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参与度(共12篇)
社区参与度 篇1
摘要:回顾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 不难看出, 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是社区教育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尺。一般来讲, 居民参与度越高, 社区教育发展就越好。本文通过对社区教育的特点剖析, 指出了居民参与度对于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并提出了增强居民参与度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社区教育,参与度,策略
一、社区教育的特点
(一) 社区教育的广泛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社区教育面向的学员具有广泛性, 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社区居民, 只要有接受教育的需求, 而社区学校又能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 就可以进入社区学校进行学习;其次, 社区教育类型的广泛性, 社区教育是综合教育, 也可以说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教育工程, 按照其功能进行分类, 就有文化基础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娱乐教育、健康教育、生活技能教育、法律教育、公民教育等诸多类型;再次, 内容和形式的广泛性, 社区教育与正规教育的一个很大的不同, 就是社区教育更加接近生活, 从高雅的艺术修养到大众的厨艺手工, 从业余的兴趣爱好到专业的谋生技能, 社区教育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
(二) 服务大众是社区教育的根本宗旨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要更新教育观念,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殊教育、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要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一方面社区教育提高了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综合修养, 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从而促进家庭、社区的和谐;另一方面, 社区教育为一些人实现梦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以前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学到的知识、技能和艺术特长, 往往可以在社区学校中学到, 实现了多年的夙愿。这些都是社区教育服务于大众、使人民享受社会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
(三) 全民共建社区教育
与正规教育的重要区别在于社区教育的专业性相对较弱, 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于社区, 从设施设备到师资人才以及管理组织工作, 都需要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和参与。社区教育的课堂具有一定的分散性, 很多场所都可以为社区教育提供教室;社区教育的教师, 有很多都是社区居民志愿者。社区教育正是要充分挖掘社区资源, 凭借一定的资源整合策略, 形成可以为居民提供服务的社区教育的有效资源。
由此可见, 社区教育深深地扎根于社区, 是一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教育方式, 教育的内容涉及面广、服务对象也极其广泛。社区教育以服务大众为宗旨, 立足于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 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社区有效的教育资源, 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便利化和人性化的教育服务。
二、增强参与度是发展社区教育的根本保障
从社区教育的特点可以看出, 社区居民是社区教育的主体。一方面, 社区居民是社区教育的服务对象, 社区教育面向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社区学校的生源来自于社区;另一方面, 社区教育的师资主要资源源于社区。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 社区学校的教师主要来自于社区的居民志愿者。因此, 作为社区教育主体的居民的参与程度, 是社区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居民的参与度,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学习的参与度
社区学校的生源来自于社区, 社区居民是否愿意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是社区教育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社区居民的入学积极性是学习参与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社区教育面向社区, 就必须积极地发动社区居民, 通过宣传和推广, 使社区居民了解和熟悉社区教育的内容, 继而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课程的选择和学习。社区居民的学习积极性是学习参与度的又一重要标志。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学校的学习, 往往与正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社区教育学习具有更强的需求针对性, 更高程度上体现了学其所需、学有所用的特性。在学习的过程中, 这一特性往往表现为学员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 而互动性是学习积极性的直接体现。
(二) 办学的参与度
社区居民不仅是社区学校的学生, 也是社区学校的主人。社区学校的主要资源都是来自于社区本身。因此, 必须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办学的积极性, 共同办好社区教育。社区教师队伍是社区教育的核心资源。社区教育的教师志愿者队伍是社区学校最宝贵的资源, 学有所专、学有所长的社区居民, 愿意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服务于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 为社区教育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是社区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 社区教育教师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和利用程度, 是社区居民参与办学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办学的积极性, 还体现在社区教育设施设备资源的有效利用上。社区内很多既有的和潜在的教育设施与其他资源, 都可以为社区教育所用。我们将社区学校称为没有围墙的学校, 从另一个意义上讲, 社区教育的场所和设施比较机动灵活, 社区的许多设施设备都可以加以利用, 作为教学场所或设施, 而利用程度的高低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社区居民办学参与度的高低。
社区参与度 篇2
一.研究方式:
1.问卷调查2.访谈3.田野调查4.入户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5.实地调查6.走访式的调查7.村名代表座谈会
二.调查内容:性别,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社区居民的受益情况,旅游资源状况,经济基础(区位因素、交通、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社区制度,当地人口状况,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状况,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等。
三.社区参与内容:制定旅游规划、旅游项目设计和旅游决策,设计和建设接待服务设施,提供观赏接待服务,教育培训协调各部门关系,旅游影像监测评估,分享旅游收益,旅游资源管理和环境管理等旅游发展的全过程
四.社区参与的模式:
1.古村落社区参与旅游的“品”模式:通过客体对旅游体感知、理解、品位、体会等心理活动来鉴赏
2.给予委托代理理论的社区参与模式:景区将吃住行购委托给当地社区居民,发挥各自的特征
3.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模式:政府、社区组织、旅游企业、民间组织共同参与
4.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参与模式
5.由社区主导的社区参与模式
6.基层组织主导模式:对基层组织有较高要求
7.股份制运营模式:对社区的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要求高
8.专业合作社主导模式:对农民素质要求高
五.社区参与中存在的问题:
1.村民参与层次低、途径不多,参与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完善,开发过程中村民的主体地位的不到体现,旅游利益分配不均衡过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忽视社会发展的综合效益
2.社区参与不普遍,居民参与比较分散缺乏有领导力的经济组织
3.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不健全
4.缺少资金,缺少个人能力,缺乏经济的互动和收入平衡,缺乏相关机制的制度的保障
5.参与主体不平衡,参与领域不深入,局部参与主导地位,参与形式单一,参与意愿不强烈,参与信心不足,参与理念不明晰
6.民主意思淡薄,管理人员观念和知识水平限制
六.对策
1.建立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
2.提供社区参与机会
3.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政府提供各种培训机会
4.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景区的现代化
5.提高居民素质和参与能力,加强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以法律法规来保证管理的有效性
6.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
7.重视社区参与旅游规划,整合旅游规划与社区规划,强化社区参与要素,合理设计主客体 交往方式
合村并居社区残疾人社区参与探析 篇3
关键词 残疾人;社区参与路径;合村并居
中图分类号:D669.6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3.032
1 研究背景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还很低,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较大,大多数残疾人还处于保障基本生活层面。第二次全国残疾人口抽样调查后,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研究逐渐成为热门。10 a后的今天,在精准扶贫政策推动下,由农村贫困问题连带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尤其是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仍受到广泛关注。根据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我国有8296万残疾人,其中农村残疾人6225万,占农村总人口的6.95%,占残疾人口的75.04%。由此可见,我国残疾人口的大多数都生活在农村,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才是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社区是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空间,社区发展在为残疾人群体提供发展空间和资源平台的同时,其有待改进之处也较为突出。残疾人事业发展主要是残疾人自身的发展,但残疾人在社区发展中却处于被动地位,当前多数社区在提供资源的过程中有喧宾夺主之嫌,有意或无意地剥夺了残疾人的话语权与参与权并忽视了残疾人自身能力的建设。在此情境下,残疾人的需求难以得到真正满足。因此,残疾人的参与是社区提升残疾人服务的关键所在[1]。
本文研究的主体是合村并居后的残疾居民,其实是原来生活在农村,由于城市化和自然灾害的推动,被动地集中居住在现在的城镇小区,告别了散居临盘,入住单元楼的社区居民。其中大多数人保留着原有的生活习惯,如种菜、养畜,他们在思想和习惯上有农村残疾人的特征,在社区参与和社会生活上也有城镇社区的特征。这类残疾人如何融入社区、如何通过社区参与改善境况,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保障在社区层面针对具有农民背景的残疾人如何发挥作用,这是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学界关于残疾人社区康复的研究最多,其次是残疾人社区文化和社区服务等。张甜甜 等认为,残疾人社区参与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基本领域。郭春宁认为,残疾人社区工作主要包括社区康复、社会救助、社区就业、社区教育、社区无障碍建设和社区维权等。事实上,残疾人的社區参与内容丰富多样,如社区政治活动、社区环境建设、社区文化教育、社区人际交往、社区治安、社区救助和残疾人及其家庭能力提升等。黄荣贵 等提出社区参与分为三种类型:抗议型、体制化与公共型[2]。本文所指的社区参与属于公共型参与。
