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设计

2024-10-03

问题导学设计(共12篇)

问题导学设计 篇1

近几年随着“高效课堂”概念的提出,导学案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然而在导学案的编制时,问题的设计是我们很难避免的一个问题,而且直接决定着这节课的质量。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问题的提出是一种碎片化的学习。所谓的碎片化学习就是将某种完整的技能或动作进行尽可能小的分解,然后从分解动作开始训练。仅从应试效果来看,碎片化学习的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然而,细细思量,这种碎片化的学习是学生被动地准备和回答教师的细小任务,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与之相反的整体化学习是在感悟学习意义前提下的学习,在目标引领下的学习,在心智元素整体参与下的学习,他更强调的是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的学习。因此,在导学案问题编排时,我们必须要吃透教材,立足于学情,创建出适合我们自己学生提高的导学案。通常在设计导学案的问题时我们要注意三点: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化。

(1)问题的层次化:一般把问题层次划分为A、B、C、D四个层次——A识记级、B理解级、C应用级、D拓展级,或者三个等级。例如:在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热爱生命》这篇文章中,根据学情我将导学案上的问题设置为:一、字词攻关;二、我来感知;三、我的体会,这三个大问题分别体现了不同的层次要求:识记、理解、拓展,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2)问题的探究化:学生通过探究性问题的学习研究,要达到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经历探究过程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发展。同样在《热爱生命》的导学案中有这么一道小题在课堂上引起了学生的争论:3、细细品读文章结尾段,联系上下文(比如,文章中“我”“哲人”“糊涂人”,对生活的认识),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这句话的理解?课堂上展示组同学举了一个科技活动节的例子:在全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一个拱桥模型,看着精致的模型,自己很高兴。展示组同学发言完后立刻有同学质疑:这主要反映的是团结合作的问题,而不是生活乐趣与自己对生活的关心程度的恰当例子。接着质疑的同学举出霍金身残志坚的例子:霍金因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达50年之久,却身残志坚,克服了残疾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书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无边界条件。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使人们遨游到广袤的时空,渐渐解开宇宙之谜,正是他对自己感兴趣领域的研究,使他坚强乐观,生活充满乐趣。这个质疑的同学的言论又被另外一个同学否定了,她认为霍金的例子能够说明生活乐趣大是因为我们对生活关心而定的,但没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因此不是很恰当,接着她举出了一个海伦.凯勒的例子:海伦·凯勒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仅剩嘴巴能说话。由于失去听觉,不能矫正发音的正误,她说话也含糊不清。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世界是一片黑暗和寂静,她异常地暴躁,经常动不动就生气,发脾气,觉得生活一片黯淡。后来,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小姐。莎莉文老师跟海伦·凯勒很投缘,她们认识没有几天就相处融洽,而且海伦·凯勒还从莎莉文老师那里学会了认字,能与别人沟通,知道了一些生字的意思,她陆续学懂了鲜花、水、太阳等,并认为爱就是那温暖的阳光。其后老师再教导海伦用手指点字以及基本的生活礼仪。就这样,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海伦突破了识字关、语言关、写作关,先后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出版了14部著作,受到社会各界的赞扬与夸奖。很明显,刚开始海伦·凯勒对生活并不关心所以乐趣也小,后来在学习中,认识生活,关心生活,所以生活乐趣就渐渐大起来了,并且在自己努力的方面取得了成就。从学生们对这道题的思考和争论可以看出:探究性的题往往更能激发孩子们的争论,在这个争论的过程中,会迸发出一些新思想的火花,而这又是教学中很可贵的东西。

(3)问题的情境化。设计问题要尽可能提供“真实”的、“生活”的学习情境和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在《热爱生命》的导学案中有这么一道小题在课堂上引起了学生的兴趣:4、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的校刊要出一期“平凡生命”的专刊,听说高一二班很多学生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比如:张梦每天开开心心到学校,关心朋友,帮助同学;谭怡然学习很累时会做几道拿手好菜犒劳自己;李瑜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会到操场去打打篮球,调节自己,放松心情……特约我们每个同学推荐一位你认为的热爱生命的平凡人(可以是班上同学、朋友、熟悉的人等等),说出你的推荐理由。在课堂上,展示组的同学推荐了自己心目中的同学后,大家跃跃欲试,都想谈谈自己对同学的看法。最终我把统计的结果展示出来时,大家都期待并雀跃,因为被同学肯定被老师关注等等。这道题在设置时就是根据学习目标和我对班级学生的了解为孩子们量身定做的,并且我在题目中的事例也很真实可信,所以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以上是我以《热爱生命》这一课的导学案为例,浅谈导学案问题的设置。总之,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我们在问题设置时一定要注意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化,以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更好的助力作用。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的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热爱生命》导学案(在咸阳市秦都区教育教学成果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从实用的角度,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谈到了导学案问题设置要注意的三点: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化。

关键词:《热爱生命》,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化

参考文献

[1]崔其升.什么是“课堂上的收获”.杜郎口精彩有效原创者说:我的管理方略[M].长春: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ISBN978-7-5602-7158-3:109-112.

[2]李炳亭.高效课堂的抓手—导学案.高效课堂22条[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ISBN978-7-5329-3024-1:177-189.

[3]张海晨,李炳亭.导学案问题设计.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10,ISBN978-7-5329-3335-8:210-220.

[4]张卓玉.学习:从碎片化到整体化.构建教育新模式[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6,ISBN978-7-5539-0599-0:041-052.

