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课程体系

2024-06-13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精选12篇)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 篇1

2012年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 (教高厅[2012]4号) , 对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纲领性要求, 为普通本科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指明了方向, 同时这一要求对于我省高职院校的创业类课程建设也具有指导意义。近年来我省高职院校创业类课程建设坚持以《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2010年3号) 文件为基本精神, 创业课程建设不断完善, 逐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但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设定等方面多为自主设定, 自由度大, 缺乏学科的严谨性和系统性, 没有形成规范的体系, 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仍处于探索与完善阶段。结合课题研究, 我们针对性地对我省2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5所省示范高职院校进行了走访调研, 调研采取随机取样与分层调研结合, 调研形式包括:走访及实地考察、电话询访、网络沟通、资料检索及查阅等方式。针对创业类课程建设现状、创业类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评价以及创业教育如何与专业融合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论证和分析。

一、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课程建设基本情况

我省各高职院校近年来高度重视创业课程教育, 已经将创业教育纳入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各院校现已开设创业类课程2-3门以上, 其中90%以上的学院开设了创业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创业教育》《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就业与创业教育》等。同时近50%的院结合本校实际自主开设了特色创业课程, 如《职场软实力》《市场营销与创业》《创业案例分析》等课程。基础类课程多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 特色课程多在大二及大三年级开设。讲授创业类课程的师资队伍结构多元, 包括就业指导老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就业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等, 这些师资多接受了创业培训, 但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还不高。创业类课程所使用教材65%以上为任课教师自主编写, 创业课程管理与评价机制还没有成熟、有效地建立起来, 学生创业课程评价大多是以考试或者提交创业计划书的形式完成。

二、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走访座谈及问卷调查过程中, 体会到我省高职院校对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非常重视, 但仍然存在很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需要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标准

创业课程体系标准是创业教育课程设定的依据, 是保证创业目标实现的基础, 没有课程体系建设的规划标准, 就不能准确地把握创业教育教学所需达到的层次, 同时所开设的创业教育各门课程之间也难以形成科学的衔接与有效的规划。

目前我省高职院校创业课程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体系标准, 创业类课程设置相对单一, 缺少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此, 我省各高职院校可以按照《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意见》 (2010年3号) 文件精神, 参照国家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文件精神, 为创业课程体系制定具体的标准要求, 使开设的各门创业课程之间逐步形成科学的衔接与有效规划。首先各高职院校必须将创业教育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 必须将这种观念根植于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中并在实践中指导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同时, 创业教育不仅应该将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程中, 而且有必要在高校课程体系标准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 使开设的创业各课程之间按照承续关系以及内在逻辑体系形成科学的学科体系。在确立课程体系标准前提下, 按照统一的课程体系标准严格规范教学原则、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过程, 从师资培训、教材开发和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入手, 制定统一的教学标准, 这样既有利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 同时也加强了创业课程建设。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程等多种方式, 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 构建有利于学生创业能力与素质提升的课程体系。

(二) 与专业教育结合, 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通过学生调查问卷发现, 对于大学阶段学习了哪些创业类课程, 创业教育是否与专业结合等问题, 很多学生不能做出清晰的回应。部分学院的创业教育甚至仅仅开设了几个讲座, 一些学校对创业课程设置重视程度不够, 甚至没有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创业类课程主要作为选修课, 课时少且不能得到全面保障。在各院校所开设的课程中, 《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课程在各学校已经基本普及, 授课效果较好, 得到了受教育者的认同, 发挥了对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但是, 对于创业教育如何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渠道和途径还需要深入探索。当前创业教育并没有有机地融入专业教育之中, 很多学校的创业教育只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 重视创业理论, 但没有与专业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相结合。

创业课程是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体为目标, 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 所以创业教育必须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 专业课教师要把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教育融入所讲授的专业课之中, 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及岗位创业的能力, 将创业意识和精神渗透到学生的专业课教学中, 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的内容中, 增加“专业与创业”专题, 如本专业技术在小企业中的应用、怎样利用所学专业技能创业、所学专业在国际、国内发展及应用前景等专题的学习;另一方面, 创业课程任课教师, 可以在传授创业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创业能力过程中, 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 针对性的进行创业引导以及创业模拟演练, 只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 才更加有助于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完善。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

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是创业教育实施的关键, 但从我省高职院校目前情况看, 一方面创业教育师资配备匮乏, 一些学院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师资队伍, 有些院校是临时抽调教师集中完成教学。另一方面师资队伍没有实现专业化与职业化, 横向跨学科领域的宽度不足, 个别教师并没有进行相关创业培训, 专职队伍规模不足。同时, 创业指导与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矛盾, 教学团队整体力量没有充分发挥, 各院校在创业课程建设方面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创业教研活动的作用也没有充分体现。当前创业教育的教师多数都缺少直接的创业实践积累, 教师大多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途径,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创业实践的质量, 开设优质的创业课程相对困难, 而学生也会因为缺乏有效的实践指引而影响其创业的能力与热情。针对这些问题, 第一, 各高职院校应注重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 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同时, 对创业课程教师加强培训与引导, 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到生产经营一线调研及实践锻炼, 鼓励有条件的教师投身创业实践, 让其体验创业过程, 推动创业教育的学科性建设, 使课堂的创业教育更多的融入生命力和现实价值。第二, 从企业、社会聘请有经验的行业专家、创业成功人士作为创业课堂教学的补充师资, 与校内教师共同设计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讲解创业实践, 推进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四) 完善课程体系的管理与评价机制

各院校创业课程管理与评价尚缺少有效的评价及管理机制, 课程设置与评价, 多归于就业系统, 课程管理与评价机制方式单一, 对创业实践环节的考核还停留在考试层面, 没有反映创业学科的应有特征。在与创业授课教师的访谈与交流中体会到, 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与评价制度是我们各学院共同面临的课题, 任课教师普遍认为评价与管理制度要从科学性、激励性与可操作性等方面入手, 规范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 收集反馈学生与教师的创业信息, 建数据库, 同时思考建立学校、企业及社会的综合评价, 把创业成功率和质量纳入整体评价系统。根据不同的课程模式, 建立创业课程管理与评价系统, 对于课堂式创业教育形式、实践式创业教育以及综合式创业教育等模式, 分别进行信息跟踪与科学评价。实施课堂及创业实践分类考评, 着重加强过程考评, 做好动态反馈评价, 通过评价及反馈, 科学指导创业教育。

教育教学实践中, 作为创业教育工作者要以存在的问题为基点, 以目标为引领, 进一步探究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学生职业发展、创业能力提高之间的内在关系, 从创业课堂、创业实践以及创业体验综合定位课程, 深入思考建立包括职业生涯、创业教育、就业教育为一体的规范教学体系, 将课程优势转化为学生创业能力。

摘要:结合课题调研, 针对我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课程建设基本情况、分析了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与不足, 提出了适应我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王飞.湖南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2009.

[2]张兆强, 冯兰东.浅析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0, (3) .

[3]刘素婷.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课堂教学, 2011, (1) .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 篇2

高职教育的理念和思路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学体制的健全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与目标,而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将直接影响的学校的教学质量,课程开发应遵守职业分析,目标分解、构建课程体系和课程评整四个环节.

作 者:靳全胜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710089 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3) 分类号:G71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程建设   方法  

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篇3

关键词:高职 体育课程 体系构建

一、构建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原则

1.把“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教学的根本理念

健康是青少年成长的基础,是学生参加工作的保障。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标,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壁垒,把体育课程的设置、改革、发展同学生的健康密切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把终身体育当作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目标

对终身健康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对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高职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要注重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训练习惯。

3.把学生未来的发展作为高职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不同的工作环境需要不同的身体素质,为了保证高职生能够适应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所以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构建必须围绕学生的专业发展,立足于学生未来的就业,来开展高职的体育职业教育。高职生毕业后大多是走向生产的第一线,承受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双重负荷,这种工作环境对他们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高职教育必须立足于职业特色,把职业的岗位能力培养作为高职体育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坚持体育教育职业化,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体育的综合训练能力。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扎实的体能基础。

二、高中体育课程体系框架的构建

1.注重基础体育教学

构建高职体育教学课程体系,首先要注重基础体育教学,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运动技能。如教师可以教学各种球类运动或太极拳等,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学生以后更好地从事体育学习和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引入体育选项教学

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体育发展水平,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体育兴趣,开展灵活多变的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开展个性化的体育教学。如针对学生的兴趣,学校可以开展武术、健美操、瑜伽、体育舞蹈以及各种球类项目的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和特长,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兴趣,树立终身参与体育训练的理念。

3.注重职业特色的选修

在构建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围绕学生的专业学习,为学生提供恰当的体育选修项目。不同的工作对学生的体能和体质都有不同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一定要针对学生的专业,开设不同特色的选修课,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服务。

4.拓展体育文化

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在做好基本理论和体育训练的基础上,开展各种体育健美、运动赏析、体育文化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知识面。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体育技巧,还让学生掌握体育文化,感知体育运动所蕴含的思想魅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意识,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的素养。

参考文献:

[1]虞小燕.论构建以职业型为特征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J].科技资讯,2009,(36).

