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压力原因分析

2024-09-29

教师职业压力原因分析(精选12篇)

教师职业压力原因分析 篇1

教育,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年轻一代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学习过程, 只有历经学习的过程, 才会使之在生存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年轻的一代才会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注入更为鲜活的血液, 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教师职业之所以被认为是特殊的职业, 其社会属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并由此衍生出教师教育的意义以及对教育从业者素质的特别要求。

一、目前我国教师职业者所面临的压力

在我们最初的认知里, 教师的职责就是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只有优秀的学生将来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但就目前教育发展的普及程度而言, 教育的意义其实并不能只停留在这一表面层次。在一个繁荣的国度里, 教育资源是共享的, 应该达到物尽所用, 教育者应该尽其所能, 让尽可能多的有意愿接受教育的人, 在适当的时间接受良好的教育。

(一) 学校陈旧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压力

中国的学校一般而言都秉承着一路走来的传统管理模式, 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 更对从业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过于严格和苛刻的管理细则, 并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出现的教育问题。因为教师本身是具有怀疑、独立、批判意识和自由精神的, 他们依靠自身独有的特质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研究, 可以将他们的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继而传播给学生。过于细致严格的管理制度, 只会让教师感到从业无力、未来渺茫, 倦怠的职业热情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教学成果。而这将产生教育资源的又一种浪费现象。

(二) 教师的权益无法得到可靠的保障, 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教师因为处于特殊的社会地位, 这也就决定了他们不得不面对比别人更大的人际交往压力。包括与学校各科室领导之间如何相处, 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 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沟通问题等。哪方面的关系处理不好都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另外, 一些学校“以分数论学生, 以升学率论教师”的做法, 在岗位间竞聘、学校职称评优的活动中, 无形之中加剧了教师们之间的竞争, 让原本就复杂的人际关系更为复杂, 这样一来, 就很容易加重教师的自我不良情绪和心理上的疲劳感。

(三) 教育改革、专业发展构成教师新的压力

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 也要求其教育在原有的水平上提升到另一个高度。教育行政部门曾出台实施的教师聘任、末位淘汰等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职业的压力。机构的调整必定会以新的组织方式出现, 在一些方面改变教师的教学任务和角色, 这就出现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这种不确定性会使人偏离原有熟悉的人生规划及自我认知, 让没有相应的能力和心理准备的那些教师很难适应, 这所导致的冲突虽无形却又让教师不得不面对,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感。

(四) 个人生活因素也是教师产生压力的来源

教师是特殊的从业人群, 除了面对在学校的种种压力, 也要面对生活的琐碎烦恼。每个人的生活变化喜怒无常, 无论这些变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都需要我们心平气和地想办法解决, 消极的接受是最不明智的选择。教师的工作特性, 决定了其时间长、任务繁重的工作状态。久而久之, 他们和身边的亲朋好友沟通交流的时间很少, 感情生活匮乏, 工作的压力无人诉说, 心理自然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二、目前我国教师专业的发展

(一) 教师专业的发展

从目前的多种研究数据看来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观点, 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成长与动态循环的一种特殊的模式。教师的专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历程, 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通过特制的专业成长培养方案、计划内的在职进修等等予以改进, 进而得到提升空间的机会。目前而止, 我们实施过的措施更偏向于通过制定系统化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发展计划等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凡通过在职进修的活动与专业成长培养的方案要求, 都可在一定层次上促使教师经历再成长、再学习的历练过程, 进而有效改善教师所面临的职业挫折感、衰退心理等的特征, 达到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潜能目标。

(二) 教师专业发展重点。

教师从一个不成熟的择业者到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学习是一个必经的发展历程。无数的实践证明, 教师的发展存在无限的空间, 只要不断的向专业方向努力, 获得职业发展就是绝对存在的。教师无时无刻都需要不断地学习适应变化着的教学环境, 不断地增长专业能力, 使其从胜任本职工作, 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努力。对于已经踏上教学工作岗位的教师, 虽然经过了职前的教育训练并获得了教师的任职资格, 但这距离他成为成熟的教学专业人员还有一段距离。一名新教师到专家级别的教师的成长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 还需要无限的耐力和责任感。教师只有深切明白这一特点并努力付诸实践才能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三) 教师发展的阶段性。

像万物生长变化一样, 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在一定的时间段显现出阶段性, 教师发展的中心是专业成长。教师要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 除了做好本质的教学工作外, 还需要长期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不断的提高专业水平, 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教师从步入学校的初到者到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教师, 甚至于教育教学专家, 都需要实现逐步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过程, 要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一系列不同的专业发展经验。

目前, 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 教师职业压力与教师专业的发展存在着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都会在一定时间内得到逐步的改善, 教育乃一国的发展之本, 振兴之源, 在我国经济日益兴盛的今天, 教育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提高教育水平的事项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上日程, 而要完成这个目标, 缓解教师职业的压力的问题就势必会得到最适当处理, 教师专业的发展空间会呈现出更为广阔的上升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玉萍.中小学青年教师心理压力问题的成因对策[J].教育探索, 2005, (8) .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教师职业压力原因分析 篇2

(一)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主要包括担心学生考试排名太差、个别差生的工作难做、担心教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担心所班级学生的升学率、工作得不到的重视、学校形式主义的活动或检查太多、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要求太多。

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易被教师所控制,这种矛盾易对教师形成压力威胁.学生中的矛盾,不良行为,厌学情绪, 学生不遵守纪律缺乏理想和学习目标及对教师的不良态度等等,这一切都是教师每天都必须要面对的,并加以解决的问题.面对并解决这一切问题的过程常常使教师产生厌倦感,感到有压力。

另一方面,学校管理机制的不合理管理人员的不称职学校管理机制的不合理是教师产生压力的重要因素。在学校内部,领导最关心学生成绩。为了提高学生成绩,便制定出许多针对教师的加压性制度。如升学奖励制度,学生评教制度,评优制度,职称考核制度,这些无不与学生成绩挂钩。

(二)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收入低、与家长关系难处理、家庭不支持等。教师没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社会公众认为教师待遇提高了,就应该加倍努力和付出,教师成功了是理所当然的,失败了则归咎于教师的不努力和无能。教师在他们眼中好像应该是无所不能的,家长的不理解和不配合以及过度的期望使教师产生了压力。全世界各国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也十分重视教师,但是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各级教师必须有教师资格证,而且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懂的教学规律,并且受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专业培训,各级教师还必须达到相应的学历要求。同时,由于我国的教育制度在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比如,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岗位的末位淘汰、按绩取酬、在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篇数等等,都使每一位教师感受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另一方面,国家与社会都普遍认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一旦出现教育质量下降,学生问题增多,人们就会将责任归咎于教师,认为是教师教育不当造成的。虽然一部分教师能够迎难而上,化压力为动力,但是也有一些教师会感到压力过大,产生失落感,不能够适应新的要求而觉得有些力不从心,无奈,内疚等情绪就产生了.因此,这看似简单又合理的要求实际上会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个人因素

如何缓解教师职业压力 篇3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调节自己,以阳光心态应对社会现实。塑造阳光心态,就是把兴趣和愉快调动起来,使自己经常处于积极情绪之中,处于这个状态中的人是健康幸福的。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健康有三个标准:足够的自我安全感,生活理想符合实际,人际关系良好。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无疾病不虚弱,心理无障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只有当这三方面的状态都达到良好时,才是完全意义上的健康。”压力大、事情多并不意味着教师没有对付的办法,教师只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是可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的。因此,改变个人不良情绪,塑造阳光心态,最需要的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调节能力。

一、正确地认识压力

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难免有工作压力。有压力是正常的,当压力过大,构成对个人身心伤害和效能降低时,教师应注意学会自我调节,正视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调整好心态和情绪,学会自我减压。在注重业务学习的同时,掌握一些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通过放松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谈等方法来减轻工作压力。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修养,砺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抵抗工作压力的能力。

二、正确认识自己

只有对自己有着正确深刻的认识,如明白自身的个性、兴趣、优缺点、工作能力及所担负的角色等,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实际需要出发,客观评价自我,为自己设定的目标与个人的学识能力、精力相吻合,才能扬长避短,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从容面对挫折,缓解工作压力。一个人是否有进取心,并不取决于其是否有宏大的人生理想追求,不切实际理想更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对别人要保持一颗宽容的心,不一味与别人攀比,主要是自己跟自己比,看是否进步了。只要有目标,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努力,一步一步去做,事情就会变得简单。

三、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缓解工作压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师顺利工作的基础。沟通的好处是既能了解别人,又能从别人那里进一步了解自己。能容纳别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这对于完善自我人格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掌握沟通技巧,多与他人交往,交心谈心,做到与他人之间坦诚、友好、信赖、尊重、同情与理解,这样会加强人际间的互助关系。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他人和谐相处,减轻来自同事之间的压力,还要注意处理好与学生、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保持一颗年轻、快乐、充满活力的心。

