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论文(精选12篇)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论文 篇1
根据专业技术岗位实行竞聘上岗有关文件精神, 为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结合学院实际情况,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以下简称“我院”) 实施了专业技术岗位竞聘。本次岗位竞聘, 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综合评价, 择优聘用。此次岗位竞聘必将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增强内部活力, 优化人才结构, 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推动我院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专业技术岗位竞聘情况
1. 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竞聘任职基本条件
(1) 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 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 任现专业技术职务以来, 胜任本职工作,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等次。
(4) 具备相应专业技术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水平、业绩和任职年限。
(5) 服从工作安排, 具备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身体条件。
2. 竞聘方法
岗位竞聘实行按照岗位采取量化赋分的办法。按照量化赋分对竞聘人员排序, 根据分数由高到低进入相应级别的岗位。
3. 量化赋分排序方法
量化赋分包括基础赋分、高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赋分、科研成果赋分、教学课时赋分四个项目。每个项目按照分数由高到低对全部竞聘人员排序, 然后算出竞聘者每个项目的相对分, 汇总竞聘者四个项目的综合分。
量化赋分满分100分。计算公式为:量化综合赋分值=基础赋分相对赋分值×权重 (%) +高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赋分相对赋分值×权重 (%) +科研成果赋分相对赋分值×权重 (%) +教学课时赋分相对赋分值×权重 (%) 。
按照量化赋分对竞聘人员排序, 根据分数由高到低进入相应级别的岗位。
二、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1. 量化赋分项目
量化赋分包括基础赋分、高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赋分、科研成果赋分、教学课时赋分四个项目, 每个项目又有具体内容。
基础赋分项目包括学历学位赋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与高校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一致赋分、获得现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年限赋分、年度考核赋分、综合荣誉奖赋分、辅导员赋分。
高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赋分项目包括教学成果奖赋分、教学名师赋分、特色专业建设赋分、精品课程建设赋分、教学团队建设赋分、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奖赋分、教改项目赋分。
科研成果赋分项目包括论文类、项目类、科研奖励类、专利类、教材著作类。
教学课时包括理论教学课时和实践教学课时。
2. 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经过分析, 可以看出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下列素质和能力。
(1)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 具有较高教学能力。
(3) 具有一定科研能力。
(4) 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
三、高职院校教师能力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 注重师德培养
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认真学习、拥护和执行党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发挥道德示范和行为引领作用, 以教师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教育学生。
2.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学工作, 进行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指导学生各类学习竞赛与科技创新等,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主持或参与本专业教研与教改项目, 进行教学教改研究以及专业教学体系的开发。
(2) 带项目或课程到国内相关院校学习, 学习先进的课程体系开发理念, 探索工学结合的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模式。
(3) 到企业进行培训或顶岗实习,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4) 进行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
3. 提高教师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
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加强科研团队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提高教师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
(1) 加强对教师的科研能力的培养, 激发科研兴趣, 增强科研意识,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为教师提供攻读硕士、博士的机会, 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通过举办科研讲座, 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 加大科研奖励的力度等, 营建良好的科研氛围, 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大力引进或培养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营造学术气氛, 以学校到系部建立完整的科研机构, 带动教师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3) 立足于地方经济并服务于地方经济,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 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以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的领域作为切入点。通过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为企业培训员工、与企业共同合作研发新技术。
(4) 加强科研管理的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科研申报、立项、监管、评价制度, 严格规范科研行为, 保证科研质量。
四、结语
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教师能力的主要标准, 注重师德培养, 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学工作, 进行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指导学生各类学习竞赛与科技创新, 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加强科研团队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总之, 通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师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 全面促进职业院校教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向隅.高职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8) .
[2]陶加煜, 刘繁荣.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研究[J].江西化工, 2011 (4) .
[3]曹建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4) .
[4]刘东菊, 吴玫, 秦虹.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创新能力的研究[J].职教论坛, 2012 (1) .
[5]方晨, 吴怡, 张虹, 石建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与创新[J].科技信息, 2011 (5) .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论文 篇2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
隐性课程的内涵
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又称潜在课程(PatentCurriculum)、潜课程、隐课程等,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类型。关于隐性课程概念的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表述不尽相同。我们依据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教授范兰丝(Vallance.E.)在1991年出版的《国家课程百科全书》中对隐性课程所作的界定,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将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为:是高职院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那些没有列入正规课程计划和学校政策中,但又在教育实践情境中以非预期的、隐蔽的形式有意无意传递给学生,对学生的信念、意志、知识、情感、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一种课程形态。它包括渗透于高职院校显性课程中或以其他形式存在的偶然的、无意的影响,如学校的各种人际关系、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校园文化环境及教师的教育行为和人格、学习气氛和其他非正式团体的影响等等。
高职隐性课程的特征和建设意义
高职教育完整课程体系应当既包括显性课程(正式课程),也包含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的形式,明确、直接、外显陈述的课程,是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和一定的强制性的教育方式;而隐性课程则是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存在的,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预期的心理反应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隐性课程以其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等方面独有的特征,弥补了显性课程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上的缺陷。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补充,只有二者彼此协同、目标趋向一致时,才能使整个教育课程体系达到最佳的功能和效果。
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育内容上,具有整体性隐性课程蕴含了学校的精神底蕴、物质条件、制度体系和人际关系,从范围上看,涉及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显示了校园里的各种教育要素,而且使学校各种教育要素构成了有机的教育生态环境,具有浓厚的宏观制约色彩,是促进学生在校园里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教育方式上,具有多样性隐性课程具有时空的多样性或多元性,它不以确定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教育,而是以多元的时间和空间为自身存在的价值形式。它既可以是一种氛围,如教学氛围、讨论氛围、学术氛围、课堂氛围、生活氛围等,也可以是一种风气,如学校的校风、院风、系风、班风、教风以及学风等,还可以是一种环境,如校园人文环境、学习环境、生态环境等,甚至还可以包括学校多年积淀形成的治学态度和方法等。这种多元的时空造成了更为宽广的教育机会和更为灵活的教育方式,使学校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教育资源有了表达体现的机会,可使学生在多元化、立体化、体系化的资源环境中获得显性课程以外的多种求学需要的可能。
在教育目的上,具有隐蔽性这是隐性课程实现教育目的的特有属性。隐性课程不是直面教育,不是教与学两种主体直接接触的教育。它是以氛围、情境、关系、规则为媒介,以跳跃、渐近、过度为节奏,通过折射、反映、反照,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心智等在潜移默化中被熏陶成熟,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获得潜移默化之效,利用信息社会中的周围环境综合发展学生的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达到培养具有完整个性人的目的。涂又光教授总结的“泡菜理论”,形象而又生动地说明了隐性课程的这一特点。
在教育目标上,具有不确定性隐性课程对学生影响的程度、效果与学生的主体选择密切相关。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不同的主体会解读出不同的意义,而这些意义往往是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学校管理人员没有预料到的,或者有时是无法控制的。教育者不可能完全知晓并控制教学活动的具体状况和每一细节,在教学实践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试图从积极方面进行某种尝试,但得到的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的,这就是隐性课程非预测性特点的表现。
在教育效应上,具有持久性学生在学习显性课程时,学过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可能很快就忘了,但隐性课程主要靠日积月累、滴水穿石的力量,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其行为的态度方式是不会一下子就消失的。一方面,隐性课程在学校的统一规范和学生的兴趣之间创造了充分利用的空间,另一方面,又以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提供给养,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深深扎根于学校的校风之中,形成既深刻,又久远的教育效应,有的甚至在一生中都难以消除。
高职院校财经英语课程建设探讨 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财经英语 财经专业 课程建设
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简单的财经服务外包,很多大型跨国企业也逐渐单独设立全球的财务中心,使得、企业对于“复合型”财经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既熟练掌握财务基础技能又有一定英文能力的高职院校学生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笔者咨询了15所设立财经类专业的高职院校,都无一例外地开设了财经英语课程,高职院校都意识到专业英语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正在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在对学生和企业的调研中发现,一方面,学校开设的课程学生不感兴趣,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低,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财经英语的水平很难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缺乏。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英语学习过程中,英语水平比较差,对英语这门语言的学习缺乏兴趣,不愿意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学习财经英语。在调研中,75%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水平较差,没有信心学好财经英语。50%的学生认为,不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学习财经英语这门课程。
