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世界观(精选6篇)
悲剧世界观 篇1
《平凡的世界》自问世以来,以其现实主义的笔法、曲折的故事情节、复杂的矛盾纠葛影响和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小说中的孙氏兄弟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上阔步前行的故事,已经成为励志的经典。然而,令人难以释怀的是,他们的爱情无不都是悲剧式的结局。
孙少安和田润叶虽是青梅竹马,但由于家庭条件的差异,少安早早回家务农,润叶则当了城里的小学教师。当年少时两小无猜的友情逐渐演化为爱情时,当聪明善良的润叶表示出爱意时,老实巴交的少安自知无法逾越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这两座大山——最后少安和农村女子贺秀莲结了婚,润叶则嫁给自己并不喜欢的李向前。孙少平和他哥不一样,他思想超前,视野开阔。尤为可贵的是,他敢于冲破传统的樊篱,迫切地希望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改变生活,这就和极富才华、性情要强的田晓霞擦出了爱情的火花。然而,就在他们的爱情开花结果的时候,一场洪水夺去了晓霞的生命——他们之间的爱情戛然而止。与此同时,少安和秀莲依靠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闯出一番人生的天地时,秀莲却因劳累过度,身患绝症,含恨离开人世。
掩上书卷,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男女主人公的爱情都是令人哀伤痛楚的悲剧结局?
路遥小说中这种爱情悲剧观念有其形成的原因。
路遥出生在陕北农村,在经历了生活的苦难和生存的磨难后,作家对现实生活的严酷与复杂产生了冷静的思考和深刻的认识。陕北早年艰辛屈辱的生活使得路遥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非常强烈,当路遥从农村走进城里,才真正认识到城乡的差异有多么巨大。比如,小说中的少安承受的压力有来自传统观念的束缚,职业地位的迥异等,而他和秀莲的婚姻似乎更加符合人物的性格和生存环境;少平和晓霞虽然冲破了这些束缚,却遭受到了无法预知和抗拒的意外之灾。
路遥是一个对艺术充满激情的作家。他追求完美、讴歌爱情,但他更理解生活、忠于现实。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使他彷徨、无奈,亦使他清醒、觉悟。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路遥是想通过小说中的爱情悲剧告诉人们:现实生活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消除了造成悲剧的种种存在因素,才有可能品尝到爱情甜蜜的果实。于是,他选择借助文学在虚构的小说世界里表现自己的爱情观念,他想与读者分享自己苦苦思考后的结晶,随即产生了让读者惊心动魄的感动力量和艺术效果。
田晓霞是承载着作家审美理想的人物,路遥悲痛地安排她的悲剧,正是忠于现实的表现:职业、地位和生存环境的巨大鸿沟,使得她与少平缺乏共同生活的物质基础,如果让晓霞背叛少平而另结权贵,无疑破坏了晓霞的整体美感。于是,路遥安排了她的殉职,试图将她的善良崇高的品质和她传奇浪漫的爱情放大,闪耀出悲壮凄惨的美!晓霞的意外离世,将《平凡的世界》推向了高潮!可以这么说,只有这种带有悲剧特质的笔法,才符合人们的审美口味,这也正是路遥的小说被广大读者喜欢的真正原因之一。
路遥钟情并热爱着脚下的黄土地。年少时家境贫困那段独特的经历,使他深切地体会到生活的残酷无情,也感受到了人间真情。出身于农家的他,虽则受到了许多磨难,但是对黄土地的钟情却深深地植入了内心深处。直到进了城,这份感情依然没有改变和转移。他对这片黄土地始终怀着赞美、感激、眷恋和期待。因而,他的身上有着悲天悯人的苦难意识和平民情怀。他对人生的执着追求、对故土的热爱与眷恋、对现实生活的理性认识,再加上深重的苦难意识和悲情的人生观,这一切构成了路遥小说鲜明的悲剧性情结。
路遥对人生和命运的理解,带给我们的是深沉的思考。我们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人生的艰辛使每个人或早或迟会遇到一些磨难,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只有经历并超越了苦难,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路遥的小说里我们能深切地感悟到这一点,这也是路遥作品中的爱情悲剧给我们最深刻的启迪。
悲剧世界观 篇2
《平凡的世界》中的悲剧意识
提 要:《平凡的世界》是1部伟大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它曾获得第3届茅盾文学奖,并被誉为“第1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①。在对《平凡的世界》的评论中,大多数文章都是从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或从人物性格的分析出发,本文拟通过《平凡的世界》中的时代以及个人命运的悲剧剖析,把握并传达出它所包含的悲剧意蕴。