四、保持一颗平常心

教师不应该拿自己的付出、收获、待遇与别人的差别来比较,要把自己与周围的同事、朋友进行比较,与自己的理想比较。教师职业毕竟不同于其它行业,注定没有轰轰烈烈、大红大紫的人生。我们从事的职业要求我们以学生的成长为自己价值的体现,这才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在。为此需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以平静的心态看待自己和看待得失。只有心态平和,才能正视自己,脚踏实际。俗话说知足常乐,记住: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天地,不嫉妒不眼红,只有这样,才能摆正心态,淡泊从容。

五、放松心情、放低姿态、放宽心胸、放宽视野

良好情绪对人的健康积极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家米切尔·霍德斯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将同一张卡通漫画显示给两组被试者看,其中一组人员被要求用牙齿咬着一支钢笔,这个姿势就仿佛在微笑一样;另一组人员则必须用嘴唇衔着笔,这种姿势使他们难以露出笑容。结果,霍德斯教授发现前一组比后一组被试者认为漫画更可笑。这个实验表明,很多时候人的心情不是由事物本身引起的,而是取决于我们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这也说明我们可以成为情绪的主宰。

放松心情的关键是放低姿态,不要以为你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对的,在许多方面,比你年轻的同事,甚至你的学生会比你更内行,需要你放低姿态去交流和学习。同时也要学会放宽心胸、放宽视野,高位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兴。“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宽厚待人,容纳非议,乃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之道。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难得人世走一遭,潇洒最重要。因此,糊涂一点、潇洒一点,忘记年龄、忘记名利、忘记怨恨,会让你工作和生活得更好。

六、给自己的心灵放假

我忙碌、我清贫、我充实、我享受、我疲惫、但是我快乐、这就是生活,教师的生活——平凡,艰辛,真实而美好!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原因分析 篇4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原因

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 主要代表者是基里亚克和萨克利菲, 他们对教师压力定义为由教师职业这一工作所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情绪经历, 如生气、焦虑、紧张、沮丧或失落。并认为教师压力是一种消极的、不良的负面的情绪经历。

自20世纪以来,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 我国高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教师的人数快速增加, 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中的比例在迅速增长。对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 在努力适应工作环境的同时, 不断加重的工作任务, 导致出现的亚健康状态、职业倦怠的现象, 都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感逐渐增高的表现。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大来自多个方面, 如社会、学校、教师等方面的因素, 本文主要从学校和教师的方面分析, 认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教学经验的缺乏

高校的师资来源不同于中小学, 中小学的师资大多来源于师范院校, 在本科学习阶段, 就已经接收过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教学技能培训, 甚至专门有教学实习培养环节培养实践技能, 而高校的师资大多来源于非师范高校毕业的硕士、博士生。对于他们来说, 虽然具备了相应的学科背景和理论知识, 但是缺乏教师的专业化训练, 缺少任教经验。大部分高校在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培养和与训练方面缺乏相应的教育机制, 或是对于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大多流于形式, 或是相关的职前培训多是对与教育学、心理学等的理论学习, 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建议和实质性指导。当在较高的工作负荷作用下, 教学当中面临的问题和疑惑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时, 便会逐渐转变为压力, 从而导致紧张与焦虑。

2 教学、科研双重工作任务繁重

高校教师所从事的是高脑力劳动, 不仅要要完成日常教学任务, 还要完成相应的科学研究任务。而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使教师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在众多忙碌于教学的教师中, 大部分是一些职称较低的青年教师, 他们承担着高校的主要教学任务, 如有些高校在对讲师和助教的年教学工作量上, 规定至少要满足400节的课堂教学工作量, 而副教授以上的只需要完成240节的工作量, 课时差异显著。教师职业的劳动实际工作时间不能仅仅用上课的时间来衡量, 备课、辅导、批改作业等的隐性劳动付出远远超过八小时, 再加上承担的一些其他工作项目, 无疑成了教师难以承受的重负。这些繁重教学工作量牵制了青年教师的时间和精力, 以致科研方面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 造成了他们在科研方面难出成绩, 压力倍增。在学术科研方面, 科研对于青年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 很多高校往往更看重教师的科研成果。由于青年教师欠缺学术经验、人脉资源薄弱, 同时受机制、资源、能力等种种因素的影响, 在竞争激烈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课题申报方面毫无优势, 争取科研项目困难重重, 特别是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的申请, 更是会受到许多条件如申请者的职务、职称、经验等的限制。

3 聘任制中的考核指标体系不尽合理

目前高校通过人事制度改革, 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实行了聘任制。由此, 针对不同的岗位都制定了详细的考核要求。这些具体而量化的考核指标, 直接与教师的收入甚至岗位挂钩。对于教学任务的要求, 高校一般的都要求青年教师承担大部分的课堂教学任务, 与此同时对青年教师的科研考核也愈加严格。学校对科研的要求, 不仅是量的规定, 还有质的要求。在论文方面不仅对论文发表数量有要求, 同时对论文发表的期刊级别、引用数来衡量;对于课题, 不仅在层次上有要求, 同时对课题经费也有要求。对于青年教师而言, 正如前所述, 在科研方面存在着的资源、成果、能力的积累有限, 同时大量的教学任务花费了青年教师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 而越来越高的科研考核要求, 让高校青年教师压力与日俱增。

4 愈加严格的职称评审要求

高校青年教师一般都经过多年的求学, 才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 因此都希望多年的苦读能有所回报和体现, 所以青年教师普遍有较高的成就需要, 并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有一定的要求和规划。但是在目前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中, 学历要求、科研成果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也给青年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比如贵州省某高校针对评聘副教授, 在满足省内评审条件同时, 还必须具体以下条件: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具备博士学历;必须主持一项省级课题;发表3篇以上CSSCI论文。这些高要求, 足以说明在目前高校从原来的规模型扩张到现在的内涵式发展背景下, 不断提高的教师层次要求, 成为了大部分高校的共识。而在各地的高校职称评审条件中, 重科研轻教学是普遍的现象。这也导致了高校青年教师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方面倍感压力的原因之一。

5 相对较低的个人收入和较高的消费支出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教师的待遇有了较大改善, 社会上普遍认为高校教师的收入较高, 并将其划入到高收入群体, 但实际情况并未如此。高校教师的收入水平主要取决于入职的年限的长短、职称职务的高低、学历水平的高低, 如果是有学术地位的专家学者还会享有一定金额的政府津贴。而高校中青年教师由于工作时间短、职称低, 和老教师相比存在相当的差距。而且高校在管理体制上, 其福利资源都向那些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倾斜, 而只有助教、讲师职称的青年教师, 在高校各种福利系统中永远处于末端。高校青年教师大多都是完成了硕士或博士学业, 30岁出头的年轻人, 他们正面临着结婚、住房、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 现实的较低的个人收入和较高的消费支出之间的矛盾, 导致生活压力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杨剑、陈开梅、刘晓伟.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6) .

[2]尹平、李丽、娜陆芳.高校教师压力状况调查及其应对方式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1) .

教师的职业心理压力与应对 篇5

一、教师职业心理压力的表现

1.教师职业榜样的压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需要以榜样的姿态,以典范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随时在关注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因此,教师必须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校里,精神很难得到放松。

同时,他们作为普通人,也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尤其是会有生活上的不如意,事业上的不顺利 这些消极的情绪很难宣泄出去,常常是压抑下来。

2.教学压力根据一项对2992名中小学生教师的调查研究表明:近一半的教师认为工作太累,37% 的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他们除了上课还要备课,批改作业,指导课外活动,做学生的思想t作,从事教育教学的研究等,其中大多的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强度高 上课都是需要精神高度集的活动。另外,学生统考、学科竞赛、升学率等带粜的重压,常使教师更加紧张。

3.管理学生的压力教师职业的工作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

一方面,他们纯真可爱,生气勃勃;另一方面,他们在智力发展、品德发展等方面都可能有差异,造成教学及日常管理上的困难。比如,有的学生智力发展比同龄学生要晚一些,接受课堂的知识慢一些;有些学生顽皮,好撒谎,懒惰;有的学生爱欺负别的同学,或者对老师有敌意。每个老师在进行教育活动时都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顺利接受老师的教育。在任何一个班级里,都难免有行为习惯交叉的学生,接受知识较慢的学生。当老师身心疲惫时,对这些学生的“容忍性”就会下降,很容易与学生发生冲突。同时,教师处理学生行为问题的方法不当,电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4.职称晋升与岗位竞争的压力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压力是很大的。职称是教师工作能力的一个标志,一是各种待遇发放的依据。他们要争取表现出色,要教学优秀,还要有出色的论文。同时,教师岗位也开始竞争上岗,不合格的也要被淘汰。这些无疑都给教师带来了巨火的压力。

5,生活压力尽管国家明文规定,教师的待遇略高于公务员.事实上,教师的工资表面上比公务员高,但实际上公务员潜在的收入远大于教师。而且,对教师的调查发现,各地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非常严重,有的拖欠时间过长.有的拖欠数额较大,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正常生活。另外,教师很难改善住房。这都会造成教师的心理压力。