[2]李雷,邵锦梅,殷国玺.体育教学大课堂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0,(8).

[3]王玉扩,陈庆合,李会增.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

[4]张良,周务农.基于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职业特色三维视角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5).

高职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的设置 篇4

近年来,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很快, 全国有高职院校近1200所, 年招生人数300万人, 在校生800多万, 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办学规模上看, 在校生总数已经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一半以上, 在办学水平及办学条件上也有较大的提高, 显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前景, 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近5年来, 高职毕业生累计1400万人,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但在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不少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是两个, 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

本文认为, “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从实质上说, 就是课程体系如何设置的问题。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 每个专业的培养方向是不一样的, 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是不一样的, 课程体现了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的差异最终体现在课程设置的差异上, 人才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各门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 可以说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对高职院校而言, 既不能以理论为主, 走“压缩型本科”的路子, 又不能以实践为主, 套用技校的模式, 而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即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 应该自始至终的贯彻够用原则。

所谓够用原则是指,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来设置课程体系, 需要的就开设, 不需要的就不开设, 不考虑学科的系统性;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来确定各门课程的讲授内容, 需要的就讲授, 不需要的就不讲授, 不考虑理论的完整性;同时, 在教学中还不能削弱其相关理论的教学, 而必须保证相关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作为担负着培养生产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重要职责和任务的高职院校, 为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够用原则, 必须跳出“本科”与“技校”的非常成熟的办学框架而另辟蹊径, 进行必要的高职课程体系设置探索与研究。本文认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够用原则”, 需要充分考虑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和设置方式。

二、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做到基础理论知识适度, 技术应用能力强, 知识面较宽, 素质高;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就明确的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具体说, 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 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 其培养目标与本科有着很大的差异, 与技校有着本质的不同, 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考虑专业设置和毕业生的就业。

1、以就业岗位分析为导向的课程设置

要实现国家规划的“十一五”期间培养高职毕业生1100万人的目标, 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技能、要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国家建设不仅需要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 更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就业需要岗位作支撑。设置合理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 并不是坐在办公室中就能完成的, 这需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对就业岗位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论证;需要组织专门的机构及人员来完成就业岗位需求的工作内涵;需要面向社会进行岗位职业群调研, 并进而掌握整个社会对人才、岗位的需求状况。只有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才可能有的放矢做好新专业的开发及老专业的改造, 对拟开设的课程体系进行精挑细选, 跳出传统教育课程设置时只注重学科体系和理论完整的旧框架, 来设置理论上够用,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 从而使得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适应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市场需求, 培养出大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达到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的目的。

2、以就业服务为宗旨的专业设置

从本质上讲,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 使有业者乐业。”要实现这一目的, 专业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 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也是课程体系设计的基础。作为有别于本科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 在专业设置上, 经过市场需求的专业岗位群调研分析, 高职教育应该按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来设置专业, 依托于当地经济, 依托于行业, 特别是依托于市场, 这样可以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增强专业的针对性, 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一个学校, 其专业设置往往体现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体现了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及综合能力, 同时也是用人单位在进人时首先考虑的因素。近几年来, 各高职院校均可明显的看到:一方面, 学生入学的总体报到率在下降, 但有的专业报到率仍可达90%以上, 而有的专业报到率却达不到达30%;另一方面, 有的专业毕业生大部分能找到工作, 顺利就业, 而有的专业毕业生则相反, 就业十分困难。因此, 从这一角度看, 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正确, 专业设置能否满足社会需要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所以, 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 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灵活设置高职专业, 使高职专业的设置成为服务于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需要。

三、课程体系设置的方式

作为高职院校, 一方面, 课程体系设计不能延续本科教育的理论体系, 不能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学科性, 否则将会成为“压缩型本科”, 不能体现高职特色, 不利于高职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 实践训练教学也不能照搬技校生的训练模式, 不能让学生只是动手、动手、再动手, 最后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这种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成为熟练的“蓝领”, 但不能成为“灰领”。高职教育应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在掌握必要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 工学结合, 工学交替, 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1、按岗位群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

高职教育在设置了专业以后, 应进行深入、广泛的专业调研, 分析本专业范围内的技术活动项目。在了解专业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确定本专业应该开设的课程。高职专业是根据市场需求而设置的, 其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设计要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理论教学应以“必须、够用”为度, 以应用为目的;实践教学要体现针对性, 突出应用性, 凸显实用性。课程体系应能覆盖主要的专业岗位群, 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同时, 还要正确处理课程体系设置中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的关系。知识是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基础, 没有知识做为支撑, 是不可能形成能力和素质的。而知识的来源就是各门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 因此, 课程体系的设计, 就是对岗位群所需能力和素质的基础设计, 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能力是知识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要将知识转化成为能力, 进而上升为素质, 在这一过程中, 必须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实现, 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所以, 在高职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并重, 既要设计其理论课程体系, 又要设计其实践教学体系;而素质是内隐的知识与能力, 是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达到一定程度以后的综合体现, 是知识与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可以表现为, 知识新、能力强, 适应性好, 毕业就能顶岗的成品型人才, 培养高素质的“灰领”就是高职教育所追求的目标。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人才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要求, 确定胜任职业岗位群要求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 结合行业、地区和本校的实际情况, 构建专业人才需要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 以此作为确定理论及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的总体框架。

在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的设计上, 要广泛征求企业的意见, 发挥企业的作用, 企业是人才的使用者, 在人才的培养上理应征求企业的意见。要注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才是高素质的学生, 才会受到企业的欢迎。课程体系设置要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实行“多证式”培养, 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 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要以应用能力为主线, 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

2、按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内容

在确定高职专业岗位群的基础上, 聘请技术专家分析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基本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形成以 (理论知识+经验知识+动手能力) 技术学科体系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有人认为高职培养的是实践性人才, 因而实践要加强, 理论愈浅愈好。这其实是非常片面的、也是不正确的。应该看到, 高职人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必备的理论基础上的, 削弱了理论基础就是削弱了实践能力。不懂得汽车构造原理和相关的机械、电气、传感器等理论知识, 怎么谈得上汽车的维修、调度、维护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呢?当前, 在技术的发展向深度化、综合化开拓的新形势下, 应用型人才应有的理论水平必定需要不断的提升。这一需求应该在高职课程内容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要根据职业能力分析, 组成由教学专家、技术专家和骨干专业教师参加的教学分析小组, 按照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所需的知识点、能力项和职业素质目标与要求, 明确各门理论课程的知识点、找出各门理论课程的知识点及其关联性, 确定设置哪些理论课程。明确各个实践环节的技能点, 分析各个技能点的相互关系, 确定设置哪些实践性课程。进而分析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 确定整体的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根据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设计教学单元;若干个相关的教学单元组成一门课程或一个环节, 确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构建满足能力培养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平行的、互为支撑的、横向有机联系、纵向衔接贯通的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中的“够用”要注意两点:一是必须满足专业课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二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 (素质是能力发展的前提) 。所以, “够用”是在能够满足后续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基础上, 考虑大学专科层次必备的知识和学生可持续发展 (终身教育) 的需要。

实践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 一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增加实验实训的时间和内容, 在减少验证性实验的同时增开综合性、操作性实验;二要使实践内容的技术水平适应学生就业的岗位职业要求, 与生产现场技术水平同步, 并适当超前, 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能力和技能。