社区参与是一种公众参与,意味着社区居民对社区责任的分担和成果的共享,使每一个居民都有机会为社区共同利益施展和贡献自己的才能。社区参与是对各种决策及其贯彻执行的参与,是对社区的民主管理,使每一个居民都有机会向地方政府表达意见,以维护自己的利益。本文认为,残疾人的社区参与是残疾人及家庭与其亲属以外的社区人群发生互动,互动过程和结果都对残疾人及其家庭带来有形或无形的益处,宏观上也促进了社区建设和社区融合。
2 合村并居残疾人社区参与现状
本文选取的合村并居案例是成都市FT社区,通过30 d的实地调研和观察,了解到该社区是因地震灾害的推动而形成的全国首批农民集中居住区,2008年地震以来,陆续搬迁入住3118户居民,截至2015年底,总人口数为9547人。灾后重建搬迁入住的是第一批,随后几年陆续入住的原因有工业园区占地、道路机场修建、4·20芦山地震安置等。目前,社区仍然在扩建,也有一批失地农民等待入住。
FT社区现有残疾人105人,其中,肢体残疾人数最多,有65人(65.71%)。残疾人年龄普遍偏大,50岁以上的有73人(69.52%),残疾等级分布见表1。残疾等级是指对残废轻重和失去劳动能力的程度而确定的等级。一级残疾是指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是极重度残疾;二级是重度残疾,饮食起居需人扶助。一级和二级残疾人对照顾者的依赖程度非常高,30人(28.57%);三级和四级属于中度残疾和轻度残疾,饮食起居偶尔需要人协助,大多时候可以自理,甚至可以从事适当工作或轻便工作,这类人有75人(71.43%)。其中,三级和四级残疾人是残疾人社区参与的主要力量,参与程度高,需求最大,而一级和二级残疾人只能参与有限的社区服务,社区残疾人服务需要视不同情况,服务内容要多样化,照顾到不同类型和等级的残疾人。
FT社区针对残疾人的福利保障仅有残疾人个人补助和困难家庭春节前慰问,也有来自个别企业的慰问,慰问通常以米、油等食物为主,残疾人补助依据残疾等级的不同,金额不等,按月发放。微薄的补助和慰问对于大多数残疾人及其家庭来说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其现实需求。
3 残疾人社区参与的问题及路径探析
社会化是一个人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个人的社会化依赖自然基础、社会基础(包括社会生产方式、政治和法律制度、社会规范、价值体系、信仰体系、风俗、种族和民族、家庭、学校、友伴、群众、宗教、职业、其他社会团体或组织等)和社会实践活动。FT社区的残疾人主要以家庭为基本的生活依靠,社会化学习的角色技能也是以维持基本生存的技能为主,对于社会基础的接触非常有限,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极少,社会化基本停留在家庭层面,缺乏学校和社会层面。这不仅严重影响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也难以满足个人不同成长阶段的社会化要求。
人的社会化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二是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残疾人需要来自社会的知识和技能,也需要与家庭以外的人实现互动,扮演社会人的角色。社区是残疾人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残疾人的社区参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残疾人的社区参与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本文着重讨论残疾人在社区政治、社区康复、社区教育、社区交往四个方面的社区参与。
3.1 社区政治参与
残疾人政治参与包括政治参与机会和政治参与质量两个方面。残疾人政治参与机会主要指政治宣传学习活动、选举活动、社区有关管理工作、社团组织的活动等;残疾人政治参与质量主要指投票是自己划还是别人代划、是否有成为选举候选人、社区治理工作中的角色、社会团体或组织中的角色。残疾人在政治生活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上述政治权利难以得到保障。残疾人的政治权利被尊重和保障能够体现政治生活中的平等性,有利于实现残疾人被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需求。
3.2 社区康复参与
中国残联在第三次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残疾人社区康复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动员社会力量,使残疾人在家庭和基层康复机构得到康复训练和服务的一种康复形式。其目的是使所有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的目标,具有就近就地、经济适用、简便易行等特点,是残疾人康复最为有效的形式,也是对医疗康复服务的有效补充。合村并居中的残疾人并未享受到这一服务,残疾人及家庭因长期贫困,只能勉强保证基本的生活,维持现状。残疾人社区康复需要社会的支持,基层治理主体相互联动、共同发力,社区需要提供康复设施,并制定相应的机制来吸引、使用、维护、管理康复设施。这残疾人参与社区康复不仅能够满足其生理需求,也能增强残疾人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因而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同时得到满足,也为其他需求的满足打好基础。
3.3 社区教育参与
残疾人的社区教育可以将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其中,为残疾人就业和拓展职业兴趣做准备。残疾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贫困是残疾人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残疾人不仅难以为家庭增加收入,反而需要家人的照顾。单纯的物质救济只能缓解一时之需,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提升残疾人参与经济活动能力尤为重要。同时,也可通过社区教育传递科普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和地方民间文化等,为残疾人打开生活以外的世界,使其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潮流。这些都有助于残疾人丰富见识,保持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社区教育参与是残疾人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对个人教化的最佳体现,为残疾人的自我实现需求打基础。
3.4 社区交往参与
社区交往是基于一定的社区亚文化而产生的人际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通常在社区建设和社区融合方面产生较好的效果。社区建设是现代社区的重要内容,主要指依靠社区力量,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建设和谐的新型社区。残疾人能参与的社区建设内容宽泛,包括社区的社会环境建设(如无障碍设施的广泛使用)、和谐的人际关系建设(如融洽的邻里关系)、社区文化的建设(如适合残疾人参与的文化活动)等。残疾人参与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力量,促进社区各方面的改善,同时促进残疾人之间、残疾人与普通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社区融合,形成更加紧密的社区亚文化圈。残疾人通过社区交往参与,一方面可以满足其社交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参与社区建设,通过自己的力量为他人和社区作出贡献,能增加残疾人的自我效能感,是残疾人自我价值的体现,满足自我实现需求,有助于残疾人更加自信、自主、自觉地融入社区生活。
4 残疾人社区参与的保障
残疾人的社区参与是在残疾人的立场上思考如何走出家庭,更多地参与社区,满足残疾人的需求,增加残疾人的效能感。残疾人的社区参与需要管理者和组织者、经费、运行机制及社会力量的支持,更需要制度保障。本文将残疾人的社区参与保障分为组织体系保障和社会支持两个方面。
4.1 组织体系保障
组织体系保障分为组织机构保障和政策法规保障。政府主导、社区组织和社区残疾人协会参与并直接推动是我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管理运行机制的突出特点和优势,残疾人社区工作需要政府的重视和牵头,并提供政策保障和财政资金的支持,同时对社区组织和残疾人协会的残疾人社区工作进行监督。社区组织是残疾人社区参与的主要推动者、组织者、责任人,它可以连接多方资源,为残疾人社区参与提供最为便捷有效的服务。社区组织包括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民间组织(如社区社会组织、兴趣协会和社团等)。社区业主委员会是社区居民利益的代言人,其成员应包括残疾人代表,协助社区居委会和民间组织开展活动,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业主委员会对提高残疾人及其家庭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社区残疾人协会是由社区中热衷于残疾人事业的人牵头,由残疾人和社区志愿者共同组成的社区居民团体。政策法规保障是政府、社区组织和残疾人协会三个层面制定多维制度框架,制度在横向上强调残疾人工作和残疾人保障的严密性和完善性,在纵向上要强调部门之间、组织机构直接工作的协调性和分工的明确性。既有总揽全局的统一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制度,又有针对某类残疾人或残疾人工作者的专项规章制度。残疾人组织和政策法规共同构成残疾人组织体系,为残疾人的社区参与提供硬件保障。
4.2 社会支持
社区服务组织和机构提供的社会支持集生活服务、健康服务和精神卫生服务于一体,以有偿、低偿和无偿等方式提供义务抚养、托收照顾、康复医疗、咨询培训、心理安慰和文化娱乐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服务;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和司法所为残疾人提供的免费法律咨询,代其写法律文书时根据情况给予减免收费的照顾;基层医院在接待残疾人就医时,给予减免挂号费、减半收取治疗费的照顾;卫生院、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在接待残疾人就医时,给予减免挂号费、减半收取治疗费的照顾;集镇市场对残疾人租赁的摊位给予优先安排;企业、个体经营者为残疾人提供适宜的工作岗位,促进残疾人融入职业生活,设置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社区发动青年学生、党员团员、社区热心人士、社区外来打工者,以及学校的老师等组成志愿者队伍,对残疾人及其家庭给予各种帮助,协助社区民间组织和社区组织举办各种残疾人活动[3];社区民间组织、残疾人协会接受社会各界对于残疾人事业的捐赠。
5 结语
作为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空间,社区既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也是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获得社会资本、建立社会网络的基本平台,还是残疾人连接社会的纽带,所以残疾人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本文从合村并居的残疾人的立场提出適应FT社区当前情况的四个方面的参与内容,并指出组织体系和社会支持作为残疾人社区参与的保障。此外,残疾人及其家庭的思想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应积极参与和配合社区服务,走出家庭,实现社区参与。社区居民应给予包容和接纳。社区建设要重视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照顾到不同类型的残疾人,鼓励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大家庭。
社区服务能够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基本生活改善,进而增强残疾人及其家庭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融洽社区关系,增强残疾人的社会参与度,总体上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4]。残疾人的社区参与是以服务施与方为本位,以残疾人的现实需求为导向,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不是新的课题,针对合村并居后的残疾人的社区参与的研究是本文的独特视角。本文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对残疾人进行分类研究和讨论,残疾儿童和残疾老年人是残疾人中更为弱势的人群,FT社区50岁以上的残疾老人将近70%,更需要专项措施和服务加以对待,今后的研究中,笔者会继续关注。
参考文献
[1]张甜甜,汤祖传.参与式发展视角下的残疾人社区参与问题论析[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4,6(5):17-20.
[2]黄荣贵,桂勇.集体性社会资本对社区参与的影响—基于多层次数据的分析[J].社会,2011,31(6):1-21.
[3]李宗华,龚晓洁,丛晓峰.关于残疾人社区康复与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社会调查,2003(1):149-152.
[4]俞贺楠,沈毅.我国残疾人社区福利文献综述[J].消费导刊,2008(17):55-56.
