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新课程文化

2024-12-09

高职新课程文化(精选12篇)

高职新课程文化 篇1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来说是里程碑性的文件,目前进行的改革不是修补和改良,而是革命。高职新课程改革不仅要发生外在形式的改变,而且要生成新的内在价值。只有进行内在的文化变革,才能实现革除旧课程文化,创立新课程文化,贡献于民族新文化。所谓课程文化的内在价值的生成,就是课程文化要素的变革,是课程文化要素获得新的特质──文化的“新的内容和独特形式”。

一、以能力标准为基础的满足行业需求的课程观

建立能力标准是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能力标准不仅包括若干能力点,还包括能力代码、能力名称、能力表现水平、任务、条件说明、考核鉴定方法等内容,既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衔接,又充分体现行业、企业的要求,具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课程方案严格按能力标准的要求定位,围绕培养目标展开,课程体系设置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考虑职场安全和平等参与的基本要求。教学材料包含的基本信息有:能力标准、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建议、相关知识与信息、教学活动、能力鉴定、教学信息反馈等。

二、专业和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区域经济

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与行业分布特点设置专业方向,根据行业要求和业内人士的建议设置课程结构,走出教育的职业特色。课程的设置不能延用以前的传统课程教学体系,而是要根据行业发展的现状及时更新与调整,围绕行业设专业,围绕岗位设课程。

三、课程结构的多元整合和动态优化

多元整合、动态优化课程模式的课程结构要求做到综合化、模块化、阶段化、个性化。课程的综合化是将相似或相近的课程内容组合成一门科目,既节省学时又发挥学科课程的学术性特长,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综合化不仅指知识的综合,还指知识与技能和素质三要素的综合,同时,它也是一个动态优化的过程,是全方位的综合化。模块化课程是活动课程模式的特色之一,是一种课程结构的安排形式。模块化课程具有明显的优点: (1) 设计成果可共享,节省开发时间和费用; (2) 灵活性、机动性大,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3) 可集各课程流派之长,有利于多元整合; (4) 有利于各类各层次职教之间及同其他教育的沟通、衔接,避免重复学习; (5) 有利于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发展诸项能力; (6)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合理知识结构。课程结构的阶段化,实质是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有序性和递进关系。这种阶段化的前后设置是依据教学规律、知识技能的前后关联特性、受教育者接受知识技能的个性习惯、知识技能的迁移规律等因素确定的。课程结构的个性化,一是指课程结构特色,二是指课程结构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需求,即课程结构要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施教原则,既能因材施教,又能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个性选择。若从教与学的方面而言,课程结构既要有利于发挥教师潜能,又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另外,从产学合作教育的需要出发,课程结构要具有灵活性,适应企业的个性需求进行适时调整。

四、以特色课程引导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方法设计的理念上,我们贯彻的思想是:重视实践与应用,强调发展学生的智能,使学生的积极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有效结合,研究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节与培养,因材施教和促进个性发展。我们通过实施学程性课程、项目课程、企业课程、渗透性课程、导入性课程等特色课程,把行为导入法中的角色扮演法,将模拟仿真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有效地融入课程之中,作为一个完整的“课程”概念去实施,这样教学方法就成了“课程”的一个内涵组成,而不仅是独立于课程内容之外的方法。这样不仅能改变教师的“教书”观念,还能解决教师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因为只要教师接受了这门课的教学任务,就必须按照特色课程的内容要求去施教。实质上,特色课体现了完整的“课程”内涵,它关注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对实现课程目标的作用,关注素质与非专业能力的形成途径,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所在。

五、实施“产学全程合作教育”

产学合作教育的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不同环境和丰富资源共同培养符合社会和专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其核心是建立学生由学校通往社会与企业的一条有效途径,让社会与企业全程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场所延伸至社会与企业工场,使书本教学与有计划、有指导、有检验的实际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研究课程设置的方法,由企业、院校联合调整、选定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走“订单式”培养之路。

新课程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它由中华民族文化振兴所催生,又要服务于中华民族文化。它是民族的,但又是开放的,将推动着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发展。它要吸收国外的课程文化,但不是全盘照抄,而是把握其灵魂,使它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新鲜血液。中国的课程应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它就是已经崭露头角的素质教育课程文化,它就是我们民族的新课程文化,要坚持在实践中推动这种民族的新课程文化不断地创新发展。总之,新课程文化应是有中国特色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探究创新的社会主义素质教育文化。

摘要:课程是一种文化, 受社会文化的发展所左右。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 反映着那个时期文化发展的理想, 并影响着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 新一轮高职课程改革是在新的文化环境下掀起的社会文化实践。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新课程文化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著.职业教育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徐国庆著.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3]张连生, 丁德全.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职业技术教育, 2003.19.

[4]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 2004.1

高职新课程文化 篇2

摘要:提高高职体育的教学效果,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全面要求,是当前高职体育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应从课程的内容设置、目标达成、教学评价三个维度切实提高高职体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职体育;课程;目标;评价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科学、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在高职教育模式下培养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体育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提高高职体育的教学效果,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全面要求,是当前高职体育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从高职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目标达成、教学评价等三个维度,对如何切实地提高高职体育有效性进行了探索。

一、教学内容设置

1.加强基础素质

一年级开设“全修”体育课。主要根据学校的运动场地、器材、师资等具体情况,突出健身性,开设田径、球类、游泳等以全面增强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基础”体育课,使高职阶段的学生具备应有的身体素质。

2.兴趣结合专业

二年级开设“专项”选项体育课。 “专项”体育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普通的以满足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为主的一些运动项目,例如球类、舞蹈、游泳等,这部分体育课采用“三自主”的方法来实施。

第二部分是由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体育教研室教师结合兄弟学校的一些经验做法,针对我院所设专业对于学生(日后的劳动者)身体素质的不同要求,在突出专业性质、职业性的前提下,自主编写的高职体育校本课程。

例如:我院的主要专业设置是化工类,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在化工、轻工、环保等领域从事化工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研究开发、技术改造等基本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本专业人才对于体育的要求是:具有很好的耐力,上下肢协调性,目测力,下肢的静力力量,反应的准确性和灵敏性,长时间工作能力,等等。根据这一目标群,我们设置了如下的校本课程,内容诸如如越野定向运动、野外生存技巧、国标舞、桌球,等等。冀望通过这些项目,使学生的耐力、上下肢协调性、目测力、灵敏性等素质得到发展。

又如建筑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与建筑工程的结构和检验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就设置了引体向上,双杠的支撑摆动、屈臂伸,平衡木的走跑跳以及攀岩、爬绳、爬竿、手倒立、障碍跑等校本课程,以发展学生的抗眩晕能力(脑部前庭)、平衡能力、上肢悬爬能力、灵敏能力等素质。

这部分的教学实施主要是采用“定向”教学、即相应的“专项”配合相应的专业,两者挂钩。具体实施是由任课教师带领以整班为建制进行的集体练习,每次课的练习内容不超过两项,由教师根据实际进行安排。

从近几年的具体实践效果来看, “专项”的第二部分很受学生的欢迎。许多女生不喜欢体育锻炼,经过教师的讲解之后,明白了相关的身体素质与自身今后的就业息息相关的道理,也比较乐于进行体育锻炼了。

3.理论联系实际

高职学生经过“全修”与“专项”体育课程之后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与专业身体素质,为了使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能够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笔者认为必须从相关理论知识和运动习惯上进行加强,为此,我院体育教研室也同时编写了高职运动保健康复手册这本校本教材,每个学生一本,从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到日常的一些保健康复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一些劳动常见病的起因与预防治疗方法,对学生非常实用,一些兄弟学校也借鉴我院的做法,各自编写了相关的手册。

运动贵在坚持。为了防止学生步入职场后就疏于锻炼,我院举办了各类体育俱乐部,以自愿参与的会员形式来开展持续的运动锻炼,以期在学生离校后能够保持运动习惯,进行终身体育。从历届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来看,俱乐部形式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方面确实是有实效的。