第二,教学内容滞后于企业的需求。在被问及现在使用的专业英语教材的内容有多少和其企业实践相关时,在我们调研的毕业生中,只有约3%的学生认为,有80%左右的财经英语教学内容和企业的专业实践有关。30%的学生认为,有50%的内容和专业实践有关,两者的总合仅为33%,也就是说,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与自己的专业实践的相关程度低于50%。在我们对企业部门经理的调研中,企业一致认为我们的财经英语教材所教学的相关专业英语的词汇,部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中95%的学生对专业的词汇不熟悉,几乎没有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财经英语的知识。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由于我们财经英语的教材长期与专业实践脱节,满足不了企业实践对语言的需求。
第三,教学方法相对消极,师资比较薄弱。在我们调研的学生中,46.7%的学生认为,在财经英语的教学中,老师更侧重于翻译教学,财经英语的课堂变成了“英译汉”的现场。我们在询问从事财经英语教学的教师时发现,目前很多财经英语任课教师从事财经专业英语教学的时间较短,甚至有的财经英语专业教师就是英语专业的老师,普遍缺乏财经专业知识和财经工作的实践经验。80%的学生希望由对财经和会计知识有较多了解的英语教师执教,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65%的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多用英语和学生交流,培养学生流利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
根据学生需求分析和学校课程设置现状,笔者提出了一些针对高职财经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的改进建议,希望这些建议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合理地设置财经专业英语课程,培养出学以致用的财经专业人才。
1.完善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在学生座谈中,很多学生希望教师能够基础英语的基础上,做好财经英语的分层教学,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从最基础的专业英语教学开始,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侧重于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学校今后在安排财经专业课程之前,应该做好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分析,以需求分析为基础制定教学大纲,调整课程计划;制定相对完善的财经英语教学课程标准;明确财经英语在高职财经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定位和课程目标,实现“专业外语”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中凸显外语特色,通过发挥学生的外语优势,增强学生就业或升学的竞争力。
2.教学的内容的设置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
在财经英语教学中,学校可以派年轻教师到企业财务部门或金融部门见习、实践,增加企业工作背景,了解企业对财经英语知识的需求;聘请企业的财务经理及相关的专业人士担任财经英语的教师,与学校的专职教师共同制订财经英语的教学计划及课程体系。我校在选用财经英语课程的教材时,要努力找到专业实践与语言基础和语言技能之间的平衡点,同时启动整合教材、聘请企业的一线人员参与编写模块化校本教材的工作,努力实现企业需求和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3.完善教学的内容与教学方式
在教学内容方面,针对企业希望能加强学生口头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在教学中应该强效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在校内实践中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教学手段,运用两两对话训练、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两两对话训练中,可以把学生两人一组,模拟企业实务的场景进行对话的训练,这种方式可以把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化,形成专业英语口语沟通能力。在分组讨论中,教师可以给定某一特定的主题,请学生现场分组讨论,最后每组派代表陈述观点,使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到趣味性、实用性,在提升专业英语水平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校外实践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专业实训基地的优势,与企业联合共建课程,请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选取企业的实际案例提供给学生讨论分析,使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直观地感受企业实务。同时,我们还可利用寒暑假,外派学生到合作企业中参与企业的实际业务,使学生在外语训练的同时,直观地体验到财经英语在企业实务中的运用。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学校可以创造条件,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学研讨与实践工作,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首先,可以发展跨学科合作,鼓励财经英语教师走进专业教学的课堂听课学习、交流,同时开展参与专业教师的教学研讨,深入了解与该专业相关的财经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学习者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其次,开展校企联合的教学研讨,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员参与到财经英语课程的教学研讨中,对于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提出修改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专业教师和企业一线人员之间的沟通,增进专业教师对企业需求的了解。最后,可以设立专门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朱云.以需求分析为基础的高职财经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研究.英语广角,2012.12.
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研究 篇4
隐性课程 (Hidden Curriculum) 又称潜在课程 (Patent Curriculum) 、潜课程、隐课程等, 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类型。关于隐性课程概念的界定, 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各种表述不尽相同。我们依据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教授范兰丝 (Vallance.E.) 在1991年出版的《国家课程百科全书》中对隐性课程所作的界定, 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将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为:是高职院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那些没有列入正规课程计划和学校政策中, 但又在教育实践情境中以非预期的、隐蔽的形式有意无意传递给学生, 对学生的信念、意志、知识、情感、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一种课程形态。它包括渗透于高职院校显性课程中或以其他形式存在的偶然的、无意的影响, 如学校的各种人际关系、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校园文化环境及教师的教育行为和人格、学习气氛和其他非正式团体的影响等等。
高职隐性课程的特征和建设意义
高职教育完整课程体系应当既包括显性课程 (正式课程) , 也包含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的形式, 明确、直接、外显陈述的课程, 是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和一定的强制性的教育方式;而隐性课程则是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存在的, 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预期的心理反应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隐性课程以其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等方面独有的特征, 弥补了显性课程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上的缺陷。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补充, 只有二者彼此协同、目标趋向一致时, 才能使整个教育课程体系达到最佳的功能和效果。
与显性课程相比, 隐性课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育内容上, 具有整体性隐性课程蕴含了学校的精神底蕴、物质条件、制度体系和人际关系, 从范围上看, 涉及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仅显示了校园里的各种教育要素, 而且使学校各种教育要素构成了有机的教育生态环境, 具有浓厚的宏观制约色彩, 是促进学生在校园里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教育方式上, 具有多样性隐性课程具有时空的多样性或多元性, 它不以确定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教育, 而是以多元的时间和空间为自身存在的价值形式。它既可以是一种氛围, 如教学氛围、讨论氛围、学术氛围、课堂氛围、生活氛围等, 也可以是一种风气, 如学校的校风、院风、系风、班风、教风以及学风等, 还可以是一种环境, 如校园人文环境、学习环境、生态环境等, 甚至还可以包括学校多年积淀形成的治学态度和方法等。这种多元的时空造成了更为宽广的教育机会和更为灵活的教育方式, 使学校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教育资源有了表达体现的机会, 可使学生在多元化、立体化、体系化的资源环境中获得显性课程以外的多种求学需要的可能。
在教育目的上, 具有隐蔽性这是隐性课程实现教育目的的特有属性。隐性课程不是直面教育, 不是教与学两种主体直接接触的教育。它是以氛围、情境、关系、规则为媒介, 以跳跃、渐近、过度为节奏, 通过折射、反映、反照, 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心智等在潜移默化中被熏陶成熟, 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获得潜移默化之效, 利用信息社会中的周围环境综合发展学生的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 达到培养具有完整个性人的目的。涂又光教授总结的“泡菜理论”, 形象而又生动地说明了隐性课程的这一特点。
在教育目标上, 具有不确定性隐性课程对学生影响的程度、效果与学生的主体选择密切相关。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 不同的主体会解读出不同的意义, 而这些意义往往是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学校管理人员没有预料到的, 或者有时是无法控制的。教育者不可能完全知晓并控制教学活动的具体状况和每一细节, 在教学实践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试图从积极方面进行某种尝试, 但得到的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的, 这就是隐性课程非预测性特点的表现。
在教育效应上, 具有持久性学生在学习显性课程时, 学过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可能很快就忘了, 但隐性课程主要靠日积月累、滴水穿石的力量, 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 其行为的态度方式是不会一下子就消失的。一方面, 隐性课程在学校的统一规范和学生的兴趣之间创造了充分利用的空间, 另一方面, 又以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提供给养, 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深深扎根于学校的校风之中, 形成既深刻, 又久远的教育效应, 有的甚至在一生中都难以消除。
由于我国的高职院校成立和建设的时间普遍较短, 一些高职院校是由以前的中专学校或中等职业院校升格、合并组建而成的。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逐渐重视, 高职院校得到了迅速发展, 学校招生人数、办校规模日益扩大。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环境、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校园文化建设等还十分薄弱, 普遍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轻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重物质效益, 轻精神因素的发展;局限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在生产、工作场所需要的专业技能的发展, 而对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水平、人格发展和完善等方面关注不够。这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意识的偏移, 使高职院校成为一个技能训练场或者技能加工厂。因此, 高职院校应当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充分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
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从隐性课程的特征可以看出隐性课程的内容十分广泛, 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和各种行为。在物质层面上, 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环境、生活环境、校园文化设施、校园艺术生态等都是隐性课程的载体;在制度层面上, 学校的领导体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班级管理、评价体制等都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教育和影响;在精神层面上, 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模式等都是隐性课程所涉及的范围;在行为层面上, 学校领导及师生的言行举止、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和各种交际行为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隐性课程的建设附着或隐含于这些载体中, 因此, 隐性课程的开发建设主要应从这四个方面着手。
隐性课程物质层面的建设隐性课程的物质层面, 如校园的建筑设备、园林绿化、壁画雕塑等既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 又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象征意义和陶冶功能。校园的门庭走廊、教学楼、食堂、学生公寓、图书馆、花坛、草坪、雕像、楹联等本来是没有生命和情感, 也没有教育价值的, 但经过精心设计和创造后, 这些建筑和环境也能“活”起来。学校的校园建设应融文化性、艺术性、特色性于一体。布局合理、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可以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宽敞明亮、井然有序的食堂和宿舍可以给学生舒适安逸的感觉;藏书丰富、舒适的图书馆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富有启迪意义的楹联、温馨的提示语可以让学生时刻检测自己的行为规范等等。一所学校的校园包含着这所学校的文化特征和内涵, 蕴含着学校历史的、思想的、精神的等多种教育价值, 对提高大学生的修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有着重要的直接影响。
