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的效率

2024-10-19

生产管理的效率(精选12篇)

生产管理的效率 篇1

摘要:世界经济在全面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 一直处于积极进步的状态, 不仅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消费者的需求也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相应地, 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思考并优化管理方案是所有企业应该也必须进行的活动。本文首先将会分析现行生产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然后相应地提出优化措施并进行效率管理分析。

关键词:生产管理,优化方案,效率管理

一、现行生产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管理构成不合理

我国的企业发展只有短短的数十年, 在各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这些缺陷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生产管理, 我国的企业大都借鉴国外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虽然在段时间之内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管理系统和进行顺利的管理活动, 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 企业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 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企业生产管理的一些弊端就会显现出来。生产管理构成不合理就是其中主要的弊端之一。生产管理构成不合理, 很有可能导致企业的管理速度跟不上企业的发现速度, 信息传递缓慢、应对不及时、执行不到位等等都是频发的问题。生产管理中的这些问题会导致企业的管理不全面、生产成本增加、发展方向出现偏差、制度繁琐, 以及人为因素干预严重等等后果, 从而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幅度下降, 企业的生存质量不断弱化, 最终导致企业走向低劣甚至衰落。尤其是对于我国一些传统企业来说, 企业的管理机构设置较为冗杂, 市场反应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减弱, 不能在客户和生产活动中找到一条有效的管理途径, 因此企业应该思考如何才能够提高生产管理的质量。

(二) 缺乏有效的生产管理方法

我国企业生产管理起步较晚, 在发展初期偏向于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和我国市场经济的环境的变化, 这些人云亦云的管理方法势必会水土不良, 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传统的生产管理方法主要是在质量、效率和适应市场等方面存在问题。传统的生产管理方法比较依赖人工, 即所有的管理工作都由工作人员完成, 这样虽然可以增强企业的管理控制力度, 但是很容易降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信息在人和人之间传递, 难免会因为人为的因素而降低信息的传递速率和准确率, 外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 企业制定应对决策时就会显得落后而被动。除此之外, 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 因此生产管理模式要适应企业本身的特点, 但是一些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只是一味引进看似先进和科学的管理模式, 反而没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生产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

(一)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管理质量

如今世界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技术时代, 企业应用计算机手段来进行生产管理, 不仅可以省去大量的人工成本, 还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最终使生产活动能够为企业创造出大量的财富。在企业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生产管理初期, 可以引进现成的计算机管理软件, 将各车间、各部门的生产指标依次录入, 然后对每一项进行自动化监控和处理, 并对指标的完成程度做出评估, 从而夯实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在企业的信息化发现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 就可以针对自身的生产特点进行计算机软件的研究, 将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能够信息化, 尤其是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 计算机软件将企业财政的各项数据按照生产规律进行处理和汇总, 以最直接的形式展示给管理人员, 帮助企业完成对财政支出的控制, 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因此, 企业应该切实搭建一套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企业生产管理体系, 从而达到责权明确、控制规范、机制灵活和管理科学的效果, 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此外, 企业还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档案制度, 将企业运行的每一个流程都储备起来, 以备在以后的运营中可以定期查看。

(二) 精简生产管理机构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生产管理层次多、机构冗杂和人员混乱等问题, 生产管理的各部门之间存在着许多沟通上的阻碍, 这就导致了企业所制定的决策在部门与部门之间流通缓慢, 管理人员责权不清楚, 企业监管机制不透明等等, 这些弊端严重拖后了企业的发展步伐, 使企业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市场的变化。因此企业必须对生产管理机构进行精简, 尽量减少管理层次, 降低人为因素对于管理的影响, 缩短信息在部门之间的传递距离, 尽量拉近两极管理阶层的距离, 使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通畅。这样当经济市场发生突发变动时, 企业就能够及时作出反应并调整生产计划, 降低企业的亏损和提高企业的收益。此外, 各阶段的管理机构也要进行合并, 使横向部门数量减少, 便于其进行沟通和合作, 同时也明确了管理人员的责权, 当发生错误时能够及时找到具体的经办人员并进行更改。赋予管理人员一定的自主权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合理授权更能够激发职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 提高生产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

虽然企业可以依靠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进行生产管理活动, 但是企业的运营主体仍然是人, 因此优化生产管理不可以将职员置之一旁, 只有管理人员职业素质得到了提升, 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才会更加高效。面对经济市场的瞬息万变, 职员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和新技术的学习能力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要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比如定期举办职业技能讲座, 聘请管理专家进行职业知识的传授, 帮助职员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技巧, 从而在现实工作中应用并提高整体生产管理的质量。当一个企业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员工之后, 在面对运营困难时才能尽快、尽好地找出解决办法, 而不是坐以待毙或者陷入混乱;在面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时才能够准确地做出调整来适应新的挑战, 而不是一味地固守陈旧;在面对企业的新成就时才不会沾沾自喜, 而是会居安思危, 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来面对未来各种不确定因素。

三、生产管理模式中效率管理的分析

企业不同的管理模式有着不同的管理对象, 效率管理的主体就是效率, 将效率作为一切工作活动的中心指导思想, 并用效率规律来统一职员的工作思想, 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准, 推进企业不断发展。更加确切地说, 效率管理是以组织效率作为宗旨进行的管理活动, 组织的管理流程、管理质量和管理结果都是其工作的重点, 良好的效率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加强企业对于人、财、物的控制和应用。

(一) 促进知识的传播, 建立学习型生产效率管理

当前, 我国大部分企业缺乏必要的知识管理体系, 大量知识财富被管理人员所忽视, 组织与组织之间知识不相通, 共享难度大。虽然这种弊端在短期难以现象出来, 甚至不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但是长期以往, 企业大量的文化资源被浪费, 职员被纯粹的利润吸引, 导致企业知识体系失效, 进而影响企业的长期、稳定地发展。企业知识体系的失效, 在很多方面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活动, 比如企业在投入资金引进项目却没有达到预期的市场效益;在选择生产技术时出现失误, 导致技术不能引用到实际生产活动中;没有企业自身的优势项目, 无法与同行业企业拉开距离等等, 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相应地重视, 那么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 控制和整合知识系统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 极有可能导致企业效率管理的失控。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工具, 它可以将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和经验互用, 使企业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二) 规范效率管理制度

效率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如何才能将效率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规范管理流程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效率管理的制度不规范, 那么管理就会出现偏差, 一些责任感不强的管理人员就会消极工作, 造成企业决策性失误, 更有甚者还会接受外界的腐蚀, 将企业的商业秘密透漏给对手, 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企业实施规范化的效率管理, 一方面可以杜绝以上弊端的出现, 一方面还可以提高效率管理的质量。企业将管理每一个阶段的流程以政策的形式做出规定, 要求管理人员严格遵守并执行, 这样当出现管理失误时, 可以迅速找出失误的方面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规范化的效率管理还可以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 减少人为破坏因素对对管理的影响, 使员工的失误率降低, 准确率和质量得到提高。

四、结语

生产管理模式的优化是企业在生产创造、自身经营和科学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的, 只有不断的改革, 才能跟得上经济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前, 我国市场已经将效率纳为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因素之一, 这大大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率管理的发展, 只有不断加强效率管理的职能, 才能给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苏恂.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24)

[2]吴璟.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优化探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1)

[3]杨晓菊.浅谈企业资源效率管理与发展[J].新西部:下旬·理论, 2014 (9)

生产管理的效率 篇2

Today, the Lifehack Expert team has shared their favorite productivity tools that increased their efficiency and made their life better. Look through their recommendations, try them out and comment with your experience and recommendations below.

KIRSTIN O’DONOVAN

Rescue Time.

This amazing tool tracks your activity on the computer and sends you a summary of how you have spent your time with the hours you did the past week. This is an excellent tool to identify your time thieves and improve your productivity because you are able to see where you are spending too much time and where you need to cut down. It also gives you a percentage of how productive you are. When we want to be more productive, the first step is improving the areas you are not so productive and this tool does all the hard work for you. A weekly summary is sent directly to your email.

PIOTR NABIELEC

FreeMind.

At work, it stores all my tasks in graphical and hierarchical form – projects with nested tasks, tasks delegated to others and allows prioritizing and summarizing very easily. Drag and drop, multiple colors, links and icons make things visual and quick to navigate through.

With just one look I have a great summary of what I am doing, why I am doing it, what is critical and urgent, what is the best thing to do going forward, all delegated tasks and how much I already accomplished this week.

I’ve been using it for years and it has proven its value!

VICTORIA CRAWCOUR

Wunderlist.

It’s an online to do list that comes in both desktop and mobile versions, meaning I can access my lists at work, at home and on the go. As well as being much more efficient than paper lists that I more often than not misplace, you can invite other team members (making it great for collaborative working), assign tasks to them, include due dates on your tasks to stay on target, add subtasks and even important notes. You also receive notifications when each task is ticked off, meaning you never lose track of a projects progress! I don’t know how I’d cope without it; it could organise even the most scatter-brained among us!

KETHA SUNDARAMOORTHY

10 minute rule.

It’s super simple. Every morning, I set aside just 10 minutes to start an activity. Lets say I want to write a book, I will set a timer for just 10 minutes and focus intensely on writing until it rings.

This technique is especially helpful for things you find hard or overwhelming to start. Like getting in shape. Just run in place for 10 minutes every morning until timer goes off.

The two benefits:

One, you only have to do it for 10 minutes, so your mind is less likely to make up distractions and excuses.

Two, if you do this without a break every day for a few weeks, JUST 10 minutes a day, you have established a new pathway in your brain. Now it’s a habit, something your brain will help you do without thinking or debating (like brushing teeth)

TRENT HAND

EMClient.

I use it to organize both of my email accounts in one section, keep track of all my calendars, and generally function better at getting back to people. It’s like Outlook, but free.

ANDY SMALL

OneNote.

I use OneNote in my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life to keep myself organised. It comes with the Office suite of tools but it’s often overshadowed by other productivity apps. While it has no OS X app it does have a web interface you can use in OS X.

ROBBIE WILLIFORD

Buffer.

It is my favorite tool for my social media productivity. I use it to post on my social media outlets in a smart way. I can maximize my reach and really hack into my social media potential in a simple and effective way.

MELODY M. AUSTIN

HootSuite.

