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参与度

2024-09-03

讨论参与度(精选8篇)

讨论参与度 篇1

►►一、背景资料

自股改以来, 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了重大发展, 与此同时, 再融资市场也得到了长足进步。随着定向增发项目的增长, 对于影响定向增发参与收益因素的研究也日渐兴起。市场的参与角度也各不一致, 有基于盈余管理的分析 (李升高, 2011) , 亦有对控股股东决策动机及特征的解析 (杨靖、许年行、王琨;2011) , 还有从公告效应 (王敏, 2011) 出发进行分析。本文对上市公司做了初步分类, 就项目融资企业, 从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盈利能力和趋势、成长性和趋势、产能利用情况、非融资现金流情况五个维度来考量项目融资公司的属性。对样本在关键时点的收益情况做了讨论。结果表明对于重大资产重组企业, 事前参与能获得相当的相对收益, 而项目融资这主要受基本面情况影响。不同于一般逻辑上的判断, 大股东参与的增发项目在预案日及解禁日后走势均相对较强。

►►二、中国定向增发的发展情况及业务流程

随着股改的进行和《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实施, 其发展也进入了井喷阶段。在股权分置时代, 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再融资的利益逻辑在于:公司融资后向大股东购买资产, 而由于其所持的为非流通股权, 资产交割后的盈利能力与大股东的相关度大为降低, 流通股东的利益则很有可能随着资产收益情况的恶化而受损。

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 大股东在定向增发中注入资产而获得的股份因在3年锁定期后即可上市流通, 故而其有将较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以博取解禁后二级市场的流通溢价。再融资市场也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圈钱市场。2006年5月8日正式施行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在《公司法》、《证券法》的基础上, 对上市公司证券发行做了更为精细地规定。《办法》的出台, 促使了定向增发在上市企业再融资手段的占比呈上升趋势。

普通的定向增发通常需要经历董事会决议, 预案公告、股东大会通过日、发审委审核通过日、增发公告日、解禁日五个流程。

董事会决议, 预案公告:其通常规定了发行种类、发行时间和安排、发行对象、发行价格和定价方式 (定价基准日) 等内容。这一时点较为重要, 因为定价基准日一般是预案公告日, 故该意向一般是保密的, 同时投行一般会提前参与预案讨论过程并与机构沟通。

股东大会通过日:董事会择日将预案提请股东大会审批。

发审委审核通过日:公司在预案批准之后, 开始接触机构投资者。如果能顺利通过证监会审核, 则在拿到审批后六个月内组织发行。

增发公告日:上市公司公告增发以及股票上市。

解禁日:有锁定义务的股票在锁定期后解禁上市。

►►三、定向增发的投资逻辑

我们将上升公司再融资动机简单地分成三类:财务结构改变额融资、资产及相关资源地重组、未来发展的需要。以此为出发点, 我们有如下判断:市场对于特定性事件的反应较强烈, 而投资者往往有强烈地动机去追逐事前介入的可能, 而对事后的投资机会 (至少是统计上的) 则较少关注。

如此, 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把握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投资机会。

统计上市公司预案日的属性以指导筛选现有企业从而把握事前机会。我们用几个简单指标描述公司增发前属性: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盈利能力和趋势、成长性和趋势、产能利用情况、非融资现金流情况。简单的来说, 我们认为, 1、5反映了企业要钱的急迫度, 2、3、4反映了企业要钱的合理性。认为公司质地优良、行业前景向好、产能不足同时现金流紧张的公司和除现金流紧张这点相同外其他“反过来”的公司是最有理由要钱的, 一个是再创辉煌、一个是换个行业赌一把。个人感情来说当然更喜欢前者, 并且其也更好把握 。

预案日后的机会。“好公司”在预案日后还存在介入机会以博取相对收益。

针对破发情况下的回补及有自然人及投资机构参与的增发项目的解禁日后机会做了相应讨论。

在指标选取上, 我们最初选取的公司以自2005年以来的披露增发公告的79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基础, 我们将公司增发的类型划分为项目融资、财务融资、借壳上市、资产相关四大类 (划分的依据主要出于样本规模及项目属性的考虑) 。对于资产相关类公司, 考察指标主要为置入资产质量。具体量化指标上, 我们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且摊薄后的ROE衡量盈利能力, 以ROE作为置换资产质量的衡量标准 (考虑到指标的易得性, 我们未选取从股权投资者角度来看相对更具合理性的ROIC。在成长性的衡量上, 我们以营业收入增长率为指标。

据此, 我们将初次划分的四大类公司做了进一步的细分。对项目融资公司, 我们分成ROE上升、ROE下降、成长上升、成长下降、双升、双降、双升且非融资现金流正、双升且非融资现金流负、双降且非融资现金流正、双降且非融资现金流负等子样本集以观察市场对指标的敏感度。

关键时点前后的周期为30天。同时, 预案日前后以绝对收益作为统计基础。解禁日前后则以相对收益作为统计基础。

通常的认识中, 股价的走势一般受来自于两方面的合理作用。一者是来自市场的无形之手, 另一者则是来自定向增发参与者基于利益博弈之下的有形之手。考虑到此一层面的因素, 我们加入了大股东是否参与对相对收益的影响。我们将定向增发的参与者分成大股东和机构、自然人两个部分。划分的原因在于大股东在预案日前持有筹码, 其具有事前影响股价的能力, 同时, 其对于公司的了解程度要大于场外人士, 一般来说, 大股东掏出真金白银支持公司的未来项目普遍说明其对公司前景的看好。无疑, 市场的反映会相对积极, 而由于市场的有效性, 其消息面会提前反映在股价上。另一方面, 在机构、自然人的角度看, 对其意义较重大的则是解禁日, 其无疑有使解禁日股价上涨的强烈“愿望”。而大股东在解禁日则不一定有资金的需求, 其对股价的渴求就相对较弱。

(我们的数据基于算数平均, 考虑到β值较低的银行类股票纳入统计范畴可能使得其波动较实际大。)

►►四、结论及分析

在预案公告日, 相较于项目融资、财务融资, 市场在T+1日对于资产类再融资项目的反映是极其剧烈的, 这也直接导致了资产类项目事后参与的价值大为降低。结论也表明财务融资类企业在增发上市之前的几个关键时点前后有意外的表现,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财务融资类增发企业处于募集资金的需要有股价一定诉求。对于项目融资企业而言, 市场更倾向于考虑基本面因素。考虑到简洁性, 我们没有把非融资现金流状况对相对收益的影响单独纳入。但是从统计结果来看, 市场更偏好非融资现金流为正的企业。