二、教学目标达成

1.教学效果个性化

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基本上是与之前的“专项”课程设置的要求一致的。除了与公共的基础全修体育课程中的要求相同之外,其余的无不体现了各自专业的个性化要求。例如,餐饮专业主要是女生,如果教学目标要求这些女生具有较强的肌肉力量与跑跳能力,她们肯定不会积极配合教学。实际上,对于她们主要的教学目标应是形体、耐力、灵敏、协调、柔韧以及掌握几种舞蹈技术等方面的要求。概括来说,就是各个专业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后,都能够具备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专项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运动习惯及运动保健方面的理论知识。

2.运动负荷合理化

体育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学生直接参与活动,无论是发展体能、学习运动技能,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等,都与学生实际从事运动练习紧密联系,都与学生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以及在承担一定运动负荷时及其后的感受与体验紧密相关。从这一意义上讲,运动负荷的安排与调控是体育教学面临的特殊问题。正确认识、安排与调控运动负荷,是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的看家本领之一。在教学中控制运动负荷是非常困难的,我院的做法是:

(1)分项预设负荷。运动负荷的预设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前根据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的原理与要求,对运动负荷的大小、过程,以及节奏的安排。运动负荷的预设是体育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科学、合理、有效的前提。

教师首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预设运动负荷。例如快速跑、耐力跑等全身性负荷一类运动,负荷的预设基本上是以运动中及运动后的最高心率为依据。又如投掷、跳跃等局部性负荷的运动,由于对于学生身体的局部会产生很大的负荷,所以应该以身体局部的感受为判断运动负荷大小的依据,肌肉酸涨、无力、打软等等都是到量的一些内外在的体现。还有一些对于心理压力与身体压力都有较大负荷的.单杠、双杠、支撑跳跃等运动,运动项目负荷的预设相对比较复杂,首先是要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然后在正常的状态下进行具有危险性的运动。在相对紧张和用力的状态下,人体更容易疲劳,所以该类型的运动一般来说是在有充分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两到三组的练习,一旦感觉学生动作不够流畅、不够干脆时,即可认为达到了一定负荷而停止练习。

(2)符合学生实际。安排负荷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层以及性别的差异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身体机能具有明显的差异。例如,高职阶段的学生的相对安静心率逐渐有所下降,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尤其是承受无氧代谢和局部用力和静力用力能力逐渐提高,所以体育教学中一定要有一定的负荷。其次是要考虑同年龄层中个体的差异性。同样的运动要求对于不同的学生达到的效果可谓因人而异,体能基础好的学生完成任务之后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对于体能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讲,可能已经是苦苦支撑甚至是不能承受了。

所以说教师在安排负荷的时候必须做好学情分析,掌握特殊学生情况,以利于教师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运动负荷的安排。

(3)适时调整负荷。为了科学安全地在体育教学中达到一定运动负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正确、有效地进行调控,因为不可能在课前全部掌握和掌控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无法全部预知学生承受运动负荷后的反应,体育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承受运动负荷后的情况,并与学生及时沟通,听取学生的建议并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及时、科学、合理地通过调控外部负荷,实现调控学生内部负荷的目标。

实际上要精确地掌握和控制运动负荷是非常困难的。当前世界上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时很多都借助于高科技电子仪器设备来监控运动负荷。一线普通教师应更多地从理论学习、经验积累以及与学生的实时沟通上来进行运动负荷的科学控制。

三、教学效果评价

1.过程为主、结果为辅

体育教学重视的是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实际进步,没有一个好的过程,就算是能够在考核中符合要求,也不能视同获得好的教学结果。因为,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不一样,只有将评价的重点转移到过程中来,才能准确地看到哪些学生尽力了,哪些学生是在糊弄。

2.鼓励为主、批评为辅

体育教学评价同样应该具有人文关怀,以鼓励为主。但这并不是只让教师说好话,在教师克制自身主观情绪、注意方式方法、对事不对人的前提下,该批评的时候一定要批评,必须让学生学会承受挫折。既表扬又批评,是一种科学辩证的人文主义精神。

3.教师为主、学生为辅

教师评价学生时,学生也在评价着自己和别人。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显得更加轻松与随意,学生更能够听得进去。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文化的打造 篇3

关键词:财务管理课程文化高职教育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重点,坚持“立足淮安、面向江苏、突出财经”的办学定位,着力打造丰富完善的课程文化。具体针对财务管理专业制定了完善的培养目标:围绕“脑子灵、懂管理、善经营、会动手、身心好、讨人喜”的财经人才特质,立足淮安面向江苏,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各类中小企业、现代商业银行、农村金融行业等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收银、出纳、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投资理财等岗位需求,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财务管理课程文化含义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文化是以学校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和活动为载体,课程文化是师生双方互动的产物 。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文化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财务管理专业体现的是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财务管理专业本身的文化特征。前者主要是就财务管理专业是文化的载体而言的,后者主要是就课程是一种文化形式而言的。狭义的课程文化主要指教材文化,但是仅仅从教材文化的角度来打造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文化就会使课程文化过度依赖与编写教材的专家学者。针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文化的打造首先要对财务管理学科范畴进行界定,其次再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看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文化的打造。

江苏财经学院对自己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安排都进行了具体的调整。

二、 从狭义角度看苏财院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文化的打造

狭义的课程文化主要指教材文化,涉及到的主要核心课程有会计职业基础、企业经济业务核算、会计信息化处理、财务管理基础、财务管理实务、成本管理、纳税筹划、财务分析、企业管理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证券投资、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会计控制与制度设计等。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教材的选择上注重理实一体。教材不仅有基础易懂的理论知识更是配套了相关的实训资料。这样的教材才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以苏财院的财务管理专业的财务管理课程的教材为例《财务管理实务》该教材由本校张远录教授主编,配套的有财务管理实务学习指导、习题与项目实训。该教材经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指定用书。该教材是以高等职业教育新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兼顾中高职衔接,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知识学习与能力培训有机结合为途径,体现以学生为本、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能力与素质培养相统一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使教材成为教师好用、学生爱用的优质教学资源。该教材的三个主要特点融教、学、做于一体;兼顾中高职衔接;教学资源更加丰富。

笔者针对我们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财务管理这门课程正在编写一本新的教材,教材将采用简单易懂的案例,有趣的插图,将现在的财务管理基础知识用诙谐的方式讲给其他专业的学生。让大家对财务管理基础的掌握不像市面上的教材那样枯燥。当然不论财务管理基础还是中级财务管理的学习仅仅是教材上带来的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打造有自己学院特色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文化以教材为基础导入整个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像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目标迈进扎实的一步。

三、 从广义的角度看苏财院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文化的打造

江苏财院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文化的打造注重理实的结合,教师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当中的企业财务管理过程里。在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进行了明确规定。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下由于高考扩招,导致职业院校的生源素质逐年下降,但是苏财院作为高考报志愿的热门财经类院校始终坚持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的要精而不要多,所以今年来财管专业学生的分数线一直居高不下,基本都在三本线左右浮动。这就保证了财管专业的生源的质量,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就不那么薄弱,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相对高于其他高职院校的学生。笔者去年兼任了财务管理班级的班主任的工作,在一年的工作过程中,见证了兴趣如何很好的带动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我们班级有两位同学在贵金属交易大赛中获奖,还有两位在ERP比赛中获奖。尽管比赛的宗旨在于参与,但是在整个班级里可以带动大家对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相关技能学习的热忱。苏财院在打造特色财务管理课程文化有几点值得学习的:

1. 重视学生入学专业教育

新生入学时,每个财务管理专业的班级都会给新生配备一个专业导师在新生上课的第一周,就会进行一个专门的讲座,讲整个财务管理的培养目标,未来财务管理就业形势。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前景,未来发展以及在校的三年中努力的方向有了深刻的了解。每个导师还会定期进行座谈活动,这些都是为了防止学生因为大学迷茫,失去前进的方向。这样在学生学习方面专业方面有专业指导老师,日常教学管理生活管理有班主任。双重管理制度对于学生而言出入大学的迷茫期就更容易度过了。而且一般在专业导师的安排上都是选择一些资历较老的教师,对于学生老说是一种财富。

2. 以比赛、实训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财务决策大赛,在2013年高职财务管理决策大赛中江苏财院拿到了一等奖,对于这样的级别的比赛在初赛选拔是苏财院就注重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中选拔比赛的选手。但是每个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都会在老师引导下积极参加这样的比赛选拔。苏财院一直以来的理念就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跟理论基础的掌握都被看重。

