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人物形象

2024-10-27

悲剧人物形象(共12篇)

悲剧人物形象 篇1

一、苔丝的人物形象分析

女主人公苔丝是一个美丽善良但贫穷的农村姑娘, 出生于一个子女众多的小商贩家庭。苔丝是长女, 她还有四个比她小而且年龄差很多的弟弟妹妹们, 而酗酒又身体不好的父亲是一家生活费的主要来源。她迫于生计到地主庄园去做工, 被少爷亚历克奸污怀了身孕。孩子夭折后, 她在一家牛奶厂当挤奶工时, 与牧师的儿子安琪克莱尔相识并相爱。新婚之夜, 老实善良的苔丝出于一片忠诚告诉丈夫自己过去的事情, 没想到克莱尔却抛弃了她。苔丝只好又去做苦工, 这时亚历克又来纠缠她, 困难的处境使她没有任何出路, 只好又选择和亚克力在一起。同时丈夫克莱尔幡然悔悟, 回来找苔丝。苔丝又恨又悔, 刺死了亚克力。在和克莱尔过了几天幸福生活后, 苔丝被捕并被判处死刑。

哈代在这部作品中把苔丝塑造成一个忠诚温柔孝顺的形象。身为人妻, 苔丝深爱着自己的爱人, 认为爱一个人就要无所保留, 她的心中只有爱, 所以对自己的丈夫吐露了自己悲惨的过去, 但是克莱尔嫌弃她并离开她, 这是苔丝人生最大痛苦的开端, 苔丝的忠诚却给自己造成了悲剧。身为人女, 苔丝孝顺听父母的话, 在家庭的巨大不幸面前, 她坚强的承担起养家的重任, 愿意为家庭作出任何牺牲, 包括忍辱负重的与亚克力生活在一起。对亚克力, 在她失身之后, 也没有嫁给他。在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 封建的传统道德, 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心灵, 失身是一件非常严重的道德事件。但是苔丝并没有屈服于社会压力, 选择离开, 在爱情和道德之间, 苔丝选择了爱情。在书中她对亚克力说, “要是我过去真爱过你, 要是我现在还爱你, 那我就不会象这会儿这样, 因为自己软弱, 厌恶自己、怨恨自己了, 只有很短的一阵儿, 我叫你晃的头昏眼花, 就是这样。”这在当时社会是很难得的, 因为她知道这不是她所追求的幸福, 她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克莱尔又回头找她时, 她愤然杀死了给自己带来莫大屈辱的毁了自己一辈子的人——亚克力。可这在当时的社会所不能接受的, 因此苔丝的命运几乎是注定是一个悲剧。

二、命中注定的悲剧

我们先从作家所处的时代及他所受的影响来分析。托马斯哈代出生于英格兰西南部的一个小村镇, 生活的时代是英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度的时期, 资本主义创造了繁荣的经济, 但同时也使下层贫苦人民的生活更为痛苦。哈代非常同情农民的悲惨境遇, 同时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从信仰上帝到抛弃上帝, 哈代最终找不到问题的出路, 而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 这使他的文章带有很大的自然主义色彩, 这一点在小说的女主人公苔丝身上表现的最为突出。哈代运用了一系列的“偶然”, 来说明苔丝的悲剧性命运是早安排好的, 是无法避免的, 这也符合自然主义的特点, 自然主义文学大都认为人的力量在整个社会面前是微不足道的, 是渺小的, 人们就像棋子一样, 受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支配, 却又无能为力, 最后导致悲剧的结尾。小说中的老马被车撞死、克莱尔没有看到苔丝的信、苔丝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又遇到亚克力等等, 这些看起来很偶然的事情连在一起, 暗示一个必然的结果, 那就是苔丝不得不牺牲自己去做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从而导致了她一生的悲剧, 当苔丝感到生活日益艰难时, 她不得已求助于按克莱尔的父母, 结果也因为机缘不和而错过了他的家人, 以至于苔丝没能得到任何人的帮助。没有工作、家庭面临的悲剧都预示着苔丝的生活将越来越艰难, 她的悲剧将进一步加深, 苔丝遇见了当初诱奸她造成她悲剧人生的亚力克并被迫与其同居了, 这样使读者觉得苔丝的命运就象是宿命早就安排好的一样, 她的人生悲剧是必然的。

苔丝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在她自己, 但外部因素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比如传统的道德观念、家庭的经济困境和以恶势力等等。导致苔丝悲剧的根本原因是苔丝面对困境与诱惑时, 所作选择的必然结果。苔丝在遇到克莱尔之后, 面对他的的追求, 她的内心充满矛盾, 在那样一个共同外出的风雨交加的晚上, 苔丝终于答应了安玑的求婚, 就在答应了求婚的第二天, “苔丝就写了一封最急迫、最动人的信, 寄给了她母亲, ”寻求母亲的帮助。但是, 在结婚前, 苔丝给克莱尔写的信克莱尔却没有看到。于是, 苔丝在犹豫中不顾母亲的警告, 向克莱尔坦白了自己的过去, 从而最终导致了苔丝被遗弃的悲惨命运。

悲剧是把所有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悲剧的灵魂要在一定的悲剧环境中形成。这一环境, 既包括主人公所处的社会历史时期, 也包括她生活的周围具体环境。因此, 高明的哈代在描写悲剧环境时没有呆板地作抽象的介绍和说明, 而是致力于冷清凄悲气氛的渲染, 一环紧扣一环, 使读者在阅读之中, 能够立即感受到一种弥漫开来的浓重的悲剧气氛, 仿佛自己就置身在那悲剧环境里, 为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不平。

三、总结

哈代看到了是资本主义制度给苔丝带来悲剧, 哈代本身的局限使他认为, 尽管苔丝的悲剧值得同情, 但它是一种无法避免的必然结果, 但这无损《苔丝》这部小说在世界文坛中的地位。除了苔丝的悲剧, 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许多高尚、纯洁的东西, 无论命运会怎样, 人性中的高尚和纯洁永远不会泯灭, 苔丝的形象却会一直留存在每一位读者的心中。

参考文献

[1]雷芳.哈佛蓝星双语名著导读———苔丝.[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2003.

[2]德尼兹-加西尔等著.马慧译.《欧洲文学史》.南海出版社, 2003年.

[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文学与艺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1年.

[4]〔英〕Furst, Lilian R, and Skrine, Peter N.Naturalism.Lon-don:Methuen, 1971.

悲剧人物形象 篇2

何燕

内容摘要:《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曹雪芹笔下所钟爱的人物之一,她历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和争议,林黛玉的才华横溢,多愁善感,身世之悲使她的人物形象可以用“凄美”二字来概括,她的敏感多疑,善良纯真,缺少心计的性格又使得她在贾府无法长久的留存,加之自身体弱多病,家道中落,父母双亡给她的人生蒙上了许多阴影,再加上当的社会制度最终导致了他和贾宝玉爱情的失败,人生走向了悲剧的命运。本文试图从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入手,去探究造成她悲剧性格和命运的原因。

关键词:红楼梦;林黛玉;多愁善感;悲剧命运

众所周知,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曹雪芹笔下所钟爱的的人物之一,她的身世和命运凄惨迷离,令众多的读者所感叹惋惜,本文试图从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入手,去探究她悲剧性格的形成、以及造成悲惨命运的原因。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被美化成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真身,相当于神仙转世来到了凡间,让人多少觉得有些遥不可及,似乎也是机缘巧合,神仙都要经历许多磨难才能得道升天,《西游记》中唐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方才取得真经,列入仙班,《红楼梦》中林黛玉也是命运如此多作弄。她的形象特点可以概括为“凄美”二字。“凄”主要表现在林黛玉“身世凄凉、纤弱多病”,“美”则表现在“外在气质、才气内涵”。这两者相加构成了林黛玉“凄美”的悲剧形象。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总体性格可以概括为聪明伶俐,悟性极强,内向多疑、敏感善变而又孤高自诩,同时又带有自卑自怜的成分。比如她在对待和宝玉的感情问题上常常表现得过分自卑,猜疑和忧虑,既不相信自己,更不相信别人。她的敏感是因为她寄人篱下,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也因此养成了多疑的性格特点,家道中落对黛玉造成的影响就是“敢爱而不敢言”,她只有把爱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着别人能帮她一把,把自己的爱情寄托于别人的怜悯,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感。她把贾宝玉当做一颗救命的稻草,信守爱情,正所谓,爱至深,伤也深。最后,直至为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另一个方面由于身体上的先天虚弱,黛玉对事物的反应比较消极,什么事多从其反面来考虑,这也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林黛玉这种猜疑和消极的性格,结果一方面伤害了自己,另一方面又伤害了自己的心上人。这类性格就是心理学家定义的内向型性格。其心理特点上往往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她们的行为孤僻,寡言,但又常为一些别人认为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动感情。表面上看,她们有时似乎很坚强,但内心世界却充满自卑和怯懦。当然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林黛玉也是一个有新思想的女子,她一方面担忧自己的命运和与宝玉的爱情,另一方面她又坚持和宝玉自由恋爱,不喜欢仕途经济,因此在她的内心里还是有一股敢于反抗和冲破封建社会的内在精神。

形成林黛玉这种悲剧性格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与林黛玉的身世遭际和多变命运有密切的关系。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出生于封建社会一个书香望族和钟鼎之家,她是荣府千金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生有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林黛玉本是姑苏人氏,五岁时因父做官迁居扬州。母亲贾敏是贾母最小的女儿,父亲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升至兰台寺大夫,钦点出为巡盐御史[1]。所以,林家在封建社会里既是富贵之家,又是书香门第。林黛玉曾有小一岁的幼弟,养到三岁死了。所以父母对她爱如珍宝,见她聪明清秀,便请了贾雨村做家庭教师,教她读书习字,假充养子之意。后因黛玉母亲早亡,贾母疼爱,于是她被接到贾府抚养教育,与贾母、宝玉同吃同住。再后来黛玉又死了父亲,从此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养成了孤高傲世的性格。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她可以说是曹雪芹笔下作诗最富灵气的才女。林黛玉又因与贾宝玉有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真心相爱,《红楼梦》中绛珠还泪的神话更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奇幻浪漫的色彩,同时也奠定了他们爱情的悲剧基调。最终结局是: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思想上的忠叛之争,婚姻上的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之争。在封建礼教压迫下,林黛玉历尽风刀霜剑,最后在宝玉、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一、具体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美可以用“凄美”二字来概括,作品中,黛玉出场,读者初见黛玉,作者并未直接描绘她的美,而是巧借凤姐之嘴和宝玉之眼来突出林黛玉的绝世美丽。作者着墨写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惊叹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而在宝玉的眼中:“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2]”好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笔落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之凄美”。

而《红楼梦》中,林黛玉又是敏感而善良的,她寄人篱下的处境让她总是小心翼翼的为人处事,“生怕走错了一步路,生怕说错了一句话”本是大户人家出身,“生怕被人看轻了去”的心态让她变得外表孤高自诩,内心则倍感自卑和怯弱;另一方面,她的兰心慧质和女孩儿特有的小心眼儿又为她增添了些“灵慧与可爱”之处,这样一来,林黛玉这个角色的塑造便变得更加生动、有血有肉、感人至深,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同时林黛玉性格又是温柔善良的,我们可以从她与宝钗相处的文字里边看得出来,尽管两人在平日里为情所累,多少有点争风吃醋的嫌疑,甚至有些磨擦,但到后来两人谈心后,黛玉待宝钗“竟更比他人好十倍”,还把宝钗让她“每日吃上等燕窝一两以滋阴补气”的话当作是宝钗对她的体贴。再从“香菱学诗”我们可以看出她教别人“诲人不倦”的态度,还可以从她葬花之举等事看出她内心的细腻温柔。事实证明,越到后来“大得下人之心”的不是“常施下人以小恩”的宝钗,而“以诚相待,啥也不瞒人”的黛玉,正是因为她的心灵有内在之美,她的真诚善良的性格被曹雪芹所最钟爱,她的单纯善良与热衷世俗名利的薛宝钗相比,也是赢得读者由衷喜爱的原因之所在。

本是天外飞仙,兼具内外之美,何故黛玉结局却如此凄凉?曹雪芹笔墨之神亦在于此,一方面让黛玉“美丽”到极致,另一方面又让她“凄凉”而至身死!于是,一个跨越无数时空的、恒久的悲剧性人物形象——凄美的林黛玉便至此塑造而成,活生生的站在读者面前,让人们为她尽情的感伤痛心,耿耿而不能忘怀。记得鲁迅先生也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美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林黛玉的形象正是如此,她越是美,毁灭后形成悲剧给人们造成的心里反差和感受也越大,越让读者为她同情和叹息!尽显“凄美”二字。

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有旷世才学上,才华横溢又有浓郁的诗人气质。黛玉从小天生丽质,“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却又能作出“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葬。[3]”的诗句,到头来在无奈中香消玉殒,留下千古遗愿。可惜了,天妒英才,红颜薄命。她成了《红楼梦》中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人格色彩的悲剧人物,两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过同情之泪,又为她的艺术魅力而心醉神迷。在大观园里,百花斗妍,美女如云,为什么独有林黛玉能那样的牵动人的衷肠,甚至有人为她而痴狂、为她而伤叹呢?我想,是因为她从骨子里透射出来的无与伦比的美、敢于无声的与所处的时代反抗的精神让所有人痴醉。黛玉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是一颗折射世事的泪珠。她有着绝代的风姿,更有着满腹的诗情,但在那样的时代,那样一个王朝里,她的美貌只能对镜自怜,她的才情只能寄笔于纸,最后化为灰烬,成为一种绝世的“凄美”。在读者心目中,林黛玉的形象就像一个路过人间的天使,她的翅膀在人间被折断,以“凄美”的悲剧形象生命走向了终结。