二、教师职业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教师的职业生涯始终是一个压力不断的过程,教师的职业压力是来自各方面的。特别是我国的教师更承受着与其他国家教师不同的压力。首先,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过程中,教师的生活压力更大,收入不高,生活条件差,是在一种付出与回报不相称的物质环境中工作。由于家庭对教育的期望值过大,社会上普遍追求升学,因此教育过程中任何毛病和问题全让教师来承担。其次,不规范、不利学的管理形成的许多人为的人际关系的心理压力,更困扰着教师的工作,阻碍了教师的发展。学校要生存,要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教师的支持,学校从管理到教学无疑给教师造成强烈的紧迫感,不得不促使他们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以及修养。第三,从学生方面看,由于社会的变化发展,学生中单亲家庭增多,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困难,以及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些现象对学生的身体发育,心理健康成长以及学习环境造成相当的影响,从而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迫使教师对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不仅增添了工作难度,同时也给教师带来心理负担与压力。由此可见,教师职业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职业在客观上是为社会承担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在主观上它更是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挑战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三、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措施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要能管理自己的情绪,在教学中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这就需要教师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调整情绪。

第一,教师应学习适当的调整情绪的方法。

如,运用适当途径宣泄消极情绪。心理学对一般人的调查发现,女人在面对消级情绪时往往采用“疯狂购物”的方法排解不快;男人则往往用抽烟、酗酒来排解忧愁。事实上,我们要主动选择一些无害甚至有益的宣泄方式来改善情绪。

第二,学习微笑。发自内心的微笑不但可以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而且可以鼓励、赞许、支持、安慰学生,甚至微笑也可以改善同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两个嘴角向上一翘,你就笑了。每天出门前对着镜子笑一笑,晚.L回家再对着镜子笑一笑。你会发现,微笑可以带动你的心理呈现的积极的状态。笑过之后,心理压力会大大改善。

第三,学会放松。紧张和放松在生理上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也就是说,身体是放松的,人就不可能紧张;反之.身体紧张,人就不可能放松。可以说,放松是缓解紧张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以下几种放松的方法对缓解紧张情绪大有益处:每天都坚持做一项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梳发健脑法;用呼吸法放松;形象松弛法等。

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减轻职业心理压力不仅需要教师的自身调整,还需从学校政策上进行调整与改善。学校管理就是要为教师心理动力层次的提升创造一种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氛围。

首先,学校应为教师的发展创设一种良好的人际环境,人际环境的准则就是公平。

其次,就是知人善任、扬长避短、用人所长 人尽其才,使教师在更有利于其发展的位置上充分发展。

第三,是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调控竞争的度,既鼓励教师个人成名成家,又强调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第四,为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鼓励、支持、帮助教师进修,提高教师群体心理动力的需求档次。

第五,学校应重视教师的精神维护。如给教师开心理健康讲座,适当减少工作量,适当减少工作压力,增加教师之间心理交流的机会,在教师中开展一些能放松身心的活动,如定期郊游等,甚至定期让老师接受心理辅导等。

第六,学校应对教师家庭及生活状况给予高度的关注。作为一个教师,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的前提是,要有幸福愉快的家庭生活,要有能满足生活的基本条件。学校对教师家庭和生活状况的关注,可以使教师有一种被关怀、被重视的感受,可以调动教师参与工作的热情,减轻教师对压力的感受。同时更需要重视管理中的心理调控、加强教学过程中和教师管理工作中的心理分析、心理咨询、心理调整和心理动力的建设工作。

如何缓解中学教师的职业压力 篇6

一、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

①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应试教育业绩评定的矛盾;

②中学教师个体劳动强度与政治经济地位不高的矛盾;

③社会期望与中学教师自身素质的矛盾;

④中学教师与学生、领导、同事、家人之间的矛盾。

二、缓解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措施

建议社会、学校和中学教师本人来取如下措施缓解过重的职业压力:

1、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环境

据调查,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是不良的社会环境,它对教师个人需要的满足、动机的激发与目标的实现关系颇大,影响深远。因此,全社会都要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尊重教师的劳动,理解他们的苦衷,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切实解决他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困惑,特别要减轻他们过重的负荷。学生要减负,教师更要减负,教师的心灵同样需要社会的呵护与慰藉。作为政府领导,应启动“教师心理健康工程”,有条件的地区应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室”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工程”。

2、创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

教师是知识分子,学校的管理要体现人性化的要求,给教师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要完善校长负责制,推进学校的公开、公正和民主化管理过程;将对教师的严格要求与创造宽松、愉快的氛围结合起来,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和教学工作条件;改进机械单一、扼杀教师个性的管理方式,允许教师在教学方法、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改变“出办公室进教室、出教室进办公室”的单调工作模式,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活跃气氛、融洽关系、增进健康。

3、正确实施教学改革

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核心来源是教学改革。各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应创造条件,使教师了解教改、投身教改、适应教改。如让教师多参加各级课改的进修、培训活动,或邀请课改专家给教师开讲座、上示范课,提供教改信息,在教改中多听取教师的意见,多给教师提供指导,使“上传下达”和“下情上达”的渠道进一步畅通。在课改实施的过程中,组织科组开展集体科研,加强同事间的协作与交流,鼓励教师个体创新,允许教师尝试新方法,允许教师在课改中出现曲折,使教师在课改中勇于改革,大胆尝试,形成良好的合作、竞争的氛围。

4、改革教师业绩评价体制

学生素质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短期的突击、训练难以产生效果。有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从她接手一个高一班级开始,就踏踏实实地抓学生的读、写训练,不搞题海战术。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期考中,她上的班级成绩平平,但该教师没有因此放弃她的做法,从高一第二学期起,她任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开始逐渐领先,学生的读、写基础深厚,语文素养得到很大的提高。可见,中学教学不同于其他行业,它很难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长期不懈的积累和训练。这就要求学校改革教师的业绩评价机制,对教师的考评不要同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挂钩,而要同教师的教改、科研、教师素养、在教学上的突破和创新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联系起来,综合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教改成绩,这样才能对教师教改的积极性起到长远的促进作用。

5、教师要主动“充电”

如今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教师面临新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视现实,认同教学改革和创新,采取多种措施主动“充电”,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与反思,不断进行教学研究,这是减轻心理压力,使教改获取成功的一条光明大道。

6、正视压力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存在压力,适当压力的存在,可以动员、开发人的潜能,使人处于一种积极的、清醒的状态,变压力为前进的动力。教师需要学会客观、乐观地对待压力,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主动缓解压力,挑战压力,开创一条成功之路。

7、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台湾心理学家何永河教授曾提出一个心理健康公式:B=P/E,B指心理症状出现率,P指内外压力总和,E指自我强度,也就是个人的耐挫力。该公式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增强耐挫力,才能在面临压力时不至于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教师要加强人格锻炼,提高自己抵抗挫折的能力。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岗敬业,积极乐观。正确认识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

②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理解领导工作,同事间经常沟通,尊重家长和学生,善于接纳自己和别人。关心、爱护家人,与家人同乐,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

③教师要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与社会活动,注意劳逸结合,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不断扩大生活圈子,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④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在挫折出现时可采取自我安慰、自我激励、情绪转移、合理释放等方法,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综上所述,要缓解中学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本人合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教师职业压力原因分析 篇7

一、信息技术教师的压力分析

造成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压力过度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社会及学校、教师个人。

(一) 社会及学校因素

1. 知识更新加快。

目前, 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 教材更新速度加快, 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得到广泛传播,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时刻走在教育的前沿, 不断学习各种技术手段和教育理念, 更好地优化教学。

2. 分配任务多, 多重角色冲突。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坛 (www.nrcce.com) 中的一个帖子形象地刻画了信息技术教师的状况:“作为信息技术教师, 有时真有一种疲于奔命的感觉。我总在满课的同时还要经常熬夜为同事制作课件, 如果电教员忙不过来也要承担录像的任务;老师们的计算机出了毛病, 会风风火火地找我来修;机房的卫生要常打扫;学生的竞赛活动要加班辅导;老师们做课, 有时要不厌其烦地讲解多媒体教室设备的使用方法;有时还要充当打字员……”

3. 上级检查, 达标评比多。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教育信息化水平为教学水平的重要尺度。每次检查, 信息技术教师就开始更忙碌起来:检查教学设备, 拟定、完善学校信息化方案, 帮助公开课教师制作课件。所有这些都给信息技术教师带来极大的压力。

4. 考评标准模糊, 业绩难以量化。

其他教师的考评都有明确的标准, 但信息技术教师的考评标准并未完善, 加之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本身就不明确, 人们对哪些是信息技术教师的本职工作并未搞清楚。信息技术教师的业绩难以量化, 是困惑他们的主要问题之一。

