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模式

2024-10-21

悲剧模式(共10篇)

悲剧模式 篇1

在《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三部“皇帝系列”小说中, 二月河运用了大量的笔墨, 谱写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悲剧爱情故事, 形成了以“凄艳”、“残缺”为美的悲剧爱情模式, 给读者带来了极其巨大的震撼和极其强烈的审美体验, 彻底虏获了他们的肺腑与肝肠。其中, 最为突出的悲剧爱情模式就是“才子佳人”型爱情与“风尘知己”型爱情。

一.“才子佳人”型爱情多产生于互相赏识、互相钦慕的男女主人公之间, 他们所爱重的往往是对方的美德与才华, 如《康熙大帝》中的伍次友与苏麻喇姑、李云娘, 陈潢与宝日龙梅等。在旧式文学作品中, 如元杂剧和明清传奇, “才子佳人”的结局大多都很圆满。二月河则反其道而行之, 让爱情在美好中毁灭, 在毁灭中升华, 从而给读者带来高强度的悲剧体验感。譬如:

伍次友出身于书香世家, 才思敏捷, 不畏强权, 忧国忧民, 是个正直不阿的儒生, 身上集聚了传统知识分子的诸多优点。面对嚣张不可一世的鳌拜, 他愤然写出《论圈地乱国》;面对皇甫保柱的绑架, 他从容赴死以保清白;面对名利场上的得失荣辱, 他用“八似”坦然解嘲。然而, 面对苏麻喇姑的深情和李云娘的痴情, 他却饱受摧残和煎熬。

苏麻喇姑在皇宫长大, 容貌美、眼光苛、心气高。然而, 酒席上的一番“斗口”, 竟使她对伍次友动起了芳心。当他写下“霞是云魂魄, 蜂是花精神”时, 她便彻底坠入爱河, 化名“婉娘”, 出现在伍次友的生活中。面对她的一笑一颦, 伍次友要么如对大宾、恭谨严肃;要么目光躲闪、欲吐还休, 甚至紧张得流汗。他不是风流不羁的高士奇, 也不是拈花惹草的乾隆。在苏麻喇姑心里, 伍次友是一个最真实的正人君子。然而, 各怀鬼胎的明珠和孝庄太后, 却彻底毁掉了他们的幸福。他们都不是小人和强权的对手, 只好一个削发出家, 一个浪迹天涯。而且, 距离越远, 情思越深。苏麻喇姑陪同康熙出巡, 遇到了侠女李云娘, 就希望她“能和伍先生结伴同行”;伍次友流落京师, 卖唱为生, 苏麻喇姑闻讯, 竟然晕厥过去;最后, 苏麻喇姑又因伍次友“霞是云魂魄, 蜂是花精神”的题词而早逝, 都可见她对他的思念与牵挂是多么的铭心刻骨。

女扮男装、化名“李雨良”的李云娘是终南山古月道长的关门弟子, 爱憎分明、性情刚烈。初见伍次友时, “名声大得吓人”的他没有半点架子, 令她不禁生出亲切、亲近之感。接着, 伍次友收服狂傲无比的黄太冲, 更让她迷醉不已。此后, 伍次友多次遇险, 都亏她冒死相救。久而久之, 两个人便产生了“儿女之情”。当然, 他并未忘记苏麻喇姑。李云娘意气用事时, 他竟脱口而出:“你这个样子, 与苏麻喇姑差得远了!”“差”, 而且“差得远”, 这让她深深受伤, 也为她的悲剧结局种下了根源。其实, 他并非真的厌恶她。所以, 当她提出要分道扬镳之时, 伍次友不禁黯然泪下。最终, 她看到了苏麻喇姑对伍次友的挚爱, 绝望地选择了以死来成全他们。可是, 李云娘一死, 他们就更不可能安心地在一起了。她的死, 是悲剧中的悲剧。

向以“不祥之身”自诩的伍次友, 既无法和苏麻喇姑比翼双飞, 又无法与李云娘共结连理, 只有选择遁入空门。削发出家, 削掉的只是一头乌发, 削不掉的是一心的悲苦和一世的孤独。他们的爱情悲剧, 真实地见证了才子佳人的不幸。不过, 反过来想, 伍次友所喜欢的, 也许是身着汉装的侍女“婉娘”, 而未必是“俨然半个主子”的满洲宫女;伍次友所依恋的, 也许是义薄云天、正气凛然的“小兄弟”李雨良, 而未必是出身草莽的江湖侠女。所以, 这样的结局未必不完美。不然, 倘使他们也如普通村夫、村妇一样过日子, 也就无美可言了。有时候, 不幸也是幸。

二.“风尘知己”型的爱情多产生于落魄相逢、患难与共的男女主人公之间, 他们所爱重的往往是对方的深情厚谊, 如《康熙大帝》中的周培公与小琐、《乾隆皇帝》中的勒敏与张玉儿等。虽然这种爱情具有浓郁的感恩图报的意味, 但是从中折射出来的“人性美”却能深深打动无数读者, 因为世间再也没有什么样的爱情比风尘相爱、至死不渝的爱情更加纯洁、高尚的了。譬如:

周培公出身寒门, 因为不肯阿附权贵, 最终名落孙山、进身无门。他流落京师, 穷困潦倒, 举目无亲, 受尽了白眼与屈辱。但是, 命运的愚弄和生活的艰辛, 并未改变他的本性与信仰。面对欺侮贫贱少女的刘一贵, 他不畏强权、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周培公的正直与善良, 瞬间在命运同样不幸的小琐心底悄悄扎根、发芽。后来, 当他身无分文, 在风雪中踟蹰时, 小琐主动招呼他来吃豆腐脑, 还将所有盈利和一支簪子送给了他, 嘱咐他“不要灰心, 来科再考”。

面对小琐的盛情, 周培公感动得掉下了眼泪。他没有拒绝她的好意, 而是拿了一枚铜钱和那支簪子作为信物, 说:“有此一钱一簪为证, 他日不死, 定当厚报!”此时的他, 心中既有对脉脉温情的感激, 又有矢志奋发的意志, 还有烈火一样的爱情。他果然没有食言, 受到康熙重用之后, 便立即来寻小琐。然而, 此时身份悬殊, 小琐已经不能坦然面对他了, 并拒绝了他的资助。这既是对自身尊严的维护, 也是因地位悬殊而产生的自卑, 本质则是一个有着良好教养的女人的可贵品质, 非但不会引起周培公的误解, 反而会让他更加钦佩、爱怜。

可是, 罪恶的黑手再次伸出:妒贤嫉能的明珠竟将小琐偷偷嫁给了五十多岁的何桂柱, 并且从此音讯全无。一次, 图海问周培公:“又去找那个琐琐了?”一个“找”字, 可见他诺如九鼎、有情有义;一个“又”字, 更见他何其情深、何其情痴!然而, 思念如焚、幽怨难遣的周培公, 很快就被煎熬坏了, 三十六岁就英年早逝。他一生未娶, 借口是不想连累他人, 其实则是无法忘记小琐而已。以他的权势、地位和名声, 身边何愁没有倾国倾城之色。然而, 他心里所牵挂的, 始终是那个相遇、相知、相爱于风尘之中的小琐, 所以竟为她抱鳏终身。

与此同时, 小琐对周培公的感情也是至死不渝的, 最后也是死不瞑目的。她嫁给何桂柱后, 必然很不幸, 所以竟先他而死, 并把周培公相赠的一枚金瓜子绾成了“冤孽串”。传说“冤孽串”打不开, 死者就无法超升。她活着见不到周培公, 死后也要把灵魂留下, 宁可在阳间受苦, 也要等着与心上人相见。用情之深、之真, 令人肃然起敬。另外, 这还是她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控诉———看似无声, 却十分悲壮:一个贫弱、凄惨女子, 生前已非常不幸, 却还要拼以死后的不幸, 来反抗现实社会的黑暗。这种无比强大的勇气, 就来自于至死不渝的爱情。

后来, 周培公病危时, 从高士奇处发现了被当做“玩物”的“冤孽串”。问清来历后, 他“面色苍白, 十指紧紧绞缠在一起”。最终, 他把“冤孽串”投向火中, 焚为灰烬之后, 只剩下一枚“滚烫的金瓜子”。周培公将它托在掌心, 幽幽地说了一句:“真是情比金坚啊!”这个悲剧式的结局, 至少包含着三重涵义:第一, 劳动人民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不过是达官贵人眼中的“玩物”而已;第二, 金瓜子的“滚烫”, 本质上应该是两颗心的“滚烫”;第三, “情比金坚”这四个字, 是二月河借周培公之口, 对“风尘知己”型的爱情故事作出了高度赞扬。

