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趣味教法(精选10篇)
初中语文趣味教法 篇1
语文趣味性教学, 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首先, 语文新课程改革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社会, 人类生活充满无限的不确定和不可预期性, 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学生对社会充满着无限的希望和好奇。在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 教育的时间、空间、内容、方式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学生接受事物的方式也与过去有明显不同。近几年来, 语文教学改革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尴尬局面, 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语文教学没有走出传统教育的怪圈, 没有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语文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忽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 把自己封闭起来。这种呆板的教学理念, 使语文教学和改革走进了死胡同。语文趣味性教学, 可以为当今的语文教学和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 有助于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一、激兴导入, 创设情景
导入是教师在开课之前的一段幕启, 也是吸引学生进入课堂的主要手段, 更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第一步。为此, 语文教师的导入也就成了一门艺术, 一门适合舞台演出的艺术, 与此同时, 教师也就成了学生们节目的主持人, 自然学生也就成了自己真实的观众。
创设意境是增强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灵丹妙药。只有让学生置身于意境中才能挖掘出潜在的情感,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芦花荡》的导语:“同学们, 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 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 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 但他却能神出鬼没, 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 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资供应, 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 他能够手无寸铁, 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 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
这样的导入, 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好奇的意境, 他们自然的对课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争先恐后的去了解。
二、提高自身学时魅力, 激起学生兴趣
新课标中提到“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继续学习, 更新观念, 丰富知识, 提高自身素养”。教师往往只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技巧, 却往往忽视了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生中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喜欢哪位老师就自然而然地喜欢他 (她) 所教的课程, 学习时会特别积极认真。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过:“我们做事要感到有乐趣, 如果不是精神愉快, 而是愁眉苦脸地在那儿教, 愁眉苦脸地在那儿学, 效果绝不会好。”事实也是如此,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 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抹快乐的微笑、一句幽默的言语以及一种儒雅的风度都能够深深地吸引已形成审美观念的中学生, 潜移默化地对其产生影响, 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一种崇拜感, 老师就成为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久而久之, 学生便产生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只有时刻注重自己的品格修养、文化内涵, 才能具有一种人格魅力, 才能直接或间接地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三、师生共同提问, 共同解答来完成课堂教学
新课标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这是一项课堂改革的突破口, 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新举措。它使学生能自由、积极、灵活多渠道的锻炼能力, 从而掌握知识。换而言之, 教师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 而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 也就是授之于“渔”, 而不是给予“鱼”。例如, 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 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柳谐音是“留”, 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 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 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 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 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 不只是一种心绪, 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 轻风徐来, 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 那娉娉袅袅的样子, 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 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 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 人何以堪?这里, 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 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 试想, 新婚而别, 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四、设疑、设题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通过设疑、设题等手段, 以小活动的形式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 引发兴趣。如教《人类的语言》时, 让学生收集整理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 使学生回忆、采访等, 体会课文, 同时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使学生深层次体会课文语言的寓义。又如教《向沙漠进军》这一课时, 我在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掌握“改造沙漠、化害为利”的主题, 即以此作为出发点, 印发关于绿化沙漠开发沙漠的通讯报道作为参考, 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化害为利”的重要性, 进而指导学生课后寻找防止水土流失、搞好生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资料。要求学生联系本地实际, 以《谈××公害及治理》为题, 着重说明一至二种影响生活和生产的公害以及化害为利的情况。由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既出自课本又超出课本, 往往带有基础性、新鲜性和趣味性, 所以很合学生的口味, 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个个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再如在《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的学习中, 我为学生补充二十四节气歌, 还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一些农谚。在学习《奇妙的克隆》一课时, 我给学生推荐了一些报纸上好的文章, 让他们多了解一些克隆的知识, 在课堂上开展了“我看克隆人”的讨论, 学生准备充分, 发言精彩, 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当然,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教学中如果老采用一种教法, 无论这种教法多么科学, 多么地有趣味, 也会使学生产生单调、枯躁的感觉, 教学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因此, 善教者总是因文制宜, 博取众长, 杂取百家, 为我所用。
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趣味教法 篇2
现代初中生,充满活力,涉猎面广,思想活跃,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对母语的感觉各有不同。因此,对初中生语文兴趣的激发是一重要的工作,它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一、母语激趣法