工商银行组织的贵金属交易大赛也是苏财院提倡学生参加的一项很锻炼理财能力的比赛。每个学生比赛时可以获得100万虚拟资金,所有的交易时信息都是与上海贵金属交易所信息同步。学生不仅可以体验操盘手的智慧与策略,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比赛赢得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实习机会。对于财经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除了现有的学校的实训室所提供的锻炼机会,就是现在的各种国家级的比赛。

3. 构建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密切师生关系

学校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专门分配自习室,为了保证自习室秩序特意安排专门的秩序维护人员。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素质教育讲座等等都有相应的安排。

四、小結

江苏财院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文化的打造注重理实的结合,教师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当中的企业财务管理过程里。在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进行了明确规定。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文化打造上有自己的特色,当然也有需要继续努力完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文件).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注:本论文是校级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文化的重构 篇4

关键词:教师课程文化,文化冲突,反思活动

高职教师课程文化是教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我们把教师的内化了的课程文化称为内在文化, 把教师身处的高职文化称为外在文化的话, 在高职院校中, 这两种课程文化冲突是显而易见的。只有不断使高职教师内在的课程文化与外在的高职课程文化相匹配, 教师才能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发挥最大作用。

一、高职教师课程文化的内涵

教师课程文化首先是教师文化。有学者认为:“教师承担的诸种角色及其表现, 使得教师的思想、态度、行为、价值取向等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特征, 成为一种相对独特的文化形式”, 即教师文化。教育大词典中认为教师文化 (teacher culture) 即“教师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有学者认为“教师文化指教师所具有的与其他职业群体所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知识技能以及语言文化等”;更有学者将教师文化进行了分层。他们认为“教师文化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 包括职业道德, 角色认同, 教育理念, 价值取向, 和情绪反应等。”它一般可分为教师的思想理念、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三个层次, 这三个层次相互构成统一整体。虽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教师的文化, 但是, 不难看出教师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教师个人的“价值观念以及和价值观念相匹配的行为习惯”。

教师课程文化是教师文化的亚文化, 是教师在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 这种文化不是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或传承的文化, 而是教师个体对课程的价值观念。高职教师课程文化可以说是高职教师个人的文化, 其表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因此, 高职教育不论在育人理念还是课程理念上与普通高等教育有区别。

二、高职教师课程文化的冲突

高职教师文化冲突表现在其课程实施和建设过程中, 造成教师课程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课程经验的割裂性, 即高职教师亲历并已内化了的课程文化与外在的高职课程文化的割裂。目前, 高职教师来源比较单一, 基本上来自于师范院校或其他本科院校, 他们的课程文化主要受到了自己经历过的教育影响, 与高职教师所应具有的课程文化之间有着不同, 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对课程目标的理解、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理解等方面。因此, 在课程实施和建设中, 高职教师内在课程文化与外在的高职课程文化之间存在着冲突。

第一, 在课程目标的理解上, 高职教师对于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在观念上没有冲突, 能认同课程目标是为相应职业岗位培养应用型人才。

但是, 具体到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素质或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使其具备什么样素质时有着冲突。其冲突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培养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还是有着较高理论知识而技能一般的应用型人才, 即为高职课程侧重认知领域知识还是动作技能领域的冲突。在具体的课程中, 绝大部分教师赞成对自己所从事的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使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在高职的课程目标方面, 却认为需要掌握工作所从事的技能。很显然, 对于受过传统大学教育的教师们来说, 这是一种理念上的冲突。这种冲突往往使教师怀疑缺少理论支撑的高职学生能否可持续发展, 更担心这样课程目标是否符合高职院校的人才目标。

第二,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 其冲突主要表现在, 教师传授的内容是系统的知识还是为发展学生职业技能。

教师更加倾向于系统学科理论知识的传授, 可以说这种学科课程被大学证明了的并且是行之有效的。而且我们的教师自己正是在这种课程模式下成长的, 可以说很多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然而, 高职课程的内容选择上与教师理念有着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教师能够认识到作为高职生学习技能的重要性, 技术、技能的训练理应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 始终不能放弃其固有的课程理念, 系统的学科理论知识还应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实践中, 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教师无法调整实践内容和系统理论知识的课时比例。

第三,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其冲突主要表现在教授的方法上。

传统的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师课程实施的主要手段是讲授法, 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处于被动地位;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是课程实施的主导者。高职教育中, 由于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的变化, 教学方法也随着变化, 课程实施的方法从以教师讲授为主发展成为以学生操作实践为主, 从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认知。学习者从学习被动者转为学习主动者, 教师在这过程中成为了指导者。在高职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师在习惯了“教师讲, 学生听”有秩序的课堂教学后, 难以驾驭课堂实践活动, 认为技能训练课堂教学显得“乱哄哄”, 其效果值得怀疑。

第四, 从课程评价的角度, 其冲突主要表现在, 教师“评什么”“怎么评”的方式上。

传统的教学评价, 注重对学生学科知识体系的考核。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基本上是闭卷考试形式的终结性评价。而高职课程评价不仅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考核, 还注重学生技能的考核。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学生技能考核是考核的主要内容。从考核的形式来看, 考核注重过程。采用开放式考核。在课程评价过程实践中, 信奉闭卷考试、终结型的教师怀疑开放式、过程型考核的有效性, 即这样的考核结果能否代表学习者的学习真正水平。

综上所述, 高职教师课程文化冲突集中体现在教师亲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内部课程文化和目前高职所特有的外部课程文化之间的冲突。从冲突角度来讲, 影响教师课程行为的不是现在所从事的高职教育的课程理念, 而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内部课程理念。因此, 明确课程文化冲突的表现有助于重构教师的课程文化。

三、高职教师课程文化构建路径

1. 充实高职课程理论知识

充实高职课程理论知识是教师课程文化重构的理论基础。高职教育具有特殊性, 它的理论基础不能完全建立在以普通教育为基础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上, 还需要有高职教育的理论和规律。因此, 高职教师在重构个人课程文化过程中, 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知识。首先, 高职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教师对高职课程内涵的理解。其次, 高职课程价值取向和高职的课程模式。目前在课程领域有着众多的课程设计理论, 如“任务引领”“工作导向”等的课程设计模式。高职课程模式代表着课程文化发展的方向, 对于教师课程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 研究高职主要专业课教材的内容和编写原则, 教材和教法的理论与方法。学习好教育理论, 特别是高职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是重构高职教师课程文化的理论基础。

2. 参与基地实践

参与基地实践是教师课程文化重构的实践基础。参与基地实践不仅是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课程学习的要求, 也是教师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参与基地实践和对实践的研究, 是教师课程文化重构的实践基础。离开了基地实践活动, 教师课程观念和意识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 无法深刻理解高职课程文化。目前, 高职教师在参加基地实践时存在两种现象。一是有的教师参加实践没有实践目的, 使实践成为一种形式。二是教师参加基地的实践活动, 缺乏研究精神, 忽视对实践活动的思考。这两种现象直接影响教师参与基地实践的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在参加基地实践过程时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 认真了解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通过参加基地的实践掌握工作流程、了解基地状况、了解最前沿的技术等。第二, 增强自己的实践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参加基地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成为一个“准工人”, 了解企业的设备使用情况, 了解设备的常见故障, 学习故障处理的方法, 努力提升教师的操作技能水平。第三, 需要将课程内容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参加基地实践的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将传授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实践操作的内容, 使学生在学会技能的同时学得相应的知识, 为课程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 在实践中加强对课程内容与实践关系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3. 参与课程建设

参与课程建设是教师课程文化重构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已经 (下转第22页) (上接第15页) 形成了一套课程建设的机制。目前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院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等。教师在参与课程建设中不断地改造着已有的课程文化, 形成新的课程文化, 从而解决教师课程文化割裂性。所以说, 教师参加精品课程建设是形成教师课程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参加基地实践的基础上, 教师在课程建设时应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 选择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模块、建构教学模式、厘定教学评价方式等。

4. 加强实践反思

加强实践反思是教师课程文化构建的必要条件。在教育教学过程和课程建设中需要不断的反思, 只有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教师课程文化才能更进一步得以重构。在反思的过程中, 教师对问题的界定是非常重要的。反思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针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 如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法, 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反思。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具体表现为教师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内容体系是否过于强调知识体系等问题。二是对教师在课程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反思。教师在建设课程过程所遇到的文化冲突在所难免的, 自己原有课程文化也是教师反思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地对已有知识观念的反思, 才能建构出新的课程文化。

高职教师内在课程文化改变和形成不是在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还需要学校和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 才能形成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教师课程文化。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通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词典 (增订合编本) [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3]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4]凌小云.加强师德建设, 重塑教师文化[J].上海高教研究, 1998, (6) .