二、林黛玉的人物性格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习惯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4]”芸芸众生,每个人的性格是不同的,性格决定了遇到某些事情的时候,一个人的反映及处理方式,不同的处理方式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结果自然会给每个人带来不同的影响,也就是命运。那么,林黛玉有着怎样的性格呢?她的性格与命运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首先,林黛玉的性格是敏感、多疑、多愁、小心眼、爱生气,爱耍小性子。长期以来,说到林黛玉的性格人们都习惯性的用多疑、敏感、爱生气,目无下尘等等这样的评价用于黛玉。《红楼梦》中第八回写道:“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黛玉已摇摇摆摆的进来,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让坐,宝钗笑道:‘这话怎么说?’黛玉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这是什么意思?’黛玉道:‘什么意思呢: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是天天有

[5]人来呢?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太热闹。姐姐有什么不解的呢?’”通过《红楼梦》中的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当黛玉看见宝玉和宝钗在一起时,心里是不高兴的。她本想找宝玉泄气,可又不好直说,于是用了一个较为含蓄的表达方式,让宝玉也明白是在说他,宝钗问起来,她给的回答也可以自圆其说。人们都说爱情是自私的,如果换了别人也会有这样的心理反映,至于是否处理的比黛玉好就不得而知了。再看《红楼梦》第十七回:“少时袭人倒了茶来,见宝玉身边佩物一件不存,因笑道:‘带的东西必又是那起没脸的东西们解了去了。’黛玉听说,走过来一瞧,果然一件没有,因向宝玉道:‘我给你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就不能够了!’[6]”说起荷包之事,还得从“大观园试题对额”说起,宝玉得以大展其才,贾政的小厮们上来闹着玩,将宝玉身上的佩物一起解了去讨赏。黛玉以为她送给宝玉的荷包也被人拿走了,所以生气。也许有人会不理解,宝玉身上的佩物又不差一个小小的荷包,就算是真给别人拿走了,谁都不会放在心上,偏偏黛玉生气,不是她爱生气是什么。但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归根结底,是一个“情”字了得,也许除了宝玉,她还没有给别人送过自己亲手做的小饰品,虽然荷包谈不上什么定情信物,但按照常理来理解,黛玉有可能是借荷包来试探宝玉。荷包虽小,情意深重。如果宝玉真将黛玉看来如此贵重的试情之物转送他人的话,那么黛玉有什么理由不生气呢?她气宝玉,更气自己。她说这话言下之意是“你连我送的东西都不在乎,对我的人也就更不在乎了!”所以敏感、多疑、小心眼、爱生气,在黛玉这一角色中多有体现。可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更不能用一种世俗的眼光去评点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这样对人物角色本身是不客观的,也是对作者的不尊重和对作品的曲解。分析人物还要和当时的环境相互联系起来,让我们看看来黛玉的生活环境,她是独身女,聪明可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原来生活的非常幸福,但她的幸福生活在她母亲病逝后就意味着结束了。父亲认为女儿在外祖母身旁能有个照应,即使黛玉不愿意去,她仍安排住进了显赫一时的贾府。黛玉小小年纪,单身外出,又寄人篱下,那种害怕、孤单、紧张的心情可想而知。再加上贾府又是一个不同于一般大户人家的仕宦家族,人多眼杂,处事更要小心谨慎,她时刻以“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来要求自己。在这种压力下,她的这种复杂矛盾的个性也就形成了,所以黛玉性格的形成与贾府的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其次,黛玉性格率直纯真、实话实说、缺少心计。在贾府那样一个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环境里,每天都会发生“借刀杀人”、“坐山观虎斗”的事情。小姐探春说得好“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都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在等级森严的家长专制氛围中,能保持一片纯真之情、玉洁之心的恐怕要数黛玉最能代表了。如《红楼梦》中第四十八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写道:“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遍老杜的七言律诗„„’ [7]”在这一回中黛玉的纯真率直,实话实说表现的非常充分。香菱原本是个十分可爱的姑娘,无奈命运的无情使她嫁给了“呆霸王”薛蟠,被玩弄于股掌当中,在大观园学诗的一段日子,她的生活才充满了一丝明媚的阳光。在“香菱学诗”中有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宝钗让香菱给她做伴,香菱每天和宝钗见面,而宝钗的才学又不在黛玉之下,为什么香菱没有拜宝钗为师呢?原因很简单,《红楼梦》中写到,当她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宝钗说出心中所想时,宝钗不但没有支持,反而给她泼冷水,讥笑她是“得陇望蜀”,“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为做诗着了迷,乃至“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在宝钗看来可笑透顶,与宝钗相比,黛玉对香菱的态度就显得可亲可近,随和多了。香菱来到潇湘馆,将她的这一迫切想法告诉黛玉,黛玉立刻以诚相待。她给香菱讲解诗的作法和要求,并将自己的诗集借给香菱,点拨说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此外,她还耐心地批改香菱的习作,堪称“诲人不倦”。习作中好的地方给予肯定,不足之处当场指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她不像宝钗评香菱的诗那样说话说半截“这个不好,不是这个做法。你别害臊,只管拿了给她(黛玉)瞧去,看她(黛玉)怎么说。”好像还留了一手,从中也可以看出宝钗的富有心计、黛玉的纯真无私,黛玉的性格透明如一泓清泉,有这样一位老师,有才气而富有灵性,知无不言,诲人不倦,香菱自然愿意请教了!其实,黛玉的才华在大观园里是有目共睹的,她是个不折不扣的诗化了的才女,这和她的家世是有关系的,父亲是前科探花,母亲是侯们千金,出身于书香门第,黛玉又自幼充养子看待,受到过极好的文化教育。在元妃省亲宝玉做诗时,眼看宝玉就要江郎才尽之时,黛玉略一思索,便欣然替他作了首《杏帘在望》向元妃交了作业。没想到这道诗竟成了宝玉所做四首诗之冠,深得元妃赞赏。结合黛玉的一生来看,诗一直陪伴着她,她也用诗来发泄和悲愤,用诗去抒发欢乐和爱情。是诗歌让她拥有了与众不同的迷人气质,如果没有诗,黛玉留给人们的形象也将大打折扣。从这里我们仍可看到黛玉的纯真率直的性格。再如《红楼梦》中第七十六回,黛玉和湘云在凹晶馆赏月,无拘无束即景联诗时。沉浸在创作冲动中的黛玉忘了自己孤苦伶仃的处境,兴致极好神采飞扬之时,每每张口先笑。当湘云对了一句好诗,她便真诚的回应“好对!比我的却好。”对到忘情之处“又叫好又跺足”这些夸张的举动正是黛玉纯真可爱性格的真情自然流露。当她集中思维,全力以赴对出“冷月葬诗魂”的好诗句,湘云拍手称赞时,黛玉也十分自然坦率的笑道“不如此,如何压倒你?只为用工在这一句了。”总之,在黛玉的生活里找不到半点虚假的成分。如果将那位人见人爱、懂得来事、讨得贾府上下一片赞赏的薜宝钗相比较的话,薜宝钗是圆滑和虚伪的象征,那么林黛玉便是纯真实在的化身了!

第三,黛玉心地善良、待人真诚。黛玉的善良,我们可以从她与宝钗的相处便能了解到。在刚开始黛玉对宝钗是存有敌意的,因为她们同时爱上了同一个男人。在才貌方面,“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的薛宝钗与黛玉也不相上下,再加上宝钗又有黛玉最为忌讳的“金锁”,更是让黛玉心存警惕。如《红楼梦》第二十九回的金麒麟事件写道:“贾母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拿了起来,笑道:‘这件东西,好象是我看见了的史家的孩子也带着一个的。’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宝玉道:‘他这么往我们家去住着,我也没看见。’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头心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她才是留心呢。’[8]”这样的场合相互斗心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宝玉、黛玉、宝钗三人在一起,黛玉便会找机会打趣对方,不是宝玉便是宝钗。可越到后来,宝钗黛玉的关系却越好,直到最后甚至像姐妹一般,就连宝玉也感到吃惊,这全在于宝钗对黛玉的略表关怀,善用心计的宝钗分二步实现了她的计划。书中第四十二回,黛玉在行酒令时,一时不甚将《牡丹亭》、《西厢记》中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脱口而出,被宝钗记下,闹着玩的要审她,将黛玉羞的“满脸飞红,满口央告”。宝钗见时机已成熟,便不往下问,款款的告诉她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9]”聪明的宝钗找到两人的共同爱好,一下拉近了两人的距离,逐渐瓦解黛玉对她的敌意。再以一种长者的口吻规劝黛玉“咱们女孩儿不认字的倒好。”可怜的黛玉顿时感受到亲人般的抚爱和温馨,虽说她在贾府里一直也有外祖母的疼爱,可外祖母身边的人毕竟太多,与人交际又不是她的强项,要让黛玉挤入那个是非之处,也是不可能的事。再说黛玉姓林,不姓贾,所以平日里黛玉很难听到这样暖人心的话。不仅如此,宝钗还仔细分析了她的病,认认真真提供了进补的方法。心地善良的黛玉不由感叹起来“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有心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谢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怪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若不是前日看出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10]”宝钗的几句软话、几两燕窝便滋润了黛玉的心田,她将平时里对宝钗的陈见一一推翻,一枝烛光般的温暖竟化开了她心头的薄冰。尽管两人在平日里为情所累而有些磨擦,而至后来待宝钗“竟更比他人好十倍”,还把宝钗让她“每日吃上等燕窝一两以滋阴补气”当作是宝钗对她的体贴。我们实是在感叹黛玉的痴情之余,更欣赏她内心的单纯、天真和善良了。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前面所提到的她教香菱学诗以及她的葬花之举中同样看出她内心的善良。

就是这样一个敏感多愁、多疑而又小心眼、爱生气,爱耍小性子,率直纯真、心地善良、待人真诚、缺少心计的林黛玉在当时的贾府那样一个是非之地又怎能长久的留存下去呢?更何况她与贾宝玉的爱情岂能长久的发展下去?

三、探究林黛玉的命运

林黛玉的人生和命运最终走向了悲剧,造成她悲剧命运的除了她多愁善感,单纯善良的性格之外,还和哪些因素有关系呢?

首先是身体虚弱、体弱多病,抑郁性的气质对她命运的影响最为关键。林黛进贾府之后,众人见她身体虚弱因问道:“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11]体的健康状况不佳,给她的性格着上了灰暗的底色。从她作的诗《葬花吟》中就可以看出来: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在《秋窗夜雨夕》中她写道: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入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湘云和黛玉在月夜作诗,湘云作了上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了下句:“冷月葬花魂。”由此可见:黛玉用诗词宣泄自已的离情别绪,她所写的诗词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败。正是由于身体上的先天虚弱,黛玉对事物的反应比较消极,这也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大观园中的女儿们知道她天生如此,对她也就逐渐走向了疏远,这些姐妹们大多喜欢宝钗,每次湘云来到贾府总是爱找宝姐姐玩,而不会首先去找林妹妹,这就使得黛玉与别人的社会性的交往逐渐减少,更促成了她忧郁的性格的形成。而《红楼梦》中薛宝钗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性格大方,“温柔敦厚”,“会做人”,这使得她为人人所夸赞。试想,作为封建家长的贾母等人怎么会让一个身体虚弱、体弱多病,性格抑郁而又“不会做人”的黛玉、去做他们贾府未来的继承人贾宝玉的媳妇“和贤内助”呢?

