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色彩(共8篇)
悲剧色彩 篇1
“这是真的。”
故事的开篇是这几个字。我仍看不出这几个字的用意。“这是真的”, 只是让人觉得信不信并不是靠简单的四个字, 或者再多一点, 也是不足四百个字, 再或者就算是张爱玲写下的这篇小短文。在我看来, 文字是一种工具, 但文章, 尤其是散文绝不是一种工具。因此, 它不带任何强制性色彩。它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坚守文章字句的绝对真实性。想单凭一篇文章就让所有人信服是件概率不大的事。而当概率太小时, 那就是不可能事件。张爱玲是一代才女, 她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在我看来, 那四个字只是想营造文章背后的一种心理认同感。如同, 这个故事实在太平凡又太频繁。甚至若是用五百字的文章来表达都显得太过累赘。
说到这里, 不得不提一下, 我是一个不怎么喜欢把一个作家的生平和生活环境太多加入文章理解中的。文字本身就带太多主观色彩, 尽管或多或少的会有作者的生活印迹, 但经过语言雕刻后, 真实性又打了一定折扣。再回到这篇文章, 本来对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就存在有较大的争议, 在这里就不作深究, 毕竟那是历史学家的事。那是一个小村庄的小康之家的生得美的小姑娘。生得有多美, 无从考证, 只知道有许多人来做媒, 只知道当说媒的一个个被拒绝后还有下一个, 再下一个。生得美就是有这样的资本。当然, 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这是一个小康之家。这个家就又有了另一种资本, 不会因为贫寒草率答应一桩婚事, 更不会将女孩卖到一个不知名的地方, 自然, 拒绝一些不那么好的婚事也不在话下。那是一个小康之家, 这是先决条件。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 在一个春天的晚上立在后门口, 手扶着桃树。很难想出这是怎样一幅画面。很清楚的是这幅画面重点不是桃树, 重点不是后门口, 重点是那个小女孩。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 脸上的表情却无从知道。在我看来, 画面上想怎样表现小女孩仅仅要的是她那张脸。何样的眼神, 何样的心情。这一部分绝不是留白。她倚在后门口, 前门太过于招摇, 还是站在后门口, 免得被太多人看见。她的心情该是或多或少有点忧伤, 再加一点甜蜜, 再加一点紧张。十五六岁一直是个甜蜜而忧伤的季节。对门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 可是从来没打过招呼。她甜蜜忧伤的原因大概也出于此吧, 要不干吗不沿着小路走一走, 初春的夜晚始终是一美丽的时刻。她选择的是静静的手扶桃树, 站在后门口。对门的他是一个年轻人。并没有说他是一个小男孩, 或者一个男子。小男孩太过于调皮, 不会矜持地对着她不说一个字。而男子则更应该是直接找人说媒去。很可惜, 他不是小男孩, 也不是一名男子。他也就只有悄悄地看一看, 然后想一想, 然后悄然离开。而现在, 他终于走了过来, 离得不远, 站定, 轻轻说了一句, “噢, 你也在这里吗”。你也在这里吗?像练习了很多遍, 像很早之前的熟识, 像在一场太过偶然的邂逅。也许当时他们心中大概不是这样想的。那样的社会, 容不得他们太多言语, 太多自作主张。她没有说什么, 没敢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 各自走开了。第一次, 以及最后一次就这样结束了。实际上至少在她心里, 她明白,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一切不会太快结束。至于他, 那个年轻人, 也许是带着一点开心, 并且一点遗憾。可怜生在那个年代, 连多说几句话也忌讳。
后来她被拐卖了。到了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可惜她长得美丽, 可惜她拒绝了所有的提亲。当一件事从资本变成另一件事的起因时, 是一件遗憾的事。并且她心里还怀想着那春夜的桃树。所有的人都太穷了, 那个太混乱的年代, 社会伦理道德悄悄被一部分人搁浅。而另一部分人则充分充当了“麻木不仁”的角色。在这另一部分人中一部分人和女孩一样, 被人欺。而这样社会里的她却可怜没有人为她的“失踪”日夜奔波寻找。父母的思念也罢, 社会太穷, 那个小康之家经不起大笔投资的找那么个大姑娘。最多无非就打发几个人到镇上去打听下, 时间一长, 也就不了了之了。谁都清楚那样混乱的社会就算投再多人力物力也不会有什么太实质性的结果。大概就说些被卖到偏僻地方罢, 这样还不是白花费一番, 反倒还便宜了一些靠嘴吃饭的人。实质上女孩被卖后对她父母是一场莫大的悲剧。暂且不从感情因素讨论, 感情始终充斥太主观因素。这里单从收益来看, 父母养了那么久无非就等着某天收了聘礼, 然后找个良辰吉日把姑娘嫁出去罢。而如今, 十五六年供养的回报就这样夭折, 满心想挑个送好聘礼的好人家也这样落空。太冤枉, 那个社会养活个大姑娘不容易。往日想的凭姑爷飞黄腾达的梦就这样碎了。唯一值得欣慰一点的是大姑娘走了, 省了一份口粮钱。再说那个大姑娘, 天天被凌辱就够了, 在一个太陌生的地方, 情感上的东西倒不是太大问题, 但问题就出在资质太过出众, 被反复倒卖。这是往好里想, 往坏的说, 因为买家的什么欠债, 滥赌, 被抵押到别人家也不太意外, 她也习惯了被卖来卖去, 习惯了逆来顺受。可她心里仍旧装着那棵桃树, 还有那个年轻人。她一次次设想过逃跑计划, 有些中途失败, 有些则过早夭折。她是坚强的, 不过我是找不出太多她坚强的理由。她历经坎坷, 在她的生命中始终还有个支撑点, 老了的时候她仍然记得那个年轻人。记忆是美好的, 特别是当她回忆年轻的时候, 她没有提父母, 朋友, 她只提到他。当时她满脸洋溢着幸福, 呵, 那是初恋, 纯澈的记忆。爱, 没有来得早一步, 也没有来得迟一步, 刚好在十五六岁的某个春夜到来。
“噢, 你也在这里。”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 没有早一步, 也没有晚一步, 刚巧遇上了。那是生命的同步性, 而爱, 而生命的同步性无法反驳社会的无序性。他们相遇了, 他们爱了, 他们除了在生命中留下一些符号又能怎样?生活不允许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口, 那个社会容不得他们自由作选择。女孩始终是要被卖的, 长得漂亮只是增加了被卖出的价钱罢了。而就算十五六岁时她没有遇上他, 她在老了后仍然会提起一个年轻人, 唯一不同的是, 提起的那个年轻人不是他而已。她始终是不可能提起他的父母的, 她有太多姊妹, 父母要把爱同时分给很多人, 她得到的爱从来达不到小康水平。值得讽刺的是她生活在一个小康之家却无法小康, 也只能从对门那个年轻人那里得到一分怜惜, 勉强算爱过吧。
这个故事与爱情无关。年轻人的出现仅是个随机事件。这个故事里没有爱。没有亲人的爱, 没有陌生人的爱, 更没有社会的爱。“爱”无非是以爱之名写三个人的悲剧。女孩被当做等价交换的商品, 得不到关爱, 并且始终在怀想她误会成的爱。女孩的父母十五六年的花费在不经意间就被别人抢去了, 反落得些闲话“得, 你看那家, 养着姑娘死活不嫁, 现在好, 被卖了吧, 狗屎扶不上墙, 该当的”。至于第三个悲情者则是那些将女孩和金钱交易的双方, 谁知道卖者拿到女孩换得的钱后, 手有没有颤抖, 他们也有家人, 也有母亲, 妻子;而买者, 无法求得一份真正的爱情, 只能用一叠皱巴巴的钱换一躯体, 他们仍旧是寂寞, 谁都无法了解他们有没有在黑夜里牵着女孩的手默默掉眼泪。当买者和卖者熟练进行物物交易时, 爱变得分毫不值。
爱, 不应该是悲剧, 但这里的爱绝不是喜剧。无论生活怎样变化, 当时的社会就注定了太多人都幸福不起来。太多的人都变得麻木不仁。若是能以“爱”为警钟, 敲醒那些太习惯在黑夜沉沦、沉睡或者沉醉的人, 否则, 谁都会变成那个小女孩。人最悲惨的事是发现不了自己的可悲之处。而时间定格在张爱玲写作时期, 那些同时代的人的可悲之处也许正在于并没有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可悲的时代, 而那个时代明明是可以由他们的力量得到幸福的样子, 他们偏偏却沏一杯茶, 笑看别人的悲剧。时间就算早一步, 或者晚一步, 事情也还是会发生, 只是换了一个人, 他说:“噢, 你也在这里。”
摘要:短篇散文诗《爱》创作于1944年, 原刊于1944年《杂志》月刊第13卷第1期, 作者张爱玲。《爱》描绘了春天傍晚发生的一场初恋, 表面上是一场爱, 实则写了三类人不同的悲剧。表面上是爱, 实际却是爱的缺失于畸形的社会关系。短短的三百多字的文章把整个社会的悲情面貌表现无遗, 可谓小而精。
关键词:张爱玲,爱,悲剧
参考文献
[1]张爱玲流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06版
[2]马雯浮华的美丽绝世的悲哀——浅析张爱玲的悲剧意识[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3) 。
[3]王燕, 董学武.论张爱玲小说苍凉的生成机制和现代性含蕴[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2) 。
[4]顾颖.困境中的挣扎——张爱玲小说的女性视角与后现代意蕴[D].华侨大学, 2002.