问题导学设计 篇2

推进“学本式卓越课堂”的纵深发展

-----沙区地理《导学精要》培训教研活动在凤中举行

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为了推动“学本式卓越课堂”的有效开展,推进课堂教学改

革向课堂的教学行为的纵身发展,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使用好《导学精要》,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以指导《导学精要》课堂教学为主题的培训活动。沙区地理中心组在凤鸣山中学组织了以“顶层设计问题问题导学,推进‘学本式卓越课堂’的纵深发展”为专题的高

一、高二地理教学研讨活动,集中沙区地理教师一起深入研讨了地理教学中如何使用地理《导学精要》,如何设计地理教学问题等进行了研讨。

针对《导学精要》的设计和理念,很多教师不能理解,无法在教学中有效的把握其内涵和设计的初衷,导致教师们在教学中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我们这次在凤鸣山中学的教研活动,就是想解决一线教师教学中的疑惑,以及尽了能解决平时教研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为了让地理《导学精要》培训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请凤鸣山中学的蒋庆老师上了一节针对《导学精要》课堂使用的研讨展示现场课。为了上好本次的研讨课,凤鸣山中学地理教研组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对《导学精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充分的解读,也组织组 内的教师对蒋老师的研究课准门进行了研究和指导。

在展示课上,蒋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展现沙区课改特色,按照学本式卓越课堂的要求,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把先学后教,充分展学,独立思考,小组研讨等新的课改 精神和课堂教学相结合。

本节课是学生比较生疏的《工业的区位选择》为教学内容,在课前研讨中,蒋老师就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和思考《导学案》。由于学生对工业的内容比较生疏,很难接触到实际的工业生产,为了体现沙区地理的生活地理和身边地理的教学理念,在展示研究课上,蒋老师利用问题引入,靠近学生的生活设计地理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和生活中的工业案例,让学生对熟悉的地理事物感兴趣,让学生对身边的地理事物动脑筋,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身边的地理事物。蒋老师从“如果你是企业家,你打算在家乡开办一个什么工厂?”的疑问入手,引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这一问题正是地理必修二《导学精要》上的问题设计。在我们的《导学精要》设计中,我们贯彻了起点底,靠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原则,首先要能将学生的思维引进主题,引入教学,这就要求我们的问题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利用低起点的思维引入课堂,这也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短板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蒋老师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生成,在学生的回答和讨论中找寻教学的资源,利用学生回答抓住学生的思维矛盾,碰撞学生的思维智慧,将矛盾引向深入,在深层次中展开地理探究和思考,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同时,关注学生的矛盾生成,把矛盾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展开充分的比较和小组探讨,使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和有效性得到了较大的拓展。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也发现,很多的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主问题,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很多,但是所有的问题都很分散和零碎,地理教学没有围绕主问题展开。为了解决这一主问题的难题,很多时候单靠我们的地理教师个人的行为达不到设计主问题的效果,必须有效的合作和交流;如何解决这一困绕课堂教学的难题?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才是课堂教学的主问题?地理《导学精要》的设计给我们提供了平台。地理《导学精要》在学院“学本式卓越课堂”思想的指导下,组织沙区地理骨干教师开展研讨合作,在和一线教师充分交流基础上编辑了地理必修《导学精要》。地理必修《导学精要》的编辑不但要体现“学本式”的内涵和精神,还要有地理特色,体现沙区地理的教学思想。作到顶层设计地理教学问题,引 领地理教学的开展。

在本节研究课上,蒋老师注重《导学精要》的引领性,围绕《导学精要》设计的主问题展开地理教学,从过去关注普遍转向关注细节、从过去关注宏观转向关注课堂教学的微观、从过去关注学生学习转向关注学生思维,有效的推动了地理教学向课改的纵深发展,也充分 的体现了地理《导学精要》对地理课堂教学的引领作用。

为了让地理老师都能理解地理《导学精要》的作用和编辑思想,沙区地理教研员严龙成老师在本次教研活动中作了《顶层设计问题导学,推进“学本式卓越课堂”的纵深发展》的专题讲座,系统的培训了地理《导学精要》的编辑思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方法,以及编辑希 望达成的目的。对今后地理教学中《导学精要》的使用要求也进行了说明。

这次的教研活动为如何更深入的进行“学本式卓越课堂”的教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使沙坪坝区高中地理老师们有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向。

本次地理教研活动得到了凤鸣山中学地理教研组和凤鸣山中学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 表示衷心的感谢。

沙坪坝区地理中心组

问题导学设计 篇3

1背景分析

1.1教材

不同版本的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方法有所差异,有的从非静电力做功的角度引入,也有的直接从电势升降的角度给出结论.笔者以教科版教材为基础,借鉴人教版教材的一些思路,以问题为线索,重新调整了教学顺序——先介绍电源的内阻,然后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得到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最后再分析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1.2学情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普遍认为电源提供的电压是不变的,也不知道电源有内阻,要打破这个思维定势,仅靠抽象的理论推导是不够的,应尽可能通过实验做到“眼见为实”,让学生真正信服.

2问题设计

问题1如图1,将小灯泡分别接到两节电池和三节电池的两端,猜一猜哪种情况更亮?

设计意图学生们根据初中所学的电学知识,很容易想到两节干电池提供的电压为3.0 V,而三节干电池提供的电压为4.5 V,肯定是接到三节电池上时灯泡更亮.教师在准备时,左侧可用两节新电池,右侧用三节旧电池,让小灯泡接到右侧时反而更暗一些,引导学生思考既然是相同的小灯泡,那么问题应该出在电源上,从而顺势引入外电路、内电路以及电源内阻的概念.这个设计可以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

问题2依次闭合S1、S2、S3,观察小灯泡L的亮度变化,并阐述原因.

设计意图在初中时,学生们都认为电源提供的电压是不变的,所以即便多并联几盏灯泡,也不会影响到L的亮度,但实验中他们看到的却是L越来越暗,这是又一次思维上的冲突,此时可以让学生讨论现象背后的原因,由于有问题1的铺垫,学生们很容易想到从串联分压的角度来解释L变暗的原因.教师结合问题1,最后做一个归纳:灯泡的亮暗既与电源有关,又与外电路有关,这里面到底满足什么定量规律呢?从而顺势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问题3外电路以及内电路上电势的降落之和与“可乐电池”正负两极附近电势的上升之和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在教科版的教材上,焦耳定律放在了本节内容的后面,故暂时还不能用能量守恒定律的方法进行理论推导,只能从电势升降的角度进行探究.为了使实验尽可能精确,笔者用了四个电压传感器分别测量外电压U1、内电压U2,正极附近电势上升的值U3、负极附近电势上升的值U4.将电键闭合后,增大变阻器R,U1增大,U2减小,但是U3和U4基本保持不变,让学生对比U1+U2和U3+U4,很容易得出U1+U2=U3+U4的结论,接着很自然地就可以引出电动势E的概念,电动势即正负两极附近电势上升的值之和,即E=U3+U4.为了让学生能更清楚地认识到闭合电路中电势的变化情况,还可以用以下两幅图加深理解.

最后,假定外电路是纯电阻电路,经过简单的理论推导后,即可得到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ER+r,整个过程非常自然,一点没有突兀的感觉.