关键词:路遥;《平凡的世界》;时代悲剧;个人命运悲剧;悲剧意识
《平凡的世界》是当代著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主要以1975至1978年中国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背景,表现了普通人民群众在从动荡走向转折的历史时期所经历的贫困生活和坎坷命运。传统美学意义上的悲剧都离不开大悲大喜,离不开强烈的矛盾冲突。但现实生活中的悲剧往往没有矛盾双方剑拔弩张的对峙和你死我活的争斗。《平凡的世界》作为1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巨著,突破了传统悲剧的局限,遵循生活本真,基本上不写大开大合的情节,大起大落的波涛,大悲大喜的情绪,而是通过平常人的平常生活,寓不平凡于平凡中,不幸于有幸,痛苦于快乐中,这才是平凡而真实的世界。即使是悲,悲中也会有喜,而不会悲到极致,悲得那么彻底。
1
《平凡的世界》是1部“真正民族意义上的反思文学。”②它对浩劫这样1段历史生活进行反思,而不着意仅仅对1件事,1个人的批判。既然是反思文学,那么它批判的东西必然存在有不合理的方面,这种不合理的方面便酿成了那个时代的悲剧。
10年浩劫发展到70年代中期,它的灾难性的后果便暴露无遗。中国广大农村那种普遍的贫困已是1个谁也无法回避的问题。勤劳本分辛苦大半辈子的孙玉厚1家的光景仍然那么“烂包”;醉心“革命”的孙玉亭整天只顾趿着破鞋4处闲逛,不管家里人吃不饱,穿不暖的困窘,还经常死皮赖脸到哥哥家要“救济粮”……农村地区到处充斥着贫困与饥寒。
然而这又是1个酝酿变革,充满希望的年代。“4人帮”反动集团的覆灭,使中国大地恢复了1些活力与生机。而这个历史时代的特殊悲剧色彩,就表现在已进入新时期的人们,却依然受着极“左”思想的.桎梏,双水村的党委组织就是这样1个典型。双水村人以满腔热情迎接1场翻天覆地的变革时,村里的党委组织看到了大势所趋,党支部书记为了显示对上级指示的拥护,也为了证明自己作为1个领导者的魄力,凭着个人英雄主义策划了大规模的炸山造田计划,不顾村里人的反对,武断地采取行动,结果却以悲剧收场……
1场变革势在必行。双水村这样1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是中国农村社会的1个缩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从这样1个烂摊子起步,就应该从贫困这个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而不宜走苏联的老路。但由于长期受苏联模式影响,党内思想僵化,形成呆板的经验主义、教导主义,把本应实施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看作是违反社会主义原则的“歪门邪道”,因而也就出现了如同双水村、石圪节公社出现的充满暴力的“劳教”农民的残酷作法。现实生活中的悲剧往往含有喜剧成分。在实行“劳教”过程中,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居然把疯疯癫癫只会说1句“世事要变了”的田2送去劳动改造。这实在让人啼笑皆非,但在这种喜的背后,蕴含的却是更深层次的悲。它让我们看到盲目干社会主义实际上反而偏离社会主义的轨道,把这段历史引向悲剧。③
魏菡:用文字传达这个世界的悲剧 篇3
4岁女孩口述文学世界
2015年,魏菡的小说《一碗蛋花汤》,荣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佳作奖。在她看来,“25岁之前的目标完成了一个”。
“回看十几岁时接受采访的回答,发现原来自己曾经那么‘泼辣’过,所幸不管是什么表情,始终还是走在文学创作的路上。”——那是2011年,还是沂水二中高中生的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早尘的口袋》,学校专门为她举办了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专家亲临现场。
当时,18岁的魏菡接受媒体采访,解释书名:“我始终认为自己就是天地间的一粒尘埃,唯一的不同是我有着自己的鲜活,所以我用了‘早尘’二字。尘埃很平凡,但有了一个口袋就变得与众不同起来……我的诗歌是在放大一个轻薄的瞬间,它的生命属于全世界,全世界也属于它的生命。”
回望自己前半生的经历,与文学天然相伴:
1993年10月,大雪纷飞,魏菡出生于沈阳,父亲魏然森,著名作家。1998年,随在沈阳军区某部服役的父亲转业回到故乡沂水。
她从小喜欢艺术。4岁时,随父母到雪山游玩,她问爸爸,文章是怎么写的?爸爸说,就是把你想说的话用文字记下来。她说,既然写文章这么简单,我今天就写篇文章吧。于是,她口述了一篇600字的散文《雪山游记》,爸爸负责记录。这篇文章有景物描写,有故事叙述,也有个人观点,显露了她的文学天赋。
爸爸开始了对她的刻意培养,妈妈每天读名著给她听,引导她独自阅读各类名著。小学毕业前,她已啃下了二百多部文学名著。