[5]张玉秀.爱情与亲情的消解——张爱玲作品“苍凉”意蕴的集中体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 (03) 。
[6]陈瑶.论新时期的女性文学[D].华中师范大学, 2001。
悲剧色彩 篇2
一、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
(一)张爱玲一生的悲剧遭„„„„„„„„„„„„„„„„„„„
(二)张爱玲的悲剧作品与其遭遇的联系„„„„„„„„„„„„„
二、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婚姻与恋情„„„„„„„„„„„„„„„„
(一)因经济原因带来的悲剧„„„„„„„„„„„„„„„„„„
(二)为恋爱而恋爱、为结婚而结婚的悲剧婚姻„„„„„„„„„„
(三)勉强结婚、敷衍婚姻所形成的悲剧婚姻„„„„„„„„„„„„
三、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人物„„„„„„„„„„„„„„„„„„„„„„
(一)无意识的导致自己悲剧人生的人物„„„„„„„„„„„„„„„
(二)无法控制自己而酿成自己悲剧人生的悲剧人物„„„„„„„„„„
(三)为金钱造成自己悲剧一生的悲剧人物„„„„„„„„„„„„„„
论张爱玲小说中悲剧色彩
摘要:张爱玲是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才女,不平凡的没落贵族家世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使她过早地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大悲,喧闹与孤寂,这样构成了她小说悲剧色彩的基调。她的小说主题上弥漫着悲剧色彩,而且悲剧的主要题材在恋情和婚姻上,她们一个个都在为金钱、情欲而挣扎着,妄图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达到自己的目的,可是失去了理智而被欲望所控制。同时他们经受着当时社会和世俗的约束,每一个悲剧人物都有着相同或不同的原因,每一个悲剧故事都让人深省。
关键词:
悲剧、悲剧婚姻、悲剧人物、爱情婚姻
喜欢上看张爱玲的小说,主要是因为对于她的好奇。我对于一位如此充满的才情的女子却孤身死于美国的一个公寓里充满着好奇;我对于一个为了爱情勇于爱上大汉奸胡兰成并全身心付出的女子感到好奇;我对于一个明明身世显赫却遭受苦难的女子感到好奇;我对于这个用自己的才华立足上海文坛,且成为上海文坛一颗璀璨夺目的星星的女子感到好奇、、、、、、我对她有一系列的好奇,并充满着敬佩与崇拜,这样的好奇、敬佩、崇拜促使我去寻找、去看、去品、甚至爱上她的作品。我认真读了她的作品,竟发现她的文字有一种冷漠、傲然、惨淡和苍凉,可感可触,彻底而坚决。她如同在云端里看厮杀,冷漠地静观俗世的故事,用敏锐而又冷酷的笔触描写生活的真实。她笔下的不少人物陷在生活的泥潭里不能自拔,而正是反映着真实的生活。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甚至几乎病态,在其笔下一览无遗,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悲剧色彩。纵观她的小说,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是《金锁记》、《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香炉》、《沉香屑第二香炉》、《红玫瑰与白玫瑰》等。我们细读张爱玲的文字,不仅其写作风格独特而且更有一种能触摸到你心灵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总是悲凉的,那一句句冷冷的文字,刺痛人的心,她描写着真实而残酷的生活,充满着悲剧的色彩,本人做以下几方面剖析:
一、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
(一)张爱玲一生悲剧的遭遇
她的小说里充满着浓厚的悲剧色彩这与她的身世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她出生于身世显赫的家族却有着并不幸福的童年,甚至是悲惨可怜的。父母离婚,父亲又一度扬言要杀死她,而她逃出父亲的家去母亲那里,母亲不久就又去了英国,她本来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赶上了太平洋战争,只得去读香港大学,要毕业了,香港又沦陷,只得回到上海来。不仅如此,她与胡兰成的婚姻也是一个大的不幸,给这个为了爱情而努力付出与包容的女人一个沉重的打击,她本是个骄傲的有才华的女子,可是爱情的枯萎让她的才气也枯萎了。在文坛中赫赫有名的她,却因为和胡兰成的失败婚姻,最后只得远走他乡。这一系列的遭遇都是导致她的作品充满悲观主要原因。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内省、孤傲以及都市人的优越感与孤独感交织起来形成她对时代“荒凉”特色的特殊心理感受。张爱玲在塑造小说人物形象时无意识地迎合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主人公的美学理论。这与她的身世密不可分的,张爱玲出生于上海一个封建化和西洋化畸形交织的家庭。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张爱玲过早的成熟,并形成了她怪异顽强的性格和自立于世的人生态度。这对其创作心态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由于她悲凉的家庭经历和特定的生活环境,所以至使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
(二)张爱玲的悲剧作品与其遭遇的联系 张爱玲曾有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睡袍,里面爬满了虱子。”①这句话不仅是她身世的写照,也反映到了她文学作品当中来。她本应该是过着富裕的生活,却在那华丽的外表下受尽了苦难,在她的小说中的主角都有着华丽的外表,他们在外有着好的名声,是没落大家族的大小姐,是大家族里的
姨太太们,但是他们的内心却是痛苦的,因为经受着世俗的约束,他们的情感得不到正常的表达与追求,最后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惫,甚至自己的人格收到扭曲。《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为了金钱,甘愿嫁给一个残废男子。她表面上是富贵人家的姨太太,可是她正常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精神上也变成了残废。她像每个女人一样渴望被爱,渴望去爱一个人,可是她嫁的是一个残废的人,根本就没办法爱她,她也办法去爱上他,于是她的爱一直在心中压抑着。在当时的那个社会中,一个女人嫁给什么样的人,对与她在整个家族中的低位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她嫁的是一个残废的人,自然在整个家族中是说不上话的人,她在整个家族中的低位也不高,也时常受委屈了。也正是这样的压抑和所受的委屈让她把钱看得越来越重要了,也使她一生都为“金钱”而奋斗,沉重的黄金枷锁压得她心理畸形,这种心理的畸形不仅影响着她自己,而且还影响她的儿女们的终身幸福大事,她怂恿自己的儿女抽鸦片,导致她的女儿到该结婚找对象的年龄时还没有找到对象,好不容易找到个中意的人,刚好那人也中意她女儿,但是她却在自己女儿喜欢的人面前说自己的女儿抽鸦片,最后连她女儿最后一点希望都给破灭了。她因为在性爱方面没有得到满足,她充满着好奇,她怂恿自己的儿子说出他和他妻子的私事,最后导致他妻子受不了而自杀了,儿子的幸福也给毁灭了。她为了这份财产,牺牲了自己的幸福、青春、,甚至牺牲掉了自己儿女的幸福,所以她容不得任何人染指她的财产,她认为她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她用她自己的青春、爱情、欲望等辛辛苦苦熬出来的,她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应得的,这一切都是在她付出之后才拥有的,在姜家她受尽了欺负,婆婆、丈夫死了后她终于扬眉吐气了。在《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佟振保,在朋友眼里他是一个事业成功、提拔兄弟、办事认真、热心待友、侍奉母亲的形象,“他做人做得十分兴头”,“整个地是这样一个最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②他表面看上去是如此风光的人,他爱上了两个姑娘,一个他认为疯疯癫癫的,但在外国是很普通的,他觉得移植到中国来太麻烦了。另一个是他朋友的妻子红玫瑰娇磊,可是当娇磊决定离婚和他在一起时,他害怕了,害怕自己身败名裂,害怕自己先前努力建造起来好的名声全没了,于是当娇磊告诉他她已与她丈夫说明了情况后,他感觉眼前的房子像是一列轰隆隆的火车一样向他驶来,最后他还是决定放弃了娇磊。看来佟振保也并不是表面那么的风光,他受世俗的约束,他能有的也只能是表面上别人认为的风光,其实他内心一点都不风光,遇到自己想爱的、喜欢的都没有那种勇气去追求,他的“风光”也只能是生活在别人的眼里。最后他娶了白玫瑰烟鹂结了婚,过着无聊的日子,最后宿娼、打老婆。或许当他的生活在朋友父母眼里都还是风光无限的吧,可是有谁知道?其实他的内心已经在腐烂,一个个虱子正在疯狂的生长着,正如文章最后说的他仍然带着“好人”的假面具生活着。联系在哪?