其次是封建社会的婚姻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在封建社会里,有着森严的门第等级观念,对于望族大户人家来说,家庭和门第对一个家族心衰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结合《红楼梦》来看,尽管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祖上曾袭过列侯,业经五世,林如海又从科第出身,是前科的探花,官至兰台寺大夫,又被钦点出为巡盐御史,系钟鼎之家,亦是书香之族。但后来林如海身染重病而亡,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林黛玉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在封建社会那样一个充满人情世故的家族中,人的价值是与其家族地位是联系在一起的。试问:贾家的命根子,怎么会娶一个一身是病的,又家道中落的,死守着“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信条,对整个家族没什么利用价值的儿媳妇呢?相比而言,薛家对贾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薛宝钗办事井然有序,处世圆滑、八面玲珑,且喜欢讨好奉承,很得贾母、王夫人等荣国府掌权者的喜爱,所以宝玉娶宝钗可谓是顺理成章。

再次家道中落、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对林黛玉的成长和性格的形成起到了不利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影响着个体性格的形成,在一个相对富裕环境中长大的人来说,可能性格中就比较有优越感,而家庭的衰落可能会给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带来自卑感。《红楼梦》中林家家道的中落直接冲击和影响着林黛玉心灵和性格的形成,还间接地影响着她爱情的成败。而黛玉父母相继而亡对她的影响甚至更大。人们经常说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亲子关系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黛玉7岁丧母,11岁丧父,这两件事,分别发生在她的学龄期和少年期,此时正是她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她心灵来说是两次重大的冲击。父母的相继辞世,使黛玉从小形成了孤独无依,怯懦内向的性格。由于父母双亡,孤苦零丁,不得不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一回中,林如海这样对黛玉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可以看出来,黛玉是极不愿离开自己的家的。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时她才七岁,一个七岁的孩子就背井离乡,远走他方,在这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个“自已身世不幸”的情结,这其实就为她的悲剧命运留下了伏笔。

第四,林黛玉的人生命运走向了悲剧与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环境有密切关系。尽管林黛玉的性格多愁善感,敏感多疑,怯懦内向,但在面对外界时又显得孤高自诩、有才华、有进取心、争强好胜、特别是面对与贾宝玉爱情时,追求自由恋爱,有抗争精神,这些优点太现代,在当时的社会便是缺点,与古代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清规戒律显得格格不入,她的追求和向往、性格和人生,在当时那样一个封建男权社会里,只能以悲惨而告终。同时,等级制度的森严,寄人篱下的处境,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代表着宗法思想、家族势利和代表着神的意志的“金玉”之说,象一座座无形的大山横亘在宝黛爱情之路上,使她很快意识到环境和自身、现实和理想的距离,意识到爱的历程的艰难与渺茫。相比而言,薛宝钗性格古板守旧,逆来顺受,看似识大体,但其本身而言并不快乐,尽管在与林黛玉争夺贾宝玉的事情上赢得了贾府上下的支持,占得了先机,和贾宝玉实现了结婚的愿望,但最后悲惨的结局也证明了以她为代表的古代女性悲惨的命运,所以林黛玉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封建社会里那样一个时代的悲剧。

总之,我认为《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薄命佳人。她聪明美丽、多愁善感、天真率直,不谙世事、孤标傲世、追求真爱、至死不渝,却又纤弱多病,活像一朵在秋风中不胜哀愁而摇摇欲落的木棉花。在那种重权势、重钱财、重封建礼教的宗法社会里,她这个孤苦伶仃的弱女子来到贾府,寄人篱下,身不由己,虽有贾母的爱抚慰藉和贾宝玉的情投意合,但前途末卜,人生渺茫,精神上有沉重压力。所以她很早就哀叹:“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后来病情渐重,处境更加艰难,她预感到寿命不久,发出了“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的悲吟。因而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和其自身的弱点最终使她淹没在了那样一个时代,她和贾宝玉的爱情最终也被扼杀在了那样一个封建王朝,她的命运悲剧既有内在的因素,又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是她最真实的写照。感谢曹雪芹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最成功的艺术典型,在他的笔下,黛玉的形象显得有血有肉,立体而真实。他既没有把林黛玉写成一个完人,更没有过分夸大她的缺点,我想这可能是《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为什么都给人以真实感的原因吧!曹雪芹在林黛玉身上倾注了所有的爱心,使得黛玉的形象穿越古今,显得既真实而又虚幻,她是我们的一个美好理想,她代表着我们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追寻,她代表着我们心灵深处时时会响起的一个声音。若不是林黛玉,我们又怎么会在在如今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里静下心来去寻找那么一份古典的情思。林黛玉的悲剧是她性格的悲剧、更是当时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它产生着巨大的反封建力量,尽管《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死了,但她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打动了读者,令人同情。她的高雅的品位,锋利的诗词,脱俗的情趣,敏捷的文思,甚至她的一颦一笑都闪烁着真实而质朴的光芒。她这样一个美丽、真挚,为爱情理想而生的叛逆女性的典型形象,会被世人永久的牢记。她在读者心目中形成的思想感情的沉淀,相信时间愈久,停蓄愈厚,魅力也会愈大!

注释:

[1]百度百科—林黛玉;

[2] [3] [5] [6] [7] [8] [9] [10] [11]见岳麓书社《红楼梦》P47,P23,P36,P285,P76,P43,P337,P211,P67页;

[4]弗洛伊德《梦的解析》P121页,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语; 参考文献:

1、《红楼梦》

2、《红楼梦研究》

3、培根《习惯论》

4、百度百科—林黛玉

5、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 《悲哀的林黛玉》

http://tv.com

后 记(致谢):

悲剧人物形象 篇3

摘 要:悲剧强调的是实践主体事业的失败和个人的毁灭所带来的令人惋惜的痛感,而崇高则强调的是实践主体事业的失败和个人的毁灭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高昂、奋发的斗争精神。作者将深沉的悲剧意识和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寄托在《三国演义》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身上,理所当然的就要突出历史人物崇高的一面,由此而带来人物形象巨大的崇高美。

关键词:《三国演义》 人物形象 悲剧 崇高美

“悲剧”与“崇高”作为两个不同的美学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悲剧强调的是实践主体事业的失败和个人的毁灭所带来的令人惋惜的痛感,而崇高则强调的是实践主体事业的失败和个人的毁灭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高昂、奋发的斗争精神。悲剧和崇高都强调矛盾斗争双方跨越障碍的艰巨性;在审美感受上,都于失败之中激发起人们对人类本质力量的伟大自豪感,并由痛感升华出美感。“悲剧中所体现的崇高,经常以其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崇敬和自豪。它是对进步社会力量的实践斗争的积极肯定。”[1]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没有“悲剧”这一概念,但纵观中国古代,各种艺术形式所体现的崇高的悲剧精神却贯穿其中。《三国演义》中的主人公处于时代和个人双重悲剧的交汇点上,他们敢于正视苦难的社会与人生,希望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去变革乱世,然而任谁也逃脱不了时代命运的必然悲剧。那些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却被冷酷无情的现实推到历史祭坛上的悲剧人物身上,就突出地显现着这种悲剧性与崇高性相统一的悲剧性、崇高美。

笔者认为《三国演义》的大部分杰出人物的命运虽然都是以失败告终,但他们的身上都显现着浓郁的悲剧性崇高美。

一、变革社会的悲剧英雄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他们都为变革苦难社会而奋斗,这些人物都可以代表变革社会的进步力量,是作者和人们心中的理想楷模,但却都以失败、毁灭而告终。在冲突中,使自身具有了悲剧性崇高美。下面就试以刘备为例,分析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悲剧性崇高美。

刘备作为《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他以“兴复汉室”变革社会为其奋斗目标,是罗贯中笔下着力渲染的代表社会理想的“王道仁政”的化身。《三国演义》写刘备虽然有鲁迅所说的“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的缺点,但是,以仁义待人的刘备,长期以来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刘备能在天下大乱、王权衰微的汉末建立蜀汉政权,正是靠着他的“仁义”。但作者极力塑造的以仁君、贤臣、义友为代表的蜀汉集团却被代表社会现实霸道的曹魏集团所覆灭,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悲剧,自然流淌出浓烈的悲剧性的崇高美。

《祭天地桃园结义》,是罗贯中笔下浓墨重彩的开篇之章,不难看出其中寄寓了作者浓厚的情感。所以当刘备听到关羽被东吴袭杀的消息后:“大叫一声,昏绝于地”,“三日不进水食,但痛哭而已,泪湿衣襟,斑斑成血”,“号哭终日,继之以夜”,甚至说出:“朕不与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的话。刘备虽然坚持取小义而舍大义,以至于付出了江山、性命的代价,但是,这种坚持伦理的殉道精神,却充分显示了道德感的崇高性。

在《三国演义》的回目中,从《定三分亮出茅庐》至《白帝城先主托孤》,按理说在有诸葛亮和五虎上将的全力辅助下,作为群首的刘备应该可以如愿以偿地大展宏图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以刘备之名为回目的十四条中,我们看到刘备多次的失败,占了八条之多,一半以上。作为蜀汉集团之主的刘备在大好形势之下接连失败、一败涂地,并最终导致整个蜀汉集团的覆灭,最初的“救困扶国,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美好愿望也随之一并消散。

从“悲痛的要素在悲剧的感情中,必须从属于积极要素,即鼓励的要素。否则,悲剧性就会转化为厌恶、反感、畏惧。”[2]刘备仁政理想的破灭,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蜀汉集团和整个时代的悲剧。在刘备身上所体现的爱民为国的仁道的崇高品质,令我们从中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在历史前行的过程中的艰难和不易,折射出中华民族精神中坚忍不拔、正视苦难、并为之奋斗而不惜牺牲的崇高的、伟大的精神。

二、现实权术的悲剧英雄

如果说刘备等人是为了变革社会而牺牲的悲剧英雄,那么曹操便是在冷酷的现实权术下牺牲的悲剧英雄。“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曹操无疑是《三国演义》中性格最错综复杂的人物之一,是一个能臣兼奸雄的双重形象。他同样有高昂的斗争精神,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但其人生命运却充满了困惑、彷徨和痛苦。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历来不被后人认同,甚至深恶痛绝,至于说出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更是招来了千古骂名。李贽评曰:“孟德杀伯奢一家,误也,可原也。至杀伯奢,则恶极矣……更说出:‘宁使我负人,休教人负我之语……不知此犹孟德过人处也。试问天下人,谁不有此心者?谁复能开此口乎?故吾以世人之心较之,犹取孟德也。至于讲道学诸公,且反其语曰:‘宁使天下人负我,休使我负天下。谁不说得好听,然察其行者,却是步步私学孟德二语者。则孟德犹不失为心口为一之小人,而此曹之口是心非,反不如孟德之直捷痛快也。”

然而,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英雄,晚年却是在痛苦、折磨中度过的。一生的戎马征战,加之难以挣脱的精神重压,使得曹操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头风失眠等多种疾病,时常梦见伏皇后、董贵妃、吉平等冤魂前来索命。清人黄摩西在《小说小话》中感慨:“最不幸者莫如魏武帝”,而“文人学士,虽心知其故,而亦恂世俗之奇说,不敢加以辩证”。曹操在现实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不可调和的冲突中走向肉体乃至精神的毁灭,从而显示出一种悲剧的崇高美。从道德上看,曹操的言行似乎处处充满着矛盾,但从政治的需要去看,却是时时地服从于现实的政治军事利益。曹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处世哲学和他的才干智慧与权术结合,成为文学史上封建政治家的一种典型。不论我们是赞扬或谩骂曹操,在三分天下的乱世中,他仍然完成了建功立业的壮举。现实权术作为凭借,在乱世中也许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而为统一国家、推动历史前进所做出的牺牲,则显现了壮大的崇高精神。

三、无奈现实的悲剧英雄

如果说刘备与曹操等英雄人物在乱世中能够拥有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一片天地的话,那么同样有一批英雄人物,他们虽然心怀万里,却不得不寄人篱下,无法将自己的抱负展现,在无奈的现实面前因为壮志未酬而遗恨终生,相对于曹、刘而言,他们的深沉、凝重的悲剧性更有一种沉郁凄戚、荡气回肠的持久感。下面试举一例,对此类悲剧性人物进行分析。

庞德本是马超的旧部,后来因故投降了曹操。在卷十五之《庞德抬梓战关公》一节中,赤胆忠心的庞德在曹操面前欲“上报我王宠遇之恩,下救黎民倒悬之急”,求得了先锋印。但于禁等人却对他的忠心非议,而曹操也欲收回先锋印。无奈之下,庞德“免冠顿首,流血满面”,却求告不得,又不顾兵家之忌讳,战前抬棺而出。虽然在战场上与关羽力战百余回合未分胜负,但在随后的云长水淹七军中却被关羽生擒。按常理说,庞德之兄在汉中为官,其故主马超又在蜀汉集团“五虎上将”之列,作为降者,归顺蜀汉是正常之举。而且在《三国演义》之中,降将历来是作为活生生、有自尊、有人格的人来对待,被俘者并不是只有死路一条。但庞德因为战前在曹操面前说了决绝的话,一旦战败被俘,就不得不死,悲壮固然悲壮,但却没有丝毫可以回旋的余地。

总之,在《三国演义》基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清明政治的理想,对英雄人物的渴望,宣泄了爱憎分明的民族感情。生活在元末明初的罗贯中,经历了社会动荡的巨大变革,“有志图王”却终生布衣的他,对于痛苦有着深切的体会,也就更能理解三国时期英雄人物成长、奋斗的悲壮与崇高。罗贯中在他们身上寄寓着民族精神中最宝贵的刚健奋发精神,作品中人物的品质、才质和禀性遵循着理性观念和道德观念的规范。因此,可以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精神都激荡着悲剧性崇高美。

注释:

[1]杨辛,甘霖:《美学原理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0页。

[2]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1994年版,第227页。

浅谈贾探春人物形象的悲剧性 篇4

一、赵姨娘与“势输”

贾家四位姑娘都有自己的贴身大丫鬟, 名字上也是取“琴棋书画”的美好寓意, 探春的大丫鬟名叫“侍书”。曹雪芹在《红楼梦》的构思中, 对一些人物的名字也是独具匠心, 像打算把巧姐卖给藩王当小妾的王仁也可以理解为“忘仁”。第二十四回, 贾芸打算找舅舅卜世仁借钱买冰片送与凤姐好谋个差事, 却遭到了一顿奚落, 这里的“卜世仁”更容易理解成“不是人”。同样的道理, “侍书”与“势输”, 同音不同字, 暗指探春在贾家的地位因为是庶出而受到一定程度上的轻视。

说到探春, 就不得不提她的生母———赵姨娘。赵姨娘是贾政的妾室, 贾探春与贾环的生母, 在书中出场次数不多。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干脆提都不提, 直到第二十回才有了正式出场的机会, 当时赵姨娘正在骂贾环不应该“往高台盘上去”, 可巧被从窗外经过的凤姐听到了, 凤姐便隔窗说道:“凭他怎么去, 还有太太老爷管他呢, 就大口啐他!他现是主子, 不好了, 横竖有教导他的人, 与你什么相干!”而“赵姨娘也不敢则声”。可见赵姨娘在贾家的地位并不高, 处在主子与奴才都不像的尴尬位置, 正经主子嫌弃她, 奴才们也不把她当主子看。第六十回里写到赵姨娘因为芳官把茉莉粉冒充蔷薇绽给贾环的事去怡红院找芳官算账, 芳官却这样回道:“姨奶奶犯不着来骂我, 我又不是姨奶奶家买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罢了!”芳官是何许人?是贾家买来的小戏子, 后来分到怡红院当丫鬟, 一个小戏子也敢这样对待赵姨娘, 由此赵姨娘在贾家的地位可想而知了。

