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双赢

2024-08-10

教与学双赢(通用11篇)

教与学双赢 篇1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把多媒体技术同英语学科教学结合起来, 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优化英语学科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培养创新勇气,树立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版牛津小学高年级英语编入 了《The king’s new clothes》、《Cinderella》、《The lionand the mouse》等童话故事 ,新版教材中还增添了Culture time,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了解比较少, 一般通过老师介绍这种单一的途径,现在运用多媒体,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向学生介绍英语史料、英美国家文化习俗、英语童话故事等,向学生展示英语的美、趣、妙,帮助学生揭开创新的神秘面纱,体会到创新并不神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的勇气。

教授形容词比较级时,我运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小绘本《the giraffe and the goat》, 然后配上英语 , 让学生看卡通听对话, 最后出示问题:Which is better,to be taller or to be shorter?要求学生根据这个故事讨论, 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练习,学生有的说:“To be taller is better.”有的说:“To be shorter isbetter.”他们各抒己见 ,畅谈想法 ,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善于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良好习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教学活动不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 同时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课本以外的丰富有趣的知识。教完Asking the way,通过多媒体,呈现几个问路的情境,接着老师提出问题:“如果是你,那么你会如何指路? ”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分组讨论,讨论好之后向全班学生进行汇报,此时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每组学生一边说,一边在多媒体上用箭头把路线表示出来,一目了然。教师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启发和鼓励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大胆表达想法,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创新思维能力,逐步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创新情境,诱发创新欲望

创新欲望是创新学习的基础,是创新的最大的动力。最好的教学时机在于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之时。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把教材中单调的文字内容,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创设更直观、更具有感染力和挑战性的情境,使整个教学过程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如在教学3A Unit6“Colours”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呈现红黄两色,接着旁边出现了一根魔术棒,让学生跟着我一起喊“Magic,magic,go,go,go.”,学生在喊魔法咒语时,这两种颜色混合,最后画面上呈现了橙色。我用同样的方式,把黄色和蓝色组合在一起变成绿色,通过情境创设,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完几种基本色之后,画面出现了杨玲穿着一条橙色的短裙, 我说:“Yang Ling is in such a beautiful skirt.Whereis she going?What is she going to do?”接着画面出现了 , 杨玲在一个舞台上,就引入了本课故事内容的学习,学生肯定在想:杨玲在舞台上干什么呢? 创设情境, 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达到诱发创新欲望的目的。

三、提供创新素材,指导创新实践

创新离不开实践。教师给学生提供创新的素材,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这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方式。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素材,把握时机,运用各种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活动。

教完5A Unit7 At weekends,我运用多媒体手段,制作了一本关于自己周末活动的绘本,然后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模仿制作一本关于自己周末活动的绘本。学生被绘本的魅力所折服,兴趣浓厚,自己制作、插画,最后在绘本的首页写上题目和绘本作者的姓名。教授Signs时,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书本上的标志外,还要求学生通过多媒体查找更多的标志,然后学生把这些标志制作成一张张卡片,在卡片上标上中英文,制作成册子,放在班级的书柜中。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他们的创新能力随之得到提高。

四、评价创新成果,提高创新水平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评价和同学的赞赏体现。

运用多媒体,设计多种形式生动有趣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当学生答对时,电脑屏幕上就出现“笑脸”、“热烈的掌声”、“Congratulation.”、“礼花”或是欢快的音乐;学生答错时,电脑屏幕上就会出现“哭脸”、“Sorry,try again”或是“发出一种怪怪的、泄气的声音”。例如。教学“Colours”一课,做巩固练习题时,我通过电脑设计出五个白色的蛋,让学生根据所给字母拼读出一个完整的单词,然后在蛋上图相对应的颜色,如果颜色图正确了,屏幕上就会出现礼花,电脑配音说:“Welldone.Here is a gift for you.”有的是一盒水彩笔 , 有的是一个红苹果,还有的是一个橙子……如果颜色图错了,就会出现悲伤的声音。只有这样经常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成功者,学生才能自觉创新,自觉提高创新水平。

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直观,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积极运用电教媒体,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与学双赢 篇2

摘 要:鉴于教学模式在教育中的价值以及对学生的自主性的重视,本文提出了“先学后教、自主成长”的教学模式,并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思考。本人结合教学模式理论,通过对文献的分析与教学案例的研究,总结出这教学种模式的特点与优点,进而向大家倡导运用这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模式;先学后教;自主成长;特点;价值

先学后教、自主学习是教学领域的一场具有实质性的变革,是我国具有草根性质的教育创新,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教育学。先学后教的实质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赋予学生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让学习者成为其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和主人,转变以往外在性、被动性、依赖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先学后教的核心就是学习观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正是学习观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发了课堂教学的革命性变化和实质性进步。学习成了课堂的中心,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课堂成了基于学生的学习、展示学生的学习、交流学生的学习、深化学生的学习的真正的学堂。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增长,教师的作用也就发生了与之相反的变化,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把教转化为学,这是先学后教的关键。

一、研究对象的认识

(一)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字面来看指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实施教学的模式。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实际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计划,因为计划太过具体刻板、太具操作性,从而失去了理论色彩。他们是想以此来说明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然而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教育越来越提倡学生的自主性,教学模式当然也在不断的改变,所以更详细具体的教学模式应该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共同实施教育行为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应该是从各个教育界的教育人士经过很长时间的理论探讨与很多经验摸索中得出总结与思考的结晶。通常,教学模式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这五个因素。上文说到,教学模式是教育界的教育人士经过深刻理论探讨而得出的不同结论,因此不管哪种教学模式都会有它的理论依据。如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利用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无论是担当教材中的角色、向往角色,还是扮演通话角色、现实生活中的角色,都顺应了儿童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规律。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完成指向即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教学模式中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也决定着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正是由于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的这种极强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不同的教学模式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即规定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教与学的步骤。目前,了一些比较熟悉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外,有不少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古代教学的典型模式就是传授式,即“讲—听—读—记—练”。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教材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记熟知识,教材内容与教师的讲解几乎完全一致,学生对答与书本或教师的讲解一致,学生是被动机械的重复进行学习。到了 17 世纪,随着学校教学中自然科学内容和直观教学法的引入,班级授课制开始实施。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应当把讲解、质疑、问答和练习融入课堂教学中,把观察等直观活动融入教学活动体系之中,并首次提出了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操作程序的教学模式。19 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理论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科学发展的趋势。他开始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当新经验已经构成心理概念时,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选择正确的材料,以适当的程序提示学生,形成他们的学习背景。从这一理论出发,他提出了“明了———联合———系统———方法”的四阶段教学模式。归纳型教学模式重视从经验中总结、归纳,它的起点是经验,形成思维的过程是归纳。演绎型教学模式指的是从一种科学理论假设出发,推演出一种教学模式,然后用严密的实验来验证其效用。它的起点是理论假设,形成思维的过程是演绎。归纳型教学模式来自于教学实践的总结,不免有些不确定性,有些地方还不能自圆其说。而演绎型教学模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自圆其说,有自己完备的体系。

