步练习《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课件及音频朗读

2《谈骨气》教案及同步练习《谈骨气》课件及音频朗读 3《想和做》教案及同步练习《想和做》课件及音频朗读 4《哨子》教案及同步练习《哨子》课件及音频朗读

5《灰姑娘的时钟》教案及同步练习《灰姑娘的时钟》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二单元 阅读

6《怀疑与学问》教案及同步练习《怀疑与学问》课件及音频朗读 7《发问的精神》教案及同步练习《发问的精神》课件及音频朗读 8《论求知》教案及同步练习《论求知》课件及音频朗读

9《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及同步练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及音频朗读 10《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及同步练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三单元 阅读

1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及同步练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及音频朗读

12《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

13《<枫桥夜泊>新解质疑》教案及同步练习《<枫桥夜泊>新解质疑》课件及音频朗读

14《“病从口入”与“食物相克”》教案及同步练习《“病从口入”与“食物相克”》课件及音频朗读

15《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教案及同步练习《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四单元 阅读

16《故乡》教案及同步练习《故乡》课件及音频朗读

17《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及同步练习《我的叔叔于勒》课件及音频朗读 18《麦琪的礼物》教案及同步练习《麦琪的礼物》课件及音频朗读 19《范进中举》教案及同步练习《范进中举》课件及音频朗读 20《不朽的失眠》教案及同步练习《不朽的失眠》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五单元 阅读

21《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及同步练习《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件及音频朗读 22《醉翁亭记》教案及同步练习《醉翁亭记》课件及音频朗读 23《满井游记》教案及同步练习《满井游记》课件及音频朗读

24《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及同步练习《峡江寺飞泉亭记》课件及音频朗读 25《诗词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词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六单元 阅读

26《<孟子>二章》教案及同步练习《<孟子>二章》课件及音频朗读 27《岳阳楼记》教案及同步练习《岳阳楼记》课件及音频朗读 20《越巫》教案及同步练习《越巫》课件及音频朗读

29《<世说新语>三则》教案及同步练习《<世说新语>三则》课件及音频朗读 30《诗词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词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一事一议--从叙述到议论的桥梁 开辩论会

第二单元 学会写提纲 开演讲会

第三单元 论点的提出 第四单元 论据的运用 第五单元 论证的展开 第六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一)第七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二)语文实践活动 汉语知识 附录

初中语文第六册目录

第—单元 阅读

1《中黎明的通知》教案及同步练习《黎明的通知》课件及音频朗读 2《有的人》教案及同步练习《有的人》课件及音频朗读 3《回延安》教案及同步练习《回延安》课件及音频朗读 4《雨说》教案及同步练习《雨说》课件及音频朗读

5《外国诗两首》教案及同步练习《外国诗两首》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二单元 阅读

6《藤野先生》教案及同步练习《藤野先生》课件及音频朗读 7《白杨礼赞》教案及同步练习《白杨礼赞》课件及音频朗读 8《菜园小记》教案及同步练习《菜园小记》课件及音频朗读 9《夏之绝句》教案及同步练习《夏之绝句》课件及音频朗读

10《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及同步练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三单元 阅读

11《孔乙己》教案及同步练习《孔乙己》课件及音频朗读 12《变色龙》教案及同步练习《变色龙》课件及音频朗读

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及同步练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课件及音频朗读

14《孤独之旅》教案及同步练习《孤独之旅》课件及音频朗读 15《白色鸟》教案及同步练习《白色鸟》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四单元 阅读

16《威尼斯商人(节选)》教案及同步练习《威尼斯商人(节选)》课件及音频朗读

17《打渔杀家(节选)》教案及同步练习《打渔杀家(节选)》课件及音频朗读

18《白毛女(节选)》教案及同步练习《白毛女(节选)》课件及音频朗读 19《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案及同步练习《一个都不能少(节选)》课件及音频朗读

20《泰坦尼克号(节选)》教案及同步练习《泰坦尼克号(节选)》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五单元 阅读

21《鱼我所欲也》教案及同步练习《鱼我所欲也》课件及音频朗读 22《隆中对》教案及同步练习《隆中对》课件及音频朗读 23《出师表》教案及同步练习《出师表》课件及音频朗读 24《墨池记》教案及同步练习《墨池记》课件及音频朗读 25《诗词五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词五首》课件及音频朗读 第六单元 阅读

26《曹刿论战》教案及同步练习《曹刿论战》课件及音频朗读

27《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及同步练习《上枢密韩太尉书》课件及音频朗读 20《送东阳马生序》教案及同步练习《送东阳马生序》课件及音频朗读 29《陌上桑》教案及同步练习《陌上桑》课件及音频朗读 30《<诗经>三首》教案及同步练习《<诗经>三首》课件及音频朗读

写作

第一单元 审题和立意 第二单元 构思和创新 第三单元 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第四单元 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第五单元 毕业赠言

第六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一)第七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教材评估 篇6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导论;教材;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教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评估教材的好坏,认识教材编写的本质,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明确教材的定位,把握适当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帮助学习者挑选到适合自身需求的学习材料。

一、McDonough和Shaw的教材评估理论及其模型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教授McDonough和Shaw的教材评估理论主张从教材使用者的角度,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教材进行分析评价。前者主要是检验教材本身告诉了教材使用者什么基本信息,后者主要是检验教材内部所体现的交互性是否适合自主学习的模式。为了尽量简化评估的程序和标准,McDonough和Shaw还设计了具体的教材评估模型,主张教材分析从教材外观的总体评价(impressionisticevaluation)和内部的深度分析(in-depthevaluation)进行,主要由外部、内部及综合三个阶段组成。

二、《汉语国际教育导论》教材评价

(一)教材外部评价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是四川大学2014年出版的本科生教材,是集体探索而编写的成果,教材的编委包括美国的何宝璋、俞志强,韩国的甘瑞瑗、金孝真、来自意大利的莉丽(ValeriaPetrone)博士,中国的翟汛、邓时忠、魏红等学者以及四川大学的编写团队。《汉语国际教育导论》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本科生教材,立足于教育部本科专业之名称由“对外汉语”调整为“汉语国际教育”的精神,旨在探索四川大学独特的汉语国际教育培养模式,其对教材的基本编写理念是突出基础性、原典性、国际性三大原则。通过浏览教材的封面、封底、绪论、目录,我们得到教材的总体信息大致如下。

1.封面。

(1)具体内容。

正面:教育部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文化原典导读与本科人才]成果

背面:四川大学原典导读系列其他教材的名称,如《中华文化》(曹顺庆)、《现代汉语》(杨文全)等。

(2)评价。

教材封面上的内容明确了该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以及使用对象,有助于教材使用者了解教材编写的本质和适用的对象。

2.编委。

(1)具体内容。

ValeriaPetrone(四川大学)、傅其林(四川大学)、刘颖(四川大学)、邓时忠(西南财经大学)、邓文斌(西南民族大学)、范水平(江西师范大学)、何宝璋(美国圣十字学院)、金孝真(韩国又松大学)、翟汛(武汉大学)、朱其智(中山大学)等一共37位编委成员。

(2)评价。

编委成员主要来自国内外18所高校,其成员的丰富性体现出教材内容涉及的广泛性,体现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培养人才所要求的全面性。而编委成员都是国内外高校中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老师与教授,其组成体现出该教材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教师能力的培养极大的重视。

3.目录。

(1)具体内容。

绪论、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语言教学理论、第二章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素质与能力、第三章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第四章汉语国际教育教材、第五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第六章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概览、第七章汉语国际教育水平测试与等级标准、第八章汉语国际教育历史、现状与未来。