如果仅仅是这样, 那么赵姨娘作为一个封建家族中的妾室, 这样的遭遇还真是值得同情。可值得注意的是, 赵姨娘本身也不甘于安分守己的做个姨娘, 儿子贾环的存在让她看到了希望。贾政有三个儿子, 大儿子贾珠早逝, 二儿子贾宝玉也是“多愁多病身”, 如果贾宝玉也不幸早逝的话, 庶出的三儿子贾环便成了贾政的唯一继承人, 凭着“母以子贵”的赵姨娘也就有了当正经主子的机会, 于是她千方百计的想要害死贾宝玉, 用钱买通马道婆, 与马道婆合伙诅咒管家王熙凤和继承人贾宝玉, “你若果然法子灵验, 把他两个绝了, 明日这家私不怕不是我环儿的。”而她也差点就成功了, 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写到宝玉和凤姐中了马道婆的魔法不省人事, “合家人口无不惊慌”、“忘餐废寝, 寻死觅活”, 只有“赵姨娘、贾环等自是称愿”。

周汝昌先生在《红楼小讲》中说:“要说雪芹真是从居心不正、存心不良、专门以谋害宝玉、黛玉、凤姐……为其‘事业’的坏女人, 则只有赵姨娘, 只她一人而已。”如果说探春没有福气“托生在太太肚里”已是不幸, 那么有赵姨娘这样的生母更是不幸。连探春自己都说:“他 (赵姨娘) 那想头自然是有的, 不过是那阴微鄙贱的见识……论理我不该说他, 但忒昏愦的不像了” (第二十七回) 在贾家, 同辈的姨娘还有不少, 同为姨娘, 地位也有所不同, 二姑娘迎春的生母也是姨娘, 第七十三回邢夫人埋怨迎春“你娘比如今赵姨娘强十倍的, 你该比探丫头强才是。怎么反不及他一半!”可见赵姨娘的不招人待见已是出了名的, 比之贾政另一位“不寻人生事”的周姨娘, 更显得“每每生事”惹人嫌弃。

二、自强与自卑共存的矛盾性格

心理学中有这样的观点:自卑总是造成紧张, 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1]这种补偿动作, 体现在探春身上便是建立优越感, 树立自己“主子”的尊严。

在封建社会, “主”与“仆”之间的鸿沟不容跨越, 尤其是在这方面看的尤其重的探春。第六十回, 赵姨娘为了茉莉粉的事与芳官大闹, 探春劝赵姨娘“那些小丫头子们原是些顽意儿, 喜欢呢, 和他说说笑笑, 不喜欢便可以不理他。便他不好了, 也如同猫儿狗儿抓咬了一下子, 可恕就恕, 不恕时也只该叫了管家媳妇们去说给他去责罚, 何苦自己不尊重, 大吆小喝失了体统。”探春可谓是众姐妹中把“主子”、“奴才”最长挂在嘴边的, 这是在极力抬高主子的尊严与地位来反衬奴才的低贱与卑微, 在主子眼里, 奴才与“猫儿狗儿”没什么差别。第七十三回, 迎春的乳母拿了迎春的首饰去赌钱, 迎春反而不能辖制, 探春要迎春摆出“我们是主子”的派头来惩戒屋里的奴才。

探春的主子“气派”在管家期间可谓发挥到了极致。第五十五回, 凤姐因为小月不能理家, 王夫人便命李纨、探春和宝钗帮着料理一阵子, 李纨寡居不爱生事, 宝钗又是个“外人”, 这正是给探春树立主子威严, 博得贾母、王夫人欢心的好时机, 本想着有一番作为的探春却遭到“ (众婆子) 想着不过是个未出闺阁的青年小姐, 且素日也最平和恬淡, 因此都不在意”的轻视, 这是探春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可巧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 探春按照旧例赏银二十两, 赵姨娘来埋怨亲舅舅死了, 探春却不多赏点, 但在尊卑观念根深蒂固“眼里只有老爷、太太”的探春看来“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 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并不理李纨等“姑娘满心要拉扯”的说和之语, 如此的漠视亲情, 固然令人寒心, 可追究其根源, 又无外乎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礼教制度扭曲了本该有的人伦亲情。尊王夫人为嫡母的探春自然也就只认王夫人的兄弟王子腾这一个“舅舅”, 至于“环儿出去又站起来, 又跟他上学” (第五十五回) 的有真正意义上血缘关系的“舅舅”赵国基, 是“奴才”, 并不值得尊敬。同样是第五十五回, 详细写了探春被赵姨娘气哭后整理妆容的场景:“捧盆的丫鬟走至跟前, 便双膝跪下, 高捧沐盆, 那两个小丫鬟, 也都在旁屈膝捧着巾帕并靶镜脂粉之饰。”举止间自有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主子派头。再如第六十二回贾宝玉过生日, 姐妹们都在一处庆贺, 林之孝家的恰有事来回探春, 探春正专心于与迎春下棋, 只得“站了半天, 因回头要茶时才看见”可见其气象严厉, 在管家期间成功树立了主子的尊严。

与自卑相对的便是自强, 当心理补偿没有办法从根本上克服自卑时, 便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 使他人不敢小看。第七十四回, 王熙凤带着婆子丫头们抄检大观园, 独独探春“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 王保善家的仗着是邢夫人的陪房且探春“又是庶出, 他敢怎么”去拉扯探春的裙子, 却被探春扇了一耳光“你打谅我是同你们姑娘那样好性儿, 由着你们欺负他, 就错了主意!”

自尊自强是自卑的探春最有力的防护, 不同于“二木头”迎春, 兴儿给尤二姐介绍贾家的姑娘们时说三姑娘诨名玫瑰花, “玫瑰花又红又香, 无人不爱的, 只是刺戳手。”可见探春出众才能在贾府是出名的, 她一直以自己的努力与自尊建立主子的“体统”。

在探春代替凤姐理家期间, 这位“才自精明志自高”的三姑娘也是以一种积极地精神“兴除利弊”, 决心做一位关心家族命运, 兴除贾府积弊的“改革者”, 连凤姐听说探春的作为时也是连用了三个好:“好, 好, 好, 好个三姑娘!” (第五十五回) 如此高的评价, 也是贾家大管家凤姐对探春由衷的赞赏。不仅如此, 探春在对待长辈时也不失礼数, 贾母因为贾赦想纳鸳鸯做偏房而迁怒于王夫人, 众人都不敢为王夫人分辨, 只有探春敢赔笑对贾母说“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 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 小婶子如何知道?便知道, 也推不知道。”简单的几句话, 便为王夫人辩白清楚, 既识大体也不失分寸与礼数, 在说话的艺术这方面, 探春与宝钗可谓有的一拼, 也就很自然的得到长辈的喜爱, 成功的成为贾家三位姑娘中最拿得出手的一位, 也难怪南安太妃想见见姑娘们时贾母只叫带黛玉、宝钗、湘云和“再就你三妹妹”过来。

三、悲剧命运:远嫁他乡

关于探春的结局, 在前八十回中暗示的很明显, 即最终像风筝一样远嫁他乡。

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看到的关于探春的诗:“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还有“两人放风筝, 一片大海, 一只大船, 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的图画。十二钗中称得上“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恐怕就只有探春和凤姐, 而与“风筝”相关的便只有探春了。第二十二回元宵家宴, 贾母命姑娘们作灯谜娱乐, 探春的灯谜“阶下儿童仰面时, 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 莫向东风怨别离。”谜底便是风筝。

至于探春远嫁的原因、方向、嫁后的结局等, 曹雪芹并没有清楚地交代, 前八十回中, 探春的判词、“群芳开夜宴”时“必得贵婿”的杏花、第七十回众人放风筝时的“凤凰”风筝都预示着探春的结局极可能是远嫁海外藩王, 不过, 随着贾家树倒猢狲散, 尽管远嫁海外, 但不失主子身份地位的探春显然又与“薄命司”不符, 切不可独独把探春从“薄命司”中拉出来, 给她安上一个‘外藩王妃’的正喜剧或大团圆的尾巴。[2]

探春的远嫁, 很有可能是像王昭君那样因为“和亲”而进行的政治交易, 而探春只是这场权利交易中的牺牲品。另外, 风筝的寓意也值得深思, 风筝飞得高也就跌的重, 如果只是单纯的远嫁对于探春来讲也许是件离开“末世”的好事情, 即使是为了和亲远嫁他乡也仍然是主子, 这对于把“主子”尊严看的相当重的探春来说并不算悲剧, 只有远嫁且好景不长, 富贵生活像风筝一样从高空重重跌下时, 也可算得上是真正的悲剧。

参考文献

[1]施良方.未来的挑战与国际教育的未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1, (4) .

三国演义中十大悲剧人物 篇5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它以《三国志》为蓝本,运用小说艺术的叙事手法描写和记叙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至西晋初年统一三国之间大量风云激荡的故事,刻画了奸雄狡诈的曹操、机谋智巧的孔明、忠肝义胆的关羽、风流倜傥的周瑜等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小说在艺术性和可读性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鲁迅先生曾说过:“喜剧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悲剧则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依据先生的悲剧定义和作者罗贯中维护汉室正统和弘扬义气的核心价值观念,我们可以将以下十位三国人物列为《三国演义》里的十大悲剧人物。

第一号悲剧人物:汉献帝

这位本书中原本地位最为尊贵的人物自始至终都掌控在作者笔下的奸雄贼子手里,先是残暴威福的董卓,后是叛乱谋反的李榷和郭汜,接着是雄霸狡诈的阿瞒,最后是犯上作乱的曹丕,完全是一个可怜巴巴的傀儡皇帝;献帝似乎不是个愚蠢之辈,他的悲剧主要还是要归因于祖上胡来造成的时势混乱,因而他的无为是被动的。

第二号悲剧人物:刘禅

这是本书中另一位地位显赫但软弱无能的可怜虫,父辈千辛万苦打拼积累的基业全然不知珍守,到最后成了亡国奴居然还心安理得地乐不思蜀。按理说阿斗不完全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长坂坡一战死里逃生可谓历经风险,看来他得腐败堕落既要归因于自己愚痴不明,也要归因于刘备得教育无方。相对献帝而言,阿斗的无为是主动的。

第三号悲剧人物:刘备

刘玄德一生中大部分时光东奔西走,四处投靠,过饱了寄人篱下的日子;后来在孔明先生的辅佐下踏上了正轨,打拼下了一块梦寐以求的基业,做了一阵子皇帝;可惜好景不长,毕竟缺乏大智大勇,将兄弟义气高悬于国家利益之上,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仇没报到,反将自己搭了进去,落了个白帝托孤郁郁而终的结局。

第四号悲剧人物:袁绍

这位拥有“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家庭背景的乱世枭雄一度虎踞北方,傲视天下,有囊括四海之势,可惜真的如阿瞒所言“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兵多不会用之,将广不会遣之,贤臣谋士不会使之,种种悲剧人格在官渡之战中显露无遗,真可谓“凤毛鸡胆事难成”。

第五号悲剧人物:吕布

吕奉先勇武过人,堪称三国人物中头号战场杀手,但头脑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道德观念尤为淡薄,兼又贪好美色,是以难成气候。吕布在小说中给人最深的印象是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由此还被张飞讥为三姓家奴。吕布的遭遇使我们想起了孔子“小人勇而无义为乱”的告诫。

第六号悲剧人物:周瑜

周公瑾是江东豪杰的优秀代表人物,家资丰厚,小乔相伴,儒雅风流。曹军南下之际,公瑾力主以暴制暴,赤壁之战中统领江东将士一战成名。可惜的是,肚小不能容人,争强好胜过了头,最终在“既生瑜,何生亮”的长叹中陨落。

第七号悲剧人物:关羽

关公武功盖世,温酒斩华雄,连砍颜良、文丑;勇猛过人,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亦有谋略,曾水淹七军,力擒庞德;义气深重,桃园结义,千里走单骑。但要命的是骄傲过了头,不免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为吕蒙所擒;并由此埋下了蜀国灭亡的伏笔。

第八号悲剧人物:庞统

庞士元智慧超群,被水镜先生誉为“雏凤”,与“卧龙”孔明相提并论;赤壁之战中曾给曹军设下连环计陷阱,功不可没。由于其貌不扬,曾被飞爷耍了一回;被刘备重用后,立功心切,谁知命途多舛,丧身落凤坡,出师未捷身先死,惜哉!

第九号悲剧人物:杨修

杨德祖机敏过人,三国人物中恐无人能出其右,连阿瞒也自叹才华与之相差三十里。智识过人、才气横溢原本是桩好事,不幸的是,这样的人容易恃才放荡,不知收敛,多次与阿瞒争锋较劲,最后终被寻机除掉,可悲可叹!