股东大会日与预案日相隔较近, 故而结果也类似。同时, 可以发现, 相较发行前的特定时点, 发行日前后获益的机会较小。以30日为时间窗口, 并不存在发行日后的参与机会。但是具体分项的相对走势和此前一致。我们仍保留项目融资看基本面, 资产相关看资产质量的观点, 其实质都是对或有资产的价值评估。

对于解禁日时点, 我们采取了近似的估计, 以小非解禁为准, 即除借壳上市外的增发项目, 我们以12个月作为锁定期, 借壳上市类企业以36个月作为锁定期进行近似统计。单从统计情况来看, 解禁日前后并不是一个较好的参与时点。同时, 我们发现两个样本均给出了同样的结果:即借壳上市类企业存在解禁日前的参与机会, 而资产类企业则存在着事后的参与机会。

由于项目融资企业在解禁日前后的表现均不佳, 我们为方便起见亦未将细分项目放入。但是就具体收益来看其恰好与之前的时点相反——ROE、成长性下降的企业走势相对较强,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经营情况良好的企业在解禁日前经历了一波上涨, 故对解禁显得较为敏感。这也与我们之前报告中对此类企业的长期走势判断所一致。

我们将增发企业按照大股东是否参与分为两类。在预案日、解禁日两个关键时点对其相对收益进行分析。检验发现大股东参与的增发项目能取得相对收益。

较此前的逻辑在解禁日前后的收益有些许不同, 大股东参与的增发项目在预案日及解禁日后走势均相对较强。可能的解释与之前的逻辑起点是相同的, 即大股东的利益于增发前实现, 机构的利益则实现于解禁日后, 从这个角度来看, 其在解禁日后二级市场承受的资金压力要大, 故而走势相对较弱。

通常, 根据常理, 我们会认为自然人参与的定向增发项目或多或少会涉及到诸如利益输送等灰色问题。事实上而言, 市场对于自然人的参与也是持支持态度的, 可以发现, 在预案日前后, 有自然人参与的定向增发项目, 其收益率要高于其他类型的定向增发项目。

但是, 在解禁日之后, 尽管站在自然人的角度上其具有很强的抬高股价动机, 但是其事后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 不仅在解禁日前无明显相对收益, 解禁日后的走势也远弱于无自然人参与的企业。从这个角度来看, 其所涉及的利益输送并不明显, 至少以解禁日的动机来看是不受支持的。

两项结合起来看, 反而是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定向增发项目其解禁日后上涨动力强劲。这亦有两方面的理由, 首先, 机构有于解禁日后落袋为安的动机, 其次, 由于机构投资者往往处于信息弱势地位, 其参与定向增发项目可能会涉及相关收益承诺, 这也对股价起到了支撑作用。

在我们屡屡感慨市场对于新闻性事件有着不可理喻的疯狂时, 稳扎稳打地公司似乎只有在定期公告时才能扬眉吐气一番。顺着这个想法, 我们将考察期沿着增发公告日延伸, 对扣除非经常损益及摊薄后ROE、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上升的企业进行考察

以普通三阶段增长模型作为企业内在价值的衡量标准。

undefined

我们认为在要求回报率r一定的情况下, 成长性ga、gn对公司价值有极高的弹性。而公司的内生增长率等于ROE (1-b) , 从理论上来说ROE即解释了很大一部分的企业增长源泉。经筛选出来的优秀企业能一直保持住其盈利能力, 而其回报也是可观的, 其增发公告日后1年和2年内相对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分别高达26.5%、40.62%。

摘要:随着股改的顺利进行, 创业板的推出, 股票融资在我国直接融资占比呈上升趋势。以增发和配股合计的融资规模近三年来一直高于首发募集资金规模。在增发各不同时点, 因公司类别的不同, 其股价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本文基于我国A股市场2005年-2011年的定向增发数据, 对参与机会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定向增发,融资,A股市场

参考文献

[1]李升高.关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中国总会计师2011;7

[2]杨靖、许年行、王琨.定向增发中的控股股东决策动机及特征解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9

[3]王敏.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因素分析.中国证券期货2011;8

讨论参与度 篇2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7-086-01

摘要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一直提倡德智体美综合发展,体育是练就身体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从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出发,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学生主动参与性 有效策略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性是学习的动力。在任何学科的学习中,只有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他们才会愿意参与到学习中,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也同样重要。一方面,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激励他们头脑中的运动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体育锻炼中,这对学生的学习方面也有很大益?;另一方面,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可以帮助体育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也是体育教师的一个自我提升过程。只有体育老师和学生共同配合,才能将体育教学的优势和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

二、初中学生参与体育课程主动性较低的原因

(一)学生缺乏体育学习积极性

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难以培养长期体育锻炼的习惯,也没有体育学习的意识。因此,让他们一下子就接受体育教学,并积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是难以实现的;此外,初中生平时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习课程较多,他们无暇体育的学习,很多学生甚至将体育作为一门紧张学习中的调剂品。在体育课上也只是被动去运动,并没有主动参与的习惯。

(二)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单调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较单一,教学方式也缺乏多样性。学生每次上体育课就是跑步,做体操。长期以往,学生对于这种无聊单调的体育教学内容感到厌烦,自然而然地就会丧失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更不用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再者,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基本都是集体跑步,集体体操训练。这样一来,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竞争性。学生认为反正都是一个整体,做得好与坏无伤大雅。因此,学生对于体育这门课程没有什么期待,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强

在任何教学中,学生都应该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扮演一个学习引导者的角色。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似乎被调换了。在体育课上,都是体育老师一味要求学生该怎样做,该做些什么。接下来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也是由教师决定的,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需求。这样一来,体育课堂并未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地位,反而是学生在整个课堂中都是被动接受,没有主动参与的机会。时间一长,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这不利于学生的体育学习。

三、提升初中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主观意识

虽说初中课程紧张,学生几乎没有业余活动时间。但是,如果可以有效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扩大体育教学的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其他学科的压力,还可以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这门课程,降低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负担,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站在体育教师的立场来说,他们需要扩展体育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尽量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同时,在体育课堂中,还可以通过分组竞赛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竞争性,给他们一定的压力,从而收获无限的动力。让他们真正意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