二、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婚姻与恋情。
在张爱玲的小说作品中婚姻和恋情是经常出现的话题,而且通过婚姻和恋情所反应出来的问题往往能给你带来大量的思索的空间,给人一种心灵上的震撼,其中她那种孤傲、冷漠的性格在刻画婚姻和恋情的时候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她的小说作品中里面出现了许多婚姻的悲剧,里面不仅有因为外界的原因和妇女出于经济目的而委身于自己所不爱的男子的婚姻,还有一些为了恋爱而恋爱的恋情和为了结婚而结婚的婚姻,甚至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名誉而很随便的应付着自己的婚姻,娶了自己不喜欢的女子却把表明功夫做足了。
(一)因经济给婚姻带来的悲剧
《倾城之恋》写的是双方经济状况的巨大差异如何给本应甜蜜的恋爱带来苦涩。富商范柳原因为有钱有闲而寻欢作乐惯了,不愿受婚姻的束缚。他喜欢穷遗老的女儿白流苏却只想让她作自己的情妇,而白流苏当时却是想嫁给她,希望能保障自己接下来的日子,从她娘家脱离出来。白流苏的境况却是显得比较危急,她缺乏自立的能力,与前夫离婚后一直居住在的娘家也是日渐衰弱了,她离婚时带来的钱财早已被用完了,所以现在她在娘家已经没有办法在立足了,她现在已经成为娘家的一个累赘了。而且现在的她也快30了,她得抓紧时间,抓住那青春的尾巴,希望能嫁给好人家能保障自己的下半生,从而能从娘家搬出来。于是为了长久地抓住他也曾努力争取与他结婚,但终因缺乏自立能力,没有坚强的后盾,那种努力争取也变得苍白无力,娘家又无法再待下去而屈从了他。后来白流苏侥幸与范柳原结了婚,但作者认为那是偶然因素带来的“圆满的收场”,是“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结局是圆满的,可是作品给人的基本感受是:双方经济状况的巨大差异杀尽了这场恋爱的风景,将这杯爱情的甜水冲淡得近乎无味。她们本是爱着对方的,本来能有一场甜蜜的爱情,可是一个怕对方并没有真正的爱上自己,一个渴望从对方得到接下来日子的保障,他们内心互相较量着,把原本可以清纯简单的爱情变得像是一场心理上的较量。
(二)为恋爱而恋爱、为结婚而结婚的婚姻的悲剧婚姻
在张爱玲作品中婚姻的悲剧还有一些为了恋爱而恋爱,为了结婚而结婚。当恋爱结婚成为一种人生程式时,许多年轻人会像完成例行的公事那样,在没有遇到真正意中人之前就匆匆然、昏昏然地踏上这一关系终身幸福与否的人生征程。《年青的时候》描写的就是这种现象。仅仅一次误会就引起了潘汝良的恋爱兴趣,他对于沁西亚“说不上喜欢不喜欢”,为了恋爱他竭力避免注意她的缺点,而“单拣她身上较诗意的部分去注意,去回味”,他是为了恋爱而恋爱。沁西亚是住在上海的俄国姑娘。在上海她难以找到中意的男朋友,便找了一个并不怎么喜欢她,她也并不怎么喜欢的俄国人结婚了。她是为了结婚而结婚。两个主人公都是因为到了要结婚,谈恋爱了,而把自己遇到的对象努力往自己看准的目标去拖,其实他们只是自己很主观的把自己所遇到的往自己所想的目标去,仿佛只是为了努力完成一件事情、一件任务一样,根本没有很客观的分析自己眼前出现的这个人是不是自己所爱的,所希望嫁的,他们所恋的、嫁的都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个人,并不是眼前在自己身边的这个人,所以最后两个人结婚后睡在一起才觉得满是空虚,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婚姻,这正是这个悲剧婚姻的开始。《十八春》中所写的沈世钧和石翠芝的婚恋亦属此类。两人本来都另有所爱,遭到挫折后就耐不住寂寞,冒失地走到了一起。结婚的当晚才同时猛然醒悟:两人互不喜欢,感觉他们这时犹如两个闯了祸的小孩一样茫然无主。他们的婚姻都是迷茫的,充满着悲剧的,她们为了恋爱,为了结婚,而强迫自己去喜欢自己不喜欢的,去爱自己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可爱的,最后才发现自己内心的空虚和迷茫。
(三)勉强结婚、敷衍婚姻所形成的悲剧婚姻
比为恋爱而恋爱、为结婚而结婚后果更不堪设想的是一种带恨勉强成婚的婚姻现象。《十八春》中顾曼桢与祝鸿才的婚姻就属这种。曼桢被品质恶劣的姐夫祝鸿才强奸了,并生了一个儿子。曼桢恨透了鸿才,但在姐姐去世后为了照顾留在祝家的儿子就勉强嫁给了鸿才。她每天和自己恨的人同床共枕,心理是多么的难受和委屈,但是她为了照顾儿子却只能忍着,可是她每天那么痛苦却并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儿子,而且这样只能给两人和孩子带来更多的痛苦。不久,他们只
好离婚了。他们的婚姻都是迷茫的,婚姻本是幸福的,是另一段人生的开始,可是她们并没有享受过婚姻带来的幸福,而是在婚姻里面受尽了煎熬、委屈,这样的婚姻是充满着悲剧的。她为了恋爱,为了结婚,而强迫自己去喜欢自己不喜欢的,去爱自己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可爱的,甚至是自己所恨的,本以为这样能给自己的儿子带来一些幸福,没想到而是把自己的幸福推入了悬崖的边缘,三个人都是痛苦的生活着。
人生有许多需求值得尊重,有许多利益值得维护。它们有时会与爱情发生矛盾、冲突。如果为了崇高的理想、伟大的事业不得已而牺牲爱情,是无可非议的,甚至值得赞扬,但如果只是为了维护个人的名誉、地位而放弃爱情追求或者敷衍无爱的婚姻则是可悲的。《鸿鸾禧》里的娄先生也是个极能干的人,在工作中很会应酬敷衍,但是他在爱情婚姻这样的大事情上也取敷衍态度。他聘请媒婆娶了一个愚笨的女人,他虽然对不满意,却仍然与她生了四个孩子,三十年来也一直谦让着她。而他这样做不是为了当一个好丈夫,仅仅是为了博得好名声。这一点连他愚笨的妻子也明白:“若是旁边关心的人都死绝了,左邻右舍空空的单剩下她和她丈夫,她丈夫也不会再理她了;做一个尽责的丈夫给谁看呢?”好名声是博得了,但如此敷衍人生导致了如此悲剧、只有表面的婚姻又给他留下多少心理缺憾呢?他不仅给自己带来了痛苦,同时也给他的妻子带来了多少悲伤与忧愁。
在当时的那个社会中,女子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没有生存能力和生活的能力,她们都依靠能嫁一个好人家来保障自己的接下来的人生。同时她们的很多行为都受着整个社会的约束,她们是被男性、社会牢牢的套住的一群人,有些甚至把结婚当成一种生存的手段。同时男性他们虽然有着许多权利,可是他们也要受着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约束,甚至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娶个老婆是为了完成人生必要的一个程序,并且是一个对他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的程序,而并没有考虑到自己本身真正的需要而随意迁就和结婚,这样就导致了一系列的悲剧婚姻了。无论是妇女出于经济的目的而委身于所不爱的男子和为恋爱而恋爱、为结婚而结婚,还是带恨勉强成婚,也无论是视性爱如游戏,还是为了地位名声放弃爱情追求或者敷衍迁就无爱婚姻,这样的婚姻都是充满着悲剧的婚姻,因为婚姻和爱情本来是美好的,是幸福生活的开始,而在他们这里却成了痛苦生活的开始,他们自己身心受尽了折磨,最后也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局。而且它们都是与尊重人类的爱情生活需要,视两性互爱为两性结合的基础的精神背道而驰的,这必然是悲剧的。
三、张爱玲小说中主人公悲剧人物。
(一)无意识的导致自己悲剧人生的人物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许多主人公的悲剧是因为他(她)们无意识或是没有意识的地放了错误而导致的。张爱玲通过一些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现实的错觉而导致的悲剧,这是来自一种看事不明的人类弱点。如《沉香屑第一香炉》中的葛薇龙,本来是破落的家庭里的小姐,因为想读书,被迫投靠一个给阔人做姨太太、以勾引男人为能事的姑妈,薇龙明明知道环境不好,可是她还是天真的以为只要她自己行的端正,就不怕姨妈不以礼相待,外头人说了闲话,她也觉得只要自己认真念自己的书就好,随别人去说。可是三个月的功夫,她就已经迷上了这里,她已经习惯了这里,甚至已经爱上了这里的生活,她慢慢的变了,变成她
姑妈引诱其他男人的诱饵。她有过追求过新的生活,比如拒绝司徒协的馈赠以及企图离开梁宅,但是她不幸地爱上了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乔其,情欲使她盲目,失去了人生的信条她只有低头认输了,最后她明知道乔其会不忠却还是选择嫁给了他,陷入了人生的深渊。最后葛薇龙由一个单纯、自信、希望保持自己人格完整的少女到幻想的贬值、自信的破灭终至人格的丧失,这个过程是对她先前抱有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幻想的有力讽刺,在她姑妈这里,她有人追求着,有着华丽的外表,她享受着这一切,可是她的心却在华丽的外表下已变得越来越不单纯,这是一个在环境的影响下而迷失自己、放纵自己的悲剧故事。在《沉香屑第二香炉》中的罗杰·安白登,开着汽车,春分得意的,他深信头绝对不会出乱子,他有一种安全感,其实他已经危机四伏,充满了不安了。他新婚的妻子愫细把正常的夫妻生活视为禽兽的行为,在新婚之夜竟然离家出走了,结果闹得满城风雨。这么个情况下,罗杰突然觉得一阵阵的恐惧冲他而来,他先前所有的安全感现在全变成了恐惧感,最后他在恐惧中结束了他的一生„
(二)无法控制自己而酿成自己悲剧人生的人物
同时还有一些是自己明明知道自己行为时错误的,可还是无法自拔的坚持下去,最后导致了主人公自己的悲剧人生。在张爱玲小说中最典型的如《心经》中的许小寒,她那种变态的恋父情结,对母亲的嫉妒、排斥,对女孩儿时代的留恋等等,不仅使她自己过着痛苦的生活,还让整个家族难以得到安宁。她明明知道自己的真爱是违背伦理道德的,但她因为恋着自己的父亲而一遍一遍扼杀掉健康的爱情。在其中有她对父亲的一番发自内心的“表白”:“我是一生一世不打算离开你的。有一天我老了,人家都要说:她为什么不结婚?她根本没有过结婚的机会!没有人爱过她!谁都这样想--也许你也会这样想。我不能不防到这一天,所以我要你记得这一切。”③父亲最终和一个与许小寒长的十分相像的女学生同居,从而摧毁了小寒的打算,她哆嗦着感到她自己已经“管不得自己了”。《色,戒》中的作为学校剧团当家花旦的王佳芝,宁愿牺牲自己的贞操去勾引汉奸易先生,但在执行刺杀易先生行动的紧要关头,忽然觉得有点爱上了眼前她要谋杀的这个人,并且把易先生对自己的玩弄当成了真爱。这一发现令她“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她放走了易先生,关键时刻救了易先生。就在当天,逃脱了性命的易先生下令一网打尽了佳芝他们一伙人,并且统统枪毙。就因为她当时一时的突然发现,不仅任务没有完成失去了自己贞操,而且还陪上了自己的生命以及整个团队的生命。佳芝的悲剧的根源是她的虚荣心,是她的自恋的幻想,无论在台上还是在台下,她都需要一种“顾盼间光彩照人”的感觉,她之所以甘心牺牲自己去设美人计,有一半也是由于这种工作对她是浪漫神秘的诱惑;她的自恋的幻想甚至也是导致她相信易先生真的爱上自己的一个原因--她愿意相信他是爱她的,潜意识里甚至不能容忍他不爱她。(三)为金钱造成自己悲剧一生的人物