新课标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而这一点往往被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忽略了。因为他们认为中学生已经属于“大孩子”了,不需要像教小学生一样,对他们进行热爱母语的情感渗透。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看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常为学生在默写和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而头痛,而高考中的辨别错字题,往往是得分率很低的题。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字感悟能力的培养。每天笔者都会利用早读、午读或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文字接龙的活动,或进行“咬文嚼字”的纠错能力大比拼,或进行成语故事赛讲,进行几分钟的“美丽演说”。这些活动每天并不会花多少时间,但是,由于坚持不懈,效果是特别显著的。首先,它让学生对令他们头痛的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种追根究底的激情,因此,最直接的效果便是错字率大幅度的降低,每次测验,笔者所在班的学生在这种题目上总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从他们所了解的字词中,他们明显感觉到我们祖先造字的伟大和神奇,对我国的汉字产生一种崇拜感,这也就间接地帮助了他们对文言的理解。再次,学生的表达欲望与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这是与我们的新课标精神完全一致的。因此,利用母语激趣,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领悟祖国文字的精妙,从而更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灿烂文化,并更有兴趣地去学习和运用它。
二、魅力激趣法
新课标中提到“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被教师所忽视。而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情况:喜欢哪位老师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他(她)所教的那门课,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给他们留下的印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这样说过:“我们做事要感到有乐趣,如果不是精神愉快,而是愁眉苦脸地在那儿教,愁眉苦脸地在那儿学,效果绝不会好。”确实这样,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抹快乐的微笑、一种儒雅的风度都能够深深地吸引已经有自己审美观念的中学生,潜移默化中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拜感,因为崇拜就会努力去学、去模仿,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便产生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只有时刻注重自己的品格修养才能使一个语文教师具有一种人格魅力,这是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的最直接的动力。
三、情景熏陶法
教师挖掘教材丰富内涵,弄清课文包容的科技、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诸多材料,围绕教育教学目的的要求,加以梳理设计,使之与课文内容水乳交融,给学生及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情景,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得到教育受到熏陶。
四、设疑刺激法
对课文内部“资源”进行挖掘整理,采用技术加工,以“新、巧、奇”的形式来刺激兴趣。如在教范仲淹《岳阳楼记》时,可设计谜面为“丘”,猜课文一句(调头格,谜底:山岳潜形)。在讲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时,可设置谜面:“蜜蜂”,打曲中句子(亥豕格,谜底:峰峦如聚)。这样使学生豁然开朗,妙趣横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刺激兴趣,培养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五、双关类比法
对课文的外部有关“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巧妙地引导学生联想或合理推理,创造性地开掘学生思维的空间,产生神韵无穷的兴趣,运用得好就会产生神奇的教学艺术张力,使课堂教学增强辐射力,开拓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教《孔乙己》时,教师用沉痛悲凉声情并茂的声调说:“孔乙己这个封建科举造就的畸形人,不仅灵魂受到了摧残,而且还摧残了他的身体,他是用自己的手走出了咸亨酒店,离开了社会舞台。”一边轻缓地擦去醒目的题目:孔乙己。这样不仅创造性地构成了学生视觉上的“空白”效应,而且重要的是艺术地启发了学生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联想和补白。
六、角色意境法
通过演唱、对白、采访等方法,创设意境,模拟情景,使学生进入一定角色,身临其境,受到感染从而增加兴趣。如教《刘胡兰慷慨就义》,可分角色对白,通过对刘胡兰、阎军的对话,从中感染学生,加深对刘胡兰“慷慨就义”的体会,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经受一次洗礼。再如教《白毛女》时,采用演唱的手段,使学生欣赏感受戏剧的艺术形象和表现方法。
七、行为激励法
通过设疑、设题等手段,以小活动形式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兴趣。如教《人类的语言》时,让学生收集整理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让学生回忆、采访等,体会课文,同时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深层次地体会课文语言的寓意。
总之,在新课标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有很多的,不论采用什么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教出味来,必须水乳交融,不可做作附会,必须坚持不断努力,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认真去总结、不断地探索。
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趣味教法 篇3
现代初中生, 充满满活活力力, , 涉涉猎猎面面广广, , 思思想活跃, 有着自己独特特的的思思考考, , 对对母母语语的的感感觉各有不同。因此, , 对对初初中中生生语语文文兴兴趣趣的的激激发是一重要的工作, , 它它需需要要通通过过多多种种形形式式的教学方法。
一、母语激趣法
新课标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而这一点往往被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忽略了。因为他们认为中学生已经属于“大孩子”了, 不需要像教小学生一样, 对他们进行热爱母语的情感渗透。其实, 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看法。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常常为学生在默写和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而头痛, 而高考中的辨别错字题, 往往是得分率很低的题。
因此, 在日常的教学中, 笔者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字感悟能力的培养。每天笔者都会利用早读、午读或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文字接龙的活动, 或进行“咬文嚼字”的纠错能力大比拼, 或进行成语故事赛讲, 进行几分钟的“美丽演说”。这些活动每天并不会花多少时间, 但是, 由于坚持不懈, 效果是特别显著的。首先, 它让学生对令他们头痛的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种追根究底的激情, 因此, 最直接的效果便是错字率大幅度的降低, 每次测验, 笔者所在班的学生在这种题目上总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 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从他们所了解的字词中, 他们明显感觉到我们祖先造字的伟大和神奇, 对我国的汉字产生一种崇拜感, 这也就间接地帮助了他们对文言的理解。再次, 学生的表达欲望与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 这是与我们的新课标精神完全一致的。因此, 利用母语激趣, 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领悟祖国文字的精妙, 从而更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灿烂文化, 并更有兴趣地去学习和运用它。
二、魅力激趣法
新课标中提到“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继续学习, 更新观念, 丰富知识, 提高自身素养”。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 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被教师所忽视。而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情况:喜欢哪位老师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他 (她) 所教的那门课, 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给他们留下的印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这样说过:我们做事要感到有乐趣, 如果不是精神愉快, 而是愁眉苦脸地在那儿教, 愁眉苦脸地在那儿学, 效果绝不会好。”确实这样,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 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抹快乐的微笑、一种儒雅的风度都能够深深地吸引已经有自己审美观念的中学生, 潜移默化中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拜感, 因为崇拜就会努力去学、去模仿, 久而久之,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便产生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亲其师, 信其道”的效应。只有时刻注重自己的品格修养才能使一个语文教师具有一种人格魅力, 这是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的最直接的动力。
