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硕士(共11篇)
音乐艺术硕士 篇1
一、学位音乐会的意义
举办学位音乐会是全面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 也是对演唱技巧和舞台表现力的双重考验。因此举办学位音乐会意义重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举办学位音乐会是向学校与社会汇报学习成果。演唱者不仅要细致挑选并合理安排曲目, 并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表演, 这都是对自身能力的提升与磨砺。
2.每个作品的产生绝非偶然, 而是融入了创作者生活、情感等经历。举办学位音乐会能促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作品内涵, 汲取更多知识。
3.音乐会能够带给我们不同的舞台经历, 通过舞台经验的积累、舞台能力的锻炼、舞台心理的调控, 为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4.音乐会结束后广泛听取来自各方各面的意见反馈, 能够及时认知自身优劣, 扬长补短。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都离不开导师的悉心培养, 举办音乐会亦是对恩师表达最真诚的谢意。
二、学位音乐会的整体策划
学位音乐会基本由主持人、演唱者、钢琴伴奏与嘉宾组成。其中, 演唱者占主体地位, 其演唱曲目的选定与排序是关键环节。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音乐会的策划进行阐述。
1.音乐会曲目的选定、排序与创新
短时间内顺利完成多首曲目的演绎是对演唱者技能水平及心理素质的考验。能否准确选定音乐会曲目直接关乎演唱者是否能全面展示自身优势与技能水平。
首先, 只有对作品发自内心的喜爱, 才能倾注万分热情, 因此要搜集不同类型的作品并从中选列出自己喜爱的作品。再次, 结合基本功的系统训练, 根据自身音色、音区, 舞台驾驭能力等精心筛选出自己能够胜任的曲目。最后, 按照音乐会的规定时间选定约12首作品来体现音乐会风格的多样性, 切忌同时代、同风格、同地域作品的大量重复出现。
以下以民族声乐方向为例, 概述整场学位音乐会曲目的选定:
笔者本着多方位展现中国民族声乐之精华的宗旨, 将音乐会大致分为四大板块:地方特色民歌、新创民歌、古词填写类或戏曲风格京歌及歌剧选段。
所有选定曲目中, 始末曲目尤为特别。首唱曲通常为难度较小, 利于熟悉舞台、稳定心态的曲目。笔者发现, 无论是吴碧霞、宋祖英的音乐会, 还是在校学生的个人音乐会, 汉乐府《长相知》常为首唱曲, 其篇幅短小精悍, 意境深远绝美, 旋律婉转动听, 能够帮助演唱者尽快适应舞台、调整心态, 尽快走进音乐, 融入意境, 更好地演绎接下来的曲目。
当然, 这不是唯一的选择, 不同音色应选择不同曲目。如陕北民歌《赶牲灵》歌词朴实、感情真挚, 演唱时要注意“哟”“哎呀”“哇哇”等上甩腔与下甩腔技巧的运用, 同时带上率真洒脱的情感, 将明亮清脆的声音传达给观众。演唱时若能略加陕北地区方言, 可谓“锦上添花”。
音乐会压轴曲目大多是要表达对母校、恩师、同学及朋友的深深谢意、真情祝福, 如《老师, 我想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赞颂平凡朴实的人民教师, 旋律委婉动听, 但此类歌曲往往会触发演唱者内心深切的感恩之情, 极易情绪失控, 导致不能完整演唱压轴曲目, 而成为整场音乐会的遗憾。因此, 对于演唱功底不够扎实且情感敏感的举办者来说, 无疑是一种冒险也是一种挑战。
笔者建议也可选择气势恢宏, 颂扬祖国的作品如《我爱你, 中国》《美丽家园》;节奏欢快, 旋律明朗的作品如《让我们舞起来》《阳光路上》等作为压轴曲目。
音乐会的曲目风格要避免单一, 在发挥演唱者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应迎合观众, 融入多元化元素。
随着民族声乐的发展, 带有戏曲风味的作品也应时而生。如以京剧曲调为伟人毛泽东诗词所作的同名京歌《卜算子·咏梅》, 运用变化拍子、变化曲调, 充分发挥出京剧腔调的表现特征。演唱时要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展现出京歌特有的韵味。新创军旅歌曲《这片海有我》旋律轻快, 风格清新, 时而宁静, 时而辉煌, 音域跨度较大, 其中大篇幅花腔颇具时尚感, 演唱时若能唱演统一, 花腔技巧部分保持声音通畅, 定会为音乐会增光添彩。
中国歌剧是在借鉴西洋歌剧艺术表现手段基础上, 结合中国民族音乐元素所形成的新形式。如歌剧《原野》中的经典唱段《啊!我的虎子哥》, 准确把握主人公金子的心理变化与情绪变化是成功表现曲目的关键。
另外, 大多数人对学位音乐会的印象往往局限于“个人”“独唱”等词汇上, 忽视了推陈出新。笔者认为适当加入重唱、合唱等形式来丰富音乐会的内容, 也能展示演唱者对多种歌曲形式的驾驭能力, 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民族声乐方向的演唱者适当加入美声歌曲也是对自身能力的另一展现, 如男女二重唱《告别时刻》, 旋律辉煌, 既有创新, 也能为音乐会画上圆满句号。新创民歌《峡江情歌》中可以听到《龙船调》的旋律, 演唱时可强调土家族特有的表现语言, 也可加入伴唱形式, 使作品更完整独特。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大大丰富了音乐会的内容。
曲目选定后, 演唱顺序也是不容忽视的。安排曲目顺序时要把握“从轻至重、从小到大、轻重结合、大小穿插”的原则。
音乐会通常分上、中、下三场次, 上、下场次曲目数量基本对等, 中场为嘉宾出演环节。顺序要依据曲目大小及风格类型穿插安排, 切忌连续三首以上为份量较重或风格相似的曲目, 导致演唱者体力不支, 观众视听疲劳、精力分散。
曲目的选定与排序是音乐会的主要元素, 也较为复杂, 举办者应拿出更多时间与精力细致选择, 高度重视。
2.组成学位音乐会的其他元素
学位音乐会是综合艺术多样性的体现, 其他元素如钢琴伴奏、主持、表演嘉宾等必不可少。
声乐领域中, 钢琴伴奏具有重要作用。演唱者应提前将曲目交与钢琴伴奏, 留出充足的准备时间, 同时为了提高音乐会举办的成功率, 以下几个步骤是需要认真准备的。
首先, 声乐是文学化的音乐, 能够直观地表达情感。歌词是帮助演唱者与钢琴伴奏理解整首作品的关键。其次, 将作品进行曲式结构及节奏类型的分类, 可有效帮助钢琴伴奏熟悉曲目旋律甚至背弹曲谱。最后, 大致确定作品曲风:或是委婉抒情、俏皮风趣, 或是大气豪迈、轻快明朗。
主持人在学位音乐会中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如何选择一位合适的主持人值得认真思考, 如女高音独唱音乐会, 最好选择身材高于演唱者的男中音主持人, 这样在音色、性别、外形上都有所差异, 从而区别观众视听感受。在穿着上, 主持人务必与演唱者搭配协调, 男生多为西装衬衫, 女生多为简洁晚礼, 最大化衬托演唱者。
表演嘉宾在学位音乐会中起着衔接作用, 既可以帮助演唱者获得中场休息与更换服装的充足时间, 也能缓解观众的视听疲劳。笔者观察, 声乐独唱音乐会的中场表演大多为器乐演奏形式, 嘉宾性别也应区别于演唱者, 避免主次颠倒、喧宾夺主情况的发生。
笔者认为以上几点是组成学位音乐会较为重要的部分, 若能扎实做好每个环节, 将直接体现音乐之价值, 实现艺术与心灵的碰撞与交流。
三、学位音乐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学位音乐会在一定意义上应是质量上乘、形式多样的视听盛宴, 过程中出现些许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
从个人心理素质而言:“怯场”是绝大多数演唱者普遍存在的问题。音乐会曲目多、时间长, 担心专家、观众后期评价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怯场”心理。因此, 音乐会准备期间就要反复琢磨演唱曲目, 多次进行舞台彩排与模拟训练, 同时要保证睡眠, 调整心态。音乐会进行期间端正态度, 全神贯注, 逐渐缓解“怯场”情绪。
从外界其他因素而言:在音乐会开始前要认真检查筹备硬件设施, 避免出现灯光设备突然关闭, 摄像设备电量不足, 储存空间不够等现象, 包括主持人、嘉宾到场时间, 伴奏乐器摆放位置等都要提前安排, 确保万无一失;一旦出现问题,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四、结语
举办学位音乐会是全面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 也是对演唱技巧和舞台表现力的双重考验。笔者在观摩学习与亲身实践中总结出以上几个方面的策划经验, 对于即将举办学位音乐会的声乐学习者, 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兰英著.声乐基础教程.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7.07.
