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与技术

2024-11-01

电子科学与技术(共12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 篇1

0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该专业将电子与信息系统、电子科学和无线物理学相互结合, 形成一个全新的新兴学科。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 因此许多高校内该专业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原则

1.1 坚持以需求为主要动力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型专业, 其内容必须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并能够广泛运用与社会实践中去。因此, 在进行课程设计、选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时都应当坚持以需求作为主要驱动力, 这样才能使专业建设得以长久广泛的发展,

1.2 以核心课程建设为中心

最近几年, 我国教育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没有将课程建设作为核心, 导致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拼接式的教学手段。因此必须要求学校和教师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建立一个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骨干课程体系, 并且要求改课程体系必须与教学大纲、教材等相配合。

1.3 加强实践环节

由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殊性, 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必须是能够掌握先进技术并具有专业电子信息技术知识和技巧的专业型人才, 因此学校必须通过课内外的各种渠道, 引导学生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 将所学专业电子信息与技术知识和技巧巧妙合理的运用于实践中去, 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口径宽, 并未突出专业特色

由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一门新兴专业, 目前仍然处于建设和发展初期阶段, 因此大部分学校对于该学科的课程设计上并未进行严谨的考虑。目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需要学习的课程主要有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信息与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无线电物理学等专业学科, 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宽泛, 专业口径过宽, 这就无法有效体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还有一些高校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 在课程设计时并未对该学科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和内容设计, 这些原因都导致大部分学校内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技术专业等理工学科之间没有很大区别。目前这种情况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未来发展将产生很大影响。

2.2 师资力量不雄厚

由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还处于建设与发展初期阶段, 其师资力量还十分欠缺。很多高校中真正具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的教师严重不足, 由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新换代速度十分快, 因此这些教师在为学生进行授课过程中并不能给学生传授及时有效的前沿知识。加上校内一些教师是刚毕业的学生, 在教学经验上存在严重不足, 校内师资结构也存在一定问题, 这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严重阻碍作用。

2.3 缺乏专业实践力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专业, 其内容必须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 因此, 实验教学是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目前许多高校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了合理的实验课程安排, 然而实验课程只是单一的让学生按照实验教材进行一些简单的验证型实验, 记录相关数据, 填写实验报告。这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起了限定作用, 影响学生自主研发和设计的能力, 加上实习过程中一些工作做得不到位, 严重影响着学生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上的实验实践能力。

2.4 教学思路和方法存在不足

国内很多高校教师在进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讲解时, 只是一味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 对于学生如何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去等方面知识并未给出更多的研究和讲解。学生在学校虽然学习并掌握了专业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知识, 但对于如何科学合理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的相关能力却并未得到提高。此外, 一些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一味沿用以往教学经验, 并未结合课程实际和新技术发展对课堂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完善提高,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也存在严重不足现象。在这种教学环境下, 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并有得到一个有效引导, 进而产生排斥厌烦的情绪, 使得该专业的教学无法达到预定教学成果。

3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建议

3.1 加强专业方向建设, 突出学科特色

对于目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存在的专业口径过宽并未突出专业特色的问题, 可以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 加强专业方向课程建设以突出该专业科学特色。针对该专业特点对一些基础特色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一些重点调整和改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必须加强计算机、信号与信息、电路与系统和电磁波这四个方向专业知识的学习。学校应当以这四个方面作为教学方向, 将培养学生对这几个方面知识进行运用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并形成一个明确的教学系统体系。

3.2 提升整体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不足是限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提高整体师资力量在专业建设中显得十分重要。首先, 学科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 为学生带来更加专业的教学。教师应当不断关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相关的信息并完善自身专业教学素质, 为学生提供更加有目的性的学科教学。其次, 学校应当资助教师进行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很多高校教师并不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 使其无法进行全面科学的教学工作。因此, 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 有效提高教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的了解, 这样才能够使教师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活动。

3.3 强化学生实验实践能力, 强化对知识的运用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应当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为主。学校在进行教学过程中, 应当加大对实验的关注度, 重视实验教学, 同时加强实验室文化的建设。此外, 在学生实习期间, 学校要积极和社会企业进行沟通和联系, 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际机会。

4 结语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然而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 使得该专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为更好的推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我们应当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其加以完善, 不断促使该专业培养更多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

摘要:本文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原则入手, 分析当前国内高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专业发展与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原则,存在问题,建设建议

参考文献

[1]许福永.关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建议[J].高等理科教育.2011. (23)

[2]张丽英.普通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应走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 (11) :45-48

[3]孙越, 苏玉刚.深化专业教学改革, 提高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M].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写作委员会.2012:33-36

[4]杨鉴, 梁虹, 余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重点专业建设[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 (100) :621-622

电子科学与技术 篇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科:理学

门类:电子信息科学类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5.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原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电子科学与技术 篇3

一、当前电子信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1.中职学校在教育决策方面出现了失误,误导了电子信息课程教育方案的实施,影响了整个专业课程的教学成效。另外,学校对电子信息课程缺乏足够的条件支持,也是课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一是观念。中职学校尚未认识到电子信息科技的重要性,没有将校内课程教学与市场人才需求相结合,对电子信息课程失去了正确的认识;二是设备。对新型课程教育缺少资金支持,教育资金过少而限制了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无法接受到最专业的教育。