(2)评价。

教材的目录有助于学习者进行初步的专业定位,了解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具体应该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与素质以及对该专业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也能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4.绪论。

(1)具体内容。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本科生教材,立足于教育部本科专业之名称由“对外汉语”调整为“汉语国际教育”的精神,旨在探索四川大学独特的汉语国际教育培养模式,其对教材的基本编写理念是突出基础性、原典性、国际性三大原则。

(2)评价。

教材的绪论介绍了教材在内容编排、设计理念等方面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基础性、原典性、国际性三大原则。而通过教材的封面、编委、目录、绪论的外部评价可以看出,该教材切实以学生为中心,基础性是编写理念的核心思路之一。既满足本科生初级阶段的接受心理特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者的人文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内部评价

外部评估提供了教材的总体直观印象,内部评估则需深入到教材的细节内容,检测各个环节是否体现了教材外部评价以学生为中心、以阅读为基础、以专业特点为指导的基础性、原典性、国际性的原则定位。

1.教材是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编写理念。

首先,该教材从学生对象角度出发,适用于刚进入大学学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教材既体现本科生初级阶段的接受心理特性,又提供专业基本知识与能力的概览,切实做到了基础性。

其次,由于汉语国际教育该专业特点的特殊性,涉及的学科范围比较广,在一本教材中想要做到面面俱到有一定困难。该教材一共八章,在章节内容的安排上很好地做到了重点突出、有所侧重、有的放矢。

最后,该教材的每一章节展现的概述很好地彰显了教材名称中的“导论”含义。教材每一章首先是简要概述本章的问题所涉及的基本领域,勾勒简单的历史,概括几个主要的领域成果成效,章节安排合理。

2.教材是否体现了“以阅读为基础”的编写理念。

一方面,原典性是该教材编写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其突出表达的创新之处。教材每一章每一节在概述之后都有该领域的一篇与章节概述很好结合的代表原典文献。切实做到了以阅读为基础。

另一方面,教材的章节安排也很好地体现了以阅读为基础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章节总体概述,小节概述,小节原典选文,建议阅读书目,思考题。章节安排以递进的方式呈现了以阅读为中心的编写理念,让学生有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

3.教材编写是否体现了“以专业特点为指导”的编写理念。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国际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名称的调整也意味着对专业内涵的重新定位。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材的编写应抓住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个学科的特点,始终贯彻“针对性、实用性、国别化”等方针。《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做到了贯彻方针内容,切实以专业特点为指导来进行教材的编写。

(三)综合评价

通过对教材外部评估与内部评估,可以看出该教材确实发挥了导论的作用,是一本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量身定做的基础性教材。纵观《汉语国际教育》教材全篇,具体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教材特点鲜明,教学对象针对性强。

教材编写适用对象特点十分鲜明,紧抓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点,结合刚升入大学的本科生知识需求与心理认知,在内容的选取上充分地发挥了“导论”作用。

2.教材章节安排层次分明,部分内容顺序可做调整。

教材在章节安排上是比较合理的,先从基础专业知识入手,有了知识装备后再进入课堂教学,之后进行国别化介绍,最后阐释了汉语国际教育水平测试与等级标准以及汉语国际教育历史、现状与未来。基本上涵盖了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的了解。

3.教材内容涉及比较全面,可适当增加部分内容。

由于汉语国际教育学科专业化涉及众多学科,所以该教材的内容尽可能做到了全面。而在具体阐述国别化的四五六章中,由于近年来以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发展的十分迅速,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增加上泰国汉语教学以及汉语习得的情况介绍。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增加对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汉语教师、汉语志愿者等概念的简单介绍,增加学生对这些专业名称的了解进而增加专业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总体来说,《汉语国际教育导论》的教材编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刚升入大学的本科生对专业了解的需求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教材切实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点为指导,突出了四川大学原典阅读的创新之处,章节内容的安排清晰合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与开展。该教材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与教育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沈庶英.试析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材体系的架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5).

[2]高凌飚.教材分析评估的模型和层次[J].课程·教材·教法,2001(3).

[3]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与基础[J].世界汉语教学,2010(1).

义务教育教材管理 篇7

一、隋朝图书建设与管理

(一) 南北融合, 经学统一

南北朝时期政治文化的对立造成南北经学学风不同、义疏各异、彼此分立。至隋朝统一之后, 北学渐衰, 南学渐盛, 进入了经学统一的时代。

隋文帝作为隋朝的开国者, 假儒、佛、道三家思想, 希冀缔造“地广三代, 威振八纮”的大隋王朝, 并逐渐形成了三教并存的混合意识形态。其中, 隋朝儒家思想主要是继承发展了汉代儒学的思想、价值观、习俗和礼仪, 并发展形成了若干亚传统。开皇三年 (583年) 四月隋文帝诏曰:“建国重道, 莫先于学, 尊主庇民, 莫先于礼……始自京师, 爰及州郡, 宜抵朕意, 劝学行礼。” [1]开皇九年 (589年) 隋文帝再次下诏促学行礼。此举极大推动了隋初官学、私学的发展, 出现了“京邑达乎四方, 皆广黉校”[1]的盛况。然而, “国学胄子, 垂将千数, 州县诸生, 咸亦不少。徒有名录, 空度岁时, 未有德为代范, 才任国用”[3]。故隋文帝于仁寿元年 (601年) 废学, 取消太学、四门及州县学, 仅留国子学生七十余人。由此可见, 尽管隋文帝推崇儒家思想, 认为儒学之道能够“训教生人, 识父子君臣之义, 知尊卑长幼之序”[3], 但是, 对于那些不能直接促进社会道德完善、培养得力官员的部分却弃之如敝屣。

尽管隋文帝缔造了“开皇之治”的盛况, 但真正使经学得到大发展的却当推隋朝第二任帝王隋炀帝杨广。隋炀帝一生有过诸多创举——开凿运河、营建东都、西巡张掖、开创科举、开发西域、征伐高丽。除此之外, 隋炀帝对于南北经学的统一做出了十分重大的贡献:第一, 重视学校教育。大业元年 (605年) 七月, 隋炀帝拟《劝学诏》曰:“君民建国, 教学为先, 移风易俗, 必有兹始。”[5]一方面, 隋炀帝吸收前朝教训, 命专使搜寻才德兼备之士;另一方面, 下令恢复中央及地方学校。第二, 热衷学术活动。《北史·儒林传》曰:“征辟儒生, 远近毕至……一以闻奏焉。”[6]据《隋书》记载, 隋炀帝征辟儒生这一文教政策的施行使许多寒士得以重振门庭, 典籍研究盛极一时, 南北传统得益兼容并包[5]。史料记载, 隋炀帝爱好文学艺术, 曾命臣下将禁中秘阁之书, 抄录副本, 分为三等, 藏于洛阳观文殿的东西厢书库中, 又在殿后另筑二台, 聚藏魏以来的书法名画。此外, 还作有《饮马长城窟行》、《白马篇》、《春江花月夜》等四十多首诗歌, 兼有北人尚武精神以及南人的充沛情感, 为隋朝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第三, 尊崇儒教礼仪。隋炀帝时期曾下令寻找孔子后裔并尊孔子为“先师”, 自此“释尊”便成为祭孔典礼的专属名称。与此同时, 隋炀帝时期还定出了许多典礼仪式, 如恒山祭祀以及首次远征高丽之前隋炀帝亲自主持的三次古代祭祀。