[2]邱雅洲编著.中国歌剧声乐艺术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9.08.
[3]金铁霖主编.金铁霖声乐教学曲选 (第一集) ,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07.
[4]田薇丽编.中国声乐经典教材 (女高音下) ,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08.
[5]张美林编.声乐教程4 (外国作品)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08.
[6]学报编辑部选编.声乐表演艺术文选,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1981.12.
[7]殷进良主编.声乐理论与实践,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06.
[8]金铁霖著.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12.
音乐艺术硕士 篇2
艺鸣远大是一家权威在职艺术硕士辅导学校,携艺术硕士委员会委员为广大艺术硕士考生提供考前培训,以下为我校考前热身练习题,给广大考生提供考前帮助。
单项选择题
1.巴洛克时期大约在()。
A.1650年--1750年B.1650年--1700年
C.1600年--1750年D.1600年--1700年
2.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是()。
A.贝多芬B.巴赫C.肖邦D.海顿
3.巴洛克时期将()音乐推向了顶峰。
A.圣咏B.复调C.主调D.标题
4.巴洛克时期()是弦乐艺术的中心,科莱里、维瓦尔第是最杰出代表。
A.法国B.意大利C.德国D.英国
5.歌剧诞生在()。
A.佛罗伦萨B.罗马C.威尼斯D.尼德兰
参考答案
音乐艺术硕士 篇3
音乐会上,孙姗姗演唱的曲目包括了古曲、艺术歌曲、创作歌曲以及歌剧咏叹调四类15首作品。古曲是音乐会的重头戏共有10首,涉及从上古时期的《南风歌》、《山鬼》到中古时期的《巴女谣》、《小梁州》、《过垂红》等。艺术歌曲与歌剧咏叹调她选择了莫扎特的《哈利路亚》和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中的《晴朗的一天》,显示了她对不同风格、体裁、不同语种声乐作品的把握。创作歌曲她选择了技巧难度较大、音域宽广的《沁园春·雪》(豫剧风格)和《叶尔羌河》,通过这些作品充分显示了她扎实的演唱功底,以及对各种风格音乐作品的驾驭能力。
孙姗姗1999年——2003年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师从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古曲演唱专家王苏芬教授。四年的本科生涯王老师给孙姗姗打下了坚实的演唱基础,200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考取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硕士研究生,继续师从王苏芬教授,专攻古曲演唱。三年研究生学习中,王老师将古曲演唱中的润腔、咬字、歌曲处理、风格把握等全面系统的教授给孙姗姗,使她在古曲演唱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并初步形成了其个人风格。
音乐艺术硕士 篇4
关键词:艺术硕士,培养模式,培养目标
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与艺术学学位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我国艺术类高层次人才教育观念与培养模式的转变与发展。对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建设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阶段,我国在艺术硕士MFA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国艺术硕士MFA培养模式的建立时间较晚,起步较低,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因而深入地分析探讨我国艺术MFA培养模式,对于我国教育事业与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艺术硕士MFA培养目标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Fine Aets,简称MFA),其包括八大艺术领域(电视广播、戏曲艺术、戏剧艺术、艺术设计、美术、舞蹈、音乐)的全部实践类专业。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专业能力以及应用性的专业化培养是艺术硕士MFA培养模式的首要目标,通过对知识、技能与专业理论的运用培养,使从事艺术工作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且富有创造力与生命力。其次,艺术硕士MFA培养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构建应基于学生职业所需的知识体系框架,注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作用,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职业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
二、艺术硕士MFA培养模式
(一)互融互通。艺术硕士MFA的培养模式需要融合多种不同学科门类进行创新,并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艺术硕士MFA培养模式应以学生为核心,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明确培养的目标。学生除了需掌握所学艺术类学科的专业知识与基础理论外,还应掌握所学艺术类学科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在知识与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二)工作室。工作室主要用于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同时传授巩固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掌握实际操作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室需要由学生导师负责构建,遵循课程目标的要求与学生学习需求,设置丰富合理的实践内容与项目。
以艺术硕士MFA的设计学为例,各个专业按照专业需要,通过实际设计项目的引进,对公司设计流程以及管理进行模拟设计。通过校内外指导教师的引导,对整个项目进行完整的设计。
(三)校企联合。高等艺术类院校应当与周边企业单位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尤其是从事艺术类学科相关的企业单位。例如,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科,学校与相关企业单位可以共同设计和研发产品及物料。在国外这一模式被广泛运用,如英国的兰开夏大学先后与300余家企业建立教学合作关系,达到共赢的局面。企业向该校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专项基金,用于该专业学生创作的奖学金或者企业项目的开发运转成本。根据企业提出的研发项目的要求,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项目的研发和设计。通过对企业实际项目的引进,研发项目被转移到院系内的工作室当中。企业项目的操作流程及规范可在工作使内由学生自行进行模仿设计。同时,导师可以随时帮助纠正错误,进行必要的指导。
通过这样校企联合的方式,对于学生职业化态度、合作精神以及学生职场经验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所需人才的距离与要求被大幅缩短,这对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无疑有着巨大的现实作用。同时,在学校进行相关的项目合作过程中, 企业可以完成对优秀人才的挖掘、培养以及选拔。通过校企联合的共同培养艺术硕士MFA,,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牢靠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基础理论,同时也让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从而加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大拓宽了就业渠道与途径。
(四)展览模式。随着课业展、主题展、毕业作品展艺术展览的多种形式发展,举办作品展览是高等艺术院校集中展示作品和公开检验教学效果的平台。而梳理现有展览的模式,明确展览目的,才能更好的借鉴展览经验,突破已有的模式,创新思路和机制,充分发挥展览在促进艺术院校教育改革,提升艺术人才的整体素质。
贡布里希曾说过“艺术是需要引导的”,而作品展览是展示作者设计理念,提高美术审美和情趣的最直观的方式。而研究生毕业展,作为毕业季重头大戏,是学院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作为研究生阶段学习生活的总结,研究生作品展是向学校、社会交的最后一份答卷,是展示和检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互相学习借鉴,发现问题。完善教育管理的重要渠道。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展览在艺术类教育中的优势,如何创新探索展览模式,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艺术院校由于学生数多,展览必须经过教务处、研究生院、图书馆、各部门协同落实,按专业人数,分专业、场次、展厅举行,参展作品经由学校专门的毕业展评委员会集团评判产生,选出优秀作品给予奖励或收藏。如中央美院从2009年开始的“千里之行”毕业展,每年吸引大批观众参展,该展览甚至在2012年走出国门在英国伦敦举办,影响广泛,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已经成为艺术界重要的学术展览品牌。
从单一专业到综合专业的联展,如以九大美院为主体的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不仅展现了当代新生艺术力量的艺术素养,更加强了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提供了互相借鉴的平台和了解的窗口。
三、结束语
艺术硕士MFA的培养模式首先应明确培养目标,同时在合理的运用培养方法,如加强理论和实践的互相融合,建立校内工作室、开展校企联合、实行双师制等。同时我国艺术硕士MFA的培养模式还需要转变培养理念,与时俱进,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潮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促进我国艺术教育事业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映辰.中国艺术硕士(MFA)培养模式初探[J].海南师范大学艺术学报(社会艺术科学版),2008,01:154-156.
