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与社区参与

2024-07-31

基层党建与社区参与(精选7篇)

基层党建与社区参与 篇1

一、基层检察院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依据

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258条规定:“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制度”。社区矫正, 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 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 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 使犯罪者思想和行为得到矫治, 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是我国刑罚制度的一种新型监外执行制度, 它既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形式, 也是刑罚以人为本精神的具体体现。

此外, 人民检察院是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 刑罚执行监督是检察机关履行其法律监督职责的内容之一, 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进行法律监督, 是对刑罚执行监督的补充和完善。因此, 人民检察院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是合理合法的。随着社区矫正立法正式列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和国务院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 未来社区矫正的执行必将更为规范。在这一新形势下, 基层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基本载体, 强化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既是顺势而为, 又是责无旁贷。

二、基层检察院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来, 基层检察院依据宪法规定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 对如何更好地开展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进行了努力探索和有效实践。以罗源县人民检察院为例, 该县系福州市第二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县份, 社区矫正工作于2009年5月开始筹备, 2010年1月底正式启动, 罗源县人民检察院依托监所监察科, 并通过设立社区矫正检察官办公室, 出台《实施细则》, 切实开展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

(一) 工作实践与取得成效

1. 掌握情况, 摸清底数

三年来, 全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446人, 其中, 缓刑420人、假释19人、管制4人、暂予监外执行3人。截止2015年3月, 已解除社区矫正323人, 目前在矫126人, 其中, 缓刑117人、假释8人、管制1人、无暂予监外执行人员。目前, 各乡镇均已建立矫正档案, 成立帮教组织, 日常监督工作已有效开展。检察院根据矫正人员动态, 重点对司法所掌握的矫正人员档案、矫正措施情况、帮教活动等开展检察监督, 防止执法行为不规范及脱管、漏管等现象的发生。

2. 定期检察, 确保实效

组织对各乡镇司法所及监管机构开展巡查, 检察缓刑、假释、管制、暂予监外执行罪犯执行情况和社区矫正登记制度、管理帮教制度、考核奖惩以及档案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对重点矫正人员开展跟踪帮教和回访约谈。2012年以来, 共开展巡查10次, 走访全县11个乡镇, 抽查监外执行罪犯50余人次。针对巡查、抽查中发现的矫正人员档案管理、暂予监外执行人员病情复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向相关乡镇司法所及监管机构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3份、检察建议书3份, 均得到及时整改和反馈。

3. 跟踪监督, 拓展外延

在强化社区矫正监督工作的基础上, 罗源县检察院将办理的相对不起诉人员纳入社区矫正法律监督范畴, 进行跟踪与考察, 增强适用相对不起诉制度的效果。社区矫正检察官办公室累计对26名相对不起诉人员开展帮教工作, 定期电话联系, 掌握被帮教人员生活和思想动态。同时, 该院还积极配合和协助矫正机关开展社区纠正帮扶工作, 具备国家心里咨询师资格的检察人员主动担任社区矫正志愿者, 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签订“一对一”帮扶协议, 积极做好未成年人的矫正工作, 使其真正回归社会,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 存在的问题

1. 监督手段有限, 监督力度不足

我国尚未出台真正意义的社区矫正法。目前主要采取的法律监督手段均为非强制性的, 且缺乏有效的介入机制, 监督力度被弱化。由于刑罚执行的主体趋于多元, 监督工作也显得乏力, 不能做到随时、全面和全程监督。

2. 监督工作力量较为薄弱

罗源县辖有11个乡镇, 各乡镇司法所均已建立帮教组织, 但目前社区矫正工作在人员配置不足, 且没有配备专职人员。监所检察科的干警, 既要负责对看守所执行刑罚和监管活动进行监督, 又要对社区矫正机构监外执行管理活动实行监督, 难免出现监督力量不集中, 监督不到位等问题。

3. 监督工作衔接机制不完善

相关部门间未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的收集存在滞后性, 影响了社区矫正监督效果。此外, 社区 (村居) 虽然由基层政府管理, 但本质上却属于居民自我管理的群众自治组织, 社区工作和司法工作如何有效衔接、如何使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有法可依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

三、基层检察院做好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的对策

(一) 加强社区矫正检察机构建设

设立专门社区矫正检察机构从事社区矫正检察工作, 加强编制及人员配备, 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 明确工作职责, 把具备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人员纳入社区矫正检察队伍。加大社区矫正监督网络建设, 建议政府划拨适当的经费, 组织开展相关业务培训, 利用社区 (村居) 等协助社区矫正监管组织开展矫正工作的特点, 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既督促他们依法矫正犯罪分子, 又发挥他们监督社区矫正监管人员的作用。

(二) 完善衔接机制, 加强信息沟通

建立社区矫正检察官办公室与社区矫正管理机构 (司法局) 的信息共享机制, 实现“微机联网、动态监督”, 真正达到办公信息化、自动化, 切实改变目前要每季度走访联系司法局才能掌握有关数据情况等滞后监督、被动监督局面。同时, 要加强社区矫正检察工作的正面宣传, 互通有无, 消除人们对社区矫正检察工作的错误认识。

(三) 检察机关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

强化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监督, 以设立社区矫正检察官办公室为契机, 把无逮捕必要相对不捕、相对不诉、剥夺政治权利等都纳入社区矫正范围, 逐步形成定期检察与随时检察、全面检察与重点检察相结合的社区矫正监督工作机制, 实现社区矫正从“监管”环节的监督向“庭前调查、接收、变更、解除”等各环节的全程监督的转变。同时, 要改变执法观念, 重点加强社区矫正监管组织的检察监督, 从适用条件、交付执行、监管活动、变更执行、终止执行等方面加强法律监督, 防止社区矫正检察工作留下空隙。

参考文献

[1]刘强主编.社区矫正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 2003-7-10.

[3]郭建安, 郑霞泽主编.社区矫正通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4]胡小玲.浅谈强化社区矫正法律监督[J].法制与经济 (下旬刊) , 2012 (10) .