在二月河的“皇帝系列”小说中, 类似的“才子佳人”型爱情故事和“风尘知己”型的爱情故事还有很多, 它们大多都以“凄艳”、“残缺”为美。二月河年轻时情场失意、感触良深[1], 后来又深受《红楼梦》中宝玉、黛玉的爱情悲剧的影响[2], 所以才会创作出这些悲剧爱情模式。它们既是作者对自身人生体验的一种宣泄, 也是作者对悲剧美的一种刻意追求。

参考文献

[1]二月河.康熙大帝[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09;

[2]二月河.雍正皇帝[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09;

[3]二月河.乾隆皇帝[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09;

[4]杨世伟.评二月河的长篇历史小说[J].文学评论.1997.05;

[5]张德礼桓晓红.缺失体验:二月河创作心理动因探寻[J].南都学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5;

[6]张书恒.倾斜的道德与思想天平——论二月河“帝王系列”的思想文化内涵[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04;

[7]徐亚东.二月河“帝王系列”小说审美品格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01;

[8]赵勇锋.论《红楼梦》对二月河小说创作的影响[J].语文知识.2015.07。

人性悲剧还是社会悲剧 篇2

复仇是人性的正常反应。人遭受了苦难,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就会采取报复的行为,即便是上帝也不例外。在《圣经·旧约》的“出埃及记”一章中,上帝在西奈山上告诉摩西:“因为我,你们的主,是一位嫉恨的主,我要对那些不忠于我者进行惩罚。直至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惩罚的方式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这里可以看出上帝在进行复仇时比人类更冷酷无情。从《圣经》中我们可以知道,他把亚当和夏娃逐出伊句园,让人类遭受无穷无尽的磨难。他有好几次,甚至想毁灭人类,而且殃及无辜的子女,使他们为父母的过失遭受苦难。上帝是有报复性的,人类不会比他做得更好,希斯克利夫他不能超脱于人性,他也会为他所受到的伤害进行报复。

成长后的希斯克利夫所作所为就是“恶魔的化身”!但是他并不是与生俱来就是“恶魔”,就如《三字经》所描述的一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小说中艾米莉·勃朗特用了大量笔墨描述了童年时期的希斯克利夫的质朴、纯真、善良,还有他对老仆人耐莉的那一份自觉或不自觉的尊重与依恋,有着对母亲一样的情愫。这和他灭绝人性的疯狂报复形成了强烈对比!这样一位具有诸多人性美的少年,为什么会在成长后变成一个疯狂的复仇者呢?从成长环境来看,“弃儿”出身,“寄人篱下”的屈辱成长经历,他所处的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初期的社会环境等等。让他遭受到了常人所没有受过的歧视与非人的待遇。种种磨难对他的心灵造成了致命伤害,致使他产生了畸形的复仇心理,当他被所有人抛弃后,身上的兽性战胜了人性,从而像“恶魔”、“野兽”一样对身边伤害过他的每一个人进行血淋淋的疯狂报复。

一、弃儿出生

艾米莉·勃朗特让希斯克利夫一开始就以弃儿的身份与我们见面的,而且还是吉普赛人。吉普赛人最初住在印度北部,十世纪时开始迁移,以至于流落到世界各地。在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吉普赛人“部落”。尽管吉普赛人的人口不少,但是他们居住的比较分散,如同历史上犹太人的遭遇一样,他们受到了很多的苦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把50万吉普赛人送进了集中营加以杀害。他们居住在大篷车之中,靠卖艺或给人占卜等维持生计。由于他们是流动的,所以往往不受人们的欢迎。由于当时吉普赛人的地位低下,19世纪小说中的吉普赛人的形象基本上是按照两种模式构思。第一种以弗洛伊德的“家庭浪漫史”为模式。通常以男孩子与父亲的抗争作为起因。既而对其身世产生怀疑。第二种模式是一种对归属感的向往。因为出生后,注定是个苦难的人生,流浪的人生。所以,他就越羡慕,向往那种安定、幸福的家庭生活。但出生决定了一个人最初的命运。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在他“挺大了,已经能走能说了”时还被亲生父母丢弃在利物浦的大街上。命运安排了他是吉普赛人,给了他一个底层人的生活,父母迫于生计丢弃了他,以至他那么大了却在街头流浪,无家可归,快要饿死了,这在他幼稚的心里就烙下了被抛弃的阴影。作为弃儿出生的他,在潜意识里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怀疑和愤恨,他的童年没有洋娃娃,没有好吃的食物,有的只是破得不能再破的衣服,和脏兮兮的甚至是街头拣回来的。还吃不饱的食物!很庆幸的是。他被好心的人拾了回去,他那颗敏感的心却只有了短时间的归属感。小说中,希斯克利夫虽然被呼啸山庄的主人老恩萧收留了。而且老恩萧给了他父爱,但是仍然不能改变希斯克利夫作为弃儿的命运,他受到了别人的排挤与虐待,可以说他只是肉体上得到了庇护,留了一条命,但却是以精神上被摧残为代价。

二、寄人篱下

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把“弃儿”希斯克利夫放到一个上流社会的庄园主家成长,然而在呼啸山庄那看来,文明高贵的家庭里是没有他这个流浪孩子的一席之地。除了善良的老恩萧把他当威自己死在襁褓中的小儿子。给他父爱外,其它的人都打心里将希斯克利夫拒之于门外,人们都“折磨他,可耻地欺负他”。恩肖厄夫人恨不得把他踢出门外去:欣德利小时候对他咬牙切齿,唾他,打他耳光,骂他为狗,大了后不允许他和大伙在一起,把他赶到仆人中间去;就连奶妈的女儿也可以使劲折磨他:甚至邻居兄妹也无端地嫌弃他,打心眼里厌恶他,瞧不起他:即使是宣称“在这个世界上,我最大的悲痛就是希斯克利夫悲痛。……如果别的一切都毁灭了,而他还能留下来了,我就能继续活下去。如果别的一切都留下来,而他却消失了,这个世界对我将成为一个极为陌生的地方”的凯瑟琳,她在选择婚姻对象时,也因为想到“嫁给希斯克利夫会降低身份”,而选择了脸色苍白的埃德加,林敦,抛弃了他:就连老恩萧都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他自己爱希斯克利夫,因此人人都恨他,而且总想害他”。最终,老恩萧在郁郁寡欢中而逝世,这世上唯一爱他的人也抛下了希斯克利夫。这是他完全无所顾忌,为所欲为,疯狂报复社会的兽性根源。

希斯克利夫作为社会最底层的一员闯入上流社会,他内心是渴望被上流社会接纳,得到上流社会的尊重、得到生活在身边的人的爱!一方面为了这份渴求,他外表是如此的逆来顺受。忍受身边人的任意欺辱和毒打,借用保姆耐莉的话“凯茜和他哥哥闹得我苦透了,他却像个羊羔似的从不诉苦抱怨。……”:另外一方面为了从形式上进入上流社会,少年时执着于与凯瑟琳相互拥有的幸福,以求通过爱情得到上流社会的认同。但是资本主义的所谓上流社会是没有出身于吉普赛人,并且还被其父母丢弃的希斯克利夫的一席之地的。即使希斯克利夫最委曲求全,也不能被上流社会所接纳,仍然是周围所有人眼中的异类,被仇视,被摧残!就像“红与黑”中的主角一于连。最终也难逃脱被上流社会绞杀的命运。

黑格尔在论及由自然条件产生的心灵性冲突时指出出身的差别本身就是一种不公正的事情,“按照人的概念。人有应有的权利关系、欲望目的和要求”,如果由于出身的差别,而使处于低下的人们丧失了这些权利,那么,这种社会就是不合理的。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希斯克利夫外表和内心的激烈冲突,外表如同羊羔似的少年希斯克利夫,压抑的内心里充满了怨恨的怒火,希斯克尔利夫事实上就是一个对当时社会不公正的怨恨的化身。从小说的开头就让

我们感受到了这一点:“‘呼啸山庄’就是希斯克利夫先生的住宅名称。‘呼啸’一词在当地是个特殊意义的词,形容在大自然逞威的日子里,这座山庄所承受的风啸雨吼。”接着,作者又对山庄的自然环境作了一番描绘,只要把文中的描述和第17章希斯克利夫说的一段话“哦,我的乖孩子,如今你归我了!让我们瞧着,要是同样的大风来刮扭这棵树,它是否也会像另棵树一样,长得歪歪扭扭。”联系起来看,就不难发现,枞树的被扭曲象征着人性的被扭曲。“呼啸山庄”这个远离尘嚣的封闭山寨,“爱”被“恨”所代替,人类的一切美好感情已荡然无存。