音乐艺术硕士 篇5
艺鸣远大是一家权威在职艺术硕士辅导学校,携艺术硕士委员会委员为广大艺术硕士考生提供考前培训,以下为我校考前热身练习题,给广大考生提供考前帮助。
单项选择题
1.甘美兰为()的一种以锣为核心、以金属打击乐器为主体的合奏音乐,是在世界范围产生重要影响的东方音乐之一。
A.中国B.日本C.菲律宾D.印度尼西亚
2.伦巴是产生在()的一种以黑人音乐为主体的、闻名世界的歌舞体裁。从20世纪20年代起在欧洲和美国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舞厅舞蹈。
A.古巴B.墨西哥C.阿根廷D.巴西
3.探戈是()最具代表性并在世界享有盛誉的歌舞体裁。
A.墨西哥B.古巴C.阿根廷D.巴西
4.巴西的“国舞”,多采用巴西黑人的音乐与舞蹈语汇,被称为()。
A.松B.桑巴C.探戈D.伦巴
5.乐舞《大夏》出现于我国古代()时期。
A.夏代B.周代C.商代D.汉代
参考答案
音乐艺术硕士 篇6
一、我国高考恢复以后的精英式研究生教育
我国的艺术研究生教育有一个起步、逐渐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高考恢复以后,在“文革”期间一大批擅长现实主义创作的青年才俊,在当时的大好形势之下被招收到各大专业艺术院校或读本科、或读硕士研究生,并得到了老一辈艺术专家教授的细心指导,学成的人们随之成为了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艺术创作与教育岗位上的中坚力量。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那时的学生素质普遍较高。比如,其中一些考生当时在各地都已经是颇有名气的人,他们在入学之前在各地的艺术创作与表演上,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加之,他们也都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因为当时实施的是精英式艺术研究生教育。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艺术专业的硕士生研究生数量还是非常少,每一个学生都是自认为和被认为的“宝贝”。所以,无论是学校、大众,还是导师都对他们珍爱有加,注重给予多方面的便利性、灵活性、针对性的教育。尽管,那时的综合物力、财力、人力在许多方面都不及当下,但是他们在入学之后是得到了经典性传统的高品质的艺术教育。这其中有许多的经验是需要当下来回顾、梳理和反思研究的。
二、21世纪初中国艺术学科硕士研究生的状况
21世纪初,大部分专业院校仍然控制招生数量,不过,一些院校在硕士的招生数量上较原先有所扩充。尤其是许多综合院校在招生的数量上明显有上升的趋势。透过这些现象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专业院校控制人数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成果的优质性,从年龄结构上来看,虽然专业院校的艺术学科的硕士生在专业技能基本功上占优势,但他们的社会阅历却显得沉淀不够,而诸多的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在二级学科的框架之下逐渐成为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载体,导致了专业院校与综合大学在同一学位攻读的前提之下,要求出现了巨大的差距。
专业院校在技术与创作上依然有一个较高的要求,师范学院与综合性大学,在学术性硕士的理论研究能力的方面在年复一年地规范和提升。比如:以谢建明、梁玖为核心的“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为规范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做着不懈的努力。他们在学术型研究生的教育规格、培养模式、对问题的分析与学术研究方法上有了新的想法。
在这种情形之下,许多实践型的导师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指导,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有的导师的艺术创作能力较强,对学术型的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在论文和创作上出现了些许的不平衡或疑惑,而且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存在着一定的争论。当然,有些导师随着自己的不断学习和科研水平的不断进步,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目前,中国的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有两个存在差异的培养目标,一个称为“学术型的硕士”,是重视对学生的艺术理论与实践双重的艺术人才培养;另一个是“实践型艺术硕士”,这是专注艺术创造实践性人才的培养,为此,二者的培养与评价方式就有了些差异,但究竟怎样更准确地定位培养和评价,依然有待进一步地讨论和研究。
从国家的实践型艺术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所设立的部分标准来看,可以进一步认识我国关于“实践型艺术硕士”教育的特性。为了更好地理解,于此,把2015年4月,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指委”秘书长丁凡教授、副秘书宋慧文教授到江西、湖南、湖北等地调研,并对“实践型”艺术硕士从招生到培养的最低要求也做了宣讲。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实践型”艺术硕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丁凡和宋慧文指出:国家对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是:“实践型”艺术硕士应树立崇高的艺术理想,具备尊重传统,勇于创新和坚定的专业信念等学术道德。其中,专业素养乃重中之重。艺术硕士应具备较高的文艺修养,熟悉本专业的中外史论;具备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具备较好的文字阐释水平。这种素质应该在入学考试当中就有充分的体现。
其二,“实践型”艺术硕士生对所学知识结构要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掌握。学生应广泛学习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将其转化为个人的学术内涵,为今后的艺术生涯奠定好基础。在专业知识领域,应以社会职业需求为导向进行构建,其中包括国内外本领域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方法、创作手段和评价标准。
其三、“实践型”艺术硕士生需要接受60%的实践训练。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参与进其职业发展的实践训练,完成不少于培养方案规定的实践环节和占总学分60%的学分要求。导师与学生须共同拟定具体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训练。其形式应采用集中与分段、个人与集体、课堂与课外、校内与社会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对社会资源的吸纳和使用,积极开辟实践基地的同时还要联合各届专家共同指导。管理部门和导师对学生要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和学习质量评价,通过评价和反馈来不断提高其水平和态度。
其四,“实践型”艺术硕士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与评价要求。能利用各类途径掌握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熟悉其中的经典作品、重要成果、重大活动。具备总结与归纳各类艺术现象的能力,具备探究其源流,判断其价值,清楚其方法,了解其动态的能力,从而独立地学习和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并能自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艺术活动和学术研究进行思考。拥有开阔的眼界和胸怀,尊重艺术的多样性与个性,有一定的文字撰写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
nlc202309030233
其五,“实践型”艺术硕士生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及考核办法。艺术硕士的毕业要求除了要获得规定课程的学分以外,还需要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其中,一是展示专业能力。各专业领域根据不同方向的不同情况作出相应能力的展示,能全面涵盖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与成果。二是撰写学位论文。学位申请人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及答辩。在这环节阶段上,一方面,是要通过对专业实践的思考探索,将论文与专业能力展示紧密结合,其内容可以是实践报告、案例分析、学习体会,或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此外部分艺术硕士领域还规定根据自己创作、表演或其他实践形式所写的论文应附上所对应的作品资料。二方面,学位论文要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观点明确、概念清楚、过程清晰、文字简练。其中音乐、艺术设计、电影、戏曲、舞蹈:论文核心部分(本论、结论)字数不少于0.5万字(不含图标及附录)。广播电视:论文字数不少于0.8万字;美术: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0.5万字,书法和艺术管理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字;跨媒体与摄影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三方面,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四方面,学位论文应附属对应的音影资料光盘。以上五点,虽是为两位秘书长宣讲时部分内容的笔记、理解和摘要,但却也是我们培养“实践型”艺术硕士生最基本的要求,认真理解是有助于我国现阶段和下阶段“实践型”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活动开展的。在此,我们也正是基于此做了相应评价体系的设想,目的是让我们招收进来的“实践型”艺术硕士研究生有一个较好的评价体系,促进我们提升他们的学业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专业人才。
其实,欧美许多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学术型的硕士与博士学位仅限在理论范畴。实践型的艺术硕士研究生是专注动手之实践性人才培养。由此,“实践型艺术硕士”的学位和艺术理论的博士学位是两个方向的终极学位。“实践型艺术硕士”培养的是艺术家,艺术理论博士培养的是此领域的学者。
三、“实践型”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评价体系设想
在国家教指委有明确合格要求的前提下,我们应做出相应的硬件与软件上与之对应的调整和策略,以保证评价体系落到实处。
首先,是做好入门关的评价。根据实践型艺术硕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合格要求,各个学校的艺术专业应在本专业的招生要求上设立好各专业的要求与导向。自21世纪初以来,招收入学的研究生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有较大的差别。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应试的考生在知识积累上水平有较大的下降。其具体表现在:考生对本专业理论的学习,仅限于对课本机械化的记忆。所以,在出题方式上应具有相应的改革并在招生信息上公示。如:除了在专业理论上有死记硬背的题目外,一定要把能考核出学生对于宽泛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之题目体现在考试之中。不仅如此,一些专业技能的测试也应该体现其深度,如美术专业测试中,深入刻画能力和短期作业的品质差异等等,都应纳入我们考核的内容。
其次,加强导师对学生在专业认知学习引导上的评价。也就是加强学生在专业认知学习广度与深度上引导的教育评价指标建设和考核。一方面,针对实践型艺术硕士需要掌握的知识有广阔度和有一定深度的要求,各学校除在一定的课程之中安排相应的人文学科的基本知识之外,必须通过各专业导师介绍一定的读物,让他们能反思本专业在历史的变迁中所出现各种风格的因果关系与来龙去脉,逐渐能透过本专业领域里的现象知道其产生的前因后果。这一要求,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丰富的知识储备,对他们今后的反思是有积极意义的。二方面,根据艺术硕士应具备基本的艺术评价能力要求,还应根据各校的情况布置研究生进行相关理论与当代艺术文论的选读,或根据不同专业,从一定的文化现象来解读部分作品、展览、演出、剧本等等相关内容。此方法可由导师引导,当然这种方法对导师能力也有相应的要求。总之,应加强对在校实践型艺术硕士生引导教育的评价力度。