(二)先学后教、自主成长

“先学后教、自主成长”是指课堂以“自主预习、精讲释疑、归类整理、互动交流”为主要操作程序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最终实现以“教是为了不教”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自主预习”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问题提示自主的去进行课前预习。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学生预习的任务,学生完全是教师在新的一堂课导入开始接触新的学习内容,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意识和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越来越被动。因此,自主预习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意识与习惯,是了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自主性。“精讲释疑”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预习反馈的情况,依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难点和教师备课重点进行点拨和精讲,并提醒学生在预习中更要注意什么等等,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上可以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与自由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归类整理”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新的内容之后,帮助学生联系学生以前学的旧知识进行总结并归类整理。比如《拉萨的天空》,文中有描写颜色的词语“蓝晶晶”,那么教师在讲解这词语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词语来总结这一类词语:碧澄澄、红彤彤、黑乎乎、白茫茫等等。这样的归类整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联系新旧知识的意识。“互动交流”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而不是传统的说教模式,主要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本着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地位来实现这种互动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氛围,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教师的作用不再是讲解传授而是通过互动对学生进行点拨,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学。

二、研究策略与方法

本文撰写与分析主要是依靠文献法和实验法。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总结理论知识,在七周时间的实习过程多次试验“先学后教、自主成长”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及时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以观察法和访谈法为辅助进行研究。

三、研究过程

(一)“先学后教、自主成长”的特点

1.教学设计的特点。以研究学习目标而著名的美国学者马杰指出:教学设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要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定;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即包括学习者起始分析的状态、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再是“我怎么判断我已经到那里了?”即教学的评价。这段话总结意思是说教学设计主要是由目标设计、过程设计和评价设计组成的。其中过程再详细的分解也包括教学准备、教学课时、教学流程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板书等的设计。2.课堂组织的设计。

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先学后教、自主成长”这一教学模式的教学课堂组织也有其独特的地方。所谓“先学后教”,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练习;教师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引导学生讨论,“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更正。在“先学后教、自主成长”的课堂组织上,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引导会的学生教会不会的学生。3.课堂模式的特点。

“先学后教、自主成长”的课堂模式围绕“自主预习—精讲释疑—分类整理—互动交流”这四步来展开。自主预习主要体现在每节新课之前,教师布置预习内容,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永远的白衣战士》这一课的预习内容是:(1)读通课文。(2)学习生字词。(3)了解有关非典的知识。教师布置的预习内容,不能太难,如果难到学生无法自主完成,这样不仅打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也会影响学生自学的效果。在互动交流的环节中,主要体现在小组交流和师生互动,一般每节课都会设置一到两处为小组交流环节。前面提到的,生字词的交流汇报是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在课文朗读时以同桌交流为主。比如,一老师在检查朗读预习中这样安排:在课文挑一两段你觉得比较难读的段落来考考你的同桌,听听他读得怎么样,并进行评价。我觉得这种做法很好,不仅能检查到学生的自主预习情况,还能让学生在同桌交流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觉得自己也可以做一回老师。师生互动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现在有很多课堂中都会穿插一两分钟的健脑操,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和学生做一些简单的交流,促进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亲近感,老师带着学生做一些简短简单的运动。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先学后教、自主成长”课堂模式的宗旨是学生在一课的自主学习和与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得到无形的循序渐进的自身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快乐教与学 篇3

一、更新理念是快乐教学的前提。

要做到快乐教与学,老师们普遍认为首先要更新理念。在新的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每位教师已经认识到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教师的观念也由传统的重视基础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中“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有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快乐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有了依据。

二、培养兴趣是快乐教学的条件。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目标,强调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态度。兴趣是与人的愉快情绪相联系的认识(活动)倾向性,是指人积极探究活动与认识事物的傾向性(《教育理论》)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事情的某一方面产生兴趣时,他会倾注他全部的精力去探求、研究,直至成功。我们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不是一句空话。“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在教学中深深的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并在实际教学中体会到了运用这一原理的快乐。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小孩子来说,要让他们愉快的学习知识,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创设与学知识密切联系的情境,就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创新。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结合,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接轨,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和需要,使学生感到语文就在身边,是看得见,用得着的,使语文教学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把音乐带入课堂。音乐是一种最美的语言,它用动听的旋律打动人的心弦,调节人的心境,它对于语文的学习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如:教学《水乡歌》,我用《采菱》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导入,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水乡的特点。教学《春天在哪里》,我先教唱歌曲,再配乐朗读课文。这些做法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不自觉中被带入语文的学习中。

3、把美术带入课堂。美术是一切美的升华,他用绚丽的色彩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如:教学《插秧》一课,我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叙述画出了一望无际的水田、蓝天、白云、青山、绿树,课堂上所有的学生都能根据我画的简笔画很快地背过课文,更好的理解课文,而且学生还能主动的加上动作,体现了“快乐教与学”。

(二)优化课堂结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师教任何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如果在课堂上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占用其它的时间再教,这样既费时又费力,还会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在教学中优化课堂结构尤为重要。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结合课改精神,结合新教材,我不断摸索,利用双休日做了大量的色彩鲜艳的可供重复使用的便于操作的教具,这些教具虽然每课书都用,但在操作时我注意在一段时间内部避免重复。对于课文中涉及到的其它相关知识,课前我都进行深入研究。此外,我还引导学生制作生字卡片、课前对课文进行预习、读文、识字等,这些既为课堂教学赢得时间,又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把游戏活动作为巩固知识的手段。心里学家艾利康宁关于儿童主导活动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和学习活动类型的转化过程。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在从借助游戏活动初步理解人的某些行为,想逐步了解并掌握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其规律的阶段转变。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适当运用游戏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能有效的防止课堂教学后期容易产生精力分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如:猜谜语、“找朋友”、猜生字(一生指,一生猜,其他生做裁判)、摘星星(摘果子)等,这些游戏活动虽然经常做,但学生不会感到厌烦,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喜欢重复做,这也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3、在竞争中激发热情、培养兴趣。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竞争意识非常强烈。只要是竞争,他们的热情都很高。于是,我把这一项活动引入我的教学中。最初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不高,我在课堂上适当创设了一些诸如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并对比赛结果做记录。几天后,我惊奇的发现学生课文朗读流利了,朗读的语气进步了,更主要的是学生开始独立预习课文了,而且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