5. 课堂混乱。

信息技术课堂中常存在下列现象:学生玩游戏、聊QQ, 却不喜欢听课;机器数目少于学生人数, 且配置低、故障率高, 影响使用;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引起“混乱”——辩论变成了“吵”论、小组讨论变成了小组“聊天”;小组协作学习中部分学生完成所有任务, 其他人无事可做或惹是生非;学生对互评、自评敷衍了事。这仅是信息技术教师经常抱怨的一部分“问题”, 还有一些始料未及的突发情况。

(二) 个人因素

1. 专业职能不过关。

专业职能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就信息技术教师来说, 专业知识包括普通文化科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和实践知识;专业能力包括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研究能力、课程整合能力、驾驭信息能力、资源开发能力、交际协调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如此多的知识能力需要信息技术教师掌握, 使他们常处在紧张的状态, 知识能力不能面面俱到。

2. 自我并不认同该学科, 感到课程前景暗淡。

由于来自社会学校的外在影响, 一些信息技术教师对本学科产生怀疑, 感到课程前景暗淡, 似乎自己并不认同该学科, 这样在工作中自然没有积极性, 不会取得某些成就, 进而产生越来越大的压力。

3. 对工作本身缺乏兴趣。

兴趣是做好工作的内在驱动力。一些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 甚至对教书缺乏兴趣。考评的时候不能有很好的成绩, 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 所以很多时候心情沮丧。

二、减轻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压力的建议

导致信息技术教师产生压力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压力的缓解也需要社会、学校及个人共同努力解决。就此,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 正确认识自我, 不断完善自身素质。

信息技术教师一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期望做一些调整, 从多渠道了解信息技术的优势与其限制性, 在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的基础上, 建立合理适度的专业化期望;另一方面要不断学习, 提高专业知能, 完善自己素质。

(二) 人际关系良好, 并促成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发挥角色作用、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与其他学科教师和睦相处的同时, 信息技术教师应与本学科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并未建立, 各信息技术教师要多交流, 在交流中增长知识, 并从有经验的同行那里得到支持和鼓励。

(三) 有所为有所不为, 对自身的定位明确。

信息技术教师首先是教师, 本职工作就是把课教好, 此外还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动者。但推进信息化绝不能仅靠信息技术教师, 还有赖于所有教师信息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教师可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 挖掘他们的潜力, 帮助他们独立完成课件。同时, 信息技术教师应集中精力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做出些成绩, 赢得认可。

(四) 建立完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考评标准。

由于信息技术纳入高考, 信息技术教师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教学人员, 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出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规范及考评标准, 使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得到公平的量化。

(五) 在欠发达地区, 学校家长对信息技术教师应多加理解认同和支持。

经常听到一些欠发达地区家长的抱怨:“没开信息技术课, 孩子就不会上网、聊天、打游戏。”好像是信息技术课的错, 所以会对信息技术教师“深恶痛绝之”。凡事过犹不及。上网聊天是交流获取信息的手段, 初识电脑学生很容易对这些新鲜玩意感兴趣, 如不加以引导, 学生很容易沉迷于网络聊天、游戏等的虚幻世界。信息技术教师应多向学生强调计算机的实用方便性, 引导学生关注游戏背后的技术, 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久而久之, 学生会明白与其沉迷于别人的游戏, 不如自己开发更有乐趣。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压力还有进一步增大的可能。信息技术教师对此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心理承受力。只有心理健康的信息技术教师, 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信息素养高的学生, 才能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以不断的创新精神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在素质教育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新一轮课改的深入,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地位日渐凸显。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践行者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灵魂人物——信息技术教师则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笔者从社会及学校、信息技术教师自身两个因素分析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压力, 然后就如何减压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压力

参考文献

[1]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7.

[3]陈红, 黄宇星.小议信息技术课堂纪律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6, (5) .

[4]张义兵.信息技术教师素养:结构与形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5]金向丽, 林刚.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定位[J].江西教育, 2003, (5) .

[6]刘赣红, 贺伟荣.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 (6) .

教师职业压力原因分析 篇8

1. 研究背景

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剑桥大学的柯利柯夫和苏利夫将教师的职业压力定义为由教师工作的各个方面所导致的消极反应, 常伴有潜在的、致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我国台湾地区的周立勋[1]认为, 教师压力是教师在教学工作时对潜在的工作情境因素、或者将工作要求评估为威胁时而产生的负面情感反应。程一民[2]认为教师压力是教师在学校工作中, 与人、事、物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情感。我国的王以仁[3]将教师职业压力定义为教师因职务上所赋予的要求、期许和职责所感受到的压力。适当的职业压力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都有积极的影响, 但过度的职业压力会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 进而影响工作成效, 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南京大学的冒荣、贺晓星、穆荣华等人[4]开始关注高校教师精神压力, 对经济转型期中国高校教师的精神压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贺晓星、李竹渝[5]对中日两国高校教师的精神压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刘学兰[6]对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进行了定性研究;张积家[7]等人对高校教师的生活压力进行了定量研究;石林、冯蓓[8]等人使用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编制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压力反应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职员工进行调查, 并对教师与行政人员压力源的差异及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兰继军[9]等人对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压力水平进行了定量研究, 并且探索出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压力的部分影响因素;李虹[10]编制出《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

2.现实需求

高校青年教师学历、学位层次较高, 善于接受新知识, 能主动发现新问题, 探索新理论, 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成就动机强烈, 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 普遍存在成才欲望强、不安于现状、自我期望值高等特点。但受主客观条件限制, 高校青年教师在职称评定、岗位考核、科研经费申报、学术成果发表、上升空间等方面往往处于弱势。近年来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亚健康比例增加, 逐渐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许多高校青年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不足、记忆力减退、腰酸背痛、疲倦乏力、工作效率低、自我评价低、精神萎靡、情绪失控, 甚至出现高血压、心脑血管类疾病, 这些都表明高校青年教师承受着较大的职业压力。因此, 了解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现状, 及其产生的原因, 对教师管理和高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的提高、对高校师资的建设和高等院校的未来发展, 对我国未来综合国力的发展等,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现状

课题组就天津市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状况进行调查, 采取实地调研、文献调研、网络调研、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相结合,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编制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编制了“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和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压力应对方式调查问卷。对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及天津职业大学4所高校208名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了调查, 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份, 故以下的数据均以200为基数统计计算。在被调查人员当中, 已婚教师165人, 约占82.5%, 未婚教师35人, 约占17.5%;初级职称40人, 约占20%, 中级职称124人, 约占62%, 高级职称36人, 约占18%;学历方面:本科45人, 约占22.5%;硕士123人, 约占61.5%;博士32人, 约占16%。调查问卷采取五级计分制, 分为没有压力, 压力较小, 压力一般, 压力较大, 压力很大。以下是根据调研数据得到的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表现。

1. 教学方面

教学任务繁重。有140名青年教师周课时为10~16节, 约占70%;24名青年教师周课时为16~20节, 约占12%;36名青年教师周课时超过20节, 约占18%。有178位青年教师表示知识更新快,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 需要学习大量的新知识, 约占总人数89%。165位青年教师认为学生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高, 不得不花大量时间查阅资料、备课、做课件等以满足学生的要求, 约占82.5%。120位青年教师认为学生评教存在偏差, 对自己的情绪产生很大影响, 约占60%。146位青年教师除了正常的教学外, 还参与了科研项目或课题组, 约占73%。89位青年教师表示自己经常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情绪低落、生气紧张, 约占44.5%。78位青年教师表示繁重的工作使自己的吃饭、休息时间不规律, 约占39%。56位青年教师经常感觉到身心疲惫, 甚至有换工作的想法, 约占28%。

2. 科研方面

科研压力大, 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申请难。调查显示, 178位高校青年教师认为申请科研项目难, 约占89%;这其中有56位教师认为根本没有申请科研项目的渠道, 约占28%。在工作考核中, 对教师承接科研课题有一定的要求, 科研成果不仅是对高校教师科研水平和工作价值的肯定, 更和教师评定职称、工资收入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科研项目申请给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带来了很大的职业压力。有180位青年教师认为与教学比起来, 科研带来的压力更大, 约占90%。

3. 经济方面

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收入低, 经济负担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庭消费期望值越来越高, 而青年教师的收入却不能完全满足家庭的开支。尤其是最近几年, 天津市房价迅速上升, 青年教师的收入无力购买商品住房。有28名未婚青年教师不得不选择租房, 占未婚教师的80%;还有26名已婚青年教师也因买不起商品房而继续租房, 约占已婚教师的15.8%。购买商品房的青年教师146人, 有98人得到了父母的资助, 约占67.1%, 且每月还有高额的房贷要负担。因此在生活的压力下, 有45位青年教师选择外出兼职, 约占22.5%;160位青年教师对自己的薪酬不满意, 约占80%;178位青年教师觉得有相当大的经济负担, 约占89%。

4. 人际关系方面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 有124位高校青年教师认为同事之间在晋升职称、申请科研项目、获得进修机会、申请课时、考核考评等方面竞争激烈, 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 约占62%。145位高校青年教师认为领导不重视、不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 听不进青年教师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约占72.5%。