问题4如果外电路出现了短路或者断路的情况,电路中电势的升降情况会如何?

设计意图这两种特殊情况,如果用理论推导的方式去讲解,略显枯燥,借助于问题4中的思路,则非常好理解.在短路情况下,电势的升降全部发生在电源内部,而在断路情况下,外电压Uab就等于电动势,这也是我们用电压表粗测电源电动势的依据.

问题5请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解释问题1和问题2中出现的现象.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师生们共同的追求,在一开始回答问题1和问题2时,学生们多半是连蒙带猜的,并没有十足的把握,现在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两个问题,应该底气十足了.正是因为电源有内阻,导致外电压并不等于电动势,教师可在电源两端并联上电压传感器,学生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接上灯泡后,问题1中的U2

问题6我们常说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 V,这种说法对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5的分析,学生们非常直观地看到外电压一般是小于电动势的,少掉的那部分是内电压,电动势应等于内外电压之和,或者等于正负极附近上升的电势之和.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动势E的认识,教师还可以从非静电力做功的角度作进一步阐述,让学生知道电动势E的值等于电源把1C正电荷从它的负极搬运到正极的过程中,非静电力所做功,即E=W非/q.

3案例评析和反思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笔者利用“问题导学”设计教学流程,前后呼应,环环相扣,使得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结合本案例,笔者认为在设计导学案中的问题时,一定要有思维深度,不能是那种不动脑子就能答出的问题;问题要紧扣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前后衔接;问题要有梯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逐步深入;问题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问题要有针对性,针对教材重点、难点、疑点及关键点;问题要思路清晰,切忌含糊不清、要求不明,造成学生思维混乱;问题还要少而精,力求高质量,做到教师问题少而精,学生思考多且深.

问题导学设计 篇4

一、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高考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综合化和应用化, 以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提高。因此, 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都应紧紧围绕这一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复习目标, 回归课本, 用好教辅资料, 精选复习内容, 突出复习重点, 突破复习难点, 及时查漏补缺。问题的针对性是问题设计的前提, 所以教学中设计问题应该准确、清楚, 要有针对性,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适应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辨析疑难、纠正错误, 完善认知结构, 从而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针对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 必考点或常考点来设计问题, 以有效解决复习重点, 完成复习任务, 达成教学目标。

案例1.“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复习设计:

问题1:已知圆 (x+2) 2+y2=36 的圆心为M, 设A为圆上任一点, 且点N (2, 0) , 线段AN的垂直平分线交MA于点P, 则动点P的轨迹是什么?请你写出它的标准方程。

设计意图: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是教材的重点内容, 也是高考重点内容。一般来说, 数学概念的复习, 有以下两种复习方式:一是让学生回归课本, 由教辅资料的线索, 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梳理;二是先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 教师通过问题设计, 将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或小习题, 给学生思考与练习, 并从中归纳知识, 形成系统。本问题就是让学生回忆椭圆的定义, 再现椭圆的标准方程的形成过程。这样, 既使学生理解了数学的概念, 又掌握了相关的数学技能, 一举两得。

设计意图:通过题组的形式展现椭圆的定义的灵活应用, 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先思考、独立练习, 讨论、小组交流, 教师进行引导, 并归纳方法, 反思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2.“几何体与球的切接问题”的复习设计:

问题1:长方体的三个相邻面的面积分别为2, 3, 6, 若长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 则这个球的表面积为 ()

变式1: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左图所示, 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体积为___________。

变式2:三棱锥ABCD的四个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 AB⊥平面BCD, △BCD是边长为3 的等边三角形.若AB=2, 则球O的表面积为 () 。

A.8π B.12π

C.16πD.32π

变式3:一块石材表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 将该石材切削、打磨, 加工成球, 则能得到的最大球的半径等于 () 。

A.1 B.2

C.3 D.4

设计意图:本问题是通过变式教学, 让学生掌握求有关球的切接问题的基本方法, 以及切割和补形的技巧, 分解难点, 使学生对此类问题的求解有一个较深的认识。

二、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他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角度和深度也有差别。而在高考数学复习课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作为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即在问题设计方面要考虑层次性, 对不同知识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所谓层次性, 指的是问题的设计有难、中、浅, 适合各层面学生的需要, 从而形成一个问题链。浅层的记忆性问题可供单纯的机械模仿;较深层次的理解性问题可用来掌握和巩固新知识;高层次的问题可供用来引导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案例3.“简单线性规划中求目标函数的最值”的复习设计:

A.10 B.8 C.3 D.2

A.2B.1C.-D.-

A.2 B.-2 C.D.-

设计意图:上面的几个问题反映了不同水平的要求, 以使不同思维层面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实际上本节课取得了良好效果。数学复习课要经常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 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的机会, 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三、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

一个问题有没有启发性, 这是问题设计的关键所在, 也是我们进行问题设计的核心原则。若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 不用思考就能回答, 达不到复习的目的, 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而设计的问题又太难而缺乏启发性, 只能增加学生对高中数学的恐惧心理, 也可能会对数学复习厌学甚至放弃的局面。因此, 我们数学复习课堂提问更应富有启发性, 达到激发思考、诱导学生思维的目的。我们可以按照“问题导学”的有关流程, 在提出问题后, 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以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 同时注意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 根据学生的实际, 准确地点拨, 及时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越过思维障碍,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案例4.“已知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的范围”的复习设计:

例题:已知函数f (x) =x3-ax-1。

(1) 讨论f (x) 的单调性;

(2) 若f (x) 在R上为增函数,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发散1]函数f (x) 不变, 若f (x) 在区间 (1, +∞) 上为增函数, 求a的取值范围。

[发散2]函数f (x) 不变, 若f (x) 在区间 (-1, 1) 上为减函数, 试求a的取值范围。

[发散3]函数f (x) 不变, 若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1, 1) , 求a的值。

[发散4]函数f (x) 不变, 若f (x) 在区间 (-1, 1) 上不单调, 求a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以一个主干问题和4 个小问题来组织复习课教学, 开展探究性学习。例题给学生提供了解决已知函数的单调性, 求参数的范围的思维过程的求解方法, 通过变式, 使学生思维受到启发, 举一反三, 多题一法, 化难为易, 各个击破。这样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设计, 可以达到启迪思维,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目的。

四、问题设计要有探究性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 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高考试题中, 也常出现探究性或开放性的题目, 可以说“探索是数学教学生命线”。我们平时教学中也常常开展对数学的探究活动, 然而高考数学复习教学也不例外。我们在复习课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质量的高低, 不在于解答的问题获取多大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而在于该问题在实施过程中能否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能否让学生更深入地挖掘出问题深处的内涵。

案例5.“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教学设计:

问题1:请你具体给出a, b的一组值, 使直线l和椭圆C相交。

问题2:直线l和椭圆C相交时, a, b应满足什么关系?