3、按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教学

形式上, 一要淡化“三段式”, 打破原有课程的学科界限, 不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采用模块式教学, 重新组合课程内容, 按照“需要”来组织授课;二要有清晰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职业技能训练) 两个平行并列体系, 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置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都要围绕对合格社会人和职业人的培养, 并适当设置除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以外的一系列活动。内容上, 理论教学要体现高职教育属性, 注重理论的应用形态, 强调专业技术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以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具体的理论课程设置上, 除基本的公共课外, 课程设置可进行必要的整合, 打破学科性, 突出针对性、实用性, 增加新技术课程或在课程内容中安排生产现场应用的、成熟的新技术等。实践教学体系中, 技能训练项目的构成要针对各专业高职人才应具备的职业岗位技能, 精心设计由低到高、结构有序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系统地安排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注重训练项目的现代技术含量,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 为学生获得多种技能等级证书创造条件。

因此, 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完成上述一系列工作, 必须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贯彻够用原则, 高职院校才能实现“学校围着市场转, 专业围着产业转, 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坚持够用原则, 高职院校才能成为社会欢迎、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否则, 面面俱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是不可能实现高职教育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根本目的的。

参考文献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 篇5

一、整合高职高专课程体系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尚存在系统性偏差,这一偏差集中表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和距离,导致这一偏差最直接原因是课程建设滞后。因此,探索以就业为导向,整合高职高专课程体系,应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重庆教育学院是一所专门从事教师教育的高校。为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先后开办了旅游管理、旅游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4个高职专业。2001年,旅游管理专业通过重庆市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的申报评估,2002年3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改试点专业。2006年5月,被重庆市教委授予示范专业称号。

2001年旅游管理专业申报教改立项之时,就明确了教改目标:

转变高职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不断深化对高职教学改革的认识,逐步树立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

更新高职人才培养的模式:逐步形成贴近行业岗位群技能需求为主的人才质量目标体系;构建以“行业基本素质十职业岗位技能”为主线的高职课程体系;实行“双证书”制,实现学习、实习和就业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高职人才培养的途径: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适应行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整合课程体系是教改的关健环节。

二、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整合的六个方面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把课程建设分为三个层次:决策层次(观念,指导思想.);管理层次(专业方向、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操作层次(课程内容、教案、课表、教学方法)。根据以上整合思路,具体作好六方面整合。

(一)整合课程改革观念—转变教育观念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

观念决定行动,更新转变教育观念是高职教改的先导。由普通历史和地理的专科教育,转向以职业技能为主线的高职教育,首先必需转变观念。为此,院系从申报教改立项之时就开展了一系列高职教育思想学习与讨论,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观念形成了共识:改变学科型的人才观,树立以行业为先导、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观;改变以全面掌握理论知识为本位的质量观,树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的质量观;改变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树立以课堂与职场相结合、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为主动适应重庆旅游业发展需要,准确把握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趋势,根据高职教育特征和教改要求,明确了:

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主线—以“行业基本素质十职业岗位能力”为人才培养主线。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职业道德良好、理论知识足够、职业技能熟练、综合能力较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饭店、旅行社主要岗位服务与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二)整合课程体系结构—定位专业方向

打破传统的重理论、轻技能、理论与实践分离的以学科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以职业技能为本位、以“行业基本素质十职业岗位技能”为主线的高职课程体系。

1.明确新课程构建原则

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后,以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来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这是确保教改成功的关键。我们遵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制订了《重庆教育学院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性意见》,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作为教改的重点,提出了构建新课程的原则:淡化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的界线;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强调职业岗位技能,构建职业岗位课程板块;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

2.以“一个专业、二个方向”构建新课程体系

在要求每年对重庆旅游行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群能力进行市场调查,持续追踪岗位群技能变化基础上,制定出了旅游行业几个主要岗位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将专业细分为饭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两个方向,并结合双证书制的推行。

一个专业,即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调研表明,旅游管理人才适应面广,就业面宽,持续发展可能性大。以旅游行业必需的基本素质要求设置“行业基本素质”课程。

二个方向,即把专业细分为饭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两个方向。按照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设置“职业岗位技能”课程。

3.按需设课,构建课程模块

按照上述原则三次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后的2006年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由三大模块组成:

基本素质课程(包括基础素质课7门;行业基本素质课12门);职业岗位技能课程(限选:饭店方向与旅行社方向)各6门;行业素质拓展课程(任选)10门。

4.按照“前期平台、后期分流”安排课程流程

前期搭建平台,在第一学年完成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后期根据岗位实施分流,在第二、三学年用职业岗位技能课程充分保证技能的培养;在此基础上,以行业素质拓展课程拓展学生综合素质。

针对重庆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实际,设置了《重庆历史与文化》、《重庆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2门地方特色课程。

根据行业特殊需要,强化外语听说训练,一年级开设《旅游英语》,二年级根据不同方向分别开设《饭店英语》、《导游英语》、《英语听说训练)),三年级开设《基础日语》,三年外语学习不间断。

5.注重人文修养,加强素质拓展

为了提高学生人文修养,拓展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对口就业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设置了10门行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包括《中国历史与文化》、《旅游会展服务》、《旅游应用文写作》、《推销与商务谈判》、《旅游美学基础》、《食品营养与卫生》等,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修7门课程。

(三)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高职教育课程目标的实现,最终有赖于教材特别是专业教材改革的进程和质量作保障。近几年来,根据需要,对现有教材进行整合,同时,自编了适应旅游业、饭店、旅行社要求的部分地方性和实践训练教材。

1.突出应用,整合课程门类

根据“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界线”的原则对课程门类进行整合重组,减少理论性内容,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如:将“旅游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整合为“旅游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旅游企业会计”与“旅游经济管理”整合为“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与“重庆旅游资源”整为“重庆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饭店康乐经营与管理”与“饭店酒吧经营与管理”整合为“康乐酒吧经营与管理”。

2.抓好结合:增强课程功能

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应知”内容纳人相关主干课程,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应会”技能纳入相关实作训练课程,增强了课程承载职业考试的功能。如:将导游证书考试涉及的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景点导游解说等知识和技能分别纳人《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与技巧》、《旅游法规与案例分析》、《普通话》、《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中。3.紧扣需要,实现教材整合突出应用、主辅整合、与时俱进,完善教材体系。具体做法是:

(1)必修课以选用高职类统编教材为主,不断更新,并辅以自编教材。行业基本素质课和职业岗位技能课程使用公开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占总教材的91%,自编教材占9%。

(2)通过购买,自编拍摄,加强技能培训声像教材的建设。第一,购买旅游声像教材;第二,摄制了重庆部分旅游景点声像资料,如《江津四面山风景区》、《大足石刻》、《三峡黄金旅游风景区》等。第三,自编拍摄了服务技能操作技术声像教学录像片,如《餐饮教学》、《客房教学》、《形体训练》等声像教学片。

(3)编写地方性教材。为了让学生了解重庆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编写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重庆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重庆历史与文化》、《旅游项目策划理论与方法》。

(四)整合课程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

1.教师实现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四个转向

围绕课程整合,引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一,结合高职特征,教师实现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四个转向:第一,以教师单纯知识传授转向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教学;第二,以教师单纯口授转向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第三,以学生只会操作转向既会操作也懂管理;第四,以学生被动学习知识转向教、学、做一体。

2.努力形成教与学互动的局面

行业基本素质课教学重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设计,大量运用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职业岗位技能课程的教学突出动手能力训练,即在训练场所,采用教师讲解与示范—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现场实做—教师剖析纠错—学生强化训练—教师考核验收的教学流程,将教、学、做紧密结合。

3.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旅游系实作实训基地”面积逾1000时,能满足导游、中餐、西餐、调酒、客房、前厅、茶道、公关礼仪等职业技能训练,建有多媒体教室8间、英语语音训练室2间、导游技能实训教室2间,专业实作室均配有多媒体设备。院系对专业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开展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培训,组织课件制作比赛,鼓励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课件。

4.鼓励申报学院、市、国家三级“精品课程”

院系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保证人、财、物投入。《旅游学概论》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饭店管理概论》被评为2006年院级、市级精品课程,被推荐参加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

(五)整合课程教学环节—加强实践环节

以“行业基本素质+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围绕高技能人才应该具备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建立相对独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与理论教学密切配合、校内外紧密结合、具有旅游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求做到:

1.目标清晰,结构合理

实践教学体系以职业岗位能力、行业基本素质培养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目标,形成了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并与理论教学体系、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在课程设置上以职业岗位能力课程(限选板块)为实践课程主体,辅之以行业基本素质课程中的实践部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技能与能力训练。