It really is the best for social media productivity. I can watch popular topics in the industry and plan post days in advance. It’s great when I have projects for managing client profiles and my own profiles as well.

JOSH MEDESKI

Doit.im.

It is a lesser known GTD app. I use it to empty my brain, sort my projects, and set reminders for the furutre. It syncs across all of my devices, and the Doit.im team is constantly making the product better!

ANN SMARTY

Firefox “pinned” tabes feature.

I save any task as a pinned tab and I won’t remove it until it’s done.

ROB TOLEDO

Trello.

It’s by far my favorite way to stay organized on projects for both time management as well as outlining the project as a whole. It’s free to use and is definitely worth a shot. You can share boards with friends, coworkers, clients and bosses. Definitely changed the way I organize my days.

AARON MORTON

Get it done.

I have started using ‘Get it done’ task app, a task management software that allows me to easily see what i need to do for each project.

I find myself more creative when I have multiple projects running simultaneously. In order to make this work I have to Be very organised. This app helps me do that.

BOJAN DJORDJEVIC

Byword.

It would definitively be Byword. As a writer I spend most of my productive time in the writing app. The less time I spend in a task manager thinking, and the more time I spend in the writing app working, the more productive I am.

Byword is helping me move away from all the distractions that could potentially distract me, and keeps me in the writing mode.

Your favorite productivity tool should be the one that delivers you the most results. Pick one that lets you complete your primary task in the least possible amount of time.

HANNAH BRAIME

Things.

Things by Cultured Code for Mac and iOS has changed the way I manage my life. It uses David Allen’s “Getting Things Done” system to manage task lists, projects and areas of responsibility. I can schedule tasks, differentiate between work-related and personal to dos, and assign different tags to tasks to provide context, such as ‘errands’ and ‘offline’. It’s a great way of getting everything out of my head and into the cloud, leaving me with the mental space to focus on more exciting things!

JASON HNER

Feedly.

I can minimize the time it takes to sift through useless news and get the stuff that matters to me most all in one spot. Its easy to see all my favorite new content daily without wasting time browsing through hundreds of articles.

ROB BOIRUN

Bible+.

I’m not a preachy type person and don’t want to tells others what they should do. But for me, I just started with a few preset reading plans on Proverbs and this has really made my focus on things much clearer and with purpose. It’s really set my daily planning with a meaning that I have not found before using my own agenda.

MARIA BRILAKI

SelfControl

My latest “no more distractions” discovery: The “SelfControl” app for my Mac. Once I enable it I can no longer access websites renowned for their distraction effect…like Facebook. SelfControl actually allows you to choose which websites you want to block, so anything can go in the list – from Gmail to CNN.

I usually set it for 2 hours at a time. SelfControl has a countdown timer that is visible on my screen.

The (expected) benefit? Less Distractions + Increased Productivity. I avoid mindless browsing that just happens out of habit.

The (unexpected) benefit? Focus. Seeing the timer countdown makes me feel in “work mode”. For the next 2 hours, I’M WORKING!

MIKE BUNDRANT

BusyCal.

I am a Mac user and was not satisfied with the calendar app that comes standard, so I began my search. I am an NLP trainer and life coach, so it is critical for me to keep appointments clear and straight as well as manage multiple other projects involved with marketing my business.

BusyCal is a paid app, but well worth it. I color code my projects and deadlines right in the app. It syncs wherever I want to sync it. BusyCal also allows easy tracking of tasks, all in a simple, intuitive interface.

After trying a dozen or more apps, including interfaces that allow the client to choose their own dates for appointments, I have opted for the easy and simplicity of BusyCal to keep my appointments and tasks organized.

OHAD FRANKFURT

Any.Do

Without a doubt, the BEST to-do list app out there, but for me – its more than that. this app is my personal assistent, and helps me be more productive in my daily tasks, and because of its slick interface and fantastic user experience, it makes the process of geting things done – fun.

ROBBIE WILLIFORD

Lift.

My favorite tool is Lift, which is a habit-tracking app that allows me to have a daily checklist of things that I need to accomplish. It allows me to push myself in order to form the habits that are going to make me a better person. It holds me accountable every single day and honestly, I like that.

ZOE B

STING.

I use the STING method to increase my productivity.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interruptions waste 28% of a person’s day and this simple method allows you to minimise interruptions by improving your ability to focus on one task at a time.

The STING method entails the following steps:

Select one task

Time yourself

Ignore everything else

No breaks

管理沟通是提高效率的关键 篇3

关键词:管理沟通 方法和途径 工作效率 相互关系

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管理沟通是管理学中的一个分支,管理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为了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为了使人在群体中能够高效率地工作,就需要沟通。沟通的技能对所有管理阶层工作的功效都是很关键的。计划和实施的成功程度与沟通技能直接相关。

一、沟通的概念和模式

沟通的基本模式是:谁向谁说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根据这个模式,有三个沟通要素被认为会对信息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沟通者,内容,接受者。

就沟通效果而言,信息发送者是很关键的环节。沟通的信息发送者所发送的信息源的可信赖性、意图和属性都很重要。信息的内容可以用两种方法构筑出来。第一,利用情感诉求。第二,沟通可构筑在理性诉求的基础之上,接受者是沟通中的第三个重要因素。

个人的个性及他所处的群体都很重要,个性可从总体智力和需求倾向两方面来考虑。第一,具有较高智商的人,由于他们具有正确推理的能力,比智商较低的人更易受影响,这种沟通主要依赖于印象的逻辑论证。第二,具有较高智商的人,由于他们具有很好的批判能力,比智商较低的人更少受到影响。具有很强自尊心的个人更倾向于自己思考,而不会放任自己过分地受外界影响。个人所处的社会群体也会对沟通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当这种沟通违背这个群体的文化惯例时,表现尤为强烈。

二、沟通的内涵和途径

从沟通的定义中,可以得出沟通的内涵:传递、理解、符号载体等。沟通的实际运作可通过多种途径。口头沟通可能是运用最广泛的方式。文字沟通及音频、视频沟通在现代社会中是同等重要的沟通途径。

口头沟通:这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沟通方式。它是一种高度个人化地交流思想、内容和情感的方式。文字沟通:这种沟通方式是传递信息非常有价值的工具。特别是在面对很多人传递同一信息而且还需有一个永久存档时,这种方法尤其有用。沟通者可以精确地表达他所想传递的信息,并有机会在给接受者发送之前充分地准备、组织这则信息。文字沟通的其他问题有:不能得到即时的反馈,有关的部门没有机会对该信息进行讨论。现代通讯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但从个人化和说服力的角度来看,这种沟通的效果是有限的。音频、视频、通讯沟通:通过高度发达、高效的通讯、音频、视频辅助设施,使沟通变得更为有效,这种现象近年来日益增多。视觉感知是影响思想的一个很有潜力的工具。人们更易于理解并保留视觉印象而不是文字印象。由于人脑保留视觉形象的时间比保留语音文字的时间长,所以,现代通讯技术可作为一个极好的工具用来支持和强化其他形式的沟通。

三、沟通的风格

美国、北欧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其他英语国家是低维度文化的典型。这种文化中的信息扼要、清晰。文字和意义是独立的实体,可从其情境中分离出来。重要的是说了什么。人们的所说即所想,所想即所说。在亚洲国家多维的、高度情境的文化中,沟通是迂回的,表达方式和所处的情境变得非常重要。信息的理解不能脱离它的情境,以及说出这则信息时所处的环境,信息的真实意义就隐藏在这后面。美国人在一维的、低度情境中,直接表达他们的意思,可能会被高度情境背景中的人们认为是“粗鲁和莽撞的”。而日本的文化是多维的、高情境的,西方人可能又会认为他们保留了许多细节的信息,不直爽。事实上,日本人可能是不想过于直接,以免被人认为是鲁钝的和冒昧的。他们希望逐渐地了解你,并和你建立起个人关系,然后再谈生意。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大,也变得越来越有价值。例如,在田园经济的社会中,时间是以季节和月份来计算的。社会向前发展了,它开始以天为单位进行计算(如在农业社会)。到了工业社会,人们就开始以小时为单位来计算时间了。对一些更为高级的职业(如律师和医生),甚至是以分钟为单位计算的。随着时间价值上升了,直接利用时间的价值也上升了。作为一个普遍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就是金钱,它更倾向于使文化变成直接的、低情境的。然而,某些文化,如日本和法国,还会保留一定程度的多维性和高度情境,因为他们非常看重精细微妙的生活方式。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的跨国经营需要对沟通的文化背景进行研究,企业人必须根据不同的企业文化背景和企业的不同国别背景,熟练其沟通的方式和风格,实现顺畅地沟通,增强自我的竞争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与效果。

生产管理的效率 篇4

当今社会信息化在提高生产和办公效率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单位花巨资建设信息化设施, 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和办公效率, 创造效益, 使用者却因计算机操作的隐蔽性、多样性、丰富性和趣味性导致了网络行为无法自律。网络聊天、玩网络游戏、浏览不相干的网站、在线听音乐、在线看电影等行为的发生, 造成办公效率低下, 影响上网速率, 增大了网络病毒的感染几率, 网络维护、管理成本高居不下。因此, 上网行为管理便被人们提上日程

一、网络管理混乱化的调查

根据Dynamic Markets Limited对全球办公室上网情况的调查:在上班时间, 中国员工每周比其他国家多花7.6小时来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玩游戏、P2P下载或在线媒体;中国员工上网下载音乐的时间比拉美国家高16%;上网进入聊天室和玩在线游戏两方面花费的时间分别比其他国家高约8%和12%;在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 只有26%员工在工作场合浏览个人信件, 而在中国, 这个数字则是60%!