(三)创设合理的实践活动

语文是一种积累,一种不断历练的积累。学过的方法只有在大量的迁移运用中才能形成技能,这种迁移运用是机械学习的纯技术的训练。在新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我清楚的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只有这个主体主动的参与探求知识的活动,他才能更愉快的接受知识。我们的语文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如:教学了“元宵节”这一主体单元后,我让学生回家查一查月历上今年春节和元宵节各是哪一天,这就和数学中认识月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各科知识,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四)建立评价机制,引导学习兴趣。

教育评价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评价要有目的性,评价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向正确的、完善的方面发展。评价的方式有多种,用语言激励、送小礼物、小组评、互评;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常规方面的、学习态度方面的、学习兴趣方面的等等。为了更直观的反映每个学生湄洲岛情况,我设计了“学生评价一览表”。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好这些评价,打开每个学生的心扉,相互了解,相互沟通,了解中发现彼此差距,沟通中取长补短。成长档案夹的建立,吸引家长定期参与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态度、习惯等,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通过评价方式的不断完善,我发现孩子的自信一天天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加大了,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教与学双赢 篇4

新课程标准写到:“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间的姐妹艺术, 其直观的艺术感染力, 对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音乐与舞蹈》模块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如教学对象为普通高中学生, 而非准备高考考入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授课时间短、少, 仅一个学期;学生对舞蹈知识的匮乏 (仅对所谓的“现代舞”感兴趣) 等问题。以下为笔者就新课标理念下如何进行选修模块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 情境描述一

每次音乐课学生总是急不可耐地冲进音乐教室, 这次也不例外。在学生期待的眼神中我播放了非洲舞蹈和热播娱乐节目《舞林大会》中的恰恰舞视频片段。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就能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

铃声响起, 我微笑着对学生说:“刚才的两个舞蹈是什么地方的什么舞蹈?”

学生异口同声:“非洲舞蹈!”“拉丁恰恰舞!”

“非洲舞蹈头部甩动, 跨步摆动, 而且时常伴有喊叫。”

“音乐很明显, 是|1 2恰恰恰|的节奏。”

“赋予热情, 节奏感的恰恰舞瞬间就把我们带入了拉丁美洲狂野热情的土地上, 接下来老师为同学们献上一段舞蹈, 请你说出是哪个国家的舞蹈, 而且请你们仔细观察, 这种舞蹈有什么特点?”在学生期盼的眼神中我和着印度电影《阿育王》的音乐跳起了一段极富韵味的印度舞。

“印度舞蹈有什么特点?”

生1:“眼神很媚。”

生2:“膝盖弯曲。”

生3:“节奏感很强”

我补充并总结了学生的回答:“印度舞的特点背部的曲直变化、膝盖的外开弯曲、面部表情的变幻莫测、手势的丰富多彩。”印度舞蹈源于古时候人们对神的崇拜, 源于对神无比虔诚洁净无私的爱。对于这个广阔的领域很难在小部分时间内马上掌握了解。为使学生很好的掌握和亲身体验印度舞的主要特点, 又不课中喧宾夺主, 我设计用猜手语, 并把手语连成的一句话的形式, 寓教于乐, 学生学习和演示得很认真、投入。首先我竖起左手的大拇指, 问道:“这个手语代表什么意思?”

生答:“棒极了, NO.1!”

“在印度这个宗教盛行的国家里, 这个手势代表‘爱神’”。学生恍然大悟, 兴趣盎然。

接着, 我摊开双手, 手掌相对, 左上右下:“这又代表什么呢?”

生答:“如来神掌……”全场顿时一片笑声。

“这是‘告诉’的意思。” (接下来略)

在全场极其轻松又热烈的氛围中, 我把猜过的手语连成一句话, 并要求学生一起来表演:爱神—告诉—我—蜜蜂在—手持的—莲花中—盘旋。学生热情地参与, 无一例外, 很快就掌握了这几个手语。我再用简短的语言小结这一部分内容:“每个国家的本土文化总是永远孕育着各自的审美理想和舞蹈风格, 并保持着各自的民族特征。”屏幕上打出本课课题——《外国民间舞蹈》。

3 情境描述二

当学生还沉浸于印度手语的无限魅力时, 我播放了踢踏舞《大河之舞》视频片段。狂野的脚步、磅礴的情绪, 学生的神情告诉我他们的心被感染着。“这是什么舞蹈?需要怎样的装备?主要的运动部位在哪?”学生很轻松就能回答出来。当我穿着踢踏舞鞋, 在地板上踢踏出清晰的规律的节奏时, 学生的目光紧紧锁在了我的鞋上。这时我便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 娓娓道出踢踏舞的定义“踢踏舞是通过穿着特制的带有木底或铁掌的舞鞋, 以下肢跳跃、膝髋摆收为主的, 利用灵活的舞步, 追求足跟踢踏发出声响效果的一种舞蹈。”

和学生一起追溯了踢踏舞的起源后, 我设问:“中国有踢踏舞吗?出现在什么时候?”学生纷纷猜测。当屏幕出示了青海的舞蹈纹彩陶盆图片, 我自豪地道出:“出土于我国青海的舞蹈纹彩陶盆, 描绘了5000年前中国古老的踢踏舞形象, 后人称为“踏歌”。其基本形式就是所谓臂连臂, “踏地为节”, 边歌边舞。‘春江月出大堤平, 堤上女儿连袂行。’刘禹锡的诗写的就是这种舞蹈。”多学科协同融合, 使音乐教学具有较高的文化含量。

接着播放《大河之舞》片段2。

“有气势”!“震撼!”“感动!”“愤怒!”“……”

“我感受到他们重建家园的决心和信心。”

“你们说得很好。气势如虹、华丽壮阔的整齐极速舞步回响出了动感的踢踏声, 同学们都有了自己切身的体会。可是, 刚才的舞蹈有音乐吗?”

学生思考了片刻之后, 道出:“有, 是节奏!”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是塑造舞蹈艺术形象的内在的核心因素, 舞蹈形象所需的速度、力度、节奏和旋律感在时间与空间中的展开, 构成了舞蹈艺术的基本表现过程与方式。音乐中的节奏是踢踏舞的灵魂, 这一环节重点提出对节奏的关注, 为下一环节踢踏舞练习打下基础。“是的。踢踏舞是一种回归, 当我们用双脚踢踏着最早的音乐——打击乐, 节奏是踢踏舞的骨架。”舞台上演员的表演的确是很精彩, 可未免离学生有些距离。而踢踏舞从最开始就直接将自由给予了人们, 自由就是踢踏舞的一个最基础的规则。此时, 我引入了好莱坞经典片段《雨中曲》, 这部作品把舞台搬到了现实生活中, 易于接受, 很有亲切感。学生被片中主人公求爱成功后在雨中纵情舞蹈的片段逗乐了, 在让学生探究踢踏舞由哪些基本动作组成的时候, 学生没有拘谨, 很大方地上台解说并演示了。

在学生演示的基础上, 我和学生一起熟悉了踢踏舞中的基本步伐:踏步、跺步、曳步、跳步。

在教学中我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掌握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并能将它们演示出来。在《飞得更高》的音乐声中, 我还请了几位练习过程中表现较好的学生带领全体学生共同表演, 全场气氛到达最高点。

课的最后在一个设问“'踢踏'是什么?”中结束。学生说:“是自己生命中蕴藏的节奏与音乐。”“踢踏舞的真谛, 一种回归的自我释放, 一种归属每个人内心的艺术开启!所以请信任自己生命中蕴藏的节奏与音乐, 信任自己的灵魂!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功夫!”