高职课程改革新趋势分析与再思考 篇5

高职课程改革新趋势分析与再思考

工学结合课程模式是高职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其课程设计面向专业群及职业生涯,课程体系面向岗位群及工作过程,课程内容面向技能及综合运用,课程实施面向工学结合及实践训练,课程评价面向素质、技能、知识“三位一体”.在具体操作中,需合理构建大类专业平台课,定向选择、组建岗位系列课程,有机整合教学内容,合理排序和构建技能路线图.

作 者:黄崇本 陶剑文 Huang Chongben Tao Jianwen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012 刊 名:职业技术教育  PKU英文刊名: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年,卷(期): 28(4) 分类号:G423.07 G718.5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程改革   课程模式   专业群   工学结合  

高职新课程文化 篇6

关键词:教学模式 改革 建构主义

一.高职生网络时代学习特点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也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不少学生习惯于低头看手机,成为“低头族”,无法专心参与课堂教学。

针对高职生传统文化课学习情况,我们对我院各专业高职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问卷调查显示:88%的学生喜欢从网上获得学习资料,82%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以网络为主,64%会通过网络观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网络课程。这些数据说明网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他们除课堂以外获得学习资源的主要途径。网络给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对于传统文化课教学模式的转变也带了契机。

二.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及改革契机

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现出来:

1.传统文化课教学模式以知识讲授为主,教师和学生处于“传授——接受”的固定模式中,教学内容的固定性、课堂活动的局限性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也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强制性的学习内容和结论,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自我探索,从而也丧失了对课程进一步思索学习的兴趣。

2.传统教学模式重视课堂以内的学习,忽视了学生探究能力、品格熏陶的过程性培养,传统教学课前无准备, 课后无交流, 教学缺乏对学生过程学习的检查、督促环节。

3.缺乏富有激励性的过程评价机制。传统考核方式主要有考查和考试两种,属于阶段性结果评价,忽视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通过过程评价激励学生在下一阶段的持续成长。

网络信息技术为传统文化课程的改革带来契机,网络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主动从网络探究问题、获取资源;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鲜活、实时的案例,方便学生结合实际分析传统文化;网络便捷的功能给师生、生生的交流、讨论提供了方便。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可以借助网络教学的优势,探索传统文化课程的新模式。

三.网络时代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传统文化课教学新模式

何克抗教授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助于促进学生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本课题探索建构主义理念下的传统文化教学新模式,将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网络建设学习环境、设计教学环节、布置教学任务、进行交流合作,新模式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本课题尝试了将建构主义理论中“抛锚式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的探索,这种教学模式首先由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主题设计好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并将问题“抛锚”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和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学习,主要教学模式设计如下:

1.设计问题: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设计出每次课的关键问题,教学重点将围绕问题的解决展开,问题的设计侧重激发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使他们利用现实事例去理解阐释传统经典的现代意义。设计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特点、难易适中、古今结合,同时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2.抛锚:课前一周在微信群里发布问题及小组任务单,督促学生利用网络查找问题,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并对学生提出的关于查找办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予指导。

3.自主探究学习:由学生独立完成需要解决的任务,凸显学生的中心地位,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辅助者,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及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学生可登录课程网站,观看相关教学资料,了解教学内容的相关背景,明确教学重点。学生进一步在教师介绍的相关学习网站上查找资料、分析信息、解决问题,完成对意义的构建。

4.协作学习:学生进行分组,以团队形式参加交流及课堂活动。利用微信、QQ等社交媒体,自由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其它团队进行探讨,团队之间不同观点进行碰撞,集思广益,扩展思路。团队合作中的每个小组成员都会分配具体的任务,每个成员结合自身特点分配不同的任务。

5.效果评价:主要由教师评价、个人评价和小组互评构成。评价对象包括学生网络作品展示、课堂活动、小组交流,学生结合教师布置的任务及问题可结合自身特点及专业特点完成自己的作品,并将作品放在网络平台由教师及小组成员进行点评,设置排行榜,对优秀作品给予激励。个人完成任务单,对自己问题解决情况、作品完成情况、参与活动进行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团队合作交流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是否完成意义的建构。

四.创新

1.注重提高激发自主学习、探索能力

人本主义学者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自我实现的能力和权利,并且只要给其机会,都能作出明智的判断。本课题尝试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上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各种网络媒体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信息处理、评价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自我的见解。不同的学习个体可以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符合个体差异化教学的要求。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改变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处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利用各种网络媒体让学生去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更好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2.多元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以致用

传统文化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资源,从中我们可以汲取生存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更侧重知行合一,使学生将传统智慧运用到日常生活和专业学习中。

课题组设计多元课堂活动项目,如作品展示、礼仪表演、话剧表演、吟诵表演等,提高课堂参与度,创建引导式课堂;注重传统文化思想的课外延伸与运用,将文化经典与生活、学习、人生、职业紧密结合,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实现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的转化与运用,如将《弟子规》所学的传统礼仪运用到与长辈交流中,将《论语》、《孟子》所学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运用到求职、就业、工作中。

3.多元激励评价机制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要

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在课堂上开展集体活动,在网络上进行交流讨论,在共同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课题组研究的新模式由教师评价、个人评价和小组互评构成的评价机制取代了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学生网络作品展示、课堂活动、小组交流由师生在课堂及网络平台进行点评,设置排行榜,对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多元互动的评价机制使个体感受到了来自团队的关爱、激励,从活动中获得了自信自尊,从而可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培育良好的品格和人际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任莉莉.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5)

[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3](美)卡尔.罗杰斯《自由学习》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03-01

[4]邢磊.高校教师应该知道的120 个教学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化得福.论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J]兰州大学学报,2014,(7).

本文为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教研项目《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成果,编号:2015JY19。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课程的现状研究 篇7

1 当前我国高职类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现状

虽然在高职类院校中实行文化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职类院校适应时代发展进行改革的必经之路, 但就目前我国高职类院校的具体实施过程而言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接下来, 笔者将就这些问题进行简要剖析。

1.1 高职类院校的培养理念显落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育理念和对教育的要求也在改变, 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但是, 目前很多的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理念仍旧停留在过去的片面理解层面上, 将社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理解片面的归结为技术型人才。这就使得高职类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法等过于单一。这种理念上的偏颇间接的影响了学生学习思想, 使得部分学校忽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 即便有的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 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并不高。而这些因素也必将导致高职类院校对学生综合实力的培养上有所缺失, 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

1.2 高职类院校素质文化课师资力量薄弱。

对于文化素质教育而言, 仅凭高觉悟高认识是不够的, 还需要过硬的师资条件。但就目前国内很多的高职院校而言, 师资力量尤为薄弱。因为多数高职类院校属于理工类院校, 致使学校出现一定程度的重理轻文现象, 多数教师属于理工科教师, 而理工科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难以达到要求, 尤其是人文素养更是欠缺, 使得对学生的教育出现了专项化而非全面化。部分高职类院校为节约资本输出, 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培养教师上, 将技术型教师培养成文化型教师, 这就使得教师的专业性有所欠缺, 实行的文化素质教育达不到理想效果。

1.3 高职类院校学生的综合实力有待提高。

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持轻视或无视的态度, 或来自学校方面或来自个人理解方面, 他们始终认为高职院校就是专门学习技术的院校, 对文化素质的教育是毫无意义的。究其根本可能在于高职院校的生源综合素质本身就不高, 有的就是普通高中生, 他们在选择学校时可能潜意识里就存在着一定的认识偏差, 使得在进入高职院校后对文化课的学习持消极应付状态, 更热衷于专业技能上的学习。

2 改善我国高职类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措施

在了解了我国高职类院校文化素质课程的现状后, 笔者将理论联系实际, 给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可行性变革措施。