隐性课程制度层面的建设隐性课程制度是指学校的各种规章和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实施方案、保障措施, 这些制度集中体现了学校领导者的教育思想、育人目标、价值观念, 是显性的。但当这些规章制度成为学生自主选择和利用校园制度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自觉规范时, 所起的作用就是隐性的和潜在的。在进行隐性课程制度层的建设时, 应渗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尊重学生的权利, 满足学生的需要, 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制度建设的核心, 既要用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 又不能简单机械强迫地管理, 应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在制度的制定和管理过程中, 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 在教育与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创造性的发展。近年来,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生源的综合素质有所下降, 学生对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认同感、屈从感也有所下降, 因此, 学校要配备专门的教师或辅导员,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遵纪守法、生活规则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 提升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的认同度、遵守度。
隐性课程精神层面的建设大学精神是抽象的, 也是具体的, 是无形的, 也是有形的, 是不成文的, 但却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它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 无事不在;它活跃在讲台上、校园里、人们的言谈和行动中。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 可能因时代的进步而老化、淡忘, 但大学精神却能长久地影响学生的事业发展, 直到永远。良好的校园精神能催人奋发进取、开拓创新, 是一种无形的巨大推动力。因此, 大学要加强隐性课程精神层面的建设, 其中, 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至关重要。在精神层面的建设中, 师德建设是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 教师的职业态度、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作风等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教书育人的杰出品性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引领示范作用。良好的师风是良好大学精神的一半, 因此, 隐性课程精神层面的建设应该加强和关注学校的师风建设。
隐性课程行为层面的建设隐性课程行为层面的建设主要是指师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模式、各类群体 (包括社团) 活动等, 是一所大学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其载体包括学校主体的行为、学校的各种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行为。学校行为主体包括学校领导的领导风格、教师的品德修养与仪表风气、学生的行为与服饰、教辅人员的管理行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际行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际行为等, 这些都是隐性课程行为层面所承载的内容。教师及教育管理者的学识、言行、品质对学生的品德修养、言行举止、意识风范等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期, 他们善于模仿, 易受感染, 对周围行为方式的认同感较强, 因此, 隐性课程行为层面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比被动地接受说教更加有效和深刻。
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讨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建设, 分析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内涵、特征和建设意义, 可以促使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慧敏.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现实意义及路径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6) .
[2]樊正恩.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探析[J].读与写, 2010, (11) .
[3]张玉荣.大学隐性课程建设探讨[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07.
[4]王梓坤.大学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论文 篇5
1.遵循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与生活中自觉地接受教育,乐于接受教育,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转变观念形成正确的爱国成才观、恋爱观、择业观。
要达到上述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师生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性原则:百行以德为首,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高职校园文化作为高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突出其教育性特点,在建设过程中时刻把握教育性原则,从校园物质环境、校园氛围、课堂教学气氛到师生精神面貌、学生社团活动等方方面面都应该发挥其教育作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科学性原则:高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系统而复杂的整体工程,它点多、线长、面广,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学校应精心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一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专业特点去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是要加强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意义及建设途径,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地建设本校的校园文化。
(3)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它体现了教育应遵循人的主体性的原则。
学校中的以人为本就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和教师的专业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为建设的出发点,在建设中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以师生共建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服务师生为建设的终结点。
2.建设校园文化的有效措施
(1)加强高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精神凝聚力。
优秀的校园文化既能够以各种方式沟通人们的思想感情,又能够使人们的信念情操融合,达到培养和激发人的集体意识的目的,从而使全校教职员工从思想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2)把握校园文化中的批判、继承与创新问题。
校园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样,是在不断更新与变化的,要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导向作用,必须时时考虑推陈出新,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错误的思想观念以及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当中消极的东西过滤掉,把积极向上、文明高雅的东西发扬光大,这样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跟上时代的步伐,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满足市场对就业人才的需求。
二、结语
社会在不断发展,社会文化在不断更新,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需要创新。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动态过程。
合理、人性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应是使师生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建设的过程。
这就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将现有的文化创新与发展。
比如,高职学校师生每年参加各种省级、市级职业技能大赛活动,学校每届各种社团举办的多种活动,均体现了校园文化创造性的发展,促使校园文化在内容与形式上呈现雅俗共赏、百花齐放的气象。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策略研究 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09-01
引言
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全面推进,高职院校的教育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的高职教育是高等学校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一、我国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多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很大问题和不足,受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缺少人力、财力等很多方面的支持,高职教育发展模式陈旧,缺少特色。同时,教材与课程吸引力薄弱,教学内容对学生较为枯燥、无趣。为此,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的迫切需要,摆脱教育教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
二、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定位
受经济社会发展客观性的限制以及高职教育发展模式的制约,人们对高职教育的了解还不够多,理解还不够准确,对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亦不十分明确,要谋求高等职业教育的更大发展空间,就必须对高职教育目标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体系教育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有普遍性质的高等教育,同时也具备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受其培养过程、教学要求、培养目标等因素的影响,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目标定位的基本内容。
三、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策略
我国的高职教育坚持一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目标的办学方针策略,培养课程设计也应跟随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而相对的进行有效调整。
(一)基礎理论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课程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理论指导实践,只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牢固,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想法,追求卓越。高职教育目前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是要以“用”为基础,以必需、够用为重要标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应当摆脱学科系统性、完整性的束缚,必须与之前普通高等教育有质的区别,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高职院校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需加强和完善,这是整个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部分和关键环节。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教育的课程要适应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备从事专业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高素质职业型人才。应该针对就业岗位的不同,灵活地安排课程,然后再根据不同的专业来进行专业课程的必要制订,课程的设置要突出专业性质和特色,以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目的,这样才能贯彻“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全面促进经济、社会、人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践性的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保障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最重要途径,是落实学生职业能力与培养的基本手段。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改变以课堂为圆圈、以教师为圆点、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倡导有效教学,鼓励学生躬身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素质,体现职业特色。以分析岗位需要的能力为切入点,改革单一的学科型课程模式,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来开发和设置课程,全面抓进,突出特色。
(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信息网络的构建,真正的将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去,我国不少的高职院校看到了信息技术的良好发展前景,还设置了数控技术等相关学科,这不仅完善了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还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了技术、信息等的保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大大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课程标准上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教法上提倡实际运用,教学过程向课堂以外延伸,学习方法上由单向传授向双向交流互动方式发展。将素质教育贯穿整个课程建设的始终,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谦虚好学、踏实肯干的敬业精神,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占文,温景文.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35).