隋朝经学能够实现南北统一, 除了帝王们的重视, 还得益于经学大儒们的讲论著述。隋朝时期经学大家辈出:王通, 聚徒授道, 主张践行王道, 致力于建立儒家新经学, 其思想被后人称为“河汾道统”, 著有《续诗》十卷、《续书》二十五卷、《礼论》十卷、《乐论》十卷、《元经》十五卷、《赞易》十卷, 合称《王氏六经》[8]。元善被隋文帝称为“人伦仪表”。对于辛彦之, 沈重赞其言论为“金城汤池”。对于萧该、包恺, 《汉书》称二人为“宗匠”。房晖远被牛弘称为“五经库”。对于马光, 《隋书》赞其曰:“山东《三礼》学者, 自熊安生之后, 惟宗光一人。”对于刘焯、刘炫, 《隋书·儒林传》曾说:“于时 (隋炀帝时) 旧儒多已凋亡, 二刘拔萃出类, 学通南北, 博极古今, 后生钻仰, 莫之能测, 所制诸经义疏, 搢绅威师宗之。”这些儒学大家, 穷毕生之力著书立学, 给后世留下了璀璨无比的文化瑰宝。

(二) 大备经籍, 成绩斐然

隋王朝大备经籍, 成绩斐然, 其藏书数目之众、范围之广、装帧之精美, 超越以往任何朝代, 不仅推动了当时的文化繁荣、治学发展, 更为古代文明的传承夯实了基础。

1.广开门路, 搜集图书。

隋朝时期非常注重文化传承, 短暂的统治时期内, 隋文帝、隋炀帝曾通过各种途径, 广开门路, 大力开展书籍收集工作。隋文帝一统天下后, 曾下诏收集前朝遗书, 涉及陈朝、北周、南梁等多个朝代, 其中, 北周收集藏书就有15 000余册。开皇三年 (583年) 秘书监牛弘上《请开献书之路表》:“方当大弘文教, 纳俗开学, 而天下图书尚有遗逸, 非所以仰协圣情, 流训无穷者也。”“昔陆贾秦汉祖云‘天下不可马上治之’, 故知经邦立政, 在于典谱矣。为国之本, 莫此攸先。”[6]隋文帝遂下诏“献书一卷, 赉缣一匹”[6], 以此激励民间献书。此后, 隋文帝再次命牛弘向民间征书, 征书中心移至江南一带。此次征书, 使隋王朝获得大量宝贵典籍, 藏书规模激增。隋炀帝时开展了第三次民间征书, 较之隋文帝时的两次征书, 第三次民间征书范围更广、内容更多, 除了经、史、集, 还涉及字画、书法、宗教典籍等。但即便进行了三次规模浩大的征书活动, 依然有部分私人收藏的珍贵典籍无法收录, 为此, 隋朝时期创造性地出台了抄录政策, 极大地完善了隋朝的藏书体系。

2.述而且作, 书籍修纂。

隋朝统治集团的历史意识较之前朝进一步增强, 不但重视继承, 也注重创造, 真正践履“述而且作”思想。继承方面不仅表现在收集前朝旧书, 也突出体现于修撰前朝史书。隋文帝曾命魏澹、颜之推、辛源德等重修《魏书》, 隋炀帝再次令杨素修《魏书》。另有李德林续修《齐史》, 增至三十八篇;王劭撰《齐志》二十卷、《齐书》纪传一百卷;何之元著《梁典》;史家姚撰《梁后略》;牛弘著《周纪》。除了修撰前朝史书, 隋朝时期还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工作。其一, 重视国史修编, 有柳顾言的《晋王伐北记》、王劭的《隋书》八十卷。其二, 出现了大量目录学著作, 如牛弘的《开皇四年四部目录》、《开皇八年四部目录》、《开皇二十年四部目录》, 柳顾言的《大业正御书目录》九卷, 许善心的《七林》等。其三, 还出现了其他类型的著述, 如牛弘的《五礼》百卷、《仪礼》百卷,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王劭的《皇隋灵感志》、《读书记》, 姚察的《汉书训纂》, 柳顾言的《史书音解》三十卷, 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五十卷、《东都图记》等, 另有《物产土俗记》一百五十一卷、《区宇图志》一百二十九卷、《诸州图经集》一百卷等。

3.机构完备, 纂集典藏。

隋朝成立了非常完备的修史机构, 著作曹设置著作郎二人、著作侍郎八人, 隋炀帝时增为十二人。另据记载, 隋朝还成立了专门的监管机构秘书省, 负责书籍整理校勘工作。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 隋炀帝执政晚期增设宫内秘书省官员一百二十名, 均由学识卓著者担任[11]。隋朝还成立了完备的藏书机构, 包括位于大兴城的嘉则殿、秘书省以及位于东都洛阳的修文殿和观文殿。其中, 嘉则殿主要收集皇家藏书, 凡三十七万册;秘书省专管图书典藏, 为五省之一;修文殿纳御本供隋炀帝翻阅;观文殿则典藏古籍、字画、书法作品等, 种类繁多。

关于典藏方式, 书中记载:“炀帝即位, 秘阁之书, 限写五十副本, 分为三品:上品红琉璃轴, 中品绀琉璃轴, 下品漆轴。于东都观文殿东西厢构物以贮之, 东屋藏甲乙, 西屋藏丙丁, 又聚魏以来古迹名画, 于殿后起二台, 东曰妙楷台, 藏古迹;西曰宝迹台, 藏古画。又于内道场集道、佛经, 别撰目录。”[5]隋朝时期将书籍分为甲乙丙丁四目, 分统经史子集四类, 这一开创性的四部分类法一直为后世各朝沿用。

二、隋朝图书建设与管理对我国成人教育教材的启示

当前, 我国正致力于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终身教育体系, 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成人教育, 也急需紧随时代步伐, 不断完善自身。但是, 目前成人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备, 尤其是在成人教育教材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教材建设和教材管理两个方面。从教材建设方面看, 存在着教材编写质量低劣、内容陈旧更新缓慢、针对性差、实用性不强等问题;从教材管理方面看, 存在着管理滞后、计划性差、手段落后、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成人教育教材本身就是成人教学内容的直接载体, 担负着实现成人教育培养目标、保证成人教育质量的重任, 因此, 必须解决成人教育教材存在的问题, 而隋朝在书籍编写及典藏方面的经验无疑对实现成人教育教材合理高效的建设与管理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 树立精品意识, 编写成人教育精品教材

精品教材具有引导性、先进性、整体性、适用性、精良性、稳定性的特点[13], 成人教育要想突破质量瓶颈, 教材是否精品化举足轻重。

1.精良的编写队伍是精品教材成型的基本前提。

大唐文化昌盛得益于隋朝的积淀, 而隋朝书籍修纂的成就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大批经学大儒们的卓著贡献。这些经学集注的编写者有着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态度、高尚的作风, 既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创作大量的著作, 又能保证书籍编写的超高品质, 与那些素质参差不齐、照搬照抄学术造假的教材编写者形成了鲜明对比。要想编写出品质优良的成人教育教材, 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有一批具有精品意识、科学严谨的编写队伍。

2.科学的教材编写是铸造精品教材的灵魂所在。

首先, 精品教材的“精”体现在教材内容的科学化。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在改革北大时就论证了“学”与“术”的关系, 认为“学为学理, 术为应用”、“学为基本, 术为枝叶”。成人教育教材不仅要向成人传播文化理论知识, 还要注重实践应用的践履, 因此, 成人教育教材的编写, 必须要保证内容的科学性, 既强调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结合, 还要强调内容的针对性。其次, 精品教材的“精”体现在教材特色的成人化。成人教育对象有别于普通教育对象, 具有学习欲望强烈但学习时间有限、知识积累较多但生理老化等特点, 因而成人教育教材的编写必须要考虑成人的特点, 激发学习兴趣、锻炼自学能力、突出继续教育特征。再次, 精品教材的“精”体现在组织编排的理性化。从纵向维度看, 成人教育教材的编写要遵循人类学习的基本规律——由简入繁、从易到难, 层次清晰, 结构完整, 处理好内容的主次关系;从横向维度看, 成人教育教材的编写要注重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 拓宽教材知识的广度。最后, 精品教材的“精”体现在教材装帧的适用性。隋朝时期所修经籍大都制作精致优良, 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 格调高雅, 朴实大方。成人教育教材不必一味追求包装的华美, 但也要保证装帧的得体适用。