(二)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现阶段,我国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单调,且长期得不到创新。学生在这种长时间枯燥地学习中,能够准确预测到接下来体育课中要学习的内容。这样一来,会让学生对于体育这门课程没有好奇性。换言之,体育课程没有神秘性,这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因此,体育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课堂内容,并且可以制作一个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体育爱好,从而对症下药,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来进行学习。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提升学习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体育水平。

(三)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初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阶段。这段时期学生有自己清晰的,想要学习的内容。他们对于学习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因此,像我上文已经。说到过的,在体育学习中,应当明确好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我们需要将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上,充分了解学生的体育需求。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制定学习内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小结

启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之我见 篇3

一、教师要为之创设情境

我们做教师的,要搞好启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活动,就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深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对他们可能提出的问题,提前制订一个相应预案,做到心中有数,提出疑问设计讨论题。因此,在课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之前,我们教师就要先为学生课堂讨论来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以此来唤醒学生的大脑思维的反映,把新知融入旧知体系之中,进而使学生在认知方面产生相互矛盾,感觉到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想说也说不清楚,这样就造成学生的思维冲突,以此来激起学生想进行讨论的思想愿望,让学生在能有心理和知识准备的条件下水到渠成地进行合作学习的情境,使讨论更加热烈,更能提高学生认知的能力,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活跃、热烈,这样就把过去只是有教师自己来操作演示讲解一下子转化为让学生去亲自动手实践,领会新知,通过大家的讨论探究,进一步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二、教师要抓住个体进行因材施教

众所周知,尽管同龄的学生都生活在一个集体活动空间里,从他们的认知水平、兴趣以及举止言谈方面有很多共性的东西。当然,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让学生进行互相学习,会收到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效果。可是因为小学生在个体学习活动中,因为对同一事物的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往往会形成他们认知上的个性差异,所以会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这也叫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教师就应围绕学生来设计教学,还要充分运用个性发展的原则来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细节,这样就能使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更有实际效应。

总之,要搞好启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活动,不是一件小事,应该提高到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的高度来认识,这样做既能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一言堂”的局面,还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进行积极讨论的兴趣。

讨论参与度 篇4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 课程目标对过程与方法要求指出“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 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 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 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 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 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让学生参与教学其中, 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 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不论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 都离不开课堂讨论, 在课堂讨论中, 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得以强化,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明显提高, 学生的创造智慧能充分发挥出来。学生把课堂讨论当作学习活动的主阵地, 真正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其求知热情及展现自己的愿望就会不断加强, 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必然大大提高。

在历史课堂讨论中, 我们常用的就是课堂小组讨论。所谓的课堂小组讨论, 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分成若干小组的形式, 就某一个或几个能够引发不同意见的问题, 进行自由交流讨论, 以求获得正确共识的教学方法或教学组织形式。在现实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 课堂小组讨论时我们常常看到一个热闹的场面———学生热烈的发言, 各抒己见, 气氛很是活跃。但我们仔细观察却可以发现, 课堂成了个别优秀生展示的舞台, 学习困难的学生变成了陪衬, 更多的时候他们是观众、听众。讨论参与度不高, 又怎能面向多数学生, 讨论的有效性提高成为空谈!

为提高学生课堂讨论的参与度, 历史课堂讨论时我们历史组注意了以下几方面:

1. 对全班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以6人划分为一组, 前后三个桌的同学一侧身就是一组, 大家面对面地讨论, 这样的效果比较适合。在座位的安排上, 老师应该注意前后6个人中, 要注意把能言善辩的学生和沉默寡言的学生搭配、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搭配等。不同的学生之间互相影响、鼓舞, 从而逐步缩小他们之间的差距。各组实力应该是接近的, 这样各组之间才具有可比性。八年级历史组, 他们的小组讨论搞得红红火火, 主要也是6人一组, 强弱结合, 并且经过他们一段时间的实验得知, 效果非常好。

2. 讨论的问题设计要有效。老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心里特征, 哪些问题是适合学生合作讨论的, 哪些问题只要学生独立思考就能解决的。一般来说, 较简单的学习内容, 学生可以直接从书上或其他材料中得知的内容, 不需要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只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 学生是可以从资料上找到的; 而本节课教学重点内容的关键性问题;可成为知识生长点和发散点的问题; 富有启发性、思考性、争论性的问题则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像辛亥革命的成就课本有明确答案, 讨论完全没有必要, 而“辛亥革命成功还是失败了”的评断, 就需要学生从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讨论一定会加深理解。

3. 在给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后, 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在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后再进行合作讨论。讨论学习只有在自主探究之后再进行, 才能使学生在合作小组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进行交流, 并吸取他人的思想用于改进自己的学习。

4. 对于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 要使全组同学都能积极思维, 真正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有实验资料表明, 只旁观别人参与, 信息的吸收只有总量的5 ~20%, 而小组讨论则能将效能成倍提高。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层次性、有启发性的问题, 分别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 并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初步的评价, 要引导学生往解决问题的正确轨道上前进。对于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段内就要有意识地进行启发与引导, 不能放任不管。其次, 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内所要承担的责任。职责明确, 分工协作, 避免“闲人”的出现。一般情况下, 我是这样对他们进行分工的, 比如有小组长、有做记录的、有查资料的、有最后总结汇报的等, 看具体的活动内容, 让每个成员都发挥作用, 这样就不会有其中一些同学偷懒的现象, 经过长期的训练, 学生也就会习惯了这种学习方式和他们的分工了。

5. 教师的积极参与和鼓励。小组讨论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但是教师的指导地位仍然是不可动摇的。在此过程中, 教师的职责包括讨论前的准备、讨论过程中的指导与监控、讨论后的评价等。教师在设计小组讨论时, 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那些能引起学生情趣的知识点, 应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精心设计情境, 并提出不同层次的讨论问题。在学生讨论时, 教师要深入小组, 作必要的指导。教师介入, 学生除了感受到一点紧张外, 更多的是感受到一种亲和力。如果教师再适当适时发表一些鼓励性语言, 更容易增加发言者的自信心, 激发其他成员的参与热情。最后, 教师一定要简要的点评各小组的讨论情况, 点评时一定要注意, 问题答案的开放性和教师语言的肯定性。此外, 小组讨论的时机也要恰当。一般来讲, 当学生面对新的知识时, 当遇到个人能力不能解决的问题时, 当学生意见相左且有争论时, 当学生产生实践的欲望时, 老师应在这个时候可以根据情景特征, 设计几个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讨论, 效果肯定更好。

宋代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就道出:“书中得来终觉浅, 深知此事要躬行”。这一哲学道理, 不仅要求新课程改革下, 学生要成为学习主体, 参与课堂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参与其中, 用实际行动引导学生探索课堂教学的真谛!