2.对于任何一门专业课程教学来说,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本身专业水平决定了后期的教学质量。目前,中职学校教师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专业问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落后,与当前社会科技发展趋势不相符,部分教师依旧停留在过去信息技术的认识水平,课堂教学中无法引导学生高效率地学习专业知识;二是方法问题。电子信息属于科技类的专业课程,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平台,才能使学生客观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而实际教学中教师所用的方法不科学。

3.学生是课程教育中的主体,教师只有围绕着学生的需求拟定教学方案,才能更好地挖掘中专生的专业潜能。而中专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参与电子信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导致了其专业课程水平的缺失。例如,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中专生因自身学历较低,失去了与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等参与就业竞争的信心;对于电子信息课程缺少全面的认识,削弱了其学好电子信息课程的信心。

二、电子信息课程教学的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教师能力的高低是影响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若没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即使有良好的学校环境与先进的教学设备,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成果。因此学校应将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管理的重点,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打造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理论深厚、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2.调整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教学内容的改进。应着力改变过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如果仅仅侧重理论的灌输,而与实际例子脱离,学生可能在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后,依然无法真正理解课程的实际作用,在学习兴趣培养上是不利的。为此,应结合电子信息专业发展现状,基于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调整,重点突出应用性更强的信息系统、电子电路、通信工程等方面知识的综合调配,将落后的知识或者没有应用价值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同时拓宽知识面,将信息论与编码、计算机网络等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纳入教学计划。把图像处理技术、数字语音、数字视频技术等信息前沿技术充实到教学体系中,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和掌握,专业当前的最新理论和技术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应坚持引导开发教学,适时采用多媒体将一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实例带到现场进行演示,让学生在演示和操作中提升兴趣,调动动手实践的积极性。

3.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校企合作是未来技术类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定期聘请电子信息专业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授课,使学生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以及最新的行业动态。同时与有关的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学生在企业内的实际学习增长学生的见识同时拓宽了视野,了解声场管理等业务,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4.鼓励大家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竞赛。通过鼓励大家参加各种学科竞赛、相关社团和科技创作,可以提高大家的实践能力。这些科技活动主要包括专题的电子设计和制作、电器维修活动等课余科技活动,还包括学术活动,主要是在学生中选拔实践能力强的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科研风气;另外举行科技创业大赛,成立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团队,对外承接电子信息技术的设计任务。这都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起到极大地帮助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专业课程体系与专业培养计划也应及时更新。因此,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将科学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及时地融入专业教学中,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国旺,闫旭东,谭保华,童亚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08:120-122.

电子科学与技术 篇4

在国家倡导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黑龙江工程学院制定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和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发展战略。本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积极响应学校的战略规划,对实验课程进行改革,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也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前沿性学科。本专业强调光机电结合,以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近代物理基本理论为基础,以传统光学理论和现代光电子学理论为指导,以光电子器件、设备及系统相关的光电信号检测及光信号处理为训练平台,同时适时增添光电子学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学习内容。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光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掌握一些常用的光学技术信息化方法。同时,以光电应用技术实验室为平台,开展光电子器件研发、光电技术应用等方向的研究,提升就业竞争力。

1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意义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是学习和巩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强化科学态度,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性教学课程,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不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关系到学生学习态度、科学理念和创新意识能力的塑造与培养。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战略指引下,通过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可以构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给学生营造应用性学习的实验环境和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能为黑龙江工程学院实现“卓越后备工程师人才培养”战略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方法

3.1 建立电子科学与技术创新团队

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课程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建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与发明创新学习团队,使学生结合理论课程了解这些内容在新科技中的应用,如:开设光电新技术、发光器件与显示技术等选修课,还需开设一些与现代科学创新相关内容的新实验,使学生在实践和动手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中潜移默化给学生建立起实践和创新思维。

3.2 开展适应“卓越后备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实验教学课程

在黑龙江工程学院“卓越后备工程师人才培养”战略的指导下,让学生能更加系统地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知识,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方面的近现代科技进步成果,使学生不但能使用新的实验仪器、工具以及新的实验手段来开展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实验,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及课题研究等课外活动来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3 灵活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

在每个学期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开始之前,可以将专业知识和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项目结合起来,设计合适的题目,使实验课内容尽量贴近工程实际,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题,从实验题目的确定、实验过程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实现到最后的答辩,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修正设计方法,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先进的思想、方法、技术带到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中。

3.4 建立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实验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为了将理论与实验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让每个教师既承担本科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又承担“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这既能保证课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脱节,又进一步培养和锻炼了师资队伍,从而达到教师与学生从教室到实验室的有机结合。在具体的实验考核过程中,让学生做出系统的设计。这种考核方式既可以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学校应不断地通过开放实验及综合实验设计等多种措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来提高学生实验素养,建立完备的实验课程成绩考核制度。

4 结语

本文根据黑龙江工程学院特色的发展要求,论述了对电子科学与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实践的必要性,尤其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笔者提倡在实验课程设计过程中,注重对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了解每个实验的实际应用所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沟通协作能力。

摘要: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课程是培养本科生专业实践素养的重要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实验基础理论和技术,以光电应用技术实验室为平台,开展光电子器件研发、光电技术应用等方向的研究,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根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从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法做一些改进,为培养创新型工程师打下夯实的基础。通过建立完备的实验课程成绩考核制度,更好的开放实验以及综合实验设计等多种措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提高学生实验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电子科学,实验改革,创新培养,实验考核

参考文献

[1]徐友龙,徐卓,刘纯亮,等.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初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z1).