[2]郭玉梅.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黄培杰(1962-)男,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部技术基础教研室主任,一级实习指导教师。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论文 篇7
一、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课程建设基本情况
我省各高职院校近年来高度重视创业课程教育, 已经将创业教育纳入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各院校现已开设创业类课程2-3门以上, 其中90%以上的学院开设了创业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创业教育》《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就业与创业教育》等。同时近50%的院结合本校实际自主开设了特色创业课程, 如《职场软实力》《市场营销与创业》《创业案例分析》等课程。基础类课程多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 特色课程多在大二及大三年级开设。讲授创业类课程的师资队伍结构多元, 包括就业指导老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就业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等, 这些师资多接受了创业培训, 但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还不高。创业类课程所使用教材65%以上为任课教师自主编写, 创业课程管理与评价机制还没有成熟、有效地建立起来, 学生创业课程评价大多是以考试或者提交创业计划书的形式完成。
二、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走访座谈及问卷调查过程中, 体会到我省高职院校对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非常重视, 但仍然存在很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需要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标准
创业课程体系标准是创业教育课程设定的依据, 是保证创业目标实现的基础, 没有课程体系建设的规划标准, 就不能准确地把握创业教育教学所需达到的层次, 同时所开设的创业教育各门课程之间也难以形成科学的衔接与有效的规划。
目前我省高职院校创业课程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体系标准, 创业类课程设置相对单一, 缺少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此, 我省各高职院校可以按照《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意见》 (2010年3号) 文件精神, 参照国家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文件精神, 为创业课程体系制定具体的标准要求, 使开设的各门创业课程之间逐步形成科学的衔接与有效规划。首先各高职院校必须将创业教育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 必须将这种观念根植于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中并在实践中指导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同时, 创业教育不仅应该将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程中, 而且有必要在高校课程体系标准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 使开设的创业各课程之间按照承续关系以及内在逻辑体系形成科学的学科体系。在确立课程体系标准前提下, 按照统一的课程体系标准严格规范教学原则、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过程, 从师资培训、教材开发和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入手, 制定统一的教学标准, 这样既有利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 同时也加强了创业课程建设。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程等多种方式, 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 构建有利于学生创业能力与素质提升的课程体系。
(二) 与专业教育结合, 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通过学生调查问卷发现, 对于大学阶段学习了哪些创业类课程, 创业教育是否与专业结合等问题, 很多学生不能做出清晰的回应。部分学院的创业教育甚至仅仅开设了几个讲座, 一些学校对创业课程设置重视程度不够, 甚至没有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创业类课程主要作为选修课, 课时少且不能得到全面保障。在各院校所开设的课程中, 《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课程在各学校已经基本普及, 授课效果较好, 得到了受教育者的认同, 发挥了对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但是, 对于创业教育如何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渠道和途径还需要深入探索。当前创业教育并没有有机地融入专业教育之中, 很多学校的创业教育只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 重视创业理论, 但没有与专业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相结合。
创业课程是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体为目标, 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 所以创业教育必须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 专业课教师要把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教育融入所讲授的专业课之中, 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及岗位创业的能力, 将创业意识和精神渗透到学生的专业课教学中, 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的内容中, 增加“专业与创业”专题, 如本专业技术在小企业中的应用、怎样利用所学专业技能创业、所学专业在国际、国内发展及应用前景等专题的学习;另一方面, 创业课程任课教师, 可以在传授创业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创业能力过程中, 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 针对性的进行创业引导以及创业模拟演练, 只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 才更加有助于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完善。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
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是创业教育实施的关键, 但从我省高职院校目前情况看, 一方面创业教育师资配备匮乏, 一些学院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师资队伍, 有些院校是临时抽调教师集中完成教学。另一方面师资队伍没有实现专业化与职业化, 横向跨学科领域的宽度不足, 个别教师并没有进行相关创业培训, 专职队伍规模不足。同时, 创业指导与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矛盾, 教学团队整体力量没有充分发挥, 各院校在创业课程建设方面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创业教研活动的作用也没有充分体现。当前创业教育的教师多数都缺少直接的创业实践积累, 教师大多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途径,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创业实践的质量, 开设优质的创业课程相对困难, 而学生也会因为缺乏有效的实践指引而影响其创业的能力与热情。针对这些问题, 第一, 各高职院校应注重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 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同时, 对创业课程教师加强培训与引导, 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到生产经营一线调研及实践锻炼, 鼓励有条件的教师投身创业实践, 让其体验创业过程, 推动创业教育的学科性建设, 使课堂的创业教育更多的融入生命力和现实价值。第二, 从企业、社会聘请有经验的行业专家、创业成功人士作为创业课堂教学的补充师资, 与校内教师共同设计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讲解创业实践, 推进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四) 完善课程体系的管理与评价机制
各院校创业课程管理与评价尚缺少有效的评价及管理机制, 课程设置与评价, 多归于就业系统, 课程管理与评价机制方式单一, 对创业实践环节的考核还停留在考试层面, 没有反映创业学科的应有特征。在与创业授课教师的访谈与交流中体会到, 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与评价制度是我们各学院共同面临的课题, 任课教师普遍认为评价与管理制度要从科学性、激励性与可操作性等方面入手, 规范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 收集反馈学生与教师的创业信息, 建数据库, 同时思考建立学校、企业及社会的综合评价, 把创业成功率和质量纳入整体评价系统。根据不同的课程模式, 建立创业课程管理与评价系统, 对于课堂式创业教育形式、实践式创业教育以及综合式创业教育等模式, 分别进行信息跟踪与科学评价。实施课堂及创业实践分类考评, 着重加强过程考评, 做好动态反馈评价, 通过评价及反馈, 科学指导创业教育。
教育教学实践中, 作为创业教育工作者要以存在的问题为基点, 以目标为引领, 进一步探究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学生职业发展、创业能力提高之间的内在关系, 从创业课堂、创业实践以及创业体验综合定位课程, 深入思考建立包括职业生涯、创业教育、就业教育为一体的规范教学体系, 将课程优势转化为学生创业能力。
摘要:结合课题调研, 针对我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课程建设基本情况、分析了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与不足, 提出了适应我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王飞.湖南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2009.