为了衬托希斯克利夫,艾米莉·勃朗特塑造了一大群表面上温情脉脉,实际上冷酷无情的所谓上流社会人物的形象:恩肖厄夫人,欣德利。凯瑟琳,埃德加,林敦兄妹等等。小说中欣德利是典型的所谓上等人的化身,他和希斯克利夫的冲突是当时社会两个阶层之间的对抗,他是当时社会统治者的代表。他自私自利,不讲亲情,把自己的亲生父亲看作是一个压迫者,就是因为老恩萧把父爱分给了希斯克利夫:他摧毁了一脉相承的妹妹的爱情,就是他不能容忍“美丽的公主”下嫁“一介农夫”。“他对待希斯克利夫的做法,足以使一个圣徒变成魔鬼。”他摧毁了希斯克利夫的爱情和人性,直接激发了希斯克利夫内心的无比仇恨,使其沦为“恶魔的化身”、“野兽”、“暴君”。

三、凯瑟琳的背叛

可以这样说,凯瑟琳的爱情是拯救希斯克利夫人性的唯一一根救命稻草!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在青梅竹马的儿时玩伴的基础上收获了爱情,老天没有给他安排一个好的命运,他把所有的一切寄托于和凯瑟琳的感情上。对于少年希斯克利夫来说,凯瑟琳是他所有的精神支柱,犹如一道阳光,在这个冰冷的世界温暖着他那快冻僵的身躯,是他所有的寄托。这份爱比他的生命更为重要,这份爱给了希斯克利夫巨大的精神力量,让他能够抵御强劲的北风。

然而。他们的爱情是不会为世俗所容。除了老恩萧外,周围的人都不会支持他们。因此养父老恩萧一去世,离家外出读书三年的欣德利带着太太回来做了山庄的主人,作为上流社会的卫道士,他是不会让希斯克利夫与他平起平坐,在希斯克利夫分享了自己的父爱后再来得到自己的妹妹的爱情的。他一回来就把希斯克利夫赶到下人那儿,剥夺了他受教育的权利,逼迫希斯克利夫重新回到下等人中去,到农田上去干活:约瑟夫和牧师还挑唆欣德利使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受到恶意惩罚,牧师可以任意规定凯瑟琳必须背诵多少章《圣经》,约瑟夫可以抽打希斯克利夫一直到自己的胳膊都痛了。但他们的阻挠还不足以摧毁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在他遭受一切虐待的时候,凯瑟琳还是一直陪伴着他。只要拥有她的爱。希斯克利夫就会忘记所有痛苦与屈辱,再大的磨难也能忍受。当他不许从牧师那里接受教诲时,凯瑟琳把自己听课的时候所学到的东西全部交给他,还陪着他在田里一起干活,一起玩,只要两个人聚在一块儿,他们就立即把什么都忘了,只有他们的爱情甜蜜让双方快乐不已!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的个性或人格分为的个性或人格分为三个层次,即“本我”、“自我”、“超我”。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的无意识领域。存在着本能欲望的冲动即“本我”。它是人类的一种原动力、内驱力,又称“力比多”,它遵循着唯乐原则,只要立即满足欲望,一切不顾,所以在无意识领域,充满黑暗、盲目、没有理性。“自我”是按照现实原则尽力调整欲望与现实的关系,不允许“本我”随心所欲往外冲,但这种压抑有时非常困难。这就需要一个比“自我”更具有威力、更加严格的“超我”来控制。“超我”即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人格结构最后形成且最文明的部分。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呼啸山庄》中研究的是女主人公凯瑟琳与两个男人之间的矛盾的情感关系,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困惑”,甚至是人类生存的“困惑”。她所爱的两个男人是她的“本我”和“超我”。出于“本我”,凯瑟琳是个无拘无束,勇敢而又淘气。是个难以驯服的野丫头。在她无所畏惧的天性中,潜藏着一股反叛的力量。她和希斯克利夫,他们的确具有相同的天性,用凯瑟琳的话说:“我爱他,那并不是因为他漂亮,耐莉,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无论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和我是完全一样的”。而埃德加是因她的“超我”人格需要爱上的男人,出于社会的舆论,埃德加和他的爱则是世俗的人间的爱情。当凯瑟琳第一次看到他家的文明生活时,她是那么的心驰神往,激动不已。处于画眉山庄与呼啸山庄两种不同的环境,她竭力约束自由散漫的本我。在她看来,埃德加就像青翠、肥沃的山谷一样富有吸引力:英俊、富有、体面、有教养:希斯克利夫则像一个触目凄凉、荒山起伏的产煤区。这实际上是两种生活方式的对立与冲突。“本能是有机体生命中固有的一种恢复事物早先状态的冲动。而这些状态是生物体在外界干扰的力压迫下早已不得不抛弃的东西。”凯瑟琳和埃德加的结合只不过是社会道德伦理蒙上了一层美丽的光环。凯瑟琳则被人格面具所蒙蔽,失掉了“自我”,其本质乃是貌合神离。但“超我”终究战胜“自我”,凯瑟琳选择了埃德加。

对于凯瑟琳的选择,希斯克利夫痛不欲生。作为一个弃儿在过着畸形的家庭生活,紧接着在少年时的初恋又破灭了。他出于人性的本能,把这一切归根于所有对他有伤害的人!他选择报复。首先,他离开了三年,他杳无音讯。孤身奋战。因为。他认为是金钱和社会地位使他失去了一切,他要拥有金钱和地位,再来夺回他失去的尊严、失去的爱!三年后他回到了呼啸山庄,但是他已无法夺回他的爱了,凯瑟琳已是埃德加的妻子,他的爱和尊严彻底夭折了,一切都成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如果说以前所有的生活给他带来的阴影以及心灵上的伤害是他复仇的种子,而失去凯瑟琳的爱情则是引爆他所有复仇的导火线,泯灭了人性的希斯克利夫终于兽性大发,开始了他对这个抛弃他的社会的疯狂报复。他的复仇是疯狂的,灭绝人性的,甚至把复仇之剑对准了下一代,对他而言,狂热的复仇已占据他的内心世界,仇恨的火焰已经燃烧了他的心他像山庄的枞树那样扭曲,变得越来越冷酷。越来越不尽人情,以致他统治的地方到处充斥着恨。甚至找不到一点人类感情,他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冷酷的“恶魔”。

四、结语

悲剧模式 篇3

关键词:爱情,悲剧结局,差异

The elder sister Blanche DuBois,heroine of the play,appears in the first scene dressed in white,the symbol of purity and innocence.She is delicate,refined,and sensitive,and seems cultured and intelligent.Whereas,to people’s eyes who know the inside story,Blanche is a lady of easy virtue who depraves the moral fiber and even had an affair with a young boy.She arrives at her sister’s home hoping to start a new life after losing her ancestral mansion,her job,and her reputation in her hometown.She is good at disguising,and her artificial actions seem ridiculous.She refuses to see herself as she is but instead creates the illusion of what ought to be.However,our opinion on such a woman can not stop on this point.What’s the cause of such a cultured lady’s fall and what’s worthy a researcher pondering from her tragedy?

As we know,Blanche’s young husband committed suicide after the night Blanche found him in a compromising situation with an older man and told him that he disgusted her.Blanche has always thought she failed her young lover when he most needed her.She felt also that she was cruel to him.And Blanche’s entire life has been affected by this early tragic event.Earlier,her love had been like a“blinding light,”and since that night Blanche has never had any light stronger than a dim candle.Immediately following this event,Blanche was subjected to a series of deaths in her family and the ultimate loss of the ancestral home.The deaths were ugly,slow,and tortuous.They illustrated the ugliness and brutality of life.All her experiences force her to escape from the unbearable reality.

As the title of this play,“desire”,Blanche seems to believe that by continually asserting her sexuality,especially toward men younger than herself,she will be able to avoid death and return to the world of teenage bliss she experienced before her husband’s suicide.She thinks that from sexual promiscuity she can avoid empty of love and heart.By sleeping with others,she is trying to fill the void left by Allan’s death.“Intimacies with strangers was all I seemed able to fill my empty heart with.”She tries to alleviate her guilt for her young lover by giving herself at random to other young men.And she was particularly drawn to very young men who would remind her of her young husband.She is eager to be loved,to be holed warmly and to be in a safe aegis.However,she has lost her ability to deal well with love since the failure of her first love with her young lover and she improperly believe that desire can be feed by sexual intercourses.As Psychologist Robert Sternberg formulated in his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love has three different components:Intimacy,Passion and Commitment.Love formed by passion only—passion without intimacy or commitment—is just infatuation and will not last long.(Sternberg,1986:120)What Blanche believes after her husband’s death is such kind of love,and obviously a wrong one.