过去, 中国员工通过与同事闲聊、煲电话粥来打发上班时间。而日益发达的互联网让员工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网上购物、与好友聊天、下载手机铃声、在线欣赏音乐、下载电影、收发个人邮件、在论坛上抛砖灌水……只要员工有兴趣, 他们就能在上班时间尽情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乐趣。

员工沉迷在互联网带来的诱惑之中, 有限的网络资源却被不断蚕食和破坏。中国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网络出口带宽不足10M, 更多的机构甚至与其他组织分享1M的ADSL线路。在资源紧张的前提下, “下载”却是很多员工上班后的第一个工作, 来到办公室后, 他们自觉地打开了迅雷、电驴、BT等下载工具, 一边娴熟地下载大量的电影和软件, 一边抱怨网速太慢、影响其正常工作。在网速问题难以解决的情况下, 技术部门只好申请更多带宽, 这无疑给组织增加了运营成本。中国的带宽资源本身就不丰富, 再加上员工在网络上下载影片和软件、在线观看视频等行为, 导致已经有限的带宽变得更加贫瘠。

二、实行网络行为管理的必要性

网络行为管理通过对互联网访问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 可以有效避免人们在上班时间聊天、打游戏、炒股, 影响工作效率。据统计, 最占用网络资源的应用主要是文件共享和在线视频。而我们可以对P2P工具和在线视频网站进行管理, 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封堵、流量控制。同时, 还可以分权限进行管理, 也就是针对不同的人, 设定不同的网络访问权限。可以说, 把这种应用管理好, 很多用户面临的“上网慢”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同时, 网络行为管理采用MAC与IP地址绑定的策略, 最大限度的杜绝了外来人员携带移动设备而占用本地单位带宽的问题, 从而避免了资源被他人占用和本单位局域网系统被他人从内部侵入, 并能及时准确的发现局域网中的中毒电脑, 及时的加以挽救。

此外, 互联网还给泄密提供了便捷的途径。通过邮件、BBS发帖、FTP、QQ/MSN, 员工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局域网中的机密信息发给Internet上的任何一个人, 还有个别员工通过互联网发送非法信息, 或在不良的网站上发帖, 这些行为也往往给其所在的单位蒙上了不白之冤。

网络行为管理可对员工上网行为进行强有力的监控, 利用它可以对访问网址及收发邮件等行为进行实时查看, 并可完整记录通信过程。发现有问题的员工, 能够及时限制其网络行为, 对重要的部门还可以进行特别的保护, 以防信息泄密。在员工进行涉及单位机密或者不允许的操作时, 能够马上发出警报提醒管理员, 并得到及时处理。

三、攘外必先安内--上网行为管理时代来临

网络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便捷, 同时也为员工提供了很多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的机会。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说, 都不希望自己的员工在上班期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甚至是在公司里干一些透露公司机密或违法的事情。

有句成语说得好,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 一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在非网络时代, 很多事情都有可视性, 因而在执行规章制度时更容易把握。而进入网络时代后, 如要更好地执行规章制度, 可能就要对员工上网所做的事情进行管理和约束,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提的上网行为管理。简单地说, 上网行为管理就是通过专门针对员工上网行为而设计开发的网络行为分析和管理工具, 帮助企业管理者全面了解员工上网情况和网络使用情况, 对与工作无关的网络操作进行限制或阻止。

上网行为管理是针对员工上网所做的事情进行监控及约束的, 因此它自然能为企业带来很多好处。首先采用上网行为管理方案能让企业管理者一目了然地“看到”员工在做什么, 这种监控方式也会让员工感觉时刻都处在企业管理者的眼皮之下, 就算是纪律性较差的员工也不敢太放肆。这样一来, 影响公司网络速度及网络安全的事情少了, 也就会让公司业务更好地开展, 公司的网络安全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其次, 在上网行为管控之下, 企业更能产生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 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当然对于网络行为管理也有反对之声, 我们应当公正地对待。对于企业来说, 采用上网行为管理的目的是规范员工的上网行为, 使互联网真正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服务, 企业监控员工的上网行为也并不是为了窥探他们的隐私, 在企业开启涉及员工隐私的监控功能之前, 如果通告所有员工, 那么也无可厚非。

四、结语

提高仓库物资管理效率的探讨论文 篇5

2仓库现状调查

随着电网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及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的广泛投入应用,仓库物资及备品备件也随之增加。而目前,由于班组的物资管理比较混乱,在物资管理方面存在手工录入、数据分散、统计时间长,物资发生转移时在账面上不能及时反映,盘点工作量极大、信息反映不及时,物资堆放杂乱,重复购置,从而导致企业成本增加,物资查找困难,影响工作效率等问题。

3制定对策

针对造成仓库物资管理效率低的要因,经班组成员讨论得出症结所在,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关键在原有班组管理系统基础上搭建仓库信息管理平台,结合现有计算机网络通信,其专业管理范围覆盖仓库物资的出库入库、物资申报记录、物资出借记录、物资查询统计、物资报表统计、备品“下限提醒”、相关ERP管理资料等业务功能。

3.1根据仓库库存实际情况订制专用的货柜货架

班组需要根据自身仓库大小等特点,经过仓库实地勘察可利用空间,安排物资存放位置,并订制相应的货架(用于存放箱式物资)、货柜(用于存放普通较为杂乱物资)、小抽屉和九宫格(用于存放一些小东西,如水晶头、螺丝等)。

3.2根据不同的物资类型划分不同的库存区,定置存储物资备品

组织班组人员根据已订制的货柜货架个数及大小进行货柜货架编号排序和设定划分物资定置区。对仓库的库位进行科学编码,用条码符号加以标识,并在入库时采集库存品所入的库位,同时导入管理系统。仓库的库位管理有利于多品种仓库种快速定位库存品所在的位置,有利于实现仓库作业的效率。根据不同的物资类型划分不同的库存区,定置存储物资备品。汇总仓库物资并根据五种种类类型———设备、材料、备品备件、仪器仪表、工具———划分物资。仓库物资根据不同的物资及型号进行统计后按照物资本身体积及数量等要因,摆放至已编完号的定置区,并对各物资摆放的位置进行记录。

3.3采用电子信息系统及纸质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物资备品登记查找

在原有自主研发的班组管理系统内新增一个“仓库管理”模块。该模块实现了物资“新增”、“查询”、“修改/删除”、“导出Excel文件”、“备品下限通知”等功能。

4实施效果

金融管理中的效率与业务管理分析 篇6

关键词:金融管理效率;业务管理分析;邮政储蓄;案例研究

金融行业是计算机应用的龙头行业,其技术和应用水平在行业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到目前为此,金融系统的业务处理、管理监控、电子商务等各环节的信息化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而在此基础上应用的各种系统软件也成为支撑各银行运营的重要部分,因此IT运维工作的重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提高金融管理中的效率与业务管理是互相联系的,分析邮政储蓄相关案例发现,金融信息系统的运维管理不仅仅是网络方面的管理需求,更多的是业务服务方面的需求,即是需要全方面的IT运营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以提高信息系统的运转效率,为金融业务持续运行提供保障。

一、邮政金融业务的形势背景及金融管理中的效率与业务管理现状

(一)邮政金融业务的形势背景

中国邮政金融业务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邮政金融业务的发展,一些过去没有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矛盾逐渐突出。现行邮政储蓄机构吸收储蓄存款再转存中央银行、获取高额转存款利息(目前邮政储蓄的转存款利率为4.131%,而在中央银行连续降低利率之后,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利率已降为1.89%,两者相差近2.24个百分点)的做法,使邮政储蓄享受了“超国民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公平竞争,并引发了一些基层机构的违规操作;邮储与邮政搅在一起,为邮政提供隐性巨额补贴,不仅不利于邮政业务的核算,也不利于邮政部门职工专注于主业,延滞了邮政部门自身的结构调整。事实上,由于邮政储蓄已经成为邮政系统最具获利能力的部门,很多基层机构都将之作为“吃饭业务”大力发展,而邮政原有的业务能力相对削弱;因邮政储蓄未纳入金融监管体系,有关监管部门对基层邮储机构的违规行为难以监管。

(二)金融管理中的效率与业务管理现状

当前,金融系统的业务处理、管理监控、电子商务等各环节的信息化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而在此基础上应用的各种系统软件也成为支撑各银行运营的重要部分。我国的金融机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不仅仅是庞大的IT资源管理问题,更多是是数据中心管理问题,相比国外先进的大型数据中心,我国金融机构的运维管理水平不高,维护技术力量薄弱,整体上自动化和流程化水平较低,同时生产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反映出的现状就是我国金融行业IT建设水平整体偏技术性,但许多系统和业务流程是信息部门针对业务部的要求而定制的,业务子系统之间的耦合性、相关性和整体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也就是最大的问题是重开发、重建设,轻管理,轻规划。

二、邮政储蓄与金融管理中的效率与业务管理改进措施

(一)信息部门的服务效率是提高业务管理效率的基础

邮政储蓄的业务开展是以信息化服务为基础。在IT服务管理已经成为热门的时代,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更应注重调研,科学评估自身的资源和条件,运用先进的理念标尺,选择合理ITSM实施工具,进行规划布局,为打造其优良的IT服务流程和提供高效的IT服务而大胆实践。通过报表统计,系统运行情况分析等反馈可以实时查看系统运行状况,和受理业务部门IT请求数量和最终处理结果。这确保了金融机构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服务相挂勾,提高了工作的考核度和量化效能作用。因此金融机构也将注重对优质技术人员的培养,通过信息部门的服务流程和规范,为技术人员提高了稳定的运维环境,有助于信息部门为业务部门和最终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IT服务管理同样为金融机构节约成本,提升信息部门服务效率提供了解决办法。通过对IT服务价值的量化,即对流程化运作中的工作量以及每个岗位所完成服务量的量化,可以实现提升技术人员工作效率,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有助于信息部门由传统的资源管理方式向随需应变的业务管理方式转变。

(二)完整的方案和运维实施办法是必要的

信息化服务的质量决定服务质量。以维护客户业务系统以及建立IT服务流程管理制度为宗旨的ITSM就成为最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ITSM的解决方案可以彻底改变我们金融业的信息系统管理问题,通过ITSM提供一整套创造服务、管理服务的方案,为信息部门能更好地服务于业务部门提供了工具,也可以切实优化金融机构的IT管理质量和效率。对于金融行业来说,主要是三方面要素:建立建全标准流程监控IT服务的运行状况;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对其服务负责;技术人员的高水平确保信息部门提供服务的优质高效。这三大关键性成为ITSM解决金融行业运维管理问题的重要法宝和利器。在ITSM框架范围内,服务就是最高宗旨,因此信息部门的首要职责就是通过建立完善的IT服务流程,为业务部门以及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业务服务。简单来说,就是要求信息部门以服务中心、以流程为基础、以客户满意为工作的全部重心所在。通过ITSM管理方法,让金融机构的IT资源发挥最大交通,并帮助IT部门由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变。

(三)效率意识要真正融入其日常运维管理工作

效率意识是效率提升的关键。金融管理中的效率与业务管理需要效率意识加以支持。目前我国的IT运维厂商很多都能解决网络运维层次的问题,但上升到运维流程方面的并不多。金融管理中的效率与业务管理分析需要综合考量,特别是在邮政储蓄服务相关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尤其如此。按照ITSM标准方案去执行它的流程,能保证IT流程不仅仅企业的一项管理措施,而是真正融入其日常运维管理工作,成为金融机构信息部门日常执行的内容。金融机构需要按照既定信息化规划对管理系统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只有确保IT运维流程能真正符合自身机构的系统状况,不断改进优化,才能形成最适合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流程化系统。

四、结束语

通过对金融管理中的效率与业务管理分析来看,当前邮政储蓄亟需进行改革创新,实现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常冬梅.我国金融租赁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7,(2).