三、情景熏陶法
教师挖掘教材丰富内涵, 弄清课文包容的科技、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诸多材料, 围绕教育教学目的的要求, 加以梳理设计, 使之与课文内容水乳交融, 给学生及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情景, 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得到教育受到熏陶。
四、设疑刺激法
对课文内部“资源”进行挖掘整理, 采用技术加工, 以“新、巧、奇”的形式来刺激兴趣。如在教范仲淹《岳阳楼记》时, 可设计谜面为“丘”, 猜课文一句 (调头格, 谜底:山岳潜形) 。在讲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时, 可设置谜面:“蜜蜂”, 打曲中句子 (亥豕格, 谜底:峰峦如聚) 。这样使学生豁然开朗, 妙趣横生, 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刺激兴趣, 培养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五、双关类比法
对课文的外部有关“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 巧妙地引导学生联想或合理推理, 创造性地开掘学生思维的空间, 产生神韵无穷的兴趣, 运用得好就会产生神奇的教学艺术张力, 使课堂教学增强辐射力, 开拓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教《孔乙己》时, 教师用沉痛悲凉声情并茂的声调说:“孔乙己这个封建科举造就的畸形人, 不仅灵魂受到了摧残, 而且还摧残了他的身体, 他是用自己的手走出了咸亨酒店, 离开了社会舞台。”一边轻缓地擦去醒目的题目:孔乙己。这样不仅创造性地构成了学生视觉上的“空白”效应, 而且重要的是艺术地启发了学生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联想和补白。
六、角色意境法
通过演唱、对白、采访等方法, 创设意境, 模拟情景, 使学生进入一定角色, 身临其境, 受到感染从而增加兴趣。如教《刘胡兰慷慨就义》, 可分角色对白, 通过对刘胡兰、阎军的对话, 从中感染学生, 加深对刘胡兰“慷慨就义”的体会, 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经受一次洗礼。再如教《白毛女》时, 采用演唱的手段, 使学生欣赏感受戏剧的艺术形象和表现方法。
七、行为激励法
通过设疑、设题等手段, 以小活动形式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 引发兴趣。如教《人类的语言》时, 让学生收集整理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 让学生回忆、采访等, 体会课文, 同时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使学生深层次地体会课文语言的寓意。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趣味教法 篇4
现代初中生,充满活力,涉猎面也广,思想活跃,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对母语的感觉各有不同。因此,对初中生语文兴趣的激发是一重要的工作,它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1.母语激趣法新课标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而这一点往往被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忽略了。因为他f门认为中学生已经属于“大孩子”了,不需要像教小学生一样,对他们进行热爱母语的情感渗透。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看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常为学生在默写和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而头痛,而高考中的辨别错字题,往往是得分率很低的题。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字感悟能力的培养。每天笔者都会利用早读、午读或课前的几分钟日寸间让学生进行文字接龙的活动,或进行“咬文嚼字”的纠错能力大比拼,或进行成语故事赛讲,进行几分钟的“美丽演说”。这些活动每天并不会花多少时间,但是,由于坚持不懈,效果是特别显著的。首先,它让学生对令他们头痛的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种追根究底的激情,因此,最直接的效果便是错字率大幅度的降低,每次测验,笔者班学生在这种题目上总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从他们所了解的字词中,他们明显感觉到我们祖先造字的伟大和神奇,对我国的汉字产生一种崇拜感,这也就间接地帮助了他们对文言的理解。再次,学生的表达欲望与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这是与我们的新课标精神完全一致的。因此,利用母语激趣,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层次领悟祖国文字的精妙,从而更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灿烂文化,并更有兴趣去学习和运用它。
2.魅力激趣法新课标中提到“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被教师所忽视。而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情况:喜欢哪位老师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他(她)所教的那门课,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给他们留下的印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这样说过:“我们做事要感到有乐趣,如果不是精神愉快,而是愁眉苦脸地在那儿教,愁眉苦脸地在那儿学,效果决不会好。”确实这样,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厂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抹快乐的微笑、一种儒雅的风度都能够深深地吸引已经有自己审美观念的中学生,潜移默化中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拜感,既崇拜就会努力去学、去模仿,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便产生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只有时刻注重自己的品格修养才能使一个语文教师具有一种人格魅力,这是学生刘语文学习产生兴趣的最直接的动力。
3.情景熏陶法教师挖掘教材丰富内涵,弄清课文包容的科技、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诸多材料,围绕教育教学目的的要求,加以梳理设计,使之与课文内容水乳交融,给学生及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情景。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得到教育受到熏陶。
4.设疑刺激法即对课文内部“资源”进行挖掘整理,采用技术加工,以“新、巧、奇”的形式来刺激兴趣。如在教范仲淹,《岳阳楼记》时,可设计谜面为“丘”,猜课文一句(调头格,谜底:山岳潜形)在讲张养浩《山坡羊。渡关怀古》时,可设置谜面:“蜜蜂”,打曲中句子(亥豕格,谜底:峰峦如聚)。这样使学生豁然开朗,妙趣横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刺激兴趣,培养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5.双关类比法对课文的外部有关“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巧妙地引导学生联想或合理推理,创造性的开掘学生思维的空间,产生神韵无穷的兴趣,运用得好就会产生神奇的教学艺术张力,使课堂教学增强辐射力,开拓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教《孔乙己》时,教师用沉痛悲凉声情并茂的声调说:“孔乙己这个封建科举造就的畸形人,不仅灵魂受到了摧残,而且还摧残了他的身体,他是用自己的手走出了咸亨酒店,离开了社会舞台。”一边轻缓地擦去醒目的题目:孔乙己。这样不仅创造性地构成了学生视觉上的“空白”效应,而且重要的是艺术的启发学生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联想和补白。
6.角色意境法通过演唱、对白、采访等方法,创设意境,模拟情景,使学生进人一定角色,身临其境,受到感染从而增加兴趣。如教《刘胡兰慷慨就义》,可分角色对白,通过对刘胡兰、阎军的对话,从中感染学生,加深刘胡兰“慷慨就义”的体会,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经受一次洗礼。再如教《白毛女》时,采用演唱的手段,使学生欣赏感受戏剧的艺术形象和表现方法。
7.行为激励法通过设疑、设题等手段,以小活动形式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兴趣。如教《人类的语言》时,让学生收集整理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使学生回忆、采访等,体会课文,同时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深层次体会课文语言的寓义。
总之,在新课标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有很多的,不论采用什么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教出味来,必须水乳交融,不可做作附会,必须坚持不断努力,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认真去总结、不断地探索。
作者简介:
初中语文古诗教法探讨 篇5
一、兴趣引路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故、趣闻、轶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在教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时, 为了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为人, 并对这首词产生兴趣, 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李清照和他丈夫赵明诚打赌的故事, 学生听了都发出会心的微笑, 不仅对“莫道不销魂”“绝佳三句”留下深刻印象, 而且对这首词产生兴趣和期待, 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效果显著增强。
二、创设意境法