社区参与旅游研究综述 篇4
社区参与指的是公民在享受其权利和承担其义务时的一种自愿参与行为[1]。社区参与的理论基础是公民参与。有学者认为社区参与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社区居民, 还包括社区内的各类组织, 即广义的非政府组织和驻区单位、政府组织[2]。社区参与在旅游中的参与主体更加广泛, 包括:当地居民、游客、政府和旅行社企业。
保继刚、孙九霞认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 根据社区当地具体情况, 充分尊重社区的意见和需要, 并将其作为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 以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 是政府及非政府介入社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手段[3]。
二、社区参与旅游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社区参与旅游研究进展
国外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经历了以下过程:萌芽与思考、状态与研究、切入与探索、交流与整理、方法与选择等。墨菲 (1985) 在旅游规划上大胆创新, 构筑了一个社区生态模型[4]。为了保证社区参与的可实施性, Mitchell (1998) 、Reid等 (1993) 阐述并建立社区旅游开发自我评价工具, 即社区居民的社区一体化理论, 为评价社区发展旅游规划等相关问题提供了量化工具[5,6,7]。为了保证实际的可操作性, 向居民赋权很重要, 因此对社区增权问题的研究不断加强[8]。
(二) 国内社区参与旅游研究进展
研究者们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分为两个时期, 即探索期 (2001-2004年) 和发展期 (2005年至今) 。探索期的特点是:大部分是研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础理论, 以定性研究为主;发展期的特点是:主要体现在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以及参与模式的研究上, 开始对我国一部分社区进行实证研究。张彦、于伟 (2011) 认为国内在研究理论建构模型的同时, 也深入到个别区域进行案例实证研究[9]。
三、社区参与旅游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一) 社区参与旅游的理论基础
1. 民主理论。
西方民主社会自治精神最基本的标志就体现在社区参与上。托克维尔早已指出:民主制度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公民参与[10]。只有实行了真正的民主, 才能使得居民掌握足够的权利能够主动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 因此, 社区参与旅游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
2.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发展旅游业不是以牺牲宝贵自然资源为代价的, 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必然选择。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社区居民的要求和利益, 要让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发展中并且使其获得经济上和环境上双重利益;从社区角度发展当地旅游业, 最终目的是使得当地经济、文化、环境实现全面协调发展[11]。
3. 利益分配理论。
梨洁、赵西萍从经济学角度, 运用福利经济学等经济学前沿理论, 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动力、社区参与如何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虽然存在诸多的经济学难题, 但是社区参与旅游如果好好发展的话还是可以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的[12]。
4. 旅游人类学。
旅游人类学为旅游规划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 在旅游规划中, 人才是旅游活动的真正主题。旅游规划者要从关心旅游地的各利益相关者入手, 对相关者的特性、活动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关系如下图:
5. 增权理论。
增权理论是由权利、无权、去权、增权等核心概念构成的。西蒙斯和帕森斯给增权一个综合性的定义:“使人们能够控制他们的环境和实现自我决定的过程” (1983) 。研究最多的是制度增权, 制度增权包括正式制度的直接增权和间接增权、非正式制度的直接增权和间接增权。Scheyvens在1999年首次提出了一个社区旅游增权框架, 包含政治、经济、心理、社会4个维度[13]。保继刚和孙九霞在雨崩村社区旅游的研究中制定了住宿、租马等制度, 从实践中发现了增权对社区参与旅游的意义[14]。
(二) 研究方法
学者们主要趋向于运用文献分析法、多学科分析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分析、专家咨询、信度测评等方法。往往研究社区参与的学者习惯集中于一个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分析, 运用以上的方法研究当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 进行农户走访, 获取第一手资料, 运用SPSS分析法进行分析、同时进行信度测评, 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机制不完善、模式不适合等。再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处理, 找出制约该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因素, 提出合理的建议。
四、社区参与旅游的内容
(一)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渐兴盛起来。由于其独特的建筑文化、风情文化和当地特有的现实状况, 社区参与旅游研究备受学者们的重视。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经历了从缺失到凸显的过程, 学者们的眼光从研究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内容等问题逐渐转到了研究“社区参与”面临的困难、如何促进社区参与旅游的实现, 并出现大量的实证分析研究。
邱云美, 封建林认为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制约因素有以下几点:机制不健全, 参与渠道不畅通;民主意识淡薄, 参与意识不强。左冰、保继刚 (2008) 认为少数民族的社区参与从根本上讲正是旅游资源转化为资产甚至资本后所形成的收益分配与管理问题[15], 而利益分配的公平性正是制约民族乡村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一大因素。
鉴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提出了精英治理。项辉指出乡村精英拥有比一般村民更多的优势资源, 他们具有了一定权威, 能够对其他村民甚至社区结构产生影响[16]。民族地区的精英治理就是要通过民族地区精英自身的影响力和沟通能力, 使其破除旧的思想束缚, 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同时当地精英能够为民说话, 及时反应当地人民发展社区参与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苦衷, 做到及时处理问题。要实现民族精英工作顺利进行,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对民族社区参与旅游进行制度增权, 首先就是修订现行《旅游规划通则》, 把一些具体规划程序如:听证会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保障社区能够成为真正的主体参与到旅游整体过程中。这不仅能有效地保障社区居民的合法权利, 而且能确保旅游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对民族地区乡村社区参与模式的研究不断完善, 彭敏总结了八种模式, 即公司+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等;王东红针对新疆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以下模式:资源利用参与模式、政府引导参与模式、社区居民参与模式[18];兰海补充提出了构建产品参与模式、资本参与模式、实体参与模式[19]。
(二) 城市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
陈爱认为城市社区旅游是城市旅游开发中社区文化传承、城市社区多功能即基础设施、交通标识等完善的可实施途径, 是城市旅游发展的新型理念, 并且能够使得城市经济直接受益[20];张立生在分析城市社区旅游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社区旅游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21];汪宇明以上海新天地为例, 从社区的国际化视野对都市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进行了思考, 提出都市旅游发展的新途径, 即实现旅游国际化与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 并总结了都市社区旅游国际化的特点及其示范效应[22]。
潘芬萍提出了城市社区旅游发展的模式, 即国际化模式, 该模式强调社区旅游市场的国际化定位;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模式, 既保留本地特色, 又与国际化接轨;本土化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尊重历史, 修旧如旧, 一般应用于文化古城。
五、评述
针对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由最初仅停留在理论上的研究, 即发现问题, 找对策, 解决问题;发展到针对某一区域进行具体的研究, 实地调查, 科学分析结果, 制作出解决方案;再到运用新的多学科的理论去研究社区参与旅游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进而提出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法。
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 主要包括:利益分配不均, 基尼系数大, 特别是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从而挫伤了社区参与主力军的积极性;社区参与只涉及经济活动领域, 过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发展的综合效益。鉴于此, 笔者建议:首先要加强利益分配机制的建设, 使各个利益相关者, 特别是当地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对当地社区实行制度增权;其次要加强精英治理, 使当地居民反应的问题能够及时上报, 从而及时处理, 这样就能使居民的利益真正得到保障, 为建立旅游发展与社区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 要发展深度的社区参与, 即社区参与涉及规划、管理、经营、利益分享和文化保护各个层面, 使某一地区的社区参与从规划到开发形成一整套系统, 从而按照这个系统按部就班一步步实施。
摘要:基于民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分配理论、增权理论和旅游人类学等理论, 并运用文献分析法、多学科分析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分析、专家咨询、信度测评等方法, 对社区参与旅游进行。研究发现:社区参与旅游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均、社区参与只涉及经济活动领域等问题。推进社区参与旅游, 要加强利益分配机制的建设, 使各个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当地居民的利益得到保障;要加强精英治理, 为建立旅游发展与社区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要发展深度的社区参与, 使某一地区的社区参与从规划到开发形成一整套系统, 按部就班一步步实施。
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方案 篇5
以服务群众、构建美好家园为宗旨,倡导社区志愿者服务理念,大力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发展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健全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工作体系及运行机制,推进社区志愿者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党对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的领导,认真贯彻社区关于志愿者服务的决策和部署,坚持从社区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工作水平。
三、目标任务
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站”,通过服务站开展一系列志愿者活动,切实做好社区志愿者服务,乐于奉献、团结友爱,服务广大群众,让每个居民感受到“社区志愿者服务就在我身边”。
四、活动载体
社区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由社区及驻地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校学生、党员干部、辖区内企业负责人和员工、社区干部、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其他社会热心人士等组成。志愿者不计报酬,有一定的服务能力。
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是由西苑社区居委会组织成立,志愿者服务站在社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与指导下开展工作,服务站的志愿者上下齐心协力,本着居民所需求,开展便民服务。
五、活动内容
1、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继续开展本社区的特色“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活动,让空巢老人在家都能够享受养老特别服务。对辖区内的空巢老人进行定期走访,开展精神慰藉、家政服务、陪同就医、保健指导、娱乐活动。关爱困难人员。对辖区内的低保户、困难人员开展送爱心活动,捐款捐物、送岗位、送技术,开展一对一帮扶,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在社区的帮助下能够早日脱贫。
2、关爱残疾人活动。理解、关心、尊重残疾人,为他们开展心理咨询、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和日常生活照料,让他们感觉社区的关心,对生活充满信心。
3、医疗服务志愿。开展“健康进社区”活动,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咨询和义诊服务,受到了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活动中,志愿者对老年居民,通过免费中医医疗咨询、测量血压、定期上门检查等多种形式,指导社区居民正确认识疾病、预防疾病,而且耐心细致地对他们的问题逐一做了回答。
4、关爱未成年人。在社区内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讲座,组织社区党员对他们进行关心、教育、心理辅导,关心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状况,让他们健康成长。
5、定期走访。对辖区内的困难人员、低保户、矫正对象由社区党员带头和社区志愿者对他们进行定期走访,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及需求。
6、文体娱乐服务。成立一支文艺志愿者队伍,随时参与社区及社会组织的公益性活动,提高广大市民朋友的文化娱乐生活质量。
7、党员结对帮扶志愿服务。根据帮扶对象的实际需求,结合志愿者的有关情况,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服务方式,实施日常结对帮扶。
8、开展环卫工作活动。志愿者定期对辖区内的野广告、白色垃圾、野草、卫生死角进行整治清理,志愿者向群众发出倡议,呼吁大家共同携手行动起来、全民参与,弘扬环卫工人“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实际行动推进环境卫生建设,提升居民文明素质。
9、计生帮扶志愿活动。积级开展人口文化利益导向及政策宣传活动。在社区的人口文化大院,组织开展“幸福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积极倡树婚育新风尚。
10、维权服务。在当今社会,加强社区维权工作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家庭和睦、创建“幸福家庭”、维护社区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通过在社区开展法律宣传、个案维权、心理疏导、扶贫帮困等工作,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对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营造文明、祥和的社区环境,创造健康文明的生活均具有重大意义。
11、志愿者义务巡逻。成立义务巡逻队,对辖区内的居民楼进行巡逻,加强防范,让居民的损失减少。
社区参与度 篇6
一、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法和路径
上海市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6文件”明确,要重点扶持发展社区生活服务类、社区公益慈善类、社区文体活动类和社区专业调处类社会组织。日前,市社会工作党委与市民政局(市社团局)、市财政局等多部门联合发文,助力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目前,市级层面有18家社区社会组织,这些组织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新航社区服务总站、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等,通过区县工作站、街镇社工点(自强147个、新航152个、阳光148个)在社区开展服务;区县层面登记管理的四类社区社会组织有3051家,占28.35%,其中,生活服务类20.85%、公益慈善类57.33%、文体活动类13.20%、专业调处类8.62%。此外,还有备案管理的群众团队约2.3万家。社区社会组织已成为本市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重要主体之一。