在那样的一个社会中,由于女性没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和生存的能力,她们都是希望自己蹭着年轻漂亮的时候嫁个有钱的男人来保障自己接下来的日子,从而造就她们一生的悲剧生活,这种悲剧不仅在她们的身上没有结束还在一直延续着,把这种悲剧延续在下一代人的身上。她们不管自己是否是嫁给自己所爱的人,还是自己所嫁给的是否是健康的、正常的她们都生活如同是变形的卖淫,来换取未来日子的安定和富有,最后由于自己的正常需求受到压迫而精神上出现了问题。
为金钱而造成自己悲剧一生的典型人物就是《金锁记》里面的曹七巧了,她为了钱浪费了自己的整个青春和爱情、性的渴望,甚至残害了自己的子女。同样可悲的有《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梁太太:“梁太太是个精明人,一个彻底的物质主义者;她做小姐的时候,独排众议,毅然嫁了一个年逾耳顺的富人,专候他死。他死了,可惜死得略微晚了一些,她已经老了;她永远不能填满她心里的饥荒。她需要爱而且是许多人的爱。但是她求爱的方法,在年轻人的眼光中看来是多么可笑!”不仅让人感到一阵好笑,也觉得悲凉。她们都是为了钱财而出卖了自己的人,表面上看她们是风光了,富有了,可是当我们在看这些作品的时候更多的是感受到一种凄凉,一种可悲,她们的富有和风光其实是对她们最严厉的讽刺。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爱情婚姻的悲剧有着相同的原因,就是都受着当时那个压抑的社会影响。女子她们没有经济能力也就丧失了自己主宰自己人生的权利,她们得靠着别人来养活自己,她们以自己一身的幸福来做交换。而男子呢,他们把婚姻当儿戏,当做如同在办理一件事情一样,以及其敷衍的态度而完成,他不是在乎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这样的一个恋人和妻子,而是当时那个社会需不需要这样的一个恋人和妻子。在小说中有着相同的悲剧原因,也有着不同的悲剧原因。在每一篇的小说中,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角色,生活环境、社会低位,从而导致他们的悲剧都有着这样和那样的区别。张爱玲一生的坎坷和特殊的才华而造就了她孤傲的性格,从而让她以冷静地看世俗的眼光而写出这样的富有悲剧色彩的小说。而其在小说中,她(他)们一个个造成悲剧的人生都有着不同的原因,但是也有着相同的地方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了练就了一个个特殊的人物,她们一个个触动人的心灵。
参考文献
①参见贾平凹《坐佛》序言,太白文艺出版社。
②参见《张爱玲、苏青小说精粹》中卷一《红玫瑰与白玫瑰》,花城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③[4]参见《张爱玲、苏青小说精粹》中卷三《心经》,花城出版社第1版。
论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悲剧色彩 篇3
【关键词】维特 悲剧 性格 爱情 事业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出现是在1774年,当时欧洲正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当时的社会黑暗,封建制度横行,资产阶级的时代逐渐降临。在经济方面,资产阶级拥有了超越贵族阶级的力量。通过启蒙运动,他们的阶级观念开始加强,其中思想最为活跃、情感最为激荡的就是青年一代,他们对制约和压迫他们的封建制度感到厌恶,希望能够转变现在不合理的状况。
1 性格的悲剧
在18世纪70年代,维特是德国市民阶级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拥有聪明的才智,感情丰富,心思细腻,对自然景物具有美好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他喜爱美丽的大自然,大自然中的植物、篱笆、峡谷,甚至雾霭,他都对其充满了热爱和向往。温暖的太阳、鲜艳的花朵都让维特感到生机勃勃。在书中的前几页中就有这样的描述“一种奇妙的欢愉充意着我的整个灵魂。使它甜蜜得就像我所专心一意地享受着的那些春景,这地方好似专为与我有同样心境的人创造的。我在此独自享受着生的乐趣。我真幸福啊,朋友······”他酣畅淋漓的表述着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很多人不同的是,他不喜爱喧嚣的城市环境,而是喜爱安静闲适的乡村田园生活,他经常想象自己能够生活在美丽和谐的田园山色中,游玩于山水之中,能够和单纯质朴的乡民进行沟通,体会其中温暖纯真的民风。他还喜欢和天真的儿童在一起游戏,在纯真稚拙的童趣中感受到生命的純净和美妙,感受生命的趣味。维特向往个性解放和人类自由。个性解放是他的主要目标。所以,他的内心是独立的,不受到社会功利的熏陶和干扰,他也不伪装自己的爱好和厌恶。他认为主张“我的心是我唯一的骄傲,才是我唯一的力量、一切幸福、一切痛苦以及一切一切的唯一源泉。”他对封建社会制度采取蔑视的态度,他关注人和人之间的公平公正。他主张乐施行善,讨厌阿谀奉承。他对保守腐败的官场和浮华虚假的贵族以及恶俗的小市民抱有厌恶之情。他提倡艺术应该顺应自然,对民间的诗人荷马的诗特别关注,他认为大自然的感受和展现是艺术生命的源泉,他认为自然具有无穷的力量,自然可以创造伟大的艺术家。维特崇尚自然,厌恶封建专制,反对社会黑暗。维特希望人的自然本性能够得到体现和发展,这就是他认为的“自然人道主义。”
2 爱情的悲剧
为了更加深入的探索维特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我们需要演技一下维特的爱情。虽然维特悲剧不单是因为爱情的失败,但是爱情确实维特悲剧命运的引子,对维特悲剧命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是人类长久发展的主题。
维特的爱情不单单是对歌德真实生活的反映,更是对这爱情悲剧之后封建社会制度残酷性的批判和控诉。维特的死亡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其中却具有了深远的社会意义。在以此S先生句型的乡村误会中,维特结识了一位魅力的小姐,她叫夏绿蒂,她拥有美丽的外貌,在舞会中翩翩起舞,还有一颗慈善的心。维特第一眼就爱上了她,在维特眼中,绿蒂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十分天真;她不但坚强,而且善解人意;她不但勤奋,而且十分温和;她的观点不和世俗同流合污,但是又不媚俗。维特在她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她没有矫揉造作的贵族社会和恶俗小市民生活中的各种陋习,双方在内心产生了情感的呼应。他们的兴趣爱好一致,经常一起去品读荷马的诗。维特在绿蒂的身上感受到了光明。但是,维特内心的爱情之火正在熊熊燃烧的时候,充满了力量和活力的时候,绿蒂却不能勇敢的突破封建制度的制约,重新成为了阿尔伯的贤妻。维特美好的爱情化为虚无,变成悲剧。
当然,腐朽的封建礼法制度和黑暗的社会环境是维特案情悲剧的主导因素。第一,绿蒂已经在事先由自己的母亲把其许配给了阿尔伯特,而维特爱上绿蒂的时候,她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维特属于爱情的第三者。第二,在绿蒂的情感中,她因为实际生活的需求,单纯的认为工作稳固的阿尔伯特比和实际生活不相吻合的维特要更加安全。而且,封建礼术限制了人们的天性发展,绿蒂的勇敢受到了制约。在那改封建礼教的时代、压抑人性的时代,绿蒂不敢改变现状,维特的爱情注定了悲剧的下场。维特案情在破灭的时候,对单纯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开始瓦解,从而促使的他死亡的步伐。
3 事业的悲剧
青年人维特,如果只是爱情造成挫折,怎么会轻易想到自杀。维特悲剧的本质还是来源于维特事业的失败,维特具有满腹才华、具有远大理想。虽然自己的出身比较低下,但是他不愿向命运低头,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成果。他在公使馆中做事,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现自己的才能。但是社会的环境不能改变,封建礼俗还是存在,很多人都墨守陈规,守旧呆板、阿谀奉承。在这样的环境中维特也不愿意违背自己对于人性自由的追求,不愿和社会一起堕落。所以他烦恼、痛苦、迷茫、悲痛。他似乎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维特在公使馆中提出了标新立异的主张,使得公使馆馆长十分恼火。维特还认为公使馆缺少个人精神,空洞无趣、阴险狡诈,所以他离开了公使馆,因为他的思想潮流和这份工作不能融合。有一次他在C伯爵府上吃饭,他受到了他人的轻视,甚至是冯小姐的姑妈,一个已经沦落的贵族老太太也可以鄙视他,和他一同的市民也讥讽他。这些嘲笑和轻视,使得维特喘不过来气。在他的事业上也没有成绩。爱情失败、才华不能发挥、肮脏的环境使得他内心充满烦闷,从而逐渐侵占到他的全部身心。原来的单纯坦诚、敏感孤傲的在现实中得到瓦解。他也在彷徨中不断挣扎,他寻求爱情、他努力工作,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才能去获得自己的世界。但是,他和世界的不相容,使得世界逐渐把他淹没,最后只有内心的孤单和精神的倦怠,他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爱情、对这个社会失去了希望,最后在痛苦的泥潭里反复挣扎,最终走向绝望,在现实世界中,用一颗子弹完结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参考文献】
[1]贺婧怡.《少年维特之烦恼》中人物心理描写作用的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4,(9):226-226
[2]罗汝霖.“死得其所”--对《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自杀情节的解读[J].金田,2015,(5):45-45,17
《都市精灵》的悲剧色彩 篇4
在《都市精灵》后面有一篇散文, 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通过对《幽径悲剧》的深入解读, 我领悟到《都市精灵》原来也是有悲剧色彩的。