基层党建与社区参与 篇2

一、参与社区管理的主要做法

据调查,当前社区矛盾主要有三点:一是少数开发商不按规定配备公配设施,业主合法权益被侵占;二是物业管理不到位,环境脏乱差,社区生活质量不高;三是部分社区文化体育设施缺乏,社会治安、环境质量、教育卫生、扶贫助残等公共管理服务滞后,政府公信力下降。业主委员会参与社区管理,就是充分发挥广大业主力量,借助房管物业、 司法调解、社区干部、专家学者、志愿服务等社会资源,形成强有力的维权力量和自我服务平台,达到化解矛盾、维护权益、自我服务、联合自治的目的。

1.健全组织、增强广大业主的自我管理意识

由于历史原因,温州居民小区业主委员会组织建设十分薄弱。据统计,温州市鹿城区550个居住小区,建有业主委员会200多个,仅占40%,大多数旧民居没有业主委员会,新建小区有的因为入住率不高未建立,有的为了物业入驻临时组建,名存实亡,广大业主的诉求渠道堵塞。从2010年开始,业主和谐生活研究会主动配合当地居委会认真抓好业主委员会组织建设,公推选举业主委员会30多个, 改选10多个,让一些群众威信高,政策观点、服务意识强的业主进入业主委员会,主导社区事务。并从中挑选出律师、物业管理专家、社会管理专家、 优秀社区退休干部组成专业团队,指导业主委员会日常工作。共举办两期业主委员会干部培训班,进行物管知识、司法知识和社会管理知识方面的专题辅导,增强广大业主委员会干部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为参与社区管理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2.依法维权,切实维护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

业主合法权益被侵占是小区突出的矛盾之一, 维权成为确保社区稳定的重要内容。过去开发商侵占业主利益,有的业主不知情,有的知情了不知道向哪里诉求,就是诉求了也势单力薄。现在有业主和谐生活研究会具体协调,组成维权专业团队,形成了强有力的维权力量。例如:华昌大厦某开发商,违反住宅小区按总建筑面积7%的比例配备物业管理用房的法律规定,仅提供物业用房30平方米,侵害了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从2007年到2010年4年间,业主委员会4次起诉、上诉,都因为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等原因法院或不予立案,或驳回诉讼请求。 2011年上半年,协会和大厦业主委员会向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检察院反映,按照法律规定,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检察院为华昌大厦的业主们解决了诉讼主体、诉讼请求及关键证据取证等三项主要问题,以检察院的名义支持起诉,并获得成功,保护了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

3.主动配合,积极参与社区日常管理实务

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区管理事务也不断增多。从2010年开始,协会认真贯彻落实温州市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六城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广泛开展“和谐业主·幸福温州” 主题活动,动员广大业主以主人翁姿态参与文明社区建设。先后在黎明新村社区、松台广场开展小区和谐文化宣传,法律、科普咨询和科普文化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发放“六城联创”宣传资料28万多份。 积极开展邻里互助活动,为小区邻里互助站提供医疗、家政、居家养老等人力资源。主动协调邻居之间、小区物业之间、个体经营者之间的小矛盾、小纠纷, 消除隔阂,互敬互谅。嘉鸿花园等10多个社区业主委员会成立了义务卫生监督队、绿化养护队,主动承担小区卫生监管、绿化养护,有的业主还自己出资补植小区绿化,过去把小区环境不好的责任全推给政府,现在把小区当做自己的家一样呵护。

4.整合资源,努力打造社区自我服务平台

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为广大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事关民生、事关政府的公信力。协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小区各类资源,在重大活动日、 节庆日开展一系列便民服务和扶贫助残活动。2011年第21个“助残日”到来之际,协会联合各业主委员会举办了“牵手残疾人结对帮扶联谊活动”,筹资40余万元,对30名特困残疾人实行结对帮扶,对150名残疾人进行了帮扶慰问。2014年9月,协会在温州市鹿城区文明办的支持下,广泛联合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关爱老人,传承爱心接力主题活动,举办了“幸福鹿城关爱空巢老人·三生融合促进社会和谐”专场文艺演出。活动当天,对2081名老人进行了免费体检,对其中的1059名“空巢老人” 和167名特困老人赠送了慰问金和生活用品,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各业主委员会还根据自身特点, 建立志愿者服务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医疗卫生、健康生活常识等咨询服务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等,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业主和谐生活研究会和协会联合参与基层社区管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益探索,在为政府减压、为居民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碰到一些困难和问题。

1.社会管理创新理念淡薄

部分同志,特别是一些管理部门的同志,对创新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认识不足,有的习惯于惯性思维,把自己的职权看得太重,有的对社会组织有一种恐惧感,把社会组织列在自己的对立面。协会在协调化解矛盾纠纷,特别是协调事关部门职权利益时,往往出现个别部门和利益群体不理解、不支持的尴尬局面。更有一些利益群体侵占业主权益后,不能面对现实,对协会维权刁难设障, 扩大矛盾,引发群体事件。

2.社会组织参与面不广

社会组织是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加强行业管理、推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主动性还不够,参与面还不广, 创新质量还不高。实践中,社区管理所面临的物居矛盾比较普遍,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者之间如何加强沟通联系,加强监督管理, 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物业协会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只要以加强社区管理为目的,好多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还有建筑行业、公益慈善、文化体育、科技卫生等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都可以扮演重要角色,都可以提供丰厚的服务资源。

3.缺少必要的经费支持

经济建设要投入,社会管理更要投入。在创新社会管理初始阶段,一些社会组织,特别是一些公益服务型、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更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两年多来,业主和谐生活研究会和协会共协调化解社区矛盾130多起、维权60起,组织开展扶贫助残、关爱老人、医疗健康服务等大型活动10多起,其经费全靠微薄的会费和个人赞助经费来解决。受经费限制,一些必要的协调服务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甚至连协会办公用房和正常办公秩序都受到影响。

4.社会组织创新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社会组织虽然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但其创新能力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还有差距。业主和谐生活研究会和协会的主要会员是各社区、生活小区、 楼幢的业主委员会,由不同阶层的人员组成,缺少专业系统的管理和培训,政策法律意识、协调处理能力、管理服务水平等都还不能适应社区管理创新的要求。同时,党的建设、制度建设、监督管理机制建设等都直接影响社会组织的创新能力。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几点建议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大力营造创新管理的舆论氛围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抓好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基层社区等不同层面的宣传教育,充分认识创新管理的现实意义,形成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社会共识,要大力宣传本地和其他地区创新管理的做法与经验,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提供舆论支持。