再次,加强学生艺术动手实训效能水平的评价。针对各专业接受实训之最低要求,各学校应制定不同的实训方案要求。让实践型艺术硕士在相应的专业技能的训练模式中得到阶梯性提升。并将这种模式予以完善,比如:其中“教指委”的最低要求就包括采风、创作、展览、文化考察、现场调研、专业实习和社会活动等。这一切各校应在各个层面上制定相关的课时配给与相应的实践方案与制度,并落实到每一个实习基地,这样,才有可能保证我们的要求和专业技能在一个合理有序的教学环境下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最后,注重实践型艺术硕士研究生专业学术能力与水平的评价。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制定实践型艺术硕士研究生艺术创作品创作或表演强度与力度的成效评价指标。针对全国教指委对艺术专业创作与论文的要求,各专业的创作要求首先在数量上有一个定额,同时在水平上也有一定质量的规范与参照,这个参照应是在展览与演出等方面有良好效果的作品,而不能在省一级的展览与演出中居于较差的位置。二是,加强对实践型艺术硕士研究生论文研究能力与水平的评价。除各专业的论文字数有不同的要求之外,论文内容应该含有自己对艺术理解、艺术创造思想确立、艺术作品效果追求、独立艺术技术的形成,以及对美的追求。甚至对艺术文化观点初始形成的阐述,或对一个问题研究的陈述,或理论研究的认识与自己的创作等等与创作相关的研究。学位论文应杜绝抄袭。相关的作品与论文与答辩应做成相应的光盘资料等等。
总之,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指委在艺术硕士招生和培养上有了较为系统的指导性文件。怎样做出相应的培养与评价体系,各个艺术院校和专业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性,组织好相关管理人员(院系领导)、导师、学术委员会共同协商,制定相关文件与办法,保证实践型艺术硕士研究生在良好的教学中健康成长。
音乐艺术硕士 篇7
一、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一个专业的设置总是为适应社会一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也不例外。开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MFA)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艺术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对于推动艺术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艺术专门人才队伍,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繁荣和发展我国文化事业, 全面建设小康生活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二十多年来, 我国艺术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我国艺术领域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 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 特别是艺术学的研究和教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长期以来, 艺术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培养规格单一、培养类型以学术型为主, 没有很好地体现艺术的特点和艺术人才成长规律, 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由于艺术创作有很强的技艺性, 专业成才周期长, 专业性学习方式贯穿了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阶段, 而我国目前研究生的招生方式、培养模式和学位授予标准不利于这类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这种状况导致许多极富艺术才能的人才失去了专业上继续提高的机会;少数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 主要精力是应付公共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写作, 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提高其最具光彩的专业技艺;大多数进入艺术创作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 并不具有出类拔萃的艺术才华, 因而也很难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成为优秀的艺术创作人才;一些具有天赋和才能的尖子人才, 不得不选择到国外同类院校学习深造。因此, 适应艺术学科特点的人才成长规律以及社会需求, 调整艺术学位类型, 在保留原有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 增设艺术专业学位, 培养艺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已明显的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提高我国艺术教育的整体水平, 促进艺术教育的国际化,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大课题。
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分别为核心课程、方向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所谓“核心课程”, 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 增强其理解作品、表现作品和把握作品风格的能力;“方向必修课程”则是为学生进入到各自的专业领域学习而设置的专门性课程, 目的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修养, 使学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从实践和理论修养两方面都得到提高;“选修课程”主要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而设计的,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丰富自己, 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艺术硕士 (MFA) 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的技术与管理人才, 他们应具备一定的理论, 同时更应是一流的实干家, 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设计, 而不是以掌握某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为目标, 它与以往统招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保持着必要的衔接和连贯性之外, 同时暗含了对艺术硕士 (MFA) 学生专业上的特殊期待---即特别强调专业化、个性化和鲜明的应用性。“模块式”体系对培养这类研究生非常有利。所谓模块式课程体系是指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 将某一专业应开设的课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模块, 所有模块按照一定的形式组合成一个系统。“模块式”体系的优点在于: (1) 有利于多学科课程的综合。一个模块可以由若干学科的内容组成, 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又横向联系, 把不同学科之间并无直接关联的课程整合在一起, 构成艺术学特定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体系, 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培养。 (2) 体现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增减, 并不断引入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和先进经验, 引入最佳技能, 使课程体系的变动具有相对灵活性。以天津师范大学艺术设计类艺术硕士课程设置为例, 我们针对艺术设计类艺术硕士 (MFA) 研究生的特点与要求, 制订了较为详细的、行之有效的培养计划与教学大纲。除开设的外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艺术原理、艺术设计方法与应用四门公共基础课外, 我们还开设了四门专业必修课即创意设计与设计思维研究、设计艺术史研究、设计美学和公共艺术基础, 同时按照专业研究方向分别开设了三个模块数十门专业选修课, 即服饰文化学与服饰设计模块、广告设计与广告设计传播效果模块、环境艺术设计与城市环境模块, 有效地使专业方向课程专业个性化和全面系统化。
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
围绕对艺术硕士 (MFA) 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案, 注意从量和质两方面对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严格把关。在明确课程设置的指导原则下, 教学的方式自然是围绕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系而展开的。不仅要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 而且还要注重创新和实践的能力, 因为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应对很多职业的变化, 同时技能的培养和创意水平的培养非常重要, 不仅能够动手做, 而且做得有创意, 强调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和技术能力, 这是艺术设计教学的一贯的宗旨。再加之, 艺术硕士 (MFA) 研究生教育力求进入国际设计平台, 跟国际设计院校、设计企业去广泛地合作交流, 有一点就是设计教学要具备设计实践的一种综合训练, 通过这样的教学, 才有助于构建设计教育的国际化平台, 从而推动我国艺术设计高层次教育的合理发展, 它的意义是深远的。
1、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
在上述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规定条件下, 艺术硕士 (MFA) 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专业特点, 以实践为主并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自然在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中, 尤为强调设计教育的实践性特色, 这反映了设计教育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应该说, 这种教学方式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学以致用”的培养原则, 是艺术设计教育各个层次培养的终极目标, 特别是当设计教育在我国已经形成受众面极大的教育项目时, 如果不是很好地与实践发生联系, 那将是极大的浪费。例如艺术设计类艺术硕士 (MFA) 研究生教育普遍开设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饰设计、多媒体艺术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等专业, 其实都是社会比较急需的。所以说, 作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艺术设计类艺术硕士 (MFA) 研究生教育, 如何能找到社会的需求, 那就是我们应该做的教学工作。
要搞好实践平台建设, 充分利用校内现有实验教学资源, 同时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还要加强“小环境”建设和共享, 有序组织MFA培养, 努力探索以建立适合我院特点的培养体系。在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上注重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前沿性, 使其能够反映业界最新动态, 抓住我院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工程建设的契机, 按照专业方向编写教学参考书, 填补空白, 满足业界急需, 引领专业发展, 要注重案例教学, 通过案例分析和点评体现我们的专业理念和专业内涵中的无形价值;建立两级质量跟踪体系, 对培养质量进行认真反思、总结和考核;切实提高艺术硕士人才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2、实行校内外双导师负责制的培养