小学三年级,魏菡主演了独幕话剧《血染的战报》,获临沂市艺术节一等奖,并为张万年等老一辈革命家演出此剧,受到老革命的热情接见和好评。小学五年级,参加山东省小学生古典诗词朗诵比赛,获得金嗓子奖。
初中二年级,魏菡开始发表作品。初三,她创作了中篇小说《何依之依》,受到《满族文学》主编于晓威的高度评价。在于晓威看来,身为初中生的魏菡,“语言简洁而富有张力,懂得细节和情绪的铺垫。没有成人的成熟,却有着成人不具备的语言感觉和心灵。与时下的‘青春文学’尚有不同。”
进入高中阶段,她先后在《诗刊》《中国诗歌》《诗潮》《青年文学》《满族文学》《山东文学》《上海诗人》《时代文学》等刊物发表诗歌、散文、小说三百余篇(首),被《诗刊》列入“90后少年诗人小辑”进行了重点推介,在《中学时代》杂志开设了一年的随笔专栏《魏菡看电影》。
2011年,诗集《早尘的口袋》出版,获第十二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图书类一等奖。诗集中有一首《妈妈,我找到荨麻》,入选多种诗歌选本。著名诗人邰筐说这首诗,“注定是一首充满隐喻和象征意味的诗,以荨麻作为喻体,形成了一名少女对世界的独特观察角度。”
基于对魏菡的肯定,邰筐说:“好的诗歌永远是最后留下的那一部分;好的诗歌应该藏在泪水的后头,在生活的背面;好的诗歌是心灵最深处的那泓清澈的泉水。”
文学的功用:停下来,别笑了,哭一场看看
6月中旬,即将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魏菡,参与编剧和导演的话剧《建筑家》在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演出。话剧讲述一群即将毕业的戏文系大学生,告诉观众和自己一个鲜有人知的建筑家的故事。
剧里有句词:“一支笔当然可以安枕无忧,可是笔的所有者却总是伴随烦恼而眠。”魏菡说,我们不知不觉都成了剧中人。
毕业后,她有幸得到恩师的推荐,在上海一所大学做电影编剧老师。“对给学生们上课也期待也忐忑,对于年底的考研也更多了一份像是责任感一样的东西。”这样一个特别的时段,她常回头去看自己,“发现那些曾武断地鄙夷过的事、话、书,如今都能更平静地对待了,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锋芒被磨平’的征兆”。
大学期间,她的主业是戏剧,并开始涉足小说、散文、评论,诗歌成了心灵的一部分。“这也就意味着,大部分时间我的心包裹在里面不给人看。”将近两年,她没有写诗,“到一个陌生世界的时候,人总是试图推翻过去,去证明自己有任何可能。”
大三时,她申请公费去台湾交换学习半年,“不能简单用‘到一个陌生世界’说得清,尽管也在笑也在四处游玩,但内心却异常孤独。在台湾写了很多诗。”
她沉浸在戏剧创作中,话剧《麻雀》在上海戏剧学院黑匣子剧场和南京大学黑匣子剧场分别上演,获得一致好评。在班主任郭晨子的指导下,她与郭木惠子、倪协克等同学共同完成了大型文献剧《建筑家》、话剧《后〈雷雨〉》的创作和导演,并搬上舞台,受到韩生、宫宝荣、丁罗男等十几位著名评论家一致好评。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韩生评价,《建筑家》是为上戏争光的好戏,《后雷雨》是经典作品在当下的重新演绎。
“现在想给别人看的,除了戏剧还有小说。以前多少为了避讳我有个写小说的父亲,更愿意承认热爱诗歌。”魏菡说,“随着年龄增长,对小说的创作欲望越来越强烈,小说得了‘冰心奖’似乎也更有底气在父亲面前谈论小说创作了。想想自己也是幼稚,怎么总要跟‘封建家长’作对。”
父亲买的一套十二本世界童话名著连环画,影响了她最初带有叛逆色彩的创作。“后来发现,那些书只是对我说了一个道理,在生活中不断印证时,才真正说得上被影响。好的童话总是看似与你不相关,可是小美人鱼往自己心口插一把刀的瞬间,我们都是她幻化成的泡沫。”
问及对自己作家身份的评价,魏菡感到有点受宠若惊,“小时候我觉得‘作家’这个词好大好大,经常做梦自己有一天就被人这样称呼了。现在,随手点开热门微博就会有一个昵称叫作家某某的人,说着一些不像作家能说出来的话。”她喜欢莫言的名字,“能称得上作家的人不轻易说话,更加不会轻易称呼自己为某某作家。如果被叫作家,我会脸红,前面加个‘90后’会更坦然一点。”
她想传达这个世界的悲观——“我想让大家从狂欢中安静下来,掉一滴略带悔意的眼泪。烟花再大,也照不亮当代的我们内心的孤冷。一味用大笑来掩饰自己,会像吸食鸦片一样危险。我不是要提醒各位,不是要写什么来打大家耳光,我只想让大家有时间停下来,别笑了,哭一场看看。”
《平凡的世界》的爱情悲剧成因 篇4
一、现实原因————门第观念
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父亲在解放前都是贫农, 都是靠为大户人家打工为生, 生活基础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生活环境的相近使得两人的父亲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为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相爱奠定了感情基础。但是后来田润叶的家庭环境有了较大的变化, 她的父亲成为了村子的支部书记, 而孙少安的父亲却依旧是农民, 家庭状况的不同使得孙少安与田润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田润叶家的经济情况较好, 最后她进城读书, 在城里参加工作成为了人民教师。而孙少安却在家道中落后辍学回家帮助父亲支撑家庭。虽然两者的父亲有深厚的友谊, 但是在现实门第观念的影响下, 田润叶的父亲觉得田润叶喜欢孙少安这样的穷人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因而极力反对。这种门第观念在田润叶的父亲发达之后开始凸显。