摘要:在历史课堂讨论中, 我们常用的就是课堂小组讨论。所谓的课堂小组讨论, 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分成若干小组的形式, 就某一个或几个能够引发不同意见的问题, 进行自由交流讨论, 以求获得正确共识的教学方法或教学组织形式。为提高学生课堂讨论的参与度, 历史课堂讨论要注意以下问题:对全班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讨论的问题设计要有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在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后再进行合作讨论;对于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 要使全组同学都能积极思维, 真正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

讨论参与度 篇5

关键词: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式教学;培训机制;考核机制;运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3-0190-004

一、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在讨论式教学场域中的功能耦合

讨论式教学法就是指以讨论为基本教学手段的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下,学生就某一主题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思维探索活动,以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寻求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1]讨论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质疑辩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时,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两个教育主体在讨论课的场域中实现了优势互补和功能耦合,产生了相互合作、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

辅导员参与讨论式教学有利于整合两支队伍的力量,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的两支重要力量,在树德立人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却存在着各自为政,相互脱离的“两张皮”现象。前者以课堂教学、理论灌输、知识传授和科学研究为主,缺乏与学生个别交流的机会和共同生活的体验,因而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和生活实际的了解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后者以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为主,缺乏对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进行学理上解释的能力,但和学生的联系比较紧密,对学生有着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因此,吸收辅导员参与到讨论式教学中,有利于整合两支队伍的力量,将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辅导员对学生思想和现实状况的了解、把握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发展和课堂讨论提供更具体、更现实、更有针对性的主题和视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发挥学科优势和理论特长,指导辅导员将学生的实际问题置于不同的理论框架和学科背景下进行思考和诠释,帮助辅导员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提高他们深层次解决思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能激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又能拓展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载体,从而更加有效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辅导员参与讨论式教学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提升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但长期以来,由于岗位职责不明确,使得辅导员忙于一些事务性的工作,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思考学生工作的规律,也没有合适的平台去学习和分析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这样一来,就使辅导员的工作失去了理论支撑,流于表面,难以深入下去,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而辅导员参与讨论式教学,可促使他们自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和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水平,使他们更好地履行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职责。另一方面还为他们提供了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的平台,有利于辅导员将日常管理、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有机整合,使之相辅相成,并成为既能教学又会管理的综合型人才,这样既调动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价值感、成就感和归属感,也增加了整个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性。换言之,讨论课教学为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支撑和学科发展平台,有利于提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研究水平,推动学生工作由经验向科学转变,进而推动辅导员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的能力。

辅导员参与讨论式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践互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2]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其本质特征就是它的实践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能否有效地贴近社会现实,能否及时解答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能否对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普遍关注的热点、矛盾和困惑给予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帮助他们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武装自己,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指明前进的方向。辅导员的工作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贴近学生思想,因而也能更多地掌握影响课堂讨论的、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讨论的切入点和重点,在课堂讨论的引导和把握上也更侧重现实意义的阐释,将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知识内容与生活内容联系起来,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避免形而上的、空泛的纯理论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信服、接受和理解。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吸收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参与到讨论式教学中,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式教学中

辅导员参与的诸多困境

一是辅导员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与讨论式教学在时间上的冲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据此,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辅导员的管理者角色远远胜过其教育者的身份。学校各个部门的事务只要与学生有关的,都要求辅导员组织和参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挤占了辅导员的大部分工作时间,给辅导员参与讨论课造成了很多的困扰。一方面无法保证讨论课的参加(笔者就曾经因为到外地走访用人单位而无法参加《思想道德修养》课“人生价值”一章的讨论),另一方面没有时间和精力围绕讨论主题潜心学习,深入研究,工作的绩效得不到彰显。endprint

二是辅导员复杂的专业背景与讨论课教学效果实现上的差距。 辅导员的学科专业背景复杂多样,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关联度不高,理论支持度不大,学历层次相对较低。而讨论式教学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虽然以学生的质疑、提问、交流、讨论、辩论为主,以教师的启发、指导、点拨和归纳为辅,但它又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复杂的过程。由于人的思维的多样性、差异性等特点,对于相同的问题和文本会产生不同的解读和阐释,尤其对于“90”后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理想信念薄弱,但思维活跃,求新求异,追求个性自由,喜欢以批判和审慎的态度看待问题,因而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形式,有些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有些是激进的,有些甚至是反主流的,这些不同的声音在讨论课上进行充分的交锋和碰撞,如果引导不好就会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和价值观的动摇。如何在新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内化为青年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并外化为实践行动,实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3],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式教学要达到的主要目标。这就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除了要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课堂掌控与引导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对于专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讲也并非易事,对于辅导员来说就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很多辅导员都深刻地感受到了自身能力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讨论式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是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管理层面上的脱离。在管理层面上,两支队伍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实行不同的考核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归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由教务处和学院根据教师的科研情况、学生评教等因素进行考核和评定,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教师课后和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辅导员归属于学生工作处,考核的依据是以学生日常事务性管理的成效为评价标准,几乎不考虑辅导员参与讨论式教学、形势与政策课、党课等课堂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效果。这种管理方式会造成两种后果:第一,两支队伍沟通不畅、协调不足。比如在讨论课指导教师的确立环节,由学生处下发通知,辅导员自愿报名,马克思主义学院再根据报名情况进行调整,最后确定参与讨论的主题,再反馈给辅导员。有的老师会提前一周和辅导员确认时间、地点、主题等相关内容,而有的老师则仅仅提前一天,这让本来基础薄弱又缺乏上课经验的辅导员常常感到措手不及,没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堂讨论的效果自然受到很大影响。第二,辅导员对以课堂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因为未被明确地列入辅导员考核和职称评聘标准中,也未建立相关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辅导员对参与此类课程的热情和动力不足,积极性也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三、提高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