第十号悲剧人物:马谡

悲剧人物形象 篇6

关键词:傅连山;悲剧形象;悲剧精神

中图分类号:1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03-01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后,我国社会主义悲剧文学创作出现喷薄之势。在20世纪严重的民族与社会危机下,中国现代作家更加具有悲剧意识。学识界有这样一种关于悲剧创作三次崛起的说法:自“伤痕文学”兴起后,出现一大批如《于无声处》、《枫》、《神圣的使命》、《大墙下的红玉兰》等揭示十年浩劫灾难的作品,这被看作悲剧创作的第一次崛起。回顾建国来的辛酸史,人们把眼光延伸得更远,开始思考十年浩劫之所以出现的原因及其背景,于是又衍生了“反思文学”,代表作有《犯人李铜钟的故事》、《西望茅草地》、《天云山传奇》、《月食》等,这被看作悲剧创作的第二次崛起。之后便是悲剧创作的第三次崛起,反思历史,人们将思维的触角大胆地延伸到另一个深层的维度,将历史与现实结合,人们意识到一些一度被神化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正是悲剧的根源。改革,变成迫在眉睫的问题,改革文学也应运而生。改革文学里的悲剧作品反映改革势力与对立势力的抗争,突显其艰难、伟大,也塑造了一系列悲剧形象。《祸起萧墙》里的傅连山便是一文学典型。

《祸起萧墙》讲述了主人公傅连山作为电力工业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为了改变电力工业落后的面貌,二进二出佳津地区,进行电业局的体制改革。但是这次改革触碰到了佳津地区领导班子的利益,便形成了以傅连山为代表的改革力量和以地委郭书记和局党委书记郑义桐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斗争。小说着力描述了傅连山与地委郭书记的三次正面遭遇,酝酿了悲剧冲突。从悲剧冲突的性质上看,它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化管理形式与家长制管理形式之间的矛盾,现代化观念与传统文化观念之间的矛盾。

作为改革者,傅连山承受着极左的政治意识、封建的地方专制思想还有传统的惰性势力等多方面压力,最终被迫“以身试法”,用自己的手把自己送上了法庭,走上自我毁灭的绝境。融合了敢于直面压迫的生命意识和永不屈服的价值观念孕育了傅连山的悲剧精神,悲剧精神表现为他处于改革举步维艰之际,顽强抗争,甘愿冒着生命被自己人为毁灭的风险也要坚持自我,向世人证明改革的正确性。悲剧人物在受难与抗争中展示出超凡的生命力,直至生命面临毁灭亦不改初衷,悲剧人物的生命价值最终得到高度升华。

悲剧的艺术是凭借着悲剧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的,悲剧艺术形象的塑造决定着悲剧作品的品位。小说塑造了傅连山这个悲剧形象,一方面他是新时期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改革者,励精图治、不畏权势地开展改革,不屈不挠,一方面在最后关头又选择牺牲自己,或者说是自身的故意毁灭来揭示保守主义和专制权力的危害,警示世人。因此这个悲剧形象所产生的效果不仅仅是令人扼腕叹息,而是留给人们意味深长的警策和思考,以及如洪钟大鼓般的震动。这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悲剧美感。

悲剧美感是指悲剧通过代表社会发展必然要求的实践主体暂时或局部的毁灭,暴露现实存在的不合理性,显示出实践主体要求的合理性和必然胜利的趋势,以否定的形式肯定了人们的实践斗争,以美的毁灭来达到肯定美、否定丑的目的,使人们在悲剧中由情感的巨大震荡而达到理性认识。改革者傅连山的献身精神和对人们深刻的鞭策作用造成了崇高的悲剧美感,使我们在傅连山的苦难和毁灭中认识到感受到悲剧人物既痛苦挣扎又崇高无畏的心灵进而认识了真理,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丰富独特的悲剧精神是中国文学的重要遗产,它折射出个体乃至社会发人深省的存在意义,它使中国文学以更加冷峻的眼光审视现实,使其更具深度的表现力。悲剧视角是解读中国文学的一把钥匙。我们要好好把握这把钥匙,以此达到对文学更深层次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王福湘.迎风怒放的姊妹花——论《祸起萧墙》和《雷暴》[J].衡阳师专学报,1985.

[2]石兴泽.苍凉悲壮的英雄交响曲——社会改革文学的浪漫主义解读[J].聊城大学学报,2007.

[3]石艺.论悲剧人物性格中的执着精神[J].柳州师专学报,2011.

[4]雷雅敏.现代性的阵痛——近二十年改革/反腐小说概观[J].上海大学,2003.

[5]吴亮.从乔光朴到傅连山[J].社会科学,1981.

作者简介:桂阳(1994-),女,回族,云南曲靖,本科,中南大学,汉语言文学。

悲剧人物形象 篇7

首先,莫泊桑从人性的弱点来塑造玛蒂尔徳的虚荣性性格特征

玛蒂尔徳是“被造化安排错了”的一些女子中的一个。 她的美丽、丰韵、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本可以和贵妇人并驾齐驱,可她偏偏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里,她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虽然无奈,但又有啥法子呢?她只能将内心对豪华舒适生活的渴望化为种种幻想。玛蒂尔徳的幻想只不过是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希望生活可以过锝更加美好而已。鲁迅也说过:“贫穷的人最富于想象力,贫穷激发人类追求美好的冲动,但贫穷本身并不值得肯定。” [1] 我们想到鲁迅笔下在想象中将现实的失败变成精神胜利的阿Q。所以,玛蒂尔徳的虚荣与其说是一个人的虚荣,倒不如说是人类的虚荣,是处在那个年龄段的男女特有的虚荣。

莫泊桑笔下法国的女子想入非非的幻想,“集中体现了人对超现实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追求的执迷,进而体现出这些追求受到现实的种种限制后,人的无奈、荒诞、虚幻及由此产生的人的本性的坚持与扭曲、人的命运的悲剧性与喜剧性。” [2] 莫泊桑受到叔本华悲观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的欲望是无限循环、永无止境的,人是永远达不到目的的, 所以人永远生活在一个痛苦的世界里。基于此,玛蒂尔德才会不断地感到痛苦与命运的不公,但他对命运的安排又无可奈何,人生本来就是极其残酷的,而命运更是无情。每个人总是试图使自己的人生朝着自己的愿望发展,但在无情的命运面前,人又显得是那么渺小。

其次,莫泊桑从偶然与意外事件来表现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性

人生充满了偶然和意外,而这些偶然和意外常常改变着人生。不期而遇的偶然防不胜防,往往是那些偶然性的小事无可奈何地改变了我们的一生。玛蒂尔德的命运中也出现了一个“偶然”,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晚会上,她被压抑了的一切天赋——“美丽、丰韵、姣美”、“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突然释放,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与表现。她得到了她日思夜想,也是她觉得她应得到的一切尽情享受,达到了人人对她献媚的地步。此时,她得到了物质上与精神上的最大满足。不错,无论在玛蒂尔德的心理上,感觉上,还是在事实上,这都不再是幻想,不再是梦境而是活生生的现实。这都是命运的安排,是玛蒂尔德也不能自主选择的。因此当后来情景急转直下,就连我们读者自己都没有感到丝毫的惊奇:这不过是命运又作的一次戏剧性安排而已。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鲜花与荆棘,人生的诱惑又让你真假难辨,当你微笑着投入它的怀抱时,却掉进了陷阱。 哈代认为:一个人的命运是“诸神的戏弄”,是由“一个睡眠朦胧的织网者手指无意间地、然而又是熟练地织出来的。” [3] 这种盲目的偶然性便是世界的本质。

最后,莫泊桑从卒章显志的结尾方式来表现玛蒂尔德的悲剧

当读者仍在为玛蒂尔德的不幸命运感叹、为她着急时, “她却一下子显示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所以,在文章末尾,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玛蒂尔德:“她成了穷苦人家的粗壮而耐劳的妇女了, 她胡乱地挽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出一双通红的手, 高声大气地说着话,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这样的一个玛蒂尔德与文章开始时整天想入非非的玛蒂尔德之间竟有如此鲜明的对比,但作者的目的并不是肯定或否定哪一个玛蒂尔德,而是借此强化了连人物自己也不敢相信的命运的戏剧性。这一转折是极其突然的,给毫无思想准备的玛蒂尔德和读者当头一棒——玛蒂尔德为之付出十年艰辛劳动的项链竟然是假的!这正是莫泊桑精心运用小说技巧所追求的震撼力:戏剧性地揭示出人在命运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这也是莫泊桑悲观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人是脆弱地,被动地,总是受命运是控制。一点极小的事就可以使人由无变有,又由有变无,人的一切理想、追求、憧憬和虚妄最终不过是复归于无——虚空,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4] 在人千方百计地努力之后,在自以为获得和满足之时,才猛然窥探到人生不过是虚无,这是人生的悲剧,是玛蒂尔德的悲剧,更是莫泊桑的悲剧!

综上所述,表现人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就是《项链》 的主旋律。莫泊桑就是通过玛蒂尔德的悲剧来表现人性的荒谬、人生的残酷,表现偶然因素对人命运的影响。贯穿其中的正是莫泊桑的悲观主义观念:命运总是残酷地玩弄着人, 人在偶然的命运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只能是被命运牵着鼻子走,人只能生活在一个空虚而痛苦的世界里。

摘要:莫泊桑名作《项链》的主题,一般认为是通过玛蒂尔德讽刺了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本文通过研究莫泊桑悲观主义哲学等方面的因素,来论证莫泊桑悲观主义思想的,进而从悲观主义角度揭示《项链》的主题,旨在通过玛蒂尔德的遭遇来揭示命运的偶然性及人在变化无常的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

悲剧人物形象 篇8

一、不廉价的梦想

哈代将苔丝置身于19世纪末英国农村。尽管苔丝在小说中露面时, 她所生长的马勒特村, 尚未被资本主义完全侵入, 乡民依然过着悠然的田园生活, 只是希望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幸福的生活, 而情怀初开的少女苔丝更是渴望拥有自己的真爱与幸福。当梦想的种子被埋下, 并生根发芽时, 小农经济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势冲击下不堪一击。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城镇后引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变化正在宣告一个即将的事实, 那就是马勒特村只能存在农场主和农村工人两个阶级。而孤身于两大阶级之外的个体手工和小商人之类构成的阶层, 时常受农场主排挤, 随时都有可能失去房屋和土地。苔丝的家庭正属于后者, 而且很快到了崩溃的边缘。她的父亲是个小贩, 懒散而又愚昧虚荣。母亲先是挤奶工, 后来洗衣, 庸俗浅薄, 不谙世事。苔丝共姐弟七人, 家庭的沉重负担一开始就给她的命运笼上了阴影。还有淫逸好色, 自私胡为, 觊觎她美貌的花花公子亚雷;饱受生活重压而袖手的哥哥;关于婚姻、爱情的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这一切的一切都为她实现梦想设下了万道障碍, 也注定了她要追求自己的爱情、幸福, 就得付出高昂的代价。

二、坎坷多难的寻梦路

苔丝, 她勤劳纯朴、善良无私, 能吃苦耐劳, 不慕虚荣, 可以说是哈代心中完美女性的代表。她渴望真正的爱情, 这没错。可是残酷的现实并不想让“一个罪人, 一个堕落的女人, 一个受人供养的情妇, 最终又是一个杀人犯”来破坏现有的平衡。于是乎, 苔丝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饱经磨难。从一离开学校就干活赚钱养家。“王子”的死迫使她抛下自尊去认“本家”, 导致失身于亚雷。父亲离世, 土地租期已满, 她不得不以当亚雷的情妇为代价来换取家人的安顿。这就使她和克莱的重新团聚成为幻想, 以致使她达到了绝望的极致。在苔丝失身以后, 社会所有的贞操观念步步深刻影响着她的生活, 最终成为她悲剧的思想根源。人们歧视她, 她自己也怀着一种犯罪感、内疚感、自卑感, 不敢面对自己心爱的人。克莱不能原谅她的过去, 无情的离开, 最终使她在失望中委身亚雷作情妇, 从而失去了与悔悟后的克莱重聚的可能。在自己绝望的情况下, 她把一切归为亚雷给她带来的失贞, 毅然杀了他。

我们再重新审视苔丝的变化, 从享受田园诗般的生活变成了依靠出卖劳动力挣钱的农业工人, 她饱受屈辱, 但没有绝望, 敢恨敢爱。当宗教约束与自然天性发生矛盾时, 她由软弱变得坚强, 毫不犹豫地对它发出了质问, 在与命运抗争中向梦想靠近。但农民身上的旧道德和宿命观点使她软弱, 在受到世俗舆论、传统道德迫害的同时, 用一张自己织成的道德罗网把自己束缚起来的, 悲剧凝重而苍凉。苔丝在充满社会恶势力与道德偏见的人生舞台上演出了一幕人生悲剧;社会的恶势力与偏见铸就了苔丝悲剧性的人生命运, 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也把苔丝的社会悲剧推向了性格悲剧的深层。强烈的责任感与诚实高尚的道德品质之间的冲突在她内心深处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使她成为了一个具有丰富内涵与鲜明个性的悲剧英雄。在她这种不断地抗争、妥协、堕落到最终的坚决反抗中, 我们看到了美好的东西被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撕裂的凄美。

苔丝为改变不合理的现状做过有意义的抗争, 这给新诞生的无产者阶层指引了一个方向, 不能在屈辱、不公平中得过且过, 要去创新、奋斗, 为了自由和梦想, 摧毁一切阻碍历史进步的黑暗腐朽势力。苔丝追求幸福的悲剧, 通过对苦难与不幸的展现, 代表了人们的一种行为方式, 一种反抗命运的方式。正如一位西方批评家所说“悲剧远非反映社会现实, 而是对社会提出抗议、质疑。”又如美国批评家西华尔所说:悲剧并不让人逆来顺受、清静无为、听天由命, 恰恰相反“悲剧眼光促使人们采取行动, 向命运作斗争, 不怕捅马蜂窝并将自己的情况公开摆在上帝和同伴面前”。