1.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购买服务,拓展服务领域。一是建立购买服务体系。部分街镇成立了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把具体工作职能设置在社区自治办公室,公布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项目清单、设立专项资金,采用公开招投标、单一来源或竞争性谈判、社区培育等形式购买服务。二是建立统一规范机制。制定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办法、招投标工作流程等一套科学透明的管理制度,规范购买服务流程,强化绩效评价,做到统一申报、统一管理、统一评估、统一拨付。三是拓展购买服务的领域。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开展老年人综合服务、残障人群服务、青少年教育、就业援助、社会救助、文体活动等社区服务;通过引进社会组织,在家庭危机干预、社区公共事务协商、拆迁安置、业委会建设等专业调处领域,发挥相关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通过将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睦邻中心等公共设施委托社会组织运作,提供一站式、多样化、个性化的社区服务。
2.探索多元主体参与为导向的共治自治,拓宽参与渠道。一是搭建社区共治平台。打造社区共治平台,吸纳社会组织及其负责人进入社区委员会、区域化党建联席会、社区代表大会等社区共治平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协商与多元利益表达,开展协商互动。二是承担社区共治责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区域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与其他驻区单位进行合作,为社区提供各类志愿服务、社区宣传和社会责任服务等,不断拓宽各类群体参与治理的途径。三是培育社区自治。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涌现出一批社区骨干,使众多的社区积极分子和群众团队,促进了社区自治的参与广泛性和互动性,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参与度。
3.探索以服务功能建设为导向的区域化党建,引领社区发展。一是参与区域化党建。基层通过创新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有3名及以上正式党员的社会组织,建立独立党支部;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按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便于活动的原则,建立联合党支部;对部分协会和群众活动团队,建立活动党支部,实行“党员一方隶属、双向管理、双边活动”;对目前没有党员的社会组织,选派党建联络员,并建立健全工青妇组织,通过党建引领和党群、党社互动,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治理。二是开展互动融合。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优势,整合社区各类资源,使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及党员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者。三是联系凝聚服务。社区社会组织通过开展公益项目“双向认领”活动,向社区单位、居民征集需求菜单,由社会组织承接开展公益服务。
4.探索以促进政社合作为导向的枢纽式服务管理,加强政社沟通。一是由政府扶持运作。枢纽型社会组织作为政社沟通合作的桥梁和平台,在参与治理中实现“三个对接”:需求对接、项目对接、资源对接,即通过社区代表会议、社会组织联络员、居委会和居民意见等多种渠道发现社区需求;根据需求设计购买服务项目,筛选和引入优秀的社会组织来承接;建立政社沟通和互动机制,为社会组织链接各类社区资源。二是独立运作或委托专业机构运营。鼓励支持社区枢纽型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或委托专业机构托管,健全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机制;协助基层政府完善购买服务管理,提出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和购买服务的政策建议;指导帮助其他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开展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培训,提供第三方评估和督导。
5.探索以社区营造为导向的社会组织孵化,激发基层活力。一是建立社区治理参与机制。社会组织协助社区建立健全楼组自治规范、居民区治理架构、居民议事平台、多元主体共治机制等,设计相关活动,推动各类群体、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二是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引导自发组建社会组织和群众团队,为初创期的社区社会组织提供运营管理指导和培训,建立相适应的孵化过程和愿景设计。三是提升社区社会资本。社会组织从直接承接政府的服务性工作,转向以社会化方式提供专业性辅助工作,提升了社区的社会资本。同时,也积极挖掘社区资源,促进社区公益基金的建立,使驻区单位、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益慈善。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社区社会组织主要通过以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购买服务、以多元主体参与为导向的共治自治、以服务功能建设为导向的区域化党建、以促进政社合作为导向的枢纽管理模式、以社区营造为导向的社会组织孵化等路径,在民生服务、公益慈善、文体活动、扶贫救助、化解矛盾、共治自治、表达民意、反映诉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主体作用。
二、几点启示
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坚持“一手抓思考,一手抓实践”,聚焦抓典型、抓人才、抓枢纽、抓公开、抓党建,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在参与治理中的作用,将社会组织参与拓展到基层社会治理的多个领域。
1.抓典型,探索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法路径。一是开展试点提炼经验。注重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效应,选取一些基础较好、实践较多的基层街镇开展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试点,提炼积累经验,为全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二是探索枢纽式服务管理。以区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联合会或社会组织孵化园等为载体,赋予其指导、动员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平台功能。结合本市群团工作新举措,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枢纽功能,团结凝聚本领域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三是加强重点扶持。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化解信访、动拆迁等社会突出矛盾的工作机制,加强这方面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拓展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事务的途径。
nlc202309021124
2.抓人才,营造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加大政策定向扶持力度。研究制定扶持培育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社会组织的指导性政策,通过开办扶持、场地支持、税收优惠、人才激励等方式,大力培育并重点扶持社区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文体活动类和专业调处类等社会组织。二是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统一平台,推动政府职能部门购买服务项目、符合政府转移职能承接资质的社会组织等目录的出台,推动购买服务的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三是培养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开展对社会组织领域人才队伍的宏观规划和政策研究,加强对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培养扶持和激励,建立完善的社会组织从业者职业薪酬体系和指导标准。
3.抓枢纽,建立社会组织枢纽式服务管理工作体系。一是完善枢纽式服务管理。加强政策支持保障,推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强化枢纽型社会组织功能,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开展服务推介、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培训交流提供支持。二是探索建立枢纽型社会组织。采取主动培育和社会化自主形成相结合的方式,把社区党委发展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党建枢纽,把区域社会组织联合会、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孵化园等发展成为枢纽。三是加强社会组织党建。明确枢纽型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本领域、本区域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规划协调和指导联系,实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全覆盖。
4.抓公开,探索社会组织规范化和信息化公开机制。一是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现代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持续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和评估工作,以健全组织结构为重点,以完善规章制度为手段,以增强服务功能为目标,促进社会组织提升服务能力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二是探索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探索建立社会组织信息公开的统一平台,健全信息发布机制,推动社会组织“章程公开、事务公开、财务公开、资金筹集渠道公开和人员薪酬公开”。三是推动社会组织协商协同。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具有的行业、专业、职业、第三方、扎根基层等獨特优势,围绕所代表的行业和群体利益,逐步探索社会组织参与协商的渠道和机制。
5.抓党建,服务凝聚社会组织融入区域化党建格局。一是以党建引领区域化治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指导协调和资源整合的作用,以社区党委为平台,推动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和社区党员参与社区共治。二是完善社会组织党建覆盖。采用“独立党组织、联合党组织、活动型党组织、党的工作小组”等方式,对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组织,全部建立党的组织;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组织,由街镇社区党委,派遣党建指导员或明确党建联络员。三是制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文件。起草出台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文件,明确要从健全党建工作管理体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主体,健全党建工作协调机制等方面,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要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业务指导、资源对接、凝聚人才等功能,按照“行业归口、分级管理、区域托底、规范有序”的要求,加强对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管理。
国外社区参与旅游研究综述 篇7
(一)研究背景
“社区”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裴迪楠在1881年提出的,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学术概念,至今在各种社会学文献中已经有一百来种定义。有许多学者对关于社区参与旅游研究的现有文献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回顾和评述,人们也因此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有了一个整体和全面的认识。从现有综述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对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研究的比较及对国内这一领域的文献综述,而对国外社区参与旅游研究的文献综述较少。本文则对该领域的国外学术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和梳理,以求进一步促进相关学术研究的深化。
(二)文献来源及概况
为了了解这些年来国外对社区参与旅游这一领域研究的具体情况,本文在大型综合性、多学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Web of Science”进行文献资料收集。以英文单词“旅游”及“社区参与”为主题;将研究领域限于社会科学、人文艺术、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文化学、环境自然科学;将发表文献数量九篇及以上的外文期刊进行综合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80篇,现将这280篇相关外文文献的研究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
二、国外社区参与旅游文献主要研究内容
(一) 旅游发展对社区的影响研究
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文化、环境、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个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便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于是大量的社区旅游研究便集中在旅游业发展对社区各方面的影响上。Arthur(1980)揭示了旅游业发展与当地文化保护之间的冲突,认为旅游业的发展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Butler(1981)以Cambrils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得到其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的结论,具体体现在当地的物价水平、消费水平、地价上升等方面;Keogh等(1987)的研究主要着重于旅游业的发展给社区居民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旅游发展导致地价上升、生活成本增加、外来文化和冲击和犯罪率增加等问题;Elise Truly等(1989)客观地分析了旅游发展对希腊Grete岛的居民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妇女角色变化、结婚年龄推迟、性观念更开放、家庭领导权等方面;Pam等(2000)对澳大利亚北某个旅游社区的研究中提出了旅游业给社区带来的双重影响,其中积极影响表现在社区经济得到繁荣发展、就业机会增多、与外来文化融合、设施设备得到改善等,而带来的消极影响有环境遭到破坏、自身文化变质、物价水平增加等;Tazim等(2003)在对新西兰的一个乡村社区进行调查研究同样发现旅游发展给当地社区带来的两面性。
以上大量的案例研究表明,旅游发展对当地社区的影响逐渐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学者们普遍认识到旅游发展对当地社区是一把“双刃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负面影响的日益凸显,学者们也不再仅仅关注于“旅游发展对社区的影响”研究,而逐渐转向于“旅游与社区参与”关系的反省和深思,意识到“社区参与旅游”的迫切性及社区居民作为社区主体的重要性。
(二)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和感知研究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也不断加强,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和感知研究逐渐增多。Arthur认为在旅游发展初期,居民对旅游发展带来的影响普遍持支持态度,但伴随旅游业发展,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居民态度也随之有所转变;Michael运用“旅游依赖”假说,并在美国西部的四个乡村社区收集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支持了这一假说的观点,即社区居民对旅游消极影响的感知与社区旅游发展水平有直接的联系,旅游发展水平越高,社区居民对旅游的消极影响认识越突出;Victor Teye等在非洲加纳的两个小镇进行问卷调查研究,通过七个旅游相关因素(包括与游客的社交互动、有利的文化影响、福利影响、日常生活的负面干涉、经济成本、性开放、拥挤的感觉)来测量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研究结果显示旅游发展并没有达到当地居民所期望的,而且在这一相关领域工作的社区居民对旅游业有着消极的态度;Kathleen等依据“社会交换理论”,在美国进行全州性调查来收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居民意识到旅游带来的许多积极和消极结果,其中那些认为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很重要的居民觉得他们从旅游发展中获益,而且认为旅游将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积极影响;Andrew Lepp对乌干达Bigodi小村庄的385名成人进行调查,使用定性分析方法得出当地居民对旅游业一致持有积极态度,因为他们认为旅游业能够带动社区发展、改善农业市场、产生收入并能带来意外的财富,Andrew Lepp进一步运用“理性行为理论”,并假设居民的积极态度能够使他们产生旅游保护行为,通过在Bigodi村庄长达六个多月的对当地居民行为的实地观察,其结果支持了这一假说。
