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分析

2024-08-03

改革分析(共12篇)

改革分析 篇1

摘要:通过对近代俄国三次改革的比较分析, 阐明三次改革的异同点, 重新审视和指出俄国改革的特殊性—战争与改革紧紧的结合, 而俄国改革的特点就是她影响的深远性, 具有标志性事件的1917年俄国革命则主要是由“农奴制改革”和“斯托雷平改革”所促成。

关键词:俄国,改革,军事

一、“北方战争”与“彼得改革”

留里克王朝 (公元862 ~公元1589年) 统治后期, 当西欧各国的封建制度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开始瓦解之时, 农奴制度却在俄国开始形成并走向巩固,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进入16世纪, 俄罗斯民族翻过乌拉尔山领土面积急剧扩大, 作为一个“东方”国家, 俄罗斯尽管面积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但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落后并且无法与先进的西欧国家直接接触。

17世纪末俄罗斯依然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国内政治纷争不断, 教权膨胀;工商业停滞不前,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主要生产部门; 军事力量羸弱不堪, 经常遭到奥斯曼帝国和波兰等强国的进攻, 国家军队指挥权分散并经常参与国内政治斗争。经过“彼得使团”出访欧洲之后, 彼得一世认识到西欧列国军事武器装备先进, 工商业的繁荣, 海上贸易发达。

1699年彼得一世首先从军事领域开始改革:解散射击军, 实行义务征兵制, 扩大兵源;用经济手段激励参军;加强对新兵的训练;引进和培养军事人才, 建立海军;鼓励发展军事工业。随后又开始了政治改革:改组国家行政机构;打击教会势力;迁都圣彼得堡。文化教育、社会风俗的改革:开办学校、图书馆和科学院;学习西方文明礼仪。

彼得一世的军事改革加强了军事指挥权的统一、建立新式国家常备军, 将国家军队真正纳入了沙皇的统治之下。义务征兵制的推行将保卫国家的任务分摊到每个国民的身上, 国家也不用为征不到兵而无法进行对外战争担心, 最重要的是将国家统治阶级的贵族和地主纳入了军事官僚体系, 削弱了贵族的力量, 贵族与强势沙皇难以直接对抗并开始臣服于沙皇权威;经济手段刺激参军的积极性, 国家军队是由自愿的国民组成, 战斗力得到提高。海军的建立为俄国称霸波罗的海和夺取黑海和里海沿岸打下基础; 军事工业的发展则使俄国军队基本达到空前的“现代化”, 彼得及其后继者的改革使“俄国庞大军事机器在技术上达到了现代化的水平, 这一状况一直得以维持, 直到19世纪, 西欧通过工业化才实现了军事的复兴”。

政治改革, 用枢密院取代“贵族杜马”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彼得一世再将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 强化了君主专制;加强世俗权力对教会的控制, 削弱教会势力, 解除了教权对皇权的威胁; 迁都则进一步打击世袭贵族, 造就了俄国贵族阶层的脆弱, 为日后进行更大规模的改革扫除了障碍。

文化和社会风俗改革是彼得一世为提高俄罗斯人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礼仪, 瓦解和摧毁俄罗斯人传统的夜郎自大保守封闭的心里所进行的社会改革。

“北方战争” (1700 ~ 721年) 是俄国为与西方直接接触、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同西北欧国家瑞典为争夺波罗的海霸权的战争。战争与彼得一世改革基本同步, 在战争中俄军数量虽多, 但缺乏训练, 武器质量低劣, 辎重行进缓慢, 弹药粮食供应不足, 军官指挥不力等因素使俄军初战便遭受挫折, 失败坚定了彼得改革的决心。改革使俄国陆军和海军空前强大, 并且通过21年的持久战争最终击败瑞典称霸波罗的海。

“彼得改革” (1699 ~ 1725年) 是彼得一世为摆脱俄国经济的落后、军队的孱弱、文化的封闭和思想的保守所进行的第一次近代化改革。改革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但其最主要的是进行军事改革和政治改革, 目的是打败北欧敌国、打击国内世袭贵族以巩固沙皇的绝对权威, “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最终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国家形成过程中“强制密集道路”。

由于俄国处于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和过渡地带, 沙皇不愿放弃君主专制和农奴制度, 又无法抵制西方先进科技的诱惑, 只有在坚持专制制度和维持农奴制的基础上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彼得一世“将从西欧借鉴的方法与……专制的东方政权结合起来。这种爆发性的混合……将俄罗斯的权力高度释放出来, 直冲云霄”。

二、“克里木战争溃败”与“农奴制改革”

1855 ~ 1856年俄国与西欧资本主义英国和法国进行克里木战争, 战争的原因是黑海和巴尔干地区的归属问题。而这时西欧各国基本已完成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使英法两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 由于俄罗斯黑海舰队是由帆船组成“抵挡不过由蒸汽所驱动的军舰所组成的强大的联合舰队”;并且俄国铁路行业落后, 南方基本没有铁路, 而军备运输主要依靠公路, 导致弹药、粮食供应不足;俄军的滑膛枪射程远不如英法联军的来复枪, 所以导致克里木战争惨遭失败。失败的后果是失去了在黑海保留舰队和部分领土, 将俄国重新降为欧洲的二流国家。战争使沙皇意识到“这个国家又一次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某种程度的现代化……对于再次获得强大的军事地位是必不可少的”。要想改变农奴制的腐败, 农业滞后和工业缺乏, 军事装备落后就需要改革。

战争的失败使农民运动发展起来。随之,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开启了俄国的第二次近代化。改革的核心是废除农奴制, 其内容是: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并且可以赎买一块土地;农民依附于村社。农奴制废除后又进行地方政治改革:建立地方自治局和城市“杜马”;进行司法改革, 建立近代司法体系;改革军事, 实行普遍兵役制, 削减兵役期。改革遭到了地主贵族阶层的强烈反对, 但是被强势的沙皇轻易地平息和镇压了。

农奴制的废除, 顺应了自由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潮流, “解放”了农奴, 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并且使农民阶级得到些许好处;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方便, 但由于需要支付高额的赎金, 又使农民沦为雇农, 所以也创造了大批的无产者;村社继续存在使俄国不能走西方式的“大农场道路”, 没有为农业的发展扫除障碍, 农业现代化依然举步维艰。政治改革虽然使地方获得一些自由和权力, 但又被中央政权限制了。军事改革中普遍兵役制和后来快速工业化为战争做了准备。文化教育方面依然没有给予独立和自由。

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在同西欧国家军事竞争失败的情况下推行的比较全面的近代化改革。改革之后俄国的工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1887-1897年间, 工厂企业的数目增加26.3%, 生产总值增长112%”, 尤其是90年代财政大臣维特提出的政府推动工业化之后的整个90年代“俄国的工业平均增长率为每年8%”, 铁路业长足发展。而工业发展伴随着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 俄国在极短的时期内快速工业化造成大批工业无产阶级的出现, 无产者是俄国人口的主体——无产农民和无产工人,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 俄国的人均实际收入仍然只相当于英国和美国的三分之一”, 更可怕的是:大部分工业集中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三、“日俄战争”与“斯托雷平改革”

日俄战争 (1904-1905年) 是日本和俄国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发生的帝国主义战争。日本作为19世纪后半期崛起的国家, 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改革迅速步入帝国主义行列, 并与另一个西方大国建立某种同盟关系。随着日俄矛盾不断激化, 在没有别国直接的军事参与善意中立的情况下日本决定与俄国开战。俄国的主力军队远在欧洲, 日本通过各个击破和惨重的战争代价取得胜利。20世纪初经济危机的影响和俄国陆海军的败退立即引发了1905年国内反对沙皇政府的运动。沙皇政府采用妥协和镇压的政策, 到1907年反叛运动基本结束。

1907年运动结束之后, 沙皇和国家杜马批准了斯托雷平的改革方案。其内容是:允许农民退出村社;允许将土地集中和建立田庄;私有土地可以买卖和抵押。改革所推行的“这项法律所遵循的是资本主义演进的路线, 它促进和推动这一演进, 加速对农民的剥削, 加速村社的瓦解, 使农民资产阶级更快的形成。从科学的经济学来讲, 这项法律无疑是进步的”。但这次改革面是极其狭隘的, 没有涉及政治领域 (尽管1903 ~ 1905年的君主立宪改革使国家杜马和国务会议获得的部分立法权但不属于此次改革范围) , 也没有进行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政策调整, 只是单纯的农业经济改革。而改革是对外战争失败与国内大规模反政府运动相结合产生的。这些方案的主要目的是为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和解除落后的小农业对工业发展的束缚。允许农民退出村社是又一次 对农民的解放, 田庄和土地私有化有利于建立资本主义的大农场和扩大国内市场。但是改革依然没有摆脱俄国农业落后的局面, 而所造成的巨大影响比资本主义农业经济发展本身要严重的多。

四、三次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的剧烈程度

“三次改革”是近代俄国史上为巩固沙皇统治权威、加强对外战争所进行的近代化改革;其改革的原因都是在对外战争遭受重大挫折或惨遭失败的情况下进行的不彻底的政策调整;并且改革都受到的地主阶级和贵族的激烈反抗, 但是强势的沙皇都轻而易举的打击和压制了反抗者。而改革的结果是:相当程度上摆脱军事的落后, 工业的脆弱和农业的滞后。这进一步说明俄国近代改革的特色是:将战争与改革紧紧地结合起来, 因为战争失败而改革, 因为改革而进行更大规模的战争。

“三次改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们处于世界资本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彼得改革”处于重商主义阶段, 其目的的扩张性和侵略性以致于把强化军队建设和加强沙皇专制放在首要位置;“农奴制改革”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在肯定沙皇专制基础之上进行的更重视资本主义经济尤其是重工业发展的改革;而“斯托雷平改革”是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俄国最高统治阶层为摆脱农业长期滞后所导致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发展迟缓做出的一次土地私有化的努力。

改革结果的剧烈程度也相去甚远。“彼得改革”则加速俄罗斯的对外争夺出海口, 使俄国获得对外战争的主动权, 为以后战胜拿破仑法国和确立19世纪“宪兵”地位打下了基础;而1861年改革则创造了一大批无产阶级农民和无产阶级工人, 为1905年革命十月革命的提供了“炸毁旧建筑的火药”。因此, 彼得改革尽管不彻底, 但巩固了既存的国家政权, 所以较为成功;而之后的两次改革则是不成功的, 虽然它们刺激了俄国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但其将俄国社会原有的被压制的矛盾迅速激化, 并且推动国家政权走向毁灭, “改革摧毁了改革性的政府”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近代俄国的强大是沙皇或大臣将先进的军事或经济与落后的君主专制制度相结合的结果, “三次改革”前赴后继, 继承发展。最终“农奴制改革”和“斯托雷平改革”将沙皇政权推向了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敲响了罗曼诺夫俄国的丧钟, 将为战争准备的“火药”投向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原来所组建的庞大的国家行政机器和军事机器随之崩溃, 新的更为强制和官僚化的现代化国家产生了, 并且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苏联重获19世纪初俄国的大国地位。