所谓意境, 是指作家的主观情思和所描写的富于特征性的客观景物浑融契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和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通过意象的把玩, 进入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 从而把握诗歌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 调动学生的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 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 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
1. 意境再现法
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再现诗歌的意境。比如《天净沙·秋思》, 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找出全诗的九个意象, 又引导学生用一种情即游子的羁旅愁情作为线索把它们串起来, 还进一步地启发:这九个意象通过情感的串联, 就组成一幅非常美的图画, 也就是本诗的意境, 并鼓励学生用自己优美的语言, 把本诗的意境再现出来。学生纷纷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 并用自己的话把本诗的意境表达出来:暮霭中, 躯干上缠着枯藤的百年古树无声耸立, 叶落殆尽的树枝, 铁似地直刺苍天, 一只乌鸦静静地停在古树枝头, 没有动, 也没有叫, 仿佛和古树枯藤结成一体, 像个雕塑。小桥下, 一条小溪潺潺流淌。小溪边, 一座农舍悄然而立, 房顶上, 炊烟如蛇, 蜿蜒升起。在西风劲吹的古道上, 一位游子正骑在一匹瘦骨嶙峋的马上, 朝着夕阳走去, 渐渐成为一个黑点, 消失在地平线……多美的意境啊, 学生浸润其中, 会感受到一种巨大的艺术享受。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翻译一下了事, 那么这道精神大餐, 无疑就会变成白开水一杯。
2. 意境再造法
一些诗歌蕴含着丰富的意象, 有着独特的意境,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在深刻理解本诗意境的基础上, 利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合理的发挥, 再度创造优美的意境。
比如教韦应物《滁州西涧》这首诗时, 在分析了诗歌的内容, 把握诗歌的意境, 学生对此诗掌握差不多的时候, 在课堂结尾, 要求学生拿起自己的彩笔以“野渡无人舟自横”为题, 画一幅山水画, 要把握意境, 进行合理想象, 画出自己的“野渡无人”图。这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课后他们交来很多作品:有画一只孤舟, 一个渔人在上面抽烟的;有画一只船, 船桨上停息一只小鸟的……
通过再造意境法, 学生对此诗感悟得非常深刻, 而且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 这无疑为他们提高欣赏水平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三、深入内心法
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言:“情者文之经, 辞者理之纬, 经定而后纬成, 理定而后辞畅, 此立文之本也。”抒情性的古典诗歌都有它们内在的情感经纬与情感脉络, 解读、赏析古典诗歌就必须探求本源、寻找内理、把握心声。
对于抒情性诗作, 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 体验诗人的情感, 从而触摸诗人的灵魂。教学时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将心比心。像李白的诗歌感情都比较强烈, 在教李白的《行路难》时, 教师可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深入到李白的内心深处, 把握李白的情感波澜, 感受作者写作此诗的情感态度, 找到本诗的情感轨迹。本诗开始是写宴会的场面, 有好酒好菜, 李白的心情应该是很高兴的, 接着笔锋一转, 写道: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此时李白的情绪一下子跌落下来, 由高兴转为失落, 为什么心情一下子不好呢?那是因为李白想到仕途坎坷, 报国无门, 心里感到憋屈, 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跌到最低点, 是不是就这么一直低沉下去呢?李白毕竟是李白, 在逆境中他还是充满着希望, 有朝一日会得到朝廷重用的, 心情一下子又乐观起来, 但是又想到路途艰难, 出路又不知在哪里, 心里不免沉重起来, 但李白并没有消沉下去, 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充满信心, 颇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情怀, 一下子统领全篇。通过深入内心法, 我们感受到李白那颗跳动的心灵, 理出李白那喜怒哀乐、抑扬沉潜的情感发展线。经过这样的体验, 学生对这首诗以及李白本人才会有深刻的理解。
四、类比迁移法
每一篇古典诗歌, 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 而且彼此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总是孤立地教某一篇古诗, 要尽量进行类比迁移、加强比较, 通过比较, 寻找相似点、共通性;通过比较, 体会差异性、多样化。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文学修养。
1. 同类比较
在进行诗歌教学时, 我们可以把同一题材、同一风格的诗作摆在一起, 通过比较, 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 从而归纳出一定的规律。
在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时, 我把他的另外一首词《沁园春·长沙》拿来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讨论, 学生了解这两首词的一些共同点:一是写法基本上相同, 都是上阕写景, 下阕抒情, 写景的时候, 都有一个领起的关键字:一个是“望”, 一个是“看”;二是思想内容差不多, 都体现了毛泽东的广阔胸襟和伟大抱负;三是风格上也相似, 两首词都是豪放的。通过这样的比较教学, 学生对诗歌的认识, 并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个体, 这样以点串线、由线到面, 学生就可以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
2. 异类比较
相同风格的诗歌可以摆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 其实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诗作也可以摆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可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在教苏东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时, 我把他的另外一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拿来进行对比教学, 通过引导、分析, 学生很快就比较出两首词的不同点:一是内容不同, 第一首词抒发的是报国之志, 第二首则是悼妻之作;二是写法不同, 第一首通过打猎场面的描绘以及典故的引用来表达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思想, 而第二首则是通过景物的渲染、想象的设置表达自己对亡妻思念之情的;三是风格不同, 前一首豪迈雄壮、意气风发, 后一首缠绵悱恻、荡气回肠。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 学生不仅熟悉了这两首诗词, 对苏东坡这个人也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写法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总之, 我们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上既要继承前人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 同时又要将一些灵活、实用的方法吸收过来, 争取在每一堂课上都有不同的表现, 让课堂充满生机, 让古典诗歌焕发青春活力。
摘要: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 学习古典诗歌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 能够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在滋润学生心灵, 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使古诗教得很活, 让学生学得有味。
初中语文教法改革摭谈 篇6
第一, 应将课堂教学方式彻底改进。即改变那种松散的、随意的、沉闷的课堂教学, 变传统的教师信马由缰的讲, 学生漫不经心的听, 课堂无节奏, 时间利用率低, 教学效果差的情况, 为课堂紧凑、严谨、活泼, 把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听说读写完全限控在一定的时间内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这样, 学生带着时间观念, 投入快, 注意力集中, 收效自然就显著。
魏书生老师上课, 每课之初必与学生讨论本课的大目标和大目标下的各个小目标, 并予板书, 然后师生共同学习讨论, 进行各个击破, 逐一加以落实。这就告诉我们, 课堂导学目标一定要明确, 要善于引导学生为完成这个目标而共同努力, 若再配以时间控制, 效果会更好些。如“三分钟认解生字词”“五分钟朗读此段成诵”等, 学生有驱动力, 有时间限制, 必然全身心地投入。这样, 知识在快节奏、高效率中得到充分的落实。
如果把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竞争力引进课堂, 限定时间完成“目标、任务”的压力变成动力, 教师可根据需要采取小组赛、男女赛、同桌赛等各种形式, 实行奖勤罚懒。速度慢者扣分, 准确率高者加分的办法。这样, 既检查了目标完成情况, 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好的教学形式, 必须要有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匹配, 才能真正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为此,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起“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训练为主线”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能动地接受并落实所学的知识, 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思考力和动手做的实践能力。