(三)社区参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社区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探讨社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始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Kerry在20世纪末较早地研究了美国当地政府对待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态度,研究发现当地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会影响他们的实施方法,并发现了社区一体化的可能性;Cho等依据社会交换理论研究了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个城镇旅游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可持续旅游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即长远计划、完全的社区参与、旅游业的环境可持续性与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及旅游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有很大的关系;Matilde则研究了尼加拉瓜两个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研究在其生态旅游中影响社区参与的因素及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Hamira和Ghazali Musa在研究伊朗Masooleh这一国家级遗产保护城镇(主要以独特的居民建筑著称)中指出,Masooleh城镇的旅游业想要在将来得到可持续发展,必然需要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其计划和管理当中来;Francis Eric在加纳Bosomtwe盆地湖的调查中发现,当地居民更倾向于旅游发展的积极影响,研究建议当地旅游管理部门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教导社区居民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旅游做出贡献。
(四)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保障研究
旅游业整个发展的过程,也是各相关利益主体:社区居民、政府部门和游客相互博弈,既竞争又合作的过程,许多学者认为社区居民能否真正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是保障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社区居民参与当地旅游发展的权利应得到保障。Akam最早在对肯尼亚的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中便提出如果当地的旅游业要可持续发展下去,必须要对当地社区居民赋权;Scheyvens也在20世纪末研究生态旅游时引入社区增权概念,提出赋权框架是帮助分析当地生态旅游的社会、经济、心理、政治影响的一个合理机制;Sebele则深刻剖析了博磁瓦那旅游资源开发所带来的收益和面临的问题,同时肯定了社区旅游给当地居民做出的贡献,并指出确保乡村居民获权的重要性;澳大利亚学者索菲尔德在《赋权与旅游可持续发展》一书中对旅游赋权的概念有进一步的解释。他指出,赋权与目的地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种居民参与、管理控制、分配和利用资源的力量和过程,赋权深深根植于旅游发展的政治学之中,对居民赋权是社区可持续旅游发展重要的前提和条件。然而许多国家的社区被置于决策
过程之外。如Haijia在对约旦旅游发展的研究中便发现一些当地政府在未征求社区居民意见的情况下就一意孤行,强行开发当地旅游业,甚至将社区居民隔离在当地旅游发展之外,从而使当地旅游业及当地居民都受到了损失。
三、结论与展望
社区参与度 篇8
社区居民参与, 是社区居民既作为社区管理或治理的客体, 更作为社区管理或治理的主体, 自觉自愿地参加社区各种活动或事务的决策、管理及运作的过程和行为。它主要表现在社区生活参与、社区环境参与、社区政治参与、社区管理参与和社区文化参与、以及社区体育参与等各个方面。城市社区建设是广大居民群众的共同事业, 居民群众的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基础, 社区居民参与程度和状况是影响城市社区建设的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 城市文明社区建设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另外, 笔者认为它还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一) 居民参与是实现社区公共利益的途径
尽管国内外一些学者对是否存在公共利益提出质疑, 但是笔者认为公共利益 (这里理解为那些代表一个社会里大多数公民的最好的利益或最大的好处的东西) 是存在的, 只是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是有层次和范围的, 即存在着社区的公共利益、地区性的公共利益、全国性的公共利益、乃至全世界的公共利益。社区的公共利益可以理解为那些代表一个社区里大多数居民的最好的利益或最大的好处的东西。
城市社区的居民参与社区建设, 在某种意义上, 是参与社区的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 而这正是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增进和分配的过程。因此, 社区的居民若能切实地参加公共利益的管理与分配过程, 则有利于实现社区居民对公共部门或是政府官员在制定相关政策是的行为进行监督、制约, 防止损害社区的公共利益。再者, 城市社区居民的参与可以保证政令畅通, 更好地反映城市社区居民的心声、表达其自身的利益诉求, 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因此, 笔者认为城市社区居民的参与是实现社区公共利益的途径。
(二) 居民参与是实现基层民主政治的途径
托克维尔认为:“一个独立于国家的多元的、自我管理的公民社会, 是民主社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机制的建设对实现我国城市基层民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欧美一些社区建设比较好的国家有公民社会的传统 (例如:美国、加拿大等) , 也因此国外的草根组织比较发达。在社区建设中, 政府、社会、企业三者之间易于形成良性互动, 共同促进社区发展。笔者认为我国基层民主意识可以通过社区自治建设来培植, 通过社区居民的自觉自愿的参加社区建设活动来唤起民主意识。
二、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积极性不足
从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 居民参与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已经成了影响和制约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体而言, 绝大多数城市社区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社区文化, 社区居民的对社区没有认同感、归属感, 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例如:居民不了解所在社区的现状, 拒不交纳或不按时交纳相关费用, 不经常甚至不参加社区的活动, 邻里之间互不了解等等。笔者认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从根本上讲, 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较低, 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是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 在城市中所形成的单位制社会的治理模式有直接关系。在单位制社会中, 单位人员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与单位息息相关, 可谓“生于斯, 长于斯, 死于斯”。单位是“单位人”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物质来源, “单位人”对单位有很强的人身依附感和归属感, 以至于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单位制的社会治理模式已渐渐弱化的情况下, “单位人”的归属感仍难以从单位转移到社区。
第二个原因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进程有关。社区概念引入我国的时间比较晚,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城市的居民才开始从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社区”的概念。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兴起, 城市的居民跟社区的接触和了解才相对多些。然而, 许多城市居民对“社区”的了解并不深刻, 尤其是对现代意义上的“社区”了解甚少。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了城市居民群众对社区难以产生真正的认同, 造成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不足。
第三个原因与我国现阶段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有关。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人们的工作强度、难度在不断加大, 人们的时间观念、生活节奏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在工作强度大、生活节奏不断加速的情况下, 人们往往忽略了暂时看起来没有太大利害关系的事情, 而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恰恰被大多数居民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因而导致其参与所在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三、提高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积极性的路径选择
(一) 提高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积极性应坚持的原则
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进行社区建设的手段, 但同时更是社区建设的目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目的是创建一个宜居的、守护相望、友爱互助的居所。社区建设的过程也即是一个不断挖掘社区居民需求、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过程。所以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要鼓励居民参与、广开言路, 从而了解居民需求在社区建设中努力满足其需求, 只有“急群众之所急, 想群众之所想”才能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这里要强调的是, 坚持利益导向原则。因为我国城市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性低一个重要原因是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比较弱 (相对于单位而言) 。另外,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利益出现多元化趋势, 计划经济时代的群众动员的方法已日渐见失效。所以在社区建设中, 应注意利益导向原则。
2. 坚持政府的主导的原则
我国没有市民社会的传统,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 草根组织在我国相当不发达。在这一背景下, 在我国经济政治体制转型时期,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有赖于政府的推动、扶持, 有赖于得到政府在资金、法律、人员等各方面的适当支持, 而不能完全采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社区建设模式。
(二) 提高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积极性的具体路径选择
因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有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外因起减缓或是加速事物发展的作用,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由此可见, 在探讨提高我国城市居民参与积极性的路径选择时, 应该从影响我国城市居民参与积极性的内因与外因两方面展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 提高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识
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 虽然社区居民居住于社区, 但对社区这一概念理解不全面, 甚至是不了解 (因为“单位人”意识比较浓重) , 所以更谈不上社区归属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含义、存在意义的认识, 甚至是形成对所在社区的归属感, 管理社区的公共部门和社区居委会等组织要大力宣传社区、社区建设、社区建设的意义等等, 因为根据人的行为激励理论, 人们对某事物产生认识, 并对该事物有需求 (这个需求是尚未满足的需求) 的时候, 他会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做出各种行为努力。通过大力宣传社区建设, 使社区的概念、社区建设的意义等深入人心, 从而使城市社区居民产生创建美好社区的需求, 产生社区归属感, 激发其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2. 宣传民主精神
社区建设的主体应该是社区居民, 社区各项事业的展开、社区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都不应离开社区居民的参与。但是在具体操作中, 为了提高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 应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大的背景下, 大力宣传民主精神, 让民主精神成为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建设的又一驱动力。
3. 建立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的组织体系
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等都应有相应的组织支持, 换句话讲, 城市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时在相应的组织中进行更易于提高其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因为恰当的组织可以降低参与成本、减小参与风险、提高参与能力。所以在社区建设中, 要逐渐完善社区党组织建设, 以使其发挥社区建设的领导核心作用, 把握社区建设的大方向、宣传社区基层民主思想;摆正社区居委会的位置, 减轻它的行政化色彩、增加其自治功能;组建社区业主委员会, 商讨、解决关系社区公共利益的重大问题;培植社区的草根组织, 例如: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社区老年活动组织等等, 使社区中的居民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条件自愿的参加各种组织, 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4. 建立通畅高效的沟通机制
社区居民能够参与城市社区建设的前提之一是充分地了解社区建设的相关信息, 这要求沟通机制的通畅和高效, 即要求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及时性、完整性, 保证信息的对称性, 从而保证沟通机制的通畅和高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社区管理者一般只采用政务公开传递信息的做法 (这种做法存在信息时滞性、不完整性等缺陷) , 这一传统做法虽然可以使社区居民了解社区最基本的信息, 但是对于参与社区建设来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笔者认为, 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 可利用互联网络技术来完善社区沟通机制, 如:建立社区网上论坛、社区群聊等等;另外, 居民委员会应定期向业主委员会汇报过去的工作情况和未来的工作计划, 以接受社区业主委员会的质询与监督及听取业主委员会的业主代表对社区建设的建议及业主的需求。再有, 建立社区听证会制度, 使社区管理者的决策更符合居民的要求、更科学, 减小政策执行的阻力。
5. 健全与社区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
健全与社区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利于明确社区居民的责任与义务, 有利于保护其合法权益、规范其参与行为, 从而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不足, 甚至出现法律空白。如《居委会组织法》作为单行法律, 并没有明确社区党组织与居委会的关系, 对目前社区中逐渐产生的新居民组织, 如业主委员会, 《居委会组织法》也没有将规范这类组织和居委会的关系纳入自己的范围。这都导致社区个人、组织在参与社区规划时缺乏法律上和制度上的依据。所以, 为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顺利展开, 我国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积极措施。
总之, 我国原有的单位制社会治理模式的存在抑制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进而制约了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相关部门应该在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为主导的原则的基础上, 提高社区的认同感、民主意识, 建立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组织体系, 建立通畅高效的沟通机制, 加强社区建设的法律法规建设等, 从而提高居民参与城市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 单位制社会管理模式的弱化, 我国各大城市不同程度地遇到城市社区建设的问题, 而居民参与对城市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的对策研究对于城市社区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社区建设,居民参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春香.公民参与:公共利益表达的有效途径[N].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
[2]孙永怡.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十大困境[J].中国公共管理, 2006 (1) .