提高病房护理管理效率的策略 篇7

1 做好人的管理

1.1 护士长自身的管理

作为护士长, 首先要作风民主,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要求别人不要做的事, 自己首先不要做;学会换位思考, 要从护士的角度考虑问题;广泛听取护理人员的意见, 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其次护士长在平时工作中抓实事, 专心本职。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干好自己的事, 二是不干护士能干的事, 除非护士不能干, 可以帮干。因为如果护士长整天忙于具体治疗、护理, 根本没有精力做管理, 而且时间一长, 护士就会认为护士长是应该顶班的, 最终导致管理工作很被动。

1.2 对护士的管理

1.2.1 调动护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临床护理工作中, 护士长不能只看护士的优缺点, 要把护士作为资源看, 这样才会觉得有很多可用之人。根据护士的性格、特长和能力, 分派他们负责各方面护理工作, 同时要注意挖掘、发挥他们的创新思想, 让护士参与病房管理, 以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例如给工作认真负责、年资高的护士分管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安全管理等各组质量检查和记录;对个性强、表现欲强的护士, 让其带教, 进行操作表演、讲课;对技术操作能力强的护士, 让他负责技术操作培训和考核工作;让本科毕业的护士参与教学, 这样既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 也体现了护士自身价值。

1.2.2 运用激励机制

运用激励机制对提高护士的积极性非常重要, 前提是必须公平和公正。在护士长有限的权力范围内, 可利用的激励资源有奖金、推荐晋升、派出进修学习、评选先进等。对那些工作认真负责、护理质量好、专业上有突出成绩、得到病人普遍赞誉的护士, 采取提高奖金、表扬等;对有科研课题、发表文章的护士给予奖励, 争取给他们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对学历高、有能力者重用, 不论资排辈[2]。

1.2.3 对年轻护士管理

现在年轻护士较多, 年轻人存在着“娇”“骄”两方面的缺点, 工作中自觉性和吃苦耐劳精神欠缺, 心情较急躁, 做事粗心大意, 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但是年轻人可塑性强, 只要注意教育方法, 很容易让他们成为好护士。因此工作中要注意新老搭配, 对他们平时工作随时要注意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该批评就批评, 而且有时需严厉批评。经常找护士谈心, 加深与护士的感情联络。另外, 要学会表扬护士。

1.2.4 人性化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

首先对护士采取人性化管理的方法, 比如对护士工作中的失误, 采用鼓励性批评, 用理解、同情、关爱的思想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鼓励护士正确面对发生的差错, 从中吸取教训。在为护士安排工作时, 要适度给护士一定的自由。其次当人性化管理达不到目的时, 就要采用制度管人。护理管理上应采取“零度宽容”的方法[3], 真正负责的、有效的管理必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折不扣、近乎刻薄的“零度宽容”, 反之, 就不可能有万无一失的质量和安全保证。特别对不自觉、不认真的护士, 使用科室各种规章制度、奖惩条例来管理, 给护士适当制造危机, 如采取口头批评、个别交谈、扣罚奖金、待岗等形式帮助其提高认识, 纠正不良行为。

1.2.5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加强护士的凝聚力

护士长要在科室内部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提醒护士要学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有矛盾要立即沟通, 冷静思考, 运用“6 s变革情绪” (即想发脾气先待6 s后再发, 经考虑6 s可能会改变主意) 可收到很大效果;给护士灌输团队精神和自愿原则, 强调科室人员团结的重要性。科室护士出现矛盾, 根据程度的不同采取个别交谈、小会提醒、护士会重点讲等形式, 及时正确处理矛盾, 淡化矛盾。

1.2.6 注重护士业务水平的提高

经常组织护士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 以拓宽知识面。采取考试、考核、以老带新的方法。护士长可利用晨间查房时提问护士有关专科知识或抢救知识。同时每月进行专科培训, 每季度请医师或者高年资人员为护士讲课, 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操作、工作能力。对不同年资护士, 进行分层培训、继续教育培训。

2 重视护理质量管理

2.1 建立病房护理质量控制小组, 合理授权

科室成立以护士长为主, 3名或4名主管护师、护师或高年资护士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实行护士长—质量管理人员—护士三级互控与自控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达到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 每月对科室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不定期检查记录。另外, 护士长作为基层一线的管理者, 要把握自己的管理角色, 学会正确授权, 注意只能授职能权, 不能授控制权, 控制人的权力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如排班权力、奖金分配权等。

2.2 落实环节质量控制, 抓关键环节

2.2.1 病人环节

重点监控新入院、危重、疑难、大手术后、特殊治疗、有医疗纠纷倾向的病人。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勤看病人、勤问病情、勤查病体、勤巡病房。推行“四看、五查、一巡视的护理”交接班制度。“四看”即看交班本、看医嘱本、看体温本、看各项护理记录是否完整准确、有无遗漏或错误;“五查”即查新入院、查术前或检查准备、查危重、查大小便失禁、查大手术后病人的各项处置是否妥善、及时、齐全;“一巡视”即对重危、大手术后及病情有特殊变化的病人, 交接班护士共同巡视, 进行床旁交接。护士长提前上班巡视病房, 了解当班护士对病人的病情是否全面掌握,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另外对文化层次高、离休人员、老干部要特别注意服务态度、解释沟通。对有轻生念头的病人, 详细向家属交代有关注意事项并让家属签字。对外出、外宿病人, 将离院风险及责任告诉病人并让病人签字。

2.2.2 护理人员环节

重点监控新毕业、新上岗护士及进修实习人员、责任心不强、技术较差、生活中干扰因素大、思想情绪不稳定的护士, 做到重点交代, 合理搭班, 倡导相互提醒、相互监督, 弥补工作中的缺陷或漏洞。对责任心不强, 观察病情不仔细, 交接班、夜间查房走过场, 不到病人床前察看病情的护士特别要注意, 不定期抽查护士值班工作情况。

2.2.3 时间环节

重点监控各种高危时段, 如每日10:00~15:00、节假日、夜班、交接班、工作忙、人员少时, 护士长应根据工作量弹性派班, 同时应注意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搭配。

2.2.4 技能操作环节

重点监控输液、吸氧、吸痰、过敏试验、抢救操作配合、标本采集等操作, 做到技术娴熟, 流程规范。

2.2.5 关键设备

对急救物品如氧气、吸痰器、监护仪、呼吸机和抢救药品, 实行专人负责, 定点、定量放置, 定期检修急救仪器性能, 力求急救物品完好, 处于应急状态。制定专科仪器操作程序卡, 并挂于仪器旁, 实行科室物品质量问题的报告制, 要求谁发现仪器、物品有问题, 谁及时报修, 并汇报护士长。

2.2.6 关键制度

随时检查护士是否按查对制度、医嘱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抢救制度、护理文件书写制度等核心制度落实工作。

2.3 护士长查房

工作中做到五查房, 即晨间查房、上午、下午下班前查房、业务查房、平时行政查房。通过业务查房对专科护理提出指导性意见, 对年轻护士进行专科知识或相关知识的提问, 加强和巩固他们的专业知识, 提高业务水平、行政查房是护士长深入病房, 听取病人反映护士的业务水平、服务态度、环境设施存在的问题, 病人的需求和意见等。护士长通过查房能充分掌握病房的动态变化, 了解病人的思想状态, 检查护士工作落实情况。除了每天的常规查房外, 平时注意选择一些要求高、情绪大、护士反映难沟通以及在治疗过程中有问题的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 了解产生意见和情绪的原因, 除做好解释外, 对护士工作不到位的及时道歉, 化解护患之间的矛盾。

2.4 细化并规范护理过程管理

护士长负责护理人员的质量控制, 工作中每个人、每个班次、每个环节都按要求、按标准去做。把好“五关”即医嘱关、查对关、交接关、护理文件书写关、特殊检查治疗关。对倾向性问题做到“三预”, 即预见、预查、预防。平时注意将给药、抽血和压疮问题作为临床护理风险防范的重点, 因为这3类工作是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 分别占12.5%、11.1%和9.7%, 占全年护理风险事件总数的33.3%[4]。加强护理文件的书写管理, 特别要检查危重病人、特殊病人的护理记录是否完善, 护理措施是否到位。制定《专科护理记录书写规范》, 规范专科护理观察的重点、范围和记录的频次。针对医院有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 制定《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 以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立即调动护士人力抢救病人。

3 量化考核, 绩效管理

在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 护士长要通过各种考核方法来确保目标的实现。因此, 制定岗位量化考核标准和考核评定实施细则, 对所有护士每月进行岗位职责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护士的职业道德和礼仪、工作量、工作质量、个人成长等。年终对各级护士、护士长进行考核, 具体内容包括护士的仪表、劳动纪律、每月完成的工作量 (护理量、夜班数) 、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各项考核成绩、护理差错及缺陷的次数、发表文章等项目, 都设置相应的表格进行逐项记录, 作为评价每位护士综合业务的客观依据。通过岗位量化考核的实施, 可提高护士工作的主动性、责任心及护士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力。

4 进行质量反馈控制, 做到持续质量改进

每月对科室各种质量进行检查2次。每月召开全科护士会, 反馈护理部和科室质量检查情况、护士长行政查房中病人反映的问题。分析护理过程和环节, 评价、监测护理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如当护士出现差错时与护士共同分析原因, 是管理制度不健全还是有制度不执行;是护士责任心不强, 还是护士的技术能力不高。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后, 采取相应对策, 制定预防和纠正措施, 从而进一步修改科室的相关管理规定, 达到质量持续改进, 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

综上所述, 要提高病房的管理效率, 最主要的是要重视对护士的管理和护理质量管理, 护士长要懂得用人的技巧, 要注重护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要善于使用管理策略去创造和维持一种有利于调动积极性的工作环境, 使护士能够愉快地工作, 才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冯下芝.谈现代护士长的管理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4) :301-302.