在这种教育改革的意识驱动下, 教学活动进入到多元化、多样化开放状态, 学院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总体原则是在指导过程中, 应充分发挥导师和指导小组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个人学习的主体作用。
首先, 在导师配备上, 通过师生双向互选、个别调整的方式配备导师,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与实践特长选择最理想的导师, 也给予了导师在合理范围内选择学生的自主权,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实施, 也促进了教学相长的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开始艺术设计类艺术硕士 (MFA) 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 艺术设计专业根据自己的方向设置和教学特点设立了服饰文化学与服饰设计、广告设计与广告设计传播效果、环境艺术设计与城市环境三个研究方向, 基本涵盖了我校艺术设计学之下的各专业领域, 形成相对完整、全面的专业格局, 既体现了艺术设计方面的整体实力与特色, 也满足了设计行业发展的需求。但是根据学校研究生院的精神, 今年的招生形式为专业招生而不分方向选择, 我们为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校接受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 又使得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从事本专业领域的设计实践与自主性研究, 将第一届24名学生分别由11位硕士生导师指导专业学习, 学生的学习期限为两年, 两年间要修完全部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并完成毕业作品创作和学位论文, 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从每个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以课程学习为主, 采取面授、自学、讨论和设计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培养艺术设计的综合实践能力。
此外, 共同探讨MFA教育共性平台的建设, 依靠业界高层次人才, 组建导师团队, 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 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实践类课程, 加强设计能力的培养, 让兼职导师真正参与指导, 发挥作用。比如, 聘请高水平的设计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 或者在课程教学中让理论导师与设计实践家进行合作教学, 这些教学方式都是有益的尝试。
3、注重应用性与创新性的论文标准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强调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学生的毕业作品是专业实践能力的专门展示, 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 学位论文是对毕业作品设计实践所进行的理论思考的全面阐释。
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尽管都属于同一层次, 但学术性学位论文要求做出创造性科研成果, 而专业学位学位论文则主要从事应用性研究, 从创新程度而言, 其学位论文不必像学术性学位论文那样注重原创性研究, 而是侧重实践探索的创新, 能够体现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现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因此, 艺术硕士 (MFA) 研究生教育要求撰写以实践为基础, 对实践进行提升认识的学位论文。也就是说, 论文写作必须与艺术设计实践紧密相连, 根据设计领域, 结合作品展出, 对作品进行分析和阐述, 并就专业问题进行答辩。专业考核与综合素质考核通过者、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 授予艺术硕士学位。
总之, 刚刚起步的艺术硕士 (MFA) 研究生教育, 是艺术学专业发展的最重要环节, 多角度深入探讨其教育规律, 我院艺术硕士 (MFA) 专业学位的设立, 从招生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应对人才的培养需求, 建立了科学的教学体系, 这些措施为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远清.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更多更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1 (5)
[2]胡玲琳.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比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 (6)
[3]王茜.试论艺术设计类艺术硕士的培养与管理[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8 (5)
[4]天津师范大学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音乐艺术硕士 篇8
中国传媒大学自2004年获得音乐学专业硕士学位点以来, 依托综合大学的教学科研平台, 形成了以音乐传播理论为基础、以传媒音乐为特色的教学理念。迄今为止, 在短短的几年, 已多领域、多方位地向社会成功输送了几十名具有传媒音乐综合素质的硕士研究生, 他们所具备的传媒音乐的综合才能在各自的工作和学习岗位上获得了同仁的一致好评。
2011年,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学专业的17名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学位论文通过答辩, 意味着中国传媒大学音乐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教学质量上再次获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综观这一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 仍然呈现出中国传媒大学依据自身的教学科研平台, 在学术科研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的传媒音乐教育特色。这些集中体现于:从音乐传播学与音乐社会学视域出发, 兼及音乐史学、文化学、人类学、美学等学科视角, 以古今音乐文化现象、音乐文化事件和当下音乐文化热点为研究对象, 注重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运用调查统计法、文献调查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经验研究方法以及诠释法等批判研究方法, 对各个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笔者通过对全部论文较为细致的阅读, 从内容和研究主题两个层面来进行归纳, 将这一届硕士毕业论文概括地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音乐传播媒介与音乐传播的研究;二是关于音乐传播形态的研究;三是关于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传播的研究。
一、音乐传播媒介与音乐传播研究
媒介是音乐传播实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音乐信息无限膨胀的大众传播时代, “如何传播”和“传播的媒介”甚至比音乐作品更重要。不了解传播就不足以认识诸多音乐现象, 随之便会缺失对音乐文化的阐释与建构能力的认知度。众所周知, 网络媒体已从最初的精英媒介发展为大众媒介, 进而已经演变为个人媒介。网络媒介所逐步形成的这种个人媒介环境, 无疑成了音乐传播的一种重要载体和传播渠道。那么, 随之而来的对音乐信息的网络传播研究也理所当然成了学术研究的关注对象。
音乐网络论坛作为网络传播媒介中互动性较强、信息反馈较为集中的音乐传播环境之一, 也被学理性地关注、梳理和研究。由于可借鉴参考的资料极为鲜见, 因此, 从音乐学专业角度出发, 目前对音乐网络论坛做出的研究和探讨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而陈玥在《中国音乐网络论坛调查研究》一文中, 以国内音乐网络论坛为研究对象, 介绍了音乐论坛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音乐论坛实例进行深入观察, 介绍了它作为传播媒介的构成要素, 依据不同的分类角度对现存音乐论坛做了类型上的梳理。文中对音乐网络论坛的传播模式及传播特点做了试探性的分析和总结, 提出音乐网络论坛应在音乐信息反馈途径较少、缺乏有力反馈通道的情况下发挥其自身突出的互动性等观点, 以作为社会音乐传播体系及音乐产业运行的反馈平台, 为音乐受众与唱作人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 为音乐传播的顺利进行及音乐产业良性发展发挥出独特的作用。作者还认为音乐网络论坛尚处于发展初期, 在政策、技术、发展模式等还未成熟的条件下, 发展前景不够明朗。作者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的查找, 发现对音乐网络论坛的历史记录也较为欠缺, 以至于难以印证首个音乐论坛的出现时间、名称及存在周期等诸如此类的相关因素。但是, 无论怎样, 作者对音乐网络论坛较为全面、细致、深入的挖掘和研究, 以及所提出的观点和意见, 无疑为有兴趣致力于该研究对象的学者起到了先导作用, 也为音乐传播的学术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
在网络媒介并未在真正意义上走上大众媒介历史舞台时, 平面媒介作为音乐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 一直发挥着强大的媒介影响力和传播力。晁戴婧在《平面媒体中的音乐传播研究———以〈广播歌选〉为主要研究案例》一文中, 对音乐传播、价值观、平面媒体、音乐编辑学、音乐杂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歌选》杂志等相关概念做出了简单的界定, 并根据《广播歌选》30年发展历程中办刊宗旨与定位的不同, 将其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分别予以描述和讨论。文中分析了以回归原生态音乐为标识的民族性为主的“而立之年的坚守”时期, 重点探析了这一转变的文化背景和生态环境, 对“原生态民歌”概念的由来及其引发的现象做了梳理。文章通过对《广播歌选》30年的发展轨迹的回顾, 寻找出了平面媒体中音乐传播在价值观层面、传播技术层面、社会影响力方面的脉络与特征。
音乐表演空间作为一个重要的音乐传播媒介, 作为音乐作品从观念形态变为现实时空形态的最重要的技术平台, 从古至今始终都发挥着它强有力的功能和影响。刘海燕在论文《中国古戏台音乐传播功能探索》中, 通过对中国古戏台的历史概述, 阐明了这一古老的中国戏曲活动的传播媒介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发挥的传播功能及其相应的变化, 进而对京剧和粤剧的传播现象的个案做了考察, 说明了古戏台的传播功能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文章认为作为中国戏曲传播媒介的古戏台, 在精神上满足了人们对戏曲的审美需求, 在客观上为戏曲音乐风格的确立提供了直观交流的平台, 同时也提供了检验戏曲艺术价值的直观衡量标准, 并且能动地促进了戏曲音乐的保存, 同时为中国传统戏曲的商业化转型提供了物质基础。由此可见, 古戏台作为传统戏曲的表演空间, 在研究传统戏曲如何复兴的当代, 对于其传播意义的研究不但具有人文科学的价值参考, 也对发掘传统文化的市场价值具有可借鉴性。
随着学科的发展, 高校音乐研究从教育研究扩展到文化研究, 从静态研究转向了动静结合研究, 从单一领域研究迈进至交叉综合研究, 由此, 实地调查、数据统计、定量分析在高校音乐文化研究中就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程超的论文《北京市普通院校交响乐团调查与发展研究》便是通过总结关于普通院校交响乐团的理论研究现状, 以及对北京市部分普通院校交响乐团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理论联系实际, 深入地探讨了普通院校交响乐团的发展对策和经验教训。最后, 论文在调查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提出了普通院校交响乐团所处的历史状态和关于如何更好地建设学生交响乐团的发展对策, 为国内其他普通院校的交响乐团较好的发展, 也为高校音乐文化研究起到了一定的理论建设性贡献。