[3]秦彦霞.论城市管理中公民参与机制的建设[硕士学位论文][D], 2005, (5) .
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发展 篇9
一、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发展的问题分析
我国现存的高等教育体制,一定程度上,束缚着图书馆的功能拓展,外延发展,严重制约其全面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高等学校图书馆在参与社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是高等学校图书馆如何协调图书馆与社区,利益与社区责任的两组关系,解决不好的话,恐将影响甚至阻碍高等学校图书馆的良性发展。当前,高等学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发展建设有下面三方面的问题。
1. 体制上,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
高等学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发展工作,要有一套完善的配套政策的支撑保障,而这恰恰是目前不具备的。完备有力的配套政策关系到高等学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发展能否顺利开展和达到目的。而今,民政部等相关部委就社区自治、社区发展议题颁布了一些规章制度,但与社区发展过程中具体出现的许多新问题不能很好地衔接。这种状况致使高等学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发展处于尴尬境地,工作不便开展。比如,高等学校图书馆在向周边居民开放图书馆电子资源、书库场所当中,如何使得增加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及时到位、责任义务的归属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如何激发高等学校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参与社区发展工作的热情和创造性的具体规定等,这些具体以及宏观层面上的种种状况,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是万万行不通的[1]32。
2. 观念上,固有思维是绊脚石。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资金来源绝大部分是国家财政拨款,不像欧美国家许多高等学校经费来自社会捐助,考虑社会方面的多一些,国内图书馆几乎不用关心社会的呼声,办馆理念陈旧落后,与社会诉求严重脱节。高等学校及图书馆领导往往只看到他的一亩三分地,很少考虑周边社区的需求,认为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只有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周边社区民众是公共图书馆和当地政府的事情。在高度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今天,高等学校图书馆作为社会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其发展不可能独自发展,只有破除固有思维的羁绊,兼顾社会、社区发展需求,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的大发展中去,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实际中,“馆社”互动偏少。
高等学校图书馆与社区互动偏少,总结有几个方面:首先,理念认识程度低。加强高等学校图书馆与社区的共建共享,建立互通有无、互帮互助、携手共进的互动关系是在高度的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对双方提出的共同要求。通过具体的案例调查发现,大部分的高等学校图书馆与社区,对“馆社互动”的理念与精髓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概念,缺乏准确而立体的认识。高等学校图书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仍然普遍存在,常常把社区的参与视为包袱,单向的索取,而不考虑互动的有益部分。因为理念认识上的不到位,导致双方参与热情不高,效果低下。
其次,保障机制欠缺。“馆社”互动缺乏配套的机制作为保障。例如在国内,图书馆公共关系部是一个新鲜事物,尤其是高等学校类的图书馆更是鲜见,他们没有负责与社区互动的专设机构,社区方面也缺少与之对接的专门部门,双方的交流协作缺乏配套的机制保障,高等学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发展的活动或社区参与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活动都具有临时性、不定期性,互动起来难免浅尝辄止。
再次,新技术利用不充分。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社会方方面面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高等学校图书馆只有不断武装自己,更新服务理念、服务手段,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当前,国内部分地方大学图书馆与周边社区交流中使用了网络等新技术手段,反响不错,但就大多数的图书馆来讲,馆藏资源网络检索、电子资源查询下载等都不对社区开放,使用现在风头正劲的微信公众平台等网络交流机制更是少之又少。
二、推动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1. 深化高校图书馆自身改革。
我国高等学校事业单位改革是步国企改革、政府改革之后不得不直面的新的全局性改革任务。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来讲,深化高等学校图书馆改革,势在必行。
(1)图书馆定位:公益组织。首先,秉持服务社会的理念。高等学校图书馆身处的地方与社区这个客观因素,决定了三者的密切关系,其发展规划必然包括服务于周边,并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其次,秉持优势原则。高校图书馆在学科分布、馆藏规模等维度上不应片面偏向规模、面面俱到,而应发挥自身特色,兼顾社区急需,树立图书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所处社区发展出力。再次,深化高等学校图书馆体制改革,强化公益组织特征。顺应时代变化要求,调整图书馆部门结构,加大服务社区人力布局,为服务社区打通任督二脉。
(2)加大服务社区纵深度。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在服务社区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在高度的社会化大生产时期的当下,对高等学校图书馆贡献社会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其要求也越来越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踏准时代脉搏,及时更新服务理念,加大拓展服务社区的纵深度。比如,图书馆对社区发展规划进行调研评估,针对社区居委会在决策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向所在的社区开放图书馆的部分阅览空间等[2]30。从各方面反馈的信息显示,社区居委会和广大居民对身边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对外开放表示热烈欢迎,期待图书馆积极地投身到本社区的建设与发展,高等学校图书馆也应呼应社区呼声,加强馆社合作,在社区这个大舞台发光发热。
(3)注重服务公益性。社会服务作为高等学校图书馆一项重要功能和重要发展方向,就应当积极主动地投身社区发展,也必然引起社会的积极响应。与此同时,在参与社区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把成本、酬劳等总是放在第一位,没有好处就不干,要从大处着眼,从高等学校图书馆历史使命着眼,要更加注重服务的公益性。因此,高等学校图书馆要处理好服务社区与服务学校读者两者的关系,摒弃利益诱惑,达到共赢。
2. 组建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加大协同效应。
眼下,社区发展事业千头万绪,只靠一家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单打独斗是绝对不行的,惟有区域范围内多家图书馆推倒观念上的围墙,本着平等、自愿、共赢的原则,扬长避短、协同发展,多方力量凝成一股绳,促进社区快速发展。
以南京城东高等学校图书馆联合体为例子。2005年,南京城东高等学校图书馆联合体成立,该馆际组织由地处南京城东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体育学院这五所高等学校图书馆组成。功能是在上述五所学校范围内文献资源的统一检索与统一服务平台,以及文献的通借通还服务。该组织有以下特征:协同发展、共建共享、方便快捷。上述五校学科特色各有不同,其图书馆藏书亦特点鲜明,优势藏书在“兵器科学、光学工程”、“航空、航天”、“农学”、“林业”和“体育、运动医学”等学科上,共有900万册传统型纸质文献,2000万多册电子资源,200种各领域数据库。可见,单打独斗肯定比不过协同作战。
“需要的纸本图书如果本校图书馆没有收藏,还可以查询和申请借阅联合体其他馆的图书,每周两次的物流专车保证了所需图书在三个工作日内送达读者所在高等学校图书馆,足不出校门即可获取外校图书。”南航图书馆的某馆长谈到通借通还这项服务时如是说。对于使用过原文传递功能,“图书取得方式很方便快捷,真是不敢相信!”亲身体验过的同学这样点赞[3]。
3. 完善政策配套和加大政府引导支持力度。
(1)完善机制体制。对于高等学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发展活动能否良性运行,一套完备的机制是不可或缺的。馆社互动对双方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地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为高等学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发展保驾护航。最主要的保障机制包括政策法规的保障、经费保障。首先,政策法规的保障。高等学校图书馆与社区的互动与协作,不仅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还要有政策法规等制度保证,这样才能确保互动协作的不随意性。政府有关部门须积极主动地做好相关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高等学校图书馆与社区互动的运行和行为在正确的轨迹上。用具体而缜密的规章等形式厘清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社区服务内容与义务,确保有规可依、行之有效。政策法规不但保障了图书馆参与社区发展的良性运行,反过来也明示了图书馆的义务、责任,促使其主动积极地去参与。
其次,互动经费的保障。在我国,高等学校经费大多来自国家财政拨款,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部分,图书馆的经费自然也是一样,这些经费的分配是根据图书馆人力成本和运转的必要开支,对于图书馆和社区的互动所需要的经费是在预算表上没有的,这就要求政府拿出一笔经费,专门支持此项工作的开展。(2)促进高校图书馆与社区的协同发展。协同发展的含义,即协调几个不同资源或个体,一起合作完成同一个目标,达到同步发展的共赢效果。这里用来形容高等学校图书馆与社区的协作与互动关系是非常贴切的。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发展史告诉我们,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他所处的微环境,离不开学校、周边社区的紧密支持,社区的繁荣也离不开高等学校、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人才、信息、技术的坚定帮助[4]38。可见,我们需要大力地促进高等学校图书馆与社区的协同发展。
首先,文化交流。高等学校图书馆拥有数以百万计的文献资源、电子数据库资源,优越的学习环境,专业的阅读指导馆员,这是周边社区的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的宝藏,高等学校图书馆有责任也有能力为社区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其次,人力资源互动。政府有关部门应做好高校图书馆人才进社区的政策配套,对口社区搞好接收人才预案,让高等学校图书馆的聪明才智有效地服务社区,比如当书香社区宣传员、阅读大使等,发挥图书馆的文化影响力[5]46。基层社区应根据自身需要,依托高等学校图书馆丰富的资源,邀请有经验的馆员做各类型的讲座,营造社区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1]姚青松.非营利组织促进社区发展的实践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1.