一般教师一上课在导入课文后会先来一番作家、作品介绍, 而后让学生接触课文, 这样, 学生接受了教师的众多的“信息”后, 就会削弱部分学生用心去感受课文的兴趣。如果变教师先入为主为学生“课前预习”或先读为主, 待学生“整体感知”而后由教师带领学生探究具体的问题, 让学生谈具体感受, 效果则迥然不同。如学生读了《济南的冬天》后说:“修辞很美, 写得生动形象了!”读了《背影》说:“父子之情演绎得太感人了!”读了《变色龙》说:“语言很幽默, 情节很巧妙!”由于学生被课文抓住了, 都主动、自觉地同教师去进行心灵交流, 去体会, 去分析, 这样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机械地学, 而是出自内心地感受。如将这种把直觉感受文章的权力还给学生的教法长久坚持下去, 还能激发学生对教材主动钻研的热情, 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第二, 应将理性分析机会还给学生。把理性分析文章的机会留给学生,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授课, 总是教师讲, 学生听和记, 唯师为道。学生很少有机会独立思考, 独立分析, 独立探究。而魏书生老师都注意给学生作示范, 培养学生独立授课的本领, “怎么讲, 全由他说了算”, 正因为如此, 就连班上学习最不好的学生, 都能讲出令同学们赞扬的成功课。魏老师说:“关键在于教师怎样给这些同学一个持久的挖掘潜能的机会。”给学生努力创造做小老师的机会, 要让他们像教师一样板书、提问、分析、总结。这种生生互动的学习方法, 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的“自己教育自己, 自己解放自己”的尊重群众创造精神的伟大思想。这样的活动, 要在记叙、说明、议论三大文体的文章中, 充分得到实践锻炼, 大大培养了学生讲授的能力。
第三, 应将切磋自学法有机地凸显。何为“切磋自学法”?简言之, 就是把学生按一定特质分成几组, 几个人同时学一文, 一组一个整体, 以组为单位自学, 由学习好的带动学习差的, 互帮互学, 切磋求知。它要求学会课文中所包含的各个知识点, 而后, 两组对垒, 互相质疑, 互查互补, 事后及时评优表彰。
如果是学起来枯燥乏味的语法知识类教学, 可以将全班划为一个整体, 共同去学一个专题 (或课文) , 在限定好时间内, 按教师提出的自学提纲进行自我学习。限时一到, 进行竞赛式的知识抢答。这样, 课文的知识点在学生的竞赛活动中得到了落实, 也可以使比较枯燥的知识趣味化、生活化。
第四, 应将活而趣的作业精心设计。学法要活, 教法要活, 那么巩固知识也要活而有趣。语文是一门主课, 虽不像数理化留大量习题, 但少量作业还是必要的。初中语文的作业要体现知识的迁移性, 能力的发挥性。比如让学生回家给家长讲故事性强的课文, 用读书笔记的方式代替对课文语段的重复分析, 写出自己对课文某一点或立意或选材的体会和感想, 要有真情实感, 长短皆可。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又训练了写作。比如在学散文《春》后, 画一幅“春景图”;学《变色龙》后, 画一幅“奥楚蔑洛夫小丑图”。可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人迹罕至”“人声鼎沸”两个词语编一口头短剧。学生只需一两分钟就可以编出。有两个学生是这样编的:“甲:你说世界上最僻静的地方是什么样的?乙:人迹罕至。甲:那世界上最热闹的地方呢?乙:当然是人声鼎沸了!”
初中语文趣味教法 篇7
一、明确新课程中作文教学的新理念
新课程要求作文教学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目标的培养, 鼓励个性化表达, 激发创新精神和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作文能力。因此,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和心路成长历程, 使其意识到日常生活本身蕴含着取之不尽的创作灵感。作文教学过程, 应该成为发展学生素质的过程, 学生是作文的主体,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引导学生乐学、会学和善学, 才能让学生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首先, 语文教师首先要改变长期以来沿袭下来的传统的、陈旧的教学理念, 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为现代的“教学互动, 学生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师应该实现学生在新课标要求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其次, 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作文能力。就教师而言, 必须多读、多思、多写, 特别是要通过作文、评语、教育反思或教育叙事等提高作文能力;就学校而言, 语文教师写示范作文可以尝试制度化, 通过创设良好的氛围, 鼓励教师作文, 使之成为语文教师的评价体系中的一部分。再次, 语文教师应该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探讨, 反思与借鉴, 应该认真学习、分析各地实验改革的成功经验, 明确改革的利弊, 进行有目的的取舍。我们可以成立“作文协会”定期研讨作文方法、交流作文经验;有时还聘请知名作家通过座谈会的形式以现身说法帮助教师解决作文中的困惑。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整合资源, 达到资源的最优化共享, 搭建交流平台, 定期到兄弟学校听作文示范课, 去粗取精, 第一时间掌握先进的作文教学方法, 从而达到改进自身作文教学的效果。
二、优化作文课堂教学设计, 创新作文教法
1. 为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而备课
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必须精心设计好每节作文课, 想方设法去激发他们作文的动机, 唤起他们的作文热情, 做到“有所为而做”。教师要设法让学生感到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 而是生活的必须, 出于需要, 发展为作文的内在动机。这时, 学生才会主动去写。要时常采用模拟生活情境的方法, 精心设计“有的放矢”的作文练习, “趁热打铁”, 学生写起来就会使文章内容充实, 中心突出。
2. 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积累
作文索质的高低, 与平时的积累有关。长期以来, 作文教学存在着重写轻读、重书面轻口头的弊端。其实, 听说读写是个整体, 听和读是从外到内的吸收, 说和写是从内到外的表达, 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的互递过程。没有吸收, 也就没有表达。我们在进行作文训练时, 应坚持以课本为主体, 以读写为主线, 把听和说训练贯穿其中, 使听说读写自成体。特别是文章中好的段落, 要引导学生摘抄、剪贴下来, 有的甚至要背诵下来。平时在与人的交谈中听到的好词好句都要随时记在心里。每天遇到的难忘的有意义的事记在日记本上。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办手抄报, 既可增长学生的作文知识, 又能培养他们作文的综合能力。这样日积月累, 聚集起来就是部“百科全书”, 大大解决了文章内容的来源问题。
3. 到大自然中去寻求“自然”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生活中的人、物、景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培养学生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 这对学生的作文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叫以时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到大自然中去寻求“自然”, 走向社会, 到社会中去探索人生。比如:春天到了, 教师叫带学生起到田野中去感受春意, 去观察小草、麦田、梨园、花朵……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春”, 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去写“春”。这样, 就会使学生描绘出一幅幅春意盎然的“春景图”。观察景物不一定只限于外表事物, 要善于抓住事物的闪光点。如写《冬天的小草》, 你观察时看到的只是它那枯黄的、被风吹得杂乱的茎叶, 但可透过它并不美的外衣, 而想到它深埋在地下的根, 想到它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的奉献精神。写人物也如此, 外表的平凡与丑陋, 更能衬托出人物美好的心灵, 残疾人做到的事, 更能表现出他的伟大与坚强。因此, 可常带学生去观察高大的厂房、繁华的街道……让他们在与人、物、景的接触中, 抓住其各自不同的特点, 随时做下记录, 回到教室再出题目, 学生就会说起来滔滔不绝, 写起来自然流畅。
4.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鉴于学生作文的基础小同, 爱好各异, 教师应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其特长, 作文时可限定内容范围, 放宽体裁方式。命题作文也可用同文题、不同体裁去写。只要能达到“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的目的, 完成“观察———思维———表达”整个过程, 使学生产生生动活泼的个性语言, 写出有个性特征的人、物、景, 就是成功的作文教学。教师要有目的地精心设计些富有创造性和定难度的作文练习, 供作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去探索, 用“新、奇”来衡量其作文水平的高低。对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 要从基础入手, 发现优点多加鼓励, 给学生以信心和勇气, 引导他们对作文产生兴趣, 然后逐步发展其潜能, 使其作文水平螺旋上升。
5.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单一的教学法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去锻炼学生的参与能力、应变能力和思维能力, 使学生在娱乐中去提高自己的作文索质。比如:可以打破班级的界限, 依据学生的爱好, 自愿成立课外活动小组“作文兴趣小组”。可以利用每周五下午两节课的时间, 在起探讨作文中遇到的问题。不为应试而讲解, 只为兴趣而设置。每节课要有新的内容, 不断变换新的教学法, 去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活动课上, “说”占重要位置。针对每个题目, 或者每个事件, 让学生互相讨论, 踊跃发言, 从中取长补短。为了加强直观教学, 可利用电教设备放几幅图片或一部故事片, 说说情节, 谈谈感受。也可把学生写的优秀作文, 配上音乐录下来, 到活动课上去放。学生听着自己的声音, 欣赏着自己的“佳作”, 耳闻目睹的尽是“眼前之景, 身边之事”, 却这样生动, 真是百听小厌。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定会提高, 作文水平自然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毛月娥.想象模仿实用——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9, (2) .