2.切实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管理

要从社会管理需要出发,重视培养发展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服务类、群众生活类和联合型社会组织,建立完善自律监管机构,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信息化管理项目进程和社会组织登记评估工作。要全面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强内功、提素质,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坚强的组织基础。

3.加大管理创新的财政扶持力度

要制定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具体实施意见,落实相关的财政扶持政策。建议政府设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项基金,补助奖励成效显著的社会组织和管理创新项目;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社会管理现状调研,设计助推管理创新重点项目方案,争取中央、省级财政扶持;加快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政府部门在转移下方事权的同时,制定购买服务配套方案,完善购买服务的方法、途径、监管、 评估机制,确保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的健康发展。

4.整合优化社会组织资源

一方面要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通过政策扶持、业务指导、创优争先等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组织的分类管理,整合优化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增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真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 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5.认真抓好社区业主委员会组织建设

基层党建与社区参与 篇3

一、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对老年人的影响

“离退万事休,健康最宝贵”。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在逐年递增,是的社会老龄人口不断增加。

社区作为离退休老年人活动最为频繁的场所,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加强社区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参与度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与社会体育服务体系的途径

1. 广场舞。

广场舞作为近几年新兴的体育锻炼形式,它的出现深受广大老年人的喜爱,也是老年人参与最多的体育锻炼形式,配合流行的歌曲展开集体舞蹈,既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 徒步。

很多老年人在离退休后不愿每日在家荒废时间,认为走出去也能够放松身心,于是便选择徒步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既可以欣赏城市的美景、也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

3. 社区公共体育设施。

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是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闪光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投放为老年人参与社区体育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多数的公共体育设施就投放在小区内部,所以茶余饭后老年人认为最为方便的体育设施就是这些。

4. 球类运动。

在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提供体育锻炼场地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许多社区都建设了活动场馆,内设乒乓球案板、羽毛球场地、网球场地、台球桌以及户外的门球场地等等,这些球类的活动设施与场地为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些以室内运动为主的体育活动,可以保证在特殊天气里居民可以不间断地进行体育锻炼。

三、如何调动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与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积极性

虽然体育锻炼的形式多种多样、社区体育服务体系逐渐完善,但这也不能帮充分调动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其中,还是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不愿意参与其中。城市老年人锻炼的时间基本集中在早晨和傍晚,这与老年人生活起居习惯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如何调节锻炼时间,让老年人白天的时间也处于学习锻炼之中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与政府、有关部分联手,加强对体育知识的传播渠道,在社区中开展体育知识小讲座,全方位、立体地向老年人宣传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并设有专人帮助老年人结合自身身体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促使老年人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

2. 在社区的宣传栏、宣传板中加强对强身健体、康复防病的宣传,也可以定期开展健康知识小讲堂,通过宣传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来推广体育锻炼的形式,针对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进行讲解,配合相对应应该采取的体育锻炼形式,以帮助老年人有针对性地展开体育锻炼。

3. 强化社会指导员的培养和训练,可以组织体育志愿者对老年人的体育锻炼进行专业化的指导。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体育锻炼中更应该有专人进行指导,避免运动伤害。这就需要政府落实抑郁社会指导员制度,给社区分配专业的技术指导,帮助老年人在运动中不受伤害。

4. 加强国民体质量测量制度的实施,对老年人体育锻炼效果做出经常性量化评定,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无疑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为了应对其对全人类所产生的重大负向作用,让社区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被必须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唯有做好各项服务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工作,才能使绝大多数老年人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健康状态,使社会发展不受过度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储亚娟.徐州市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安徽体育科技,2004-09-25.

[2]余万斌.四川省城镇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09-30.

[3]江滔,潘兰芳,陈诗强.玉林市城镇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体育科技,2006-06-30.

[4]刘进,王冬慧,孙杰.太原市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辽宁体育科技,2012-10-01.

[5]严祥,蒲育栋,柴晓静,张新华,钱虹.2004-2006年老年消化系统疾病住院病人的动态比较.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10-25.

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新机制 篇4

一、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现状

高校与社区双方功能的差异、各自优势的不同, 对高校教育教学、对社区建设都具有正面作用。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逐步在各高校形成了共识, 高校在积极主动地探索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形式, 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促进了社区发展和大学生素质的提高。

( 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

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校社会责任、社会服务意识的增强,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领域也不断拓展, [1]从最初的帮忙打扫卫生、帮助孤寡老人到现在结合专业开展志愿者服务。比如, 安徽大学法学院成立了法律援助志愿者协会, 积极为社会弱势群体和广大群众解决法律上的疑惑, 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安徽大学法律援助志愿者协会自成立以来, 共举办模拟法庭20 次左右, 知识讲座24 场, 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200 人次, 形成问卷数千余份, 开展普法宣传30 余次, 散发宣传资料几万份, 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合肥工业大学长期实施“志愿助残阳光行动”, 逐步探索出一条常态化的志愿助残服务工作模式, 通过采取“长期阵地+ 专项队伍+ 群众参与”的工作模式推进志愿助残常态化, 与受助方建立了良好的默契和信任。

( 二) 高校开放资源

目前, 很多高校都向社区开放了教学设施、运动设施方面的资源, 社区居民可以进入图书馆、运动场、体育馆、医院等场所, 感受高校的文化氛围。例如, 合肥工业大学对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以预约的方式开放工程认知馆和校史馆, 对社会公众常年开放校医院以及对社区居民在课余时间常年开放体育场馆等。

( 三) 高校活动进社区

高校活动丰富多彩, 各类高校社团越来越多地与社区进行联系, 或者在社区开展活动, 或者到社区寻求高校活动的赞助和帮助, 甚至是邀请社区居民直接参与高校活动。这些活动有效地丰富了社区生活, 提升了社区的文化氛围, 拉近了高校和社区的关系。[2]在安徽大学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过程当中, 青年艺术中心走出校园, 为社区奉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

( 四) 大学生社区挂职锻炼

很多高校鼓励学生在社区进行锻炼, 大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 在社区指导老师的指导下, 进行调查分析或处理社区日常工作。安徽农业大学在组织大学生挂职锻炼的过程中, 从接洽挂职单位, 到遴选赴岗的学生骨干, 团委都从实际出发, 扎实做好每项工作。例如, 安徽农业大学在2012 年暑假组织了4 支团队67 名大学生赴合肥市包河区、蜀山区、高新区的多个街道社区及企业、政府部门和团省委机关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 大部分的岗位都集中在政府基层一线部门, 接触最多的也是普通百姓, 可谓是“深入基层, 服务群众”。