When Blanche meets Mitch,she realizes that here is a strong harbor where she can rest.Here is the man who can give her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who is also captivated by her girlish charms She deceives him into thinking her prim and proper but in actuality Blanche would like to be prim and proper.And as she later told Mitch:“inside,I never lied.”Her essential nature and being have never been changed by her promiscuity.She gave of her body bu not of her deeper self.To Mitch,she is ready to give her whole being.However,Mitch isn’t the man as Blanche dreams,which can accept her and care nothing about what she had done.When he learns the past of Blanche,he can not understand the reasons why Blanche had to give herself to so many people,and,if she did,he thinks that she should have no objections to sleeping with one more man.He leaves Blanche,and thus destroyed the hope of Blanche’s love.After Mitch’s leave,Stanley,the husband of her sister,raped her and causes her final mental breakdown.

It is the heated of Blanche that makes Stanley rape her.In face,the glaring contrast and fierce struggle between the two worlds of Stanley Kowalski and Blanche DuBois exist during the whole play.Between them is Stella,who is the connecting figure to two different worlds-the supposed royalty world of Blanche and the more common world of Stanley.She is a mix of the two worlds.She still has many of the qualities instilled in her at Belle Reve,yet she does not let that get in the way of her having some fun.As she is so entangled between two completely opposite worlds,she is stuck and eventually,is forced to side with one of the two.She is not strong,and therefore the“winner”of the battle is the one who gets her to side with them,Stanley.

Stella,most of the time a neglected heroine ina streetcar named desire,has something more for us to seek in her spirits.She comes from Blanche’s refined,educated,and sensitive world.As leaving Belle Reves to seek a new life,she falls in love with a man who is very different from her own class and marries him.She chooses to vulgarize herself and to live a lowclass life with this man.Stella has accepted her less luxurious surrounding upon marrying Stanley.Many people in her apartment building must deal with physical abuse,Stella included,and she gets herself used to it.She enjoys the common life with her husband Stanley,a“common”and“Polack”man as her sister Blanche considers.She knows all his defects,but she accepts even all of them and is happy to be a submissive wife.Stella is satisfied to leave behind her the social pretensions of her background in exchange for the sexual gratification she gets from her husband.They seem to be a happy couple together,a least before Blanche’s arrival.We can not simply consider their marriage as something out of carnal desire.In fact,Stella gives al her heart to love the man but what falls on her is an unbelievable tragedy:her husband,the man she loves,rapes her sister the eve she gives birth to their baby.She can’t believe this;if she does,she can live with such a man anymore and how can she make live with a neonate.She is forced to side with Stanley.This is a tragedy which shows that when a woman depends on a man she loses her voice and her right when she faces unfairness and she is too week to fight.

As Sternberg says,“Love is certainly the thing we crave the most and have the most trouble getting,and love also involves a kind of intelligence.”(Sternberg&Grajek,1984:318)We can only seek for the secret of love but never learn all about it.However,love is not always a sweet thing.Pain,betray,lie…From both the sisters’tragic experience,we may found a same reason—dependence on man.Blanche depends on intimacies with strangers to fill her empty heart;Stella depends on Stanley for love,sexual gratification and money.None of them is independent mentally,neither corporeally.That could be a caution to all women,that only way leads tohappiness is self-independence.

参考文献

[1] Sternberg R J.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J].Psychological Review,1986(93):119-135.

王汉伦:悲剧女王的悲剧人生 篇4

王汉伦原名彭剑青,1903年出生于苏州一个名门望族,彭家祖上出了两位双料状元,苏州十全街上规模宏大的南畇草堂,就是彭家的老宅。南畇草堂俗称彭状元府,内有兰陔堂、环荫室、含清阁、幔仙阁、延绿轩……亭台楼阁,移步换景,正堂上高悬一块乾隆亲笔的匾额,气象不凡。

到了王汉伦父亲这一代,虽然无缘科举,但凭着祖荫,依旧谋到了安徽招商局总办一职,家境殷实。王家共有七个孩子,王汉伦最小,且生得风流标致,聪明伶俐,但由于母亲是不得宠的姨太太,这在封建社会是命中的硬伤,注定她在家里处弱势的地位。

不管如何,毕竟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派头还是有一些的,父亲待她不错,送她到上海教会女校圣玛利亚书院读书。以她的聪明,读好书当然不在话下,但时运不济,16岁那年,父亲病逝了,按旧制,姨太太虽然是孩子的母亲,但并不能主宰孩子的命运,父亲死了,还有大哥大嫂呢,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父亲尸骨未寒,王汉伦便被迫休学,被兄嫂强配给东北本溪煤矿的一个姓张的商人。丈夫仗着有钱,在外面拈花惹草,王汉伦劝之,反而被骂不贤惠。不久,王汉伦发现丈夫竟然勾结日本人,王汉伦好心提醒他这是卖国行为,会受到舆论攻击的,丈夫不听,挥拳便打,王汉伦受不了如此凌辱,提出离婚,丈夫给了她300元钱,算是赡养费。要强的王汉伦分文未收,离开了他,回到上海。

在兄嫂家里,王汉伦受尽白眼,那时离婚还是新生事物,旧式家庭对此很排斥,对待离婚的女子很不客气,王汉伦回到娘家,身无分文,靠兄嫂养着,这日子怎么好过?

为了谋生,王汉伦当过小学老师、洋行打字员、烟草公司职员,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她在洋行的同事中,有一位叫任矜苹,曾在电影公司工作过,她见王汉伦长相漂亮,中英文俱佳,举手投足间有一股不同寻常的气质,心中一动,忍不住为她搭桥牵线进电影公司。恰巧当时导演张石川正在筹拍郑正秋编写的家庭伦理片《孤儿救祖记》,女主角一直没有物色到合适人选,张石川见王汉伦一派大家闺秀风范,但婉转的双目中却不自觉地流露出丝丝忧伤,这恰是女主角的感觉。张石川让她即兴表演喜怒哀乐的神情,她从小喜欢看戏,私下里也喜欢琢磨戏,没事的时候会对着镜子模仿戏中人的神情动作,当下她毫不扭捏,自然放松地表演了喜怒哀乐,张石川顿时惊喜,当场跟她签订合约,片酬500元,每月20元津贴。

王汉伦高兴地回到家中告诉兄嫂这个好消息,谁料,兄嫂竟以为耻,说她堂堂状元之后竟自甘下流,沦为戏子,声言要将她逐出家门。王汉伦骨子里的叛逆被逼了出来,当下表示:从今以后,我跟你们一刀两断,我不姓彭便是,我改姓王。王汉伦一名由此而来。

《孤儿救祖记》大获成功,王汉伦塑造的悲剧形象深入人心,大受追捧,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女电影明星。

电影公司凭着这部电影大发其财,从道具到摄影器材统统鸟枪换炮,办公室从亭子间搬进了洋房,老板的腰包肥了,买了洋房洋车,但主演王汉伦仍然是每月20元的工资,靠片酬吃饭,这令王汉伦感到不值,心怀委屈。

更令人气愤的是,电影公司欺她是没有靠山的单身女人,拍《弃妇》时,讲好片酬1000元,拍完后又变了卦,说要再拍一部再给片酬,接着拍了两三部后,电影公司无理由可找时,干脆耍起了流氓,拒付片酬,王汉伦一气之下,将电影公司告到了法庭,王汉伦赢了官司,但只收到电影公司的一张空头支票。

面对不公与挫折,坚强的王汉伦决定逆流而上,她不屑于依靠哪个大老板,更不屑于当什么人的姨太太或是情妇,始终以独立的新女性自居。

王汉伦不甘心给电影公司白打工,瞅准机会,成立了汉伦电影公司,自主创业。她买下了包天笑的新剧本《盲目的爱情》请卜万苍当导演,自任主演,《盲目的爱情》是一部爱情悲剧,自出道以来,王汉伦所拍的几乎都是悲剧,这是她擅长的戏路,此片一经播出,立刻大受欢迎,王汉伦很懂经营,她带着影片全国巡回播演,演完后她上台与观众见面,这种别开生面的方式赢得了观众的喜欢,毕竟那时候看电影已是奢侈事,见明星更是难能可贵了。