4 案例反思

教学有效性最核心的内涵是:教师教有收益;学生学有收获, 即教与学的“双赢”。多学科的协同融合, 使音乐教学具有较高的文化含量。这节课包容了丰富的舞蹈、音乐、历史、地理、美学等内容, 在有效的时间内, 获得了教与学的“双赢”。

反思一:只有当学生对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时, 只有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体验与音乐情感联系起来, 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 实现音乐审美的意义。印度舞的手语练习--探究踢踏舞的基本动作--用踢踏舞表现简单节奏, 在实践活动中,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美, 体验到美, 并表现美。同时, 教师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教学, 获得教与学的“双赢”。

反思二:教与学的“双赢”必须建立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切教学服从和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由学科本为、知识本位转向人本位, 关注每一位学生,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使教学过程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 使学生通过学习变得越来越热爱生活、喜爱音乐, 有爱心、有责任感、有教养。

a.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确立的保证是以学生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 或参与得不够, 就算不上“主体”, 尤其是在《音乐与舞蹈》模块中, 印度舞蹈手语这一环节, 引入与表演顺理成章, 学生丝毫没有感觉羞怯反而欣然接受。课堂氛围轻松热闹又不失深度和广度, 且能在课上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 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b.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需要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正是这种教师角色的转变, 使教师不再为学生在课堂上“不说话、不配合、不表演”而烦恼, 而且使学生个个显得机灵活泼。学生对外国民间舞蹈的欣赏、模仿、探究、表演等艺术实践与课堂设置的情景自然融为一体, 教师自信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学生从视觉、听觉与精神、意义上全方位、立体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对踢踏舞进行了感受体验。教与学的“双赢”水到渠成。

教与学的互动 篇5

《室内装饰设计》是建筑装饰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课程教学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系统讲述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对学生进行各种类型空间设计的基础训练,使学生了解设计过程、提高设计能力、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从而使学生的设计实践从单纯的为装饰而装饰或一般创造气氛提高到对艺术风格、文化特色和美学价值的追求及意境的创造。

经过多年的专业教学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让教法更贴近学生,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是教学法改革的重中之重。

教与学的互动,其目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认真地完成老师安排的课题任务;教与学的互动,要求老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并通过积极指导学生,以提高教学质量;教与学的互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以学生理论及技能学习的主动权;教与学的互动,还要求师生在各个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讲解、示范、模仿、训练、反馈、调整等几个环节,真正实现教学领域的全程互动。

现行的教材中,室内空间设计的内容主要有居住空间、展示空间、餐饮空间、办公空间等,笔者下面就以餐饮空间设计为例,谈一下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和体会。

一、教与学互动的三阶段

(一)课程任务书确定阶段

在充分进行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把课题定为“餐厅设计的个性化”,“卫生间设计的人性化”。

课题确定以后,课程任务书由学生拟定,老师与学生交流、讨论任务书的合理性,最后确定课题任务书。为提高任务书的质量,在讨论时必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文字简洁,表述清楚,便于操作;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考虑职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和接受水平;切合专业实际,突出专业性,强调技能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方案设计阶段

1.课程操作步骤模拟设计公司的设计创造环境,由2-4个同学组成项目小组,组长担任项目负责人,负责课程的主题、进度。

2.老师把握大局,组长和小组成员自己设定主题,并安排好自己的作业进度。

3.老师和学生平等的交流,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老师提出一些注意事项,指导学生运用设计原理查阅设计规范、法规来解决设计难点。

(三)方案设计汇报、评审阶段

营造一个方案评审会的形式,进行角色转换。推选学生主持人、老师充当评委、学生充当观众和业主,各设计公司派设计师汇报方案,设计师要代表公司将作品展现给我们,围绕主题进行交流。

二、教与学互动的四个方面

(一)开创性

方案中,强调创新,让学生在设计时考虑餐饮空间的艺术性和个性化,充分发挥想象力,不断增强学生的艺术灵感,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互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营造民主、愉悦的教学情境,使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平等的交流,达到小组成员互相交流的目的,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活动。例如,在餐饮建筑室内设计中,既可以用单个垂直面来围合空间、划分空 间,也可以用一个垂直面来作为入口界面,从造型上加以重点处理。为了加强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对媒体对着两种形式进行直观展示,让学生讨论各自特点,还可以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就其中一种形式进行讨论,然后分组归纳,再由教师集中剖析。

(三)实践性

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一般比较差,他们反对空洞说教和繁琐的讲解,但对实践操作往往十分感兴趣,所以,在餐饮空间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创设条件,通过参观、观摩、实习、技能比赛等形式,更可能多地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另外,我们还要根据建筑装饰专业的特点,改革课程体系,以建筑装饰装中具体岗位的能力要求来设计课程,以生产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突出能力培养。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要将一系列技术活动项目由低到高,有简单到复杂,以实验(试验)、实习、实训、设计等方式进行安排,配以技术原理的掌握,开发能力的培养空间。

(四)综合性

1.建筑装饰专业增加《造型基础》课程,多增加电脑训练课程。学生充分利用 “AUTOCAD、PHOTOSHOP、3DMAX、CORELDRAW等软件并应用草图、理念图,作为指导,使设计取得良好的效果。

2.在方案设计中,不仅培养设计能力、组织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团队精神,为毕业以后进入单位做准备。

3.教学方案在工艺方面增加训练的同时,还要增加识图、绘图方面的能力训练,使学生练就过硬的应知(专业理论)、应会(实际动手能力)本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老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互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使专业教学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通过教与学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设计方案的表现力及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创造能力,从而使专业教学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综合性的人才。

解读教与学 篇6

关键词:教学定位,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规范

一、关于教与学的主体定位问题

1.就总的办学宏观而言, 以校长和教师为主体。校长和教师是教育者, 学员是工作对象, 是受教育者、求学者, 因此, 重视对校长、教师的遴选与培养, 是办好学校的保证。