3.合理的激励机制是精品教材编写的助推剂。

教材编写本身就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工作, 一本好的成人教育教材更是需要广大成人教育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汗水。隋朝遵循“述而且作”的思想, 对有卓越贡献的士人进行奖励, 如对隋朝文化制度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藏书史研究第一人牛弘就备受隋朝两代君王荣宠, 隋炀帝甚至专门赋诗称赞, 给予了极高的赞赏和信任。同样, 必要而合理的奖励机制对于成人教育教材编写工作者们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 可以通过设立奖励基金的形式来激发编写者们的创作热情;另一方面, 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一些政策性的优惠, 来鼓励广大成人教育工作者。

(二) 实地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 建立高效的成人教育教材管理机制

隋朝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书籍典藏制度, 不仅成立了完备的藏书机构——嘉则殿、秘书省、修文殿和观文殿, 还开创性地使用四部分类法, 并根据书籍内容进行编号分类典藏, 这些举措都给当前成人教育教材管理提供了诸多宝贵经验。

1.成人教育教材管理要建立合理的书库实地管理制度。

书库实地管理制度是否完备将直接影响到成人教育教材管理水平的高低, 因而需要从教材的入库、上架、出库等三个方面进行管理。首先, 教材入库阶段要坚持照章办事, 认真办理入库手续。凡入库教材均要拆包验收, 并据实填写入库书籍的数据信息, 并据实及时更新数据。其次, 教材上架阶段要对已入库教材按专业、品种、级别等标准进行分类, 并遵循分类上架原则, 保证教材安放层次分明、便于查阅。再次, 教材出库阶段也要认真办理出库手续, 并做好出库整理, 保证记录完整, 做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物相符。

2.成人教育教材管理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教材管理信息化。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 能够极大地减少人力、物力的损耗, 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必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成人教育教材管理也不例外。一方面, 成人教育教材管理负责人要经常组织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培训, 保证管理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 成人教育教材管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材管理, 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 使自己的管理方式由经验型向科学管理型转变。

摘要:隋朝结束分裂、统一经学, 其图书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成就对当前终身教育体系下还不够成熟完善的成人教育教材的建设和管理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成人教育教材直接关系到成人教育质量的优劣, 因此, 必须做到:树立精品意识, 编写成人教育精品教材;实地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建立高效的成人教育教材管理机制。

关键词:隋朝,图书建设与管理,成人教育教材

参考文献

[1][2]陈学恂,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研究:隋唐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7, 15.

[3][4] (唐) 魏征, 等.隋书:卷2[M].北京:中华书局, 1973:46, 47.

[5][7][12] (唐) 魏征, 等.隋书:卷75[M].北京:中华书局, 1973:1715, 1716, 1716.

[6][9][10]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 (隋唐)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68, 62, 62.

[11]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82[M].北京:中华书局, 1956:1694.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研究 篇8

语文教材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让政治的归政治,语文的归语文。在这方面新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有较大的进步,体现了时代进步的精神,感受到了时代进步的步伐。旧版教材让人有种“第二政治课”的感觉,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政治课是所有学科中最令人讨厌的课,新版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尽管仍脱不了政治的渗透,至少在正确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这是可喜可贺的。当然,政治范围内也不乏思想性、人文性、工具性兼备的文章,像《共产党宣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无论语言上还是文学上丝毫不逊色文学经典,入选教材是无可指摘的。还有一些现代领导人的讲话文章也是文质兼美的,也是可以入选的。但是,这样的文章往往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并不适宜选入初中语文教材,或者说适宜选入的很少。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这方面的文章常常在教材不该出现的地方出现,常常让人感到很突兀、不知所措,教师机械地教,学生只好机械地学,既惹人烦又达不到预期效果,灌输的思想绝对经不起历史的考验。所以还是让语文的归语文,还语文一片净土。新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人又逐步成为“人”,“人”的概念得到了还原。

人文性与工具性是语文教材编写者永远回避不了、也绕不开,必须面对的一个两难的问题,处理得好可以左右逢源。尽管有人提出“介质论”等观点,试图回避或者换而言之模糊二者的冲突和各自特性,这不过是只图标新立异而已,实无学术任何价值,就如大海里泛起的一朵浪花而已,增加一点热闹罢了。语文有人文性———选文注重文化内涵,体现人文特点。新教材选文十分注重文化内涵,注重人文熏陶,强调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选的这些课文,内容都非常新鲜,行文非常活泼,有利于体现浓郁的人文精神,折射了时代的风貌。“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兼顾二者的特点和要求,达到了有所倾斜的基础上二者的相对平衡。新版教材名义上贯彻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精神,其实质上对人文性是有所偏重的,这一点明眼人从课文提示即导读和课后习题就可以看出来。这样做是有它的道理的,也是需要的。鲁迅讲过,矫枉必须过正。这一点编者心中应该是清楚的,而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语文教学目标所决定了的。当然语文知识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没有语文知识教学内容将有很大的随意性,语文教学也很容易走向非语文。毕竟语文教材是语文课本,不是人文读本,更不是信息中心,学生学习之后不能只会对文章所指的信息津津乐道,大加探究,对语言作品本身却无所作为。字词句章及写作等工具层面上的东西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作品的人文内涵。语言应用问题、文章作法问题———技巧方面的、修辞方面的,都是语文所要讲授的、非常重要的内容。新版教材对口语交流及写作的重视很高,很有长远和现实意义,也是对时代大背景和趋势的正确把握。这是一个切合时宜的正确的选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在不断地相互磨合、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将走向实际上的互相扶持、互相促进的并重的阳光大道。

在传统上,文史向来不分家。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之一,语文与历史的关系也是紧密的,至少有制度化的联系方式的。历史的线索应该是语文教材编写的天然的顺序之一,这对于文化学习的顺承性、系统性、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是有积极的作用的。很遗憾,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新教材做得不够好,片面强调单元某主题,忽视了历史顺序作为线索的重要性,或者说对此比较淡化,甚至于割裂,这是其一。另一方面,新版语文教材似乎过于关注文章资源本身,对写文章的人的关注或者说重视程度不够。每篇文章的作者介绍要么很少,甚至只是在小字里提示一下。对作者本人所处的时代大背景及个人小环境考虑较少,对文章本身的写作背景更是一笔带过,介绍单调刻板,或只出现在教师教参里,于学生来讲似乎可有可无,这对于学生树立全面的语文观是不利的。语文教科书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材料之一,该加的内容一定要不惜笔墨,对不该加的东西一定要惜墨如金,凝练是编写语文教材的一个标准,但不是最重要的。语文教材编写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但在更大程度上它是一个汇集材料的过程。教材向学生传递的应该是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而不是断章取义的知识、文化内容。从暴风雪中是不可能取出一块暴风雪的。俗语讲“知人论世”,若我们对作者、对于此相关的一系列背景事件、历史大环境不了解,怎样才能做到全面深刻理解文章呢?让学生更好更有效率地学习一篇文章是建立在学生理解的各个方面知识信息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朦胧神秘的基础上。湿湿地皮或者只是浇透地头对于整块庄稼的收获是用处不大的。语文教材给予学生的信息应该是丰富而深刻的而不是片面而肤浅的。理解了的、融会贯通知识才会成为有灵性的知识,才会成为智慧,这样的教育才会是成功的教育,这样的教材才会是成功的就教材。