一.读语言, 知悲意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 舒乙先生的悲意在文章的语言中已然显现。先说“一景”和“一宝”。“一景”无疑蕴含着作者的自豪之意, 但出现“一景”的前提是“幽雅的行宫、游人稀少”, 言下之意在人类众多的别处, 这些鸟儿也许无处容身;“一宝”是一只小松鼠, 但是它“长在北京城里真不容易”, 虽有对“生命力顽强”的赞叹, 但不难看出作者心中莫名的忧伤, 为小松鼠的明天担忧。再说“难逢的幸事”一语, 一个“难”字可以读出小鸟生活的艰难, 读出作者幸运邂逅小鸟时的难过。最后看看那一对老鸹。作者这样形容它们———“它们并不叫, 呆呆地蹲着, 居高临下地瞧着这忙碌的大城市, 像两个孤独而寂寞的旁观者”。显而易见这对老鸹生活惨淡、凄凉, 作者心中的悲意溢于言表。
二.析对比, 明悲感
作者表达悲意的语言如果是简单地叠加, 也许不能引人深思, 所以在分析文本时,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在一系列对比中作者内心深沉的悲感。
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对比是北京城的今昔对比。作者在这一处对比中突出的重点是“老鸹”。几十年前, 老鸹是一景、成群结对、叫着、闹着、伴奏、生物钟, 可见北京城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现在老鸹是久违、无所事事、不敢叫。因此, 作者“常为现在我院中的那两只大呆鸟感到难过”, 为不老呱的老鸹感到可怜。可以想象, 当舒乙先生在第一段中自豪地说“瞧, 这是我们的一景”时, 心中涌现多少对往日美好的回忆, 隐藏多少对现状惨淡的悲伤啊!“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 (鲁迅语) , 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地将作者心中的悲感挑破, 是理解文中“悲剧色彩”的一把钥匙。
文中另一处比较典型的对比是北京城与其他大都市之间的对比。上海、旧金山等大都市都有自己的都市动物, 从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作者的羡慕、佩服、惊讶、向往之情。其实细细分析, 作者并不是羡慕、向往那些拥有都市动物的都市, 而是佩服、惊讶那些都市的人类对待动物的态度。北京人对常见的鸟类厌恶之至, 甚至是“大围剿”;而其他都市的人对待动物却是放养、喂食、观赏, 甚至是成了“传统节目和一大享受”。通过这一处对比, 我们能强烈感知“如今, 老鸹和燕子在北京已经很稀有了, 麻雀经过大围剿也元气大伤, 都构不成北京的景致了, 实在是非常的可惜”这一句中蕴含了作者内心无尽的伤感。
三.品主旨, 悟悲情
这篇课文要表达什么, 其实已经很清楚了, 但作者这样说道:“同在一个蓝天下, 同饮一江水, 共同生长在一块土地上;只是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 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这句话中用三个“同”和三个“一”, 表达出了鸟、鱼、兽必须与人同在的思想, 而人类的霸道却让环境不断恶化, 鸟、兽、鱼不断消逝。愈演愈烈的环境悲剧都源自于没有责任意识的人类, 最后只能接受“孤城寡人”的悲惨结局。细细品味文章的主旨, 我们可以深刻地感悟到作者的惋惜、难过、悲痛之情, 也不难看出作者对“与狼共舞”的强烈渴望。
悲剧色彩 篇5
关键词:郁达夫小说悲剧色彩艺术美
一、小说风格形成的原因
郁达夫处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日趋崩溃的旧文化、大量涌进的新文化加之国将不国的社会现实,带给了郁达夫孤独、寂寞、颓唐等各类混乱交织的情感。而这些情绪在他的创作中得以充分地体现。在小说中郁达夫尽情宣泄现实带给他的忧郁、痛苦,让小说主人公同样在悲剧氛围中苦苦挣扎,这就造就了他悲剧主义小说风格。究其根源,郁达夫小说风格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身的成长经历
出生于书香之家的郁达夫,由于父亲早逝,母亲又要养家,得不到常人应有的照顾,致使童年十分孤独。他的青年时期正是中国最落魄的时期,跟随哥哥到日本留学的郁达夫,时刻感受到作为一名弱国子民的屈辱。长期的压抑生活使他原本软弱内向的性格更加严重,正是这一时期造成了他自贱的性格。在他之后创作的小说人物性格中,或多或少都有他这个时期的影子。 2.传统文学的影响。
由于从小的古典文化教育,郁达夫的小说中也有传统文化的影响,如离骚的悲愤、魏晋的伤感、李商隐的缠绵悱恻、李清照的哀怨,在郁达夫的小说中都能探寻得到。而这正是郁达夫小说独具韵味的一点。
3.外国文学的影响
不同于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外国文学是直接影响了郁达夫作品的风格。在日本留学期间,郁达夫接触了许多外国作品,他们带给郁达夫不一样的体验。他特别崇拜屠格涅夫、歌德等人,但直接影响他作品风格的是日本私小说,它大胆的自我表露、抒情手法及不完整的结构都深深影响了郁达夫的小说风格。
二、小说蕴含的悲剧色彩
郁达夫是五四时期真正拥有自己风格的作家,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1921年他发表了‘《沉沦》’一文,在文坛上引起了极大地轰动。他整部作品阴郁伤感、颓废低沉,带给读者震人心魄的悲戚。在这里我们以《沉沦》一文为例分析一下郁达夫小说的悲剧色彩:
1.人物的悲剧性格
《沉沦》的主人公是随哥哥留学日本的青年,他带着憧憬和抱负而来,有着所有青年的品质,意气风发,有一颗爱国之心,渴望友情,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当时中国江河日下,中国人只能被称为支那人,没有人愿意与一个支那人谈友情,更不用说憧憬中的爱情。他饱受着作为一个弱势民族的屈辱,饱受着现实的恶意,渐渐自卑怯弱,但没有办法逃脱。他没有能力改变自身处境,没有能力获得一份完美的爱情,更没有能力改变落后的中国,只能痛苦地在妓院毁掉自身的纯洁。然而这又与他的理想价值相悖,他不愿就此沉沦,只能在痛苦中苦苦挣扎,当他的内心矛盾再也无法调和时,在精神疲惫与焦虑的折磨下,最终在水中永远地沉沦了。
2.孤单、寂寞、颓唐的情绪奠定感情基调
情感是现代心理学中被认为是人的心理活动最复杂的一个方面,。当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在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主人公一直处于一种求而不得的状态,于是他孤独、寂寞、颓唐、丧气。作者则抓住这些情绪着力渲染,构建小说的悲剧氛围。这本小说带有很多作者日本留学的经历,作者将他在日本所经受过的孤独寂寞、颓废丧气都赋予给主人公,增添了真情实感,渲染出浓浓的悲剧氛围。
3.悲剧性的语言
在小说中随处可见悲剧性的语言描写,通过这些,作者成功的抒写出人物性格的悲剧性,表达人物人生的悲剧性,为小说奠定悲伤的基调。如在开头通过“苍茫的天空,萧萧的落叶,远处的几声犬吠”使读者置身于凄凉和孤寂的情境中,表现了压抑悲剧的情调。这些悲剧性的语言,刻画了主人公悲剧的人物形象,他饱受欺凌,常含泪水;同时这些悲剧性的语言也暗示了主人公悲剧的结局。
三、小说蕴含的艺术美
郁达夫的小说在中国文坛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在他之前没有谁能写出这类风格的悲剧。他在他的小说中描写灰色的人生、悲剧化的性格、自杀式的结尾,带给人的是压印和内心无法宣泄的苦闷。但是悲剧也是美的,流露在字里行间的那种美的自觉意识让我们在悲剧中读出了别样的郁达夫,领略到了别样的滋味。风雨过后的彩虹是美丽的,在苦涩的文字背后也有别样的美。
1.本真之美。正如郁达夫曾说,“小说在艺术上的价值,可以以真和美的两条件来决定。若一本小说写得真,写得美,那这小说的目的就达到了”。郁达夫的小说大多都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如《沉沦》 中的主人公是随着哥哥在日留学的,这与作者青年时期的经历相符,其中主人公的一些情感也是作者当时真实情感的写照。在那个时代,时局震荡,文学创作往往以“大我”为叙述角度,但郁达夫在小说中仍采用自叙传,这更彰显了郁达夫小说的本真之美。
2.柔弱之美。不同于西方“崇高悲剧”塑造的面对挫折不屈不挠的抗争,最后勇敢地奉献生命的悲剧英雄,郁达夫小说中往往塑造的是“悲情悲剧”,他们处于人生困境,能清楚意识到自身的悲剧,但不会去抗争,只是自哀自恋,蹉跎一生。郁达夫在其小说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存悲剧意识,表现的是一种伤感之美即柔弱之美。他塑造的人物往往是不得意的、痛苦的、忧郁的,在他们眼里,生活是灰暗的,未来是没有希望的。他们是社会的低端,是弱者,但正是通过这个弱者的描写,揭露了社会的悲剧。
3.悲愤之美。在他笔下的主人公往往都是弱者,没有那种拯救世界的英雄,他们大部分都在最后无奈地死去,但他们的死并不是麻木的死亡,他们的死含有一种悲愤之美。如《沉沦》中,主人公在最后自尽时,面对隔岸的故国喊道:“祖国啊祖国!我的死是你害的!你快富起來,强起来吧!你还有好多儿女在受苦呢!”这是弱者最后的反抗。多数人读到这里都会动容,因为那不是一个人的悲愤,而是整个时代在悲愤地呐喊,给人震撼人心的感受。
结束语:纵观郁达夫的一生,幼年丧父,孤独长大;青年赴日留学,饱受白眼;回国后,家不得圆,国不得平,坎坷一生;最后,英年早逝。郁达夫写悲剧小说,也是在写自己悲剧的人生,他是用小说写自传。他用他的一生践行了艺术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艺术的人生理想,他是个值得人尊敬的文人。他的小说就像一曲艳丽而哀怨的挽歌萦绕在读者的心头,他可能没有那么波澜壮阔,但永远是最独特的那一个,值得人永远铭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从中,我们能感受悲剧小说的艺术美,感受郁达夫的独特韵味。
参考文献:
[1]高志,赵静.内在生命的挣扎与拯救——郁达夫小说创作中的善恶意识、忏悔意识和救赎意识[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12).
[2]张勤.自卑的孤独者——试论郁达夫的人生体验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
[3]唐小林.伦理话语:基督教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的基本质态[J].甘肃社会科学,2008(04).