[2]黄启俊,易凡,常胜,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z1).

[3]傅越千,苏树兵.应用型本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9(6).

[4]胡杰,张文栋,李国才.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9).

电子科学与技术简历 篇5

姓 名: 身份证: XXXX 照片

民 族: 汉 目前所在地: XXXX

年 龄: 26 岁 户口所在地: XXX

婚姻状况: 未婚 联系方式: XXXXX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应聘职位: 电子工程师、 生产管理、 电气工程师

工作年限: 5 职称: 高级

求职类型: 全职 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3500以上 工作地: XXX XXX XXX

工作经历 8月-10月 XXX市毅力集团 电子工程师

月-11月 XXX富士康集团 助理工程师

2011月-12月XX市奥托泰电器制品厂 开发工程师

2012月-2006年5月XX市新兴实业有限公司开发部总工程师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Xxx工业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日期: 207月

所学专业一: 电子技术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

培训经历 1995年9月-7月 就读广西腾县高中

199月-年7月 xx工业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外语水平: 一般

国语水平: 精通 粤语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电子科学与技术 篇6

关键词:指导思想;教学大纲;教学方法

我校通信学院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经有十余年,从开始的理学专业到现在的工学专业,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但从学生的反馈以及老师的教学中,发现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去大量一、二流开设本专业的院校调研等手段,不断总结改进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近几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毕业生们普遍反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的专业特征不明显,缺乏竞争力。也有不少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虽然了解很多知识,但存在知识运用能力及动手能力差的问题。所以需要及时调整专业体系,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本着“改造、充实、发展、创新”的思路,调整专业和专业基础课,增加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比例,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逐步向培养具有复合型专门人才过渡。

二、完善的专业体系的构建

1.指导思想

依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原有本科生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造、调整和重组,删减用得较少的课程,增加有生命力的前沿课程和拓宽知识面的跨系选修课程,增强专业适应性,使学生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专业平衡发展。从而制定出本科生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1)特色

为了保证学生高效率学习,在一、二年级可以将教学任务适当加强。将语言类课程提到一年级第一学期及第二学期与高数和工程数学课程同时上。这样在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中可直接对计算机语言加以应用。

(2)加强专业基础课

如电路分析基础及实验、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信号处理等课程必须具有坚实的基础,必须结合软硬件设计进行学习。

(3)开设课组体系

对电子线路类、信号处理类、通信原理等本院学生通学的课程可按照课程难度及开设学期设立课程组,在同一时间授课,学生可按照自己的程度及将来从事的专业方向进行选课。将这些专业基础课程全年两学期均开设,提供学生在跟不上进度时,可在下一学期选择相同课程。

2.覆盖面宽的教学大纲

大力加强课程教学和训练主要环节的建设,课程大纲和实践环节的大纲要相辅相成;基础课程大纲和后续课程大纲要衔接自然,根据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不断更新大纲内容,更好地解决学科基础课程与新知识的关系。

3.高效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的艺术,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适时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新技术,以动画、图表、计算机软件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讓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信息量。鼓励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程辅助教学。

4.实践能力的培养

(1)加强课内实验教学

对待所有的实验和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绝对不能流于形式,老师一定要加强管理和考核环节。

(2)加强课外科技活动

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中心、专业课实验室为实践教学的基础,成立学生的创新实践基地。利用开放实验室的资源,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创新实践。

(3)改变实习走过程的状态

大学四年所有的实习环节必须在完善基础实验设施的基础上,广泛与企业和科研单位联系,建立健全校外实践基地,共同培养人才,开展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创新人才

学院现任的教师中30到40岁的老师占了大部分,这些教师正值成熟时期,精力充沛,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计算机、多媒体都很熟悉,学习理解新生事物能力比较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但是同样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需要为教师创造科研环境,制定一定的进修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实战能力,这样教师的创新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学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必将面临更大的发展和更快的知识技术更新。这对于建设好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有不断改革和探索,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许福永.关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建议[J].高等理科教育,1999(12).

[2]电子信息科学基础教程研究组.电子信息科学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12.

电子科学与技术 篇7

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自设立以来,招生情况和就业情况较好。但人才的培养数量和专业方向结构都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着一定差距。为了适应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应用型、实用型的复合人才的迫切需要,加快培养造就高层次科技研发人才和产业技术人才,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研究。

二、专业建设与改革措施

1.改进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在广泛调研本专业建设现状和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学校定位和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如下: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具备信息处理软件设计和信息处理硬件设计能力,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应用型人才。

2.课程体系改革。基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进,对培养目标的达成以及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具体措施包括:(1)删除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性小的课程,适当减少部分对本专业而言过多的课程学时,新开设有利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或实践,增加与本专业相关性大的课程学时。(2)在课程组织上,对所有专业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突出每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课程的关联性,避免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形成了信息处理理论、信息处理软件设计和信息处理硬件设计三个课程群。(3)制定完善的、符合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大纲、教案和课程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1]。

3.教学内容改革。(1)删减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积极将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引入课程教学,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2)稳步推进双语教学。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继续采用双语教学的同时,在“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合作办学班教学中采用了双语教学。

4.教材选用和建设。选用适合本系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教学实际需要的近年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各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同时,鼓励有造诣的教师编写具有学校和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质量较高的教材。