2.内容完整,重点突出

形成以行业基本素质为基础,职业岗位技能为重点,基本技能、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训练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基本技能实践包括公共基础实作课,如计算机操作、普通话训练和专业基础课程的认知实习与社会调查。职业技能分为饭店职业技能与旅行社职业技能;饭店职业技能包括餐饮、客房、前厅、康乐酒吧等实习实训;旅行社职业技能包括旅行社业务、导游业务、景点导游等见习与实习。综合能力训练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

3.形式多样,环环紧扣

采取“三段渐进式”训练形式,即课内基础阶段、课外强化阶段、校外深化阶段。课内基础阶段包括课堂演示、课堂实作,此阶段学生主要在课堂和校内实作基地进行。课外强化阶段包括课余自行练习、技能培训和素质拓展等,此阶段主要在校内实作基地和实习基地进行。校外深化阶段包括日常外派服务、校外技能培训、假期社会实践和综合实习,主要在校企合作基地进行。“三段渐进式”的实践环节紧密,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技能与能力的逐步提高。

4.统筹兼顾,注重实效

将实践教学内容与职业鉴定考核内容紧密结合,统筹兼顾,提高教学实效性。根据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在教学中,对操作性强的课程,如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导游业务、公关礼仪、菜点酒水等课程中的实训部分进行整合,制定一套适应教学的行之有效的实践实训考核办法及评分标准。在实践教学中既注重与国家职业技能考核的衔接,又兼顾行业现行操作方法和规范。全体学生在专业技能课程训练结束后,能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经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批准,建立了“重庆教育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鉴定工种包括“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前厅服务员”、“营养配餐员”、“调酒师”、“茶艺师”、“公关员”等。本专业教师已有9人次取得相关工种的“考评员”资格。

(六)整合课程评价机制—改革考核方法

1.以能力考核为重点,改革考试方法

确立以考核行业基本素质和职业岗位技能为重点的考试指导思想。明确考核的内容、方式、时间等原则,既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索“三结合”考核形式

“三结合”考核形式,即“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考核相结合”的“三结合”考核形式。

高职院校茶艺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篇6

【关键词】高职 茶艺 课程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066-02

一、高职茶艺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文化现象。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学习和研究茶文化的热潮,茶及茶文化不再仅仅是农学家的研究对象,不同领域的学者也纷纷步入茶文化的研究领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各高职院校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也纷纷开设茶艺课程,很多高职院校的酒店、旅游管理等专业更是将茶艺课程作为专业拓展课程开设。通过茶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人文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长学生见识

茶文化源远流长, 茶文化外延包含广泛。如茶的历史、茶叶知识、择器选水、茶席设计、茶类冲泡、饮茶风俗、茶与文学等。通过良好的课程体系的构建,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二)陶冶学生情操

茶文化中的美学功能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有积极引导作用。当前大学生处在一个信息时代,多元的审美思潮影响着大学生的美学意识。在纷繁的审美意识中,让大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审美态度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运用茶文化中传统的美学功能为大学生审美树立一个良好的标志,引导他们认同和接受传统文化审美,提高他们的审美层次。

(三)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在茶文化中,强调茶的君子品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有相当裨益。通过对茶质朴的君子品性进行阐释,培养大学生自审和宽以待人的品质。以茶中的君子之道告诫大学生克服性格中的个人弱点,以宽厚、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

(四)弘扬中国文化

将茶艺课程纳入高职教学系统,可以使学生了解保存和弘扬茶文化的重要意义。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但随着现代化发展的加速,工业文明成为社会的主导,中华文化中的许多精华正在逐步消失。在学生中传播茶文化,可以使优秀的文化传统不至于在现代文明中丢失,这也是保证传统文化能一直传承下去的重要途径。

由于茶艺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许多高职院校都将茶艺课程作为一些服务类专业的拓展课程。然而,由于高职茶艺课程开设时间不长,各校从教学大纲的设定到具体教学的实施可谓百花齐放,见仁见智。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构建独具特色的茶艺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高职院校茶艺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茶艺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高职院校茶艺课程的设置必须体现其实用性,所以课程设置应体现以下原则:

1.以茶艺理论的学习为指导。一是使学生明确什么是茶艺与茶道;二是从茶叶基础知识的学习入手对学生进行行茶礼仪、行茶技艺、常见茶类的冲泡技艺等的学习与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让学生掌握茶席设计的基本理念与技巧;四是让学生了解茶与健康的重要性,走进茶艺馆等茶企业,在真实的情景中感受茶文化的魅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以茶艺技能的培养为目标。茶艺课程要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掌握和运用如下茶艺技能:一是通过行茶礼仪的学习和训练,提高个人修养;二是运用行茶技艺、茶艺表演等技能展示个人的魅力,提升个人形象;三是通过具体茶席设计的展示和比赛,提高美学、文学等方面的修养;四是运用茶与健康的知识,提升自己健康生活的品位;五是在具体实践工作中运用行茶技艺、茶艺表演、茶席设计等技能,培养个人的真才实学。

3.以就业岗位的要求为导向。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一是本着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根据专业的不同和修课方式的不同,选取适当的项目组成教学内容;二是借鉴《国家职业标准汇编》中对茶艺师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内容的构建上尽量向职业资格考评的要求靠拢,为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便利;三是考虑茶艺的前瞻性,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来临的当今社会,我们培养的职业型人才应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茶艺课程内容的选取应与国际大势同步。

(二)茶艺课程体系的构建

目前,高职院校茶艺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以及适合不同专业的教材,根据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将高职茶艺教学内容划分为以下十个项目:项目1,茶文化概述;项目2,茶树与茶叶;项目3,茶叶的识别与审评;项目4,茶艺礼仪;项目5,基本行茶法;项目6,常见茶艺;项目7,择器论泉;项目8,茶席设计;项目9,茶与健康;项目10,走进茶艺馆。每项任务下分别设若干模块,具体学习任务设置在相应的模块之下。

(三)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教学设计

根据上述的课程体系,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对茶艺课程设置的影响,建议按一个学期72个课时的学时量来对高职院校酒店和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进行教学设计,详见表1。

三、高职院校茶艺课程体系的应用

(一)纳入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

高职学生进入茶艺课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目前高职院校茶艺课程的设置参差不齐的状态下,教育部门可考虑将其作为高职院校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统一纳入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并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项教育指标,建议管理类专业(如市场营销、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文秘等)作为必修课开设,其他类型的专业可作为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开设。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系统地培养学生茶艺素养的有效方式。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茶艺技能的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采用“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实训课让学生练出扎实的茶艺技能,使学生在获得相应理论知识以及适应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

(三)创造良好的茶艺实践机会

高职院校应通过多种途径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茶艺实践机会,争取茶艺馆、茶行等茶企业的支持,建立实训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走进茶企业,安排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到茶企业顶岗见习、实习;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到茶企业兼职;通过举办茶艺表演赛、茶席设计大赛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茶艺技能的应用能力,从而获得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为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茶艺师(高级)[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乔木森.茶席设计[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4]樊丽丽.茶技茶艺与茶馆经营全攻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5]饶雪梅,李俊.茶艺服务实训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江用文,童启庆.茶艺师培训教材[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 篇7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 教师占据了主导作用, 很多工作都是由教师来完成的, 比如说:处理教学内容, 利用各种教学条件, 制订教学进度和考试方法, 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 等等.现在的教学手段很发达, 但是教师的教学经验仍然很宝贵,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更新教学的理念, 大胆地进行教材的创新, 使用新的考试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激情, 从而把教学效果提高上去, 这就需要建立比较健全的高等数学质量评价体系.同时还可以为教学管理部门反馈一些信息, 为教学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高职高专不同专业对数学既有共同需要, 又有应用性的侧重要求.高等数学的课程是综合的, 多因素的比较复杂的问题, 如果想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科成绩, 找出导致教学效果差异的原因, 那么高等数学课程评价体系的应用就不可缺少, 值得深入探讨.

一、评价指标的构建

1.高等数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 符合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要求.高等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课程, 它的信息量比较大, 某种程度上有着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高等数学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学术性, 有一些概念还是有争议的问题.而且, 现代大学生相对来说思想上比较成熟,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意识以及观点, 自学能力比较强.所以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需要有针对性, 针对高等数学本身独特的特点进行授课, 要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 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主动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授课内容需要与学生的讨论问题结合起来, 使得学生和老师进行及时的沟通.还有高等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目, 所以某些教学内容就具有抽象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当中不断鼓励学生去探讨, 去钻研, 不断改革考试方法, 大胆地进行教材的取舍, 希望通过学习高等数学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和品质, 完善学生的人格.