而事实上, 城乡经济文化的悬殊也使得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爱情注定了成为悲剧, 两人所处的地方不同, 一个是城市, 一个是农村, 在一起会有巨大的舆论压力和现实压力, 浓重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注定了两人的爱情不能持久。
二、主观原因————两人对待爱情的不同选择
孙少安从13 岁开始就辍学回家在黄土地上奋斗, 从小就继承了他父亲的保守, 这注定了他以后对爱情的选择。但是年少的孙少安与田润叶并没有意识到双方之间存在的问题, 只是在青梅竹马中任爱情悄然滋长。直到田润叶勇敢地向孙少安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少安赶快低头看润叶交到他手里的那封信, 才发现这不是田福军给公社领导写的那封! 他莫名其妙地把信从信封里抽出来, 看见一张纸上只写着两句话————少安哥: 我愿意一辈子和你好。咱们慢慢再说这事。润叶孙少安站在公路上, 一下子惊呆了。他扭过头来, 看见润叶已经穿过东拉河对面的石圪节街道, 消失在了供销门市部的后面。街道后边的土山上空, 一行南来的大雁正排成“人”字形, 嗷嗷地欢叫着飞向了北方……”孙少安虽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幸福冲昏了头脑, 但是马上就清醒了过来, 农民与公家的教师是不会有结果的。
孙少安继承的传统负荷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孙少安与田润叶是真心相爱的, 但是在传统的门第观念中, 孙少安与田润叶根本谈不上门当户对, 孙少安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惶恐, 最终他选择了退缩。孙少安娶了山西姑娘秀莲, 按照他的观念, 秀莲五官清秀, 身体丰满, 是庄稼人理想中的婚嫁对象, 最主要的是秀莲的娘家没有向孙少安要彩礼钱, 权衡种种, 孙少安最终选择了向现实臣服, 与秀莲结为连理。而在日后的生活过程中, 秀莲炙热的爱慢慢暖了少安的心, 成为了他的精神依托和强力后盾, 更支持着他从结婚到承包砖瓦厂, 到办村小学, 一步一步发迹起来。而正当他们的生活充满希望与幸福的时候, 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的秀莲却患了肝癌, 孙少安的爱情又一次在这里终结, 这种不能持久的幸福成为了文中最大的悲剧。
另一方面, 田润叶对于孙少安的爱并没有随着孙少安的结婚而终结, 孙少安始终占据着田润叶心中的位置, 孙少安的结婚为田润叶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甚至在家里要给她介绍对象时她都是极力反对。而现实生活同样让这个善良的女孩屈服了, 为了她二爸, 田润叶最终也是成为了政治联姻的牺牲品, 嫁给了一个不爱的男人。而本该在一起的人劳燕分飞, 却是最让人伤心的事情。
事实上作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的田润叶最终也没有得到幸福, 虽然她和李向前结了婚, 但是她却并不喜欢李向前, 尽管这个男人为她做了许多事情, 却从未有所回报。李向前的好连田润生都看得清清楚楚, 田润叶冷淡的态度让田润叶的父母都觉得有些对不起李向前。但是这些都不能改变她并不喜欢李向前的事实, 最终还是选择离开李向前去省城教书。而悲剧的结尾, 李向前酒后开车出事而双腿残废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后, 田润叶幡然醒悟, 回到李向前身边照顾起李向前来, 作者在文中描述田润叶与李向前的婚姻是在千辛万苦之后获得的幸福, 但是依笔者所见, 这一点是不符合常理的, 完全属于作者的一厢情愿。田润叶出于同情才回到李向前身边照顾起李向前来, 这并不是爱情, 只能证明田润叶的心地善良, 无法说明他们之间有了爱情。实际上田润叶的结局是最让人唏嘘的, 最终她什么都没得到, 幸福到头来还是没有眷顾她。
三、无奈的妥协思想的钳制
孙玉厚老汉沉痛地对少安说: “爸爸对不起你。爸爸一辈子没本事, 没把你的书供成, 还叫你回来劳了动。受苦不说, 你这么大了, 爸爸连个媳妇也给你娶不回来。爸爸心里像猫爪子抓一样, 死不能死, 活不能活啊! ”少安回答说: “只要财礼少, 我不挑拣人。女方不嫌咱家穷, 能和咱们一块过光景就行了。”在父亲的影响下, 最终孙少安屈服于现实, 不再想着追求田润叶那样的凤凰, 因为他高攀不起, 理想的爱情也抵挡不了现实生活的残酷, 他还是决定找个农村姑娘结合分担家里的压力, 或许这样的妥协也让孙少安痛苦不堪, 但是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虽然孙少安将自己择偶的标准降到了最低, 可是最终出现在他面前的秀莲却挺叫他满意的, 秀莲五官清秀, 身体丰满, 是庄稼人理想中的婚嫁对象, 还不用给她彩礼钱。这对于孙少安来说或许是较为能够接受的结局, 他为了了却父亲的心愿, 分担父亲的负担而低下了自己的头, 曾经理想的爱情也只能随着他和秀莲的结合而深埋在记忆之中, 成为读者的叹息。