语文要紧密联系生活,这是新教材编排的一条核心思想之一。语文的生活化更加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打通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的通道。语文学习的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语文教材强化语文与生活的衔接,并且把它作为这次修订教材的基本理念,这是符合现代教育实际需要的。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这是语文区别于其他的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新版教材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这既体现远离政治贴近生活的时代要求,又符合语文教育规律———母语教育离不开生活;这既是其特点,又是其新点。语文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但又似乎过于宽泛了,这样反而会削弱语文作为语文的核心价值的。一个概念包含很多内涵时,它往往什么都包含不了,那它就是空的、虚的、无用的。我们的语文教材也要注意这种倾向。毕竟语文不是生活的保姆,她做不了,也不能做。阳光太烈会烤死庄稼,被子厚了也会闷死人的,太过生活化了,语文又在哪里,语文还有没有边界?即便没有有形的边界,那么无形的呢?每一位语文界人士都应该有个底线吧。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联,但语文是一门学科,不是生活。诸多学科中语文学科是被赋予期望最多的,但在实际中却不是放在最核心最重视的位置,这是一大不平衡。语文在承受其不能承受之重。语文必须首先是语文,才能更好地联系生活,或者说语文的核心内涵要心中有数。我们强调语文要紧密联系生活,必须首先应该清楚什么是语文。如果这个问题搞不清,那么对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理解也必将是糊涂的、不清晰的。

语文不是万能钥匙,不是万金油,语文学科不可能包打天下。学科内容的核心是知识,语文学科的核心内容是语文知识,其实语文知识本身就包含丰富的人文涵养价值和工具价值。新版教材过度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轻视语文知识,无论从课文导读还是课后作业中均可看出,这是对改革的误解,也是对广大的农村孩子的漠视。对于信息匮乏的学生而言,学习掌握知识仍然是最重要的和首要的任务,只有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谈及其他目标,因为他们的知识来源主要还是课堂和课本。并且往往情感态度价值观被窄化为人生价值观,而属于学生的心理品质的情感和态度又处于弱势地位,三位一体的语文教学目标被撕裂得面目全非。对语文知识的轻视是语文教材编写的不到位或缺位,而过度强调情感态度价值的培养似有越位之嫌。这样既淡化了语文知识有没有达到新的目的,课改目标又搞成了四不像。语文首先是语文,然后才能与其它方面联系,只有把语文看作是一门对于专业,才能科学地认识它。

新版教材的选文是很好的,既体现了对传统的坚守,又包含了清新的时代气息:既包含丰富的人文性,又不失其工具性。这无疑是成功的。比之以往教材,新教材更有自信冠之以语文教材的名誉。这是学生之幸,教师之幸,民族之幸。有边界的才是清晰的,清晰的才是有价值的。语文教材的编写亦是如此。

摘要:本文从语文与政治, 语文与生活, 语文与历史, 以及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等几个角度分析了现行语文教材的特点, 以及其相较于旧教材的进步性。

关键词:语文教材,人文性,工具性

参考文献

[1]雷实.中小学课程改革三论[J].课程·教材·教法, 2000, (3) .

[2]黄伟.语文知识教学的更新与重建[J].中学语文教学, 2007.11.

[3]陈玉茜.对当下语文教材建设的忧思[J].百家争鸣综合天地版, 2006.2.

[4]彭江林.关于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几点思考[J].教学参考, 2007.3.

[5]肖玉, 黄伟.个性鲜明寄旨摇深[J].教材课程, 2008.08.

[6]缪佳芹.中美中学语文教材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 2007, (3) .

[7]刘爱琳.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文的价值取向[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9.

义务教育教材管理 篇9

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已经走向世界的运动项目, 同时也是人们生活中的实用技能, 具有健身、防身、修身等多种功能, 其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在初中阶段安排武术教学的内容, 是搭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武德教育的重要平台, 对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使学生用武术健身的同时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 提高学生学练武术的兴趣, 为进一步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奠定基础, 并成为他们将来继续学习和工作后的终身体育项目。

一、武术教材的意义

根据课标精神、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课程内容的要求, 我们选择了健身长拳、健身南拳、健身短棍三个教材内容。每个教材内容的意义如下。

(一) 长拳是武术中舒展快速的拳术的总称, 也是国内外武术竞赛的经典项目; 演练时, 姿势舒展大方, 手腿并用, 闪展灵快, 节奏分明。“健身长拳”是为初中一年级学生创编的教材, 具有套路短小、精炼, 展现北方拳种的攻防技法特色, 易教、易学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武术的特色身体运动方式和基本攻防技法的运用, 形成端正的身体姿态, 提高上下肢协调配合的身体运动能力, 培养勇猛顽强、积极进取、尚武崇德的优良品质, 激起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探究欲。

(二) 南拳是明代以来流传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拳种的总称, 是国内外武术比赛和表演的经典项目。南拳动作刚劲有力并独具特色, 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合青少年学练。“健身南拳”是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创编的教材。内容选编了架桥、圈桥等桥法;虎爪、蝶掌、冲拳、抽拳等手法; 麒麟步、跳步等步法, 以及踩腿等具有南拳特色的攻防技法。其中还安排了闪身动作, 突出体现了生活中防身躲避伤害的实用功能。

(三) 短棍是生活中非常易得的木制简便工具, 又是武术的短器械之一, 是国内外武术表演和比赛的项目, 也是大众健身的简便器械。“健身短棍”是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创编的教材, 青少年学练短棍, 可以提高对工具的认知和具备使用工具的基本能力, 突出训练生活中使用器械的实用功能, 对当今的学生具有实用性。

二、武术教材内容的设计特点

(一) 健身长拳的设计特点

1.教材内容。“健身长拳”的全套动作共两段相同的动作。每段动作有:预备式: 起势、开步双劈、按掌前推、搂手勾踢、缠腕斩拳、闪身冲拳、弹踢穿顶、掼拳戳脚、闪身砍推、收势。

2.设计思路。在编写本教材的“健身长拳”套路时, 考虑到初中一年级的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武术基础, 但看到过国内外武打影视剧和武术比赛等场景。为让学生在学练的过程中能直观了解和体验到我国武术的丰富内容、知晓自己的正确身体姿态、 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了解武术的攻防技法, 因此吸收了少林拳、查拳、潭腿、八极拳、戳脚等多种影视和比赛中常见的传统拳种特色动作, 这些动作具有直观的技击作用, 便于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根据现在的学生体能和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我防卫能力差的现实情况, 在“健身长拳”套路中安排了三次闪身防挡的动作, 强化学习闪身躲避伤害, 以突出武术在学生生活中的实用性。

(二) 健身南拳的设计特点

1.教材内容。“健身南拳”的全套动作共两段相同动作。每段动作有:预备式:起式、架桥双砸拳、缠桥切掌、麒麟步双蝶掌、踩腿撞拳、挡桥冲拳、闪身虎爪、上步抽拳、架桥双砸拳。

2.设计思路。在编写本教材的“健身南拳”套路时, 考虑到初中二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健身长拳”, 并有观看过国内外武打影视剧和观看过武术比赛中南拳的印象, 因此从传统南拳经典动作和影视、比赛中常见的南拳特色动作中, 选择了最能体现南拳整体特色的动作, 展现南拳手法变化, 以及南拳身步劲力的技法。这些动作具有直观的技击作用, 便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目的是为让学生在学练的过程中能直观了解和体验到我国武术的丰富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南拳的特色身体运动方式和基本攻防技法的运用。南拳“周正刚健”的身型在学练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端正身体姿态, 多变的手法和稳固有力的步法可以提高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的身体运动能力, 修正身体姿态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威猛的拳势可以培养学生勇猛顽强、积极进取、尚武崇德的优良品质, 激起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探究欲。同时根据现在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能不足和遇到突发事件时缺乏自我防卫意识的现实情况, 在“健身南拳”仍安排了闪身防挡的动作, 强化学习闪身躲避伤害, 以突出武术在学生生活中的实用性。