《盲目的愛情》让王汉伦发了财,她心知此次成功大多是运气好,从影这些年,她见多了此中的种种不公和黑幕,饱尝委屈辛酸,她无依无靠,凭一己之力难以大展拳脚,于是见好就收,1931年后,她暂时息影另谋出路。她当演员时,发现演员都非常爱美,对国外的美容术推崇至极,看准这个商机,她师从法国美容博士学习美容术,不久,汉伦美容院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和合坊口挂牌营业。王汉伦真是生不逢时,那时候,上海一片混乱,地痞流氓时常到美容院寻畔找茬,趁机敲诈勒索,王汉伦竭力容忍,在艰难中求发展,直到上海沦陷,敌伪主持的广播电台要王汉伦去作宣传,王汉伦立场坚定,绝不肯为伪政府工作,借口有病拒绝了,得罪了日本人,结果,汉伦美容院被迫关门。 在上海沦陷期间,王汉伦穷困潦倒,靠变卖家具和衣物维持生活。

1933年,王汉伦30岁,其时她已离婚十余年,十余年来,她一直忙于事业没有时间去考虑婚姻大事,现在事业一停,嫁人之心不由得萌生了出来,时局不稳,她境况亦不佳,找个依靠也是好的。这年秋天,她与杭州有名的风雅文士王季欢在天然饭店举行婚礼,为显郑重其事,她邀请著名律师章士钊证婚。这王季欢外表是君子,骨子里却是酒疯子,他对王汉伦初是百般热情,新鲜劲一过,打骂成了家常便饭,个性倔强独立的王汉伦哪里受得了这个委屈,迅速与王季欢离了婚。两次婚姻失败后,王汉伦心冷了,独身四十多年,直到去世。

解放后,王汉伦拍了几部戏,渐感力不从心,一来上了年纪,二来戏路变了,过去她以演反映封建社会的家庭伦理剧为主,现在要她演工农兵,戏路不合,只好作罢。

1978年8月17日,75岁的王汉伦在上海逝世,她没有子女,骨灰由外甥李家震安葬在位于苏州横塘的青春公墓。

她一生都在追求独立,除了父亲,她没有依靠过任何人,单枪匹马在乱世中打拼,她的人生悲剧是时代所铸,就她个人的奋斗精神和成就,依旧值得后人敬仰。

浅谈《美国的悲剧》之悲剧根源 篇5

笔者认为第一悲剧之源是极端的个人主义。导致克莱德从一个无辜的宗教家庭出身的男孩在短短几年迅速变为一个杀人犯的罪魁祸首, 就是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他的自私让他利用别人, 有时甚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达到自己的目的, 毫无怜悯之心。这种自私的想法其实根源于根深蒂固的文化信仰, 那就是人类社会也犹如原始社会的丛林, 只有适者才能生存。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强与弱的对比、富与贫的对比、那些在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得胜与失败的对比为何如此鲜明了。这个适者生存的理论起源于达尔文, 看起来科学客观, 实则经常被用于证明富人贪婪榨取劳苦大众是天经地义的帮凶。说起主人公自私的个人主义, 我们不妨想到每当他对那些长相美丽、愿意与他有亲密关系的女孩们产生幻想时, 他都觉得自己值得女人们的垂青, 因为自己是个大人物。可他从未爱过她们, 而只是把她们当做满足性欲的出气口, 自己却在做着如何变得富有和成功的美梦。罗伯塔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她本是个害羞保守的农村姑娘, 出身贫苦的农村家庭来城里打工, 孤苦无依, 她初遇克莱德时, 他正为亲戚对自己不公的待遇悲观苦恼, 所以他转向罗伯塔, 开始在她身上寻求慰藉和满足自己的欲望。在克莱德已经与罗伯塔有了亲密关系后, 他又开始对富有而美丽的桑德拉产生幻想, 希望靠着与她结婚而跻身上流社会, 所以他需要摆脱罗伯塔, 然而女友罗伯塔却怀孕了, 他怕坏事败露所以蓄意谋杀溺死了罗伯塔。所以正是他极端的个人主义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罪犯, 也正是这极端的个人主义伤害了爱他的人。

笔者认为这第二个悲剧之源莫过于克莱德对财富与成功的欲壑难填。克莱德出生于穷苦的宗教家庭, 以他人的施舍度日。当他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 住的就是粗陋的房子, 身无分文, 经常被人家瞧不起。所有这些对他脆弱内心的铸就都有影响, 所以导致了他心理不平衡、绝望、对好东西的极度渴望。不到16岁他就辍学出去打工, 为的就是挣大钱、跻身名流社会、从此能过得幸福。可后来他找的几份工作让他沉迷于奢华享乐, 总是陶醉于金钱带来的快乐, 忙着穿衣、聚餐、跳舞、约会。总想着住大房子、出入高级的大饭店就是成功人士的快乐生活, 并一心跻身于中。曾几何时, 他也想靠着在伯父的衣领厂学习本领, 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像样的人, 但随着境遇的改变, 他很快便忘记了自己来到衣领厂的初衷转而走上了追求富家小姐的“成功捷径”。尽管他的女友很爱他, 愿意为他做任何事去取悦他, 但最终克莱德还是选择了富家小姐, 因为桑德拉的父亲有一家公司, 这在克莱德的眼里, 就是富有的生活的象征。最后因要除掉自己“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杀害了怀孕的女友而被处以电刑。这个无辜的年轻人就这样被自己的欲壑难填给送上了断头台, 也正是这些无尽的欲望把他变成一个冷血的、残忍的骗子和罪犯。

在美国的悲剧里, 德莱塞似乎是在说:对物质生活追求的高度唱诵和对那些辛苦工作劳苦大众的打压否定, 才正是这个国家的悲剧。人类陷入了欲望的怪圈, 总是不满足, 世界也总是缺少凝聚力和方向感, 最终也逃离不过欲望的枷锁和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 正如主人公克莱德一样。所以笔者也反复申述了克莱德的悲剧之源:一是其极端的个人主义;二是其无穷的欲望最终导致其走上毁灭的道路。

摘要:《美国的悲剧》是著名美国小说家德莱塞的传世名作, 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嘉莉妹妹》《珍妮姑娘》等家喻户晓的佳品。德莱塞出身于一个破败的小农业主家庭, 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他从小就靠劳动挣扎度日, 也正因此德莱塞才能写出像《美国的悲剧》这样揭露美国悬殊的贫富差距, 人们为追逐金钱导致道德沦丧的小说。该小说分三部分, 讲述了一个叫克莱德的美国青年是如何从一个天真幼稚的年轻人堕落为一个被社会污气所腐化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

关键词:美国的悲剧,根源

参考文献

[1]许汝祉 (译) .美国的悲剧.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6.[1]许汝祉 (译) .美国的悲剧.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6.

[2]董靖历.西奥多德莱塞与《美国的悲剧》[J].安阳大学学报, 2002 (4) :97-100.[2]董靖历.西奥多德莱塞与《美国的悲剧》[J].安阳大学学报, 2002 (4) :97-100.

[3]陈世旺.国内德莱塞研究述评[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6 (1) :25.[3]陈世旺.国内德莱塞研究述评[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6 (1) :25.

[4]王晶, 王鑫.浅析“美国梦”与《美国的悲剧》[J].鸡西大学学报, 2008 (3) :143-144.[4]王晶, 王鑫.浅析“美国梦”与《美国的悲剧》[J].鸡西大学学报, 2008 (3) :143-144.

悲剧模式 篇6

一、他者空间

“他者”是西方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术语。狭义的“他者”是与“自我”相对的概念, 是西方人将“自我”以外的非西方世界称为“他者”。广义的“他者”是泛指在任何领域内, 一个与主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参照物, 并且“主体和他者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冲突的”。

身份认同是指西方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受到女权主义者、后殖民主义者的特别青睐。基本含义包括个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 表现为个人身份认同、集体身份认同、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空间理论学者将身份认同、后殖民理论和女权主义等思想融入到空间研究中, 提出了“他者空间”。“文学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人和社会一样的身份和主体性。当其中一个处于边缘和被支配地位时, 这个空间就是作品中的他者空间。空间批评则关注文学作品中的他者空间以及这一空间背后渗透的身份认同或冲突”。在一些文学作品中, 会同时出现两种空间, 一种处于支配地位, 另一种则处于被支配地位。

二、物理上的他者空间

剧本刚开始时就出现了一片混乱、吵闹的场面, 如同关在笼子里一个野兽的疯狂而愤怒的挣扎与反抗。紧接着勾勒出笼子的场景, “被白色钢铁禁锢的、一条船腹中的一种压缩的空间。一排排的铺位和支撑他们的立柱互相交叉, 像一只笼子的钢铁结构”。通过这种描写展示了以扬克为代表的工人所处的悲惨境地, 生活在不见天日、深受压迫的狭小环境中, 靠着连续不断的劳动维持生活。然而在该剧中资产阶级生活的街道宽阔、整洁, 身边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珠宝店和皮毛店, 显示出他们生活环境的豪华奢侈与富丽堂皇。