讨论式教学效果的路径探析

(一)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科学设置选拔标准

提高讨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因此要科学设置选拔标准,制定辅导员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式教学指导教师的任职条件,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而任职条件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必须头脑清醒,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在多元信息包围的网络环境下,在自由宽松的讨论氛围中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逐渐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政治制度、行为规范的认同。其次,要有渊博的学识。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或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从多个视角对问题进行解读和研究的能力,具备对大学生中富有影响的社会思潮进行分析、研究和引导的理论水平。最后,要具有胜任课堂教学的能力。要热爱学生,热爱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能掌控课堂讨论的节奏,具有灵活应变的能力,对于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给予澄清和引导,尤其是一些偏激的观点和理论误区能及时进行廓清和纠正,使学生在探讨、质疑和研究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辅导员要自觉融入到“学习型社会”的世界潮流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强化学习意识,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哲学、政治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课程,不断更新知识,加大知识储备,为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课堂讨论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迫切需要学校和有关部门搭建平台,为辅导员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进修、深造和提高的机会。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经常举行讲座,组织教研活动,定期开展教学讨论,组织课堂观摩,开设公开课、示范课等,不断对辅导员进行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的系统培训。同时,要建立传帮带机制,为辅导员配备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带教老师,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4]此外,还要尽量挖掘校外资源,通过组织辅导员参观考察、对外交流、脱产学习、在职提高学历等形式,使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社会经验不断增强,以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胜任教学工作的能力以及进行课堂讨论的指导能力。

(三)形成科学的评估机制,加强对辅导员的约束和激励

并不是所有自愿报名参加讨论课的辅导员都能胜任此项工作,同时所有参加的辅导员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和本质工作相冲突的问题。因此学校有必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建立一系列的考核、奖惩和淘汰机制,从制度上对辅导员参与讨论式教学加以保障,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通过学生评价、教学督导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对于学生认可的、反映较好的辅导员予以奖励,对于学生不满意的及时加以指导,限期整改,如果下一阶段评估仍然不合格的应暂停甚至取消其资格,形成一种能者上、差者下的良好局面,以确保讨论课的教学质量。此外,经评定可以胜任此项工作的辅导员要根据他们的课时数折合成对应的工作量,减少或抵充他们带班的工作量,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课堂教学上。在年终考核中,将辅导员是否具备利用课堂主渠道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作为评优、评先、评奖的重要指标,更要把辅导员的教学情况作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条件。

(四)建立系统的运作机制,构建大德育平台,整合各方资源

首先,要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除了辅导员以外,还要吸收党政干部、专业教师、海外归国人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参与进来,把不同的教育力量引入到讨论式教学中,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特长,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不同的教育力量相结合,与不同专业和学科相结合,与校内校外优质教育资源相结合,促进队伍的结构优化。其次,系统内部要经常性地开展交流和研讨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使不同的教育力量取长补短,相互配合,使系统发挥出最大的整体效果和协同功能,进而实现系统内部的功能最优化。再次,要搭建实践平台,指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巩固讨论式教学的成果。讨论课的所有指导老师都应该在课堂内设计实践性教学情境,在课堂外自觉地参与到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中去。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群体的特征,使教学内容的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讨论主题的确定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最后,建立讨论式教学的网络延展机制。互联网可以有效地弥补讨论式教学中诸如课堂时间不够、场地受限、讨论不充分等方面的不足。因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努力使自己成为虚拟群体的意见领袖。要通过开设专门网站,或者利用校园网、BBS、QQ、微博、微信、人人网等自媒体平台,将讨论课上的问题延展至网络,加强线上线下的师生互动交流,对学生进行追踪性指导,及时巩固课堂讨论的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第一课堂、实践第二课堂与网络第三课堂的联动与融合。

参考文献:

[1]张智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式教学研究[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2.

[2]秦淑娟,梁存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0,(21):86.

[3]徐成钢.传播学语境下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策略思考[J].江淮论坛,2013,(5):96.

[4]王民朴.对高校辅导员兼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10,(6):44.

讨论参与度 篇6

一、推广城市社区传播的意义

(一) 社区传播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民众对于社区产生认同感、归属感, 能够加强民众作为城市一员而应产生的共同体意识。然而当前我国城市里, 大部分社区与居民之间都缺乏互动, 居民对于社区的认同感极低, 更谈不上对城市的归属感了。当然, 文化背景与经济实力的差异对于归属感的形成会具有一定障碍, 但正因为有着这样的问题, 有效的社区传播才更具有影响力。

社区传播具有多种传统传播模式的特征, 比如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等。而且, 社区传播又具有易于和政府进行对话, 方便居民主动参与的对外和对内两种特性。所以, 社区传播的信息介入有利于推动城市的建设发展。并且, 通过培养民众的社区参与意识, 也有利于加强城市的自我防御机能。因为社区传播并非单向说教, 而是能够互动沟通的, 能够大力提升民众对社区对城市对政府的信任感, 从而减少各类不必要的纠纷, 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目标。

(二) 社区传播应成为民众主动参与的媒介平台

民众参与社区传播, 是推进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基础。然而, 从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传播的发展现状看来, 民众对于参与社区传播的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即使民众参与了社区传播活动, 也多是被动参与的性质。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两方面原因, 一是社区传播并没有形成鼓励民众自主参与的氛围, 二是民众并未形成主动参与、积极加入的观念。

社区传播必须创建民众自发性表达的平台, 形成互信互助, 共同信守社区公约的精神风貌。当社区内民众都通过这种沟通, 成为一个信念共同体的时候, 也就自然构建了和谐社会的基本单元。

(三) 社区传播是构建正面舆论议题的指向标

前文提到, 社区传播具有传统大众传播的特征, 因此社区传播也就肩负着政府组织与普通民众进行沟通的责任。但是, 它不能够只作为政府的传声筒, 而必须同时成为民众呼声的一个窗口。社区传播应该通过互动沟通, 及时地反映民意, 关注民生话题, 加强政府与民众的和谐关系。因此, 社区传播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监督力量, 它以民众的角度来呈现社会问题, 并以民众的讨论凝聚共识。

从以上三点分析来看, 社区传播具有民众平等参与、舆论传播广泛以及话题讨论自由的特点。对社区传播善加引导与管理, 有利于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