(三) 健身短棍的设计特点

1.教材内容。“健身短棍”的全套动作共两段相同动作。每段动作有:预备式:起式、平抡斜劈、挂棍前劈、闪身栏架、三把连击、斜撩斜劈、上步前戳、侧身闪点、左右横扫。

2.设计思路。短棍也称“鞭杠”, 是生 活中非常易得的木制简便工具, 又是武术的短器械之一。短棍的技法中融入了多种武术器械的使用技巧, 练习短棍的技法和套路时, 单手或双手持短棍, 经常调手换把, 棍梢和棍把并用, 短棍的棍法主要有劈、戳、挑、扣、点、拦、架等。

在编写本教材的“健身短棍”套路时, 主要考虑到初中一、二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学过“健身长拳”和“健身南拳”。但自身使用工具的能力差, 对武术器械更是知之甚少; 因为国内外武打影视剧和武术比赛中演员和运动员所展示的武术器械动作速度快、难度大, 难以给学生留下具体的印象。因此选择了短棍, 并从不同武术器械的经典动作选择短棍可以展现的技法, 融入“健身短棍”的套路之中。力求让学生在学练的过程中能直观了解和体验到我国武术器械的丰富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使用武术器械的身体运动方式和短棍攻防技法的运用;能引起当今学生的学练兴趣, 符合当今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需要, 提高学生对工具的认知和具备使用工具的基本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探究欲。

三、武术教材教学实施建议

(一) 三个武术教材内容的教学总体 实施建议

1.教师在教学之前要明确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并在每次课前加以强调。“健身长拳”、“健身南拳”、“健身短棍”中的动作具有明显的技击作用, 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但在学习初期由于学生的年龄原因容易发生打闹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要明确提出和强调安全 注意事项, 讲明武术可以防身, 同时也存在伤害他人的危险。在学练武术的过程中, 严禁随便打闹。禁止用武术动作开玩笑, 以免造成对学生身体的伤害。

2.首次的示范动作尽量精彩。武术教学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武术示范水平,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特点非常重要。“健身长拳”、“健身南拳”、“健身短棍”的动作对于有其它体育运动项目基础的体育教师而言, 难度不大, 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备课, 尽量示范得规范和有劲力。在第一次武术课中争取用精彩和规范的首次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为后面的教学奠定“武缘和人缘”基础。

3.主要采用“集体教学”和“领做结合精讲”的教学方法。为让学生较好的掌握“健身长拳”、“健身南拳”、“健身短棍”, 需要在课上充分的利用时间练习。因此, 三个武术教学内容要以教师为主导的集体教学形式为主。用团体的教学和练习带动掌握动作慢和对武术兴趣不高的学生, 同时引导学生建立团体意识。

领做结合精讲是武术新授课的必要和主要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这一特点非常重要。“健身长拳”、“健身南拳”、“健身短棍”的动作名称、动作过程和要领等内容对初中学生来讲都是术语, 过多讲解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 教师的讲解一定要简明, 要配合领做进行, 让学生在模仿和“多练”中尽快学会。

4.对身体协调性差的学生不要过细要求动作细节。教师在“健身长拳”、“健身南拳”、“健身短棍”的教学过程中, 特别要注意区别对待。对掌握动作较好的学生要进行口头鼓励;对身体协调性差的学生要重点进行辅导, 防止其明显错误的持续, 但要特别注意不要过细强求动作细节。

5.讲解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要适度。“健身长拳”、“健身南拳”、“健身短棍”中的动作是有技击内涵的, 向学生介绍其技击含义, 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武术动作本质的理解。如果不讲动作的攻防含义, 学生会因不易明确动作的用途而做不准动作。但讲解和组织不当则具有一定程度的危险。如过多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 学生的自控能力差, 容易打闹和不认真学习单人动作, 同时也容易产生伤害事故。因此, 教师给学生讲解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一定要适度。

6.讲解武德和传统文化知识教育要有趣味。“健身长拳”、“健身南拳”、“健身短棍”本身就是民族传统文化, 其中的内容是学生平时少见和不理解的。在进行教学时必然要针对这些内容给学生进行相应的解释和顺势讲解。但教师讲解时一定要用学 生能够听懂的通俗语言, 语言尽量风趣幽默。在“健身长拳”的教学过程中, 顺势介绍动作和套路中蕴含的我国传统文化和民俗知识, 可以对学生进行民族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7.要行“抱拳礼”。“抱拳礼”是国际武术联合会规定的武术礼节, 也是三个武术教材的起势动作, 表现着我国的传统礼仪。在教学过程中, 应向学生简单讲解“抱拳礼”的含义, 并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之间进行, 使学生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具体建议如下: (1) 在课的开始时师生互行“抱拳礼”并相互“问好”;课结束时师生互行“抱拳礼”并道“再见”; (2) 要求学生在练习套路, 教学比赛的前后行礼, 培养学生虚心求学的态度, 树立良好的学风。

8.每节课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课后练习要求。让学生较好的掌握“健身长拳”、“健身南拳”、“健身短棍”。不仅需要在课上要充分利用时间, 还需要学生课下自己主动进行练习。因此, 教师在每节课的下课时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课下练习次数和安全要求。练习次数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般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课内学习内容至少5次以上较为合适。

(二) “健身南拳”教学的实施建议

“健身南拳”的动作刚劲有力, 教学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教师要多加注意。

1.启发学生发现长拳与南拳的不同。相比北方专门突出腿法的“潭腿”、“戳脚”等传统拳种, 以及北方拳种的多样腿法, 南拳则主要体现出手型和手法多样性, 因此有“南拳北腿”之说。民间还有传说是南方人主要在船上生活, 动手或比武时多用手法便于站稳发力, 如用腿法则“起腿半边空”, 易失去身体平衡;而北方人生活在平原和丘陵山川, 腿力强健而善使腿踢。虽然“健身南拳”选择的都是南拳的特色经典动作, 但对于平时对武术不了解的学生而言还是难以区分。表现出来的动作也是轮廓模糊, 动作风格大体相似。对此, 教师可以在南拳教学的间歇和调整时间内, 向学生讲解示范南拳与长拳的区别。教师教会学生南拳套路之后, 要鼓励学生拓宽眼界, 主动查看《武林》、《中华武术》、《武术与健身》等武术专业期刊, 还可以查看一些武术专业网站, 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南拳与长拳的知识, 达到自己可以区别南拳与长拳动作特色的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组织学生“郑重发声”。“健身南拳”中的“麒麟步双蝶掌”和“挡桥冲拳”都要发声。教师在初次教学时, 会遇到大部分学生不好意思发声, 也会有个别学生发怪声的现象, 此属正常。此时教师应郑重其事地组织学生集体练习发声, 并要求学生尽量大声呼喊。同时告知学生发声是南拳助威、助势、助力的特色技法, 在现实生活中搬运重物和自身用极限力量时非常重要。另外, 大声地发声也是宣泄不良情绪的方法之一。但要提示学生不要在非练习场地和练习时间里发声, 以免影响他人。

3.在教学中要强调南拳步法的稳固和手法的劲力。步法稳固和手法劲力是初学者体现南拳的特色之处。特别是麒麟步, 每一步都要扎实, 每一步之间都要快稳连贯, 这是体现手法劲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 手法与步法要紧密结合, 动作幅度要稍小于长拳。对此, 教师在示范和教学中都要加以注意。