问题3:若a+b=1, 试判定直线l和椭圆C位置关系。

问题4.请你添加一个合适的条件, 求出直线l的方程。

设计意图:这一组问题中, 问题1 起点低, 坡度小, 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的探究, 而且答案不唯一;问题2 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如何探究直线l和椭圆C相交时a, b的关系上来;问题3 是对前两个问题的呼应;问题4 则是训练学生的思维, 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而问题5 旨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让学生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各问题之间有层次, 入手较易, 坡度适中, 排列有序, 深入浅出, 环环相扣, 形成有层次结构的思维链条。这样的问题设计科学合理, 以旧引新, 逐步增加难度,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引导学生步步深入, 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自然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行程问题导学案 篇5

知识目标:学会用图示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行程问题,能准确从实际问题中找到相等关系,并列方程解应用题。

体验性目标: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图示法对分析行程问题的优越性,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思想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应用数学意识,自觉反思解题过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运用图示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行程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

行程问题中的数学量有哪些?

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行程问题的分类

二、师生共同探索

探究1甲、乙两站间的路程为800 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80 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120 千米。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多少小时相遇? 分析:由老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画出示意图分析,并解答,向学生呈现一个完整的的分析、解决行程问题的过程。

练习:A、B两地相距6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比乙多行4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问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探究2甲、乙两站间的路程为800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80 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120 千米。快车先开30分钟后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驶了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分析:用示图法画出研究对象的行进过程,建立数学模型。

观察示意图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练习:A、B两地相距230千米,甲队从A地出发两小时后,乙队从B地出发与甲相向而行,乙队出发20小时后相遇,已知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每小时快1千米,求甲、乙的速度各是多少?

探究3甲汽车以15m∕s的速度去追它正前方100m的乙汽车。经过20s正好追上,求乙汽车的速度?

分析:

练习:(我国古代问题)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40里,跑得慢的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走12天,快马几天可以追上慢马?

学生讨论总结:利用图示法分析行程问题的思路

作业布置;1.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一列快车从甲地开出,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一列慢车从乙地出发,每小时行驶80千米。若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问两车多长时间相遇?

问题导学设计 篇6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年级;导学问题;设计策略

“问题导学”这一教学方式的运用实际上是通过一定的问题情境创设来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以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初步了解——发现问题——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思考与小组团队交流协作的过程中来完成对教学内容的第一次学习和第二次学习,在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熟练掌握知识内容。导学案的设计是一个问题式导学、过程式学习的综合体验,是让学生思考深度得到充分加强的重要教学策略。

一、“问题导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问题导学的教学设计要求对教学的目标进行明确,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来辅助学生在课前对教学知识进行梳理,并且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应当给予正确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选择二适当的学习方案和学习策略;此外,设计时还要扩展教学的资料范围,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料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成果检测,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1.基本环节。导学案教学设计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设计过程,在设计过程中对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学技能是一个考验,对学生要符合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因此设计内容将数学课堂与课外内在联系、数学与其他学科及生活的关系、师生学习的全面过程等都充分体现出来,其基本设计环节主要由课前预习(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体会——自我检测及评价——应用拓展(学习延伸)等环节构成。

2.设计意图。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课前预习环节的设计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发现教学的问题将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和掌握,并且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测试效果,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来进行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对学生发现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针对性的教案设计,从而确保了问题导学教学设计的有效运行。

探究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实际上是促使学生自身知识体系再构建的一个循环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和掌握的知识点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学习促使了知识点的整合优化,能够快速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不断的交流合作中加深对问题的思考,并交流彼此间学习经验,在获得有效学习方法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作风,为课堂教学创造出一个积极有效的教学环境。

学习体会:学习体会环境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复习的知识梳理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整理、反思,要以多样化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对自己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说出自己收获了什么,明确了怎样的学习目标,从而帮助学生在内部形成优化的系统性知识。

自我检测及评价:自我检测与评价过程是针对教学效果反馈来设计的,通过有效的、针对性的测试训练来检验教学设计的效果,通过对效果进行分析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教学方案。检测时要注重对基础知识进行练习,要通过变换的训练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并且通过例举生活案例来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拓展(学习延伸):作为学习的延伸和课外活动的基本形式,应用拓展环节的设计要立足教学本身,结合课内外相关知识,并适当以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技能,并且确保了教学课堂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二、导学问题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运用

1.新知识迁移。知识迁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运用的重要方式,也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辅助学习进行知识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导学问题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关注新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在掌握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点,并以新知识点为基础,在解答不同问题的过程中提炼出创造性的解题思路,最终有利于学生顺利展开新知识迁移,在面对更多新知识点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以往学习经验,掌握更多解题思路,等等。

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导学问题实现新知识迁移,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具体可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小数乘法实际转化成为整数乘法的方式,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小数乘法的技巧。首先,教师可出题整数计算:301×15=?学生快速计算出答案为4515。接着出题:3.01×15=?在引导学生计算的过程中,有学生认为其计算方式很简单,就是讲其中一个因数直接缩小100倍,因此其乘积也应该随之缩小100倍,得到的答案是45.15。在教师巧妙进行问题设置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思维,实现新知识的迁移,利用整数乘法的知识达到小数乘法的学习目标,是导学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作用的体现。

2.关注生活。很多学科知识来源于生活,可以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找到原形,小学数学也是如此。发现并理解生活中的很多场景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一些感性层次的经验,进而在解决一些生活实例问题的时候实践以往积累的感性经验,最后将其转变为自身学习的优势和工具。因此,笔者认为在导学问题设计的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践,培养发现不同生活场景的习惯和意识,优化学习效果。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设置以下导学问题,并在课程刚开始阶段提出。1.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三角形?2.运用一个长方形的纸片剪出三角形的形状,并说出其各个部位的名字。3.在认真阅读数学教材之后,怎样形容一个三角形?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外形是三角形的物体,能够改变学生以往不关注生活琐事的现象。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动手剪出三角形,能够鼓励学生亲身实践,体会三角形的特点。第三个问题能够让学生将生活和实践过程中得到的经验结合书本知识,综合得出三角形的外形特征,并在课堂上展现出来。