5.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1)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因材施教,采用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2)改变学生被动式学习方式,建立了适应本专业的比较完整的自主研究式学习环境,并着重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和教师的研究项目,提前进入研究式的学习之中。(3)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组织教学。鼓励教师科学合理使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例如利用视频、动画等技术将枯燥的过程可视化,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同时加强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6.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整体师资力量在专业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为此本专业积极引进高学历和高职称教师,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教学、科研和产学研用等方面的领军作用。(2)挖掘中青年教师的潜力,兼顾当前使用和长远培养,逐步形成符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师梯队。鼓励、支持和督促本专业教师通过短期培训或以访问学者的方式,到国外进行学习,提升教学科研水平。(3)鼓励本专业教师到企业、研究机构以及校内外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工程实践训练,培养科研和动手操作能力,着力培养实践教学能力较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4)加大对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力度,建立健全师资培养、培训机制。实行导师帮带制度,帮助、引导青年教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进行专业研究,尽快提高教学能力。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种专业活动、参与专业课题研究,鼓励青年教师提高科研能力。(5)鼓励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推进教师间开展经验交流的同时,鼓励教学改革研究,重点支持与课程建设关系密切的,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等方面开展的改革与研究项目;同时注重教改研究成果的实践和应用,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及时融入课程建设当中。

7.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为了最大发挥本专业的特色,培养出新型专业人才,必须做到专业计划设置的合理性与教学管理的协调一致[3]。(1)根据课程建设目标,对重点建设课程按校级优秀课的标准规范教学。(2)加强对考试考核环节的管理和改革。加强课程试题库建设,推进教考分离;改进考核方式、方法,促使课程考核更加科学;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3)按照学院的课程评估体系,对本系重要课程进行评估。

8.实践教学改革。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特色,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如下改革:(1)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科学构建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应当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切实加强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不断增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数量。(2)采用以导师制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3)开展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进行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及最终评价等过程。让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了解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锻炼操作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协同合作的品质,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4)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借助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十三五”综合投资规划项目资金、天津市“重中之重”等经费,不断充实完善DSP实验室和信号与系统实验室。

三、改革实施成果与总结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使得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并提高了专业领域的实验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本专业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学生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考研和就业率也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国旺,闫旭东,谭保华,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08):120-122.

[2]谭会生,朱晓青,易吉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4):13-14,23.

电子科学与技术 篇8

一、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

目前, 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主要面向长三角地区庞大的微电子、光电子、光伏和新能源行业, 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的。但是也应该注意到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的分布不均, 分类较细, 且发展变化较快。另外, 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结构具有多样性, 既有劳动密集型的大型企业、大公司, 更多的是小公司和小企业;既有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 更有合资、独资的外企。因此, 社会需求与本专业毕业生的供需矛盾还会继续存在。

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本专业培养具备微电子、光电子领域的宽厚专业基础知识, 熟练实验技能, 能掌握电子材料、电子器件、微电子和光电子系统的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开发和设计技能, 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能够在该领域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光电材料及器件、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工程技术人才。并且结合我校“大工程观”人才培养特色, 依据“卓越工程师”教育理念下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原则, 培养适应微电子和新兴光电行业乃至区域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工程技术型人才。

三、本科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路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参照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 以及专业下设微电子、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两个本科培养方向的思路制定。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工程能力, 使毕业生能满足长三角地区微电子、光电子和新能源行业发展的需求。微电子方向的课程设置专注于电子材料与电子器件、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方面,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方向则偏向于光电信息、光电材料与光电器件方面。

四、本科培养方案的改革探索

要实现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适应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 并结合我校学科发展方向和特色, 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 并对省内外几所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调研, 最终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主要内容如下:

1. 培养方案的模块化设计。

在设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整体框架时, 根据“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和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下, 专业培养方案分人文与社会科学、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三个模块, 下设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在前两年学习相同的课程, 到大三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方向, 选修各自方向的专业课。由于两个方向的不同培养要求, 因此在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方面设置限选模块, 每个专业方向必须修满相应的学分才能毕业。

2. 改革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是为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因此, 在保留了原有电子信息类专业通常所开设的电子类课程外, 增加了与专业相关的课程, 如EDA技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物理光学、应用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等课程, 删减了原先与物理类相关的一些课程, 如物理学史、原子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等, 并删减了一些计算机软件类课程, 如C++程序设计、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专业基础选修课程分方向限选模块, 两个专业方向对应有不同的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3. 优化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是整个专业教育中的主干部分, 微电子方向的课程设置紧紧围绕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设计方向, 开设有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工艺原理与技术、工艺与器件可靠性分析、半导体测试技术、现代电子材料及元器件、集成电路工艺与器件模拟等课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方向围绕光电材料和光纤通信方向, 开设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检测原理与技术、太阳能电池原理与技术、光纤传感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等课程。另外专业课程里面还设置有专业实验, 通过加强实验环节, 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

五、与省内外专业人才培养的区别

具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各大高校分布在不同的地区, 服务于不同的区域经济, 这就要求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区域化、差异化。我们分析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徐州工程学院这五所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不仅使我们能学习到其他高校的先进办学理念、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 也可以发现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定位。