(三) “健身短棍”教学的实施建议

“健身短棍”是武术器械套路, 教学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1.课前教师要认真练习“健身短棍”, 做好充分的备课。“健身短棍”的动作不难, 只要教师提前认真练习, 就可以达到在体育课上比较精彩的示范效果。因此, 教师课前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 进行示范动作的准备和课上讲解内容的准备, 同时还需要教师考虑课上合理的组织管理。

2.首次课要明确规定禁止用短棍打闹。短棍虽无尖和刃, 但挥动起来还是具有伤害的可能性。因此, 教师在短棍的首次上课之前, 一定要明确规定所有学生在课上的学练过程中不能用短棍随意打闹。练习短棍套路时, 教师要安排好练习场地, 并要求学生养成练习之前先看身体四周是否有同伴的习惯, 然后再练习。避免造成对学生的伤害。

另外, 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在课下练习时要严肃进行, 要选择宽敞无障碍的地方, 不能用短棍打闹, 持短棍行走时要在身体侧面下方持棍, 不能边走边挥摆;在课下也不能用短棍随意打闹。以避免造成对同伴和自己的伤害。

3.第一次课要引导学生认识短棍。为便于教学, 学练短棍的第一次课要明确告知学生短棍的各部位名称。短棍一般用白蜡杆制成, 长度约1.2米, 粗的一头称为“棍把”, 细长的一头称为“棍梢”, 之间称为“棍身”。身体直立时将棍的一头着地, 另一头至心口窝, 还可以用自己握拳的宽度从棍一头至另一头以十三把为度。这样便于教师以后课上的讲解。

4.在拳的基础上教学棍法, 先教棍的握法和基本棍法。每节课在教学和练习“健身短棍”套路之前, 要让学生练习换把练习、平抡棍、劈棍、平抡斜劈、戳把等相应的基本动作, 让学生尽快适应“健身短棍”的学练。

5.在每节课教学“健身短棍”套路之前, 要组织学生练习两遍“健身长拳”或“健身南拳”。因为短棍的身体动作是以拳术套路动作为基础的。所以先组织学生练拳有助于短棍的教学质量。

6.要注意练习队形的间隔距离。组织学生学练拳术时, 要以每个学生两臂间隔侧平举的距离为准, 这样的距离在徒手练习时学生的手不会相互碰到。学习和练习短棍时, 要以每个学生右手持短棍和左手两臂侧平举的间隔距离为准, 这样的距离在练习短棍时学生之间不会被棍碰到。

7.强调身体和短棍要协调一致。武术器械的传统理论强调“身械合一”, 即把短棍看成是身体的组成部分, 这样短棍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这一观念。

8.教学中要随时强调短棍的“活把”。在短棍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所教的不同棍法, 强调“活把”。“活把”就是练习棍术和枪术等长器械时, 双手要随着棍法的变化, 在棍身上灵活移动。术语称之为“活把”。练习短棍时更要注意“活把”, 因为棍短, 手把不活就不能把短棍的应用部分突出出来, 棍法表现的就不充分。因此首先要明确每种棍法, 在不同棍法变换时双手要松紧适度, 变化灵活。

9.启发学生发现短棍的功用。短棍在现代是武术中的短器械和不常用的工具, 但在古时却是人们的常用之物。作用主要有这样几点:第一, 出门远行护身壮胆, 遇到强盗和野兽时可以自卫;第二, 能将所带之物挑在短棍一端, 担在肩上省力;第三, 用扁担挑重物时, 可以用一肩挑担, 另一手柱着短棍保持平衡并节省体力。

教师可以在短棍教学的间歇和调整时间内, 向学生讲述这些内容, 同时启发学生发现和拓展短棍的多种功用。

教师要郑重告诉学生, 真正学练武术是需要具有坚韧的毅力和花费很多时间、精力才能掌握的技艺, 因此历史上, 国际上也称武术为“功夫”。体育课上学练的武术, 只是对拳术的初期尝试:掌握课上所学的内容、了解武术的攻防特色和基本的常识并进行身体锻炼, 想要真正达到武术的要求还需下大功夫。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4]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九年级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5]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6]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义务教育教材管理 篇10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也让数学贴近生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兴趣活动,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第八册《认识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时,主题图(图1)是一些生活的场景(楼梯的扶手、电动门、篱笆),让学生依据此前对平行四边形已有的初步认识,找一找其中的平行四边形。

教材中的主题图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摒弃主题图华丽的外衣,挖掘出主题图中的隐含数学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数学学习发端于数学问题,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展开。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二、合理处理教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课堂教学内容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结构的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取决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把握的灵活性和科学性。教材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并不是一定要教师按教材的安排,按部就班地教学。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推敲,挖掘教材知识内在的联系,对教材的组织,呈现方式进行灵活的调整,并构建弹性化的教学设计,即在教学时,教师要针对实际,灵活地驾驭教材。

如,在学习第八册《认识三角形》这一课时,学生已经在一年级时认识了三角形,有一定的基础和生活经验,课本上呈现的是一座大桥,让学生找出图中的三角形,由于大桥图是远景图,所以看得不是很清楚,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很多孩子并没有见过课本中的大桥,所以学生的兴趣不浓,无法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去,因此可改为出示“你知道吗?”中的三角形(如图2),让学生观察,体会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欲望,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一直在自觉、快乐的状态中学习,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把自己看成是“活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要用活、用实主题图,让学生学的有兴趣、学的高兴、学的灵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用质疑的眼光看待主题图,本着“缘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对主题图进行合理设计。

三、小组合作学习,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数学课程改革提倡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学生在小组中学习没有心理负担,不会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景,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有机会发言,人人有机会操作学具,人人有机会参与竞赛,人人做学习的主人。苏教版教材为学生小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讨论、交流,如课本中的茄子、白菜、豌豆等说的话为学生留了思考的空间,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认识物体》的教学中,笔者没有一一去讲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而准备了生活中的类似物品等,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分一分、摸一摸、看一看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能大胆的动手实践,经历了对物体的分类观察和比较等过程,从而逐步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并会识别他们,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

受教育与受教材 篇11

诸君读了我上面的话,如果以为是对的,那么希望诸君注意二事。

第一,要自觉地从各科目摄取身心上的诸能力。我上面所说的话,原只是普通教育上的老生常谈,并非什么新说,照理,教师们都该知道了的。他们应该注意到此,应该利用了教材替诸君养成实力,不应留声机器似的,徒把教本上的事项来一页一页地切卖给诸君。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事,教师虽施着正当的教育,学生如果无接受的热心,也不会有好结果,故诸君须有养成身心诸能力的自觉才好。

第二,对各科目要普遍地学习。近来中学生之间,常有因浅薄的实用观念或个人的癖好,把学习的科目偏重或鄙弃的事。有的想初中毕业后去考邮局电报局,就专用功英语,有的想成文人,就终日读小说。无论哪一校,数学都被认为最干燥无味。体育科,则除了几个选手人员外,差不多无人过问,认为可有可无。图画、音乐等科,也被认为无足重轻的东西。这种倾向由能力养成上看来,真是大大的错误。因了学科的性质,有的须多用些功,有的可少用些功,原是合理的。又,现制中学的高中已行分科制,学生为了将来所认定的方向,学习要偏重些某方面,也是对的。我所指摘的只是普通一般的中学生对于学科的偏向,尤其是对于初中部的学生。你想毕业后去考邮局或电报局并不是坏事,但除了英语的知识以外,多带些知识趣味去,就是说,在记忆力忍耐力等以外,多养成些别的能力去,不更好吗?你想成文人也好,但多方面的能力修养,将来不会使你的文人资格更完满吗?