二、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 缺乏保障机制

在西方,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 而我国很少有这方面的法规政策。地方政府对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缺乏统筹规划, 高校在社会服务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不明确, 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配套资金得不到保障, 对于如何保持高校的参与积极性没有具体的规定, 这些都会影响高校社会服务的作用的发挥。一方面, 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 总体上无章可循, 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 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 二) 高校责任意识不够

参与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功能之一, 但很多高校只重视教学与科研, 而缺乏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比如说在志愿服务方面, 高校不重视使得学生的参与意识淡薄, 影响了服务质量的提高。而且高校内虽然有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活动, 但这些组织机构本身就不完善, 相应其管理、招募、培训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效的激励是高校老师和学生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力量源泉, 但如今激励机制欠缺、激励手段单一不利于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制约了服务水平的改善。

( 三) 社区管理体制过于行政化

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能给社区管理带来一定的活力, 但是过于行政化的社区固有管理模式很难突破, 大学生很难融入管理层, 将自身所学运用于社区管理与服务,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参与管理的热情和效率。同时, 虽然我国高校参与社区建设已有一定的历史与成果, 但社区的管理者很少主动了解居民的真正的需求, 高校也只能按照已有的方式进行, 参与行为缺乏针对性, 也降低了居民的参与积极性。

( 四) 高校与社区缺乏互动

高校与社区在认识上存在差异, 也缺乏主动联系互动的思想。而且在高校与社区中间没有正式的沟通渠道, 高校没有设立与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有关的机构, 社区方面也没有对应的承接机构, 高校参与社区建设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另外, 高校与社区之间的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形成, 高校与社区内的各种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辐射性和兼容性不够, [3]社区没有利用好高校的文化教育氛围。

三、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新机制

( 一)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这种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

首先,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为高校与社区的互动提供保障。以法律法规条文的形式明确高校在社会服务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 指导与规范高校的参与行为。同时各级政府可以制定政策, 引导大学生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 如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或者是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志愿服务时间终身等量回馈激励机制 ( “爱心储蓄”模式) , 即在志愿者本人因伤、因病等原因需要他人为自己服务时, 由志愿服务组织为其提供不超过个人累计服务时间的志愿服务。[4]

其次,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支持, 而高校现阶段的资金主要用于教学和科研, 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参与社区的管理与服务。所以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 根据高校的参与程度和规模给予相应的补贴, 同时可以建立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

再次, 政府应建立健全评估激励机制。目前, 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热情不高, 影响了参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因此, 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监督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及时对参与状况进行检查, 对效果良好的高校进行一定的奖励, 并将其经验进行推广, 而效果较差的高校从社区群众那里得到反馈, 及时发现问题并对管理进行优化。

( 二) 高校要利用自身优势, 为社区发展提供动力

高校集中了文化、信息、人才、科研等方面的资源优势, 但这些优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因此, 高校应将其拥有的这些优势反哺社区。

一是进一步开放资源。现如今很多高校都开放了图书馆、体育馆等硬件设施, 以满足周边的社区居民的文体需求,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高校可以在不影响师生学习的情况下, 让社区居民观摩课程、参观实验室、参加研讨会, 甚至可以让社区内的行业精英作为讲师向高校学生讲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学习收获, 对居民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二是规范志愿服务。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志愿服务, 针对志愿服务中出现的问题, 高校应该完善志愿者招募机制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培训, 特别是社会交往和团队合作方面的培训, 使得他们拥有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不易保持, 因此进行一定的激励和奖励是非常必要的, 如设置“优秀志愿者”称号、奖励学分等, 这种对他们服务的认可能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 高校在服务形式上应不断创新, 既开展常规服务, 又要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长, 开展特色项目。

三是鼓励教师进社区。高校教师除了具有教书育人的职责, 还应承担服务社会的义务。为此, 高校可以将教师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情况纳入到考评体系中来, 甚至是在科研项目的资金审批向社区方面的研究项目倾斜, 激励教师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一方面, 教师可以为社区进行咨询服务和提供决策方面的合理化意见, 扮演者智囊团的角色; 另一方面, 教师可以为社区带来一些科技文化知识, 对社区居民进行培训, 提高其综合素质。

( 三) 社区应该树立主动意识, 为高校创造便利条件

高校周边社区因为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能吸纳高校参与到社区的管理与服务中来, 但如果社区缺乏主动意识, 即使高校有充足的意愿, 可能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社区应发挥主观能动性, 为高校的参与社区建设提供便利的条件。

高校学生除了理论学习之外, 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如今, 很多高校学生都会参与一些调研活动, 社区主动配合大学生在社区的调研活动, 大学生顺利完成调研之余, 形成的调研报告也可以为社区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其次, 社区可以主动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让大学生在岗位上实践所学到的专业知识, 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再次, 社区为大学生提供挂职锻炼的机会, 大学生结合自身特长及挂职社区的实际情况, 进行活动策划、文化宣传等日常工作, 为社区的管理层补充新鲜血液。

为支持大学生创业, 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 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而社区作为社会有机体的基本内容, 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为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支持, 可以在社区内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职业技能实训基地, 助力大学生创业。

( 四) 加强高校与社区的互动与合作

首先, 高校与社区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制约了高校参与效果的提高, 因此应成立高校与社区之间的对接机构。在高校内部建立新的机构来负责高校与社区的沟通协调, 该机构可以由高校领导、高校教师及部分学生共同组成, 负责高校对外协调, 整合社区与高校的教育资源, 同时社区建立对接机构, 向高校反映社区需求, 达到高校与社区的有效沟通, 使高校与社区的活动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5]

其次, 高校可以与社区合作进行课题研究。社区有着各种各样的产业, 产业发展中也会出现不少问题, 社区可以请高校相关领域的专家和社区方面的工作人员成立课题组, 开展驻厂研究, 既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又提高了高校的科研能力。

再次, 高校为社区建设培养人才。高校的功能之一为培养人才, 而社区的建设也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流入, 比如说社区中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领域的管理人才, 因此, 高校可针对社区建设需要设立相关专业和课程, 为社区发展输送人才。

总之, 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是双向的, 是有利于双方共赢的。目前高校参与建设社区还存在着缺乏保障机制、管理过于行政化等问题, 因此需要政府的引导、高校的努力以及社区的配合, 只有这样, 才能将高校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梅霞.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相关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4.