孙少安的婚姻是向父母妥协, 因为家中的条件没办法支持孙少安追求田润叶那样的富家女。婚后的孙少安似乎将对田润叶的感情弃之脑后, 努力为了秀莲奋斗。从结婚到承包砖瓦厂, 到办村小学, 他的奋斗中没有再出现田润叶的影子, 似乎与田润叶再也不会有所相关。而田润叶的妥协则是为了自己的二爸, 因为她不想看到待自己像亲生女儿一样的二爸因为政治上的斗争而出现什么意外, 所以作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 田润叶嫁给了司机李向前。二者的妥协造成了爱情的悲剧, 但是我们也无法在这里去评判这种妥协的对错, 毕竟我们都不曾身处于当事人的角度。
四、作家的悲剧情结
( 一) 文学作品的惯例
在文学作品中, 最能够给读者以深刻的影响的永远都是悲剧。正因为如此, 《平凡的世界》才给了读者以如此深刻的影响。作为作家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以及人生经历中沉淀和感悟的结果, 路遥的小说中悲剧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平凡世界的爱情总是离不开各种现实带来的磕磕绊绊, 但是最终无论能否修成正果都能给人以深刻的影响。永恒的苦难才能凸显出短暂的美好。《平凡的世界》中寄托的是路遥“爱情乌托邦”理想, 他像我们展现了一朵朵美丽的爱情花朵, 却又在花开得最美最好的时候结束它的生命。现实的拳头瞬间让一段美好的爱情化为乌有, 其实只是为了告诉我们爱情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 而一个连生活都无法把握的人的爱情, 只能以悲剧而结束。
小说的发展路径是由作者决定的, 小说的结局反映的是作家本人对待爱情的态度以及对爱情的思考, 而对于路遥来讲, 通过爱情悲剧更能够突出城乡经济改革为整个国家带来的影响, 展示了青年男女在各种矛盾冲突中心灵的痛苦和欢乐, 有助于挖掘作品的深度。而在路遥本人的感情生活中, 其内心也是不愿意看到圆满的爱情的, 至于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 下文将进行详细的叙述。
( 二) 路遥的初恋情结
路遥也是农民出身, 从他由乡村进入城市的第一刻开始, 他就意识到了城市姑娘与乡村姑娘的不同之处, 截然不同的穿着打扮和截然不同的性格使得路遥对城市姑娘产生了朦胧的爱慕之情, 但是他却带有天生的自卑感, 这种自卑感使得他无处安放自己的爱慕, 却也将他带上了另一条路。
1969 年, 年仅20 岁的路遥担任延川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这时的他春风得意、平步青云, 而大量上山下乡的知青为路遥打开了外面的世界的大门, 让路遥重新燃起了少年时期的理想。路遥虽然平时不爱说话, 但是却愿意和知青进行交往, 而交往得愈深他愈想找到一位有知识有文化的女性作为自己的妻子, 让自己进一步了解和融入城市文明。可以说知青让路遥的思路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让路遥对于城市文明了解得更多, 让他的思想不在拘泥于那片黄土地。而后路遥与文艺宣传队演员、北京插队知青林红相恋满足了路遥的需求。
上山下乡的知青大多有返回自己家乡的愿望, 正好当时国家开始在下乡的知青中招工, 很多知青都想利用这一机会回到城市, 当时有个名额让返乡青年路遥去铜川豪号信箱当工人, 路遥将这一机会让给了当时与他热恋的知青林红。回到城市的林红与路遥只能借书信进行联系, 开始书信比较频繁, 后来林红被一个解放军下级军官热烈追求, 最终选择了与路遥分手, 还将路遥给她的定亲纪念物—一块棉花被面寄还路遥。虽然这其中有一定的曲折, 存在一些误会, 但是这次分手仍旧给了路遥不小的打击, 由此甚至影响了路遥作品的写作方式。
作品作为作家意识的体现, 作品中的主人公势必也带有作者的影子, 从路遥的作品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这一点。路遥笔下的爱情多是以美好开端的, 甚至让人们误以为会有圆满的大结局, 但是路遥对于初恋的美好回忆与初恋的背叛和抛弃形成心理落差使得他不愿意赋予作品中的主人公圆满的爱情。这种扭曲的心态不仅体现在路遥的作品中, 也体现在路遥的现实生活中。路遥后来与知青林达结合后, 将这段爱情视为一种征服, 而路遥的态度对敏感又自尊的林达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这种悲剧性的开头注定了路遥和林达的爱情将以悲剧性结尾。