5.个人发展方面

146名青年教师对目前的职称评定不满意, 占73%;167名青年教师表示想继续学习和提高, 约占83.5%;112名青年教师认为所在学校提供的培训进修机会不多, 约占56%。

6.学校的管理制度方面

124名青年教师认为所在学校对教师的奖惩制度设计不合理, 约占62%;134名青年教师认为所在学校对教师的考核监督制度不公正、不合理, 约占67%。

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源分析

形成天津市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原因是多样的, 结合问卷和访谈, 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院校人事制度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以往高校教师相对安定的工作环境、教师职务基本稳定的状态、教师收入差距不大的状况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高等教育改革给高校教师开辟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高等学校目前普遍实行的竞聘上岗、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人事制度改革, 一方面有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另一方面也让教师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存竞争压力。

2.泛数字化的考核办法

工作量考核指标主要包括教学和科研。对教学的评定主要通过学年总学时数、学生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听课组专家的评价及主管教学院长等的评价;对教师科研指标的考核通过科研经费、发表论文数量和专利获奖级别和数量来衡量, 不仅对论文发表的数量有规定, 同时对论文的质量也有严格的要求, 如论文发表的期刊级别, 被引用数等。有的高校采用对不同级别的期刊配以不同的系数进行量化考核, 并与教师的晋升、职称评定等挂钩。这种考核方法对职称较低的40岁以下青年教师压力更大。

3.教学工作及其教学对象的特点

高校教师的工作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高脑力消耗的职业, 既要教学 (管理) , 又要科研, 创造性强, 工作要求高, 压力大。再加上教学的对象是大学生, 他们处于青春期和青年初期,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行为方式, 有自己的思想和见地, 叛逆心理和批判意识较强。大学生对授课内容是否完善新颖、是否具有独特的见解、授课方式是否有吸引力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而高校青年教师由于年龄特点、个人修养、教学经验、职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 使他们比其他年龄段教师承受更多的外在压力, 面对更多的角色冲突。

4. 冷淡的人际关系

高校的人际关系经常显得疏离、冷漠或紧张。首先, 由于受名额、指标及机遇等条件的限制, 高校青年教师与他人在评优、晋级、升学、住房、福利等切身利益方面的竞争加剧。其次, 高校历来实行的是教师的“走班制”, 这使得高校青年教师与同事、领导之间的交往频率低、范围窄, 导致他们的情感需求无法满足、情感淡漠及心理压力排解难等问题的出现。

5. 生活压力沉重

由于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职称低, 工资收入也相对较低。但他们正好面临人生中的各种关键时期, 如组建家庭、养育孩子、照顾老人等等, 这些问题处理得不好, 可能会对青年教师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此外, 与企业和机关工作的同学朋友间横向比较, 在生活丰富性和经济收入等方面易产生落差。很多青年教师的工作量大大超出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过度的劳累导致他们容易得一些咽喉类、肩周类、腰椎类等方面的职业疾病。

对策与建议

根据以上对天津市40岁以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源的分析, 目前天津市40岁以下高校青年教师面临较大的职业压力, 这不利于天津市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内涵的发展。为更好地促进天津市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校必须高度重视青年教师职业压力问题, 并进行有效的压力管理, 指导青年教师进行有效的压力应对。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 课题组认为可从社会、学校、教师本人三方面采取措施来缓解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

1.社会方面采取减压调适对策

高教管理部门合理规划, 采取既有利于天津市高校有序竞争又有利于教师健康发展的对策, 减轻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建立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 除了家庭、学校支持外, 教育管理部门、社会也应该给予青年教师以更多心理、精神上的支持, 在社会舆论导向上积极营造一种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2.学校方面营造和谐、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高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完善教师的培养制度, 积极创造条件以满足青年教师的合理需求, 并设法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创造条件尝试搭建教师经验分享平台, 给青年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与合作提供机会。改善教师间的关系, 致力于营造和谐、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高校各级组织应关心教师成长, 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 给予关怀和指导, 从而形成对青年教师有效的心理支持。各级领导应该重视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听取教师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努力加大对科研的投入, 改善科研条件, 完善科研管理体制, 防止科研腐败, 努力做到科研评审公平、公正、公开。创造宽松的科研环境, 经常组织有经验的老师与青年教师交流沟通, 加强“传、帮、带”, 为青年教师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提供合适的舞台。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量, 改善教学环境和办公环境, 建立良好的组织支持系统, 增加深造、进修、专业培训的机会。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制度, 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 不光要看学生的成绩和期末的评教结果, 同时还要加强过程控制。

从访谈结果发现, 有86名高校青年教师对职业压力管理和心理学知识知之甚少, 约占43%。因此, 高校管理者需要及时扩大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压力管理知识的教育。在高校实施有效的心理咨询, 采取多样化的途径, 建立适合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咨询系统。切实帮助解决青年教师的生活困难, 多渠道地筹措经费,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增加青年教师的岗位工资、课时津贴、科研资助经费和公共福利等, 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收入水平。与此同时, 对于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其他困难也应给予关心和帮助, 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减轻生活压力。

3.青年教师个人应进行有效的职业压力调节

青年教师要认识到高校对教师要求的逐渐提高是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要接受并逐渐适应职业要求, 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能力来发展自己, 弥补不足。在面对压力时, 要学会驾驭压力, 并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式, 自觉调整自己, 把回避模式转向主动模式。当有压力感时, 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调节压力, 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 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结论

总之, 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处于从学校走入社会的转折时期。适应社会、适应工作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压力源。他们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科研工作的重要参与者。随着竞争上岗, 挂牌上课, 校、院、系等各级评奖制度的实行, 较高的角色期望与较低的学术、经济、社会地位, 较高的自我评价与不如意的外界评价之间的差距, 使资历较浅、人际关系不稳的青年教师, 都感到巨大压力。青年教师大多数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骨干力量, 对于他们, 除了呼吁学校在管理方面尽可能做到以人为本、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外, 更重要的是青年教师本人自身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正确看待职业压力, 提高自我心理调控能力, 积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采取主动积极的应对策略来缓解职业压力, 让自身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只有作为组织的高校和作为员工的教师二者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高等教育和青年教师自身的发展才能走向良性互动的轨道。

摘要:随着天津市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天津市高校近年来补充了一大批青年教师。他们已成为高校师资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大部分青年教师的弱势地位往往不易被社会关注, 他们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隐性弱势群体”。本研究采用实地调研、文献调研、网络调研、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对天津市四所高校208名40岁以下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状况进行调研。根据统计数据, 得出了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表现和源泉, 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调查

参考文献

[1]周立勋.国小教师工作压力、控制信念与职业倦怠关系之研究[D].国立高雄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库, 1986, (3) .

[2]程一民.国民小学教师工作压力与因应方式之研究[D].国立台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996, 7.

[3]王以仁等著.教师心理卫生[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121~124.

[4]冒荣, 贺晓星, 穆荣华等.无觅桃花源何处好耕田—高校教师精神压力问题初探[J].高教研究与探索, 1997 (4) :31~36.

[5]李竹渝, 贺晓星.中日两国高校教师精神压力比较研究的统计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0 (6) :8~11.

[6]刘学兰.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l) :116~121.

[7]张积家, 陈栩茜, 陈俊.高校教师生活压力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 2003 (2) :6~10.

[8]石林, 冯蓓, 林春梅等.大学教职员工的工作压力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3) :65~71.

[9]兰继军, 浏真, 简洁等.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工作压力水平的测试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 2005 (l2) :102~103.

教师职业压力原因分析 篇9

调查对象情况

在沈阳及周边地区9所中职学校中,选取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共计1000份,回收858份,其中有效问卷831份。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研究工具

(一)教师职业压力问卷

朱丛书、申继亮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原有46个题项,由20名职教教师答此问卷,根据反馈意见,删除与中职学校情况不相符的4个题目,再对剩余题目利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项目分析,保留鉴别力指数均大于0.3的题项,得到的中职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共计42个题目。

对该问卷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因素分析,得到工作负荷、学生因素、环境因素、自我发展与职业期望(以下简称发展期望)、家庭人际共5个因子。研究采用5点计分法,其中,没有压力记1分,压力很大记5分,得分越高,说明承受的职业压力越大。

根据调查对象职业压力测试分数计算总问卷和分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得出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显示总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5,分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在0.781~0.857之间。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0以上,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70以上,表明该问卷在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二)教师职业倦怠问卷

采用吴真、赵子真改编的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其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因素分析,得到情绪衰竭维度、成就感维度、人格解体维度共3个因子。采用5点记分法,从未如此记1分,经常如此记5分。其中,情绪衰竭与人格解体两维度得分越高,倦怠程度越重;成就感维度反向记分,即得分越低成就感越低,倦怠越严重。根据调查对象职业倦怠测试分数计算总问卷和分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得出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显示总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31,分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在0.745~0.802之间。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0以上,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70以上,表明该问卷在本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调查结果