[4]王侠,庞明启.一幅绘出郁达夫基督情绪的画——论《迟桂花》中的善恶意识、忏悔意识和救赎意识[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论沈从文《边城》的悲剧色彩 篇6
沈从文于1933年冬至1934年春完成他的代表作品《边城》。《边城》中他极力营造一个理想的社会, 用《边城》的人性美来抵御现实的污浊, 作者努力寻求一种没有压迫、没有战争、没有等级观念、人人都和谐相处的生命存在形式, 想用文字把心目中理想社会的血液, 注射到已经老态龙钟的中华民族脉络中使之具有激情。
生活中太多的悲剧, 使沈从文渴望美的一切, 他要表现一种“和谐的生命形式”, 一种“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存在方式”, 但这种人生形式是不可能在当时社会中找到的, 他只好到理想社会去追寻和建构。《边城》中表现了朴素人性美, 但正是这些善良的普通人, 却各摊上悲剧的命运, 这也许又是沈从文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神圣伟大的悲哀不一定有一摊血一把泪, 一个聪明的作家写人类痛苦是用微笑表现人生的。沈从文正是融进了自身孤独的情感, 给予了《边城》一种悲剧的旋律, 让人惋惜、让人流泪。
二、《边城》悲剧的性格因素
沈从文称, 他要在《边城》中表现他的乐园构想。他把人物都建立在人性美的基础上, 但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个体性格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 也正是这些缺陷暴露使得本应完美的爱情转化为了最后悲剧。
(一) 翠翠的耽于梦想使“爱”无缘
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翠翠爱上了傩送。可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因为固有的矜持并没有大胆把自己的爱表现出来, 而是把这种感情深藏心里, 当自己的情感堆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遇上外界的刺激就会通过行动、语言流露出来。她为了想早早的看到迎婚送亲的喜轿, 她到屋后塔下去眺望, 感觉仿佛追着那唢呐声音走去, 走了很远的路又回到自己身边来。她心中那神秘的梦随着那人群, 那悦耳的唢呐声飘到远方, 显现出翠翠对爱情的羡慕, 并且用行动表现出了她得不到爱的苦闷。于是, 翠翠就在梦中去寻找自己的爱, 去接爱神丘比特之箭。最后的误会导致翠翠的爱情走向悲剧。而另一悲剧是翠翠本应是处在悲剧的中心地位, 但却一直处于悲剧以外, 对这一切毫不知情。翠翠本身固有的弱点, 是造成悲剧结局的原因之一。
(二) 傩送的迟疑逃避使“爱”无根
傩送英俊能干, 与人真诚相待, 善待他人, 但在个人情感方面, 因为长期受封建儒家礼教的教育, 一直没有向深爱着的翠翠表达。当知道个性豪爽慷慨的哥哥请杨马兵提亲之后, 他才意识到得把自己的爱意告诉翠翠, 要不就让哥哥夺取了心爱的女人了。但得知哥哥淹死在茨滩后, 这一噩耗使傩送在良心上受到强烈自责, 他觉得是自己害死了哥哥, 不敢再追求自己的幸福了。他选择逃避现实, 选择了默默地离开。他无承诺地撇下孤独等待的翠翠, 使爱情悲剧彻底爆发。
(三) 天保的成人之美使“爱”无力
《边城》中把天保大佬描写成个性豪爽敢作敢为的年轻人。他喜欢上翠翠之后便直接表露爱慕之意。此后, 他又主动告诉父亲并托人为他提亲, 可是第一次托媒说亲却被糊里糊涂地拒绝, 后来他才知道翠翠与傩送早已彼此心照不宣, 翠翠已心有所属。最后, 他放弃了自己心爱的姑娘。他自尊性太强怕人们说他争不过弟弟, 表面上为造就弟弟的幸福生活, 深层意义上是将来无法面对亲如手足的弟弟和心爱的姑娘将结合的事实, 这才是大佬出走的真正原因, 客观上他的死也是导致爱情悲剧的一个间接原因。
(四) 顺顺的专横迷信使“爱”破碎
作者有意把顺顺写得“大方洒脱”、“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为人明事理”、“重义气”、“平和”, 但他终究是权势者的代表, 权势者最大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所以他用权势者的眼光去审视一切。他表面是让大佬和二佬在婚姻问题上自由选择。但是, 在王团总以比雇十个长工还得力一些的新碾坊作陪嫁想同顺顺结为亲家时, 顺顺并没有听取二佬的意见, 而是逼迫他接受了王团总为女儿作陪嫁的碾坊。这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的行为, 彻底暴露出封建家长的专制思想和势利心态, 使得这一份纯洁的爱情失去了温暖的港湾时刻处在旋涡之中, 为最后的悲剧结局爆发增加人为的因素。
三、《边城》式理想的破灭
沈从文二十岁离开故乡走进北京, 面对北京城现实生活的种种情景, 对于这个城市的文明产生了极大的陌生感, 这本身就蕴涵了自己固有的文化背景同另一种文化必然产生的冲突, 而他又固守自己原有的文化模式, 不愿意被都市同化。沈从文要以现实与梦的结合, 用乡村的理想拒绝身陷其中的都市文明, 冀求那种自然健康、优美的生命形式。另一方面, 苦难与痛苦终究不好淡化, 现实毕竟难以超越, 乡下人的他面对着都市的精神压力, 内心总存着潜在的忧郁。他的道德标准在铜臭熏熏的都市面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现实人的冷漠、无情使他只有独自品尝做人的孤独、寂寞与无助。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不是天堂却胜似天堂的地方—故乡。非常遗憾的是处于历史动荡的湘西也难免中国“现代文明”的影响。因此他产生了痛苦, 于是沉醉在写对美的追求和对美丽的毁灭上。
所以, 《边城》不仅仅带给我们优美, 他追求生命的自然, 既不是永恒, 也不自由, 人在命运的面前是多么的无奈, 于是“美丽总是忧伤的”, 就成为沈从文在营造他的乌托邦时发出的感慨。他有一颗爱国的心, 他想用文学作品的力量唤起人们对善的渴望, 从而达到重塑民族自信心的理想。但他并没有找到使这个五千年国度重新回到世界优秀民族之林的道路。所以作品中他常常流露对现实的忧患, 作者试图过通过“道德重造”来改造社会的想法。主观愿望固然是好的, 但是在当时外有侵略者带给中国社会的巨大的灾难, 内有各个派系的军阀混战, 根本就没有一个好的外部条件让他去变革。
摘要:《边城》描绘了独特湘西秀美别致的风景画和淳厚朴实的风俗画。作者想用《边城》那样美好的世界来抵御现实的污浊, 努力寻求一种自然优美和谐的生命存在形式。但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终究像《边城》的悲剧结局一样。悲剧结局暗示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必将走向衰落的命运, 也暗示作者重铸民族精神和民族形象的美好愿望的破灭和对这个民族现在与未来的前途和命运的担忧。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人性美,悲剧
参考文献
[1]、沈从文《边城》题记[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2]、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0卷[M], 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悲剧色彩 篇7
文学的情感色彩源于文学创作的色彩描绘。作品营构的色彩意象包含作者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感思。正如黑格尔所言,“颜色感应该是艺术家所特有的一种品质,是他们所特有的掌握色调和就色调构思的一种能力,所以是再现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基本因素。”[1]由于受到作家、人物和读者的民族、年龄、职业,以及政治、经济、教育、生活习惯等的影响,作者凭借其色调构思的能力,在色彩意象中寄寓着特定的象征意义。美国作家德莱塞在其小说《美国悲剧》中,用象征性的色彩意象表达了深刻的悲剧主题:主人公克莱德被色彩斑斓的物质世界所吸引,渴望实现其美国梦,最终却走向毁灭。
1 黑白色彩意象
《美国悲剧》通过服装色彩的搭配既显示出着装者的品位又透漏出其心理变化及其人生理想,同时也寄寓着观赏主体的命运变迁。
黑色寄寓悲剧命运。在主人公克莱德所处美国文化中,出席葬礼穿黑色的衣服,时装的黑色显示性感,“黑色星期五”指痛苦和悲伤的一天,黑色被寄寓、严肃、贬义或死亡。因此,追求远大理想的克莱德认为时尚的桑德拉是他所见过的最迷人的女士,但她的黑色衣服显现“名望和服装反映广泛的价值,”[2]意味着他们之间距离是巨大的。自两人见面之日起,黑色服装暗示他的“黑色日子”开始。除了第一次见面时的黑色服饰,德莱塞在第一次冬季舞会上让克莱德有机会近距离观看桑德拉时还描写了她的黑眼睛和黑头发,这对他们的关系来说是一个坏的征兆。随着桑德拉对克莱德的态度由最初的好奇变为感兴趣到青睐,她的衣服颜色也相应改变。
黑色寄寓悲剧亲情。《美国悲剧》运用色彩意象描绘了克莱德的母亲,她“一头雪白的头发,从头到脚都是黑色穿着打扮,从不替换......黑衣服、黑帽子和黑鞋子。”(1058)作品用黑白对比意象展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死的痛苦和悲哀,对于儿子蜕变为罪犯,福音传教士的母亲既未能感知又未及防范,相互缺乏了解使母子双双痛苦。另一方面,黑白意象也暗示了母亲的痛苦、凄凉和家庭的困境,进一步反衬出社会的阴郁和冷漠。在这个世俗的世界中,他们所倡导的是如此不同于普通人的追求,结果证明他们所做一切是徒劳无益的悲剧行为。