五、结论

“三次改革”是俄国史上的重大事件。但是, 改革不仅促使俄国加速军事侵略和对外扩张, 而且也放大和激化了俄国社会的矛盾, 将俄国已存国家政权推向了毁灭。在俄国这一特殊案例中, 改革都是由外部战争失败或因为准备战争所导致的主动或被动的进行局部或全面的在军事领域或为扫清经济发展障碍所进行的改革, 并且改革的不彻底性又使国家政权面临危机, 但是同一时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英国议会改革和日本明治政府改革则取得比较大的成果。

“那些走着与当今世界主流国家不同路线的国家是不太发达的, 而且它们最终或者重演西方国家的经历, 或者永远落在后面”, 罗曼诺夫俄国为改变落后局面进行三次现代化改革以适应国内和国际形势, 但是由于不彻底性导致经济与政治不相适应, 最终沙俄政权走向覆灭。而现代化改革的方向已由简单的军事和经济领域转向: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教育独立, 文化自由。在这之中, 市场经济是走向世界的基础, 政治民主化的真正实践则是世界19、20世纪乃至21世纪世界政治发展的总趋势。

改革分析 篇2

[摘要]国有银行严重的代理问题源于其行政化管理模式,改革首要和核心的任务是实现管理模式市场化。制约管理模式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存在对银行财政职能依赖,因此,改革必须以消除政府对银行财政职能依赖为切入点。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最终能否取得成功,也在于是否遵循此改革逻辑。

[关键词]国有银行改革;行政性代理问题;银行财政职能;股份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7)07-0053-0002

一、国有银行的严重代理问题

国有银行除了发挥银行功能,还履行部分财政职能。国有银行的财政职能承担并非基于法律上对其性质和功能的界定。事实上,我国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了银行的企业法人性质。国有银行的财政职能承担是政府通过对其进行行政指令干预赋予的。政府行政干预以国有银行行政化管理模式为前提基础。国有银行管理模式的行政化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国有银行的管理者的选任不是通过市场方式,其权利和责任的界定也不是基于与政府之间的经济契约关系,而是通过行政任命和授权;其次,在银行的内部管理制度上,银行各级管理者都由行政任命和授权,银行内部人事管理制度和薪酬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同于政府机关。

行政化管理模式造成国有银行严重的行政性代理问题。(一)政府对国有银行的纯粹银行性业务经营难以设定绩效标准进行考评,造成国有银行在银行业务经营中的激励不足、约束软化。银行缺乏动力和压力去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业务创新能力。不仅如此,银行还会为了内部利益而不计收益和风险地发放一些贷款,多数最后形成需由政府承担的不良资产,即银行信用国家化(或称财政化),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二)由于银行管理上的行政化,地方政府也可对银行实行行政干预,搭财政的车,争夺国有银行的信用资金,因而导致一些银行不良资产形成。(三)一些国有企业也会为争夺财政的免费资金而不归还银行的贷款。(四)按行政机制确定的银行管理者,可能不具备银行业务经营管理才能,而不能对银行进行富有成效的经营管理。

二、国有银行改革的核心

针对前文分析的国有银行问题,国有银行当前改革首要和核心的任务应该是重构国有银行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基础,从而建立起有效的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减轻国有银行的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

鉴于产生国有银行行政性代理问题的基础是国有独资的单一产权结构,国有银行改革的产权论者主张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当前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试点也正是沿着这一思路在进行。诚然,通过产权多元化来取消国有产权的支配地位甚至于退出国有产权,国有银行的行政性代理问题就会因为失去了基础而不复存在,从而可以达到减轻国有银行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的目的。但是,这种改革主张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给出了一个可行而且必要的解决呢?

首先,就解决的可行性而言,基于现实约束条件的回答是否定的。显然,国有控股的多元产权结构并不会消除行政性代理问题的基础。而在国家必须控制战略性行业的指导思想下,被视为战略性行业的银行业,国家必然要保持对国有银行的控股权。而且,渐进推进的改革中,国有银行的多元化产权改革过程中,国有产权也会长期地居于控股地位。因此,产权结构多元化主张尽管给出了一个国有银行改革问题解决的可行方向,但在一定的现实约束条件下,这一解决并不一定可行。

其次,就解决的必要性来看,实证分析的结果给予了否定的回答。郎咸平(2003)收集了全球78个国家958家银行的股权结构和经营利润方面的数据,加以研究后发现银行的经营效率与产权结构无关。La Porta等(2000)的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包括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银行国有产权相当普遍。也就是说,国有制银行也可具备同私有银行相互竞争共存的竞争力。

国外国有产权银行能够成功经营的事实已经证明国有产权并非必然要导致严重的行政性代理问题。这表明,在国有产权前提下,银行也可解决过于严重的行政性代理问题。而上一节的分析揭示,国有银行行政性代理问题直接源于其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因此,解决国有银行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实现其管理模式的市场化。管理模式市场化的核心制度基础包括:(一)国有银行经营管理者的选任要采取市场原则、运用市场方式,取代原先的行政方式;(二)政府与银行管理者之间要以经济契约关系取代原来的行政任命和授权关系,管理者的权利和责任由经济契约界定,赋予管理者以谋求银行价值最大化的明确任务;(三)银行内部管理中采用市场化的人事管理制度和薪酬制度,取代原来的行政式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之上,其他的制度设计与采用、方法手段的运用与改进都可归于技术层面的问题之列。

实现以上的基础制度变革后,国有银行与私有产权性质的商业银行代理问题的差异主要在于:所有者的全民性(分散性)和从所有者到国有银行管理者之间,政府这一中间委托代理层的存在会削弱优选和监督国有银行管理者的激励。但这一差异不会导致两种产权性质的银行代理成本的较大差异。首先,在国有银行管理者的选任上,通过行政操作透明化,引入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形成对行政工作强有力的外部约束,可以弥补行政者的激励不足。其次,对于银行而言,不同于一般企业,除了其资本方外,来自于其他方面的激励和监督约束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足够强的外部激励与监督约束作用可以弥补资本方监督不足的影响。(一)实现基础制度变革后,国有银行信用复归为银行信用。虽然存在“大而不倒”现象,即政府会对发生危机的规模庞大的国有银行实施救助,但这已是政府作为金融管理者在经过权衡利弊得失之后而做的投资安排,不是政府的义务,不是必然会进行,而不同于以前政府作为债务人受偿债义务约束的债务承担行为。因此,国有银行的债权人将会为保障债权而积极地发挥监督作用。而对于主要依靠负债经营的银行,债权人的监督对于银行管理者的约束作用重大。(二)由于银行业内在脆弱性和大的外部性,管理当局也对银行实施严格监管。(三)经理人市场的存在也会构成对银行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另外,还有来自银行业自律组织、社会公众、审计部门和法律的监督以及银行业市场竞争,对约束银行管理者的行为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且,随着我国行政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行政效率提高,会增强优选和监督银行管理者的激励。

三、国有银行改革的前提和步骤

前一节分析指出,国有银行改革的核心是实现管理模式的市场化。然而,实际中的国有银行改革却一直没有触及其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事实上,国有银行改革中一直都有意或无意地在回避这个问题。行政化管理模式之所以一直得以维持,一方面是源于对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模式的沿袭,形成了

一种思维定势;另一方面更为根本的原因是政府对银行财政职能的依赖。

导致政府形成这种依赖的主要原因是金融资源的可得性和政府的厌赤字心理。对于政府而言,通过行政干预就可支配银行控制的大量金融资源,十分方便好用,于是形成了习惯性行为。由于经济体系已经习惯了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财政预算平衡做法,政府担心稍大的财政赤字就会超过经济体系的心理承受力,因此形成了政府的厌赤字心理。政府通过行政干预支配金融资源,让其中不能形成经济收益收回的部分以银行不良贷款形式挂在银行账上,从而实现财政赤字隐形化。

就财政获取资源的途径来看,政府财政筹资的可选方式是多样的,不必局限于行政干预银行方式。而隐形化财政赤字的作用无非是避免显形财政赤字规模超过经济体系的心理承受力而引起经济震荡。正常的赤字心理承受力应该基于对经济负担承受力的正确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樊纲,1999),相对于负债水平我国经济的负担能力还很强,而只要保证经济增长速度快于负债增长,财政赤字空间就存在。实际经济的稳定运行也证明经济有足够的负担承受力。因此,即使存在经济体系赤字心理承受力过低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也应该是通过引导使之趋于正常水平,而不应是掩盖赤字,回避问题。可见,政府通过行政干预赋予银行财政职能的做法不仅不能获得不可替代的收益,反而造成银行严重的行政性代理问题。就成本一收益比较而言,这种做法极其无效,完全不应继续下去,而作为其基础的行政化管理模式的市场化改革是完全合理和必要的。

以上分析表明,国有银行改革的关键前提和切入点是解决政府对银行财政职能依赖问题。不过,这纯粹属于技术性问题,方法也应该有多种。比如我们可以执行如下操作:将财政需要银行安排的支出明确列入预算,银行代理财政收支业务按预先确定的标准收取代理费,所需资金作为财政向银行借款,实际上就是建立银行与财政间的经济契约关系,回归财政赤字的本来面目。而对银行以前累积的不良贷款的处理,则应明确认定为政府债务,作为银行对财政的债权。

综合前面的分析,国有银行改革的正确步骤应该是:将财政支出明确化、财政赤字显形化,以消除政府对银行财政职能依赖,复归银行信用本质,单纯化银行的经营目标为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银行管理模式市场化;内部管理制度的设计运用,经营和管理技术的更新提高;为增加资本金来源而实行股份制改造;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而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前者是需要由政府来完成的工作,即应由政府推动的改革;而后者应该属于银行经营中的自发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银行改革应该是指前一部分工作,如果所有工作都需要由政府推动进行,则表明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仍未建立,改革没有成功。

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最终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前面提出的前提条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管理模式的市场化。否则,也只能是搭建一个空的股份制框架并解决一些经营和管理上的技术方面问题,并不能实现改革的真正目的。在前提条件没解决之前,企图通过引入其他产权主体来制约政府干预银行的行为,只能是本末倒置,注定要失败。因为,分散的小股东不可能对国家大股东形成有效制约。而就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可行性来看,因政府注重社会利益,投资者谋求经济利益,双方追求的目标存在冲突,缺乏合作的共同利益基础,或者合作破裂,或者各为其利而使银行前景更加恶化。

四、结 语

国有银行严重代理问题源于其行政化管理模式,因此,国有银行改革的关键是实现其管理模式的市场化。

制约银行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存在对银行财政职能的依赖。银行改革必须以解决这一问题为切入点。银行改革工作是否全部需要由政府推动进行可作为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