(2) 注重教学效果的提高.评价高职高专的高等数学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性, 而且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进行构建指标体系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指标的内容应该简单, 易懂, 避免对那些内容的操作很繁琐.所以, 在评估高等数学课程的时候一定要以设立的理论评价体系为标准, 兼顾教学实践环节, 要以理论内容作为主导, 而且要贴近高职高专学校教师本身的素质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评价体系, 使得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而不是一纸空谈.

(3) 学生是评价体系的主体.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对象, 是教学环节中的直接参与者, 也是能够体现教学效果的.对于教师对教学工作是否有热情, 对课堂教学内容是否熟练, 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 是否对学生进行了能力和实践方面的培养, 对教师的言行是否很注重, 对学生的做人方面是否有帮助等等方面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 学生的评价最具有权威性.所以, 学生是评价体系的主体.而且, 学生参评的人数越高, 学生评价的信度就越高, 学生对一门课程评价的数量超过20人的话, 评价的结果就有一致性和稳定性, 因此学生的评教是可靠的.

(4) 充分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高等数学的课程评价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对教学进行不断改进, 所以我们应该把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利用起来, 应该通过课程评价指标来指明教学中应该做些什么, 哪些方面是主要的, 哪些方面是次要的等等信息, 要把高等数学评价指标变成教师工作中更为有力的指导工具.

(5) 评价体系要科学合理.建立高等数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必须符合高等数学的学科特点, 要遵循教学规律, 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客观和公正的评价, 减少主观评价.评价的方法和内容需要清晰明了, 独立, 完善, 不同的指标内容不应该有交叉现象的出现, 不应该有因果关系的出现, 所有的评价指标内容都能够反映出高等数学教学的效果.

2.高等数学课程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

教学态度:教师要认真备课, 有激情的授课, 还要做到按时上课, 按时下课, 治学要严谨;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 要时刻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和质疑, 并且做到纠正和解答;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 要维护学生的尊严, 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要虚心听取其他教师和学生们的意见, 做到勇于创新.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随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将单一的课堂讲授变为单元授课、课堂讨论、讲学练结合的教学形式, 通过自学、讨论、精讲、小结、作业等教学环节,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授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发言, 鼓励他们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 教师授课要思路清楚, 声音洪亮, 内容生动, 并能够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方式, 比如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内容:教师的备课内容要能够突出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要多搜集资料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启发学生的思维,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安排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不断更新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效果:如果课堂气氛比较热烈, 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比较高, 那么上课的纪律也会很好, 学生的兴趣也能提高;教师的授课对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教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所提高,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教材创新:按照高职高专相关专业对于高等数学知识的不同要求, 在任务驱动下选择不同的知识模块教材, 因此教材在选择和创新上尤为重要.高职高专系列化教材类型一般包括横向系列化和纵向系列化.横向系列化分为工程类、应用类、经济类等;纵向系列化是指各专业所学的内容具体分为基础数学和专业数学两大系列教材.基础数学内容涵盖高职高专相关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 其理论性相对较高, 基础较宽, 内容以够用为度;后者供不同专业选用, 其内容根据专业需要来选修, 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 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高职高专系列教材的更新.

考试方法:实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方法很有必要.过程性考试方法分为两个层面进行, 一是平时作业与考勤、课堂表现、理论知识阶段性测试;二是数学应用知识考查 (包括简单的数学建模、数学实验, 让学生收集生产生活中数学实例) , 以报告、数学作文的形式打分, 其比重占40%.终结性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方式, 相近学时的专业统一试卷、统一评分标准、流水阅卷, 其比重占60%.

总体评价:每个教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授课特色, 只要做到称职认真、做到敬业专业, 选好用好教材, 根据评价体系来授课和考核, 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很有收获.

二、结束语

本文抓住了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学生, 通过学生的作用来制定课程评价体系, 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教材的选择创新和学生的考试方法, 最后进行总体评价等七个层次对评价指标进行构建.这就加强了课程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排除掉了评价工作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为提高高等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不断改善课堂的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大胆地进行教材的选择与取舍和不断改革学生考试方法, 必将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性应用型人才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徐超, 梁亮.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J].高校理科研究, 2006 (2) :71-72.

[2]王笃美.学生评教的有效性稳定性分析[J].江苏高教, 1996 (2) :23-26.

[3]辜子寅.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方法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 (6) :153-154.

[4]康道坤, 等.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5) :53-59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 篇8

任何层次的教育都必须根据其教育目标建立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 教育机构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来实现对人的教育和培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

所谓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 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 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在高等院校,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 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目前,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表现为基础课与专业课, 理论课与实践课, 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

高职高专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最根本特点就是重视技能实践性教育。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 高职高专要突出实践性教育, 加大实训课程课时量。目前, 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的实训课时数已经占到总课时数的50%以上。

基于此, 本文提出高职高专建设实训课程体系的理念。所谓实训课程体系就是指根据就业面向的不同岗位需求开设的各类实训课程, 以及各个实训课程之间的递进关系和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 最终构成一个覆盖就业面向所有技能型岗位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训课程体系是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主体, 其关系如图1所示。

2 开展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2.1 高职高专教育特征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 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 它是按照职业分类, 根据一定职业岗位 (群) 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 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型 (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 人才。由于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 其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 并且强烈的体现职业性和技能型教育的特征。而目前, 国内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体系几乎都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压缩饼干”, 并没有体现出高职高专教育自身的特点。

2.2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要求

根据“教高[2000]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是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 这种模式的创新可以概括为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一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相对于高职高专来讲, 教学内容改革主要就是课程设置改革, 而课程设置改革包含于课程体系建设当中, 所以说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

2.3 实训教学的系统性要求

系统性要求教学必须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 这是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反复证明的教学原则。由于实践性课程的是面向一个行业的不同岗位需求而开设的, 其相互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岗位衔接关系, 既有横向的合作、配合关系, 又有纵向的提升和发展关系;所以在实训教学中, 实训课程本身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这要求我们的实训教学必须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 能够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 获得岗位技能的客观和规律性认识。

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突出实践教学, 根据就业面向的岗位需求来开发实践课程, 由于岗位间固有的逻辑关系使得实训课程之间必然有关联, 另外, 实践课程包含的知识是综合性的, 其课程内容具有复杂性。所以, 实践课程不能简单划分基础、主干、拓展类型的体系, 应该打乱固有的课程模式, 然后把实践课程作为主干, 依据岗位间的分工和配合建立逻辑关系, 构成一个实训教学体系,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程体系的改革。

3 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模式

课程体系的建设一般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开设哪些课程, 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是什么。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开展。

目前, 国内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是以专业学科为依据的, 与普通本科院校类似, 表现为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和学科课程的系统性, 其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并没有表现出高职高专“以岗位和职业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因此, 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是要打破这种传统模式,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一套实训课程体系, 以系统的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 更加讲求实效, 减少相关课程内容重叠, 注重改造重组, 侧重实用, 突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独特性。最终使实训课程体系与公共基础理论课共同构成高职高专的教学内容。

基于此理念, 实训课程体系应该有以下三个特点:完全以岗位、职业需求为依据设置实训课程;完全以真实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每一门实训课程都打破学科体系进行开发重组, 更注重实效。

实训课程体系建设模式如图2所示。

3.1 开展行业调研和岗位需求分析, 明确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实训课程体系构建强调要与专业有关的职业岗位需求及其任务设置相对应, 以工作结构为依据设置课程结构, 因此构建实训课程体系的第一步就是对目标行业的岗位结构及其任务设置进行调研分析, 明确针对哪些岗位来建设实训课程体系。

通过开展行业调研和岗位分析, 组织职业、岗位需求能力研讨会, 经过教育专家和行业专家共同认定, 提炼出必要且能够进行系统教学的“岗位需求能力”。

同时还要调研分析必要的职业 (执业) 资格标准 (证书) 要求, 提炼出“职业需求能力”, 紧紧把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信息要求, 使人才培养始终超前或同步于行业、企业对人才质量标准的需求。

3.2 围绕目标岗位开展工作分析, 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对“岗位需求能力”和“职业需求能力”的系统分析, 我们可以进一步提炼出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和描述一个职业或专业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是构建实训课程体系, 进行课程开发的基础性工作。