在剧中奥尼尔清晰地向观众展示了他的着装, 第一幕出场时“穿着斜纹布裤子, 笨重难看的鞋子……胸脯上都是毛茸茸的”, 第四幕出场时“但是他们的眼睛四周, ……煤灰粘在那里, 象是抹了黑色的化妆品”。而与之相比, 资产阶级的着装则与之相差甚远:米尔德里德“有一张苍白、标致的脸, 脸上明摆着一种瞧不起人的优越感”;大街上的资产阶级则是“女人们都擦了口红, ……身上穿的臃肿不堪。男人们穿着礼服大衣、戴着礼帽、鞋套、拿着手杖等等”。面对他的挑衅, 他们都视若无睹, “好像既没有看见他也没有听见他”、“可是好像没有看见他似的”、“他的拳头正打在胖绅士的连上。但是那位绅士好像没事似的站在那里纹丝不动”。

通过两者对比, 可以清晰地看出, 他生活的空间成为了资产阶级眼中的“他者空间”, 与资产阶级所生活的空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资产阶级眼中, 他是不存在的, 所生存的环境更是排除在资产阶级所处的“自我空间”之外。在资产阶级的生活空间里, 扬克的身份和价值得不到认同。当处在自己生存的空间时, 他觉得:“是机器的一部分……使它转动的是我!……我就是钢里面的肌肉, 钢背后的力量”。而当米尔德里德闯入扬克的生存空间后, 使扬克开始对自己的身份进行探寻与求索。

三、精神上的他者空间

扬克所处的不仅仅是物理上的“他者空间”, 还有精神上的“他者空间”。奥尼尔特意安排扬克的同伴勒昂与派迪出场, 而其余的同伴则都是作为无名人物出现在剧中, 特意设计出场的这两个人物自然是其余工人的代表, 一类痛恨机械文明, 向往自然, 留恋已逝的美好时光;另一类则是怀有阶级意识, 明白只有推翻整个资产阶级才能取得工人阶级的自由和解放。扬克与这两类人都不同, 他满足于自己所处的地位, 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 在同伴中, 他是孤独的。其他工人也畏惧他, 仅仅由于他力量上的强势。因此在精神上, 他是孤独的。面对米尔德里德的羞辱之后, 他开始思索自己的处境与身份, 为此, 他遭到同伴的嘲讽, “跟着他冷嘲热讽地重复着那个字眼。思考!……接着来的则是一场异口同声、建立刺耳的大笑。”他的精神世界与同伴的精神世界不相同, 米尔德里德出现前后皆是如此, 在精神世界里, 他处于“他者空间”里, 这个空间使他与同伴的精神世界隔离开来, 导致他得不到别人的理解, 使得别人对他冷嘲热讽。

因为在邮船上找不到自己的归属, 扬克离船到陆地继续寻找, 他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到世界产业工人联合会, 希望能够加入该组织, 并尽自己的一份力, 却遭到了该组织的怀疑与排斥。他的精神世界再度遭到边缘化, 处于“他者空间”的状况。生活在精神世界的“他者空间”里, 扬克四处追寻自己的身份与心理认同感, 在无奈中到动物园寻找自我, 并导致了最终悲剧的发生。

四、结语

扬克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的一个工人阶级的代表, 他所遭受的苦难也是成千上百其他人所经历的, 他们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 生活在资产阶级为其设计的“他者空间”里, 他们进入资产阶级的“自我空间”时, 经历着身份缺失的危机, 得不到其他社会成员的认同和承认。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他们都遭受着巨大的痛苦。奥尼尔的作品通过描写一个普通人———扬克的生活引起大众对人生悲剧的思索, 蕴含着一种深入人心的伟大力量。

参考文献

[1]胡铁强.后殖民语境中的"他者"的双重构建[J].湘潭师范学院 (社会科学版) , 2004.

[2]荒芜.尤金.奥尼尔.奥尼尔剧作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3]虞建华.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悲剧模式 篇7

一、女性的悲剧意识

《玉米》系列深刻展示了玉米被封建余毒所侵害的悲剧和玉秀、玉秧的那种抗争的悲剧。

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广裹而闭塞的农村, 封建余毒依然根深蒂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 主人公玉米的悲剧不可避免。对于成长于权利与政治畸形环境阴影下的玉米来说, 作为长女的她, 从小就对自己的家庭有着与生俱来的使命感, 一心想嫁给象征权力背景的解放军飞行员, 可是随着父亲的倒台, 不仅使她惨遭恋人的抛弃, 就连家人也受尽村民的侮辱。要想彻底摆脱父亲失势、家庭颓败的命运, 让家人不再遭村人的白眼与侮辱, 获得生存下去的尊严, 唯一的办法只能是铤而走险, 去攀附权利的高枝, 以此来挽回家族的尊严和荣耀。

父亲有权时,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村上都说了算;父亲与母亲的婚姻毫无感情可言, 生个权力的接班人才是目的。这样环境下长大的玉米必然是封建落后思想的忠实信徒。父亲下台、家庭衰败后, 家人受到的白眼甚至惨无人道的凌辱等一系列致命打击, 使她坚定了一生对权力的信仰和追逐。在玉米这里, 个人的“幸福”被理解为家庭生活的温饱、家族生存的尊严上。玉米们最大的悲哀在于不但自己成为封建伦理秩序下的牺牲品, 而且还不自觉地成为了这种伦理道德的捍卫者。

玉米的人生悲剧就是爱情悲剧。建立在权利欲望上的恋爱为玉米的悲剧定下了基调。她因父亲失势被彭抛弃后, 更加坚定了追逐权利的目标。她把自己的青春肉体垫在年近半百的郭家兴身下的同时, 就已经埋葬了人生理想中最高尚和最珍贵的东西。如果说这样的身体服从是极其可怕的, 那么玉米真正的心理服从才是更加可悲的。心理上玉米已经完全成为男权统治下的牺牲品。

读《玉米》三部曲, 能感受到一种绵厚、深沉的悲剧力量。

二、女性的悲剧命运

性占有是权力最日常最蛮横的表现方式。《玉米》系列中的三个女主人公受到“人在人上”的驱使和支配, 一步步走向毁灭的深渊。玉米身为王家的长女, 她过早地体验到了权力的强大和好处。她父亲王连方是公社支部书记, 他仗着权势, 把自己当成王家庄的“土皇帝”, 而村里的妇女则是他的“七十二嫔妃”, 被他“宠幸”过的女人横跨老中青三代。

在权力光环笼罩下, 玉米的爱情抹上了阴影色彩。权力的有无、大小决定了玉米的恋爱对象。她与彭国梁的恋爱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纯真和美好, 只有彭国梁动物般的生理欲求和玉米处处防范、盘算的心机。这场恋爱因父亲王连方的失权而告终。王家气势颓败下去后, 玉叶的老师不再惧怕王家, 敢于拿玉叶开刀;曾经被王连方侮辱过的男人们轮奸了玉秀和玉叶。人们报复王连方正是由于他不再是支部书记, 失去了权力。玉米深刻地认识到权力的重要性以后, 不惜拿青春和身体换取明天。她不顾自尊、不计年龄, 下嫁给了公社革委会副主任郭家兴, 成了他的填房。爱情的破灭, 其实也是权力的破灭。纯功利的手段不可避免地异化了她的婚姻, 导致她爱情的悲剧。

玉秀对权力比较漠然。她只是更倾向于向男人展示自己的魅力, 想做狐狸精、美女蛇。她去投奔姐姐玉米, 发现掌管一家权力的是姐夫郭家兴和其女郭巧巧。为了在姐姐家有一席之地, 她不惜与姐姐为敌, 讨好郭家人。与郭左恋爱, “外甥和小姨子”的身份却成了这一对青年男女无法跨越的障碍。玉米绝不会允许她做出有损于王家利益的事来。当玉米装作无意向郭左透露了玉秀被人玷污的事实时, 她原本纯洁善良的灵魂已经极度扭曲。玉秀在承受了超越生命负荷的极限后, 对人生对自己彻底绝望。