(一)对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

职业压力问卷各项目的得分如表4所示。结果显示,与学生因素、自我发展及工作负荷相关的项目分值大于均值3,得分较高。

职业压力各因素的均值与标准差如表5所示。结果显示,中职教师来自环境因素与家庭人际关系的压力值较小,而在学生因素、发展期望、工作负荷三个方面的压力值较大,所以中职教师面临的最大压力来自于这三个方面。

此外,问卷设计了一个开放性题目,由教师列出本学期的最大压力事件,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学生难管理、学生缺乏学习动机、评职称和收入较低。

(二)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一般状况

职业倦怠问卷各项目的得分情况如表6所示。表中数值显示,与情绪衰竭有关的项得分较高,与成就感有关的项得分较低。

中职教师在职业倦怠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3.16±0.54,1.95±0.34,2.72±0.36。由于问卷采用5点计分法,中数为3,所以从总体来看,中职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稍高,成就感较低,去个性化现象不太严重。

不同职称、是否担任班主任在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分如表7所示。就表7数据来看:(1)在情绪衰竭维度上,高级职称的教师比其他教师情绪衰竭更严重,同时也发现,班主任与初级职称教师的情绪衰竭也较为严重。(2)在人格解体维度上,初级职称与高级职称教师的人格解体倾向较严重,其次则是班主任。(3)在成就感维度上,中级职称教师的成就感最高,高级职称教师次之,而初级职称教师的成就感最低。由此来看,后者的倦怠倾向较为严重。

中职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一)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被调查者两个问卷总分进行相关分析,考察中职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统计结果为0.724(p<0.01)。可以看出,中职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表明中职教师所感受到的职业压力越大,职业倦怠程度越严重。

(二)职业压力各因素与职业倦怠各维度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了考察中职教师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采用逐步多元回归法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中职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为因变量,职业压力各因子为预测变量,采用逐步多元回归法进行分析,考察教师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结果如表8所示。

注:*p<0.05,**p<0.01,***p<0.001

如表8所示,以职业压力各因子为预测变量预测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维度时,学生因素、工作负荷、家庭人际与发展期望四个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多元回归系数为0.519,四个因子的联合解释率为26.2%。学生因素(Beta=0.319,p<0.01)和工作负荷(Beta=0.307,p<0.01)对情绪衰竭有预测作用,表明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有正向影响。以职业压力各因子为预测变量预测职业倦怠的低个人成就感维度时,仅有学生因素与发展期望两个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多元回归系数为0.255,其联合解释率为6.5%。学生因素(Beta=0.183,p<0.05)和发展期望(Beta=0.178,p<0.05)对低个人成就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表明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有正向影响。以职业压力各因子为预测变量预测职业倦怠的人格解体维度时,只有环境因素与学生因素两个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多元回归系数为0.4747,两个因子的联合解释率为22.4%。工作负荷(Beta=0.402,p<0.01)和人际关系(Beta=0.251,p<0.01)对人格解体有预测作用,表明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有正向影响。

数据分析结果

研究采用教师职业压力与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对831名沈阳市中职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状况做了调查,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教师成就感偏低。中职教师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三个维度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3.16±0.54,1.95±0.34,2.72±0.36。从总体来看,中职学校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稍偏高,成就感较低,去个性化现象不太严重。在当今社会,教师职业与经贸、金融和企业管理等有较好经济收入和较高社会地位的行业相比,越来越失去其对社会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使教师的尊严感和成就感大大降低,进而影响教师职业的稳定和发展,在职业教育领域,这种情况尤为严重,值得相关部门关注。

二是班主任、职称对中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班主任教师更容易体验到倦怠,初级职称教师的成就感得分最低,职业倦怠情况最严重,直接造成学生管理和教育质量下降。

三是中职教师职业压力与其职业倦怠呈正相关。职业压力各因子分别对职业倦怠的三维度有预测作用。其中,学生因素、工作负荷、家庭人际关系与自我发展期望对情绪衰竭有预测作用;学生因素与自我发展期望对低成就感有预测作用;环境因素与学生因素对人格解体维度有预测作用。

缓解策略

从研究结果显而易见,职业倦怠是由学生因素、工作负荷以及低的发展期望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且不同因素对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具有不同的影响力。职业倦怠不是对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因此,缓解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此外,还必须在中职学校和教师个人层面上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学校办学和管理的现状,为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缓解其倦怠的心态。

摘要:随着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以及职业教育特殊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造成职教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日益凸显。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以中职教师职业压力调查表和职业倦怠量表为研究工具,对近千名相关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为有效缓解中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提供必要的数据和可靠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职教师,职业压力,职业倦怠,缓解策略

参考文献

[1]Harden R M.Stress,Pressure and Burnout In TeachersIs the Swan Exhausted?[J].Medical Teacher,1999(3).

[2]伍新春,张军.教师职业倦怠预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J].心理科学,2003(3).

[4]杜时忠.教师道德从何而来[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研究述评 篇10

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 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70年代, 之后研究者逐步深入地对教师压力进行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 促进了学校和教师对教师职业特点的进一步认识, 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当前, 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不断凸显, 而日益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不断推进的教师职业专业化进程使得教师职业压力研究成为我国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一、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定义

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 英国学者Kyriacou和Sutcliffe (1978) 撰文提出教师职业压力的概念, 将教师职业压力定义为“由教师这一职业工作性质所导致的一种不愉快或消极的情绪经历, 如焦虑、生气、紧张或失落等。”[1]此后, 有关教师职业压力的定义就呈现多样性。我国也有不少学者纷纷对教师职业压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牛利华 (2005) 把教师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所产生的身心负荷定义为教师职业压力。过重的压力会给教师带来心理负担, 但适当的压力却是职业活动的必要动力。[2]孟丽丽等 (2006) 则认为教师压力是教师由于工作的原因所导致的, 如工作压力大、学生行为不端等所引起的疲劳过度、挫折感等消极情感体验。[3]因此, 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定义存在分歧:有的研究者指出是教师这一职业产生了教师压力, 有的研究者把教师压力看作是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情感体验, 也有学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教师压力。尽管在定义教师职业压力时, 研究者们观点不一, 但Kyriacou和Sutcliffe对教师职业压力的界定为大多数文献采用。

二、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般健康状况、行为表现等。例如Dick和Wagner在2001年的一项相关研究中[4], 主要从工作负荷, 人身攻击, 身体健康症状, 自我评价和社会支持方面等五个方面对教师职业压力情况、导致压力的相关因素和表现症状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我国对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多采用定性的方法, 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观察法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手段是问卷调查:例如研究者会要求教师在标着“压力极大”、“压力很大”、“有些压力感”、“有点压力感”、“没有压力”的五级问卷回答相关问题。[5]当然, 也有少量相关研究采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中学教师职业压力问题, 研究者通过针对教师压力源、压力结果设计实验、并用具体的手段和方法对教师职业压力中介调节因素进行干预或训练。

三、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

压力源是指对个体的适应能力进行挑战, 促进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因素。

在国外, Kyriacou和Sutcliffe (1978) 将教师压力源总分为四种:第一、时间不充足;第二、工作条件不充分;第三、学校学风不够浓厚;第四、学生行为不良好。[1]在此基础上, Borg (1995) 等将压力来源划为以下几类:一、时间压力及工作量;二、工作条件;三、与同事关系;四、学生行为;五、学校客观因素。[6]在我国, 研究者对我国教师压力来源及相关问题也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周立勋 (1986) 把工作压力、学生行为、班级教学、学校支持及自身专业胜任感等视为教师压力的来源。[7]徐长江 (1998) 在调查研究中则发现: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教师的经济地位低下;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的动机缺乏;教师工作能力的衡量主要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标准、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和材料等排在教师职业压力的前几位。[5]

综观以上关于教师职业压力源的研究, 并结合中学教师职业特点, 我们将中学教师压力源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一、中学教师工作负荷过度并被社会所赋予的角色过多:他们承担着传道者、授业者、示范者、父母代理者、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维护者等角色;二、中学教师经济压力大:教师是一种必须接受专门培训, 并具备专门技能和知识的专业职业, 但我们中学教师经济待遇在整个社会职业体系中仍处于偏低位置, 这就加重了教师的困惑感和压力感;三、学生学习动机和行为不良: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极具叛逆心理, 有些学生无组织无纪律, 给教师教学带来极大的障碍;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中学教师在教学的同时, 还必须不断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 不断更新知识,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五、教育和课程改革:课程的不断改革和教材的日益更新给中学教师带来更大的挑战;六、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如对教师能力的评价多以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为标准, 且部分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 从而使得教师压力加重。

四、教师职业压力的处理策略

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都表明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各种各样, 而大多研究者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三个维度分析。要真正减轻和消除中学教师压力, 就必然要求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三者共同努力, 相互配合,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1+1+1>3”的良好效果。