2.1 深化对高职院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鉴于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的重理轻文现象, 必须从教育理念上进行改革, 改变旧有的思维模式, 充分的认识到人才的培养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 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社会对人才的全面发展要求。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 如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考核上, 最重视的并非人才的专业技能而是职业道德水准以及工作态度。这充分说明, 仅仅重视技能培养, 最终会导致培养的人才不一定会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

2.2 加强师资配置, 提高软实力。

鉴于上文提到的师资问题, 若想改变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现状, 就必须重视起相关师资的配置。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推行素质教育时, 首先要建立高水准、高稳定性的教师队伍, 积极的拓展教育资源。除此之外, 对教师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里的培训并非上文提到的以一人多用为目的的教师培训。而是专项化的培训, 既要提高技能型教师的职业技能, 也要提高文化素质课教师综合水平。只有保障教师的综合素质过硬才能保障教学的水准。

2.3 改变学生的观念, 调动课堂参与积极性。

要想提高高职类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水准, 除了外部的客观因素外, 改变学生的主观思想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学校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的认知环境,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素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还有就是教师的正确引导, 对于文化素质课的教师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学生学习需求, 制定合理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凡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 结语

总而言之, 在未来高级职业技术型人才将成为我国科技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伴随素质教育的推行, 将高职类人才培养成综合素质过硬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已经成为未来高职教育的主要发展目标。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不仅需要有关教育部门的配合以及学校自身的完善, 更需要社会、师生、家长等的共同努力。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 社会对职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 这就使得我国的高职类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与此同时, 对高职类院校的教育改革也逐步实行起来。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的提出和实行, 为高职类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在高职类院校中实行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完成素质教育使命的必经之路。但就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具体实施过程而言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 笔者将就目前我国高职类院校的文化素质课程现状进行探究, 并依据实际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课程,现状,研究

参考文献

[1]贾甚杰, 侯英, 周振海.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7 (21) .

[2]唐勇, 罗玮.高等学校文化管理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 2011 (02) .

高职新课程文化 篇8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 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缺乏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才正在成为制约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瓶颈。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要基地, 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才的重担。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过程中, 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不能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 跳槽现象较为频繁;另一方面企业抱怨招过来的学生对企业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学生很难融入到企业中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对他们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不熟悉。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即提高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熟悉度和认知度?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对企业文化的渗透应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和合作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合作, 把优秀的企业文化渗透并融合在课程文化中, 共同搭建融合企业文化的课程文化, 为企业培养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多个工作岗位的高技能人才, 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快速地适应现代化企业对员工在技术、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等多方面的要求, 并最终融入到现代企业文化之中, 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

1 高职课程文化和企业文化互动和融合的意义

1.1 促进课程教学改革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在进行高职课程的教学改革, 就是为了打破原有以知识系统为主的教学模式, 通过加强与行业和企业的交流互动, 最终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体系, 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为此, 不少学校采用了诸如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等方法来加深与企业的合作。而在这些方法中, 课程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动和融合无疑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对高职课程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1.2 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高职学生的高考成绩要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 不少同学还是服从或调剂过来的, 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强, 学习兴趣不高, 并伴有失落、自卑的心理问题。但同时高职学生作为年轻人, 思想活跃, 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过程中, 对新知识和新技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渴望了解自己今后所从事行业的发展趋势, 因此如果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的元素, 使其能够直接接触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 体会到企业中员工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 切身感受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企业生产和经营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并认识到掌握一技之长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的作用, 从而能够端正学习态度, 增强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内在动力, 提高学习兴趣, 使得学习成绩得到明显提高。

1.3 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加之在高考之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还没有完全进入社会, 从而造成心理不成熟, 思维方式过于理想化, 遇事易冲动, 缺乏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心理承受力差。这样的学生在毕业后进入企业后, 由于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加之对所工作的企业不熟悉, 尤其对企业文化缺乏了解和认同, 对企业严格的管理不是很适应, 因此很长时间对企业没有归属感, 以至于最后被企业所淘汰或是自己选择跳槽。如果能在课程的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 尤其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和企业前就能非常深入地了解企业的优质文化, 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这样学生进入企业后就能很快适应企业, 更快的企业创造价值。

1.4 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现在许多企业抱怨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 不少高职学生来到企业后, 不能适应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 无法将自己融入到企业中来, 出现许多学生频繁跳槽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即提高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熟悉度和认知度?而课程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有机互动和融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高职课程文化在吸纳和融合企业文化的过程中, 对企业文化也起到促进作用, 企业文化在吸纳了课程文化中的精髓后, 可以不断拓宽企业文化的蕴涵, 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的成果, 提升企业的精神文化水平。高职课程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动和融合不仅可以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塑造其良好的道德品质, 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还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使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获得更多的人才支撑与技术支持, 形成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

2 高职课程文化和企业文化互动和融合的构建方法

2.1 与企业合作, 共同建立课程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将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分工与配合的整体系统。课程文化作为课程体系重要的一环, 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建设上, 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建设理念, 坚持“三个零距离”的课程改革思路, 即课程的设置及开发要与企业和社会的需求零距离;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企业和社会的需求零距离;学生的能量培养要与职业岗位零距离。为实现这个目标, 学校应该在广泛的社会调研和对岗位需求预测的基础上, 邀请行业和企业的专家共同参与, 组成由学校、企业和行业三方组成课程体系建设指导委员会, 根据行业和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 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进行课程文化的共同开发, 并按照课程文化和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 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具体来说, 课程文化主要体现为“六个”转变:

一是将仅仅为学生提供知识教育服务转变为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

二是将学生适应课程转变为课程要适应学生职业需求;

三是就学生由同质化发展转变为差异化发展;

四是将课程教育由学科体系教育转变为能力和过程教育;

五是将课程教育由理论教育转变为理实一体化教育;

六是将课程由单向性的教育转变为多向性的共同发展教育。

2.2 开展第二课堂和创新创业平台, 将企业文化引入课程文化中

由于种种原因, 高职院校将课程教学的重点放在以专业课程教学为核心的第一课堂, 而往往忽视以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第二课堂。因此, 学校应在保证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 为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提升搭建平台。具体做法如下: (1) 将原先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人文素养和思想素质教育、品牌讲座、社团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等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有效整合, 并将企业文化引入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中, 以此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特质的了解, 加深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2) 学校要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为目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进企业, 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和实践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业, 为减少学生创业失败的机率, 学校可以开展建立模拟创业等创业平台, 在“仿真”的微型职业实体中磨练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为校企文化融通提供互动平台。

2.3 采用“外引内送”的方式促进课程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

高职院校教师作为高职课程文化和企业文化互动和融合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其能力水平的高低, 将直接影响高职课程文化这一教学改革的成败, 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培养质量。“请进来, 走出去”是加强校企合作, 促进课程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

“请进来”就是从企业引进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作为学校和企业的桥梁, 在高职课程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中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些兼职教师通过教学, 对学校教育将产生一定的了解, 加之对企业工作十分熟悉, 因此在参与制定课程文化的教学计划、实施方案、评价体系、指导学生实践等方面能够更好地将企业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企业文化的精髓。

“走出去”就是企业为学校的专业教师提供下厂锻炼的机会, 来增强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通过深入工作岗位的第一线, 熟悉合作企业的最新技术, 了解所在行业的发展方向。使其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都得到提高。当教师再返回学校进行教学时,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更好地将课程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行融合。

参考文献

[1]彭才根, 钱刚, 徐芬.职业院校课程文化建构策略和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20) :56-58.

[2]蔡丁, 邹立君.产学合作视野下的高职课程文化建设[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9 (2) :91-92.

[3]雷久相.试论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融合[J].教育与职业, 2006 (3) :13-15.