三、一个不太坚定的革新者形象

读完《德伯家的苔丝》后, 对于克莱无情地抛弃苔丝, 使其走向毁灭的行径, 更多的是指责。但我们还得肯定他身上的闪光点。出身于牧师家庭, 却不愿继承父业当牧师, 蔑视社会礼教, 无视世俗偏见, 渴望求知自由。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代表了进步资产阶级要求改变现状和追求自由的愿望, 具有进步意义。他对苔丝的赞美, 是他人民性的表现和对真、善、美的认识;他对苔丝的爱情追求也是他对自由的追求。他排除阻碍, 坚决地娶苔丝为妻, 是他争取自我解放的一种努力, 表达了他渴望新生活的愿望。毕竟他迈出了勇敢的一步, 敢于向旧观念宣战, 敢于尝试新事物, 这本身就值得庆幸的。哈代最后的处理很妥当, 克莱省悟了。在特殊的时代和背景下, 在社会价值体系并未发生质的变化的前提下, 克莱的行径可以理解。关键的是他忏悔了, 也正是他的这样醒悟才促使苔丝抛掉自己软弱的一面, 才使得苔丝, 这位精神富翁在涅磐中重生。如果没有这位不太坚定的革新者的陪衬, 苔丝的形象就会逊色不少。

毁灭了的美好, 竟比美好本身更有力量。这种力量, 让我们对毁灭的行径愤怒无比并学着反思。哈代在对苦难与不幸的展示中, 严肃地探求着人在世界中的坐标, 提出生命最深邃的问题并追索着存在的根据, 表现出对人的价值和对人类命运的无限关切。当我们从另一角度去关注苔丝、克莱这两个形象, 才能体味到作者想借其所折射出的积极意义。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处在下层的女孩追求幸福生活过程中遭遇诸多磨难, 最终殒落的凄美故事。我觉得她那种不向命运低头, 蔑视宗教和世俗, 敢于斗争的进取精神无论是对维多利亚时代的下层人民还是当代的人们都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人物形象,命运,现实,抗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岂深孙诛, 《英国文学选读》,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

[2].张中载, 《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7。

[3].孙法理译, 《苔丝》, 译林出版社, 1993年。

[4].《外国文学阅读与欣赏》, 杨慧林、张良村、赵秋棉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美国悲剧》中的女性形象 篇9

一.霍顿斯———物化的本我

本我是人们所有的热情、本能和习惯的来源, 是遗传本能和基本欲望的体现者, 它缺乏道德观念, 甚至缺乏逻辑推理, 唯一的需要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满足自身。“本我的唯一功能就是尽快发泄由于内部或外部刺激所引起的兴奋, 本我的这一功能是实现生命最基本的原则。”本我所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寻求欢乐和躲避痛苦是本我最重要的功能。

霍顿斯是在克莱德初次踏进灯红酒绿的社交场后, 第一个令他心魂摇曳的对象。霍顿斯的身上有着本我高度的张扬, 追求一种享乐主义生活。克莱德从一开始就知道“此人不过是某家大商店一个喜好风流的女售货员。她皮肤黝黑, 模样俊俏, 自以为了不起”, 他也反复告诫自己“结交的这位姑娘, 不过是飞蛾一般的庸俗人物。她不过是刚刚登上社交舞台, 发觉利用年龄相仿或稍大的男孩子去寻欢作乐或获取心爱的衣服, 既方便又合算罢了”。

“她一身俏丽的打扮……一双眼睛闪闪发亮。像往常一样, 她表现出那种洋洋自得的神态”, 她的身上永远洋溢着充满肉欲的活力。克莱德“迷恋的正是这一切。她的手势, 她的身姿, 她的撅嘴, 无不充满性感, 令人想入非非”, 对于自小在宗教信仰强烈的家庭长大的克莱德, 他真正迷恋的是霍顿斯的青春、欢乐、自由和对生活的热爱。

然而, 在这个实际上是由男人和金钱主宰的社会里, 自由对她如同虚无:她有自由、却没有目的。自由的手段是通过与男人调情获得金钱, 对于生活所有的热爱被物化为一件裘皮大衣或一个钱包。

当出车祸撞死一个女孩以后, “霍顿斯突然摸了一下脸, 意外地发现左脸颊和前额不但破了皮, 而且正在流血。她一想到自己的眉毛可能因为这场车祸永远地毁掉, 心里马上产生了一种恐惧。她是如此替自己担忧, 以致将同伴的不幸受伤、警察追捕的危险、小孩惨死、豪华轿车的撞毁, 忘得干干净净。事实上, 她除了她自己和自己的美貌可能被毁掉之外, 一切都忘记了。对于克莱德、斯帕塞、拉特勒和其他女孩子, 她根本没有考虑。此时他们算得了什么”。在万分危急的时刻, 霍顿斯唯一关心的是她自己的美貌。这个与克莱德同样身处下层贫困家庭的女孩, 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没有道德、宗教的概念。她依靠自己的青春美貌捕获男人的心, 目的是从他们身上得到自己喜欢的衣服和饰品来打扮自己, 之后再投入物欲横流的生活之中, 周而复始。她的本我逐渐被物化了, 因而失去了最原始的生命力。

二.罗伯达———迷失的自我

自我是社会的产物, 是本我与外部世界、欲望和满足之间的居中间者。自我遵循“唯实原则”, 它的作用即是调节“真实的东西和心理的东西之间、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之间的这种对立”, 每个人都有满足本能欲望的要求, 但社会又不允许本能的任意性行为, 自我就指导着人遵循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法纪秩序, 在这个前提下去寻求满足本能欲望的方式, 从而使个人的本能欲望的满足与社会规范达到一致。

罗伯达“长得俊俏、富有魅力”、“富有人情味, 热情洋溢, 待人宽厚, 心地善良”。最重要的是, 克莱德敏锐地发现“她身上还洋溢着一种愉快和欢乐。它不仅有情感上的因素, 而且有高雅优美的肉欲成分。这未免使他吃惊, 尤其是他原先认为她是那么娴静、脱俗”。

这表明罗伯达的自我尽管压抑控制, 但本我的活力仍充沛淋漓地展现。“她的家境及其生活同克莱德无不相似……罗伯达的父母恪守传统道德和宗教教义———诚实、正直、敬畏上帝, 备受尊敬”, 形成了她对于道德、社会评价的恪守标准。另一方面, “她生性热情、敏感, 富于想象力, 长至十五六岁时, 脑中充满了有关形形色色的女人的原始的玄想, 认为不久的一天, 她的美貌或魅力必然会奇迹般的征服上帝预先安排好的一个或几个男人的心。她虽然在幼年和少女时代耳闻目睹着极度贫困, 但由于固有的想象力, 总是憧憬着美好的生活。也许将来有一天, 她能进入奥尔巴尼或尤蒂卡之类的大城市, 过着一种新的幸福生活”。可见她有属于自己的“美国梦”, 无法像父母一样在田间生活。

在与克莱德交往的最初, 她认为克莱德属于上层社会, “权势和经济实力实际上比她原来想象的大得多”, 这使得克莱德成为她心目中的罗曼蒂克情感的对象。在后来深入的交往过程中, “她的心里总离不开一个朦胧的想法……她这一切是在引火烧身;也许她还会弄得身败名裂”。当克莱德要求她献身于自己的时候, 她曾受到的良好的教育和她出自本能的欲望形成了两股争锋相对的强大的力量使她摇摆不定。“一会儿, 她想让步、屈服于他, 可是在道德观念和社会风俗上, 她又觉得十分痛苦”, 她一直处于自我对本我不断的谴责之中。

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爱情在女子面前显得最美, 因为她把全部的精神生活与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里和推广成为爱情, 她只有在爱情里才找到生命的支持力”。罗伯达最大的悲剧在于, 她把实现自己梦想的所有筹码都压在了与克莱德的爱情上。“她的未来已经完全依赖于克莱德的旨意及狂想了, 所以她常常向他献殷勤并百般地恭维他, 处处为他提供方便。确实, 按照罗伯达对生活秩序的看法, 她已属于克莱德了, 而且仅仅属于他的人了, 就像任何一位妻子属于他的丈夫一样, 做其丈夫希望她所做的一切”, 未婚先孕的母亲不为当时的美国社会所接纳, 社会偏见和内心固有的女性从属于男性的观念, 消磨了罗伯达自我的意志力, 在爱情的悲剧中迷失了自我。

三.桑德拉———成功的自我

桑德拉是克莱德求而不得最后导致其走上歧途的女子。克莱德“感到所遇到的这位来自上流社会的姑娘, 对他来说, 是上流社会所具有的全部意义的化身”。

桑德拉是名门淑媛, 第一次遇到克莱德的时候就对他很有好感, 但得知克莱德贫苦的出身与她并不相称, “脸上露出了非常惋惜的神色”。其实最初桑德拉钟情于克莱德的哥哥吉尔吉伯特, 但是“吉尔吉伯特对她很冷淡, ……他伤害了她的自尊心, 而这对爱好虚荣、自视甚高的桑德拉来说, 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她不能原谅他”。出于这个原因桑德拉想扶持与吉尔吉伯特酷似的克莱德, 并与他发生异常罗曼蒂克的恋爱关系, 使克莱德鸡犬不宁进而报复吉尔吉伯特。

在交往的过程中, 桑德拉也的确爱上了克莱德, “这不仅是因为他足以大大满足她的虚荣心”, 更重要的是她“热切希望能够有克莱德这样的年轻人, 生得漂亮, 出身又是上等, 并经她一手调教”, 桑德拉的英雄梦想就是亲手塑造一个成功的男人。当克莱德要求她与他私奔的时候, “在一段时间里, 她的眼光表明了她本人的愿望, 甚至是她的决心, 决议按照克莱德的建议去做———离家出走, 让她那炙热而纯洁的爱情引发一场热闹非凡的乐趣……”, 但是转念想到自己现在的生活地位, “刚才那种大胆冒险的喜悦神情在她的眼里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她那一贯注重实际与物质的品格”。在与克莱德相爱的过程中, 桑德拉的自我意志强有力地控制着本我的欲望, 使本我按照道德标准和上流社会的准则行事, 追求一种利己主义的生活。

当她最终知道克莱德杀死了人, 桑德拉首先想到的是自己, “这样一件事……克莱德在大毕腾湖杀害了一个姑娘, 他被捕了, 被抓走了, 而大家, 至少是这个圈子里的人, 都知道她有意于他……”。在桑德拉清醒之后, “她央求朋友和所有人不要疏远她, 别把她晕倒、大哭的事说出去, 省得人家风言风语。她一直在想, 如果这一切是真的, 怎样才能把她写给克莱德的那些信拿回来……万一这些信落到了警察手里, 或是在报纸上登出来呢?……在她年轻的一生里, 她看到的都是快乐和虚荣。如今这突如其来的冷酷严峻的现实生活, 使她的心灵第一次受到了震动”。

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资产阶级上流社会里, 女人必备的素质是迷人的姿态:她具有的美貌、头脑、魅力和高雅, 也成为丈夫的财产的表现, 就像他定做的轿车外壳一样。”桑德拉很讲究实际, 体现了一种成功的不逾矩的自我准则。然而这种自我准则对于一个女性来说却是失败的, 因为她的“自我”是属于他人的, 所以并没有自我。

四.格里菲斯太太———坚守的超我

超我是人格在道义方面的表现, 是理想的东西, 超我分为自我理想和良心、需要努力达到, 它是完美的而非快乐或实际的, 它是禁忌、道德、伦理的规范和标准以及宗教戒律的体现者。超我是从自我中发展而来的, 它是“一个从自我内部的分化”出来的“自我理想”。超我是人类理想的源泉, 一切完美的追求都产生于超我。

格里菲斯太太是克莱德的母亲, 一位笃信上帝的传教士。在嫁给克莱德的父亲之前, “她不过是一个天真的乡村少女。她是在缺乏任何宗教意识的环境中长大的。可是她爱上阿萨后, 便将他周身传播福音和劝人悔改的真菌移接在自己身上, 不顾一切地跟着他到处流浪, 过着种种非正常人所过的生活”。

她是超我的化身, 首先在她的身上体现着一位母亲无私伟大的爱。自己的女儿被别人抛弃未婚先孕, 虽然这与她自身的宗教思想格格不入, 但她仍然尽己所能给予女儿最大的庇护。其次她的身上具有一种牺牲奉献的精神, 穷苦的人都会向她寻求帮助, 尽管自身生活艰难, 她也会给予更穷的人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且格里菲斯太太身上有一种坚不可摧的信仰, “她有好几次趁无人的时候站在房间中央, 仰起头, 闭上眼, 那张坚毅的、长相一般的棕色脸庞露出笃信和虔诚的神情, 仿佛置身在六千年前上帝创世之初的时代”, 对于“这位作证上帝主宰人世的美国女人”, 尽管“生活的磨难、命运的残酷打击使她贫困不堪、生计维艰”, 她依然虔诚、安详。

正因为有着这样强大的超我力量, 当克莱德犯罪以后, 她为了帮助儿子而成为了一个报社记者, 她还承担起为儿子演讲的传教工作。母亲的爱使得克莱德感到“母亲那破旧的外套, 古怪的帽子, 呆滞的大脸盘, 笨拙、粗俗的举止, 不再像不久以前那样令他心烦苦恼了。她是他的母亲。她爱他, 相信他, 拼死拼活地搭救他”, 克莱德的两位律师“起初怎么也没料到会遇到这么一个粗俗、没有文化、却又十分自信的人”, 但过了一会, “她对儿子的诚挚、信任和慈爱, 她那双坚定、好奇、清纯的蓝眼睛露出的非凡的信念和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 不知怎的就把两位律师给征服了”。

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人们信奉的不再是上帝和美德, 取而代之的是压榨、金钱和享乐。格里菲斯太太像一首呼唤信仰的挽歌。在救助克莱德的过程中她追寻到了自身的价值, 在信仰上帝的过程中她超越了情欲, 神话到英雄主义, 她的精神力量和生命力量就展现出彻底的奉献精神。然而她并没有理解真正价值的源泉是人的心灵, 在禁欲的实践过程中, 她扭曲了克莱德的天性, 也扼杀了自己。

摘要: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是本我、自我、超我的集合体。当这三方面不平衡时, 人格就会扭曲, 就会感到痛苦。德莱塞的《美国悲剧》中描写的女性也不例外。女性这一身份与人格结构的三方面相互交织, 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的美国, 展现了女性“美国梦”的破灭。

关键词:本我,自我,超我,女性

参考文献

[1]德莱塞著.《美国的悲剧》 (上下) .燕山出版社.