1. 社会方面

(1) 提高中学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在经济上和社会地位上使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一种令人羡慕的职业;

(2) 明确教育和课程改革对中学教师的要求, 以增强教师对改革不确定性的承受力;

(3) 在教育改革推进的同时, 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 如在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定等涉及到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注重合理性和科学性。

2. 学校方面

和谐、积极的校园氛围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消除职业压力感。

(1) 尽可能多地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及业务培训, 以增强教师自信心;

(2) 以人为本, 实施人性化管理, 使教师成为学校发展的骨干;

(3) 为教师参与教育和课程改革提供支持性环境, 鼓励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参与者。

3. 教师个人方面

许多教师在接受调查时虽然不想把压力归因于自己而认为压力的解决主要依靠“外在力量”, 但也有不少教师意识到他们应该参与其过程[8]。因此, 中学教师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支持也非常重要。教师保持一颗平常心, 尽量采取主动的、积极的应对方式来缓解自身沉重的压力。

五、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的趋势

纵观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状况, 可以看到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丰硕成果,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当前我国中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实施, 因此在继续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时, 应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探索我国教师压力感、压力源等情况, 进而研究缓解和解决压力的措施等。

(1) 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研究者对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大多是从横向考查的, 纵向研究极少。但横向研究不能面面俱到, 如要调查其他因素和教师压力之间的因果关系, 横向研究难以实现;纵向研究却可以比较新课程改革实施前后教师群体压力的异同。因此, 要找到更加切实有效的缓解措施、达到最终目的, 在今后的研究中就应加强纵向研究, 并且尽量结合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2) 更新研究的统计技术。在对调查研究等数据统计和分析方面, 以往的研究者采用的基本上都是SPSS, 但要以更恰当的方法来尽可能地控制误差变异, 我们就必须采用更先进的统计技术, 如多重线性模型、结构方程等。只有采用先进的统计技术统计分析, 才能更为准确地解释数据。 (3) 探索出科学化、本土化、规范化的调查问卷。对教师压力的调查和研究最早源于西方国家, 在以往的实证研究方面, 我国研究者多是参照国外有关压力研究量表制定相应的量表, 而这些量表测出的结果是否符合我国国情有待商榷。因此, 在今后的研究中, 建构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并具有统计学科学检验意义的量表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Kyriacou C., Sutcliffe J.Teacher Stress:Prevalence, Sources and Symptoms.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8 (48) :159-167.

[2]牛利华.教师职业压力与教师的生命关怀.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3]孟丽丽等.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综述.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 (3) .

[4]Dick R., Wagner U.Stress and Strain in Teaching:A Structural Equation Approach.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1 (71) .

[5]徐长江.中学教师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原因的调查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8 (6) .

[6]Borg M.G., Baglion A.A structural Model of the Dimensions of Teacher Stress.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5 (65) .

[7]周立勋.国小教师工作压力、控制信念与职业倦怠关系之研究.高雄:国立高雄师范学院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1986.

教师职业压力原因分析 篇11

【关键词】农村 英语教师 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09-0001-05

1 问题的提出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职业倦怠研究领域的权威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职业是一个压力强度大、压力来源较多的职业,教师不仅要承受着与其它职业同样的工作压力,如工作负荷压力,而且还要承受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所带来的压力,如角色模糊和社会期望所带来的压力等。有研究表明,所有疾病的50%-80%是由压力因素造成的,而由工作压力所导致的职业倦怠不仅容易造成个体生理上的疾病,也会使个体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1]。因此,探讨教师的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问题无疑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尤其在我国,当前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广大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普遍承受着较重的职业压力。由职业压力所引发的职业倦怠不仅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对学校英语的新一轮改革和学生健康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由于国内教师职业压力与身心健康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而有关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问题更是尚未涉及,基于此,本研究有以下三个研究目的:第一,通过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问卷调查和访谈,大致了解了我国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一般情况;第二,系统考察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第三,寻求缓解和消除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建议对策。

2 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主要调查对象是广东省河源市农村中学240名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收回问卷237份,回收率为98.8%,其中2份问卷因数据缺损或不符合调查要求而被删除,故有效问卷235份,有效率为97.9%,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表1显示了样本人口统计变量情况)。另对45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进行访谈。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

2.2.1.1 问卷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个人基本资料,包括性别、职称、教龄、是否担任班主任等。此部分的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第二部分:《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共30题,《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分为五个等级,即完全不符合、有一点符合、说不清、比较符合、完全符合,正向题给予1,2,3,4,5分,反向题给予5,4,3,2,1分来进行评分。《教师职业倦怠量表》采用“玛勒诗职业倦怠问卷(修订版)”,其中包括五个方面共30个题项:①情绪方面(指情绪衰竭)9个题项,包括第1,2,3,12,15,16,26,28,29题;②人性化方面(指去人性化)6个题项,包括第10,11,20,22,24,25题;③成就感方面(指低成就感)7个题项,包括第5,6,8,9,13,21,27题;④效能感方面(指低个人教学效能感,简称低效能感)4个题项,包括第4,17,18,30题;⑤健康受损方面4个题项,包括第7,14,19,23题。其中前三个方面是在原“玛勒诗职业倦怠问卷”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第四个方面(低效能感)采用了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编制的“教师教学效能量表”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方面中的4个题项。第三部分:压力的感受及原因,这是笔者自编的心理压力问卷。笔者采用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访谈,收集有关教师心理压力方面的信息并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参考有关教师压力的调查和研究,编制而成。

2.2.1.2 问卷发放形式

问卷由笔者向所选学校的英语科组长说明目的和用途,由科组长发放、回收。为了使调查顺利进行,不引起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反感,同时不影响教师回答的真实性,问卷题目不采用“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调查问卷”,而采用“中学英语教师心理状况调查问卷”。

2.2.1.3 数据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O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审核和统计分析。

2.2.2 个别访谈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45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进行个别访谈,进一步说明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的状况。访谈内容包括:被访者的基本情况、被访者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的状况、被访者的应付方式等等。

3 调查结果和分析

3.1 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况分析

3.1.1 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

从表2可看出,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状况,其中情绪衰竭得分最高,去人性化、低成就感得分也较高,缺乏自我效能感和健康受损得分较低。

3.1.2 不同性别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差异比较,结果发现,男女教师健康受损和职业倦怠感总分上差异极显著,在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缺乏自我效能感方面差异显著,在低成就感方面差异不显著。女教师六个方面得分都比男教师高。

3.1.3 不同教龄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差异比较

把教师教龄分为5组,分别为0-5年、6-10年、11-15年、16-20年和20年以上。以教龄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了解不同教龄组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感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见表4。

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教龄组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在低成就感上存在显著差异。采用Scheffe法进行事后比较发现:在低成就感方面,教龄在11-15年的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低成就感得分最高,即此组教师的低成就感最强烈。其次是教龄在16-20年和6-10年的教师,而教龄0-5年的教师得分最低。

3.1.4 不同职称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把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称分为3组,分别以职称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职称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结果见表5。

方差分析表明,不同职称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在缺乏自我效能感、健康受损和职业倦怠感(总量表)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在缺乏自我效能感、健康受损、职业倦怠感(总量表)上中级教师的得分高于高级教师和初级教师。

3.1.5 班主任和非班主任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方差分析表明,班主任和非班主任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低成就感和职业倦怠感(总量表)上存在差异、缺乏自我效能感和健康受损上差异不显著。

3.2 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压力感自我感状况

主要采取访谈的形式进行。

3.2.1 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压力感自我感状况

为了了解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压力感自我感状况,把教师自我感受到的压力程度分为没有压力、有点压力、较有压力、压力很大和压力太大。结果见表7。

从表7可知,46.678%的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压力大,37.78%的中学英语教师认为压力太大。可见,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自我感受程度很高。

3.2.2 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压力来源

在访谈中,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对职业压力来源归纳为如下几种:

一是社会因素:物质待遇较差,对老师劳动认可度不够;社会期望过高。

二是职业因素:付出和得到不成比例;工作量太大、工作时间太长、额外的工作任务(如培训、开会)太多;社会变化快,教师要拼命补充新东西,才能跟上教育体制改革和学生发展的速度。

三是组织因素:学校的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师利益只与升学率或成绩挂钩;学生外语基础差、厌学,教师投入大量精力于课堂,却只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被学生纪律问题搞得筋疲力尽;学校管理僵化,普通教师不能参与决策。

四是个人因素:既是老师,又是下属、同事,还是丈夫/妻子、父亲/母亲,要扮演的角色太多,之间还可能存在冲突;工作负荷重,却没有成就感,和学生一道体验着外语学习的挫折。

4 结论与对策性建议

4.1 结论

4.1.1 农村英语教师情绪衰竭比较严重,去人性化、低成就感、缺乏自我效能感和健康受损严重。

4.1.2 不同性别教师在职业倦怠5个方面上差异也各不同。健康受损和职业倦怠感(总量表)总分上差异极显著,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缺乏自我效能感差异显著,低成就感差异不显著。