二、社区传播的基本框架

参与社区传播的主要人群可以分为三种:普通社区民众、社区工作人员以及企业。其中, 社区工作人员属于政府代表。城市社区传播的参与机制, 应根据这三种用户群体进行设计和构建。

我们提供厦门今年的社区传播行动的案例, 对此进行说明。

自2008年起, 海峡导报社区新闻中心每年年底都会在厦门各社区开展“送服务进社区”活动, 并坚持每周走进1-2个社区。自活动开展以来, 受到厦门市各区各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活动过程中, 居民热情高涨, 参与度高。现场更是吸引近千名居民到场了解相关内容。

另外, 参与活动的生活顾问团涉及各行各业, 有来自钟表行业、皮具护理行业、家政服务行业、宠物护理行业、律师行业、医生行业等等, 每周顾问人数达10余名。这些企业商家参与活动后所起的宣传效果事半功倍。送服务进社区活动的全方位铺展、多角度宣传、长时间渲染, 都将为赞助企业活动形象的提升、品牌宣传展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此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 城市社区传播的参与机制, 应该立足于民众, 携手企业, 争取政府支持, 如此一来将会形成“三赢”的局面。

三、发展社区传播的策略

(一) 主流媒体

现在许多地方电视台除了本地新闻之外, 都纷纷增设“走进社区”、“关注民生”的板块。社区新闻也已成为一些地方报纸的主要版面。这些内容对准社区, 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小事情。主流媒体通过对社区居民共同生活空间的关注, 提供有效的“谈资”和“叙事话题”。还有一些鼓励居民参与的社区节目, 更有利于调动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 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

因此, 社区媒体应保持与主流媒体的沟通, 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 积极地提供本社区的新闻素材。或是利用一些专题节目的机会, 展现本社区的风采, 提高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和认同感。

(二) 社区媒体

社区媒体是指以社区为传播范围的制度化的媒体, 主要的形式有社区报、社区活动等等。社区媒体与主流媒体相比, 与居民之间的距离更近, 也更有针对性。社区媒体在促进居民对社区的关注, 加强对社区的了解等方面将起到其他媒体难以替代的作用。

此外, 在社区媒体建设方面, 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 如网络、微信等。现在很多小区都有自己的网络论坛、QQ群、微信群。在这个虚拟的社区空间里, 反而使居民们的直接交往大大增强了, 这对于促进社区归属感影响深远。社区管理者还可以利用微信来发布社区内部的相关信息和通知, 这种点对点式的交流, 将有利于彼此之间关系的促进。

(三) 社区内的交流

主流媒体和社区媒体是通过增强居民间接交往来加强社区归属感的, 但邻里交流这种直接交往的行为模式无疑仍是构建社区归属感的最佳方式。社区管理者可以为邻里交流提供机会, 丰富社区传播的参与方式。比如通过一些社区活动:足球赛、“跳蚤市场”、歌咏会等, 社区民众自然就能加强邻里关系。

除此之外, 还可以通过改善社区环境来提高邻里交流的几率, 比如小公园、便民建设设施等, 还可以通过优化社区的经济、教育、治安的环境, 去提高社区民众对社区的认同感与满意度。

四、案例分析

2014年, 厦门市的海峡导报新创办的社区周刊《厦门星期六》推出并免费在厦门400多个中高档楼盘赠阅。《厦门星期六》以贴近民生为主, 可读性、服务性、实用性较强。

为了将服务做到极致, 也为了让《厦门星期六》更加贴近民生, 接地气, 2014年6月起, 海峡导报社区新闻中心将“送服务进社区”活动改为常规活动, 在全市400多个中高端楼盘所在的区域巡回走访, 将服务实实在在送到居民家门口。

活动以实实在在为居民免费服务为核心, 围绕400个中高端楼盘展开。每场活动现场人流爆满, 每个生活顾问面前排起了长龙, 预计每周至少有近两百名居民享受到免费服务。

小结

社区传播是一个意义重大、内涵丰富的课题。完成这一课题的应该是社区管理者, 它最好是能来自于政府, 而能融于社区民众。在城市社区传播参与机制的构建过程当中, 积极地善加利用传播, 促进社区民众对城市的关注度与认同感, 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美]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何道宽,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10

讨论参与度 篇7

(一) 具体问题

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不透、把握不准;讨论的问题缺乏开放性;没有围绕教学重难点展开讨论。

(二) 建议

1.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确保讨论内容设置的合理性。

2. 围绕教学重难点选择讨论内容。

3. 讨论内容要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帮助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 最终提升教学质量。

4.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感。

二、发言不均衡

(一) 具体问题

有些学生滔滔不绝, 有些学生则默默无语, 集体讨论变成个别学生的发言。

(二) 建议

1. 教师应明确开展讨论活动的基本要求, 建立“基本参与”原则。

2.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问题引入者、时间控制者、归纳总结者等, 同时应制订角色轮换规则, 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地参与讨论。

3. 建立讨论学习激励机制, 并纳入学习过程评价之中。

三、未把握好讨论时机, 导致讨论肤浅化

(一) 具体问题

在教学中, 教师没有抓住讨论的时机, 没能选择适宜的讨论主题, 导致讨论活动的形式化, 对真正的问题却没有深入分析并解决, 最终使合作学习成为一种无效活动。

(二) 建议

1. 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围绕教学难点展开讨论。

2. 及时了解学生的求知需求;给学生提问的机会, 针对有价值的问题组织讨论。

讨论参与度 篇8

改善基层治理是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的需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社会步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社会阶层不断分化, 基层社会矛盾越来越复杂多样, 基层治理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面临极大挑战。与此同时, 随着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 群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群众利益诉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一些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都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管理的要求, 迫切需要在工作方法和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

目前, 改善农村社区治理面临路径选择难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下称《决定》提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 加强党委领导,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 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这是我国改善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 是未来农村社区治理改善的基本方向。但具体如何做, 却面临路径选择难题。

从目前政府全面统管为主的治理框架, 向未来的多元共治, 实现政府管理与社区自主管理有机衔接的治理框架转变, 必将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如何实现群众有效参与?如何改善工作方法和增强群众认同?如何实现政府与社区的良性互动?如何通过一些可操作的原则来推进社区治理改善?等等。

笔者结合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政府指导下社区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 总结分析了改善农村社区治理的基本路径, 对转变政府治理方式、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实现群众有效参与、促进政府与群众良性互动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行动建议。