[2]张兆强, 冯兰东.浅析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0, (3) .
高职院校税法课程建设问题研究 篇8
1.1 课程开设不全或相关课程交叉性太多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仅仅只开设一门《 税法》或《税务会计》课程。从市场上通行的教材来看, 《税务会计》涉及的知识通常是税费计算与涉税事项会计处理, 而《税法》则仅涉及税费计算知识。这样一来, 课程内容存在局限性, 整个课程体系分散, 基本上不能满足财经专业学生所面向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 税务知识欠缺现象依然突出。
相反, 有的院校虽然在《税法》之外加开《税务会计》、《国家税收》、《纳税筹划》等课程, 但是又没能更好的深入把握各门课程的内涵。课程定位不准, 造成不同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叠, 功能互相混淆。如各税种的计算既是《税法》课程里的主要内容, 又在《税务会计》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如两门课程同时开设则必然造成学生相同的知识学两遍, 所以税法教师在讲解相关税种的计算时, 由于受课时限制, 会将某些内容省略, 认为学生在《税务会计》课程里还会学到;而税务会计教师则认为各税种的计算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无须重复讲授, 这样就造成学生知识面上的盲点, 相关税法知识欠缺。
1.2 教材版本老化, 实用性不强
通过对高职院校税法教材的调查, 有30%的学生认为现行教材版本偏老, 内容陈旧;55%的学生认为教材重视理论与结论, 缺乏实用性;只有15%的同学认为现行教材符合高职教育教学的特色, 有85%的同学认为现行教材不符合高职教育教学学习的需要。
由于教材选用的不合理性, 直接规范着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打开教材, 似乎遍布知识点, 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实用知识, 使学生觉得学习税法的目的就是要进行税务专业理论研究以及一些复杂的税种计算, 造成学生在一开始学习时就有一种心里负担。因此, 学生对税法知识留下的痕迹, 恐怕只是考前死记硬背的那些原理和结论;对于教师来说, 由于版本老化, 在备课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花费在搜集新资料及准备案例上, 而真正对个别重要知识点的研究就少多了, 这样一来, 整个学期下来, 教师和学生都感到特别的累。
1.3 教学方法单一, 实践性教学严重不足
高职学生大多数较为活泼, 兴趣较为广泛, 一旦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照本宣科, 学生就会说活、干别的事情, 而不是认真听老师讲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 不要过分依赖教材, 如果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授课, 先讲税法定义、职能、原则、以及构成要素, 再讲增值税、消费税等有关具体税种等内容, 然后再做一些习题, 那么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了这么多抽象和枯燥的理论, 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从而影响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另外, 高职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培养的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 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以面向岗位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在高职教育教学中, 理论教学应与实践教学并重, 两者互相融合, 交替进行。但是, 当前高职院校的税法课程普遍存在实践教学偏弱的现象, 实践课时很少, 更没有系统科学的对应实训教材, 有的学校课程计划里甚至根本就没有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 有的学校实践条件简陋, 实践形式单一。比如《税法》课程, 其实践课可能就是象征性地填几张纳税申报表, 时间既短, 内容也不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有些学校把《税法》的实践课与《财务会计》合并在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当中, 手工会计模拟在实验室进行, 共用一套财务会计资料, 完全没有突出税务会计应集中训练的内容, 以上现象的普遍存在, 使得许多院校税法课程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此外, 笔者在对会计专业高职毕业生进行调查时发现, 很多学生因在校期间没有接触过电子报税软件, 当工作中需要利用报税软件进行网上申报时产生极度不适应感。事实上, 大多数职业院校都没有配备这类实训设施, 也没有进行过类似训练。
1.4 考试制度和学生评价方式传统化, 体现不出公平
税法课程在高职院校财经专业一般属于考试课程, 其考试基本采用闭卷形式。笔者认为, 考试也是一种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 例如: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 扩大知识面。为了督促学生学好税法课程, 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 以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同时应采用灵活的学生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查, 而不是用最后一次期末考试成绩来决定学生的成绩。
2 高职院校税法课程教学建设的几点建议
2.1 健全课程内容体系, 力争重复内容最小化
各高职院校应深刻反思当前财经专业税法课程的设置情况, 在准确定位各专业所面向岗位群的基础上, 深入进行各专业的工作任务及相应的职业能力分析, 重新构架各专业所需要的税法知识体系, 据此来设置相关课程, 既要避免开课不足、应有知识的欠缺, 又避免了盲目贪多求全。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税法知识的要求与财政、税务专业的学生应有所不同;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应有别于会计专业。根据会计专业主要面向的岗位群, 税费计算与申报及涉税会计处理应是其主要的职业岗位能力之一。笔者认为, 高职会计专业应将《税务会计》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 取代《税法》课程;同时开设《税务筹划》作为选修课, 以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财务管理专业面向的岗位群较之会计专业有所延伸, 其核心岗位能力还应包括筹资管理, 进而可细化到减轻企业税务成本, 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因此, 应将《税务筹划》也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开设;税务、财政专业则不必开设《税务会计》课程, 税务专业可将《税法》与《税务筹划》作为必修课, 财政专业仅需开设《国家税收》课程即可。同一专业开设的各门课程应按照知识的递进性依次开设, 如会计专业, 应由《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到《税务会计》, 及至《税务筹划》, 并要严格区分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准确把握课程特色, 力求把重复内容缩减到最小。
2.2 选材应从新、符合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1) 在教材的选取上, 应采用符合高职高专特色的教材, 而不是迷信教材编写人员的权威性。只要是符合当前教学的特点, 就可以采用, 但最好使用与现行国家税制比较接近的版本, 当然教师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授课内容和本校学生的特点来编写教材。
(2) 高职税法教学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经济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以实践应用为基础, 以理论为辅。高职税法应明确将提高学生税务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一项教学目标。在高职税法教学中, 应贯彻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不用讲授过多的理论知识, 而应把重点放在纳税实际操作方面, 注重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税法的计算及涉税实务操作能力。
(3) 教材的选取还应考虑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相挂钩, 因为大部分学生在刚毕业的时候可能从事办税员工作, 但从长远看学生必然向往会计实务界顶尖的注册会计师考试。而税法又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之一, 所以本课程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基本接近注会考试税法课程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 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方可为将来参加注会考试打下基础, 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好知识、素质和能力准备。此外, 课程内容的确定也应兼顾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注册税务师考试的需要。
2.3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加大实践性教学的力度
(1) 确保实践性教学课时。税法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课程内容。要加强税法实践课程的建设, 就是要强化实践性的模拟教学, 适当增加实训课时, 争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力求达到1∶1, 同时应扩充税法实训科目, 选择或自编合适的税法实践教材。
(2) 强化税务模拟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保证学生拥有良好的实践性教学场所。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实训经费投入, 购买仿真电子报税软件并建立仿真性强, 能全方位模拟税务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的税务模拟实验室, 由学生独立完成电子报税业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熟悉电子报税的流程, 增强动手能力, 缩短就业适岗期。同时应把税务工作有创新、有成果的注册税务师事务所、民营企业作为首选目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 让学生能在真实的情境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加强税法专业教师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自身一定要有实践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税法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 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作为税法专业教师自身不能脱离实践, 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 提高税法教师的实践技能, 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要定期参加税务部门组织的培训, 或是专业进修, 经常到企业从事报税的实践操作工作。应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 结合教学进行教师培训, 向税务部门、税务师事务所、大型企业聘请税务专家、注册税务师、财务总监担任客座教授, 让他们既到学校指导税收教学工作, 进行教师培训, 又担任税收实践课程教学, 弥补在校税收教师实践知识的不足。对未经过实践锻炼, 动手操作能力差的教师, 可与税务部门联系下派到业务部门、企业等挂职锻炼, 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要积极创造条件让税法教师经常到第一线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熟练掌握税法实务操作, 并能够解答税法工作中出现的操作问题。税法专业教师只有深入实际, 接受前沿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 才能更好地进行教材的选择、教案的组织和准备以及实践课程的操作和指导。只有这样, 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税收实践教学, 更好地指导学生。