3.突出重点。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应该迅速掌握所教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并适当给予学生提示,引导学生解决学习难点和重点,进而完全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在导学问题设计中,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师应在问题中突出重点部分,通过层次性问题将学生引入学习重点中。

例如,六年级百分数应用的学习中,教师可设计问题:小明的爸爸在2012年5月2日在银行存入1000块钱,整存整取,那年的年利率是3%,但是小明爸爸忘记了存款的到期日,到了2014年的10月2日取出,那么这时小明的爸爸能够取到多少钱?到期之后,年利率应为0.35%。学生刚接触这个问题的时候难免迷茫,教师可适当提示学生发现定期和活期之间的区别,以及其到期之后本金进行转存的相关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应该先计算出本息之和,进而一步一步顺利解决问题。

三、结语

设计数学导学案应注意的问题 篇7

一、导学案中课堂练习题的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需要, 提高教学质量,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教师设计好练习题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当堂达标教学中的练习题,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既要让学生“熟能生巧”, 又要防止学生“熟而生厌”.

1. 题目要体现人文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数学是一种文化, 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设计中就应该体现现代文明.练习中呆板枯燥的“练一练”“想一想”“做一做”等题目名称, 可改为体现人文关怀的导语, 如:“看看我今天多棒”, 选择题可改为“慧眼识珠”, 应用题可改为“请你帮忙设计方案”等等, 增加问题要求表述的亲和力, 使学生感到轻松有趣, 让学生在这些导语中充满自信.

2. 题材要有生活性

数学源于生活, 又回归于生活.数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 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练习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 选取发生在孩子身边的素材, 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如生活中的购物问题;如组织学生游玩活动或乘车等问题.

我在讲二次函数时, 正好那天是我们这儿的集市, 很多同学放学后都会到集市上买些东西.于是我就用去集市买桔子为例, “放学后我们去买桔子, 假设1.2元一斤桔子, 所花钱数y与买桔子的斤数x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它是个什么函数?”“花50元钱买桔子, 所买桔子斤数y和桔子单价x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它是个什么函数?”接着用“桔子现在的价格是1.2元一斤, 经过两次涨价到y元, 那么桔子价格y和增长率x之间是什么关系?”用这三个例子复习了前面所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

象这样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 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内容要有层次性

新课程确立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 告诉我们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文化环境、思维方式不同, 在学习上会表现出差异.

数学练习必须有层次、有坡度.在课题练习的编排时遵循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的原则,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

设计练习题时一方面要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成几个大题, 每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使知识由浅入深, 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 形成一个大高潮;另一方面是每个大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 几个小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 又形成几个由低到高的小高潮.大题之间, 小题之间都环环紧扣、步步升高, 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知识链.解每个大题时, 要求A组学生解低档题, 争取解中档题;B组学生解中档题, 争取解高档题;C组学生可以直接解高档题, 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 同步进行, 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分层解题、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层评价.整个练习题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使学生人人都能参与, 差生也有用武之地.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 达到最优化发展, 使每个学生都乐练、能练、会练.

4. 知识要有联系性

练习要有利于总结规律, 并能为后续知识学习埋下伏笔, 练习不仅仅使学生掌握概念、法则等基础知识, 而且还要在练习过程中及时总结规律, 使知识上升为技能, 提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如在学习圆周角的定理后, 可设计练习:“圆中一条弦分圆成1:3两部分, 则它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多少?”既能复习本节内容, 又能为下节学习圆内接四边形做铺垫.

5. 题型要有开放性

数学开放题, 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新的心理态势,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练习是巩固新知的有效手段.新课程的练习观是依托于开放的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 设计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和富于挑战性的题目, 让学生在自由选择内容时发现探索的过程.

学生解答开放题目的过程, 不仅仅是熟练掌握解题方法的过程, 同时也是感受多种数学思维方法, 提高思维能力的过程.

二、导学案中课堂问题的设计

每一位教师都有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 达到课堂目标”的愿望.我们应该怎样在导学案中优化设计呢?其实我们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考试本身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只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考核, 一种评价.但通过导学案中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朝着某个方向去努力, 作为教师, 要善于设计问题.

优化有效的课堂具有“开放”的特征.当然, 课堂上的提问也应该是开放的.这里的“开放”并不是指随意提一些问题, 而是要求问题本身和教学目标的联系方式上多样化.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做更多的脑力活动.教师的注意力应多集中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所反映的思维过程, 而非问题的答案.

对有关问题的可能答案的宽阔度要放大.学生在回答开放性问题时, 其答案有助于表明他们在理解问题上的智力水平如何, 如果一开始教师的提问范围较窄, 这也许能更快地引导学生进行教师期望的智力活动, 但其后果是它们经常使教师忽视学生现有的水平.

目的性提问本身是教师期望从学生的回答中获得什么, 尽管问题是开放的, 也希望学生的回答具备“具体、正确和完整”的特质.有时教师的提问不能诱使学生寻求到答案, 或学生的回答离教师期望太远, 教师应要求学生回答得更完整或更合理, 回到有效的提问过程中来.

问题导学设计 篇8

一、“问题设计”要紧扣文体特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各种不同体裁的文章, 体裁的不同其阅读方法、教学价值也有所不同。因此, 在编写导学案时, 也应循着文本的文体特点来设计。通过指向明确的问题引导学生按图索骥, 让他们在自学与导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文体的特征, 抓住核心的语文价值。如教学说明文《埃及的金字塔》时, 通过研读课标, 发现在第三学段关于阅读有这样的要求:“阅读说明性的文章, 能抓住要点,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鉴于此, 根据本文的特点, 可以在导学案“合作探究”中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本文着重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金字塔?

问题二: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 本文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你能从文中找出来吗?

问题三:联系课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能去掉吗?