[2]尹郗超毅.激励方法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6, 20 (9C) :2510-2511.

[3]尹英, 包纯安, 刘英.我国护理管理的进展[J].中国医院管理, 2003, 23 (3) :46-48.

生产管理的效率 篇8

关键词:精益生产,生产效率,改善

1 精益生产的起源及在国内发展趋势

1) 精益生产起源。精益生产首创于上世纪50年代的日本丰田公司, 1990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国际汽车项目组的研究者John Krafoik给日本汽车工业的生产方式起名。

到70年代, 丰田公司的大野耐———运用精益生产方式, 大大提高了公司的交货期和产品品质, 由此精益生产方式广为推广。

精益生产 (Lean Production, LP) 又称精良生产, 其中“精”表示精良、精确、精美;”益“表示利益、效益等等。

精益生产就是及时制造, 消灭故障, 消除一切浪费, 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 精益的“精”就是指更少的投入, 而“益”指更多的产出。

精益生产就是通过人员组织、系统结构、市场供求和运作方式等诸多方面的生产流程, 使制造系统能很快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它是一种通过在整个过程消除所有浪费而取得显著而持续改进的一种管理模式。精益生产的特色是“多品种”、“小批量”与传统的大生产方式不同。

2) 国内发展趋势。企业如何降本增效, 合理地利用资源, 提高生产效率, 满足用户需求, 精益生产管理就是一种重要的管理途径。

一是企业针对投入产出率, 分析各工序中的过程管控, 对出现的影响生产效率的瓶颈提出切实有效的改善措施, 降低成本, 提升企业效益, 二是通过推行精益生产管理模式, 减少各工序中的浪费, 生产不均衡及过量等问题, 缩短了加工周期, 增加企业效益, 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已迅速风靡全球, 并在全世界掀起了精益管理的热潮。

中国精益生产的探索与实践起源于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1978年, 派出以厂长为首的专家小组去日本考察学习, 1981年, 大野耐一到一汽授课, 8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精益生产, 取得丰厚成果。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学术界与生产企业也掀起了学习、研究与实施精益生产的热潮。

2 利用精益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法

2.1 基本思路

通过D (定义) ———M (测量) ———A (分析) ———I (改善) ———C (控制) 五个阶段持续改善。

2.2 具体方法

1) 定义阶段。a.现状分析;b.财务收益分析;c.实施风险评价;d.现状把握及目标值设定;e.高级流程图和流程分解图制作;f.流程图分析及项目快赢机会识别。

2) 测量阶段。主要是对加工时间进行统计, 通过对流程图的分析, 确定每个步骤的输入、输出变量, 并对输入变量进行定性分析。

3) 分析阶段。主要对研究对象和可变数据进行分析筛选, 以发现可以进行改善的因子和无价值可控流程。a.对工序的附加值进行分析。b.对工序能力进行判断 (用FMEA失效模式分析法) , 并发现可改善的因子。

4) 改善阶段。a.拟定改善计划;如有无可省略的工序、有无重组和简化的工序、各工序是否可以标准化、工序是否平均化等。b.对改善因子做出改善措施及改善前后对比。

J IT是一个不断改进的动态过程, 它需要企业进行持续地改善, 才能达到既定目标。附图1

5) 控制阶段。主要对改善过程中重点改善的因子和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具体控制。

a.拟定控制计划 (包括控制项目、内容及责任人) ;

b.利用精益生产相关工具及表格 (如《入库物料检查表》、《工装定期检查表》、《调备点检表》、《作业要领书》、《异常处置要领书》、《工序检查表》、《生产管理看板》、《成品检查不良发生状况表》、《废品发生记录表》、《刀量具更换、设备修复后质量确认表》、《控制图》等确保:供应商S———输入I———生产过程P———输出O———客户C的全过程的生产效率稳定。

3 精益生产方式的推进步骤

对市场的需求数量和种类两个方面需求变化的适应需要实现两个中心要素才能达到, 那就是及时和自动化, 这两个要素就是支柱。两大支柱是指:一是所谓“及时”就是在必要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产品。二是所谓自动化, 可以理解为对不符合条件的产品进行自动监视管理的机械设备, 它能够阻止次品从前工序流向后工序, 以此来支持及时的生产。

两个要素就是:一是少人化, 适应工作变化灵活, 变化操作者人数的减少。二是创新创意, 靠操作者、管理者的合理化建议进行改善, 或称之为创新创意活动。

3.1 精益生产方式的实施手段

首先要进行工序分析, 确定生产能力, 从工艺路线的安排是否合理, 设备的工艺布局是否合理, 物流同转是否通畅, 生产、装配线的布局是否科学合理, 其次组织操作者进行生产能力的核定, 并检测每道工序的实用工时, 如果每日的生产数量, 生产节拍是固定的, 则每一条生产线均按统一节拍进行加工, 如果生产数量有变化, 生产节拍也随之改变。

精益生产管理方式注重作业顺序, 作业工序是指操作者加工产品时, 从原材料向产品依次变化的过程, 安包括周转运输, 在机械设备上的安装、拆卸、检查等。

如果不遵守操作顺序, 就会使忘记加工或安装错误的产品流向后工序, 机械破损, 生产线停止等情况发生, 不合格的产品流出后被招回。

3.2 现场所应具备的生产方式 (标准作业)

1) 标准作业。所谓的标准作业是指:为了进行标准作业而规定的各种标准, 如热处理对材料进行处理的温度, 时间、冷却液的种类等, 还有机械加工时的车刀的形状、切削用量, 切削液等。标准作业是为了加工出达到技术要求的产品质量, 为操作者在加工中起到指导作用。

标准作业的三个要素:标准作业是现场进行高效率生产的基础, 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就要考虑到标准作业, 作业执行的条件, 有效的组合物, 设备和人。

生产方式将这种组合的过程称之为作业组合, 这种组合汇总起来就是标准作业。标准作业有下面三个要不素构成缺一不可, a.以需要数确定TT (周期时间) ;b.工序的流畅化 (作业顺序) ;c.标准持有量 (后工序领取) 。

2) 标准作业的制订。步骤1:观测时间;步骤2:制订工序能力表;步骤3:制作标准作业组合票;步骤4:制作标准作业票。

标准作业票:它是以作业图的形式表示每个操作者的作业范围, 应填入标准作业三要素及检查品质, 注意安全等符号。并将此表挂在生产线明显处, 让所有人都了解生产线的作业状况。它是管理的工具和改善的工具。

3.3 现场的管理与改善

物的方面:推行各工序的同期化。这样做可以消灭代加工品的停止, 缩短加工周期。人的方面:操作者承担多工序的工作, 为此操作者必须是多技能工。设备方面:采用按工序顺序配置设备。减少了操作者多余的动作浪费及没有附加值的作业。

建立有效的计划控制系统, 在生产管理中运用“看板管理”的方法, 严格管控在制品的流动, 确保每工序按时、按量以100%合格品转下工序, 为此要确定好各工序人员的定编, 合理布置设备和工艺路线, 缩短零件的周转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 配备好工位器具, 确保零件按时依次统一节拍送到各个需要的工位, 确保精益生产方式的有效实施。

4 建立持续改进的文化

所有活动的改善, 都要有固化。把改善的思路提炼出来, 总结出来。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 精益生产管理需要深入化、持久化, 将这套方法固化下去, 坚持下来, 做到由表及里, 深入下去。做到全员参与, 自主改善的氛围。

1) 需要管理者的关注和带头参与。

首先管理者要转变观念, 由原来的技能型变成知识型, 由原来的经验型变成管理型人才。

其次, 关注事实。精益生产管理要求管理者关注事实, 关注数据。

三是管理者要做到以人为本, 公司要制定激励制度, 如对QC活动, 优化工艺流程、进行设备技改、品质攻关、合理化建议、通过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七大浪费 (多余加工、多余动作、等待零件时间、库存、运输、生产量过量、质量缺陷) 降低了产品成本等取得实效的员工根据贡献大小给予一定的奖励。让员工释放正能量。

四是通过学习提高自己, 要及时关注影响生产效率提升的四大瓶颈, 如物料脱节、计划不准、交期难保、协调不畅等, 还要掌握管理思路、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管理技巧, 提高管理含量、技术含量, 即提升情商。

2) 加强多技能人才的培养。对操作者制定技能培训计划表, 分理论培训及现场实际操作培训, 理论培训应针对各工序、工位的技术质量要求, 作业指导书, 检测指导书等内容进行培训, 实际操作培训应对设备的操作规程、工装夹具、检具的实际操作 (装夹、拆卸等) 进行培训, 培训后还应进行考核评价。

以备多技能人才的储备和任用。企业管理中, 从员工的行为可以看出作为企业管理者需要提升的地方, 企业只有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 才能培养出精英团队, 必须把精益生产管理的方法带到一线的干部和员工中, 在工作上精益求精, 通过管细, 达到管精的目的。

工人是企业生产的独立细胞, 班组是企业生产的最小单元, 只有把各个独立细胞激发出最佳的活力, 并组合成最佳的结构单元, 才能实现企业生产制造的最好结果。

5 结语

企业应当注重品质管理、效率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精益生产方式是对生产制造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的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 对外可以按用户需求准时交货, 对内可以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准时、均衡、协调配套, 减少浪费, 是为公司带来利润的有效方法, 它是以降低成本为目标, 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就要彻底消除无附加值的步骤和无用要素 (过剩的库存和多余的人员等) , 对发现的问题点进行改善, 缩短产品的生产加工周期, 从本质上说就是为了获得利润, 使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 注重消除浪费, 降低变异。精益生产就是企业追求完美和实现卓越的过程, 它已经成为决定未来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和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武振业.生产与运作管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2]王德中.管理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3]克.吉多.成功的项目管理.机械出版社, 2005.