总之, 除实践课教学以外, 税法课程在理论课教学中同样应注意深入把握职业教育的特点, 避免空洞的理论讲授, 应大量采用学生乐于接受也易于接受的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以任务驱动为导向,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如可以对于税法的职能和原则等有关内容作些删减;在讲述税法要素时, 可以联系后面的现行具体税种进行讲述, 使这些抽象的概念生动起来。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尽量选择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案例, 组织学生分析和讨论, 直至解决问题, 将复杂的、抽象的理论知识简单化、形象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 从而实现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平稳过渡。
2.4改变传统的考试方法, 完善评价体系
(1) 考试题目可以灵活多样, 考试形式不拘一格。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高职国家税法课程应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试制度, 可以采取闭卷、开卷、小组答辩、操作或者论文的形式作为考核手段。改革常规卷面考试内容, 加大对技能知识的考核, 如设计相关的企业纳税申报资料, 要求学生填制纳税申报表;给出企业相应的资料, 要求学生设计纳税筹划方案等。以实际案例分析为主, 尽量避免考死记硬背的东西。
(2) 要将平时的考核和期末成绩有机结合起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 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 并围绕讨论题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 依据学生的作业和论文评定平时成绩。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增强对税法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思考空间。学期末的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 以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案例分析为主, 用于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为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最终该门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应是综合性的, 其总成绩应由多次学习活动构成。平时成绩 (到课率、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心得报告、小论文等) 应占到40%左右, 期末考试应占到60%左右。加大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的比重, 不仅可以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病, 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也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 使考试更加公平、合理。
摘要:从分析农业高职院校税法课程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 对高职税法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高职院校税收课程教学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税法,课程,教学,建设
参考文献
[1]明光兰.新编税法及纳税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2]张金标, 邵露.关于推进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 2007, (12) .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引发的思考 篇9
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 各个专业中备受关注的“终端课程”的建设已经初见成效。这些课程不仅在名称上与以往的课程有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也有重大的突破。将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标准重新组合, 将课程的培养能力与职业的岗位能力相对接, 紧紧围绕“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在实施环境上尽可能的创造与企业真实环境相接近的实训基地教学环境, 采用“与企业深度融合”的办法, 将企业的技师请进学校, 或者让学生成为企业的一员, 让学生多在工作环境下获得经验性知识。这些方法对于“终端课程”都会受到很好的效果, 取得很好的成效。
专业基础课程应该怎样实施才会体现专业培养规划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色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明确与具体的对应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 但是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性质,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表现形式等许多方面不同于“终端课程”, 有些内容不能直接体现出企业的岗位能力, 所以, 现有的教学条件不论是在硬件方面还是在软件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憾。
专业基础课程必须进行全方位建设、改革、调整与完善, 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 为职业的岗位能力起到培养、服务和支撑的作用。
2 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
2.1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的区别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高技能人才为宗旨。以应用能力为主线, 设计符合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建设方案;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型、研究型人才。基于两种不同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更侧重于能力的培养。
2.2 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
社会上普遍有一种说法就是“低分学生进高职”, 高职学生确实存在文化基础较差的现状, 对于这样一个群体, 如果我们不进行课程改革, 而是延习高校的“压缩饼干”那么学生势必存在丧失学习兴趣的现象, 这也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
要想扭转这一现状, 一方面学校要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 教师要深入研究, 真正走出一条适合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改革之路。
3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必要保障
课程改革是承担本课程的教学团队的教学改革, 课程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学团队的能力和水平, 所以, 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精湛的实践技能、良好的职业素质的教学团队, 是课程建设的首要内容。
3.1 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在课程建设中, 一方面团队的教师要深入到企业中进行调研, 寻找适合本课程的职业岗位能力, 或者寻找本课程中对岗位能力有支撑作用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 要引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与团队的教师共同开发制定课程改革方案, 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色, 使得建设方案更具有企业的真实性。
3.2 提高团队教师的综合能力
团队教师的综合能力包括:⑴文化知识水平、专业知识水平、专业实践技能、工程实践能力, 这些能力是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关键能力, 提高关键能力的办法是到高校进修, 以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到企业挂职锻炼, 以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引进企业专家或工程技术人员, 以提高对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⑵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的能力, 这些能力是教学的辅助能力, 但是, 这些能力不具备关键能力就无法实现。
4 课程任务的设计是课程建设的核心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教师是教学实施的主体, 这种教学过程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当然也不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要想缩短与企业岗位能力之间的距离, 课程建设必须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行, 选取的课程任务应遵循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培养, 使使三种能力有机结合。课程任务的选取要融入职业的要求, 要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从简单到复杂, 从单一到综合, 要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教的活动由多到少, 由全局到局部,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5 教学资源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支撑
教学资源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 是为课程建设服务的, 教学资源的建设包括与课程任务相配套的教材建设、教学课件的建设、能力测试、辅助教学资料等方面的内容。教材最好是根据课程任务而编写的自编教材, 要充分体现“任务驱动, 项目导向”, 的教学模式。教学课件要实用,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难易程度课件要有不同的形式, 做到直观、明了, 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真正起到教学的辅助作用。能力测试是与教学任务相配套的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辅助教学资料包括仿真软件、下载的网络课程、视频、网站的推荐等等, 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
6 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是课程建设效果的体现
6.1 传统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特点
6.1.1 评价项目片面。
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学习质量评价的主要评价指标, “一张试卷定乾坤”评价结果不够全面, 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 有悖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6.1.2 评价主体单一。
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主要是任课教师来完成, “以分数论英雄”, 存在着极大的片面性, 主观性也较强,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6.2 教学改革的评价方式
随着“任务驱动, 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不断推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呈现多样化, 考核方式也相应的要呈现多元化, 以分数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已经不能满足评价的要求, 要将学生、教师、行业专家作为评价的参与者, 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质量评价。而评价的原则要由原来的以“知识为本位”转为以“能力为本位”,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实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评价, 还要实现对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的评价。构建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个人素质为核心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会使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 课程建设要遵循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 要符合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要体现“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要认真执行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晓霞.“工学结合”特色在专业基础课程建设中的体现.成都个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1]王晓霞.“工学结合”特色在专业基础课程建设中的体现.成都个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