绕金字塔一周, 要走1 千米的路程。

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 然后堆起一层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

问题一的设计在于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说明的要点, 问题二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问题三让学生揣摩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学生通过探究上述三个问题, 自然就能领悟到阅读说明文的方法。随后, 教师在导学案“达标检测”中选择一篇类似的说明文让学生阅读。实践证明,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能举一反三, 学以致用, 达到当堂巩固的目的。同理, 散文、童话、小说、诗歌、寓言的导学案也要紧扣文本文体特点来设计, 让学生触类旁通, 提高阅读能力。

二、“问题设计”要遵循阅读规律

“阅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发展过程, 即浏览语言文字, 形成整体印象, 然后揣摩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 最后再回到文章整体上去, 获得发展了的整体印象。”现代阅读教学研究专家刘守立先生给我们道出了阅读文章的认知规律, 即“整体——部分——整体”。在编写导学案时, 可根据这一阅读规律来设计。如在编写《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的导学案时, 可设计以下导学问题:

问题一:默读课文, 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问题二:彭德怀爱大黑骡子吗?请抓住他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 在文中勾画并写上批注, 和小组成员交流。

问题三:从文中你感受到彭德怀是一位怎样的人?

“学习略读, 初知文章大意”“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导学问题一是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阅读的目标要求而设计的, 旨在指导学生阅读叙事类文章应从整体入手,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 初步把握文章大意, 对全文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导学问题二的设计为的是指导学生走进课文, 通过对文本中重点词、句的咀嚼, 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为揭示“彭德怀爱大黑骡子, 但更爱战士”这一文章主题奠定基础。导学问题三的设计是为了回归整体, 进行演绎归纳, 使学生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获得对人物全面、整体的认识。

三、“问题设计”要体现语用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作为此次修订的核心内容予以强化, 这无疑是一场引导广大语文教师把握学科特点, 回归语文本真的“及时雨”。因此, 语文课堂教学也好, 编写设计导学问题也好, 都应强化语用的意识, 不仅要满足文章内容的理解, 即文本“写了什么”, 更要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 即文本“是怎么写的”“是怎样遣词造句来表情达意的”。如《大江保卫战》一文, 生动再现了九八年武警战士英勇抗洪的感人壮举, 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是本文语言表达形式上的一大特色。针对这一点, 在编写导学案时可设计这样的导学问题:课文第二自然段已经写了许多武警官兵英勇抗洪, 为什么第四自然段还要细致地写连长黄晓文受伤后坚持抗洪的感人故事?这样写是否多余?学生通过对学、群学后, 一致认为这样写并不多余, 反而更生动感人。此时, 教师可顺势指导, 使学生明白这就是本文场面描写的写作手法———“点面结合”。为了检测和巩固学生对这一方法的学习情况, 在导学案“达标检测”中, 可设计小练笔:以“大扫除”为题, 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方式, 补写一篇小作文。

星期五下午, 全班进行大扫除。同学们都干得非常认真。

你看, 大家七手八脚, 教室里好不热闹。_____

最认真的要数××同学。_____

不一会儿, 大家齐心协力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真是人多力量大呀!

四、“问题设计”要渗透学法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小学教育的根本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把更多的精力从教学生“学会”转移到教学生“会学”, 实现这样的转变需要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时, 包括在编制学案的过程中也需充分考虑学情,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通过学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如《清平乐·村居》, 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学习词,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和积累, 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如下导学问题:

问题一:知词人——借助工具书或网络, 查阅词人辛弃疾的生平介绍和“词”的起源, 并作简要记录。

问题二:解词意——熟读这首词, 借助工具书先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再联系课文插图说说这首词大概写了些什么?

吴音:__相媚好:__

翁媪:__无赖:__

问题三:悟词情——结合辛弃疾的生活经历, 思考他通过这首词要表达内心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四:背词文——根据词的大意, 你能一边想象词描绘的情景, 一边背诵吗?

“知诗 (词) 人——解诗 (词) 意——悟诗 (词) 情——背诗 (词) 文”, 这是学习古诗词的基本要点和方法。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下, 能慢慢走向“不待解说而自晓其义”的境界, 真正实现学习的主动与积极。

问题导学设计 篇9

一、基于认知起点,设计合作导学问题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基于原有的认知起点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形式同样是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的。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初中生品德学习的原有认知起点,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设计导学问题,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导学问题引导他们在课堂上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正确对待和参与竞争》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怎样正确参与竞争”形成认知,笔者是这样设计导学问题引导他们进行合作学习的。对于“竞争”的概念,学生都已经有所接触,并且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已经遇到过很多,因此,他们的头脑中并不是空白的,而是具有一定的感知的,但是,他们对“怎样正确参与竞争”却存在困惑。在学生的这些原有认知基础之上,笔者给学生出示了以下导学问题:(1)在你们的生活、学习中遇到过哪一些竞争?(2)你们生活和学习中的竞争对手是不是你们的“敌人”?(3)应该如何与竞争对手相处,并参与到竞争中去?在给学生呈现了这三个导学问题以后,笔者引导他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他们在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了自己对“竞争”的看法,并且对“如何正确参与竞争”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上案例中,正是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起点设计的问题,因此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围绕教学重点内容进行合作学习,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二、基于学习需求,设计合作导学问题

有效的合作学习应该基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共同的学习需求,学习需求是引发学生有效合作学习的重要内驱力。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他们设计合作导学问题,这样,学生才能进行高效的合作学习,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例如,在教学《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课时,笔者给学生出示了以下导学问题:(1)你们觉得国务院对“三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进行严肃处理是好事还是坏事?(2)假如国务院对“三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不进行追查,会产生什么样的恶劣结果?(3)现在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峻,生活中还有哪一些与“三鹿奶粉”类似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维权?由于这三个问题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也是他们很希望能够解决的,因此,他们就具有合作学习的需求。在具有学习需求的合作导学问题引领下,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的合作学习就具有更强的自主性与探究性。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相应的导学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让合作学习事半功倍。

三、基于学生思维,设计合作导学问题

有效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没有思维含量的学习是低效的。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思维并在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他们设计合作导学问题,通过具有思维含量的合作导学问题引导他们进行高效的思想品德合作学习。