[4]龚益明.现代质量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5]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生产管理的效率 篇9

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对应不同的社会公共事务, 可以细分为国民经济管理、文化教育管理、军事管理、司法管理、民政管理和外交事务。本文讨论的是行政管理中的国民经济管理的效率问题。行政管理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获得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比率关系。

市场运行公平属于规则公平, 即市场竞争主体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项活动的规章制度公开透明, 不允许某些人通过对规则或程序的控制而谋取不当利益。规章制度的公开透明是防止某些人破坏规则并从中渔利的有力保障。

二、二者统一性问题

1. 行政管理效率具有客观性。

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价行政管理效率高低, 可以通过定量分析对比得来, 通过数据说明效率高低, 数据是客观的。 (2) 行政管理效率的效果可以用社会效益进行考察, 而社会效益也是可以用客观数据进行总结的。 (3) 行政管理效率还表现在行政管理制度上, 而管理制度的优劣可以通过管理学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 也是客观的。综上分析, 行政管理效率是客观存在, 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之后的一种客观事实。

2. 市场运行公平具有主观性。

体现在以下方面: (1) 面对数量众多的市场竞争主体, 行政管理提供的社会服务功能很难尽善尽美, 些微纰漏即可能使部分市场主体感觉制度不够公开透明, 在这个信息传播飞速的时代, 个体的这种不满在网络上的扩散速度、被网民的认可度之高都是有例可循的。 (2) 行政机关内部或者内外部结合的利益集团, 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完全消除, 因此完全排除利益集团给市场运行造成的不公平的可能性很低。 (3) 每个市场主体对市场运行不公平的容忍度是不一样的, 因此市场个体对市场运行的公平感受不同, 形成市场运行公平的评价标准难以明确表述。

综上所述, 市场运行公平有较强的主观性, 是每个市场主体对行政管理公平感受的加总, 反映的是市场主体对行政管理带来的社会资源分配的满意程度。

3.

经济学中将消费者对消费行为的满足程度称为效用, 以效用衡量消费某种产品带来的心理满足程度高低, 效用越大, 心理满足程度越高, 效用越小, 心理满足程度越低。如果通过市场主体对行政管理形成的社会资源分配结果的满意程度, 评价市场运行公平与否, 用效用衡量这种满意程度高低, 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在这一公式中, 市场运行公平和性质管理效率具有了统一性。

三、促进二者统一的讨论

1. 影响行政管理效率的因素。

本文以行政审批为例, 讨论行政效率的影响因素。以最有代表性的营业执照审批来说, 一般营业执照是本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 如果办理过程遇到在一些媒体上暴露的波折过程, 涉及的影响因素前面5项都有可能, 比如审批前置程序, 如果行政机关之间不能协调办公, 前置程序可能会成为部门之间推诿的理由, 这涉及到的是行政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由于办理程序复杂, 应该由行政级别较高的工作人员负责一站式办理材料的统一解释, 而不应由具体办事人员向申办人士各个说明, 还经常面临前后不一致的情况, 这涉及的是行政职位的职责设置是否合理;如果申办人员由于不很清楚申办营业执照的材料导致出现问题, 审批机构能否给予及时方便的帮助, 而不是漠视不理, 涉及的是行政管理是否科学、行政人员素质如何, 以及在工作中遵循的原则是否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一个很小的营业执照的行政审批环节, 事实上可以反映出工商行政部门的行政效率高低问题。

2. 促进市场运行公平的措施。

(1) 增加政府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比重, 降低政府直接参与社会资源分配的比重。一是坚持不间断进行改革行政审批制, 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可以把相当多事项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或备案制;二是持续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精简机构, 科学划分政府机构职权范围, 加快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步伐;三是通过各种方式 (进修或考核) 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尤其是行政部门之间综合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 注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科学预案降低行政管理漏洞出现的概率。 (2) 建立竞争有序的统一市场体系。现阶段, 我国市场体系存在诸多有待改进之处:一是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尚未真正建立, 资源在地区之间按照市场机制进行流动的比例较低;二是广泛存在的行业保护、地区保护、行政垄断等现象, 严重降低了市场竞争性, 而市场机制恰恰是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资源配置的;三是失信、欺诈、恶性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盛行, 市场秩序混乱有待整顿;四是各类市场发展不平衡, 商品市场发达但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而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等资本市场发展滞后, 跟不上经济发展, 不能为市场主体更好地提供发展所需各种要素, 制约了商品市场的更高层次的发展。 (3) 市场主体的诚信守法和行政工作人员的履职担当并重。一是坚决消灭“官本位”思想, 行政工作人员无论职务高低, 都应形成依法行政、依规行政的行为习惯。二是政府切实执行社会服务职能, 提高公信力, 有利于市场主体诚信守法的良好行为向的建立。三是科学行政、科学治理社会, 对市场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承担政府应尽的职责和责任。

四、总结

行政管理效率和市场运行公平具有统一性, 较高的行政管理效率有助于提高市场运行公平程度, 表现在市场主体对市场运行的公平感来自于行政管理带来的社会资源分配结果的满意程度。政府通过采取相应措施改进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将会提高市场主体对市场运行的公平感, 使之自觉诚信守法, 降低行政管理社会的难度, 也是降低了行政管理的成本, 对于社会资源也会带来节约使用的益处。

摘要:在市场经济下, 资源配置的首选方式是市场机制, 政府应该是处于辅助地位。然而政府在通过自身行政管理实现市场公平时, 存在一个适度问题, 或者叫边界问题, 在界内, 有助于实现公平, 过界则于公平有害。本文通过对行政管理效率与市场运行公平的研究, 希望有助于找到政府管理市场经济的边界问题答案。

参考文献

[1]陈桂生.行政管理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1.

[2]李长安.制度上保证经济社会运行的公平性[EB/OL].深圳特区报, 2013-11-18.

[3]王玉珍.找到政府和市场关系准确定位的有效途径[EB/OL].南京日报, 2012-3-4.

生产管理的效率 篇10

关键词:低碳电力,生产效率,数据包络分析,主成分分析,低碳投入因子,低碳投入成分

0 引言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电力行业正经历着一场以低碳化为导向的深刻变革[1,2,3,4]。作为低碳电力研究领域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低碳电力综合效益及生产效率评估可在客观准确分析、计算电力生产、消费及传输各环节低碳效益的基础上, 对相关环节的低碳发展提供有效指导。

低碳电力效益评估的研究通常从两方面展开:其一是对电力系统单个环节或某低碳技术碳排放过程进行精细化建模, 例如评估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碳捕集电厂的电碳特性和低碳效益[5,6]、不同类型电厂和储能系统未来低碳视角下的效益[7,8], 以及电网及调度环节的低碳效益[9,10];其二是对电力系统整体低碳效益进行分析, 例如测评智能电网促进低碳发展的效益[11,12], 采用碳流理论对电力系统低碳效益进行量化计算[13]。利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 进行电网低碳电力生产效率评价[14]是着眼于电力系统宏观层面上的评估方法, 能够帮助决策者和低碳利益相关方辨识电力低碳化技术路线实施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合理的低碳能源规划和发展战略。然而, 传统的DEA模型在评估准确性和模型适用性两方面仍有不足。本文针对此不足, 借助低碳指标体系, 构建考虑低碳投入偏好信息的改进DEA模型, 对不同区域间低碳电力相对生产效率进行测算, 并分别从模型参数灵敏度分析和不同模型下测算结果对照分析两方面验证评估模型的科学性以及评估结论的准确性。

1 低碳电力效率评估新思路

1.1 传统超效率DEA模型

传统低碳电力效益评估模型建立在超效率DEA模型[15]之上。作为一种已成功应用于电网规划决策[16]、黑启动方案优化[17]等多领域的线性规划方法, DEA根据一组关于生产系统决策单元 (decision making unit, DMU) 的输入、输出观测值来估计该系统的生产前沿面, 在由不同评估对象组成的生产可能集的范围内, 判断各DMU是否达到效率最优, 并计算相对效率最优时的超效率值。一种经过分式变换及对偶变换后的输入型超效率DEA模型如式 (1) 所示。

式中:Xj=[x1j, x2j, …, xmj]T和Yj=[y1j, y2j, …, ysj]T分别为第j个DMU的m维输入量和s维输出量;S-和S+分别为m维输入松弛变量和s维输出松弛变量;λj为对应第j个DMU的权重;θ为表示DMUj离有效前沿面的径向距离变量, 也即该DMU的相对效率。

可见, 该模型在排除第k个DMU后的生产可能集内, 固定系统输出不变, 通过寻找最优权重, 使得系统输入尽可能减少以及使该DMU达到效率最大化, 此时的θ值表示该DMU的相对最大效益。

1.2 模型缺陷及误差分析

超效率DEA模型能够按效率值大小对各DMU排序, 但在效率值实际测算过程中仍存在非期望产出误差 (具体分析见附录A) 。此误差是在低碳电力生产效率的实际测算过程中, 由非径向松弛变量表征低碳投入指标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和信息冗余所产生。例如分布式电源通常采用清洁能源发电技术, 网厂协调配置工程常与高效火电机组改造同时进行, 因此, 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比例和高效火电装机容量比例两个指标分别与分布式电源接入率、网厂协调装置规模指标存在耦合关系。

事实上, 低碳投入指标间存在着普遍的相关性, 传统评估模型则忽略了这一关键因素, 带来了非期望产出误差, 影响低碳电力生产效率评价的准确性。

综上, 解耦低碳投入指标相关性、改进传统超效率DEA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1.3 考虑投入偏好信息的评估新思路

鉴于传统超效率DEA模型中的径向效率测算方式会带来非期望产出误差, 已不适用于低碳电力生产效率的精确测算和后续评估。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超效率DEA模型进行改进, 通过构造包含低碳投入偏好信息的常数因子和相对应的向量主成分, 替换原有的模型输入输出量, 重构优化模型目标函数。一个涵盖建模思路、模型建立与模型验证三部分的电力产业低碳生产效益评估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

可见, 该评估思路在评价不同对象低碳化生产带来的效益时只须关注“黑箱”前后的投入产出量状态, 支撑“黑箱”评估方法的理论基础是DEA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效益评估的前提是低碳电力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建立, 混合理论评价模型的数据处理和优化环节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评估模型的测评精度和运算效率, 而最后的模型验证环节又将通过多模型评价结果对比及参数灵敏度分析对本文所建模型的准确性给出定量评价。