路遥一生中失败的爱情经历给了路遥以莫大的打击, 无论是初恋还是婚姻, 自此路遥对于爱情就处于绝望的状态, 直至他逝世。这也注定了路遥一生中创造的所有艺术作品都没有写过圆满的爱情故事, 因为他自身的爱情就是不圆满的。一方面是心理的扭曲使得他不愿意看到别人的爱情圆满, 另一方面是他根本不知道圆满的爱情如何去书写, 所有的小说中的爱情都只能以悲剧结尾。
五、结束语
从某种意义上讲, 作者创造文学作品的目的必然是有话要讲, 并且是要借文中主人公来讲出来, 如何才能讲好, 这是非常考验作者文字功底的事情。《平凡的世界》的爱情固然让人觉得美好, 但是理想终究不会跟现实相同, 城乡之间的鸿沟不会因为爱情而消失, 这样的时代背景加之传统的婚姻观念和封建的门第观念的羁绊, 注定了所有的主角的爱情都只能够是以悲剧作为结局。另一方面, 作者自身不完美的爱情经历赋予了作品悲剧情结的囿限, 同样也是注定了作者笔下的人物爱情悲剧的结局。
摘要:《平凡的世界》是路遥于1988年完成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也是其唯一一篇长篇小说, 小说深刻刻画了黄土高坡上盛开的爱情之花, 虽然美丽却又苦涩。本文将以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爱情悲剧为对象, 分析《平凡的世界》中爱情悲剧的成因, 探讨一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到底是谁葬送了一段段本该完满的爱情。
关键词:爱情悲剧,现实身份差异,门第观念,妥协思想
参考文献
[1]肖云生.《平凡的世界》中的“门当户对”婚恋现象[J].剑南文学 (经典阅读) , 2013 (2) :49.
[2]徐芹.浅析《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的爱情悲剧[J].都市家教 (上半月) , 2012 (12) :253.
悲剧世界观 篇5
一、海明威式的硬汉的迷惘和孤独
早在十九世纪末, 克莱恩的《红色勇气勋章》就宣告了战争的浪漫主义时期的结束, 揭露了战争对个人的摧残。但随着一战的爆发, 海明威像其他的美国青年一样, 满怀着世界和平和正义的热忱投入到欧洲战场, 而残酷的战争事实证明所有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 是国家和政府用来达到他们目的的手段;战争中的个人除了妻离子散, 满身伤痛, 根本就没有他们所期待的所谓的什么荣耀、神圣的光环;战场也只不过是“芝加哥的屠宰场”。长篇小说《永别了, 武器》的主人公亨利是个美国青年, 他自愿来到意大利战场参战。在负伤期间, 他爱上了英籍女护士凯瑟琳。亨利决定脱离战争, 并和凯瑟琳逃到了中立国瑞士。在那里, 他们度过了一段幸福而宁静的生活。但不久, 凯瑟琳死于难产, 婴儿也窒息而亡。亨利一个人被孤独地留在世界上, 他悲痛欲绝, 欲哭无泪。小说在战争的背景下描写了享利和凯瑟琳的爱情, 深刻地指出了他们的幸福和爱情是被战争推向毁灭的深渊的。
海明威就是这样, 带着留在腿中的弹片和对战争伤痛的记忆回到了他的祖国。但是经过战争洗礼的年轻海明威们发现他们不能再正常的融入战后的美国社会。这在他的作品中多有体现。《太阳照常升起》写的是像海明威一样流落在法国的一群美国年轻人。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战争给他们造成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 他们非常空虚、苦恼和忧郁。他们想有所作为, 但战争使他们精神迷惘, 尔虞我诈的社会又使他们非常反感, 他们只能在沉沦中度日, 美国作家斯坦因由此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这部小说是海明威自己生活道路和世界观的真实写照。海明威和他所代表的一个文学流派因而也被人称为“迷惘的一代”。
二、冰山下隐藏的对世界的抗争
和海明威有着同样经历的当时的作家还有T.S.艾略特, 斯坦因和庞德等。艾略特以抛弃她的美国国籍加入英国国籍为反抗;庞德则在从东方文化中寻求治国方法无果的情况下, 愤激的做出了在二战时期帮助墨索里尼的意大利电台的行动。海明威与他们两个不同, 转向了对个人价值体现的追求和探索, 因为他的文章也都是以个人而非团体为主的。海明威的作品以简洁明了而含义丰富的新闻体独具一格, 然而就像他本人所说的那样, “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 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在海明威看来, 个人价值的体现在对周围人, 物, 甚至世界的控制和战胜的过程中, 所以海明威所塑造的人物大多是勇敢的斗士形象。亨利 (《永别了, 武器》) , 乔丹 (《丧钟为谁而鸣》) 是战士;杰克 (《太阳照样升起》) 是斗牛士, 就连《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圣地亚哥也是一位究竟久经海上风浪的老渔人。他们都在奋斗, 都在抗争着命运。但海明威把他的硬汉们推到了孤独的一面时, 也无形中为他们树立众多的敌人。在他们眼里, 敌人是用来打败的, 斗牛是用来杀死的, 女人是用来征服的, 世界用来控制的, 就连死亡都是他们用来体现他们勇敢和勇气的工具。