例如,教学《多彩的情绪》这一课时,在引入情绪的概念以后给学生展示了以下三个学习材料:1.伍子胥在韶关时因进退两难而一夜之间白了头;2.诸葛亮利用周瑜心胸狭窄的弱点,巧设计谋气得他断送性命;3.范进50多岁时金榜题名后喜极而疯。在这三个学习材料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以下合作导学问题:(1)伍子胥、周瑜、范进这三个人在材料中分别是什么样的情绪?(2)伍子胥、周瑜、范进这三个人的情绪带来了什么后果?(3)这三则材料给你哪些启示?在这三个导学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合作学习对人的喜、怒、哀、惧这四种情绪进行了深入的理解与感知,并且懂得了不管出现哪一种情绪,都要保持平和心态的道理。

以上教学案例中,给学生所呈现的三个合作导学问题都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因此,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对“人的情绪”进行深入认知,使学生实现高效学习。

问题导学设计 篇10

一、从课本出发,使问题更深入

高中历史导学案教学法离不开自主探究和问题分析。而一切问题的展开都需要紧紧围绕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并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全面看待问题,逐步探求历史的真相,找到最本质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一定要从课本出发,并超越课本,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

例如在学习《新航路开辟》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有人说‘新航路打开了世界市场’‘新航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相互交流’‘新航路是欧洲殖民者的掠夺之路’‘新航路扩展了人类的思维空间’等等,你是怎么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呢?”教师提出的这四个方面其实是新航路的四个影响,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用科学、正确的理论,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这样的问题更具有思维性。

二、从真实的历史事件出发,使问题更贴近现实

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教学载体,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如果问题的设计单纯是为了证明教材的正确性或者科学性,那么问题就会失去创新;相反,如果问题设计在肯定教材的基础上延伸教材,就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情感认知,所以教师设计问题要善于从多个角度出发,并尽可能地采用全新的视角。

例如在学习《北洋政府时期的再认识》这课时,教师设计了如下探究题。

材料:……中国棉纺织商业在有利的市场环境下过多的设置厂房,导致超过了市场容纳量,这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个导致中国棉纺织业遭受重大挫折重要原因。———杜恂诚《对北洋政府时期工商业发展的误解(上)》

探究的问题:作者认为“一战”过后棉纺织业惨遭挫折的原因是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

众所周知,“一战”之后民族工业的发展遇到挫折。从政治角度上来说“帝国主义的卷土重来”是主要原因,也是课文中对此问题的解释,教师如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将市场的饱和程度考虑在内,得到的答案可能就是另外一种。这种解题方法,有利于学生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更加全面了解到民族工业发展、兴盛、失败的全过程。

三、从现代化的目光出发,使问题与时俱进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历史观,而历史观简单地说是当代人对历史的评价和看法。教师若把问题和全新的历史观结合,使问题更加贴近当代人的思维模式,将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例如在学习“清末新政史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探究题。

材料一:自1901年至1905年之间,清政府连续下发了很多关于 “新政”的圣旨,“新政”的内容包括筹集军饷、征召新兵、嘉奖实业、振兴商业、开办学堂、吏法改革、重编律法、废除科举制度。

材料二:技术问题仅仅是现代化中心的一部分,其真正的目的是营造一个可以让文化、科学和技术能够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探究问题:仔细阅读材料,试分析清政府时期社会环境对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哪些建议?

这个问题的设置,一方面要求学生结合材料阐述社会环境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有清晰的解题思路;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当时的社会背景带给人民大众的好与不好,让学生在现代生活的启发下,去体会清政府19世纪90年代初社会的发展状况。这个问题的设置就是在立足当代的前提下探究历史,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问题导学设计 篇11

[关键词]思想品德 合作导学问题 认知起点 学习需求 学生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69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目前,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广大教师已经对合作学习进行了有效运用。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需要导学问题的支撑,如果导学问题设计无效,便会让合作学习失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合作导学问题的设计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学习需求和学习思维。

一、基于认知起点,设计合作导学问题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基于原有的认知起点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形式同样是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的。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初中生品德学习的原有认知起点,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设计导学问题,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导学问题引导他们在课堂上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正确对待和参与竞争》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怎样正确参与竞争”形成认知,笔者是这样设计导学问题引导他们进行合作学习的。对于“竞争”的概念,学生都已经有所接触,并且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已经遇到过很多,因此,他们的头脑中并不是空白的,而是具有一定的感知的,但是,他们对“怎样正确参与竞争”却存在困惑。在学生的这些原有认知基础之上,笔者给学生出示了以下导学问题:①在你们的生活、学习中遇到过哪一些竞争?②你们生活和学习中的竞争对手是不是你们的“敌人”?③应该如何与竞争对手相处,并参与到竞争中去?在给学生呈现了这三个导学问题以后,笔者引导他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他们在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了自己对“竞争”的看法,并且对“如何正确参与竞争”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上案例中,正是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起点设计的问题,因此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围绕教学重点内容进行合作学习,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二、基于学习需求,设计合作导学问题

有效的合作学习应该基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共同的学习需求,学习需求是引发学生有效合作学习的重要内驱力。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他们设计合作导学问题,这样,学生才能进行高效的合作学习,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例如,在教学《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课时,笔者给学生出示了以下导学问题:①你们觉得国务院对“三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进行严肃处理是好事还是坏事?②假如国务院对“三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不进行追查,会产生什么样的恶劣结果?③现在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峻,生活中还有哪一些与“三鹿奶粉”类似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维权?由于这三个问题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也是他们很希望能够解决的,因此,他们就具有合作学习的需求。在具有学习需求的合作导学问题引领下,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的合作学习就具有更强的自主性与探究性。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相应的导学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让合作学习事半功倍。

三、基于学生思维,设计合作导学问题

有效的學习过程应该是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没有思维含量的学习是低效的。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思维并在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他们设计合作导学问题,通过具有思维含量的合作导学问题引导他们进行高效的思想品德合作学习。

例如,教学《多彩的情绪》这一课时,在引入情绪的概念以后给学生展示了以下三个学习材料:1.伍子胥在韶关时因进退两难而一夜之间白了头;2.诸葛亮利用周瑜心胸狭窄的弱点,巧设计谋气得他断送性命;3.范进50多岁时金榜题名后喜极而疯。在这三个学习材料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以下合作导学问题:①伍子胥、周瑜、范进这三个人在材料中分别是什么样的情绪?②伍子胥、周瑜、范进这三个人的情绪带来了什么后果?③这三则材料给你哪些启示?在这三个导学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合作学习对人的喜、怒、哀、惧这四种情绪进行了深入的理解与感知,并且懂得了不管出现哪一种情绪,都要保持平和心态的道理。