高校二外法语教材改革分析 篇3

【关键词】二外法语;教材;郑州航院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也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不同于一般的读物,教材浓缩了其涉及学科领域的精华知识,更集中了该领域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选择一本合适于教学对象及教学目标的教材,对课堂教学的开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法语在国际上应用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了二外法语课程。而面对学生学习二外法语的动机的分化,以及二外法语教材的多样化,选择合适本校二外法语教学实际情况的教材,成为了对二外法语课程进行改革的必要步骤。

一、课程设置及教学对象分析

目前我校二外法语课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面向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第二外语(法语)1-4”,一类是向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二外法语1-2”。

英语专业本科生二外法语课程共开设4个学期,在第4和第5学期为必修,共128课时,在第6和第7学期为选修,共96学时。由于绝大部分学生为法语零基础,这要求所用教材对语音及入门阶段有比较详细浅显的讲解。并且部分学生在选修阶段继续学习二外法语是出于考研需求,因此所用教材对语法知识的讲解也应当是全面透彻且难度适宜的。2002年修订的《大学法语教学大纲》规定:大学法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初步的听、写、说与译的能力,使学生能用法语交流简单的信息,提高文化素养并为进一步提高法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改变只注重语言知识的教与学,而在不同程度上忽视语言实践的倾向。[3]因此我们在进行二外法语教学时,不能只注重应试,还应适当培养学生对法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教材应当有较为丰富的生活场景设置,便于教师设计情景教学环境。

我校于2014年开始招收会计和管理类研究生,为其开设的二外法语课程为2个学期,共120课时。作为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大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也没有进行过法语学习,选修二外法语大多是出于个人兴趣,在后期也并无深造需求。因此在选用教材时应注重法语零起点特征,同时相比本科二外法语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法语的日常交际能力,拓展学生对法语及法国文化的了解。教材应设置有不同的日常情景,并有一定的文化介绍,生动有吸引力。

二、当前二外法语教材分析

近年来二外法语教材呈现多样化的局面,除了国内学者自编教材,还引进了一部分优秀的法国原版教材加以修订。现将我校曾使用及关注的二外法语教材进行分析。

1.北外《法语》

20世纪九十年代初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分为1-4册,配有辅导参考书提供练习题答案,无教师用书。此套教材自出版较早,长时间以来都是国内许多法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优选教材,同时也是许多院校二外法语课程的首选教材。我校自2009年开设二外法语课程,前期也一直使用此套教材。此套教材语法讲解系统而详尽,词汇丰富,配套练习充足,非常适合法语专业基础阶段学习,但考虑到二外法语课程有限的课时量及课外练习时间,此套教材难度略大,同时课文场景设计如今略显过时,学生进行学习时可能会略感枯燥。

2.《简明法语教程》(修订版)

199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教材分为上下两册,配有练习参考答案书,无教师用书。这套经典教材在经过修订之后,在九十年代被法语爱好者评价为“最适合自学的法语教材”,也是高校二外法语及校外法语培训机构较普遍使用的教材。该教材语法系统结构清晰,由浅入深,词汇量适中且较贴近生活,练习设计合理。尤其是本教材采用了英法对照的模式,将课文中的重点词汇、表达法及语法点与英语进行对比,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非常适合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习者。同时有一定的交际场景设计,有利于学生提升法语实际应用能力。我校于2014年开始使用此套教材作为英语专业本科生及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二外法语教材。

3.《走遍法国》(Reflets)

2006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该教材是一套以视听内容为基础的法语原版教材,配有练习册、语法手册,及指导教学法的教师用书。作为第一批引入我国的原版法语教材,该教材很快成为一些法语专业视听说课程的优选教材,以及部分院校英语专业研究生二外的选用教材。该教材注重情景学习,对学生法语视听说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作为英语专业研究生二外教材可弥补其在本科学习阶段偏重语法和词汇学习带来的不足,同时补充了一些法语及法国相关的文化知识。但是语法讲解相对较为零碎,与国内教材的语法讲解系统有较大出入,同时起步课程相对其它教材难度较高,不太适用于本科阶段零基础且有语法学习需求的学生。

4.《你好!法语》(Le nouveau taxi !)

2012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该教材可以说是《走遍法国》的升级版,配有练习册和指导教学法的教师用书。该教材继续“原版语料+本土化改编”的教材编写模式,按照“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进行编订,相比《走遍法国》,从语料、内容和练习方面都更适合零起点的法语初学者。教材选用完全贴近现代生活的对话场景设计,在其中融入了法国文化的点点滴滴,图文并茂全彩印刷并配有多媒体DVD,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教材对对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有适当的分配,语法讲解也参考了国内多套二外教材,能较好地适应我国学习者的接受习惯。我校计划于2015年开始使用此套教材作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二外法语教材。

三、教学情况反馈

笔者自2011年起担任我校本科生二外法语教学任务,在使用北外《法语》教材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教材枯燥脱离生活,难以提起学习尤其是复习的兴趣。语法知识掌握得较为牢固,在考试中表现得较为出色,但在实际生活中需要应用法语时却张不开口。在2014年更换为《简明法语教程》之后,有了法英对照,学生理解法语点时更快,对常用表达法的记忆也更可靠,能够将课文中学到的一些句式搬到现实中应用,灵活度还有待提升。

同时笔者自2014年起担任我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二外法语教学任务,在使用《简明法语教程》的过程中,发现研究生因对法语学习没有较直接现实的目标,更难对法语学习提起兴趣,因此计划在教学设计中加入法语与法国文化的介绍讲解,弱化语法的宣讲,强调实际应用,在2015学年开始使用《你好!法语》教材,利用此套教材内容的“新鲜”和“多彩”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具体教学结果有待检验,并将在后续论文中继续反馈讨论。

针对教学目标的特点和教材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二外法语教材,是顺利开展二外法语教学的基础保证。对二外法语教材改革的分析和探索,仅仅是我校二外法语教学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只有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上做出相应的调整,才会有更高效更精彩的二外法语课堂。

参考文献:

[1]范静.研究生二外法语课程建设思考.《 科学文汇(中旬刊)》,2010.11.

[2]郝文华.浅谈研究生二外法语教材的选用.《文学教育》,2011.9.

改革分析 篇4

(一) 个人所得税改革背景分析

个人所得税的立法目首先在于调节社会上个人收入差距, 矫正社会初次分配造成的严重不公, 其次能为国家取得可观财政收入。原个人所得税税制存在较多弊端, 包括实行分类所得税制、起征点设置过低、简单划一的费用扣除标准、复杂的超额累进税率及边际税率过高等问题。此外, 我国个税税制设计思想和税款征收较为关注其财政收入目的, 每次个税调整, 都格外关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权衡重心在于国家财政能否负担税收收入减少, 致使个税各课税要素的设置, 不能实现个税本质目的, 个税税负由社会大多数工薪阶层负担, 而掌握大量社会财富的富裕阶层却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避税, 个人所得税制度已背离其立法宗旨。三次税改主要针对下列问题: (1) 原个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偏低, 导致中低工薪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偏重。1993年就业者中月工薪收入在800元以上的为1%左右, 到2002年这一数字已升至52%左右。在职工工资收入提高的同时, 职工家庭生活消费支出也呈上升趋势:“200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1993年提高60%, 加之近几年教育、住房、医疗等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消费支出明显增长, 超过了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每月800元的减除费用标准, 导致职工消费支出不能在税前完全扣除, 税负明显加重。”为降低纳税人负担, 一些地方自行提高了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 如深圳是1600元, 广东其他地方是1200, 影响了税法的严肃性。 (2) 原个税法规定的自行申报的纳税人范围偏小, 影响了对高收入者税收征管的力度。个税缴纳, 应由社会上少数富裕阶层负担, 而不应由广大工薪阶层负担。但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我国工薪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占当年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比例2002年至2004年分别为46%、52%、54%, 三年平均为51%, 2007年个人所得税收入完成3186亿元, 其中,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1749亿元, 占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比重为55%, 说明我国个税主要由工薪阶层负担, 个税收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增长, 这与大多数国家的所得税税源结构有差别。真正的富人通过税制缺陷逃避了个税负担, 许多工资之外的巨额收入并没纳入个税征收体系。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不严, 导致税收流失, 真实个人所得与税负水平脱节。个人所得税制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充分贯彻税收公平原则, 未能实现其应有之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 (3) 个税改革也源于宏观调控目的, 作为宏观调控工具被运用, 如2007年授权国务院对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进行调整, 即出于此种目的。

(二) 企业所得税改革背景分析

企业所得税改革背景远较个税复杂, 一方面企业所得税的适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另一方面企业所得税税制本身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 从税法运行的环境考察,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为吸引外资、发展经济, 对外资企业采取了有别于内资企业的税收政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我国经济社会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对内对外政策都在不断调整, 加入世贸组织后, 国内市场对外资进一步开放, 内资企业也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内外有别的两套税制已逐渐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需要。 (2) 从税制本身考察, 其主要弊端表现在:首先, 原来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在税率、税前费用扣除、资产的税务处理、税收优惠等方面差异很大, 外资企业享有超国民待遇, 造成企业之间税负不均, 不能进行公平的市场竞争。根据全国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资料测算, 2005年内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是25%, 外资企业平均税负是15%, 内资企业高出外资企业近10个百分点。内外资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 既有违税收公平原则, 也影响统一、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建立。因此企业要求统一税收待遇、公平竞争的呼声较高。其次,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存在较大漏洞, 税收优惠政策过多过滥。对外资优惠过多, 导致很多内资企业先将资金转移到境外再投资境内进行避税;对内资企业的优惠以地域优惠为主, 导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失衡;税收优惠没有考虑对高新技术、节能环保、基础产业的扶持, 不利于企业进行技术更新, 提高效率, 提高国际竞争力, 也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之间差距过大, 不利于衡量企业实际税负。过多过滥的税收优惠既有违税收法定原则, 扭曲了企业的经营行为, 还造成国家税款大量流失。因此, 进行企业所得税改革, 是企业的呼声, 是各级政府的要求, 也是经济和社会形势发展的必然。再次, 企业平均税收负担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周边国家, “全世界159个实行企业所得税的国家 (地区) 平均税率为28.6%, 我国周边18个国家 (地区) 的平均税率为26.7%。”原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也高于周边国家, 税制不具有竞争力。为有效解决企业所得税制度存在的上述问题, 有必要进行企业所得税改革。而经济发展也为进行企业所得税改革提供了有利契机, 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 企业的整体效益近年来有较大提高, 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在这样的形势下借鉴国际税制改革经验进行企业所得税改革, 国家财政和企业的承受能力都比较强, 是改革的有利时机。