各个学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据自身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区域经济要求确定专业的发展定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人才培养定位于能从事电子元器件、电子电路乃至电子集成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浙江工业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光通信、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的人才。苏州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在培养能够在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与系统等领域从事各类系统级、板级和芯片级研发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南京理工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是突出光电技术和微电子与信息处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以光电成像探测理论与技术及微电子理论与技术为专业特色。徐州工程学院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定位在培养能从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而我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于服务长三角地区半导体和新能源行业, 培养能从事集成电路设计与开发、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发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2. 课程体系。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生设计、开发电子元器件、电子电路系统、电子集成系统的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通信电子电路、EDA技术、薄膜物理与技术、电子材料与电子器件、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原理和应用、现代DSP技术及应用等专业课程。浙江工业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生设计、开发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的能力, 开设了电路原理、模电数电、通信电子线路、集成电路设计、光纤通信原理、光网络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等专业课程, 以及电子线路CAD实验、单片机综合实验、通信原理实验、通信电子线路大型实验、微电子基础实验、半导体器件仿真大型实验、集成电路设计大型实验等实验类课程。苏州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生设计与开发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与系统, 从事各类系统级、板级和芯片级研发工作的能力, 开设了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电子线路CAD、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VLSI设计基础等专业课程, 以及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信号与电路基础实验、电子线路实验、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等实验类课程。南京理工大学培养学生从事光电子器件、光电系统和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应用的能力, 开设了信号与系统、光学、光电信号处理、光辐射测量、光电子器件、光电成像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技术、显示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线路、电视原理等专业课程。徐州工程学院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生设计与开发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能力, 开设有信号与系统、光电子学、光电子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光伏材料等专业课程, 以及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等实践性课程。我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设计与制备能力, 开设有半导体物理学、半导体器件原理、MEMS技术、微电子工艺原理与技术、薄膜材料及制备技术、工艺与器件可靠性分析、集成电路工艺与器件模拟、EDA技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检测原理与技术、太阳能电池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等专业课程, 以及近代物理实验、专业实验等实验类课程。

3. 人才培养特色。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是注重集成电路设计、系统集成方面能力的培养。浙江工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注重光纤通信、集成电路设计方面能力的培养。苏州大学的人才培养注重电路与系统设计、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方面能力的培养。南京理工大学的人才培养注重光电技术和微电子与信息处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以光电成像探测理论与技术及微电子理论与技术为专业特色。徐州工程学院的人才培养注重光电材料与器件方面能力的培养。我校的人才培养注重电子材料与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开发、集成电路设计方面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鹤鸣, 范红, 施伟华, 徐宁.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A]//电子高等教育年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7-20.

[2]罗胜钦, 王遵彤, 万国春, 张志峰.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初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9, (31) :89.

电子科学与技术 篇9

一、我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我院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实行“3+1”的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在校内学习相关的理论和实验,最后一年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在校内的课程安排中,理论与实验课程的比例为1:1,实验课程不仅有一门课程的独立实验,也有多门课程在一起的综合实验,所有的实验均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在校外,由实训基地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师进行上课,真实案例讲解。通过这两方面的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具备实际项目的开发经验。

“3+1”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培养出来的电子人才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在校内实践能力差的同学,通过最后1年的实践,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且学习比较吃力。如何有效提高在校内“3”年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普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校企合作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由于校内教师资源有限,双师型教师比例不够,再加上实验室条件的限制,导致实践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确实需要企业在人力、物力上提供支持,确保培养出来的电子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达到误差最小。因此找到一个与自己专业对口的企业是首要任务。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包括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两项内容,培养出来的学生需要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科学及电子信息产业等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工作。针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希望寻找“中兴通讯”作为合作伙伴。中兴通讯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中兴通讯已全面服务于全球主流运营商及企业网客户,智能终端发货量位居全球第六及美国前四,并被誉为“智慧城市的标杆企业”。因此,中兴通讯是与我专业人才培养对口、实力强大、技术先进、研发能力极强的大型企业。对我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1、校企合作明确人才具体需求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要与社会需求、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对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本科培养需要覆盖全产业链用人的需要,满足各类岗位需求,包括研发、市场、工程和管理等工作岗位类型。要求毕业生具备这些岗位需要的基本知识、专业能力及基本素质,能够在工作中快速学习、快速成长、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具体岗位和能力要求如图1、表1所示。

2、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比较宽泛,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训课程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因此,需要结合电子相关岗位的岗位需求与企业合作共同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对电子相关岗位需求的分析,可以得知企业对电子专业人才的知识需求与能力需求。因此,构建了基于技术技能本位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专业知识结构及相关技能课程关系如下图2所示。在计算机知识、电路与电子学知识、网络与通信知识基础上构建专业基础知识主线,结合工作过程由具体课程对知识原理、工程设计、配置调试、应用科研专业知识与应用主线的每个环节进行支撑。专业知识主线符合通信运营商业务运营现状,满足移动和固网融合、全程全网的专业知识要求,主要专业课程如图3所示。

3、实验实训环节的改进

实验、实训环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备环节,目前的实验实训项目多数为基础性的知识点验证,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把握不够,不能将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践中去。

通过与企业的探讨,对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关注点从原来的实验项目转变为实践能力知识点,将培养学生需要完成的专业实践能力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形成完整的实践能力知识体系,为学生设计提供远多于实践学时要求的实验项目,体现基础型→提高型→挑战型不同程度。实训平台结合专业知识应用主线,体现实践能力培养的连贯性。实训平台设置与工程实践教学环境匹配,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方式,如认知实践课、课程设计、专业实训、应用科研实验等。实践教学平台如图4所示。