[2]任精举.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3]南京城东五高校图书馆“结盟”师生可校际借阅图书2012-04-23http://life.longhoo.net/2012-04/23/content_8991602.htm.
[4]山本英夫.大学对所处区域社会的贡献——以日本创价大学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基于社区参与的旅游景区管理 篇10
一、引言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增长,旅游也随着经济的增长快速发展。如何通过有效的景区管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是景区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关于旅游景区管理的概念,有学者指出是景区的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高效率的实现预定管理目标的过程1。许娟、王芳认为景区管理传统上以政府事业单位管理为主,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特色性、差异性等特点决定了景区管理往往涉及林业、水利、宗教、文物、园林等多个部门。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社区参与在旅游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二、社区参与旅游景区管理的重要意义
当地居民作为旅游景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景区的发展极为重要。旅游景区的长远发展应该从社区的角度出发,在促进当地居民经济条件、就业条件等发展的同时,也达到促进旅游景区可持续长远发展的目的,使当地社区居民和旅游景区和谐发展,并在经济利益等方面达到双赢。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重要理论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给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短期内追求利益最大化,造成居民不满、环境破坏等社会环境问题,而社区参与到旅游景区的管理之中,可以增加社区居民的收入、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这样让社区居民更加认可和配合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管理,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利益
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都注重于旅游投资商和政府的利益,而很少考虑到当地社区居民合法利益。当地社区居民作为景区开发中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其合法利益不容忽视,但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收入和就业增加的积极意义没有给社区居民分一杯羹,反而他们承受着旅游发展带来的物价飞涨、交通阻塞等不利影响。
(三)丰富景区的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是旅游目的地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而当地社区居民是民俗文化的主体,让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景区的管理当中能丰富景区的旅游资源,在保护传承旅游目的地独特的民俗文化的同时,让旅游者享受更多的原生态的旅游资源。
三、当前我国社区参与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社区参与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成熟,所以当前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主要有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模式。直接参与一般指在直接参与到景区的经营中,例如景区导游、区间车司机、景区环保人员等。间接参与是社区居民依然会从事当地传统的活动,可以保证原有社区传统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生活生产场景持续存在,这一部分居民是在间接参与之中。
在这两种模式中,社区参与由于发展程度低,所以存在一些问题。
(一)参与人数少、范围窄
在景区经营中,只有少数居民能从旅游开发中获利,大部分居民感受到的是社会成本的上升。大部分景区给予社区居民的参与范围也非常有限,只停留在服务人员的范围之内,这种人数少、范围窄的社区参与降低了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旅游的发展。
(二)参与意识缺、层次低
旅游开发的初期,社区居民关于参与景区管理的意识欠缺,且缺乏一些旅游的专业知识,这就导致在社区参与过程中以层次较低的经济参与为主,而在重大事项上,当地社区居民在高层次的决策层影响力有限,
四、社区参与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一)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
当地社区居民不仅在文化素质上普遍偏低,而且在专业知识上缺乏指导,这直接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的范围和层次,旅游景区应该给社区居民提供培训教育的机会,在文化水平、专业技能,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增加他们的服务技能,使社区居民有主人翁意识以及认可自我价值,才能更好的为景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居民自主参与
大量的资金投入也是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经营所面临的困难之一。社区居民的收入有限,不足以支撑经营项目的展开。因此,对社区给予财力与物力的支持,政府可协调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或小额贷款,尽力鼓励和扶持他们参与到景区经营中来。
(三)提供工作机会,建立法律保障机制
社区居民处于弱势地位,工作机会和条件无法自主获取,自身利益也面临侵害。因此,必须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其合法权益,给社区居民提供优先就业权和经营权,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下来,让社区居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社区参与合法化、制度化。
五、结语
文化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 篇11
关键词:文化旅游;社区参与;五台山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2-0187-02
一、文化旅游与社区参与
(一)文化旅游
结合旅游属性,文化旅游可以表述为:是旅游者以观光参与等行为为媒介,通过了解和熟悉特定文化群体(区域)的文化特性来达到增长知识和陶冶情操的目的的旅游活动。这里的“文化群体”是指在文化上具有整合关系的人群。小到一个村庄,大到一个国家都可以称为一个文化群体。
(二)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指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求,并将其作为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发展”(保继刚,2006)。由此可见,引入社区参与机制就是让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地旅游业的发展中来,以主人翁的身份看待当地旅游业,享受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社区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层次会随之不断提高,从“个别参与”到“组织参与”,再到“大众参与”,最后到“全面参与”,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得到丰富。完善的社区参与机制在文化旅游的发展中至关重要。
二、五台山文化旅游发展社区参与不成熟
(一)居民参与意识薄弱
表现在五台山居民没有认识到旅游业不仅是一项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更是一项能够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增加就业机会并对子孙后代都有益的产业。他们在心理上还没有完全接受并渴望发展旅游业,对于自身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定位等也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二)社区开放度低、居民参与范围窄
现代社区不是孤立封闭社区,而是具有开放系统的社区,只有通过促进社区的开放,增大流通密度,加大人才流、物质流、信息流和交通流的流量,汲取精华,剔除糟粕,才有益于促进社区发展。很明显,五台山地区不论是在基础设施上还是在信息流通上都没有达到现代社区的标准,对外开放的程度明显偏低。因此,普通社区民众参与旅游发展的范围非常有限。
(三)缺乏完善的社区参与机制
完善的社区参与机制是一个涉及到从参与、决策、培训、生产到分配的完备的体系。五台山文化旅游发展至今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参与机制,居民参与的人数较少、层次较低,在参与中获得的利益也相当有限。这不仅不利于五台山政府发展各种组织力量,掌握社区发展动向,调动各种组织在社区发展中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五台山地区居民了解地区发展情况,支持地区的发展工作。
三、建立完善的社区参与机制
(一)社区参与机制在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1.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通过社区的参与,当地居民可直接从事各种各样的旅游经营和管理活动,他们能从中直接获利,生活水平将不断得到改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扶贫”。文化旅游的发展还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发展文化旅游也可以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社区居民通过参与文化旅游,提高其文化水平,增强其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进而改善社区医疗、教育、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
2.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社区居民参与文化旅游服务,可以在旅游活动中渲染出原汁原味的地方、民族文化氛围,增加吸引力。文化旅游资源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以物质状态存在的文化遗址和建筑,二是传统的民族文化和民俗民风。而第二部分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居民的参与和保护意识。文化旅游者大多愿意使用具有当地特色的设施,希望能与当地人直接接触,融入当地的民俗风情中。只有社区居民真正参与到旅游开发中,通过建立家庭旅馆,制作传统手工艺品,表演传统节庆活动等,才能带给游客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只有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讲解和表演,展现其本土特色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才能增加游客对本土文化的了解程度。
3.有利于资源与环境的保护
文化旅游的开发存在着资源保护和资源利用二者的矛盾,而社区参与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旅游业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大多数是共享资源,但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着排他性和竞争性,加剧了保护和开发的矛盾。当地居民参与文化旅游区的建设和经营管理,可使他们从依赖耗费资源来维持生活转向从事资源的开发经营管理工作,从而缓解了资源保护的压力。从环境保护角度看,社区参与为保护区的资源保护提供了强大动力。社区居民通过文化旅游的教育功能了解到保护的价值,这样可使文化旅游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社区参与文化旅游可以为当地社区带来多方面的利益(具体如表)。
(二)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社区参与内容
1.参与文化旅游的发展决策
包括授权社区居民自行决定五台山旅游发展目标,倾听当地居民对发展五台山旅游的希望与看法,并将这些意见纳入政府的决策之中。这样做的依据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不仅要使旅游者获得精神的满足、再生产能力的提高、政府税收的增加和旅游企业的赢利,还要给五台山地区居民带来多方面的利益,参与分享利益各方共同形成伙伴关系,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共同促进五台山旅游业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依据之二是对五台山旅游吸引系统的科学把握。五台山旅游的吸引力不仅仅是五台山地区独特的景观资源(自然和人文),五台山地区的居民也是旅游吸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来,就不会在旅游发展中轻视乃至忽略社区居民的作用。研究表明,旅游地若能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要求并使其受益,社区居民则表现出支持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倾向,并以更积极姿态继续介入;反之,则与之相反?穴Inskeep?熏1991?雪。