2 主成分分析方法与低碳变量定义

主成分分析方法[18]在剔除指标内在相关性、进行指标体系内部解耦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19]。

当利用m维低碳投入指标体系测评n个DMU时, 建立的标准化正态分布矩阵如式 (2) 所示。

式中:zij为低碳投入量测值;i=1, 2, …, m;j=1, 2, …, n;z1, z2, …, zn为矩阵Z的列向量。

对矩阵Z进行求协方差阵、正交变换等主成分分析系列运算[20], 得到线性变换后的主成分矩阵Y, 如式 (3) 所示。

式中:Um×m为低碳投入因子矩阵;y1, y2, …, ym为由第1主成分至第m主成分组成的行向量。

对矩阵Z左乘矩阵U得到的主成分矩阵具有以下特性:任意两个主成分之间相关性为0, 任意一个主成分的方差等于矩阵Z的协方差阵相对应的特征值, 且随主成分序号的增大而递减。可见, 主成分分析方法将低碳投入指标体系内的变量相关性完全剔除。记主成分yi的方差为δi, 选取适当的显著性水平α满足0<α<1, 作为信息量截断阈值, 求取使公式 (4) 成立条件下变量l的最小值。

本文给出以下2个重要变量的定义。

1) 低碳投入偏好因子 (low-carbon input preference factor, LIPF) , 简称碳投因子, 用ζLIPF表示。

2) 低碳投入主成分 (low-carbon input principal component, LIPC) , 简称碳投成分, 用ΨLIPC表示。

其中, 碳投因子LIPF为具体数值, 而碳投成分LIPC为n维行向量, 变量l为LIPC的个数, 每一个LIPC均有唯一的LIPF与之对应。碳投成分LIPC是对低碳投入指标体系下数据的重构与简化, 无论指标体系如何设计, LIPC总可以抓住低碳投入数据内联关系, 从而准确评估对象的低碳效率。碳投因子LIPF则反映出低碳电力生产投入量测数据中的信息偏好, LIPF的大小表征了不同LIPC的信息量大小和重要性程度。另一方面, LIPF的引入也为低碳指标体系设计架构的优劣评判提供了有效的衡量标准。

3 改进超效率DEA评估模型建立和分析

3.1 模型的建立

基于LIPF与LIPC的定义, 建立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改进超效率DEA的模型用于评估低碳电力生产效益, 如式 (7) 所示。该式旨在评估第k个DMU的相对低碳电力生产效率。模型输入为l个LIPC, 模型输出为s维低碳产出核心指标, 目标函数中引入与LIPC相对应的l个LIPF, 对第k个DMU的相对低碳电力生产效率进行非径向化表达, 考虑了低碳投入信息间的不对称性, 提高了模型对低碳电力生产过程模拟的精细化程度。

式中:ΨLIPCij为ΨLIPCi中的第j个元素;yrj为yr的第j个元素, yr为模型s维低碳产出核心指标;θik为对应ΨLIPCik的低碳电力生产效率;sik和s+rk分别为si-和sr+的元素, si-和sr+分别为对应ΨLIPCi和yr的松弛变量;λj为第j个DMU的权重。

定义低碳电力效率指数 (low-carbon electricity efficiency index, LEEI) 如式 (8) 所示, 该指数简称碳效指数, 用hLEEI表示。

显然, hLEEIk表示第k个DMU的低碳电力生产效率。公式 (7) 所示优化模型中的目标函数即是求hLEEIk在输出不变、碳投成分优化组合等约束条件下的最小值, hLEEIk的计算结果代表了该DMU在生产可能集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大低碳电力生产效率。

由于在数值结构上并未改变原有的分布规律, 因此, 当hLEEIk<1时, 表明该DMUk低碳电力生产效率非最优化, 可通过调整相应的LIPC达到效率最优;当hLEEIk≥1时, 表明该DMUk低碳电力生产效率已达到最优。hLEEIk可作为衡量不同DMU低碳电力生产效率大小的标尺。

3.2 模型适用性分析

低碳技术作为一种电力生产方式的新型转变途径被引入电力生产、输送、消费等各个环节后, 涉及低碳电力技术的投入产出体系及其生产过程已经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电力生产子系统, 因而, 低碳电力生产效率的测算满足DEA五大公理体系[15]的适用条件。模型中理想生产系统与低碳电力生产系统各要素的对照关系参见图2。可见, 低碳电力系统符合典型生产系统的基本要求, 各要素间一一对应。

注意到, 由于电源侧、电网侧和用电侧低碳投入产出指标之间相互耦合, 例如电动汽车渗透率间接影响单位发电碳排放量, 低碳电力生产过程的模拟就变得非常复杂, 而采用包络面分析的DEA模型恰如其分地给出了复杂系统的生产效益测算方法。另外, 电力生产不同环节碳排放特点各异, 例如电源侧碳排放源少、量大、集中程度高[21], 用电侧碳排放源多、量小、分散程度高, 投入产出指标信息承载量不均等, 而对应不同碳投因子LIPF的碳投成分LIPC则为效益评估模型搭建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输入平台, 同时, 碳效指数LEEI则直接反映出待评估电力系统的综合低碳电力生产效率。

4 算例分析

4.1 基本数据

低碳电力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建立方法及评估内容[22]已日趋成熟,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低碳评估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下而上”的指标体系设计方法, 从低碳发展过程中最具表征性的三大环节电源侧、电网侧和用电侧入手, 梳理各类清洁发电技术、绿色输电技术和环保用电技术, 对各低碳技术的电力生产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进行分析, 归纳总结出低碳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 (见附录B表B1和表B2) 。

为兼顾评价的广泛性与数据的可获取性, 本算例选取华东5省 (市) 与南方5省电力系统组成低碳电力生产效率评估对象集, 即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10个省 (市) 的电力系统为样本, 参照低碳电力投入产出核心指标体系, 选取某固定年份作为评估基准年, 调研、查阅、整理得到原始数据如附录B表B3所示。

对于正指标 (电源侧指标向量A、输电侧指标向量B和用电侧指标向量C) 以及逆指标 (低碳产出核心指标向量O) , 分别采用如式 (9) 和式 (10) 所示的数据归一化方法。

式中:xi为第i个评估对象的量测数据;xmax与xmin分别为该指标评价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4.2 计算结果分析

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求取因子矩阵, 从而得到碳投成分LIPC;接着根据显著性水平α确定碳投成分LIPC数量l的取值。α与l之间的关系见表1。

显然, 显著性水平必须取到66.16%以上, 才能构成有效的碳投成分LIPC。不失一般性, 取α=90%, 此时碳投成分LIPC的数量为3。模型中其他已知参数有n=9;s=3。最终求解该优化模型得到各待估省 (市) 碳效指数LEEI, 并按从大到小排序, 如图3所示。

图3清楚地给出了10省 (市) 低碳电力生产效率的横向测评结果。由图可见, 福建省低碳电力生产效率最高, 云南、广西2省紧随其后, 其中, 清洁能源装机容量, 特别是水电装机容量大是低碳电力生产效率高的主要因素;安徽、海南、江苏、上海4省 (市) LEEI略高于1, 表明其低碳电力生产效率达到各自最优水平, 但在评估范围内效率值适中;广东、贵州、浙江3省LEEI小于1, 表明其低碳电力生产效率并未最优化, 例如智能变电站改造、储能技术应用的低碳减排效益未达到预期等。横向测评结果明确指出评估对象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低碳投入产出是否达到最优化, 并给出相对低碳电力生产效率的量化值, 其参考作用随评估对象数量的增多而增大。

4.3 多模型对比分析

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本文分别采用DEA模型、超效率DEA模型以及改进超效率DEA模型三种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其中, 改进超效率DEA模型采用碳效指数LEEI表征低碳电力生产效率;DEA和超效率DEA模型直接采用式 (1) 中的θ来表征低碳电力生产效率, 二者均无量纲且测度区间一致。评估所用原始数据同4.1节, 所得结果如图4所示。

可见, DEA模型由于约束条件所限, 低碳电力生产效率评价值均为1, 评价结果失效;超效率DEA模型突破了原有约束条件的限制, 使得效率最优时仍然可比, 但其相对效率值均大于1, 低碳投入非径向松弛变量干扰明显, 而改进超效率DEA模型有效避免了非期望产出误差, 低碳效率总体趋势与超效率相符, 且能明确辨析低碳电力生产效率最优状态, 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4.4 参数灵敏度分析

显著性水平α直接决定LIPC数量, 从而间接改变模型的约束条件, 须研究α对评价结果带来的影响。令α分别取值85%, 90%, 95%, 99%, 对应的LIPC数量分别为2, 3, 4, 5。4种情况下低碳电力生产效率评估结果对比如图5所示。可见, 随着显著性水平的上升, 更多携带低碳投入要素信息的LIPC引入模型之中, 使得碳效指数LEEI趋于一致, 评价结果稳定可靠。

另一方面, 指标体系的变动影响到评价信息量的变化, 由此对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程度关系到评估模型的优劣。现给定4种不同场景。场景1, 2, 3, 4对应的低碳投入核心指标数量分别为3, 6, 8, 9。取α=99.9%时不同低碳投入核心指标数量对低碳电力生产效率影响的评估结果见图6。

由图6可见, 指标数量较少的场景1下的评估结果曲线偏差度较高, 而仅存在1个核心指标差异的场景3和场景4的评估结果曲线相似度很高。说明当指标体系达到一定规模后, 新指标与原指标体系的平均相关性增强, 新增原始评价信息量减少, 评估结果趋于稳定。对于新指标的敏感度降低, 反映出低碳电力生产效率评估模型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5 结论

本文着眼于宏观层面上低碳电力生产效率评价, 建立了基于改进超效率DEA的低碳电力生产效率评估模型, 依托低碳投入产出核心指标, 以10个省 (市) 电力系统为样本, 完成低碳电力生产效率测算和灵敏度分析, 并对不同评价模型下的评估结果进行再分析, 得到以下结论。

1) 改进超效率DEA低碳电力生产效率评估模型利用碳投因子LIPF、碳投成分LIPC改进优化模型, 消除非期望产出误差, 通过碳效指数LEEI表征待评估电力系统的相对低碳电力生产效率。