高职院校创业课程建设路径研究 篇10
1 高职院校创业课程现状
近几年来,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有所起步, 但总体状况不尽如人意。很多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也仅仅是放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完成的, 真正将创业教育设为一项独立课程的高职院校很少。我们调查发现, 开设创业独立课程的高职院校主要有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创业起步课程、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营销课程、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与创业课程、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小企业创业实务课程。其中创业营销课程和就业与创业课程也只是把创业作为其课程的一个部分, 没有专注创业教育。
2 高职院校创业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对创业教育认识不够
对于创业教育, 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正确认识到其实际价值, 无论是教师还是大学生, 对创业和创业教育都知之甚少, 认为能够找个工作就不错了, 不要没事找事, 自主创业高不可攀, 风险大, 自己能力不够。很多学校认为创业教育是就业部门或辅导员的事, 给大学生顺便讲一讲就可以了, 草草了事。
2.2 师资不足
创业课程对师资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一方面对任课教师的企业管理理论知识要求比较高, 要求创业课程教师熟悉企业的各项流程, 如企业的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人事管理等, 加之当前网络营销如火如荼, 对网络营销也有一定的要求。另一方面, 又要求创业课程的教师有一定的创业经验, 没有创业经验的教师讲这门课显得纸上谈兵, 因为创业需要大量的体验和实践, 没有创业经验的教师是很难把创业课程教好的。
2.3 课程体系设计欠妥
目前高职院校创业课程的设置缺乏科学、合理的安排。国外已经开发出了很多受大学生欢迎的教材, 也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标准。但目前, 这些在我国几乎还是空白的。高职院校没有科学统一的创业课程教材, 课程内容多为创业方面的理论知识, 而且, 仅仅用一本教材来涵盖所有的创业知识, 显得勉为其难。
2.4 教育模式陈旧
当前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不少是采取设置选修课方法, 有很多是毕业前突击式教学以应付就业指导的需要。课程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 系统讲授有关创业的内容。这样就造成学生对创业课程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了解, 对具体到底怎样创业以及创业的具体实践活动依然很盲目。也就是说, 现有的创业教育模式不可行, 缺乏可操作性。
3 高职院校创业课程建设的具体路径
3.1 学校应高度重视, 积极应对
2011年6月, 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 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这就意味者今后大学生将在就读期间学习如何自主创业, 如果拿不到创业学分, 有可能连大学毕业证都领不到。无论是从国务院的文件精神还是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身需要出发,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不能再是选修课, 而应该是必修课。各高职院校必须对此有清晰的认识, 应站在战略高度, 科学规划, 重点突破, 真正把创业教育做好、做大、做强, 比如学校要有创业教育的专项经费, 尽可能在学校建设大学生创业园给予大学生实践的机会, 多邀请创业教育方面的专家和创业成功人士为大学生举办讲座, 加强创业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
3.2 校企合作共建是前提
当前, 在高职教育积极探索“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变革中, 校企合作的内涵与外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校企合作也已成为影响高职教育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 因此, 借助校企合作构建高职创业就业教育新体系, 主动适应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新变化, 是全面推进“工学结合, 工学交替, 项目导向, 能力进阶”办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1]。
我们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 对创业教育课程进行不断充实和完善。比如, 在以下问题上, 企业管理者和相关技术专家应该能比教师提供更好的答案:创业者最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创业者最容易遇到哪几种问题, 遇到问题时应该如何面对和应付;成功的创业者最宝贵的品质是什么;创业者如何管理好一个团队。
3.3 课程内容适当地方化
当前创业课程的教材不多且参差不齐, 理论内容和相关案例针对性不强。以笔者所用教材《大学生创业基础》为例, 不可否认该教材是一本好教材, 但教材上很多案例是上海的案例, 一些优惠政策也是上海的, 对于笔者所在的株洲而言, 显得针对性不强。笔者认为课程教学内容要符合当地情况, 利于大学生理解。例如案例教学尽量采用“长株潭”尤其是株洲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 这样可以增加亲切感, 强化大学生“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也可以成为英雄”的认识;在讲解创业优惠政策时, 国家的优惠政策肯定是必讲的, 但要把重点放在地方优惠政策上, 使大学生知道原来创业有这么多的优惠政策, 如果合理利用可以降低创业成本和增加融资渠道, 减少大学生创业的畏难情绪。
3.4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但偏重实践
创业教育课程既需要理论知识, 更需要实践知识。对于创业课程的理论知识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和国内部分本科院校的创业课程, 同时结合高职的特点, 有意识地降低理论知识的深度和难度, 强调理论知识的通俗性和可读性, 便于大学生理解。而在实践教学方面,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4.1 实训模拟软件
目前的创业实训模拟软件都有其优点和不足, 但主要是通过现实场景的仿真, 提供一个企业创立、活动的仿真训练环境。通过模拟企业创立过程和经营过程的各项要素, 为将来开办企业和经营企业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仿真软件体验企业的经营管理, 使大学生掌握企业选址、人力资源管理、产品加工制造、市场营销、采购供应、财务管理等各项经营活动, 同时提高大学生的经营决策能力。
3.4.2 大学生社团
每个学校都有很多大学生社团, 大学生社团作为第二课堂, 通过激发大学生的个人学习兴趣, 对大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作用。大学生社团使大学生在种种专业活动中培养了自身的特长, 逐步形成了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社团活动体系[2]。大学生社团在多年的社会实践中, 由校园内向校园外拓展, 其成员在对外拓展中自我磨砺, 不断成长, 实现人际关系的扩张、筹集资金经验的积累, 为以后自主创业等打下良好基础。
3.4.3 创业计划大赛
创业计划大赛是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 要求参赛者组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 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 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 完成一份包括企业概述、业务与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与退出策略、组织管理、财务预测等方面内容的创业计划书。
创业计划书应该是创业课程中的重头戏, 因为创业计划书的质量, 往往会直接影响创业发起人能否找到合作伙伴、获得资金及其他政策的支持。高职院校应该每年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不但可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掌握创业知识, 树立创业精神, 培养创新意识, 提高创业和就业能力[3], 同时可以将比赛结果作为该项目是否可以进大学生创业园的依据, 优胜者可以代表学院参加省市级的创业计划大赛, 如2010年就举办了株洲市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还有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湖南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参加这些省市级乃至国家级的创业计划大赛还可以全面地掌握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结识未来创业的合作伙伴和建立商业关系网络。
3.4.4 大学生创业园
大学生创业园是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基地, 给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指导、服务、交流的平台,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场地环境。大学生创业园能够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一个载体,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 提高大学生的市场意识及实际操作技能,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调查发现, 拥有大学生创业园的高职院校大多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尤其是浙江, 这也与其发达的民营经济特征相符。其中不少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创业园出台了大学生创业园管理暂行办法, 使其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笔者认为各地高职院校应该尽其可能在校园内建设大学生创业园, 充分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 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做好热身。
3.5 培养和引进创业师资
创业教育是否成功, 师资力量很关键。真正适合创业教育的教师应该既具有理论基础, 也富于实际经验。不过在现实中多存在这两种情况:一是理论水平较高但没有创业实际经验, 适合理论教学, 实际教学不行, 这种情形以高职院校的教师为多, 理论水平高, 实践水平低;二是理论水平不行但具有实际创业经验, 不适合理论教学, 但实践教学较好, 这种情形以校外企业人士为主, 理论水平较低, 讲原理谈概念可能较差, 但对于如何寻找项目、如何融资和进行创业管理很有实战水平, 这类人士从学历上说可能上不了大学课堂, 但起的作用要比第一种人大。基于此,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师资应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要, 支持教师下企业锻炼,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参与创业实践, 如果创业课程教师自主创业成功, 对大学生来说是最鲜活的案例, 也会给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带来鼓励, 同时上课时谈创业实践和经验时就不会那么苍白无力。同时高职院校还应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兼职教师,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郑伟, 王茜.以项目为导向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3) :18~19.
[2]周微微.大学生社团创业促就业模式探讨[J].当代青年研究, 2008 (10) :74~79.