高职新课程文化 篇9

一、高职课程文化的基本内涵

课程文化一般指课程在教育教学运作当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 既包括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意蕴, 又包括课程实施过程中呈现出的课程意识形态文化及涉及课程的人的文化。理解课程文化是系统地探究和改变有关课程领域的观念及教室里实际呈现出来的课程的一种途径。[1]课程文化一般可分为课程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课程物质文化, 主要是指课程付诸实施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必要前提;课程制度文化, 主要是指课程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一系列教学规范和指导标准等。这两方面的文化, 可以视为课程文化的外层, 也是课程改革、课程文化形成与建设的外因和客观基础。而课程文化的内核和精髓, 则体现在课程的精神文化方面, 这是课程文化的本质所在。课程文化好比纽带, 它将学校课程、师资队伍、校园环境等组合起来, 共同为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办学思想的对象化而服务。

文化对课程的影响不像科学技术影响那样直接和明显, 而带有潜在的性质。作为一种文化, 高职课程文化本身具有多维辐射性, 能凸显高职院校管理目标和成员的价值取向, 融合课程教学、管理制度等文化特点, 从而形成特定的教风、学风、校风等学校文化, 对全校成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且通过全校成员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高职教育不仅是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还包括学生人格的培养、创造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及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正确引导。由此, 课程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文化, 将这种精神文化转为学生技能、人格、价值的培养, 从而充分体现课程文化的育人价值。[2]高职院校通过建设优秀的课程文化, 着眼于高职生精神境界的提升、职业素养的锻造、专业操守的培育, 可以给予学生一种职业精神的熏陶,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二、高职课程文化的问题反思

1. 一元与多元。

在当前文化价值多样的背景下, 高职课程的内容选择到底是依据主流价值文化群体的价值观, 还是多种价值文化群体的价值观,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造成课程文化一元与多元的价值诉求和文化定位。以教材为代表的课程文化总是体现为包括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文化在内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高雅文化或高级文化, 而罔顾社会发展对大众文化、技能文化的需求。任何课程体现的都是主流文化, 但这不能成为忽视、歪曲甚至抹杀非主流文化的理由。现代是一个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 面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文化要求, 必须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需要, 对现存的课程文化进行深入的批判, 对日渐崛起的课程文化一元与多元之争进行理性的认识。[3]

2. 自主与借鉴。

近代以来, 我国逐步引入西方课程文化, 关于课程文化自主还是借鉴的纷争一刻也没有停息。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关于课程文化本土化还是国际化的纷争更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问题。近年来, 西方课程的一些术语、概念、理论等逐步融入我国高职课程改革, 必然导致不同文化的碰撞。如何实现自主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机融合, 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已成为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要激活传统课程文化精华, 合理借鉴西方的课程文化, 把一种新的课程文化牢牢地熔铸在课程改革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这里, 我们必须改变狭隘的理解方式。自主, 不是一味地排外, 同样, 借鉴也并非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

3. 理论与实践。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 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理论化和实践化是课程发展的两个方面。一般而言, 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但二者不相配合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这是因为理论化与实践化所面对的文化取向不同。课程文化的理论化关注的是学科、专业发展最前沿;而实践化则主要关注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当前, 高职课程开发忽视对现实职场环境、课程评价的建设, 偏重文本课程与教学资源, 没有在课程理论指导下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课程开发还处于经验开发建设模式阶段, 还没有进入在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开发建设模式阶段。[4]

4. 继承与创新

多年来, 特别是在兴办高职教育之初, 高职院校基本上是模仿本科教学模式或沿用传统中专教学模式。随着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推进, 尽管大部分课程的开发按职业能力本位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等模式进行, 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 高职院校对高职课程文化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课程设置、培养路径、授课方式趋同的现象非常普遍, 甚至存在相当程度的低水平重复。且举办者和一线教师很少考虑课程文化的继承问题, 也未能使课程改革跳出课程自身的藩篱, 以更开阔的眼光审视课程改革, 寻找课程改革的创新路径。近几年高职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浮躁现象”,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认识不足。

三、高职课程文化的质量追求

1. 兼容并蓄, 以生为本。

育人性是课程文化的根本属性、必要条件和内在要求, 也是进行课程文化选择的基本依据。学生是课程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课程的发展应该做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帮助学生成为完整的人。“以生为本”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在高职课程教学过程中, 应尊重学生多元的文化背景, 尊重不同文化个体的差异, 在知识传递和技能培育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适应力。在“以生为本”课程观的指导下, 高职课程不能将学生“物化”, 而应更多地关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在平等对话、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要努力突破课程对学生的桎梏, 让学生真正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而存在, 尽可能地体现不同主体的意志与利益, 体现多样性与丰富性。当然, 实现多元化的课程文化并不是要使课程成为无所不包的大杂烩, 也不意味着让课程体现所有人的利益与价值观, 将所有文化都纳入高职课程, 是行不通的, 也是没有必要的。

2. 科学规划, 形成体系。

高职院校要集学校、企业、政府、行业等的智慧和力量, 共同制订课程发展计划, 在课程的规划与开发中应做到从整体上把握课程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 构建课程文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 需要构建课程文化的长效建设机制。学校要团结带动全校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文化的建设, 积极为课程文化建设献计献策;要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力求做到目标多元化, 评价方式多样化, 建构科学的评价体系;要尽全力组织力量开发课程、实施课程, 形成关注课程建设的氛围, 为课程文化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开发要立足学校实际, 挖掘学校的教育资源, 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 传承学校的文化内涵;要整合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 以学校文化为主线, 构建学校课程体系, 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适合的课程文化。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 课程文化必须体现学校文化、专业文化的传承与提升, 突出学校育人特色的打造与优化。

3. 重在教师, 打造团队。

教师作为课程活动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实施者, 其影响力问题长期以来被忽视。在高职教育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最多, 谈到课程文化的开发及实施我们不能绕过教师。从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看, 学校关键是培养人, 怎样培养人就要联系到课程改革和课程文化。那么以什么来支撑课程改革和课程文化?无疑是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5]教师在接受以学校文化为指引和导向的前提下, 应具备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根据专业建设要求, 在高职课程改革中, 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三大专业素质, 认识到自己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责任。在高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教师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而是作为学生职业发展和技能提升的引路人。此外教师应当学会由原来的个人奋斗向团队协作转化, 由纯经验性教师向技能型教师转变, 让教师在课程文化建设中, 获得健康高雅的情感、道德、审美体验和精神成长。

4. 善于改革, 注重特色。

高职课程必须充分尊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 尊重广大师生及学校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关注学生的适应能力, 确保课程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课程内容体系不能照搬普通高等教育同名专业的课程体系, 也不能在现有高职课程体系上进行修修补补, 而要对课程文化定位不明、内容陈旧、模式单一等弊病进行大胆改革。同时, 必须把握不同课程的个性文化内容, 这是构成课程文化素养综合性的必然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文化基础和就业的需要, 及时调整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 将团队合作、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等企业文化引入课程教学内容, 设定培养劳动态度、增强专业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形成综合素质的多层次目标。

参考文献

[1][美]帕梅拉·博洛廷·约瑟夫等著.课程文化[M].杭州市: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8:14.

[2]赵磊, 赵岩铁.高职课程文化的塑造[J].职业技术, 2012 (2) :73.

[3]喻春兰著.大众文化的课程价值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9:294.

[4]史长宽.探析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文化的变迁[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5) :36.

高职新课程文化 篇10

一 当前各层面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现状

1. 教师对文化基础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

通过对省内部分教师的访谈, 教师对文化基础课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的观点: (1) 学校领导阶层的普遍观点是:文化基础课中专业学习时用得到的部分, 要重点学习, 达到够用的目标;专业学习中用不到的, 可以看情况选修, 也就是有时间就学, 没时间便可以少学或不学。体现在教学安排上, 文化基础课的课时比较随意, 课程计划比较模糊, 有的甚至由任课教师决定上课的内容、时间及考试或考查的形式。语文老师可以上政治课, 政治老师可以上企业管理课等, 在安排课务时并不考虑教师的优势是否发挥, 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 (2) 一线文化课教师认为自己所教的课是“副科”, 学生差, 教也是白教, 学多少并不重要, 只要学生上课不捣乱就可以了。高职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 文化课开多开少、开与不开都没有多大关系。

2. 学生对文化课的态度和观点

通过对在校高职生的访谈, 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读高职主要的目标是学一门技术或手艺, 既然来到了职业学校, 就不要对文化课有那么多要求了, 即使有时间和精力, 他们觉得学文化课也没多大作用, 现行的省内文化课的统考根本没有必要。