2) 模型评估准确性随着显著性水平的提高和LIPC数量的增多而上升, 模型评估结果的稳定性随着指标体系规模的增大与新增评价信息量的增多而增强。

综上, 本文提出的低碳电力生产效率评估模型为电力规划方和宏观决策者评估电力低碳发展带来的综合效益、考量区域电力低碳发展均衡程度、设计低碳指标体系等方面提供有效参考。希望本文能够同时为电力行业低碳效益评估等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浅析教育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 篇11

【关键词】教育行政管理 行政效率 管理体系

教育行政管理与一般的行政管理有一定的相似,但又不等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其自身有着独特的特点。教育行政管理不仅仅是保持信息的通畅性和高效性,更要为教育服务。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其自身内部的行政管理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何更好地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完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是我国众多院校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制定科学完善的教育行政管理计划

任何工作效率的提高,都需要良好的预先计划作为路线。意欲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首先是将学校的教育行政管理建立成为科学的、全面的、完善的计划,各个环节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根据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自身的管理计划,制定短期以及长期的管理目标,不断完善教育行政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二、教育行政管理的计划性

教育行政管理要有一定的计划性,按照预先设计的章程循序渐进。预先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方案,并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在日常的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自然会出现某些事先无法预知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随机应变,在预先制定的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应变,适应当时情况的需求。

三、教育行政管理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教育行政管理计划的制定,首先必须脚踏实地,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切合实际的计划,教育行政管理计划必须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因此,计划的制定,须要预先了解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执行能力,在可执行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计划。在教育行政管理计划制定时需征求各单位、各部门的意见,召集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集思广益,总结前几期计划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不断修正缺陷,制定出周密、完善、科学可执行的管理计划,为下一阶段的教育行政管理提供科学的路线。

四、掌握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行政方法

教育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需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各个职位的设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有其不得不存在的理由,因此,各个部门、单位在展开行政管理时必须突出自己的重点,其次,管理工作工作对象是人,因此,合理的工作方法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育行政管理突出重点、各司其职

科学管理的秘诀就是脚踏实地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谁失误,谁负责。各个部门严把自己任务,相互配合,突出重点。教育行政管理的目的是服务人才的培育和科学的研发。因此,各项任务必须围绕教育和科研展开,以教育和科研收尾,教育成果的事实和科研成果的价值,是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评价参考的根本标志。

(二)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艺术性和人文性

教育行政管理服务对象是教育和科研,其工作对象是人的个体,因此,在工作期间,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管理工作的艺术性。虽然各个管理工作都有成熟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条例,然而其工作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应变能力,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对待。切忌管理工作一根筋,不同的问题须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缺乏灵活的应变能力不仅仅难以有效完成管理工作,更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总之,教育行政管理没有完全现成的经验和路子,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创新,不断提高管理的艺术性,提高管理效率。

五、建立健全完整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完整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良性进行的先决条件,是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的内在动力。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措施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教育行业仍然存在着计划经济的影子,严重阻碍了教育管理的有效进行。例如传统的铁饭碗,这是我国各个院校普遍存在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各个院校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奖惩措施,对于某些在教育、科研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领导或者教师予以表彰和经济上的奖励;对于工作消极的教师或者领导处以适当的惩处。此外,为了引入市场竞争体制,可高薪聘请优秀教师,淘汰长时间没有作为的教师,使教育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危机感,促使其更好地投入到教育和科研中来。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任何的管理工作必须做到有章可依,有法可循。为了确保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必须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在各项管理实务面前都能做到有章可依。强化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使行政管理公开透明,体现民主意识。我国教育管理的松散是目前各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事实,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使学生教师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依靠这种意识无形的鞭策所有工作人员自立自强,争相向前。在各种赏罚制度制定前,需要明确赏罚标准,即将预期的目标具体化、切实化,对于超过预期目标的实行一定的奖励措施,科学合理的奖惩措施是管理效率提高的潜在动力。

六、教育行政管理手段和途径的现代化

效率提高的前提是体制、人才和技术,随着计算机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育行政管理越来越依赖互联网这一万能工具。管理效率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各种新型的技术手段。例如当前的校园网络系统的普及和应用,实现了校园各个单位、部门的信息的快速查询和传递,办公管理逐渐从面对面过渡到依靠网络,初步从传统的管理向计算机自动化管理过渡,技术的更新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同样更是教育管理效率不断提高的技术保障。行政管理的技术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更新是当今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董建英. 试论教育行政管理效率提高的途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2]孙孟建. 论教育行政管理原则[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4).

如何提高用电检查专业管理的效率 篇12

如何提高用电检查专业管理的效率主要进行如下三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分析了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管理的效率。二是探讨了提高用电检查专业管理效率的措施。三是分析了提高用电检查专业管理效率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下面就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1 用电检查管理的现状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 新的载波预付费电能表也渐渐的推广开来, 大多数的供电公司也执行了远程监控、远程抄表等, 进而减少了很多传统式人工抄表, 有效的节省了人力, 提高了用电检查的工作效率, 也渐渐的走向了现代化。但是, 偷电、盗电、非法用电的情况也逐渐上升。面对上述这些问题, 很多的供电企业彻查不利,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不利于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1]。另外, 还有一些问题, 如事故发生应急措施问题;无保安电源问题;安全工器具超过了或者不全面的效验周期上的问题;电工进网使用资源资金上的问题;安装双电源没有分别的独立等问题。所发生的问题虽然没有偷电、盗电等违法用电现象严重, 没有直观的对用电企业造成损失, 但是, 如果某一环节出现的问题, 就会涉及到用电安全的问题, 不仅会对供电企业造成损失, 更直接的是给用电用户带来了人身财产安全的危害, 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另外, 就管理方面,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对用电检查员工在检查中的程序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 进而导致很多的检查人员在检查中本不应该省略的程序将其省略了, 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 不利于维护用户的用电安全。在管理上, 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使用电检查人员在进行用电检查的时候无章可循也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

2 提高用电检查管理效率的措施分析

2.1 加强培训

在供电企业的检查管理中, 由于一些检查人员专业素质上的问题导致用电检查管理的效率不高。因此, 本文需要不断的加强对检查人员的培训力度。我们可以将相关的检查人员组织起来, 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 在培训之后, 还应该进行考核, 只有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够继续进行用电检查的工作, 不合格的员工需要继续进行培训[3]。通过不断的进行员工的培训,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用电检查管理的效率。

2.2 采用激励和奖惩制度

在进行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的时候, 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采用激励的制度, 采用物质以及口头鼓励等方法对用电检查的员工进行鼓励[4]。像在工作中, 一些用电检查的员工检查时认真仔细, 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 并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与用户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 对于这样的员工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鼓励, 给予一些物质上的奖励, 发放一些奖金等, 并且在企业中将这些工作认真的员工树立成为典型, 以起到效仿的作用。而对于一些在工作不认真, 在检查中敷衍了事, 与用户经常发生矛盾的检查人员, 应该给予一定的批评, 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2.3 提高管理的水平

作为供电企业用电检查工作的管理者, 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也是提供用电检查管理效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5]。因此, 在实际的工作中, 管理人员应该通过多方面的交流和学习, 使其进一步掌握管理的专业知识, 接受到最新的管理理念, 不断的创新工作的方法, 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效率, 促进供电企业进一步发展。管理人员应该努力的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创新管理方法, 更新管理理念, 进而更好的提高用电检查专业管理的效率, 促进用电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4 指导用户进行合理用电

为了确保用电客户和国家电网的双方安全, 要正确指导使用客户用电并督促用电客户对已经违章用电操作的动作停止并修复, 大力宣传有关窃电的行为的严重后果, 我国法律也明确规定窃电行为属于严重违法[6]。我们还应该加强检查的力度, 用户的违规用电不仅是对电能的浪费, 更容易给用户造成严重的生命安全的威胁。因此, 需要加强检查的力度, 指导用户合理的用电。另外, 除了向广大客户宣传如何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外, 也为用电客户提供全天的电力技术支持, 包括:咨询、技术问题、线上线下同步支持等, 保证为用电客户解决用电前后的所有问题。

2.5 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的管理效率, 我们应该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在用电检查中, 使工作人员能够遵循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用电检查工作, 使用电检查的程序不断的规范化[7]。另外, 还应该值得注意一点, 在制度中, 我们应该规定用电检查人员与用户进行良好的沟通, 由于很多的问题只有用户比较清楚具体的情况, 用电检查人员只有与用户进行良好的沟通, 才能够全面的了解在用电检查中存在着的问题, 并且及时的采用措施进行解决, 能够进一步提高用电检查管理的效率。

3 提高用电检查管理效率的意义分析

在供电营销中, 用电检查被我们认定成一项重要的特殊售后服务, 而为用电客户服务则是供电单位为用电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 更有利于供电企业能更好的了解用电用户的需求, 以及用电用户用电的信息实时的反馈给供电企业。另外, 用电检查工作做为供电系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必须要进行最基本的安全检查保障工作。如果在这个环节上出现了纰漏, 那么极有可能在供电企业供电以及用电用户用电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 造成非常安全事故。这不仅影响了供电企业的正常供电运营, 更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错误, 用加强用电检查管理工作, 确保在这一环节上能安全的运行。提高用电检查管理的效率, 对供电企业, 用户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 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 应该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 不断的提高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管理的效率, 不断的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4 结束语

文章主要针对如何提高用电检查管理的效率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分析得知, 在进行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的时候, 管理人员应该充分的了解当今用电检查管理的现状, 然后结合管理中存在着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 进而全面的提高用电检查管理的效率, 维护用户的用电安全, 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促进供电企业的不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 生活用电也有了更多的需求。在满足于人们正常用电的情况下, 还要提高用电检查管理的效率, 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促进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用电检查,专业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邹和东, 邱吉福.电力企业用电检查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07 (S4) .

[2]辛力群.浅谈统计技术在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8) .

[3]陈冠华, 吴琦.基于国网培训规范的用电检查题库开发[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27) .

[4]刘建民.公共关系在树立供电企业形象中的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 2007 (6) .

[5]杜超.金融危机形势下供电企业应如何控制电费回收风险[J].宿州学院学报, 2009 (5) .

[6]孙华书, 胡刚.浅谈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S2) .

上一篇:分层抽水试验下一篇:智能燃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