[2]西蒙.波伏娃.《第二性》.西苑出版社, 2009.

[3]朱维之、赵澧、崔宝衡《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美狄亚》悲剧形象探讨 篇10

美狄亚本是一个聪明、热情并具有智慧的少女而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魅力成为了她悲剧的根源, 就像海伦的美貌所带来的特洛伊悲剧, 有着其必然性以及一份无奈。她对于伊阿宋的爱是则是这部悲剧的核心, 也向世人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那份“爱之深, 恨之切”的痛。她为了伊阿宋不惜背叛父母盗取了金羊毛并委身于伊阿宋随其远走高飞。她为伊阿宋的英雄气质所吸引并为伊阿宋付出了一个女人所拥有的一切而最终得到的却是伊阿宋的背叛。她对待敌人无比残忍, 对待朋友无比热情, 当她所爱的丈夫背叛她甚至是要抛弃她时她选择了反抗, 选择了复仇正是由于她的个性所致, 她并不屈服于此。如果说她毒杀公主和国王是为了复仇, 那么她杀死自己的孩子则完全是被复仇之焰所吞噬, 在美狄亚复仇之前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美好, 但是在这股复仇的火焰爆发之后美狄亚毁灭了身边所有的人, 这种举措于美狄亚叛逆的性格而言是必然的, 但又是可悲的, 她毁灭了一切, 而自己却也一无所有, 她用复仇给予了那些带给她痛苦人强有力的反击, 只是反击之后她或许会更加痛苦甚至麻木, 这种极端的性格与矛盾的心理注定了美狄亚人性的悲剧 [2]。

2.美狄亚的爱情悲剧

美狄亚对爱情是忠贞的, 她也要求她所爱的伊阿宋对爱情也是忠贞的, 可惜事与愿违, 伊阿宋背叛了她。美狄亚为了伊阿宋背叛了亲人、背叛了家族、背叛了自己的国家, 她的背叛是为了她所追求的爱情, 而最后伊阿宋背叛她大概也是上天对她的惩罚, 这种无奈的命运造就了悲惨的结局, 而归根到底还是美狄亚执念于那份不应该属于自己的爱情。“最好是不相见, 如此便可不至相恋。”如果美狄亚与伊阿宋从未见面, 或许不会有此悲剧上演, 但这两人一旦相遇, 悲剧则成为了必然。在伊阿宋眼中美狄亚毕竟只是他生命当中附属品, 伊阿宋过分追求自身的利益, 却未真正尊重过美狄亚, 美狄亚向往的平等、自由却被无情的现实所摧残, 她为爱情付出了一切, 可是爱情却几乎毁了她一生, 这种巨大的反差必然让她走向复仇的道路, 这也就奠定了她的爱情至始始终是一个悲剧。

3.《美狄亚》悲剧形象的反思

在《美狄亚 》这部剧 中有这么 一段话 :“We womenare the most unfortunate creatures. Firstly, with an excess of wealth it isrequired for us to buy a husband and take for our bodies amaster ;for not to take one is even worse. And now the question is serious whether we take a good or bad one ; for there is no easy escape for a woman , nor can she say no to her marriage .”这是美狄亚发自肺腑的感慨, 当伊阿宋将要将她抛弃时她开始反思为什么会有如此结局, 为什么她作为一个女人会有如此不幸。而最终得出了自己只是丈夫伊阿宋的附属品, 归根结底在这份爱情中她始终都被束缚着。欧里庇得斯也正是借着美狄亚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正以及对女性的不尊重, 这种不尊重让女性几乎得不到最基本的精神需求以及道德需求, 当这种基本的尊严都不能被满足时必然会产生可怕的行为, 而美狄亚也产生了挣扎, 她的复仇事实上是对道德底线的挑战。当然她的所作所为是疯狂的、是不正当的, 在反抗意识与叛逆心理的驱使下产生的错误行为也最终导致了这个故事当中没有胜利者, 所有的人都是失败者, 即便是美狄亚完美地完成了复仇, 但反而更加重了悲剧的深度。她的反抗是值得肯定的, 可是却未以理性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衡量, 让人唏嘘不已。

美狄亚的悲剧将当时希腊社会的男女不等的现实赤裸裸地折射出来, 而欧里庇得斯通过这种创作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与深思, 他从侧面反映了古希腊社会女性的软弱, 而这种软弱只会让男权主义更为“跋扈”, 而女性的地位则更加低下, 这种社会悲剧才是造成美狄亚结局的导火索。

毋庸置疑的是美狄亚崇尚自由、渴望平等以及她的反抗精神都是值得赞扬的, 可是她的残忍、极端还有那份深深的恨意让她成为后人眼中的“魔女”, 她意识到了自己需要主体地位, 可惜社会现实却将这颗萌芽扼杀在摇篮中, 值得令人深思。

4.结语

美狄亚的结局固然是凄惨的、悲凉的, 但却折射了当时社会的不公, 并以悲剧的方式表达了这种社会悲剧, 事实上也是对当时社会的有利批判。美狄亚的悲剧有着必然性, 但并不见得没有挽回的余地, 引以为后世之鉴。

摘要:作为古希腊三大悲剧之一的《美狄亚》无疑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无论是剧中的女主美狄亚还是男主伊阿宋, 都充分彰显了悲剧色彩, 特别是美狄亚身上承载的矛盾性让这种悲剧色彩变得更为凝重。本文对《美狄亚》悲剧形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供以参考。

关键词:美狄亚,悲剧,欧里庇得斯

参考文献

[1]董睿.从人性解析角度再看美狄亚的悲剧命运[J].工会论坛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01)

《窦娥冤》人物悲剧命运浅析 篇11

一、戏剧矛盾冲突的设置导致窦娥必然走向悲剧

我们常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是戏剧文学的一般规律。剧作有没有“戏”中的“戏”指的就是矛盾冲突。戏剧文学中,没有矛盾冲突,戏剧就没有表现力,当然也就没有鲜明的人物个性,这就要求剧情发展曲折跌宕,悬念环生,故事情节引人人胜、戏剧冲突紧张激烈。《窦娥冤》剧作的主人公窦娥是处在矛盾中心的。这部作品主要表现了窦娥和婆婆、张驴儿以及官府之间的矛盾冲突。

地痞无赖张驴儿见窦娥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便想要自己父子俩娶窦娥婆媳俩,面对张氏父子的逼迫威胁,蔡婆婆屈服于外部势力,弃置礼教,甚至还反过来劝说窦娥要屈服;而窦娥则坚守自己的立场,甚至还严厉地批评婆婆“可悲可耻”,甚至把批判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到所有忘却旧恩寻找新欢不守贞节的妇女,说“妇人家直恁的无仁义,多淫奔,少志气;亏杀前人在那里,更休说本性难移”。

由此可见,窦娥与张驴儿、婆婆之间的矛盾冲突实际上就是是否要守护妇女贞节,是否要严格维护封建礼教的矛盾。窦娥的态度是非常明显的,她严格按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黑恶势力又可以对这些礼教任意践踏,对这个弱女子进行威胁逼迫,在这两组矛盾冲突中,蔡婆婆的选择显然是错误的,张驴儿父子的行为显然也是天理不容的。所以,窦娥批评婆婆,反抗张驴儿的勇气来自于内心深处对封建礼教的维护。

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窦娥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因为她相信官府肯定会为自己洗清冤屈,伸张正义。此时戏剧将矛盾冲突推向了另一个层次——窦娥和官府之间的矛盾。官府本来是公道的象征,是为百姓伸张正义的地方。而滁州太守桃杌不但无意于维护正义,反而凭借自己的权力,对窦娥进行严刑逼供,欲屈打成招。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性善良的她害怕婆婆会和她一样遭到毒打、为了保护婆婆不受到伤害,她只好“负罪”。而窦娥的屈服是在用自己的生命表达中国封建礼教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孝道。窦娥最终被判死罪。

从《窦娥冤》中的各种矛盾冲突的设置可以看出,这些矛盾冲突表面上是窦娥与婆婆、张驴儿、桃杌太守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以窦娥与整个黑暗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个黑暗社会中,恶霸以强欺弱、以恶欺善;官府昏聩腐败,贪赃枉法;社会制定各种各样的封建礼教要求自己遵守,而那些无赖们可以不遵守,甚至还要对自己加以威胁迫害。为什么守节守孝的人受到迫害,连个伸张正义的地方都没有?由此可见,窦娥对婆婆越不认同,对张驴儿反抗得越激烈,就是对这种荒谬的封建礼教维护得越紧,其悲剧性也体现得越强!而弱小的窦娥,是无法和整个黑暗社会抗衡。窦娥也必然走向悲剧命运!

二、人物自身的矛盾,也决定了窦娥必然走向悲剧

课文节选的[端正好]和[滚绣球]唱词中,窦娥把天地作为自己满腔怨恨倾泻的对象,埋怨天地的糊涂,指责天地“错勘贤愚”。很多论者习惯引用此唱段,论述窦娥从一个严守妇道的善良的普通妇女,发展成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敢于反抗官府、控诉天地甚至大胆否定官府否定天地权威的女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既然窦娥这样指天斥地,可她为何还是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天地神灵的身上,为何要靠天地来实现自己的三桩誓言?为何靠天地显灵来惩罚这些贪官污吏?这样不矛盾吗?

同学们在激烈地辩论中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样不但不矛盾,反而是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魁力所在!

传统观念中天地鬼神在古代是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的最高秩序的象征,人们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公道。可是窦娥在自己的遭遇过程中,逐步看清了在这样一个恶人横行的社会中,所谓的天地也清浊不辨,善恶不分。她由相信到怀疑再到否定的精神历程,把矛头直指人民心中最高秩序的象征——天地,这一声呐喊,是对天地鬼神的全面质问,是对生死善恶的根本怀疑,是对现有秩序的猛烈声讨,是对黑暗时代的整体否定。

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窦娥一开始对自己的现存状态和社会的现存秩序是有认同感的,是因为这个政治秩序不能够保证自己的正常生活,甚至还要成为摧毁自己正常生活的罪魁祸首,她便自然地对这个社会产生了失望乃至绝望。作为一个弱女子,而她又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来洗雪自己的冤屈,所以她一方面指天斥地,一方面又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冤情,这也正反映了当时窦娥身上思想的局限性。她斥责当时的黑暗现实,却无法从根本上动摇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她表达了自己变革现实的美好愿望,又找不到从根本上跳出火海的办法,她骂天地,又只能依赖天地,由此可见,现实中的窦娥们遇到这样的冤情,是找不到出路的,也就只能走向灭亡。

当然,正如鲁迅笔下祥林嫂对有没有灵魂的怀疑,一个普通的百姓,能对自己的现存生存状态和现存社会秩序产生怀疑,这本身就难得可贵!窦娥由对现实彻底失望而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又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历史进步!这种思想的光辉,尽管微弱,也必将永远照耀着历史的时空!

三、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的折射出窦娥必然走向悲剧

窦娥临刑前发了三桩誓言,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想以此来昭示自己的清白,洗清自己的冤情。作者是运用积极浪漫主义手法,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我们来分析一下三桩誓愿的特点:一是所用的典故有苌弘、望帝、邹衍、东海孝妇等人的故事, 而这些典故本身就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主人公都是忠贞正直善良之人,却都“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恰恰是这些美德,却最终成了置他们于死地的“罪魁”。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窦娥所蒙受的冤情之深,窦娥内心怨气之烈;我们更从中看到了当时“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严酷现实。二是这些愿望的实现也不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鲜血如何能溅上白练?三伏天怎么可能会下雪?大旱三年也未必就惩罚了官吏,受苦的还是老百姓。三是即使这些愿望符合生活逻辑,能不能实现还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我们思考一下,若老天有眼,为何不在窦娥生前为她洗清冤情?那么,即使她付出生命的代价,天地神灵也不会帮她实现誓愿。综合各方考虑,我们几乎可以断定,窦娥愿望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概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这三桩誓愿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现实人世的彻底绝望,而被迫寄希望于虚幻的天地神灵的事实。也恰恰说明普通百姓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冤情也只能是冤死到头,面对的只能是不可逃脱的悲剧命运。

作者通过这样奇特的构思,借助丰富的想象,运用典故比较映衬,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让天地震惊,人神共怒。三桩奇愿虽为人情所求,但“与事理不和”,只能体现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杀尽贪官污吏,洗雪冤屈的美好意志与愿望而已。它为刻画窦娥的人物形象添上了最着力的一笔,使人物的悲剧性更浓烈,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四、大团圆结局反衬了窦娥必然走向悲剧

窦娥发三桩奇愿,最终皇天也真的“从人愿”,三桩誓愿先后应验,使得窦娥的冤情得以昭告于世人。现实生活中其实是不可能的。戏剧的第四折结局部分,窦天章替女伸冤,使恶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尽管窦娥已死,但毕竟还是洗清了冤屈,若是窦娥地下有知,悲伤的同时,内心也还是会有些许安慰的。观众看完之后,也会带着轻松的心情心满意足的回家。

但我们再仔细想想,若是在现实生活中,窦天章一定能中举吗?即使中了举,一定能官至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吗?即使担了高官,就一定会有机会为女儿伸冤吗?所以,在那样一个黑暗的现实生活中,窦娥之冤的形成的概率是很大的,而能被洗清的概率却是微乎其微的。由此可见,这个中国戏曲中惯用的喜剧式结局只不过是狗尾续貂,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实际作用,这种“喜”充其量也只是隔靴搔痒罢了。这种大团圆式的结局恰好又反衬了窦娥悲剧性的深刻性!