[2]黄兰.论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J].新校园 (上旬) , 2015 (9) :115-116.

[3]范建波.地方高校与社区互动的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13 (9) :69-73.

[4]周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 2014.

基层党建与社区参与 篇5

一、推广城市社区传播的意义

(一) 社区传播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民众对于社区产生认同感、归属感, 能够加强民众作为城市一员而应产生的共同体意识。然而当前我国城市里, 大部分社区与居民之间都缺乏互动, 居民对于社区的认同感极低, 更谈不上对城市的归属感了。当然, 文化背景与经济实力的差异对于归属感的形成会具有一定障碍, 但正因为有着这样的问题, 有效的社区传播才更具有影响力。

社区传播具有多种传统传播模式的特征, 比如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等。而且, 社区传播又具有易于和政府进行对话, 方便居民主动参与的对外和对内两种特性。所以, 社区传播的信息介入有利于推动城市的建设发展。并且, 通过培养民众的社区参与意识, 也有利于加强城市的自我防御机能。因为社区传播并非单向说教, 而是能够互动沟通的, 能够大力提升民众对社区对城市对政府的信任感, 从而减少各类不必要的纠纷, 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目标。

(二) 社区传播应成为民众主动参与的媒介平台

民众参与社区传播, 是推进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基础。然而, 从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传播的发展现状看来, 民众对于参与社区传播的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即使民众参与了社区传播活动, 也多是被动参与的性质。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两方面原因, 一是社区传播并没有形成鼓励民众自主参与的氛围, 二是民众并未形成主动参与、积极加入的观念。

社区传播必须创建民众自发性表达的平台, 形成互信互助, 共同信守社区公约的精神风貌。当社区内民众都通过这种沟通, 成为一个信念共同体的时候, 也就自然构建了和谐社会的基本单元。

(三) 社区传播是构建正面舆论议题的指向标

前文提到, 社区传播具有传统大众传播的特征, 因此社区传播也就肩负着政府组织与普通民众进行沟通的责任。但是, 它不能够只作为政府的传声筒, 而必须同时成为民众呼声的一个窗口。社区传播应该通过互动沟通, 及时地反映民意, 关注民生话题, 加强政府与民众的和谐关系。因此, 社区传播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监督力量, 它以民众的角度来呈现社会问题, 并以民众的讨论凝聚共识。

从以上三点分析来看, 社区传播具有民众平等参与、舆论传播广泛以及话题讨论自由的特点。对社区传播善加引导与管理, 有利于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

二、社区传播的基本框架

参与社区传播的主要人群可以分为三种:普通社区民众、社区工作人员以及企业。其中, 社区工作人员属于政府代表。城市社区传播的参与机制, 应根据这三种用户群体进行设计和构建。

我们提供厦门今年的社区传播行动的案例, 对此进行说明。

自2008年起, 海峡导报社区新闻中心每年年底都会在厦门各社区开展“送服务进社区”活动, 并坚持每周走进1-2个社区。自活动开展以来, 受到厦门市各区各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活动过程中, 居民热情高涨, 参与度高。现场更是吸引近千名居民到场了解相关内容。

另外, 参与活动的生活顾问团涉及各行各业, 有来自钟表行业、皮具护理行业、家政服务行业、宠物护理行业、律师行业、医生行业等等, 每周顾问人数达10余名。这些企业商家参与活动后所起的宣传效果事半功倍。送服务进社区活动的全方位铺展、多角度宣传、长时间渲染, 都将为赞助企业活动形象的提升、品牌宣传展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此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 城市社区传播的参与机制, 应该立足于民众, 携手企业, 争取政府支持, 如此一来将会形成“三赢”的局面。

三、发展社区传播的策略

(一) 主流媒体

现在许多地方电视台除了本地新闻之外, 都纷纷增设“走进社区”、“关注民生”的板块。社区新闻也已成为一些地方报纸的主要版面。这些内容对准社区, 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小事情。主流媒体通过对社区居民共同生活空间的关注, 提供有效的“谈资”和“叙事话题”。还有一些鼓励居民参与的社区节目, 更有利于调动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 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

因此, 社区媒体应保持与主流媒体的沟通, 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 积极地提供本社区的新闻素材。或是利用一些专题节目的机会, 展现本社区的风采, 提高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和认同感。

(二) 社区媒体

社区媒体是指以社区为传播范围的制度化的媒体, 主要的形式有社区报、社区活动等等。社区媒体与主流媒体相比, 与居民之间的距离更近, 也更有针对性。社区媒体在促进居民对社区的关注, 加强对社区的了解等方面将起到其他媒体难以替代的作用。

此外, 在社区媒体建设方面, 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 如网络、微信等。现在很多小区都有自己的网络论坛、QQ群、微信群。在这个虚拟的社区空间里, 反而使居民们的直接交往大大增强了, 这对于促进社区归属感影响深远。社区管理者还可以利用微信来发布社区内部的相关信息和通知, 这种点对点式的交流, 将有利于彼此之间关系的促进。

(三) 社区内的交流

主流媒体和社区媒体是通过增强居民间接交往来加强社区归属感的, 但邻里交流这种直接交往的行为模式无疑仍是构建社区归属感的最佳方式。社区管理者可以为邻里交流提供机会, 丰富社区传播的参与方式。比如通过一些社区活动:足球赛、“跳蚤市场”、歌咏会等, 社区民众自然就能加强邻里关系。

除此之外, 还可以通过改善社区环境来提高邻里交流的几率, 比如小公园、便民建设设施等, 还可以通过优化社区的经济、教育、治安的环境, 去提高社区民众对社区的认同感与满意度。

四、案例分析

2014年, 厦门市的海峡导报新创办的社区周刊《厦门星期六》推出并免费在厦门400多个中高档楼盘赠阅。《厦门星期六》以贴近民生为主, 可读性、服务性、实用性较强。