黑色寄寓情感变化。不同于绘画艺术运用色彩来创造气氛以突出主题和表达情感,作家运用虚拟的颜色而不是真正的颜色描绘小说中本质是无色的人物心理变化。克莱德母亲那一向黑里透红的脸在发现自己的大女儿跟一个演员私奔时变得煞白。这一脸色变化的描述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母亲的爱,以及她对女儿这种反传统的行为担忧和悲伤。当得知克莱德在那辆碾死小女孩的车里,他的母亲“站在那里,脸色煞白、惊恐万状,茫然不知所措”。(205)这里克莱德母亲苍白的脸色和惊恐万状的表情更加突出了当她听到她儿子是罪犯的一员时那种悲痛和苦难以置信的感情。
黑白转化寄寓心境变化。在克莱德的第一个女朋友霍丹斯无视克莱德的存在而和另一个人调情和跳舞时,同样运用色彩意象暗示心理变化。因为嫉妒和失望,克莱德“脸色煞白,怏怏不乐”(160)。当塞缪尔.格里菲思告诉家人,他想给他那英俊、绅士,长得像他儿子吉尔伯特的侄子克莱德一份工作时,吉尔伯特的脸霎时黑了。德莱塞运用黑白色彩意象来描写罗伯达悲伤的心境。当克莱德威胁如果不满足他的性需求就离开她时,她“脸色苍白,神情恍惚”(376)。作品通过黑白色彩意向的转化,寄寓罗伯达的复杂心境,并将这种悲剧心理写在她的脸上。
2 棕蓝色彩意象
色彩传达人们的信念、期望和对未来生活的预测。在《美国悲剧》中,棕色和蓝色是女主角罗伯达最喜欢且最常穿的颜色。棕色被认为是土地的颜色,与亮色相比是看不见的的颜色。蓝色,属于冷色调,代表蓝色的天空和大海,因此在心理学上讲,它代表着幸福和乐观以及与此相对的抑郁和幻想。正如巴勃罗·毕加索所言:“颜色,就像容貌,会跟随情感而产生变化。”[3]在语言学,蓝色代表悲伤的人类情感,比如,“她感到郁闷。(She is feeling blue.)”皮特森曾指出,“服装是物质主义和社会声望的象征”,德莱塞对服装简短的描述“通常只限于帽子和服装的颜色”。[4]
颜色不仅仅是丰富多彩的色彩,随着情节的发展,棕色和蓝色形成一个意象群落隐喻着罗伯达的悲剧命运。
伴随着罗伯达的出现,德莱塞使用最多且着重强调的就是棕色和蓝色。罗伯达第一次出现在克莱德面前是在面试时,“只见她头戴一顶并不很新的棕色小帽,拉得低低的,掩映着一张美丽、端正的小脸蛋。”(305-306)暗示着不久的将来他们之间的不正常关系。一天午休时分克莱德看到罗伯达正与其他女工聊天,“她的那双蓝眼睛在闪闪发光……尽管她身上穿得挺差劲,头上戴的还是她新来乍到时那顶褐色小圆帽,穿的依然是那件蓝布连衣裙”。(319-320)棕色帽子以及蓝色的连衣裙和蓝色眼睛,使得任何事物难以掩盖罗伯达的美。这不仅显示出她节约她家相当贫穷,但在更深层的意义上,蓝色象征着她不快和沮丧的短暂人生。克莱德独自一人划着深蓝色的划子泛舟克拉姆湖时,他看到,左边湖岸上,有一个姑娘长得很美,“一件淡蓝色胸衣,袖子只到臂弯上,那条深蓝色法兰绒裙子,越发显出她身姿秀拔。”(326)克莱德驾驶的蓝色独木舟与罗伯达穿的蓝色胸衣和裙子甚是和谐。克莱德邀请她进入的蓝色独木舟和她的蓝裙子进一步预示着他们在社会层次分明的莱克格斯的关系。
蓝色似乎是罗伯达最喜欢的颜色。在她生活的紧要时刻她总是选择它。正如前面提到的三个重要场合,罗伯达都是穿着蓝色衣服。“结婚”之旅前,她打算穿“一身素雅的蓝哗叽旅行装,倘若配上棕色鞋、棕色帽,她那动人的丰采决不会逊于任何一位新娘了。”(549)穿着蓝色旅行服结婚而不是传统的白色婚礼服说明“婚后”她的生活仍将飘流不定。罗伯达穿戴的棕色和蓝色结婚服饰,促使克莱德采取行动施行他的计划谋杀。看到寒酸的罗伯达,“一股阴郁.痛苦的怨愤从他心头掠过。”(606)和“拥有一切,通通献给他”的桑德拉来比,罗伯达“一无所有,却要求他把一切都献给她”(606)。可是把一切———她自己、名誉和未来都交给克莱德的罗伯达。如今除了遗憾和悲伤一无所有。在上个世纪20年代保守的莱克格斯,对于可怜的未婚怀孕的妇女等待着她的就是死亡。
3 黄色色彩意象
在西方文化中,黄色具有相矛盾的象征涵义,一方面它象征欢乐和幸福,另一方面暗含懦弱和欺骗。在《美国悲剧》中,黄色意象出现了二十多次,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首先,黄色象征欺骗。小说一开始,格里菲斯一家街头布道之后“走进那不起眼的黄澄澄大门,影儿就不见了。”(10)而在故事的结尾,同一个景象再次上演,除了克莱德的侄子拿着外婆给的一枚一角硬币去买冰淇淋甜筒,想到克莱德的死。黄色意象的反复使用象征着欺骗和自欺欺人。格里菲斯夫妇虽然格里菲斯夫妇似乎意识到人除了精神需求还有物质需求,却无视物质世界的吸引力,坚定地宣讲基督的爱和希望拯救有罪的人。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他们把房子涂成了黄色;然而,他们自己既无法脱离贫穷和苦难也未能防止他们自己的长子长女道德堕落,以及后来长子克莱德最后走向犯罪。他们居住和传教的黄色房子不是给孩子带来欢乐和甜蜜的回忆的地方,而是孩子们羞于提及并且极力逃避的地方。
黄色是道德堕落和消失的象征。克拉姆湖之所以吸引着罗伯达,是因为湖“四周围还长着许多野花和野生浆果可以采撷,……还可以攀摘到花蕊嫩黄的洁白睡莲。”(324)作家所选择的黄色暗示着罗伯达的道德沦丧,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了它的正确性。仍是在克罗姆湖上当她看见他一人用黄色的桨划着蓝色的小船,又看到一艘明亮的黄色船上载着一个男孩和女孩时,她想完全拥有克莱德。尽管她深知有关工厂禁止女员工和男上司间谈情说爱的规定,她希望得到克莱德的友谊和爱情,并认为“要是这样,就好比进了天堂......她只要能得到他,世界上任何东西她都不希罕了”(327)。克莱德手中的黄桨也象征着他的道德堕落。他不顾规则和传统,要求与罗伯达发生性关系却并不打算娶她为妻。
黄色寄寓忧伤意象。克莱德徘徊在罗伯达房子四周,悲伤地看到“一轮满月在冉冉上升,黄澄澄地高悬在家家户户烟囱之上。”(335)黄澄澄的月亮为小说添上淡淡的忧伤。月亮的阴晴圆缺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不可预知的幸与不幸。克莱德和罗伯达之间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悲剧不仅有社会性的,还有人性自身的。”[5]在克莱德看来,也许没有什么比教规和非人道的工厂规章制度更直接地违反人的原始本能。因此,“不拘是哪一个年轻人,只要跟他的姑娘卿卿我我在一起,这一情景照例会激起克莱德与生俱有的那种被压抑而又反抗着的性的本能的冲动。”(324)事实上,“常态的性的满足的缺乏可以引起神精病。实际上由于这种缺乏的结果,性的需要乃不得不使性的激动寻求变态的发泄。”[6]“每个人都带有的原始的,维护自身生存本能的攻击性倾向这个普遍特质。”[7]作者描述了一个黄澄澄的月亮引起读者的同情旨在于显示可悲可怜的角色。当克莱德激情的吻和情话在他们的初次约会时得到罗伯达的兴奋的泪水和爱的肯定的回应,克莱德又见天空“悬着七月间冉冉升起的一弯黄澄澄的月牙儿。”(349)黄澄澄的月亮象征着他们无法遏止的性欲。
黄色同样也被德莱塞用来描述太阳。罗伯达在大笔藤湖溺亡之后,克莱德马上离开案发现场并来到桑德拉一伙所在的第十二湖。“可是在这以后,又是霞光万道了……一轮黄澄澄的太阳,从湖面上冉冉升起……在湖对面小小的河湾里,有野鸭子在嬉水。”(705)黄色早晨的太阳,不会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德莱塞集衬托出克莱德的渴望自由和幸福。他下意识地感觉到“桑德拉,这美妙的生活!”(709)是远未达到,尽管他“谋杀”另一个女孩为她的残忍。在下午克莱德占领附近的森林县治安官的露营的时候犹豫地逃走,或是留下来。然后描述克莱德的悲惨的感觉,德莱塞说:“他们就这样默默无言地一块走在那些参天的大树中间.临近黄昏时分,两旁高大的树干好象形成礼拜堂里肃穆的通道,他们置身其中,有如大教堂中殿里虔诚的信徒;克莱德惴惴不安,而又疲乏不堪的目光,还注视着西头树林子后面隐约可见的一抹铅红色的落日余辉。”(713)“西方”的日落克莱德的梦想象征自由和幸福是了他被控谋杀,捕捉和“铅红色”这里暗示克莱德将支付费用的血和死亡。
综上可见,《美国悲剧》通过各种色彩意象描绘人物的服饰、自然景象和事物,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营造悲感氛围和悲剧意识,提高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给与读者强烈的情感影响,给读者以丰富的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3卷上)[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82页。
[2]Martin Bucco.An American Tragedy Notes[M].Department of English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1974):31.
[3]http://psychology.about.com/od/sensationandperception/a/colorpsych.htm
[4]Marjory Peterson Dustman.“Theodore Dreiser’s An American Tragedy:A Study[D].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nia,”Ph.D.(January1965):118.
[5]朱栋霖.文学新思维(上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149.
[6]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244.