《窦娥冤》就是以这样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我国戏艺术史上璀璨的明珠。悲剧主人公窦娥没有对命运的不公安排逆来顺受,而是勇于反抗。然而,也正是这种反抗造成了她的巨大不幸:正义不得伸张,良知遭到损毁,公理被谬论所掩埋。这正体现了窦娥作为一个人的个体意识开始觉醒。在这个意义上说,窦娥的冤屈让人感觉到美被毁灭,被摧残,催人泪下。这种不幸的原因是与普通人有某种相似之处,这就令观众产生了设身处地的惊惧与恐怖。所以,这种悲剧的风格是崇高、壮美的。

余秋雨先生说过:一种无法消除的矛盾,永远做不出一个最佳方案,无法找到简单结论的结构,即潜隐在作品背后的两难结构和未知结构,这样的结构给作品带来了伟大的永恒的艺术魅力,使作品产生一种宏大的悲剧美,让读者在审美过程中反复咀嚼,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我想,这正是《窦娥冤》这部戏剧具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的原因所在吧!

《高老头》悲剧形象的分析 篇12

( 一) 文章简介。《高老头》是19 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笔下《人间喜剧》中的一部中篇小说, 虽然这部小说篇幅短小, 但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 视野广阔, 让读者啧啧称奇, 它对人物惟妙惟肖的刻画, 对社会人物心理的描写, 可以堪称是法国巴黎的社会丑态图, 巴尔扎克之所以被看作是天才作家, 是因为他对小说深层次的理解, 以及他把小说放到更高的位置。《高老头》被后人看作是巴尔扎克的巨作《人间喜剧》的序幕, 在作品中, 巴尔扎克用独到的眼光, 见解, 刻画了一个“父爱”的典型: 高老头。

( 二) 作品内容。整个故事围绕着高老头与他的两个女儿展开, 全文以一个青年拉斯蒂涅克为主线, 由他住在伏盖之家——一个破败、肮脏、奄奄一息的公寓, 引出公寓内的住客, 伏脱冷——一个汉子且神秘的住客、高里奥 ( 高老头) ——一个退休面粉商人、维克多莉娜——一个孤女……, 文章的主人公高老头, “他是在饥荒时期发迹的, 不论情况是真是假, 总之在那个时期, 小麦在巴黎的价格飞速猛涨, 高老头用这笔财富发家致富, 他的妻子拉勃里, 一个富有的农场主的独生女儿, 他爱着她, 爱她的刚柔相济、美丽多情, 但是他只过了七年的幸福和谐的生活, 他的妻子去世了, 他把对妻子的爱, 全部转移到他的两个孩子身上, 他为了他两个孩子以及对妻子的承诺, 他拒绝了商人和庄园主把女儿嫁给他的种种优厚条件, 甘愿做鳏夫, 可以说他对女儿的爱, 已经达到了变态的程度, 对女儿言听计从, 哪怕是女儿要天上的月亮, 他也会爬上天空去摘月亮送给女儿, 文章写拉斯蒂涅克依靠表姐鲍赛昂夫人的关系, 钻进了巴黎的上流社会, 并结实了两位美丽的贵族夫人, 她们就是面粉商高里奥的宝贝女儿, 高里奥为了满足女儿莫须有的虚荣心, 给了每人将近80万法郎作为嫁妆, 让她们分别嫁给了贵族雷斯托先生和银行家纽沁根先生。但是却仅留了一点财产给自己生活, 由于没有钱, 被女儿和女婿赶了出来, 也正是因为他对女儿的过分溺爱, 造成了生病也没有人管的悲惨结局。以下从三个方面来研究高老头悲剧命运的原因以及黑暗的社会现实。

二、高老头悲剧命运的分析

( 一) 从人性角度看高老头悲剧性命运。

1. 高老头善良人性的一面。高老头虽然是在饥荒时期发的横财, 但不代表他的人性丑恶, 他娶了农场主的独生女儿, 但并不是光为了钱财, 当他的妻子生病去世时, 他伤痛欲绝, 并为了他对妻子的承诺, 拒绝了商人和农场主嫁女儿的种种优惠条件, 宁可作鳏夫, 而且他把对妻子的爱, 全部转移到两个女儿的身上, 为了他们, 什么都可以做。比如, 小女儿刚学会骑马, 他就为小女儿买了两架奢华的马车, 供女儿享乐, 为女儿们买漂亮的衣服, 把他们打扮得像贵族公主一样, 只要是女儿的要求, 他宁可倾其所有, 也要满足, 他的两个女儿好高骛远, 想要嫁给贵族子弟和有钱的人, 高老头为了满足女儿的虚荣, 耗尽了所有的财产, 给每个女儿巨额的财产作为嫁妆, 而自己只留一小部分的钱财, 寄人篱下住在伏盖之家, 受尽冷眼。当他因没有钱被女儿、女婿赶出来时, 他也没有怨恨女儿, 而是一味给女儿找理由, 安慰自己, 他自己住在潮湿、阴暗、没有窗帘的屋子里, 却说着, “只要她俩的房间里铺着地毯, 只要她俩在笑, 我穿什么破衣服, 睡在什么地方又有什么关系?”并且不断地追问拉斯涅克, 女儿在舞会上穿得体不体面, 漂不漂亮, 开不开心, 甚至“我喜爱拉车的马, 我愿意变成偎依在她们膝上的小狗, 我活着就是为了她们高兴, 一天晚上, 为了见女儿, 等到半夜三点钟……”, 可以说, 高老头对于女儿的爱, 达到了忘乎所以的境界。他也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2. 高老头吝啬、丑陋的一面。高老头从一个无名小卒变成一个面粉商, 他是在饥荒时代靠着转卖粮食, 以高出好几倍的价格卖出, 发了一笔横财, 日后, 他用这笔钱做生意, 像一切资本家那样占尽了便宜。他对欺骗他的人, 以牙还牙, 甚至更甚。一天, 他的一个同行想把他从市场上支走, 对他说他的小女儿被一辆马车撞倒, 就因为这件事, 他在那人关键时期, 迫使他破产, 从而把他赶出菜市场。还有的人, 在喝醉时给他起了一个外号——面粉商, 被高老头一拳头打在肩上, 可以说, 高老头除了对他的女儿, 对谁都一副凶狠的嘴脸。可以说作者刻画他凶残、自私自利的一面, 正是造成他悲惨结局的原因之一。

( 二) 从心理角度分析高老头的悲剧。高老头是一个愚蠢的人, 他本身是一个在商场上摸爬滚打的人, 却愚蠢地把所有财产都给了两个女儿, 却没有给自己留足够的钱, 导致女儿、女婿把自己赶出家门, 他最开心的是两个女儿在家里接待他, 亲吻他, 这让他付出生命都可以, 当大女儿为了让父亲替她的情人还债时, 她才亲自去伏盖之家看望父亲, 不顾父亲对母亲遗物的爱恋, 逼着父亲卖掉。高老头有钱时, 女儿家会专门留一副餐具供高老头使用, 女婿也给高老头面子, 而当他没钱时, 直接把他撵走。同时, 高老头也是一个有着自虐倾向的人, 仅仅为了女儿无穷无尽的虚荣心, 高老头付出了全部的爱以及全部的财产, 就好像, 柠檬被榨干了, 他的两个女儿就把柠檬皮扔在街角上。而高老头却始终爱着自己的女儿, 当他因没有钱住在公寓时, 他的女儿来要钱, 他便二话不说变卖了自己的器具, 衣服以及爱妻的物品, 甚至为了二女儿与拉斯蒂涅克幽会, 卖掉了自己最值钱的终身年金, 为女儿买了一个小公寓, 榨干了他最后的一点钱。但是他却认为这是十多年来, 他最快乐的时候。可以说女儿的快乐是建在父亲的痛苦之上。他自虐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对女儿占有性和牺牲性。当两姐妹因为一点事吵起来时, 完全不顾父亲要炸起来的头痛, 致使高老头患上突发性的脑溢血。当高老头要死的时候, 还在说, 我不要死去, 因为我死了会给女儿们带来无尽的伤痛, 可是他不知道, 此时他的女儿们完全没有来看他的欲望, 一个正在与丈夫闹矛盾, 一个因为去参加舞会而受风。可以说高老头一生是一个悲剧。

( 三) 从社会角度剖析高老头悲剧人生。

1. 社会氛围的造就。高老头是靠倒卖粮食, 挣得违规商业道德的钱, 说明他是一个资产家, 他和一般的资产家一样, 投机取巧, 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利益, 但是除了资产家共同的投机取巧, 他还有时代、社会对他造成的影响。他从一个手工业者, 演变成为一个资产家, 小说中有描写“他有耐心, 勤劳干练, 办事有恒心, 行动迅速, 具有鹰的目力, 干什么都占先, 料事如神……”高老头在黑暗的社会背景下, 以他的聪明才智, 打下了属于他自己的一片天下, 这也依赖于他小人的手段, 如不顾他人的生命, 以高价卖出救命粮, 从中获取巨额利润, 这为他悲剧命运作了铺垫。

2. 社会中冷漠的人情世故。高老头这个奸商固然可恨, 但是他对女儿的奉献以及最后的恶果, 又不得不叫人心疼, 高老头身边的一群人, 又让人感觉不到人性的温暖。他住在伏盖公寓, 一个潮湿、恶心、充满着腐朽味道的公寓, 与其说是公寓, 不如说它更像一个监狱。在这个公寓里住着孀妇古杜尔太太以及孤女维克多莉娜、神秘的男人——伏脱冷、小听差——克里斯朵夫、大学生拉斯蒂涅克、以及公寓的女主人——伏盖太太等等。他们在高老头有钱时, 叫他高里奥先生, 伏盖太太更是想盖上高里奥的姓氏, 觉得高里奥胖的可爱, 但当高里奥没钱时, 她又变了一副嘴脸, 一有机会就嘲讽、恶意中伤, 对她的猫都比对待高老头要温柔、善良的多。一次她的猫打翻了牛奶, 吝啬的伏盖太太却没有打骂这只猫, 她的仆人——克里斯朵夫则说, 可以把这剩下的牛奶给高老头喝, 反正他什么也不在意, 足以看出高老头在他们心中卑微的地位。当得知两个侯爵夫人是高老头的女儿时, 也并没有同情他, 而是一味嘲讽、嘲笑, 没有半点同情、怜悯。甚至当高老头快死的时候, 她还说“我亲爱的欧也纳先生, 您像我一样心里明白, 高老头身无分文, 给一个快闭上眼的人床单, 等于白送, 何况还得另外拿出一条作为裹尸用, 像我这么一个寡妇可损失不起。最近这几天, 我宁可倒贴十个埃居, 让这个老头升天了事, 他让我房客扫兴……”可以看出人情冷暖。他的两个亲生女儿, 更如同那些毫无人性的人一样, 在榨干了高老头以后, 把他扔到了一边, 不管不问, 连最后一眼也不愿意看。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的铁石心肠, 使得高老头含恨而死。

三、结语

综合以上来看, 高老头的悲剧, 即是他命运的悲剧, 也是这个社会的悲剧。父爱是人类社会最崇高的道德, 它不仅包括赡养、爱护自己的子女, 更应该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子女走向正道。高老头最大的悲剧, 就是他不懂得如何去爱女儿、如何去教导女儿以及女儿为了什么离开他的身边。他对子女的放纵、娇宠, 最终不仅害了女儿更是造成自己悲剧的直接原因。当高老头即将死去的时候, 他也终于明白了这一点, 并劝告拉斯蒂涅克以后不要结婚, 不要生孩子, 不要他像自己一样, 得跪在她们的脚下。透过这些现象,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社会黑暗的事实, 也正是在黑暗社会的熏陶之下, 才酿成了那么多的悲剧, 以及塑造了一张张丑恶的嘴脸。

摘要:《高老头》为《人间喜剧》拉开了帷幕, 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 内容主要讲的是面粉商高里奥先生为女儿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包括他的生命, 是一个“父爱”的典型, 同时他也是一个悲剧的典型, 他虽然为他的女儿们奉献了一切, 却换来了被女儿们逼死的结局, 这种悲剧有其必然性, 它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高老头正是作者谴责当时黑暗社会的写照。为什么如此伟大的父爱, 却换不回女儿们的真心, 这是作者留给读者们的深切思考, 也是他自己心中的疑问。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高老头悲剧的原因以及透过原因看社会的黑暗现实。

关键词:高老头,悲剧,父爱,黑暗现实

参考文献

[1]曹让庭.试论高里奥的父爱[N].光明日报, 1964-7-24

[2]巴尔扎克;李恒基译.高老头[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 2012, 1

[3]晁召行.谈高老头的父爱及其典型意义[J].许昌师专学报, 1986, 3

[4]翁柏青.高老头——拿破仑时代法国资产阶级“贵人迷”的典型[J].外国文学评论, 1989, 2

上一篇: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下一篇:欧洲孩子的手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