影视音乐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音乐传播研究的关注对象。柴华的《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音乐研究》一文, 通过对昆汀·塔伦蒂诺所执导的前五部影片的电影音乐的分析, 总结出这位导演的电影音乐特点, 使读者对其电影音乐及电影的风格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和认识。他的电影为模式化的好莱坞主流电影之外的美国电影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刘文婧的《李安电影的声画构成分析》则以分析李安的电影代表作品的声画关系为主。文章从李安的个人经历和作品风格着手, 总体论述了李安电影的风格特点及其做出的贡献和意义, 并以电影的声画构成要素来客观透彻地分析李安的两部重要作品《卧虎藏龙》和《断背山》的具体的声画构成。最后, 论文从美学的角度对李安的电影风格、特点、拍摄手法等进行了总结。宋东方的论文《梦工厂与皮克斯动画音乐特征与应用研究》, 着眼于梦工厂与皮克斯动画音乐风格类型及应用、其动画音乐功能特征及文化价值、其动画音乐传播应用三个主要方面, 通过对梦工厂与皮克斯动画音乐部门、动画电影的画面语言、动画音乐原声带、作曲家手稿及谱例对动画电影及其音乐进行本体研究。文章结合音乐人类学、音乐传播学及音乐心理学等学科, 通过采访梦工厂动画总监, 论证动画电影音乐的时代、地域风格及所涉及的文化, 深入探讨梦工厂、皮克斯动画音乐的特征、功能及其文化价值, 以总结其音乐风格与应用规律。
二、音乐传播形态研究
不同的媒介承载着音乐, 使音乐传播的形态不断地发展变化。远古的劳动号子、原始氏族的击鼓或口弦演奏、音乐厅中的古典音乐会、KTV中热闹的流行音乐、电视台的音乐节目、网络上的音乐网站、MP3或手机音乐等, 所有这些都是人类社会音乐传播的现象, 并且随着媒介的改变, 音乐传播现象也在影响着人们接受音乐的效果与方式。
从体育音乐角度来研究音乐文化的传播现象, 可以说是这一届硕士论文的一个亮点。广播体操和广播体操音乐,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 不断成长, 不断更新, 在中国文化的历史舞台上向世人呈现出其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王锡霞的论文《广播体操音乐文化研究》, 便是以广播体操、广播体操音乐过去的发展与广播体操音乐现状分析为主要研究框架, 从广播体操及广播体操音乐的内涵、特征、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 并着力从音乐传播学、音乐社会学的角度出发, 对广播体操音乐的传播以及受众反馈等方面进行全面、详尽的剖析。同时,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搜集了二十多套广播体操音乐的曲谱, 使读者对广播体操音乐有了一个清晰、全面、深刻的认识。
农民工音乐生活也是较为少见的学术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学理层面的研究, 更能揭示出农民工群体与当今社会音乐生产之间的关系。王艳锋的《中国当代农民工音乐生活研究》一文, 正是基于这样的学术现实选择了“农民工音乐生活”这个课题来进行研究。文章以音乐社会学为基本的研究出发点, 同时结合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等一些学科来丰富研究的视角。从对“农民工”概念的阐释出发, 分析了农民工产生的历史动因、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 并主要以农民工群体与当今社会音乐生产的关系为脉络, 对农民工群体的音乐生活状况进行了研究。同时, 论文对当今社会中与农民工生活相关的音乐生产也进行了分类和解读, 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农民工群体自发进行的音乐生产、音乐接受及其受众特征进行了研究。论文还借助“游民文化”学说和“流氓学”的学术理论对这些音乐现象进行了社会功能的思考。最后, 作者对农民工群体的发展趋势做了科学预测, 并针对他们的文化生活现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周晓晔的《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审查形态研究》, 则是把研究视野聚焦到音乐文化审查这一日益影响音乐“命运”的课题上。从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的角度出发, 提出在现今的社会背景和市场经济条件下, 音乐传播与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积极互动的重要性。文章以客观的视角, 对审查的定义做出了探讨, 在此基础上, 结合实际总结出音乐文化审查相较于其他审查的特点, 提出不应把审查的范围局限在政府限定的方面, 而应当注意到现代社会中审视音乐的各种因素和方式。文章总览了中国历史上音乐文化审查的概略情况, 以国内外音乐产业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和丰富的实际案例, 对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审查形态做出了生动而富有探索性的分类研究, 论述了其复杂的整体作用模式。文章最后再次论证和强调了音乐文化审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由此给面对音乐文化审查的音乐传播人提出要求, 并对更有利于音乐传播的合理、透明、公开的音乐审查制度进行了展望。
“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以替代的重要形式”, 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学校的合唱活动当成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团队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由此可见, 合唱艺术作为音乐传播行为中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 其功能和意义是不可替代的。李丽华在其论文《音乐社会学视野中合唱的功能与传播研究》中, 便以合唱艺术的功能与传播为研究对象, 从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学、音乐美学、音乐史学等综合视角出发, 充分运用文献研究法、资料搜集分析法、数据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从合唱音乐的特点、社会功能、传播过程、传播效果、文化产业发展等几个方面对合唱艺术进行了阐述, 并在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后把合唱的社会功能划分为审美娱乐功能、意识功能、信息宣传功能、教育功能和仪式功能。同时, 文章论述了在不同的媒介环境下, 影响合唱文化功能发挥的各种因素对合唱传播过程与效果的影响。文章最有创新性的观点, 是作者提出的“绿色合唱”这一概念。作者指出, “绿色合唱”中的“绿色”并不是一个颜色概念, 而是要提倡合唱艺术所应该始终保持的一种和谐特性。作者还从“绿色合唱”的音乐生产、“绿色合唱”的音乐机制和“绿色合唱”的媒介环境等角度, 深层次地阐释了“绿色合唱”所推动的正向的音乐生产与发展道路。文章还对我国合唱艺术的传播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参考对策。
MV是伴随二十世纪末工业化社会出现的文化现象之一, 同时, 也是影像时代媒介文化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王阿蒙的《M V的概念界定和五个发展阶段》一文, 通过对MV的艺术“类本质”、艺术身份确定等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 把MV分成了“歌舞表演型”、“对应说明型”、“情景演绎型”、“故事讲述型”四大类型;同时, 结合当今MV新的艺术特征和时代特征, 把MV史论研究的时间维度向前、向后做了扩展。文章最终把MV的发展划分为萌芽阶段 (“Illustrated Song”阶段) 、发展阶段 (“Studio Show”阶段) 、激变阶段、成熟阶段 (“Music Video”阶段) 和泛MV阶段等五个历史阶段。该文为大众进一步认识MV艺术的面貌, 促进MV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在考察某一社会现象时, 社会学家通常会采用不同的范式去分析。所谓的范式, 就是一群社会科学家所共同持有的基本世界观。社会学领域的基本范式主要有功能论视角、冲突论视角、互动论视角以及交换论视角。孙丽雯的《社会学视角下中国当代音乐比赛研究》一文便是通过不同的研究范式, 对同一个研究对象——中国当代音乐比赛活动进行分析, 从而呈现出中国当代音乐比赛的全貌。文章将中国当代音乐比赛划分为三大机制:职业音乐比赛、大众音乐比赛以及民俗性音乐比赛, 并分别从功能论、冲突论、交换论、互动论视角对音乐比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三、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传播研究
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生存和发展, 要依赖于社会音乐生活的认同, 而社会音乐生活的认同, 则要通过各种具体的音乐传播渠道和音乐传承方式来得以实现。因此, 对传统音乐传承和传播的相关学术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许文钊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在现代教育体制中的传承研究》一文, 以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在高校的教育体制中的传承现状为研究对象, 以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为主要的研究方法, 就新疆艺术学院、新疆师范大学这一创新举动及其具体实施进行了翔实的调查与分析, 对维吾尔木卡姆这一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进入高等艺术院校的教育传承方式做了客观描述。通过对新疆艺术学院创办木卡姆表演艺术专业及对新疆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分析与思考, 为少数民族音乐在当代的保存、继承、发展拓宽了思路, 也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在国际、国内的相关背景中提供了些许有益的参照。
宋嘉音在《古琴在北京高校古琴社团中的传播研究》一文中, 通过调查古琴在高校中的传播现状, 突破了以往从音乐本体做古琴音乐研究的局限, 从音乐传播的视野中分析了古琴在高校中的传播现状和意义, 并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借鉴法、归纳法等来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 从大量的一手资料里总结古琴在校园传播的规律, 并通过对学生受众做问卷调查, 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 为古琴能够更好地在高校及社会中传播提出了新的可行性方案。
随着中国电视事业的高度发展, 各种音乐艺术形式在电视传播方式中得到了长足发展。王莉的论文《蒙古族长调的电视传播现状与发展研究》, 就是把蒙古族长调作为其研究对象, 从蒙古族长调独特的艺术形式及特征入手, 阐述了蒙古族长调的电视传播现状, 分析电视传播对蒙古族长调艺术形式的影响, 并着意于对蒙古族长调的电视传播的发展方向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郭好为《试析汉斯·季默配乐作品中世界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一文, 介绍了作曲家汉斯·季默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并以电影《功夫熊猫》的配乐为例, 从其中的三个重点段落来分析季默如何将民族音乐元素与其擅长的西洋管弦乐与电子音乐进行有机结合。文章重点分别在于欧洲民间音乐元素、人声的运用, 以及在创作中面对不同民族文化差异时在音乐上的思考及其处理办法。文章总结了季默在采用我国民族音乐元素与其他民族音乐元素进行创作时的共性, 及其创作方法对我国音乐工作者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在音乐传播媒介日新月异和多元文化交互日趋复杂的态势下, 我们应具有音乐传播学研究的学术想象力和敏感性, 并及时对音乐学的传播理论和实践提出较为切合实际的学术预见。这种较合理的构想, 至少会给音乐学和音乐传播学带来两种裨益:从表层的意义而言, 将是研究者学术视野的自我拓展和扩充;从深层的意义而言, 对音乐学发展史来说 (尤其是以音乐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为参照) , 也更加保证了它能够成为一部具有开放性的学术演进史。
音乐艺术硕士 篇9