当个人与世界对抗的时候, 也就注定了个人的悲剧结果。所以乔丹炸了桥后断了腿, 只有躺在那里等待敌人的来临;杰克尽管有着斗牛胜利的光辉, 却要受性无能的折磨;亨利也只有在失去了之后才意识到他对凯瑟琳的爱。
三、海明威老年时期对世界和死亡的思考
海明威对美国的对着来说是一面旗帜, 为美国的青年指引着奋斗的方向;海明威是一棵树, 在这颗大树下, 美国的青年得以憧憬他们美好的未来。海明威也以此为自豪, 并以“老父亲”自居。然而他也在开始思考老年人怎样奋斗以对抗世界的不公平来体现自己价值了。像坎特维尔上校 (《过河入林》) 那样沉浸于对过去事物的留恋和回忆中?这让他的读者们不满, 当然他自己也不会容忍就这样平淡的度过老年的余生。直到他听说了古巴老渔人的故事, 他才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要像《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那样, 尽管我没有了力气, 但我还有经验;尽管你能打败我, 但你摧毁不了我。
死亡也一直是海明威写作和思考的主题之一。《印第安营地》中就不乏对死亡的描写和思考:从印第安人不堪忍受妻子剖腹产子的痛苦而选择了自杀到拳击手坐等暗杀者得来临;从尼克对死亡的恐惧到老人圣地亚哥面对死亡时的抗争和无畏, 这都是海明威对死亡的态度的转变。这也是为什么“我父亲是自杀的, 我年轻的时候, 还以为他是个懦夫, 但是后来我也学会了正视死亡。死自有一种美, 一种安静, 一种不会使我惧怕的变形。”
四、结论
海明威就像他笔下塑造的硬汉们一样, 无时无刻不在战斗, 也在无时无刻的享受胜利和光辉。他和他们所对抗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敌人, 还包括他们假想出来的敌人:女人, 斗牛, 甚至整个世界。而他们是孤独的个人, 没有人能是他们的朋友, 这就注定了他们悲剧结局的必然。老年时期, 不可避免的死亡也成了海明威必须面对的事实, 所以借圣地亚哥之口他喊出了“你可以把我打败, 但你不能把我摧毁”的壮丽语言。
悲剧世界观 篇6
路遥是以现实主义作家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关于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曾说过:“看上去是魔幻的东西, 实际上不过是拉丁美洲现实的特征。我们每走一步都会遇到其他文化的读者认为是神奇的事物, 而对我们来说却是每天的现实。但是我认为, 这不仅是我们的现实, 而且也是我们的观念和我们自己的文化。”[1]
作者笔下的晓霞是现代女性的典型代表, 她出身于高级干部家庭, 是在一个宽松和民主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 全然没有一些官宦子弟的不良习惯, 她从小爱读书, 善思考, 对事物有超出年龄的不凡见解和独立的分析与判断能力。长大后她逐渐养成了豪爽、洒脱的男孩子性格。由于她生活在城市, 受现代教育, 从而具有明显区别于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意识和比较开放的心态。在她的身上负载着时代的气息, 焕发着新时期的激情, 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她和少平的爱情, 更是温暖了很多读者寂寞的爱情之梦。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 “没有爱情, 人的生活就不堪设想, 爱情啊!它使荒芜变为繁荣, 平庸变为伟大;使死去的复活, 活着的闪闪发光。”[2]它使我们平凡的生活变得不平凡起来, 真正的爱情, 亦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界。
虽然一个是省报记者, 另一个只是黑暗煤层底下的挖煤工, 可是如果你几年来一直注视着他们由少年的友谊发展至这真挚热切的爱情, 难道还怀疑能有什么距离能够横亘在这样两个心怀广阔的人心中吗?一切有一种顺理成章的美, 不顺理成章的, 只能是这滚滚尘世中庸人自扰的成见。那些成见如固执坚硬的南极冰层, 很多时候甚至也要让少平望而却步, 幸好, 他不是哥哥少安, 他一直在往前走。
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文化素养、语言爱好和意向志趣, 能心有灵犀相互沟通。所以他们的交往逾越了竖在他们自身地位的这一座巨大的屏障, 他们对于人生有着共同的感受与理解, 对于事业都有一种献身的热情, 他们热爱文学, 在读同一部作品时, 往往发生情感的共振。少平是田晓霞心中的男子汉, 他们在爱情生活中不断得从对方身上吸取新的思想、知识、经验和力量, 充实与提高自身。田晓霞在日记中写道“我放纵我的天性, 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造的力量。我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骄傲。是的, 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 而应该是利他的, 是心甘情愿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 是溶合在一起———完全溶合在一起的共同斗争”[3]。他们破除陈旧的爱情观念, 以最纯真的感情演绎并推动着现代意识的发展, 追求的是心有灵犀, 平等的人格及自我尊严, 他们的爱情是一种既给予又获取并在给予与获取的征途上实现自身、肯定自身、持证自身价值的共享状态。