二、康定县的主要做法

为深化群众工作、改善社区管理, 探索创建和谐藏区的新模式, 康定县政府在2013年初启动了“康定县参与式社区发展能力建设试点活动”, 力图把参与式社区发展管理与深化群众工作相结合, 并通过改善社区管理, 扩大农牧民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空间, 增加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实现了社区管理与政府管理的有机衔接。

试点活动以“深化群众工作、改善社区治理、创建新型和谐社区”为目标, 致力于三个方向的探索和努力:一是探索与改善村级治理模式。开展村级治理改善试点和社区自主管理试点, 探索社区管理与政府管理的有效衔接。二是增强社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学习和应用参与式工作理念及方法, 改善社区工作, 提高社会治理活动和国家项目对发展的贡献, 使国家民生项目更能贴近藏区群众的真实需求和迫切需要。通过以受益群体为主体的参与式项目实施方法, 推动受益群体在知情、表达、决策三个关键环节的有效参与, 形成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和民主监督的社会风气, 同时, 关注弱势群体, 提高社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通过试点活动培养一批社区工作骨干。通过参与式能力建设活动, 培养锻炼基层干部, 特别关注和培养那些受群众喜欢、服务意识强、富有激情的、踏实工作的社区工作者。通过切实改变工作作风、改善社会风气、改善干群关系, 提升基层组织在广大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试点活动涵盖了6个行政村和1个城市社区, 主要开展的活动有:改善政府民生项目的管理、改善社区管理、重建基层组织凝聚力、推动群众共建共管家园、改善社区旅游服务、改善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等。

康定县试点活动的主要做法:一是形成领导共识。县委县政府班子对于为什么要开展试点、做什么、如何做, 达成共识, 形成领导支持意识。二是建立工作队伍。从县、乡工作人员中抽调专人组成县乡工作团队, 建立县级试点工作组织。同时成立专门的“康定县参与式社区能力建设试点工作办公室”, 负责全县试点工作的协调和组织。三是选择试点村或社区。根据康定县的具体情况, 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地域覆盖、不同发展水平的代表性, 确定了7个试点村 (社区) 。其中, 3个高海拔以牧业为主的村, 3个海拔相对低的半农半牧村, 1个城市社区。四是开展能力建设。主要是提高工作团队和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参与式理念、社会公平视角、细致的群众工作方法等方面的能力。五是选择试点活动的切入点。根据各试点村或社区的具体情况, 选择群众最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在试点期内能够有效解决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围绕切入点进行“深化群众工作、改善社区治理、创建新型和谐社区”的探索。六是推动社区自主开展试点活动。在县、乡工作团队的指导下, 以社区群众为主体, 围绕切入点, 自主识别面临的问题, 拟订工作方案, 按计划开展各自选择的试点活动。七是开展参与式评估。对于试点工作做得好不好的评判, 以社区群众的评价为标准。由群众对试点工作的效果、影响、经验和教训进行评估。八是进行县级总结。在参与式评估的基础上, 县参与式办公室对全县的试点活动进行总结, 召开县级总结研讨会, 对工作成效进行梳理, 为下一步如何推广试点经验提出建议。为保障试点工作的有效进行, 康定县政府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的精神, 聘请了成都蜀光社区发展能力建设中心作为专业化技术力量为试点活动提供外部支持, 这也是西部民族县首次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一次尝试。

通过试点村或社区的参与式评估, 发现试点活动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 群众的满意度较高, 项目目标基本实现。

三、“政府指导下社区主体参与”模式

“政府指导下社区主体参与”模式是一种在政府领导和指导下, 社区群众自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模式。“政府将资源和决策的控制权交给社区, 在政府指导和引导下由社区群众独立自主地处理社区各项事务, 管理人员由民选, 事务公开让民知, 社区管理民主参与, 社区群众在参与活动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 推动整个社区全面可持续发展”。对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 加强党委领导,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 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要求, 可以发现, “政府指导下社区主体参与”模式与我国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基本相符, 是一条政府管理和社区参与相结合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代表了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发展方向。因此, 推动社会治理框架从政府全面统管向“政府指导下社区主体参与”的转变, 有利于实现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政府指导下社区主体参与”模式强调政府率先启动和主导社区治理改善行动, 在政府的领导下, 吸收社会组织参与, 开展能力建设, 改善工作方法, 提高群众的有效参与, 实现政府与社区的良性互动, 在改善社区治理的过程中改善社会服务, 增加群众的满意度, 增强群众的认同感。从政府的角度, 一方面, 按照提供资源、授权、协商、发动利益相关群体共治共管有序推进工作;另一方面, 组织监督参与各方遵循“政府指导下社区主体参与”模式的九大原则开展工作。

这九个核心原则是:

第一, 以群众为主体的原则。把项目的决策权交给群众, 让社区群众能够真正支配和利用影响他们生存与发展的紧缺资源, 激励受益群体在公共事务管理和项目实施过程中, 在提议、设计、实施、管理、评价等关键环节拥有决策权和发挥主导作用。把资源和决策的控制权交给社区, 由社区群众独立自主地处理社区各项事务, 从而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现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和社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第二, 瞄准群众需求的原则。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出发, 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瞄准群众需求是“社区主体参与”的基本要求, 是做好工作、提高目标群体满意度的前提。

第三, 尊重群众决定的原则。尊重群众意愿, 群众选择了做什么和怎么做, 就应该积极创造条件, 围绕群众的决定进行放权, 在资金、服务、政策等方面进行相应的配套和支持。尊重群众决定的原则意味着群众的事情自己说了算, 这是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的重要动力源泉。只有尊重群众的决定, 落实了群众的自主决策权, 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担”的自强自立精神, 对自主管理基础上的责、权、利进行重新合理定位。

第四, 群众评价为准绳的原则。在社区发展工作中以受益群众为主体进行参与式评价, 以群众标准为准绳, 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改善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改变过去重形象、重工程建设的做法, 更加重视群众的多种内在需求, 如被尊重的感觉、公平的参与机会、公平的利益分享等。同时, 更加注重结合社区能力、干群关系、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这对调整工作方式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能让基层工作更能瞄准群众的需求, 更有利于让群众满意。