国内许多职业教育专家都层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过解释, 综合来讲, 典型工作任务 (Professional tasks) 是科学的综合反映职业工作内容、过程和方法特点的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 它是对“岗位工作任务”的系统性安排, 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可以涵盖多个“岗位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是通过整体化的职业和工作分析得到的, 首先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邀请实践专家共同回忆和陈述自己的职业成长历程、划分职业发展阶段, 找出各阶段有代表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任务, 并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的框架。

其次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描述。由教师和实践专家组成工作小组, 共同确定和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详细内容, 包括“工作与经营过程”、“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和“对工作的要求”等。

3.3 依据典型工作任务, 构建实训项目框架

典型工作任务是设计学习任务的基础, 是构建学习框架的依据。在遵循实际工作过程的原则下, 把提炼的行业、专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的实训项目, 按照这些实训项目的难易程度和相互关联科学的搭建一个职业实训项目的框架, 以体现职业学习的路径、具体内容和岗位上升关系。

这些实训项目既不是完全忠实于岗位实际操作的培训, 更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任务, 而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内容要素 (知识和技能) 的重构和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性) 的改革。实训项目框架构建示例见图3。

3.4 针对每一实训项目进行课程开发

实训课程体系的载体是课程, 因此, 把上述实训项目转化为实训课程并进行课程开发是构建实训课程体系的核心工作。

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 主要涵盖两种属性的应用性知识:涉及事实、概念以及理解、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和涉及经验、策略的“过程性知识”。“事实与概念”解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理解与原理”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而“经验”指的是“怎么做”的问题, “策略”强调的则是“怎样做更好”的问题。

从这一角度出发, 课程开发应该至少涵盖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个方面。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很容易从职业、岗位工作角度获得, 但是实训课程内容需要打破原有的专业学科体系, 结合教学知识和实际操作进行重构, 这是实训课程开发的难点。

因此实训课程开发的基本逻辑可以是:课程的基本单元是什么, 基本单元的成分是什么, 这些单元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技术构建起来并组织成课程的。尤其要重点突出的工作情景以及工作过程。

4 结束语

关于“实训课程体系”的提出, 源于作者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经历和思考, 特别是受到国内许多学者提出的“理实一体课程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等理念的启发。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在改革转型期,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创新, 但是归根结底是课程体系的创新, 只有建立高职高专独特的课程模式, 职业教育的存在才更具意义。然而, 一个理念的提出必须是科学的, 有根据的, 要避免主观生造, 希望以本文为契机与广大职教同仁交流探讨。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行动体系及其特征-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2, (12) .

[2]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07) .

[3]俞瑞钊, 高振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之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05) .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 篇9

1 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现状

在万方数据库中, 按1990—2000年、2001—2005年、2006—2012年3个阶段进行检索, 首先分别以“高职+课程”“高职+课程+护理”为关键词进行模糊检索, 然后分别加上“课程体系”对题名进行精确界定, 检索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 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相对滞后。课程体系研究是课程研究的重点和突破口, 如何借鉴高职高专教育领域课程体系研究成果, 培养出适应新的医疗卫生环境的护理人才, 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 高职高专护理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与培养要求, 是课程体系研究的首要问题, 是指导其他所有活动的关键准则。而培养目标就其核心来讲, 受教育的本位性决定, 主要热议的有人格本位、人本位、能力本位、知识本位、就业本位和生涯发展本位等[2]。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 高等职业教育要强调培养“技术应用能力”。2003年卫生部科技教育司组织制定的《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 将培养目标定位为:能在一线医疗卫生保健和服务机构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医学高职高专护理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 培养高等医学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得到学者的广泛认可[3~6]。

3 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人才培养目标最终需借助课程教育才能实现。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中,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核心问题。在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上, 正确处理好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关系是构建护理学课程体系的重要方面[7]。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赵志群按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将课程设置分为“理论与实践并行”“理论为实践服务”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3种类型[8]。笔者以此为依据对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进行归纳。

3.1 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设置

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强调学生的认知规律, 即通过认知重组来把握事物的结构, 是传统型职业教育课程。专业课程方案围绕“学科教学”和“技能训练”两个中心建立, 即由多门学科科目和相应的技能训练科目构成, 把这些科目按照各自固有的逻辑排列, 独立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和学习时间。在护理课程设置中, 学科课程被划分为文化 (公共) 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程 (三段式) , 并辅之以相应的技能训练课程。按照3类课程的时间安排顺序, 护理专业主要有“建筑式”“渐进式”“平行式”课程设置模式3种类型[9]。2005年余晓云[10]对30所护理专科院校的课程计划进行调查发现, “建筑式”课程设置模式最为常见, 课程结构基本上是由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护理专业课3部分构成[10]。课程安排顺序为:先基础课, 后专业课, 最后一年集中实习, 理论和实践脱节。这种模式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 忽视了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 缺乏整体性, 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与理解应用[11]。“渐进式”或“平行式”课程设置模式逐渐取代“建筑式”模式, “渐进式”课程设置模式改变先基础后专业再实习的“建筑式”模式, 变成基础、专业课渐次推进, 学生早期接触护理, 早期确立现代护理理念[12]。实验实训逐步融入, 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 实验、实训和实习3个环节环环相扣, 突破“先理论、后实践”的方式, 实行“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三位一体的运行方式,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13]。

吕子静[14]认为, 在这种课程体系下,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知识的衔接仍存在问题, 表现为各门课程教学内容各自为政, 摆脱不了大学科的思想, 致使护理课程量多, 课业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很难突破理论—实践的传统讲授过程, 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相对不足, 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2 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课程设置

通过国际合作项目, 我国引进了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北美的能力本位教育课程模式 (CBE) 、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模块式技能培训模式 (MES) , 这些课程模式的指导思想基本一致, 即在宏观经济发展、劳动市场分析、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对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要求, 确定相应的培养目标, 从而确定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把学习知识作为习得技能的支持手段, 对理论知识没有系统性和量的要求, 构成了一种以“理论为实践服务”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教育课程类型[8]。我国职业院校广泛提倡“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 一些职教工作者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本土课程理论, 如“宽基础活模块”和“多元整合课程”等[8]。这些观点对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2.1 加强学科整合, 精简医学基础课程内容

基础课程模块按照“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对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 压缩理论课时数。传统的医学基础课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等, 整合的代表思路主要有两种, 一是涂明华等[15]提出的按照人体结构和功能从正常到异常的思路组织专业基础课程, 即主要整合为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异常人体结构与功能、护理药理[16];二是戴长蓉[17]提出的以人体结构和功能为主线进行整合, 每门课程同时包括正常和异常两种情况, 即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整合为人体形态学基础及护理应用, 将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整合为人体机能学基础及护理应用;将药物学、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学整合为护理药物学。多数研究者采用第一种整合思路。

3.2.2 打破学科体系, 按照生命周期模式重组护理专业课程

按照护理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 确定从事护理岗位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 以专项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为基础, 体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广义护理观, 并以整体观为指导设置护理专业课程, 将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按照“生命周期模式”整合为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和老年护理, 进行内容的优化整合, 减少交叉重复, 节省教学时间, 体现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性[18,19]。

但有学者意识到, 这种“必需、够用”的“度”难以把握, 容易出现知识删减过多, 使知识基础根基不牢, 不利于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形成[20]。李颖[21]应用Delphi法对辽宁省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专家咨询, 对医学基础课、护理专业课程持整合与不整合的专家人数有显著性差异 (P<0.001) 。不提倡课程整合的专家认为: (1) 对于护生来说, 只有掌握疾病及相关症状的发生机制, 才能更好地进行护理。 (2) 课程整合的改革和师资的培养是相配套的, 分科培养师资的模式无法适应综合学科的需求。 (3) 目前, 国内医疗体系的设置仍采取分科制, 若进行课程整合, 会使理论与实践产生一定偏差, 容易造成学生概念上的混淆。

3.3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劳动组织方式的变革, 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具有岗位职业能力, 而且应当具备综合职业能力, 必须帮助学生通过工作中的学习“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 因此仅仅停留在“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层次是不够的, 理论与实践只有通过特定的载体有机融合到一起, 通过手脑并用的“做中学”和行动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 才有可能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因此必须在更高层面上来探索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构。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项目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 (基本工作过程) 与学习领域课程[8]。近年来, 护理课程改革在这一领域也做了研究与实践。以“护理”分别加上“项目课程”“任务引领课程”“学习领域课程”作为主题词在万方数据库进行模糊检索, 共检出46篇论文, 其中本科层次护理教育未涉足此领域。进一步通过论文摘要进行筛选, 选出25篇与高职高专护理课程改革有关的论文, 其中23篇是从课程教学法的角度对某一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 仅两篇是从课程设置角度进行的研究。孙师家等[22]以马格德堡护理职业教育大学护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为例, 分析了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思路、步骤、体系和实施方式, 并与国内传统课程对比, 提出实现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应在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学手段、学校教学环境建设4个方面具备完全不同于传统课程体系的基本条件。唐婕妤[23]对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过程进行了理论性介绍, 并主要以基础护理技术为例详细介绍了课程内容的开发流程。高职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没有摆脱突出医疗的学科制束缚, 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进展缓慢, 培养的护理人才与行业发展不能完全对接[24]。