毛泽东一向重视校长、教员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1936年他指出“一个军事学校, 最重要的问题, 是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1943年更强调“一个百人的学校, 如果没有一个从教员中、职员中、学生中按照实际形成的 (不是勉强凑集的) 最积极最正派最机敏的几个乃至十几个人的领导骨干, 这个学校就一定办不好”。毛泽东把重视培养、选择校长、教师作为办好学校的最重要问题是行家之见。因为只有名师才能出高徒。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办学要以校长、教师为主体。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 从根本上讲, 都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人才是第一资源, 这个论断在教育系统体现得最为明显, 最为彻底。因此, 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集聚一批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是当前乃至于永恒的一项根本性任务。

2.就教育以育人为本的角度而言, 学员是学习的主体。育人为本就是要以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 以学员为学习的主体, 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要围绕育人目标,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就微观的具体的教学过程而言, 师生共居一体, 共为主体, 构成教与学的体系。教学教学, 有教有学,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员学两个主要运作方面与机制的统一, 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员所处的地位不同, 所扮演的角色不同, 所要完成的任务不同, 因而所起的作用在性质上也不同。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调动起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尊重学员的学习主体地位, 这条原则所反映的就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关系的规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是主导作用。这是因为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 教师所承担的任务, 是根据教育目的, 有计划地组织教学活动, 把学员培养成为国家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就文化传递来说, 教师对所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领域, 是知之较多、较早, 从而能够把所掌握的知识, 借助一定的方法, 传递给学员。学员从不知到知, 从知之较少较浅到知之较多较深, 主要是在教师的调控、影响之下完成的, 因此, 只要存在师生关系, 教师就必然要起主导作用。学员掌握知识是一个能动和活跃过程。要把教师的知识或书本上的知识, 转化为学员的知识, 只能通过学员自己的思维活动。教师主导, 就是要引导学员主动积极地学习, 如果学员的学习是被动消极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员主动性、积极性的关系, 古代有些教育家从总结教学实践经验中, 已提出许多精辟的意见。如《学记》所论述的“君子之教, 喻也;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 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 可谓善喻矣。”

二、接受性 (式) 学习与研究性学习

从古至今, 对于学校教育与教学过程的规律及其机制, 众说纷纭, 学派迭出。从当代世界教育理论以大者来说, 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D.P.奥萨贝尔倡导的“接受学习”, 还有美国心理学家J.S.布鲁纳等重新提倡的“发现学习”。到20世纪后期, 这两个学派并非各走极端, 而有取长补短、彼此接近的趋势。

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 国内外有学者又提出“研究性学习”, 并且认为“接受学习”是传统的模式、缺陷甚多, 等等。目前, 在中小学及干部、公务员培训领域, 这方面的试验都正在进行, 有关的论著与经验总结也很多。概括来说。论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下面介绍一种从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学的角度, 以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来分析这两种教学模式的论述。

(一)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TID)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Teaching一Centered 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TID) 主要研究的是“教”, 即如何帮助教师教好学生, 提高教学质量。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 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进入80年代后, 认知心理学在学习理论中占据了主要地位。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 (R.M.Gagne) 吸收了行为主义联结学习理论和认识学习理论的优点, 提出了联结—认知学习理论, 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TID以“教”为中心, 强调教学目标的实现, 经过多年来教育技术专家、学者的努力, TID已经比较成熟。但它强调“教”, 相比之下对“学”的考虑就比较少, 因而相对地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很好地发挥, 不利于培养创造型的人才。

(二)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LID)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Learning一Centered Instructional Design, 简称LID) 主要研究的是“学”, 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LID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它是在认知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对于学习做了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之区分;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重视“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等。这些主张对深化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 自动化教学设计 (AID)

自动化教学设计 (Automated Instructional Design, 简称AID) 首先是由梅瑞尔 (M·D·Merrill) 提出来的。由于AID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实现前提的, 暂可不论。

综上所述, TID和LID为教学设计的两种基本的主要的类型, 它们各有侧重、互为补充。而AID则为教学设计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持。LID代表了今后教学设计的发展方向, 应组织力量认真进行研究和实践, 并逐步建设必要的学习环境, 在有条件的地区、学校及相关学科积极开展试点工作。TID适合我国当前广大地区的教育、教学的现状, 应大力研究和推广, 以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在进行TID的时候, 不要把以“教”为中心片面地理解为以“教师”为中心, 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有Teaching-Centered, 而不用Teacher-Centered的原因。TID虽然是着重从“教”的角度出发, 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 但其主导思想是要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 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目前, 我国的教育体制未变, 教学组织形式仍然是以班级集体授课为主体, “高考”“中考”、公务员考试等各种准入式或晋升式考核仍然在起积极作用的情况下, TID还是近一个时期内的重要选择。

三、启发式教学与注入式教学

启发式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它的本质是如何引起学员的积极思维活动, 使学员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的总称。就是说, 教师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布置作业、课外自学指导等形式, 提出学员觉得需要解决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 加以引导, 使他们在动脑筋解决问题中, 智能得到锻炼提高。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愤”和“悱”是指学员要解决问题或表达思想而又感到难于解决或表达时的心理状态。当学员处于“愤”“悱”的状态时, 教师给以及时的点拨, 让学员自己去“发现”新知识或表达的方法, 这样就能很好地发展学员的智能。这就叫做启发式教学。荀子倡导“启发诱导, 循序渐进”。古代苏格拉底的“问答法”, 现代国外所常用的“发现法”或“问题教学”都是启发式教学。至于对启发式教学在实施中的具体理解与把握, 要根据教学内容、对象与教师的特点, 创造性地发挥, 而不拘泥于孰前孰后, 孰多孰少。正如《学记》所指出的:“道 (引导) 而弗牵, 强 (严格) 而弗抑, 开 (指路) 而弗达, ”就是一种良好的教学互动状态。

现代教学论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指导下, 批判地继承了过去的教学理论遗产, 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起来的。其特点是: (l) 强调学员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员学习积极性相结合, (2) 强调学员智力的充分发展, 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 (3) 强调激发学员内在的学习动力, 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 (4) 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 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注入式教学中国俗称填鸭式教学, 同启发式教学相对。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不顾学员认识过程的客观规律以及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 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灌输给学员, 主观地决定教学进程, 并且强迫学员呆读死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地阻碍了学员智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是: (l) 教师所讲内容既无质变又无形变, 原封不动地照搬给学员, 学员则原封不动地接受这种照搬; (2) 教学方法十分简单, 类似于搬抬物品, 由一处移到另一处; (3) 在教师所讲内容中, 既无思想的融化, 又无情感的传递, 教师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像一位工匠那样地按工艺规程操作, 中国俗称“教书匠”。