悲剧色彩 篇8
欧·亨利是美国享有盛誉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坎坷的人生, 不平凡的经历为他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使他以敏锐的视角和独特的思维刻画出芸芸众生相, 艰辛贫困的下层劳动群众, 道貌岸然的上流骗子, 投机巧取的金融寡头, 以及小偷、强盗、流浪汉, 等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勾画出了美国社会的人生百态, 暴露出了各种社会矛盾, 揭露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的本质, 道出了下层群众对剥削、压迫进行反抗的呼声。
欧·亨利的创作手法多以巧妙的设计, 潜藏的讽刺, 出人意料的结局著称。如《警察与赞美诗》、《二十年后》、《双料骗子》等。《配供家具的客房》一文可称得上是欧·亨利创作风格转型的代表作。整个小说悲凉、压抑, 充满悲剧色彩, 披上了“爱情小说”的外衣, 却处处深藏“死亡”的阴影。
二、欧·亨利与《配供家具的客房》
《配供家具的客房》收录在以《四百万》命名的集子中“四百万”指的就是对当时纽约四百万普通人的关注与同情。《配供家具的客房》这篇不足二千二百字的小说用生动的笔触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五个月寻找女友未果, 最终在绝望之下, 在一间配供家具的客房, 打开煤气, 自杀身亡的故事。
小说开篇就用了三个动词“漂泊、动荡、转瞬即逝”统领一种灰色的基调。“在西城那个低洼贫贱的红砖楼区, 有一大批人有如时间一样, 是一群居无定所的匆匆过客。他们无家可归, 可又四海为家。他们从一处配供家具的客房转到另一处配供家具的客房, 永远漂泊不定———家具如此, 心灵也如此[1]P178”, 短短几行文字瞬间勾勒出了一群四处漂泊, 风餐露宿的人们充满苦闷的生活状态。没有固定的家, 心就四处飘着, 缺乏生存基本的安全感。他们高唱《家啊, 甜蜜的家》把自己的守护神装在衣帽盒里随身带着, 以及“葡萄藤、无花果树”, 仅仅几个细节描写就真实地反映出了人们对家的强烈渴望和向往。其实, 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只是一个物化概念, 真正迫切追求的是心灵的归属感和安定感。
接着, 小说的男主人公出场了。“踽踽独行、徘徊寻觅挨家挨户”都说明了他寻找女友多日以来的奔波生活。他拉响了第十二家的门铃后, 作者是这样描写那位女房东的:“那样子让他想到了一条令人作呕的、圆滚滚的、已把坚果吃成了空壳而眼下正在寻觅可食的房客以填充空缺的蠕虫[1]P179”。“她的声音直接从喉头咕哝出来;她的喉咙又像长满了苔毛[1]P179”, 欧·亨利不愧为擅长刻画人物的高手, 一个贪婪、可恶、冷血的女房东形象顿时跃然纸上。“不知从哪儿射来的一道微弱的灯光把过厅里的阴影稍稍冲淡了些[1]P179”, 此处仿佛是暗示年轻人阴暗的生活多了一丝寻找的希望。“楼梯上的地毯转化成了肥盛的苔藓或四处蔓延的地衣, 踩在脚下粘糊糊的[1]P179”, 直面的物体描写立刻给读者带来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从而转化为内心感受, 对于这幢房子的厌恶之情就油然而生。试问如此一个令人作呕的房子怎能孕育出一个美丽的故事呢?
随后, 女房东的谎话逐步开始。女房东说:“是间挺不错的房间。它不常空着。上个夏季我这间房住过几个非常体面的客人———从来不找麻烦, 提前交房租, 非常守时[1]P179”。每一句话都与真相截然相反。女房东提到房客曾有演带杂耍的滑稽短剧演员斯普罗尔斯和穆尼, 以及一个艺名叫布丽达·斯普罗尔斯的女士等与剧院相关的房客们。在当时美国社会所处的时代, 表演演员并不是一个社会地位高的职业, 更倾向于一个仅仅养活自己的手艺活。正是因为囊中羞涩, 生活所迫, 才不得不租住这样的客房。生存状况都不能予以充分的肯定, 更何况是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了。欧·亨利站在人文关怀的前沿, 深切地关注着普通百姓的生存与发展, 关注着更深层次的人类内心的安定感与归属感。
故事进入了核心阶段, 当女房东转身要走的时候, 年轻人将那个已经问了千百次的问题又提了出来。他要找寻爱人———艾洛伊丝·瓦什纳小姐, 她很可能是在剧场唱歌。可五个月来年轻人不断地打听着, 却一无所获。从全明星阵容的剧院到低级的连他自己都害怕在里面找到他最想找的人的歌厅, 年轻人执著地找寻着。由此可见, 年轻人和爱人都是处于贫苦的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因此, 他们的死活丝毫激不起那些资产者们一丝丝的同情与怜悯。年轻的爱人是离家出走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她离家的呢?是因为年轻人一贫如洗, 寒酸窘迫, 所以爱人不堪于艰辛的生活, 离他远去?还是他们之间因为种种误会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而导致爱人负气出走。但总之, 他深深地爱着她, 一定要设法找到她。
“是这个滨水的大城市把她留在了它里面的某个地方, 可是它又像一大片可怕的流沙, 没有固定的基础, 不停地翻动着身子, 今天浮在上层的沙粒, 明天又会被掩埋在黄土淤泥下面”[1]P180, 这一段文字描写旨在暗喻小人物惨淡的人生命运。他们这群流浪的人就如同漂浮的沙粒, 微不足道, 毫无价值。进入客房, “那块斑驳陆离的地毯铺在地上就像一座鲜花烂漫的矩形热带孤岛, 四周肮脏的地板则仿佛构成了包围着它的波涛汹涌的大海”[1]P181, 这仿佛在暗示故事注定了悲剧的宿命, 主人公无法逃脱厄运的追随。欧·亨利就如同一个幕后的推手, 将故事一层层剥开, 把读者一步步引入他精心设计的剧情中。
“墙上小孩的指印说明这些小囚徒曾经扒着墙寻求阳光和空气”[1]P182, 说明可爱的孩子也不得不跟随父母租住在条件如此恶劣的客房里。他们寻求成长的空间, 却被这样一个牢笼残忍地困住。小说中关于客房的一切描写, 都令人压抑﹑失望, 莫名的怨愤, 乃至崩溃。“这一切也许是他们那屡遭欺骗的恋家情结本能地向耍弄他们的家庭守护神发泄怨愤的结果。即便是一间茅屋, 只要真正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我们也会精心打扫布置, 倍加爱护”[1]P182, 由此可见, 所有压抑的本源来自于缺乏内心真实的温暖。家是温馨的港湾, 一切痛苦都可以在那里得以消逝。当家便得飘虚空洞时, 内心极大的失落感逐渐转化为一种无端的怒火, 充斥着整个人的身心。
强烈的木樨草的香甜气味逐渐引出了小说中的关键人物。“那股浓香附着在她身上, 把他紧紧裹住。他伸出双臂探触着, 百感交集, 心绪如麻。气味怎么能不折不扣地跟人打招呼呢?那肯定是声音。但刚才触碰他, 抚摩他的真是声音吗?”[1]P183欧·亨利运用了一种魔幻式的手法给小说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和悲观的宿命论。这一切仿佛是冥冥之中注定, 是年轻人的爱人在天堂里呼唤着他。
“他再一次大声回应, ‘是我, 亲爱的!’同时转过身来, 茫然凝视着空间, 因为他仍不能从木犀草的香气中辨析出形状、色彩、爱意和那双向他伸出来的臂膊。啊, 上帝!这股香气是从哪儿来的呢?从何时起气味有了声音而能呼唤人呢?因此, 他继续搜寻着”[1]P184。年轻人似乎已陷入了一场幻觉、幻听与幻想之中。心中极度的思念, 极度的恐慌, 极度的害怕, 害怕心爱的人永远离去。年轻人不顾一切地在客房的每个角落疯狂地寻找爱人可能留下的任何痕迹。可除了木犀草的香气外, 没有任何其他线索。
年轻人只得再次询问女房东, 在他来之前是谁租住了那间客房。可满脑子只有金钱利益的女房东依旧面不改色地欺骗了年轻人, 还大肆宣称她的房子干净体面。“屋子里死气沉沉的。给它注入活力的因素已然消失。木犀草的香味也散去了。取而代之的仍是先前那股腐朽家具的霉臭味儿, 一片闷藏起来的死寂的气氛”[1]P184。这一切将年轻人最后的一丝希望全部扑灭。“希望的消逝耗尽了他的信念”[1]P185, 此时, 他已万念俱灰, 生无可恋。心中的归属感跌入了万丈深渊, 只剩下一具躯壳, 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在这样强烈的心理冲击下, 年轻人打开了煤气阀, 最终结束了生命。他用死亡换取一切的解脱与释然, 消逝心中痛苦的煎熬与折磨。欧·亨利将人物内心强烈的心灵归属感刻画到了极致。爱人的出走, 让年轻人失去了家的支撑, 随着希望的破灭, 年轻人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那种“始终存在而不自觉的, 无法满足的恋家本能”紧紧包围着他, 让他最终选择了死亡来超脱。
真相一步步揭开了面纱。在地下室里, 女房东珀蒂夫人在与同伴麦克库夫人的交谈中, 道出了实情:年轻人苦苦寻找的爱人正是一星期前在年轻人此时租住的客房中自杀的, 并且同样是打开了煤气, 选择了安静地躺在床上离去。一切的一切就如同上天开的玩笑一般, 凝重而深思。
女房东为了能租出房子赚钱, 撒下种种谎言。唯利是图的女房东正是有产者阶层的代表, 贫困潦倒的年轻人及其爱人正是社会底层平民的缩影。一条巨大的锁链死死缠住了两个对立的社会阶层。至南北战争以后, 美国不但没有成为享有民主、平等、自由权利的天堂, 反而成了世界上贫富间鸿沟最深的国家之一。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激烈的碰撞不断产生。欧·亨利用饱含辛酸的笔端记录下了底层小人物抑郁、凄楚的心理状态, 用充满人文关怀的视角深切关注、同情社会底层平民的生存状况, 加深了其作品的社会意义, 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三、结语
纵观全文, 小说寓意深刻, 爱憎分明, 矛头直指社会问题的根源, 表现了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然而对于当时的社会现状, 作者亦无能为力, 因此, 故事的结局既在“情理之中”, 又在“意料之外”, 注定了最后的悲剧, 同时给予读者心灵强大震撼。通过这粒小水滴折射出了美国社会存在的尖锐的阶级矛盾,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的真实写照发人深省, 引人深思。
摘要:欧·亨利是世界文坛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常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出人意料的结局讲述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笔下的这些人物困厄﹑悲苦, 被社会无情地吞噬。其中的每个故事都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 蕴含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在小说《配供家具的客房》里, 欧·亨利艺术地把握了现实的悲剧性, 突出了悲剧色彩下的心灵归属感, 用饱含辛酸的笔端给予了社会底层人物深切的关注与同情。
关键词:欧·亨利,悲剧性,心灵归属感,《配供家具的客房》,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石向骞, 译.欧·亨利全集Ⅰ[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8.P.178, P.179, P.180, P.181, P.182, P183, P184, P185.
[2]杨仁敬.20世纪美国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