初中语文趣味教法 篇8
一、将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理念明确
在新课改的标准下, 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对作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要对学生本身的情感态度投入关注, 并进行鼓励式的培养, 要注重培养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一) 教师方面
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感动向以及其心路的发展投入充分的关注力度, 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引起相关的写作兴趣, 并且能够发现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创新源泉。同时对作文的课程教学中, 可以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 将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的提升。教师自身的主导意义要充分的发挥在对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写作的过程中, 从而使学生的能力能够切实得到培养。
(二) 学校方面
学校要对于写作中的写作方法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 并构建活跃性的课堂教学氛围, 对相应的初中语文教师的评价机制进行改善, 并充分结合各个学校的发展经验和教学经验, 进行反复的思考, 并且借助相应的经验和相应的资源等进行高效的整合, 将先进科学的作文教学教法进行引进, 使得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效性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现阶段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教法现状
尽管当前我国初中的语文作文教学已经日益改善, 但是依然存在着各方面的弊端因素。
(一) 教学材料方面
首先, 在作文的教学方面缺乏相应的整体性。作文的相关训练学习内容是全面的依附于语文教学材料中的每一个教学单元中, 因而作文的教学内容也是过于片面化, 并不系统。而且语文教学材料中的每一教学单元都没有连续性, 并且贴近于日常生活的教学内容都过于少, 实践意义的教学单元过多, 都过于片面零散化, 都不能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全面整体化的训练, 这种教学材料的安排模式下, 教师的自由性的作文教学都失去了意义, 完全被束缚得不到发挥, 使得其作文教学的教学方法也没有一定的规律性。
其次, 作文教学材料的有序性也极度的缺乏, 并没有对相应的教学规律进行遵循, 并没有充分的考量到教学难度以及梯度。并且在语文教学材料中每一单元对于教学材料的作文训练也缺乏章法, 毫无规律性可言并且其跳跃幅度过于大, 同时这些阅读训练对于作文的相关训练并不存在关联性。在《作文讲义》中陈望道先生曾经说:“我又希求从来对于作法只是零碎掇拾的惯习, 从此变成要有组织的风尚。”因此要对作文相关的教学知识进行整体化的归纳整理, 从而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按照新制定的作文教学计划来看相应的教学工作。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 人们在对相关的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吸收到的知识是相对片面和零散化的, 因为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得到系统性的教学, 使得学习思维一直处于混乱无序的局面中, 并不能在课后进行全面性的整理;在现阶段的作文教学材料中, 其训练内容和体系就呈现了这一局面, 其逻辑形式都过于混乱, 同时相关体系等都缺乏科学合理性, 使得学生在自身的作文写作中会遇到诸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然后, 其“阅读本位”的相应体系等没有对作文教学产生相应的重视。在现阶段语文教学材料的编制方面都依旧没有脱离传统模式下的束缚, 对于阅读式的教学方式格外关注, 将写作的实践性意义忽略。而且很多人都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前提, 只要阅读质量和范围等都得到相应的扩大, 写作能力随之就会增强, 因而写作属于附属性的地位。这一传统形式的作文教学体系使得我国初中的写作水平以及作文教学成效性始终得不到提升, 因而必须要对其教学模式和教法进行全面的改革创新, 从而使得初中生的作文综合素养得到整体性的提升。
最后, 其具有辅导性、实用性价值的相关作文教学材料也极度的缺乏。现阶段关于作文方面的理论材料确实诸多, 但是大都是以理论性的知识为主, 将相关的得奖范文以及专家点评等进行了应用, 这一环节相当薄弱的学生并不能切实的学到写作技巧, 其实践性能过于低缓。而且教师本身往往都是根据自己长年的教学经验以及一直沿用的教学方法来开展作文的教学, 其中的教学成效都因人而异。所以在现阶段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在于如何将科学合理且有成效性的作文教学体系进行构建, 并且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一步的改善, 使得教学水平能够得到全面化的提高。
(二) 教师因素
首先, 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的作文教学过程中都忽视了情感态度的重要性。写作源于日常的生活, 并且是写作者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 而作文的教学目的就在于“真”, 要对学生人格素养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但是由于写作过程中教学模式的过于严重化从而将学生本身的主体性地位忽视, 不仅要求其作文的标题以及内容要标新立异, 而且内容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 而忽略了日常生活中最为本真的东西, 使得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其作文内容完全脱离了现实意义, 全是一些荒诞夸大的内容, 使得学生在小小年纪就学会为制造健康、积极又感人的作文内容, 而忽略了故事的真实性, 随意的编造。而且另一种现状则是学生在相关的积极命题下并不知道从何下笔, 写得都是诸多方面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 “苟题意所含非学生所克胜, 勉强成篇, 此与其兴味及推理力摧残殊甚。”是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的话, 但是现阶段中学生的写作都没有了任何的动力, 只是单纯地为了写作而去写作。因而导致了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细节都视而不见, 无法发现其中的深意, 因而其笔下的作文内容都过于的枯燥乏味, 因而不会有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其次, 对于写作的技巧性过于强调重视, 使得学生对于写作产生了过多的抵触情绪。尽管现阶段的教学都强调学生是主体地位, 并且推崇素质教育, 但是实际情况下却是将应试教育作为关注点, 所以久而久之写作便逐渐演变成了一项技巧性的写作, 重视其应用性的价值意义, 使得作文教学模式开始机械化的形成, 尽管技巧式的写作方式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应试成绩提高, 但是却不能将其内涵丰富充实化, 长期性的生搬硬套不免使得学生变得呆板, 使得学生失去了对于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代替产生的却是负面性的抵触情绪。
(三) 学生方面