实验实训内容也由原来的基础性实验扩展到了具有应用价值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如XPON光接入网络实验系统、光传输系统实验系统(SDH)、PTN分组光网络传输实验系统、视频会议实验系统等。

4、校企合作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质量

校企合作不仅在学生的培养上具有优势,对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也提供了一定的机制。

(1)行业项目顶岗培训

开放行业信息化项目资源,让高校师资与企业应用科研人员一起参与应用科研开发,并参与到工程交付环节,以实际的岗位和工作进行定岗培训。

(2)校企共建科研团队

由企业工程师与学校教师一起共同承担科研任务,共同研发科研产品,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3)提供科研培训

针对高校的师资在技术层面的科研能力及科研管理进行系统化培训,由企业组织师资在每年的暑期到企业进行科研管理能力培养。

四、结语

以校企合作的方式促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不仅保证了实践教学的效果,也促进了师资水平的提高。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百分之百的参与实践教学的方方面面,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践课堂教学、实验室建设等,保证了实践教学切实以项目驱动、真实案例授课讲解。以这样的方式在校培养三年,使得学生已经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人才质量。再通过大四一年的企业实训锻炼,使学生在能力、素质上又有了很大的进步。这种四年不间断的实训实践,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兴芬.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内涵建设及其管理机制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9:117-119+122.

[2]张忠祥,范程华,张量,陈明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06:46-49+55.

[3]韦佳,倪杰,吴远征.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创建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03:207-210.

[4]黄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144-147.

[5]雷大军,黄铁铁,姚敏,曾晓华,董辉.应用型本科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8:178-180+219.

[6]沈忠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5,11:48-49.

[7]郭慧,贺杰.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梧州学院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4:55-57.

电子科学与技术 篇10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大学物理,授课内容设置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形态的学科,其研究的内容包括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基本规律。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方面,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1]。由于大学物理对于其他自然学科和工程技术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成了所有理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在为学生打好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将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A类、B类和自选专题类。其中A类为核心内容、共74条,涉及了力学、振动与波、热学、电磁学、光学、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量子物理基础等,建议学时数不少于126学时,A类内容可理解为学生的必学内容。B类为扩展内容、共51条,为各校根据自身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选学的内容。

(二)能力培养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要求教师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独立思考、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以及通过观察、分析、演绎、归纳、科学抽象、类比联想等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建立物理模型、运用物理语言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要求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仅要求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也要求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并有效结合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强调了习题和考核的重要性。

二、福建农林大学制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

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社会对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福建农林大学在2011年出台了《关于制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并对本校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原则意见》关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和学时设置的基本原则有: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重新整合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基础与增强适应性有机结合,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适度减少必修课比重,增加选修课的比重。

三、福建农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现状

按照学校最新的《原则意见》,新修订的2011级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在课程设置特别是学时安排上都比以前有较大的改动。由于《原则意见》要求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整合,并要求在加强基础与增强适应性结合的同时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即要求新修订的培养计划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实践教学和选修课的学时,这必定削减了其他课程特别是“大学物理”这类公共基础课的授课学时。

按照《原则意见》对于“大学物理”授课学时的安排,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时数为102学时,第一学期52学时,第二学期50学时。其他理工类专业和农林学科专业学时分别只有72学时和48学时,均没有达到《基本要求》的学时数要求。

由于学时数少,无法满足A类核心内容的授课要求,使得在授课内容安排上只能侧重于基础性和与本专业最为相关的内容。这必定破坏了大学物理基本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更无法从深度和广度上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从而导致无法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

四、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授课内容设置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对物理知识要求较高的理工类专业。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了《专业规范》中要求的5个方向中的两个,分别是光电子技术方向和微电子技术方向。

针对福建农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以及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物理”的现状和《基本要求》对授课学时的要求,结合《专业规范》对于“大学物理”知识的要求,对福建农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授课学时和授课内容进行了设置,课程授课学时数设置为126学时,第一学期66学时,第二学期60学时,涵盖了《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所有74条A类教学内容和部分B类内容,并对每部分内容的授课学时数进行了安排,同时兼

顾了习题讲解所需的学时。详细的学时数安排如下。

(一)力学

尽管力学部分的知识点对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后续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没有太多的直接关联,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矢量运算和微积分等数学工具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力学中质点、刚体、理想流体等概念的学习,可以逐步使学生学会建立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变力做功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利用微元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巧。所以将力学部分作为“大学物理”课程学习的第一部分。

由于力学中大部分概念在中学时已经接触,所以在本部分学时的分配上,侧重于角动量、刚体和流体等概念,避免与中学重复。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表。

(二)振动与波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振动和波动的物理图像,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相位和相位差、振动方程、波动方程、波函数的物理意义,为后续电磁波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

(三)热学

热力学基本定律是《专业规范》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学习微观粒子状态描述的必备基础知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概念,以及“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统计规律,并初步理解科学研究的建模方法。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

(四)电磁学

电磁学对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微电子方向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通过本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电磁场的概念及场的研究方法,同时有助于加强学生运用微积分解决问题的训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路”和“场”处理电磁问题的方法。所以电磁学是本专业学生重点学习的物理内容之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

(五)光学

光学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光电子方向学生学习光电子技术、光电子器件等内容的基础。本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光栅光谱的特征及光谱分析的意义,了解光学精密仪器的原理和方法。光学部分也是本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之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