二、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改革结果与影响

(一) 企业所得税改革结果及影响

企业所得税的改革因涉及内外资合一问题而历时多年。2003年借鉴国际税制改革经验, 为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的精神, 企业所得税改革进入国家立法机构的议事日程。财政部、税务总局和国务院法制办共同起草了《企业所得税法 (征求意见稿) 》, 于2004年至2006年先后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 在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基础上, 形成了《企业所得税法 (草案) 》。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代表等多次讨论、审议、修改后, 于2007年3月由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2007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企业所得税法的修改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统一并降低税率, 原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33%, 新企业所得税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 基本税率确定为25%;调整税收优惠, 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从过去地区性的优惠转变以产业性的优惠, 从直接优惠转化为间接优惠, 从按投资来源给予优惠转化为按投资方向和领域给予优惠, 国家鼓励节能环境保护产业和项目的发展, 鼓励基础产业的发展, 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换代, 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统一税前扣除, 废除了原来内外有别的企业支出项目税前扣除政策, 统一了税前扣除标准;统一征管标准。企业所得税的改革受到了举世瞩目并获得肯定评价。利益各方以及专家、媒体、国外各方一致认为企业所得税的改革较为彻底, 立法部门在企业所得税改革中表现出前瞻性的眼光和魄力。此外, 企业所得税法的改革, 不仅仅是税法内容的变革和课税要素的调整, 也是税收立法技术的一大进步。“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重大变化, 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法律层次得到提升, 改变了过去内资企业所得税以暂行条例 (行政法规) 形式立法的做法;二是制度体系更加完整, 在完善所得税制基本要素的基础上, 充实了反避税等内容;三是制度规定更加科学, 借鉴国际通行的所得税处理办法和国际税制改革新经验, 在纳税人分类及义务的判定、税率的设置、税前扣除的规范、优惠政策的调整、反避税规则的引入等方面, 体现了国际惯例和前瞻性;四是更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建立税收优惠政策新体系, 实施务实的过渡优惠措施, 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新近制定的《企业所得税法》, 适合中国国情, 吸取了西方国家企业所得税法的先进理论与成功经验, 术语运用专业、条文表述规范。其中引人注目的亮点不少, 无论是制度理念还是规则安排, 都远胜其他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一筹。”无论是从税收的角度还是从政府与企业的博弈角度考察, 与企业所得税相关的利益各方, 都是这次改革的受益者。内外资企业纳税人作为一方利益主体, 借助其对经济的影响力, 积极参与并影响了此次税改, 影响了政府的政策和决策, 最终达成双赢格局。

(二) 个人所得税改革结果及影响

个税改革从开始动议就被定位为起征点 (正式法律文件中使用“费用减除”一词) 的调整, 2005年关于起征点的调整几乎成为举国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 2005年财政部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 (草案) 》, 将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800元/月提高到1500元/月, 遭到绝大多数纳税人的反对。全国人大为此举行个税起征点听证会, 听证会结果20名陈述人中“赞成1500元起征点的6人, 认为应高于1500元的有12人, 认为应低于1500元的2人。”个税立法听证会, 是我国迄今为止举办的级别最高的立法听证会, 是最高立法机关民主立法的一个新突破, 对个税改革来说只是前进了一小步, 但却是民主立法一大步。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听证会结果修改通过《个人所得税法》, 内容主要涉及两点:工薪所得费用减除额由800元调高到1600元, 比原来草案的规定提高了100元;强化了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 明确个人所得超过国务院规定数额的纳税人须自行申报纳税, 扣缴义务人须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虽然从经济角度衡量, 这个结果并不能让纳税人满意, 但100元的调整却意义重大, 标志着个税利益各方的博弈, 个税纳税人开始影响税收立法进程, 影响社会财富的分配格局。2006年以后我国经济社会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 物价指数进一步上涨, 个人储蓄存款收益相对减少, 个税起征点和利息税问题再度成为焦点。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再加上利息税, 存款变成负利率, 利息税已经不能起到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利息税的调控功能如何发挥, 利息税征收与否成为政府部门权衡不决的鸡肋, 2007年6月国务院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 把个人储蓄存款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由20%调整为5%;为进一步减轻中低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负担, 2007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内物价上涨、居民基本消费支出急剧增加的经济运行状况修改《个人所得税法》, 把工薪所得费用减除额由1600元调高到2000元。此次调整使工薪阶层纳税人数占全国职工总人数比例由50%左右降为30%左右。与企业所得税的改革相比, 个税改革很不彻底, 争议较大。政府在改革中瞻前顾后, 畏缩不前, 与纳税人锱铢必较, 仅对起征点进行微调。起征点从1980年的800元首次调整到1600元, 、再由1600元调整到2000元是一种进步, 但相对于物价上涨的速度及由此导致生活成本增加的速度, 相对于国家对于企业所作的让步, 这种微调作用甚微, 不足以抵消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1981年开始收个人所得税的时候起征点是800元, 那个时候的800元相当于现在的8000元, 所以现在的起征点应该是8000元, 但现在只有1600元, 所以说政府在这方面尚未顾及民生。当时800元, 大家有意见, 就定到1500元, 大家还是有意见, 最后做了一点点的让步, 但是起征点定得还是太低了。别说8000元了, 就是在四五千都还相对合理。总的来讲, 我们现在的税收太多了, 我国税收的增长率比GDP的增长要高出一倍。从个人所得税的角度来说, 其作用就是调节贫富差距的, 也就是高收入者该多交税, 现在起征点那么低, 就起不到这个作用了”, “考虑到物价的变化, 计入通货膨胀率后, 目前的1500元实际上就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的800元, 可以说没有实质性变化。这意味着个税的纳税主体还将是工薪阶层, 个税的税源结构不会改变”。“个税的第一作用是调节收入水平, 还是保障财政来源, 这两种观念的分野决定了对起征点的判断。”个税改革中, 相关财政利益各方一致强调起征点调整到某一数额, 国家财政将减少多少亿元, 恐财政难以承担。但按照有关专家和财政部当时的测算, 1500元的起征点一年国家财政收入仅减少200多亿元;1600元的起征点国家财政收入仅减少280亿元。值得指出的是, 在调整以前, 各地个税的实际起征点早已不是税法规定的800元, 这些事实如果计算时考虑进去, 财政收入减少的会更少。税改后的实际结果也出乎改革预期,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税收统计, 2005年个人所得税为2093亿, 2006年税改后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共完成2452.32亿元, 比上年增长17.1%, 个税收入在起征点调高后不降反升。企业所得税改革中两税合并税率降低, 内资企业税前扣除项目增加, 财政收入必然要减少。按照官方统计如果2008年实施新税法, 与现行税法的口径相比, 财政减收约930亿元, 考虑到税收优惠过渡措施因素, 一年内实际上减收所得税肯定是一千多亿元, 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高后减少280亿相比, 是其多倍, 但财政收入减少并不是改革关注的焦点, 财政部门一直强调这些收入减少在财政可承受范围之内。两税合并后企业所得税税率降为25%, 下降8个百分点, 下降幅度约为24%, 降幅不可谓不大, 与个人所得税的微调相比, 这才是真正的让利于民。相关机构在个税改革和企业所得税改革上态度可略见一斑。个税改革中另一个值得关注是外籍人员的费用扣除问题。1993年和2005年两次个税改革都对外籍人员或者具有某种涉外身份的纳税人给予特殊照顾。1993年财政部在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 (草案) 》的说明中特别提到:“现行个人所得税法 (指1980年颁布的个税法) 规定, 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减除额为800元, 对外籍人员适用的800元费用减除额, 按照不同时期的外汇牌价折算, 1980年时为547美元, 1993年6月就仅为145美元了。显然, 这已经不能很好地体现制定个人所得税法时“税负从轻”的原则。草案增列了附加减除费用的规定, 这主要是针对在华工作的外籍专家、科技人员和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外籍人员而规定的。1980年制定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额为800元, 相当于547美元, 按目前的汇率换算相当于现在的3170元人民币。为了基本维持这些外籍专家原来的税收负担水平, 同时考虑到汇率的变动, 对外籍专家有必要附加减除费用, 并适时作出调整, 以利于对外开放, 特别是引进人才。”根据这一原则, 1994年的个税实施条例规定附加减除费用标准为3200元。2005年修改个税法的时候, 延续了这一原则和标准。由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 2007年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对附加减除费用标准确定为2800元。个税改革中这种强烈的政策因素, 有利于“对外开放和引进人才”。

三、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改革评析

(一) 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差异

同样是所得税改革差异之大显而易见, 根本的原因在于: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 并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 与代表国家利益的政府进行博弈。税收的本质在于对社会财富进行再次分配, 利益对立的两方是国家及代表国家的政府和纳税人。根据宪政和税法理论, 在现代宪政国家, 政府未经纳税人同意是不能擅自征税的。为维持政府之存在, 纳税人需让渡自己的一部分财产给政府, 作为利益对立的双方, 政府和纳税人通过议会这一形式进行财富博弈, 最终相互妥协通过税法, 政府借以征税获得相应财政收入。财富博弈的双赢结局在于利益双方势均力敌, 个税改革中的纳税人个体对国家财力和经济形势影响有限, 在与国家的税收博弈中, 难以对国家的决策和政策产生实质性影响。作为强势的一方, 国家更为关注自身利益, 权衡之重心在于个税调整会导致国家税收锐减, 恐怕国家财力难以负担, 从而影响经济波动。然而现代税收功能并非仅为获取财政收入, 它肩负了更多的社会政策职能, 譬如调节收入差距、保障社会财富相对公平分配, 作为一种财政工具被积极地运用于宏观经济调控中等。完善的个税制度在对社会收入进行调节的同时还应保护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和创造财富的积极性。这次个税改革也在强调个税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 降低低收入阶层的税收负担, 但工薪阶层税负过重问题并未得到实质解决。税改虽然加强了对高收入者的征管, 但对于调节高收入最有效的综合征收, 范围并没有扩大。此种观念主导下的个税改革很难化解中国贫富分化差距过大问题, 我国近10多年来个人收入差距不断加大, 大量国民财富通过不合法和不合理的转移, 迅速集中到少数人的手里。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5, 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 说明贫富差距很大。很多人希望能够通过个税改革改变贫富分化的问题, 但税改后我国个税在调节贫富差距方面的作用还是很有限的。作为一种政策工具, 此次个税改革也希翼通过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费用税前扣除额度来刺激消费, 通过减税刺激经济是西方国家经常采用的办法, 此前我国政府一般通过增加投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 但国内消费一直低迷不前。这次希望通过减税以改善消费不足这个薄弱环节, 但个税对起征点微调并不意味着整体上减税, 也不可能成为政府刺激消费的经济良策。与个人所得税改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在企业所得税改革中, 几支强大的力量和政府进行博弈较量。国家不但要考虑财政的承受力, 还要考虑两税合一后取消了原来对外商的很多优惠, 会不会影响投资环境和竞争力;对外商的吸引力会不会减弱;外资企业税负不会因为税改而大幅度上升;一些地区利益也要顾及, 那些对外向型经济有高度依赖的地区, 担心因税改而导致外商大规模撤退, 从而影响地方经济发展, 影响地方GDP数据, 影响地方财政收入, 甚至影响地方官员的政绩, 因此地方政府在税改中利益变动及对税改的担忧也影响中央政府的决策, 否则也会形成税改的强大阻力。