为了将服务做到极致, 也为了让《厦门星期六》更加贴近民生, 接地气, 2014年6月起, 海峡导报社区新闻中心将“送服务进社区”活动改为常规活动, 在全市400多个中高端楼盘所在的区域巡回走访, 将服务实实在在送到居民家门口。

活动以实实在在为居民免费服务为核心, 围绕400个中高端楼盘展开。每场活动现场人流爆满, 每个生活顾问面前排起了长龙, 预计每周至少有近两百名居民享受到免费服务。

小结

社区传播是一个意义重大、内涵丰富的课题。完成这一课题的应该是社区管理者, 它最好是能来自于政府, 而能融于社区民众。在城市社区传播参与机制的构建过程当中, 积极地善加利用传播, 促进社区民众对城市的关注度与认同感, 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美]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何道宽,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10

基层党建与社区参与 篇6

一、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社区居民既作为社区管理的客体,更作为社区治理的主体和动力源泉,通过参加社区公共活动和公共事务,关注社区的发展,表达自己的意愿,解决社区的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种居民参与也加强了社区居民间的交流,增进了邻里关系,强化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凝聚力。可以说,居民参与是社区管理的本质要求和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居民参与社区管理也是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一个社会实现民主的程度,同其成员参与的广度、深度及范围密切相关。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卡尔·科恩所说,民主的实质是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的管理,民主政治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其关键都在于政治参与,社会成员多广多深以及在什么问题上参与共同有关的事务,这不是已经做了些什么的问题,而是现在正在做什么的问题。社区是关系到公民切身利益的地方,也是公民最易介入参与管理的地方。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建设各种制度性的参与机制和渠道,公民意识、民主素养和参与能力获得极大的提高,公民社会的组织、制度、观念得到培养,从这个层面来说,社区参与不仅能够促进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从而加快整个社会的民主化和现代化进程。

二、城市社区管理中居民参与的现实困境

“推进社区多元共治和社区多元自治”,近年来,这句话频频出现在各级政府的公文中。随着公共治理理念的普及和发展,部分居民在参与社事务方面的热情不断高涨,参与治理的能力日益提高。然而,对更多的普通居民来说,社区的概念还停留在“街道”、“居委会”等的理解上,在参与社区管理中仍然存有不足,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参与渠道不畅

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界定,居委会是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可以说是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最主要的一个组织。但是,实际运作中,由于政府把居委会作为单位制解体后实现国家对个人管理与控制的手段,地方政府对居委会在财政资源、人事任免和行动权力方面具有绝对的控制权,社区工作主要围绕政府制定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来进行,居委会逐渐退化为政府组织而非居民组织,使得社区管理行政化倾向严重,自治色彩淡薄。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内容更多地注意上级政府的意图和要求,忽视居民参与的社区工作内容,成为了“上面下达的任务”。这样,居委会就成为政府在城市最基层的行政组织,难以深入群众,无法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功能发挥不出来,不能很好地管理社区事务,服务于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居民在参与过程中缺乏顺畅的表达机制和参与渠道,参与成为“伪参与”。

2、参与主体结构失衡

居民参与社区管理,体现了居民对社区发展之责任的分担和对社区发展之成果的分享,也体现了居民的社区意识和市民精神,这种意识和精神是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心理基础和精神动力。由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快速,大量城市新移民、流动人口的涌入,相应的社区意识并未培育,共建共享的市民精神缺位,使得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结构不平衡。从年龄上看,老人、青少年儿童参与多,中青年参与少;从职业上看,不在职居民参与多,单位在职人员参与少;从婚姻状况上看,已婚居民在生活上较未婚居民来说,更加关注和投入到社区公共事务和活动中来。从性别上看,男性群体参与比例偏低,女性参加较多。此外,外来流动人口参与比例偏低,高素质人才参与比例偏低。同时,社区志愿者、社工等的服务明显是以老年人和居民家庭为主,涉及中青年个体需求的内容不多。社区活动多是为应付检查而讲究声势、走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居多,没有考虑居民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每年的内容、形式都大同小异,不能满足居民不断变化的需求,导致居民的参与热情普遍不高,由此,使社区工作陷入“老头老太发挥余热的地方”、“妇女事业”的尴尬局面。

3、参与内容较为单一

政治参与是社区治理中最核心的内容。虽然居民参与治理内容多样,但在实践中,绝大多数居民真正参与社区事务的治理还十分有限。居民参与,目前主要局限于社区居委会组织的选举、捐款捐物、环境整治、治安巡逻、文娱活动等一般性社区活动,对于制订社区整体规划、决定居民群体利益的一些重大问题,普通居民很少参加。居委会选举几乎由街道和政府人员一手操办,居民实际无选择可言;在财务方面,津贴、办公经费、活动开支等一般也掌握在街道和政府手中,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审批权也都由其控制。可见,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广度和深度还是非常有限的,自然很难保证参与的效果。居民参与只是为了支持、配合社区工作,例如听取部署、参加一些节日民俗活动等,而更加具有民主价值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等环节上的社区参与行为相当匮乏。

三、社区管理中有效提高居民参与的对策思考

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共同体,是一个微型社会,社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居民参与不足已成为我国社区建设与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困境。这其中既有机制的束缚,也有公民意识的缺乏,解决社区参与不足的问题,只能在现有体制下不断探索,寻求政府与社区的良性互动,改善社区的工作方法,搭建参与的平台,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动居民的社区参与。

1、健全制度,完善居民参与的机制

首先要剥离居委会无法承担的繁重行政职能,回归其社区自治组织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居委会既不是街道及其它行政机关的下属机关,要变街道和居委会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为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居委会只是协助、配合街道及其它行政机关管理社区事务的群众自治性组织,而不是一级行政机关,其主要的职能是行使社区居民赋予的自治权,为社区居民服务。其次,划分职能,明确分工,确定社区四个主要组织间的相互关系。即以社区党支部为领导层,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为权力层,社区协商议事会为监督层,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执行层,形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组织系统,为新型居民委员会的建设及其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广大社区居民广泛而持久地参与社区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最后,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在社区组织网络中,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是社区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要在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前提下,逐步实现部分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向社会中介组织的转制,把那些直接从事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的事业单位,转变成非营利性组织;培育和发展现有的社会团体,充分发挥现有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社会中介组织积极参与社区管理,也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搭建平台。