4.1.3 不同教龄的农村英语教师在低成就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去人性化差异明显,情绪衰竭、缺乏自我效能感、健康受损和职业倦怠感(总量表)差异不明显。

4.1.4 不同职称的农村英语教师在缺乏自我效能感和健康受损存在极显著差异,职业倦怠感(总量表) 存在显著差异,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存在差异。

4.1.5 班主任和非班主任的农村英语教师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上存在显著差异,低成就感和职业倦怠感(总量表)上存在差异,缺乏自我效能感和健康受损上差异不大。

4.1.6 农村英语教师职业压力总体感觉属于中等偏强程度,压力源主要来自社会、职业、组织和个人等因素。

4.2 对策性建议

4.2.1 从学校管理层面上看,应从以下途径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一是创造“和谐校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和关爱每一位教师,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使教师有归属感,树立职业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二是树立每一个教师都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和资源的理念,让每位教师在学校都有成就感。三是适时开展活动,释放教师紧张情绪,避免情绪衰竭。四是注重教师情感变化,诱导教师合理宣泄情感。五是创造条件,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六是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将教师从“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解放出来。

4.2.2 从个人成长层面看,教师要有意识地远离职业倦怠。一是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二是给自己制定实际目标,既有大目标、也有小目标,在每一个阶段完成一个小目标,从而创造成绩,树立成就感。三是树立职业自豪感,用“爱心”克服一切难题,因此在工作中要有爱心:爱自己、爱职业、爱学生、爱家庭。四是分析“倦怠”成因,寻找克服方法。

4.2.3 从社会层面上看,提高教师待遇是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的根本途径。“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待遇,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使广大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积极进取做好本职工作。

4.2.4 从体制层面看,要切实创新机制体制。一是理顺管理体制。笔者认为,教育管理体制要顺,校长负责制必须落实到位。二是创新评价制度。农村中学目前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评价老师和学生更多的还是依靠“分数”来进行,如果面对较多“差生”的班级,易造成教师认为教来教去毫无成就感。因此,要让教师以从教为乐,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必须改革现行的评价制度,制订更加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师主观能动性,推动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素美.美国教师的“职业倦怠”之探讨[J].教育资料文摘,1995,(3):209-217.

2 郭建.刍议教师的职业倦怠[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9.

3 何志燕,姚义.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2):7.

4 戴昭.关注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67.

5 毕恩明.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纵横,2006,(12):63.

6 Maslach C,Schaufeli WB,I.eiter MP.Job burnout[J].Annual Review ofPsychology,2001,52(1):397-422.

7 李水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J].心理科学,2003,26(3):1555-1556.

中职教师职业心理压力与调适 篇12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与此相关的是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 多年以来全社会都把目光投向普通教育,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录用、选拔、职称晋级、评价教师时, 都以升学率作为一把重要的标尺。此时的中职教师处于很尴尬的地位, 家长不重视, 学生不懂事, 社会多轻视。可以这样讲重点高中的教师只要一门心思搞好教学就可以出成绩, 而中职教师教育的对象大多是中考受搓、学习兴趣不浓、意志品质薄弱, 甚至是有很多陋习的学生, 初、高中时是每个班级几个人, 而现在是大部分人都集中在了职业学校。所以职业学校的教师除了要教好课程外, 课余时间还要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才能跟上专业的发展, 更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管理学生, 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去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类课堂内外的突发事件。

从心理学角度看, 心理压力是指内外环境变化导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一般说来, 过度压力和持续存在压力会严重干扰心理和生理机能, 使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中, 更加多疑敏感, 并伴有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涣散, 兴趣爱好降低, 精力减退, 不愿与人交往, 睡眠障碍等症状, 极大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中职学校的教师在工作中的困难多, 他们的苦衷更难于为外人所了解, 他们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更要有一些独特的技巧。而一旦当他们的苦心不被学生所接受, 不被家长、以至社会所认可, 工资待遇又很低, 那种失落感, 那种挫败感, 往往会更加强烈。

目前教育界广泛关注的是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所以如何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是当今社会重要的问题。形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这对教师造成了危害。如何减小教师的这种压力, 是解决教师心理健康的关键问题。

2 学校角度

2.1 改进学校的管理模式, 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

我认为学校可以通过构建一个模式:坚持“两全”, 追求“三个最佳”, 做到“四个到位”, 着力实现自主式管理的优质高效。该模式包括科学完善的管理网络、完整的系列化管理制度、健全的考核评估体系、有效的学校内部激励机制, 同时高度重视学校安全管理。坚持“两全”即坚持全员管理, 全过程管理;追求“三个最佳”即通过管理力争达到最佳教学秩序、最佳教学效果、最佳社会反响;做到“四个到位”即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激励到位。现在我们学校就做到了有什么事情全体教师参与, 所有事务公开。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学校不仅仅只是学生学习的地方, 更是教师发展自己的场所, 其宗旨是以课程改革为内容, 转变教师观念为重点, 培养教学科研能力, 完善自我, 超越自我, 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让教师之间相互讨论, 在讨论中吸取别人的优点, 摈弃自己的缺点, 然后总结一下自己以前的工作, 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创造出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模式。当然这就要求学校为老师提供发展自己的一个平台, 肯定教师的价值, 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扫除因不合理的管理而带来的压力。由于职业学校的技能教师缺乏, 近年来有十多名年轻的教师参加了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学习在专业技术上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双收获, 成为在教学第一线的骨干。

2.2 建立教师心理辅导室, 为教师排忧解难

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全的教师, 才能应付日常工作, 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高素质的下一代。当今社会发展很快, 对教师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压在教师身上的担子很重, 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严重的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因此我认为学校在管理上应加强人文关怀, 建立教师心理辅导室, 为教师排忧解难。具体做法有: (1) 指导教师有效驾驭心理压力的方法, 增强其心理防卫能力; (2) 引导教师合理思维, 多进行正向思维与客观思维, 改善人际关系, 减少冲突与矛盾, 减少消极情绪; (3) 鼓励教师多参与群体与社会活动, 扩大心理交往空间; (4) 鼓励教师在繁忙中求休息; (5) 协助教师建立良好的家庭生活空间。学校和教师的互动, 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心理调节和保健, 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 有利于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为此学校成立了乒乓球队、羽毛球队、游泳队, 利用课余时间活动。每周举行一次小型比赛, 每月一次大型比赛。每学期还和其他学校进行友谊比赛。不但老师的身体健康了而且精神面貌也会有所改观。

3 教师自身

3.1 正确认识自我

教师一定要正确的认识自己, 只有充分的认识自己, 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展现自己, 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 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扬长补短, 我们不是经常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根据自己个性特点, 采用灵活的、适应时代变化的教育策略, 以化解职业适应障碍, 提高工作效率, 如依据自己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 处事主观、迅速还是民主、松散等来决定自己的教学风格。

3.2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

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 肯定会遇到一些压力。当这种压力对自己的生活构成伤害时, 教师应该学会自我调节,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 及时的调整心态和情趣, 让自己从压力中解脱出来。在工作和生活的同时, 抽出一点时间来学习一些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 通过运动、与人沟通等方法来缓解工作上的压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锻炼自己的意志, 增强感受及抵抗工作压力的能力。

3.3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目前这个社会, 要求教师有更高的专业能力, 更好的职业精神。时代的步伐在进步, 教师也要进步, 在工作之余也要不断充电、学习, 牢固地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与意识, 学校不仅仅只是老师工作的地方更是老师学习的地方, 把学校作为自己的学习之地, 将教育教学改革视为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 对自己学过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重新的整理, 及时的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并改正, 有效地促成专业潜能的发挥, 缓解工作压力。

3.4 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

缓解工作上带来的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与人沟通。沟通的好处有两点:既能很好的了解别人又能从对方更加深刻的了解自己。能认可别人与自己不同的看法, 吸取别人的意见, 这对于完善自我人格有很大的帮助。教师一定要掌握沟通的技巧, 与别人沟通时要坦诚、友好。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样会加强人际间的互助关系, 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他人和谐相处, 减轻来自同事之间的压力。

当然, 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要求长期不懈的努力。教师的职业压力不可能完全消失, 也许目前教师的工作压力得到了缓解, 又会有新的压力产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真正认识到教师的压力, 从而有效地进行缓解, 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以不断的创新精神推动素质教育。只有他们的身心健康他们的教育对象才能有良好的发展, 我们社会的主体才是健康的、充满活力的, 我们这个社会机制才能更好地运行。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中职教育应运而生, 改革给学校教师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 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回顾一下近期教育发展的历程, 我们就不难发现, 在教育转型期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教师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冲击。显见, 这些冲击加之显性的课时量和大量的隐性工作量, 无疑给广大教师增加了超负荷的压力。一些教师由此产生了种种心理困扰。面对教师的困扰和压力, 应该高度重视, 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 让老师能够更好的工作, 获得更好地发展。

上一篇: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下一篇:互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