(六)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

讲授本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可帮助学生建立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并区别于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从而使学生对物理学所描述的时空观有了完整的认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物理素养。本部分内容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后续课程关联较少,所以学时的安排相对较少。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

(七)量子物理基础

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有“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等课程。学习这些课程的必备基础知识即是“量子力学”。由于后续课程“量子力学”只有36学时,“大学物理”所讲授的“量子物理基础”起到了帮学生建立物质波粒二象性和量子化概念,从经典物理过渡到量子物理的重要作用,并弥补了“量子力学”学时较少而无法讲授所有概念的不足。同时,通过几个重要实验和模型的学习,给学生以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的启迪。本部分内容的安排同时考虑的避免与后续课程相关内容的重复。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

五、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考核

参照《基本要求》中对“大学物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习题和考核等方面的要求,福建农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的交流和互动,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对物理概念、定律、定理的分析和讲授,深入介绍各种物理规律的来龙去脉、各种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教学手段上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利用视频,动画等资料帮助学生观察和理解物理现象。同时也加强习题的讲解分析及考核,习题讲解采用平时难题讲解与期末所有习题集中讲解的方式。平时的习题和期末卷面考核分别占期末总评成绩的20%—30%和70%—80%。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以2010年版《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为依据[2],参照福建农林大学《关于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结合福建农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特点,设置了该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授课内容。课程总学时126学时,第一学期66学时,第二学期60学时,涵盖了《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所有A类教学内容和部分B类内容。授课内容的安排保证了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本专业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电子科学与技术 篇11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

引言: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提出是以计算机为一种现代的科技应用技术工具,通过人类的有效应用完成相关信息技术的处理和应用,从而提高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有效制定,保证计算机相关内容的合理化发展。根据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相关内在联系进行系统的数据分析,合理的认识计算机相关的特点,以合理的计算机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机系统内容结构、计算机软、硬件处理方法、计算机实效应用方法、计算机网络运维处理过程、人工智能管理进行有效的信息技术分析,从而完成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电子信息计算管理应用。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科学技术通过对通信科学技术的相关联系,加深信息社会的管理进行,提高计算机系统的相关性能处理,加快计算机相关元器件的管理,保证计算机相关结构的有效实现,从而深化计算机智能化、集成化、运维化、应用化计算机软件的有效处理,实现全球化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职称下,相关信息资源数据的有效共享,提高计算机网络相关数据的合理管控,保证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有效技术管理和支持。科学家通过对计算机的研究,将计算机有巨型化、机械化逐步发展为微型化、网络化、职能化、多功能化的计算管理,保证了信息数据的有效管理,加强计算机相关设计和制造的有效处理方式,提高计算机信息化运维,保证电子市场商业化、人工管理智能化、网络信息运维通信化等技术功能的综合应用。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计算机水平快速发展的成果,是属于计算机科学范围内的。电子信息技术通过对电子和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进行有效的设计,保证使用电子数据、制造产业化信息产品管理,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微波控制技术等相关数据的有效分析。电子信息化科学知识体系结构可以按照电路与电子相关知识领域将电路数据、电子备件、数字逻辑系统和微波系统、通信系统进行区分,电磁场技术有电磁波和微波进行数据控制,信息处理方式由信号和系统、自动化信息控制、随机信号分析控制和数字信号处理等模块组成,计算机相关数据信息有计算机系统、程序控制系统、网络设计技术系统和嵌入式管理模块系统组成。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电子信息系统的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系统是电子技术和电磁技术的相关应用,这些技术对计算机和微电子控制技术有很大的影响。电子信息工程通过对计算机现代化数据分析,对电子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控制和信息处理,保证相关信息的有效获得和合理管理,对电子设备和电子信息系统进行开发、设计和利用,保证电子信息工程的社会管理影响力。例如,在3G网络电话数据传输中如何实现实时、准确、清晰的图像传输。通过对电子信息数据相关知识的分析,提高电子技术相关产品的处理,保证电子信息工程系统技术的有效应用。

信息化系统的社会管理是以人类社会的发展为基础分类要求,按照合理的信息化社会分工进行管理,保证社会相关各个领域数据的准确生产、有效服务、合理化管理,加深生活中各個方面的信息技术规划和开发,实现不同信息数据资源的相互沟通,从而提高整体社会生活、经济状态、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等问题的有效提高。社会化信息产品的实现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手段,通过计算机系统的二进制编码完成对计算机系统数据、文字、声音、图像等内容的表现,合理的管理和存储相关数据,是信息产业化技术管理可以更好的完成计算机数字逻辑的有效发展。在信息数据处理中,比特是计算机数据信息中的单元,是组成信息化数据相关内容的基本单位,通过对数字化信息的管理,加深高效数字技术的生产,保证高质量产品的有效提高,使人们可以在社会生活中认识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例如,手机就是得益于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数字技术,加快手机信号的传输,通过网络运营商的供给和控制,加快计算机相关数据的有效控制,建立合理的数字计算机管理模式,通过网络相识链接相关数字化电子信息产品的广泛应用,保证电子数字化消费产品的有效发展,提高电子设备数据化分析的有效控制,更新信息化电子技术设备的有效维护。移动数据通信网络,将信息的有效管理,提高了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保证了网络化数字信息的有效实现,建立合理的数字网络化信息平台。通过网络化控制,突破了原有的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实现了网络线上相关信息的实时同步、人与人之间、信息与信息之间的交流和互通,将全球世界的各个网络进行有效的布局,完成计算机数据的有效连接,从而构成网络化数据信息平台,完成信息网络化同步提取和管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相关研究,认识信息收集、处理、区分、交换、存储等问题的有效控制,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系统、网络化数据相互联系,保证计算机科学技术可以同步快速发展,完成信息数据的实时对接。微通信电子技术、通信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化技术管理都由计算机系统应用逐步发展开来,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化处理,加深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保证计算机社会发展的有效实现,保证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同步提高,从而更好的完善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相关问题的有效处理。电子信息发展到今天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通过对电子信息技术的相关需求处理和分析,认识我国目前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情况,合理的分析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不足,从而更好的加深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研究,从而更大范围的保证相关数据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孙景琪著.《电子信息技术概论》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3,1001:15-107