其貌不扬的玉秧靠自己努力考入师范学校。在这所“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的学校里, 权力的阴影也是无处不在。受权力影响, 庞凤华攀附班主任以扳倒“人精”赵珊珊, 玉秧无意中成为性无能兼性变态者魏向东泄欲的玩物和密探, 且对此麻木不仁。一个受过教育的女学生在权力的驱使下失去了理性, 和楚天的爱情的破灭, 自身的欲望, 把玉秧推向了万劫不复之渊。更可悲的是, 她深陷其中却全然不知。

玉米三姐妹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对权力的疯狂追求。从小生活在权力光环笼罩下的她们, 无法摆脱权力给自身带来的欲望和禁锢, 在权力泥潭中愈陷愈深, 最终麻木、绝望。

《玉米》系列小说可用“眼界始大, 感慨遂深”来形容。这的确是一部“逼近了生活质地、逼近了生活的秘密、逼近了生活理想”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参考文献

[1]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董之林:《“身上的鬼”和“日常的梦”》, 作家出版社, 2005年版。

[3]余玲:《潮流外的写作——毕飞宇小说论》, 《小说评论》, 2002年版。

[4]吴义勤:《感性的形而上主义者——毕飞宇论》, 《当代作家评论》, 2000年。

悲剧模式 篇8

托尼莫里森,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 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主要作品有《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柏油娃娃》《宠儿》《爵士乐》等。

《最蓝的眼睛》是莫里森第一部作品, 描写的是11岁的黑人女孩佩科拉的悲惨遭遇。故事以第三人称视角描写, 由佩科拉的同龄人克罗蒂亚讲述。佩科拉出生于一个穷苦的黑人家庭, 由于肤色比其他的黑人女孩更深, 她遭到了同学和老师的嘲笑和奚落, 周围邻居的冷漠和忽视。更为悲惨的是, 她的父亲在一次醉酒后将其强暴。佩科拉将所有的不幸和痛苦都归咎于她的丑陋。因此, 她对白种人漂亮的蓝眼睛有着强烈的渴望, 最终走向疯狂。

小说在围绕佩科拉的悲剧人生进行叙述时, 同时也诉说着发生在其他人 (如其母保林, 其父查理) 身上的悲剧故事。11岁黑人小女孩佩科拉的悲剧, 从另一角度上来说映射的是整个黑人民族的悲剧。这些悲剧的背后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危机, 而种族歧视, 文化歧视, 性别歧视等使这些危机一触即发。

种族歧视

种族歧视是指根据种族将人们分割成不同的社会阶层从而加以区别对待的行为。小说中主要体现的是白种人对黑种人的歧视。种族歧视体现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 弥散在整个黑人社区, 很大程度上酿成了整个黑人民族的悲剧。小说中, 当保琳在医院生产时, 白人医生当着她的面谈论道:“像她们这种黑人, 你根本用不着费心, 她们很快就生完的, 就像马一样, 一点痛苦都没有。”小说中, 黑人处处遭到白人的歧视, 白人把自己视为生来就比黑人优越的民族。托尼莫里森在小说中引用了这样一个假说:“所有的文明都有白人一手创造, 没有白人一切将不复存在。世界之所以多姿多彩, 是因为从白人这个高贵的血统里汲取了养料。”这是这种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 使黑人生活在美国社会的最底层, 忍受压迫, 忍受奴役。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 黑人开始变的暴力, 采用非道德的行为进行反抗。在意识到无力改变现有的生存状况时, 佩科拉的父亲查理开始终日酗酒, 以逃离生活中的痛苦。并在一次酗酒后, 强奸了女儿佩科拉。

种族歧视将黑人民族驱使到贫穷和苦痛中, 泯灭了他们的自信和尊严。男人在社会上受到白种人的嘲笑和侮辱之后, 继而将所有的不满与愤怒撒到妻子和孩子身上, 以维护自身那些少的可怜的尊严。种族歧视摧毁了黑人社区的灵魂, 使他们默然接受着白人的文化和价值观。

莫里森在小说中引用了少儿教科书中“迪克和简”的故事, 勾勒出白人家庭幸福生活的画面。与小说中黑人社区生活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使得种族歧视的危害更加清晰明朗。

文化歧视

文化歧视是指一个地区或民族对其他地区或民族的文化的歧视。在美国, 它主要借助于种族歧视的形式。各民族的文化歧视的历史根源都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那就是压迫。而美国的文化歧视, 主要源于长达数年的奴隶制度以及对非裔美国人的种族灭绝。

小说中, 在白人文化的侵蚀下, 黑人社区逐渐丧失了自身的文化和价值观。尽管黑人已从美国社会中得到解放, 但是白人的文化和价值观在无形中统治着黑人的思想和灵魂。白人将美的标准灌输到黑人的头脑中使他们认为白则美, 黑则丑。这种观念通过广告, 电影以及与白种人的交往等各种形式和渠道传达给黑种人, 最终导致了佩科拉, 查理, 保林, 黑人社区乃至整个黑人民族的悲剧的不可避免性。白人文化和价值观的强大的冲击力甚至使黑人开始歧视同血种的肤色较黑的人, 在黑人社区里又开始划分了“有色人种”和“黑人”。白人文化的冲击力如此之大, 白皮肤蓝眼睛的审美标准深入黑人内心, 佩科拉的母亲保琳屈服了, 认为自己的女儿又黑又丑, 而对白人家庭的女儿前后逢迎;佩科拉的同学和老师屈服了, 对佩科拉进行无休止的嘲讽和奚落;就连佩科拉自己也屈服了, 也相信黑皮肤就是丑陋的象征, 认为如果自己有浅肤色蓝眼睛就会得到所有人的宠爱, 才会日夜对着镜子祈求上帝, 最终走向疯狂。而事实上天真的佩科拉原本可以对美一无所知, 她认为蓝眼睛为美, 仅仅因为社会那样认为。小说中, 佩科拉无法真正的拥有一双蓝眼睛, 但莫里森使佩科拉在自己的意识中相信自己拥有了一双漂亮的蓝眼睛。每个人都无法得到美, 除非在自己的意识中拥有自己的一套对美的理解。

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指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种性别成员的不平等对待。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不平等对待。两性之间的不平等, 造成社会的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成为黑人社区和黑人民族中的重要问题。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女性承受着来自白人和黑人男性的歧视和侮辱。正如莫里森在文中所述:“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在对她们发号施令。白人女性说, 去做这件事;白人孩子说, 把那个递给我;白人男性说, 过来;黑人男性说, 躺下。当白人打了她们的男人, 她们将地上的血清洗干净, 回家再接受‘受害者’的虐待和殴打。”小说中, 人们为女人定制了审美标准, 而女人为了取悦男人, 迎合着这些标准。然而, 社会并没有给男人定下什么标准。小说中最重要的男性角色, 查理, 先后使两个女人---达琳和佩科拉怀孕, 之后就逃之夭夭。作为一个懦弱和不负责任的男人, 女人在他眼里就是一件商品, 喜欢则珍惜, 不喜欢则遗弃。可悲的是, 女人根本意识不到这种歧视, 她们心甘情愿的扮演柔弱的一方, 屈服于男人为他们设定的美的标准。可以说, 小说中的所有女性都是性别歧视的受害者, 欣然接受男人为之设定的标准而不自知, 崇尚和向往着所谓的白皮肤和蓝眼睛, 最终酿成了黑人女性的悲剧。

结论

黑人社区承受着来自美国社会的三重歧视, 并在这些歧视下艰难的挣扎着, 生活着。佩科拉疯了, 查理死了, 山米跑了, 保琳继续做白人的女佣接受着白人价值观的侵蚀和冲击。正如克罗蒂亚在小说中所说的, “这些土壤太糟糕了, 不适合花儿的生长”。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文化歧视和性别歧视, 最终导致了佩科拉和整个黑人社区的悲剧的必然性。

摘要:在托尼·莫里森笔下的《最蓝的眼睛》中存在许多悲剧, 如佩克拉的悲剧, 佩克拉的母亲保琳的悲剧, 佩克拉的父亲查理的悲剧, 黑人民族的悲剧等。本文从种族歧视、文化歧视和性别歧视等三重歧视的角度对这些悲剧进行分析, 意在指出美国社会中的三重歧视是诱发各种悲剧的根源。

王贝的悲剧,也是一美丽一的悲剧 篇9

然而2010年11月15日,在武汉的一家整形医院,这个漂亮的阳光女孩永远地走了——一起医疗事故,让她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才24岁,她的青春还在繁华灿烂着,却一下子变得灰暗无光!

著名电视主持人胡晓谈起此事连声叹息:“太可惜了!王贝是一个有上进心,有音乐天赋的好女孩,为整容去世真不划算。她的歌唱得很好,没必要浪费钱去整容,”话虽这样说,然而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这个原本就很漂亮的女孩还要冒着危险去整容?仅仅是她一个人的爱美之心吗?