4 思考

4.1 需要更加理性地理解和恰当地运用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经验

到目前为止, 我国职业教育主要是“移植”与“借鉴”国外的职教课程理论和方法, 对它们的某个观点或某些主张采取了去课程生长环境化和去课程文化语境化的处理[2]。经验介绍所对应的专业大都是工科电类专业, 以此来指导护理教育课程研究和改革实践是值得商榷的, 由于不同的专业其课程具有自身的特点, 课程学习规律也会有差异性, 这样的二次“移植”与“借鉴”, 往往难以结合护理专业的特色和要求, 对职业教育理论的理解多表现在对课程开发的外在结构和形式方面, 对跟踪职教课程发展的本质问题研究还有待深入, 护理教育作为职教的一个特殊领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2 护理课程设置应突出护理核心价值观

1998年, 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 AACN) 首次在《高等护理教育专业标准》中明确将人文关怀列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观。随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20余所世界一流护理院校都将“护理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能力与专业人文精神培养”列为第一培养目标[25]。香港护士管理局制订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注册护士培训课程纲要及要求 (2009) 中, 首篇推出护理哲学, 概述护理服务的性质和工作所持守的信念, 以及对个人、环境和健康的观点, 并强调护理哲学是护理课程纲要修订发展的基础。学者李春玉等[26]也提出护理专业的理念集中体现它对护理主概念———人、健康、环境和护理的理解, 对这些概念的清晰理解与陈述, 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起指导性的作用。这一点在目前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中被严重忽略。我们在重点强调、片面理解“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进程中, 有意无意地强化护理教育功利性和实用性价值取向。一种基于人性尊严的价值观及符合理性的人生观教育较之于掌握高超的医疗护理技术更为迫切[27]。因此, 我们应该将理解护理的本质、确认课程所包含的主体价值作为前提, 理性地研究和恰当地运用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经验。

4.3 课程设置需要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

高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计 篇10

一、高职创新创业课程要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及要求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重在强调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技能突出的观点,所以,学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确定要实施创新教育课程就要在实施之前明确教育目标,在创新教育的课程当中,积极的学习国家相关的政策,学习一些创业的技能技巧,这样有利于增强自信心,为以后的职业规划奠定一定的基础。

创新创业课程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而设定的相关的课程,主要包括学科课程和实际活动。具体如下:

1)高职创新创业课程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除了大致统一的理论理论知识以外,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与政策才能方便以后在本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2)要把握好高职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侧重点,以实际能力为重点,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学好基础的理论知识,花更多的时间在实际操作上面。

3)教学的过程当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应该创造生动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创业满着激情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在创新创业的教学过程当中,一个经常举办一些创业模型大赛,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灵感,在自己完成计划之后,会有一定的成就感,增加了创业的信心。

二、向国内外的创新创业课程进行借鉴

在国际上,比如美国、英国以及日本等国也进行了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在实施的整个过程当中都进展的很顺利,也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在诸多国家之中,美国的教育模式在国际上的影响最大。美国的大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美国的高校教育显得更为自由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相应的教育课程。在美国的校园中,关于创新创业课程的名称虽然都有所不同,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的相同点:

1、关于创业方面的课程内容极其丰富。

美国创业的课程虽然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却有很强的针对性,每个层次的企业都有涉及到,对于中小型企业有着针对性的研究,对高科技方面的管理也有讲解,不仅仅是可以提高学习人员的企业管理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市场意识,对于以后创业的切入点的选择有很大的帮助。国内做的较好的高校有温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义务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分别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资源,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2、创新创业课程具有系统性。

创业的课程也较为人性化,分为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去上的可以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必修课,和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选修课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内容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内容来辅助。需要形成第一二三课堂相结合的完整体系。

3、上课的形式具有多元性。

主要包括正式的课程和不正式的课程。正式的课程主要帮助学生巩固基本的知识点。非正式的课程的表现形式就更加多元化,可以多举办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训练营、创客空间等,让学生在实践种寻找创业的灵感;也可以多组织参观活动,带学生到较为出名的公司感受企业的文化气氛,增加学生创业的兴趣浓度;定期的请创业成功的人士到学校进行讲座或者是座谈会,学生和成功人士面对面的交流与接触,有助于学生解决疑难的问题,从真正的成功者身上学到管理方面的经验。

三、工作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1、具体内容的选择

创新创业课程实施的主要目的包括让学生对创业产生兴趣,并且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方面的能力。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创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以及创业能力的锻炼等,这些环节都是层层相扣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层层推进。

1)对创业意识的培养。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是创业成功的必然条件,高职院校的相关文化课程就是对学生的心理的一种暗示,帮助学生对未来进行合理的规划,树立一个创业的梦想,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有足够的信心去创业。

2)强大心理素质的构建。一旦走上创业的道路,在路上会经历很多的风雨,如果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够强大,遇到困难就会很难坚持下去,那么创业是不会成功的。因此,学校开设了心理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疏导心理的障碍,创业的道路当中必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学生应该以坦然的态度去面对这一切。

3)创业知识的教育。创业的过程是一个较为长久的过程,在创业的过程中会遇见很多的人和事,所以,创业者必须具有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比如企业的管理、团队的构建以及法律法规等方方面面都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知识。所以,理论课的涉及面较为广泛,需要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去消化与理解。

4)一个团队的构建。创业单凭一个人的能力也是无法完成的,必须集思广益,才能将创业做到更好。在团队初期建立的时候,团队的人员较少,也不会有较多的分歧,这时候主要的是做好准备工作,开拓市场的同时,等待机遇的来临。再后来随着人员的增多,合理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和分配,加强团队间的凝聚力,显得十分重要。所以,高职开设了团队合作的课程,旨在为管理者提高管理的综合能力。

2、创新创业课程的具体实施

1)将选修课和必修课相结合,因为高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都不尽相同,所以,创业课程的设计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让学生自主学习。

2)优化教学的方法,创新创业课程与传统的文化课是不一样的,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所以,老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不一样以原来的授课方式授课,而应该以灵活的授课方式讲课,比如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授课,或者在课堂中多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课堂中当中体验创业的过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

3)校方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学校要重视创新创业课程的实践性,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资源,校方联系具有潜力的企业,安排学生在企业当中实习和学习。或者是让企业将公司的项目交给学生研发,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并且在技术上由经验丰富的人进行引导,这样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也使企业的项目得到推进。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关键,是民族振兴的有利保障。高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通机制能够更加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确立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定位,使高职专业教育更加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培养符合当代社会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华,杜娟.高职院校嵌入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5(15):82-83.

[2]宋寿剑,吕亚君.基于创新创业教育思想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探究[J].职教通讯,2011(20):12-14.