文化部部长蔡武,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出席了此次典礼。在主席台上就座的还有文化部人事司司长高树勋,文化部教科司司长韩永进,文化部教科司副司长王丰,著名歌唱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生导师王昆,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李双江,故宫博物院院长李文儒,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会长庄汉生,国家外国专家局外事服务中心副主任高鹏飞,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刘茜,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张晓凌。著名主持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2008届硕士毕业生周涛主持典礼仪式。
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发表了重要讲话。陈晓光对近几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创性的战略眼光、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和与时俱进的辉煌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谈到艺术人才培养时,他说:“研究生院走过了30年艰辛而辉煌的风雨历程。近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教育进步迅猛,成绩喜人,在短短数年内完成了跨跃式的发展。研究生院现全部在校生达上千人,已成为学科完备、教学体系健全的国家级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重镇。”他高度称赞在汶川地震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导师和学生纷纷慷慨捐款、捐物支援灾区的可贵品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人才教育,道术并举,品学并重,不仅仅是培养技能、传授知识,而尤其注重学生的品德和人文关怀的培养。‘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这些发乎情、表为美的行为,正是艺术的内容和本质。面对国家的大灾大难,我们的学者、艺术家和研究生们把全民族心中的伤痛凝于笔端,把对遇难者的哀悼、哀思化为艺术的倾诉与表达,忧思成文,伤痛成画,呐喊成歌,苦难成诗,这才是至真、至美、至善的艺术。”
随后,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发表讲话。王文章首先赞扬了研究生院学生们在抗震救灾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的爱心与义举,并为此而感到骄傲。王文章还欣喜地告诉大家,通过几年的努力,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教育已经逐步占据了国内艺术教育的中心地位。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已成为国内艺术类学科招生资格最为完备,学位点最多的单位。 今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戏剧戏曲学专业还被北京市教委评选为北京市艺术教育的重点学科。在谈到学科建设方面, 他说:“为了进一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需要,我们新增了文化战略、文化政策、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个专业方向,力求最大限度地完善学科建设。同时,我院还加大了对创作类研究生和各艺术工作室学员的培养力度,我院良好的学术传统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理论素养,而且也使他们的创作能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在,正在举行的‘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艺术工作室毕业作品展’就是对一年来教学成果的全面展示。”王文章还谈到了研究生院近年来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所做的工作,他说:“我院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进程逐年加快。我院还与美国纳撒勒斯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 并成功举办了 ‘世界前沿艺术论坛’, 为我院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音乐艺术硕士 篇10
从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宗旨可以看出, 它注重对学生艺术创作能力和表现技能的培养和锻炼。与国际发达国家成熟的艺术硕士培养体系相比, 我国的艺术硕士教育办学时间短2,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照, 培养模式尚在摸索阶段, 对艺术硕士教育教学规律认识不足3, 存在各种误区。例如, 把艺术硕士培养等同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 过分注重学生学术水平的提高、理论课程和英语的学习, 不能体现艺术专业的特点、艺术专业的教学规律和艺术专业高层次人才的特殊培养模式。导致进入艺术专业学习的硕士研究生, 精力主要用于应付公共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学术论文的学习, 而没有时间去进行艺术创作和实践, 导致一批极具艺术天分和艺术才华的学生疲于应付理论学习, 而失去了在艺术道路上走的更高更远的机会, 艺术专业硕士教育陷入一种主次混淆的荒谬境况。
景德镇陶瓷学院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 于2009年获得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并于2010年开始招收第一批艺术硕士研究生, 至今已经有5届艺术硕士研究生共计450多名艺术硕士人才。在艺术硕士培养方面, 无论是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因地制宜地发挥专业优势和发展特色教育、对双导师和外聘教师为兼职硕导培养模式的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综合考核评价制度、还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 景德镇陶瓷学院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独到见解和成功的经验,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
一、课程体系设置
为了推动艺术硕士研究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尤其具备艺术创作专长, 景德镇陶瓷学院设置了涵盖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多层次课程体系。在培养计划中公共基础课主要安排艺术理论、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和当代艺术思潮等文化素养课程。这一阶段的课程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艺术和文化视野, 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和理论水平, 为今后的艺术创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艺术积淀和为今后的艺术创作培养艺术涵养, 使他们创作出的作品更具备艺术高度。
专业核心必修课注重加强学生艺术创作技能、对艺术语言表达能力、驾驭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的训练, 在培养计划中体现为安排各类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是根据专业的要求、导师的研究方向、学生专长及兴趣爱好, 因材施教选择符合各位学生培养的专业课程。例如, 提供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特色课程供选择, 如青花、粉彩、古彩装饰等课程。
二、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 发挥特色专业优势
作为一所江西省和景德镇市重点支持的特色院校, 景德镇陶瓷学院牢牢把握住特色发展和优势学科陶瓷艺术这根主线, 依据具有千年历史的瓷都景德镇产瓷区的地域优势, 紧紧依托江西省和景德镇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大力培养艺术硕士陶瓷艺术专业的发展。为此, 景德镇陶瓷学院开设了特色专业研究方向和特色课程来强化和凸显地方特色。如开设了以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为研究方向的艺术硕士特色专业方向, 如青花釉下彩研究、釉上粉彩艺术研究和釉上古彩艺术研究等, 培养在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美术领域具有较高实践技能和造诣, 并能进行一定理论研究和艺术创新的高素质传统陶瓷工艺美术传人。
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体制, 协同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在专业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增加陶瓷传统艺术、民间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学习内容, 激发学生对景德镇传统艺术文化的认同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归属感, 在艺术创作中把传统文化精髓和现代艺术观念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传统中华民族特色又具有现代感、时代感的艺术品, 这对于发扬光大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对双导师和外聘教师为兼职硕导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
将本校外的其他高校、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甚至在社会中享有高知名度、在其专业领域具备高影响力的专业资深人士聘请为校外导师。根据校外导师的专长和自身情况, 校外导师既可以与校内导师合作培养某些艺术硕士研究生, 也可以实行校外导师独立培养一些艺术硕士研究生。合作培养即某些学生为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分阶段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引进校外导师培养模式:首先, 这是对传统单一校内导师培养模式的创新和超越, 有利于整合校内和校外社会资源, 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其次, 吸收校外导师, 也有利于校内校外导师专家间的互动和频繁学术交流, 将给学校增添更具生命活力的新鲜血液;最后, 有利于导师间产生良性竞争机制。
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综合考核评价制度
对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 艺术硕士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改革, 采用符合艺术硕士教学规律的多手段齐头并进的多元化教学。例如除了传统课堂讲授外, 大胆采取多媒体图片教学、写生、讨论、实践、调研、参观、项目教学等各种现代和符合艺术硕士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
创新艺术硕士考核评价学生成绩:首先, 在评价对象上, 引入社会评价、导师评价、学术委员会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评价方式。特别是引入社会评价, 可以使实践教学的成果直接接受行内专家、企事业单位甚至是市场的检验, 以更好地体现艺术硕士教育教学的特点。例如, 最终的学业成绩不只由教师打分决定, 并综合考虑学生创作品参加校内校外艺术比赛展览、答辩会、成果展等所受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通过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方式, 进行艺术探讨, 进行艺术反思和深思则更是一种艺术批评的尝试。其次, 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并科学合理地决定其所占权重。例如不能简单地以最终课程考试分数或发表论文篇数来衡量其学习成绩。最终成绩决定应由课程成绩、中期考核、中期展览、开题答辩会、毕业展览和毕业答辩会等组成, 根据各项权重计算最终成绩。