[2]阎照文著.《电子信息技术综合实验原理与方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8,0901:17-96

电子科学与技术 篇12

关键词:卓越计划,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能力

随着全球化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在近十年来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总产值保持24%的增长率,远高于预定的7.18%增长率。“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对高新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有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电子信息相关制造业虽已初具规模,但核心技术上还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振兴需要大量高层次的信息技术人才。因此“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计划”)已成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1][2]。

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研究机会计划”,著名的“伯克利”模式,德国的“双元培训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式培训”,到国内高校广泛开展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都充分证明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越来越得到高校的重视,是高等教育改革尝试中的重要内容[3][4]。近年来,国内高校在借鉴欧美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已全面启动以“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加强实践实验教学,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旨在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5][6]。

2013年,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同专业江苏省属高校唯一),同年,通过教育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专业全国第四、江苏首个)。为实施好“卓越计划”,本专业拟以电子信息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目标驱动,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的宏观要求,以及本校制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对课程体系实施模块化教学的改革,整合教学内容,重构课程体系,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研究.本文将围绕“卓越计划”的实施目标,以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实施“卓越计划”的实践为例,探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理论及其实践。

1完善多元课程体系,展现信息电子融合特色

本专业顺应光电信息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坚持以符合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等文件要求,以光通信技术、光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交叉和融合为特色,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创新拓展”多元课程体系。

在通识教育类中,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视野,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以及军事理论和体育等课程,这些课程始终贯穿于整个本科学习阶段,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

在专业教育类中,构建了“四模块、三系列”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程分成四大模块:即电工电子基础、光电子基础、光通信基础和微电子基础,开设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线路”、“通信电子线路”、“物理光学”、“固体电子学导论”等课程。在专业方向课程上设置了光电子、光通信和微电子三个系列课程,在光电子方向开设了“光电子学”、“激光技术与应用”、“集成光电子器件”等课程;在光通信方向开设了“通信原理”、“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光纤传输技术”等课程;在微电子方向开设了“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集成电路与CAD”等课程。整个课程体系结构完善、层次清晰、内容丰富。为了打破专业方向间的壁垒,增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结合,本专业开设了光电传感技术、光电检测与信号处理等课程,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和光电子、微电子交叉融合的最新发展。

在创新拓展模块中,本专业通过课内和课外两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内,增加了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比例,引入了先进的研究型教学理念;在课外,借助开放实验、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科技社团活动等方式,实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训练的全覆盖。此外,依托本专业的优质软硬件资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师资力量(省级电子创新类竞赛教练团队),鼓励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战中得以进一步提高。

2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凸显创新能力培养特色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本专业秉承“强调学用结合,注重能力训练,倡导创新拓展,培养电子科学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教学理念,构建了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层次为基础实践能力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既考虑共性需求,又兼顾特殊要求,设计了系统完整的专业基础实验模块。首先构建了通用基本技能实验模块,主要是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组装和测试技能,这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都应当具备的实验技能;其次根据不同的方向要求,构建了专业基本技能模块。比如微电子方向的半导体器件设计模块和集成电路设计模块,光电子方向的物理光学模块和激光原理模块等。

第二层次为综合设计能力训练。它通过构建课程设计、综合设计、毕业设计和专题研讨等实验实践模块,实现不同知识点、不同课程和不同方向之间的知识整合、重构和融合,其目标为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观点和团队合作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增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延续性,对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电子科学综合设计等实践性环节课程大纲进行了修订,增加光电选修模块内容,新出台了《南京邮电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工作规定》等相关文件,以突出毕业设计的工程设计性,强化毕业设计的专业相关度。以上措施,加强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学习的关联性和一致性。此外,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相关的工程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实习实训实践平台。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教学基础条件。

3结论

在以“四位一体”多元课程体系和“三纵三横”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过程中,本专业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各种学科竞赛中成绩优异。近5年来,共有46人次获国家级/国际级奖项、77人次获省级奖项。此外,本专业鼓励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组织优秀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近三年来,本科生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有5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占43%,省部级项目占11%,市厅级占15%,横向及其他占26%。学生获得的3项省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均来源于国家科研项目,参与的横向开发“集成电路芯片测试仪”、“实验教学示范系统”、“电子竞赛综合训练实验箱”等自制实验设备项目成果,已经批量应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获得了显著效果。由此也证明了南京邮电大学在探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改革及其实践方面已经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要求与工程教育认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

[2]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

[3]刘凤春.面向卓越计划的“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2011,33,5.

[4]陈志刚等.地方高校工程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

[5]谢华林等.化工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探索[J].大学教育,2016,4.

上一篇:职高语文课堂下一篇:物理教学与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