2、加强宣传和引导,增强居民参与的意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居民将社区建设视为政府、街道与居委会的事,依赖心理及受领导意识强;大量的社会组织与所在社区之间存在疏离状态,缺少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的责任感,思想观念与实际需要尚有不少差距,参与也较被动。因此,要通过持久的宣传教育来使居民转变观念,消除其内心的社区冷漠感,激发其内在的主动参与意识。这就要求加强居民社区参与的教育建设,通过加大社区教育和宣传力度,使居民对社区的建设状况、活动内容有所了解,有利于他们作出参与其中的决定。对居民进行“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社区意识教育,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造就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这对社区广大居民具有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结合本社区的特点,利用电视、报纸、刊物、宣传栏、板报和公开信等舆论工具和传播媒介对建设现代城市社区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鼓励每一个社区成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事务管理。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还来自居民对自己在社区中的主体地位的确认,而这种主体地位的确认只有在参与社区管理的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在目前居民自治意识不强、自治经验缺乏的现实情况下,加强社区参与制度建设,积极为社区成员提供参与机会,从而提高社区成员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可以从事关居民切身利益、为居民深切关注的事务人手,引导居民围绕这些事务开展自治与参与,并最终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

3、建设数字化社区,拓展居民参与的网络途径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社区居民逐渐习惯于“人机交往”,“虚拟交往”,网络已成为民众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反映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基于网络环境下公民行为的新特点,城市社区的管理也要适时作出调整和完善,建立网络信息平台,打造数字化社区,正是适应新环境的新举措,也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提供了一个新途径。通过建设数字化社区,建立社区网站,为政府、居民和各类中介组织之间搭建互动交流及服务的网络平台。首先,社区居民通过社区网站获取信息,相比传统的信息发布,居民点击网络就可以轻松获取海量信息,社区网站以其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性成为社区居民获取信息的首要平台,不仅为城市社区管理另辟蹊径,更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其次,居民通过社区论坛表达民意,由于互联网的交互特性,社区居民对自己看得见、摸得着、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论坛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大到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环境卫生、精神文明建设、退休人员管理等社会问题,小到社区下水道出现堵塞等生活琐事。通过“社区论坛”这一平台,让所有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当中。最后,居民可以通过网络舆论进行监督,通过网络即时通信工具在线咨询等。组建业主QQ群,推广社区网络业主大会,在一些大城市的新兴社区方兴未艾,这为年轻人以及在职人士、高层次人群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供了便利,拓展了居民参与的新途径。

摘要: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必须要以居民的广泛参与为前提,目前中国各地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恰恰是广大居民的有效参与不足。促进社区建设,推动居民参与,既要健全制度,完善居民参与的机制;也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增强居民参与的意识;还可以通过建设数字化社区,拓展居民参与的网络途径。

基层党建与社区参与 篇7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和谐关乎城市和谐稳定的大局,社区活力的激发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广东的城市社区建设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社区发展面临社区治理结构单一、社区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社区成员参与度不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加坡与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工业化已基本完成,社会结构则更为多元,族群融合、社会和谐,这与其有效的社区治理模式密不可分。新加坡坚持“政府主导,强化组织;统一指导,民主自治;以人为本,社会参与”的理念,政府对于城市社区发展的主导和扶持、社区力量的动员和培育、以及政府与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成为新加坡社区治理成功的基本经验,值得广东省研究借鉴。

新加坡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做法

新加坡社区治理的基本特征是政府放权、社会组织补位,政府与社会力量良性互动,政府在城市社区发展和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基层社会组织的成长并不是与政府公共权力博弈的结果,而是政府主动按照效率、公平及以人为本等原则进行谋划引导,是政府治理意图的体现。政府对社区治理的重视和积极作为,正是新加坡社区良性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政府组织构建分工明确的社区综合管理体系

新加坡的社区管理机构,实行以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和灵活分散为主要特点的网络管理方式,民众参与度高、分工管理与服务、事权与责任明晰。官方机构和组织主要有三种:

一是社区发展理事会。偏重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包括推进社区计划、进行地方性规划、确定地区性社会需求、策划安排地区的社会服务等,不设基层机构。

二是市镇理事会。属非政府组织,行使市政物业管理职能,包括管理、维修与改善组屋居住环境、管理公共配套设施、推进旧组屋及其公共设施的翻新计划等。

三是人民协会及其下属基层组织。“是政府贯彻建国政策的工具”,发挥着上传下达的重要功能,推动政府与社区成员的沟通。人民协会下属三个基层组织:公民咨询委员会作为党、政、民之间的媒介,在社区组织中地位最高,把社区成员的要求、需要和问题反映给政府,对涉及社区的重大问题向政府作出建议,维护居民权益;把政府的有关活动安排和政策信息传达给社区成员;负责募集社区基金等。民众联络所下设少年、青年、老年、妇女等专委会,针对社区内相应群体开展服务;行使建设和管理社区俱乐部的职权,社区成员可凭全国统一的会员卡到任意俱乐部参加活动;组织文化、教育、娱乐、体育等社会活动,以促进种族和谐和社会稳定。居民委员会与我国居委会类似,但职责范围较小,侧重包括邻里关系在内的居住软环境建设,通过各种活动增进社区成员的认识和了解,更好地理解和响应政策措施。

(二)政府培育基层社会服务组织拓展社区功能

以建设“服务型社区”为目标,除官方机构和组织外,服务广泛、功能完善的基层社会服务机构是新加坡社区治理的显著特色。一方面,居民生活的各种需求在社区范围内都能得到便捷的满足;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社区服务外包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类:

家庭服务中心。由政府规划、统一招标,每年进行评估,连续5年不达标的,政府组织重新招标。家庭服务中心设有幼儿托管中心,幼儿18个月大的就可以送到托管中心;学生关怀中心,为7-12岁的学生在放学后和假期里提供托管照料;家庭教育中心,开展婚姻教育、生育教育、子女成长、家庭生活等教育;乐龄(退休)活动中心,鼓励和教育退休人士保持身心健康;老人托管中心,帮助家庭照料老人;邻里服务中心,增进邻里关系等。家庭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涵盖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立起社区终身教育体系,并且由于政府在政策、场所、经费上给予支持,加上社会义工的无偿参与,中心的服务大多免费或收费极低。