通过对作文的教学材料以及教师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学生作为这一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受教育角色, 其写作能力的相对薄弱, 学生本身也有着很多不足的因素。
一是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不足, 对生活方面的感悟认知缺乏。作文本身有着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感知以及思考等丰富化的内容。但是我国当前的初中生笔下的作文内容一般情况下都是过于肤浅化的, 过于空洞化, 虽然部分学生的课外生活过于丰富多元化, 而且所接触认知的新鲜事物也挺多, 但是由于本身缺乏这一方面的感悟认知, 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总结, 因而其笔下的文章内容依旧不能得到丰富。在学生的作文内容中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的认知都缺乏深刻的认知, 没有将其中所蕴含的价值意义挖掘出来, 使得其作文内容大都过于苍白, 自身对于生活中的某些事物不能进行主观能动的思考探索, 因而笔下的文章也过于浅显化。
二是学生自身的阅读量和范围都过于狭隘。在《忆读书》中冰心曾经说过, “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并且是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 也发现了学生的阅读量如果小、阅读范围过于狭窄, 那么其相应的知识便始终无法得到拓展, 则笔下的文章内容也会苍白毫无张力;反之则尽然不同。
三、针对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所提出的战略措施
要充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对于当前的一些负面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
(一) 在备课过程中要考量到学生的作文热情
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意识到自身在学生群体中的引导性作用, 对于每堂写作课堂中的备课内容进行制定时, 要考虑到如何才能够有效的引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生成。同时还要寻求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式, 来全面的激发学生对于作文学习的兴趣, 将其写作热情激发, 而且教师要在备课内容的制定中考虑到如何能够让学生认识作文的创作是出自于生活, 是对自身文化内涵进行丰富的一个必要过程。教师要经常性的构建贴近日常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对于作文的相关训练加以设计, 使得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将内容极大程度的丰富化。
(二) 多加引导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积累
学生写作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取决于自身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积累。我国初中的作文教学一直都处于一种重视书面的写作模式, 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 听说读属于一个整体的集合。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同时, 必须要将书本中的教学内容作为主体, 以读写为主, 同时将听和说一直贯彻落实在其中,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较好的词句或者是内容, 可以对其进行精细的摘抄, 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来拓展自身的阅读面以及阅读量, 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够在长期的培养中逐渐提升, 并且其综合性的水平和素养也能随之提高, 在诸如此类的长期性积累下, 学生的视野以及文化内涵都得到了充实。
(三) 学生在实践中丰富写作经验
社会中的各种自然风景和人生百态都是极好的真实性的写作素材,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因素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思维模式进行改善, 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逐步得到提升。教师可以借助于“春游”等各种亲近大自然的方式来让学生身处于大自然的环境并对其进行感知, 这样学生在写关于春天的文章时, 就可以充分的感知到花朵的绽放, 能够切实的去完成写作;在写关于小草或者是励志类型的文章时, 可以联想到“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这种生命力量;在这种真实的接触中, 才能将自身笔下的真实情感深刻的表达出来。
(四) 重视学生本身的个性发展
学生本身具备着各个方面的性格差异以及个性差异, 并且其兴趣爱好等都尽然不同, 所以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 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同时在对作文进行相应的命题时, 也不必拘泥于相同的主题思想和题材内容, 将范围适当性的放宽松, 其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思考能力、主观能动意识等进行高效的培养提升。可以使学生本身充分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来赋予其笔下内容的活跃性, 从而笔下的风景、人物、故事等都能够获得鲜活的生命。另一方面, 教师也不要刻意去评价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 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加以鼓励, 利用新奇的字眼来对其能力的大小进行考量;针对写作基础不太理想的学生, 可以多为其讲解基础性的写作内容, 给予其相应的自信, 使得这部分学生能够燃起写作的热情, 对自身的阅读面和阅读量开始主动去丰富, 在长期发展下, 其写作能力便得到了直线上升。
四、总结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主要目标就是对其创新能动意识进行提高, 其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培养。所以要求教师要相应提高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的重视程度, 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考虑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各方面的因素, 对学生的敏捷思维和内涵进行丰富充实。在实践中使得学生具备了各方面的人生感悟以及写作经验, 这是具有创造意味的教学方法, 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本身长期不断的坚持, 才能使得我国初中的作文教学获得成效。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 将其适用于社会实际需求的具有独立个性和创新意义的作文水平进行培养提升。同时在新课程改革中, 语文教师应该要将相应的作文教学教法进行有效的整合, 并且不断优化, 加强指导性的内容, 使得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能够实现实效性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
参考文献
[1]刘映霞.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基教版) , 2011 (3) .