中学原只是普通教育,其中的学科都是些人类文化的大略的纲目,换言之,只是一个常识,在综合地养成身心的能力上看来,不消说是好材料。次之,在有升学希望的人,当作预备知识也自有其意义。至于要想单独地拿了一种去换职业,究竟是毫无把握的。将来情形变更也许不能这样断言,至少在现制度是如此。任你怎样地去偏重,结果所偏重的依然无用,而在别的方面却失去了能力养成的普遍的机会,只是自己的损失而已。

义务教育教材管理 篇12

一、教材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 我国各地编写出版了数百种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材。通过对这些教材的广泛调研, 我们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出版品种过多、过杂, 缺乏多层次的特色教材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信息技术设施、学生基础、师资水平差异非常大, 对教材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状态。虽然, 各地编写出版了不同版本的信息技术教材, 其品种之多, 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意料, 但总体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低水平重复的多、内容雷同的多。

2.教材修订推广不及时, 严重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致使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变化很快, 对教材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及时进行修订和更新。应用实践已经表明, 一套信息技术教材的生命周期往往是两三年。然而, 很多教材在编写完成后, 作者队伍就解散了, 根本谈不上修订和更新, 更谈不上师资培训、配套资源服务等, 导致一些过时、陈旧的内容仍然出现在教材中, 不能适应学校的教学需要。同时, 由于各地的教材选用机制仍然沿用多年来其他学科教材的选用机制, 一本教材出版后, 要等一两年才能进入教材选用目录, 严重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3.教材缺乏立体化设计, 忽视配套资源的开发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信息技术教材的设计应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教与学要求为根本出发点, 要以课程为核心, 整合已有资源并聚拢教与学资源。但实际情况是, 多数教材编写者把大部分的精力花在教科书的编辑和出版上, 无力顾及配套资源的立体设计与开发。一些教材即使有配套光盘, 也因为没有进行整体同步设计,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4.教材设计思路模糊, 不能充分表达课程内涵

由于各种原因, 很多信息技术教材在设计理念、目标定位上存在一些误区。例如, 一些教材把目标定位在各种软件的操作使用上, 不注重信息技术应用的方法与策略, 更无从考虑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一些教材虽然自称按“主题活动”或“任务驱动”方式编排, 但其中的内容不过是一个个操作案例的罗列, 而不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活动”或“任务”, 既不能恰当地表达知识内涵, 又不能很好地体现知识体系。

5.教材内容体系多样化, 难以与高中教材衔接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 教育部2 0 0 0年颁布的《纲要》已不能适应实际发展需要, 各地出现了许多自我构建课程内容体系的信息技术教材, 从而导致目标定位、内容选择多样化的格局, 《纲要》的作用和课程的规范要求形同虚设。因此, 从政策层面看,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进与展开, 有必要推出与高中阶段课程标准相协调的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适时设计开发小学、初中、高中有机衔接的教材。

二、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

信息技术课程由计算机课程演变而来, 课程体系、教材内容等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计算机课程”烙印。从教材开发上来讲, 要想真正转变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内涵, 编写出版理念新颖、结构合理、内容适当、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教材, 其核心问题是建构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体系, 探索教材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我们依据课程目标以及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条件, 经过反复讨论、试教、论证, 按照学生认知特点以及信息处理过程的基本阶段, 把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了螺旋层次划分, 分为基本知识和拓展知识两部分。下表是基本知识体系的模块分层 (更详细的模块目标要求可参见《课程·教材·教法》2 0 0 8年第4期和第8期) 。

拓展知识体现了课程内容层次的基本要求, 是学生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的需要。教材要根据选用地区的实际需要, 安排不同层次的拓展知识。从学习功能看, 拓展知识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对所学基本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提升;二是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从内容模块来看, 小学阶段一般选取“制作电子相册”、“多媒体素材处理”、“数据表处理”、“制作网页”、“制作动画”、“L o g o程序设计”等模块;初中阶段通常选取“图像设计与制作”、“制作F l a s h动画”、“程序设计”、“制作网站”、“学用几何画板”、“智能机器人”等模块。

三、教材的设计思路

纵观近年来开发的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材, 可以发现, 教材设计所遵循的课程理念、方法和思路正在发生变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

面向全体学生, 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来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 是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也是教材编写所遵循的基本理念。从课程的宏观目标看, “信息能力”已经成为人类继“读、写、算”之后的第四种基本能力, 信息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一个人终身学习的目标。因此, 信息素养的培养应作为各类学校课程的总体培养目标, 而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平衡教材内容的基础性、时代性、科学性、层次性

教材设计时, 应以基本操作为切入点, 以信息技术学科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概念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学生在熟练基本操作、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后, 就能够融会贯通基本的过程与方法。强调教材基础性的同时, 还要关注和选择能反映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新内容, 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体验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价值和文化意义, 增强他们对先进信息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和适应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 许多概念的界定和理解比较混乱。教材要科学、准确地阐述相关概念和原理, 要用通俗易懂又不失严谨的语言来表述。同时, 鉴于我国不同地区信息技术条件的巨大差异, 要注重教材的弹性设计, 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

3.正确处理教材内容与学科知识体系的关系

首先, 教材的设计要关注课程特点, 适当把握学科知识体系。信息技术课程中各模块的内容是紧密联系的。不同应用软件、不同知识点、不同操作技能之间存在着许多共性的规则与方法, 具有一定的知识系统。教材在以“主题活动”为主线, 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时, 容易忽略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使学生难以梳理出学科的知识点, 形成知识网络。为此, 教材可以从总体上来设计活动任务, 将每一部分的内容, 甚至整套教材统筹考虑, 使各个任务体现的知识点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用知识的相关性这根无形的线把任务串起来, 任务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梯度。同时, 通过学科的核心知识点来安排单元标题和课标题, 保证明朗清晰的知识结构。

其次, 教材的设计要突破学科知识中心的束缚, 以学生的发展为内容选取的基点。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 对其终身发展来说, 只是起到奠基的作用, 因此教材不能面面俱到, 而是要选取那些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最有价值的知识。在教材设计上, 要与时俱进地看待问题, 找到最基本的事实性知识, 最值得学习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能, 并把它们合理地呈现出来。此外, 不同学段的学生接受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教材设计要从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 关注他们已有的知识基础。

4.体现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

实践表明,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结构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也完全适用。在这种教学结构下, 教材设计要注重采用任务驱动、主题活动、问题探究、体验学习等方式安排教学内容, 组织各种个人的、小组协作的学习活动。因此, 教材单元活动结构设计及其任务设计至关重要。目前, 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单元活动主要分为两种结构:一是知识主导, 活动穿插;二是任务主导, 知识穿插。多数教材以正文、实践活动、任务操作展开单元教学内容, 即单元、知识点、活动、任务之间的不同组织关系及其侧重点不同, 往往决定了不同的设计取向。不同的单元结构形式, 适用于不同的学习内容, 要依据具体内容做出适当的编排。

5.倡导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信息技术是学生展示创造力的广阔舞台,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因此, 教材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资源、题材和范例设计活动过程和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把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积极地应用到生活、学习的各项实践活动中, 在实践中追求创新, 在创新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此外, 还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 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活动范围。

6.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造成了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因此, 教材设计应注重学生对信息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文化的感悟与内化, 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有关信息时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他们的网络道德观念和责任心, 养成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开展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教材在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原理和操作、体验信息技术在应用实践中蕴藏的神奇和趣味的同时, 还要展现信息技术的文明与创新, 引导学生欣赏信息技术及其活动中的艺术感和文化性。

上一篇:高中物理要民主教学下一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