3. 当前高职院校文化课教与学的现状

基于院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上述认识, 一些学校在缩短学制的同时, 大量削减、占用文化课时, 不断加大专业实训投入。基于生源的实际情况, 部分学生不想学文化基础课, 上课情绪不高, 作业敷衍了事, 文化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 不少教师上课应付了事, 课堂教学效果堪忧。各院校参加竞赛实训的学生, 经常占用正常上课时间进行训练, 临近竞赛前的强化训练, 所有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全部停上, 进行封闭式训练。有的学生竞赛结束回到课堂, 可以说已是“目不识丁”了。只要学校有活动需要“让路”, 文化基础课课时是被占用的首选。学生文化基础课学习的广度、深度都有大幅度的萎缩,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语言应用方面甚至写不出完整的自我介绍, 在数学方面简单的计算也会出错, 人文历史政治方面的知识更是极度匮乏。

二 对当前高职文化课程教育现状的成因分析

高职文化课教学正处于令人尴尬的境地, 文化基础课正在被无限的边缘化。作为一线的文化课教师, 对当前高职生的文化课教学现状深感担忧。分析其成因如下:

1. 社会各层面对职业教育的定位和认识有失偏颇

首先是学生和家长层面, 很多家长认为职业教育是自己和孩子“无奈”的选择, 职业学校就是“看孩子”, 将来不可能有什么大出息, 上高职院校, 一是图学历, 二是学技术或手艺, 将来能找个好工作就不错了, 因此家长对孩子全面发展的意识模糊, 对孩子的文化课学得怎么样并不关心, 即使孩子节假日从不学习, 他们也认为无可厚非。其次是企业层面, 他们往往希望学生和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 要求学生能直接进入工作状态, 对高职毕业生的定位仅限于熟练操作工的层面。而对学生的内在的综合素质对企业的长远、内在、隐性的能力考虑较少。再次是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态度, 社会上普遍存在鄙薄职业教育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仍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效果, 基于这些原因, 高职教学中的文化基础课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和行动上逐渐边缘化了。

2. 教育界对高职培养目标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

2002年教育部高2号文关于高职的培养目标定位表述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2006年教育部高16号文关于高职的培养目标定位表述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晚, 行业标准未达到统一规范, 高职院校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设定教学目标。我国学者对“高技能人才”的界定有以下几种取向:“操作性”取向, 即强调劳动者操作技能的精湛程度;“技术性”取向, 即强调劳动者利用智力技能进行创造性活动;“岗位领域性”取向, 强调劳动者特定的工作岗位领域。这些主流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 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学重点强调专业培养中的技能和技术性, 缺少对专业技能意外的“高素质”的关注, 比如工作规划、独立工作、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等其他心智技能, 不利于整体人才培养。

三 对高职文化基础课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

社会职业教育所持的观点, 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但作为教育工作者,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不断进步,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文化基础课对高职生的重要作用。

1. 社会文明和进步要求重视高职文化基础课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民众受教育的整体水平在逐步提高, 职校生作为占同龄在校生一半比重的受教育者, 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将严重影响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水平。从教育公平和教育民主化的角度看, 即使是职业学校的学生, 也享有学习各类知识的权利, 教育者应提供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特长的平台。他们有权利学会生活、学会体验、学会自己选择, 而这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各科文化基础课程的熏陶和陶冶。

2. 人的全面发展要求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不能放松

教育的本质是“造人”而非“造器”, 即把一个懵懂的孩童教育成一个能适应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的“人”, 而不是只能从事一种职业、掌握一种技能的“机器”。把高职教育定位为落后生的后进教育, 把他们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有较高技能的技术工人, 引导学生过于关注“谋求职业”的动机, 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文化基础功底的扎实与否, 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将来走上社会的选择机会。

3. 人的职业生涯客观的整体过程要求高职文化课必须达到一定的层次

现代社会发展快, 变革迅速, 旧行业的转型和新行业的兴起周期越来越短, 人一生从事的职业很难一成不变。从一种职业到另一种职业的转变, 劳动者必须进行工作技能的再开发, 这就要求劳动者具备新技能搭建的最基本的知识平台、思维能力、学习能力, 即使在从事同一种职业的过程中, 要想得到更高层次的职业发展和提升, 也需要劳动者有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知识和学习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 许多人失业不是因为没有就业机会, 而是因为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已经落伍, 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仅局限于对高职生专业技能重视而忽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培养方法将严重阻碍劳动者将来的职业发展和就业能力的形成。

四 高职文化基础课程教育需要坚守和理想

1. 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不可妄自菲薄

无论社会当前形势如何, 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完人”和“就业”进程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即使文化课程的学习不能很快地显现出其教育效果, 我们也要尽心尽力、上下求索, 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而努力。文化基础课教学工作可以寻找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最佳契合点, 但绝不可将文化基础课看成专业课的附属品, 任何一门文化基础课程都应有其自身独立的体系和学科发展方向。每门课程都是实现教育目标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实践需要美好的理想

不能因为学生知识层次低、学习态度欠佳就放弃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播,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可接受性、前瞻性等原则, 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研究,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自学的欲望, 尽可能多地教会学生各种能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文化知识和学习能力, 把高职文化课程的教育放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来实践。决不能因为一时的短视而使得我国的国民教育水平停滞不前。如果我国的教育对不同类别的学生都实行了全面教育和民主化的教育, 或许中国的企业转型升级能力会更强, 劳动者的创新创造能力会更高,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速度会更快。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在当前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高职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应坚守教育岗位, 坚守教育质量, 树立文化课教学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完善发展的长远目标的理想!

摘要:生产力的突飞猛进, 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级各类职教研究探讨热烈, 但在这场教育变革中, 对高职文化基础课的定位和实践却存在一定的错位认识, 认为文化基础课是“副科”, 应该服务专业课, 有的甚至认为开设的多少对学生无关紧要!笔者认为, 经济文化越发展, 对劳动者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也就越高, 高职教育中的文化基础课教育就越需要坚守和理想。

关键词: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教育,理想,坚守

参考文献

[1]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EB/OL].http://www.edu.cn/20040325/3102277.shtml

[2]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 (2010~2020)

[3]张梦蝶、李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问题归因分析[J].职教通讯, 2011 (15) :65~68

[4]汤霓、石伟平.为高技能人才“正名”:国际视野下高技能人才内涵辨析[J].职教论坛, 2011 (22) :49~53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改革新思路 篇11

【关键词】思政课  锥形人才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60-01

一、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思政课教学效果较差 ,缺乏实效性

为了提升思政课实效性,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大多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的融入了实践教学方式,但大多高校的实践教学内容局限于选取革命时期的理论性较强素材开展实践活动,很少能结合高职学生个性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和专业内容相关的公益活动,不能让学生把课本知识与实践学习很好结合,从主观的角度看,极少部分同学平时学习目标模糊,不能积极思考,习惯在课上保持沉默。另外,极个别同学从微观角度曲解了社会整体发展,并连带的对思政课产生了狭隘的理解,引发厌倦学习这类课程的心理态势,主观割裂自身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关系,思政课的实效性很难实现。

2.思政课教学影响时间较短,缺乏持久性

一方面,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大部分高校的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演讲、情景模拟和辩论赛等实践教学环节,受课堂规定时间限制,只允许少数积极学生参与并完整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保证所有想要参与课堂实践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教育的持久性。另一方面,从受教育的角度出发,部分学生对于课堂的理论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即使在课堂对一些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洗礼,大多学生印象模糊,不能更好的深入学生内心,持久影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3.思政课教学理论性较强 ,缺乏实践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全国各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性、政治性极为突出的课程,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使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素质诸方面的要求,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人生。

二、解决问题的路径——与锥形人才课程教学的有效链接

1.链接一:理论与理论的链接,提高思政课实效性

思政课与锥形人才课程相关理论实现有效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合肥财经职业学院遵循培养专业素质高、综合素质强的原则,组织有能力的教师编写适合学生特点,满足学生需要的难易适中的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其中思政课中所提到的职业精神的培养,单凭枯燥的理论讲解,很难形象的感染和教育学生,但借助《职业精神》教材生动介绍各种动物的特点,归纳各种动物的精神,生动体现不同行业需要具备的各种精神。