(二) 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改革后的职能创新

现代税收的功能在于一方面获取财政收入以使政府机构正常运转以实现政府职能, 另一方面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 如经济的协调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社会成员间的公平。两者之间如何取舍, 国家能否在税改中勇于妥协和减税, 需权衡各种经济利益, 是各种经济力量博弈的结果。资本的逐利性和敏感性决定了它可以避开高税负国家和地区, 选择低税负国家和地区, 为吸引资本, 发展经济, 国家要向资本妥协和让步, 在企业所得税改革中减税幅度就要大些。个税纳税人作为博弈一方主体, 其影响力远弱于资本。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负在国际上都是很高的水平, 最高边际税率达到45%, 在国际社会也属于少见。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在人均收入很低、平均生活水平远低于国际水平的情况下, 起征点定的过低, 边际税率又很高, 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和复杂的累进所得税制, 纳税人的纳税成本过于高昂, 但个税改革仅对起征点进行微调显得很不彻底, 政府也缺乏减税的诚意和决心。由于缺乏像企业所得税改革中那些可以与国家抗衡的利益集团, 个税改革还任重道远。即使标志着立法进步、有巨大象征意义的听证会的胜利也仅具有形式意义。由此可见, 减化税制、降低边际税率、在个税中贯彻公平纳税的原则和观念等还遥不可及。所以企业所得税改革中关注内外资平等待遇不仅是纳税人的胜利, 也是立法理念的进步。

摘要:2005年和2007年我国先后对个人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进行了改革, 目的是要减轻纳税人税负和统一与加强税收征管。改革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比较而言, 企业所得税改革较为成功和彻底, 个人所得税改革争议较大, 其根源在于税收博弈力量的不对等导致了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不彻底。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税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 (草案) 的说明》 (2005) 。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草案) 的说明》 (2006) 。

[3]《关于印发〈新企业所得税法精神宣传提纲〉的通知》[国税函〔2008〕159号]。

[4]叶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的法律分析》,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草案) 〉的说明》 (2007) 。

美国教育改革现状分析 篇5

近几年来,美国一直致力于大规模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改革。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研究者们在考察了各类中小学后发现,部分地区部分学校学生的品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小学花了约三年,中学花了六年左右。考察成功地区成功学校教改的历程,可以发现这样三种现象:1、内部激发动力的现象,即学校为求更好地发展,激发出巨大的内部动力。2、积极面对外界变化的现象,也就是学校在面对外界各种各样的冲击时能卓有成效地采取应对措施,既充分利用外部的有利因素,又能将外部的消极因素转化为内部动力。……

有识之士指出,美国的教改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存在着两个严重的问题:其一,这些成功只发生于为数不多的学校,也就是说改革的努力并未获得广泛的成效,我们无法一个又一个地“复制”成功的学校;其二,虽然有些学校教改初见成效,但我们却不能确保这些成效长期保持下去。考察一下这些学校的成功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学校虽然积极采取种种教改的举措,却疏于对其进行梳理,使之条理化和系统化。学校取得成功的个别事例为数不少,但很少有人知道获得成功的完整的运作体系是什么,也不知道有多少学校是在这种体系下得到发展提高的。那些报道成功学校的研究者们,对这些学校是如何“起身飞跑”起来的,仍然一无所知;也就是说他们罗列总结了学校的各项成功,却无法发现成功运作的系统机制,更谈不上去促成更多此类学校的产生了。

有研究者指出,美国之所以难以全面推进教改,之所以难以维持教改的成果,是因为人们没有深刻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和其周边基础结构的品质,这两者都是至关重要的。所谓基础结构是指学校发展所必须的“软件”、“硬件”等外部条件。此外,社会对教改的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

因此我们如果能将上述教改中的三种现象结合起来作通盘思考,就不难发现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框架。这个框架融合了教改的“三要素”,必将极大地推动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教改。

一、内部激发动力(内在要素)

众所周知,协调发展的学习氛围(或可称之为专业学习的校内小社会),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效果,但直到最近:由于弗莱德・纽曼及其同事们的努力,我们才弄清楚那些协调发展的学校成功的秘密。这种内在激发动力的现象可称之为改革的“内在要素”。弗莱德等研究者发现,有的学校在影响学生的品学方面做得异乎寻常得好,其基本因素可归结为下面三个方面:

1、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形成一种专业学习的小社会;

2、重视学生的品学表现,并不断对其进行评估;

3、及时采取相应的指导措施促进学生品学的提高;

弗莱德等人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揭示了成功学校和谐发展的秘密,同时也揭示了对学生不断进行品学评估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变得更善于评估;即使没有外界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责任制的压力,教师和校长也必须成为评估的行家。这种评估包括:①教师个人的能力和教师作为一个整体的能力。他们是否能就学生品学方面的资料进行阐述。②教师必须具备不断完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指导计划的能力,并据此及时调整其对学生的指导或及时改变其他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因素,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和谐发展的学校里,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和评估相互反馈信息,并通过这种互动来促进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以取得更好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效果。

当有些学校想从学校发展的“内在要素”中吸取教益时,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就是必须注意“结构调整”与“文化重建”之间的区别。“结构调整”顾名思义就是构架的调整,以及对机构的作用及相关构成要素的调整。举例来说,学校设立一个驻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参谋组或地区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委员会就是一种结构的调整。结构的调整比起文化重建要容易得多,因为它可以通过立法来实现:其次结构调整本身对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不产生直接的影响。能产生直接影响的是文化重建。文化重建的过程就是形成专业学习的校内小社会的过程,就是从原来的对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评估较少关注的状态转变为一种新的状态,即全体教职员工都须极其关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

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分析 篇6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策略提出

随着现阶段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各个行业均开始积极进行先进知识的引进,大部分科学技术资料都是来源于欧美国家,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在大量的英语信息中进行精华的提取。但是,由于大部分资料都涉及到十分专业的知识,翻译人员并不能较好的进行翻译,这就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英语水平,这也是现阶段高校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重视高校专业英语的改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将专业英语设置为考查科目,这一课程学时少,学分较低,相应的教材内容也是任课教师自行选择则,一旦确定教材的选择,则长期不变。这显然与飞速发展的时代不相适应。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对于专业英语教学的认识不够,认为只要将教材内容进行翻译即可,或是仅仅讲解一些与专业有关的词汇就足够了,“重基础、轻应用”的现象较为严重。除此之外,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情况也不容乐观。学生往往只是将专业英语当做是基础英语课程,混淆了专业英语与普通英语课程的概念。由于没有充分利用专业英语这一教学环节,这导致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不断下降。在课程结束之后,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大大提升,往往出现既不能听,也不能说的状态。大部分高校学生无法应用英语作为工具进行专业知识的摄取。当走上岗位的时候,对其后期发展产生极大地影响。

2 专业英语改革策略提出

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在此,结合专业英语的发展情况以及实际教学环境,进行相关改革策略的提出,其主要内容如下。

2.1 进行双语教学

随着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各国教育均开始进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只有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语知识,才能具有竞争力。为了顺应时代的需求,必须对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改革,将基础英语学习与专业英语相结合。建议高校各个专业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的双语教学。至少在进行专业术语讲解的过程中,对关键的专业术语进行英语词汇的给出,逐渐向双语教学过渡。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仅可以学到专业知识,同时,还可以学到专业英语的词汇,让两者进行融合,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性。

当然,在进行双语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问题。例如,学生的承受程度、师资配备问题等。高校各个专业可以进行优秀学生的选拔,并进行教学试点的设置。除此之外,学院在进行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应该有所倾斜,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进行双语教学,逐渐提高教师的质量。

2.2 采用多媒体教学

网络课件不仅仅可以提供超大的信息量、内容简洁、画面生动等特点,它能以交互式的学习方法,进行生动、形象学习环境的形成,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专业信息,突破课堂时间性、空间性。进而不断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主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围绕一个课题进行资料的搜索,并进行报告书写,并用英语的方式进行表达,让学生在具体应用中进行语言的运用。

2.3 丰富教学内容

首先,可以增加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例如,工业专业就可以增加科技英语的翻译方法教学内容,并分为十三个方面全面教授英译汉翻译方法: 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 科技英语的翻译标准、科技英语专业术语的翻译方法、词义的选择、词义的引申、词性的转换、句子成份的转换、词量的增加、词量的减少、被动句的翻译、否定句的翻译、长句的翻译、数的翻译。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汉译英方法的加入,对相应基础知识进行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4 教学模式多样化

在进行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其主要措施如下:一是拼图游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所有学生进行分组,并根据不同的问题,进行答案、问题的两两配对。由于英语与汉语之间的翻译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学习方法可以用在翻译教学过程中;二是派对分享学习方法。学生之间进行两两配对,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或是解答。这种学习方法主要应用于专业英语文章分析过程中,在运用中,一个学生读英文、一个学生进行翻译、分析,即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还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翻译能力。三是小组学习方法。将全班的学生进行同一分组,并进行学习任务的分配,各个小组的学生可以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协作意识。

3 结论

综上所述,进行专业英语课程的改革对于推动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现阶段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但是只要教师能够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改革策略的提出,严格落实各项措施,一定能够取得一定成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常俊跃.《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实施效果的定性研究——用英语开设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影响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09).

[2]刘黛琳,周雪峰.加强英语类专业基本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高等职业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标准解读[J].外语界,2015(03).