[2]李永红.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中旬, 2015 (1) .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法 篇9
如何搞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倍受众多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阅读教学到底是要“授之以鱼”还是要“授之以渔”,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深思。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其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在离开了教师的指导,离开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况下,也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获取新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怎样才能教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好地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关键要在激发阅读兴趣、教会阅读方法和做好自主阅读等方面多下功夫。
一、转变思想观念,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要多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要注重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做到因材施教,努力创设一种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课堂上要多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主张及意见建议。通过做实验还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感知,让学生亲自领略到发现真理的乐趣,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较轻松的获取新知识,也就不觉得学习语文枯燥乏味了。
二、实现“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的转变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要在转变教学方式的同时,不断探索并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转变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教师的职能不再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的去激励、帮助、参谋;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不放心学生,把着讲的教学模式,要大胆放手,实施开放式教学,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讨者。如学习《孔乙己》一文,学生对文章的主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说小说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有的说揭示了封建制度的必然崩溃、有的说说明了封建社会世态的炎凉及人情的冷漠……教师在听了学生的陈述后,在肯定学生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作最后的总结,对文章主题的多重认识做出说明,使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文章,可以得到不同的体会,并鼓励学生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要努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问题,主动地去解决新问题,获取新知识,这样对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越有益,掌握的知识才会更牢固。
三、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
直截了当告知学生某一正确结论,或满足于对教材墨守成规的分析讲解是“授之以鱼”,而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则是“授之以渔”。“鱼”能充一时之饥,而“渔”则能饱食终生。“鱼”与“渔”孰轻孰重,已不容分说。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重要的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要不断探索,潜心钻研,多注意引导学生,在教学中努力做到“授之以渔”。要多教导学生在阅读中实践,在实践中阅读,该查阅资料的自己去查阅,该归纳总结的自己去总结,该分析言外之意的自己去思考分析……教师在方法和技巧上给予适当指导,这样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跳出课堂教学,关注课外阅读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要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中阅读篇目的讲解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以主人公的姿态利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开展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练习。如果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素质后,不从事持续的阅读实践活动,其相应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是不会得到长足发展的。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经常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介绍优秀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字词、品味优美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趣味教法 篇10
一、语文教学应由重知识、重结果向重体验、重过程转变
在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下, 语文教师怀揣急功近利的思想, 只关注知识的传递, 认认真真地照本宣科, 以庖丁解牛的方式将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 目的就是将其中的诸多知识灌输到学生脑袋中。课堂上学生品尝不到语文学习的快乐;课后又陷入“题海战”之中, 苦不堪言。殊不知, 这样的教学思想与行为, 必然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低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应当是学生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发展, 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星星点点、条条框框的知识。死记硬背并不是让一个人变得聪明的高招, 而点燃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才是搞好语文学习的秘笈。语文课堂如果激发不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提升不了学生理解语言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这将是语文老师的遗憾与悲哀。而如果一旦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情感, 就会把阅读和写作当作生活的必需, 就会从阅读中享受无穷的乐趣, 从写作中感受到表达的意义。
应试教育思想统治下的语文教学关注的是知识点的掌握, 追求的是分数的提高。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的认知过程全部被忽略。而新课改则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和规律, 注重让学生自己亲自去思考, 亲自去发现, 亲自去体验。所以, 语文教学应由重知识、重结果向重体验、重过程转变。“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次数较多的一个热点词语。对于语文课程阅读教学来说, 它是指学生直面语言文字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体验, 使语文学习跨越了认知与理性范畴, 步入了情感培养与人格塑造等领域, 从而使语文学习不单纯是丰富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 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人格健全的过程。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强化体验性学习?首先, 教师要鼓励学生身体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听、说、读、写能力, 因此, 学生要用眼睛观看, 用耳朵倾听, 用口头语言说话, 用书面语言表达, 而所有这些行为都离不开大脑的思考, 即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梳理、总结、升华。其次, 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 鼓励学生对语段的情感内涵、文本的主题思想进行富有个性化的解读。教师要启发学生勇于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 通过阅读畅谈阅读心得, 实现思维的融合及思想、观点的碰撞。钻研教材、编写教案时, 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 以学生的视角来审视教材, 预测学生思维发展的轨迹, 做好精心预设, 期待精彩生成。
二、通过语文教学, 丰富学生人文素养, 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语文教师要想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就要摒弃落后的教学思想, 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 努力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理念, 切实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并使之真正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无穷乐趣, 增进对语文学习的情感。对于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和人文素养的发展, 语文教学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儿童的心灵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 教师应当之无愧地演好这个点燃火种的角色。以自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以自己高超的语文教学艺术, 组织开展好语文学习活动。新课程思想、新课标理念, 找到了语文教育的规律, 大力提倡富有创造力的完整的人的教育。对于语文教学来说,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 更要锻铸学生一种精神, 培养一种态度, 坚定一种追求。
一堂好的语文课, 其意义已经超越了课堂本身, 它给学生留下的不仅是某种语文知识和技能, 更主要的是精神财富, 它能够让学生深受启迪、受益匪浅。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亲密接触经典美文, 穿行于字里行间, 去品味语言之优美、思想之独到、哲理之深刻、构思之严谨, 去深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触摸作者高尚的灵魂, 以此来陶冶学生心灵, 给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如学习《最后一课》, 要让学生体悟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感;学习《散步》, 要让学生领略文本中流露出对孝道、对责任的热情讴歌;学习《紫藤萝瀑布》, 要欣赏作者的语言, 领悟人生哲理……总之, 语文学习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 要丰富学生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崇尚真、善、美, 拒绝假、恶、丑的健康情怀。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 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牵手”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的目光不能狭隘地锁定在几本教材上, 而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引导、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勤于积累、观察生活、乐于表达。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 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牵手”。如:著名作家赵树理写作的时候就注意语言的口语化, 善于向农民学习, 喜欢使用来自于劳动人民口中的语言。学习语言不能脱离生活这个广阔的舞台。大凡优秀的文章, 其语言都染上了生活的色彩。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母语, 学生的语言大多是从生活中习得的, 包括课文中的很多语言, 都散发着浓郁的生活味道。如: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语言平淡而醇厚, 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冯骥才《珍珠鸟》中的首句“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纯粹是生活中的口语, 大白话, 但却先声夺人, 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无比欣喜, 奠定了全文的轻松基调, 表情达意非常到位。所以, 学生要学会积累生活中或准确、或巧妙地传情达意的用语, 并适时交流, 互相推荐和学习。这样, 既能丰富语言, 又能帮助理解和运用修辞语言。又如, 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演讲时喜欢引用生活中的谚语, 同时演讲又比较口语化, 给人的感觉是有亲和力, 生动、接地气, 这展现出独特的语言风格。总之, 阅读课文就要引导学生去体会语言的风格, 欣赏修辞的妙用, 感悟文章怎样用平实的语言来反映真实的生活, 抒发真实的情感。
摘要:针对“更新理念, 改进教法,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这一问题, 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一是语文教学应由重知识、重结果向重体验、重过程转变;二是通过语文教学, 丰富学生人文素养, 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三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 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牵手”。
【初中语文趣味教法】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教法与学法05-15
初中语文的课堂教法05-22
初中语文教法与案例12-15
初中语文教学教法新探09-07
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法06-02
初中趣味语文练习题01-14
初中政治教法07-25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与建议,初中语文学习方法07-01
初中语文09-05
快乐语文初中语文教学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