五、产、学、研的相互结合, 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事实上,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是艺术领域的终极学位, 在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 艺术硕士教育的职业指向性明确, 针对职业要求培养职业领域需要的高层次、实践型人才。艺术硕士专业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重产、学、研的相互结合, 使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艺术创作。艺术创作的过程往往包括了艺术规律的所有方面, 是技能技法、思想观念、理论素养等的全面整合而呈现出的一种能力, 需要融会贯通学习所有知识进行综合应用, 从课程所学到真正的艺术创作往往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艺术硕士的培养过程中, 就要力图缩短这种转换、过渡的时间。
1. 依托企业委托项目, 来训练学生整合所学各门课程知识来进行设计, 使学生的设计与市场需求的更好对接。再由教师组织学生对设计进行有针对性地重难点的分析研究, 通过学生各抒己见的讨论、教师讲授、总结, 做到逐步适应提高设计的能力。
2. 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 利用导师的横向项目等, 让学生参与到项目中获得社会工作经验, 缩短大学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距离和学生毕业与社会的适应期, 使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经济和市场发展的要求, 更加适应社会。
3. 通过规定艺术硕士中期展览和毕业展览的主题和作品规格 (如表1) , 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又规定学生在研期间必须在有固定刊次的正规刊物发表至少1/2版面的作品图片。鼓励支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正规的各类艺术展览、评比、竞赛等。通过多方式、多阶段训练学生实践创作能力
六、小结
景德镇陶瓷学院对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通过一系列艺术硕士培养教育观念、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来保障艺术硕士培养质量。当然在艺术硕士这一新兴应用型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过程中, 难免出现理解偏颇、误区和需要克服的问题, 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艺术硕士培养教育的宝贵财富, 我们相信在培养过程中只要不断总结、不断对比、不断反思, 培养的艺术硕士必将成长为我国艺术界重要的一支力量, 并成为更加符合行业市场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的创作人才。
注释
11 .王丹.地方院校艺术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州大学为研究个案[J].美术教育研究, 2012 (16) :40~43.
22 .周映辰.中国艺术硕士 (MFA) 培养模式初探[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154~156.
音乐艺术硕士 篇11
关键词:民族乐器,实践性,研究生课程,必要性,意义
中国民族乐器,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56个民族中, 每个民族的乐器种类数不胜数。乐器发音的情况与人类身体发声的行为有密切的关系。乐器因模拟人类而产生, 人类有意把自己自身反映于乐器中。民族乐器反映着我们的民族文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本校以及其他部分院校音乐学课程设置的了解得知, 《民族乐器演奏》选修课程在各高校的本科阶段基本上都会开设, 但是在研究生阶段开设这门课程的院校却并不多。与其他专业选修课程一样, 《民族乐器演奏》课程也可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门拓展课程, 为学生提供学习民族乐器的机会。那么,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民族乐器演奏》选修课程是不是应当在研究生阶段开设呢?
一、音乐学硕士研究生阶段课程设置概况
经济和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也在完善发展。目前在我国承担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是九大专业音乐学院和各地综合性大学中的艺术院系、以及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院系。总体来说, 音乐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等。所谓选修课程, 即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修其他专业或本专业的课程。通过选修课, 学生可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多方面的吸取知识。
通过了解得知, 各院校音乐学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的选修课程大部分都是理论类课程, 像《民族乐器演奏》这类的实践课程几乎都没有开设。众所周知, 理论应付诸于实践, 学习过程中, 亦如此。《民族乐器演奏》作为一门实践类选修课程, 能够帮助学生在亲自演奏中更好的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开设音乐实践类选修课程, 能够进一步完善音乐学硕士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
二、《民族乐器演奏》选修课程在音乐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中设置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1. 使所学理论付诸于实践, 丰富研究生课程设置, 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从本校音乐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可得知, 已开设《民族器乐概论》理论选修课程。但是要想做到深入了解某一乐器及其音乐特点, 必须通过自己亲身接触和演奏, 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当中。
《民族乐器演奏》这一课程, 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 让学生能够有更好的直观感受。在理论的指导下, 通过反复练习, 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技术技能。再加上老师的亲自指导, 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也丰富了课程的设置。而且, 这门课程可以在本科乐器演奏选修课程的基础之上开设, 或是本科与研究生同时设置同一门课程, 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合理利用。
2. 通过《民族乐器演奏》课程的学习, 学生可借鉴和吸收新的知识并运用于自己的本专业研究方向中。
音乐课程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 知识之间形成一种融通、借鉴的特点。《民族乐器演奏》课程的开设, 能够提供给我们学习某一民族乐器的机会, 通过学习演奏某一件乐器, 我们可以了解到民族特色的各种节奏、节拍、演奏技巧, 以此填充我们所缺少的民族音乐知识。同时我们可以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本专业当中。比如西方音乐史的同学, 可通过学习演奏民族乐器, 切身感受到我们民族乐器的特点, 了解到与西洋乐器、作曲技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的不同, 以此促进自己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作曲专业的同学, 通过学习演奏某一件民族乐器, 可了解到不同作品的写作手法, 以及乐器本身的特点, 为自己的作品创作提供源泉。
3. 通过《民族乐器演奏》课程的学习, 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品格,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是听觉艺术, 需要听觉的感知、体验、理解。对学生秉性情操的陶冶、艺术品格的培养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方面应是持续进行的, 以促使学生不断地提高。研究生阶段做为本科阶段教育的继续提高, 对学生艺术品格等方面的培养提高亦应继续。
《民族乐器演奏》课程, 可使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之魅力所在, 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的伟大和丰富。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 更直接地接触我们的民族音乐, 多方面熏陶, 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4. 有利于我国民族乐器及乐曲的宣传普及, 有利于我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的建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 世界文化体现出多元发展态势。各个国家已充分认识到只有在文化上保持自己的特色, 才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我们接受的音乐教育, 基本是建立在西方音乐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欧洲中心论的观点仍然存在着。加之现今流行元素和一些非主流因素的充斥, 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学习、传播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音乐学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民族乐器演奏》课程, 能够让我们学会怎样实际演奏一种乐器, 为学生提供了多接触我们民族乐器并了解我们的民族音乐的机会, 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民族乐器的学习人数, 不仅有利于民族乐器及其曲目的普及,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我国传统音乐体系的建立。
乐器反映着民族的文化, 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灵魂。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学习, 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继续开设《民族乐器演奏》选修课程, 为学生提供学习民族乐器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 以便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为以后的学术研究及音乐的学习, 注入新的“能量”。
参考文献
①《民族音乐学》[日]德丸吉彦著, 王耀华、陈新凤翻译,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年9月第1版。
②《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现状之反思》, 齐江, 《大众文艺》, 2010年11月。
③《在传统课程中寻找特色与新龙—关于开设打击乐共同课系列课程的构想》, 王以东, 中国音乐 (季刊) 2007年第3期。
【音乐艺术硕士】推荐阅读: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2014年艺术硕士专业型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08-25
音乐创作音乐艺术11-13
音乐剧音乐艺术05-10
多元音乐文化音乐艺术10-07
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05-18
初中音乐艺术05-11
音乐艺术形态06-11
音乐艺术惠民06-14
音乐合唱艺术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