北京高职院校的专业与课程建设 篇11
2015年,北京高职院校共有专业点512个,比2014年增加了15个,校均专业布点21.3个,比2014年时平均增加了1.4个。2015年,北京高职院校新增专业点33个,撤消专业点6个,当年招生专业点(含专业方向)共计393个。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3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
财经大类专业布点最多
从专业大类来看,北京高职专业布局集中在财经、电子信息、制造、文化教育、交通运输五个专业大类。首先,财经大类专业布点最多,在校生人数也最多,达到了1.7万人,占高职在校生总数的24.4%;其次,是电子信息大类,在校生0.8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1.6%;再次,是交通运输大类占在校生总数的10.8%。
专业布局门类齐全和行业覆盖面较广
2015年,北京高职院校开设193种专业,其中目录内专业181种,占全部目录专业的34%,专业布点覆盖了除水利外的农林牧渔等18个大类和52个二级类,分别占教育部高职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大类总数的95%和专业二级类总数的66.7%。[1]专业所服务行业涉及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等20个行业门类。
财务会计类专业在校生数最多
从专业二级类来看,自动化等14类专业的在校生规模较大。其中,财务会计类专业的在校生最多,达到6,000人以上,占到高职在校生总数的8.6%;其次,是计算机类,达到了5,000人以上,占在校生总数的8.0%。
会计、学前教育、金融与证券专业在校生规模位居前三甲
从具体专业来看,会计等18个专业的在校生规模较大,均达到了1,000人以上。首先,以会计专业在校生规模最大,达到了4,220人,占到了高职在校生总数的近6%;其次,是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也达到了3,039人;再次,是金融与证券专业,在校生达到了2,638人。
高职院校形成了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从课程类型来看,A类课程(纯理论课程)占高职专业课程的24.7%,B类课程(理论+实践课程)占55.0%,C类课程(纯实践课程)占20.3%。其中,理实一体化课程占比比2014年提升了4.4%,纯理论课程占比比2014年下降了2.3%。
高职院校开课门数实现逐年增长
2015年,北京高职院校共开设课程12,990门,校均开课541门;开课总门数比2012年增加了1,408门,增长了12.2%;校均开课门数实现了逐年增长,比2012年增长了17.7%,年均增长率达6.7%。
精品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截至2015年年底,北京高职院校共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34门,市级精品课程121门,国家和市级精品课程占到全部课程的2.7%。另外,北京各高职院校还建设了一批校级精品课程,已经形成了国家级、市级和校级三级精品课程体系。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探析 篇12
2003-2007年, 本科和高职高专精品课共用一个评审指标体系, 因此两者都是以“五个一流”作为评审依据, 指标体系具有兼容性, 没有区分两种教育的不同特征, 对高职高专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缺乏针对性和导向性。
2007年以后, 本科和高职高专这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有了各自独立的指标体系。虽然高职高专的一级指标仍然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教学效果、实践教学五个方面, 但是由于高职高专院校本身就非常重视实践教学, 再加上社会评价的不确定性导致教学效果难以估量, 因此, 指标设置的比重更倾向于课程定位、内容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
由此可见, 精品课程的建设并不是组织一批教师、技术人员等简单地编写教材、制作课件, 它本身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课题和任务, 是一个持续建设的过程, 绝对不能一蹴而就。
2 我院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积极性不高。一些教师认为教学主要是搞好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考试, 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不能深层次领会高职的办学理念, 不愿意把精力投入到课程建设中去, 认为这是费力不讨好、没有回报的事情, 甚至有些教师认为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管理部门的事, 与自己无关。 (2) 支持不够。从资金投入上看, 课程建设经费渠道单一, 课程建设经费不能从根本上满足课程开发和建设的需要;从激励机制上看, 课程建设中的许多工作不易量化, 考核难度较大, 导致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3) 师资队伍不稳定, 缺乏经验。首先, 我院教师工作变动频繁, 精品课程团队组建不起来, 工作缺乏延续性;其次, 教师授课内容每个学期都不同, 无法形成专业研究领域, 教师本身对精品课程研究不深入、不透彻;再次, 我院教师25-35岁之间的偏多, 大都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 短期的寒暑假顶岗实习只了解到皮毛, 设计出来的课程也无法满足高职教学改革的要求;校外兼职教师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是学历过低, 又缺乏教学法知识, 隐性知识很难用语言系统表达出来, 所以不能很好地承担指导工作。 (4)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基础薄弱。首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所教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 没有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体系, 工学结合环节薄弱;其次, 校企合作单位与专业培养目标之间有差异, 学生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之间不能完全吻合;再次, 各系之间条块分割严重, 校企合作单位没有实现校内共享, 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3 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措施
高职高专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 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 根据人才能力结构将课程体系设计为专业理论课程、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和综合素质培养课程。在课程建设实践中, 应该以工学结合为基本原则, 实现课程设置市场化、课程内容能力化、课程实施项目化、课程建设开放化。
3.1 抓住课程特色的内涵建设
精品课程是示范性课程, 而其示范性又源于它的特色性。所谓的课程特色是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丰富、长期积淀而形成的, 体现本课程的风貌, 体现在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环节等某一方面甚至多个方面的与众不同, 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显著效果。
精品课程要开放性地吸纳现实中的工作知识和学科技术的最新成果, 充实和完善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 既要体现职业性, 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 以任务驱动, 又要让学生有整体思维。在建设过程中, 要重点解决好三个核心问题: (1) 课程内容与职业工作的匹配程度。在全面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后, 才能确定学生应该“学什么”、学校应该建设“什么样的课程”; (2) 课程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梯度。应该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 按照专业的知识能力结构需求, 将课程的内容整合形成分层次分模块的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3) 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整合程度。强调实践对于学习的先导性和理论的整合性, 按照职业活动整合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内容。
3.2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精品课程的团队按照国家评审标准来看, 主要从主讲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和主讲教师团队的“双师结构”两个方面来考查, 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 团队结构优化; (2) “双师”比例合理; (3) 具有共同的目标; (4) 专业带头人有思想性和实践性; (5) 整体实力要强; (6) 善于协调沟通。
学校应该培养既有作为教师职业素质和能力, 又有作为技师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他们必须是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开展专业实践, 既能引导学生的道德品格、又能指导学生获得与个人匹配的职业的复合型教师。同时, 要重视专兼结合的课程团队建设, 建立并完善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的授课机制, 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兼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另外, 还要注重对后续师资队伍的培养, 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 在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的情况下, 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证课程的生命力和延续性, 不会因为某个教师的离开而中断了课程建设。
3.3 优化网络资源, 构建课程教学资源库
精品课程的网站为展示先进的教学理念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在此平台上可以看到精品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录像、习题、实验实训项目等教学文件和配套参考资料, 它也是专家评审的重要参照物。
就目前来看, 精品课程的网站面向的对象更多指向评审专家, 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学生。而且, 课程一旦评审通过, 就缺乏改进的动力。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虽然网络资源是共享的, 但是共享面却十分狭窄, 横向上对学生的惠及有限, 纵向上与市场需求更新滞后。
在建设网站的同时还要加强网络课程建设, 使其变成学生的第二课堂。在这里, 学生可以观看教学录像、下载电子教案、进行小测验、参与讨论答疑、网络模拟实训, 通过网络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课程的学习方式更加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在课程录像内容上, 挂在网站上的应该是那些教师用语言描述不清, 或者即便是描述清楚了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实践而感到非常空洞、抽象、建立不起来的内容, 而不是单纯地录制课堂45分钟的讲授内容。
总之, 高职高专院校要明确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 要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促进本校教师队伍的优化, 促进转体系和课程的改革, 促进立体化教材建设, 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促进师生交流,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启发、带动和引导作用。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建立精品课程的目的是希望能通过课程的师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带动整个学院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从而推动专业建设和学院的整体发展, 但是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 文章从课程特色、师资队伍、网站建设等几个方面来探讨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的建设。
关键词: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指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7) .
[2]董绿英.高职精品课程与教师团队建设[J].教育与职业, 2009 (2) .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论文】推荐阅读:
大专高职院校德育建设论文12-23
高职院校课程审美性大学语文论文06-10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现状及建议论文09-04
刍议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1-11
刍议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论文12-27
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探索论文01-06
高职院校课程06-25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与实训基地建设论文08-15
高职院校英语课程08-12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