这是一种真爱, 是心灵的相通与交汇, 是情感的依恋。但是, 对一部文学作品来说, 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和艺术本身并不是矛盾的, 更不应该是背反的, 反而应该是协调统一的, 是相辅相成的。小说虽然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但“高”得太多便会脱离现实。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社会地位上的差距让他们的爱情变得虚幻莫测。
虽然他们爱得很执着, 彼此也有坚实的情感基础, 但是他们在感情世界中刻意地回避了许多现实层面的问题, 如田福军在晓霞牺牲后才知道女儿的这份感情, 在此之前晓霞居然没有向她的父亲透露一点!这一切都表明了田晓霞所处的文化圈内尚不知道她与一名煤矿工人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爱情还仅仅停留在精神的层面, 他们很清楚, 要想达到最后的结合, 他们要注定超越现实的很多东西:晓霞要超越世俗的观念、地位、物质利益的羁绊。而少平则要超越自己观念中的自卑以及两人在现实中的鸿沟。他们的爱, 幸福、甜蜜, 却包含着深深的矛盾和痛苦。尽管晓霞爱得无比坚定、执着, 尽管我们都最真诚、迫切地祈盼他们永远幸福, 但理想的终点是现实, 现实是无情的, 任何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 都会鲜明地洞悉他们无法结合的最终结局, 他们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一旦面临婚姻就会遭遇“门当户对”这一社会规则, 他们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 试想一下, 如果田晓霞不死, 情节一如既往地发展下去, 他们或许会破除世俗的偏见, 与少平结合, 然而婚后的生活呢?会使婚姻缺乏现实生活的依据而显得虚空, 文中已经多次暗示到孙少平心系煤矿, 不会往其它地方调, 而田晓霞也有自己的事业, 她是记者, 以她的才华、热情, 不可能一辈子屈居在一个煤矿里。要想婚姻幸福美满, 至少得有一个人作出牺牲。但我相信, 无论哪个人做出了牺牲, 彼此都是遗憾的。
另外, 依照晓霞的个性, 在面对她与少平之间悬殊的地位, 她是不可能半途抛下少平去寻找“门当户对”的新的幸福, 更不可能委曲求全接受高朗这个高干子弟的求婚, 否则晓霞的完美形象就会在我们的心中大打折扣, 她将丧失其自身的光彩。我们谁都不忍看到这样完美的晓霞最终落入世俗必然的命运之中。所以, 作家忍痛割爱, 悲痛地安排了她的殉职, 这样一个承载作家和读者审美理想的人物, 路遥含泪安排她的悲剧, 我想正是作者对她的"不忍心"才让她死去的, 这种"不忍心"也正是作家忠实于现实的理性表现, 或许这样死去就能让这样勇敢、善良、纯洁、美丽的晓霞永远定格在作者以及我们读者的心中, 从而使她善良崇高的品质和她传奇浪漫的爱情扩大, 闪耀出悲壮凄惨的美!可以说, 正因为晓霞和少平的爱情是纯粹的, 所以那份爱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便也是极度不现实的;正因为是美好的, 所以当晓霞死了以后, 那种悲剧的力量才是震撼人心的。晓霞的死成就了全书写情的一个高峰, 从而也将整部作品推向了一个艺术的高峰。
不是他们爱得不真、不深, 也不是他们太世俗, 而是现实生活的逻辑性注定他们难以结合。生活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爱情, 应该真正建立在现实生活坚实的基础上, 否则, 它就是在活生生的生活之树上盛开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摘要:在路遥的作品中, 田晓霞身上闪烁着母性美的光芒, 不仅让作者的梦想在现实的社会中插上翱翔的翅膀, 更让我们感受到一颗流溢着真情的心灵的震颤和激动。这种形象可以理解为是作者本人的“情节”和“白日梦”的投射。笔者将从现实主义、理想主义两个方面来论述这一形象, 由此说明小说在对这个女性形象的描绘中体现着作者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对理想女性、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关键词:平凡世界,现实主义,理想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尔克斯.多数[C].第24页.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2
[2]路遥.平凡的世界[M].第9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