[3]张伟,邵丽平.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J].现代装饰:理论,2016(1).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 篇11

一、高职院校应转变教育理念

转变观念是指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意识,树立现代教育意识、终身教育意识、质量和特色意识。现代教育意识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现代化,而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现代化的前提。高职院校应切实把素质教育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学习能力培养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留给学生主动思考的空间,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在课程体系上要有综合化的理念,不要用过去学科性的思维逻辑来看待当前的科技发展和科学体系的整合。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多元技术应用能力。综合化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复合能力的形成,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高职院校必须培养学生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在从业岗位上不断创新的能力。职业技术教育的周期性与科技迅速发展产生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必须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的生存之本在于质量和特色。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条件差、办学经费紧张,同时整个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认同感不强,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彻底更新教育质量观念,变传统的“了解、理解、掌握什么”为“会什么和干得怎么样”,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教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否则,很难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应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与培养开发、研究、设计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别就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其基础课要根据专业的需要,以够用为度,要强化专业训练,着重于把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所以,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高职院校在转变观念、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的同时,还应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坚持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主线,强调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知识传授上,强调所授学科知识的宽度及应用,淡化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应强调学生学懂会用,不宜苛求知识的深度。教材编写应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满足培养目标的需要;教学计划应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实践教学比例应占到50%以上;考试与考核应减少闭卷考试,增加灵活多样的开卷、现场操作等考核形式,重点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水平和所学专业的操作技能。

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者明确改革的背景、现状、目标、任务、趋势等一系列问题,在此情况下,改革的策略就变得十分重要。只有选择了合适的改革策略,才有可能确保改革取得成功。

首先,我们主张采用“借鉴”而不是“移植”的方法。虽然诸如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非常成熟,但因高等职业教育与各国独特的社会体制、经济和科技发展状况、文化传统及其国民普遍奉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社会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缺乏在国与国之间尤其是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和东方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可移植性。而“借鉴”不同于“移植”之处,在于它不是全盘照搬,而是吸取国外高职院校课程中的合理成分加以改造,以适合本国的国情。

其次,建议采取“渐进”而不是“突变”的策略。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具有的职业适应性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渐进性,决定了高职课程改革必须采用“渐进”策略。实践证明,“渐进”策略是比较适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的。美国学者史密斯和基思在《教育革新剖析》一书中曾阐述了“渐进”策略,认为这种策略有较低程度的不确定性,减少时间方面的压力,拉大重大变革的间距,减少对资源的要求等。这种策略会使成功的可能性逐渐增长,这样反而增大了创造有利形势的机会。

高职院校深化课程改革应按照行业发展趋势与职业岗位的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融入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以培养企业实用人才为目标,大力开发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专业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技能培养,以学生掌握职业岗位能力为要求,全面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把学生学习过程融于虚拟工作环境、仿真工作环境、生产性工作环境、顶岗实习工作环境中,形成“寓学于工”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有选择地吸收部分毕业生和在校生参与教学改革,尊重学生的认知观念,体现学生的学习诉求,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创新校企合作体制,可聘用行业专业带头人参加教学改革、培训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实践课教学。在厂中建校,借助企业的生产环境,学生可进入车间接受企业师傅的指导,开展现场教学;在师生技能培养、新产品开发和科研等方面扩大校企合作的范围,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更好地满足工学结合的育人要求。在校中建厂,增加顶岗实习岗位,强化教学内容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渗透,提高学生顶岗实习质量。

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加强实训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建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在第一线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实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实训课程的改革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除贯彻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原则外,实训教学还要提高复合型实训教学的比例,要通过一系列综合实训项目的开展,指导学生把不同专业、不同工种所涵盖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目前,工业生产中各学科、各专业相互渗透,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如一个加工中心的操作可能涉及到车、铣、磨、钻及设备维修等多个工种;一条生产线可能包含着压力加工、机加工、热处理等多种工艺。随着工业生产中机、电、液一体化设备的日益普及,高职院校加大复合实训力度不仅可加强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且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要走的更好更远,就应该按照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来不断调整专业结构、调整教育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科技理论知识与技能。这些都要求我们要把教育创新、教育改革进行到底。■

探究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构建 篇12

1、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1.1、体育课程内容生活化

体育与高职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体育教学应该贴近高职生的生活, 通过体育学习让高职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 同时也能够进行良好的体育锻炼, 这对于高职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体育课程内容生活化, 让高职生在进行体育学习的时候不会产生太多排斥感, 能够充分享受到体育学习带来的快乐, 在提升自我身体素质的同时, 能够提升自己的体育综合能力。

1.2、体育课程的多元化、多样化以及个性化

高职体育教学是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 只有实现体育课程的多元化、多样化以及个性化, 才能够满足不同高职生的体育学习要求。对于不同的高职生来说, 其认知、感受、学习能力是存在差异的, 这就要求高校进行体育课程设置的时候, 充分考虑到高职生的学习感受, 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注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将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体育教学帮助高职生塑造完善的人格。除此之外, 个性化发展也是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趋势。

1.3、课程设置中注重学生心理教育

现代健康的标准不仅仅包括身体健康, 同时心理健康也包含在内。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说, 其不仅仅是提升高职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方式, 也是健全高职生人格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高职生来说, 其心理正在发生着较大变化, 在这个阶段注重对于高职生的心理教育, 对于培养高职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体育教学作为综合性的教学活动, 通过一系列体育活动, 可以有效培养高职生坚韧不拔、 注重集体荣誉、 帮助他人的优秀品质, 因此将心理教育纳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构建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策略

2.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始终将促进高职生全面发展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重心,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充分尊重高职生对于不同教学活动以及教育内容的要求, 注重教学课程设置的多元化与个性化, 真正让高职生成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积极提升高职生的学习兴趣, 摒弃传统的只注重高职生身体素质训练的体育教学模式, 建立综合的体能培训以及测试体系, 注重对于高职生体育素养的提升以及心理的引导, 实现体育教学个性化目标与高职生全面发展相一致。 同时在鄂城设置应该充分发挥出高职体育教学的特色,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兴趣爱好的特点设计多种选修课内容丰富体育课程, 在满足高职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同时, 培养高职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2.2、制定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评价制度

制度是执行的标准, 因此对于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来说, 制定并且完善体育教学评价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体育课程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 不同的体育课程对于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 同时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的体育课程的喜好以及接受能力也是不尽相同的。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制度, 可以实时反映出高职生的体育学习效果以及对于教学活动的感受, 帮助高职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 推动高职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养成。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对于学生的差异化评价, 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学习能力以及体育教学目标, 制定出具有差异化的评价标准, 充分激发高职生的体育学习热情。

2.3、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体育教学活动是丰富多彩的, 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以及身体素质进行灵活调整。而当前高职体育教学普遍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 同时学生每周体育活动的时间很少, 学生根本没有得到充足的体育锻炼。因此在高校课程设计中应该丰富教学内容, 增加体育课程的内容, 延长体育课程的时间。强化高职生基础体育锻炼, 明确高职生健康测试标准, 对于通不过测试标准的高职生应该要求其在限定时间内完成。 同时对于身体存在缺陷的学生开设保健课, 在他们身体允许的条件下, 让其充分享受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 同时在体育教学中不应该将训练学生的体育技能作为教学的唯一, 而是应该在传授学生基本的体育锻炼的理论、方法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总结, 自己去反思体育课程的技巧方法, 在不断摸索中掌握基础的体育运动知识与运动技能。

2.4、合理选择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是一个较为宽泛的类型,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作为教学素材, 这样就极大地丰富了体育研究的内容。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既可以单独地进行体育课程, 培养学生的培养与提高身体的基础活动能力。 同时又可以将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相结合, 使得学生能够学习与提高运动技能、技术及战术, 丰富体育教学成果。根据高职学生自身的体育运动能力、兴趣爱好、体育选修课程等情况, 合理安排篮球、乒乓球、健美操、体育舞蹈、太极拳等体育课程内容, 通过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教学课程, 让学生们自主进行选择, 可以激发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强化团体运动, 实现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协调, 积极地去和别的同学接触和交往, 能帮助学生有效克服孤僻、羞怯、逞强等性格缺点, 强学生的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实现团队的高效协作。同时在活动中,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团队的成员之间相互鼓励, 可以不断提升高职生迎难而上、勇敢果断、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优秀品质。

2.5、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开设体育课程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 而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理念, 能够不断追求终身健康, 全面提升自己的的身体素质。这一理念给体育教学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也为对于当前的高职体育课程设置提出了较高要求。 因此在教学课程设计中应该始终贯穿终身体育的理念, 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 能够使其在体育课外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运动, 树立良好的体育习惯并且始终坚持下去。在此基础上, 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理念, 将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作为体育教学的核心理念, 打破传统体育应试教育壁垒, 将体育课程的设置与学生的综合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能力的协同提升, 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能够不断战胜自己, 做一个具备综合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摘要: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能够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要求, 主动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积极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但是当前的高职体育课程已经满足不了新形势下的高职体育教学要求, 因此进行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探讨了新形势下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发展对策, 旨在为推动高职体育课程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体育,身体素质,课程改革,趋势

参考文献

[1]王玉扩, 陈庆合, 李会增.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28 (7) .

[2]翁惠根.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整体设计[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8) .

[3]月红, 邱团等.构建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研究——以服务贵州经济为视角[J].河南科技, 2010, 3 (30) .

[4]陈捷.高职特色体育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 2009 (4) .

上一篇:人文教育与医疗服务下一篇:助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