作者单位

1.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军队会计制度改革分析 篇7

关键词:会计制度,军队会计,核算管理

新会计制度的修改部分涉及了军队的会计核算, 包括加强会计的执行与分析考核, 同时在内部业务综合考核的内容中注重了会计执行的结果、成本控制的实现以及业务达标的工作效率等等。军队主管部门应当与财政部门相配合制定核算考核方式, 综合考核评价会计执行、成本控制以及业务开展等, 其结果是综合考核以及奖励惩罚的依据。所以, 对军队的会计管理必须提出更高的标准与要求。但是目前在面临新的会计制度的要求下, 军队会计管理制度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 不仅缺少了核算信息, 而且没有相应的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责任机制, 未能真正发挥会计定量配给资源的作用。本文将以军队会计核算管理的现状问题以及会计制定的原则为立足点, 着重谈及会计核算考核指标以及确立考核评价机构、制度等等方面, 并且提出关于建立有效科学具有实际性的会计核算管理模式的建议。

一、军队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军队会计制度是一种新型的管理体制, 其通过会计核算实现会计的管理, 其目标是管理体制运行的导向, 衡量的工具是项目的规定成本, 核心是业绩评估, 可以使得资源得到有效分配和利用, 并且提高核算。会计核算的根本立足点在于会计、绩、效三者, , 其中会计是为达到项目目标而给予的拨款额, 绩是项目的最终目标, 效则在于完成目标的情况。会计核算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主要是以会计核算信息为基础来制定会计核算的目标, 对有需要的项目优先安排资源, 从而维持目标计划的发展。同时, 会计核算管理具有明确的要求、量化的任务以及具体的评价标准, 是以具体的评价标准来进行核算评价并且对核算结果进行报告与分析的循环系统。最佳的会计应当与科学有效的核算考核体系密切联系以致达到管理的效果。目前, 我国军队在会计方面其基础工作薄弱, 缺乏一定的财务人员会计意识, 会计核算考核没有发挥真正的实际作用, 降低了会计配置资源的功能与效率, 会计工作依然需要不断努力地完善。

(一) 不够重视会计的管理

目前, 实际上会计只是形同虚设的一个存在, 过程过度形式化, 上报资料是会计的主要目的, 如此一来, 会计就没有发挥其对经营管理中的预期作用。同时, 军人个体也缺乏会计的观念, 没有会计的意识。针对此情况, 军队的管理层应当予以积极引导, 动员财务人员建立会计意识和参与会计的制定与实现, 更好的执行会计计划和发挥会计的管理作用。

(二) 核算信息缺乏全面性与客观性

现在, 军队在进行核算考核的过程中不能针对医院自身的情况, 没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而且只顾眼前的利益, 对长远利益思考得比较少, 导致了军队内部的发展目标与核算考核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区, 很多部门也没有改变传统的考核目标, 很多数据的记录都是采用传统的方法, 没有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的存储, 指标没有全面性和科学性特征。

(三) 激励机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会计制度的操作过程中, 核算考核制度的条例并未得到财务人员的一致认同与接受, 其认为核算考核结果与核算奖金存在不合理之处。核算考核与军队各个科室部门的核算结果息息相关, 与军队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毫无疑问也就与其积极性息息相关。由此, 结合军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是促使全体人员理解核算考核的意义并调动财务人员积极性的关键之所在。

(四) 责任机制不够完善缺乏

如今的军队会计大多停留在部门以上, 缺乏科室或以下的会计, 由此导致了军队各个科室人员没有参加核算管理的过程, 降低了核算考核的科学性、、全面性以及权威性, 从而难以发挥核算管理的一切功能, 难以实行会计核算的考核。

二、完善军队会计制度的改革

(一) 建立健全的会计管理和编制机构

在军队财务活动中, 会计管理部门能够为军队的各项预算提供准确的数据, , 能够通过成立会计管理部门的方法实现对会计预算的决策, 会计管理部门主要有对会计核算进行审核、制定方针的作用, 能够对各项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考察, 制定一个高效的会计管理部门可以提高军队内部会计核算的效率, 在建立会计部门的时候, 可以将财务科进行重点建设, 然后将其他科室作为辅助性部门进行建设, 从而在军队内实现对会计工作的全面管理。各个科室以数量与质量的形式分开负责分配, 根据会计管理委员会的目标与要求, 负责所属科室上报经费符合目标需要。军队内部的会计部门要制定编制的标准, 定期进行结算, 要培养专业会计人才, 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 让会计人才学习先进的会计知识, 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军队。

(二) 注重会计执行过程的控制

当完成会计, 也就完成一份完整的财务新规定, 其中包括会计执行由始至终的控制与分析。在会计之中对定额消耗额度有所限定, 而超额部分必须经过审核以及申报, 可以体现了会计的权威性与灵活性。

(三) 健全会计监督与考评制度

全面会计指标是不能与目标责任制度相分离的, 为了更好地结合二者, 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改革, 包括: (1) 健全会计监督制度。为了避免会计执行的随意性, 必须定期检查执行的进度, 及时纠正执行中的差错, 并适时向上级领导通报执行的考核结果。 (2) 设置合理的核算考核指标。在对会计结算进行评价和考核的时候, 要结合军队的规章制度, 分析会计结算在进行过程中潜在的问题, 对一些风险进行预防, 将风险进行控制。 (3) 确立合理科学有效的分配制度。在实际的工作中, 将会计工作的成效与物质 (奖金) 奖励制度结合起来, 将会计工作的成效以奖金的形式呈现出来, 并且要落实惩罚制度, 制定奖励政策对会计人员进行鼓励, 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会计的工作水平, 在军队内部建立会计部门责任制度, 将会计的职责落实到个人, 让每一位会计人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

三、结语

会计核算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体制, 其目标是管理体制运行的导向, 衡量的工具是项目的规定成本, 核心是业绩评估, 可以使得资源得到有效分配和利用, 并且提高核算。综上所述, 由于目前军队的核算管理和会计管理尚未成熟, 实际执行中存在着不足, 因此军队应当更加注重核算考核和完善分配制度, 在各自岗位责任和核算的基础上贯彻服务质量第一的会计管理理念。当今的军队越来越趋于管理的科学化,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必须改变旧的管理理念, 以新的管理思维提高军队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兆永.军队会计制度改革分析军队会计理念的新方向探讨[J].经营管理者, 2014 (29) .

[2]万丽亚.基于贷款风险防范视角的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2012.

[3]张笑非.建国以来公路养护会计制度改革与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 2011.

[4]田建中, 高惠凤, 魏春波.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浅析——兼议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实施[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1) .

法官助理制度改革分析 篇8

我国在1999 年、2002 年、2003 年、2004 年、2008 年等出台过关于加强法官助理的制度建设的相关文件, 到2014 年, 十八届四中全会后, 法官助理制度改革正在试点和推行。虽然法官助理制度改革历经多年, 但一直未取得实质成果, 仍需要从我国法官队伍实际状况、未来的发展目标等进一步研究探索。

( 一) 法官队伍构成缺乏规范

1. 基层法院法官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法官的素质参差不齐与我国法院体制的变革有着紧密联系。文化大革命之后, 我国的法院工作重新恢复, 一些不具备法学专业知识的人员被推向法官职位从事审判工作;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 案件数量不断增多, 由于政策的原因, 一些不具备法学专业知识的军队转业军人也进入到法官队伍中, 导致我国目前法官队伍中非专业人士与专业人士相混合, 各种知识结构的人员都可以而且事实上成为了法官, 形成了一种法官大众化的局面。

2. 专业化、精英化法官的缺乏

我国法官数量并不少, 但是专业化、精英化的法官却相当缺乏。法官人数至少占法院工作人员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但是“具备法官资格, 却不在审判工作岗位, 而是从事党务、人事、司法行政或后勤工作的人员为数不少”, 平均比例为15% 左右。此外, 部分法官在从事法官岗位并获取丰富的审判实务经验之后会调往行政岗位担任行政领导, 而不再从事审判实务, 如此便造成了有经验的法官的流失。

3. 法官人员组织结构混乱

我国长期以来, 法院人员的组织结构形成了“审判员———书记员”的“一审一书”模式。大量的事务性工作由一位法官和一位书记员共同完成。这种传统的“师徒模式”模糊了法院工作的界限, 在案件数量多, 审判业务繁重的情况下, 审判事务与辅助事务相混合, 造成实践中审判经验及法律专业知识相对薄弱的书记员并不是单纯的完成审判辅助性工作, 大量的与审判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都由书记员独立完成。

( 二) 诉讼实践与诉讼目标相差甚远

1. 司法行政化严重

我国司法行政化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我国法官是按照公务员录用标准来选拔和任用的, 不是相对独立的司法官员, 具有行政角色, 造成审判与行政的混淆, 使法官从产生的那刻起就带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二是法官内部级别待遇行政化, 上下级法院形成实质的行政管理和领导关系。这种传统的司法与行政不分的人员管理模式给司法独立与公正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急需改变法院人员的管理模式, 去除行政化的管理色彩。

2. 司法地方化严重

所谓司法地方化是指司法权受制于地方政府和党政机关。我国法官的工资收入、法院其他财政支出是由地方政府预算并支付, 相关财物均由地方政府管理, 类似于其他行政部门。法官从经济上受制于地方政府, 政府可以完全掌握法院的经济命脉, 形成法官“听命”于法院, 法院“听命”于地方政府的局面。这种附庸于政府的司法权始终难以让法官消除物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从而独立办案, 因而需要在制度设计中保障法院的财政独立, 摆脱地方政府、地方财政的束缚, 间接实现法官独立办案, 实现司法独立。

二、法官助理制度运行的困境及成因

( 一) 谁来做法官助理?

从外部统一招聘“外援型”法官助理, 每年毕业生基数大, 就业压力大, 来源可以保证, 但是刚毕业的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 尤其是缺乏调解经验, 书生气过浓, 需要一定时间适应助理岗位工作。即便是一段时间后完全适应了该职位的工作任务, 又会离职去寻找新的工作。招聘合同制的法官助理, 以协助解决行政机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人民法院招聘法官助理, 招聘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及学历基础。然而这类法官助理由于无编制, 待遇有差异, 致使难以招到法律素养好的法官助理。将人民法院内部部分法官转岗为法官助理的“内生型”法官助理, 既能保证未来的法官助理的法律素养, 又能保证其对人民法院内部工作的熟悉程度, 便于案件在不同工序之间的高效运转。然而, 现有法官难以接受降格为法官助理。

( 二) 现有法官如何裁减?

法官助理制度需要一部分法官退居至法官助理岗位, 一部分法官推举为职业法官。这一举措不仅会让退居的法官助理存在心里上的障碍, 还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职业化意见》第29 点指出: “确定法官员额后, 一些不能继续担任法官但符合法官助理条件的人员可以担任法官助理。”《试点意见》进一步提出了“老人老办法”和“新人新政策”两个原则: 转任法官助理的现职审判员、助理审判员法律职务不变、待遇不变; 对于书记员和新入职的干部, 则不再任命为助理审判员, 如果法官员额出现空缺直接提请人大任命审判员。尽管如此, 对于本质上属于对现有权力的一种剥夺的措施事实上还是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 三) 法官助理的具体职责如何确定?