注入式教学在中国封建社会和西欧中世纪的学校中曾占统治地位。这反映了古人对教学过程缺乏科学认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许多进步教育家都反对注入式教学,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教学论强调发挥学员学习的主体作用, 特别注重培养学员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注入式教学的一些残余影响, 还在阻碍着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

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目标上, 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智能的培养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 在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强调学员既是受教育的对象, 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主体。因而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 首先着眼于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使学员处于积极的状态;将教学活动的重点, 放在组织与指导学员的独立学习活动上, 并不断提高学员学习的独立性程度与水平;注重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的指导, 由教给知识到教会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以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 发挥教学方法的综合效应。启发式教学并不拒斥正常的课堂讲授。

应该注意的是:自从中国推翻帝制, 许多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如孙中山、蔡元培等都提倡新式国民教育,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发轫于人民革命根据地后推广出新中国的一整套教育方针、政策与举

措, 从教学内容到方式方法, 已经挖除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那种推行陈腐教育的根基与体制。“文革”期间泛起的一些貌似激进的说法与作法, 曲解了上述有关基本教育理论, 已成为历史的闹剧。新时期和新世纪, 我国从国民教育乃至干部教育、终身教育, 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已成为我们今天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基本共识。

四、教学规范与“教无定法”

教学规范是对一种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而组织起来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所规定的要素、程序、模式与检验标准的总称。在个教育群体中提出的这种要求, 就叫做教学规范化。通过这种有规范的活动, 教师把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 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传递给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 同时发展他们的智力、能力, 形成他们的世界观, 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情感、意志、性格、行为习惯。社会主义学校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发展智力、能力, 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全面发展个性的统一过程。我国教育界俗称之为“有轨的高速列车”。教学规范化包含了五项基本任务: (l) 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是学校教学最基本的任务, 其他任务是建立在这个任务的基础上的。 (2) 教学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下, 发挥学生的自觉积极性。 (3) 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使学生既掌握知识技能, 又发展智力能力。 (4) 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5) 在教学过程中, 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 包括情感、意志、性格等。

“教无定法”是我国教育界从古至今流传得很广的一句对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生动概括与总结。它已经凝聚成为与“教学规范”相辅相成的成语或典故。我们查到最早就此做讨论、辩诘的是明代教育家王守仁 (王阳明) 的一段话, 他的友人王纯甫去应天府执掌教育, 请教:“敢问教何以哉?……学何以哉?”王守仁在据孔孟之说以答后, 友人复问:“然则教无定法乎?”王守仁答:“是故因人而施者, 定法矣;同归于善者, 定法矣。因人而施, 质异也;同归于善, 性同也。夫教, 以复其性而已。自尧、舜而来未之有改, 而谓无定乎?”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句话在我国古代教育界是有很大影响的, 王守仁从辩证的角度也承认“定”与“不定”的客观存在。而这两句话还揭示了教育教学所独具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存的两重性。

“教无定法”是以教学有法为前提, “教学有法”是指任何一种教学, 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都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方式 (模式) 进行教学。“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不能总用一个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模式, 对教学的既定规范也不能做公式化和机械地运用, 要善于遵循一定的教育培养目标与教学方针原则, 根据所授课程的不同性质、类型与内容, 针对学员的基础、特点, 因材施教, 因人施教, 艺术地灵活地选择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 手段与方法。做到教学有法, 而无定法, 贵在得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走向21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J].1999.3.

[2]吴畏主编.中国教奢管理精览[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8.1.

[3]周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人民教育[J].2005.2.

[4]靳文志.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精神.学习信息[J]2005.2.

[5]汝信主编.世界教育改革走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三问”连接教与学 篇7

一是问自己。去年年底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会议上强调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工作原则,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在讲话中总书记专门就党校教师提出明确要求, 强调党校教师要做到自觉坚持党校姓党、党校教师姓党。这一重要论述抓住了党校教师的立身之本、立德之基, 划定了党校教师的立言之向, 必将极大促进党校事业和党校教师队伍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特别强调党校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党校教师的身份, 不仅是因为党校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 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 而且更多的是从国家社会发展大局来看来考虑的。办党校、时刻注意教育培训轮训干部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这也是从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角度出发给党校的政治定位。明确了党校的政治定位, 那就需要有人落实, 这里面的一支关键力量就是党校教师。从党校定位出发, 对党校教师的要求更加高标准。从严从高就是要求党校教师要经常问自己, 问自己是否时刻牢记自己党校教师的身份, 是否热爱党校, 珍惜职业荣誉, 是否在自身党性锻炼上要求更加严格, 是否能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学员。

二是问学员。地级市党校的学员主要是来自乡镇、县区、市直单位的正科级和副处级干部, 他们是党的执政骨干, 关系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关系国家民族未来发展。与学员的融洽接触, 实现教学共长, 需要教师具有更强更高的党性修养。党校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身份和定位, 要热爱自己从事的崇高事业, 做到为人师表。教育上有句名言,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需有一桶水。教师只有进行大量的知识储备, 讲起课来才会头头是道、妙趣横生。达到这一水准除了自身不断积累之外, 还离不开与学员的交流, 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认真对待每一次与学员交流的机会, 亦可以把交流当做一次调研, 学员们来自各行各业, 通过研讨提问得出实践中出现的真实数据和案例, 有助于我们形成科研成果, 最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交流都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 根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 提问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 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问题, 使学员的认识逐步深入。问题精要恰当, 避免繁杂琐碎, 做到精益求精, 只有找到适当的切入点, 打开学员思维的大门, 双方才能在互动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是问实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 学员的需要和诉求也越来越多元。为更好满足学员需求, 必须进一步壮大党校教师队伍并提升党校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实施党校系统“名师工程”, 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知名教师, 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 一批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在学科领域有影响的知名专家。这是党中央对党校教师的要求, 也是党校教师自己应该追求的目标。一方面, 党校教师要听中央的召唤、不折不扣落实中央部署, 做一名优秀的党的政策方针的研究者、宣讲家。另一方面, 要为党校教师提供接触实际的机会, 提供交流的渠道, 增加实践的经验。有道是,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这里所说的“世事”就是社会实践。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加大党校教师到党政机关或基层挂职锻炼力度, 加强党校同其他党政机关和单位干部交流的力度。”这就为党校教师提高实践经验明确了方向和路径。

高中数学概念教与学 篇8

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 大部分学生对概念理解不够, 抽象思维能力不够,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数学概念本质的不理.2. 局限于记忆、模仿、机械重复的练习.3.不理解符号语言的本质.4. 孤立地学习概念.5. 概念重视不够.6. 不愿与老师交流.

结合平时学生在解答及交流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结合与部分老师相互间听课和交流, 笔者认为在概念教学中可能存在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 也是我们今后概念教学中要引起注意的.