2.参与文化旅游的利益分配
就五台山地区而言,参与利益分配主要包括:不断增加五台山地区居民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保证五台山地区居民优先被景区雇佣的权利;旅游商品尽量采用五台山本地的原料进行加工;向五台山地区居民开放为旅游者而兴建的服务设施和环保(回收水和废水处理等)设施。问题在于,由于个人经济力量有限,政府又无具体保障措施,五台山地区居民参与利益分配大多有心无力,结果这种“特权”只集中在少数人或少数部门之中,而大多数人则承担起了旅游发展的各项成本。这也是五台山旅游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3.参与文化旅游的知识教育培训
包括两个方面?押一是为提高五台山地区居民文化旅游意识和环境观念而进行的教育。主要由五台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牵头实施,通过教育培训使五台山地区居民形成主动的、自觉的环保观念,从而与环境形成主客体对等关系。二是为增强五台山地区居民在文化旅游发展中的生存能力和技能而进行的培训。培训主体可以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等。如对五台山地区居民进行服务接待和经营方式的简单培训后,可将部分景区民居装修改造为供出租的客房,并提供简单膳食,最终从中受益。
社区建设中的多方参与 篇12
一、社区与社区建设的涵义
(一) 社区。
社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通用的范畴, 它是l9世纪末期以来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 来自拉丁语, 本意为关系密切的伙伴和共同体, 所谓社区, 是指由居住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是指在特定的城市区域内, 由一定规模的、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职业人群所组成的基层社会, 本文所指的社区即城市社区。
(二) 社区建设。
社区建设指的是一种社区工作, 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依靠社会力量, 利用社会资源, 强化社区
务信息的产生者和拥有者, 而非政府主体则是政务信息的获取者和受益者。只有明确政府主体与社会组织、企业、公民等非政府主体间的权利义务, 用立法的形式规定政府部门必须及时、准确地共享相关信息资源、保障信息资源的质量, 提高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的可操作性。
3.信息资源的分类开发利用。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为政府部门之间;二为政府与企业、个人两个层面。条例需针对两个层面的不同特点制定政务信息资源政府内部共享和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的政策导向、促进措施和管理方式等。
4.完善与共享利用相悖的法规。鉴于目前掌握权威业务数据的部分政府部门因上位法的限制或国家部委的具体要求, 无法实现与横向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 也基本不向社会公众公开, 因此国家各部委要尽快梳理并修订与之相背的政策法规及部门规章, 将其中与之存在冲突与矛盾的条款去除。
5.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了避免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对他人知识产权的侵犯, 应该注意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配套立法。明确互联网上有关著作权、版权等相关制度;同时对于侵犯相关权益人的侵权行为, 应切实加强相关政府监管。
6.完善信息公开条例。在具体实践中, 政府部门经常以信息涉密为由拒绝公开相关内容, 因此需进一步对涉密信息的内容、范围、密级等进行明确界定, 限制各政府部门人为扩大保密范围、提高密级等行为发生。同时, 对于在当前阶段确实不宜公开的政务信息, 应在保密期满后及时解密, 使原来的秘密信息成为能被社会公众获取的普通政府信息。
(三) 微观层面:
确立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制度。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可分为建设类、运营类和管理类三大类, 针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制定。
1.建设类管理制度。对于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项目建设, 要加强项目前期规划、顶层设计、项目立项的管理, 同时进一步明确后续招投标管理、工程建设、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各阶段细化管理要求、明确各阶段管理重点、厘清部门职责。
2.管理类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数据审核、安全保密、绩效监督等方面。需要明确政务信息资源质量鉴定的方法, 规定信息资源安全保密管理的相关管理制度。同时需要加强绩效监督, 对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从规范制定、项目建设、业务应用、运行维护、制度落实等各方面进行绩效管理, 保证各项政策措施能在政府部门得到落实。
3.运营类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平台管理、业务应用、日常维护等运营规范。这部分管理制度是最为具体的操作规范, 因此需明确每项业务、每个岗位的管理需求和工作职责。
1.石宇良.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策略研究[J].电子政务, 2009
2.高永.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 2008
3.刘焕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研究[J].情报、信息与决策, 2005
功能, 完善社区服务, 解决社区问题, 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 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 大力推进社会建设, 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社区建设的参与者
在社区治理的研究方面, 传统的路径是管理, 由谁管, 自然是由政府来管理, 即从政府内部的改革来影响城市社区的治理模式选择。但人们发现单靠政府是无法完成好社区建设的这道难题, 于是国外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 正逐步从管理主义的途径转向制度主义的途径, 即从政府管理体制以外来重新审视这一问题, 引入市场和市民社会共同参与社区建设。
(一) 政府。
正如社区建设的定义中所述, 社区建设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所以政府必是社区建设中的第一参与者。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发展是超常规的发展, 所以政府是社区建设中的推进者。我们正由“大政府, 小社会”转向“强政府, 大社会”强政府是现代社区建设的主导者和推动者。
(二) 市场。
由于我国目前的发展是遵循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线, 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 有着天然的难以替代优势, 举个例子, 我们社区建设中保安、保洁及物业的配备就离不开市场, 当然市场也并非万能, 存在它的局限性。
(三) 市民社会。
一般认为, 市民社会是政府和市场之外第三种力量, 由于这股力量的介入可以达到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问的平衡, 限制政府权能, 避免市场失灵。因为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构成。它是国家权力体制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 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 具有独立性制度性的特点。
三、社区建设的困境
由于政府、市场及市民社会三方的参与不到位, 所以在目前的社区建设中出现了许多困境, 比如:
(一) 条块分割, 职能交叉。就以街道办事处与民政部门为例。城市基层社区的管理服务是街道办事处的主要职责, 但与此同时, 民政部门也是指导和管理社区建设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于社区而言, 究竟以“块”一边的街道还是以“条”这边的民政的指导和管理为准, 就是很头疼的事。特别是社区工作服务站的建立, 去除了原来街道承担的政府公共服务的内容, 令此矛盾更加突出。这种条块分割, 职能交叉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 降低了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
(二) 政社混淆, 效率低下。以社区居委为例。社区居委不是行政部门而是市民社会的载体, 但在目前的实践中, 社区居委的财政权人事权都掌握在街道办事处的手中社区居委成为了街道的下一级行政组织, 承担着繁重的行政工作, 致使其疲于应付街道的各项考核, 而无暇顾及与居民互动, 其自治的功能被极大地削弱。
(三) 资源割裂, 难以优化。由于当前的基层政府的政府失灵现象并不鲜见, 致使社区资源整合机制在运作的过程中常常得不到监督和保障, 成本大幅度增加, 非但不能促进社区各治理主体在自由加入、平等参与、共同决策、共享权利、共担责任的良性机制的形成, 还一定程度上成为其阻力, 结果就会出现社区资源整合机制不能持续优化的现状。
四、社区建设的对策
社区建设但若处理不当, 引起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关系的紧张与对立, 社区居民与社区居委消极抵制, 这显然与我们和谐社会发展方向是相悖的。那么面对社区建设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 就需要考虑通过相关对策予以改善、解决。
(一) 社区服务法制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 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一系列论述, 指明了未来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走向。所以为适应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国家必须制定和完善有关社区管理的法规, 以法律形式确定各利益主体关系, 使社区管理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 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
政府由于承担了过多不该由它承担的事务, 加重政府负担, 势必造成人员机构臃肿, 办事效率低下。“全能政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悖, 政府同样有做不好、做不了的事, 如果超出了适当边界, 这也是出现前文提到政府失灵的根本原因, 因此变全能政府为有限政府, 做到政府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比如, 街道办事处就应对社区居委的控制转变为指导监督。目前社区居委等本该自治的部门承担了过重的行政职责, 令所谓的社区自治名存实亡。那么既然政府要转变职能, 避免政府失灵, 社区居委就要改变居民委员会实际存在的“行政末端”状况。要增强社区其他治理主体的自治性和自主性, 就需要政府通过战略规划、合作交流和流程再造等途径与渠道根据居民需求再造资源整合的社会基础。
(三) 促进市民社会的参与。
目前社区建设中的政府参与过度延伸, 市场有所参与, 本应是参与主体的市民社会, 却显得有些游离于建设之外, 因此, 基层政府就应该调动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拓宽公民自主参与的渠道, 成立社区治理共同体, 开展居民对公共服务的监控等制度平台来促进社区民主, 纠正政府失灵, 全面提升治理效度。
(四) 有力推进社区非政府非盈利组织的发展。
比如的居家养老、康复服务、儿童妇女服务、青少年发展等等都是NGO可以完成的。政府应为它们提供扶植政策, 营造良好氛围, 将公共服务工作交给民间组织办理, 明确转移职能的范围、事项, 为民间组织发展提供更有实质性的内容和更大的空间。
综上, 社区建设就是通过政府、市场及市民社会的共同参与来构建, 当前政府要做的就是扩大社区参与和权力下放, 促使政府与社区其他治理主体构建紧密协作的新型关系, 创造共建共赢的格局。
摘要:社区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由政府、市场和市民社会共同构成社区建设的参与者, 三方共同参与可以互相牵制, 互为补充有效, 避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现象的出现。由于我国社区建设还很不成熟, 目前存在诸如政府条块分割, 职能交叉;政社混淆, 效率低下及社区资源割裂, 难以优化等现状, 所以必须通过变全能政府为有限政府;社区居委去行政化;促进市民社会的参与及社区自治协调内部诉求等措施与手段来逐步完善我国的社区建设。
关键词:社区建设,政府职能,市民社会
参考文献
[1].宋雪峰.社区资源整合视阈下的政府行为[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9
[2].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社区参与度】推荐阅读:
社区参与旅游08-01
和谐社区参与09-14
民族社团参与社区教育05-13
基层党建与社区参与07-31
公民参与中的社区治理论文11-07
社区、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监督、评价制度05-21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情况分析10-11
教学参与度05-28
公众参与度06-10
讨论参与度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