第五, 注重工作方法的原则。在社区工作中把握好工作的关键环节, 通过更有效的方法和更细致的工作来尽可能的减少工作失误, 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群众抱怨, 不为事端挑拨者提供机会, 提高做事的成功性, 使群众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更加注重最终的效果, 不仅选对要做的事情, 更要把事情做好, 并通过对细节的关注来提高做事的成功性, 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第六, 注重公平、公正的原则。注重公平、公正的原则要求在工作人员和社区内部树立社会公平的意识, 养成行使权力公开透明的习惯, 给每个群众公平、公正的参与机会, 在社区内建立合适的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注重公平、公正的原则, 亦有利于避免由于分配不公造成的负面情绪, 有利于减少由于公平问题而产生的种种后遗症, 有利于减少社区纠纷矛盾, 有利于塑造社区内互帮互助、公正做人的行为方式, 促进社区和谐健康发展。

第七, 陪伴社区成长的原则。把社区看作是“太子”, 以宽阔的胸怀和宽容的态度来“陪太子读书”。因此, 工作人员应该根据社区成长的需要, 按照社区群众能够接受的方式和节奏为社区提供合适的帮助。社区成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每个社区的成长节奏不完全一样, 不能一刀切, 不能拔苗助长, 也不能仅仅为了方便外部管理而用一个标准程序来规定社区的成长节奏。虽然这种做法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投入, 但有利于社区扎扎实实地建立能力和信心, 为社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做的一个重要的成果是, 当工作结束、项目结束或外部人员撤离后, 社区仍然具有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八, 强化政府支持的原则。改善社区治理需要县、乡各级部门的强力支持配合。只有在县级领导和管理层面达成共识的基础上, 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 才有可能顺利地将资源控制权、项目管理权、民主监督权、效果评价权等移交给社区, 才能顺利推进“社区主体参与”。因此, 强化政府支持是推进“政府指导下的社区主体参与”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各级部门的协调配合和技术支持, 难以实行有效的放权, 难以推动有效的“社区主体参与”。

第九, 多方参与的原则。在改善社区治理的过程中, 除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主体作用外, 还要注意充分发挥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 形成合力, 实现改善基层治理的目标。在这里, 其他利益相关方可能是基层干部、技术人员、社会服务的提供者、基层群众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方等。这样做, 一是有利于通过多方参与机制, 激发社会活力,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大家一起向共同的方向努力;二是注重为改善社区治理寻求外部帮助, 如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 引入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的支持。通过多方参与, 为“政府指导下社区主体参与”模式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四、改善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

康定县的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目前至少有5条改善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

1. 通过引入参与式工作方法来改善农村社区治理

在康定县农村基层治理创新中, 参与式理念和方法始终在发挥核心作用。通过运用参与式理念和方法, 推动政府实现职能转变和角色转变, 激发群众在社区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主体作用和内生动力, 为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改善社区治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与式方法的娴熟运用, 有助于增加社区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参与式的相关原则包含了社区治理和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参与式技术增加社区治理的有效性, 把参与式方法相关的社会公平视角、利益相关者分析以及利用村规民约开展社区管理、建立和培养社区管理小组、协助和陪同社区成长等具体操作技能用于改善基层治理, 推动社区自主管理, 是改善农村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2. 通过创新政府项目管理模式来改善农村社区治理

有选择、有计划地把一些基层社区可能自主管理的国家民生项目对社区放权和授权, 指导和推动社区自主进行参与式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监督和管理。一方面, 可以激发社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避免发生过去一些政府项目缺少社区拥有感、缺少社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甚至出现花钱不讨好的现象;另一方面, 可以在项目设计、物资采购、工程招标、质量监督、资金和财务管理、工程验收、工程设施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等方面, 促进社区群众边干边学, 逐步形成社区自主管理的能力。

社区有能力实施的政府民生项目, 可从工程队进村修建设施送给农户转变为授权社区自主实施工程项目, 从而有利于消除群众对权力寻租的疑问, 有利于增加群众对政府的认同, 有利于减少群众的依赖性, 有利于建立和提高社区自主管理的能力。可以说, 这是政府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 是改善农村社区治理的一条有效途径。

3. 按照社会管理内容和效果实行分类治理, 改善农村社区治理

面对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管理, 政府和社区各自该做什么?如何实现政府管理与社区管理的有机衔接?这是目前农村社区治理的难题。

从康定县案例我们发现, 可以按照公共事务管理的内容和效果来确定治理主体, 进行多元分类治理。第一类:政府是治理主体的。较大的、宏观的、只能由政府主导才能有效实施和落实的公共事务和服务, 属于政府管理的内容。第二类:社区是治理主体的。只涉及某个行政单元部分群众的公共事务和服务, 属于社区自主管理内容。第三类:政府与社区共同作为治理主体的。这一类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必须由政府和社区合作, 实行共同治理。康定县探索出的“政府指导下社区主体参与”模式, 就属于这一类。由政府主动发起, 一方面提供资源, 一方面对社区授权, 在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 发动社区群众, 开展社区自主治理 (第二类) 和有序参与公共治理 (第三类) 。而政府按照提供资源、放权、协商、合作、宏观监管和支持的原则, 让社区群众逐渐走向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前台, 积极改善农村社区治理。可以预想, 随着社区自我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基层治理将会是一个社区主导的事务越来越多、政府主导的事务逐渐减少的过程, 也是一个政府与社区共治增加、社区自主管理快速增加、政府逐渐从繁琐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精力进行宏观管理的过程。

4. 通过重建集体行动能力来改善农村社区的治理

凝聚群众是改善农村社区治理的前提。如果一个村的群众团结, 可以合作建设自己的家乡, 管理自己的事务, 社区治理就容易搞好。反之, 一个社区矛盾多, 纠纷多, 群众与群众、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恶化, 社区关系严重破碎化, 则难于开展集体合作行动, 也难于搞好社区治理。对于这样的社区, 一般可以采取多种办法, 引导、鼓励甚至刺激社区群众开展各种有可能的集体行动。由易到难, 由少到多, 在一次次的集体合作行动中, 逐渐建立起社区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进而建立主人翁意识, 培养起“团结合作, 共建共管共享和谐家园”的精神追求。通过建立和恢复集体行动能力, 从而推动群众有效参与社区管理, 逐渐改善社区治理。

5. 通过引入社会组织来改善农村社区治理

上一篇:高校部门预算下一篇:前置胎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