一、 要关注学生的情感

心理学认为, 若学生处于情绪傲昂, 且对探求新知识的欲望非常强烈时, 对概念的学习和掌握就比较深刻与巩固;相反, 当学生的情绪比较低落或对所学知识毫无兴趣和欲望时, 就无法接受新概念或不能深刻理解新概念.而在我们的教学中, 常常有老师为了赶进度方面的原因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上的因素.事实上, 概念的引入是进行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有关问题, 让学生在认知结构上产生冲突, 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思考、发现过程, 从而体会概念提出的过程, 再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概念.所以, 在概念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 创设一定的情境,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如果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异常兴奋, 对所学的概念知识就会有深深的印象.反过来又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激励学生不断的创新、发现.

二、要注重概念本质的剖析

中学教学数学大纲概括:"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第一步, 是促使学生思维品质乃至数学素养提高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 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实际问题, 多方面地思考问题, 多角度地研究问题, 通过对概念进行归纳、整理、比较、区别, 从而揭示实质.而目前的概念教学中, 有的教师往往是给出一个概念, 就概念上字面上的词汇加以解释, 就急于讲解一些例题和讲解一些技巧, 结果学生在没有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情况下, 只好盲目模仿, 照搬老师的解法, 一旦碰到新颖的问题就束手无策.所以, 在揭示概念实质时, 可通过设计问题, 让学生采取自学的形式, 对概念进行归纳、整理, 通过比较、区别, 揭示实质, 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而且也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讨论, 在讨论中相互补充, 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 同时也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三、注重数学概念与解题之间的联系

有些教师观念上重技巧、轻概念, 往往把数学概念看做一个名词而已, 认为概念教学就是对概念做出解释, 使学生理解记住, 而没有看到象函数这样的概念, 本质上是一种数学观念, 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数学方法, 错误地认为一节概念课教完了, 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接下来就是解题, 后面的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等似乎与函数概念没什么关系, 因此学生学了这一章, 解了不少与函数相关的题目后, 却仍不能领会函数的本质涵义, 象题3这样的问题, 学生不能把它与函数的值域的本质联系起来也就不足为奇了.教学中, 对题3, 教师可以指出f (2x+1) 的最大值实质就是函数y=f (x) 的值域中的元素的最大值, 指出f (4x+1) 、f (3x+5) 或f (x-10) 等的最大值均为2.

四、加强师生、生生间的思维上的交流

学生在理解方面的障碍, 往往由于在新知识构建初就出现, 包括数学符号的学习也一样.学生自己常常不能及时发现不当之处, 而有的老师也有所忽略.在教学中, 如果创造机会, 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对数学符号的理解的交流, 通过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 可以使学生学他人所长, 避他人所短;通过教师对数学符号的理解过程的展示, 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可以及时得到学生对符号理解的反馈, 及时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建构的调整.

初中英语的教与学 篇9

一、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是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因此,一堂课的开始,我常用过渡性的提问,甚至用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顺势展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做到有的放矢。有时候让学生唱英文歌、做游戏等,使学生能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发展其求知欲,培养其稳定而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课堂教学围绕目标精讲多练,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

坚持以自然环境教学为主,课堂上利用实物和图片,围绕知识点进行设问,引导或点拨,使学生通过机械性的操练和灵活运用,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我的具体做法是:1围绕本节课的具体目标点,先简洁明了的讲解,再做必要的机械性训练,然后进行举一反三、扩展性的灵活操练;2引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学习,“温故而知新”,不断加深对语言知识的内在不可分割性的认识;3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训练。在教学中,我始终观察着全班的反应,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理解,如果学生还没有弄懂,有时根据需要重教,通过课堂讲练和多种形式的操练,真正达到让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并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能力的目的。

三、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同时注意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重视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即语言是教不会的,只有学而能之。在外语教学中,我坚持尽可能用英语组织教学,必要时才用汉语说明意思。这样使学生能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新的语言,有助于准确的理解和语言的运用。并且我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运用英语的情境,让每一位学生发表简短英语演讲。如班上有人生病缺席了,他们会说:“Today is Monday.December the fourth.Everyone ishere,but Yang Yi is away.I think she is ill at home.I hope she is betternow…”课后布置口头作业,这样做,一方面可使学生温习旧的知识,巩固上堂课的知识;另一方面,这些对话联系生活实际,使基础差的学生听了别人的对话后也能在愉快的气氛中习得语言,体现“以任务为基础”的学习模式,提高了他们语言运用的能力。

四、在教学中,体现教育、教养、教学三个原则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以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

五、面向全班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英语教与学 篇10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教学;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教育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小学英语教学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变革。新的教学环境已经对小学英语教师与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策略,积极探索小学英语教与学的关系,并且为小学英语的教与学的协调发展探索途径。

一、以“教”激发“学”。

1、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小学英语教学的最主要最基本形式就是课堂教学。小学生的英语课堂需要依据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学习特点、认知水平等来进行,这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都会有一个有效课堂。为了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首先教师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外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的区别就是需要交流与合作。小学英语教学需要师生开展交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这会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其次,教师需要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传统的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主要是“填鸭式”,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学生在课堂上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各种问题,学生会切身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来。

2、应用多媒体技术与于小学英语教学。

锁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正在逐步走入教学课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教学道具多是收音机、录音机等,这对于英语的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英语将教学的有效性。但是这种有声道具是以生硬为基本载体,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多媒体技术可以集声音、图像、视频为一体,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营造一个师生互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效率势必大大提高。

3、创新变革教学形式。

“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这是所有小学教师需要探索的教学形式,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教育目标与教学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为了逐步实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需要大胆创新变革教学形式,打破传统教学形式对于学生发展的束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好玩的游戏、运用经典的英语小故事,播放动听的英语歌曲,让学生领略到纯正的英语文化与英语文化氛围,感受到英语的极大魅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交流活动,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思维敏捷程度、想象力与创造力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学习的热情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石猩猩都会得到提升。

二、以“学”巩固“教”。

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还有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教学环节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教师的教学活动若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要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与老师的教学活动相配合,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提升其自身的自学能力。

自学是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学习活动占有较高的位置。小学生的年龄小,心理发展尚不成熟,认知水平发展不高,自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比较难的活动,所以,小学英语需要引导小学生进行自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引导小学生开展一定程度的自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好胜心来开展自学。如在学习新的教学内容之前,在教学内容中提出几个有趣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找答案,这会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及时的反馈学生在学习中的一系列问题,教师根据这些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变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总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精华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会更加的大幅度提升。

2、教师引导学生课堂学习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

教学内容大部分是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引导学生把握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寻找学习中的切入点,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对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没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学习技巧,促进小学生加深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逐步题设自身的英语成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强调某些知识的重要性,比如“小朋友们一定要记住”,“这个很重要啊“这些提示性的语言,另外,对于重要的知识也可以提高语言,反复阅读,引导学生逐步的意识到哪里是重点难点,掌握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技巧与学习方法。

3、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分层教学。

由于学生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采取分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心理发展程度等进行合理的分层。在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后,对于不同学生的教学目标也要有不同的分层,对于基础知识较好的同学,可以扩展其课外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与学习习惯,对于基础知识一般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引导其牢牢的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这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课后作业的布置也需要分层进行,对于基础程度较好的同学来说,教师让其完成课后作业之后,布置一些写作方面的内容,锻炼其英语实际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来水,其主要的课后任务是消化教师所传授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总之,小学英语的“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缺一不可,小学英语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探索,逐步创新。

参考文献:

【1】黎可.浅谈如何做好小学英语的教与学[J].现代交际,2013,8.