王贝曾满怀信心与希望地说:“我不会放弃我的音乐梦想,我一定要进军歌坛,用自己的歌声征服所有的听众!”只是很可惜,这个执著于梦想的女孩,心思却不在歌声上!她走了一条不归的歧途。

这是一条怎样的歧途?举目四望,太多的表面的成功在误导我们。那一个个靠着单纯的美貌而大红大紫的明星,那一条条盛行于社会的所谓成功准则:那一场场狂热畸形的选秀比赛:还有那一则则只追求利益而不顾伦理到处狂轰滥炸的美容广告……太多太多的陷阱,擦着光鲜亮丽的脂粉,在迷幻着我们,诱惑着我们。一旦陷入其中,想再理性地看待自己、面对现实,也许比登天还要难!

于是,王贝死了。在王贝背后,也许还站着很多无知而一心渴望出众的无名者。对物质的狂热崇拜,急功近利的心态,以此为卖点的企业、电视台,共同构成了一张大网:而青春期的孩子们,怎么才能穿透这金钱与欲望构成的大网,找到人生的真谛呢?这是一个所有家长、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都该扪心自问的问题。

悲剧模式 篇10

《茶花女》中, 悲剧主人公薇奥雷塔本是一个天真纯洁、美丽动人、心地善良、情操高尚的农村少女。但由于生活所迫最终沦落为妓女, 成了权贵们的玩物。但由于薇奥雷塔身上有着一种来自下层人民的纯朴善良的精神光辉, 她对美好人生的真挚信念始终未被泯灭, 这就有了她对阿芒的一段爱情。在这段生活里, 她的美丽情操, 突出表现在自我牺牲的精神上。为免除阿芒的烦恼她变卖自己的马匹、披肩, 典当自己的金银首饰。为了挽回阿尔芒家庭的名誉, 为了成全阿尔芒妹妹的幸福, 她毅然接受阿文 (阿尔芒父亲) 的恳求, 以重操旧业为借口同阿芒分手。这是薇奥雷塔对阿芒家庭所能作的最大牺牲。阿芒是她唯一的亲人、知心者, 她正希望借助他的爱怜重新做人, 过真正的正常人生活, 对她来说, 离开阿芒则意味着她必然走向死亡, 明知其不可为, 却不得不为之。

这样一个悲剧故事情节简单, 但却让人痛彻心肺。薇奥雷塔不是一个自甘堕落的人, 但是生活所迫, 成为了一个妓女, 在肉体和精神上倍受折磨和摧残, 没日没夜的奢毕淫荡的巴黎生活, 使她感到精神上的极度疲劳、烦闷与空虚。生活中没有快乐, 没有温暖, 遇不到一个真诚相待的人, 到处都是虚情假意, 冷酷而自私的纵垮子弟, 她感到自己如同在“苦海里飘荡”一样, 孤独而又痛苦, 于是, 原本善良端庄的她喜笑怒骂, 反复无常, 饮酒作乐近乎疯狂, 还是一个“二十来岁的美女子, 喝起酒来谈起话来简直像个脚夫”, “笑起来愈是旁人说得不堪入耳愈是笑得起劲”, 这实际上是一种“病态”的“神经刺激”, 一种忘怀烦恼与忧伤的无聊手段, 是一种慢性自杀的具体表现。悲剧一般是描写好人受难直到最后牺牲, 这种情节和一般的善有善报的道德理念相矛盾, 古希腊人习惯于用“命运”来解释悲剧中的好人受难, 认为悲剧是人与命运抗争的必然结果。这是存在于薇奥雷塔身上的悲剧性因素, 它使读者为之难受, 倍感苦涩辛酸。

悲剧主人公薇奥雷塔有温柔的性格, 美好合理的愿望, 却被无情地破坏了。在刚刚遇到一个相爱的人, 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想要远离过去的堕落生活重新点燃生活希望的时候一切又在瞬间破灭了。这些破坏薇奥雷塔生活并使其最后悲惨死去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首先的是当时巴黎那个腐朽虚荣, 冷酷堕落的社会, 正是这个巨大的吃人机器把薇奥雷塔推进死亡的虎口, 并最终导致她的灭亡。其次, 该是以阿芒的父亲为首的自私而冷酷的人物, 他认为上等人和情妇之间只能是买卖关系, 决不能产生真正的感情, 不然就会砧辱门媚, 断送前程。再次, 阿芒在这部小说中也对薇奥雷塔的死起了客观上的催化作用, 这些都是悲剧产生、发展、并推向高潮的因素。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悲剧人物遭殃, 不是因为他罪大恶极, 罪大恶极的人遭殃不能引起我们的哀怜与恐惧, 也不是因为他尽善尽美, 尽善尽美的人遭殃会因为不符合道德理念而引起反感;恰恰是由于他的“某种过失或弱点”。有过失的人遭殃会引起我们的哀怜, 我们担心会像悲剧人物一样随时都有可能因小错而酿大祸, 这会引起我们的恐惧。“他的这个观点在这部歌剧中表现得很充分。也是这部悲剧能成功的重要原因。因为薇奥雷塔的经历就是这样, 出身的问题让她无奈的沦落成为一个妓女, 但她确为这段不光彩的历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让人为之叹惜!

在《茶花女》中, 作为小说主人公的薇奥雷塔和阿芒, 他们不仅同社会、家庭之间充满矛盾, 而且自身也存在着矛盾。薇奥雷塔身上有许优秀的品质, 但由于她的特殊身份, 使得她有一些变态, 这又使得观众难以一下子理解接受。在同阿尔芒分手那部分, 她的行为可以称得上一个“壮举”。假若她能够“自私”一些, 也不会有人怪罪她, 而她却为了爱人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幸福。阿尔芒能够出于真心爱上一个妓女, 也是难能可贵的, 但他由于自身性格、气质的限制, 使他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薇奥雷塔, 最后还客观上加速了薇奥雷塔的死, 这也不能不说是自身的矛盾。正是主人公自身素质中的正反两种因素, 再通过悲剧人物自身的种种限制, 一方面使他们自己成为悲剧人物, 一方面又把他们变成制造悲剧的参与者, 变成对价值事物的破坏性因素。黑格尔的“冲突说”认为:“在悲剧冲突中, 代表片面思想的人物因各自固执于自己片面的理想, 最终必然导致双方都遭受痛苦和毁灭。”黑格尔认为, 悲剧冲突中, 虽然悲剧人承受了无辜的牺牲, 但是他们所代表的理想不会毁灭。相反, 正是由于悲剧人物宁愿牺牲生命, 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理想, 才使他们所代表的理想得到升华。该剧中的女主公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拖累阿芒, 但是阿芒也没有得到幸福, 而是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他们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歌剧《茶花女》中曾一度出现了让人充满憧憬和希望的幸福场景, 但马上这些幸福的片断都被现实的冷酷所无情的扼杀了, 它们是为后来的悲剧性起烘托服务作用的, 同时也是居于整个过程的次要位置, 对整个过程的性质生成根本起不了主导的决定性作用, 并在悲剧性不断壮大的压力下而退隐了, 悲剧性却不断地拓展着自身对整个过程及其发展趋势的控制力, 因此, 当悲剧性达到了高峰即自身力量的最大化时, 《茶花女》这一过程就只能成为一个悲剧过程了!《茶花女》是一部悲剧, 不是单纯地从结果上看, 在这一悲剧的开头到结尾都始终充满了悲剧性因子的存在, 这些因子既有主体性的, 包括维奥莱塔内心情感的矛盾、阿尔弗雷的偏激与冲动、老阿芒的迂腐和无情, 同时也包括社会的种种偏见、世态炎凉、社会的不平等和金钱的至上以及普通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 等等, 这些能够引发悲剧性生成的因素都交织在一起, 都把自己的破坏力量压在了一个弱小女子身上, 没有支持, 没有帮助, 没有同情, 有的只是打击, 只是无情的摧残, 只是对无望爱情的忠贞与绝望, 悲剧性正是通过对这一弱女子的无情摧残才得以不断地强化自身在整个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并决定这一过程性质的。

单纯从观众心理上来看, 在对失败者寄予深切同情、对邪恶者憎恶愤恨的过程中, 会有一种不自觉的快感, 这其实是一种间接的自我肯定, 这也是悲剧的目的。强烈的情绪交集在对悲剧人物的同情上, 使得观众感情冲突异常激烈, 从而产生较前更加深沉的、持久的悲剧快感。

参考文献

上一篇:运行时环境下一篇:门诊不合格处方分析