以上教学案例中,给学生所呈现的三个合作导学问题都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因此,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对“人的情绪”进行深入认知,使学生实现高效学习。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学习需求和思维水平设计合作导学问题,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思想品德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更高效。

问题导学设计 篇12

一、课案中探究问题的设计原则

1.目标性原则。在设计问题时要依据大纲对本节课提出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学习目标进行, 特别要围绕该课时的重点、难点进行设计,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后能获得知识, 学会学习, 提高技能, 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学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所设计的问题要从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问题:要做到表述清晰、指向明确、难易适中, 既要让要让学生明确探究的内容, 也要让部分学生猜到探究的方向, 更要让所有学生体会到对该问题进行探究的价值和乐趣。

3.引导性原则。设计的问题为创设教学情境服务、要为学习目标服务, 这就要求所设问题得一定的趣味性、启发性, 从而以此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兴趣, 达到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学习目的。

二、课案中探究问题设计尚存的问题

1.问题设计的难易不当。有个别教师在课案编写过程中, 设计的问题答案过于简单、直白, 学生自己看一眼就能不假思索的给出答案, 甚至教材有现成的一字不改的答案, 这样的问题根本就不具有探究的价值和意义。相反, 有的教师一味追求问题的难度, 一心考查思维的高度, 结果让所有学生都不知从何入手、不明路在何方?

2.问题设计的数量不当。有的教师编写的教案, 从头至尾全是问题, 整个课案除了一个个问题之外就是给学生回答问题预留的空白区, 相反有的教师的设问又过少。这样两种类型的课案都不符合“课案导学问题教学法”这一教学模式的要求, 也就无法突出重点、突破重点, 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

3.问题的表述不够准确。个别教师所设计的问题, 在文字书写、语言组织、顺序先后、内容逻辑等问题上斟酌的不够仔细, 造成学生在审题时很难快速、准确把握问题的起源、指向、途径和要求。

三、课案中探究问题设计的对策

1.所设问题要难易适中。既不能过于浅显, 没有思考的余地, 又不能太艰深, 让人难以琢磨, 无从下手。太浅显, 索然无味, 提不起学生兴致;太高深, 学生答不了, 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 反而易挫伤其学习积极性, 事与愿违。问题的难度应以班内能力处于中上等的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例如, 学习高中思想政治《文化与生活》中的“文化的内涵”时如果把问题设成:“什么是文化”这个问题就未免过于简单, 因为它根本不富于启发性, 相信多数学生都会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 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价值。真正的问题是, 在教学中学生常常把“狭义的文化”当成“广义的文化”, 认为本书讲的就是狭义的文化, 所以认为两者都是一样的。实际本书讲解的既不是狭义的文化也不是广义的文化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了解决这一难点, 可将问题换成“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两者是一样的吗?本书中讲的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这样的问题难易适中, 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就更容易进行有的放矢的思考、而且只要弄懂了这两个问题, 就能把握“文化的内涵”的准确含义。再如, 学习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中关于水解条件的学习, 将问题设成:“通过分析常见的盐, 总结得出什么类型的盐能发生水解?”就比为“学过的哪些盐能够发生水解?”或“什么类型的盐能发生水解”更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2.所设问题要表述准确。对问题准确无误表述的好处在于能节约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时间、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的确立、能指导学生探究方法的选择。问题表述不准确主要体现在概念界定不清、知识表述不全、语言表达不准、问题要求不明、内容逻辑无序等等。

例如:高中化学的浓硫酸性质课案中, 做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之后, 教者意欲引导学生对“浓硫酸性质”的认识、理解和归纳, 若抛出“浓硫酸有哪些性质?为什么会有这些性质?”这样的问题就显得跨度过快、难度过大, 不好把握, 思考起来有些困难。如果换成“结合实验分析发生了哪些现象?分别体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性质有哪些不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问题具体而又有思考的余地, 较好地为学生开启思路、领悟知识、探究根本起到了引导作用, 促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探究问题的同时顺利完成对该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再如, 在高中政治特别是课案主观题设问中, 我们要明确“问什么”, “用什么答”, 学生据此确定“答什么”, 做到“问什么答什么”, 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在具体设问的过程中, 需要明确设问的各种指向:一是思维指向, 即明确“是什么”型、“为什么”型还是“怎么办”型。二是知识指向, 即明确要求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知识作答;有些题目还明确要求用某个模块的某一具体知识 (点) 进行回答。三是主体指向, 即明确设问是否有特定的主体限制。特定的主体在政治生活中主要有党、政府、人大、公民、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等;在经济生活中主要有国家、企业、劳动者、消费者、农民等。另外, 我们在设问的过程中, 还需要明确一些其他指向, 如设问是否要求结合材料, 设问有否针对特定的事件和现象等。学生若明确了设问的各种指向要求, 其实也就基本上知道了这个题目该答什么, 答题的针对性自然就能提高

3.所设问题要层次分明。学生的思维是有一定逻辑顺序的, 所以课案中所设问题必须条理清晰, 不能杂乱无章, 颠三倒四。一般的规律是:由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因此, 在课案的问题设计中要注意所设问题要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便于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彻底解决问题的疑惑。从而在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究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 化学学习中关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中, 一般设问层次要由现象到性质、由性质到应用和保存等。所以在设问时可以经常以:“发现了什么现象?可能有什么性质?可能有哪些应用?”等等。

再如, “怎样看待当前出现的腐败现象?”这是当前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 学生很难把这一范围较大、内涵较深的问题回答清楚。提问时可采取以下两问:第一问是“举出你身边发生的一件事, 如何用哲学的方法论中的观点来看待其优点和缺点?”让学生从自身体会分析认识到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 要全面地看待, 同时分析是优点大于缺点还是缺点大于优点, 从而让学生具体、形象地掌握“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认识事物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道理, 学会认识事物必须坚持辩证的观点、分清主流和支流等。进而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问“你是如何看待当前出现的腐败现象?”。这样的分步设问、分层设疑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学习的实效性和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我们如果在课案编写中设计的问题难易适中、表述清晰、层次分明,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规律和探究能力, 就能给学生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学会知识、锻炼思维、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宫丽霞.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成材—实施“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J].辽宁教育, 2014 (22) .

[2]王敏.浅谈“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改革模式[J].新课程, 2010 (12) .

上一篇:草场利用下一篇:常规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