2.链接二:时间链接,提升思政课教学持久性

思政课实现与拓展训练课教学时间的链接,可以一定程度增强思政教学的持久性。大多数学生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是他们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从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的偏向,唯我意识相对增强,为有效遏制并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借助拓展训练课程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载体,把思政课的理论学习与拓展实践的训练合二为一,有效延长思政课的教育时间,并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帮助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培养集体责任感、归属感,增强协作能力等。例如:背摔、孤岛求生、毕业墙等项目的训练,主要帮助学生学会借助外势、克服紧张情绪、战胜恐惧心理,培养果敢的执行力。以及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与定位、甘为人梯的精神,增进团队的协作力与激励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提升共建高效团队的能力。而这些综合素质正好与我们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是吻合的,有效的避免思政课对于职业精神、团队精神等理论知识的教育建立在空中楼阁,没有依托,实现理论与实践活动的有效链接,活动可以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我教育与外在教育的融合,指导学生深刻持久的理解和记忆思政课的学习内容。

3.链接三:理论-实践链接,增强思政课教学实践性

思政课实践教学与锥形人才课程理论内容的融合,可有效的增加思政课的实践性。《创业的方法》、《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方法》三门课程的理论内容与思政课教育内容极为相似,可以把三门课的理论渗透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实现以“知识导向”为主,以“技能导向”为主,以“综合实践”为主,三者构成链条状,逐步演练教学,促进专业成长,获得创业本领。例如,锥形人才的授课教师和思政教师合力指导学生,首先以班级为单位小范围开展关于学习标兵、道德标兵、创业标兵的评比活动,制定包括实践目标、实践任务、实践对象、组织形式、实践教学活动时间在内的详细实施方案,保证实践活动有序高质的规范完成。其次,扩大范围,把同一学院内各个班级推举出来的优异的个人或团队再次整合,开展新一轮的评比或竞赛等活动,扩大活动教育范围,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最后,在各个二级学院组织的实践活动中角逐胜出的个人、或团体就拥有了进入全校范围的决赛资格。总之,活动的过程可以让参赛的个人其他同学的凝聚力、向心力潜移默化的形成了,与此同时,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会随着校园文化的渗透,充分发挥实际的效果。

作者简介:

高职新课程文化 篇12

那么, 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从十多年的教学出发, 总结以下几点:

一、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点燃学习热情, 应从学生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 把传统文化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

(一) 以专业意识引领课程教学。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 教师应找准与专业课的结合点, 例如, 文秘、旅游、传媒、建筑等专业都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文秘学生上课, 教师可以侧重介绍中国诸子思想、古代礼仪制度、政治制度、官僚体制等内容, 以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人格影响学生, 培养学生诚意正身、和而不同的为人态度和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为培养德才的秘书人才打下人文功底;为旅游专业学生讲课, 教师可以侧重选择传统文化中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书法绘画、民俗风尚、民族风情等贴近酒店与导游工作的内容, 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导游与酒店服务业的需求;为传媒学生上课, 可侧重选择民俗文化内容, 如古代婚姻制度、人生礼仪、岁时节日、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内容, 为传媒学生文化创意积累丰富的知识, 提供创意思维;为建筑类专业学生上课, 可侧重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天人合一、礼制思想, 帮助学生培养建筑设计思维、提升建筑审美眼光。

(二) 以学习任务引领自主学习。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 应变灌输式教学为研究性学习,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简单的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课前学完, 并给每个学生布置任务, 这些任务可以是PPT讲解、可以是某个问题的资料查询, 上课时由学生展示讲解自己的预习成果;复杂的问题拿到课堂上畅所欲言, 辩论探究。笔者给文秘专业学生上课时, 经常布置一些课前预习题, 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 并查找网络资料, 准备课堂讨论。如:先秦诸子中, 你喜欢哪一家, 为什么?请你概括一下儒家思想的文化内涵;先秦儒家思想对后世有哪些影响?当今我们应如何看待儒家的孝道精神?《周易》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易经》“八卦”是什么?从中国古代文学中看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是什么?如何理解“文以载道”?传统戏曲的特点是什么?中国古代艺术如何体现天人合一的精神?应该怎样过好传统节日?传统教育的利与蔽都有哪些?等等。教师为每一专题设计一至二个预习题以备讨论。在这个过程中, 看哪些书、查阅哪些资料, 都有教师在指导, 学生的课堂发言质量与次数都计入课程平时学习成绩, 以此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二、贯彻正确的教学原则

(一) 知识学习和文化反思相结合的原则。

不仅要学习文化现象, 文化知识, 更要反思文化精神;既要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又要注意提炼传统文化的精神, 提升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质疑精神, 增强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 历史继承和现实扬弃相结合的原则。

用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所说的话:“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我们应当给予总结, 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支撑着我们这个民族从过去走到现在, 走向未来, 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但它有精华, 也有大量封建糟粕的东西, 还对我们当今的社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需要我们去判断去甄别、去筛选、去批判。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以理性的心态而不是情绪化的心态反思本国民族文化。

(三) 知行合一原则。

著名儒学先哲朱熹在主持白鹿洞书院时, 为读书人确立了五大学序, 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到笃行的过程, 学习知识的过程, 最终要落实到“笃行之”, 即严格执行, 从而达到知行合一。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优秀的价值观, 如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的人生进取态度;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诚信为人、见利思义的处世方式;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这些优良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是一个人最不可少的精神底气。作为当代大学生, 应努力实践这些优秀文化思想, 把它们常常根植于自己的行动中。

三、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形成专题。由于课程内容信息量大, 课程内容包罗万象, 课堂教学可分为几个专题: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先秦思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文化的思想精髓, 儒、道、释文化的发展脉络;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思维方式;传统文化中的文学、艺术、科技、教育、节日、礼仪等内容, 如前所述, 这些章节内容可根据专业特点有机整合。

利用丰富而庞大的电影、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和新媒体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引导学生开放式学习,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传统哲学时, 推荐学生必看于丹的《论语心得》, 理解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伟大思想;讲到传统文学时, 让学生看易中天的《汉代人物风云》《品三国》, 周汝昌的《新解红楼梦》, 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讲到传统节日文化时, 让学生看“家在情在, 我的中秋节”等系列节日文化, 看完后以小组呈现的形式在课堂上宣讲心得。

四、不断探索有效教学方法

中国文化概论属于纯理论课, 要尽量避免教师一言堂现象, 多给学生思考、表达、交流的时间。一方面, 可以安排课堂讨论或辩论, 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思考, 提高学生对文化现象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 可以组织学生就近参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古迹,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根据专题学习的需要, 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 要求学生一学期内至少一次游览家乡或学校所在城市的寺庙、民居、书院、古迹、档案馆、博物馆, 解读文化遗存上的文字、书法、碑记等等;或是了解民间唱腔、舞蹈、剪纸、刺绣、雕刻、制茶工艺、制陶技术、地方特产、民风民俗等, 并记录下来形成作业, 或随堂介绍。

五、有效评价课程学习效果

坚持以课程有效评价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一卷定终身”的传统闭卷式的评价方式, 采用具有专业特色的方式评价课程学习效果。以笔者针对文秘和传媒两个专业的成绩考评为例, 根据两个专业培养人才的差异性, 期末考试要完成两项任务, 一份闭卷考试试卷和一份期末作品。闭卷考试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作一个梳理, 加强印象;期末作品, 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要求, 文秘学生要求根据实地考察, 上交一篇研究地方传统文化的小论文;传媒专业学生要求自选题材, 把地方特色文化现象做成文案并拍摄出一定质量的文化宣传视频 (可以两人一组小组合作完成) 。以上是期末成绩, 平时成绩则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 以作业与发言两项打分:平时作业一般不是简单的抄书, 采用开放式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针对某一文化现象做出分析, 不拘泥于教材和教师的观点, 不轻率否定学生的观点和看法, 没有标准答案, 看重的是学生是否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课堂发言在形成性考核中占有一半分数, 采取奖励制的方式, 学生的每一次积极发言都将作为平时发言成绩, 发言一次, 得60分, 发言2次, 得70分, 发言3次得80分, 发言4次以上得90分。一个学期从未发言, 这项成绩即为零分, 用这样的方式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课堂气氛也颇为活跃。

参考文献

[1]张秋爽, 张春玲.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语文教学通讯, 2013 (6) .

[2]刘莲花, 薛占峰.中国传统文化对秘书职业群体的影响[J].百家论坛, 2011 (3) .

[3]王启才.重视《中国文化概论》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3 (5) .

[4]疏仁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池州学院学报, 2014 (2) .

[5]许菁频.《中国文化概论》立体化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学理论, 2015 (29) .

上一篇:中国未来发展战略下一篇:路基管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