传统的审判工作一般是由法官与书记员共同配合完成, 而增加法官助理岗位之后, 三者需明确具体职责, 这也是法官助理改革能否切实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实践中部分法官助理被当作书记员来同等看待, 并不能发挥其专业性的特点, 而另一个极端则是部分正式法官过度依赖于法官助理, 甚至将部分案件的判决意见与判决书制作都全权交由法官助理单独完成, 将自己的审判任务过多地转嫁于法官助理的身上, 亦是不合理的。而且截至目前, 并无相关规定来细致地对法官助理的工作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仅为法院内部自己设定相关工作范畴, 这样就导致法官助理的工作很难以明确的考核项目标准来加以衡量, 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工作热情及积极性造成消极影响。

三、法官助理制度改革的策略

( 一) 完善法官助理的管理

1. 正确定位法官助理

法官助理辅助法官的裁判工作, 具备审判辅助人员的性质, 具有较强的法律专业性, 需要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 兼具一定的行政属性和司法属性。此外法官助理作为未来法官人选的重要来源之一, 要在法官助理职位上积累法律经验、法律逻辑, 所以与普通公务员相比, 需要进行额外的法律知识考试。法官助理要致力于推进法官的职业化、精英化、专业化, 提高法官队伍的整体水平, 推进法治化建设。

2. 重视法官助理的职责定位

法官助理既然作为法官的辅助人员, 那么其权限不宜设置过于宽泛, 一些实体性权力不宜享有, 例如其仅能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意见交换、组织双方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之前进行证据交换、主持一定范围内的调解工作、整理刑事案卷、校对判决书等, 而涉及实体性的判决内容则仅能是由合议庭给出, 法官助理仅能够协助执行。

3. 提高法官助理的职业保障

法官助理的待遇是略低于正式法官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 那么如何在目前的环境下最大限度地予以法官助理相关物质以及内心的保障, 今后大批法官助理将步入工作岗位, 不能单纯指望国家财政来额外对其进行照顾, 若要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来支援, 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可以从法院内部资源配置入手, 一定程度上予以法官助理必要的独立权限, 提升其内心自我认同感, 而在其待遇方面, 可以根据其办案量的多少来重新进行法院内部工资调整, 在出差补贴、年假福利等方面要保证一视同仁, 避免其产生过大的心理落差。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法官助理职务晋升体制, 让法官助理有可期待的职业晋升出路。

( 二) 建立完善的配套制度

1. 法官员额制

法官员额制是法官助理制度的基础, 也是实现法官职业化的重要条件, 修改后的《法官法》中规定了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各级法院根据审判工作的需要, 制定法院法官在人员编制内员额比例的办法, 建立精英型的法官群体。根据我国法院的人员现状, 实行法官员额制度, 意味着法官必须“少而精”, 这就要围绕法官设置审判辅助人员来协助法官完成审判工作。法官员额制度与法官助理制度紧密联系, 互为条件。通过确定法官的员额比例, 法官职业化有了前提保障; 通过确定法官员额, 明确了法官职位, 给法官助理制度发展创造了制度条件。

2. 法官遴选制度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的法官遴选制度, 2008 年发布的《公开选拔出任法官、检察官任职人选暂行办法》较为具体的规定了法官遴选的方式, 提出拟任职位的资格和条件, 并且规定了选拔人员的程序。这一办法弥补了我国之前法官遴选制度的不足, 对提高法官司法能力有着重要意义。2014 年公布的《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提出要在省一级设立法官遴选委员会, 作为省以下法院人员省级统管之后的法官遴选机构, 目前多省份已经成立法官遴选委员会, 云南省于2015 年8 月20 日成立了由专门委员和专家委员组成的法官遴选委员会。这一机构的设立有助于法官的专业能力、道德水准、职业操守等全面的素质保障。遴选制度的设置, 使优秀的法官助理能通过法官遴选晋升为法官, 进行案件的审判, 这有利于激励法官助理的工作积极性, 避免人才的流失。

3. 书记员单列制度

我国在1999 年《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提出书记员单列制度的, 对书记员的录用、培训、晋级等进行单独管理, 从而改变书记员向法官晋升的传统做法。2003 年发布《人民法院书记员管理办法 ( 试行) 》规定对新招收的书记员实行聘任制和合同制管理, 书记员不再向法官发展。推行书记员单独序列, 明确其与法官助理职责的区分, 理顺书记员与法官助理的关系, 才能使书记员制度与法官助理制度紧密衔接, 实现法院人员分类管理、职业专门化, 为法官助理制度推行创造条件。

4. 财政统筹制度

2014 年6 月通过的《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中规定了“经费上收省级管理时, 要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使各地办公经费、办案经费和人员收入不低于现有水平”。即法院财政由省级统筹, 要求司法人员的收入不仅不能低于现有水平, 还要考虑各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改革对于政法经费和司法人员待遇的重视也为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提供了可能性。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奋斗目标,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法官助理制度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系着法官的职业化、精英化, 是实现司法人员分类划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 考量我国的法官队伍现状、司法行政化、司法地方化、司法效率与司法公正, 研究我国法官助理制度, 从完善法院人员分类划管理、法官助理的定位与工作职责、法官助理的选任和管理等方面, 提出完善我国法官助理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法官助理,改革路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晨.法院改革中制度移植的反思——从“法官助理回归助理审判员”想开去[J].法治论坛, 2009 (3) .

[2]杨玉兰.法官助理制度的实践与探索[J].人民司法, 2007 (7) .

房地产改革弱点分析 篇9

一、房地产改革的弱点

房地产的开发对于国家来说收益应当是巨大的。但是目前存在着地方和政府对土地“分红”的状态。在改革中没有涉及到政府和地方关于房地产的矛盾。

第一, 地方政府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目前存在很多富豪“炒房”现象, 殊不知也存在很多地方政府存在着“炒地”现象。对于国家的土地, 地方政府囤积, 等待高价的到来, 一旦达到了理想的价位再高价拍卖土地, 形成了开发商得不到正价土地的状况。政府在改革中对于这个问题没有涉及到, 对于怎样遏制地方政府的囤地行为也没有做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第二, 对于中央和地方的分税制问题没有涉及到。中央和地方实行了多年的分税制, 制度的直接结果便是地方时刻为本身的财政考虑, 其次才考虑到中央的财政或者是民生问题。在分税制条件下, 地方政府财政捉襟见肘, 为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地方政府不得不在房地产领域做文章。因此, 如果不彻底改革我国的分税制, 重新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收入分配比例, 那么, 房地产市场改革不可能从根本上取得成效。

第三, 改革中没有正式地出台城市规划方案。房地产产业不仅是经济上的, 而应该首先是民生的。对于目前大量的盖房出售, 在城市中是否符合城市整体规划方案已很少被人重视。在城市最好的地段修建高档商品住宅, 必然会导致当地普通居民被迫外迁。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改革不是随心所欲地想当然, 而是在城市规划业已形成的基础上, 重新调整利益分配结构。许多城市的中心部位高楼大厦林立, 高档商品住宅价格越来越高。政府应当建立《城市规划法》并且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办事, 不能任由开发商开发土地。

第四, 改革虽然指引了我国房地产的正确走向, 但是它的实施并没有跟上条款的脚步。在房地产改革中, 不同的城市根据地方的差异性出台了不同的政策, 但是实施效果却如出一辙, 未见成效。比如上海房地产改革, 对已贷款购买一套住房, 再申请贷款购买第二套用于改善居住条件的普通自住房的居民, 调整前可比照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 享受7折贷款利率和最低首付20%的优惠政策;调整后必须符合购房前人均住房面积低于本市平均水平的条件, 并须提供有效证明, 才能享受贷款利率和最低首付比例的优惠政策, 对于这样的政策, 恐怕是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银行在贷款执行方面, 未必得到认真的落实。

二、我国房产改革问题对策分析

首先, 深刻贯彻房地产以人为本的民生思想。房地产业尽管现在成为了促进国民GDP的经济手段, 更是涉及到民生大事的基本条件。国务院17次常务会议在布置第四季度的工作时指出, 房地产的问题是一个民生的问题, 政府应该降低住房交易税来支持居民住房消费。但是对于国家政府的态度, 地方的很多官员却没有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囤积土地, 并没有考虑到这是国民的基本生活条件, 而仅是考虑到能够增加地方财政的收入。房地产改革的所有条款都是实际上的, 但是若想根治当今的房地产泡沫现象, 必须从思想上提高各级官员对房地产的民生思想。

其次, 国家从税制整体上配合房地产改革。目前的房地产尽管在税制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按照征税客体性质的不同, 可将房地产税收分为四类:流转税 (包括营业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土地增值税) 、所得税 (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财产税 (包括房产税, 契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耕地占用税) 和行为税 (包括印花税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但是这些税制都是在房地产交易进行中的税制改革。针对根本原因地方政府和中央的矛盾, 应该对多年来的分税制进行变革或者取消。使得财政上中央和地方的统一, 取消地方财政自理的状况。对于一些较为贫困的地方政府, 地方无财政收入, 房地产便是一个好办法, 为了维持地方的财政支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 中央应保持地方政府的最低财政支出, 在此基础上的收入进行划归, 部分上缴, 部分保留。这样, 地方不会因为收支不平衡而采取极端的房地产手段。

最后, 国家正式出台《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法》应该最为一个关系到城市和乡村基础建设的法律。使得开发商不能随意开发, 防止政府在城市发展中盲目扩张地盘, 不断蚕食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现在许多城市规模之所以越来越大, 不是因为城市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土地面积, 而是政府财政需要更多的资金。这样法律地出台可以对城市和乡村商品房、廉租房、保障房等房地产业进行规划;确定可以开发建房的区域、不可开发的繁华区和绿化区;城乡之间的扩展得到法律上的保护, 保障民众的基本居住条件, 不得任意扩建城市;在乡村的开发扩建中尊重农民的自身意愿;促进城乡互动, 提倡农民进城的同时, 倡导城市人口回归自然, 回归农村。

我国税制改革概况与分析 篇10

关键词:税制改革,个人所得税,增值税

税制即为税收制度, 它包括的是在税收活动中征税方和纳税方所需遵守的行为规范总和, 广义的税制还包括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征收管理制度。通常如我们熟知的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和违章处理等等都是税制十分具体的内容, 而以上内容又构成了税制的核心——税法。一个国家的政府收入一般都以税收收入作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税收收入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取得的收入, 因此, 其除了作为政府履行公职必要经费的来源, 还逐渐承担起重分配社会财富、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

一、我国税制改革历史概述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税制要从改革开放之后说起。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从涉外税收开始进行税制改革, 1983年, 国务院开始第一步利改税改革, 将建国之后实行了30多年的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制度改为缴纳企业所得税制度。1984年10月起, 全国开始实施第二部利改税和工商税制改革, 这一时期的全面税制改革, 使我国税制逐步转化为多种税、多环节、多层次的复合税制。我国的旧税制在长期的运行后, 产生了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 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累计下降问题, 因此, 1994年我国开始分税制改革。分税制的实质表现为按照税种划分税权以分级管理, 在具体措施上, 全国明确划分了国税、地税和共享税, 在中央和省之间实现了分税制框架。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决议, 这不可谓不是时代的进步。

一般而言, 经济的高速增长可以掩盖许多其他社会问题, 而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之下问题就可能集中爆发。当今社会大众对我国的国有企业过度垄断, 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积累了非常多的不满, 此时, 税制改革作为一种对政策工具的改革必将会在政治改革、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被提出, 事实上在201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结构性减税”概念就已被提出。近几年的国家经济运行情况已经说明, 支持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 国内消费才是真正值得倚重的部分。因此, 国家政策将会更倾向于扶植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 同时会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增大人民的消费能力作为工作重点。很明显可以看出“结构性减税”概念的提出正是中央希望通过税制改变同时达到支持需扶植产业和减轻低收入者税负的意图的体现。