社区医院。作为辅助医疗设施,是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补充,同样收费低廉,重点满足老年病人的需求。社区医院大多邻近区域性医院,与区域医院共享医疗资源,病人在区域医院治疗后的康复护理可转入社区医院。

社区商业服务设施。主要有两种,一是居民中心及邻区商店,居民中心引入大中型商业企业,邻区商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需求;二是菜场及小贩中心,营业空间作为公共设施由政府规划提供,为解决便民可能导致的营业性亏损,政府会给予适当补贴。

(三)政府整合精英人才资源培育基层组织领袖

新加坡高度重视社区的基层组织领袖对组织发展的影响力,体现出依靠精英治理社区的思路。政府从执政党和民间社会发掘受过教育、能言善辩、有管理才能的社会中坚分子,充任基层组织骨干。这些担任基层领导的活跃分子包括退休的前政治精英、行政精英、知识精英和经济精英,以及仍在工作但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各类精英。他们具有丰富的政治和社会经验,不计报酬,利用自身社会影响力,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各类互助、康乐、公益等活动,将社区从陌生人社会变成熟人社会,增强社区凝聚力,将各种矛盾和冲突化解在基层。

政府以“国家社区领袖学院”等机构为平台,为社区精英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他们在此接受大至国体小至会场布置的各类课程,培训的目的是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实务能力,增进了解和友谊,搭建不同组织之间的合作平台。利用培训的方式,政府不仅提高了基层领袖的工作能力,同时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并通过他们牢牢抓住了基层组织,继而赢得这些组织的会员即广大社区民众。

(四)政府鼓励社区成员多方式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新加坡社区的服务管理、资源配置都充分尊重民意,社区治理体现出明确的公益性和人性化,从而提高了居民对社区治理的认同感。社区管理机构不承担任何形式的经济职能,社区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的行政、活动补贴和社会募集,政府制订捐款配套补贴政策,鼓励企业、社会机构和个人对社区活动进行长期赞助,社区的活动经费开支也大都以节约为原则实行市场化运作。社区活动各项经费支出均有严格规定,必须经相应的理事会、委员会或居民讨论,组屋翻新、公共设施的建设等重大事项,都必须经社区居民投票表决,达75%以上支持率才能通过实施,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治理原则。

同时,新加坡政府通过教育引导,充分发挥社区成员的自主性,将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作为居民自愿、义务的行为,社区社会力量逐渐壮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大大提高。新加坡注重培养大众为社会自愿贡献的“义工精神”,公民咨询委员会、民众联络所、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除少数政府负责的受薪人员外,大部分是兼职的义工,节约了财政支出。公共环境美化等社区活动多为自愿性质,社区内的众多组织聚集了不同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的人,形成召集、参与和资助各种社区活动的群众基础。

对我省城镇社区建设与治理的启示

与经济领域强调市场调节机制不同,社会治理是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标,具有公权力的属性,政府应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新加坡在政治体制、文化思想等方面与我们的国情、省情有相近之处。尽管广东人口流动性大、住宅供给市场化等特点给社区治理带来挑战,但仍可以对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加以借鉴,依靠党和政府在社区基层的统筹协调能力、推进项目建设的效率优势,在社区建设和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提高认识、加强规划建设,为社区发展创造空间

对广东城市发展新常态保持清醒的认识:受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离退休人员、待业人员和外地务工人员在城镇社区中的比例将不断增加,加上企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和服务的功能逐渐剥离,社区承担的管理服务工作不断加重。构建和谐社会、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基础在基层,重点在社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积极重视、加紧完善社区建设和治理,转变土地财政的惯性思维,强调社会价值而非经济价值对社会政策的影响,切实把满足居民需求、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作为社区建设和治理的核心目标。

注重科学性、前瞻性的社区规划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广东我省各地应针对城镇社区的建设和长远发展科学制定规划,一方面采取鼓励引导措施,按照规划约束开发商在房地产开发中配套进行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由政府主导、整合资金资源,加强各类公共设施保障力度,重点加大公共交通、教育、医疗服务、文体中心、社区公园、养老机构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绿化景观、推广垃圾分类、保持环境洁净,力争做到社区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

(二)转变理念、寓管理于服务,提高社区成员凝聚力

目前,广东省的社区治理仍然普遍采取行政管理的方式,社区封闭、功能单一,邻里关系淡漠,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基层管理组织负担着各类任务和考核,成为行政化的附庸,政府与社区之间容易形成纵向的隶属关系。社区是政府治理和政权的延伸,凝聚社会力量是社区的重要功能之一,人民群众往往通过日常生活而不是各种口号感受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和对民生的关心。因此,完善社区治理首先应转变理念,将传统的权力强化和硬性监管,转变成为以民为本的社区服务,使管理手段更“柔化”,更丰富,更容易被接受。

在社区服务方面,广东应参考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一是不仅自上而下宣传贯彻政府的政策和精神,同时注重自下而上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和需求,保持和民众的密切联系;二是注重建立长效服务机制,避免过多依靠运动式的清理整治活动;三是注重精细化服务,减少粗放式管理;四是注重协商治理、协同治理,减少行政管制控制。这将有利于提高社区和政府的凝聚力,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来。

(三)鼓励参与、引入多元组织,提升社区成员自主性

从长远来看,居民对社区服务需求的内容和层次日益多样化,社区治理面临过程的多维化、互动化,仅靠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及管理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应当逐步向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转变。一方面进一步发挥居委会的自治作用,强化居委会参与社区事务以及上传下达、反映民意的职能,赋予经费和资源,使其集中精力促进邻里关系和社区融合,协调不同群体、家庭的关系;另一方面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采取市场化运作、严把准入和退出,引导社会力量承担、兴办社区服务项目,支持连锁型、标准化的服务项目进入社区,在青少年教育、残疾人照顾、老年人日间照料等方面代替政府承担一定的工作事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增强社区居民共同意识和参与意识是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的根本。政府应秉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探索培育不同功能、服务的社会组织,使组织发展和居民自主性相互促进,依靠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使社区治理保持稳定性和长效性。

(四)吸引人才、充实干部队伍,加强社区事务自治

上一篇:酒类消费下一篇:下水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