善于质疑,促进教与学 篇11

一、向学生质疑

1. 问题的针对性。

教师所提问题必须基于当前的教学内容, 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向, 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促进教学深入和学生认知层次的提高。即要做到有的放矢。

2. 问题的难易度。

较低难度的问题学生大多可从已有知识、生活经验或书本上直接得到答案, 较高难度的问题要求学生具备相当的理解、分析、推理、归纳、应用等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 应以易为主, 利于增强学习信心;对于高年级学生, 应适当增加问题的难度和比例, 以发展学生的思维, 提高认知水平。但要注意问题不可过难, 以“跳一跳, 够得着”为宜, 否则会使学生觉得力所难及, 打击信心, 事与愿违。

3. 问题的灵活性。

有的教师课前精心设计了系列问题, 循序渐进、层层推进。但课堂是多变的, 学生不会始终被牵着鼻子走, 当学生的反应出乎意料, 出现跳跃性思维成果, 提出独创性的看法或观点时, 教师要及时抓住亮点, 敢于打破原有的教学程序, 以新的问题或其它教学活动引领学生走进另一片知识领域。只要教师善于设疑, 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将使课堂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4. 提问的方式。

即怎么问。同一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和学生的能力、习惯来组织问题, 呈现给学生。必要时可化大为小、变换角度或带有指示性, 但要注意问题的科学性, 用语准确, 言简意赅。还要尽量避免单一的提问方式, 如不断地“为什么”。教师准确、新鲜、恰到好处的提问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5. 提问后的等待。

等待学生回应的时间以3-5秒为宜。过短不利于学生开展思维活动, 寻求答案;过长则影响课堂效率。如学生无反应或反应不如人意, 教师应对所提问题进行重组、修改、转换角度或点拨提示, 化繁为简, 引导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切忌继续重复该问题, 这样做只会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 而收效甚微。总之, 提问后的等待是个充满变数的环节, 教师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 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6. 答案的收集与评价。

有时学生对问题反应热烈, 各抒己见, 百花齐放。只要时间允许, 教师应充分聆听学生们的不同见解, 并进行评价。对正确的答案给予肯定、认可;对具有创造性的看法或观点表示欣赏甚至赞叹, 及时表扬和鼓励。绝不能对学生的错误回应进行批评和嘲笑, 否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挫伤学生的自信心, 导致出现自卑心理, 变得不敢发言、发问, 最终影响个性的发展。

二、学生的质疑

这是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技能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但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质疑, 是其综合知识、批判思维、生成问题并组织表达的过程, 是积极主动学习的结果, 是学习能力提高的表现, 是一种可喜的现象。

面对质疑, 教师首先要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努力及勇气, 并要及时给予正确或积极的回应。可根据教学需要明确答复或师生共同进行讨论, 也可鼓励学生课后独立寻找答案。应尽量避免对学生的问题产生空泛或批判的反应。如“是的, 但......”, “这不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等等。当学生的问题有助于教学的深入时, 教师可因势利导, 联系当前的教学内容, 师生共同进入下一步的教学活动。

教师应打破传统观念, 尝试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发现问题, 大胆质疑, 挑战权威, 主动获取知识, 培养和锻炼自己的问题意识和问题技能, 促进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三、不足之处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并总结了一些师生双方在进行课堂质疑时常犯的小毛病, 望能引起重视。

1. 问题过少。

以没有问题为教学成功的标准。整堂课以教师传授为主, 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走, 思维很少得到启发和训练, 硬生生把学生培养成没有思想的“学习机器”。

2. 问题过多。

自始至终你问我答, 师生对话不绝, 课堂气氛很是活跃, 甚至是热闹的。表面上师生互动良好, 但学生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得到多少锻炼和提高———绝大多数的问题价值不大, 甚至毫无意义。试想, 这样一天下来, 学生除了被折腾累坏外, 能有多大收获?学习毕竟需要宁静的心境、安静的环境。不能为问而问, 流于形式。

3. 随意而问。

问题脱口而出, 信手拈来, 越扯越远。不能紧扣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情境, 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这样目的性不强的问题对学习的推动效果自然有限。

4. 重复或连续发问。

多次重复同一问题无疑是在钻牛角尖, 越早改变方向越好。另有的教师在问一问题后, 不容学生思考, 一连串问题接踵而至。如在“比较猿与人的骨架”后, 紧接着“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区别?生活方式有何不同?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最终使学生产生混淆, 迷失方向, 不能确定教师到底要求什么。

5. 问题表述不清。

问题的表达不简洁、严谨, 或罗罗嗦嗦, 或意思含糊, 学生不能准确领会, 不知如何作答。

6. 喜欢个别提问。

为了追求教学效果, 大多数问题只对少数优秀学生发问, 忽略了全体。致使大部分中下程度的学生感觉被冷落、遗忘, 久之, 学习热情下降, 兴趣低迷。

7. 不重视学生的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生成和提出问题, 说明其思维高度活跃, 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这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但有的教师生怕课堂教学程序被打乱, 对学生的问题敷衍应付, 甚至不予理会, 执着而按部就班地把教学进行到底。这无异于往学生头上浇冷水, 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

8. 与学生的无关问题。

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 有时会问些异想天开的无关问题。对此, 教师应给予足够的提醒, 指引学生的思维朝向特定的知识目标, 才有利于学习的深入。

9. 穷追不舍。

部分学生好奇心强烈, 喜欢对某一问题穷追不舍, 打破沙锅问到底, 容易偏离教学方向, 越走越远;教师必须及时止住, 可向学生承诺另找时间继续探讨该问题。

学生问题意识的淡化现象普遍存在且日益严重。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 教师习惯于让学生对问题给出唯一、标准的答案。学生对此模式适应的结果是:对问题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去回答。他们不愿冒被否定的风险。所以我们看到, 低年级的课堂上小手如林, 高年级课堂则屈指可数, 甚至无人举手, 这种状况令人深思。

上一篇:STS教学理念下一篇:政府投资工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