在具体措施上, 我国主要进行的是个人所得税的调整和营业税向增值税的转型。

二、税制改革分析与建议

个人所得税方面, 我国现行的制度是对纳税人的各项收入进行分类, 采取“分别征收、各个清缴”的征管方式取得。然而这种税收制度一方面在客观上产生了收入来源单一的工薪阶层缴税较多, 而收入来源多元化的高收入阶层缴税较少的问题, 另一方面对个税的所有纳税人实行“一刀切”, 没有考虑到纳税人家庭负担的轻重、家庭支出的多少。个税改革, 应在综合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仅仅调整宽免额对实现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目的意义不大, 且会出现逆调节。首先,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已不低, 低收入者已无税;其次, 如果目前大幅提高费用扣除标准, 受惠多的会是高收入者, 中等收入者得益少。因而除了对个人不同收入来源采取相应的分类, 还应采用综合个人所得税制, 将其全年的收入纳入计税范围, 并且可以考虑将家庭作为计税主体。

对于个人所得税方面的建议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重新明确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纳税人包括中国居民或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外国人, 同时, 除资本利得外, 所有应税收入纳入综合范围, 以体现量能负担原则;其次, 实行有差别的宽免额制度, 即在基本宽免额基础上, 按照个人具体支出情况, 实行常规化调整;最后, 加强对个人收入的监控。

“营改增”方面, 在我国现行的税制格局下, 70%以上的税收来自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环节的税种, 剩下的不足30%的税收, 则来自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收入环节的税种。在征税的总量均为1000元,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直接嵌入各种商品售价之中的税收数额分别为:中国700元, 美国168元, 日本186元, 欧盟15国300元。过重的流转税将导致居民消费意愿低迷, 在所有间接税中, 增值税在我国税制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由此可知此次增值税制度改革及其完善有助于提高我国税制总体功能。“营改增”可以说是我国税制改革改革再次迈出的关键一步。

对于增值税方面的建议则有如下几点:第一是降低税率, 以增强企业的经营活力, 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是扩大征税范围, 使得增值税的征收链条更为连续, 将会有利于国家对增值税的征收管理;最后便是加强税收征收管理, 主要是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检查与管理和加强纳税人的纳税责任和纳税义务教育这两个方面。

参考文献

[1]罗森, 盖亚.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2]马海涛.中国税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3]符运彬.浅析中国税制改革.现代商业, 2012 (20) .

机械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篇11

关键词:机械工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工程类学科与诸如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及材料科学等学科存在一定的技术交叉。这样的学科交叉有利于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提高各学科的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但是也给机械工程类专业的教学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有的教学要求,新形势下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现状。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发展要求,对机械工程类学科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尤其要大力提升机械设计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力度,以此保障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充分地提升,适应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

一、机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机械设计制造发展问题分析

从当前的机械设计制造的教学领域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有一些方面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在对机械设计教学的内容来看,有各种机械设计的理论方法,以及让学生对简化理论公式的实际应用来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解决,所以在实践性特征上比较突出,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影响,还是存在着相应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单科的课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着单调性,机械设计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对机械设计进行模仿而非对学生主动思维的培养。学生只是按部就班的来完成任务,没有操作的新鲜感以及挑战性,这就不利于学生的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对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也有着不利。

(二)教学要求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职业院校多数都应用传统教材进行教学,主要就是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缺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环节,而在就业市场中将职业院校走出的学生定位成是一线技术人员,对他们技能方面的需求要比理论知识高很多。我国现在职业院校中学生明显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致使他们没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教学设施不充足,教学需求得不到满足

职业院校在进行机械基础教学时,应该利用教学工具适当地安排一些实践环节,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的直观,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职业院校往往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在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没有添置充足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器材,学生动手机会少,不能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地结合,这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难度就会增加,学习兴趣也就不会非常的高。

二、完善机械教学改革

(一)优化改革教学模式实施

对教学模式实施优化改革,以往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教学方法是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实验课程以及课程设计为辅,这样学生的机械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就不是很强,在培养目标的实现上也有着很大难度。所以这就需要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究,还需将教学体系以及内容加以改革,对于机械零件的设计内容比较丰富,学生在初学中就会觉得较为复杂化,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选取比较典型又容易让学生理解的教学内容,在基本概念以及设计方法的讲解层面进一步加强,对既定公式涵义以及应用要重点强调。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1)在机械设计实验课程中成立相关课题组,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实验教学时机械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在实验课程中可以实现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应急处理能力。成立课题组是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讲授内容及学生的特点和掌握程度,成立相关课题小组,将机械设计实验进行汇总分类,形成层次分明,模块组合清晰,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实验系统,确保学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理论应用机会。

(2)开设富有特色的第二课堂。教师根据本学期知识结构特点及学生自身发展方向特点,在学期中后段开展具有一定特色的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之中,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教师定期组织班级内部学科知识竞赛活动,竞赛题目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学科领域当前的创新技术设想及创新成果方面,以确保学生获取领域内的前沿知识。同时这种开放性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提升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开发其创新潜能。或者学员可以在每学期组织一次创新计划集中营训练活动,在集中营开幕宣传时为学生提供几个方向的课题以供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及兴趣爱好进行课题的选择与团队的组建。

(三)深化与企业的互动合作,增加学生对课程的感性认识

首先学校可以聘用企业的生产技术骨干為机械基础课程的专业顾问,邀请其到学校与老师和学生进行互动,将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师生们分享,还可以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此外,学校应该积极联系一些相关企业或单位,让学生能够到工厂实地参观和学习。还可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实际参与到生产过程当中,使得学生不仅对机械生产有了感性认识,还能联系生产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实际体验、实地学习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对很多模糊的知识会更加清晰明确,让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产生质的飞跃,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动手能力。

三、 结束语

本文笔者对职业院校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目前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方案。希望职业院校在讲解机械基础课程时能够联系实际来讲解理论课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将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有机结合,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平.对中职机械教学改革策略的分析[J].考试周刊,2012,34:8.

[2]年涛.机械教学改革策略分析[J].时代教育,2015,11:221.

高职数学改革分析与对策 篇12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

一、目前高职数学教学现状

从小学到高中的“应试”教育, 使学生对数学课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偏见”, 觉得数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 没有多大的实用性, 这些“偏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数学课的健康发展. 从目前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体系来看, 教学与实际脱节, 原有的数学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的需要, 所以高职院校中高等数学教学如何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已成为目前高职院校数学教师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根据某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对该院2011级、2012级、2013级的758名学生进行了数学知识与应用能力的调查, 调查表明, 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较好, 计算能力较强, 但是在应用能力与数学思维方面就达不到应有的水平. 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一门学科, 它为高职院校各类专业培养发展型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服务, 它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及以后的个性成长提供必要的数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而我们目前的基本状况就是学生只知道计算而不会真正的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也不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觉得数学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没用”的课程, 所以更加不愿意投入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去, 从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二、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一)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衔接

高职院校中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在知识内容设置上存在着脱节. 虽然近些年在中学数学课程改革中, 在中学教材中加入了很多的应用性元素, 努力想把数学实践化, 但是实际上, 往往为了提高升学率, 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自行调整, 很多内容都只是简单介绍或者根本就没有介绍, 着重学习的还是考试要求的知识点, 可以说, 中学数学内容安排上基本是围绕着考试来进行的, 仍然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而在高职教育中, 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要求在“够用为度”的前提下, “以应用为导向”和“以全面提高人文素质为目标”来进行教学, 在某种程度上就加大了数学教学的难度.

高职院校中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 中学数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为考试服务的, 基本上来说中学阶段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解题的技能与技巧为主,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题目本身来说很少具有实用性, 一般跟实践生活联系不大, 这一点从高考的题型上就可以看出, 本质上来说, 中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面向考试;而高职院校中高等数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就应该是为了后续的专业课程教学以及学生的未来工作需要服务的, 着重应该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与能力为主, “重过程轻结果”. 一般来说, 数学课在高职院校都是在新学期就开设起来, 这突然的转变让高职数学在教学上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 迫切地需要进行改革.

(二)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教材内容上太过于理论化, 内容陈旧枯燥, 教材过于保守不注重创新, 往往一个教材内容上都是基础知识与计算占绝大比例, 而实际应用问题占的比例太小, 忽视了数学思想的剖析.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意演绎证明、运算技巧, 忽视了思维过程的形成.

在教学手段上, 计算机和多媒体的运用程度不够, 不能充分体现出现代教育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 往往都是采用板书或者简单的PPT的方式进行教学, 达不到实际应用的效果, 也无法将数学知识带入实际生活中, 无法展现给学生一种“学有所用”的效果.

三、主要对策

(一) 改革教材内容设置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应用型教育, 而不是学科型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 高职数学教材应提供给他们最有价值的、对自身发展最有意义的知识. 因此, 高职数学教材建设应坚持:一是平衡性原则, 二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原则, 三是承上启下原则, 四是因材施教原则, 五是可持续性原则.

在教材内容的设置上可以采用编写校本教材的方式, 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 在教材中多加入实际有用对他们自身发展有意义的知识, 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内容上的调整, 比如针对会计专业可以多加入数理统计知识, 可以为其以后的专业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在该院的高等数学实际教学改革过程中, 采用了分块的教学方式, 将高等数学分为高等数学 (一) (主要是微积分篇) 、高等数学 (二) A (概率与数理统计篇) 、高等数学 (二) B ( 线性代数篇) 以及Matlab等, 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调整, 具体按专业内容设置如下:

(二) 改革教学方法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教学手段也需要更新. 通过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 可以更加直观地参与数学活动, 学生可以更加全方位地体会到数学魅力所在.教师可以通过Matlab、Mathematica或几何画板等数学教学软件让学生欣赏各种不同的对称曲线, 如NIKE函数等, 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数学体验, 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利用计算机在图像处理上的优势, 教师可以在概念讲解中利用数形结合帮助理解;教师还可以应用更加常用的办公软件, 如Excel工具就具有基本统计分析功能, 在学习概率论数理统计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等统计理论, 有针对性地让学生理解计算机在数学应用中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现代教育技术, 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的理解, 课后通过实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这种教学方式在该院的实践教学中得到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学生对数学课的评价都很高.

(三) 改革考核方式

对课程的考核方式上进行大的调整, 改变原来传统的数学考核方式 (教师出卷或者试题库抽取题目进行考试的方式) , 在2013级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数学教学中, 采用利用类似数学建模的方式, 给学生布置开放性的作业题, 让学生利用Matlab软件, 分小组进行完成实际问题的解决思路、方案设计与实施,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并且把数学基础知识与软件应用结合在一起应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去, 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真正魅力.

对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进行课程改革, 我们必须时刻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方式, 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 在后续的课程改革过程中, 我们必须总结之前改革的经验教训, 制定更为完善的课程体系设置, 真正做到内容和教学上双突破, 通过这些使数学课程变得生动有趣, 通过这门课程使学生的工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从而使得高职学生在应用高等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素质方面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玮.如何在高职院校进行“数字应用能力”培育[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11 (6) .

[2]梅峰太.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探讨[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 , 2011 (6) .

[3]王晖.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3 (5) .

[4]吴昊.提升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J].广西教育, 2011 (24) .

上一篇:掌握策略下一篇:文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